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13:2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體育課教學反思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體育指的是以身體活動為手段的教育。體育教學也一直是我國學校教學內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與傳統教育模式相比,體育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這為我國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和堅實基礎。
我作為一名從小接受學校正規教學長大的學生,經歷了小學、初中、高中以及大學的體育教學,對過去傳統的體育教學有著親身感受,更對過去的體育教學有著自己的認識和反思。傳統的體育教學存在許多弊端,造成這些弊端的因素有場地器材以及其他硬件條件限制等客觀因素,也有體育老師素質普遍不高、學校對體育教學重視不夠等主觀因素。
一、客觀因素
不可否認,場地、器材以及時間這三個因素是體育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沒有這些基本的條件根本無法很好地進行體育教學活動。然而,受我國國情的影響,各個地域經濟條件參差不齊,各個學校的硬件條件差距很大。另外,就是在不同的學齡階段的體育教學資源分配不均衡。如高中的體育教學資源明顯高于初中,而初中又明顯好于小學。由于年齡越小的學生相對學習接受能力也比較低,所以,看似小學和初中所需的體育教學資源并不高,但我卻不這么認為,我認為恰恰相反,因為小學與初中正是學生培養體育興趣的黃金時期,對體育教學資源的需求應該更大。學生需要素質更高的專業體育教師來對學生進行正確的體育興趣培養和引導,學生也需接觸各類體育運動,從而發現自己感興趣和擅長的體育運動項目。
二、主觀因素
主觀因素也是體育教學中的決定性因素。因為體育教學中的內容和方式都是由學校和體育老師制定的。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很明顯地會讓學生感覺到學校普遍對體育教學不夠重視,每到臨近考試時體育課往往會讓位于語數外等課。體育教學內容也較為單一。較多的都是走形式化,體育老師也大多是一套教案用到底,像完成任務一樣,并沒有以學生為主,從而導致學生普遍對體育課的興趣不大。其實,我認為造成上述現象的最重要的原因則是傳統應試教育體制。傳統的應試教育體制導致了學校的體育教學目的是使學生通過體育考試,而不是使學生真正感受到體育運動的快樂,從而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這樣其實就使體育課本身失去了其原有的意義。
三、師資因素
師資力量的缺乏也是限制體育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歷史原因,過去社會上對于從事體育事業的人普遍都有著一定的偏見和歧視。從而造成了以前很少有人愿意學習體育專業或從事體育工作,導致高學歷高素質體育人才匱乏。雖然這種現象目前已經有了明顯的好轉,但目前培養體育教學人才的速度遠遠低于社會的需求程度。許多學校的一名體育老師需要帶十幾個班級,超負荷的工作量也必然會導致體育老師對體育教學內容的簡化和單一、重復,從而大大地降低了體育課上課質量。
有時我時常會想體育課的本質、體育老師的真正使命是什么?特別是對于中小學學生來說。我個人認為,對于中小學學生來說,掌握技能并不是第一位的,讓學生加深對體育的了解,加強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從而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快樂的成長才是第一位的。所以,我覺得體育課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體育鍛煉,更多地應該是讓學生在課外自主地進行體育運動。我認為體育課的成功與否,并不是在課堂上體育老師這節課上得多精彩,學生參與度多高。真正評價一堂體育課的好壞,應該是看學生有沒有通過體育課找到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有沒有激發起學生的運動興趣,這才是體育課程設立的真諦。新體育課程標準中明確表示體育課總目標是:“提高學生的體能和運動技能水平,加深學生對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學會體育學習及其評價,增強體育實踐與創新能力。形成運動愛好和專長,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發展良好的心理品質,增強人際交往技能和團隊意識;具有健康素養,塑造健康體魄,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社會責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積極進取、充滿活力的人生態度。”
總體來說,過去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已經不符合現代素質教育的要求。我認為,現代素質教育中體育教學應與語數外等課目處于平等地位。良好的身心狀態是學生學習的前提和基礎。過去體育課的目的也應由通過考試改為使學生能夠快樂的運動,減輕學習的壓力,培養學生濃厚的體育運動興趣,使其養成良好的自主運動的好習慣。要完成以上的改變,首先,需要對傳統的教育體制進行改革,改變過去應試教育成績第一的教育考核模式。其次,學校應該更進一步支持和重視體育教學。重視不應只是句口號,應具體地體現在體育課時的增加、體育硬件設備的更新以及體育專業老師的引進和培養等方面。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種良性循環,促進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就體育教師本身來說,應該加強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各個方面的素質,不光是體育專業素質,對于中小學體育教師更應該具備一定的心理學和急救醫療學等常識與技能。所以,現代的體育教學改革不僅僅是教學體制的改革,更是對于體育教師的綜合能力要求的變革。
參考文獻:
[1]楊潔.對目前我國快樂體育教學的初步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8(6).
1、體育課的主要任務
在中小學體育課上,學生只有掌握了運動知識與技能,才能養成科學鍛煉的習慣,才能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學生只有參加體育活動才能促進身心健康的發展,才能深刻地領會和掌握體育健身的方法。這兩個方面可涵蓋《課程標準》學習領域的所有方面。《課程標準》的學習領域分為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方面,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學生就能逐步積極參與體育活動,通過學習體育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運用科學的方法參與體育活動。通過運動技能的學習,使學生具有關注身體健康的意識,通過鍛煉進一步增強體質。
2、傳統體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2.1競技運動教學觀念誤區。競技運動以挖掘人的最大潛能為目的,雖然從個體上的價值和培養人的精神等方面來看,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但競技運動畢竟是少數人的運動,而體育教育則面向全體學生,是培養全面人才的教育活動,把體育課上成訓練比賽課,這是與“健康第一”的思想相背的。
2.2教學組織形式單一。傳統體育教學組織形式,表現為教學組織形式的程式化,過多的條條框框制約著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不喜歡的東西成為課的主導,多少年以來一直習慣于“教師是主導”,而忽視“學生是主體”,一成不變的課堂教學程序,導致學生產生恐懼、厭倦情緒,從而視上課為負擔。
2.3教學方法的陳舊。傳統體育教學多采用傳授式教學法,主要強調教師的“教”,至于學生的“學”,并不重要,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過分注重學生技術動作學習的系統性,例如:教授籃球課時,先是從原地運球開始,依次教行進間運球,原地傳球,行進間傳球,投籃,直到學會動作再開始比賽。教學方法限制了學生個性多樣化的發展,打擊了他們的學習情緒。
2.4考核方式單一。長期以來,體育考核習慣于終結性的定量評價,用“一把尺子,一只跑表”去衡量所有學生。其結果是有些學生可以“臨時抱佛腳”而取得高分,而不少學生雖然刻苦訓練學習仍“不及格”。這種考核方式既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既不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更不符合當前學校體育的要求。
3、面對《課程標準》進行教學改革的對策和建議
3.1把握課程理念.《課程標準》是在原有體育課程的基礎上構建的,是具有綜合性特點的課程。它超越了單一的學科范疇,建立了身體、心理、社會整體健康為目的的課程結構,涉及了體育、生理、心理、保健、衛生、環境、社會、營養等諸多學科,具有基礎性、實用性、跨學科的綜合性特點。因此,新課程所蘊含的新理念,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
3.2體育活動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意識形成的作用。體育活動是一種身體活動,也是心理活動和社會活動,因此,體育活動既能促進身體健康,也能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它對心理健康的改善表現在以下幾方面:改善情緒狀態,克服心理障礙,消除疲勞,培養意志品質,治療心理疾病等。對社會適應能力的作用主要表現在:有助于培養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有助于形成競爭意識和養成良好的體育道德品質。通過運動技能、健康知識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體育,通過游戲競賽活動,使學生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促進身心協調發展。
3.3積極改革教學方法。(1)更新教學觀念,變“教”為“誘”。在教學中改變過去教師的灌輸的方法,結合實際廣泛運用發現法、誘導法、問題法等現代教育教學方法指導教學。(2)結合各地實際大力提倡簡化教學法。各地各校應從實際出發,優化教學過程,在技術教學過程中,要突出技術環節,簡化教學過程,降低對技術細節以及動作規范性的要求,強調通過體育,使絕大多數學生能夠基本上達到教學要求,運動能力得以提高。(3)創造學生互教互學、互幫互助的學習氣氛,注重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教學中應以大力提倡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并經常對學生進行助人為樂、虛心好學等方面的思想教育。(4)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創造輕松、活潑、愉快的教學環境。教師不要使用命令式的語言,使師生關系處于平等、和諧、互助的環境之中,形成一種和諧、自然、默契的課堂氣氛。
3.4改革考評方法。《課程標準》是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樹立符合體育與健康課程特點并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評價觀念,建立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方法多樣化的評價體系。評價內容應包括體育與健康知識以及技能的學習、掌握與運用,學習的態度與表現,人際交往與合作的能力,意志品質等;評價的方法應將定量與定性、終結性與過程性、絕對性與相對性、教師與學生評價和同學間互評結合起來,力求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既考慮學習態度,又注重學習效果,把掌握體育健康知識、運動能力和健康水平的評價結合起來,使教學評價能夠客觀反映教師的教學能力以及學生的體育和健康水平。
4、結束語
新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頒布試行,給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帶來了許多全新的理念。但是,無論是新教學大綱還是《課程標準》,其核心都是為了學生的健康,對學校體育教師來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貫徹“健康第一”的思想,一切從學生的健康出發。根據這一指導思想,體育課主要應該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對體育知識、技能、的教學;二是體育教師引導學生安全地開展游戲或競賽活動。完成這兩項工作,就能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實現學習目標,最終實現增進學生健康、提高民族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時立新: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深化體育教育教學改革。武漢體育教育學報2002(1).
2016年,我刊《專題討論》欄目主要圍繞“如何強化體育課,迅速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進行研討,每期一個主題,歡迎老師們積極撰稿(.cn)參加討論,我刊將擇優刊發。
第1期:論體育課教學質量的詞與意
理論研究思路提示:我們對于體育教學質量的詞意和內涵未必清楚,這也是我們追求體育教學質量的觀念障礙。我們要討論:體育教學的質量的概念到底是什么,體育教學質量的內涵和外延是什么?如何理解體育教學的質與量?分析體育教學質量都有哪些視角?我們應當如何描述能讓廣大體育教師理解的“質量”?應當如何描述能激勵廣大基層體育教師去不斷努力提高的“質量圖像”。
實踐研究思路提示:(1)從學生方面討論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有哪些影響因素?(2)從教師方面討論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有哪些影響因素?(3)從教材選用方面討論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有哪些影響因素?(4)從場地器材方面討論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有哪些影響因素?
第2期:論體育課教學質量的高與低
理論研究思路提示:什么是體育教學的高質量,什么是體育教學的低質量,什么是體育教學的基本質量?我們對當前體育教學質量應當有一個總體的認識,是總體較高,還是總體偏低,依據是什么?如果我們沒有一個這樣的總體估計,未來提高教學質量的努力方向就會茫然,我們的教改工作就會盲目。
實踐研究思路提示:(1)評價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標準是什么?(2)不同地區(發達地區、偏遠地區、落后地區;東西部地區等)對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要求各有什么不同?(最低要求、較高要求、最高要求)(3)要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小學體育應該怎么做?(4)要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初中體育應該怎么做?(5)要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高中體育應該怎么做?
第3期:論體育課教學質量的因與果
理論研究思路提示:體育教學質量從何而來,是教學理念的正確與否,還是體育教師的水平高低,還是學生的體育基礎太差,還是由于“蜻蜓點水和低級重復”的錯誤教學所致,還是校長們的不支持、不重視,還是場地器材的極度匱乏,還是安全這個“攔路虎”擋道,還是什么其他,還是上述所有原因的共同原因,這些“因”又都造成了怎樣的“果”,值得我們去仔細分析。
實踐研究思路提示:(1)分析“放羊式”體育教學現象的形成原因與對策;(2)體育公開課、觀摩課的利弊分析與對策;(3)提高常態課體育教學質量應從哪些方面入手,等等。
第4期:論體育課教學質量的今與昔
理論研究思路提示:如果我們說:現在的體育教學質量不盡如人意,那么過去呢?具有代表性的20世紀50年代和80年代的體育教學質量觀是怎樣的?教學是怎樣的?教學質量怎樣的?我們的質量觀和質量走過了怎樣的一條路?我們如何從過去的鏡子中看清我們今天的課題?我們該吸取過去的哪些好經驗和好傳統?我們又如何超越過去,去將當下的體育課程教學的質量大幅度地提高?
實踐研究思路提示:(1)對20世紀50年代的體育課進行案例描述,并與現在的體育課進行對比;(2)對80年代的體育課進行案例描述,并與現在的體育課進行對比;(3)對課改前期的體育課案例進行描述,并與現在的體育課進行對比。(4)對觀摩或查閱或引進的國外體育課案例進行描述,并與中國的體育課進行對比。
第5期:論體育課教學質量的探與究
理論研究思路提示:體育教學質量提高不是今天才有的命題,也非今天才有的研究。關于體育教學質量的研究成果都有哪些,其他學科教學質量的研究成果如何?國外體育教學質量的研究怎樣,要想真正揭開“體育教學質量”這個面紗,要想攻破“切實提高體育質量”的這個難關,我們還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還要“取他山之石以攻玉”,因此對質量提升的研究是本期要討論的問題。
實踐研究思路提示:(1)根據自己的經驗與體會,舉例分析其他學科(如語文、數學、英語等主科)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方面有哪些可借鑒的經驗與有效的方法,如實行周考制度、月考制度等。(2)哪些方法可借鑒用于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等等。
第6期:論體育課教學質量的表與里
理論研究思路提示:體育教學質量必有“表”和“里”之分。“表”就是比較具象的質量現象,“里”就是比較抽象的質量實質。體育教學中有許多可以看到的現象,如學生隊列是不是齊,課堂常規是不是全,教師口令是不是響亮,教師的儀態是不是端莊,教學過程是不是流暢,動作的示范是不是正確,練習的分組是不是合理,安全措施是不是到位,運動負荷是不是合適,教學方法是不是有效,場地的布置是不是有新意,學生的狀態是不是積極,課的氛圍是不是熱烈,學生的教育是不是有效,突發事件是不是被很好地處理,等等,這其中哪些是“表”,哪些“里”,哪些是我們最該關注的質量實質。
實踐研究思路提示:(1)體育教師專業水平較低是如何影響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2)體育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較差是如何影響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3)體育課堂教學目標制定不當是如何影響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4)學情分析不準確是如何影響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5)運動負荷與練習密度安排不合理是如何影響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等等。
《教研園地》欄目投稿指南(上半年)
2016年《教研園地》欄目將以校本教研為主題,從“校本教研的概念剖析、校本教研的實施途徑、校本教研案例與提升”三個層面展開討論。
第1-2期:何為校本教研,為何進行校本教研
認知校本教研之“理道”,厘清學理、教理、情理。針對區域、校、教研組談談您的個人方案、計劃的體驗、感悟、成功與不足,凸顯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邁進校本教研之“業道”,清晰理念、擔當、需求。作為校本教研主力軍的一線體育教師如何改變、適應、跟進,凸顯校本教研的優勢、功能、價值,通過校本教研談自我擔當與發展的典型案例。
第3-4期:如何進行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實施途徑
行走校本教研之“成道”,立足發展、教學、學生,踐行何為發展、為何教學、如何發展。學校是校本教研的主陣地,教師是校本教研的主體,師生共同發展是校本教研的目的,基于此主要談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如何反思、改進、提升。校本研究的實施途徑豐富多彩,集思廣益校本教研的途徑有哪些,凸顯從多方位、多角度、多層面談如何讓校本教研保持高效、發展的態勢。
第5-6期:校本教研的提升,校本教研案例談
校本教研旨在尋求舊“質”向新“質”突破,結合具體的校本教研活動談校本教研給自身、學生、學校、學科、課堂帶來了什么,怎樣使校本教研制度化、系統化、持續化、實效化,并促使學校體育工作整體提升,重點凸顯計劃、方案紙上談兵與實施、反思、成果的對接。在充分了解師生需求與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制定校本教研的主題,并采取多種形式提高校本教研的成效,依據實施情況將經典案例進行梳理、總結、反思、提升,以達到資源共享,力求說清楚典型案例好在何處,面對典型案例進行自我比對,通過捕捉典型案例比對自我,提出我之所見。
《實案選登》欄目投稿指南(上半年)
2016年上半年《實案選登》欄目將重點圍繞以下選題進行組稿,建議老師們將教學實踐中反復推敲、效果明顯的規范教案投到我刊,與廣大同仁交流探討。
第1期:
主題類:小學:小足球,足球健身游戲,熟悉球性練習,各種形式的運球。中學:足球,各種部位踢球,組合技術及運用,基礎配合。
一般題材:耐久跑途中跑,各種發展體能的游戲。
第2期:
主題類:小學:籃球,籃球游戲,熟悉球性,各種形式的運球。中學:各種方式的投籃;組合技術及運用,基礎配合(進攻和防守)。
一般題材:耐久跑途中跑,各種發展體能的游戲;發展跳躍能力練習設計。
第3期:
主題類:小學:小足球,足球健身游戲發展體能,熟悉球性練習,各種形式的運球;各種形式的墊上技巧。中學:足球,各種部位踢球,組合技術及運用,基礎配合。發展上肢、腰腹力量的練習(單、雙杠)。
一般題材:發展體能的各種游戲,耐久跑途中跑,耐久跑各種練習設計。
第4期:
主題類:小學:籃球,小籃球游戲,熟悉球性,各種形式的運球,通過運球發展體能。中學:各種方式的運球和傳球;組合技術及運用,基礎配合(進攻和防守)。
一般題材:耐久跑途中跑,投擲設計,小學輕物投擲,中學實心球。排球墊球、傳球、扣球技術,小學軟式排球。
第5期:
主題類:小學:小足球,足球健身游戲發展體能,熟悉球性練習,各種形式的運球;各種形式的墊上技巧。初中:各地典型中考項目練習設計。高中:墊上技巧,單、雙杠。
一般題材:快速跑設計,小學輕物投擲,中學實心球。排球墊球、傳球、扣球技術,小學軟式排球。
第6期:
主題類:對1~5期教案設計點評與實踐反饋。
一般題材:各地特色教學設計選登。
《場地器材》欄目投稿指南
2016年場地器材欄目在繼續保持原有風格的基礎上有所延伸,主要圍繞以下5點進行征稿,歡迎各位有志于場地器材研究的體育教學工作者積極撰稿,將教學經驗轉化為文字,得以分享和推廣運用,以更好地服務于體育教學實踐(注:每期都可包括以下內容)。
1.新器材介紹及使用方法;
2.體育場地器材的設計方法;
3.體育場地器材的有效利用;
4.生活物品的有效多樣運用;
5.自制小器材的方法及運用。
《游戲百花園》欄目投稿指南
2016年的游戲選題旨在尊重《游戲百花園》創辦理念的基礎上,力求更充分考慮到各地學校、師生的需求與發展,同時兼顧地域與環境差異,在傳承的基礎上全力提升,希望能為廣大教師們帶來更多的啟發。
第1期:課前熱身游戲與課堂組織游戲。
第2期:優質高效的隊列隊形組織游戲。
第3期:學生體質素質專項提升的針對性游戲。
第4期:足籃排三大球游戲再創新。
第5期:小球類游戲:乒乓球、壘球、網球、羽毛球等游戲應用與拓展。
第6期:水上與水中運動項目游戲。
第7期:新型體育項目與新器材配套游戲的本土化應用與拓展。
第8期:校園陽光體育與趣味運動會的小眾與大眾游戲。
第9期:用新材料翻新、拓展經典老游戲。
第10期:簡約有效的親子、師生互動游戲。
一、影響有效教學的因素
1.學生與教學內容的適應程度。體育教學是雙向、多邊、復雜的活動。要上好體育課教師必須對學生的體育文化、技能水平有所了解。選擇適合本階段學生技能水平和身心發展需要的內容進行教學。雖然教學內容必須服從和服務于教學目標,但新的模塊教學賦予教師在教學內容上更多選擇和自主性,教師掌握著教學的方向、進度和內容。教師應該選擇那些學生以前沒學過的技術或以前學過的但現在又有所提高的;對他們的學習具有一定挑戰性的、但通過學生的努力可以達到要求的教學內容。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應提供更多的師生、生生互動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享受參與運動的樂趣。
2.教學策略得當與否。體育教學內容與方式的枯燥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師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及教學對象認真研究教學策略。每節課周而復始地重復練習,會使學生產生厭倦,原本喜愛上體育課的快樂會一點一點地消失。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沒有了快樂,如何談得上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體育課的性質決定了學生是在不斷地彼此交流、相互競爭中鞏固技能,獲得參與的樂趣。好的課堂參與氣氛不是簡單形成的,它是任課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之間在長期和諧的交往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方面,它取決于教師是否具有民主的領導和教學風格。在民主的領導和教學風格下,學生一般在課堂上參與的積極性高,而且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能夠彼此尊重、和平共處。另一方面,它取決于學生之間高質量的小組合作學習。對于每個參與的個體來說,他們相互之間是有差異的,(如身體條件、技能水平)我們可以把這些差異視為教學活動的新資源,讓學生主體之間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各自解決問題的經驗,團結協作。在課堂中真正做到給予每個學生足夠的參與時間、參與機會。
新課程強調對學生的尊重、賞識,但并不意味著要一味地表揚。中學生,尤其是高中學生更在乎的是深層次的評價,如人品、態度等;批評是每個學生都很在意的,要注意講究方式方法。在實施獎勵時,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一視同仁。體育課的性質決定了對學生的評價始終貫穿于課堂,因此,一切評價要圍繞“促進學生發展”這一宗旨;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等方面的發展及學生的需求、潛能等也需給予評價;評價的方法和手段要多元化;讓學生以主體身份參與教育教學的評價。
3.時間、場地、器材的保障。每個學生在學習新內容時都會進行獨立思考,從而形成一定的努力方向,然后才開始對新內容進行探索,進行相互交流合作,這就需要教師給學生足夠的學習時間。但也有些教師片面理解學生的主體性,完全把時間交給學生,形成“放羊式”的學習方式,學生雖然表面上獲得了自由的權利,但卻失去了學習的目標,實際上并沒有做到真正的自主。
二、實施有效教學的策略
體育教學則是按照課程目標、領域目標和水平目標,由教師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有效地發展身體,增強體質,促進健康,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質教育。這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過程。體育課教學主要以室外課為主,它是以身體和思維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一項特殊活動,在活動中除要教給學生體育知識、技術、技能外,同時還要教給學生鍛煉身體的能力和適應社會需求的各種體育娛樂活動能力。因此,為了更好地適應新課程下的體育課教學應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教師要善于反思。反思是一個自我調節、提高學習能力的有力工具。及時對無效、低效的課堂教學進行梳理,有助于教師總結經驗教訓,提高教學成功的機會,促進有效教學,讓教師在課堂上充滿信心。
第二,要重視教學的細節。教學本身具有一定的有文化屬性,即教師和學生在何種氛圍中發生互動和如何互動。教學不但要對教學內容、組織方式、場地器材的布置等認真研究安排,還要對學生個體的身體條件、運動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認真分析、關注,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體育 課堂教學 有效性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廣大教師正在孜孜不倦地鉆研各種教學途徑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筆者提出小學體育課堂要實現教學有效性,首先廣大教師要轉變觀念,剖析自己,根據課程標準,課前鉆研教材備好課,在充分了解學生基本情況和體育水平的基礎上,確定教學的內容和任務,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與手段,課后要注重反思和積累,提高個人的專業水平,努力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下面就結合筆者多年來的教學實踐,談談幾點看法。
一、合理選擇教學內容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
新課程強調用教材教,而不是死板地教教材,教學內容的選擇應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與學校的硬件設施。新課標也沒有給體育老師規定許多具體的教學內容,我們可以放手去選擇一些具體的體育教學內容。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選擇和搭配教學內容,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保證。
(一)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注意基礎性
體育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現實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體育與健康學習課堂。因而選擇教材內容時要盡可能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興趣愛好,把運動技能生活化,并用創設生活場景、游戲活動、競賽表演等學生喜愛的方式呈現出來。在體育教學“割麥子”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在課的開始部分可以通過模仿挑擔、打石頭、拔蘿卜、打氣、掃地等這些學生很熟悉的,學生模仿起來比較容易,編成勞動模仿操,使學生逐步熱身,喚起學生學習的熱情。這樣設計不僅使學生達到熱身的目的,又體現了讓生活融入體育,在體育中享受生活的主題。接著老師可以用廢棄的雪碧瓶,設計以“農民伯伯種田”為主線,通過模仿農民伯伯“插秧——施肥——割稻——豐收”等動作,讓學生在稻田中進行自我創編、演示、游戲比賽、評價等教學活動,使枯燥的體育問題變為活生生的體育現實,使抽象的動作知識變得具體有趣,從而拓展和活化教材內容,增強學生對體育內容的親切感,提高了教學的有效。
(二)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
教學內容能否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決定有效教學能否實現的一個重要因素。課程標準指出:教材要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主體,依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身心發展的特征,充分考慮學生以有的經驗,并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據調查,學生不愿參加體育鍛煉的原因,一是怕累,二是缺乏喜歡的運動項目,三是沒有養成鍛煉習慣。為此,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我們應根據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對教材進行“再度開發”,發掘出更多更好的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內容,以進一步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教學內容的選擇要與學校的體育設施相結合
新課標突出強調尊重教師和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性,而場地、器材等硬件設施是客觀存在的因素,每個學校的條件各不相同,加上學生的信息面較廣,所選擇的內容往往超過實際情況,在教學內容的選擇過程中,首先得讓學生對學校這些硬件條件有一個比較清楚的了解,要結合學校實際來開展活動。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只能讓學生根據內容所需要的器材,盡量讓學生去發明、制作簡易的器材來代替條件限制的器材,這樣所選擇的內容學習起來學生更有興趣也更有效果,教學意義更加深遠。
二、優化的教學方法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手段
體育教學中有許多教學方法,但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不管采用何種方法,都應落腳于是否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否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否則任何方法都是無效的。只有靈活機動地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才能最好、最優地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一)運用游戲進行教學
游戲是體育運動的組成部分,由于它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組織起來生動活潑,競爭性強,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根據學生不同 的年齡特點,靈活運用游戲教學,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從面達到有效教學。如我在課堂教學的準備運動中不限于單一的徒手操、也可以做些游戲。如采用“踩影子”、“抓尾巴”、“彈鋼琴”等游戲,來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使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又如我在教學生的投籃時,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投籃技巧后組織同學們進行“投人籃”游戲,投中“人籃”得一分。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練習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投籃技術,而且培養學生對時間和空間的判斷能力,增強學生的球感。同時投中“人籃”并不是容易的事,學生必須要認真地學習投籃的技巧,從而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認真聽講、大膽競爭。
(二)利用比賽進行教學
體育課教學中從準備到結束都有競爭。運用競爭,可使那些枯燥無味的單一動作的教學變得生動活力。如“報數”我利用“分組比賽法”,以組為單位進行報數。先報完且速度快的小組得獲勝,然后根據名次進行獎勵表揚。接著進行“叫號賽跑”比賽,這樣,枯燥單調的隊形、隊列教學就有趣味了,自然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體現出學生主動性,教學效果也就達到了。
(三)利用差別進行教學
由于學生的生理特點、體型、性別、素質、接受能力的差別,我們應運用這些差別,引起競爭。如我在教立定跳遠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差異多畫幾條線,A、B、C三個不同的等級,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自己想要完成的標準。這樣做使更多的學生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讓整個課堂教學也活躍起來了。靈活運用差別,就會使我們體育課教學生動活潑,讓學生在玩中學習,就會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了。
(四)形式多樣,展開教學
在體育教學中,如果教法單一、形式單一,就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變化多樣,根據學生好勝心理特點、引入競賽,效果就不同了。如教加速跑時,不利用多樣競爭形式就叫學生分組跑、學生跑兩次就厭煩了,就叫苦叫累了。于是讓學生運用胸前貼報紙加速跑,從練習中學生知道為什么跑得快,跑得快報紙就不會掉下來的道理,然后利用分組比賽貼紙跑、紙掉下少的組為勝隊。最后再次把快速跑的動作要領加以規范,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的提高。這樣,學生就會從內心發出笑聲,增強競爭意識,提高教學效果。
(五)利用競爭模仿進行教學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每個動作的學習,特別是新、難動作學習時,先讓學生自己動手——模仿,不光開動腦筋,而且獲得成功的快樂感,促進學生的積極性,給課堂帶來生機。如我上一年級“立定跳”時,先讓學生自由模仿各種動物跳,如有的學袋鼠跳,有的學兔子跳,有的學青蛙跳……最后,我把正確的立定跳動作展示給同學們看,這樣就很自然地引入到了立定跳遠,使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學習起來也并不覺得很難,而且對“立定跳遠”的動作銘記深刻。
三、主動反思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保障
葉瀾教授曾經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如果教師能經常及時對無效、低效的課堂教學進行梳理,并把反思的案例積累起來加以分析和研究,在第二次教學中加以借鑒,提高教學成功的機會,促進有效教學,讓教師在課堂上充滿信心。因此在每次課堂教學后,進行反思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也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保障。反思所寫的內容可以是:
(一)反思成功之處: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教材的創造性使用等等,詳細地記錄下來。
(二)反思不足之處: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并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可為成為今后教學上的教訓,少走彎路。
(三)反思學生創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有一些奇思妙想,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贊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作為今后教學的豐富材料養分。
(四)反思教學靈感: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若不及時利用課后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云散,令人遺憾。
(五)反思教學中困惑的問題:無論教師如何地努力,難免存在缺陷與不盡人意的地方,有些問題不是立即能解決的,可以把這些問題先記錄下來。
四、結論與建議
有效才是教學的生命。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直接影響體育教學質量和學生體質健康,我們年輕的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水平,更有信心的面對新課改要求下的體育教學,發揮出學生和教師在體育課堂上的共融、互補作用,激發學生鍛煉身體的積極性,使體育課更加生動活潑的進行,使學生身心健康快樂的成長,真正地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我們的體育課堂教學在平實中見有效,在有效中見進步在進步中見發展。
參考文獻
[1]林曼.提高農村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究[J].教改前沿.2004.4
[2]余立峰.體育課堂有效教學行為解析[J]. 中國學校體育.2010.2
[3]郭志明. 追求有效教學的理想境界[N]. 成才導報.教育周刊, 2007
【關鍵詞】有效教學;影響因素;開放化快樂體育
一、有效教學的理念
有效的體育教學是指教師遵循體育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體育價值需求。概括地講,有效的體育教學是指既有效率又有效果更有效益的教學活動,有效的體育教學不僅注重教學的質量,更注重社會性,更體現個體的主體價值,這是體育有效教學社會化、人性化的一次飛躍。從有效教學的研究歷史表明,有效教學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概念,其內涵一直隨著教學價值觀、教學理論基礎以及教學研究的范式變化而不斷擴展。因此,《體育與健康》新課程引發的體育教學觀的變化也必然會引發體育有效教學理念的創新和變化。
二、影響有效教學的因素
1.學生與教學內容的適應程度
體育教學是雙向、多邊、復雜的活動。要上好體育課教師必須對學生的體育文化、技能水平有所了解。選擇適合本階段學生技能水平和身心發展需要的內容進行教學。雖然教學內容必須服從和服務于教學目標,但新的模塊教學賦予教師在教學內容上更多選擇和自主性,教師掌握著教學的方向、進度和內容。教師應該選擇那些學生以前沒學過的技術或以前學過的但現在又有所提高的;對他們的學習具有一定挑戰性的、但通過學生的努力可以達到要求的教學內容。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應提供更多的師生、生生互動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享受參與運動的樂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教學策略得當與否
體育教學內容與方式的枯燥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師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及教學對象認真研究教學策略。每節課周而復始地重復練習,會使學生產生厭倦,原本喜愛上體育課的快樂會一點一點地消失。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沒有了快樂,如何談得上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體育課的性質決定了學生是在不斷地彼此交流、相互競爭中鞏固技能,獲得參與的樂趣。好的課堂參與氣氛不是簡單形成的,它是任課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之間在長期和諧的交往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方面,它取決于教師是否具有民主的領導和教學風格。在民主的領導和教學風格下,學生一般在課堂上參與的積極性高,而且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能夠彼此尊重、和平共處。另一方面,它取決于學生之間高質量的小組合作學習。對于每個參與的個體來說,他們相互之間是有差異的,(如身體條件、技能水平)我們可以把這些差異視為教學活動的新資源,讓學生主體之間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各自解決問題的經驗,團結協作。總之,在這樣的課堂參與氛圍中,學生主體更加易于克服參與中遇到的一些困難,如自信心不足、害羞等,大膽地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在同學和老師的幫助下,不斷地提高自己參與的質量和水平。教師應盡量給每位學生同等的參與練習的機會,隨時給學生創造一個自我評價、自我檢驗、以及對知識點的簡單分析、對課堂教學提出一些要求的機會。在課堂中真正做到給予每個學生足夠的參與時間、參與機會。
3.時間、場地、器材的保障
每個學生在學習新內容時都會進行獨立思考,從而形成一定的努力方向,然后才開始對新內容進行探索,進行相互交流合作,這就需要教師給學生足夠的學習時間。但也有些教師片面理解學生的主體性,完全把時間交給學生,形成“放羊式”的學習方式,學生雖然表面上獲得了自由的權利,但卻失去了學習的目標,實際上并沒有做到真正的自主。
備場地、器材是體育課堂教學的前奏,是上好一節體育課的前提,場地、器材安排適當與否是能否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和興趣、營造良好課堂氣氛的重要因素,是學生完成技術動作、掌握技能的重要條件。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要緊緊抓住學生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場地、器材,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從而使他們產生參與練習的需要和興趣。有時由于外界條件的影響,致使某些活動不再產生良好效果時,應及時調整練習條件。要充分利用活動場地和輔助器材,用新異刺激手段和安排適宜練習環境,盡快排除干擾,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
三、實施有效教學的策略
體育教學則是按照課程目標、領域目標和水平目標,由教師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有效地發展身體,增強體質,促進健康,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質教育。這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過程。體育課教學主要以室外課為主,它是以身體和思維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一項特殊活動,在活動中除要教給學生體育知識、技術、技能外,同時還要教給學生鍛煉身體的能力和適應社會需求的各種體育娛樂活動能力。因此,為了更好地適應新課程下的體育課教學應做到:
第一,教師要善于反思。反思是一個自我調節、提高學習能力的有力工具。及時對無效、低效的課堂教學進行梳理,有助于教師總結經驗教訓,提高教學成功的機會,促進有效教學,讓教師在課堂上充滿信心。
第二,要重視教學的細節教學本身具有一定的有文化屬性,即教師和學生在何種氛圍中發生互動和如何互動。教學不但要對教學內容、組織方式、場地器材的布置等認真研究安排,還要對學生個體的身體條件、運動能力、社會交往、情感態度、體驗感受等方面認真分析、關注,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職學校; 體育; 德育; 智育; 美育; 多維度課程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807.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3)09-140-002
1.問題的提出
近幾年,學校體育課程改革實驗和探索一直在深入的進行之中,學校體育新課程標準的頒布,為整個體育課程的教學改革方向指明了方位,體育課程教學所要達成的五個目標,即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與傳統的三基目標(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基本技能)教學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教學目標既是教學的出發點、歸宿和依據,又是達成教學目標反思的參照對象。課程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將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的原理轉化為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環節細化過程。
維度(Dimension)通俗的講就是人們分析的目標對象所采用的分析角度。維度的視角理論,維度是指一種視角,而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字;是一個判斷、說明、評價和確定一個事物的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條件和概念。
高等職業學校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高職學校的體育課程教學對象并不為了面臨高考升學的學生,培養目標也有別于普通高中,即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同時,更偏重于應用型人才和實用性人才教育方向。如何把握體育與德育、智育、美育之間區別和聯系,多維度體育課程教學設計理念,可以使德智體美疏密適度、分合有度,避免課程教學設計思路出現混亂。
教育家在《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中說過:“所謂健全的人格,內分四育,即體育、智育、德育、美育。”今天,德、智、體、美四育的維度中,學校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依舊是智育與德育,體育與美育相輔佐也是不爭的事實。新課程標準的目標確立,為體育課程教學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學校體育課程教學畢竟不能脫離體育教學的實際,一些本不完全屬于體育課程教學實施的重點目標,過于強加或擠占在體育課程教學之中,顯然,這是不合適或是不科學的。能否準確把握體育課程設計的總體方向,使體育課程中的教學內容豐滿活潑而不是臃腫死板,在設計中兼顧德育、智育、美育的精華極為關鍵。要緊密銜接德、智、體、美四個維度綜合要素,注重健康,培養能力,提升素質,服務專業的課程設計理念,通過體育教學達到體育課程的目標。
2.體育的育與德育、智育、美育的育共性維度的認識
體育、德育、智育、美育是學校教育的四個維度,這四個維度是一個整體,是相互支持、具有緊密邏輯關系。體育以育人為本,則強調育體育心。體育教育除了向學生傳授體育的知識、技術以及增強他們的體質外,還要把道德品質教育、終身體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貫穿始終。體育與德育、智育、美育共存,在維度的理論上各自體現不同重點和難點,德育教育強調思想品質和道德修養的教化過程,而具體的行為表現上畢竟控制的空間和時間有限,如能將德育教育擴展在體育教育之中,將會更有效發揮德育教育的功能。智育教育是傳授系統的文化科學知識和技能的活動,智育教育系統龐大涉足課程領域廣,體育與智育融合并不矛盾,體育對智育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也能夠解決一些非智力因素對智育的影響。美育教育是培養審美觀和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過程,實踐證明,音樂、美術等課程,是實現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徑。體育與美育的一些課程過去常常不被重視,而今素質教育已經將體育與美育的地位大大提升,體育與美育本身就有許多的融合點,也是校園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如果將體育、德育、智育、美育四個維度作為一體化來認識,不難看出中職學校實施素質教育中,德育不好出危險品、體育不好出廢品、智育不好出次品、美育不好出贗品。因此,只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才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3.體育課程教學設計中德育、智育、美育多維度互補
體育與德育、智育、美育在教育過程中有著多維度的互補關系,四育的作用不能替代和抵消,體育解決的是如何提高受教育者的體能體質;德育解決的是受教育者健康心理所要求具有的心理素質,提高品格、品味和品質;智育解決的是如何提高受教育者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能力;美育解決的是使受教育者得到審美能力的提高和感受美的水平提高。
3.1體育課程教學設計中的德育因素
寓德育教育與體育之中,是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的前提。體育課程設計中,德育不僅僅是專職德育工作者的事,體育教師也應承擔共同使命和責任。體育課程承載著教書育人的責任不亞于其它學科課程,利用體育教育的教學手段對中職學生身心實施全面影響,必須建立思想認識或是學習態度之上,體育課程設計缺少德育因素滲透于體育教學之中,體育課就極有可能變為玩耍課、打鬧課,盡管課中的形式熱熱鬧鬧,但課程實質有可能是空洞無味的。
3.2體育課程教學設計中的智育因素
智育的難點在于如何使受教育者對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轉化為智能的提升上,體育課程雖沒有賦予開發智力的重大責任,可是智力因素仍然是學好、練好、掌握好體育教學中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基本技能的關鍵。體育課程設計中智育因素的介入,能有效地提高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進而提高學習效率和練習效率。例如,計算機輔助體育教學,教學模板的使用,都能夠全面實施新教學方法和手段,讓學生接觸到更新、更多的學習知識的方式方法。
3.3體育課程教學設計中的美育因素
美育獨具形象直觀、生動活潑、誘導啟發、潛移默化等鮮明的特點和作用,培養中職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與審美理想,陶冶他們的情操,提高他們的感受美、鑒賞美以及創造美的能力。體育課程設計中,美育因素的體現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間接的,美感集中表現為教學中形態美、動作美、韻律美、動感美、靜姿美,表現于外在與內在美的統一,審美能力提高體現在感受、欣賞、表達、創造,進而形成真善美的高度統一。
4.體育課教學程設計中多維度層面的可操作性
4,1學情分析與說明
把握職業教育的根本,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德育及教育因素細化于體育課程之中,職業教育的文件與舉措都圍繞著最終培養目標上,即中職學校學生必須具備強健的體魄和堅強的意志品質。學情分析與說明到位與否不可忽視,遺漏課程設計這一環節,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大模塊的實施只會是一句空話。
4.2教學目標與任務
教學目標與任務是體育課程設計中指南針或方向舵,沒有教學目標作為支撐,教學任務難以高質量的完成。為實現教學目標,教師應該把教學活動的組織建立在教學任務之上一一展開,學生通過體能的練習和運動技能的學習,不但可以增進身體健康,而且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進而開發智力,形成良好的審美情趣,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自己得到全面發展。
4.3教學手段與方法
教學手段與方法一直被視為體育課程設計中的難點與重點,也是考驗教師基本功的重要環節。當今社會,科學與技術日新月異的高速發展給教育領域帶來巨大影響,同時知識更新的周期也大為縮短,傳統的體育教學形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引入、吸收和應用其它學科課程新教學方法已迫在眉睫,不斷嘗試新教學方法與手段,分析對比其中教學效果,也是業務水平提高的集中表現。
4.4教學評價與反思
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德、智、體、美全面兼顧,單憑一兩次課就能收到驚人的效果,顯然是不切實際的,也違背教育科學。沒有人能夠保證每次課程教學設計中做到面面俱到盡善盡美,也沒有人能夠像藥劑師那樣課程教學設計中精確按德智體美維度處方進行配比量化。因此,留有余地是較為合理的設計思路,通過評價——反思——再評價——再反思的過程,找準德智體美四個維度的協調分量浮動區間。
5.體育課程教學設計既保持體育本質又聯系德、智、美
首先,體育、德育、智育、美育與各自課程目標重點不同,同樣是育人為本,但目標有所側重。體育課程教學設計只有在把握好教學目標的關鍵點,才能將德育、智育、美育的精華融會貫通。
其次,體育課程教學設計教學方式,仍離不開特定的場地設備,實施教學易受客觀條件所限,動態的組織教學難度較大,沒有文化底蘊的教學,甚至忽視德育、智育、美育存在,也是會事半功倍。
再次,體育課程教學設計中,巧妙地以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的運動方式,將規則與裁判、道德與品行、言談與舉止方面等等予以評價,提倡什么、反對什么、鼓勵什么、避免什么等社會適應能力所必須的要素,體現在真善美的尺度把握上。
最后,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不是口號,不是修飾詞,有什么樣的指導思想,就有什么樣的產品。體育課程設計除了與德、智、美三育有一定比例的交叉重疊關系外,體育教育中還包含了衛生安全教育、文化娛樂教育等,由此可見,體育課程教學設計本身也屬于比較復雜的工作,是上好體育課的前期必要工作。
6.結語
高等職業學校體育課程教學設計,是為了使體育教學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健康、促進生產和生活技能的掌握,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儲備必要的運動技能、保健知識以及良好心理素質。
有了體育與德育、智育、美育多維度課程教學設計理念,不等于就一下子解決了實際操作問題,從“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戰略高度出發,除了向學生傳授體育的知識、技術以及增強他們的體質外,體育課程教學設計還應將德育、智育、美育巧妙地融合為一體,真正實現中等職業學校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育人的方針。
參考文獻:
[1]毛振明.《體育教學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