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公共服務科年中總結

公共服務科年中總結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15 15:04:4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公共服務科年中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公共服務科年中總結

篇(1)

【關鍵詞】公共行政理論 新公共管理 新公共服務 比較借鑒

公共部門如何更好地為公民提供公共產品,是現代公共管理的核心問題?,F代社會中,公共產品的供給主要追求兩個目標:一是價值目標,即公共服務的供給如何最大程度地體現公共性、民主性,實現公共產品供給的公平公正;二是效率目標,即公共服務的供給如何最大效率地獲得實現。如何實現上述兩個目標之間的協調平衡,一直是公共管理的重點和難題,也是公共產品供給面臨的難題。

一、傳統公共行政:祛除價值,追逐效率

1、“政治-行政”二分的理論視野

19世紀末,伍德羅•威爾遜提出了“政治-行政”二分原則,將決策性領域與事務性領域分開,決策性領域實現民主性要求,事務性領域實現效率性要求。這樣,政府的民主性要求和效率性要求歸屬于兩個不同的領域。這樣,政府行政的價值目標便被隔離在了實際的行政事務之外,效率目標成為行政領域追求的唯一目標。二者之間的矛盾得以緩解。公共行政成為價值祛除的領域,效率是公共行政的唯一目標。

2、傳統公共行政的理論原則

公共部門如何實現效率目標?對于任何組織來說,效率目標實現的首先要求具有一定行動能力。在提升行動能力方面,韋伯的理性官僚制模型成為傳統公共行政理論最為經典的的解決方案。 其核心觀點有:

1)等級:按權力自上而下排列成嚴格的等級層次結構體系,每一個下級機關在上一級機關的控制和監督之下,同時,由下到上又有著申訴和表示不滿的權力。

2)分工:在職能專業化的基礎上進行勞動分工,組織內部各單位及個人都有固定不變、明確規定的工作范圍。在分工基礎上,有明確劃分責權的規章制度。按系統的勞動分工確定機構和人員的職責領域。為了履行這些職責,提供必要的制約和監督。

3)規則:通過書面文件來施行嚴格的現代化管理,組織活動是由一些固定不變的抽象規則體系來控制的,這個體系包括了在各種特定情形中對規則的應用。指導一個機關行為的規則包括技術性規則和行為準則兩個方面。任何組織和任職者都不能濫用其正式的職權,只受有關準則的指導,但合法權力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行使。

4)職員:職員要通過專業的培訓,理想的職員要以嚴格排除私人感情的精神處理公務,沒有憎恨和熱愛,也不受感情的影響。注重職員知識和能力。每個機構都通過競爭性選擇來招聘人員,根據技術以及非個性的標準確定職位候選人,基于資歷、成就或兩者兼而有之進行晉升。

在上述威爾遜和韋伯范式下,傳統公共行政理論的主要原則有:

1)價值中立:傳統公共行政的首要要求是遠離政治價值;公共部門和行政組織中的職員被要求公私分明,超越個人好惡和感情;

2)理性原則:官僚組織模型從組織到個人都浸透著理性主義的色彩。韋伯研究了公共部門的復雜性,發現了科層制中的理性原則。自上而下的嚴格設計的科層結構,每一組織中包含的眾多的詳細理性原則、操作規定。

3)技術原則:職能分工和專業化是韋伯范式下傳統公共行政的核心要素之一,官僚體制中的各組織必須明確分工,各有各的工作范圍和職能;技術知識和技術能力是任免和考核官僚體制中成員的唯一標準。

3、以“機器部件”為理論假設

政治-行政二分視野下傳統公共行政的核心特點就是行政組織的“非人格化”,在威爾遜和韋伯的范式下,“這種體制從最好的意義上說,也只是一架精密的機械力學機器,每個齒輪、杠桿和螺絲釘都各得其所地固定在那里。甲齒輪轉一圈,乙齒輪按設計轉兩圈,多一秒少一秒的角度都不行” 。這臺機器的開動權在于政治領域,但一旦開動起來,它就能夠完全合乎規則地自在運轉。而行政組織中的“人”的因素(職員)也必須具有“非人格化”特征,職員就像是機器上的齒輪或者螺絲,無情無欲、兢兢業業地完成著組織賦予自己的任務。

4、傳統公共行政理論的局限

盡管韋伯的官僚制模型設計精妙,并在整整一個世紀內成為公共行政的至上寶典,但官僚制度從來就沒有像韋伯自己所設想的那樣,真正成為既能被嚴格控制又能順利完成公共行政目標的“機器”。傳統官僚制似乎在不知不覺中就由理性的實現政府政策的公共服務機構變成了無效的、腐敗的、臃腫的、壓迫性的社會鐐銬。其主要弊端體現為:(1)提供公共服務的效率低下,對市場信號和公眾要求反應緩慢;(2)行政成本過高,財政赤字嚴重;(3)官僚機構臃腫膨脹;(4)行政官僚的腐敗行為層出不窮;(5)公職機構和人員思想僵化,責任心下降,創造力缺乏;(6)官僚機構似乎已經失去控制等 。

上述種種弊端,似乎都能夠用一個詞來表示,“效率低下”。作為解決效率問題而出現的傳統官僚體制最終又因為效率問題而趨于崩潰。官僚體制甚至已經成為了“低效率”的同義詞 。在以等級官僚制為基礎的傳統公共行政出現危機之時,一場全新的公共行政改革運動逐步興起。這就是20世紀末席卷了整個西方世界的新公共管理運動。

二、新公共管理運動:改造政府,提高績效

1、“政府-市場”二分的理論視野

將市場機制引入公共行政部門是作為傳統公共行政官僚制效率低下弊端的解決方案提出的。新公共管理仍然處在傳統公共行政價值祛除、追逐效率的視野內。如果說傳統公共管理的效率指的是最大限度地“完成”或“實現”既定目標,那么新公共管理將效率的重點放在收益率上,即如何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收益。

為了解決績效問題,新公共管理將“市場”引入了公共行政領域。在公共經濟學中,政府與市場作為兩種配置資源和協調社會經濟活動的主要機制或制度安排,二者之間的組合狀況直接影響著資源配置的效率。新公共管理將屬于“私”的市場領域引入到公共產品的供給活動中,希望市場因素應該能夠像公共經濟學中那樣與政府因素有效結合。

2、新公共管理理論的理論原則

關于新公共管理的基本主張,第一個提出新公共管理概念的胡德將其概括為七個方面 :(1)放手給專業管理;(2)明確的績效標準和衡量;(2)更加重視產出控制;(4)將公共部門分解成更小的單元;(6)強化公共部門的內部競爭;(6)重視企業式的管理風格;(7)強調資源運用上的克制與節約。除此之外,美國專欄作家奧斯本和蓋布勒在《改革政府》一書中提出的十項主張也被認為是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宣言 :(1)掌舵型政府;(2)社區導向型政府;(3)競爭型政府;(4)有使命感政府;(5)績效型政府;(6)顧客導向政府;(7)有事業心的政府;(8)有預見的政府;(9)分權式政府;(10)市場導向政府。

新公共管理的主要建立在下述三個基本原則的基礎之上:

1)市場機制的引入 。首先,市場在正常情況下以競爭機制為基礎;其次,市場給消費者做出決定的權力,即以顧客需要為導向;第三,市場以分權而不是集權為主要原則;第四,市場將資源與效果直接聯系起來,重視成本收益比;第五,市場能夠以價格信號的形式傳播瞬息萬變的信息,能夠對迅速發生的變化反應敏捷。

2)“委托-”機制。為使政府與市場在公共服務中統一起來,新公共管理在政府與市場之間引入了“委托-”機制。也就是說政府要通過合同或契約將公共服務中的部分具體行動委托或外包給部分私營機構。用奧斯本和蓋布勒的話說,政府應該是“掌舵”而不是“劃槳”。

3)績效管理。新公共管理要求政府能夠獲得最大收益,這就要求政府通過多種形式的誘因來改善財政狀況,如開創基金、留成分紅、創新基金、使用者付費等等方式。

3、“經濟人”的理論前提

之所以收益刺激成為公共行政提高效率的良方,是因為新公共管理理論認識到:政府組織不可能是韋伯所設計的冷冰冰的機器,而是以“人”為核心要素的組織。因此,人不可能成為傳統公共行政所要求的齒輪或螺絲釘,而是活生生的有欲有求的生命體。可以說,新公共管理的產生和發展的基本動因就在于在政府官僚組織種重新發現了“人”的價值。

新公共管理在宏觀經濟學發展和興起的基礎上,受到了包括公共選擇理論等理論范式的深刻影響。其對“人”的基本假定是:任何個體行為者都是“經濟人”,即都是理性的,都努力追求自己效益的最大化。

4、新公共管理理論的局限

新公共管理改革在美國、英國、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大多數西方國家展開,在短短的20多年中風靡全世界 。新公共管理改革為舊的官僚制度注入了新的活力,極大地改變了傳統行政機構的辦事方式和行為效果。但是,人們對新公共管理理論的置疑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佩龍、戈爾、德利昂和特里等人對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批評尤為嚴厲。張成福將這些批評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對人性認識的偏頗;(2)管理主義所導致的公共行政價值的偏頗和公共行政在民主治理過程中正當性的喪失;(3)市場基本教義和對市場機能的不當崇拜;(4)向私人部門學習的自我解構與公私管理的混淆;(5)不恰當的“顧客”隱喻。在對新公共管理理論的質疑聲中,以登哈特夫婦為代表的新一代學者提出了新公共服務理論。

三、新公共服務理論的興起:價值回歸,兼顧效率

1、“國家-公民”二分的理論視野

如果說,傳統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理論是在政治-行政的二分視野下以效率為追求目標的話,那么新公共服務理論將民主價值目標重新納入其理論視野。

對民主價值目標的重新關注與當展起來的公民社會理論息息相關。公民社會理論認為,社會作為公民與國家的中介,它組織和教育公民參與政治,致力于改善國家制度和公共政策,推動國家的有效治理以及民主、自由、平等等基本價值的實現。而國家則在承認和尊重公民社會的獨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時,積極參與公民社會,為其提供外在的法律保障,對其進行必要的、有限度的干預、調節和支持。

新公共服務理論使公共行政研究進入“公民-國家(行政)”的理論視野之中 。在這一理論視野下,公民作為一個積極的正面因素進入到公共行政中,能夠與公共機構進行良好的互動。透過這種互動,雙方能夠較好地抑制各自的內在弊病,使行政機構和公民都能夠擺脫“經濟人”的基本困境。

2、新公共服務理論的主要原則

登哈特夫婦將新公共服務的理論來源總結為四個方面:(1)民主公民權;(2)社區與公民社會模型;(3)組織人本主義與新公共行政;(4)后現代公共行政 。

新公共服務的上述理念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基本的原則:

1)公共性。新公共服務要求行政機構和公務員以集體的、共同的公共利益觀念為目標,這就需要著重關注公民并且在公民之間建立信任和合作關系。公共行政機構還必須創立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責任。

2)參與性:登哈特夫婦指出,公共行政項目可以通過集體努力和合作過程得到最有效、最負責的實施。也就是說更多的參與和協調是在多元社會中獲得整體性的途徑。新公共服務理論對社區參與的重視就是力圖通過更多的參與獲得更多的信任和協作。。

3)服務性:登哈特夫婦針對新公共管理理論提出新公共服務“服務而不是掌舵”的基本理念。服務依然是公共行政領域的核心內容。不過,新公共服務理論的“服務”有著全新的內涵:“越來越重要的是要利用基于價值的共同領導來幫助公民明確表達和滿足他們的共同利益需求,而不是試圖控制或掌控社會新的發展方向。”

(三)對“公民”的重新重視

新公共服務理論對新公共管理的揚棄和發展從根本上說是由于對于人性假設的改變。新公共服務理論這樣看待“人”:“公民看起來會超越自身利益去關注更大的公共利益,進而會采用一種更加廣闊且更具長期性的視野,這種視野要求公民了解公共事務、有歸屬感、關心整體并且與命運危若累卵的社區達成一種道德契約?!?這種公民是一個積極參與和偶爾犧牲個人利益的有道德的共同體成員。新公共服務認為,這種具有道德要求的公民精神需要通過公民教育來實現,而廣泛的直接的公民參與就是公民教育的最好方式。新公共服務理論視野下的“人”既不是追逐私利的“經濟人”,也不是為全體而犧牲,而是在共同利益和共同責任中獲得自我實現的公民。

四、西方公共行政理論發展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我國擁有數量龐大的公共部門和事業單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治理超大規模社會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在我國公共行政體制轉型和探索的過程中形成的歷史結果。多年來,我國公共行政體制和公共服務相關機構的改革進程緩慢,至今仍無明顯成效。政府公共行政機構和教育、衛生等公共事業單位存在的一些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結合西方公共服務理論的發展,我國公共部門和教育、衛生事業單位的改革,有許多方面可以借鑒:第一,引進市場機制,將公共部門至于市場的多元環境中,不斷提升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質量,這就意味著,要以顧客需要為導向,同時注重分權而不是集權。第二,注重績效觀念,我國公共部門的改革要逐漸從單一注重提升行動能力的視野中,轉移到重視成本-收益率,降低成本,提升效益,特別要降低對公共資源的浪費。第三,進一步推進從管理到服務的轉型,公共行政的重點是服務而不是管理,同時,注重服務理念不簡單意味著強調服務意識,正如新公共服務理論所指出的,更重要的是幫助公民明確表達和滿足他們的共同利益需求。第四,公共產品的供給要特別注重公民權益保護和穩步發展公民參與。

參見彼得•布勞和馬歇爾•梅耶:《現代社會中的科層制》,馬戎等譯,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7-20頁。

參考文獻:

1.參見馬克斯•韋伯:《韋伯文集》,韓水法編,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年版,第322~374頁。

2.彼得•布勞和馬歇爾•梅耶,《現代社會中的科層制》,譯者序,第5頁。

篇(2)

關鍵詞:NPM;公共政策;政府理論

Abstract:Fromtheangleofpublicadministrativepathevolution,thispaperexpoundstheemergence,characteristicsandtrendsofNewPublicManagement(NPM),onthebasisofthis,makesdetailedexplanationoftheimportanttransitionofthemaking,enforcement,evaluationandsupervisionofpublicpolicyintheperspectiveofNPM,andmakesvaluereflectionforthis.

Keywords:NPM;publicpolicy;governmentaltheory

一、變革與回應

縱觀美國的行政思想史,歷來存在著主義和管理主義的兩種基本傾向。主義關注社會公正、民主和回應性;而管理主義更聚焦效率準則。兩種傾向相互斗爭、相互影響,形成了波瀾壯闊的公共行政研究和實踐途徑的變遷歷程。而NPM(新公共管理或被稱為新管理主義)的產生、逐步實行正是公共部門管理理論與實踐對這種變革的自我回應。

(一)變革:公共行政古典途徑的式微與公共行政實踐途徑的演化

公共部門行政理論的研究和實踐經歷了從古典學派研究途徑的式微到管理途徑和政策途徑再到新公共行政的歷史沿革過程。

1.公共行政古典途徑?;谕栠d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和韋伯的官僚制理論,公共行政的古典學派形成了自己研究和實踐途徑的核心模型:職位應該與人員相分離;公共部門治理的規則取向;控制嚴密的組織結構有助于提高公共部門的效率;目的不等于手段,事實不等于價值,技術不等于民主,手段、事實和技術是公共行政的內在要素,而目的、價值和民主是外部要素;公共部門的動力與私人部門的動力存在根本的差異,以至于該動力模式最具風險而成為后來公共選擇學派輕易捕獲的獵物。

2.B途徑與P途徑。在古典途徑達到其頂峰時,1938年的巴納德在其《經理的職能》論述的組織理論可以說是尋求一種全新的公共行政分析途徑的第一個重要嘗試。巴納德認為,公共行政應該從權威轉向協作;協作必須圍繞組織目標;協作需要管理。顯然,在巴納德的組織理論中已經預示著管理途徑(B途徑)。而1947年西蒙的《管理行為》終于促推了B途徑成為公共部門研究的核心理論。其基本模型可以簡要概述為四個邏輯基點:公共部門的行動即是公共目標的實現;公共治理等于根據目的自由地選擇適當手段;公共決策是有限理性決策;是令人滿意的決策而不是最優的決策。在古典途徑之后,新的公共部門分析途徑并不僅僅限于B途徑。政策途徑(P途徑)作為填補古典途徑之后出現空白的另外一種嘗試,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被一些政策分析家提出,與B途徑分庭抗禮。它的理論模型是:公共治理構成一個在政策制定和政策執行之間不斷循環的政策周期;政策制定與政策執行是不可分的;分權的政策執行比自上而下的政策執行更有效;政策周期主要是政治過程而非管理效率;在政策執行過程中,政策網絡比科層組織效率更高。

3.新公共行政(NPA)。1948年美國青年學者沃爾多在其《行政國家》一書中就明確的宣告了古典的公共行政學派的衰落。1967年沃爾多邀請一批年輕的學者齊聚錫拉丘茲大學的明魯布盧克會議,探討和形成了后來被人們稱之為新公共行政的一些基本觀點??偟目磥?,NPA是以新左派意識形態為基本精神,試圖威爾遜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及主流行政學的效率范式,重新建立公平、正義、主義等在公共行政的中心地位。而20年之后的第二次明魯布盧克會議以及《黑堡宣言》我們又看到了新公共行政的悄然變化。這種變化逐步趨向于效率追求的管理主義。

(二)回應:作為一種實踐運動的NPM

作為一種實踐運動的NPM,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其根本原因在于西方20世紀50年代后因實施的凱恩斯主義國家干預政策留下的后遺癥,加之戰后教育的發展和信息通訊的流通增長所帶給公民主體意識的增強,以及社會復雜性增加所導致的“不可治理性”(ungovernalibity)。這種不可治理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政府的權威危機,20世紀60年代后期以來政府權威的合法性降低,公眾對政府越來越不信任和持懷疑態度;其次是政府的財政危機,20世紀以來西方采取的福利國家模式等因素造成政府財政支出的快速增長和經濟增長的相對減速。面對這些危機,一些西方國家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了持續的國家行政改革。具體而言,NPM產生是緣于公共部門對一些相互關聯的緊迫問題作出的一種回應。

1.公共部門面臨的抨擊。政府在實際收入下降的同時面臨著服務水平不變或提高的政治要求。其唯一的出路就是提高生產力,所以公共部門的低效率將面臨激烈的抨擊:(1)“規模”方面的批判,對于瓦格納公共政策定律的否定。瓦格納認為,大規模的公共部門是發達經濟的特征。當國家隨著工業化和都市化的進程而達到更高富裕程度時,公共部門的擴展是必然的趨勢。然而有學者論證了政府規模過于龐大而浪費了過多的緊缺資源。雖然目前政府經費的削減幾乎成為一種普遍現象,但是其作用已經在下降。(2)“范圍”方面的批判,政府本身對經濟介入的活動過多,其中許多活動可以有其他可選擇的方法,比如私營化改革。(3)“方法”方面的批判?!胺椒ā敝傅氖枪膊块T對社會資源的配置效率和技術效率即組織的內部效率。官僚體制幾乎成為低效率的代名詞,人們越來越認為官僚制的方法必定會造成工作無起色和效率的低下。

2.經濟理論的變革。官僚制組織中的高層人員所信奉的公共行政理念正在被經濟學思想取而代之。著名經濟學家弗里德曼的經濟自由主義觀點沖擊了主義理念主導下的官僚政治;新古典主義經濟學促使政府內外的政策制定和提供服務方面較多地利用了市場機制;而公共選擇理論、委托理論和交易成本理論已經開始融合到公共部門新型管理模式中。

3.私營部門的變革。政府的行政能力愈發成為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對于全球化背景下私營部門迅速變化的現實,要求公共部門與之相適應。公共部門的管理和效率對私人經濟與國家競爭實力有所影響。事實上,隨著新公共管理在許多國家的實施,私營部門的變革直接導致了公共部門的變革。

4.技術的變革。技術變革促進了所有各種社會變革。如信息技術促使管理的變革,由于信息的共享促使等級制度組織變得扁平化;“辦公室”概念的變革;戈爾報告中的電子化政府(1993);我國的電子政務的建設等。飛速發展的技術已經成為公共部門管理變遷的重要推進器。

NPM的出現,標志著早期改革發生了一種變化。它在理論和具體方案方面不像以前的公共管理那樣,只是在公共行政內部進行技術性的專業化,其目標在于取代傳統的公共行政模式,它不只是對公共部門進行改革而且表現為要求公共部門轉換機制并改變其與政府和社會的關系。NPM作為政府管理公共部門方式迅速變革的最顯著的標志,緣于新公共管理對于公共行政實踐領域和研究途徑不斷變遷的回應。從某種意義說來,它體現了在政府理論發展中和實踐中尋求一種學科的整合。

二、特征與趨勢

NPM也許是20世紀最后20年中公共行政領域談論最多的話題。從發生學上看來,NPM本來只是一場公共行政改革的實踐運動。然而隨著其在一些發達國家政府改革中深入開展和影響的擴大,眾多學者開始從哲學基礎、價值目標、方法論及具體實踐等各個層面進行探討和總結,使其甚至逐漸成為一種具有新穎范式的規范理論。從國外理論家經典論述和國內學者對NPM的闡釋中,可以總結出NPM的基本特征與發展趨勢。

(一)國外學者關于NPM的經典闡釋

1.“新泰勒主義”。波利特(Pollitt)發現了新公共管理模式中的管理哲學,并將其稱為“新泰勒主義”(1990)。他在《管理主義與公共服務:盎格魯與美國的經驗》一書中認為,新公共管理主義主要由本世紀初發展起來的古典泰勒主義的管理原則所構成,即強調商業管理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模式在公共管理中的應用。波利特論述道,官方文件反復重申,核心問題在于制定明確的目標,發展出用以測量目標實現情況的績效指標,以及通過功績獎勵、職位升遷等獎勵方式來突出那些取得“成效”的人。如何加強生產線管理并為其提供適當的激勵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對于工作中的規范、信念及渴望的復雜性,……或者對于決策方面存在的認知偏見等復雜的問題,政府官員似乎并沒有多少認知(如果他們真的還有點認識的話)。

2.西方行政學者帕得里夏·格利爾(Patricia·Greer)概括了新公共管理的內涵:公共服務組織的分散化;對公共管理人員實行任期與激勵;公共服務的供給與生產相分離;強調降低成本;從重政策轉向重管理,注重績效評估;從程序轉向產出的控制與責任機制。

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OECD)將新公共管理主義界定為:轉移權威,提供靈活性;保證績效,控制和責任制;發展競爭和選擇;改善人力資源管理;優化信息技術;改善管制質量;加強中央指導職能。

4.“再造政府”。奧斯本和蓋布勒的《重塑政府》作為新公共管理的代表性著作,認為必須“重塑政府”。他們為打造企業型政府提出了十大原則和五大戰略:大多數企業型政府鼓勵提供服務者之間的競爭;它們授權給公民,將控制權從官僚制組織轉移到社區中;它們在評價各種結構的績效時,關注的是結果而不是投入;重新把服務對象界定為顧客并賦予其選擇權;以目標而非以規則和規定為導向;防止問題的發生而不僅僅是事后的的補救;致力于賺錢而不是花錢;實行分析,引入參與管理;它們寧可采用市場機制而不是官僚機制;不僅重視提供服務,而且激勵所有的部門(公共的、私人的、志愿的)為解決其社區問題付諸行動。

五大戰略是:核心戰略—明確組織目標;后果戰略—創設績效后果;顧客戰略—將顧客置于駕駛員的位置上;控制戰略—將控制從中央和高層移走;文化戰略—創造企業家文化。

5.NPM。作為NPM這一名稱的首創者英國學者胡德(Hood)則觀察到公共行政更多的內部變化。他認為NPM包括了七個要點(1991):公共政策領域中的專業化管理;績效的明確標準和測量;格外重視產出的控制;公共部門內由聚合趨向分化;公共部門向更具競爭性的方向發展;對私營部門管理方式的重視;強調資源利用要具有更大的強制性和節約性。

(二)國內學者關于NPM的闡釋

近年來,國內學者也對NPM的理論及其研究范式作出概括。陳振明教授認為NPM的理念主要包括八個方面:強調職業化的管理;明確的績效標準和績效評估;戰略管理和項目預算;提供回應;公共服務機構的分散化和小型化;競爭機制的引入;采用私人部門管理方式;管理者與政治家、公眾關系的改變。

(三)NPM理論范式與實踐特征的基本共識

綜上所述,NPM主要是試圖在公共部門引入市場機制,采用私人企業管理的方法,加強競爭和市場導向來改善行政績效,倡導管理者的管理。關于它的研究范式和在實踐運動中達到的基本共識,一般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1.借鑒私人企業的管理方法。NPM認為,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他們之間有好多共性,可以互相學習。私人部門在創新能力、經濟、效率、效能等方面都優越于公共部門的管理。因此公共部門要運用私人部門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如績效評估、戰略管理、顧客至上和結果控制等。

2.公共部門的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化。NPM主張用市場的力量來改革政府,在公共部門引入商場機制,在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之間、公共部門之間展開競爭,以縮小政府規模,提高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的效率。公共部門的市場機制主要包括民營化。通過業務合同出租,建立政府與私人部門的伙伴關系。通過市場化來緩解政府巨大的財政壓力,彌補政府作為公共產品和服務唯一供給者的不足,以此來改善政府運行機制,提高政府運行效率。

3.公共服務的顧客取向。NPM認為政府的社會職責是根據顧客的需求來向其提供服務,政府應該以顧客為取向,只有顧客驅動的政府才能滿足多元化的社會需求并促進政府服務質量的提高。政府不再是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官僚機構,而是富有社會責任的企業家,公民則是其消費者和顧客。由于政府與公民關系的重新界定,政府要滿足顧客多樣化的需求,征求他們的意見,提供回應性的公共服務。

4.實行績效評估。NPM所倡導的績效評估就是通過科學的方法、程序和標準,對公共部門的成就、業績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其內容主要包括成本效益、顧客滿意度、投入產出比率、服務質量等。在實踐中采取3E(經濟、效率、效能)標準。更加關注公共部門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務的效率,在公共部門之間營造競爭的環境。

5.政府的政策職能與管理職能的分離即劃槳與掌舵的分離?!俺晒Φ慕M織是把高層管理與具體操作分開來……這使得政府以一個精明的買家來工作,以能夠完成自己政策目標的方式利用各種生產廠商?!眲潣娜藢W⒂谝豁検姑⑶野堰@項事情做好,而掌舵的組織則需要發現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通過這樣來重塑、精簡和提高效率。

三、轉型與影響

NPM理念主張政府作用的退縮與市場價值的回歸?;诖吮尘跋?,西方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執行、評估與監控發生了重要轉型。

(一)NPM理念下的公共政策制定

1.更加突出政府公共政策職能。政策執行主體由一元化的政府壟斷到多元化的市場競爭的轉變,使得政府不再是無所不包、無所不做的公共服務提供者。政府通過將公共服務職能轉讓給企業和社會,可以部分地甚至完全地從日常例行的公共事務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進行公共政策的制定、監督與評估,運用公共政策引導政府內外的執行機構有效地承擔公共服務職能。政府由微觀管理領域退回到宏觀調控領域,政府規模縮小,職能減少,但職責更加集中,更有利于政府制定出卓有成效的公共政策,從而更好地為公眾服務。

2.公共政策類型將發生改變。(1)宏觀調控型政策取代微觀操作型政策。在傳統體制下,政府為“全能型”政府,政府職能的擴張使得政府政策必須涉及每個微觀領域,觸及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而NPM主張分權和權力下放,要求給予執行者自和靈活性,強調市場原則。因此,政府政策必然多為宏觀性指導型政策,主要起引導與調控作用,注重的是戰略制定與整體規劃。(2)指令性政策向契約型政策轉變。傳統體制下,政府部門以上下級隸屬關系為特征,政策也相應地多表現為強制性的命令式或指令式政策,依靠行政權力為后盾。而NPM運動下由于執行機構的設立以及私營部門、社區組織的介入,使得這種隸屬關系轉變為契約關系。制定者對執行者的管理是建立在共識基礎上的契約管理。兩者不以權力為中介,而是以由合同或契約確立的權利為中介,政策多為協商合作式的契約政策。(3)事后救濟性政策向事前預警性政策轉變。傳統體制下往往是等到問題出現甚至已經很嚴重了,才制定出相關政策進行補救,雖有“亡羊補牢”之功,但損失已經造成。而NPM倡導市場競爭,要求對市場和顧客的需求變化作出迅速的反應。這就決定了政策的出臺不應再是“事后諸葛”,而應該具有前瞻性,某種程度上應該是一種前瞻性公共行政。只有具備超前意識,具備較強的預見性,才能更好地發揮政策的作用。有效的政策應該預防問題的發生,而不僅僅是治療問題遺留下來的創傷。

(二)NPM理念下的公共政策執行

NPM理念下的公共政策改革主要針對公共服務領域,而公共服務的提供過程很大程度上就是公共政策的執行過程。因此,NPM取向的公共政策執行必然不同于傳統的政策執行。NPM理念下公共政策執行將表現出以下幾種趨向。

1.新型的行政權力關系下政策制定與政策執行相分離。傳統公共行政強調政治與行政截然分開,強調公務員保持政治中立,不得以黨派偏見影響決策,從而強調政策制定與執行相分離。這保證了政策的穩定和持續,但也造成了官僚制組織的種種弊病。NPM理念對此則持不同意見,認為行政本身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兩者截然分開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當代文官的政治化趨勢以及高層文官的政治任命就打破了文官政治中立的信條。NPM理念既主張文官參與政治決策,增加對政治家的響應,同時又主張下放權力,給予執行者較大的權威以及靈活性與自由裁量權。顯然,打破政治與行政的分離和堅持政策制定與執行的分離,兩種主張在表面上是相互沖突的。這兩者的沖突恰恰意味著NPM運動下政策制定與執行將在一種新的調控關系下實現分離。這種新的關系主要體現為:第一,傳統體制下兩者的分離是在“政治中立”的原則下政治家與公務員兩大系統的分離,政策執行者不得參與政策制定。而NPM理念下政策制定與政策執行的分離則是在強調文官增強對政治家的響應的前提下公務員系統內部的分離。并不排斥一部分高級文官參與政策制定,并強調承擔相應的政治責任,在兩大系統之間起橋梁和紐帶的作用。第二,傳統體制下政策制定者對政策執行者的調控主要依靠層級制和嚴格的規章制度,事無巨細,均有專門化、標準化的規定加以約束,執行者缺乏靈活性、主動性。在新公共管理理念下,政策制定者則是依靠宏觀性的政策調控二者關系,給予執行者以較大的靈活性和自,而不是簡單地要求他們照章辦事。政策制定與政策執行不再是完全截然分開的兩部分,而是以靈活的方式實現分離。

2.政策執行主體走向多元化,政治權威體系由層級式結構轉為扁平式網絡。(1)政策執行主體形式由政府壟斷的一元化趨于呈多元化。傳統行政體制下政府壟斷政策執行,政策執行主體呈一元化。NPM運動則打破了政府壟斷執行的一元化局面而主張多元化,認為政府在公共管理中最主要的職能是制定政策。政府雖然仍是政策執行的主要主體,但不是唯一主體。政府一方面應通過內部組織體制改革,進行分權和權力下放,成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執行機構或半自治性機構,專門從事政策執行。另一方面,應通過外部私有化,將原本由政府控制或擁有的職能承包或出售給私營企業,準許私營部門進入公共服務領域,提供公共物品。此外,政府還應通過公共服務社區化,充分利用社會的社區、家庭、志愿者組織等基本單位,承擔部分政策的執行任務。總之,多元化的主體表現為政府、自治或半自治執行機構、私營部門以及以社區為主的公眾參與組織等多方力量。(2)政策執行主體間的權力關系呈扁平式。傳統體制下,執行主體結構是與一元化壟斷相適應的“官僚制”的金字塔式等級結構,主體與主體之間主要體現為自上而下的統屬與規制的不平等關系,聯系的紐帶多為命令或指令,強調下級對上級的絕對服從。而NPM運動在打破政府壟斷的基礎上也改變了主體間的關系。它將市場競爭機制引入公共服務領域,倡導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進入市場進行平等的競爭,主體間呈現扁平式的組織結構。在這樣的結構中,主體間不存在強制式的命令,不再是以權力為紐帶,而是形成了以契約與合同為基礎的政策網絡。調控主體關系的手段也由以行政權力為主轉為以法律權利為主,通過主體之間的互動合作推進政策執行。也就是說,NPM下的政策執行不再僅僅體現政府的統治,而是體現治理理念的一種形式,它“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權威,而是合作網絡的權威。其權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單一的和自上而下的?!?/p>

3.政策執行的邏輯基點由“官僚政治”轉向“顧客”,由過程轉向業績。傳統體制下許多政府部門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服務對象是誰,往往是為了政策執行而執行政策,為了體制的需要而執行政策,甚至為了迎合上級的好惡而執行政策。由于傳統的政策執行只注重投入,不注重產出,片面追求效率而不計成本,不衡量效果,因此也就很難取得效果,甚至投入越多效果越差。公眾無法從政策中獲得應有的好處,傳統體制還對服務市場或服務對象需求變化缺乏敏感的反應,追求整齊劃一而忽視公共服務的多樣性。NPM則不同,它主張以市場和顧客為導向,認為政策執行是為了滿足公眾的需要,必須將顧客放在中心的位置。政府是受顧客驅使而不是受機構驅使,公共服務滿足顧客的需要,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為此,它強調主動、靈活、低成本地對外界情況的變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作出富有成效的回應,改變單一的服務,根據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務。與傳統體制不同,NPM還重視執行的產出和質量,強調成本與效益的分析,主張發揮業績測定的作用,按業績付酬,按業績管理,按效果作預算?!靶鹿补芾磉\動下公共服務主體處于相互競爭的狀態,只有能提供優質服務,令顧客滿意的主體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足,這將迫使各執行主體不斷完善,不斷創新,有利于公眾利益的實現?!?/p>

(三)機遇和挑戰:NPM理念下的公共政策評估與政策監控

NPM理念既有利于政策評估與監控的發展,又給二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傳統管理體制由于不重視服務的效果與質量,相應的也不大重視政策的評估與監控。并且由于一元化體制的局限,對政策的評估與監控多屬于政府內部行為,常常會因為內部關系復雜而流于形式或發生偏差,缺乏客觀性,無法準確反映公共服務的真實情況。NPM理念則不同。一方面,政策評估與監控受到應有的重視。將競爭機制引入公共服務領域,由公眾自主地選擇公共服務主體,就必須要向公眾提供各個主體的業績作為取舍的標準。同時,由于給予執行者較大的自由裁量權,如何保證政策朝著既定的目標前進,而不因主體的自身利益發生偏差要求政府充分發揮評估與監控的作用。因此,政策評估與監控被置于相當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由于政府不再包攬政策執行,而是站在公眾的立場評估與監控其他執行者的活動,這樣內部行為變為外部行為。政府與公眾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可以進行更為客觀、更為真實的評估,更有利于及時發現問題,更好地進行監控。

然而,政策評估與政策監控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對評估而言,針對不同的執行主體采用什么樣的標準進行評估以確保評估的公正公平,如何在評估中將經濟效益指標與社會效益指標結合起來等問題都對其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對于監控而言,在主體形式多元化及傳統行政權力的強制性弱化的前提下,如何保證利用合同契約監督執行的有效性,如何追究違約行為的責任,如何克服私營部門的短期行為對公眾利益造成的損害等也是必須予以重視的新問題。

四、詰難與批判

很多學者認為從NPM產生之日起就存在著諸多問題:效率優于公平嗎?個體效益的聚合必然導致集體利益的實現嗎?私營化就能提高效率嗎?產品提供者和顧客的關系能替代政府與公民之間的關系嗎?隨著這些問題的提出,NPM的實踐將面臨一系列的價值追問和倫理反思。

(一)公共性的缺失

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是不同的。如果僅由企業的管理來取代公共部門的管理,勢必造成公共性的缺失。而離開了公共性的訴求,公共管理就失去了自身的方向與宗旨,就會失去其制定政策進行統治的合法性基礎。

(二)虛化了民主與倫理價值

弗雷德里克森認為,廣義的公共行政除了管理的價值外,還強調公民精神、公正、公平、正義、倫理、回應性和愛國主義等價值。但是NPM強調的3E卻造成了公共管理核心價值的弱化。正如弗雷德里克森所說,政府企業化的運作改革讓我們付出了相當大的道德代價。為此他在3E標準上增加了公正(Equity)而形成了4E準則。

(三)政府可能規避其他公共責任

一旦以提高效益作為公共管理者行動的指南,那么由于公共部門效益概念的模糊性及凸顯效益所需較長時間的特點,就很容易成為公共管理者尋找逃脫公共責任的借口,從而助長了官僚機構的官僚習氣。政府責任不僅限于發展經濟,還應該承擔引導整個社會文明發展進步的公共責任。

(四)非適當性顧客隱喻

NPM倡導構建顧客導向型政府,固然可以提高公共服務的滿意度。然而從學理而言,公民作為一個政治概念與作為經濟概念的顧客存在著質的差異。公共服務的消費者不僅僅是顧客而更重要的是公民。公民是社會的主人,應該是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參與者和決策者,不僅用腳投票還用手投票。顧客的不當隱喻把政府與公民的關系理解為單向度生產者與消費者經濟關系是很不當的。

(五)腐敗也會在民營化中滋生

基于新制度經濟學的委托理論的考察,當組織從政府模式轉向企業模式時,腐敗和不道德行為有增加的傾向。美國公共管理學家弗雷德里克森認為,最為重要的是政府公民精神的培養和樹立。如果政府組織中公民精神傾向強,政府組織將努力集中于公共服務、公共利益及有效政府的構建上;而如果政府組織中持私人利益的觀念傾向強,將會增加腐敗和不道德行為。

參考文獻:

[1]羅伯特·E·登哈特.公共組織理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2]武玉英.變革社會中的公共行政[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論精要[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4]簡·萊恩.新公共管理[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

[5]戴維·奧斯本,特德·蓋布勒.擯棄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項戰略[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6]歐文·休斯.公共管理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篇(3)

 

本學期我擔任現代教育技術中心主任兼初2017級年級組長,任教初2017級6班數學課。現將本學期所做工作總結如下:

一、全力以赴,努力做好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日常工作

1、規范制度,強化管理

特別是制定各功能室的管理、使用規章制度,明確各自職責和管理要求。

組織相關人員美化功能室,規范物品或設備擺放,充實教學必備用品等。強化了實驗和教學資料積累,規范各種藥品、器材等的借還登記。全校實驗開出率有所提高。

加強圖書室管理,購置書架,圖書上架,使圖書室煥然一新。圖書流通率和學生圖書的借閱率有所提高。

2、維護設備,保障運行

做好全校48套教學多媒體以及師生教學辦公電腦日常維護,故障修理,設備更換工作,保障教學之需。

本期,80%的多媒體都出現過這樣或那樣的故障。聯系e管家維修多媒體30多次,多次聯系設備廠家來校維修和更換燈泡、液晶板、液壓桿、線槽柜門等。

整理學校使用網校資源資料,更換和添置部分教師辦公室路由器,重新規劃網段,更換中心機房核心路由器和交換機、光纖發射器、電源等。

3、牽頭迎檢,驗收順利

牽頭迎接實驗教學示范校等檢查,整理迎檢資料。本學期順利通過四川省級實驗教學示范校的復查、成都市教育信息化檢查、成都市教育現代化檢查、化學危化品檢查、理化生實驗室檢查、網絡信息安全檢查等。

4、組織參培,服務教師

組織師生參加四川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網絡學習空間注冊認證;參加中小學創新課堂研究與開發課題階段性成果展示活動;征集成都市教師繼續教育優秀視頻案例并上傳全部資料,組織參加成華區教育應用云平臺培訓及老師注冊認證,上傳資源等。

這些工作,得到了老師們大力支持,謝謝!

5、組織參賽,科創突破

牽頭學??苿摴ぷ?。黃靖、張代林老師具體組織學生參加成都市第三十五屆機械制作比賽和機器人大賽,并取得優異成績。有12個學生獲得市一等獎,18個市二等獎,10個市三等獎,學校獲得兩個市團體一等獎和一個市二等獎。

組織學生參加成都市第12屆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組織學生參加成華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有15位學生科幻畫獲獎;項毅老師的作品獲教師發明二等獎,學校獲得團體三等獎。并設計制作展板,在海濱小學布置展臺,組織七年級八班學生參加科技創新現場展示會。

二、集思廣益,凝心聚力,做好初2017級年級組的日常工作。

1、團結組內教師,共謀年級發展。制定年級組學期工作計劃,召開班主任和備課組長會,共同協商研究年級組的常規教育教學管理工作。

2、規范學生習慣,營造學習氛圍。進一步規范學生的學習習慣,努力創造班級學習氛圍。整頓普班住校學生紀律,規范他們晚自習行為習慣,加強對這部分學生的管理。

3、規范考試過程,重視成績分析。組織兩次月考和半期考試,分析成績,召開年級成績分析會,

4、開展表彰活動,樹立學習榜樣。對考試成績優秀學生活是進步較大的學生張貼紅榜并發獎品,獎狀進行表彰。

5、堅持班級巡課,處理突發事件。堅持每天至少年級班級巡課三次,遇到問題及時解決。

6、加強交流溝通,努力尋求幫助。加強與班主任及任課老師溝通交流,及時解決年級老師的一些實際困難。

三、著眼學情,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益

1、研究學情,改進教法。諸如學習習慣、學習能力、智力水平、學習基礎、人際交往、興趣愛好、家庭背景等。經常與班主任王老師協商、探討、交流,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

2、激發興趣,傳授方法。想法設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能力,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傳授和學習習慣培養。

3、管控課堂,重視效益。關注學生課堂的參與度,管控好自己的課堂,重視教學效益。

4、反思調整,切實減負。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常去反思自己的教學、作業布置、日??荚?。盡量做到少講精煉,并真真切切地減輕學生的課后作業負擔。

目前初二6班數學成績無論是平均分,還是A卷合格率均處在年級班級前列。

四、學無止境,砥礪前行

在今后的工作中,在以下方面還需繼續努力:

1、現代教育技術中心雜事多,要進一步想辦法聚合各功能室人員,激發他們創造性地開展本職工作。

2、作為年級組長,還要進一步營造和諧互助、積極奮進的年級工作氛圍,大家凝成一股繩,齊抓共管,共同去研究學生,研究教學。

3、在教學上想得多,實踐投入還不夠,有很多好的方法還沒有堅持去做。對于如何轉化差生,還缺乏有效手段。我會努力改進。

篇(4)

一、加強學習,提升業務素質

政治思想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我站全體同志按時參加了由縣教育體育局組織的重要思想學教活動,做到了認真聽講,仔細記錄,端正了思想態度,堅定了政治立場。站內還制定了相應的業務學習制度,要求站員自主學習,不斷提升業務素質,為進一步推廣和普及我縣教育的信息化、多媒體化教學做好理論和素質上的準備,使縣站有能力成為我縣教育技術發展的策劃者和教育改革的參與者。

二、完善制度,加強常規管理

(一)成立領導機構

我站有具體的組織領導和分工明細,并且構建了縣、校二級教儀設備設施管理機構;縣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柴自強分管電教教儀站,非常重視教育裝備工作。

(二)完善管理制度

電教站制定有各類教育技術裝備管理人員崗位職責及考評辦法。每學期有檢查指導各校的工作安排和記錄;日常工作中注重研究和解決學校實驗教學和信息技術應用中的難點、重點問題,極力為各校實驗教學和信息技術應用服務。

三、突出重點,抓牢基本工作

一年來,全站工作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我站年初制定的目標,以教育技術裝備標準化為抓手,以教育信息化建設為核心,以實驗教學評估為重點,以教育技術課題研究為導向,以教育技術隊伍發展為前提,以實現教育技術與教學有效融合的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學生學習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為目標,認真貫徹落實上級主管部門對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要求,切實加強設備招標采購和管理應用工作,注重資源應用和分層培訓,全面提高中小學信息技術與課堂整合的實施能力和水平,不斷開創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新局面,推進縣教育現代化進程。

四、注重落實,做好具體工作

(一)落實設備配置及管理工作,提升教育技術裝備建設標準化水平及應用效益。

1.實施招標采購,優化設備配置。

2019年,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我站完成四項新高中教學儀器設備的招標采購工作。其中:《縣教育局新高中實驗室設備采購項目》于1月15日簽訂合同,項目資金97.869萬元;《縣教育局中學校園監控廣播信息考試網上巡查系統采購項目》于1月25日簽訂合同,項目資金374.796萬元;《縣教育局第三次中學圖書館儀器設備采購項目》(金政采招[2019]<3>32號)于5月8日簽訂合同,項目資金267.5萬元?!犊h教育局新高中班班通網絡教室教學設備采購項目》于7月24日簽訂合同,項目資金402.788萬元。此外,《縣教育局鄉、鄉、鄉、鄉四所中心校少年宮教學儀器設備采購項目》、《縣教育局中心校及觀音橋中小學特色教學儀器設備采購項目》的招標采購工作正在抓緊進行。8至9月,隨著新高中土建工程的陸續竣工,督促近兩年采購的新高中六個教學儀器設備項目(包括今年的四個項目及去年的兩個項目:縣教育局高中教學儀器設備采購項目<金政采招[2018]1號>、中學心理健康中心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采購項目<金政采招[2018]27號>)順利實施安裝、調試;10月中下旬,所有項目成功接受了政府采購項目履約驗收。

2.組織采購項目驗收,保障設備質量。

10月19日至20日,縣教育局組織成立以鄧云勇局長為組長的縣教學設施設備驗收領導小組,以縣紀委派駐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紀檢監察組組長王彥軍、縣教育局副局長、縣高級中學校長、縣教育局機關黨委書記為驗收監察組,由省教育廳技術物資裝備管理指導中心質量監督科科長、市教育技術裝備所質量監督科副科長、市電化教育館書記館長董友生(驗收組組長)組成驗收專家組,對縣高級中學政府采購項目實施履約驗收。驗收內容包括:高中數學、高中物理、高中化學、高中生物實驗設備,高中音樂和體育、美術教學儀器設備,以及高中網絡教室、心理健康教室、圖書館教學儀器設備、校園監控廣播信息考試網上巡查系統、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儀器設備。驗收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規定,有條不紊地開展。驗收方式:對照合同、投標文件核對品種、數量、規格、型號。驗收中,抽檢樣品確定原則為:采購數量大的產品,單一價格高的產品,用戶反映問題多的產品,安全影響大的產品。抽樣數量確定:品種在100以上的抽樣5%,品種在100以內(含100)抽樣10%。驗收后填寫了驗收抽樣單和驗收匯總報告單,并且按照要求簽字、蓋章,認真履行了相關手續。反饋會上,驗收專家組認為受檢設備參數基本符合招標文件和投標文件的要求,使用情況基本正常。同時指出驗收中發現的問題,要求供應商限期整改。目前,四家供應商整改完畢,兩家供應商正在整改中,預計本月底完成。

3.強化功能室管理,強化設備應用。

我站對全縣27所中小學校的功能室管理進行全面的檢查,重點對化學藥品的清補進行督查。4月22日,與教育局安辦聯合下發《縣教育局關于印發<全縣教育系統實驗室和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金教行〔2019〕53號),針對全縣所有涉及危險化學品采購、儲存、使用的學校,有易燃易爆設施設備的學校,以及設有教學實驗室、科研實驗室、實驗實訓基地和實驗用品倉庫(保管室)等的學校,開展為期兩年的專項整治工作。6月中旬,組織各校統計過期的劇毒、易制爆化學品,匯總后報縣公安局、環保局統一組織銷毀處理。10月中下旬,督促各校完成危化品定期排查。

加強圖書館(室)建設,特別是加強各校圖書室館(室)的信息化管理。每個中小學校圖書室均實現了信息化管理,利用“省中小學數字校園云平臺”的匯松圖書管理系統進行網絡操作,圖書回溯建庫率達到100%。

(二)加強教育信息化建設,促進學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及師生教育技術操作能力。

1.加強網絡建設。3月,積極與與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接洽,簽訂合作協議,實施村小寬帶網絡接入工程,實現我縣所有中小學校寬帶接入。至此,全縣已接入互聯網的中小學達到35所,占學校總數的100%,所有學校班均出口帶寬不小于10M,多數學?;揪邆渚W絡條件下的多媒體教學環境。

2.注重信息化建設。準確填報更新“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進展信息系統”數據,每月進行系統數據更新,并按要求完成人工審核上報。同時,加強“省中小學數字校園云平臺”、“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的資源建設,督促各校師生積極注冊使用。

3.落實遠程教育。對全縣各中小學校的遠程教育設備管理、資源應用進行了全面檢查。督促中學、縣第二初級中學、縣東方紅小學做好七中網校資源接收等相關工作,三所學校網班的同時備課上線率、協作網資源接收上線率、教學計劃瀏覽率(課程計劃和通知)、試卷下載率(試卷和資料)等指標均有所提升,并位居全州前列。

4.組織信息技術考試。5月下旬至6月下旬,組織完成2019年高中信息技術學業水平考試考點設置、考試報名、模擬測試及正式考試工作。在中學設置1個考點,2個考場,294名學生應考。

(三)強化實驗教學評估,發揮實驗教學培養師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中的重要作用。

1.加強實驗教學檢查。對全縣27所中小學校的實驗教學工作做了全面的檢查,各中小學校的演示、分組實驗開出率基本達到要求,管理工作規范,各校均把演示、分組實驗進行了公示。

2.組織實驗操作考試。成功地組織了全縣2019年初中學業水平實驗操作考試、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理科實驗操作測試及通用技術實踐操作考查。5月13日至5月20日,我縣開展中學理科實驗操作考試,共設立5個考點、10間考室。全縣初二學生394人參加了生物實驗操作考試,初三學生453人參加了物理、化學實驗操作技能考試,高二學生248人參加了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操作考試及通用技術實踐操作考查,各科及格率均達到100%。

(四)組織師資培訓和競賽活動,提升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

1.組織指導師資培訓。4月,組織全縣中小學各學科教師共計30人參加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5月6日至8日,組織信息技術骨干教師參加2019年度中小學創客骨干教師培訓。5月13日,組織中學理化生教師及實驗員共計40余人參加2019年中學實驗操作考試培訓。5月20日,組織考點學校中學信息技術考試管理員參加省2019年普通高中信息技術學業水平考試在線培訓。7月4日,選派中學葉發老師參加在成都舉辦的“2019年省青少年校園足球信息化教學觀摩暨新媒體工作研討活動”。11月11日至14日,組織全縣信息技術骨干教師(李進)參加省中小學創客骨干教師培訓。11月14日至15日,組織金中教師參加省中小學智慧教學場景構建與應用研討會。預計于12月組織全縣中小學理化生、科學教師培訓,請省州兩級專家主培。

2.組織參加各類活動。組織開展全民閱讀進校園、中小學教師實驗教學說課評選(選報高中物理學科參賽,或省級三等獎)、教師實驗技能競賽、幼兒園優秀自教玩具展評、中小學學生探究性實驗實踐評選、全國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教師信息技術論文大賽、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中小學校園電視評選等系列活動、省中小學“課堂教學大比武”活動、省2019年中小學陽光閱讀活動、2019年州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3.加強課題管理指導。萬林鄉中心??夏境趵蠋熦撠煹氖〖壛㈨椪n題《網絡信息對藏區小學生品德修養影響的研究》完成結題申報;中學馮應國老師負責的省級立項課題《信息化環境下中學教師提升課堂親和力的研究——以民族地區物理為例課題空間》完成中期結題答辯。

(五)切實做好其它工作,保障電教工作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1.保障材料報送。按時完成州站、縣局等相關部門要求的各類材料及信息報送。每月超額完成“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信息錄入任務;及時報送各級部門需要的招標采購項目資料、地方標準征求意見表、教育信息化產品需求表、電教工作簡報等材料。

2.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對省、州主管部門下發的文件通知做到及時收傳,并有效落實。完成了州站、縣局下達的2019年各項目標任務。縣站能服從縣局及州站領導安排,對布置的工作無拖辦現象,按照要求保質保量及時完成了相應的工作任務。

三、存在的問題

一年來,我站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于人手較緊,管理面較大,有些工作還做得不夠深不夠細,需要今后加大力度,切實做好。

(一)學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亟待提升。

目前,全縣所有中小學校均實現了寬帶網絡入校,但普遍存在網絡提速提質的問題;因寬帶網絡提速提質問題的制約,實現“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仍然任重道遠;在網絡較暢通的學校,如何使教師學生充分運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和學習,須及時總結經驗,并加以推廣指導。

(二)現代教育技術設備管理有待加強。

部分學校儀器設備管理不規范,對音、體、美、勞、衛、圖管理重視程度不夠,賬、卡、物相符和報損等制度的執行有待繼續加強。

(三)現代教育技術設備應用水平有待提升。

一是多媒體技術、功能室開放、實驗教學開展等常規應用率較低,教育裝備沒有得到充分有效的運用;二是在遠程教育資源利用的效率上還要加強,部分教師在電教室上課只是應付差事,沒有事先了解和熟悉資源以及做相應的準備,認識還需進一步提高;三是教育技術研究應用成果少,好些學校和教師參與教育技術應用研究的積極性不高,各級主管部門組織的教育裝備技術類競賽活動參與率低、獲獎率低,既反映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態度較消極,也體現出應用水平偏低。

四、明年的工作方向

(一)做好項目,優化設備配置,推進教育技術裝備建設標準化、現代化發展。

爭取各級各部門的支持,做好“改薄”項目和十年行動計劃項目的實施工作。在推進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裝備標準化建設中,積極而為,全面規劃各級各類學校設施設備更新換代,分期、分批、分類完善學校教育技術裝備配置,提升教育技術裝備適應性,充分發揮設備設施的應用功用。

(二)加強督查,規范硬軟件及師資管理,構建健全有效的管理體制。

1.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實驗、遠程教育、電教等常規檢查力度,加強電教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

2.對全縣實驗、教育技術、遠程教育的軟件資料進行規范性歸檔,并要求學校將此項工作列為學校的常規性工作。

3.進一步加強對全縣中小學遠程教育工作的檢查力度,加強對遠教管理人員和部分教師進行業務培訓。

4.加強對學校圖書信息化管理、使用的檢查,督促各校書香校園建設。

5.督促指導教師積極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融入教育教學工作,提升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科技含量;組織中小學教師參加各級教育技術類競賽活動,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的應用效益。

(三)注重應用,提升信息化水平,構建適用的網絡資源體系。

我縣還將依托省級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不斷整合、匯聚、引進各種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和應用,不斷擴大服務范圍和質量;完善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與應用,科學利用平臺上各類數據,提高教育決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各校將積極依托省級平臺,開展“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工作,力爭盡快實現所有教師和絕大多數學生擁有實名制學習空間,充分利用網絡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為民族地區基礎教育服務。

一、做好項目實施,優化學校設備配置

1.做好、、、四所學校少年宮儀器設備采購項目相關工作,預算資金48萬元。

2.做好觀音橋、兩所學校特殊教育儀器設備采購項目相關工作,預算資金44萬元。

3.做好縣高級中學采購設備安裝調試及驗收工作,確保教學儀器設備安全、高效投入教學。

二、完善設備管理,強化學校管理水平

1.規范電教設備、專用教室使用的管理制度,健全各項電教記錄,加強電教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做到歸檔規范性、管理有序性、檢查常規性。

2.抓好學校實驗教學工作,認真執行國家課程標準及《省中小學教學實驗目錄》,開齊開足開好實驗課程,教師演示、學生分組必做實驗開出率達到95%以上,為迎接省、州實驗教學評估做好準備。

3.督促金中、二中、東小加強遠程教育網班教學管理,有效利用網校資源。確保成都東方聞道公司反饋的備課上線率、資源接收率、通知瀏覽率、課程計劃瀏覽率、資料下載率、試卷下載率上線率均高于85%。

4.完善學校圖書回溯建庫工作,要求全部使用省中小學圖書管理系統進行圖書借閱等管理。

三、注重設備應用,提升教師教育技術水平

1.加強教師培訓,提升教學儀器設備應用水平。11月中下旬,組織小學科學、初高中數理化教師培訓,請省、州專家擔任主講。

2.推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教師公開課要盡量上多媒體課,提高全體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潛力,促使大部分教師都能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改革中去,優化課堂教學。

3.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依托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省中小學校園數字云平臺等網絡資源,拓展“師生實名制網絡學習空間”應用廣度與深度,籌建學校資源庫,實現優質資源的開發、共享,即通過網絡學習空間開展應用活動并匯聚應用成果(教學資源、應用過程及成果數據、典型應用案例等),保證全部中小學教師及絕大多數學生可基于網絡學習空間開展信息化教育教學活動。

篇(5)

[關鍵詞]政府間關系;中央與地方關系;地方政府間關系

[中圖分類號]D6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1)5-0110-03

政府間關系(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即不同政府組織之間的關系,又稱府際關系。20世紀60年代,美國學者安德森首次提出“政府間關系”這一概念,不過他是從政府公職人員之間的人際關系和人的行為角度來看待政府間關系的。而隨著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性政府改革浪潮的興起,政府間關系的調整和變遷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政府間關系開始作為一個獨立的研究課題進入學術界的研究范圍。

國外對政府間關系的研究自20世紀80年代后便循著一條內容趨于系統化,方法趨于多元化,研究視野越來越開闊的路徑發展。而國內對政府間關系的研究起步則相對較晚,事實上,對其的重視只能追溯到近十幾年。但近幾年來,對政府間關系的研究呈現出日漸繁華之貌,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政府間關系進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相關的研究成果也日漸豐富。筆者認為,對這些研究成果進行一個全面的回顧和梳理,以總結國內對政府間關系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能推動這一研究更上一個臺階。

1 相關概念的界定

在國內學者對政府間關系的研究中存在兩種不同的表述:政府間關系和府際關系。林尚立使用的表述是“政府間關系”。他認為政府間關系主要指“各級政府間和各地區政府間的關系,它包含縱向的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間的關系、地方各級政府間關系和橫向的各地區政府間關系”。同時他也認為,政府間的橫向關系雖然主要指地方政府間的關系,但由于我國傳統的政府間關系模式是以條塊關系為基礎的,所以橫向關系有時也包括政府內部各部門之間的關系。謝慶奎《中國政府的府際關系研究》一文中較早明確使用“府際關系”的概念,他認為府際關系即“政府之間的關系,它包括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地方政府之間、政府部門之間、各地區政府之間的關系”。與林尚立不同,謝慶奎認為政府部門是“府際關系”十分重要的主體,因而將部門之間的關系直接納入了研究的范圍。廈門大學陳振明教授認為,政府間關系是指中央政府與各級地方政府之間的縱橫交錯的網絡關系。它既包括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關系、各級地方政府間關系,也包括同級地方政府間關系以及不存在行政隸屬關系的非同級地方政府間關系。在他看來,“政府部門是構成各級政府的機構,是次于‘政府’的行政主體,當然不應該是‘政府間關系’的應有之義”。臺灣學者江大樹認為府際關系是一個國家內部不同政府間的相互運作關系。狹義來說主要指各層級政府間之垂直互動關系。例如,中央政府與直轄市政府、縣政府與鄉鎮政府的府際關系;廣義而言更涵蓋同級政府間的水平互動關系、特定政府機關內各部門間之協調管理以及政府機關與民間社會的公共關系等。

雖然在國內對政府間關系的研究中存在這兩種不同的概念表述,且研究過程中對其內涵的界定各有側重,但總體而言,以下這一對政府間關系的內涵界定是可以得到公認的,即政府間關系是指中央政府與各級地方政府之間縱橫交錯的網絡關系。它既包括縱向的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各級地方政府之間的關系,也包括同級地方政府之間以及不存在行政隸屬關系的非同級地方政府之間的關系。

2 研究發展的兩個階段及其主要成果

2.1 1998年以前,國內關于政府間關系的研究主要為對中央與地方二元關系研究

這一階段的研究中,政府間關系尚未被作為一個正式的、有其特定含義界定和理論體系的獨立課題提出來,對其的研究散落在國家結構形式、中央與地方權力流動以及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研究等方面。

其中對中央與地方關系現狀及其沿革進行研究的有:楊春堂等《論我國中央與地方關系的改革》(1989)中對中央與地方關系改革的情況進行了總結。辛向陽的《大國諸侯――中國中央與地方關系之結》(1996)一書從歷史的角度分析和解讀中央與地方關系。鄭永年,吳國光:《論中央――地方關系:中國制度轉型的一個軸心問題》(1994)文中從制度轉型的層面分析了中央與地方關系。楊小云 《論我國中央與地方關系的改革》(1997)一文總結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經歷的三個發展階段以及與之對應的我國中央與地方的關系的三個階段。

對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進行分析的有:薄貴利,金相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央與地方權限調整的基本趨勢》(1997)一文以市場經濟發展為背景,分析了中央與地方管理權限劃分的基本趨勢。潘小娟在《中央與地方關系的若干思考》(1997)一文提出要正確合理地劃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權限,堅持合理集權與適度分權的有機結合,完善中央對地方的監督機制和中央與地方的互利合作機制,加強法制化建設。

1994年中國推行分稅制改革前后,學界出現了大量從財政關系角度研究中央與地方關系的論著:吳俊培在《論中央與地方的財政關系》(1994)一文中分析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的博弈關系,并從現代公共部門經濟學的核心范疇入手,界定了市場經濟中的政府職能,進而對政府的配置、穩定、分配等基本職能在各級政府間的合理劃分作出了規范性分析。孫開的著作《政府間財政關系研究》(1994)中從對公共產品層次性的分析入手,把公共產品區分為全國性公共產品與地方性公共產品,分析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各自的行為目標,在此基礎上,研究了政府間的稅收分割以及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等問題??荑F軍所著的《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研究》(1996)中考察了中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關系的歷史沿革,分析了政府間事權與財權劃分的基本依據,提出了中國財政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

在計劃經濟體制時期,中央政府是高度集權的,地方政府之間處于相對阻隔的狀態,橫向聯系比較少,所以國內對政府間關系的研究局限于中央與地方關系的研究,而隨著市場化的推進,對中央地方權力結構調整方面的討論也越來越多,這其中包括事權與財權??偟膩碚f,這一階段的研究對中央地方權力結構的調整有著推動作用,也為政府間關系理論建構提供了研究基礎。

2.2 20世紀末,政府間關系開始作為獨立課題進入行政學的視野,對其的研究呈現出多元化的面貌。隨著政府間關系實踐的發展,對政府間關系的研究呈現出理論構建系統化、研究角度多學科化、分析工具創新化的趨勢

第一,出現了對政府間關系理論體系的研究,政府間關系的概念的提出始于林尚立(1998)所著的《國內政府間關系》,該書是國內最早對政府間關系進行系統、全面研究的一本專著。他不僅構建了政府間關系的一般理論基礎,考察了主要西方國家政府間關系的演變過程與發展的總體特征,而且對中國政府間關系的歷史選擇、傳統模式、改革實踐與總體發展進行了詳盡、系統的分析,為國內政府間關系的進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謝慶奎(2000)提出政府間關系的內涵首先應該是利益關系,然后才是權力關系、財政關系、公共行政關系。前者決定后三者,后三者是前者的表現。四者并列,以利益關系為先,才是政府之間關系的真正內涵。張志紅的《當代中國政府間縱向關系研究》(2005)一書則運用政府間縱向關系這一新穎的分析框架,圍繞著中央與地方關系,從政府職責與政府層級結構、政府機構相結合的視角進行較為系統的分析。楊宏山的《府際關系論》(2005)是近年這一領域又一較為系統、全面的研究成果,該書詳細分析了府際關系的基本模式,探討了中國府際關系的制度創新,總結了全球視野中的府際關系演進和變遷規律。

第二,政府間縱向關系的研究中,中央與地方關系仍然是關注的重點,形成了政府間關系研究中成果最豐富、視角最廣泛的一部分。到目前為止,可以將這部分的研究粗略地劃分為:三種關系,即經濟關系、行政關系與法律關系;三種視角,即靜態的視角,主要指對中央與地方形成的不同的關系模式的研究;動態的視角,主要指中央與地方關系權力劃分與流動以及國家結構形式變化的研究;專門化的視角,主要指從財政、稅收方面研究中央與地方關系。其中對中央與地方所形成的關系模式的研究的代表人物有楊小云(2004),其從研究國家結構形式入手,探討了單一制國家與聯邦制國家的聯系與區別。熊文釗的《大國地方:中國中央與地方關系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對中央與地方關系的結構模式、中央與地方的權限劃分機制進行了結構分析;研究中央與地方權力集中與下放及其與國家結構形式變化關系的代表作有:薄貴利的《集權分權與國家興衰》(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年)以及相關論文,從現代化進程探討了集權分權的國家戰略抉擇。艾曉金在《中央與地方關系的在思考――從國家權力看我國國家結構形式》(2001)一文中也是從國家結構形式來分析中央與地方關系的。對中央與地方經濟關系的研究多從經濟學、財政學等專門化的視角來進行,魏星河在《處理中央與地方關系的關鍵:財權與事權的合理劃分》認為“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不僅是我國財政體制改革所要解決的基本問題之一,也是我國行政體制設置與合理劃分行政權力的重要內容。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的事權與財權是處理中央與地方關系的關鍵?!蓖踅B光的《分權的底線》、胡書東的《經濟發展中的中央與地方關系:中國財政制度變遷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等,在理論界和決策層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第三,地方政府間橫向關系逐漸成為研究熱點。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與中央權力的下放,地方政府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多,對地方政府間橫向關系的研究也越來越受到關注,主要有以下幾個領域:

一是地方政府競爭關系研究。代表性的有:李軍鵬的《新制度經濟學的政區競爭理論研究》一文主要介紹了西方新制度經濟學中的政區(政府)競爭理論,包括其基本內容、競爭機制設計的基本原則等。馮興元的《論轄區政府間的制度競爭》一文則具體分析了中國的行政區域政府間競爭現象。周業安等的《地方政府競爭模式研究》(2002)一文分析了當前中國地方政府競爭的基本特點和幾種模式,提出了構建地方政府良性競爭的政策建議。劉亞平博士的《當代中國地方政府間政府》一書從退出選擇的視角對地方政府間競爭進行分析,總結了中國地方政府競爭的三種形態,區分出政治和市場兩個緯度的地方政府間競爭,等等。

二是地方政府合作關系研究。隨著區域經濟合作的深入,不少學者開始探討地方政府間的橫向合作問題。如張可云的《區域大戰與區域經濟關系》(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1年),在對運用博弈論的分析方法,緊緊圍繞區域利益這一核心動力,由區域經濟競爭、區域經濟聯系到區域經濟均衡,進而到區域經濟沖突與合作,構建了一個新的區域經濟關系與政府合作理論框架。張緊跟的《當代中國地方政府橫向關系協調》(2007)對當代中國地方政府橫向關系協調進行了規范分析,對如何有效協調市場化競爭中當代中國地方政府間橫向關系及如何提高治理績效進行了探討。此外,陳剩勇(2004),王健(2004)等對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下的政府合作機制進行富有啟發的探討,等等。

三是區域公共管理問題研究。隨著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共問題“區域化”和“無界化”的發展態勢,區域公共管理越來越成為一個熱門的研究領域。陳瑞蓮的《論區域公共管理的緣起與發展》(2003)對區域公共管理和區域行政的內涵和分析框架的研究,對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緣起動因、研究對象、理論體系、研究方法等進行較為全面的闡述。金太軍的《從行政區行政到區域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形態嬗變的博弈分析》(2007)從區域公共管理的角度進行了政府治理的博弈分析。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政府間關系研究的發展,出現了對這一研究的反思類型的研究成果,這些對政府間關系研究的反思形成了思想的碰撞,對于這一領域研究的發展意義重大,代表作有:張緊跟的《當代中國地方政府間關系:研究與反思》,其在文中提出以往對政府間橫向關系的探討的兩種主要視角,即促進地方政府間合作和規范地方政府間競爭,“這些研究文獻在理論論證上是自洽的,但卻模糊了當代中國地方政府間關系背后的邏輯。而且,因為其討論僅僅停留于地方政府間關系的治理制度層面,也無法真正理順當代中國地方政府間關系。因此,要理順當代中國地方政府間關系,必須立足于變革制度環境、健全治理機制和規范行為主體三個層面的綜合發展”。

嚴強在《公共行政的府際關系》(2008)一文中提出以往的研究基本的分析視角局限于公共權力的配置與運行,并未區分好政治視角下的府際關系與公共行政視角下的府際關系。認為“只有把公共權力的配置與運用,區域經濟形成與發展中的政府間的競爭和合作,政府相互間行為的法律調整與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的供給聯系起來,將府際關系中的政治的、經濟的、法律的元素聚焦到政府所立足的公共利益之上的責任、事權、財權的統一上,政府間關系的研究才能進入政府間行政的范圍,人們才能觸摸到真正的公共行政的府際關系?!彼J為當前公共行政的府際關系問題的焦點是圍繞現階段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的供給所出現的政府間的過度競爭,并在文中提出了調整途徑。

3 評 論

3.1 國內政府間關系研究中存在部分研究主題過于薄弱的情況

國內政府間關系研究中主要關注在縱向政府間關系的研究中,其中大部分文章都是對中央與地方關系的基本框架、特征與經濟關系進行研究的。以下幾個方面是筆者認為國內今后的政府間關系研究中有待加強關注的論域:

第一,本土化的政府間關系理論的建構十分薄弱,對政府間關系的理論模型分析尤其欠缺。而缺乏理論的建構的實證分析,筆者認為,必然不能促進這一研究課題的長遠發展。

第二,研究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時,不能將所有中央政府以下的省、市、縣、鄉各層級政府作為一個統一的、抽象的“地方政府”來對待,而事實上分稅制改革以后,省、市、縣、鄉各層級政府越來越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利益主體,其具有各自不同的職能、治理工具、管理體制等。地方政府縱向間的關系既有中央與地方關系的一般特征,也有其自身的特點,其權力配置模式直接決定了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治理績效。因此,有必要對地方層級政府間的縱向關系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剖析。

第三,由于經濟體制改革一直是中國改革的重點,因此許多學者主要關注于對中央與地方經濟關系的研究,但同時也要特別注意中央與地方行政關系的研究。哪些事情和權利應該中央來承擔,哪些事情和權利應該下放地方,這方面的研究國內現在還比較少見。此外,對中央與地方的基本框架與特征,包括其歷史的沿革和變遷的研究較多,而對中央與地方的互動關系的較少,尤其是中央與地方法律關系的互動關系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更需要用法律規范府際關系。依法治國首先要求政府間的關系建立在法律規則之上,政府間的沖突也要采用法律手段解決。

第四,地方政府橫向關系的研究近年來逐漸增多,其中研究地方政府間競爭關系的占據主要部分,但其中關注地方政府間競爭秩序的又相對較少,筆者認為對地方政府間橫向關系的研究中應在針對國內的特殊情況的基礎上充分借鑒國外的研究成果,如“府際治理”、“府際管理”的觀念,加強對政府間競爭合作關系的多元化的探討。

3.2 國內政府間關系研究中實證研究的合法性缺失問題

大部分學者采取對政府行為進行實證分析的方法,對中國權力下放改革前與后的情況對比、政府間關系的現狀等進行了詳盡論述??墒沁@些實證分析的資料來源大部分來自二手資料而缺乏一線的調查,這樣的研究 “缺乏對真實世界的了解”,“在這樣一種研究氛圍下,沒有檢驗的理論假設就被當成真理,理論構建也只是概念之間的循環論證,即停留在概念分析的層面”,必然導致在國內政府間關系研究中實證研究難以取得其合法性。

3.3 國內政府間關系研究需進一步加強學術的規范性

根據期刊網所收集的文獻情況來看,有部分學者在進行政府間關系研究時不進行文獻評估,不提出問題,沒有理論分析框架,筆者認為,學術的規范性不僅是作為研究成果本身所具備的題中之意,也能在研究時加強學術的規范性的同時幫助研究者學習前人的研究成果,找準研究的方向?!巴ㄟ^文獻評估,我們發現現有的理論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然后,在這些方面進行改進,從而就可以推動知識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林尚立.國內政府間關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楊宏山.府際關系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3]張志紅.當代的中國政府間縱向關系[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4]薄貴利.中央與地方關系研究[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1.

[5]劉祖云.政府間關系:合作博弈與府際治理[J].學海,2007(1):79-87.

[6]陳瑞蓮.論區域公共管理的緣起與發展[J].政治學研究,2003(4):37-41.

[7]謝慶奎.中國政府的府際關系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2000(1):26-33.

[8]陳振明.公共管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9]魏星河.處理中央與地方關系的關鍵:財權與事權的合理劃分[J].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04(2).

[10]張緊跟.當代中國地方政府間關系:研究與反思 [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7).

[11]嚴強.公共行政的府際關系研究[J].江海學刊,2008(5).

[12]鄭娟,李剛.國內近年來府際關系研究綜述[J].寧夏黨校學報,2007(5).

篇(6)

關鍵詞:CAE軟件產業; 服務平臺; 社會資源整合

中圖分類號:F49; TP311.5 文獻標志碼:A

Construction of independent CAE software industry and

service platform

YU Jie1, WANG Qianrong2a, WU Huiling3,4, LU Zhongji2b

(1. Magazines Press,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2. a. Shanghai CAE Technology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Shanghai 201203; b. Shanghai Intellectual Property Training Center, Shanghai 200235, Shanghai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3. Shangha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20, China;

4. Shanghai Society of Mechanics, Shanghai 200020, China)

Abstract: A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AE software industry in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 platform are discussed, includ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technologies, communication and promot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and industry service, and the overall viewpoint is elaborated, such as system construction andreputation establishment. 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 resources and government involvement can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of CAE service platform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AE software industry in China.

Key words: CAE software industry; service platform; integration of social resource

0 引 言

自從2006年中國科學院在上海召開“CAE自主創新發展戰略”科技論壇[1],特別是2007年中國科學院向國務院呈送《關于發展事關國家競爭力和國家安全戰略的CAE軟件產業的建議》報告[2]之后,業界立刻在2008年分別以“發展CAE軟件產業的戰略對策”和“我國高性能計算的發展與對策”為主題舉行香山科學會議予以響應.如今,發展自主CAE軟件產業的大討論已走過5個年頭,學術界與工程界在產業政策、技術儲備、行業需求和軟件廠商現狀等領域開展廣泛議論,提出許多有益的意見和設想.

本文結合自主CAE軟件發展所需的社會服務體系功能和大局意識,探討在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生產業建設的同時,循序漸進地推進自主CAE軟件戰略產業的一些想法.

1 服務平臺的建設

目前,我國CAE軟件開發大多由科研部門或大專院校組織和發起,相關環境的限制使這些初創軟件成果難以直接進入市場資源配置,難以被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因此,作為引導和扶持,政府公益性的服務平臺建設顯得尤為必要.

1.1 專業技術研究發展的服務平臺

服務平臺應為中小企業提供CAE共享基礎條件支撐,為裝備制造業科研、設計以及生產提供計算分析手段,從而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增強企業競爭力.其功能應體現政府的職能轉變方向,即向社會服務轉變、向產業扶持轉變.在推廣應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AE技術和軟件過程中,服務平臺應嘗試用“專業技術水平評判、市場需求公開評估、企業反饋審核機制、成果轉化考評模式”的方式體現自主先進軟件技術在重大工程項目中的科研成果價值,從而形成具有巨大引力場的黑洞模式,吸引、吸納社會資源進行技術與工程的對接以及行業與產業的推進,逐步形成輻射性很強的全方位合作模式.

服務平臺的主要推薦對象是自主CAE軟件,并將其成果轉化作為工作目標.這種服務符合國內工程行業的需求,能夠贏得廣泛認可.服務平臺的成立能體現政府對于國家戰略產業的掌控指導能力和決心.

1.2 研究和應用交流推廣的服務平臺

服務平臺應為自主CAE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提供交流支持.專業性雜志是培育該學科和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特色、特點和特長是我國CAE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因此依托專業媒體是提升服務平臺交流功能的重要舉措之一.《計算機輔助工程》是反映工程界、學術界關于CAE應用與科研成果的綜合性科技期刊.該期刊自2008年底設立“自主創新論壇”欄目,集中報道我國自主CAE軟件發展的體制、機制以及具體的軟件研發技術.在當前“調結構、促轉型”的時刻,人們期待其成為交流“事關國家競爭力和國家安全戰略的CAE軟件產業”最新技術和介紹實踐經驗的專業流平臺[3].但要辦好這份專業應用性很強的期刊并不容易,因為國內CAE軟件市場幾乎被國外廠商壟斷.實力雄厚、財大氣粗的國外主流CAE軟件廠商每年都舉辦各種技術交流會議,其軟件版本不斷更新、應用面面俱到、概念層出不窮.由于缺乏自主CAE軟件平臺的應用,該期刊只能根據國外CAE軟件提供的材料炒成菜肴,難以體現我國CAE自主創新成果.雖然我國的基礎研究工作可圈可點,研究成果更是獨具特色,但這些成果的落地生根之路如同浮萍,隨時可能成為別人樹上的果實.與專業性期刊共命運的,還有眾多弱不禁風的自主CAE軟件公司以及“求賢若渴”的應用企業.

1.3 知識產權利益保護的服務平臺

知識資產通過學習和服務體現出潛在的經濟價值,在分享中倍增其自身的效益;然而,能否與實物資產同樣體現其應有的價值,需依托可行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制定和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是提升產業競爭力的必然選擇.科技成果是重要的無形資產,需要用知識產權制度來保護才能使其具備財產權.知識產權的取得需具備一定的條件.依據知識產權法對科技成果進行產權界定,使其成果權利人在一定的期限內享有科技成果的獨占權并享受由此產生的經濟效益,是調動企業、個人乃至整個社會科技創新積極性的重要保證.知識產權制度是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知識產權作價出資入股是激發科技工作者創新積極性、保證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的基礎.為加快科技成果資本化和產業化進程、推進知識產權的質押融資,服務平臺應具有知識產權利益保護的服務功能.

上海知識產權培訓中心曾圍繞自主CAE軟件產業建設中的制度建設進行過相關的理論探討:建立知識產權利益保護的服務平臺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體現,應與國內外知識產權開展廣泛的合作與交流,整合資源,在知識產權方面為產業建設提供全方位服務.該項目從一開始就得到一大批軟件產權專家、學者的指導.[4]

1.4 學科協作的支撐配套的服務平臺

目前,自主CAE軟件產業建設中普遍存在“重實施、輕規劃,重技術、輕管理,重技術、輕市場,重硬件、輕軟件”的問題,需從長遠的規劃和可以操作的管理層面解決,以下3方面有待重視和解決:(1)CAE技術已有質的提升,已經從計算機輔助工程發展到計算機分析工程,這是提出建設自主CAE軟件產業的基礎;(2)應了解和剖析產業化的現狀和差距,從消除認識誤區著手,在體制、機制和法制層面不斷完善產業建設的創新模式;(3)根據經濟體制結構和管理機制結構的調整,結合重大挑戰性項目和若干基礎科學問題,提出實際和具體的對策方案.上海市力學學會努力在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的進程中發揮學科優勢,十分注重發揮學科對產業發展的支撐和配套作用,今后將依托自身學科的特長和能力,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在上海做好服務并參與全國CAE軟件產業的整體建設,樹立全國一盤棋的思想,在服務全國中實現上海力學界的自身發展.

上海市力學學會結合決策咨詢項目“結合工程需求推動自主CAE產業建設”,對社會科學領域和知識經濟時代管理體系建設進行思考和探索.在此期間,得到諸多社會科學界專家、學者的指點,受益匪淺.[5]

1.5 以國有資產為背景的產業服務平臺

CAE作為工程科學的高端應用技術,其價值和作用體現為在重大工程項目和關乎國家安全等領域中的實際效應.大型企業,尤其是行業內的主導企業,有目的地采用先進可靠技術,能保持行業中的領先地位并加強企業對行業的引領示范作用,也是謀求企業更大發展空間的有效手段;而軟件企業則可通過工程應用驗證其產品的有效性.雙方能通過相互合作,充分增強各自的能力、擴大資產增值和知識影響.同時,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高風險、高投入等內涵特征決定其不可能沿用傳統產業的發展路徑,必須有相應的風險分散機制,有別于傳統產業的投、融資機制以及不同于傳統產業的制度安排,其中包括:改變政府投資模式,以股權投入代替財政撥款,以政府投入帶動社會資本進入高新技術產業化領域,使國有資產的投入產生應用效率等.

知識產權成果資本化運作是產業建設“更加貼心”的一種手段,也是科技成果保值增值的捷徑之一.在注重保障以科技技術為主體的知識資本的同時,國有資產(行業規范化和政府投資等)的投入也應得到認可和保障;合作各方的資源結合則放大保值增值的功能.同時,體現物質資本和知識資本的同等價值,是企業適應市場競爭、不斷完善的一種保障功能.

2 強化服務平臺建設的大局意識

發展自主CAE軟件產業是項艱巨的新興產業建設工程,也是彰顯政府責任的民心工程.對軟件研發和產業化工作的長期性和持久性要有必要的心理準備,更要有開放的精神面向國家戰略需求,應以嚴以律己的作風擔負起這個歷史使命.服務平臺是政府面向社會的一面鏡子,“得人心才能干實事”,公平、公正的大局意識很重要.

2.1 不作同質低層次競爭

軟件產業建設是國家和自身發展內在的需要,要從服務和服從國家戰略需要的層面進行突破.不能停留在“軟件”或“咨詢服務”層面,要看到這些工作已經是完全市場化的贏利,要取得實質性的新突破、新發展,須拋棄舊觀念、舊經驗,樹立新理念.軟件產業是多學科、多領域的綜合系統,要幫助合作各方解決尚沒有精力去完成的工作,要成為他們所需要的助手,在實現他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實現自身價值.時代在變,政策扶持和政府管理背景、現有國資企業“存量”的公共資源配置以及知識產權保護的認可權威等都是無可比擬的優勢,是產業建設的內在機遇.

2.2 制度建設有待完善

制度建設是項根本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工作.建設目標體現意圖、任務的戰略思想,能制衡各方利益、維持工作秩序并規范個體的隨意行為.制度的強制性能規范程序規則和辦事流程;制度的適度性能規范崗位責任制,實現權、責、利相一致的評估與考核.要從制度建設層面強化職責、利益和權利的相互制約和和諧發展,從建立有矩可循的制度化、常態化建設究其原因,不能“場上黑哨,場下假球”.要有切切實實的制度保障,才能發揮好整體的組織協調作用,讓取得成績的人有成就感,讓做不好事情的人吸取經驗教訓,才能保障產業建設的順利落實.加強制度建設是自身發展的需要,是產業建設的組織保障.

2.3 行業中清廉專業的口碑

要在行業中起到引領、整合的作用,其自身清廉、專業的形象和口碑很重要.任何發生的失誤或誤解,都會給服務平臺造成很大的傷害.每個項目都要經得起質疑(如技術的先進性、扶持對象的知識自主性以及成果的可積累性和可持續發展等),每項活動都要公開、公平、公正,且不能認為項目總有結束的時間段,項目也總可以通過鑒定.關鍵是要將每個項目都作為創品牌(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可持續發展的機遇,即站在建設應用技術創新體系的歷史角度判斷項目成敗.保持清廉專業的口碑事關重大,是產業建設的政治基礎.

3 結束語

專業技術公共服務平臺應成為政府和自身創新驅動的抓手.以其為點,探索設計產業共性技術的研發實體功能建設;以其為線,帶動專業技術科研成果集聚和形成特色產業集群;以其為面,提升專業技術服務社會的水平和促進產業結構轉型;以其為體,深化專業技術的產業生態鏈并形成自主新興產業.建設自主CAE軟件產業從不缺乏自主的核心技術和國內工程市場的需求,之所以屢戰屢敗卻依然能重談發展之策,是因為自主技術對于國民經濟建設一直不可或缺,或者說科研人員一直是在苦苦追尋民族自強的理想.建設新興產業不僅是政府的責任,而且需要行業自己負起責任.政府既要發現和引導行業的呼聲,又要善于總結來自行業中的新思路和尊重其首創精神.建設自主CAE應用軟件產業需整合社會資源以及政府的參與,才能在服務和協調中使服務平臺真正成為培育戰略性產業的實踐者.

參考文獻:

[1] 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 信息技術科學部. 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論壇第二十三次學術報告會議論文集: CAE自主創新發展戰略[C]. 上海: 中國科學院, 2006: 3-4.

[2] 中國科學院. 關于發展事關國家競爭力和國家安全戰略的CAE軟件產業的建議[R]. 北京:中國科學院, 2007.

[3] 陸仲績. 《計算機輔助工程》與自主CAE軟件產業共命運[EB/OL]. (2010-09-19) [2010-10-11]. /blog/static/6243782720108199521366/.

篇(7)

關鍵詞:服務外包 南京市 SWOT分析

1.南京市服務外包產業SWOT分析

1.1優勢(strength)

第一,擁有超前的國際理念優勢與優良的綜合環境優勢。1南京是一座包容性強、能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國家和地區風俗的城市,先后被評為中國城市綜合實力“五十強”第五名、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四大園林城市之一、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科技興市先進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十佳城市等稱號;市民對社會治安總體滿意度為97.6%,列全國第二名,同時南京贏得了聯合國人居獎特別榮譽獎和2008年度“中國人居環境獎”,成功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稱號,位居2009年中國最具教育幸福感城市、中國最具軟實力城市、中國最具教育發展力城市行列。

第二,獨特區位交通優勢與較強的城市實力優勢。南京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市內移動通信、光纖數字通信、網絡通信等現代化通信手段完備。南京是全國性的綜合交通樞紐,現已開通了42個國內主要城市、19個國際和2個地區城市的120條航線,與法蘭克福、新加坡、首爾、東京、大阪、曼谷、中國香港和澳門等城市有直達客運航線,另外南京是中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生產基地,電子、化工生產能力在國內城市中居第二位,車輛制造規模居第三位,機械制造業的技術、規模居國內領先地位,家用電器業、建材工業也都具有較大規模。這都體現了南京較強的城市實力,良好的創業環境,既是投資發展的基礎條件,也是創新發展的源動力。

第三,充沛的應用型人才優勢與較低的商務成本優勢。南京地區人才、科技資源優勢突出,人才素質較高,人才成本相對低廉。南京高校云集,人才眾多,教育科研水平國內領先,擁有各類高等院校43所,僅次于北京、上海;服務外包人力資源儲備充足,具備根據外包產業需求進行定向培訓各種條件。另外還擁有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22家,其中南京軟件園為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江蘇軟件園為國家軟件產業基地。

1.2劣勢(weakness)

第一,認識程度不高,戰略眼光的缺乏。在此方面,“軟件外包之都”大連則走在前列,在大連軟件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市政府采取了“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管理方式,在宏觀決策、產業規劃、政策引導、基礎設施和關鍵項目建設等方面全力予以推進,企業則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去運作,充分調動社會力量辦產業。

第二,南京的服務外包網站和咨詢機構建設相對滯后。政府在建立公共服務平臺,提供各類法律咨詢方面還有差距。相比,杭州市軟件企業為開拓軟件出口和軟件外包業務,在海外設立了專門公司或分支機構,從軟件工程的上游開始,圍繞軟件開發、制造、售后服務等直接承攬軟件外包業務。

第三,無法依托城市基礎支柱產業形成產業特色,拓展服務外包領域及規模也是南京發展服務外包的劣勢之一。以鋼鐵、汽車、機電等制造業發展為經濟發展支柱和基礎的武漢市,發展服務外包產業是通過制造業信息化的需求來拉動服務外包產業的內需市場,從而形成了通過制造業的發展帶動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戰略發展格局;而北京則立足首都定位和要素優勢,努力吸收國際服務業直接投資,發展成為生物醫藥、金融電信、呼叫中心等領域。相較于近年來南京的舊城改造進程顯得比較緩慢,多項市政工程如城市道路拓寬、地鐵線修建等造成了市民出行的困難與不便,城市交通壓力大大增加,電信基礎設施有待進一步完善。

第四,服務外包統計體系不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和扶持政策還不夠完善。如服務外包目前還缺乏統計意義上的確切定義以及現有的統計方法和體系難以適應服務外包產品無形性的特點;業務流程外包等新型業務無法享受到政府的優惠政策。盡管我們對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有比較完善的政策,但由于受服務外包發展起步相對較晚等因素影響,整體扶持政策還在制定中,現行的政策措施還比較散且針對性強,缺乏貫徹國家政策的實施細則以及具有本地特色的政策措施,因而還達不到相應的支持力度。

1.3機遇(opportunity)

第一,相關政策的提出。2006年12月25日,南京市被商務部、信息產業部和科技部聯合認定為“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2009年1月15日,被國務院認定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開展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試點,享受稅收、培訓、平臺建設、投融資等優惠先行先試政策。為積極推動地方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江蘇省出臺了《江蘇省促進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南京市在《關于促進南京服務外包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基礎上又研究制定了《推進南京市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及細則,進一步加大對產業的扶持力度。

第二,適時的歷史性機遇。2010年,南京成功申辦了2014年第二屆世界青年奧運會,作為中國六朝古都,放到全球,南京最大的優勢還在歷史文化,籌辦青奧會,不只是提高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能力,更要立足文化策劃營銷城市形象,在繼續完善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人居環境質量、加快推動節能減排和促進工業生態化升級轉型等方面都會有‘跨越式發展’,預計4年間這方面的總投入會達到120億元。

第三,借鑒鄰近城市的經驗。2010年5月,上海舉辦的世博會不僅將帶來世界尖端的先進科技,同時還給世界認識上海提供了機會,作為上海近鄰的南京也可以借“世博東風”吹響服務外包合作號角,參照深圳,緊緊抓住服務外包“深港合作”,積極承接香港服務業轉移成為深圳拓展服務外包的主要方式,讓投資者在基地內設立服務貿易和跨國公司服務外包項目,從專項資金中劃撥一定款項用于提供項目咨詢服務和全程代辦服務,日益凸顯軟件園服務外包的作用。

1.4威脅(threat)

第一,區域間的競爭激烈,各地區為加快服務外包發展,都在不斷推出產業扶持政策。例如天津,作為國家六大軟件出口基地之一,也是科技部批準的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和國家863軟件專業孵化器,出口基地成為天津軟件企業最集中、軟件人才最集中、軟件出口企業最集中的區域,體現了巨大的“集聚效應"。天津積極利用國家發展濱海新區所給予的大量優惠措施;積極利用靠近北京和臨海、信息等資源豐富的特點;積極利用開辦渤海銀行的有利條件,從資金方面盡力支持三方面大力發展服務外包。

第二,周邊城市軟硬環境日趨改善,針對服務外包的招商引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和挑戰。省內,蘇州市政府為在區內的企業提供了包括稅收優惠在內的多種優惠措施。政府采用引導型產業發展模式,一方面積極促成跨區的園區或企業聯盟,另一方面尋求跨國企業服務外包業務在本地的釋放,以培育本土重點企業做大做強為己任。而無錫則以建設“兩基地一中心",即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對日服務外包基地城市、上海服務外包承接中心為目標以不斷壯大重點企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產業鏈條正在形成。

第三,科教城和軟件園功能尚不完善,領軍人才和軟件企業落戶困難。目前,濟南市已經建立以高新區為基地,以齊魯軟件園為中心,以軟件外包為主體的外包產業群。從外包業務的發包方來看,主要有NTT DATA、NEC、大和證券、日經新聞、NASDAQ、美林證券等國外知名大公司,其中來自日本的業務占到了80%。而從外包業務的接包商來看,濟南市的ITO企業主要集中在浪潮世科、軟腦離岸資源、中訊信息技術、上海啟明、億帆科技、NEC(濟南)軟件、濟南道生信息等。這些企業的迅速成長,不僅有力推動了服務外包出口的發展,而且為濟南市服務外包的規模擴張和質量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南京服務外包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2.1著力提升南京服務外包產業核心競爭力

首先,明確產業和市場定位,政府應加強規劃引導,組織編制城市服務外包的發展規劃, 積極開拓日韓市場, 注重發展歐美等市場,積極打造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基地和示范區;其次,進一步推動服務外包聯盟的發展,提高市場開拓以及接單方面的能力,在寧企業可以考慮組建服務外包企業協會,加強彼此溝通和協調,共同與國外對手競爭,提高市場開拓以及接單方面的能力,減少國內企業的內耗,同時可依托南京外商投資密集區,著力吸引外資研發中心和服務外包型企業進駐南京,進一步增強本地外包企業的國際化經營優勢;另外,鼓勵企業進行自主創新,積極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服務外包企業及品牌,通過發展信用擔保機構、支持服務外包企業直接融資,扶持其做大做強。而政府應該加大對外宣傳力度,組織開展服務外包招商和論壇活動,搭建對外交流平臺,暢通國際渠道,積極為企業創造與跨國公司接觸的機會,打造出一批有規模、有影響力的區域性國際服務外包龍頭企業和服務外包品牌,帶動中小企業在國際服務外包市場中參與競爭。

2.2加大力度改善南京的綜合商業環境

首先,進一步改善城市通訊、交通、人居環境以及法制環境。加快南京舊城改造的步伐,加強在軟硬件,電力、通信、交通等基礎設施方面的建設,為投資者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同時推進法制環境建設,解除國際發包商的后顧之憂,促進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的快速發展;其次,健全扶持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地方政策體系。制定鼓勵服務外包發展的具體政策的同時放寬相應的市場準入條件,鼓勵境外服務外包提供商進駐南京,促進境外外包服務提供商將外包業務轉移到國內運作;第三,建立服務外包專門機構,為服務外包企業提供必要的政策咨詢、信息服務工作。采取政府引導、市場運作、開放服務的方式,建立若干為服務外包企業提供業務承接、信息傳輸、技術研發、人員培訓等服務的外包服務公共平臺,建立健全服務外包公共服務體系;最后,放大集聚優勢,形成模塊特色。2目前,南京的服務外包產業一般采取的是多點開花戰略,發展服務外包應著眼于政府在發展服務外包產業過程中的特色項目建設,進而在整體上實現互補的發展模式,更有利于形成區域性優勢。

2.3加快服務外包人才的培養與引進

首先,將人才儲備優勢轉化為人才供給優勢。3目前,國內教育研究機制和企業經營實踐、國際管理操作模式結合程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政府應采取相應措施, 加大力度通過教育與培訓把已經擁有的人才儲備優勢轉化為人才供給優勢,高度重視面向服務外包市場的人力資源建設;其次,形成有效的服務外包人才引進和激勵機制。由于IT技術的更新和發展速度很快,服務外包發展又是國內的新興產業,服務外包發展需要創新型和應用型人才。鑒于南京市在吸引高級人才方面優勢不足,政府應探尋如何形成有效的服務外包人才引進和激勵機制,并加大引進境內、外優秀人才力度,放寬人才引進條件。

3.總結

當今是服務業也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最好時機,積極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是南京主動加強與國際經濟接軌、提升產業等級的重要抓手,是南京優化外貿結構、增強城市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是南京加快發展服務業、轉變增長方式,更好的服務全國的重要舉措。因此,南京應抓住機遇,依托優勢大力發展服務外包,既盯住國際市場,也重視市場潛力更為巨大的國內市場。借鑒上海、大連、北京等先進城市的成功經驗,同時,南京在發展服務外包的時候應采取差異化、專業化的發展道路,發揮區域的比較優勢,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整合載體及服務資源,推動各區域服務外包協調發展,積極開展服務外包業務,鼓勵服務外包企業不斷進行自主創新,成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高增值服務能力的企業,在不斷改善環境的過程中,外包企業要抓住機遇,不斷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David F R.Strategic Management.N.J:Prentice Hall,1995.

[2]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朱曉明,李志群等.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中國服務外包發展報告.[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

[3]盧峰.2007.服務外包的經濟學分析:產品內分工視角.[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徐競宇.常州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7.

[5]孫曉琴.我國服務外包城市競爭力評價研究[J].國際經貿探索,2008,(7).28-32.

[6]白孝忠.服務外包發展趨勢與我國服務外包的優劣勢分析.[J].商業時代,2008年第25期36-37 51.

[7]張偉.江蘇省國際服務外包競爭力及發展對策分析[J].商場現代化,2008年11月.

[8]許梅.服務外包:蘇州的環境和機會.[J].經濟師,2007年第5期.283-284.

[9]喻春嬌.武漢市吸引服務外包的競爭力分析--基于武漢市與10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的比較研究.[J]經濟學研究,2009,5月.

[10]劉紀良.我國服務外包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分析.[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8年第12期36-38.

[11]趙玉閣.金融危機下南京服務外包發展的優勢與對策[J].江蘇商論.2010年05期.

注 釋:

1.徐競宇.常州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7

2.張偉.江蘇省國際服務外包競爭力及發展對策分析[J].《商場現代化》2008年11月(下旬刊)253-254

3.喻春嬌.武漢市吸引服務外包的競爭力分析——基于武漢市與10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的比較研究.[J].《經濟學研究》2009年5月第7卷第三期 67-7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xxxx色视频在线观看| 脱岳裙子从后面挺进去视频| 给我免费播放片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人妻中文字幕乱人伦在线| 又大又粗欧美黑人aaaaa片|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欧美成人秋霞久久aa片| 偷偷要偷偷鲁影院| 成人h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 | 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高清 | 内射中出无码护士在线| 蜜臀av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揄拍100视频| 乱码午夜-极国产极内射| 6080yyy午夜理论片中无码| 韩国日本三级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麻豆| 嫖妓丰满肥熟妇在线精品| 别揉我奶头~嗯~啊~视频免费网站|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不卡| 国产两女互慰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女人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麻豆| 国产精品jizz视频|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影院| 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亚洲av无码乱码麻豆精品国产| 爽爽精品dvd蜜桃成熟时电影院|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 欧美 自拍 美腿 卡通|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99久久综合精品五月天 |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视频| 亚洲妇女无套内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