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04:4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城市化進程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內容摘要:本文主要探討城市化對大學所提出的內在要求,以及如何充分發揮大學對城市化的促進作用。城市化是落后的農業國向發達工業國轉變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國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經濟增長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途徑。城市化的發展進程取決于很多因素,其中大學可以為城市化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本和科技資源的支撐,并且能夠發揮文化引領作用。
城市化的內涵
城市化是指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城市社會轉型的歷史過程。城市化的過程主要體現在經濟結構、社會結構和空間結構的變遷。經濟結構的變遷意味著農業生產活動向工業和服務業等非農產業的轉變,還意味著產業結構的逐步升級換代而趨向高級化。
城市化發展對大學的內在要求
城市是現代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的中心,大學是傳播知識、培養人才、科技創新的基地,城市與大學走到一起,相互促進,合作共榮,既可體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規律性,更能反映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觀能動性。
城市化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如前所述,城市化的核心是人的城市化,但是城市化不僅僅是人口的增加,也不僅僅是城市規模的擴大。一個國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關鍵在于城市人口素質的提高,尤其是勞動力適齡人口素質的提高,而大學作為高等教育的主要承擔者,承擔著為實現城市化培養大批高素質人才的責任。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已經進入大眾化階段,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化進程提供了大批高素質人才。但是,與發達國家和我國城市化建設的要求相比,我國人才隊伍還存在嚴重不足,主要體現在人才總量不足、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才隊伍偏小、整體素質不高、創新能力有待加強等方面。為保證我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無論在人才的數量方面,還是在人才的質量方面,大學都肩負著重大責任。
城市化發展對產業結構調整的需求。城市化的過程也是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一方面,在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城市化對第一產業的優化作用、對第二產業的提升作用及對第三產業的帶動作用十分明顯;另一方面,合理的產業結構對城市化的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眾所周知,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在整個國民經濟構成中所占的比例越高,則城市化水平越高;在城市化以農業就業人口為主逐步轉向非農業就業人口為主的過程中,其轉移速度越快,轉移比例越高,則城市化水平越高。引起產業結構調整的因素包括人口因素、資金狀況、科技水平、產業政策等多種因素,其中以高素質人才為基礎的科技發展水平是最重要的因素。
城市化對城市精神文明的需求。城市精神文明是支配市民的價值取向、行為方式、心理導向的精神力量,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成就很大程度凸現出“城市水平、城市風格、城市效率、城市精神”。弘揚和實踐城市精神文明必須進一步提高市民的素質,提升城市的品位與魅力,而大學可以說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源頭活水”。隨著一批批大學生走向社會,新思想、新觀念、新知識、新技術也被帶進千萬個工作單位,他們是先進文化的倡導者,是保證城市文化向著先進方向發展的生力軍。大學不但在知識技術方面,而且在樹立標準、展示理想等方面都能對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引領文化成為大學的重要功能,它在城市精神文明的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作用。
大學在城市化進程中的作用
大學的根本使命就是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進步。高素質勞動力需要大學培養,科技知識需要大學孕育,新文化新思想需要大學創造,城市文明需要大學輻射。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大學將擔當起提供人力資源、開展科技創新、引領社會文化發展的重大責任。
(一)大學要更好地為城市化培養創新型人才
在城市化過程中,大學擔負著培養和造就高素質創造性人才的歷史使命,是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創造性人才的搖籃。大學要深化教育改革,注重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培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更好地為城市化提供大量的和高質量的人才。
第一,要轉變教育思想,樹立創新人才觀。大學要轉變傳統觀念,把具備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作為對人才基本素質的內在要求,研究探索培養創新人才的規律,制訂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培養更多高素質創新型人才。
第二,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模式,鼓勵大學生參與科學研究。要善于從教學的內容、方法和手段等多方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迪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他們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善于探索的意識。
第三,加強學科建設。學科布局要考慮社會經濟發展對學科發展的要求,充分考慮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社會適應性。
(二)大學要更好地為城市化提供科技創新成果
城市化的發展有賴于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和優化,而產業結構的調整則是以大量科技創新成果及其產業化為基礎的。大學既是開展基礎研究的主要機構,也是承擔重大科技項目、為社會發展解決重大問題、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重要力量。大學要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的基礎和生力軍作用,努力成為科技創新的不竭源泉,更好地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城市化進程。
首先,大學作為開展基礎研究的主要機構,應該瞄準國際科技前沿,著力原始創新。基礎研究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基礎研究的重大突破將帶動新興產業群的崛起,引起經濟和社會的重大變革。
其次,完善科技創新平臺的體制機制。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要特點是在高度分化基礎上高度綜合,要爭取和完成大項目僅靠單兵作戰是不行的,科學研究重大問題的解決必須要靠大兵團協同作戰,大學要按照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收集各類科技信息,協調整合科技創新資源,有組織地爭取和完成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第三,加強學術梯隊建設。重點引進和培養高水平學科帶頭人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充分發揮學科帶頭人的品牌效應,吸引大批優秀專家和學者團結在他們周圍,選準學科方向,匯聚學科隊伍;充分發揮重大項目的牽引作用和聚集作用,積極探索“高水平的學科帶頭人”加“創新團隊”的模式,組建一批由高水平的學科帶頭人和優秀骨干中青年教師組成的多學科集成的創新團隊和創新群體。
第四,要著力推進產學研合作。建立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的緊密的、深層次的、長期的和可持續的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使大學真正成為企業的戰略后方和技術支撐。企業根據自身發展目標,確定發展的戰略重點,根據每一發展階段的關鍵技術瓶頸提出合作項目,由大學參與合作攻關,使大學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三)大學要更好地為城市化進程發揮文化引領作用
在城市化進程中,大學要加強自身的文化建設,發揮對社會的文化引領作用。
首先,注重大學精神的挖掘和培育。大學精神是大學文化的核心和靈魂,體現在辦學理念、大學傳統等方面,是維系大學文化建設的根本。要創新辦學理念,形成辦學特色,傳承學校傳統,培育學校精神;要圍繞學校精神開展豐富多彩、寓意深刻的學生文化活動,在活動中體現和傳播學校的傳統和精神,使學生在活動中不斷堅定理想信念,得到全面發展,成為學校精神傳承者。
其次,重視大學物質文化的創新。物質文化是大學文化的外在標志與物質基礎,加強大學文化建設,必須重視物質文化的創新。一方面要重視校園環境和人文景觀的建設,美化學校形象,為學生成長創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另一方面要加強大學文化載體建設,發揮校報、廣播站、電視臺、新聞網等校內各種新聞媒介的傳播作用。
參考文獻:
1.陳甬軍,陳愛民.中國城市化:實證分析與對策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
2.孫維勝,滕越.城市化進程與教育結構調整[J].當代教育科學,2003(01)
3.閻堃,顧培亮.我國城市化進程與高等教育發展[J].教育研究,2003(11)
論文關鍵詞:南京,內澇災害,城市規劃,成因分析,中圖分類號
引言
南京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是長江流域的四大中心城市之一。近幾十年來,南京城市化進程很快,2007年南京城市化率已經達到76.8%。伴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南京市內澇災害日益嚴重。近年來,每年都出現內澇災害,造成南京城區多處小區被淹,鐵路路基下沉,公路崩塌,城市道路交通系統運轉失靈或部分癱瘓,車輛受損。澇災已成為影響南京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分析其成災原因顯得十分必要。
2內澇災害成因分析
2.1地形復雜,地貌類型多樣
南京以低山、丘陵為骨架,以環狀山、條帶山、箕狀盆地為主要特色,組成了一個低山丘陵、崗地和平原、洲地交錯分布的地貌綜合體。地貌類型多樣,決定了南京城區,地勢不平,城內很多道路坡降大。這種地形導致暴雨來時,地表徑流迅速向城區低洼地匯集,加劇低洼地的災害。而且南京城內秦淮河流域、內金川河流域海拔都低于長江下關汛期水位,這使得汛期雨水不能自流排江,必須靠關閘開泵機排。當降雨強度大,超過機排能力時必然引起城區內澇災害。
2.2降雨分布不均,暴雨頻發
南京位于長江下游地區,北緯31°14′~32°37′,東經118°22′~119°14′,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081.4mm。受季風氣候影響,降水量的季節分配極為不均,汛期(5~9月)降水量一般占全年降水總量的50~60%,特殊年份更多(見表1)。夏季降水大多集中于幾場暴雨中,暴雨的歷時短,強度大,短時間內就可以在市區的低洼地形成積水,形成澇災。如:2009年7月6日的特大暴雨,從6日20時到7日12時,南京城區降水量達到136.6mm,部分自動觀測站的降雨量在200mm以上,最大雨量達到222mm,最大一小時雨量達到了59.8mm。
另外,南京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對市區降水有增加作用,在汛期更為顯著。從圖1可以看出南京市的年降雨量從上世紀50年代到2008年總體成遞增趨勢。據周建康等人的研究,與20世紀20~30年代相比,70年代以后南京城區城市化使汛期和全年降雨量分別增加了7mm和67mm,汛期大雨、暴雨的發生頻率由每年5.2次增加到每年7.8次。
圖1南京年降雨量變化趨勢(1951~2008年)
表1南京站汛期及年降雨量統計表
統計年份 年數 年雨量/mm 汛期雨量/mm 汛期雨量占年雨量比/%
1951~1959 9 1053.2 553.6 52.6
1960~1969 10 988.7 529.3 53.5
1970~1979 11 1054.9 582.3 55.2
1980~1989 12 1066.5 584.6 54.8
論文關鍵詞 城市化 城市政府 政府過程
城市化是社會現代化的重要成果和推動力,十以后,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逐步加快和城鎮化理念的提出,中國的城市化進程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伴隨而來的,是城市人口快速擴張和城市資源的相對供給不足,給城市政府行政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由于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具有典型的行政化色彩,城市政府在城市化進程中承擔著制度供給的特殊作用,因而轉變城市政府的職能、角色和行為,就理所應當成為城市政府應對城市化帶來的挑戰的必然選擇;而實現城市政府職能、角色和行為的轉變,其基礎在于詳細拆解城市政府過程,分析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政府過程每一環節的特征,從而深入分析城市化對城市政府行政的要求,并按照這些要求進行職能、角色和行為的轉變。
一、城市政府及其政府過程
探究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城府過程的特征,首先要明確兩個重要概念,即城市政府和政府過程。
(一)城市政府
所謂城市政府,是指城市地區的政府機構,是相對于鄉村政府的一個相對概念,而非行政區劃概念,因而本文所提及的城市政府概念中的城市,是指城市化進程中勞動力大量輸入的城市地區。
中國的城市化發展有著很強的政府推動色彩——城市政府不僅是社會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供給的“排頭兵”,還構成了城市地區制度供給的主體,對城市發展方向和發展形式有重要的影響。因而城市政府在應對城市化和城鎮化給城市地區帶來的各種機遇和挑戰方面起著無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二)政府過程
所謂政府過程,廣義上是指政府的實際運作活動。一般而言,政府根據社會需求利用公權力進行資源配置和利益調整,形成了政府職能,政府組織根據政府職能設置、調整和改革政府機構,政府職能與政府機構以及其他政府運作制度等等構成了政府體制,職能、機構、體制的運作過程可以總體概括為政府過程。因而政府過程本身是一個宏觀且內涵極為豐富的概念。本文所指的政府過程,則是從廣義上的政府過程中擷取了政府決策過程為例,其具體過程可概括為意見表達、意見綜合、決策、決策的執行、信息傳輸和決策監督六個環節。
決策是政府行政的關鍵環節,而政府過程實際上是將政府決策的全過程進行拆分,對每一環節進行具體分析的一種方法。對城市政府決策過程的分析,有助于詳細了解中國城市政府行政的每一個細節,更容易從中發現問題,從而更有利于指導政府轉變職能的實踐。
二、城市化對城市政府的影響
城市化的過程,本身也是工業化和經濟現代化的過程,其主要特征在于社會活動中的農業活動比重下降和非農業活動比重上升,農業人口和農村剩余勞動力大量向城市轉移,城市人口快速上漲,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在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城市人口不斷擴張,直接影響了城市政府行政的各個環節。
(一)政府職能急速擴張
伴隨城市化進程而來的,一方面是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社會公眾對于更高質量的公共物品和更高水平公共服務的需求快速增加,作為城市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的主要提供者,城市政府的職能也隨之快速擴張。另一方面,隨著城市化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涌入城市地區,使得原有的城市資源出現相對供不應求的局面,城市地區的就業壓力、犯罪率、環境保護壓力和社會保障壓力等都有所上升,考驗著城市政府的行政能力。基于此,城市政府只能不斷擴張自身的職能,根據社會需求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以保障城市的良好運行和城市政府的合法性。
(二)政府利益綜合難度提高
對于中國而言,“利益綜合是一個多方參與、多渠道輸入、多層級過濾、綜合平衡考慮多方利益需求的有序化統合過程” 。城市化進程中,城市地區集聚了來自本城市各個階層的原住民,和來自其他地區的各類遷移人口,城市居民類型的復雜化,使得城市群體的多樣性進一步加強,不同群體的利益沖突也更加明顯。其中較為凸顯的就是“外來人口”對城市地區資源的“擠占”,直接影響了城市原有利益群體的利益訴求,進而引發原住民與“外來人口”之間的利益矛盾和糾紛。面對不同群體復雜且相互矛盾的利益訴求,城市政府在利益綜合方面的難度進一步提升,如何協調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形成統一而公平的決策,成為城市政府獲得較高合法性的基礎點。
(三)政府的資源壟斷地位被打破
城市化的推進,也是經濟和科技水平不斷發展的過程,而科技的發展,反過來又促進了知識的普及,這一方面使得城市人口對于政府行為有了更深的認識,對“透明政府”理念的認可,也使得政府不再具備“隱秘性”,居民與政府的距離有所拉近,使得城市政府行為被置于大眾化的社會監督之中,權力進一步被約束;另一方面,知識的普及也使得社會利益進一步分化,社會資源不再僅僅集中于城市政府手中,而是開始向社會各個領域分散,社會組織的興起和各類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快速發展,恰好承接了這部分資源轉移,直接打破了城市政府對公共物品和服務的壟斷。
三、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政府決策過程的特征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得城市政府職能的快速擴張,城市地區利益綜合難度提升,城市政府資源壟斷地位瓦解,直接影響了城市政府職能、角色和行為,迫使城市政府不斷實現職能轉變和機構調整,依據城市化對城市政府的影響和需求,形成了富有城市化色彩的政府過程運行方式——意見表達、意見綜合、決策、決策的執行、信息傳輸和決策監督六個環節呈現出完全不同于傳統社會的時代特征。
(一)意見表達多樣化與意見綜合專業化
意見表達是政府過程的開端。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地區,打破了城市地區原有的人口類型格局,使得原有的基本社會利益群體和農民工等新興社會利益群體混雜在城市居民之中,利益表達群體更具多樣化。而多樣化的意見表達團體和個體,持有不同的利益需求和觀念,直接導致利益表達呈現多樣化的特點。
如前所述,意見表達群體多樣化與利益表達多樣化的疊加,直接導致了城市政府的利益綜合和意見綜合難度加大。為更好的完成意見綜合的任務,城市政府開始尋求專業化團隊的幫助,即城市政府智庫的出現。20世紀90年代,英國城市化進程中,為應對意見綜合環節出現的難題,城市政府開始在決策系統中配設專業的科學顧問 ,負責為城市政府搜集和協調城市居民的利益訴求。中國的城市政府雖沒有像英國那樣在機構設置方面專門設立智庫系統,但已經開始尋求與大學和研究所等專業團體的合作,以求在意見綜合階段更加專業,從而實現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利益協調。
(二)決策與決策執行復雜化
決策與決策執行的復雜化,是意見表達多樣化和意見綜合專業化誘發的必然結果。前文提及,城市化進程越深入,城市政府職能越復雜,在決策和決策的執行方面,城市政府需要考慮的內容越多。傳統社會,城市政府的決策重點集中在經濟發展方面,而城市化進程的深入,使得中國社會處于現代化與后現代化的交叉集中,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社會保障等方方面面都是城市政府決策的重點問題。同時,城市化帶來的人口流動,打破了城市地區原有的利益格局,原有的利益群體和新進的利益群體之間的利益協調問題,也使得政府決策和決策的執行呈現出更加復雜的特點。
(三)信息傳輸相對開放化與決策監督大眾化
信息傳輸環節和決策監督環節貫穿于城市政府決策全過程,是保證政府決策和決策執行有效、連續、一致地重要環節。過去,中國城市政府信息傳輸主要依靠政府內部電子政務系統以及官方、半官方的新聞媒介,總體上信息傳輸較為封閉。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移動終端和網絡在城市范圍內的普及使得信息傳輸變得更加極速化和開放化——通過網絡,城市居民的信息可得性提高,更容易了解和參與到城市政府決策的全過程中,城市政府也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到公眾對于其決策的態度和認知。城市化給城市地區帶來的網絡和知識的普及,已經開始打破固有的信息傳輸模式,使得更多的相對獨立的信息傳輸主體得以出現,更多的普通大眾得以主動或被動地參與城市政府決策的信息傳輸,使得政府信息傳輸呈現出相對開放化的特征。
決策信息傳輸更開放,城市政府決策透明性提高,普通大眾開始能夠透過媒體等公眾平臺參與到對城市決策的監督過程中,使城市政府決策過程的社會監督系統更加完善和開放。更重要的是,隨著城市化而進行的城市經濟、科技和文化的發展和變革,城市居民能夠以便利的方式了解到國際先進的經驗和做法,并將其與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作對比,進而要求本城市的政府提供更加優質的決策和公共服務。雖然在短時間內,中國的城市居民還不可能完全實現對城市政府的“用腳投票”,但至少城市化所帶來的知識普及和網絡發展,會加速公民意識的覺醒,讓其開始有意或無意的對城市政府決策形成監督壓力,從而使城市政府決策監督過程呈現出大眾化的特點。
【關鍵字】城鎮,密集地區規劃,重點問題,對策思路
中圖分類號:[F29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城鎮密集地區的規劃對于城市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筆者主要是探討了城鎮密集地區規劃的八個重點問題以及其相應的對策思路,希望這些淺薄的見解能夠推動城鎮密集地區的規劃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城鎮密集地區規劃的重點問題
1.產業的優化發展
我國的城鎮密集地區經濟相對發達.但是在產業發展上,問題也很明顯,其中最突出的是工業在經濟增長中占過高比重.第三產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比較滯后。由于長期依賴制造業對經濟的帶動,而其中高附加值產業比重較低,城鎮密集地區在土地資源供應.能源消耗、生態環境質量,經濟增長動力.外來人口等方面都面臨壓力.
2.空間格局的整合
中心城市特別是特大城市的功能空間不斷拓展到周邊區域。同時,空間無序布局加快了城鎮空間的蔓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產業空間與居住和各種配套空間的分離,隨之而來的是交通壓力不合理加大、環境污染擴散、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配套成本加大。空間效能降低等問題.降低了空間發展的整體效益。
3.資源的高效利用
城鎮密集地區的土地等空間資源緊缺,人地關系比較緊張.這是制約區域發展的一個重要瓶頸。而資源的粗放利用,加劇了城鎮密集地區的資源矛盾.低水平的產出效益.增加了制造業對土地資源的占有和消耗。規劃必須/JN雖,對土地資源的集約利用和有效保護.
4.城鄉統籌的對策
將規劃的著眼點從城鎮拓展到城鄉的整體空間。關注城鄉發展的整體關系.區域城市化和城市區域化進程,城鄉在功能、景觀.空間利用.設施布局.產業發展.要素流動.服務等方面的一體化態勢,重視改善農村地區生活生產環境.優化農村地區室問布局.重塑鄉村地區產業和空間結構的發展要求,提出城鄉統籌發展的規劃引導原則和政策措施,促進城鄉的整體發展。
5.生態安全的保障
城鎮密集地區城鎮,產業密集.污染的擴散和相互污染嚴重.各種污染不僅影響當地.也存在相互的影響和對區域整體的不良影響。規劃需重點關注當前區域發展中普遍存在的上下游污染、能源結構、產業結構與布局不合理,生態空間受到破壞.農業面源污染.農村地區的環境基礎設施匱乏等問題。
6.人口和社會發展
城市化的質量未和城市化人口比例同步增長,外來人口在就業.生活居住.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并沒有享受到真正的城市待遇.城鄉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社會保障機制的缺口仍然很大,因此帶來的社會問題也比較多.必須正視區域發展中存在的社會問題,重視社會發展進程中人的需求層次和社會發展需要的變化。
7.文化的保護傳承
城鎮密集地區的經濟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使整個區域處在一個文化變化.更新的歷史時期,各城鎮之間、區域內外的廣泛交流,也使得不同的文化在城鎮密集地區相互交融,使區域文化更加多元。整個區域共同面臨著如何在發展中保護和延續傳統文化.地方文化的難題。
三.城鎮密集地區的規劃的措施分析
1.處理好城鎮密集地區規劃編制與政府事權關系
城鎮密集地區的規劃都是國家政府部門管理,但是在我國政府管理體制中,城鎮發展最重要的管理部門是市級和縣級政府,所以在處理城鎮密集地區的規劃時要注意區分政府事權的關系區別,否則就容易出現規劃實施效果不理想的情況。
2.處理好城鎮密集地區的空間結構與類別
在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的城鎮密集地區規劃實踐中,發現尺度較大的城鎮密集地區的規劃不拘泥于空間結構的束縛會更加有創造性,但是這種大尺度城鎮密集地區規劃,有時也會帶來反面效果。所以筆者以為,在城鎮密集地區的規劃中要根據其類別、特征、資源環境以及經濟發展模式等去區別對待,不能一味加大規劃尺度,致使規劃出現較大的落差。
3.處理好城鎮密集地區城市的角色地位
在城鎮密集地區與城鎮群的規劃設計中,要根據城鎮密集地區的各個城市的經濟實力及功能進行合適的角色定位,明確核心城市的聚集作用以及其能為城鎮密集帶來的中心效益能力,要明確處于中間位置與底層位置的城市在本區域經濟中的能力功效和發展地位。如珠三角的東莞、長三角的蘇州等,他們的重要性決定了其雖不是區域的門戶但是仍有其獨特的區域地位。
4.戰略性節點地區識別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鎮群的變化和成長也在不斷重組中,其經濟結構、空間結構、戰略結構等都會發生重大變化,這就需要控制一個經濟戰略節點,以便在革新大潮中以其獨特的發展潛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穩定協調本區域的發展變化,以提升城鎮密集地區的規劃價值以及可操作性的變動,穩定經濟發展模式。
5.區域與城際交通系統
交通是一個城市注入活力的命脈,城鎮密集地區的經濟發展迅速,離不開優越的交通系統的支持。城鎮密集地區的交通多是以公路為主,更為快速的水運和鐵路運輸卻利用率低,致使運輸效率不能與經濟發展平衡,同時排放了大量的污染氣體、消耗土地資源。所以,目前如何改變這種情況,調整區域交通運行模式和效率,是城鎮密集地區規劃的一個重點。規劃設計時要從長遠發展利益出發,借鑒西方國家先進的交通發展模式,建設協調的平衡交通。
6.獨特的自然和人文資源保護。
城鎮密集地區規劃設計要以保證自然生態不被破壞、歷史人文資源能受到保護為前提,進行綜合區域規劃。一個獨特的城鎮發展面貌,須有其文化和生態意義,所以在規劃時要能夠從深層次出發,縱橫延伸,建設一個具有區域特色的綜合性質的城鎮,使其即有現代性又有縱深性。如長三角的浙江象山灣,由島嶼、海岸帶、南太湖經歷五千多年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風景線——塘浦圩田,這不是國家風景區,也不屬于歷史文物,但是它是浙江地區特有的風景地貌,具有強烈的地方特色,是非常具有開發價值的生態資源,規劃師要據其優點和特色,進行合理規劃。
7.發揮規劃師對戰略問題認識的獨特優勢
在城鎮密集地區的規劃設計中,規劃師處于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優秀的規劃師能夠對國家經濟形勢及合理的城市規劃步驟作出精辟的見解和認識,提前作出規劃準備,在重大的城鎮密集地區規劃實施時,處于精熟狀態,以更完善的姿態去精確設計藍圖,這充分說明了規劃師的重要性和前瞻性。
8.關注內陸城市國際化的途徑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結構體變化以及對城鎮群的成長和規劃影響都非常大,所以內陸城市的國際化發展也日益顯著。在發達國家的經濟體中,內陸城市的發達程度甚至比沿海還要高一些,所以筆者以為,在城鎮密集地區的規劃設計中大力發展內陸城市,以帶動區域經濟,使整個區域通過中心城市的國際化而與全球化經濟形勢協調同步,已經成為城鎮密集地區規劃的一個重點,而政府相關部門對此也開始重視,正在逐步走向內陸城市的國際化發展進程。
四.結束語
城鎮密集地區的規劃是一個重點問題,也是一個難點問題,因此,應該努力將其處理好。
參考文獻:
[1]蔡瀛 朱國鳴 如何為協調城鎮密集地區的發展提供有效抓手--從實施的角度看《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的編制 (被引用 3 次) [期刊論文] 《城市規劃》 ISTIC PKU CSSCI -2006年6期
[2]廣州市城市規劃編制研究中心廣佛同城化項目組 城鎮密集地區城市規劃合作的探索與實踐——以"廣佛同城"為例 (被引用 4 次) [期刊論文] 《規劃師》 ISTIC PKU -2010年9期
[3]鄒兵 施源 建立和完善我國城鎮密集地區協調發展的調控機制--構建珠三角區域協調機制的設想和建議 (被引用 18 次) [期刊論文] 《城市規劃匯刊》 ISTIC PKU CSSCI -2004年3期
[4]徐強 戴慎志 小城鎮密集地區整合發展探索——以溫州市鰲江流域為例 (被引用 7 次) [期刊論文] 《城市規劃》 ISTIC PKU CSSCI -2006年7期
【關鍵詞】交通運輸;交通規劃;交通管理
中圖分類號: U491.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近些年來,由于人口的不斷增加,對機動車的需求也相應的增多,再加上經濟的快速發展,加快了城市化發展進程,給道路交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響,譬如交通堵塞、道路交通事故等,交通堵塞也可造成對大氣環境的污染,由于在交通堵塞的情況下,機動車并未熄火,導致其排放大量的尾氣,從而對大氣環境造成污染。同時,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也給道路交通運輸規劃及道路交通管理與應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二.道路交通規劃的深遠意義
交通與人類的社會生活和社會生產息息相關,人類發展離不開交通。交通運輸在人類社會生活和生產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道路交通運輸行業的飛速發展離不開道路交通的合理化規劃,只有將合理化的交通規劃落實到現實中的交通運輸中,才能有效的實現交通安全、保證交通暢通、保護環境、減少大氣污染,從而實現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
科學的進行道路交通規劃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當今世界各國主要的戰略選擇,合理的道路交通規劃,可以將人類的發展、資源的合理配置、環境的保護進行綜合統籌,從而謀求經濟發展。交通運輸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化發展進程加快,給道路交通造成了相對大的壓力,因而合理的進行道路交通規劃是我們迫切需要的,客觀上表明了我們必須要從長遠利益和統籌全局兩個方面來共同協調,妥善的處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加強道路交通規劃的管理。
2.合理的進行道路交通規劃促進城鄉建設的合理化。
我國城鄉經濟發展以及道路交通發展相對緩慢,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國家道路交通總局必須要科學地、合理地對加強城鄉交通規劃,一方面可以合理化的利用土地資源,不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的控制道路交通開發的規模,以免造成規模較大,給政府造成損失,可以合理的保障重點建設、減少政府投資。因而合理化的道路交通規劃可以促進城鄉建設的有序進行。
3.合理化道路交通規劃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
道路交通規劃是道路交通的建設的先決條件,只有將規劃做好,才能實現交通帶給人類的好處,例如,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深化,城市化的進程也在加快,合理的道路交通規劃在道路交通運輸中產生的社會以及經濟效益是不可比擬的,城市化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益處,但是如果規劃的不合理,也將會造成城市化質量低的現狀,不合理的規劃譬如盲目的擴大城市規模、增加經濟總量等,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實際出發,合理性的進行道路交通規劃,不要盲目的布局、擴大城市的功能,從而造成國民經濟的浪費。
4.合理化的道路交通規劃促進我國國民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
合理的進行道路交通規劃可以實現土地的有效利用、促進資源合理的配置、減少資金的投入,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將道路交通規劃合理的統籌,并且完善交通法規的建設,嚴格執法,對道路交通規劃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國一直流傳著“要想富,先修路”的一句俗語,這就從根本上表現出了交通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作用,只有交通發達了,才能引進外來經濟,使國有資源世界化,促進經濟面向國際化發展,合理的統籌規劃道路交通,加強對交通道路的干預與調控,提高道路交通利用效率,使道路交通資源價值發揮到極致。力求各類交通設施規范、齊全,布置合理,具備先進的交通管理、控制和交通指揮技術手段。從而促進我國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
三.道路交通規劃與道路交通管理存在的問題
1.通行能力超荷。
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口數量增長也是一個時期發展的必然規律,人類為了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從而加大了對機動車的需求,近些年來特別是對小轎車、摩托車的需求只增不減,再加上由于市政道路建設滯后,主干道網通行能力不足,這對一個本身不太成熟的道路交通造成的壓力越來越大,尤其在節假日的時候,交通堵塞的現象表現的更是尤為突出。
體制不完善。
對于道路交通管理這方面由于管理沒有形成具體的體制,主要是因為道路交通管理被不同的政府部門管轄,而各個政府主管部門之間沒有統一性,只考慮在自身職權范圍內來規劃和管理交通道路,很少考慮到道路交通建設滯后的管理問題。
缺乏預見性和遠見性。
現代道路交通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交通建設上了檔次,城市就上了檔次,不論是在道路交通規劃時期還是在道路交通建成之后所會引發的問題,都必須要在道路交通規劃時期考慮到,如在一些人流量、車流量都較多的路段,都常常會發生交通堵塞的問題,修建天橋后,又沒有相應的停車場,道路經常是堵塞的,這就需要在當初規劃的時候,就要考慮到修建一些配套設施。
四.道路交通改進措施
完善道路交通的法律體制,統籌協調、統一管理。將最終目標都協調到如何將交通規劃好、建設好的目標上來,務必要讓規劃部門和管理部門統籌協調,使道路交通更加合理。使道路交通在規劃時期就要考慮到建設之后會出現的種種問題,必須要有相應的對策去完善,道路交通建成后也要進行規范的停靠,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強化監管力度,并且也要政府和國家加大對交通建設的投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也可將相關部門統一協調、整合,對道路交通問題共同建設、共同監管,加大管理法規的執行力度,合理的分布道路交通運輸網,并進行功能分區,合理的利用路邊停車帶。各個職能部門也必須持有積極的態度,相互之間溝通、協調,盡最大的力量提高我國道路交通規劃與道路交通管理的科學性與前瞻性。
五.結束語
道路交通規劃和道路交通管理事關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是否將可持續發展戰略落實到實處的重要舉措,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的和諧發展離不開交通,從某種程度說,一個城市的交通建設上了品位,城市就有了品位;交通管理上了檔次,城市就有了檔次,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首先是要考慮這個地區的交通,交通是一個城市經濟社會走勢的直接體現。俗話說的好,“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一個國家的動脈系統,人們的出行離不開交通。經濟建設也離不開交通的建設,道路交通發展離不開道路交通的合理規劃。只有將一個國家的道路交通規劃好、建設好、保養好,才能促使我國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促進經濟發展國際化,從而將可持續發展戰略認真的貫徹實施。
參考文獻
[1] 金有杰 道路規劃與交通安全的關系研究 [學位論文]2007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工程
[2] 程琳,王煒,王京元 邵昀泓,魯亞晨,CHENG Lin,WANG Wei,WANG Jing-yuan,SHAO Yun-hong,LU Ya-chen 城市道路網絡容量、交通規劃和交通管理 [期刊論文] 《公路交通科技》 ISTIC PKU2005年7期
[3] 張衛華 王煒 胡剛 基于低交通能源消耗的城市發展策略[期刊論文] 《公路交通科技》 ISTIC PKU 2003年1期
關鍵詞:產業結構 特征 東西部地區 差異分析
一、東西部主要產業結構特征的不同之處分析
(一)人文條件決定了東西部產業結構特征的不同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在不同的地區分布著不同民族的人民,總體而言,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多為漢族,在西部內陸高山地區都為少數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漢族人民的農耕和漁、牧業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而少數民族在牧業上的特征更為明顯。如浙商闖蕩天下的故事人盡皆知。此外,不同的人文環境對經濟產業結構特征的影響還體現在旅游業方面,如在旅游業興起的原因多為當地豐富的自然旅游資源,還有得天獨厚的人文歷史,對佛教的傳承等。而在東部地區,人類對大自然的改造較多,旅游資源也多為人工造成,如上海的世博管、北京的水立方、山東的夫子廟等都是人類的結果。
(二)地理條件決定東西部產業結構的不同分布和不同特征
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領土面積有960萬平方千米,西從帕米爾高原,東至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交匯處,北達黑龍江漠河,南抵海南三亞。正因如此,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地理環境、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對產業結構的分布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地理環境的差異導致東西部主要產業結構的特征差異
我國總體地理環境是東高西低,三級階梯將我國分成了明顯的東、中、西三個部分,我國東部處于地勢階梯的第三層階梯上,有廣闊的平原,間有低山和丘陵分布,且總體海拔在500米以下。而我國西部處于第一級階梯,地勢較高,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因此,這決定了對地理條件依賴性較強的第一產業結構特征的差異,導致西部第一產業主要以畜牧業為主,輔種植適應當地地理環境的農作物,如新疆種植的棉花,高山上種植的青稞等。而東部地區,第一產業的發展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豐富的水資源,充沛的陽光,肥沃的土壤等都有利于農耕經濟的發展,但這并不能改變東部產業結構三種產業的分布格局,第一產業仍然只占最少的比例。
2、人文環境的差異引起的東西部主要產業結構特征差異
我國總人口數達13.7億,但人口的分布極其不均,總的分布特點是東多于西;平原、盆地多于高原和山地;農業多于林牧業;溫帶、濕地多于干旱、寒地;經濟發達區多于經濟落后地;沿海多于內陸;交通干線分布區多于交通不便區等。而人口決定了勞動力密度,和勞動力水平,在東部地區人口數量多,人才也多,在對人力資源有較強依賴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有較大的影響。這決定了東部的輕工業和第三產業比較發達,而西部地區人口分布較少,勞動密集型產業分布也少。如:東部地區有許多制衣廠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還有許多高端科技制作廠,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是因為東部地區高校密集、人才濟濟。東部地區因人口較多,消費市場大,娛樂服務行業也很發達等等。
3、自然資源的差異決定了東西部主要產業結構特征的差異
東部地區土地資源豐富,因此在第一產業方面,物種豐富,種類繁多,如:大豆、玉米、小麥、水稻等等,甚至豐富的土地資源促進了東部房地產市場的開發和發展;東部地區水利資源豐富,因此有利于農業的發展,如:水稻、漁業。且水利資源有利于交通事業的發展,如:航運事業等。西部地區在自然資源方面,以為例,有著豐富的地熱資源,因此當地地熱經濟比較發達;有著豐富的稀有礦產資源,因此當地的開礦、冶金業也比較發達;還有這豐富的太陽能和風能資源,因此國家在西部開放中也利用了這些有利條件改造西部。
二、東西部主要產業結構特征相同之處分析
(一)第一產業基礎薄弱
近年來,在國家惠農政策的扶持下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國家的科技政策支持使農作物產量不斷提高,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生產條件也得到了改善。但是,從總體上看,不論是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或是落后的西部地區,農業的基礎還很薄弱,基礎設施達不到抗御自然災害的水平,而人口多、需求大、壓力大、技術有限,加上氣候條件的不確定和惡劣性,使得保持糧食增產和擴大播種面積受到制約。此外,人少地多使得農村生產效率低,農民收入少,導致消費力不足,也影響了其他產業和經濟生活多方面的發展。
(二)第三產業發展不平衡且發展后勁不足
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產業革命的推進的最終結果是促進了城市化的發展進程,同理,城市化的進程加快,因其具有集聚效益,使得推進城市化進程成為國家社會經濟的中心工作。城市化的過程可以簡單地概括為農業人口向工業和第三產業轉移,生產生活向城市集中,進而造成城市人口快速增長,城市數量迅速增加,城市設施不斷完善,人類生產、生活方式越來越現代化。但是我國由于受到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均的影響,使得我國城市第三產業的發展也呈現不均衡的特點,表現為中、西部內陸地區城市第三產業發展水平遠遠落后于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但這并不意味著東部發達地區的第三產業發展水平高。有數據顯示,改革開放30年來,從事第三產業的人口數量越來越多,所占的比重有較大的提高,但是,城市的第三產業發展水平明顯后勁不足,不論是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還是落后的西部內陸,第三產業的發展主要還是以滿足人民的物質方面的需要為主要方向,集中在對吃、穿、住、性多元化的追求上,如:餐飲娛樂業的大力發展,大型購物銷品貿的出現。但正是這些現象使得城市在第三產業的發展過程中重視了產業量的增長,卻忽視質的提高,在諸多人們精神領域方面發展落后,如信息產業、科技環保產業、綠化建筑產業、科技研發服務產業、金融咨詢產業等等新型產業,比重太小。例如:以北京為例,目前從事第三產業的人數占總人數的80%以上,但在IT領域,每年的人才缺口達到35萬以上,并有增加的趨勢;在醫藥領域,用人單位在臨床醫學、生物制劑等方面共提供了3765個崗位,而每屆醫校輸出的專業人才只有600多;類似這樣的人才缺失和發展不足的高含量領域還有速記行業、工商管理行業、電子商務行業、電氣工程與自動化行業等等。
(三)城市化水平較低
自1998年以來,我國的城市化水平都保持持續增長的勢頭,至2003年,全國的城市化覆蓋面積已達到40%以上,此外,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我國的城市數量也有了量的增加,從193個增加到了660個,城市經濟對我國GDP的貢獻率已超過了70%。但這只是從城市化率來作為參考指標衡量得出的結論為我國城市化發展快,實質上對于城市化的判斷要從城市的內涵來判斷城市化水平高低,主要表現在:
1、環境承受能力遠遠小于對城市的開發力度,環境狀況不容樂觀
近年來,各地政府為了響應國家的政策,大興土木,開展城市化建設,濫砍濫伐,對農用土地的征用,建設商品房等等使得一些地區水土流失、荒漠化現象嚴重,有些森林、草原植被遭到破壞,功能衰退,有些湖泊河流萎縮、水資源缺乏。如:近年來,鄱陽湖湖泊面積逐年萎縮,蓄水面積減少,在干旱的季節不能滿足農作物對水的需要,在澇季又不能蓄水,使江西地區發生水災。此外,在城市化的過程中,人口不斷壯大,機動車數量的不斷增多給城市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有數據顯示,我國大部分河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有52%的河段污染較為嚴重。城市空氣污染,城市噪音、白色垃圾、居民生活污水、企業排放廢水等等問題嚴重困擾著居民的生活質量,也阻礙了城市化的進程。
2、城市化的過程中各類矛盾的凸顯
近年來,最熱門的新聞莫過于城市拆遷與反拆遷,樓價不斷攀升與樓市低迷,賭場與被賭等。這些都是城市化過程中最明顯的反應,簡要概括為在基礎設施建設與急速膨脹的需求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以發達國家作參考,在發達國家城市的道路面積達到市區面積的40%以上,使得發達國家很少有賭車的現象發生,而我國則相反,不斷修路、擴路,卻在道路面積方面占城市建設面積不足10%,這使得我國不少大城市道路堵塞嚴重,運輸效率低下。如北京、天津、武漢等。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因為人文環境和地理環境使得東西部主要產業結構特征有著比較明顯的區別,但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二者在產業結構特征方面也有不少相通之處,主要表現在第一產業基礎薄弱和第三產業發展不均且后勁不足,其中的原因有的是城市化進程不可避免的,也有的是認為可以改變的,筆者在此就不一一舉例。
參考文摘:
[1]朱寧寧.我國產業結構現狀及發展趨勢[J].《科技文匯》.2008(9)
[2]許漪.產業結構與我國東西部經濟波動[J].《山東社會科學》.2009(4)
[3]佚名.從我國產業結構現狀看投資結構優化[J].豆丁網.會議期刊論文.2009
論文關鍵詞: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
失地農民是指在我國城市化背景下因自己承包的土地被征用而喪失土地的農民。當前我國這個社會群體正在迅速擴大。據估計,目前我國完全失去或部分失去土地的農民高達4000萬~5000萬人。按照《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提要》的預計,2000~2030年,我國占用耕地將超過363.34萬hm,失地或部分失地的農民將超過7800萬。失地農民由于在就業、收人等方面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生活很不穩定,在當前社會就業壓力增大、社會保障機制不健全的情況下,造成了一系列令人擔憂的問題。為此,筆者探討失地農民養老保障制度,并對相關問題提出解決途徑。
1失地農民問題產生根源
1.1我國土地所有權不明晰 《土地管理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集體土地實行征用。但是,法律未對“公共利益”作出明確界定,大量盈利性商業項目都以“公共利益”的名義取得征地資格,尤其在拉動經濟增長的前提下,地方政府為了較快提高經濟增長率而鼓勵房地產開發商占用土地開發房地產,因此,完全意義上的公益性用地并不多。土地出讓只能采取被國家征用的形式,一些商業項目用地都是由政府低價統一征收后再高價轉賣給開發商,根本就沒有農民與開發商的接觸,農民沒有與買方討價還價的機會。
1.2征地補償標準過低 根據現行的《土地管理法》的規定,我國征地補償費計算方法為產值“倍數法”,即征用土地的補償費為該土地被征前3年的平均產值的6~10倍,如果支付給農民的土地補償費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綜合補助不能超過土地征用前3年平均產值的30倍。但是這種補償辦法忽視了土地資源差異而帶來的增值差異,不考慮土地的地理位置,只考慮土地產值。這種補償辦法對大多數失地農民來說是極不公平的,因為他們不但沒有得到所在區域環境變為城市后的收益,反而要為在城市邊緣生活支付比原來在農村生活高得多的生活成本。
2解決失地農民養老問題的必要性
2.1征地速度超過了經濟發展水平 因為城市非農業部門缺乏就業機會,而且失地農民的文化素質普遍偏低,使得大量農民失地又失業,我國現在沒有與之相配套的合理、科學的社會保障體系,農民又沒有能力參加城鎮社會保障體系。據統計,失地農民參加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只占總人數的5%左右。如果缺乏生活或養老保障,農民就會拒絕交出土地,政府的征地工作難以開展,城市化進程受到較大的阻礙。
2.2農民曾為國家工業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在計劃經濟時期,國家通過“統購統銷”,農民為國家的工業化付出了約6000億~8000億元的代價。應該給與農民以國民待遇,保證農民和城市居民一樣享有社會公共服務和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否則,失地農民被邊緣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2.3“農轉非”政策遭抵制致使城市化進程減緩 “農轉非”政策在實際實施中并不順利,究其原因在于農民拒絕接受“農轉非”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既失去土地又無權分享城市化的成果而被城市拋棄,得不到任何必需的生活保障。農民對“農轉非”的抵制必然減緩城市化的進程。只有切實保護好農民的利益,徹底消除農民的后顧之憂,城市化才會更快速、健康、有序地進行。
2.4農民養老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 城市化的一個重要標志是農民數量的減少,如果一方面農民數目在減少,另一方面部分改變了戶籍性質的失地農民又成為了新的城市貧民,其結果必然造成關系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失地農民和城市貧民兩大難題互為掣肘、難以圓滿解決的不利局面。因此,政府應及早對失地農民進行補助參加養老保險,這樣才能夠達到建設和諧社會的目的。
3解決失地農民養老問題的途徑
3.1加快完善相關法律體系 針對目前存在的制度保障不科學、不合理的問題,各級人民政府應從政府規劃人性角度人手,制定可行方案。盡快制定和完善失地農民社會保障的政策和條例,使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有法可依,從法律上保障失地農民的利益。尤其是對目前關于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政策還相對處于真空狀態的地區,更要加快步伐,盡快制定出適應當地實際情況的相關保障政策和條例。對于那些已經制定了政策的地區,要根據政策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其加以完善,以更好地保障失地農民的利益。
3.2資金來源
3.2.1被征地單位的征地補償費。征地補償是失地農民在城鎮化進程中能獲得的最直接的經濟效益,是他們最重要的生活來源,同時也是最容易引發征地矛盾的焦點。因此,尋找政府、征用地主體、失地農民間最佳的利益聯結,建立合理的征地補償和利益分享機制是解決失地農民問題的關鍵。逐步提高土地征用補償費標準勢在必行,要按照當前土地的市場價格和收益、土地的潛在收益、農民使用土地的年限(至少30年)、農民失去土地的間接損失等因素來補償失地農民。
3.2.2政府土地出讓金收益提成。地方政府應該拿出土地出讓金的一個固定比例投入社保基金,以解決所有失地農民的養老保障問題,至于拿多大的比例這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生活指數相關。這種制度最好是以省為單位,如果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也可以縮小試點范圍,以市為單位進行。
3.2.3政府財政每年專項列支。財政補助是失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的助推器,對失去土地的農民參加養老保險,各級財政更應該給予適當補助。政府在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中的補助資金應采取多元化方式進行籌集,其來源包括地方政府劃撥專項經費、上級財政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給予適當補助、從農村的計劃生育社會撫養費中提取一定比例、籌措一定社會捐助資金、設立專項公益基金,同時,還可考慮將土地使用費、農業產業化經營所得的合理部分納入法定的農村養老保障基金補助渠道。
3.2.4土地收益價。廣東的“南海模式”是最為典型的例子,農民變成股民,農民的土地承包權變為股份分紅權,這促進了農民非農化和向第二、三產業的轉移,同時保障了農民的土地收益權,保障了基金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