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03: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科技生物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我來幫你flash動畫的歌曲MTV漫畫的游戲設計的還有廣告相冊等等動畫的設計有很多種可以選擇的我們都做過了可以給你指導去百度文庫怎樣才可以找到免費的flashmtv的畢業論文??急用啊湖南商學院選修課Flash8動畫設計教程與上機指導在哪個教室上課?急用.你們能告訴我哪里有flash的免費論文下載嗎?急用如何免費下載flash動畫設計教程求動畫設計畢業論文急用
大學物理論文去哪下載
免費論文大全免費急求大學物理實驗免費論文下載網址到哪里可以下載免費的大學物理論文啊,最好是能夠復制的急用大學物理論文怎么寫?有關物理知識在高端科技的應用大學物理論文求大學物理論文,論述汽車發動機與熱力學的關系,2000字左右謝謝了hao.
長期以來的僵化的教育模式,導致了課程資源結構基本上只局限于教材、教參、實驗室。甚至在一些條件比較差的學校,教材就是唯一的課程資源,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新課程理念的進一步深入。新課程標準告訴我們,教科書不再是也不可能成為惟一的課程資源,本文在此談一談如何有效地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這一生物實踐活動。
一、課程資源開發的目的和意義
課程資源是形成課程的要素來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實施條件。課程能否順利實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水平。開發利用多種生物課程資源,對于實施新課程和深化中學生物教學改革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如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形成“探究式”學習方式等。生物學科的獨特性,使其擁有豐富的課程資源,如:自然環境資源、自然博物館、植物園、科技館等。它們是保證課程實施的重要條件,同時它們的獲得途徑也是多元化的。比如:可利用的學校課程資源有生物實驗室及相應儀器設備、生物類圖書及報刊、生物教學軟件、生物教學掛圖、投影儀、音像資料等,有條件的學校還可利用生物園等課程資源。從各種媒體中也可獲得更廣泛的生物課程資源。
受生物教學特點影響,教師必須向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學生親自參與和實踐。由于生物學科課程資源具有范圍廣、數量大的顯著特點。這樣,無論從發揮學生主體性的角度,還是從開發利用課程資源的角度,都需要學生積極的參與進來。使他們逐步學會主動地、創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的課程資源。為自身的生物學習和探索服務。可見,只有隨著生物學科課程資源的逐步開發利用,生物教學過程才能更好的成為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學生真正成為生物學習的主人。
因此,創造性地開發和運用教學資源是教師素質的一個重要組成內容。教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各種課程資源必須通過教師進行有機整合,才能傳達給學生,才能發揮應有的效果。我們應該把“教科書、教師與學生、教學方法、教學環境”等構成活生生的“生物圈”。
二、課程資源開發的建議
在生物學習中,我們能夠開發利用的課程資源豐富多彩,無處不在。它大約包括教科書資源、教學參考書資源、校園環境資源、各學科之間的資源、各教師之間的資源、學生資源、學校和家庭所在地的社區資源、網絡資源、廣播電視資源等有形和無形的資源。這些資源對一個人生物素養的培養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作為生物教師,必須盡可能的開發、利用好這些彌足珍貴的財富。基于此,對生物教師提出了較以往不同的要求。
1、教師必須更新觀念,具有課程資源意識。課程資源的開發,擴大了學生的視野,豐厚了學生的積累,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了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教師首先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利用課程資源的實踐者。教師必須更多地占有課程資源,做到備課充分。
3、對于課程資源的利用,教師應處理好自己的角色,教師應當為引導者、組織者,不應再成為占有課程資源后的傳授者。教師應更多的引導學生去開掘資源,精心的設計利用好這些資源。
教師在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之后,就應該和學生一起做好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對于資源的開發,教師應精心設計,根據具體的情況布置方案。如我在教授《光合作用》一章時,為了使學生更好的了解光合作用,我讓學生在網上查閱了關于光合作用的發現、光合作用的過程等方面的資料。學生們積極性很高,這樣有效地利用了網絡資源。對于課程資源的開發,開始時布置學生去做,逐漸使學生養成主動開發課程資源的習慣。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這些方法我曾嘗試過:
1、配合教材利用網絡查閱規定內容。2、收看一定欄目的電視節目。3、參觀農產品展覽及洽談會等。4、走進大自然,春游等。5、教室形成小小圖書館,學生充分閱讀生物方面的書報雜志等等。
三、課程資源的利用
課程資源的開發,關鍵是利用,而利用的關鍵在于與生物教育的整合。我們應該真正地使課程資源的利用落到實處,不應該只是虛幌的時尚的招牌,而應使開發利用課程資源由時尚走向教育常規。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可資借鑒的形式有:
(一)與教材整合。這種形式是基于所主講課文的內容來確定開發的課程資源,比如在講析《蔬菜作物》時,我讓學生帶一些蔬菜來上課,在講《農業害蟲》時,讓學生捉一些蝗蟲進行觀察。又如在講授《保護物種多樣性》時,我先讓學生上網查閱有關生物多樣性的資料,上課就讓學生對所查資料進行交流。從這些資料中自然得出物種多樣性的特征。再研讀教材,所查閱資料與文本的整合,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實現了學生與文本的深層次對話,也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實現了資源的有效利用。
(二)信息交流。這是一種利用資源的好形式。學生在課下占有的材料是很豐富的,怎樣使學生占有的這些材料成為學生有意識的資源加以利用呢?我采用了信息交流的形式,信息交流可以看作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每一次首先布置所要交流的話題內容,在具體的交流過程中,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交流質疑解答的步驟來進行。闡述自己信息的同學必須做到口頭表達要清晰、流暢、生動,并且有接受解決同學質疑的能力。例如在講種子萌發的條件時,溫度影響種子萌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到底是哪些方面呢?提供信息的同學必須有這種解決問題的能力。每次交流,同學們都很積極踴躍,為了做好交流,學生們選取的資源信息量很大,而且為了答疑,他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大大加強了。
(三)專題講座。定期地讓學生對所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講座,可以使可資利用的資源更加系統化。同學們為其取名為“生物講壇”。同學們為了一展才技,紛紛搜集材料。為了所講內容的科學性,同學們大多采用幾個人合作的形式,然后請有關學科教師加以把握。這樣既利用了課外資源、各學科之間的教師資源,又使學生進行了學習間的合作,而且學生真正實現了在生物實踐中學習,提高了自身的生物科學素養。
【論文摘要】 大學物理課是高校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門重要課程。傳統的理工科物理必修課過于強調“理論性”、“系統性”、“邏輯性”、“應用性”,使物理學教育的育人功能不能充分發揮。因此有必要針對非理工科學生開設大學物理選修課來彌補普通物理教育的不足。本文對開設大學物理選修課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進行了分析和探索,有利于高等院校非理工科專業大學物理教學的實施。
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人類已步入知識爆炸、高科技和信息時代的今天,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市場的繁榮,高等教育面臨著如何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這一問題,首先是一個轉變觀念的問題。過去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長期形成的一種潛意識的觀念,現在已經基本得到澄清,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到:大學本科要立足于培養復合型人才,而不是培養專家,本科教育主要是打好科學文化素質基礎,尤其是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和自我發展的能力。[1]
物理學是各門自然科學的基礎,其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適用于一切科學研究。正如偉大的物理學家費曼所言:學習物理學,就是要學習怎樣由未知進到已知的科學求知方法,就是要學習如何嘗試和糾錯,就是要學習一種普遍的自由探索的創造精神。大學物理課是高校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門重要課程。傳統的理工科物理必修課為了培養研究和應用型人才,是為理工科學生后續課程學習打基礎,所以很強調“理論性”、“系統性”、“邏輯性”、“應用性”,并且有統一的教學大綱和采用統一閉卷考試。受此制約,物理學教育的育人功能不能充分發揮。因此有必要針對非理工科學生開設大學物理選修課來彌補普通物理教育的不足。大學物理選修課對體現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特別對提高非理工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起著重要作用。
一、大學物理選修課教學目標
大學物理選修課程教學內容并不是理工科物理教學內容的縮減,不能把大學物理選修課程體系當作理工科物理體系的縮影。大學物理選修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力圖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了解物理學的基本內容,即物理學研究的是什么;培養學生獨立探求知識的探索精神;提供當代大學生必不可少的現代觀念和思維方式;開拓視野,讓學生了解物理學前沿;了解現代科學技術的物理基礎;了解物理學與社會、環境、能源等方面的關系,物理對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有什么貢獻與影響;了解科學家創造性的工作特點和研究方法,獲得科學方法論的教益與啟迪。
二、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
針對這一目標,大學物理選修課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應通過身邊的物理、生活中的物理以及工程技術中的物理直到最新科學動向(如高溫超導、納米材料、反物質世界等)導入物理基礎知識,應強調:
1、定性與半定量,對計算能力要求不高[2]
由于非理工科學生的數學基礎普遍不高,因此為了讓此類學生對表現物質世界的運動規律有明確直認識,應采取定性、半定量及適度的定量方法來闡述物理學的概念、理論和規律。注重教學內容中的語言描述,降低物理學科中的定量要求,給出清晰的和較寬闊的物理圖像、科學觀點和思維方法,并注意將研究方法、思維方法滲透其中,以使學生既學到知識又領會了方法。[1]
2、增加物理學史的講授,幫助學生正確理解物理原理和物理概念
每一個物理概念、每一條物理定律的形成都離不開當時的歷史條件,都少不了物理學家的科學思想的邏輯發展和歷史行程。回顧這些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的逐漸建立的歷史過程,可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概念的內涵,正確運用物理定律來解決實際問題。
3、從哲學角度考察物理學的思想根基
古代物理學的理論形態實質上是自然哲學,它是未分化的包羅萬象的知識體系,把自然界當做一個整體而從總的方面來認識它。從16世紀起,自然科學開始從哲學中分化出來,物理學開始了它的近展時期。作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在物理學研究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辨證唯物論認為,世界上一切客觀的東西都是永恒的運動和變化的,它從不把自身的理論當做一部不變結論的匯集,而看做是同樣必然地要不斷發展變化的斗爭。這樣的思想貫穿在物理學里,如:物理規律是普適的、場是運動變化著的、物質具有波粒二象性、能流是有方向的等等。
4、物理學方法論
在物理學的發展過程中,無數物理學家對物質世界的物理現象和事實進行科學實驗和科學思維,在建立物理概念、揭示物理規律的同時,逐漸形成了一整套研究物理學的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從而產生了物理學方法論的科學。物理學的方法論是介于哲學原理和物理學理論之間,對物理學探索和物理學理論的建立和發展起指導作用的普適原理。課程中應向學生介紹研究物理學的行之有效的科學方法,如觀察和實驗、科學的抽象、理想實驗的方法、類比的方法、假說和模型的方法、歸納和演繹相結合的方法、數學公理化的方法等等,培養學生多維化、系統化和信息化的科學思維方式。
5、內容廣而新
覆蓋面要廣,除了介紹物理現象、物理規律的產生、發展、應用,更要闡明物理規律之間的相互聯系、物理學與其它學科的交叉發展和物理規律在生產實踐、生活實際和科技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當今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信息量擴大,知識更新速度快。物理學在近生了重大革命,出現了許多新的技術科學,并在實踐中獲得了重要應用。因此課程要充分體現近代物理學的內容以及當今某些物理前沿內容及其重大應用,以便學生對最新的物理學理論、應用及科技發展動態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對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的培養來說,是十分必要的。三、教學方式與考核方式
1、教學方式
大學物理選修課不是進行系統的物理學理論知識學習與研究,而是從欣賞的角度,以科普的形式,力求輕松、有趣,側重身邊物理、生活中的物理及趣味物理,以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這樣學生漸入狀態,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會被激發和調動起來。在教學安排上,可以不強求系統性,不嚴格遵循物理學發展的順序,而是根據一些起源于物理學、現在已滲透到各學科甚至人文學科的概念、方法和技術開設若干專題講座,如航天技術、能源技術、信息技術、材料科學、物理學在醫學中的應用、地球系統、環境科學等。[3]
大學物理選修課的主要對象是非理工科學生,不需要講授繁瑣的理論推導過程,故傳統的“邊板書、邊講授”的方法不適用,而應盡量多地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4]。教師要花費大量時間學習和閱讀文獻,收集和制作課件、圖片、flash動畫、音像影視資料,做到音像圖文并茂、生動直觀、引人入勝地傳遞教學信息,以便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2、考核方式
與強調“理論性”、“系統性”、“邏輯性”的理工科物理不同,大學物理選修課可以不采用解題、統一閉卷考試的方式來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而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讓學生查找文獻撰寫專題論文;撰寫讀書報告、課程心得體會;由學生獨立完成演示實驗或自我設計探索性實驗;甚至分組研討某些物理問題或口試答辯等等[5]。
物理學是研究自然界最普遍規律的科學和最成熟的自然科學。當今世界科學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不同學科、不同專業領域相互交叉、相互滲透和相互融合的趨勢更加明顯。這要求課程結構要趨向綜合化,文理要相互滲透。開設大學物理選修課可以彌補普通理工科物理教育的不足,對非理工科學生融合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知識結構具有啟迪思維、萌生感悟、提供思想方法、樹立創新精神和提高科學文化素質的促進作用。 轉貼于
參考文獻
[1]徐婕,詹士昌,楊建宋. 加強文科專業學生的科學素質教育 [J]. 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 4(2):180-184.
[2]周雨青. 東南大學文科物理教學改革的反思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0(2): 89-92.
[3]何曉燕,陳小鳳,李俠. 大學文科學生物理通識教育問題探析 [J].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 14(4): 95-97.
論文內容提要:我國中藥產品難以走出國門的原因眾多,中西藥文化差異是主要原因之一。文章從研究中西藥文化差異入手,闡明中藥文化傳播對解決中西藥文化差異和中藥產品國際化的決定性作用,并分析我國中藥文化對外傳播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的具體對策。中藥文化傳播對中藥產品國際化的重要影響目前尚未引起學術界和實際工作部門的關注,因此本研究內容具有理論創新性價值和實踐意義。
2007年,我國中成藥進出口貿易達到3億美元,但出口和進口各為1.5億美元。作為擁有幾千年中藥文化的大國,相對于中藥材的大量出口,我國中成藥的凈出口居然為零,實在令人驚愕。我國中藥產品難以走出國門的原因眾多,專家學者提出的應對策略也多種多樣,但幾乎沒有人注意到中藥文化傳播在中藥產品國際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中西藥文化差異概述
中藥產品國際化過程是一種跨文化的經濟活動,不同國家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多數受其本國文化的影響。中國有句古話:“人境而問禁,人國而問俗,人門而問諱。”恰如其分地表達了中藥產品走向國際市場之前了解文化差異的重要性。
中西藥是在各自不同的條件下發展起來的,因此它們之間的差異很大。
首先,我們現在服用的中藥,無論是中成藥還是醫生開的湯劑,絕大部分都是復方,一種中藥往往含有千百個化學成分,而一個化學成分又有多方面的藥理作用,這些因素合起來的作用機制十分復雜。若以單一化學成分來說明某一中藥的功效,無論是單味還是復方,十分困難。而西藥則由單一的或有限的幾個化合物單體組成,對于藥物的有效成分要求一清二楚。因此,中藥趨向于經驗治病,而西藥則更注重相關數據和實驗的支持。
其次,中醫藥從整體上看問題,重宏觀,重歸納,辯證論治。這主要表現在中藥“標本兼治”上。中藥文化中的治病不僅僅只是消除病癥,更多時候重視的是人體的整體調理和平衡,如果陰陽、五行等方面失去了平衡的話就會導致人體各種疾病的產生。相對于中藥來說,西藥則著手于消除眼見和實在發生病變的人體部位的疾病,具有相當高的選擇性和轉移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西藥善于“治標”,因為只是治標,因此西藥的療程相對中藥來說比較快。
再次,從哲學體系上說,中醫藥奉行以陰陽五行為基礎的樸素辯證唯物論,而西醫藥則是機械唯物論。如果說西醫西藥是西方人長期以來的哲學和實踐的技術產物的話,那么,中醫中藥則是中國人長期以來的傳統人學的對外仿生思維和實踐的技術產物。
最后,中醫藥講究藥食同源,而西醫藥學則將藥食截然分開。中醫藥學認為人體不平衡即為病,而西醫藥僅承認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標的改變才是病。中藥用以調理人體平衡,而西藥用于改變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標。
通過以上闡述,我們已經明確中西藥各自蘊含的文化,那么中藥文化究竟有何優勢呢?
一是深厚的歷史背景。中藥從起源到如今,有著五千年的深厚歷史文化背景。從夏商西周形成雛形,到秦漢、隋唐,兩宋、明清達到發展,一脈相承,綿延數千年且并未曾中斷。這樣的醫藥文化及文明,是世界醫學史上罕見的。中國傳統醫藥學有著強有力的生命力,它隨著時代的前進而發展,經過了與近代醫藥文化的撞擊、對抗到結合,也注意從國外先進文化中吸取營養,遂出現了中西匯通合纂的探索。
二是中醫以整體恒動觀為指導,把“人”、“病”、“癥”統一起來;把生物、心理、社會統一起來,這一思想帶有方向性意義。近年來,多學科研究的發展越來越深刻地揭示出中醫整體恒動觀的科學實質,認為中醫學含有整體性、相關性、有序性、動態性等原則。
二、中西藥文化差異及文化傳播對中藥產品國際化的影響
為何中藥在國外屢遇紅燈?除了中藥本身存在標準缺乏而導致魚龍混雜問題外,近年來的重要原因是西方對中藥文化的理解存在偏差。這種文化差異帶來的誤解和沖突,對中藥產品國際化影響很大。
首先,中藥和中醫一樣,都有著極其濃厚的中國傳統特色和深厚文化,如中醫中就有經絡和穴道,而中藥中就有著“毒藥非毒,只要用法用量合理”等說法。這些都是用現代西方科學無法解釋的問題。因為東西方文化不同,中藥文化中就蘊含有一定程度的東方宗教文化,多少帶有點神秘色彩,但西方文化則注重實證,以可見得到的東西和實驗為準。比如經絡、穴道、毒藥能人藥等等,用西方藥學觀點而言,是根本看不見也行不通的。因此從一開始,西方人就帶著“巫醫巫藥”的有色眼鏡來看待中藥,多數外國人認為中醫藥是一種很玄妙并不能用科學解釋的東西。
其次,中西藥質量標準之間的分歧是中藥進人國際市場障礙之一。西方的藥品標準都是針對西藥的,成分是什么、含量是多少、發生作用的機理是怎樣的,都要求有清楚的數據顯示,這是因為西藥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實證、重視實驗和數據。但這些要求對中藥來說卻很難實現,我國一直采用的是傳統的中醫藥方法,主要靠控制品種來源、產地、生長年期、采收加工、炮制、貯存以及外觀和一些簡單理化鑒定對中藥材進行質量評估。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至今仍是質量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不同國家因其醫藥文化的不同而制定了不同的藥物質量標準,我國中藥產品因為達不到標準而被拒之門外的事情屢見不鮮。
最后,中西藥文化的差異在解說藥物成分方面也造成了不利影響。西藥受西藥文化注重實證與分析的影響,講究藥物有效成分,對于藥物中的有效成分一定要有準確的數據說明或經過無數次的實驗來證明,這些在西藥說明書上可以得到很好的體現。而中藥講究的是藥物與藥物之間的配伍和藥物的炮制,一種中藥往往含有千百個化學成分,而一個化學成分又有多方面的藥理作用,這些因素合起來的作用機制十分復雜。若以單一化學成分來說明某一中藥的功效,無論是單味還是復方,顯然是不合理的,大多數中藥的藥性、功效及藥理作用,并不能以單體化學成分所代表。如廣東著名的地道藥何首烏,生何首烏本身含有蕙釀類成分,長期濫服確實對肝腎功能有一定損傷,但我國通過選用其塊根,用黑豆汁反復燉蒸,經過炮制,其有毒成分已被去除,成為“制首烏”,能補腎固肝、益精烏須,是一種滋補良藥。但這些很難向外國消費者說清楚,并得到他們的認同。
從中藥產品出口的角度看,得不到消費者認同的中藥產品很難走出國門,因此中西藥文化差異帶給中藥對外貿易的影響是極為嚴重的。
在了解文化差異對中藥產品國際化影響的背景下,我們應該探討文化傳播的積極作用:
廣東中藥出口的一大特點是出口市場集中在香港、日本、美國和東盟等國家和地區。2007年上半年對上述4個國家和地區合計出口5787.8萬美元,占廣東中藥出口總值的85.8%;其中,對香港出口4139.2萬美元,增長34.3%,占出口總值的61.3%。為什么廣東中藥出口的市場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和香港等地區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東南亞各國和香港受我國中藥文化影響較深,尤其是香港與廣東一衣帶水,文化同源。香港民眾對中藥的認知與接受程度絲毫不比廣東人差。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醫藥文化與中國傳統的中醫藥文化有著極其深厚的淵源,漢藥在這些國家深受歡迎。
由此可見,中藥文化對中藥產品的對外貿易來說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如果一個國家的民眾接受了中藥文化,那么就等同于接受了中藥產品,這樣中藥產品進人該國家便不會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為對外貿易是跨越文化、種族、國界的經濟活動,各國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是由需求決定的,需求是受文化背景制約的。對于中藥這一特殊商品來說,因其蘊含著豐富深厚的中國傳統醫藥文化內涵,因此在讓國外消費者接受中藥之前,首先要讓他們接受中藥文化。換句話說,實現中藥產品國際化,中藥文化首先要國際化。這就需要跨越文化障礙,加強中藥文化的對外交流和傳播。只有通過文化傳播,不斷地增進文化認同,促進相互理解,才能消除文化差異帶給中藥產品國際化的消極影響。
三、我國中藥文化對外傳播的現狀及問題
1.我國中藥文化的傳播現狀
從古自今,我國的中藥文化傳播一直沒有停止過,表現形式多種多樣:
第一,我國各級政府積極參與中藥文化的傳播活動。比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衛生部、科技部2006年7月17日了《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規劃綱要》,該計劃包括6項優先領域和重點內容,其中的第五項內容是“推進中醫藥知識的傳播”。2006年1月,廣東省率先在全國提出“建設中醫藥強省”,2006年3月制定了廣東省中醫藥發展“十一五”規劃,其中第五項任務是“推進中醫藥文化建設”。這為廣東省的中藥文化傳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中藥文化傳播中學術機構和團體(包括大學)的作用明顯。比如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宣傳中醫藥特色與優勢,促進中醫藥文化的國際傳播。廣州中醫藥大學多次派專家參加東南亞地區的亞細安中醫藥大會,并于1989年發起成立了穗臺港澳中醫中藥界聯誼會,是把廣州、澳門、香港、臺灣的中醫藥界人聯系起來的學術團體。
第三,中藥文化傳播的主渠道是書籍、刊物、媒體。明代的偉大醫藥學家李時珍編成的《本草綱目》1596年首次刊行,17世紀初就流傳中外,曾經多次刻印并被譯成多種文字,對世界醫學作出了偉大的貢獻。現存最早的中醫藥期刊,是民國11年(1920年)由廣東贊育醫社出版的《贊育月刊》。1955年創刊的《中國中藥雜志》則是我國現存創刊最早的中藥學術性刊物,該刊物與其它學術期刊在傳播現代中藥學術文化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國中醫藥報》等報刊、《時珍國醫國藥》等網站則實時傳播現代中藥文化的最新進展和變化。
第四,中藥企業在中藥文化傳播中發揮獨特的作用。我國眾多的中藥企業在走向國際市場的過程中,無論是產品廣告的國際宣傳、還是國內外企業的合資合作,都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中藥文化在國際間的傳播。企業內部的文化建設也有利于中藥文化的有效傳播,比如廣州的“陳李濟藥廠中藥歷史博物館”和廣州白云山和黃中藥公司的“神農草堂”等等。
第五,中藥文化傳播中的中外民間交流源遠流長。日本、韓國、東南亞各國和香港的醫藥文化與中國傳統的中醫藥文化有著極其深厚的淵源,中藥在這些國家和地區很受歡迎。
2.我國中藥文化傳播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對中藥文化傳播的重視程度不夠。在發展我國中藥產業問題上,理論界和實際部門的討論大多從中藥產品的技術、質量和標準上做文章,或從綠色貿易壁壘人手,還有的是從中藥產品的現代化、國際化角度討論問題。但唯獨中藥文化傳播問題鮮有人提起,就算是提及,也是在文章中草草帶過,沒有深人的研究。
第二,中藥文化傳播過程中欠缺中西藥文化的結合。中藥是我國的國粹,中國人相信中藥是因為受到中國文化的熏陶;相反,外國消費者、尤其是西方消費者很難接受中藥,因為他們接受的是西方文化。我們應該在中西藥文化中尋找共同點,或合理地彌合它們的差異。一味地對外宣傳中藥的優勢和西藥的劣勢,只會使國外消費者對中藥更加反感。
第三,中藥文化傳播過程中缺乏具有影響力的中藥品牌。產品的品牌對消費者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因為品牌不僅包含產品的質量和服務,還包括產品的文化內涵,好的中藥品牌會在中藥文化傳播中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國的中藥老字號必須重視塑造強有力的產品品牌,形成具有影響力的中藥文化傳播氛圍,加速我國中藥產品的國際化進程。
第四,中藥文化傳播過程中遇到的技術標準障礙。由于中西文化差異,西方國家要求對中藥的藥理藥性有精確和可信度高的藥理藥性報告,而目前我國大多數中藥企業達不到這一要求。目前我國中藥包含植物、動物、礦物等多種成分,企業很難提交精確的藥檢報告通過歐美等國的審核,進而導致中藥不能作為藥品進人國際市場并合法銷售。
四、推進中藥文化傳播、加快中藥產品國際化的十大措施
1.
提高對中藥文化傳播、中藥文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是推進中藥文化傳播的首要措施。目前,專家學者、政府部門、企業單位等等都沒有認識到中藥文化傳播對中藥產品國際化的重要作用。如果說中藥產品國際化需要軟硬兩種條件的話,那么中藥文化的海外傳播就是中藥產品走向國際市場的軟條件,缺少這一條件支撐的硬條件本身(如產品質量、成分確定、療效穩定、產品成本等等)很難有所作為。
2.發揮中藥自身優勢,強化中藥文化建設,擴大中藥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中藥最大的特點和優勢是除了治病之外,還能起到保健和養生的功效,這與國際上刮起的草藥保健熱不謀而合。既然如此,何不借此機遇強化中藥文化建設呢?我們應該以中藥文化為載體,結合中藥的特點和優勢,挖掘中藥幾千年來的文化精髓,培育國際知名中藥品牌,不斷地傳播和演繹中藥文化,為中藥產品國際化鋪路搭橋。
3.組織中藥和語言學科領域的專家聯合攻關,消除中藥文化傳播的語言障礙。語言是彼此溝通的橋梁,中藥有很多專業名詞如陰陽平衡、歸經等等較難理解。如何用外文通俗易懂地闡釋中藥文化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大難題。對此,可以組織中醫藥專家學者統一進行整理、編寫,然后再讓研究外文的專家們來翻譯,英譯名的選擇應在保持原意的基礎上強調規范、通俗,適合西方思維習慣,以便于交流。
4.合理利用傳媒力最傳播中藥文化。在利用各種媒介(圖書、報刊、雜志、廣播、影視、網絡等)傳播中藥文化時,要注重適度、合理、可信的原則,做好受眾定位、受眾調查和市場預測,了解目標人群的需求,合理使用中外文,力爭中藥文化進人西方主流社會。比如對名藥、名方、名醫、成功的治療病例進行系列介紹等等。
5.建立、發展和完善我國的中醫藥文化信息網,借助網絡技術大力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中藥文化。傳統文化大多處于封閉狀態而獨立發展起來,與外界文化信息較少交流。而有生命力的文化應該是開放的文化。當今互聯網已成為“第四媒體”。作為開放性的媒體,它使全球成為一個共時性的超越國界的整體,網絡環境下的信息傳播面對的是整個世界。
6.積極發揮政府部門在中藥文化傳播中的主導作用。首先,政府主管部門對中藥文化傳播工作要進行總體的策劃、組織和安排。其次,要有組織、有計劃地利用一切機會向各國政府有關機構宣傳介紹我國的中藥管理、生產、中醫考核等各種制度以及各種標準。再次,建立中外政府相關部門定期會話、交流、協商機制。最后,政府還可以成立專項基金,借助國內外的捐助,加速中藥文化的對外傳播。
7.積極開展中藥領域的國際科技合作,推進中藥文化對外傳播。廣泛開展學術交流、合作研究、共同開發等多種形式的合作,一方面有利于宣傳我國中藥傳統理論,普及中藥知識,為中藥走向國際市場創造有利條件;另一方面,也可借鑒國外藥物研究成功經驗,掌握國際社會對天然藥物的規定和要求及發展變化趨勢,進一步豐富中藥文化的科技含量。
8.聯手港澳,構建中藥文化傳播平臺。廣東、香港、澳門一衣帶水,文化同源。廣東與香港不僅在血緣上、歷史文化上有較深的淵源,而且改革開放以來形成了“前店后廠”的經濟合作格局,經濟上唇齒相依的密切關系為兩地在更深層次上的中藥文化傳播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香港是國際金融、會議、展覽、旅游中心,市場體系健全,法治完善,資訊發達,經濟國際化程度高且熟悉西方文化,為中藥文化的對外傳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9.積極推進中西藥文化的結合,提高國外消費者對中藥的認同感。中西藥各有相應的藥學理論體系和各自蘊含的文化,就文化本身而言,并沒有誰對誰錯,有的只是相對的優勢和劣勢。當今世界上大多數國外消費者尤其是西方消費者受西方文化的熏陶,他們看到的多是中藥文化劣勢的一面。因此,我們應該客觀地看待中西藥文化各自的優勢和劣勢,盡量做好彌合兩者差異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切實實現中藥文化傳播的目的。
1、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研方法的創新是科技進步的重要源泉,科研方法是推動當代學科發展以及提高科學研究水平的重要手段,推動科研方法研究是加強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的重要基礎。隨著科技的日益發展,科研方法和科研工具愈發細化,在各個特定的領域都出現了專門的科研方法與工具。通常根據研究方法的不同,把臨床醫學研究分為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基礎研究需要用到生物分子學、化學等相關的技術,而臨床醫學則更多地用到統計學,流行病學等方面的知識。不管在從事何種研究,熟練地掌握科研方法和科研工具都對所從事的科學研究大有裨益。例如,在腫瘤研究領域,腫瘤干細胞的研究近期成為一個研究熱點。如果想深入了解,或者設計相關的課題,就不能不對腫瘤干細胞的分離、識別、培養有較深入的了解。否則深入研究無從談起。科研工具不僅包括諸如離心機、天平等實體,還包括眾多和科研相關的計算機軟件、參考圖書等。新的科研工具給科學研究提供了更好、更高的平臺。因此科研工作者不僅要關心研究領域的進展,還必須進行科研方法和科研工具的學習和更新。例如現代科學研究已經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技術。從文獻檢索到文獻分類保存,從科研數據收集到分析整理,從論文寫作到投寄發表,都和計算機技術息息相關。如果還停留在上圖書館查找紙質資料,恐怕會事倍功半,掛一漏萬。在當今知識大爆炸的時代,充分利用現有的科研方法和科研工具顯得尤為重要。
2、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世界萬事萬物都是按照一定的自然規律來運行的。客觀規律是可以被認知的,這是人們從事科學研究的基礎。如果客觀規律是不可探知的,那么科學研究也就是無本之物了。只有這樣才能遵循科學的本質,才不會落入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陷阱。知識的積累奠定科學研究的基礎,因此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的前提是大量的知識積累。
二、增強科學研究的動力
增強科學研究的動力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做。
1、啟迪學生去思考,培養科研的興趣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是一個正面的反饋。啟迪學生去思考,一方面要求為師者有淵博的知識,厚重的人文積淀,循循善誘的教學方法,還最好要有創新精神。“傳道授業解惑”所要求的只是通過知識的積淀,來傳授學生知識,解除學生的疑問,并沒有指出怎么去發現問題,怎么去創造知識。傳道授業解惑———“知識流”單方面從教師流向學生,而沒有創新,沒有啟迪,沒有碰撞。很難達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要想青出于藍,那么“青”這種顏色必定不是藍,不管是淺藍、深藍,肯定不是藍,肯定有和藍相區別,相沖突,但又有相互繼承,相互依托的關系。一名優秀的教師不能只甘作為知識的存儲器,還需要成為智慧的啟迪者,點亮創新之火。培養科研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2、對科學研究予以正面的支持和反饋
支持學生去想問題,支持學生去通過實踐驗證自己的假設。這些支持既包括精神上的,也包括物質上的。有的時候精神上的支持更加重要。科學研究中失敗在所難免,這需要人們正視失敗,重新審視失敗的原因。尤其對于剛從事科研的學生來說,這一點很重要。往往在他們第一次失敗的時候,最需要鼓勵和安慰,最需要正確的引導。科學研究者需要正確的世界觀,需要有堅毅不拔的意志,需要有細心膽大的心態,需要有百折不饒的精神。而這一開始的鍛煉和培養都需要教師做良好的引導。
3、尊重科研創新
社會之所以進步,科技之所以發展:都是由于一次次的創新,一次次的變革引起的。創新才是發展的本質和源泉。當今社會鼓勵創新,保護知識產權,為科學研究設立基金和獎項等都是通過精神或者物質獎勵來刺激求知欲,激勵科學研究。科學研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予以支持,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社會對科學研究的認可,對科學研究的投入是尊重創新最直接的,最好的體現。尊重創新還體現在去偽存真上。弄虛作假不是科學研究的本質。由于科學研究的前瞻性,創新性,有時很難利用現有的制度或者條例來約束。只有科學家,科研工作者懂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良好的求知欲,工作中求真務實,從內心敬畏科學,尊重創新,方能在去偽存真。這在培養剛進入科研工作的學生來說尤為重要。通過啟迪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可以很好地刺激學生對科研探索的興趣,而另一方面尊重科研創新又進一步地激勵人們去從事科研,去獲得創新。
三、樹立正確的科研觀,用馬克思哲學指導科學研究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真理來源于實踐,實踐中總結并檢驗真理的正確,并通過實踐來完善或者更正這些理論。所謂公理,也就是經過人們長期實踐檢驗、不需要證明同時也無法去證明的客觀規律。公理還有一個特點:公理被證明正確了一萬次,一億次,不能說它永遠是對的,但只要證明它在某種特定的條件下錯了一次,那么這個公理必將被改寫,被完善。這就是實踐檢驗真理的方法。科學研究的最終目的和歸宿在于取得科學發展,即在一定的研究領域內不斷地突破對客觀世界的現有認識,從而實現認識上的理性飛躍,并通過科學的邏輯思維形成新的理論,用以指導人們有目的地高級實踐活動。在復雜的人類科學研究活動中,實現科學發展和理論進步的關鍵環節在于創新,而創新性成果又首先源自于創造性思維。因此,培養創造性思維,最大程度發揮人的意識能動性作用,鼓勵不斷創新,是科學研究活動中極其重要的內容。就創新在科學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用哲學上矛盾和發展的觀點并結合人的意識能動性作用進行簡要的論述。科學研究是一種特殊的實踐,是有計劃的,有目的的主觀性很強的一種實踐。科學研究是研究某一特定條件下一類科學現象的本質,并用此來檢驗、修正或者創新理論,更清晰地認識客觀規律。世界萬物是變化的,但客觀規律是不變的。之所以在不同條件下有不同的科學現象,但大的規律還是不變的。并不是人們沒有認識到它,它就不存在。只不過是人們認識的深淺,看待問題,研究問題的角度不同而已。正由于科學研究是在研究者制定的特定的條件下探索客觀規律,那么研究結果中只有少數剛好吻合客觀規律,肯定相當部分的科學研究的結果是失敗的。
這里指的特定的條件是前人沒有創造過,或者從前人沒有思考過的角度去研究。而科學研究的失敗總的分為兩個方面:①設計的失敗;②新的客觀規律導致的失敗。在這些失敗中,設計的失敗占絕大多數。這要求人們進一步改進科學研究的設計,重新創立條件,重新審視研究。而第二種失敗正是人們之所以說的“成功之母”,那是新的規律發現的曙光。無論是巧合的發現,還是經歷千萬次失敗換來的成功,這都需要人們有一定的積累,有一定的基礎。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對待科學研究,就應該有科學的態度去認識。時代是進步的,科學是向前發展的。如人們至今尚不能說客觀規律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但在人類能預知的未來,都有新的客觀規律等待去發現。辯證法和唯物主義的研究對象是統一的,即都是客觀世界,但二者研究的角度卻不同。唯物論說明世界的本質“是什么”,辯證法則進一步回答客觀世界“怎么樣”,處于什么樣的狀態,二者相互滲透,不可分割。科學發展的本質就是要更全面地認識客觀規律。通過哲學的學習,不僅可以掌握科學的方法論,還可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堅持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也就是堅持了物質第一、意識第二的唯物主義原則;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又是以實踐為基礎的能動的反映論,它堅持并貫穿了唯物辯證法的基本思想,科學正確地解決了主體與客體、實踐與認識的關系,揭示了認識發展的過程、本質與規律,為人們提供了探索真理的正確途徑。因此通過深入地學習哲學思想來指導科學研究大有裨益。
四、科研中創新的幾個途徑
創新引領科學進步。創新可以促進新理論的形成,新的理論又可指導產生新的創新,二者相輔相成,形成良性循環。回顧歷史,可以發現科研中的創新主要有以下幾個途徑:意外發現,逆向思維,理論研究,長期積累,挑戰權威,辯證思維。在泌尿外科臨床研究上,西地那非(Sildenafil,即“偉哥”)的發現到應用就極具戲劇性。它原來是美國輝瑞公司研發合成的一種抗心肌缺血藥物,但經過10多年的研究發現其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有限,只能中止臨床研究。但研究人員發現雖然此藥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有限,但參與試驗的志愿者熱情高漲,并且在試驗要終止的時候受試者仍不愿意將剩余的西地那非退回。后來經過調查發現該藥有很強的改善男性的作用。意外發現需要科研工作者具備敏銳的觀察和分析能力。逆向思維就是打破故有的思維定勢,從問題的另一面去思考問題。藥物研發中人們通常關心其原來設計的治療作用,但歷史上新藥都是“反其道而行”憑借其副作用聲名大噪。原本用來治療高血壓的環孢靈素用于毛發增生,原本用來抗心肌缺血的西地那非用于治療障礙。臨床醫學是一門注重實踐的學科,臨床醫學研究更注重長期的積累。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是最好的臨床研究證據與臨床實踐(臨床經驗、臨床決策)以及患者價值觀(關注、期望、需求)的結合。EBM是運用最新、最有力的科研信息,指導臨床醫生采用最適宜的診斷方法、最精確的預后估計和最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來治療病人。循證醫學的產生和發展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在科學研究中,沒有“權威”,只有正確與錯誤、完善與不完善。因此,每一次對“權威”的質疑,就是對理論的深思。歸納和演繹,分析和綜合,抽象和具體,歷史和邏輯。辯證思維方法從普遍聯系、永恒發展的角度來揭示事物的關系,側重于人與世界的整體關系。辯證思維給了人們看問題時新的視角,是從事科學研究中重要的思維方法。除了這些思維方法外,學術交流和學術探討是獲得新想法的一個很好的方式。在學術交流和探討時應該拋棄權威,平等地進行探討,進行思維的碰撞,這樣更容易產生創新的火花。縱觀科學發展的歷史,突破性的,劃時代意義的研究并不多,大部分從事科學研究的都是在跟進別人的工作,工作做得更細、更透徹,即便在這些科研工作中依然需要我們具有敏銳的思維,獨到的眼光,別出心裁的創意和扎實可靠的基本功。而且只有在科研中不斷地鍛煉思維,提升科研能力才有做出重大的突破性的研究的希望。
五、人文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
關鍵詞: 代數 發展史 數學 教育價值
數學是一門有悠久歷史的學科,其是在不同地方先后獨立產生的,早在兩千年前就有了專門著作(如中國的《九章算術》、古希臘的《幾何原本》)。而代數作為數學的一個分支,伴隨著數學的發展,經過漫長的過程才逐漸形成現代代數學科,并在現實生產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下面我們通過闡述代數的發展歷史,使大家從宏觀上認識代數學的整體結構,進而擴大我們的視野,形成數學思想觀念和科學探索信念的精神,從而有助于我們了解數學的教育價值,使大家更加喜歡數學,不僅鼓勵自己學習數學,還樂于鼓勵別人學習數學。
一、代數發展的四個階段
(一)17世紀以前的代數
17世紀以前的代數,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代數。應該說17世紀以前的代數發展主要進程是:記數符號,算術運算(代表作為中國的《九章算術》)、幾何上的經驗公式,古希臘的演繹推理(代表作為希臘的《幾何原本》)等,至17世紀初完成了初等代數的主體部分――代數方程。在這一階段,第一次系統地提出代數符號的是丟番圖(希臘化了的巴比倫人)。
他在《算術》這部著作中,擺脫了古典時期幾何代數法的束縛,出現了代數轉向算術運算的趨勢,成為字母運算方式的開端,開始出現了與方程有關的代數問題。在其墓志銘中就是一個妙趣橫生的一元一次方程問題:“過路人!這里埋葬著丟番圖,他的童年占一生的1/6,過了1/12以后他開始長胡子,再過1/7以后結了婚,婚后5年得子,可惜兒子只活到父親年齡的一半,喪子4年以后老人也度完了風燭殘年。”(答案為84歲。)
但將代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提出的是阿拉伯人,第一部代數著作是阿拉伯人花拉子模的《代數學》(約公元780-850年),后經翻譯成拉丁文正式取名為“Algebra”(14世紀時)。這部著作雖然不使用字母符號,而且用文字語言敘述,但其所闡述的問題具有一般性。全書邏輯嚴密,系統性強,易學易懂,不僅講理論,還講應用,提出了一元一次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解法,并把解方程求未知量叫做求根。現在解方程的兩種基本變換“移項”和“合并用類項”就源于花拉子模的“還原”和“對消”兩種方法。《代數學》后來被譯成拉丁文,成為歐洲沿用了幾個世紀的代數學標準教材。因此,有人稱他為“代數學之父”,可見這部著作對現代初等數學的巨大影響。
17世紀以前的代數主要是言辭代數(相當于現在中、小學的應用題),直到公元1637年才由法國的笛卡爾提出縮寫的代數符號方程:3X -5X+6=0。在這一階段,中國數學一直處于世界的領先地位。
(二)17世紀和18世紀的代數
這一階段,歐洲的資本主義工業蓬勃發展,有力地促進了機械學、力學的發展,引起了宗教改革和政治變革,促進了思想的大解放和文化、藝術、科學的大發展,給數學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推動力。歐洲數學開始走出中世紀的黑夜,孕育出了數學的新時代,使數學得到快速發展。這一階段的數學發展有三大特色。(這一時期后,中國數學的發展已被遠遠拋到西方之后。)
1.產生了一系列新的領域,如解析幾何(笛卡爾)、微積分(牛頓-萊布尼茲)、概率論、數論等,是科學發展的新階段;
2.出現了代數化的趨勢,代數比幾何占有更加重要的位置,并進一步向符號代數轉化;
3.創造了大量的新概念,使數學進一步抽象化。
作為這一階段的代數學,確立了以解方程為中心的初等代數,并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符號體系,從言辭代數轉化為符號代數。如這一時期,法國數學家韋達比較全面地提出了根與方程系數的關系(韋達定理);日本數學家關孝和提出了行列式等。特別到了18世紀,法國數學家范德蒙將行列式作為一個專門理論進行研究,并對解線性方程組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這一階段的解多項式方程和解線性方程組為以后建立抽象代數和高等代數學奠定了基礎。
“方程”一詞首先出現在《九章算術》方程章。對于一元一次、二次方程的一般解法早已解決,對于三次、四次方程的求解方法也伴隨著人們對數的認識(N、Z、Q、R、C)過程而逐漸得到。對方程的求解是指以該方程的系數有限次加、減、乘、除及開方運算用公式形式表達出其解。下面簡要介紹三次方程的一般公式解表達式(一次、二次不言而喻)的推導。
不訪設x +ax +bx+c=0
令x=y ,則原方程化為(仍以x為未知數)x +qx+p=0。
再令x=y ,
得y +py -( ) =0。
令Φ=y ,
得Φ -pΦ- q =0(此一元二次方程稱為拉格朗日預解式)。
從而得到原三次方程的三個根分別是:
x = +
x =ε +ε(這里1+ε+ε =0,ε =1)
x =ε+ε
這一公式也稱卡丹公式,是由卡丹(米蘭有名的醫生和學者,也是一個賭徒)在其數學專著《大術》中公開于眾的。它其實是由自學成才的意大利數學家塔塔利亞首先給出了。1732年,歐拉全面研究了卡丹的工作后,強調三次方程有三個根。至此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探索工作才圓滿完成。在卡丹的《大術》中還載有他的學生費拉面發現的四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也是通過變形,巧妙假設換元而解得)。
就此,對于四次以上的方程,是否也有類似的公式解?(求根只須代入公式即可)。1799年,杰出的數學家高斯(數學王子)作出了重要進步。在其博士論文中發表了代數基本定理及其證明(n次方程在c內有n個根),整體上解決了根的存在性問題。高斯是近代最杰出的數學家,對近代數學起了奠基作用,其歷史上的影響可以與牛頓并列。當時高斯進入大學時,還沒有立志專攻數學,但聽了數學教授卡斯特納的講授之后,高斯決定研究數學,卡斯特的本人并沒有多少數學業績,但他培養高斯的成功,足以說明一名好的教師同樣重要。(2000年11月15日參考消息•《數學天才去逝,輝煌碩果仍存》)
因此,這更使得人們極力想解決根的表達問題。
(三)19世紀的代數
這一時期的代數,一是由解線性方程級產生了矩陣理論。矩陣是由英國數學家西爾維斯特提出,英國數學凱雷確立其為一個獨立的數學概念,建立了系統的矩陣理論,從而以矩陣理論為中心的線性代數理論產生。二是由方程求根產生了抽象代數可以說是代數發展極為輝煌的一頁,是19世紀數學上最突出的成就之一。但其中涉及的兩個人其命運卻極為悲慘:一個是挪威數學家阿貝爾(公元1802-1829年),僅在世27年;一個是法國數學家伽羅瓦(公元1811-1832年),僅在世20年零7個月。
1801年高斯發表文章證明了分圓方程x -1=0(p是素數)可用根式解,但對一般的高次方程是否有根式解仍然沒有解決。19世紀上半葉,阿貝爾在高斯的基礎上,研究了五次及以上方程的求解問題,證明了高于四次的一般方程不能用根式求解。但他發現了一類能用根式求解的特殊方程,這類方程人們稱之為阿貝爾方程。因此,阿貝爾試圖尋求可用根式求解的一般特性,可惜阿貝爾在27歲那年就因貧困交迫而英年早逝(后人評價其產生的“豐富思想可以使數學家忙碌五百年”)。歷史重任交給了伽羅瓦,伽羅瓦活得比阿爾更短,死得比阿貝爾更慘。然而其通霄達旦疾書自己的80頁數學手稿卻完成了歷史的使命,開創了一門新的分支――群論,人們把由伽羅瓦提出而發展起來的一整套理論稱為伽羅瓦理論。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群是一種數學結構,在許多數學對象和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定義如下:
設G是一個非空集合,其上的元素之間定義有運算?堠。如果G還滿足:①存在單位元e,使得對任何x∈G,都有x?堠e=e?堠x=x,②對任何x∈G,都有逆元x 存在,使得x ?堠x=x?堠x =e則稱G是一個群。
整數全體關于+(加法)運算構成群,單位元是零,每個元a都有逆元-a。
伽羅瓦的成果可以說連當時最偉大的數學家都難以理解(創立了新的代數結構)。但這個理論卻可以解決五次及以上的一般代數方程根式不可解的一般特性(哪些可根式解,哪些不可根式解),以及用尺、規三等分任意角和作倍立方體不可能等結論。伽羅瓦的功績可以說是為方程的根式求解理論作出了偉大的貢獻,更是以一種嶄新的數學結構來觀察數學,為人類的思考提供了新的思維模式,把數學的研究內容從數、式擴大到結構,使數學的研究進入了全新領域,使代數以方程為中心的古典代數轉變為以研究各種代數結構及其性質為中心的近世代(抽象)代數理論。
(四)20世紀的代數
自進入20世紀以來,科學技術不斷出現重大的發明和創造,原子能、計算機、空間技術、分子生物代數、高能物理及生命工程等,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出來,一場規模宏大、影響深遠的新技術革命改變了世界。與此相適應的數學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形成了許許多多的數學分支,特別是20世紀初希爾伯特公理化方式和形式主義幾乎給20世紀的每一門數學學科打上了烙印。20世紀代數的許多新概念最后幾乎是以公理化方式給出的。
對伽羅瓦開創的群論,1921年德國著名的女數學家E•諾特給出了環論,標志著抽象代數現代化的開端,因而被譽為“現代數學代數化的偉大先行者”,“抽象代數之母”。諾特是一位卓越的學者,外表很是敦厚,但思路敏捷。通過諾特的成就,說明婦女在數學的成就(天才)不應輸于男人,但為什么女數學家很少,數學月刊上有這樣結論:一、在中小學生中男女學生對數學的喜愛程度是一樣的;二、教師和家長的態度是不鼓勵女孩子學數學的;三、數學仍然是排擠婦女的篩子;四、在長期聘用的大學數學教授中,婦女只占1.6%(8:490)。外部環境造成婦女通往數學的道路是艱難曲折的,但就數學天份而言應該說是“巾幗不讓須眉”。美國的伯克霍夫創立了格論,所有這些如群、環、域、格等都是一個或若干個給定的非空集合,在賦予了若干個代數運算并加上若干個公理體系之后而成為某種代數系統,從而具備了某種代數結構。像這樣的代數系統,全世界目前有200多種,它們不考慮具體的研究對象是什么,只要對象滿足公理組或定義的要求就行(有些在物理空間結構能找出其應用的范圍)。
計算機科學的發展,帶來了應用計算機解決代數問題的可能。如:隨著計算機性能迅速提高,許多過去被專業數學工作者認為望塵莫及之事,像數值解數千個甚至數萬個未知數線性方程組,現在甚至可以請不太懂高深數學理論的人使用現成軟件而計算出來,從而產生了主要探討代數學中利用計算機可計算問題的全新學科――計算機代數學。可以說,20世紀的代數,特別是最近十幾年,已經產生許多新的分支,包括了代數自身的分支以及與數學其它學科的交叉分支,無論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及手段都已不是過去世紀所能比擬的。
20世紀初期,人們對代數的研究主要是在各自代數系統中進行,以研究代數結構及某性質為中心任務。到了20世紀中葉,人們發現這些代數系統有許多“共性”,如集合論研究集合與映射,群論研究群和群同態等,就想用某種通用的方法加以統一,將所述的對象及對象之間的關系構成一個總體,這就是范疇的思想。這種方法,對解決帶有共性的問題時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反過來又促進了代數學的向前發展。但范疇方法并不能解決代數系統中的所有問題,只能是一種研究方法而已。20世紀末,人類進了信息技術時代。這個時代由于廣泛應用計算機,使高新工程技術,如納米技術、基因工程不斷涌現。計算機技術是高新技術工程的核心領域,而計算機軟件理論基礎則完全是數學,應該說數學是應用計算機的橋梁和媒介。同時,這些新技術都要建立在相應的數學基礎上,因此數學是發展高新技術所需要的一門關鍵學科。由于數學把抽象空間形式、數量關系和結構關系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因此它的理論和方法必然伸入到其他學科理論的核心,成為表達各種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發展定量化規律性的關鍵工具,從而數學正從自然科學中分離出來,而成為與自然科學并列的一門科學或技術。相互交流、共同合作更加適合新時期的數學研究,對代數研究也同樣包括。
二、從代數發展看數學的教育價值
1.代數發展特點
代數發展是從言辭代數逐漸發展成符號代數,使得數學表達簡潔明了,這一進步極大促進數學向前發展。有人認為中國傳統數學之所以未能發揚光大,在近現代不能跟上世界的發展潮流,過多使用文字敘述是其原因之一。如清代中國用天地人物表示未知數x、y、z、w,對方程的表示:
例: = ,求天之同數,與 = ,求x,相對較而言極為復雜,從而極大地妨礙了中國代數學發展。
繼承和發展前人工作是代數發展的一條普遍規律,如解決高次方程的求解問題從而產生了深刻的現代數學方法,為20世紀代數研究帶來了全新面貌。
公理化方法在促進抽象代數的發展起到巨大的作用。形式化公理方法不僅推動了數學基礎研究,還促進了現代算法論研究,從而為數學的應用特別是應用于電子計算機等現代科學技術開辟了新的前景。
數學與大眾的距離似乎越來越遠,但數學與現代科學的聯系卻越來越緊密,這種反差現象,也同樣反映在代數學科中。人們實際上都在使用著數學,但卻輕視數學,特別因代數的“抽象”而敬而遠之。
2.數學教育的價值及經驗教訓
代數教育是數學教育的一部分,從代數教育的目的看,除了培養學生代數研究能力及代數知識積累外,更應注意促進數學思想方法的形成。從數學發展角度看,代數發展是一條非常清晰的脈絡,從中可以揭示出主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從而使學生經過訓練掌握數學思想方法,并獲得數學文化素養。
數學哺育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及現代文化素養具體表現在:①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成為其它科學文化知識的基礎。②通過培養人們的科學思維方法,引發人的直覺思維、抽象思維、形象思維以及培養嚴格的邏輯推理和精確計算能力。③對培養人們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邏輯性有重大意義,數學語言可以說是最簡單明了又是最嚴格的語言。④大大有助于培養人認識和理解哲學,數學理論和方法充滿著唯物論和辯證法的思維,數學還像音樂、美術一樣是自然界和諧美的高度體現。
教育要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因此,我們要吸取上世紀50、60年代“新數”運動和70年代矯枉過正的“回到基礎”教育的經驗與教訓,提出素質教育和大眾數學,使現代數學教育內容趨向于按“廣而淺”來安排,擯棄過去片面追求解題技巧和形式完整的弊病,使數學本質思想容易被大部分人接受,使各級各類人才均有良好的數學素質,對數學的需要程度有所區別,使我國具有高素質的數學理論修養和現代技術相結合的技術人員,從而在經濟和科技的全球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李迪.中外數學史教程.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2]張奠宙主編.數學史選講.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3]梁鏡清.小學數學教育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4]章士藻.中學數學教育學.江蘇教育出版社,1991.
[5]張奠宙等.數學教育學.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6]鄭毓信.數學方法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
[7]莊興無.面向新世紀的數學和數學教育,福建高教研究,1997.
[8]徐利治.對新世紀數學發展趨勢的一些展望.高等數學研究,2001,(3).
關鍵詞:共管理;管理學;社會管理論
內涵是關于事物的本質屬性。揭示事物的內涵是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的基礎和前提。然而,我國關于公共管理問題的討論與爭鳴雖早已開鑼,但對其內涵卻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見不一。有鑒于此,筆者不揣淺陋,將管見和盤托出,就教于行家、學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與類型辨析
(-)關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與教育正在華夏大地興起,專家學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論文頗為可觀。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問題上,可謂見仁見智。不說中國,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國家也有類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學者認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難以確定。在此,本人擬作一次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的嘗試,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為:對公共事務進行管理的社會活動。具體說來,是公共管理主體為了解決公共問題,實現公共利益,運用公共權力對公共事務施加管理的社會活動。
作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運作等方面,有許多共同之處。但作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對象及其特點上,又與其他管理有明顯區別。以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對象是國家、政府與社會公共組織的公共事務及其管理過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對象是工商企業及其經營過程。兩者的具體差異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謀求社會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謀求組織利潤;二是管理性質不同,傳統的公共管理具有壟斷性,工商管理則具有競爭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傳統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經濟手段;工商管理以經濟手段為主,輔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們既要把握二者的聯結點,更要著力找出二者的差異處,以求對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認識。
(二)關于公共管理類型
為了加深對公共管理概念的認識,我們須進一步對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該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務。為了對“一切”有概括性認識,我們又要對它們作“類型”求解。筆者認為,就宏觀而論,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務可分為三類:一是國家公共事務二是政府公共事務,三是社會公共事務。
1.國家公共事務。據英國《大眾百科全書》對國家作出如下定義:“由政治單位在其管轄的范圍內制定規則和進行資源分配的機構。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執行、行政管理。”這是廣義的政府(國家)觀。應當指出,這里所指的國家是特指狹義的國家,即廣義國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這種國家公共事務主要包括維護國家統一和,制定法律、法規,維護社會秩序等,側重于與國體、政體方面有關的,關乎整體職能把握的宏觀控制和影響類型的公共事務。
2.政府公共事務。《美國百科全書》指出:“政府一詞適應于管理團體和國家的機構及其活動。通常它指的是諸如英國或日本這些民族國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組織機構及法定程序,就這一方面而言,政府對已經確認為某一民族國家中成員的事務進行管理。由此可見,政府就是一個國家或社會的治理機構。”應當指出,這是狹義的政府,它專指一個國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機關。這種政府公共事務包括政治選舉、行政區劃與國家禮儀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務、國家安全公共事務、對外關系公共事務、人事行政公共事務、財務行政公共事務以及機關內部的公共事務。
3.社會公共事務。這里的“社會”并非“人類社會”的廣義“社會”涵義,而是專指“政府管理社會”中的中觀的“社會”,這里的“社會”,即將社會管理與政治、經濟管理職能并列的一個領域,它主要涉及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聯系的社會公共事務。這種社會公共事務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藝術、醫藥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社會服務、社會公用事業以及維持社會秩序的公共事務等。這種類型的公共事務與全體社會成員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聯系最緊密,同時這部分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是直接以全體社會成員為實施對象,因此,它所顯示的社會公共性也最強。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組織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由于紛繁復雜的公共事務可以歸納為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三大類,因此,我們也應該把種種公共管理歸結為國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會公共管理。正是這“三足鼎立”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統一的龐大的公共管理體系。我們既要從個性去分清它們的差異,又要從共性去歸納它們的統一,用共性與個性相聯結的辯證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諦。
二、社會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內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國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會公共管理構成的,因此,“國家”、“政府”、“社會”都分別是公共管理的內涵之一,然而,比較而言,只有“社會”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內涵。對此,可以從如下幾方面闡述:
(一)公共管理主體的社會性內涵
公共管理的主體是國家、政府和社會公共組織。下面分別闡釋它們的社會職能特征。
1.國家的社會職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國家不是從來就有的,國家是社會在一定發展階段上的產物。只有到了社會陷入了不可解決的自我矛盾,分裂為不可調和的對立面。而為了使這些對立方面,這些經濟利益相互沖突的階級,不致于在無謂的斗爭中把自己和社會消滅,就需要有一種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應當緩和沖突,把沖突保持在“秩序”內,這種從社會中產生但又自居于社會之上并且日益同社會相脫離的力量就是國家。因此,國家來自社會,國家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社會內部矛盾發展的結果。
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理論從天賦人權的自然法理論出發,認為國家的產生是社會契約的結果。該學說認為,在國家產生之前,人類處于一種自然狀態之下。在這種狀態下,每個人都有運用上天賦予他自己的價值和趨利避害的權利。然而,每個人在運用上天給予的權利去實現自己的價值的時候,產生了人與人之間的沖突。為了不致于使人與人之間的沖突將自己和整個社會歸于毀滅,于是人們運用理性來解決沖突。即人們坐下來協商,將上天賦予他們實現自己價值的權利部分或全部地轉讓給“者”,權利讓渡的過程就是國家產生的過程,而這個“者”就是國家。這種以天賦人權的自然法理論為核。動的社會契約學說,把人們契約的原因歸結為人與人之間的沖突,把國家說成是人們契約的結果,從而否認了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這固然不對,但是,它肯定了消除沖突,維護社會秩序的社會契約內容。因此,社會契約理論雖然否認了國家是社會矛盾運動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但表達了國家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家來自于“社會契約”的觀點。國家的產生和存在表明國家和社會是不可分的。國家不是從外部強加給社會的力量,是社會矛盾運動的結果,社會是國家產生、存在的基礎。這清楚地表明了國家的社會性特征。還有,國家不僅不是從來就有的,而且也不會永遠存在下去。當社會發展到具備消滅階級的條件時,國家就隨著階級的消滅而自行消亡。這也是國家依賴社會的表現。此外,國家根據社會發展的不同,對社會也發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說,國家對社會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就整體發展趨勢和規律而言,社會越向前發展,社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的能力越強,國家對社會發生作用的領域就越小,作用的強度也越弱。由此,國家對社會的作用呈現出這樣一種發展趨勢:在政治統治職能不變的同時,國家的經濟職能、社會事務管理職能和科技文化職能不斷擴展;政治性。統治性職能越來越依賴于管理性、服務性職能作用的發揮。總之,國家存在于社會之中,以社會的存在為基礎,我們不能離開社會來談國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會服務作用。作為國家伴生物的政府,與國家一樣,僅僅同社會發展的一定階段相聯系,既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要永遠存在下去。政府作為國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其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且其對社會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職能,也是以社會的發展需要為基礎的。當代政府與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異,都是因為社會的發展在政府的各個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時代社會的具體發展要求和時代特征所使然。還有,歷史上政府行使權力的方式和對社會發生作用的范圍不同,并不取決于統治者個人的意志,而是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體現了社會對統治者的要求。如果一個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納、代表和反映社會對它的要求,如果一個政府對社會的要求沒有任何回應能力,那么,這個政府就是一個沒有能力的政府。因此,從某種意義上我們完全可以說,政府的生命力來自于它的社會服務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運動強調以社會公眾的需求為其行為導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規定的規則為行為導向,其目的就是為了增強政府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從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來的有效舉措。
3.社會公共組織的社會性特征。至于社會事務的管理者——各種社會性組織,它們本身就是社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組織。只不過在階級社會,各種社會組織是依附于國家和政府組織的,是作為國家和政府組織的附屬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階級的烙印,有著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自我服務能力的增強,這些社會組織必然要逐漸擺脫這種依附的地位而成為獨立主體。在國家、政府消亡了的情況下,整個社會就將依靠這些社會性組織來進行自我管理,規劃和實現社會發展。只不過到那時它們已經完全喪失掉了階級性、政治性。因為,在對人的統治與管理由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所代替的時候,這些組織就變成了純粹的管理性的組織。當前和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各種社會組織還不能真正成為獨立的組織,社會仍然將處于國家組織、政府組織與這些社會組織同時管理、雙軌運行的局面。但我們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們的社會性。隨著我國政府公共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與完善,隨著政府職能的進一步轉變,政府承擔的大量社會職能將更多地由社會組織去承擔。我們應當順應社會歷史潮流,不斷擴大社會組織的社會自主性,擴大這些組織的社會性成分,向著它們成為真正的社會組織遠大目標邁進。
(二)公共管理對象的社會性公共管理的對象,即公共管理客體,就是社會(這是廣義的“社會”)公共事務。根據各自性質的不同,社會公共事務又可分為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在這里,可以說,公共事務的公共性和社會性是同義語。因而,我們研究公共管理對象的社會性,也就轉換到研究以公共管理為對象的公共特性上來。
“公共”的對立面是“贏利的”、“私人的”和“企業的”。公共事務的公共性,可以大略從以下幾個側面去分析。
1.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于公共事務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門或公共服務機構,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組織。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論述的,公共事務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體,就是國家、政府以及社會各種公共組織。
2.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了公共管理活動的性質和目的,在于為社會公眾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務。
正如所揭示的,國家的本質特征“是和人民大眾分離的公共權力”,是統治階級用來進行政治統治的工具。但即使這樣,在有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的社會之中,運用公共權力所進行的政治統治,也必須是以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為基礎,以執行社會性職能為基礎。因為這是國家、政府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一切政治權力起先總是以某種經濟的社會職能為基礎的”、“政治統治只有在它執行了它的這種社會職能時才能持續下去。”他還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興起和衰落的專制政府有多少,它們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總經營者。”這些論斷表明,理論作為有鮮明階級性的革命的理論,也從來沒有忽視政治統治的社會性基礎。相反,而是把社會性提到了政治統治得以維持的基礎的高度來認識和對待。
馬克思、恩格斯在對資本主義政治、經濟進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礎上,揭示資產階級國家的本質,指出:“現代的國家政權不過是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的委員會罷了。”這一著名論斷不僅揭示了資產階級國家的本質,而且說明了管理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是資產階級國家的主要特征。只不過,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個別資本家或工廠主管理工廠、企業的方式,它主要是通過立法形式進行管理并具有強制的性質。因此,國家、政府的公共性(社會性)特征,主要的表現在于,它是整個社會的正式代表,是社會在一個有形的組織中的集中表現。它體現的正是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因而它總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會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還要認識到,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的性質和目的,也在于為了維護和實現公共利益,有時甚至實現個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務,如向貧窮者提供社會救濟等。當代西方國家的政府改革運動,主張以社會公眾的偏向和需要作為政府行為導向,強調顧客意識,樹立服務對象為上帝的觀念,正是在這種公共事務的社會性要求壓力下,采用新的統治手段與方法,從而也使西方國家政治統治進一步鞏固,實現其自身的利益。
應當指出,這里講的“公共”、“社會”是抽象的范疇,現實的“公共”、“社會”卻是十分具體的,是依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的,因此,資產階級要做到真正凌駕于社會、代表整個“社會”是不現實的,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來表述,是很確切的。但其社會性是顯而易見的,我們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動和過程的社會性
1.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了公共管理活動的社會責任和績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動的績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對績效決不能簡單地用利潤或效率標準來進行衡量,而是必須用服務效果、質量和公眾滿意的程度等多種尺度作標準。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新公共行政學理論,基于對傳統行政學以經濟和效率為基本目標,忽視了公共行政所應肩負的廣泛的社會責任,其結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經濟發展時代,長期存在著普遍失業、貧窮、疾病、無知和絕望,構成對現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脅的批判,從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應將“效率至上”轉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組織設計方案應遵循的兩個基本目標:其一是顧客導向的行政組織形態,即以公眾——公共行政服務的顧客的需求作為行政組織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其二是應變靈活的組織形態,即加大組織結構的彈性,以便能夠對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應。將社會公平和廣泛的社會責任提高到作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價值目標,倡導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學理論的主要貢獻。為此,這一理論也成為了西方國家政府改革運動所依據的一項重要理論。這種強調政府以社會公眾的需求為行為導向,納稅人以政府實際的工作結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過程為納稅尺度的理論,有效地推動了政府提高為社會公眾服務的質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務和活動的公共性。這種公共性體現了社會公眾對公共管理活動和公共產品供給的廣泛參與,以及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社會公眾對公共管理活動的廣泛參與,主要表現在社會公眾對政府決策的影響,通過立法、司法機構對政府行為的約束,以及通過各種渠道對政府活動的輿論監督等,從自身利益的關。心和實現角度,影響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在部分公共產品的供給方面,由政府的壟斷供給轉變為通過合同出租和非國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攬提供公共產品的單一化轉變為民營化,將其投放市場,由各個競爭主體和社會公眾自己來提供;對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會的公共產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競爭招標手段,交給社會公眾承擔。在實現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方面,也由原來的“黑箱”操作,變為“金魚缸里生活”,讓社會公眾知曉,讓立法機關、司法機關、新聞媒介和公眾了解活動內容,隨時可以進行檢查、調查和監督。電子政務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進一步增強。上述種種公開性、參與性及其非國有化等關于公共管理過程的環節和變化,實際上都是公共管理社會性的體現。
總之,無論是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還是社會公共事務,都是公共事務的有機組成部分;無論是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還是社會公共事務,社會性都是它們的共同性內涵、基礎性內涵。我們應從最普遍、最基本的意義上去準確把握這種社會性特征的內涵,并以其為一個重要依據,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建設,包括構建嚴謹的公共管理學學科體系。
三、應當注意的兩個問題上面集中闡述了公共管理的社會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蓋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內涵。國家是階級壓迫的工具,一定階級的國家機器(包括政府)是實現該階級政治統治的政治組織。因此,歷來國家、政府都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政治性,這已是常識性的問題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義上的社會公共管理組織,也或多或少具有階級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會政治團體,不可能沒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講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講政治”的。因此,這里就有一個正確把握社會性與政治性的關系問題。
(一)公共管理的社會性與政治性是相輔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會性是政治性的基礎,政治性寓于社會性之中,沒有社會性就沒有政治性。我們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時,一定要明確社會性的這種基礎地位與作用,堅持以是否推動社會進步,是否符合社會發展方向作為先進的與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標準。
2.政治性是社會性的保證,社會性以政治性為指導。在階級社會和存在著階級與階級斗爭的社會里,沒有政治性也就很難或者無法體現社會性,實際上,沒有全面地體現社會性,在階級社會里,不靠國家、政府把社會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內,社會難以存在,更不用說進步與發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堅持用先進的、科學的政治去保護和發展社會。
(二)積極創造條件,不斷向最高(終)目標邁進
公共管理的社會性與政治性的關系是相互依存、對立統一的關系,從徹底的唯物辯證的宇宙觀來看,從時間論,社會性比政治性更長久。因為國家、政府產生之前就有人類社會了,國家、政府還將隨著階級的消滅而自行消亡,而社會將長期(不是永遠)存在著。再者,從空間論,廣義的“社會”是指人類社會,包括國家、政府以及社會上的一切存在,而國家、政府則是人類社會系統中的一個或兩個重要組成部分,簡言之,社會性要比政治性寬泛的多。從時間論,政治性存在于社會歷史長河中的一個漫長的階段,社會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長久得多。作為一個徹底的辯證唯物論者,“路就在腳下”,應該著眼長遠,著手當前,正確地做好當前所承擔的每一項公共管理工作,為實現無階級、無國家、無政府的,我們的先賢所謂的“世界大同”的目標而奉獻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熱和光。公共管理的社會化改革也稱得上是朝著這個遠大方向努力的一個工程!
四、根據公共管理的客觀屬性構建公共管理的學科體系
學科體系問題是學科建設的基礎和重點。公共管理研究在這方面雖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說已經完全解決問題了。事實上,尚有不少問題需要深入地研討。其中,一個帶有根本意義的問題,就是公共管理學科體系的構建問題。
公共管理學科體系的構建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題是“界域”問題。即這里講的學科體系是“門類”學科體系,還是一級學科體系,或者是一門公共管理課程的體系。就“公共管理”而言,還有一個綜合“三界”(國家、政府、社會)的公共管理與分門別類的公共管理的關系問題。筆者這里擬按“公共管理概論”的范圍定位提出一個研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