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06:0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財務會計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正確認識課程地位
(一)從課程內容和任務看
《高級財務會計》涉及的多數內容對一般企業而言非日常會計業務,對學生的實用性不強,如果將其設置為專業主干課,就意味著學生要花大量時間和精力來學習該課程,這無疑加大了學生的負擔,但如果將其設置為專業拓展課,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比較重要的課程內容來講解,也減輕了學生的負擔。當然,筆者的意思將《高級財務會計》設置為專業拓展課,并不意味著該課程可以選修,無論是從財務會計體系的完整性還是從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需要來看,該課程必須是必修課,這是毋庸置疑的。
(二)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來看
地方本科院校一般為三本或二本院校,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往往將自己培養的學生定位為滿足中小企業的需要,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也主要是從中小企業的會計需求出發來進行的。對一般中小企業而言,會計日常業務的處理沒有那么復雜和高深,《高級財務會計》的課程知識在中小企業沒有多少用武之地。因此,從這點看,將《高級財務會計》設置為專業拓展課也是比較合適的。
二、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
高級財務會計之所以稱之為“高級”,是因為它專門研究財務會計中的特殊問題、疑難問題、新問題、僅在個別行業存在的問題以及在會計理論和實務研究中尚不成熟的問題。目前我國出版的適合本科生用的高級財務會計類教材種類較多,每本教材中涉及內容也不盡相同,但是不管選擇的是哪本教材,必須注意到,由于課程學時的限制及課程地位等因素,若高級財務會計學科的所有研究專題均為學生講解,必然會出現該門課程與其他會計專業課程爭占學時的現象。而且任何一門課程的課堂教學都無法窮盡該門學科的全部研究領域。因此,應在整個高級財務會計學科研究領域中進行部分專題的篩選,作為高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內容。課程教學內容的選擇在考慮學生的理解接受能力的基礎上可以參考如下原則來進行:(1)是否有助于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領域;(2)是否能夠提高學生研究問題及在未來實際工作中處理會計實務的能力;(3)是否有助于增強學生就業和考研的競爭能力;(4)是否對學生通過諸如注冊會計師等考試有所幫助。綜合考慮以上因素,筆者覺得地方本科院校可以選擇如下教學內容:外幣折算、租賃、所得稅會計、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企業合并與合并財務報表。對于其他未選擇的專題,可以通過增加選修課的門類,結合選修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整合,以覆蓋高級財務會計課程應涵蓋而未涵蓋的專題。
三、確定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高級財務會計》課程是會計學專業的大三學生必修課,教學中要強調《高級財務會計》課程知識的實用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對于大三學生來講,他們學習的目的性更明確,希望學到的知識能夠在實際中得到充分應用。會計學專業的學生通過學習不但要掌握會計知識,還希望能夠達到一定的目標,如順利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助理會計師考試等與會計密切相關的考試。依據《高級財務會計》的教學目的、教學條件與教學內容特點,其教學方法可作如下選擇:
(一)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進行互動的一種教學方法,能使師生共同參與教學過程,實現教學相長,共同受益的目的,具有開放性的特征。就《高級財務會計》而言,其特征決定了離學生的現實生活較遠,這就要運用案例將鮮活的交易或事項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其身臨其境,了解處理對象的本質,自主尋求能刻畫經濟現實的會計方法,快速實現從會計課堂向社會現實的轉變。信息化時代,案例的選擇渠道多種多樣,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即案例均來自于現實經濟生活中新近的、有爭議性的、切合理論內容的素材。因此,案例教學是以會計案例情節為線索,在課堂理論教學的啟示下,使學生自覺地進入經濟生活現實,充當其中的角色,讓學生具有真刀真槍的實踐經歷,促使學生勤于思考、善于決策;變學生被動聽課的過程為積極思維、主動實踐的過程。
(二)自學反饋法
自學反饋法就是在教師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的指導下,通過學生自己閱讀教材和參考資料,進行獨立思考,并將所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通過作業或其他形式反映給教師,教師據此進行反饋,以此來完成感知知識和理解知識的教學過程。比如對所得稅會計業務,相關問題的處理在中級財務會計學中均已學習過。也就是說,在學習所得稅會計核算業務時,學生已具有了相關專業知識基礎和專業自學能力。因此,對于這類教學內容,采取學生自學,教師點評的教學方法是完全可行的。采用該教學方法時,學生應按教師的要求自學相關知識并完成必要的作業,教師在批閱學生的作業后,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的情況予以反饋。該教學方法的正確運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信心及終生學習的能力。
(三)問題導向法
高級財務會計學中的某些業務,學生在學習《高級財務會計》課程之前盡管未接觸過,但可借助學生已有的專業知識,采用問題導向法,引導學生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如合并會計報表等業務,這類業務學生在學習《高級財務會計》之前并未接觸過,教師可采用問題導向法,提出一些相互聯系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通過問題的提出和解決,最終使學生掌握合并會計報表的編制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的運用,不僅使學生獲得了解決問題的答案,重要的是,使學生清楚了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這一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對于培養與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學手段上,除了傳統的板書與多媒體結合外,還應結合學生學習實際情況,靈活采用多種其他教學手段。比如可以建立一個《高級財務會計》課程學習的博客平臺,一方面上傳一些課程資料,供學生下載和學習,另一方面通過留言區和在線答疑,及時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有效的師生互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當然,也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其他的方式如QQ等進行輔助教學。
關鍵詞:會計類;職業教育;創業教育;實踐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3)11-0049-02
隨著就業形勢的日趨嚴峻,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提出必須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當前就業工作的首位,大力組織以促進就業為目的的實習實踐。圍繞文件的要求,提出高校會計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研究。
一、主要存在的教學問題
為了解決財務管理專業的就業壓力,提高就業率。應解決的主要教學問題有四:一是解決會計類應用型人才重知識教育輕實踐能力培養的問題,旨在改革會計類專業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勝任工作崗位的綜合實踐能力培養。二是解決會計類專業職業能力培養薄弱的問題,試圖將職業資格教育引入會計類人才培養模式,并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三是解決會計類專業創業能力培養缺位問題,試圖以就業為導向,將創業能力教育引入會計類人才培養模式,增強學生的自主創業能力。四是解決校內、校外實習實訓基地脫節問題,試圖通過校內外“雙基地互補”的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模式,實現了校內外實踐教學環節的無縫對接。
二、主要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法
(一)構建適應市場需求的會計類人才實踐課程體系
探索適應市場需要的會計類人才實踐能力培養的方法與途徑。長期以來,知識教育是大學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取向,實踐能力的培養相對薄弱。這種重理論輕實踐的培養模式難以適應用人單位對會計類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變革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勝任工作崗位的實踐能力培養成為會計類專業教學改革面臨的新任務。本成果力求探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實踐能力培養的教育方法與途徑,在會計類本科教育階段增加適應崗位需要的動手能力和職業技能等實踐教育的分量,從教學理念、課程設計、實習實訓層面等多角度將實踐教育有效地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力圖構建以就業需求為導向的實踐教育平臺,以期大力提升會計類人才的技能及就業能力。
按照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既相互關聯又相互獨立的原則,合理設計實踐教學環節,使學生得到基本技能、專業技能、綜合技能三個層面技能的培養,保證實踐教學四年不斷線的實踐教學體系設置,優化了以實驗課程、工程實訓、各類實習、社會實踐、畢業設計(論文)、課外科技活動等不同教學內容與方式組成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了實踐教學內容有機結合、系統銜接的實踐能力培養平臺。
(二)探索會計類專業創業教育實現途徑
提出并實踐了將創業能力教育引入會計類人才培養的模式。對會計類專業進行創業實踐引導和教育,使其由被動就業到主動創業。為此必須更新觀念,樹立現代創業實踐理念,積極探索創業實踐的新方法和新途徑,以加強會計類專業創業素質的培養,開展創業教育,增強學生的自主創業能力。
對會計類專業進行創業實踐引導和教育,使其由被動就業到主動創業。為此必須更新觀念,樹立現代創業實踐理念,積極探索創業實踐的新方法和新途徑,以加強會計類專業創業素質的培養,開展創業教育,進而提升其參與社會的核心競爭力。
(三)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雙師型”內涵有二:一是指教師具有“教師資格”和“執業資格”;二是指教師具有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
東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會計系較早提出并實踐了將職業資格教育引入會計類人才培養的模式。并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突破了傳統教學體系羈絆,1997年開始經過15年探索,逐漸將初級會計師、會計師和注冊會計師等職業資格考試課程內容引入教學體系,利用實習組織學生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提升學生的執業能力,拓寬學生就業渠道。2006年提出了會計類專業教師要符合“雙師型”標準,教師通過職業資格水平考試,加快知識更新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學水平。
(四)完善實習和實訓基地建設
提出并實踐了校內校外“雙基地互補”的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方案。解決了實踐教學與用人單位的無縫對接,為培養高質量會計類應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條件,實現了會計類應用型人才學校教育與社會引導的結合。
推行仿真的會計綜合實踐教學平臺;建成會計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探索了校企聯合共同培養會計職業人才綜合實踐能力的新途徑。首先涉及到實訓場地問題。實訓場地建設應當按照企業化模式建設,建設過程中,可以由企業按照真實企業的崗位設置和辦公場地布置提出建設實施方案。在場地建設時,盡可能做到:功能齊全、環境仿真。購置了網中網會計綜合平臺,用友ERP財務管理軟件,用友NC財務管理軟件,使學生在實訓基地體會“職業”環境,從而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學生參加全國會計技能大賽獲得全國三等獎和省級一等獎。通過模擬等訓練,使學生協作能力、理論知識應用能力、計算機操作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大幅度提高。
建立了大慶市龍鑫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慶煉化分公司財務處、中國石油大慶石化公司財務處、黑龍江石油化工廠等校外實習基地,實習基地良好的育人與實踐環境,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提升,特別是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明顯提高,縮短了學生工作之后適應工作環境的時間。基地每年接納實踐學生人數達到學生總數的80%,保證了實習效果。
三、實踐教學的效果
(一)會計類人才的推廣交流和就業比重逐年增加
通過互訪、調研、學術交流等形式多次與相關院校接洽,推廣了“會計類應用型人才“1122”實踐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成果,在人才實踐教學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效益,畢業生深受社會好評。近3年的會計類大學生就業率呈上升的趨勢,就業率為73.91%,78.70%,90.21%。就業前景較為樂觀。因此,應進一步加強對會計類專業宣傳力度,讓社會各界了解并認可本專業及其畢業生。
(二)會計類人才的職業資格通過率逐年提高
學生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證和會計專業技術初級資格考試,三年來,會計類專業的學生在上述二項資格考試中均保持80%通過率。在注冊會計師資格證考試中30%以上同學能夠單科通過,在大慶地區會計界引起了較大反響。
(三)會計類人才的就業能力不斷提升
學生先后獲得全國大學生會計信息化技能大賽、全國高校市場營銷大賽、“中華會計網校杯”財會實務大賽、黑龍江省大學生創業大賽、黑龍江省市場營銷大賽、東北石油大學挑戰杯大賽和經濟管理學院招聘模擬大賽等各種賽事獎項。畢業生還有的“全頭螺旋刷毛牙刷”、“熱感應自動出煙盒”等十項發明獲得國家實用新型發明專利,研發改良的“節能、環保型玉米餐具”拿到國家級環保認證,并已由哈市一家高科技環保公司批量投入生產。
(四)“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成果顯著
加強教師的實踐能力。先后聘請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大慶煉化公司等單位專家為東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兼職教授;2人擔任黑龍江省管理學會常任理事,4人擔任大慶市會計學會理事,3人擔任股份公司獨立董事,2人擔任咨詢公司兼職顧問。鼓勵教師考取職業資格。5人取得注冊會計師資格,2人取得注冊評估師資格,2人取得理財師資格,3人取得律師資格。“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成果,為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師資保障。
(五)會計類畢業生贏得用人單位的高度評價
通過調查,用人單位普遍反映東北石油大學會計類畢業生專業基礎知識夯實,綜合素質過硬,工作作風嚴謹,秉承并發揚了務實、奉獻的大慶精神,獲得了用人單位的認可和好評。
專業培養的人才整體素質良好,適應社會需要,具有良好的社會聲譽。學生家長對本專業學生的培養質量、考研與就業狀況都比較滿意。此外,用人單位對本專業畢業生的評價也較高,根據對用人單位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用人單位對近3年畢業生的滿意度分別為93.77%、94.56%和96%。說明了東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會計系優良的辦學傳統、師資力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認可。
(六)教學研究與改革成績斐然
完成“會計學”校級重點專業建設,建成電算化會計、管理會計和審計學3門校級優質課,《高級財務會計》校級重點課正在建設;承擔省級教改項目14項、局級教改項目9項;發表教研教學論文17篇;獲得省教育廳、省高教學會優秀教學成果等獎勵7項(篇);出版國家級教材2部,省級教材3部,優秀教材獎8項;指導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實驗3項;指導國家級大學生競賽2項;省級優秀教師1人,校級教學名師1人。以上教學研究與改革成果,為培養高素質會計類應用型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彥明,付會霞.財務管理專業辦學特色改革與實踐[J].會計之友,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