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02 21:40: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茶文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唐代幽州出了個茶“亞圣”
在中國茶文化歷史上,除了“茶圣”陸羽,還有個被稱為“亞圣”的人,他就是盧仝。盧仝(約795年~835年),號玉川子,唐代幽州范陽人。他不僅是唐代著名詩人,也是最優秀的茶人。盧仝雖屬范陽世家大族,但他這一支大約已沒落。據說他家境貧寒,但讀書卻很刻苦,年輕時曾隱居少室山,不愿仕進,卻成了著名詩人。其詩風獨特,近乎散文,多針砭朝政,反映民生疾苦。盧仝這種清高致遠的性格,使他與茶文化相通。
盧全在茶藝方面很有造詣,但他之所以被稱為“亞圣”,是由于他留下的一首著名的茶詩,這便是《走筆謝孟諫儀寄新茶》。其中幾句寫道:
一碗潤喉吻,
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
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
生平不平事,
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膚清,
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
安知億萬蒼生命,
在巔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向蒼生,
到頭還得蘇息否?
在這首詩里,盧仝用飽暢洋溢的筆墨描繪了飲茶過程中逐步提升的意境?!耙煌霛櫤砦恰?,還只是物質的功能,“兩碗破孤悶”,已開始對精神發生作用,用茶澆開了心中的塊壘。三碗喝下去,神思敏捷,李白斗酒詩百篇,盧仝飲三碗茶便有“文字五千卷”。喝到第四碗,便激起精神的力量,生平所見不平之事激蕩著每一根毛孔。待飲至五碗、六碗之后,便有通仙得道、飄飄欲飛的感覺了。但是,天有風雨,人神阻隔,何況他又感到自己不能拋下億萬苦難蒼生。所以,最后筆鋒一轉,請孟諫儀轉達對億萬貧苦茶農和百姓的問候,希望他們得到休息。盧仝把幽燕文人治世的傳統與茶清致雅麗的文化韻味結合起來解釋茶道思想,這是他最大的貢獻。后世北方茶人大多沿著這條軌跡發展,而北京茶文化也更多了些淳厚、積極的色彩。
“千叟宴”把茶的禮儀推向空前
“以茶表敬意”“以茶明倫序”和以茶會友,是中國茶文化的重要內容。所以,自唐宋以來,宮庭內便常舉行茶宴。不過,最大規模的宮庭茶宴還是出現在清代的北京。滿族得天下于馬上,但人關以后便盡量效仿中原文化。特別是乾隆皇帝,雅好詩詞,到處附庸風雅,對茶這種清雅的文化自然是不能不愛的。據說,有的大臣奉迎乾隆說:“國,不可一日無君.”乾隆卻悠然接道:“君,不可一日無茶?!鼻〕=M織文臣在重華宮聯句,參加者共18人,每人四句,臨場由皇帝出題限韻,詩成賞茶并賜珍物。不過,最大的茶宴還是“千叟宴”。
“千叟宴”早在康熙朝便開始了。康熙五十二年,適逢60大壽,各地官員為拍皇帝老兒的馬屁,鼓動一些老年人入京賀壽,于是,康熙決定舉行“千叟宴”。不過,這首次的“千叟宴”并未在故宮之內,而是在暢春園舉行的。當時,有65歲以上的退休官員、文武大臣及士庶共1800余人參加。我國對茶的評價向來比酒的地位高,有“茶在酒上”之說。所以,“千叟宴”的內容首先是要品茶,然后才進些食品。況且,這么多的“退休老頭兒”也不勝酒力,所以更要以茶為主了。大宴開始,樂隊奏丹墀清樂,膳茶房先向皇帝、太子進茶,1000多老人們行禮,然后與宴者才能共飲。既表明臣下對皇帝“以茶表敬意”,又體現皇帝對臣庶“以茶示雨露均分”的美意。有了這次大茶宴的鼓舞,到乾隆時興致更高,于是屢屢舉行“千叟宴”。最大的一次人數多達5000人,在故宮的乾清宮內舉行。乾清宮內擺布不下,又將壽寧富、皇極殿辟為宴席之所。這樣多的人飲茶自然很難體味茶的清雅韻味,但卻把以茶為禮儀的精神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茶宴后,飲茶器具皆賜與會者。幾千人的茶會,賞茶、賜具,也只是皇家才有的氣派。這大約是我國歷史上,也是世界各國集體茶會的冠軍之作了。
上行下效,皇帝如此重茶,大臣、文人自然紛紛效仿,于是,京城上下,處處飲茶。宮廷內還保持北京民族的習慣,多飲奶茶;而官員與文人則多飲綠茶和花茶,講什么“明前”“雨前”,普通百姓,雖只能買些低廉的花茶,但亦不可或缺,還稱之為“高末”。北京人是很講禮儀的,來客敬茶是普遍的習慣。當然,也有官員們制造的陋習,比如,有客來訪,主人不大歡迎,或是談得不耐煩了,便端起了茶碗,這叫“端茶送客”。但總的來說,茶在北京是禮敬、親和的象征,雖然沒有江南茶那么細膩、清雅,但更多了些質樸、實在。
北京的茶館文化
北京在很早時就出現了茶館,明清時已遍布京城。清室滅亡,宮廷茶文化衰落。而到民國以后,由于都城的南遷和軍閥戰亂,文人煮茶品茗的雅興自然也減了不少。表面看,茶文化似乎衰落了,但實際上卻深深地滲入到民間。所以,這一時期北京的茶館文化內容和形式都很豐富,有大茶館、清茶館、書茶館、貳渾鋪、紅爐館、野茶館等等,以適應不同人群的需要。
書茶館是茶與文化娛樂相結合,主要是吃茶聽評書。舊北京的書茶館主要集中于東華門和地安門外。如東華門外的“東悅軒”,地安門外的“同和軒”便是最著名的書茶館。書茶館一般分為“白天”與“晚燈”兩班。白天從下午三點至六七點,晚燈由下午七八點直至深夜。有的是藤椅藤桌,有的則是木椅木桌。真正的書茶館往往是由說書先生說大部評書,有時一部書要說上兩三個月,有《三國》《兩漢》《隋唐演義》等歷史題材,也有《包公案》等公案小說,還有《聊齋》等神怪故事。而天橋一帶的書茶館則大多為曲藝,內容也更通俗。
清茶館的文化氣氛似乎更濃重一些。這些地方一般賣清茶,陳設雅潔簡練,夏季除室內設雅座外,還在門外或院內高搭涼棚。這些茶館里多閑人和老人,許多人提了鳥籠子大早便出門“遛早兒”,茶館清晨5時許便開業,以迎接“遛早兒”的人。老人們在護城河兩岸打打拳,遛遛鳥,之后便進到茶館來,講茶經,談鳥道,邊喝邊談,還比賽誰的鳥叫得好聽。有的鳥經過訓練,不僅能發本聲,還能模仿老鷹、布谷、大雁等十幾套叫聲,飲茶和自然情趣得到巧妙結合。而專供客人下棋的清茶館又稱“棋茶館”,設置簡樸無華,茶客飲茗提神,專注于棋,往往終日流連其中。
“野茶館”是季節性的,是與園林、郊游結合的產物。北京人春天要出城“踏青”,夏季要到荷塘賞蓮,金秋則到西山觀滿山紅葉和農家的瓜棚豆架。于是,茶館老板們往往在風景名勝之地搭起茶棚。游客們玩兒得累了,便到野茶館來歇歇腳,品品茶。這些茶館有的在蘆蕩之側,有的在農田之間,有的在橋頭路旁,’還有的在山林古剎之中。在野茶館里,茶人可以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暫時忘卻都市的喧囂。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愛將焚香,掛畫,插花,點茶視為人生四大雅樂,進而也發展成了用一種程式去體驗其中奧妙的四大雅道,既香道,書道,花道,茶道。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伴隨著茶葉的出現開始興起,到唐宋時期中國茶文化才真正發展到頂峰,唐時期既由茶文化發展出來一種茶道,也就是今天日本鼎鼎大名的茶道,茶道是通過一種品茶形式去修身養性,品位人生,感悟自然道法的嚴格儀式過程,因此最初只是修身克己,思想得到一定升華之后,再去通過品茶去品位人生世事,最后的最高境界才是達到“悟道”的地步,因此,這也是茶道學習者需要經歷的三步,唐宋時期茶道講究的是茶禪一體,通過嚴格的儀式修煉自己,通過品茶“得道”,最終達到茶人境三者合一得天人合一思想,因此,唐茶道真正在乎得不是沖茶,品茶,前二者只是一個媒介,通過此帶入儀式中,又通過儀式升華到自己的心界,因此“醉翁之意不在茶,而于禪也”。日本茶道雖是學自于唐宋茶道,但卻也有不一樣的地方,唐茶道雖然也有一定的請客待客奉茶儀式,但也有看重行為灑脫,融合于自然當中的一面,而且中國本來就看重“無道既道”“心中有道”更多的看重宜情,自然,幽雅灑脫等方面,追求人本性中的自然法道,而不是強化欲速則不達,因此雖然有一定的儀式,但可以自由的程度大些,不必嚴格依照。而日本茶道程式非常僵化,大到主客每一步的舉止行儀,小到茶具的擺放位置,杯箸放左放右,對事茶者(多半是主人或家里女主人)的要求更為嚴格,先邁哪只腳,怎樣行動都有嚴格的規定,其實,這樣繁瑣的程式也有它的好處,培養忍性耐心,不停用同樣的動作來磨練自己,鍛煉堅毅的品性,其意義早已遠遠超離了品茶的本意,而看上去更像是主客一起進行的一門修煉課程,而中國當時的茶道,除了對主客之間的應答禮儀,事茶者制茶,泡茶,奉茶的一套程式有統一標準規定之外,其余則是更看重個人的感悟,自身的修養。
中國茶文化主要包含四大塊:茶道,指品茶過程中自身的修煉自我的修養以及參禪悟道感受自然,茶境,指品茶時的環境,幽雅的環境,對修身養性是有很大幫助的,因此,茶道與茶境分不開,茶禮,指茶事過程的禮儀祭祀等形式,茶藝,指表面的一層,即制茶沖茶時的技藝或者藝術加工,可惜的是,如今茶道與茶境文化自然已成了日本的茶道,茶禮則被韓國學去并發揚光大,只剩下最膚淺的茶藝(也算是沖茶過程中的藝術修養但僅僅限培養情操藝術方面),看著鄰國都有了“茶道”自己堂堂中國發源地怎能沒有?因此把此揀去算是兜了底兒,這就是近年來剛剛興起的茶藝,更夸張的是,竟然發展成為一種表演形式,沒有主客間一起的修養及心理交流,有的只是下面的一群當看電影似的觀眾,或者是一種街頭現買現賣當賣油條式的飲食推銷,下面請個客人,沖壺茶給他喝,而臺下那位自然而然的想到的是期待茶的美味,所以,這又成了一種飲食文化了,唯一的亮點就是沖茶時的技藝,這樣既有趣又值得觀賞沖出的茶也自然美味,再加上茶藝小姐帶有表演性質的儀式,還可以看到美女紅袖添香,也算不錯,至于道不道的,就全靠自己去體味了,可悲呼?孰可悲呼?因此,中國的茶文化只能是茶藝,叫茶道就有點暴殄天物了。
中國歷代茶道按種類分可以分為三個,即煎茶道,點茶道,泡茶道,唐時期流行煎茶道,宋時在有煎茶道的基礎上又有點茶道,同時宋時還盛行“斗茶”通過品茶猜茶品,打禪趣,日本的茶道,就是吸收了煎茶道和點茶道以及斗茶的形式(自己又在其基礎上發明了“抹茶道”)宋亡以后,代表雅文化的上層社會“雅道”失傳,被元統治的都是一些漢人平民哪有什么文化,明以后才發明了泡茶道,就是現在人們所習慣的,喝茶方式的雛形。如果說唐宋茶道講究的是茶禪直接結合的話,那么盛于明中期的泡茶道則更多忽略了表象上所表達的禪的意境,而是在茶藝上表達茶趣一體,形式上注重“道”,現在的中國茶藝追其源頭來其源也是泡茶道,其中最流行的”茶道表演“,始于清代宮廷,也可以說,到了清代,茶藝中本身蘊涵的修道意義才轉化為完全以表演形式奉茶的表演意義。但現在的茶藝又和明時的泡茶道不太一樣,正確說是內涵更加退化了,現在的茶藝文化,則是由清代出現的工夫茶道發展而來,雖然工夫茶道流行于福廣地區,但也有很多不拘小結或者說退化的地方,比如說每個步驟起的一些華麗的詞名,技巧上華而不實,使用蓋碗,高沖壺,“點兵”等方式太過強烈(茶道整個氛圍應該是安靜溫和并天人合一的)不出示茶具(茶具不僅是茶本身也是整個茶文化的載體)動作上的夸張過去其形式本身的夸張,鑒賞茶葉好象很無聊,聞香品茗杯口在一起送給客人很不衛生,更重要的是,沒有客人同步驟一起品茶養性的互動感,要知道,表演不是本意,更重要的是茶道精神,哪怕僅限于品茶上。
2、茶文化禮儀
下面就說一下明中期盛行的泡茶道儀式,按理說真正的茶道文化應該在唐宋,可惜的是儀式方面已經斷代不復存了。而且,唐宋雖然有茶道的儀式,但他們往往更喜歡單純的品茶。主人邀請客人來品茶,沒有侍女沖茶,只主客幾個人,旁至多只有一童子捧案侍立,尋找一分特殊的環境。沒有沖茶-奉茶-品茶的儀式,而是拿出現成的茶招待客人。大家坐在一起只喝茶,不多發言,觀察周圍的景色。最重要的是保持一種清、靜、和、寂的氛圍,禮儀形式也從簡,童子捧案向客人進茶,客人立身回禮。
明時期的泡茶道將侍女的侍茶茶藝與主客品茶悟道結合在了一起,有點介于唐宋時期的品茶和后來茶藝表演之間,既有茶藝也有修身養性方面的特征,因此也可以歸為茶道,一般只用于主人待客上席間請茶師來主持茶藝。但明又有了一種新文化意義上的發展,即茶藝成為大家閨秀的閨中之樂,作為修身養性的鍛煉過程。同時又可以培養藝術情趣、藝術情操,使得自己心靈手巧,蘭心惠質,建立德馨。因此頗受大家閨秀的青睞。其意義如同于撫琴、刺繡、插花重在自娛自賞。做茶藝前可先撫琴,然后凈手焚香、備器候用、溫杯熏杯。其形式與現在工夫茶大抵一致。茶藝的過程中還可以賞月賞畫,作為自身的修養(過程中,注重動作姿態的優雅)。
下面就來說說待客中的茶道。唐宋時期的茶境,即品茶的環境,以戶外為主。多選擇禪室道場內,清風明月下,村野郊外,林里山間等愜意的地點,以自然環境為主。到了明代,明人發明了專門的茶廬茶室這樣特殊的地點,室內陳設多以配合茶藝表演操作而設置,基本格局每間茶室幾乎差不多,個別的布置,如掛畫擺設等皆按照主人喜好與品位來安排。不同的布置代表了主人不同的品位和不同的思想感悟。
室內基本陳設:茶師位置一般在室內北面,對面隨意擺放幾張繡墩作為主人和客人的座位。中式茶道中的坐次很隨便,不拘一格,主要是感受自然的氛圍(日本茶道中客人皆列排坐于室內的左右兩邊,皆嚴襟正坐,座次的排位很關鍵,品茶時將杯子傳遞每人只品一口,有點類似先秦時朝會的感覺,氛圍莊嚴肅穆)茶師用一長條方桌,背后設一屏風,中間一坐墩,桌左邊設茶洗、水,桌右邊擺設一插花花瓶。茶師坐著事茶,侍女捧案于旁邊。
準備器具:一茶座(最好表面帶格為漏水裝置);一茶煲(盛開水用);一茶爐(煮茶用,旁最好帶有小擋風屏);一茶洗(洗茶杯用);一茶葉罐(裝茶葉用);一茶罐(搗茶葉用)、茶勺(盛茶葉用)、茶漏(盛茶湯用)、茶搗(搗碎茶葉用)、茶竹(夾茶杯用的夾子)放于一瓶里;一小香爐,茶座上擺放一套聞香杯、一套品茗杯,外加茶壺。
對主客要求:做到安靜,有禮有序,正裝出席,不說話私語,主人禮讓客人。
對茶師要求:動作有序不緊不慢,莊重,行動優雅(注重)有禮。人員一般為一茶師,兩陪侍侍者,侍者站屏風左右斜向捧案而立,無案時應合手而立(合手,手搭于腹前掩于袖中)茶師與侍者行禮時都應合手而鞠躬。
儀式:
待客賞境(茶境)——茶藝前,主客聚齊,主人與客人依次行禮問安,一般是客人行禮,主人答禮。主人招待客人,陪其談話,順便請客人參觀茶室,主人向客人展示自己的布置,并請客人點評,作為話題。
品初禮茶——茶藝開始前,主客落座,這時都不再講話,茶師率其侍女進,到桌前,橫列一排鞠躬致敬,主客起身答禮,然后皆落座。茶會便正式開始。
凈手焚香——侍女先捧水盆進,茶師凈手(象征性)然后依次走到客人跟前,先客后主,主客也需凈手。古代人認為茶事是心誠莊重的,同時亦要保持清潔,凈手無疑已等于凈心)然后茶師點燃香爐,一放于自己桌上,一讓侍女放于客人坐中間的矮案上。靜氣之香在茶文化中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增添意境外,還利于調節氣氛,增添平和的氣息,更利于在座人們心靈之間的聯系交流。
展示茶具——然后茶師將茶具放于案上,侍女捧案將茶具(主要是茶杯)分發給客人供其觀賞點評。
3、茶文化禮儀
洗茶
巖泉初沸——第一步先煮水,泡茶道直接用開水沖泡茶葉末即可。(唐宋時期的煎茶法則是將茶餅直接煮成茶湯,因此第一步需要“搗茶-煮茶-調茶”,用茶勺取茶葉放入茶罐中,用茶搗將茶葉搗碎,搗時要慢,細,雅;再將茶葉放入茶爐中,注入開水煮茶;煮好后,用茶拌輕調茶湯,盛起復放回,調法很有技藝)。
洗茶
孟臣三沐——水開(茶湯煮好)后,用茶漏盛開水輕輕淋洗于茶壺上(謂之溫壺);再打開茶爐,用茶漏盛茶湯注入茶壺中,盡量注過多量的水,然后用壺蓋輕輕一掃,茶湯順流淋滿壺身(沖泡);然后蓋上壺蓋,再盛茶湯淋壺身(使茶壺里外皆有茗香)。(在沒興用茶壺泡茶之前,直接用茶漏將煮好得茶湯淋于茶杯上,也為三淋,第一步用開水輕淋杯身,第二步注入茶湯,第三步復用茶湯整個淋之,淋法有技藝,或沖或滴,或緊或慢)后來有了茶壺,不同茶器質料泡茶時能更加有利于保存味道,例如紫砂,還有一種茶壺,頂蓋處有孔,這樣是使茗香能散發出來,同時又利于蒸發味佳,明茶藝愛用露孔散氣,稱之為“茗香壺”。
洗杯-溫杯-熏杯——與料理茶壺是一樣的,茶杯也需要溫-洗-薰,這邊用精致的茶壺還須泡上一些時間,先取出手帕(最好為綢巾)放于桌上疊成小方,逐個擦拭茶杯,再用茶夾夾杯依次放入茶洗中過水清洗,再夾茶杯于茗氣前滾熱溫燙,最后將茶杯放于香爐前熏香靜氣。
盛湯倒茶——茶泡好后,依次往茶杯里注水,玉液回壺,如果茶壺是“茗香壺”的話,還可將茶杯里的水重新澆回茶壺中。
茶香合壁、遞手傳香——回壺后,再次注入茶水,這回將聞香杯蓋于其上,左手托起,右手覆于杯上,端至胸前,左右晃三次,是為茶茗之香與茶氣之香交合在一起,然后取下聞香杯,雙手端于鼻前,捻轉而嗅,然后侍女再將聞香杯奉與客人,客人依次如狀品嗅。
奉茶——將所有茶杯注上茶水后,取聞香杯覆于其上,再取絲帕覆茗香上反復靜氣,然后將絲帕放于左手,用右手折疊,將茶杯放于絲帕上,然后雙手放茶杯于案上(用絲帕墊茶杯主要是怕燙手,而且一些好質的絲料隔熱,至于動作,則是為了好看,同時亦要講究奉茶時的幽雅禮儀),然后侍女捧案依次奉于客人,先客后主。侍女奉茶時,應舉案至眉一下,以示尊敬,客人原座躬身答禮,方可接過案。
品茶——品茶時,先合香;茶師示意,眾人左手托杯,右手覆于杯上,一起端于胸前晃動三次,謂之茗氣合香。再聞香;右手取下聞香杯,左手托于鼻前,捻轉而嗅,然后才是品茗;左手端起茶杯(連帶絲帕),端至嘴前,右手將茶杯于絲帕上轉三圈,謂之觀湯色,然后遮注杯前部而飲(其實不只茶道時這樣,古人無論喝酒還是品茶,都要將手遮于杯前部,防御品飲時的不雅觀)然后放下。(對于品茶時動作最為注意,也算是整個茶藝中唯一要求行儀,規矩得體的地方吧,先前都不是注意動作的,最多是“弄茶”一做一觀而已,因此,品茶時左手右手等動作,是為注意的)品飲一共舉三次。因品茶至多三口,亦不能大口喝,只能細細抿之,一品苦澀,二品甜膩,三細細回味。
筆者和朋友都不算是茶人,說起茶文化自然又是一番容易被看成“變味的邪說”,作為營銷咨詢界人士,要說“茶文化”的話題也就離不開“營銷”的參雜。我們曾笑話過洋人也不盡懂咖啡文化,咖啡商人們口口聲聲說“文化”,而做起來盡是些與“文化”不相關的事,如用咖啡樹去造紙,然后用這種紙張來做宣傳咖啡產品的宣傳冊等,這樣伎倆也被捧為是咖啡文化。而今我們的茶文化也在步其后塵,遍布街頭的茶葉店里不乏仿古家具、制茶器具等實物或圖片,也認為這便是宣傳茶文化。從非專業人士的角度來看茶文化,而且從茶葉企業的營銷與茶文化的關系角度來看茶文化,許孫鑫認為茶葉企業談茶文化的目的在于對促進產品銷售,如果茶文化與茶營銷不能很好對接,企業就失去談論茶文化的意義。
從“元泰紅茶屋”里的所見所聞可以看出,茶文化在企業營銷中的意義在于利用茶產品引導某種消費現象,通過對這種消費現象的推廣普及拉動產品的銷售,這是茶企業在茶文化中扮演的角色;此外,社會上飽受質疑而又悄悄暢銷的天價產品現象,如“天價香煙”、“天價大米”、“天價礦泉水”等,茶企業是否從這種天價產品暢銷的現象中得到啟發?有人抽天價香煙,有人吃天價大米,甚至有人喝天價礦泉水,“天價茶葉”不也一樣有消費者群體嗎?
在福州的“元泰紅茶屋”里頭,細心的人們一定會發現這種“茶屋”深受市民們的歡迎,“茶屋”引來“不為喝茶而又離不開茶”的人們,就是因茶而派生出的社會現象,這便是“茶文化”了。與更多茶企業去宣揚“茶葉如何種植、如何加工”相比較,元泰公司可謂是對茶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人們在工作中在生活中需要“紅茶屋”這樣的交流或休閑場所,而這種場所又勢必帶動茶葉的銷售。因此,如何創造條件引導人們進行茶葉消費,這種思考才是廣大茶葉企業理應去研究的“茶文化”。
劉秋萍的父親是老茶人。在父親的影響下,她自幼就愛喝茶,而且凡是有關茶的書她都找來讀,并深深地銘記在腦海里。1979年。她從插隊的云南返滬,被分配到一家飲食店工作。從洗碗、切菜開始,做服務員,再做副經理、經理。上世紀80年代的上海餐飲業重新紅火,生猛海鮮、山珍野味、重慶火鍋,乃至各種各樣的大排檔的油煙和喧囂,幾乎淹沒了曾享有世界聲譽的海派餐飲業。深受茶文化熏陶的劉秋萍思考著:這能代表中國飲食文化的主流嗎?為什么不能以茶文化的底蘊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造出富有新特色的茶菜,使之既增加茶肴的營養含量。又兼有高層次文化品味的享受?她決心從自己管理的飯店開始這一探索。
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劉秋萍開始了茶菜的文化創造??梢越梃b的茶菜菜譜基本沒有,她只能一點點摸索。終于,她摸到了竅門,找到了配制茶菜的規律:在吸收滬菜、粵菜、川幫菜、潮州菜特色的前提下,創新烹制出各式茶菜。如今已有烏龍茶菜系、綠茶菜系、紅茶菜系共一百多個品種,成為上海餐飲業公認的獨樹一幟的茶菜館。
1999年6月,在中國茶道專業委員會成立與中國茶道學術研究會召開期間,劉秋萍在北京國宗茶道館為出席會議的茶界同仁做了一桌精美、豐盛的茶宴。
秋萍繪聲繪色地為大家講解每一道萊是用什么原料、什么方法制作的,這道菜的訣竅在哪里。如“紅茶牛肉”,是用紅茶汁先將牛肉塊煨好,再配以其他佐料燒制,一則是去其腥味,二則使牛肉變得鮮嫩,不會嵌入牙縫。牛肉入口慢嚼,一股濃濃的紅茶與牛肉的香味溢滿口中?!疤K堤春曉”,主料是冬瓜、西蘭花、火腿片、青菜、豆腐等。將冬瓜片先在綠茶水里煮開,使冬瓜色澤變成白中透綠,后用高湯煨。這道菜的特殊在于不加味精,只食其自然的菜鮮和茶香……
臺灣中華茶文化學會理事長范增平向人介紹:認識秋萍有10年了,在天天旺品茶、看茶藝表演、吃茶宴、侃侃而談茶文化,她總是口惹懸河、滔滔不絕,展現她對茶文化的知識。我理解她對茶文化的抱負,更希望將茶文化落實在生活上。秋萍告訴我,她準備出版一本《中國茶宴》,我即送給她一本《茶菜藝術》的書。“天天旺茶宴館”所推出的茶菜,道道都有幽雅的文學名稱,并賦予它文化涵義,從實質上來說,每道菜的色香味和茶的特質搭配都很講究。吃一頓茶宴,不僅享受它的色香味,還享受了中國優美的茶文化的精華。
關鍵詞:清代;茶;文化
茶的起源
茶最早被發現于中國,所以說中國是茶的故鄉。早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就有關于茶樹的記載,稱之為南方之嘉木。①
關于茶的發現和利用一說,很多文獻均記載了:“神農氏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②,這里的荼就是指現代的茶。而神農時代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會,由此可以推論出在中國茶的發現利用,至少有四五千年以上的歷史。
清代民間的飲茶習俗
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獨有的飲茶特點,發展到清朝,飲茶的特點就尤為顯著了,清朝是中國傳統茶文化的終結,也是現代茶文化的開始?!安琛币呀浻|及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然而在清朝不同階層的人對于飲茶方式有著不同的特點與要求,從平民百姓到富家大族對于茶葉的擇選、泡茶用水,以及茶具都有著不同的特點。
在清代民間,一般只有條件較為優越的百姓,才會有時間和條件去飲用茶水,然而他們對于茶的擇選以及泡茶用水和茶具都不是很講究,但是在他們飲茶過程中茶湯一定要是熱的,如果冷了,就會將茶湯倒入壺中加熱后再飲用,喝茶的時間和抽上一支煙的時間是差不多的。在北方一些地區,人們會把茶壺放置在火爐上來煮茶,但也用蓋碗泡喝茶,先用銅或土壺燒水,燒得幾次沸騰,然后把茶葉放在蓋碗里,倒入沸水泡開飲用。茶葉泡出來后呈現黃蠟色,即是黃茶或發酵茶。烹茶的燃料多用石炭,并且把燒過的石炭磨碎后壓制成炭塊以備用。③在民間婚禮習俗當中,飲茶是一個很重要的習俗,當中女方接受了男方的聘禮稱之為“小茶”,男方去女方家迎接新娘稱之為“大茶”。
在清代,茶在富家大族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茶葉的擇選,泡茶用水以及茶具都會潛移默化的彰顯著他們顯赫的身份與地位,比如說,在《紅樓夢》櫳翠庵品茶,當妙女捧茶給賈母時,賈母初以為是“六安茶”而不吃,當被告知是“老君眉”后才方吃。體現了在封建社會里,不同的身份和不同的茶,這是尊卑有別的。富貴家庭中泡茶用水也是很有講究的,一般用上好的泉水,也有用舊年雨水和梅花雪水。曹雪芹在《紅樓夢》的櫳翠庵品茶一章中就有對茶水有一段絕妙的描述。妙女向賈母獻茶后,但是講究烹茶的賈母覺得好茶還不太放心,又問:“泡茶用的什么水”妙女笑答“是舊年的雨水”賈母便吃了半盞。④由此可見對于茶具的擇選,不僅要求精美名貴而且要體現出相應的身份地位。
清代各少數民族的飲茶習俗
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個分支,自古以來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所以我國的茶文化包含了獨特的少數民族的茶風俗,唐朝時期,飲茶的習俗已經開始向各少數民族地區傳播,同時也逐漸的滲入各地少數民族人民的生活當中。清代時期我國疆域范圍內的蒙古族、藏族、哈薩克族等少數民族有著不同的飲茶習俗,但又相互牽連相互影響,清朝時期茶已經成為少數民族離不開的飲品。
蒙古族的飲茶習俗
蒙古人:主要生活在草原的畜牧民族,后來因逐漸與中原漢文化相交融,受到了漢族飲茶習俗的影響,開始了飲茶生活,唐朝時期只有統治階級才能飲用直到明朝時期才被廣泛接受,到了清朝時期則是茶馬貿易的主要地區,起初蒙古人喝茶也是清飲,后來因為環境因素和受到藏族地區的酥油茶影響,逐漸開始調飲,每個地區的蒙古民族調飲方式也是不一樣的,但都是奶茶,主要是將茶和牛奶混合煮沸飲用,蒙古族對奶茶的喜愛程度可以用“寧可三日無米,不可一日無茶”來形容,據文獻中記載蒙古族同胞“飲喜磚茶……磚茶珍如貨幣,貧者皆飲之。二、三日不得,輒嘆己福薄……”⑤。由此可以看出奶茶對于蒙古族的重要性,直到今天,蒙古族依舊喜愛飲用奶茶,并且把它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藏族的飲茶習俗
藏族:生活在西南高原的藏族居民有著一千三百多年的飲茶歷史,自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把茶葉帶入了,就開啟了藏族人民飲茶生活,藏族人民有著獨特的飲茶習俗,調飲出來的茶被稱為酥油茶,其做法是先熬制磚茶,然后倒入酥油并放入酥油桶中用一個木棍攪拌,是油茶混合,之后加入鹽放入鍋中加熱,香噴噴的酥油茶就制作好了,除此之外,藏人把茶看做是神圣和純潔的象征,文獻中也有記載藏民將茶當作“天界享用的甘露,偶然滴落到人間”,并說“諸佛菩薩全都喜愛,高貴的大德尊者全都飲用”。⑥因此藏民往往把茶與神的功能聯系在一起,在向寺廟所求的神物中茶是必不可少。不僅如此,酥油茶往往是招待貴賓,客人的重要禮儀,噶倫卜藏人有客人時會先飲油茶,次土巴湯,次奶茶、抓飯。在清朝藏族的土司與漢官相見,“先遞哈達,漢官亦以哈達賚之。次送奶茶,則答以塊茶及銀牌、綾緞。⑦這充分的說明酥油茶影響著藏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經成為藏人主要的飲食文化之一。
維吾爾族的飲茶習俗
維吾爾族:主要生活在西北新疆的少數民族,維吾爾族是一個農牧相結合的民族,維吾爾族真正廣泛飲用茶是到清朝雍正時期茶馬貿易全部開放之后。他們的飲茶方式似于蒙古族,主要是奶茶,但是也會飲用清茶、油茶等,維吾爾族飲用的清茶不同于漢族,他們不是泡飲而是煮飲,就是將水煮沸加入茶葉,因為他們認為茶是生的,而且煮飲可以使茶香濃郁,有益于身體健康,油茶則和藏族的酥油茶相似,發展到現如今,維吾爾族的飲茶方式已經是多種多樣,同時它也豐富了我國的茶文化。
結語
清代茶文化是在中國茶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首先它是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受到外來各種文化的影響,潛移默化的影響著茶文化,其次到清代,茶已經融入到社會的各個層面,不再是上等階層的專屬飲品,因此也豐富了茶文化,最后在清代,茶葉得到廣泛種植,并且發現了很多新品種。但是相對來說,在這一時期品茶對于中國國民精神和性格的影響更為重要,因為這一時期,茶文化的形成,深刻的反映了國民性格和國民生活,這才是飲茶習俗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更是我們研究歷史的重要資料。(作者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注解:
①陸羽.《茶經》[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12.2
②丁以受.《當代中國茶文化略評》[A].飲食文化研究.2009
③李幸哲.《朝鮮使行錄與中國茶》.浙江大學.2012年4月
④曹雪芹、高鶚.《紅樓夢》[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39
⑤劉清榮.《我國少數民族對茶文化的貢獻》[J].農業考古.1997.170
茶,這一古老的經濟作物,經歷了藥用、食用,直至成為人們喜愛的飲料,已有數千年之久。在漫長的歲月中,中華民族在茶的培育、制造、品飲、利用、開發以及對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上,為人類文明史留下絢麗奪目的一頁。追本溯源,世界各國引進的茶種,采用的茶樹栽培方法,茶葉加工的工藝,茶葉品飲的方式,以及茶禮茶儀、茶俗茶風、茶藝茶會、茶道茶德等,都是直接或間接地由我國傳播出去的。而盛唐時期則是茶文化最為鼎盛的時期。
中國作為茶的故鄉,不僅因為存在最原始的野生大茶樹,更重要的是中華民族最先認識和利用茶葉,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逐漸培育和創造出光彩奪目、千姿百態的茶文化。雖然中國茶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但真正飲茶蔚然成風和完善品茗藝術,還是在唐代。
陸羽(733年-804年)考察了各地的飲茶習俗和總結了歷史的飲茶經驗,撰寫了中國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書--《茶經》。唐人封演曾在《封氏聞見記》中記述:“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貯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也。于是茶道大行。”
唐朝是中國進入文明時代后最為鼎盛的年代,那時東方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發揮著一柱擎天輝耀四方的作用。沒有哪一個國家或地區能夠與唐王朝的強盛與繁榮等量齊觀,更沒有能超越它的。
1從概念辨析茶學與茶文化的關系
茶學:園藝學的分支學科。研究茶樹的栽培、繁育、制茶,茶葉質量及其審評、檢驗方法,茶銷售、流通學等經濟活動以及茶文化[1]。
茶文化是人類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圍繞著茶葉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茶文化的概念雖然籠統卻一攬無遺。茶學概念在“園藝學的分支學科”的定性上,毫無疑問比茶文化概念要狹窄得多,如果從概念范疇的大小出發排序,茶文化理所應該凌駕在茶學之上。但是,茶學概念在定性之后,又用例舉的辦法將概念具體化,而例舉出來的相關研究方向遠遠超出了園藝學范疇。如果將這些研究方向分別放入所屬學科分類里,對于茶葉經濟活動的研究恐怕要列入屬于社會科學的經濟學中,更何況最后還加上了茶文化,關于茶學與茶文化的關系問題再次埋下了伏筆。
文化概念有多重含義,人們對文化的理解以及使用文化概念時很容易產生歧義。對于文化的理解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主張文化包含人類所有文明成果,也就是上面茶文化概念所依據的大文化觀。第二個層面將文化限定在精神成果上,而第三個層面則進一步縮小到文學、藝術、音樂等范圍,在現實生活中一般使用第三層面來理解文化。從茶學定義的行文上看,最后所提到的茶文化與自然科學、甚至與社會科學也是并列關系,可見是指茶的文學、藝術、音樂、戲劇等最高雅的精神成果,是最狹義的理解方式。如果理解例舉方法不可能周全的局限性,“茶學是關于茶葉的學問”,茶學與茶文化就成了完全同等的概念,只不過,前者以研究對象的茶統合所使用的理論與方法,后者以各種理論與方法研究同一個對象——茶。
茶學與茶文化的重疊沖突有一個過程,主要反映在茶學概念的出現及迅速擴張上。在使用茶學概念之前,主要使用茶業的說法,王澤農[2]闡述其定義:茶業是為獲得飲料茶葉而進行栽茶、制茶、茶葉銷售等經濟活動的農業生產分支部門之一。為了發展茶葉生產,獲得高產優質的原料和制品,需要研究培育茶樹優良品種、茶樹栽培和茶園管理措施,還要研究茶樹生物學、茶葉生物化學、茶樹病蟲害防治和采茶、制茶技術及茶業機械,研究、制訂茶葉審評和檢驗方法。對茶業政策和銷售、消費等經濟問題的探討,興辦茶業教育培養茶業專業人員,都是發展茶業不可缺少的工作。
上述茶業的定義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相距十來年后的茶學定義最大的區別就是增加了茶文化的內容。這十來年,正是茶文化宣傳活動最欣欣向榮的時期,結果之一就是引起了茶學的關注,呈現出統合茶文化的強烈意欲??墒切屡d的茶學一方面明確學科性質為園藝學,另一方面卻將學科范圍擴大到整個圍繞著茶葉而形成的人類文明成果,不僅超出農學的范疇,甚至連自然科學也無法涵蓋。茶學概念的這種矛盾表面看來是茶學界尚不明確自己的研究范圍,根本的原因是茶學是一個橫向應用型學科,本來就具有在研究與教學中涉及大量的基礎理論學科與其它應用學科的特點。伴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提出不同的課題,茶學的范圍逐漸擴大,主導學科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序位變化或更迭,已經被普遍承認是茶學重要組成部分的茶業機械、茶業經濟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現在又想收編茶文化。
茶學對于茶文化的吸收非常積極,上述茶學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指導著茶學研究者的實踐活動,這個實踐活動不僅表現在一些茶學學者研究茶文化課題上,而且更主要的方式是在農學或者說園藝學的學科平臺上培養茶文化研究生。同時,茶文化研究者對于茶學卻體現了比較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在茶文化提起之初,王玲[3]就在《中國茶文化》中明確指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長、種植、制作、化學成分、藥學原理、衛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現象,這是自然科學家的工作;也不是簡單把茶葉學加上茶葉考古和茶的發展史。我們的任務,是研究茶在被應用過程中所產生的文化和社會現象。
就是說在擁有無所不包容的茶文化概念的同時,茶文化研究卻是在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范圍內展開,這個矛盾或者說差異建立在文化概念的廣義與狹義的區別之上,而這個廣狹兼具的思考方式也指導著茶文化研究者心態平穩地選擇自然科學以外的課題。下面看一下《辭?!分械奈幕x[4]:從廣義來說,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來說,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文化是一種歷史現象,每一社會都有與其相適應的文化,并隨著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而發展,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巨大影響和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經濟。在有階級的社會中,它具有階級性。隨著民族的產生和發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過民族形式的發展,形成民族的傳統。文化的發展具有歷史的連續性,社會物質生產發展的歷史連續性是文化發展歷史連續性的基礎。
狹義的茶文化除去了廣義的前半部分,僅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圍繞著茶葉所創造的精神財富。茶文化學者擁有這兩個茶文化概念,分別應用于認識理念與研究實踐兩個不同的層面。茶學學者中同樣也有兩種主張與實踐,或積極參與茶文化研究,或主張茶學不應該把茶文化納入研究范圍。在提出進一步的意見之前,先從文化的分類與結構理論出發探討茶文化研究的基本屬性。
2從文化的分類與結構理論看茶文化研究的屬性
按照文化的分類與結構理論,文化由物質生產文化、制度行為文化和精神心理文化等三個部分構成。落實到具體文化項目上面時,同樣可以進一步細分為這三類。拿茶文化來說,首先它是一種物質文化,種植加工技術是基礎,同時,茶文化也擁有榷茶專賣、吃講茶等制度行為文化和詩詞歌賦、趙州吃茶等精神心理文化方面豐富的內容。廣義的茶文化涵蓋所有的人類圍繞著茶而創造的所有文明成果,也就是以上所說三個部分的文化的總和,狹義的茶文化指的是后兩個方面。茶文化的物質文化基本屬性決定了它與其它以制度行為文化和精神心理文化為特征的文化項目相比具有更強的實踐性特征。這種文化結構與人類知識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分類有著相當程度的對應性。
傳統茶學以茶樹種植、茶葉加工、深加工產品的研發以及基礎理論研究為主,是中國現在唯一一個以單種作物命名的二級學科。廣義茶文化中的物質生產文化的部分就是其研究范圍,中國有著相對強大的科研、教學隊伍。不過在一般所說的茶文化中不包括這一部分。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建立了各種規章制度,形成了各種風俗習慣,構成了人類的制度行為文化。茶葉的經濟、經營、近期尤其成為熱門話題的綠色壁壘等法律問題屬于制度文化。而圍繞著茶葉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一系列風俗習慣、應用方式則屬于行為文化。中國在飲茶習俗形成之初,茶就是一種經濟作物,并且迅速發展成國際貿易的重要商品,在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特色的中國,類似茶葉的商品并不多見。早在第一個高校的茶葉專業的復旦大學茶葉組,就把茶葉貿易列入主要課程。上世紀八十年代,各校茶葉系大多開有經濟類甚至管理類課程,安徽農學院還設立了茶業經濟貿易專修科,可見茶葉專業的學者擁有注重經濟貿易的傳統。但是學術背景是農學,相對缺乏經濟學或管理學的系統修養,二十多年以來,對于中國茶業的發展沒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另外,在這近二十年里,茶業的發展變化非常大,在餐飲、旅游等行業開拓了前所未有的市場。既有的茶文化產品需要維護、提升,更需要開發量多質優的茶文化產品。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管理學等是相應基礎學科,大多直接與茶文化產業相關。
制度文化有意識形態的基礎,行為文化則有社會心理文化的根底,兩者組成精神心理文化。哲學、文學、歷史學、心理學等是相應基礎學科。人類社會實踐和意識活動長期孕育而成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道德情操、審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因素構成了精神心理文化。精神心理文化反映了人的內心世界,隱藏在文化的最底層,由于遠離經濟基礎,無形無色,往往被人們忽視。但是,就是因為精神心理文化所處的位置,使得它成為人類文化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部分。文化產業的源泉就在這里。要想開發一個成功的茶文化產品,要想提升一個茶文化產品,不把精神心理文化作為其出發點,恐怕只能停留在空想的層面上,不可能成為有生命力的合格產品。在當今中國“科學主義”占絕對優勢的時代,真正認識到精神心理文化重要性的學者屈指可數,最普遍的現象是抽象地肯定,具體地否定。畢竟是“文化人”,沒有裸地否定文化的勇氣。茶界更是以文化實用主義為理所當然的指針,把“文化為經濟服務”奉為顛撲不破的真理,指導科研和教學。
從以上文化的分類與結構上可以看出,雖說是建立在狹義的文化概念之上,但是茶文化仍然包含了制度行為文化和社會心理文化兩大部分,對于這些文化的研究涉及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各種基本理論與方法。從茶文化學科的性質上看,可以得出完全一致的結論。茶文化研究作為橫向應用型研究,在理論上可能使用所有的基礎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在實踐上則視課題性質和研究者所屬學科而定。因此,無法用現在通行的一、二級學科的分類方法為茶文化定位。
3從嚴密分工回到學科協同
茶學是中國學科分類的產物,是中國教學、科研的傳統。茶文化則從人類文明成果的角度審視茶葉,對于中國茶界來說是一個嶄新的認識方法。茶學學者已經意識到文化在茶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嘗試吸收這些內容。而茶文化研究也同樣意識到茶學基礎的不可或缺,于是在茶文化研究中也在理念上將茶的自然科學研究納入自己的范疇。學科重組也好,學科內涵外延的擴展也罷,這些努力在理念上應該得到鼓勵。然而,茶學與茶文化的學科基礎完全不同,在學術分工日益細致化的今天,無論是研究機構還是研究者個人,想做這種跨學科的學術研究不說是不可能的,至少是很困難的。因此,茶學可以在理念上包含茶文化,就像廣義的茶文化包含茶學一樣,在學術上關照茶文化,卻不宜以現有研究者的知識結構直接從事茶文化研究。如果不從根本上改變茶學的學科屬性,把研究范圍限定在自然科學范疇是明智的選擇。這樣一來,茶學與茶文化也就成為互補的關系。
同時,必須明確的一點是茶學孕育了茶文化,因此第一批成績卓著的茶文化研究者是茶學學者?!靶聦W科在生長初期往往是寄生性的,其價值信念需要從其他較成熟學科領域里獲取,并始終受著社會文化的影響,學術自主性和獨立性始終是相對的?!盵5]
茶學學者提出茶學不應該把茶文化作為研究方向,從正面看是對與茶文化研究的尊重與發展成果的肯定,覺得茶文化已經達到獨立發展的程度,應該離開哺育他的茶學,因為他們的學科基礎完全不同;從反面看是對與茶文化研究的批評與激勵,茶文化研究的水平還沒有達到與茶學平等對話的程度,通過分離手術培養自主能力,促使茶文化走自己的發展道路。
在茶葉研究中專業的精細分工是茶葉研究成熟的標志,茶葉研究屬于橫向應用型研究,如前所述涉及大量的基礎學科,在精細分工之后,各學科的研究將會出現更加迅猛的發展,進而產生學科協同效應,可能獲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斑@種效應具體表現為不同學科之間日益交叉、滲透、融合,即通過知識對流、模式組合、方法碰撞等,形成學科的協同共生效應?!盵6]
茶學與茶文化的相互關照已經為產生協同效應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原則上不存在觀念上的隔閡,前提是茶文化研究需要進一步學術化,盡快建設到能夠與茶學對話的程度。教育學學者羅云把學科協同效應分為三種類型,最后從這三種學科協同效應展望茶葉研究的未來,盡管展望得太遠了一點,就看作一種激勵吧,以結束本文。
第一,學科綜合效應。茶葉研究使用了各種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吸收各種學科的長處,從具體課題出發,積累大量不受學科拘束的研究成果,一旦這些成果自成體系,新的學科也就應運而生。茶文化作為學科尚未形成,學科綜合效應的成果既可能是茶文化學科,也可以是綜合了現在茶學與茶文化的新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