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全球變化論文

全球變化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17 18:03: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全球變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全球變化論文

篇(1)

全球氣候變化導致的環境劇變,必定對園林的內涵和形式、園林植物的設計理念甚至園林行業產生影響。氣候變暖、干旱缺水和環境污染等問題使設計者在作園林規劃設計時不得不考慮放棄大面積的水體,選擇抗逆的植物種類,在生態景觀方面合理搭配喬、灌、草。此外,園林規劃設計還要考慮植物的季相變化、海平面的上升、降雨過多導致的洪澇災害等諸多影響因素。以往,園林尤其是中國園林,非常注重美學、藝術及文化的相互聯系。可是,在全球氣候發生巨大變化的背景下,特別是在面臨著氣候變化給城市和生態環境帶來災難的情況下,園林規劃設計的內涵正發生著變化,目前生態環境在園林規劃設計的考慮因素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許多設計者在進行園林規劃設計時不再只是考慮園林對小氣候環境的調節和改善作用,而是更多地強調園林在應對氣候變化過程中的局地作用和全球。例如,在許多城市規劃建設或因氣候變化引起的災后重建中,都會采用生態分析(ecologicalanalysis)的方法來協調園林與氣候之間的關系。此外,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所導致的危機的出現,很多違背自然規律、忽視氣候變化、破壞原生態環境的設計理念正在逐步被取代和摒棄。例如,為了避免因開發所引起的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以及對原有場地的自然恢復機能的破壞等,在進行園林植物設計時,更加偏重于對原有植物資源的保護,而盡量減少對自然資源的開發。

二、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園林及園林專業教育的作用

園林植物作為園林的四大要素之一,其所形成的空間場地是城市環境中最有生命力的構件之一。AlanBarber博士在《綠色基礎設施在氣候變化中的作用》一文中,進一步提出了園林綠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理念。園林在城市中的作用包括景觀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尤其是在降低空氣和路面溫度、增加空氣濕度以及減少噪音等改善和調節氣候變化的方面,園林的生態效益更加顯著。同時,園林的生態效益已延伸到在應對氣候變化過程中發揮著特殊作用的諸多方面。例如,水文保護、碳的儲藏和固定、污染的控制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等都與植物及綠色空間密切相關。而且園林的四大要素植物、水體、土壤等都具有良好的碳儲存潛力,甚至于超出大氣的儲存能力,所以園林在回收和儲存CO2方面發揮著直接的作用。碳匯既包括自然碳匯也包括人工碳匯。人工碳匯方法,在碳的捕獲和固化過程中常常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甚至還會排放部分碳。而在自然碳匯方法中,尤其是城市的自然碳匯方法中,園林植物及其生長的園林空間是很重要的一種類型,是一種不會消耗外界能源的碳匯方法。研究表明,合理的植物搭配可以顯著提高種植地土壤的碳和氮儲量[3]。由此產生的所謂“戰勝氣候花園”(ClimateVictoryGarden),就是將不同根系種類、不同生長深度和不同生長速度的植物進行合理的搭配,從而使園林植物的固碳功能和固碳效果達到最大化的一種典型的碳匯式園林設計。這種將固碳作為導向的園林設計在減緩氣候環境變化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在現代經濟社會發展中是一種必然趨勢。因此,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園林規劃設計師作為城市建設的主要參與者之一,在對城市環境進行創造的過程中,應該更多地關注場地的現狀,更加注重對原有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利用以及對原有場地的自然恢復機能的保護,從而減少過度開發對原生環境狀況的破壞或影響;同時,還應通過立體綠化、空中花園等規劃設計,增加城市的園林綠量和綠地面積,降低城市的“熱島效應”,從而有效發揮園林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過程中所起的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2個主要作用。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建設生態城市過程中,園林規劃設計既面臨著諸多嚴峻的挑戰,也肩負著重要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因此,對承擔著培養園林專業人才重任的高等農林院校來說,必須適應社會經濟發展以及全球氣候變化對園林專業人才的要求,及時調整和完善園林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園林規劃設計必須根據當地的地理環境、氣候因素及經濟發展變化,改變傳統的設計思路。這就要求園林專業的人才培養不僅要注重園林的基本要素和技能,而且要增加一些有關氣候變化、節能減排、匯碳固碳以及低碳經濟、低碳社會低碳園林的新知識,從而培養出能夠適應低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復合應用型園林專業人才,進而使園林專業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過程中通過人才培養發揮其在生態與環境保護、自然資源保護、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節約型園林建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園林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調整

(一)人才培養目標的提升

高校培養專業人才的目的是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4]。因此,園林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必須牢牢把握人才市場的需求變化,把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作為人才培養的根本目標和任務。但是,目前許多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農林院校仍把園林本科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培養園藝師、美化師等層面上。而且,園林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仍在沿用20世紀的傳統模式,教學環節的組織和安排也大多是圍繞綠化、美化建設開展的,專業教學仍偏重于單一地探討建筑、植物、水體等園林的各組成要素及其相互間的關系,仍未擺脫就園林論園林的局限。這導致所培養的園林專業本科生知識面較窄、設計理念落后和動手能力較差,從而難以適應目前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的新形勢。很長時間以來,我國的園林科學一直是依托于高等農林院校發展的,所以大多數高等院校確定的園林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都是“培養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復合應用型園林專業人才,規定所培養的人才要具備園林規劃設計能力、園林工程施工與管理能力、園林植物種植與養護管理技能以及景觀生態學等方面的知識,要能夠從事景觀設計、園林工程招投標與預決算、園林工程施工與管理、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花卉生產與管理以及林業等相關工作。但是,目前園林的功能已從原來的以綠化、美化為主轉變為以節能減排、固碳儲碳、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等為主,園林行業的發展方向已由造園轉變為建設生態園林、低碳園林和節約型園林。而且,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加劇,園林被賦予了更多的新的內涵,并與許多領域(包括花卉、林業、景觀設計、城市規劃)相關聯,而這些領域與全球氣候變化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因此,現代園林學已發展成為一門交叉性極強的邊緣學科,且涵蓋面極其廣泛。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園林專業的發展要順應當今社會經濟發展以及全球氣候變化等大環境的要求,尤其是園林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要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而有所調整,即拓展園林專業的內涵,進一步提升園林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在社會環境對園林的需求已經發生改變的情況下,園林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應對建設生態園林、低碳園林和節約型園林這一園林行業的發展方向有所體現。因此,園林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應在原有基礎上有所衍生和提升,規定所培養的人才不但要掌握園林及其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更應該掌握與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和全球氣候變化緊密相關的低碳、節約、生態、碳匯等方面的新理論與新技能。

(二)課程體系結構的優化

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環境下,社會對園林專業人才的要求有所提高。因此,高等農林院校應緊緊圍繞園林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目的對課程設置和教學安排進行調整,尤其是課程體系結構的優化應在注重園林基本理論和造園技能的前提下,增加和強調與全球氣候變化密切相關的生態園林、低碳園林及節約型園林等方面的理論和方法。

1.增設有關生態園林、低碳園林、節約型園林的專業基礎課和選修課

全球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危機對每一個行業來說都是一種挑戰,對具有減緩氣候變化功能的園林行業來說更是如此。為此,園林的相關理論知識一直在不斷更新和拓展。因此,園林專業所培養的人才除了要掌握傳統的專業理論和基礎知識之外,還應主動學習和了解有關全球氣候變化的知識,熟知該領域的知識前沿和信息動態,尤其是要了解氣候變化對園林的影響。只有這樣,園林專業所培養的人才才能在未來盡快地適應就業環境和崗位要求,并有能力開拓新的領域。因此,甘肅農業大學緊密結合時展的需求,在2013年對園林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了調整,按照生態園林、低碳園林和節約型園林建設對園林專業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適當增加了與生態園林建設尤其是低碳園林和節約型園林建設有關的專業基礎選修課,設置了“生態園林”“節水園林植物資源利用”等課程,使專業基礎課在園林專業課程體系中所占的比例由原來的62.13%提高到68.2%。對與全球氣候變化息息相關的高等農林院校園林專業來說,從充分發揮高等農林院校的學科和專業優勢出發不斷更新和豐富相關的專業知識內容,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知識層次,使他們能夠在園林專業人才濟濟的就業市場上脫穎而出,而且符合園林行業和園林專業與時俱進的發展要求。

2.拓寬知識領域,更新授課內容

全球氣候變化導致的最明顯的后果是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在這一背景下,為了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低碳”概念應運而生。“低碳”的核心內容是減少碳排放和降低由此帶來的后果。這就涉及到“碳源”和“碳匯”的概念。所謂“碳源”,就是向大氣釋放CO2。所謂“碳匯”,就是從大氣中捕獲并儲存CO2。而建設生態園林、低碳園林和節約型園林的理念正是在提倡“低碳”這一大背景下提出的,因為低碳園林、生態園林和節約型園林的建設正是從減少碳源和增加碳匯2個方面入手的。因此,高等農林院校園林專業的教學內容要對園林最初的“天人合一,設計結合自然”的設計理念重新進行評價,在專業課程內容中增加與低碳、節約、碳匯、生態和氣候變化等相關的內容,并開設生態園林、低碳園林和節約型園林方面的專業課和公共選修課,以拓寬園林學科的知識領域。以甘肅農業大學的園林專業為例,目前主要從“園林植物”和“園林規劃設計”2個方向設置專業選修課。但是,隨著全球氣候和環境的變化以及社會對園林需求的不斷提升,園林的主導功能已經有所改變。因此,園林專業如果仍從“園林植物”和“園林規劃設計”這2個方向進行課程設置和課程內容的編排,就很難滿足園林行業的發展要求。例如,“園林植物”方向的課程設置如果仍把重點放在植物識別和栽培上,課程教學內容仍以植物的形態特征和栽培管理為主,那么與當前外部環境對園林植物的主體功能進行轉變的要求是脫節的。再如,“園林規劃設計”方向的課程設置如果仍把重點放在園林的功能分區和對園林原場地的改造上,課程教學傳授的設計觀念仍沿用傳統的理念,那么就會導致設計出的作品過于“理想化”“風格化”和“表面化”,與實際要求嚴重脫節,以及無法考慮氣候變化的因素和體現當前所提倡的建設低碳社會的理念。針對上述問題,筆者建議,無論是課程還是教學內容的設置,園林專業都應摒棄陳舊、過時的知識內容,增加生態園林、低碳園林、節約型園林和綠地碳匯等方面的新理論和新概念,從而使學生掌握園林的碳匯功能、碳匯樹種選擇、碳匯樹種配置、低碳材料選擇、生態環境改造等方面的知識。例如,在“園林綠地規劃”課程教學中,在講授園林綠地功能時,要強調園林綠地的碳匯功能;在“園林植物”課程教學中,要講授固碳能力強的園林植物種類的選用,在講授植物配置時,要介紹能夠提高園林綠地固碳能力的落葉喬木與常綠灌木的搭配、速生樹種與慢生樹種的搭配、常綠植物與色葉植物的搭配等知識;在“園林建筑”課程教學中,要提倡能夠減少園林綠地碳排放的減源模式,要介紹可再生能源的應用、低碳材料的選用、廢棄材料的再利用、雨水的資源化利用等知識;在“園林植物養護管理”課程教學中,要增加降低園林綠地養護管理的碳排放、延長園林綠地的“使用壽命”等新內容;在“城市生態學”課程教學中,要增加有關低碳城市建設的內容,包括如何降低園林自身的碳排放、降低城市“熱島效應”、減少建筑能耗等內容。

3.在課程和教學內容設置等方面體現不同屬性園林專業的特點

目前,我國的園林專業發展很快,許多高等院校都開辦了園林專業。但是,在不同科類和不同性質的高等院校,園林專業的屬性是有所不同的。例如,工科類高等院校的園林專業以建筑、城市規劃為主,農林類高等院校的園林專業以園林、觀賞園藝為主,藝術類高等院校的園林專業以環境藝術為主,而綜合性大學的園林專業以城市規劃為主。由于各類高等院校的發展定位以及辦學條件和特色不同,所以對園林專業的理解各異,進而導致各類高校所確定的園林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也各不相同,有的甚至差異很大[4]。因此,筆者建議,園林專業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的改革在保證與全球氣候變化這一大背景高度契合的前提下,也要與各類高等院校傳統的學科專業優勢和辦學特色緊密結合,在增設有關生態園林、低碳園林和節約型園林的知識內容時,兼顧到不同屬性園林專業特色的體現。例如,高等農林院校的園林專業在設置課程和教學內容時,可以側重于與植物相關的碳匯和低碳內容;工科類高等院校的園林專業在設置課程和教學內容時,可以考慮從建筑和城市規劃等方向增加有關低碳和節約的內容;藝術類高等院校的園林專業在設置課程和教學內容時,可以考慮增加與環境有關的內容。總之,園林專業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的改革并不意味著趨同化,只有保留不同屬性園林專業的特點,才能培養出更加符合當今低碳社會和低碳經濟發展需要的多元化專門人才。

(三)實踐教學的調整

1.在實踐教學中增加有關生態園林、低碳園林和節約型園林建設技能的培訓內容

園林專業培養的人才除了要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之外,還要具有過硬的綜合技能,特別是要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5]。為此,甘肅農業大學園林專業在近幾年的教學計劃修訂中,增加了實踐教學的比例,使實踐教學所占比例提高了6%左右;同時,不斷深化實踐教學改革,根據課程間的關聯性合并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實驗,并增設了具有創新性的綜合實驗,特別是增加了能夠體現生態園林、低碳園林和節約型園林理念的實踐技能培訓內容。例如,開展以節約型公園設計、低碳居住區設計、低碳建筑材料選擇、園林植物碳匯功能比較、園林綠地土壤碳儲量調查與分析等為內容的實踐技能培訓。只有通過這些技能培訓,園林專業學生才能在景觀規劃設計理念、植物配置和材料選擇等方面緊跟時展的步伐,從而滿足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

2.在課程實習中強調培養學生的低碳意識

篇(2)

了2003-2012年廣東省大學?科研機構和企業在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和Nature上發表的論文

明細,并對論文的數量分布?機構?論文研究領域等進行了分析?剖析了廣東省在

基礎研究領域的優勢和特點,提出了4點提高廣東省基礎研究的水平和影響力的建議和對策

?

〔關鍵詞〕Science;Nature;頂

級刊物;;統計;廣東省;基礎研究;水平;影響力

DOI:10.3969/j

.issn.1008-0821.2014.01.016

〔中圖分類號〕G25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8-0821(2014)01-0069-05

Statistics on Papers Publish

ed by Guangdong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Analysis of Influences and Levels of

Fundamental Research in Guangdong Province

Shi Ying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Guangzhou 510033,C

hina)

〔Abstract〕”BZ〗In this paper,statistics were made about articles published in Sciencean

d Nature written by Guangdong authors,including the quantity,the fields and the

organizations of the these articles.Als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uperiorities o

f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in Guangdong province have been analyzed and suggesti

ons were proposed at the end of this article to promote the level and influences

of fundamental research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Key words〕Science;Nature;t

op journal;statistics;fundamental research;Guangdong province;level;influenceHK〗

1 Science和Nature在國

際學術界的地位及其影響力

在國際學術研究報道的前沿領域,有兩種雜志占據了無與倫比的尖峰地位,它們代表了科學

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發展方向,在全球范圍內擁有極高的顯示度,這就是Science和Nature?

能夠在Science和Nature上,是每個科學工作者的夢想,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

科研水平的無可置疑的金標準?

1.1 Science

美國科學促進會發行的Science是久負盛譽的自然科學綜合類學術期刊,具有新聞雜志和學

術期刊的雙重特點,每周發表約20篇文獻,以發表具有重要意義的原創性科研報告為主,兼

顧科技政策的重要新聞和全球科技突破性的研究論文和報告?

Science接受來自不同科學領域和各種渠道的稿件?在其來自世界各地的投稿中,生命科學

方面的研究論文約占60%,物質科學方面的論文約占40%?這些稿件由16位編輯處理,其中

5位是物質科學的編輯,11位為生命科學的編輯?在Science上競爭性非常強,它要

求論文揭示嶄新的概念,對自然或理論界提出重要的新見解和原創性研究?包括對某一已沉

寂的領域提出的創新見解,也可能是多個不同領域的交叉,或是報道某一活躍領域的重大進

展[1]?2012年該刊物的影響因子為31.201?

1.2 Nature

英國倫敦出版的Nature雜志是Science在全球范圍內的競爭性雜志,二者曾為率先發表人類

基因組譜圖而強烈爭執?Nature創辦于1869年,發表過達爾文?赫胥黎等科學大師的文章

[2]?其辦刊宗旨是:將科學發現的重要結果介紹給公眾,讓公眾盡早知道全世界自

然知識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進展?

Nature雜志發表科學和技術所有領域的論文,報道和評論科學世界中的重大發現和重要突破

,不但要求科研成果新穎且引人注意,還要求該項研究在該領域之外也具有廣泛的意義?從

收稿到正式受稿的平均時間間隔為13周,從收到稿件到發稿的時間間隔為7周?重要論文在

投稿后一個月內發表[3]?

Nature發表科學論文的準則:報道原始科學研究,其主要成果和結論不得在其它地方發表或

投過稿,具有突出的科學重要性;令有關的學科讀者感興趣;其論文在科學家和在一般大眾

中極具廣泛影響;論文有一個明確的?原始的結論;論文的寫作盡可能地簡單,盡量不用專

業術語?該雜志2012年的影響因子達36.28?

2 統計數據來源

本文以網絡版美國Dialog系統為檢索平臺[4],檢索了美國科學引文索引數據庫(

SCI)中,機構中含有廣東省?廣州市?深圳?珠海?汕頭?佛山?東莞?中山?茂名?湛

江?江門等地名,且發表于Science或Nature的2003-2012年間的文獻?通過甄別機

構,篩選出了廣東省不同機構于近十年來發表于上述兩份雜志的所有論文,并進行統計分析

?檢索時間為2013年7月22日?

3 廣東省發表的SCI和Nature論文數

量統計分析

廣東省和全國近十年來在Science和Nature雜志發表的論文數目詳見表1?

4.2 廣東省Science和Nature論文內容的領域分析

從論文內容的領域分布看,廣東省在Science和Nature發表的論文內容涵蓋了基因?病毒?

環境?生物?醫學?物理?化學?材料等領域的基礎性研究,見圖4?從發表數量上看,廣

東省在Science和Nature上領域集中于“基因研究”?“生物技術”?“地球環境

科學”等公眾廣泛關注的課題,如“人類基因組的變化圖譜”?“多功能干細胞研究”?“

中國的環境保護?能源政策”等,都是在公共媒體曝光度很高的熱門領域?

此外,與廣東人生活密切相關的科研課題,如“SARS病毒”和“流感病毒”的相關研究,也

是Science和Nature的主要關注內容?2003-2005年SARS在廣東流行期間,廣東省在Science

和Nature共發表涉及“SARS冠狀病毒”相關的論文3篇;2004年禽流感流行期間,廣東省發

表“H5N1流感病毒”相關論文2篇?2010-2011豬流感流行,廣東省發表了涉及“豬流感”的

基礎研究2篇;說明廣東省在地域性特定病毒的研究方面已經具有國際水平,其研究結果被

認為具有廣泛影響力?

新興產業做出規劃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基礎和源泉,是地區科技實力的重要體現,也是全球科學界互相評議

?溝通和認可的窗口?基礎研究的選題要求科研工作者具有寬廣的視野和敏銳的學術洞察力

?從Science和Nature上發表的廣東論文可以看出,廣東省基礎研究的優勢是與地方資源密

切相關的研究課題,科研工作者應該充分利用廣東省特有的物種?礦物和地質資源,采用國

際先進的研究技術,在諸如“南海油氣資源?可燃冰的開發”?“廣東地區特有生物種類的

基因分析”以及“廣東省地方病的生理學和生物技術研究”等領域找準自己的研究方向?這

樣的科研項目不僅題材新穎,其研究成果也能造福廣東民眾?

“十二五”期間,廣東省制定了一系列科技發展戰略目標,擬大力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

業包括:高端新型電子信息?LED?新能源汽車?生物?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能源

?新材料[6]?要實現這些領域的科技攻關突破,必須有扎實深厚的基礎研究作為

支撐?科研機構和科技工作者應該結合省里的科技戰略部署進行選題,力爭在基礎研究領域

做出突破,夯實重點科技研究領域的根基,促進廣東省科學技術的可持續發展?

5.2 重視和獎勵高級別,增加廣東省研究實力的顯

示度

是科學研究的重要環節,高級別雜志的論文不僅能讓同行了解專業領域的最近成就

,還能展示研究機構的水平和人才實力?Nature曾率先報道了電子及中子的發現?維生素C

的分離?原子的分裂和鈾的裂變?近年又發表了人類基因組的第一個目錄?富勒烯的結構?

克隆羊“多利”等,這些項目背后的科研團隊也因此獲取的極高的知名度,并得到持續的資

金支持?

廣東省的科研人員應該增強宣傳意識,除積極向單一領域的專業學術期刊投稿外,還要力爭

在Science和Nature這樣的綜合性學術刊物宣傳自己的科研成果,在全球范圍提高廣東省科

研水平的展示度,擴大科研機構的影響力,用優質團隊?高級別的研究項目吸引海外更多的

優秀人才流向廣東?

在Science和Nature,是科學研究具有重大突破并得到全球科學界承認的標志?科

研管理部門應該大力鼓勵和扶持這類具有前瞻性和國際視野的研究項目,在資金?土地?設

備使用方面給予多方面資助,鼓勵廣東省科研工作者在高水平研究領域的產出?鑒于廣東省

近年來Science和Nature數目較少,科研管理部門應注重對這種高級別論文的獎勵?

5.3 加強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更多的國際協作科研項目

一項杰出的科研成果,往往是多個研究機構共同參與,利用各自優勢協作完成的?Science

和Nature論文的發表單位通常少則三四個,多則涉及10余個研究機構?不同國家的科研人員

共同參與一項研究的情形更比比皆是?表3列出了2011年中國為第一作者的國際合著論文較

篇(3)

一、我國南方服務業貿易發展的表現和特征

我國南方市場的服務業貿易是我國服務貿易的基礎,對其進行分析也有助于促進我國服務貿易向更高的層次發展。我國南方省市服務業貿易發展主要有如下特征:

第一,成為推動我國南方各省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泉。改革開放使我國南方經濟迅速發展,也為我國南方省市服務業總規模的迅速擴張提供了條件,使經濟效益不斷穩步提高。南方各省市服務業增加值年年都在大幅增長,服務業已經成為推動我國南方市場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第二,產業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進入21世紀,我國南方省市的產業結構在不斷發展過程中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即第二、第三產業的比重在迅速提升,產業結構也在不斷被優化,成為我國南方市場新一輪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

第三,服務業內部的不斷變化,促進了部分新興服務業的發展。國際傳統的服務業主要是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批發零售等行業,這些行業近年來增長處于穩定期,但是所占的比重卻相對下降。這主要是因為一些新興服務行業的產生和不斷發展,諸如房地產、計算機服務、信息等的迅速發展,而且在服務業中的比重提高較快。

第四,南方的服務業逐漸成為吸納勞動力的一個新渠道。由于產業結構的變化,南方服務業市場已經成為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新渠道,而且這種趨勢還在上升中。

第五,各種專業市場的繁榮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服務業的發展。在改革開放的條件下,我國南方各鄉鎮企業處在迅速的興起和發展中,這也在客觀上推進了農業化向工業化發展的進程,同時拉動了各鄉鎮經濟的迅速發展;同時,專業市場的不斷發展和繁榮又在促進著第三產業的發展,也就從側面推動了小城鎮的經濟建設。

二、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趨勢

目前,服務貿易已經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服務貿易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日趨明顯。很多國家已經將服務貿易作為調整國家產業結構的重要工具。近年來,國際上服務貿易迅猛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服務貿易規模迅速擴大

在1970年時,國際服務貿易額僅為1000億美元,進入20世紀80代后,全球的產業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表現出工業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型的總趨勢。據統計報告顯示,從1980年到2004年,全球服務貿易規模已經從3600億美元擴大到21000億美元,而且各國的進出口都出現逐年遞增的態勢。

(2)全球服務貿易增長率提高較多

據國際世界貿易組織的統計,1979年世界服務貿易的增長速度為24%,而此時的世界國務貿易僅為21%,此時的服務貿易已經超過了貨物貿易的增長。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服務貿易的增長速度更是高于商品貿易的增長速度。從1990年到2000年的短短十年中,國際服務貿易的年增長率已經超過了同期的貨物貿易年增長率。目前,服務貿易的增長速度依然領先于貨物貿易。

(3)服務貿易的結構發生變化

國際服務貿易的結構目前正在發生變化,國際服務貿易交易的內容也在不斷地擴大,服務的品種已經逐漸擺脫了傳統單一的模式,就服務業的知識水平、技術水平而言,也在不斷的提高。從前傳統的國際貿易形式是運輸和勞務輸出,如今,隨著全球化經的發展,金融、保險、運輸、信息處理與傳遞、旅游、設計與咨詢、租賃、航空服務等早已經已成為服務貿易的重要內容。

(4)地區分布差異使國際服務貿易發生較大改變

目前,國際服務貿易主要是由發達國家占主導地位,這主要是由于服務貿易的地區分布不同而造成的。發達國家已占到全球服務進出口總額的75%以上。如:美國、英國、德國,這三個國家就已經占全球服務貿易總額的30%,由于發展中國家自己的經濟比較落后,發展速度不快等特點,目前還只是處于從屬地位。另外,在經濟改革和不斷開放發展的前提下,服務貿易還出現了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這對于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影響也是至關重要的,并還在朝著自由化的方向發展。

三、我國南方服務業貿易發展的制約因素

(1)我國南方服務貿易發展受到服務業水平低的制約

一般情況下,越是經濟發達的國家其服務業的比重就越高。一個國家的服務業體現著該國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同時標志著該國居民的消費需求擴大和消費結構的變化,所以,其所占比重的大小就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主要依據。美國的經濟學專家曾經對現代化國家的標準提出過10項內容,其中一條就是第三產業即服務業在GNP中的比重應在45%以上。最近幾年來,科技的不斷發展和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大大提高了我國南方市場服務貿易的發展,一方面增加了跨境交易,另一方面通過商業形式存在而進行的服務輸出也在大量增加。但是,我國的整體服務業水平還較低,受這個制約因素的影響,我國南方服務貿易在技術、管理、品牌的創建等方面的能力還比較弱,所以,還很難進行全球經濟的進一步擴展。

(2)我國具有相對優勢的服務貿易領域限制較多

篇(4)

氣候學家根據多年觀測認為,地球表面溫度在過去幾年的確在持續升高。

按照他們編制的計算機模型,如果全球氣候變暖,大氣層中直接接觸地球表面的部分,即對流層的溫度,也應該隨著地表溫度持續逐漸升高。但實際上,無論探測氣球還是衛星觀測自1970年以來,對流層溫度并沒有出現任何變化――甚至赤道區域對流層溫度還有過降低的情況。數據之間的這種矛盾,使很多人開始懷疑究竟是否真的出現了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以及這個問題究竟有多嚴重。

最近一期的《科學》雜志刊出了三篇論文,試圖解決這一困擾氣候學家多年的問題。

首份論文稱,過去40年中,全球各地的氣候觀測站固定每兩日一次,在格林威治時間正午和午夜12點分別釋放探測氣球,收集大氣壓力、溫度和濕度數據。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探測氣球使用的無線測溫設備存在種種技術誤差,造成觀測數據的系統性偏差。因此,氣候學家往往會對氣球收集的原始數據進行修正。但問題是,過去使用的這套修正值本身也存在誤差,存在矯正過度的問題;也就是說,經過數據矯正之后的大氣溫度數據有可能被顯著低估了。

第二份論文則稱,過去20年來,衛星觀測數據主要是對安裝在衛星上的微波探測器收集對流層發出的微波信號進行分析計算得出的。但問題是,衛星探測方式是從外向內穿過整個大氣層探測對流層微波信號的。探測器接收到信號后,首先需要對平流層信號的干擾做出修正,但檢測結果顯示,修正后的溫度數據值還是會比對流層表面的實際溫度低。

第三份論文也支持前兩組研究的結論,即之所以出現計算機模型預測結果與實際大氣觀測結果之間的矛盾,主要是由于收集和計算數據體系本身出現系統偏差所致。因此,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確實不可掉以輕心。

克隆狗第一次成功《時代》周刊2005年8月15日8月初,韓國首爾大學獸醫學院黃禹錫教授及其課題組培育出的世界上第一條克隆狗Snuppy公開露面。這個名字取自“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國立首爾大學)和“puppy”(小狗)。

狗是目前科學家公認最難克隆的動物。自1996年英國羅斯林研究所埃安維爾穆特博士課題組克隆出第一只綿羊“多利”后,各國科學家接連克隆出了老鼠、奶牛、山羊、豬、兔、貓、騾子、馬及人類干細胞胚胎,但沒有人成功完成過克隆狗。包括美國加州基因存儲與克隆公司(Genetic Savings & Clone)七年來斥資1900萬美元一直努力的克隆狗試驗,也未取得成功。

生物學家普遍認為,克隆狗的最大困難是收集卵子。幾乎所有的動物是在成熟階段排卵受精,只有狗是在未成熟階段排卵,而且體外培養狗的體細胞的克隆過程難度非常大。另外,狗每年一般只有兩次,具有非常特殊的繁殖生理學特征。

篇(5)

關鍵詞:城市規劃,可持續發展

 

城市規劃是政府的一種職能,城市空間資源得以優化配置,城市規劃受社會經濟因素的共同作用,力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的統一,在城市規劃過程中要有多方向、開放型的思維方式。城市空間和諧發展是城市規劃的關鍵,同時要有城市規劃的社會機制、法律機制、財政機制、經濟機制相配套實施;城市規劃面臨著城市發展趨勢的挑戰,城市規劃的實施也是個動態的控制和引導過程,城市規劃可持續發展主要是因而城市規劃要立足于現實展望未來,要有足夠空問資源來應對,近期建設規劃顯得尤為重要城市規劃要有彈性,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不可預見因素引發的城市空間結構優化調整的需要,即營造可持續發展空問。

1城市規劃理論的產生與發展工業化引起城市環境惡化,人居生態環境逐步受到人類的重視。60年代,大城市全球化的研究既與規劃理論結合,也與政策和城市形象結合。分析了經濟發展遇到的一系列的人居環境問題,所有這些都是圍繞經濟、社會、生態環境及人類住區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長、保護自然生態環境、開發再生資源的思想,這根主線從不同角度不同領域探索可持續發展的不同體系和模式。可持續發展觀的實質在于協調發展,人類應該共同致力于資源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兼顧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包括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經濟與社會、近期與長期等等的協調發展。規劃理論的探討出現了全新的局面。協調發展核心是人,改善人的生態環境、改善人的生活質量。

2代城市規劃的新理念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和城市發展建設實踐,2l世紀初期,我國城市現代化建設將努力實現達到較高的環境質量,理所當然要把反映和追求城市現代化的共同目標當作首要任務。使城市具備健全和良好的生態環境。論文參考網。使城市具備舒適的住房、優美的居住環境、方便的生活條件和齊全的服務設施;城市規劃在某種意義上來就說是一種空間地域的規劃。城市環境。現代化的城市環境應當是一個沒有環境污染的困惑和壓力,實現社會設施和基礎設施現代化,為所有人提供足夠住房,實現產業現代化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加強復雜地區的人類居住規劃和管理;促進可持久的建筑工業活動行動的依據;鼓勵開發人力資源和增強人類居住區的開發區能力”。

3目前我國城市規劃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的措施3.1城市全球化對城市規劃功能布局產生深遠的影響世界經濟結構格局的變化,全球性地影響到城市空間結構的深刻變化。論文參考網。城市中心區的結構、建筑的綜合體的組織以實現更高的效率,資本和勞動力全球性流動,改變原來城市功能布局。產業的全球性遷移,區域城市群的依托和被依托關系逐步明朗,經濟活動中心的全球性集聚,促使全球城市體系的多級化。各城市群中的產業分工各不相同,中心城市將更加發展,以實現其對區域經濟的控制和運作。城市在城市群中的功能和地位與過去不一樣。

3.2市場經濟對城市規劃提出新的要求在城市更新中,城市功能的轉變和更新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傳統的保護面臨空前挑戰,由于市場經濟的地域在21世紀大規模擴大,受到經濟力量和城市規劃管理、建筑設計力量不足的困擾,在土地級差的作用下,尤其在決策層常被急功近利的心態所支配,城市用地出現重構和置換,造成決策不當,城市的文化傳統遭到破壞原有的建筑的功能將得以改變和改造。新建筑的創作和原有建筑的更新,城市在全球化過程中加劇了世界各種文化在城市中面對面的沖突,將更加豐富城市的生活和景觀。

3.3信息化使城市規劃的時空發生革命性變革工業革命使人們向城市集聚而疏遠大自然,人們的生活工作模式發生重大變化,信息革命則使人們居住和工作空間擴散并親近大自然; 通過現代信息網絡,工業革命使人們從郊外到市中心工作,家庭將重新與工作場所相結合,電子社區、虛擬銀行等的出現,信息革命則使人們在效外工作到市中心娛樂、消費、社交等等。人們盼望共享空間、交際場所,更多新類型建筑的涌現,信息化社會使城市規劃的時空關系發生革命性變革。新的城市建筑形式將成為新城景觀的一部分。

3.4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使城市規劃探索之路變得更加任重而道遠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當前還處于城市化從起步到快速發展的過渡期。這對于發展中國家的城市規劃師和建筑師顯然是一個挑戰,對城市化有了積極的認識,對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探索之路變得更加任重而道遠。伴城市化被納入國家發展政策中。隨著全球城市化的推進,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逐步形成,并已得到全世界的共識。論文參考網。交通與通訊技術的發展使發展中國家在城市化過程中,避免重復發達國家城市先集中后分散的老路,探索更為合理的城市化道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必須在區域開發、城市建設和建筑營造各個層面得到全面貫徹。

結論城市規劃首先必須保護維護大地生命完整和健康的生態基礎設施,生態基礎設施是城市所依賴的自然系統,它是城市及民居能持續的獲得自然服務的基礎,必須做控制性的保護規劃,然后才是城市的建設規劃,避免其生態系統功能退化,對城市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參考文獻[1]陳秉釗.當代城市規劃導論.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2]陳秉釗.21世紀的上海城市規劃構想.城市規劃匯刊,(1995},(2)

[3]段進.城市空間發展論.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4]魏中梁、陳開旭、華雪杰.山、水、城共生共融。城市規劃,2001年第8期

篇(6)

2008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至今已三年有余,危機不僅給西方國家帶來嚴重困難,而且迅速影響到全世界。2009年全球經濟下跌0.6%,西方國家下跌3.4%,國際貿易萎縮23%,國際直接投資下降37%,失業人數增加3000多萬。2010年經濟雖然有所復蘇,但增長乏力,美歐經濟僅增長了2.8%和1.7%,全球經濟增長5%主要是由于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帶動的。今年疲勢依舊,西方國家赤字增加,債臺高筑,失業人數居高不下,勞動群眾示威此起彼伏,表達自己的不滿。西方金融危機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反映,它周期性地出現,隔七八年必來一次,不自今日始,也不會至此結束。但這次金融危機有其特點,告訴了我們很多值得深思的東西,值得加以研究。這里僅提出幾個與我國社會發展與時代進步有關的問題,談一點看法。

美國這次金融危機是由次貸泡沫破裂引發的,是虛擬資本天馬行空式的發展與實體經濟嚴重脫離的必然結果。虛擬資本與實體經濟嚴重背離,暴露出資本逐利的本質,逐利達到反常的程度,不僅使資本與勞動的矛盾激化,而且使借貸資本與實體資本矛盾激化,借貸資本之間的矛盾激化,危機必然爆發。

虛擬資本是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以股票、有價證券、國債為代表的虛擬資本,自身沒有價值、它所代表的資本的貨幣價值也是虛擬的,只是代表有權取得未來剩余價值的資本所有權證書。股份制和債券制可以使資本與資本持有者分離,使資本持有者的資本在保持資本所有權并索取一定剩余價值權的基礎上與實有資本相結合,使閑散資本通過買賣流通集中集聚和重新組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需要。這是非股份制經濟所不能完成的。它這種可以分離買賣組合,所有權及剩余索取權含量會隨著其市場價值變化而變化波動的特點,使之既具有集聚資本、促進社會化大生產發展作用的一面,又具有風險、投機和欺詐、破壞生產力的一面。由于股票價格會受供求關系、輿論、政治形勢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與預期股息收益成正比,而與銀行利息成反比,可以脫離實體資本實際運行狀況,這就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投機和欺詐,成為資本榨取剩余價值的一種手段。馬克思指出:股份制再生產出了一種新的金融貴族,一種新的寄生蟲,一種發起人、創業人和徒有其名的董事;并在創立公司、發行股票和進行股票交易方面再生產出了一整套投機和欺詐活動。 ② 因為財產在這里是以股票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它的運動和轉移就純粹變成了交易所賭博的結果。恩格斯說:證券交易所是資本主義贏利的頂峰,在那里所有權完全直接變成了盜竊。③

100年后的今天,資本主義由自由競爭階段發展到壟斷階段,再發展到金融資本壟斷階段。資本主義的寄生性與腐朽性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虛擬資本及其投機、欺詐性也有了新的更大發展。其生產職能下降,投機、欺詐職能上升為主體地位;聚集資本的職能下降,利用資本運動逐利的職能上升為主體地位;規模無比增大,實體資本規模下降,虛擬資本規模上升為主體地位。2006年美國金融衍生品總量達518萬億美元,是GDP的40倍,其中各種債券和資產券是GDP的6.8倍;現在金融衍生品總量則發展到高達GDP的418倍。美國制造業的產值占GDP的比例由1960年的29.7%,下降為1980年的23.5%,1987年的20%,2007年的不到12%,虛擬經濟和服務業的產值占GDP的比例則從1950年的11%上升為80%,而金融、房地產服務業的利潤則占到總利潤的70%。美國本來是世界上最大的物質生產基地,能源、鋼鐵、汽車、制造業都居世界第一位,這些年來這些產業都逐步衰落了。制造業不斷空洞化,證券業、軍事工業以及與軍事有關的高科技研究卻瘋狂發展。美國每年軍事開支高達5000多億美元,軍事開支占世界軍事開支的40%。債臺高筑。2010年,美國公債達到11萬億美元,占GDP的54%和稅收的674%,每年借款占稅收的248%。美國財政部必須每年再支付其債務的一半以上,國債券利息占到債務負擔的34%。不僅國家負債,老百姓也負債。美國家庭私人負債由1979年占GDP的46%,上升為2007年98%,負債比自有資金高50多倍。1974~2008年,美國家庭負債由6800億美元增至14萬億美元,④平均每個家庭負債21.7萬美元。

其他西方國家的情況也是這樣。二戰以來,西方國家GDP年平均增長不到4%,全球貿易年平均增長6%,但貨幣則以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長。2010年全球經濟增長4%,股市值年增長達到14.8%。2010年全球貨幣交易額超過1000萬億美元,其中與物質生產有關的僅占1%,貨幣存量比GDP高16倍。2007年,世界外匯資本和金融衍生品交易量為3259萬億美元,是當年世界GDP的67倍;2009年,全球外匯市場日均成交量4.2萬億美元,是商品和服務量日交易量的90倍;金融衍生品場內交易日成交量10萬億美元,達到產品和服務日交易量的200多倍。2010年全球債券市場109萬億美元,是全球GDP的1.9倍。⑤2010年,歐洲的公債相當于GDP的80%,其中英國為100%,日本為204%,加拿大為100%,法國為77%,希臘為135%,其中2/3是欠國外的。

西方國家虛擬資本如此瘋狂地發展,是資本主義制度發展的必然結果,是資本本性的必然反映,是資本主義寄生性、腐朽性、垂死性發展的集中表現。

篇(7)

發達國家(例如美國)的網絡科技融合于法學教育發展,他們已經有了30多年的經驗。在美國,法律教育與法學研究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著名的WESTLAW和LETXES等法律數據庫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性的法律信息產業。WESTLAW公司已于1997年在北京開設了代表處,并在北京大學法學院開通了在中國大陸第一家專用的法律數據庫查詢終端。1999年上述兩家美國法律數據庫已經采用互連網絡進行法律數據全文檢索和閱讀,其中已有相當部分的法律數據免費向全球開放。

在亞洲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例如我國的臺灣,網絡科技發展也有10~15年的經驗,使得法學教育在使用網絡科技方面也取得了較大發展。在中國大陸這方面起步較晚。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值得我國法學院借鑒。下面從十個方面加以論述。

一、網絡科技影響法律圖書館發展模式,影響學生和研究人員的資料查詢和閱讀方式

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法學院圖書館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網絡科技的影響,改變了發展模式和方向。美國大約有170多所由美國律師協會(ABA)承認資格的法學院法律圖書館,在30年前已經開始連接WESTLAW公司和LETXES法律數據庫系統。

在美國法律圖書館網絡數據的法律資料費用(設備和數據流量收費)約占法律圖書館平均開支的1/3以上。從發展的趨勢來看,數據設備和軟件更新的費用增長幅度比其他圖書館開支增長幅度要快。同時,法律圖書館早已配備了專門的網絡與計算機數據工程維護網絡系統。

美國多數法學院采用了網絡化的法律數據庫,使得法律圖書館的使用分為兩個區:一是傳統的“書架區”,二是“計算機區”。越來越多的青年學生集中在“計算機區”,1980年以后的法律資料多數可以查閱網絡數據庫獲得。“書架區”對青年學生的吸引力正在減弱。

在美國法學院,法律圖書館的“書架區”與讀者聯系,主要通過書籍外借和外地圖書館復印郵寄服務來實現。圖書館外借圖書使得圖書館的使用空間和時間擴大。現在,在法律圖書館的“計算機區”,通過互連網絡擴展圖書館的使用時空,使得圖書館的使用“無疆界化”和“無閉館化”,而且,網絡服務更具有質變的意義還在于:當各個法律圖書館數據庫連網后,各網絡數據庫中的法律信息資源便實現共享,這將使各個法律圖書館管理成本大大降低。同時,每個法律圖書館的發展將更加注意特色,更加趨于個性化發展,更加注意數據資源的獨創性。反之,在沒有網絡技術支持的時代,各法律圖書館發展趨于雷同、重復和缺乏特色。

在美國,許多法學院學生通過網絡,隨時查閱與下載網絡數據庫的法律資料。美國多數法學院的《法律評論》都已經“上網”。即便沒有上網,也用光盤數據版通過美國計算服務器提供全文檢索服務。

在發達國家網絡科技進入法學院圖書館之時,發展中國家在此發展比發達國家慢了幾年,甚至幾十年。檢索文獻的手段不同,導致眼界、觀念和效率的不同,中國大陸法學院在發展法律圖書館時,應該認識到這一點。

在亞洲,幾個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和地區,緊跟發達國家之后,各自發展了“本地版”或“母語版”的法律數據庫系統。

網絡科技發展對法律圖書館的影響還表現在它使得法律圖書館的設計、經費支出與管理人員結構等方面,都將發生了變化。具有網絡科技和計算機數據知識的圖書館工程師成為新的館員。學生同計算機工程師對話的時間增加的幅度,比同傳統館員咨詢時間增加得快。學生同計算機工程師們的“對話”不僅僅是面對面的,或電話交談,而且還可以是在網絡上的“對話”,中國大陸的法學院法律圖書館正處于發展階段,所以,更應充分估計到網絡科技對法律圖書館的直接和間接影響。

二、網絡科技對法律教室的影響,對教師與學生交流方式的影響

在發達國家,網絡科技也進入法學教室已經非常普遍了。美國芝加哥的一所不太引人注目的法學院,叫肯特(KENT)法學院,設在一所理工學院里,這所法學院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方面獲得了大力支持。美國的這所法學院在傳統評價標準中的排名并不靠前。①但是,它全面使用網絡科技進入法學教室,使法律學生通過網絡學到更多的東西。

在網絡科技發展前,世界各國的著名法學院主要依靠著名教授來支撐。法學大師的知識及經驗隨同他們個人的存在而存在,隨同他們移動而移動,所以,大師的知識及經驗傳達給學生們是有限的。所以,爭奪大師是法學院之間競爭方式之一,表現為互相“挖角”。但是,就是在世界著名法學院里,學生也不能經常聽到名教授和大師們的講課。

但是,美國的“小法學院”卻通過網絡科技獲得這些著名教授的音像資料和數據化資料,在網絡中傳播,并將網絡數據庫與教室連接起來:“小法學院”可以用較低的成本,使學生學到更多的東西。而大法學院花費的成本要高得多。從節約成本的角度看,小法學院更具有競爭力。美國法學院還有另一種新的排名,評比使用網絡科技的程度。評出的前5名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法學院,沒有哈佛、耶魯、哥倫比亞和伯克利及密歇安法學院。所以,美國有名的私立法學院中,除了哈佛法學院外,像芝加哥、耶魯、斯坦佛法學院都是小規模的。還有更小的法學院,其辦學成本更低。

網絡化的教室改變了授課的時空與資料的規模。法律課程的聲音與文字資料(甚至圖像)已經存在服務器中,服務器24小時開通,學生們在教室里或在世界各地,在任何時間都可以上網學習。同時,他們同教師的“提問與回答問題的對話”與“案例的討論”也可以通過電子信箱或“BBS”隨時進行(請參看北大法學院的BBS中文討論分析軟件SPS)。

網絡化的教室不僅僅使教師與學生雙向交流,還可以利用網絡鏈接的數據庫發展“縱向交流”。師生們通過網絡化教室鏈接的法律數據庫,“入庫”一層一層深入展開,可以獲得更多、更新、更早、更具有比較性的數據資料和統計資料。并且隨時使用統計和分析軟件(例如社會科學統計分析軟件SPS)對法律數據進行分析,立即獲得結果。

網絡化教室發展后,教師不是以講授法律知識為主,而是將分析的經驗教給學生。同時,輔導學生使用法律數據庫和分析“軟件”自己進行學習與分析為主,讓學生自己發現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這種鏈接網絡的“電子教室”在中國大陸的法學院已經開始醞釀了,發展這種教室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經費問題。或者說也不全是經費問題,而是觀念問題。我國法學院的未來教室設計與使用,要充分考慮到網絡科技的影響,提早準備(國家教育部設在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的“課程與教育研究基地”的教室已經具有這種雛形)。

三、網絡科技發展對法學研究與發表方式的影響,對法學研究評價方式和傳播方式的影響

在網絡科技發展以前,由于學術刊物分級分類,使得法學論文寫作難,發表更難。目前,大陸法學院有333所,本科在校生大約6萬人,研究生在校與在職人數大約3萬人,將近10萬法學后備人才可以發表的全國的法學核心刊物不到30本,省級社會科學理論刊物不過30多本,其他綜合學術刊物也不過40多本,所以,在大陸發表法學論文的刊物比經濟學和理工類的少,而人數多。

在我國,盡管法學論文雖然發表難,但是發表后閱讀與傳播也同樣困難,一般讀者不容易接觸到這些專門學術期刊。由于這些刊物的內容十分專業,所以,書店和郵局及報刊亭不會出售這類專業刊物。獲得這些專業刊物的惟一途徑只能到各個大學法學圖書館里去找。結果讀者查閱學術專業論文的成本比較高。現在,我國法學理論界在幾年前開始了一種將學術論文書刊化的趨勢,以各種部門法的《論叢》冠名,“以書代刊”來發表中長篇法律學術論文,這種做法使學術論文可以在一般書店里買到。

網絡科技發展后,電子專業學術刊物以一種新形式出現了。這種傳播形式發表周期時間短,可以短到按分鐘或秒鐘來計算;閱讀面大,對社會的影響面更大,更加便于閱讀和研究,更加便于保存和檢索,也更加便于引用和復制。我國法學院應該研究在網絡電子版的情況,設計學術評價政策和標準。

在我國,網絡科技正在將法學論文“KEY-IN(鍵入)”或“SIGANA(掃描)”到專門數據庫,法律數據庫正在與網絡連接,例如,北大法學院的法律數據庫已經開放,可以通過網絡閱讀法學專業論文。不但閱讀方便,檢索也方便。同時,使用“軟件包”進行隨機統計與分析也非常便利。過去讀者只能檢索論文、閱讀論文,現在配合軟件包來分析論文,檢驗論文中的數據,以便對論文的科學性、客觀性、實證性進行檢驗,讀者不再是被動的閱讀,而是主動地分析與評價。

理論界評價論文水平時,經常采用的一個指標:“引用率”。過去統計論文的“引用率”時采用人工方法,人工統計的“引用率”與實際的“引用率”存在差距,所以精確度有問題。在網絡科技發展后,法學論文可以在網上“發表”,上網“訪問”閱讀論文次數可以被計算機在閱讀該論文前,可看到已有多少讀者“訪問”閱讀了該論文。這種統計數據顯示可以給后來的讀者一個暗示:閱讀次數越高,證明該論文越引人注意。暗示的效果是“閱讀多者更多,閱讀少者更少”。在網絡技術領域,訪問網頁次數采用“點擊率”表示,點擊率越高,表明注意度越高,“點擊率”就象電視節目的“收視率”一樣。由于網絡科技的支持,使得專業論文的閱讀者規模可以成倍增加,這使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采用多元化的方法評價論文。這種特有的反饋有可能促使論文研究方法發生變化。

四、網絡科技在法學教育領域日益廣泛的融合導致教師與學生角色的互動

在我國一些大中型城市,法學院學生在使用網絡方面比老師具有更多優勢,因為學生中的“網蟲”數量遠比老師多。由于學生在網上花的時間多,加上學生之間有交流,所以,學生可以幫助老師在網上查找最新法律資料,使老師的講義中的信息隨時獲得更新。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學生是老師的“老師”。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發生了互換。

轉貼于

法學院的教師也不會因為在網上的時間比自己的學生少而感到自卑或羞愧,我國法學院的教師正在從“傳授法律知識”的先生轉變成為“傳授司法經驗的長者”。大學教育更多是傳授經驗。②在法學院司法經驗的傳授更加重要,因為司法經驗難以從法律書本上學到。即便是寫在法律教科書上的別人介紹的經驗,在學生自己沒有體會和經歷時,也不容易學到,法律經驗一定要靠老師,或有司法經驗的律師或法官傳授。司法經驗傳授本身就是一種法律教育,在此,法學教授與律師和法官的角色也發生了轉換。

由于法律的知識可以更多地讓學生自己學習獲得,各個國家,各種不同歷史時期的司法經驗比較與傳授將成為大陸法學院發展教育的一種值得注意的方向。由于學生、教師、律師和法官角色的互換,使得大陸法學院更加開放,更加面向司法實踐,更加面向社會,這種發展的結果將使法學院的法學教育從邏輯的法律向經驗的法律轉化,從情感的法律向理性的法律轉變,從書本上的法律向社會存在的法律轉化。在中國這樣一個傳統的大陸法系國家,封建社會的人治與儒學思想對法律的影響深刻,上述轉變對現代社會發展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五、網絡科技發展將使法學院的考試制度、論文答辯制度、學籍管理制度、課程設計、講義與教科書設計、研究與討論制度發生改變

網絡科技發展,將使法學院的教學管理發生許多變化。首先,考試制度會發生變化。使用紙張和圓珠筆的考試,可以由學生在計算機上完成。考試由主要考學生知道多少知識為目的,變化為考學生自己具有多少處理問題的能力。例如,發現新法律的能力,收集有關新法律的文章與資料的能力,使用“軟件包”從多種角度分析新法律的能力,預測新法律的社會效果的能力,相關法律與新法律進行比較與評價的能力。這些工作現在都可以在連接網絡與法律數據庫的計算機上進行。而且在進行這種類型的考試的同時,也會引導學生自己設計專用的分析軟件工具,設計專用的法律數據庫,安排自己的表達方法(數據源鏈接的方法,或是數據庫全文或關鍵術語或概念連接的方法,或者是多媒體技術表達方法)。

許多法學院的法學考試也可以采用計算機模擬法庭辯論、模擬雙方律師的博弈、模擬法官的合議討論過程、模擬判決等方式。對于法律知識性的考試,如果采用計算機選擇題考試,可以隨機判分,以杜絕或減少作弊現象。

網絡科技發展也使法學研究生論文答辯的方式發生變化。原來的法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答辯,采用問答式,教授與研究生的問答只在一個層面和同一空間、同一時間進行,外地、外省或外國的教授參加論文答辯,一定要乘坐飛機或火車、汽車等交通工具集中到某一會議室中,面對面地進行。采用網絡通訊技術,可以實現遠距離,不同空間,不同時間多層面的問答方式。

網絡科技發展還將影響學生的學籍管理制度。由于網絡科技改變了人們交換信息的時空,所以,學生在法學院學習的時空可以更加靈活。預計,不久的將來,大陸法學院的學生在校園外就可以參加法學院的課程,學籍管理采用開放式,學生不一定要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學業。隨著終身學習觀念的推廣,學習法律的年齡也不一定要限制。

采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成本可以非常低,甚至可以設計成計算機自動管理系統,減輕人的勞動,使得對本地管理與對全球管理的成本差別不大。

從2001年開始,北大法學院的“網絡與法律”課程已在網絡上開放,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HEALJECTION教授的“FINACIALINSTITRTIONANDLAW”課程也已通過網絡傳輸到北大法學院的服務器上,選課的同學們可以隨時通過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或法律圖書館的臺式電腦“上課”。他們的作業采用電子郵件寄給哈佛的教授。今后,這類網絡課程將越來越多。

一旦世界各國法學院的網絡課程互相鏈接,形成一個巨大的全球化的法學院課程體系數據庫時,大學法學院也就國際化、全球化了。

六、網絡科技發展使法學教育與相關學科發展產生融合,跨專業、跨學科發展將發生新的變化

網絡科技的發展使法學院與經濟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政治與行政管理學院、公共關系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社會與人類學院、人文學院等發生跨學科的交流。目前每個學院已經開通了自己的主頁,建立了自己學科的數據庫。以北大法學院為例,法律數據庫中已將法學院中的幾乎所有可以用信息表達的東西都放進去了。北大法學院的主頁將全球法律網站的搜索引擎、法律數據庫和法律相關傳媒都鏈接在一起,這個網站已經被美國YAHOO網站統計為在中國大陸法律專業訪問率最高的專業網站。

如果將來文科中的每一個院系都將他們的主頁實現專業搜索引擎、專業資料數據庫和傳媒鏈接,或者更多層面的聯系,就已經為跨學科研究與交流提供了技術支持的空間。在這個網絡空間里,學科之間的融合,通過數據庫的“鏈接”,通過專業網站的“搜索引擎”以及傳媒及時的、獨特的表達,將變得非常容易。因為在網絡技術支持的空間,跨學科在信息科技的支持下,不同專業的人與人的磨合少了,不同專業知識與知識的融合多了。

七、網絡發展使法學院畢業生的就業去向發生了變化

網絡科技的發展還影響法學院學生的畢業去向。過去,法學院畢業生主要在司法部門、政府機關、公司企業工作或進入律師事務所學習做執業律師等。網絡科技的發展有可能給學生開辟一條新的就業道路:IT律師與IT司法行業。最早從事這個行業的專業是國際大型律師事務所采用軟件技術進行接受客戶的委托前的“”。由于專業責任和道德的限制,同一家大型的國際律師所不能同時原告和被告,從主觀上講,律師事務所不會這樣做。但是從客觀上說,不同國家的公司委托時,可能無意識地出現“一主二仆”的現象。IT軟件技術使得這種查詢能在非常短的時間內解決問題。

由于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新的律師業務和新的法律咨詢業務可以在這些技術的支持下完成,從而大大降低律師的收費幅度。使越來越高的律師費向合理的、有利于競爭的、方便客戶的方向發展。筆者暫時將這個新的司法領域稱為“E-LAW”,或叫做“電子法務”。③

八、網絡發展正在改變法學院的師資構成,學科與學派的發展產生新的方向

大陸法學院師資構成的變化,正如原來金融證券領域以學習經濟類和金融專業的人員為主一樣,在金融電子化后,計算機專業人員大量進入金融界,已經占了相當大的比例。當金融業轉向金融信息業的時候,計算機和信息專業的人將會有更多的到金融領域就業的機會。

與計算機專業人員一樣,在金融業中也有越來越多的數學專業、心理學專業,甚至法學專業的人進入。同樣的情況也將出現于法律業,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其他專業的人員進入法律界。

法律數據庫、法律網站搜索引擎技術、法律新聞傳媒業的發展、E-LAW的發展需要更多的IT專業人員加盟,或者是學習經濟學的專業人員,講授“法律經濟分析”類課程。

現在在中國大陸的法學院里,計算機專業人員主要從事網絡維護和專門軟件設計工作,但是,現在在北大法學院已經開設了由計算機專家講授的“網絡法律”和“軟件版權保護”網上課程。

九、網絡科技發展將提升大學法學院的學術能力,提高其綜合實力,影響法學院對社會的“貢獻度”和社會的“支持度”

網絡科技的發展對法學院研究能力與學術發展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網絡科技有助于各個法學院研究能共享資源和學術交流,也有助于各個法學院發展自己的特色。在網絡科技發展前,由于資源共享和學術交流的成本較大,各個法學院容易向“小而全”或“大而全”的模式發展,會導致重復建設,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學界曾有一個共識:“半個圖書館,等于沒有圖書館”。網絡科技在法學院的應用可以改變這個傳統的共識,在網絡科技支持下,“半個圖書館也可以等于一個完整的圖書館”。

使用網絡科技還可以提高法學院的教學與科研成果對社會的貢獻。大學原來是有“墻”的,各個法學院是有“室”的,這樣在地理位置上將法學院與社會分開。特別是目前大陸一些大學考慮到校園安全,大學入門的手續比較煩瑣,社會公眾訪問大學不便。網絡科技的發展可以使法學院的課程上網,網上法學院可以實現“無墻法學院”或“空中法學院”。中國有著地域廣闊、人口眾多的特點,使用網絡科技實現遠程法學教育可以克服傳統法學教育分配不均的問題。大陸連續多年進行全民普法教育,每次普法教育都要進行幾年。由于采用的教育手段比較傳統,所以效果還有更大的提高潛力,如果通過電視網、互聯網,采用圖本化、音響化、數據庫鏈接化、文本鏈接化、多媒體表達化手段,將會使法律教育的效果大幅度提高。

衡量一所法學院對社會貢獻的大小,可以使用“貢獻度”表示。法學院除了向社會提供合格的人才外,還要將法學研究成果及時向社會,參與立法和司法的重大理論問題的研究,參與大眾普法,對社會開放式教育,對青少年進行法律知識傳播,對受法律處罰人員的法律知識與心理輔導等,這些工作可以通過時間量和工作質量來表達。法學院對社會的貢獻度越高,獲得社會的關注程度也越高,獲得社會各種資源的支持度也越高。法學院不可能獨立于社會而存在,更不可能脫離社會支持而發展。網絡科技的發展使法學院對社會的貢獻與獲得社會支持的規模更增大和更有效。

十、網絡科技改變了法學院傳統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原則,例如,政府與網絡、法律與網絡、國家與網絡等的關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h色视频在线观看| 肉体裸交137日本大胆摄影| 成人激情五月天|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男同 |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区二区欧美性插b在线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妇女一二三区|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真实的国产乱xxxx|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漫画|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 18一20亚洲gay无套| 国产精品岛国久久久久| 日本肉体xxxx裸交| 三人弄娇妻高潮|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免费特级毛片|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视频| 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xxxxx97国语对白| 欧美猛少妇色xxxxx猛叫| 免费看黄a级毛片|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成在线人免费视频| 欧美三级真做在线观看| 樱桃视频大全免费高清版观看下载|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黑人大群体交免费视频| 免费极品av一视觉盛宴|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综合二区三区| 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麻豆 | se01午夜精品无码|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