時間:2023-03-17 18:06: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公共管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全新公共服務在一定程度上應用了公共管理所提出的全新管理手段和措施在明確公私部門沒有存在實質差異的前提之下,全新公共管理逐漸開始應用私營部門的管理技術來提升工作效率。全新公共服務不是反對效率價值,其僅僅是在批評公共管理、否認公私部門實質差異性的基礎上,逐步開始承認全新公共管理中提升效率的一些技術和創新性方法,譬如人事管理中使用短期雇傭替代公務員終身制,采用科學合理的招聘程序,建立逐層劃分工資的績效制度,加強結果的靈活操作性等相關的內容。
(二)全新公共管理中蘊含的服務理念通常來看,全新公共管理與全新公共服務分屬于不同的治理方式,然而,本研究對二者進行具體的研究后發現,全新公共管理存在以下幾種性質:首先是全新公共管理落實了工具主義的理念,主要使用經濟學理論與市場競爭規則,在嚴格的制度與程序范圍內進行大刀闊斧的變革;其次是全新公共管理中弱化了公共權力,使其逐步向社會分化;最后是新公共管理培養了社會自治力量,行政開始從客體向中心演變。全新公共管理主要是縮減政府規模,降低不必要的規制,讓政府管理從大量繁雜的公共事務中得到解脫;使用公共政策來引導公共產品的生產與競爭,以期提升公共產品的生產效率與質量,在整個過程中都會讓社會組織等相關人群開始主動提高自治能力,而社會自治力量的演變也在這一方面顯示出服務理念的提升。因此,新公共管理同新公共服務之間有著非常多的相似點[2]。
二、新公共服務與新公共管理的區別
(一)公共行政的回應目標差異全新公共管理的主體是顧客,將普通群眾視為顧客,同之前的公共行政相對比,更加注重普通大眾的地位和價值。新公共管理提出政府的行為必須要向企業學習,最大限度將政策建設成顧客可以從中自由的選取,可以讓顧客進行全方面的監督和檢查。然而,顧客本是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人群,全新公共管理所表達的意思就是將政府的公共政策從政治領域逐步納入到市場中,但是,從新公共服務的角度來考慮,把普通大眾作為顧客,同時從經濟學方面來研究政治問題,其實就是注重顧客的短期盈利。因此,全新公共服務通常從反面出發,以尊重公民的權力為基準,將人民看成存在相同利益的群體。所以,新公共管理與新公共服務在認識回應目的特點上存在差異,使得其中存在不同的社會治理方式;通常前者針對顧客選取愛好的回應,借助的是企業家精神,公民仍處在客體的地位;新公共服務強調普通大眾應該參加到行政中、成為政策制定的主要群體,讓公共行政成為一種非常民主的治理模式。
(二)追求利益的差異新公共服務主要注重多元化治理,任何公民與團體都可以協同管理公共事務,相對于政府而言,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同機構組織以及公民共同找尋代表公眾的利益,同時為實現這些利益而努力。從新公共服務對于行政規范性問題的分析過程中可以很容易的發現,政府的目的與企業的目的存在較大的出入,政府是實現公平與正義的手段和保障,必須保證公共利益處于絕對的核心地位,讓公共問題的處理方案與產生過程都能夠較好地滿足正義、公正以及公平的標準和準則。而新公共管理主要利用市場的方法處理政府遇到的困難,若將政府比作是企業,則是借助企業的精神和理念來控制公務員的行為,在容納私人部門管理技術的同時,也相應地汲取了私人部門的價值觀念。所以,從二者的利益來分析,本身存在著較大的沖突,一邊是新公共管理不承認存在公共利益,另一邊則是公共管理同公共利益間沒有絲毫的聯系。
(三)理論思維取向上的差異全新公共管理的私人部門管理手段與經濟研究角度都是為了改善政府工作效率低下與呆板的形象,以更加有效與靈活的形象面對普通大眾。所以,全新公共管理主要以理性為改革準則,改革的主要內容是集中提升政府工作效率與方法等方面,通過理性的手段實現公共管理的效率。而新公共服務延續了新公共行政“民主行政、社會公平”等價值觀,關注公民的權利。如某位學者所說,公共管理人員必須追求回應性的提升與公民信任度的加強,將公民參與政府管理視為一項基本的公民權利,公民會積極注重公共利益,政府必須協助公民提升整個過程中不同方面的能力。新公共服務關注公民參與和民主治理,將公共利益放置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政府的職能必須從控制管理轉到服務,讓全新公共服務理論基礎更加具有群眾基礎,所以是以民主為主要的改革形式[3]。
(四)價值取向差異新公共管理與新公共服務的理論基礎和主要內容存在差異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價值取向不同。新公共管理關注的價值主要是經濟和效率。在效率價值的引導之下,新公共管理將政府的服務對象視為顧客,在管理上可以良好地使用市場機制與競爭機制,表現出績效與結果。目前,顧客服務與績效衡量等相關思想理念逐漸成為公共行政用語的構成因素。新公共服務本質上是對新公共管理等主要以經濟理論與自我利益為主導模式的深思;從價值取向來看,新公共服務注重的主要價值是社會公平、回應性等相關內容;新公共服務注重服務的使命與價值,關注公民參與以及公共責任制等內容。因此,從本質上來看,新公共服務體現了行政理論發展過程中的民主價值取向。
三、結語
(一)公共管理中環境的因素加劇了公共管理倫理缺失
公共管理的環境因素包括組織的內部環境,如對政策、財產、人員、物品等資源的調配權力。同時環境因素還包括組織的外部環境,如社會、經濟和文化。一般而言,以功利化為目的的組織受到環境因素影響較多,以非功利化為目的的組織受到環境因素影響較小。公共管理組織屬于非功利化組織。但是隨著功利化不斷向公共管理組織滲透,公共管理理論也在逐漸缺失。在社會轉型時期,出現許多政府監督管理和市場都難以介入的領域。而這些領域大多為公共領域。這也使得公共領域成為腐敗蔓延的場所。
(二)公共管理倫理及其建設滯后
我國公共管理倫理文化和相關的建設無法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雖然城市化進程推進、社會對公共服務要求迅速提升,社會對公共管理倫理建設的投入相對不足。公共管理產品的提供者只有政府使得提供渠道過于單一。而公共組織對待公共管理倫理也是以傳承為主,忽略了發展。由此導致公共管理倫理缺失。
二、公共管理倫理缺失的對策
從目前來看,公共管理倫理缺失有一致性,更有其特殊性。治理公共管理倫理缺失的首要任務是監管擁有和使用公共權力的組織和個人。對其進行公共管理倫理的引導和教育。具體措施有以下三點:
(一)理清公共管理倫理的作用領域并出臺相關政策
隨著我國公共管理領域迅速擴大,相關單位應理清公共管理倫理作用領域,對公共管理組織和公共管理者的倫理要求明確區分。依照不同公共管理組織對社會的影響情況,出臺不同的倫理考核標準和規范,提高公共管理理論研究水平,重視公共管理倫理教育。對于公共管理者及其組織者在對待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時采取了不恰當態度這一問題,要以提高文化建設和公共管理者和組織者個人道德兩方面相結合的角度下功夫,同時加強監督管理。要加強公共管理者和組織者的道德責任感和廉潔自律意識。在公共管理倫理教育階段,要堅持與時俱進、以人為本的思想,將崇尚善良和公正結合起來,將公共管理者和組織者塑造成公平正義的實踐者。
(二)強化公共管理倫理環境因素監管
建立健全公共管理倫理環境因素質量監管框架,對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中具有經濟利益的公共管理者和組織者進行監管,建立與其職能匹配的評價機制可以有效強化公共管理倫理環境因素監管。由于社會轉型期帶來不同外在因素對公共管理倫理的沖擊,建立與其職能匹配的評價機制可以體現出科學、民主的公共意識,能夠使全體公共管理者和組織者體現出依法辦事的素質,使廉潔、法治、責任、誠信深入人心,提升組織的非經濟特性,減少統治性管理,提高服務型管理。
(三)樹立道德模范,提速公共管理建設
由于公共管理者和組織者不提倡功利化目標,因此可以適當根據公共管理者和組織者的服務特點,通過樹立道德模范、提速公共管理建設來擴大公共管理倫理的影響。同時,把完善目前存在的公共活動和建立新的公共活動結合起來。
三、結語
1.1師生對課題立項認識不足師生對課題立項活動的足夠重視,是促進學生科研活動和科研能力發展的重要依據.在調查中發現,只有近28.8%的學生表示愿意主動參與科研立項活動,而有超過41%的學生表示不愿意參加科研立項活動或者需要強行規定才會參加.
1.1.1教師對學生參與課題認知不足目前教師對學生參與課題的意義及作用認知不足.首先,教師對現階段我國大學生培養的目標認知不足,還沒有從填鴨式教育走向個性化教育,教師還沒有從行動上認識上教育的不可復制性;其次,指導學生科研對于教師來說就是一件耗費時間和精力而收益甚微的事.學校缺少對教師指導學生科研的有效合理利益補償,高校教師對學生科研的指導工作不夠熱心,不夠到位,有的甚至采用敷衍態度;最后,教師對學生的能力缺乏相對清晰的認識和了解,指導教師大多忙于教學和科研等活動而無暇顧及學生,僅僅感性地認為學生專業知識結構尚且不夠完善,科研能力不足,不能很好的勝任科研工作.
1.1.2學生對課題認識不足,缺少興趣學生對課題立項的認識還比較缺乏,參與科研活動的整體水平還較低.首先,學生參與科研活動的動機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具有普遍的跟風現象,而不是從自身的實際需求,以及對自己的培養規劃出發的,從而無法長期保持對課題研究的熱情;其次,科研的前期準備不足,選題缺乏科學論證,并無法得到正確的引導,存在著太多的感性因素,難以取得預期的科研效果;最后,學生未能正確處理科研課題立項活動與學習和其他工作的關系,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調查中發現,許多同學不參與科研立項是因為他們覺得科研立項花費過多的課余時間,因學習、工作等原因無法完成相應的科研工作.
1.2科研活動缺乏創新,流于形式目前,大部分學校僅有學生自主申報這一種參與模式,學生大都憑一時的興趣去選項目,缺少一種理性思維,更多的只是感性參與.老師與學校沒有進行較好的引導,學生主體性沒有體現.缺乏專業方向和自身實際操作能力的結合,對現實問題進行思考,項目同現實相適應的主觀能動性沒有表現出來.
1.2.1教師的指導作用沒有有效體現在教學方法上,長期以來,大班制、集體制的教學模式造成了課堂上只強調教師的“教”,并沒有將書本知識與實踐結合在一起,缺乏理論依據.各門課程的任課教師對實踐環節的處理方式各自為政,有的實踐環節還常常被壓縮被省略,這便造成了學生實踐能力普遍偏低,專業實驗室和專業實踐基地建設相對滯后.同時,指導教師大忙于完成教學任務,沒有很好的將先進的思想傳授于學生,使學生科研項目缺乏正確的指導.
1.2.2學生的主體作用沒有有效體現大多數學生對科研活動的認識還比較模糊而未參與科技立項申請.不少學生認為,科技創新活動離自己還非常遙遠,自己尚不具備參與的能力.同時學生并沒有意識到,將來不論是考研還是在工作當中,科研能力都是必需的.這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學生參加科研的興趣,沒有能積極主動地參加科研活動.
1.2.3重開始、輕過程和結果現象突出學校組織開展各類科研活動,要求院級單位完成一定的申報數目,導致申報的質量下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缺乏跟蹤監管,忽視項目實踐過程.在結題階段,強調獲得的成果,項目結題質量難以保障.
1.3制度、資金保障存在缺陷大學生的科研活動在高校缺乏相應的制度保障,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大多數的高校也尚未建立專門的組織和管理機構以及科學的監管評價制度來對大學生的科研活動進行規范,這造成了科研質量得不到保證,極大程度上阻礙學生科研活動在高校深入開展.在調查中發現,只有8.2%的學生認為學校提供的科研經費能保證科研活動.
1.3.1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學生科研的管理體制不夠健全,對于學生自主科研的日常管理工作缺少專門的指導和管理的機構.科研處人手缺乏,無法對大學生科研項目的全程化管理.高校自身的教學觀念還未發生改變,學術權力依附于行政權力,即學術權力不獨立,由此而造成整個高校科研氛圍不濃厚,進而影響學生自主科研活動的開展
1.3.2資金保障力度不夠學校發展資金相對困難,科研經費無保障,學校對學生科研經費投入不足,學生科研經費申請困難,核報程序復雜.現階段學校對學生科研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對學生科研的積極性有一定負面影響.
1.3.3缺少科學的評價認定體系科研評價認定只局限在傳統體系上,缺乏以現實生活為依托的綜合多學科的知識.在科研評價上,仍然以單一的成果作為最終的評定標準的現狀,造成了學生的關注點不得不聚焦在科研表面的成果,缺乏學術延伸,極大打擊老師學生的積極性.
2學生課題立項的作用及意義
2.1促進學生融合,拓寬知識面學生課題立項一般是不同年級組合、不同專業知識結合的過程.通過成員搭配,合理運用團隊資源,團隊成員間分工合作發揮各成員的特長,共同完成工作,達成共同目標.通過科研立項研究過程,結合課題實踐,彌補專業知識不足等劣勢,充分發揮學生自身優勢,使項目能更好的實施.學生課題作為一種社會事業,必然會產生一定的社會后果.尤其是現代全球化復雜的背景之下,不可避免地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僅靠片面的理論知識是無法勝任的.而課題立項恰恰可以將不同知識進行融合,并對這些能力有積極促進作用,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與此同時,大學生專業實踐是大學中必修的一門課程,但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對專業理論知識的運用具有盲目性,難以實現專業知識的轉化和拓展,局限于案例教學、情景模擬以及“走馬觀花”的參觀實習,對社會實踐的認識也僅局限于課外活動和第二課堂,兩種實踐過程都缺乏目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與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管理處于割裂、無溝通狀態.專業實踐教學與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一體化就是學校實踐活動涉及的各類資源的最大效用,將靈活性和統一性有機結合.實踐教學與社會實踐活動一體化既可以是實現過程,也可以是計劃目標,它是專業實踐教學和社會實踐活動的一種互補和聯動機制的構建.這可以極大程度的促進公共管理教學的改革.通過課題立項可以較好的規范實踐的管理,對提高大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等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
2.2促進自主學習,提升科研能力隨著全球格局的加速發展與變化,大學生的心理素質與承受力面臨著更苛刻的挑戰,社會對大學生素質教育及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大學生面臨著社會現實問題與個人價值實現的深層矛盾,這種矛盾和困惑所造成的浮躁心態使大學生難以靜下心來扎實學習自身切實所需的知識技能.傳統“以教師為絕對中心”的教學模式學習,大學生自學的支持服務系統不健全,課程資源不配套等問題,使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受到了壓抑.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層次分明的思維方式是成功開展科研活動的前提與基礎.科研立項,在平等基礎上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課題,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運用學生對科研的求知欲,逐漸培養學生的獨立判斷能力、獨立思考能力,通過學生團隊的自我督促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運用學生與團隊內外合理施壓,使得學生在科研活動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力,最大限度的發揮主觀能動性.
2.3促進全面發展,提升就業能力公共管理類專業是培養以相關理論知識為基礎,適應社會需求的復合型、應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為目標.通過發現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確立有意義的項目課題,進行深入有價值的科研活動,以促進自身能力的全面提升,為將來的就業增添砝碼.
2.3.1通過科研立項,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學生對項目課題的研究過程就是綜合運用多種思維方式,靈活利用知識、創造新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的過程.另外,科研立項作為大學生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基本方式,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創造型個性品質的開發.創造型個性的發展是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而追求學生具有創造性的自由發展正是科研立項的最高價值目標.
2.3.2通過科研立項,培養學生科研能力加強培養學生自身科研能力,教師有意識的引導、組織學生參加科研立項活動或直接加入教師的課題組,參與課題研究,共同完成較大的研究項目.以共同科研實踐來充分調動學生科研的積極性,加快、加強學生科研素質與能力的培養.
2.3.3通過科研立項,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學生的可塑性是非常強的.學生科研立項一般是由學生團隊完成.通過團體合作,在提高學生的個人能力的同時,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團體合作意識,加強促進學生團體協作的理念,塑造學生蟻巢協作的觀念,在體現個人能力的同時,與團隊其他成員形成科研成果的互利互惠,通過彼此學習、坦誠交流,達到共同提高,在團隊協作與督促下不斷發覺自身潛能.
2.4促進教學相長、服務社會教師通過指導學生開展課題研究,將自己的成果、經歷和科學思維方法傳授給學生.同時,教師將指導學生科研所產生的新成果、新技術、新知識帶進課堂,促進了教學內容的更新和改革,豐富了課堂教學,這不僅使教學更貼近學生需要,也提高了教師的學術水平、教學水平和質量.另外,作為在校學生,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限制,缺乏社會閱歷和社會經驗,但通過科研立項活動促進我們充分使用現有的資源,去實現自身的價值.科研實踐活動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良好形式,大學生在科研實踐活動中走出校門,接觸社會,認識社會,充分了解國情,促進大學生對書本知識的轉化和拓展,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科研實踐活動也是提高大學生思想覺悟、培養鍛煉才干、增強社會責任和服務意識、促進健康成長的有效途徑.
3學生課題立項的實證研究
近年來,用人單位到高校挑選畢業生早已不是停留在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對于學生的動手能力、管理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等日益重視.為適應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高校對學生從事科研活動日益重視.但長期以來,基于公共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和發展方向,更偏重于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致使學生相對缺乏創新意識,這難以體現高等教育與其他教育相比的優勢所在.我國的一些高校也對學生科研工作做出了探索的嘗試,比如中國科技大學與1999年提出了“大學生研究計劃”;復旦大學李政道教授設立的專項學生科研基金;浙江大學從1998年開始開展的校級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每年投入經費20-50萬元,每年立項1000項左右;北京大學設有兩項學生科研的專項基金,由教務部試驗班辦公室管理,提供機會使學生能加入到教室研究工作中,也支持學生的自主科研項目;教育部從2007年啟動國家大學生創新性試驗計劃,2007-2010年共資助15000項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本文選取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不同年級的170個人進行問卷調查.在調查中顯示,約57.9%的學生認為由于學校經費資助不足、開展形式單一等原因而不愿意參加科研立項.由此可見,通過課題立項,建立較為完善的組織機構、給予配套經費的支持,制定相關的鼓勵政策保障項目的實施,促進學生參與科研實踐的積極性.同時,以上的數據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學生課題立項的實證研究可行性.本文依據筆者學生輔導員的實踐經驗進行驗證.
3.1增加科研立項方式,發揮學生自主性在高校內部本身可以在原有學生自主科研立項的方式基礎之上,適當的增加申報方式.真正體現出培養學生學習和參與科研實踐的主動意識,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育模式.同時我們可以采用把學生科研項目與畢業論文相結合的方式來解決大學生參與科研積極性的問題.例如,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科技協會組織同學參加院級課題立項,采用教師立項學生選擇參與,教師學生共同立項等多種方式,發揮學生自主性.在院級立項中,學生積極組隊立項,覆蓋面達72%.
3.2加強項目化管理,采取激勵機制加強大學生科研立項多邊化管理,合理運用激勵手段,提高學生對科研活動的積極性.合理、層次化運用獎勵機制,分級別,逐級遞增獎勵額度,激發學生的榮譽感,激勵學生對先進美好事物的追求欲.同時,各項獎勵可以通過獎學金,三好學生評定及畢業評定等方式,物質層次與精神層次相結合.將學生參與科研活動的成績作為學生個人能力的一項評定標準,進入學生的檔案.這樣學生申報積極性將更高,項目結題率將會改善,結題效果也會更好.例如,針對學校相關活動,科協開展院級課題立項,對項目進行全程跟蹤,隨時監控項目的實施情況,針對項目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解決.對于優秀項目實施追加經費支持,并在年度評定上進行政策傾斜.
3.3完善教師指導制度,建立教師激勵體系建立完善的師資隊伍,選擇具有扎實專業知識、較強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教師,促進教師指導學生科研機制的完善,做到切實為學生解疑答惑,開闊學生的思路,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實質性提升.同時也可以嘗試建立類似于導師制的一種教師輔導制度,加強教師和學生雙向了解和溝通.為大學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學校出臺相應的激勵措施,將指導學生科研記入教師的工作量,并給予相應獎勵,以激發教師的指導力度,提高教師指導學生的積極性,關心學生科研項目的進展程度.
4結語
開展農村公共管理勢必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比如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文化教育水平、傳統風俗習慣、宗族以及家族勢力等,都會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形式滲透到農村公共管理的不同階段和領域,制約著農村公共管理的發展。
1.決策機制不合理。長期以來,我國農村公共管理實行的是“自上而下”的決策機制,考慮更多的是供給主體的利益,較少顧及農民的實際需求,其供給總量、結構和程序是由上級部門以政策形式向下傳達的“單邊行動”,帶有濃厚的指令性,導致服務結果被過度聚集、服務過程被過度簡化,使得農村公共服務供給與農民需求嚴重脫節。這種脫節體現在農民急需的和農村可持續發展所必需的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的供給量嚴重不足,如農村消防服務、基礎教育服務和醫療衛生服務等。公共管理決策應適應環境及時變化,并且鼓勵農民在公共管理過程中進行充分的利益訴求,從而真正改善農村公共管理的決策機制。
2.缺乏利益驅動,服務效率低下。受到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政府包攬了絕大多數的公共事務,以“壟斷者”的角色向農村提供公共服務,壟斷必然意味著排他,這種高成本低效率的政府供給機制難以適應農民的公共需求變化。因為政府公共服務供給是以公共利益最大化為最終目標,因此具有顯著的非市場化特征,即政府不能通過明確的供給價格從農民那里直接收取相應的費用,公共服務的資金投入主要來源于稅收,較難計算成本及其收益,因此缺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直接利益驅動;其次,由于政府的“壟斷性”供給,在缺乏競爭者的前提下,較易使政府喪失對效率的追求,并且政府公共服務供給是由眾多機構或部門共同參與的,眾多的參與者使得職權劃分交叉、部門利益紛爭、協調配合缺乏等問題普遍存在,直接影響著農村公共管理體系的運轉效率。
3.財政投入嚴重短缺。雖然國家提出了“城市反哺農村”的發展思路,但由于受到根深蒂固的城鄉二元體制的影響,財政資金在解決社會保障、義務教育等農村公共服務方面的投入較少,甚至有些地方政府拖欠農村教師工資,更遑論農村公共服務的供給。據中國全面小康研究中心的統計資料顯示,2010年我國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三項公共服務支出占政府總支出的比重合計僅為29.5%,與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和3000-6000美元國家相比,分別低14和25個百分點。政府服務的供應不足,說明在國民收入第二次分配時,居民所得較少,迫使居民用自身收入來支付本應由政府支出的開支,并從心理上降低了居民的消費預期。
4.農村公共管理人才匱乏。農村公共管理人才是指那些活躍在農村基層組織的公共管理型人才,他們主要分布在鄉、村兩級中的經濟組織、政治組織和社會組織中,在眾多類型的農村人才中,農村公共管理型人才的作用尤其突出。而農村人才資源問題現已成為制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農村人才資源處于貧乏狀態。農村的貧窮落后面貌在社會成員中的印象根深蒂固,因此在選擇工作和就業地點時,絕大多數人才選擇留在大中城市。據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黃敬寶的統計結果顯示,北京地區的2011屆大學畢業生首選在北京就業的占71.6%,首選廣東和上海的分別占5.6%、5%,由此可見,絕大多數畢業生希望在工資高、工作和生活環境好、發展前景廣闊的發達地區就業,而愿意去農村工作的只占26.4%,71%的大學生明確表示不愿意去農村工作。
二、加強農村公共管理的具體措施
構建農村公共管理新秩序,必須從公共管理理論的系統性角度出發,找出阻礙農村公共管理效率提升的障礙性因素,通過改革的手段來破除農村公共管理的舊秩序,形成高效的公共管理新秩序。
1.完善農村公共管理機制。科學的管理機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應努力完善符合農村現狀的社會公共事業管理制度,構建以政府占主導地位、社會和市場多主體參與的管理機制,從而共同推進農村公共事業的發展。在堅持城市優勢資源向農村輸送的同時,城市基礎設施也應不斷地向農村地區延伸,充分發揮城市發展帶動農村進步的聯動效應,逐步建立起“城鄉一體化”的農村公共事業發展機制,在實踐中探索我國農村公共事業發展與管理的規律。山西省政府在第九次全體擴大會議上出臺了十余項相關的政策法規文件,建立和完善了該省農村地區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長效機制。這些文件涵蓋范圍十分廣泛,包括了農村勞動力、社會治安、暫住人口管理、食品安全、公共衛生、社會救助、基層政權組織建設和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等方方面面,體現了政府完善農村公共管理機制的堅定決心和信心,被稱為農村社會管理的“強肋工程”。
2.加大投入力度,強化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投資,主要應該集中在農村道路、水電和通信等方面,從而在硬件方面切切實實地改變農村基礎設施的落后面貌。在具體建設過程中,應該根據農村地區地理位置公布的不同,并結合不同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特點,有步驟、分層次地進行重點改造,鄉鎮一級要重點建設道路、通訊、醫院、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等設施,而村一級除了要搞好公路交通和通訊建設之外,要提高對人畜飲水工程、衛生所、學校、電視接受設施、文化站等公共設施的建設力度。建設資金除了財政投入之外,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效力,大力推動大中型企業以及外商投資企業以參股等方式參與到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管理當中來,逐漸打造出多元化投資格局。當然,對村集體和農民個人也可以積極引導,通過市場經濟手段使農民的投入有一個合理的、穩定的回報,使得這些閑置資金能夠參與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來。
3.加快農村工業化進程。農村工業化進程直接影響著整個國家的工業化進程,簡單的農業勞動、原始的生產方式、落后的農業技術和守舊的生產生活觀念,這些因素的存在導致了生產效率的低下,有限的農業資源不能發揮其最大的效用。綜觀導致農村公共事業發展滯后的種種原因,歸根結底在于農業在當前我國屬于低效益的弱質產業,因為農村經濟的落后導致其無法支撐起龐大的農村公共管理體系,因此必須推動農村工業化進程,使其為新農村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例,它們在實施農村工業化之后,農村公共事業獲得了良好的發展態勢,這些成功的案例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如為了解決農村工業化過程中的各種問題,日本政府先后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規,積極且有計劃地將工業引入農村,在1973年制定的《農村地區工業引進促進法》是最為典型的法規,該法規通過有計劃地向農村地區引進工業企業,增加了農業從業人員的就業機會并改善了農業產業結構,實現了農業與工業的平衡發展。在我國,農村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促進新農村建設的戰略性方針,它為農村發展提供了嶄新的發展思路和源源不斷的動力。如可以依據自身富余的礦產資源發展礦業、依據自身的地理優勢建立生態園區發展旅游觀光業和依據農業資源的獨特性發展食品深加工業等。
關鍵詞:公共管理;公民社會;公共治理;合作管理
一、從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都是指對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活動,盡管這三種稱謂有著大致相同的指涉對象,但是它們之間卻有著彼此理念的不同。
如果我們從對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模式的角度去看,隨著時代的發展,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它們依次鋪就了管理模式由統治、到治理的演進之路。在公私沒有區分、國家體系內部缺乏合理分工的專制社會時代,行政就是政治的落實,其功能是依靠暴力和強制負責國家政務的推行,以維護統治者的利益;公共行政出現在私人領域與公共領域相分離、行政與政治相分離的現代社會,其功能是按照代議制民主體制、非人格的法律體系、官僚制組織原則以及職業化的文官制度統攬社會公共事務,以實現統治者的統治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公共管理則出現在公民社會自治能力與要求不斷擴展、市場機制不斷成熟與市場力量不斷壯大、政府獨攬公共事務的“不可治理性”危機日益加重的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公共事務管理主體的多元化和管理方法的多樣性,適應了當今時代公共事務日益復雜化及其管理民主化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公共事務管理的“公共性”與“管理性”的有機統一,無論在合法性還是在社會資源方面,都為實現和增進公共利益開辟了新途徑。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公民社會的興起與壯大等原因,治理理論出現并發展起來。公共治理逐漸成為對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一種新模式,其的理念也逐漸成為了公共管理的新內涵,同時,它也使公共管理進入了區別于行政管理、公共行政的新時代。
二、公民社會在公共管理中的雙重身份與多重角色
現時代的公共管理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是管理主體的多元性,它是政府與公民社會對公共生活的一種合作管理,是公共權力向社會的一種回歸。現時代的公共管理有賴于公民社會的自愿合作和其對權威的自覺認同。公民社會在公共管理中具有管理主體和管理對象的雙重身份,而且這種雙重身份在公共管理的過程中又以其各自的特征優勢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作為公共管理的主體,公民社會與政府一道對社會公共生活進行合作管理。在這個過程中,公民社會以它那種來自基層、靈活多樣的特性正好彌補了政府的種種不足和有限性,從而可以大大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同時,公民社會在與政府的合作過程中,能夠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到政府的權力運行,從而可以起到對政府更有效的監督作用。此外,在公共管理的過程中,健康有益的社會組織可以得到政府和社會更好的認可,這些組織以共同目標和信念把人們聚集到一起,在這個過程中人與人之間增強了彼此的信任、提升了公益精神,從而有利于社會資本的積累。另一方面,作為公共管理的對象,公民社會在參與管理的同時可以切身的感受到公共管理的效果,從而可以以公共管理接受者的身份對公共管理的效果做出判定以利于公共管理漸至最優。其次,通過公民社會組織,公民在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同時又以普通社會成員的身份為政府增強了合法性。公共管理的過程也是公民社會完善的過程,公民社會的完善又可以促進更好的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最終是要推動社會的全面發展,作為當代公共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公民社會以其特有的雙重身份在這個過程中又扮演著多重的重要角色,以其特有的價值訴求與功能表達影響著公共管理的成效。
第一,公民社會是政治民主的捍衛者。公民社會的自主發展能有效的分割和制衡國家的權力,從而能有效的遏制公共權力的專斷傾向;公民社會可以為公民的利益表達提供多樣的表達形式和途徑,保障公民利益表達的通暢,從而提升民主政治的代表性與生命力;此外,公民社會對培育公民的民主參與意識具有積極的作用,能夠強化民主的社會基礎從而推動社會民主的發展。
第二,公民社會是經濟發展的促進者。公民社會是一個以契約、法制、自由、平等、競爭為價值準則的社會,這為市場經濟的運行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此外,公民社會中的工會、行業協會等團體組織可以起到規范行業行為、穩定經濟秩序的作用。
第三,公民社會是公共服務的提升者。由于公共需要的多樣性和政府的有限性,政府并不能為社會做好所有的公共服務。而以第三部門為核心的公民社會因其具有來自基層、靈活多樣的特征和其“去私存公、取私為公”的“非營利”特性以及其服務社會、自助自主的公共精神,使之恰好成為公民參與公共服務的良好渠道,并能有效彌補政府在公共服務上的缺限和不足,公民社會組織可以通過委托承包、志愿服務、自助服務等方式和途徑,去做那些政府未做、不想做或不宜做但卻符合大眾需求的公共服務,從而使社會公共服務的水平大大提升。
第四,公民社會是公共價值的維護者。與其他領域一樣,公共生活領域同樣存在著對善的追求。公共生活領域的善就是公共價值,它包括公民對公共生活的態度、責任與義務,對他人的尊重與關愛,對社會正義的維護以及公民的公益思想與修養。公共管理的核心是為了增進人類的公共利益和福祉,這實際上就包含了對公共價值的追求:公民社會是公共管理的對象,它同時又是公共管理的主體構成之一,公民社會的精神與價值必然會影響到公共管理的目標和價值。公民社會所倡導的諸如參與、友愛、信任、互惠、寬容、合作、平等、公正、開放、多元等價值理念,對于維拼良好的公共價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五,公民社會是社會穩定的支持者。公民社會能夠在個人和社會之間提供一種有益的中介結構。通過這一中介結構,它可以為不同的群體和階層的利益訴求提供表達途徑,同時又可以對他們的利益訴求進行整合;通過這一結構,它還可以為社會成員提供寬松的活動空間,滿足他們多樣性的愿望要求,同時這一中介結構還起到了排解社會怨氣、釋放社會壓力的作用。可以說公民社會是一個社會和諧發展的“穩定器”、“緩沖器”和“調節器”。
三、公共管理;政府與公民社會的合作管理
公共管理是政府與公民社會對公共社會生活的一種合作管理,在這種管理模式中,政府與公民社會之間應是建立在市場原則、公共利益和認同之上的合作關系,通過協商、伙伴關系、確立認同和共同目標等方式對公共事務實施管理。具體來講,這種政府與公民社會合作管理模式下的公共管理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認識。
第一,公共管理是由多元的公共管理主體組成的公共行動體系。政府并非公共管理的唯一主體,除此之外,私營部門、第三部門等公民社會組織在公共事務的管理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們在介于市場經濟與公共部門之間的“社會經濟”領域內積極活動并依靠自身資源參與管理共同關切的社會事務,在某些領域,公民社會組織甚至比政府擁有更大的優勢。公共管理主體可以是公共部門,也可以是私營部門,可以是第三部門,還可以是三者多種形式的合作。這正如著名的治理理論研究者斯托克指出的那樣;“治理意味著一系列來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會公共機構和行為者。它對傳統的國家和政府權威提出挑戰,政府并不是國家惟一的權力中心。各種公共的和私人的機構只要其行使的權力得到公眾的認可,就都可能成為在各個不同層面上的權力中心。”
第二,公共管理的責任邊界具有相當的模糊性。公共管理責任邊界的模糊性表現為許多民營部門向傳統公共領域的進軍,公共領域和市場領域的區分已不像以前那樣明顯。在市場和公共部門之間被稱之為“社會經濟”的領域中,涌現了所謂非營利組織、志愿團體、社區企業、合作社、社區互助組織等大量公民社會組織,它們在社會中的作用和影響越來越大。伴隨著這些公民社會組織能夠滿足多方需要,解決社會問題而無需運用政府資源和權威的優勢日益顯現以及傳統上由政府執掌的部分公共管理權向這些非政府組織的轉移,傳統上法律和制度規定由政府承擔的公共管理責任便呈現出交由非政府組織和個人來承擔的趨勢。
第三,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體之間存在著權力依賴和互動的伙伴關系。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體之間存在著一種權力依賴關系,因為這些公共管理主體“不論是公共部門還是私人部門,沒有一個個體行動者能夠擁有解決綜合、動態、多樣性問題所需要的全部知識與信息,也沒有一個個體行動者有足夠的知識和能力去應用所有有效的工具”,電們必須相互依賴,進行談判和交易,在實現共同目標的過程中實現各自的目的。正是由于公共管理主體之間存在著這種權力依賴的關系,所以公共管理的過程便呈現為一種互動的過程。在這種互動的過程中,各個公共管理主體之間建立了各種各樣的合作伙伴關系。
目前,進一步實現建設創新國家任務所需的我們中央地方各級政府都大力加強對科技管理。在那之前對政府科技管理研究中,我們發現,大部分的研究都是科學技術活動的角度出發,科研管理開始,然后過渡到科技管理的微觀層面和宏觀層面中國茶。這樣的話,就很容易產生的科學理論的科學結果不夠寬廣的視野中看待政府科技管理的角度。我只是因為經濟社會整體發展戰略中的位置宏科技活動和科技管理活動很難實際操作過程中,一方面需要我們政府的科學技術管理作為政府管理社會問題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認識到政府科技管理工作的政府關系社會發展各方面的影響力、滲透力;另一方面,政府將科技項目管理的內容設置科學技術管理范圍內采取的管理方法,反而更像管理服務功能的公共管理的角度,政府科技管理活動進行重新定位,明確政府的新技術管理方式和新的內容有很大的意義。
2公共管理視野下的政府科技管理活動
2.1政府管理的內涵
公共管理的視野就是公共事務的管理活動。公共事務的管理本身是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在一定的共同成員范圍內對所相關的公共事務進行一定的管理,這是一種社會化的事務,也是一個社會化的流程,具體來講就是要體現為一定的社會生活共同體對群體內部的成員進行普遍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的管理。公共事務的管理本身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具體特征:社會性,也就是公共事務的管理活動所針對的對象是一定社會范圍內的公眾利益共同體,是公共范圍內的事物需求的產物;動態性,也就是在不同的地域范圍內,在不同的時間范圍內,公共事務的服務范圍也會有一定的差別,同樣的公共服務活動再不同的時空范圍內也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層次性,也就是說根據公共事務本身與不同的利益共同體之間的利益關系是有相關關聯性的,在縱向上所表現出來的就是可以在社區性的地域范圍內進行公共服務和地方性的公共事務管理;具有一定的公共利益外在表現性,也就是說公共事務本身是與一定的公眾利益相互關聯的,而且其本身也是公眾所追求的共同利益的產物。
2.2以科技管理活動以及政府的公共管理
目前,我國的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科學技術對社會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說,政府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改善的重要方式,還可以有效促進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和不斷提高的趨勢。社會轉型。這不僅能有效促進當前國防發展國民教育水平???還可以再提高國民整體素質。同時國家文明建設,例如工業建設、農業建設和國防建設事業等依賴性。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依賴性。科學技術的發展。但是,科學技術本身有很強的無法控制的有效性,消費社會,社會的發展也為比較大時,這樣做,政府作為公共服務提供主體,需要對科學技術進行日程管理,促進科學技術的進步有貢獻的方向逐漸使得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的事業中去。因此,滲透到各個方面的功能范圍,政府管理的重要目標。所以科學技術管理都政府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
3合理定位政府科學技術管理工作
3.1政府與市場之間的科技管理平衡
政府與企業本身是科技活動的投資主體,必須要分清楚政府在科技管理工作中有效接入的范圍才能夠更好的發展科技。我們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可以從科技產品本身的屬性角度區分兩者之間的范圍問題。科技產品本身可以劃分為私人性的或者是公共產品型的。公共產品包含了基礎性的,研究周期比較長,研究的收益比較小,研究的規模比較大的科技項目。所以,公共產品本身就是公共性投資產出的。在這個過程中就要求必須要進行公共決策和公共監督。政府在管理的過程中要表現出比較高的公正性和信息透明性。而反觀私人產品,其本身是在科技領域的研究中為了能夠使得企業獲得更好的競爭優勢的項目。這些項目主要包含了一些專利性的項目和專有性的技術。由于不同的科技研究項目的特點不同,針對的方向也不同。在這個過程中就有必要針對市場的力量和政府的力量,作出有效的劃分和研究。政府不需要設計的范圍,或者是政府可以涉及但是也可以不涉及的范圍,都要交給市場去管理。這樣的話才能夠有效的保證科技發展的自由度,也能夠有效的提高科技發展的速度。
3.2充分明確科技管理工作在政府公共管理工作中的地位
[關鍵詞]農業競爭力公共政策
一、影響農業競爭力的主要因素及當前競爭農業的發展趨勢
1.影響農業競爭力的主要因素
農業競爭力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不同的因素對農業競爭力的影響方式和影響程度各不相同,并通過農產品生產成本、農產品的實際價格、農產品比較優勢變化、實際質量、市場營銷能力和市場占有份額綜合體現出來。
(1)農產品成本。一般來說,成本與競爭力呈負相關,即成本低,競爭力強;成本高,競爭力弱。而在農業經營中,除生產費用以外,農產品的經營規模、區域布局、生態環境、生產條件、加工條件、政策變化等諸多因素也都直接或間接地決定農產品成本水平。
(2)農產品的實際價格。一般來說,實際價格與競爭力呈負相關。即在質量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實際價格越低,競爭力就越高;實際價格越高,競爭力就越低。而且,要通過降低農產品的實際價格來提高農產品競爭力,其難度相當大。
(3)農產品質量。一般來說,農產品質量與競爭力呈正相關。即質量越好,競爭力越強;質量越差,競爭力越弱。而且,隨著農產品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競爭形態已經從產品的價格競爭轉向質量競爭。農產品質量的高低,既決定了農產品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又決定了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高低。
(4)營銷能力。一般來說,市場營銷能力如何,既決定了農產品在市場的地位和份額,又直接體現了農業競爭力的大小。積極開展充分的市場調研、恰當的市場細分和市場定位、正確的銷售策略、有效的促銷手段和良好的服務等一系列市場營銷活動,不僅是提高農產品市場占有率的關鍵,也是實現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關鍵。
2.當前競爭農業的發展趨勢
今后的農業競爭,將日益趨于白熱化。競爭農業,也將成為推動農業發展的基本特征。其總體趨勢為:
(1)從局部性、區域性向全局性、全國性、全球性方向發展。今后,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農產品能否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不僅要比較區域內的產業、產品優勢,還要從全國和全球的產業格局比較中尋求最低成本、最大效益。鄭州市必須站在全國和全球的制高點,認真審定本地區的農產品發展對策,指導產業結構調整,并采用現代化的營銷觀念拓展農產品貿易。
(2)從傳統的經驗指導向信息引導方向發展。要在競爭對手越多越強的條件下取得勝利,關鍵是要充分掌握國內外農業科技發展和農產品供求變化的最新“情報”——農業和農村經濟信息。加強信息網絡的建設,發展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更迅速、更準確地掌握影響農業發展的各方面信息,將是鄭州市必須盡快解決的一項重要任務。
(3)從低技術水平的開發利用向現代高新技術方向發展。只有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科技,才能在強手如林的競爭中做到以多樣化取勝、以優取勝、以廉取勝。鄭州市必須審時度勢地搶占農業科技的制高點,集中力量組織對農業生物工程技術的攻關,推進產業化、規模化生產,以及滿足市場對農產品優質化、多樣化、無公害、營養保健和廉價方面的需求,作為參與全球化競爭的必要條件。
(4)從產后推銷向產前訂單農業、期貨交易方向發展。以產定銷這種被動營銷方式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和無序性,不適應市場農業發展的需要。隨著農業市場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農產品產后市場勢必會被產前的訂單農業和期貨交易所替代。鄭州市必須將訂單農業、期貨交易等貿易方式,作為今后農產品營銷競爭的重要形式。
二、鄭州農業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
鄭州市農業與發達國家農業的差距,既體現在資源稟賦、財政及物化投入、市場建設等“硬指標”上,又反映在諸如人員素質、經營機制、農民組織化程度、管理水平等“軟指標”上。
1.觀念上的差距
鄭州市基本上還是傳統的農業觀念,認為農村的主要功能是經濟功能,忽略了農業的生態功能和社會功能。而發達國家是現代農業觀念,強調在提高經濟功能的同時,著力發揮其生態功能與社會功能的作用。
2.發展階段上的差距
一般說來,農業分為古代農業、近代農業、現代農業等三個階段。目前,鄭州市差不多是三種類型并存,只有少部分地區進入現代農業階段。而發達國家已全面進入現代農業。
3.農產品質量上的差距
以前,鄭州市農業片面追求農產品數量,忽視了質量,造成農產品質量水平總體較低,并已成為制約出口的隱患。而發達國家的質量農業早已走上了正規。
4.科技水平的差距
目前,鄭州市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為40%左右,而發達國家為80%左右;鄭州市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30%~40%,而發達國家為60%~80%;鄭州市農業研究與發展經費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為0.2%左右,而發達國家是5%;鄭州市肥料利用率只有30%,而發達國家則達60%以上。
5.農業開放程度的差距
鄭州市農業的開放程度與其他行業相比有明顯的差距;而發達國家的農業基本上是與工業、服務業等“一視同仁”的。
三、從農業政策的重點內容上健全和完善提升鄭州農業競爭力的公共政策
1.把“三品”打造成我市安全優質農產品主導品牌的政策
“三品”是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的簡稱。我市“三品”的發展要按照“三位一體,整體推進”的思路,加快發展,樹立我市農產品品牌形象。在發展“三品”時要以推進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為核心,提高農產品質量水平為主線,保證消費安全為出發點,樹立農產品品牌為基本目標,以標準化生產為主要手段,標志管理為突破口,監督檢查為保障措施,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加快發展綠色食品,因地制宜發展有機食品。
2.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健全農業產業化政策
農業產業化將農業再生產過程的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連接整合為一個完整的產業系統,通過區域規模化和專業化的農業資源綜合開發,以科技進步和系列化服務為手段,實現種養加、產供銷、農工貿一體化經營。通過龍頭企業、專業市場、中介組織,把分散的農戶經營與統一的大市場銜接起來;通過按市場需求組織農業生產,興辦加工和運銷企業,把農產品生產同國內外市場需求銜接起來了,提高了生產者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進而把農業納入了市場化軌道,也為農業現代化創造了條件。
3.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政策
一是以提高農業產品質量為重點,提高農產品品種品質結構,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二是大力發展畜牧業和園藝業,發展高效農業,提高農業的效益;三是打破“大而全”、“小而全”地域格局,在更大范圍內進行區域結構調整,重組資源要素,提高農業的效率和效益;四是著眼于增加附加值,延長農業的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加工業的水平;五是發展二三產業和小城鎮,拓寬農民的就業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六是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還湖,構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格局。
4.構筑多元投入機制,完善農業投入政策措施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金的投向主要是由經濟效益決定的。而農業投資大多數具有周期長、風險大、比較利益低的特點。所以,政府不但自身要承擔一部分農業投資職能,而且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其他投資主體加強對農業的投資。根據我市近期的實際情況,加強農業投入的政策措施,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嚴格執行《農業法》。充分發揮中央財政對農業投入的引導和調控作用,明確地方政府在支持和保護農業方面的責任,調動地方財政支農的積極性;二是提高農業基本建設投資占政府基本建設投資總額的比重;三是積極鼓勵和引導農村集體和個人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四是改革農村金融體制,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的作用,增加信貸資金對農業的投入;五是擴大農業利用外資的范圍和數量,吸引外商投資農業綜合開發。
5.建立健全農業保險制度,為農業生產提供風險保障
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的做法,設立專門的農業保險機構,為農業生產提供風險保障。農業保險要逐步對主要農作物進行全程全季自然災害保險和市場保險,改變小階段如小麥收獲時的防火保險的做法。對農作物和家禽家畜進行市場保險難度大,但這是農民最盼望的保險,也是保護農業、調動農民積極性的重要措施,應試行并推廣。還要開設農民最低收入保險,如農民的一年收入達不到一定的數額,保險公司給予適當補貼,保證農民所得,以此來保護農民的基本經濟利益,充分發揮他們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