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5:02:4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幼兒園線上實習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實習工作要有目標。不僅領導要知道你的工作目標是什么,個人更要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工作,達到什么樣的效果,就要來份總結了。親愛的讀者,小編為您準備了一些保育實習工作總結模板,請笑納!
保育實習工作總結模板11 關于教育的思考
在這次寶貴的見習實踐之后,我的腦海中始終存現著關于“理論與實踐的現實差別”的教育問題思考。
是的,就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而言:理論上講,在幼兒園中,老師始終都是幼兒的伙伴,應該從幼兒心底建立起最和諧的師幼關系和師幼互動,提倡以平行模式的方式去發展幼兒……而事實,能做到這樣預設嗎?答案當然是“不能”。當這樣一個骨感的詞出現在我眼前時,我的心里真的是無法平靜——老師如果以成人的角色去束縛幼兒某些行為,他們會膽小怕事,甚至是毀滅了一些在幼兒實質上是有益的發展,只是成人并不覺得符合常理的事情;而又如果老師以不是成人的角色去與幼兒接觸時,他們卻會肆無忌憚,以至于發展的人格達不到理想化,這樣的結果又是什么?那如果綜合的運用與實踐,從不同的角度來想,利與弊的交匯……請銘記:環境往往會影響孩子的一身,而幼兒期也何嘗不是如此!
當然,以上,僅僅是我所舉的例子之一,其實,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我相信,還往往不止這些,這還是需要作為未來幼兒教師的我們去不斷反思,不斷總結,不斷內化,不斷充實……
2 如何做好實習生
系里安排的見習每學期都有一次,時間不論是長還是短,我們每次都會很珍惜,當然,難免會有些激動在心。
還記得第一次去見習的時候,我甚至不知道該如何和幼兒打招呼,何談交往與觀察了,我只知道和幼兒一起玩耍便是我那時覺得力所能及的事情。可老師們高興嗎?現在看來,我們的確是影響到了她們的正常學習與生活。按照幼兒的發展規律,她們會“人來瘋“,而面對這樣一個客觀事實時,現在的我們,又該如何做到更好也是首要的任務之一。如何做好實習生變成了內心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了。
與幼兒親近從某種程度上講的確有助于互動與溝通,那么過于與幼兒親近有利嗎?以至于他,他們上課時也會看著你怎么辦……這些是對孩子的“愛:嗎?
從老師的出發角度來想,我們的“到來“多多少少會產生一些影響,那么,明知這樣,學會把一些影響降到最小化才是我們最大的收獲!我們可以勤勞些,可以配合些,可以用所學的知識運用些,還可以……
努力做好一名合格的實習生,從內心給自己充電,學會成長,爭取做到雙豐收!
保育實習工作總結模板2轉眼間兩周的保育實習生活很快就結束了。在這兩周里,我第一次親密接觸了幼兒園的方方面面,也總結出一些經驗。
先談談如何創設幼兒感到溫暖、寬松、愉快的環境。大部分的幼兒對環境的適應性差,情緒易緊張,不穩定。幼兒教育學提出:環境在一定的條件下對幼兒的心理發展起決定作用,如何使幼兒情緒穩定,在幼兒園里如在家里一樣,從不愿意去幼兒園到喜歡去幼兒園,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建立充滿愛和親密的關系幼兒在家里是“小皇帝”,剛到幼兒園,一種強烈的失寵感會使他們無所適從,易哭,老師應善于觀察幼兒的心理,用、關切去對待每個孩子,使幼兒感到溫暖,來園站在門口,主動招呼幼兒,接待幼兒,說聲:“×你早!”“×你好!”并輕聲問:“你喜歡什么?”按幼兒的意愿讓他們自己選擇,對喜歡獨坐的幼兒,先與其一起玩,然后慢慢引導用語言啟發,逐漸使他和其他孩子們一起游戲,對個別喜歡獨攬玩具的幼兒,老師注意正面引導,讓他明白“玩具應該大家一起玩”的道理。
2、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對原活動時間安排緊湊的形式進行了調整,安排為幾個大環節,如生活活動、集體活動、游戲活動等,由于老師在組織時留有一定的余地,以教師本身的寬松情緒去感染
幼兒,讓他們在寬松的環節中進行了各項活動。
3、根據季節和幼兒年齡特點布置室內環境整潔、美觀、富有情趣性的氛圍是幼兒生活所必需的,老師用各種色彩,在墻面上畫上神態逼真、色彩鮮艷的“小貓釣魚”、“龜兔賽跑”等;
墻的四周放置大型絨娃娃、絨動物,讓幼兒抱抱、親親;用碎布料拼做成的各式“奇妙的口袋”掛在墻上,里面放著:“小卡片”、“小圖書”、“小玩具”等,便于幼兒自取自放,讓幼兒看看、識識、講講,既利于語言發展,又美化環境,幼兒不僅能看到,而且能摸到,我們還創設了自然角,如:種植花生、黃豆、綠豆等,讓孩子觀察植物發芽、生長;在魚缸了養小蝌蚪、熱帶魚;在戶外飼養小白兔、小雞等,讓幼兒戶外散步時去觀察、欣賞,培養幼兒喜歡小動物的情感。
4、提供豐富的教玩具擺弄玩具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通過玩具的擺弄,可培養孩子的動手動腦。
我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做了各種幼兒喜歡的玩具,如“游戲盒”、“小鴨游水”等,并采用各種可利用的廢舊物,例如:易拉罐、喜樂瓶、各種碎布料、自制玩具,供幼兒選擇。在游戲中,幼兒想玩什么就去玩什么。不加任何限制,老師只參與游戲,進行指導。
再談談如何培養幼兒生活自理和口語表達能力。早鍛煉中,準備小毛巾,便于幼兒活動出汗時隨時洗擦;提供自由飲水條件,幼兒可隨時拿到自己喝;午睡時,為小便的孩子準備拖鞋,冬天為盜汗多汗的幼兒睡前胸背上先墊上一塊小毛巾,醒來拿掉,減少感冒患病率;教師做的晴綸棉衣褲、棉背心、彩色小棉墊,便于幼兒冬天戶外
活動用。
幼兒的自理能力差,因為年齡小,對成人的依戀感強,我們以游戲的形式對幼兒進行培養,如培養先小便后洗手時,教師邊念兒歌邊師范:“先小便,后洗手,擦擦肥皂搓搓手,手心手背搓一搓,搓好小手洗洗手,一二三,四五六,小手洗干凈,洗好小手擦干手,手心手背擦擦干。”讓孩子邊模仿邊念,在模仿中理解,學會正確洗手方法,經過培養訓練,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大大加強。如:會自己搬椅子就坐,會獨立吃完自己的飯菜放好碗,會用小毛巾擦臉,洗手不弄濕衣服等。
保育實習工作總結模板3一周的保育實習結束了,不舍之情涌上了我的心頭。回想著這一周的點點滴滴,讓人難以忘懷。在這一周里讓我收獲了很多,前幾次雖然也去幼兒園實習過,但是那幾次我們都只是一日見習,所以整整切切的讓我感受最深,收獲最真是這一次的實習。
在實習過程中,讓我知道每個孩子都有差異,都有自己的內心世界,他們好比一把鎖,老師就是開啟那把鎖的主人。真正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去改變他們,教育他們,那么,這個世界就是天才的世界。
因為這一次我們是保教實習,所以讓我了解了很多關于保育員的工作。也讓我知道保育員雖然不為小朋友們上課,但是他也是在每個幼兒班級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他要在幼兒戶外活動時,提醒幼兒慢跑,如果熱了,要主動提醒幼兒增減衣服;回教室時,要記住告訴幼兒在外邊玩耍時有細菌,提醒幼兒洗手。洗手時,要注意打上肥皂消毒殺菌,而且水龍頭不要放太大,以免弄濕衣服;喝水時,要排隊,不要擁擠,并且不能說話,以免被水嗆到;吃飯時,要遵守習慣,提醒幼兒飯前要洗手,吃飯時不能講話,不能挑食,不吃剩飯,要安靜就餐,不隨意扭動,以免把飯菜弄灑,燒到自己;在睡覺方面,要及時提醒幼兒大小便,蓋好被褥,安靜睡覺,睡覺時不講話……這些都是保育員要做的,可見保育員的重要性。
在這次的實習中也讓我真正感受到了作為一名幼兒老師的責任的重大。在這期間,也讓我增長了見識,是那些孩子讓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我要在以后的學習中不斷充實自己,彌補缺口;是那些孩子讓我產生了做幼兒老師的欲望;也是那些孩子給我指明了方向,給了我學習的欲望,給了我最真的收獲!在以后的學習日子中,我一定會加倍努力的!加油!
保育實習工作總結模板4時光匆匆我在保育戰線上已經工作了多個年頭,在這段時間里有歡樂也有汗水,有工作上的困惑也有各方面的進步。這里,我也該整理一下我的思緒,總結過去了的工作經驗,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各項工作水平。我主要是配合老師的教育工作,努力完成自己分管的保教任務,以下我談談工作心得體會:
一、不斷學習,總結經驗,做好自己的保教工作
社會在發展,對保育員教師不斷提出新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才能當一名合格的保育員教師。在工作中,我以園部下達的任務及本班的教育為中心,努力坐到和各位老師和諧相處,學習他們的長處和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和保育水平,平時遇到園部和班級有什么額外任務,只要自己力所能及,會和本班老師一起加班加點,及時完成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
二、關心孩子,熱心工作
“愛”是無私的,也是做好一位保育員的前提,我是用心詮釋著“愛”,使我在工作中有了高尚的職業道德和強烈的責任心,也會像母親一樣,對待關心每一個孩子,使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通過這段時間的工作,我認為: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只有熱愛了,才會去追求,才會不斷進取,才會得到家長和孩子的信任。
三、手腳勤快、經常反思
雖然我是保育員崗位上的新手,但是我深知勤能補拙,平時除了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外,有時也在家看點有關業務知識方面的書籍,慢慢地在保育員這個崗位上琢磨出了門道,那就是要“勤”,比如:勤開窗戶、勤打掃、勤消毒、勤曬棉被等等,除了手腳要勤快利落外,腦子也要勤快,要經常思考,“為什么要這樣做”,今天這件事我做的對不對“等等,常常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改進,不斷進步。
四、密切聯系,增進家園互動
在家園共建方面,我們知道要搞好班級工作,一定要家長的配合。平時,我能熱情對待每一位家長,注意和家長溝通。接送孩子時和家長聊上幾句,了解一下幼兒在家的表現或關心一下幼兒的身體情況,家長都感覺非常溫暖。我通過各種方式及時向家長反映幼兒在園生活、學習情況,認真聽取家長建議。讓家長正確了解幼兒保育方面的內容,了解孩子的一日生活,并向家長提供一些正確的保育方式信息,一起探討一些現實中的棘手問題,建立了和諧信任的家園關系。
時間在幼兒的成長中過去了,對于我個人,要學習的東西、知識還有很多,無論是教育還是保育,都是我學習的目標。要把好的方面堅持住,不夠的地方像別人學習,把別人身上的精華吸取過來,使自己成為德育、教育、保育都優秀的教師。
保育實習工作總結模板5轉眼間,我已經在省級機關第一幼兒園進行了為期7天的保育實習,回顧這幾天的經歷,雖然有些累但很充實、快樂。實習過程中,我學到了許多新鮮有趣的知識,并且協助老師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一、基本情況介紹
因為第一次深入幼兒園工作,所以一直保持著高漲的工作情緒,并且保質保量的完成了保育實習工作。雖然經驗不足有些小細節都考慮不周全但在老師悉心的指導之下我學到了很多幼兒園的實際操作經驗,可以說是為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實習內容
在實習過程中,我嚴格按照保育教師一日工作程序規范自己。每天來到班級先開窗通風,做好毛巾、茶杯的消毒工作,清掃室內外衛生,協助教師指導幼兒進行晨間鍛煉,之后做好幼兒的洗手工作并分發點心。快到午餐時間我會先抹桌子再發放餐具,然后組織幼兒洗手幫助老師一同分飯菜,對于吃飯較慢的小朋友或體弱兒我也會鼓勵他們大口大口吃飯。每到14:30就是幼兒起床的時間了,除了幫助有困難的幼兒穿衣、疊被,還會檢查他們是否穿戴整齊。活動時幼兒會主動邀請我和他們一起游戲,他們會把今天看到的有趣的事用很天真的話語敘述給我聽,每每看到他們微笑的樣子我也會感到很滿足。
關鍵詞:幼師學員教學能力珠心算
教育部在關于加快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意見指出“中等職業教育為社會培養的是具有一定技能的中等專業技術人才。”近幾年來,重視“智力開發”的教育提高到創造教育的高度上來,而在“珠心算”的教學中,由于它的神奇功能在幼兒的創造力的開發中起著優化作用,越來越多的家長將目光瞄準了珠心算。做為幼兒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是幼兒教師。本者一直以來,從事這方面的教學及探究,在實踐中作了認真的分析,現總結如下。
一、目前幼師學員珠心算能力的現狀與分析
(1)培養幼師學員珠心算能力是時代和社會迅猛發展的需要。
近幾年來,重視“智力開發”的教育提高到創造教育的高度上來,近十幾年來,特別是在珠算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珠心算,在全國乃至世界許多國家發展迅猛。在國內各省、市及港、澳、臺普遍開展,也都在小學及幼兒教育中引進了珠心算。在國外,許多國家,如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泰國、加拿大、美國、湯加等學習珠心算之風勢頭強勁。在東南亞掀起了“珠心算熱”,方興未艾,2002年10月,在北京成立了世界珠心算聯合會,標志著珠心算事業進入了更加廣闊的發展階段。
幼兒的早期智力開發越來越受人們的關注,然而幼師珠心算教學能力的培養比較薄弱,對居于特殊地位的幼師學員進行珠心算能力的培養不足。幼師教育的傳統模式是重專業課程的學習、輕教育課程的學習;而且學校很少開設珠心算課程,即使開設也只涉及珠心算中的工具使用,學好珠心算的目的也只是狹窄地被理解成是幼師學員——未來幼兒教師知道珠心算課,學校并未從開發幼兒智力的發展角度為幼師學員提供應有的理論與實踐指導,也沒把珠心算教學與幼師學員的一項職業能力——珠心算的教育能力聯系起來。而作為幼師學員不僅應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基礎等知識,還要有駕馭教育教學的能力,其中珠心算教育能力甚為關鍵。幼師學員不具備珠心算教育能力,就不能保證幼兒計算能力的培養教育,就不可能圓滿完成幼兒園計算教育任務,她也就不能算是位合格的幼師學員。目前全社會對幼兒園頗多微詞,這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2)培養幼師學員珠心算能力是開發幼兒智力及實施幼兒園計算教育的需要。
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社會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父母對幼兒的期望值不斷上升,希望子女贏在起跑線上,寄希望于幼兒的早期教育。大量實踐證明,珠心算具有很強的啟智功能、教育功能和計算功能。被稱為“開發幼兒智力的金鑰匙”。
幼兒在計算學習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意志力薄弱、耐挫力差。
2、注意力不易集中、反應遲鈍。
從目前我國幼兒計算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我們看到,使各級幼兒園明確幼兒計算能力的培養教育是幼兒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計算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是幼兒教師,因此,有必要對幼兒教師進行珠心算教學能力的培養,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以使他們能從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與規律出發,適時地對幼兒進行智力開發。
二、問題的提出
近幾年,幼兒園園長和專任教師中,取得《珠心算專業合格證書》的約占總人數的10%左右。而且由于許多幼兒教師在校學習時,對幼兒珠心算知識學的少且較為膚淺,缺乏扎實的珠心算教學知識,因而時常對幼兒珠心算的教育感到手足無措、困惑蒼白。既不能對幼兒出現的心算方面問題進行及時的矯治,也無法預見幼兒珠心算可能出現的問題加以預防。據調查,幼師學員普遍存在由于珠心算教學能力欠缺,對幼兒的智力開發、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方面能力十分薄弱,而幼師又肩負著未來幼兒園的幼兒教育問題,提高幼師學員珠心算從教能力,直接關乎到未來人才的培養問題。因此,為幼兒智力、思維教育,培養合格的師資已是刻不容緩的任務。
三、幼師學員教學能力的培養方法
對“你認為幼兒教師珠心算教育能力的形成主要應包括哪些環節?”這一問題的問卷調查(調查對象150名,其中無效問卷5份)也通過對幾所珠心算教育開展較早學校的幼兒教師的訪談,結果同樣表明,被調查對象普遍認為:珠心算教育能力的形成,一要加強理論學習,二要通過實踐鍛煉。為此,我把幼師珠心算能力培養方法歸納成以下兩方面:
(1)以講授為主的方法。
幼師學員珠心算教學能力的培養離不開課堂教學教育實踐環節,但它同樣離不開幼兒珠心算教育方面的理論知識。幼師學員珠心算教學能力是在對珠心算教學知識技能的學習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它是珠心算教學知識技能在幼師學員主體內部的系統化、概括化。幼師學員只有系統、完整地掌握幼兒珠心算教學能力培養的理論知識,才有可能形成幼兒珠心算教學能力。而珠心算教學理論知識的獲得離不開教師系統的講授,因此以講授為主的方法是培養幼師學員珠心算教學能力的一種基本方法。講授式方法是教師通過語言并輔以其他一些方式系統地把幼兒珠心算教育及能力培養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幼師學員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的作用主要是為幼師學員珠心算教育能力的形成與提高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幼師專業學校可通過開設珠心算教育的必修課或活動課等向幼師學員傳授幼兒珠心算教育知識,應充分利用這一學科的優勢,把幼師學員珠心算教學能力的培養融進這門學科的講授中。但多年來,幼師珠心算教學忽視幼兒的心理發展規律教育問題,因而難以指導幼師學員今后的幼兒珠心算教育實踐。隨著珠心算教育逐漸受重視,學校教師需重視在珠心算理論知識的講授過程中對幼師學員滲透一定的幼兒生理及心理教育,有意識地培養幼師學員珠心算教學能力,使珠心算知識講授與心理教育同步進行。
另外需注意的是,講授不能簡單理解為教師講、幼師學員聽,珠心算教育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雙向的信息溝通,培養幼師學員珠心算教學能力同樣如此。因此教師在講授中還可輔以其他方式,如穿插演練、討論等,也可運用各種形象直觀手段如算盤、錄相、幻燈等,讓幼師學員觀摩有針對性的、典型的幼兒珠心算教學教師的教例,使他們對幼兒珠心算教學的具體操作有較清晰的感性認識。
(2)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
珠心算教育能力的培養必須強調行為訓練,珠心算教學能力只有在珠心算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如果能力的培養只停留在說教,或理論知識的灌輸,而不是讓幼師學員親身體驗、感悟、訓練、實踐,那是收不到實效的。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學會游泳,同樣道理,珠心算教學能力主要是靠實踐教育來培養。因此,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是培養幼師學員珠心算教學能力的主要方法。主要有提高興趣法、形象教學法、循序漸進法、分組訓練法、社會實踐法等。
其中社會實踐法主要是指幼師學員通過幼兒園見習、實習等方式來培養與提高自己的珠心算教學能力的一種方法。我在教學中,一是利用假期讓學員到幼兒園見習,二是利用定點定向實習,這種方式一般是在學完全部理論后進行的,然后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陶行知先生教誨人們:“人生兩個寶,雙手和大腦都會用”。我們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珠算文化,探索珠心算教育的規律,正是為了充分利用人生之寶,早期挖掘人生寶貴資源振興中華,造福全人類。關于我國幼師學員珠心算能力培養問題的研究尚處于起始摸索階段,還需要我們對此作進一步的探討與研究。
參考文獻
<1>《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01-2010年)》
<2>《關于加快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意見》
關鍵詞:開放教育;高職教育;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
一、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在學前教育培養目標上存在差異
為適應時展之需要,2010年國家將學前教育正式納入未來十年發展規劃,提到重要議程。學前教育專業主要目的是在研究兒童發展規律、學前教育規律的基礎上,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培養優秀的幼兒教師和其他從事兒童工作的人員[2]。這一專業十分注重理論方面與實踐方面的結合,同時也注重教學方面與研究方面的結合。學前教育專業在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中都頗受重視,但作為兩種不同的教育模式,其所招收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有很大差別。開放教育以遠程教育、業余學習為主,面向的是全體社會成員,學生多且覆蓋范圍很廣,均來自不同地域,而且是年齡差別比較大的成人對象[3],也就是說,開放教育培養對象主要是以在職的成人學生為主體,所以學生在基礎學歷層次上呈現多元化特征,即高中、專科和本科學歷并存。同時,由于大部分學生所學的專業與本身的工作崗位息息相關,因此大多數開放教育的學生本身也早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踐應用能力。高職教育為全日制教育、以面授教學為主,培養對象是通過全國高考統一招生入學的,大部分學生在進入高職院校學習之前,對自己將要學習的專業知識了解甚少,基礎學歷層次一般都為高中或者中專,且大多數學生沒有任何工作經驗[4]。在宏觀培養目標上,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的學前教育專業都聚焦于面向教學、管理和服務一線,造就大批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5]。正如愛因斯坦曾強調的“學校的目標始終應當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6],即使學生在德育、智能、身體、審美、心理諸方面得到全面而協調的發展。但具體對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所開設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對比,還存在一些不同之處。開放教育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主要是將社會中在職的學前教育工作者基本的理論素養和相關教育技能進一步提升,將其培養成為學前教育工作方面的專門人才,即培養社會主義建設所需要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并能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具有現代學前教育的基本理論素養和相關的學前教育技能,適應幼兒教育事業發展需要,勝任在社區、幼兒園、家政等各種兒童教育場所工作的專門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高職教育主要是培養剛剛畢業、沒有什么工作經驗的高中生或者中專生,學前教育專業定位于培養具有正確的政治觀念和道德觀念,重點學習掌握學前教育一些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并且能夠在學前教育機構從事保育、教育和研究工作的教師或管理人員[7],高職教育更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更為重視學生掌握彈、唱、跳、說、畫、做六項基本技能,重視學生的善于溝通、勇于創新能力。所以在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學前教育專業的具體培養過程中,需尊重規律、區別對待,具體規劃出科學規范、合理可行的課程體系。但無論如何,開放和高職這兩種教育模式都是將培養學生有道德、有素質、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社會責任感等基本人文特質作為首要條件,將技能培訓和實踐應用作為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定位,而且兩者在教育實習實施過程中都十分重視強化學生的親身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術能力,這就使得兩種教育模式之間可以相互借鑒、相互促進。
二、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差異
不管是開放教育還是高職教育,課程體系都是整個教學體系的核心,決定了教學的有效性且規定著學生的合理知識結構。課程體系的設置要和專業培養目標相一致,同時要求具有相應的教學模式。兩者課程體系的內容,都要求具有完整且合理性,要打牢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拓寬他們的知識面,使其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同時要得到專業訓練,從而獲得系統研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開放教育的課程系統是通過提供一個課程集合,按照一定的專業規則,指定統設和專業的必修、選修課程,并指定相應學分和先行課程條件等約束信息,從而形成對這些課程進行有序、關聯學習的課程體系設置。開放教育開設的學前教育專業在課程設置上充分考慮幼兒園實際工作的需要,以“實踐為重,理論夠用”為基本原則,設置了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職業核心課、通識課、專業/職業延展課和綜合實踐等基本模塊。高職教育開設的學前教育專業遵循了高等教育常規知識模塊的課程設置,主要設置了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延展課和綜合實踐五大模塊。兩者所開設的課程模塊詳見表1所示。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的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模塊明顯不同,開放教育學前教育專業開設的通識課程模塊設置了個人理財、實用法律基礎、塑造良好的性格等43門選修課程,學生可以根據個人愛好選擇自己想要學習的內容。通識課程的開設讓學生的選擇性更加廣泛,可以提升學生的生活、知識、藝術等品味,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對某開放大學與某高職院校開設的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進行比較,可以看出高職教育開設了基礎綜合實踐課程(軍訓、就業教育、實踐拓展等),這些課程的開設與全日制的高職教育相匹配,注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而開放教育均是在職學生,所以這些課程無法正常開設。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同時注重學生英語與計算機水平的提升,但是高職教育更加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的培養,開放教育主要是讓遠程教育學生了解開放大學的概況,熟悉遠程教育學習模式與學習方法,讓學生更好地利用網絡開展學習。從表1中可看出開放教育學前教育專業公共基礎、專業基礎及職業核心課程均設置了必修與選修課程,課程設置多種多樣,學生選擇范圍更廣,專業設置更加符合成人遠程教育特色。高職教育學前教育專業基礎及核心課程均是各高職院校所設置好的,關于專業課程學生沒有選擇性。開放教育針對學生主要是在職成人的特點,不僅在拓展課程設置方面開設了幼師資格證書考試所需的課程,還開設了一些與職業相關的延伸課程,更深層次地注重成人學生個人的身心發展;高職教育的學生主要是剛畢業的高中生或者中專生,所以注重的是職業技能的提高,開設的均是學生走向教育工作崗位以后所需具備的知識和能力方面的課程。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開設的學前教育專業都針對各自的教學培養目標設置了相關的專業課程,雖然兩者之間差別較大,但可以相互借鑒,共同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語言、社會文化等多方面的能力,從而可以有效減少學前教育工作者所受到的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的差距[8]。對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比較研究的目的,旨在找出兩者之間的異同,進而分析其存在的問題,以共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提升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科學化的對策探求
通過前文對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結構設置對比分析可見,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既具有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又具有獨立性和互補性。開放教育的優勢主要是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相互融合,以高水平的遠程網絡教學平臺、高質量的教學課件和管理軟件作為運行支撐;高職教育的優勢主要是依托高質量的職業技能課程、實驗實訓設施等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經過總結分析可看出,在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方面開放教育具備的“開放性”優勢能夠較好地彌補高職教育發展中存在的不足,反過來高職教育所具備的“職業性”優勢又能幫助開放教育克服不足得到持續發展,兩者之間良好的互補性使得兩者的融合發展將會成為現實更好的選擇。其欠缺在于,兩者的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共性問題,最為突出的是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課程設置都未考慮學生自身現有工作和未來就業的需求問題,在開設的課程實踐實訓方面與理論方面存在脫節現象。所以,應秉持科學有效的原則,在充分考慮學生自身發展及未來就業的前提下,對現有學前教育課程進行改革和完善,促使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在拓展課程設置上相互支撐、相互補充,使課程設置更具科學性、靈活性和可選擇性,更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更大限度的發展。具體說來,提升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科學化的對策應著眼于以下幾個方面:
1.將職業技能性方面的課程置于學前教育專業的核心地位
學前教育專業本身就具有較明確的實踐應用性指向,課程體系的設置和實施與專業對應的崗位素質要求、能力需求相適應。開放教育與職業教育的學前教育課程體系都應當著眼于以技能性方面為導向的課程體系的構建,要以專業的崗位群的工作流程、工作環境、工作規范以及對學前教育工作者的素質、能力、知識要求為導向,要打破傳統的以知識傳授為目的和特征的學科型課程體系,建立基本理論與實際情況相聯系,以職業技能為導向的課程體系。
2.將教學實習納入課程的主要內容之中
教學實習是一種實踐性的活動,既可使實習者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活動,又可使他們在實踐活動中理解檢驗乃至創新所學的理論。讓學生切實通過實地體驗、調查和研究,了解學前教育機構的實際運作情況,親身了解兒童身心發展進程,使其自身的實踐能力得以提升。所以,開放教育和職業教育都應讓實踐教學在課程體系中占有一定分量,與學前教育機構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并通過建立“教學實習導師制”,使實習者在實踐活動中得到導師有針對性的指導,使學生在“理論—實踐—理論”的循環往復中扎實知識、學以致用。
3.在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上下功夫
在信息技術條件下,要著力培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充分利用開放教育的線上教學資源,有效實施開放在線學習,形成規范而又有特色、有針對性的課程體系。有學者提出建構從職業到學業再到職業的遠程素質教育金字塔模型,該模型從塔基到塔頂依次由遠程生理素質教育、心理素質教育、道德素質教育、思政素質教育、文化素質教育和能力素質教育六大維度構成[9]。這一構想值得借鑒。
4.強化產學研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為適應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需求,本篇在設計教師教育的培養模式上做了較大的革新,參照了國外發達國家教師教育的一些成功做法。
(1)加大精簡高校機關人員的力度,形成一支高效化、智能化、專業化的辦公隊伍,加強高校行政人員的培訓力度,充分利用現代化的辦公設施。同時還要剝離高校系科部分重復設置的行政機構,學校(或校區)要按職能設立各機構,如教材中心、資料中心、復印中心、實驗中心、公共學科教學中心等,系科不再設立公共課教研室,也不設立資料室、復印室、工會等機構。有限度地壓縮行政與教輔人員,各類人員的總量至少在現有基礎上壓縮掉三分之二。其方法是可以在校內轉崗、待崗、下崗、流動,在此期間學校只負擔其檔案工資,或者一次性清退,轉由社會保障局承擔;對接近退休年齡在五年內的,實行校內退休;對達到退休年齡的,及時辦理退休。實行“高職低聘,低職高聘”政策,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建立教學、科研工作制,充分實行教學、科研雙肩挑的做法,改變過去重科研輕教學的毛病,要制定措施,鼓勵教師將精力集中到教學工作上來。要充分重視在教學一線上的教師,淡化官僚思想,給優秀教師以更多的晉升機會,提拔優秀教師為中高級行政領導,要為其配備專業辦公副職,使其將主要精力依然放在教學科研上來。
(2)按“大學+師范”模式構建教師教育體系,實現教師教育培養模式開放化,打破傳統單一封閉的培養模式。將原師范大學進行機構重組,學科型學院只承擔學科專業教育,將原有分散在這些學院的師范教育資源進行剝離和重組,以教育科學學院牽頭整合這些教育資源,組建教師教育學院,承擔現代教師教育專業的“第二專業”教育,該專業學習在本科教育末尾和研究生教育階段完成。教學計劃分成三個學習階段:通識教育階段、學科專業教育階段、教師專業教育階段。既要提高教師的學科專業水平,又要增強教師教育的專業性,師范教育的專業性由過去單一型學科專業轉向了教育專業和學科專業雙任型專業取向。
(3)師范非師范并軌招生,前一階段主要學習公共課和專業基礎課、專業課與專業選修課。第一階段學習結束后進行一次選擇,結合個人意愿與教師的建議選擇是否進入師范學習階段。完成師范教育的學生,在教育機構實習一年后成為“初任型”教師;具有相關學歷要求的教師或相關專業要求的應屆本科生經過碩士入學考試篩選,進入研究生教育,經過2~3年學習,獲得教育碩士學位或“課程與學科教學論”學科教育碩士學位,畢業后基本進入基礎教育領域工作,在教育機構實習一年后成為“職業型”教師。
小教大專學歷教育應從高中畢業生中錄取,取消“初中起點,學制五年”[1]的小教大專培養模式,因為初中起點要想真正達到大專學歷所要求的水平是不現實的,也無法與職后繼續教育相銜接。我國現有的大專學歷教師教育是為培養中學教師服務的,不適合培養小學教師,應對現在的大專課程做一個全新的調整,方法是:按“綜合培養,分科(向)發展”的小教培養模式,前一階段主要學習公共課和專業課,2年之后進行一次選擇,從理科類、文科類、藝體類大專專業中選出部分學生進入師范教育,完成教育類課程的學習與實踐。小教本科與小教大專教育模式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應更多地強化教育科學知識和教育能力,培養教育家型的小學教師。本科學歷中學教師教育可以效仿醫學本科專業延長至5年,這樣可以延長第一階段的學科專業教育。也就是說,相關專業的本科學生若在2.5年以后作出是否進入師范教育的選擇時,只能成為小學教師,學制4年;若在3.5年以后作出是否進入師范教育的選擇時,可以成為中學教師,學制5年。
(4)建立教師教育課程鑒定制度,確立教師教育課程設置基準,對教師教育機構課程的具體設置留有余地,可以委托省級教師教育基地對教師教育課程進行認定。教師教育機構的課程基準包括:通識教育課程領域、學科專業教育課程領域、教師教育課程領域。每一領域都由相應的必修科目與選修課科目構成,每一領域都有相應的學分要求。
打破單一的課程體系,按照多樣化、板塊化、系列化設置課程。其中,通識教育、學科專業教育和教師教育三大板塊將分別獨立地進行整體建設。通識教育重點突出文理學科知識的交融和貫通以及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應用能力。學科專業課程分成兩大模塊:一大模塊是大學科的基礎課程,要體現寬口徑、厚基礎;第二大模塊是學科專業主干課程,要體現“高、新、精”,幾門學科主干課程水平與綜合大學看齊。體現師范特色的教師教育課程進行重新規劃,使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第二專業”。該板塊包括教育理論知識、教育技能、教育實踐能力、教育管理能力等。該板塊也分成兩大課程模塊:一塊是適合“初任型”教師學習的課程模塊;一塊是“職業型”教師的課程模塊,要在初任教師課程的基礎上,側重對知識的重新構建與反思,注重培養“第二專業”的創新研究能力與解決實際教育教學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原有課程的重復。
(5)考慮運用行政手段在中小學校建立穩定的“高師實踐基地”,各中小學互相競爭“高師實踐基地”名額,基地掛牌成立,政策上給予此類中小學校合理的經濟補償與社會榮譽。加強兩種“基地”聯合辦學的理念,形成“以學校為基地”(school-based education)的教師教育改革實驗區。
(6)改變師范生畢業后即可獲得教師資格證的做法,師范生畢業后均要到一線學校(畢業生的工作單位)在一線教師的指導下實習一年,同時在母校安排一名理論指導教師。實習期間可以享受國家規定的基本待遇,可以擔任一門課程(與師范畢業生所學專業相同或相近)的教學,教學進度可適當落后于指導教師的進度,以便能在聽完指導教師的教學后再給學生上課,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上課的質量,師范畢業生聽課時要做好聽課筆記,指導教師也應該有相應的聽課課時要求。一年之后,由畢業生原所在高校組織教學理論與技能答辯,答辯委員會應該有相關專業的基礎教育的一線專家教師參加,應要求被答辯人說課、情境問題辯論、教育理論知識考查,檢查答辯人的聽課記錄和備課筆記等,答辯合格者才能按國家《教師法》相關要求發給畢業生教師資格證書,并給指導教師相應的工作報酬,也可以考慮和指導教師的晉級掛鉤,不合格者可以重新選擇導師,重復上述過程。答辯經費可以向畢業生收取,有條件的地方也可以考慮財政幫扶的辦法。
(7)規范教師資格證的管理制度。首先,中等教育的教師資格證,應按教授學科進行劃分,申請者必須具備《教師法》規定的學歷要求,且只能申請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學科的教師資格證,按照目前中學所授課程做一一對應的設置,如初中語文教師資格、高中語文教師資格等。小學按文科、理科和藝體三類劃分教師資格證,幼兒園不做劃分。其次,教師聘任的層級與科目嚴格按照教師資格證上的記載操作,對于符合學歷要求的教師想跨級任教,需要參加相應的學科專業課考試(由教師教育基地統一組織),且須重新申請教師資格證。再次,隨著學科專業知識的發展,尤其是教育學科知識的發展,要制定相應的資格證書有效期,建立教師資格的注冊登記制度。規定每5年的注冊登記制度,申請注冊者不但要有教學崗位經歷要求和年度工作考核稱職以上記錄,還應有在職進修教育專業課程和學科專業課程等方面的要求。
(8)教師教育基地應該由單純職前教育的機構,向終身教育的機構轉變。依靠區域教育行政機構,建立教師個人檔案袋,將教師的職后培訓情況納入個人檔案統一管理,完善教師終身教育的他律管理體制。針對中國目前沒有區分教師資格等級的特點,可以將培訓與教師職稱評定和教師資格定期注冊掛鉤。建立針對不同學歷、不同資歷、不同專業的教師職前職后一體化課程,課程之間要相互銜接,并體現時代性、先進性,鼓勵培訓課程的開發與使用。可以考慮建立省級與省市級教師職后培訓基地,基地掛牌成立,出臺師資培訓基地的申報、審核與監督機制,納入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建立完善的師資培訓體制,實行學分制;建立針對不同學歷和資歷的教師的培訓計劃,教師在本次晉級后與下一個晉級之間要有一個總體的課程規劃,可以效仿學歷教育進行。對培訓理論知識可以實行全省統一考試,教育教學技能可以定期組織專家組現場觀摩進行考核,師德、師品以及管理能力等以所在工作單位(學校)的三名以上的專家型教師(或有經驗的教師)鑒定為主。
(9)加強對基地資質的考核與評估,它包括兩種涵義,一是指對“高師教育基地”的考核與評估;二是指對“基地”內的所有高師教育機構的考核與評估。在此,我們采用后者的廣義的涵義。對省級教師教育基地的認證由教育部或各省教育廳組織實施,對基地內的其他非基地教師教育機構由各省教育廳和當地教育局組織實施,或委托教師教育基地對基地內的其他教師教育機構實施認證。認證的內容一般包括六個方面:教師教育方案和規劃、辦學條件、師資力量、課程標準與規劃、學生素質、教學與管理等。對上述六個基本方面應該制定詳細的指標體系,對基地的考核與評估標準除了要達到一般教師教育機構的標準外,還要突出教育教學及其管理創新的成效、科研水平及其應用的程度等。實施評估的機構,須經教育部、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認證和批準,并事先公布評價方案與評價手段。注重合格評價與選優評價的結合,評價與診斷相結合,旨在推動教師教育機構不斷提高其辦學質量。
上述是對教師教育基地主要職能運作機制的構思,也是對傳統教師教育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的粗淺探討,其中包括了不少行政配套管理與高師教育課程改革的內容,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正如瑞典學者胡森教授在總結眾多國家教育改革的經驗時指出:“教育改革要想成功,就必須成為經濟和社會改革的一部分。因為教育與社會是一個內外聯系的系統,教育的一點改革也會牽一發而動全身。教師的專業發展不可能存在于真空之中,不可能離開教育和社會的大背景孤立地進行,定然要與社會系統中的多個主體發生聯系。”[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