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現代工業建筑設計

現代工業建筑設計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14 15:11: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現代工業建筑設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篇(1)

工業建筑是為生產服務的,所以,工業建筑的建筑形態絕大多數情況下,取決于生產工藝的流程和特點,必然與內部的工藝布置有著密切的聯系,通常有其固定的模式和特征。生產工藝的布置變換等各種不同的流程及設備,使建筑物外部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形態,在豐富建筑造型的同時也表現出建筑內部的工藝特征。比如燃煤鍋爐房,煙筒、鍋爐機平臺和汽機廠房的組合形成了特定的燃煤鍋爐房建筑形態,而雙曲面的冷卻塔,就可以讓人一眼就認出火力發電廠,恰恰是這樣一種特定的建筑形態可以顯而易見地知道其生產功能。那么在設計中,除了滿足規定的生產流程外,在體型組合布置時,充分利用其建筑形態,運用建筑構圖方法,考慮與全廠建筑協調,從低到高,主次分明,錯落有致,恰當處理局部與整體的比例關系,使變化中有統一,統一中有變化,使工業建筑更加具有藝術特色。

1.1工業建筑體型

一般,工業建筑受結構體系、工藝設備、經濟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工業建筑設計相對民用建筑有更多的限制。但若抓住實際工程的工業特點進行推敲、創新,突出它的某種特質,或傳達某種觀念,往往會使工業建筑更有表現力。工業建筑體量大,可以結合自然地貌、山巒形成新的視覺平衡,體現巨大的體量美;利用水塔或工藝生產要求的構筑物創造高聳構架的造型美。

1.2建筑風格

和民用建筑類似,工業建筑在不同地域,不同環境下可以呈現完全不同的建筑風格。寒冷地區考慮到節能保溫,廠房護結構建筑物較多,多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排架結構,厚重結實。炎熱地區,較常采用輕鋼結構體系,可采用開敞式或半開敞式,整體建筑輕盈,明快。而采用新的結構,材料和處理方法,建筑的輪廓風格可以千變萬化。

1.3建筑布置

建筑體型和風格決定了建筑的個體特色,在滿足工藝流程的同時,建筑布置時,應避免將形態差異較大的廠房布置在一起,廠房的布置應有漸進的形式,變化有規律,均勻,協調。當體型不同的廠房不可避免需要布置在一起時,應采用一些建筑手法對立面線條、門窗比例、色彩變化進行處理。

2工業建筑色彩表現

色彩在工業建筑設計中,可以通過不同的顏色區分不同生產功能和區域,運用高色度和純度的顏色進行局部的強調和提高注意力,整體的色彩環境還能夠對生產人員的心理產生影響,體現企業的精神面貌和文化。

2.1工業建筑的色彩問題

工業廠區中,舊有建筑和后建建筑之間往往存在著色彩的明顯差異,新建廠房更注重自身的美觀和協調,但對整個廠區建筑群體而言,確突兀刺眼。并且長期以來,對工業建筑外觀設計的忽視,造成很多廠區建筑色彩單調、灰暗、缺乏特色和個性。而色彩雜亂無章也是常見的現象,過分強調色彩特性或雜亂的配色,不僅影響了建筑的美觀,也影響整個廠區和周圍環境的建筑外觀效應。工業建筑也要講求功能配色,潔凈廠房與燃煤鍋爐房的配色顯然不同,如若不當,勢必造成建筑色彩語言的表達錯誤。以上這些工業建筑設計中需要注意的色彩問題,可以利用色彩的不同表現形式和配色手法加以處理,讓工業建筑設計更賞心悅目。

2.2色彩的表現形式

色彩的表現形式多樣,通過點、線、面的基本色彩構圖,可以在設計中發揮不同的作用。色彩強烈的點式表現,可以用在需要特定強調的重點局部,如消防設施、吊鉤、出入口、危險區域等,達到突出重點、強化主題、美化建筑的作用。連貫的線式的色彩,具有一定的導向性和延展感。比如在建筑立面的設計中,豎向色彩線條能夠增加建筑的視覺高度,使建筑挺拔有力;而橫向色彩線條可以降低建筑的視覺高度,使建筑平靜舒展。大面積的色塊可以形成強烈的對比和統一,簡潔有張力,在設計中常用在體面轉折、單元劃分和功能區分上,能夠劃分不同功能區域和協調廠區環境。

2.3色彩的表現類型

色彩的表現類型,大致可分為飽和色調、柔和色調以及特殊色調。不同的色彩會帶來完全不一樣的視覺感受,濃烈、跳躍、寧靜、和諧,根據環境和設計要求,通過特定的色彩來體現整個工業建筑的風格。通常,地處遠離鬧市的工業廠區,往往沒有豐富的周邊環境,大面積的飽和色調可以在偏僻枯燥中帶來生機勃勃的感覺。而柔和的色調可以營造出協調的美感,通過局部色彩的點綴,襯托出整體建筑的統一。特殊色調,比如代表高科技的金屬質感色調,回歸自然的原始色調,可以充分體現不同的地域要求和特殊的生產特征。

3工業建筑立面處理

工業建筑立面處理是在體型確定的基礎上進行,建筑墻面的色彩、門窗的大小、位置、比例和組合形式等直接影響工業建筑的立面效果。體量之間、線形之間、虛實之間、質感之間,用對比來產生個性突出、鮮明強烈的形象感;用諧調取得互相呼應、調和統一;對比與諧調綜合運用,才能使體型處理形神兼備,達到一定建筑境界。不同的工業建筑對采光通風有著不同的要求,它們的開窗形式大小,直接影響著建筑的立面。比如一些采光要求較高或甲類防爆的廠房就需要多開窗、開大窗;而另一些要求密閉的廠房、控制室等,則要求盡量少開窗、開小窗、甚至不開窗。很顯然,它們的立面效果肯定是截然不同的,這就需要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基礎上做一定的處理,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不同的建筑結構形式對建筑立面也有很大的影響??蚣芗芭偶芙Y構,它的開窗形式不受窗間墻的限制,可開成帶型窗及玻璃幕墻;而混合結構則受制于窗間墻,只能開小窗。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廠房,厚實粗獷,而鋼結構廠房,輕盈活潑,立面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為使墻面整齊美觀,窗洞口的排列應有規律。一般多以一種窗洞口和窗間墻的組合類型為準,在廠房的墻面上重復運用,使整個墻面產生統一的韻律。當墻面較長時,也可每隔一定間距有所變化或做些重點處理,構成必要的節奏變化。

4工業建筑節能設計

隨著經濟發展,能耗越來越大,節能設計也日趨重要。現代工業建筑不僅需要安全、美觀,還需要經濟、實用。建筑設計應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在創作中注重節能技術與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減少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4.1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設計中應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比如:在滿足工藝流程的條件下,綜合考慮平面及立面設置,盡可能采用自然采光、通風,減少照明及機械通風的能源消耗。現有資源的統籌使用,也是降低能耗的有效手段之一。比如:在控制樓的設計中,控制室與配電室的位置布置合理,就能大大減少電纜橋架的長度。集中布置空調使用房間就能有效減少空調數量等。

4.2有效使用土地資源

工業設計也應當按照工業用地的建筑密度、容積率和綠化率嚴格設計,將分散的廠房集中設置,減少單層、大面積廠房數量,提倡將工藝流程相近,聯系緊密的廠房進行聯合化設計,由單層向多層發展,節約土地資源,提高用地的使用率。

篇(2)

關鍵詞:工業建筑;設計理念;發展趨勢

Abstract: the industrial build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have been gradually out of the traditional plant construction design, modern industrial production to building had the higher, the renewal requirement, the design of the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in content and form changed dramatically,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the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stage of the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trend was briefly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Design concept; Development trend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工業建筑作為從事工業生產的活動場所,為保障工業生產的順利進行做出了突出貢獻,同時工業發展也促進了工業建筑的發展。工業生產加工出的新型建筑材料提高了工業建筑的質量與使用壽命,工業化的施工方法也促進了工業建筑改革的進行,工業建筑承載著工業化時代的文明成果,可以說工業建筑與工業生產二者之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同時作為城市建筑群落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建筑的規劃布局,以及工業生產所產生的污染對城市總體規劃與城市環境保護問題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1.工業建筑發展史及我國工業建筑的發展現狀

現代工業建筑的發展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它18世紀下半葉起源于工業革命最早的英國。隨后蔓延到美國、德國以及歐洲、亞洲等幾個發展較快的國家。20世紀初期,由于社會發展,技術更新,生產機械化,使得工業建筑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被人公認為一種新的建筑類型。我國后出現了工業建筑的雛形,但真正有較大發展是在解放以后。上世紀50~70年代的廠房大多在“先生產,后生活”的方針下指導建成的,工業建筑往往只考慮滿足企業生產工藝和生產空間的要求,較少考慮環境因素對人的關懷,結果工業建筑設計幾乎成了生產設備構筑物的簡單包裝。工業建筑的形象成了“傻、大、黑、粗”,存在著土地利用率不高,耗能,環境污染嚴重,工作環境及生活條件差等一系列問題。

近年來,由于我國經濟發展迅猛,工業建筑也隨之飛速發展;而與此同時我國工業也從早期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知識技術密集型轉變。另外,由于經濟水平的提升,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和諧發展等觀念也逐漸深入人心,因此工業建筑在滿足生產功能這個最基本的需求之外,也與時展相適應,有了一些新的設計理念與發展趨勢。

2.工業建筑的設計理念

2.1可持續發展與生態觀念

工業建筑的可持續性發展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指從生態的角度去探討與大自然和諧共生,走綠色工業的發展之路。要求工業自身是自然循環的一部分,需要對城市環境設計、節能、節地、環境保護、防止污染等問題給予極大重視,目前對工業建筑的各種生態化探討,已開始在建筑設計的創作實踐中得到應用。另一方面,指工業在發展變遷中,工業建筑的自我更新與延續。首先,建筑并不是一次性的易耗品,某些工業建筑往往因為經濟發展、技術更新和產業結構變化等原因,成為“舊建筑”,但其物質質量還能滿足其他用途。按可持續發展的觀點,應重視對這樣的“舊工業建筑”進行改造和再利用,使其最大限度的達到應有的實際使用期限。其次,廣義的可持續性應包含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吳良鋪先生在《建筑學的未來》一書中指出,應該把技術與人文的結合作為21世紀建筑學發展的一條原則,這也是解決工業革命后建筑技術與藝術分離的重要途徑。工業建筑的可持續性設計也要求物質的可持續性與精神、人文的可持續性并存。

2.2工業建筑的“以人為本”

隨著對以人為本理念的傳播與認識,人們開始關注工業生產中人的感受及其余工作效能的關系。在工業建筑中的人們往往長時間地處在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狀態中,因而,工業建筑空間是更需要人性化關懷的場所,良好的工作條件和宜人的空間環境可以減輕人們的工作疲勞,促進人們的身心健康。相反,缺乏人性關懷的壓抑空間(冰冷、單調、乏味),惡劣的工作環境(噪聲、有害粉塵、擁擠、雜亂、缺乏基本的生活設施等)會使人們難以忍受,導致生理或心理的疾病,影響工業生產持久、穩定的發展。因此,無論從人體工程學的角度,還是從關懷人對物質空間環境的體驗和感受上,都要求工業建筑及其環境應該像其它公共建筑一樣,體現出“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

2.3資源的節約

節約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工業建筑設計應嚴格執行工業用地容積率、建筑密度、綠地率、非生產性設施用地比重等指標要求。應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技術,縮短工藝流程,推進工業企業走新型工業化和產業化的道路。工業廠房設計也應由分散向集中,單層向多層發展。采用聯合廠房將生產性質相近、聯系密切的車間有機整合;在綜合考慮功能的基礎上,廠房設計應盡可能向多層發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從而達到節約土地的效果。

3.當代工業建筑設計發展新趨勢

3.1工業建筑的高科技化趨勢

二十世紀70年代以來的技術革命,不僅帶動了工業生產的自動化和信息化,也引發了一批具有高技術含量的新型工業和具有相應高技術要求的工業建筑。如新興電子產業中,生產計算機芯片的微觀制造業工廠等,不僅產品生產具有高精密性要求,其生產環境也具有超潔凈、防微震和空間靈活性等高要求。此外,新科技所包括的結構體系、節點方式和建筑材料的創新為工業建筑的通用性和靈活性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同時,也為創造以技術美為審美特色的工業建筑提供了條件。

由于工業始終與科學技術的進步相隨相伴,工業建筑相應的技術性要求和超大空間等特性,也需要高新技術的支持,因此,以體現時代特征的高新技術的物質形態來表現工業建筑也就更能反映出生產企業與最新科技緊密關聯的文化內涵。從而,使工業建筑的發展很自然具有高科技化趨勢。

工業廠房高科技趨勢主要體現在新技術、新材料、新理論的應用,材料工業的發展和壓型鋼板生產工藝和能力的提高,也使工業廠房向輕質高強、結構體系大跨度、大空間、多層甚至高層、多功能方向發展;技術及設備上的發展也更好的滿足了生產與管理的微型化、自動化、潔凈化、精密化、環境無污染化等要求;而計算機技術、多媒體、現代通信、環境監控等技術與工業廠房藝術融合在一起,就使工業廠房出現了智能化的特點,人們就能獲得提高工作質量的環境。

3.2工業建筑的趨同與多元化

科技的進步為建筑超越所在環境和地域條件的限制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先進的技術設備可以保持生產空間所需的溫濕度等物理指標,成熟的結構體系、建材和施工技術可應用于不同地點的每一個工廠,加上強大的現代資訊技術對于傳播和復制的有力支持,使得現代工業建筑總體上呈現出全球性趨同化的發展。

3.3工業建筑的文化性趨勢

工業建筑的文化性趨勢,一方面是由于在新經濟環境下,企業在公眾面前追求良好形象,以企業文化打造企業品牌,使工業建筑成為企業的形象代表,以物質形態來展示企業文化體征,突出企業個性,提升企業形象。從而在一些工業建筑創作中引入人文因素,開拓文化內涵。另一方面,則是工業建筑作為廣義建筑學中的一員,在新時期條件下,對建筑審美價值和藝術性追求的新探索,也是關于工業建筑的文化性探索。

3.4工業建筑的綜合化趨勢

工業建筑的綜合化趨勢主要有以下方面促成。

1)科技的進步推動著工業生產自動化的提高,使傳統勞動型轉為高技術型。為科研與生產的結合創造了條件。

2)企業對核心競爭力的關注,使科研在工業生產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

3)在新經濟環境下,企業對開發公眾性開放空間的需求。

4)企業從社會進步的人性化角度,對生產環境中生活化空間的拓展。

因此,現代工廠除廠房外,往往還包含著辦公管理、科研、展示,甚至健身休閑等文化設施,生產與生活、產業與科研、工業與民用等不同功能互相滲透與影響,使工業建筑不再僅以工業生產作為其單一用途,而且日益呈現出使用功能的綜合化趨勢,成為包容多類建筑的整體。

總結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的要求也不斷發展,對工業建筑設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在工業建筑設計師們在設計時不應僅僅考慮工藝流程要求,而要在其中體現出更多的文化關懷,處處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還要更多地考慮,要在工業建筑建筑不僅考慮外觀的優美、個性、與環境相協調,還要考慮建筑內更多的人文關懷,為員工創造一個優美舒適的工作環境;另外工業建筑也要體現科技工業的發展成果,將這些科技成果應用到工業建筑中去,創造出適應的智能化工業建筑;當然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也是工業建筑設計中應注重考慮的。

參考文獻

[1]蔡榮,淺談現代工業建筑發展趨勢[J].科技咨詢導報,2007

篇(3)

關鍵詞:現代工業建筑;造型設計;材質應用

一、現代工業建筑設計

1、形體設計

現代工業的建筑設計中,為了滿足地方特色及人文需求,會采取不同的形體設計,主要有以下三種:

第一,雕塑形體設計。由于工業建筑具有一定的體積和體量,所以,通過使用雕塑式的設計方式來體現現代工業建筑的剛性,既強調了簡潔的建筑體格,還表現出了工業建筑所具有的動態美感,使其能夠在剛性中體現出一定的柔性特征。

第二,骨架形體設計。所謂骨架就是強調了建筑的結構,使用骨架一詞形象的反映出了工業建筑的框架特征,這也是技術美學的一種表現方式。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建筑師就在鋼筋混凝土中融合了美學,進而創作出了很多優秀的現代工業設計,例如大跨度的建筑,他們具有的骨架結構結構展現出了更多的創新與建筑形體設計的發展。

第三,平面形體設計。既是平面形,也就是強調工業建筑的“板狀”,就是通過點、線、面形成的具有平面化的建筑結構,在現代的工業建筑設計中,很多廠房由于過長的建筑面積而選擇這種具有直觀性的平面形設計效果。

第四,組合形體設計。由于現代建筑的多功能化,使得很多部門都集中在同一建筑中,所以這種類型的工業建筑設計就要滿足不同部門的工作需求,因此,通常都是通過幾種設計有機結合而成。

一般來說,現代工業建筑的形體設計,都是以結構為基礎,在結構固定的情況下進行自由式的擴展,不僅要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還有物質需要。主要有四點原因:(1)工業建筑的結構能夠反映出建筑的形態和空間占據情況;(2)建筑結構的設計受到自然科學約束,因此,在各種建筑的形體設計中,都要以結構為絕對標準;(3)工業建筑的的結構可以相互融合,并以建筑形態的方式進行自由擴展闡釋;(4)結構不僅能夠通過建筑結構體現設計者在建筑形體設計中所使用的材料、形態等,更是反映工業建筑的結構美學的重要途徑。在現代的工業建筑設計中,無論使用哪種建筑結構,都會在建筑形體造型上成為重要體現。

此外,建筑的形體設計還與氣候、地域和環境具有重要聯系,例如,在氣候炎熱的地區通常采用捕風窗和風塔的建筑設計方式達到降低室內氣溫的目的,而且它是依靠自然能源實現的;為了提高建筑的采光作用,在建筑設計中可以采取用頂部采光的設計方式,主要有矩形天窗、鋸齒形天窗和平天窗三種方式。而且進行工業建筑設計時,還要考慮地域人文特點,要具有地域民族特點,融合到地方民族特色中,不會顯得突兀。

2、色彩設計

現代工業建筑設計在色彩的運用上具有以下特性:第一,統一性。色彩的運用要符合統一的色系,不同的建筑形體、功能使用相同色彩可以降低建筑的高低、形體設計組合給人們帶來的混亂的視覺效果。例如地鐵車輛段的建筑設計,由于檢修工藝的環節不同而造成建筑設計的零散,如果采用統一色彩,可以保持建筑整體的統一性;第二,連續性。建筑色彩的使用要具有調和的效果,保證不同色彩集合起來是和諧的,既不突出也不對視線產生干擾,可以給人們帶來協調,清爽的反映。所以,在現代建筑設計中,一般都是采用統一的色彩來滿足連續性;第三,對比性。在現代工業工業建筑設計中,為了突出特點,體現時代感,一般都采用高亮度和醒目的顏色,通過顏色的對比突出建筑的特征和結構,增加了建筑的活力。

在選取色彩后,要對色彩進行組合和拼成,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第一,通過使用小面積的色彩塊在大面積的色彩面積上來增加建筑的跳躍感,這樣更能夠體現工業建筑的立體感和空間感;第二,通過呈線性和條帶狀的色彩條來突出工業建筑的精巧感,由于工業建筑都是占地面積廣泛的大型建筑,易失之于沉悶,因此,采用色彩線狀與面積的對比來強調工業建筑設計的精致感和活力。其中垂直線狀可以帶給人們建筑的高度視覺,而水平線狀則帶給人們寬度的視覺效果;第三,通過大面積的色彩面積增強工業建筑的醒目效果。一般來說都是在建筑功能分區部分采用這種方式,在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效果的同時增強了建筑的色彩美感。

二、現代工業建筑設計中的材質應用

工業建筑的造型受限于結構形式進而受限于能選用的材料。國內工業廠房的主要墻體材質一般是砌體、預制板、輕質混凝土條板、幕墻、飾面材料以及其他特殊材料。這些材質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砌體的是開窗等相對比較自由,防火性能好,耐久性較好,但施工速度慢;而幕墻由于造價較高,所以在預算較充分的廠房可以考慮使用玻璃幕墻和實墻面對比,但經濟性不好。盡管如此,這些材質都是運用以下方法應用于現代工業建筑設計中:第一,統一法。就是建筑整體的材質和構造都是相同的,它是在現代工業建筑造型中所常用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能夠將雜亂的局部建筑統一起來,使其更具有整體效果。第二,對比法。對比方法是指通過建筑材質達到一種虛實結合、對比的效果,一般來說,虛實就是指玻璃的通透性為“虛”,而不透光的材質則為“實”,為了滿足建筑設計的采光等要求,就需要進行虛實對比來增加室內亮度,為沉悶的工業建筑增加活力。同時,“虛實”材質上具有的光效和紋理,還可以通過它們的組合表現出不同的質感,或者起到陪襯的作用共同突出一種材質,達到醒目的效果。

所以說,在現代工業建筑的形體造型設計過程中,為了達到建筑的整體統一性造型,工業建筑材質的選擇都要遵循統一性的原則,但是對于大型的工業建筑來說,使用的材質通常都是結合應用的,既通過對比提高了建筑的體積感,而且還具有經濟性和實用性。一般來說,在進行工業建筑設計選取材質時,都是使用結構性材質作為工業建筑的主體結構材料,主要有混凝土、磚等,并根據他們自身的力學特點而通過材質的組合來共同構成建筑的結構固件。其次,在工業建筑的特殊部位,例如墻體、窗戶和屋頂等部位,則是采用圍護性材 質,因為這些材質不是建筑物主要受力結構,因此,材質的選取范圍比較廣泛。一般來說,墻體選用預制板或者幕墻,但是為了增強建筑的經濟性,通常都是混合使用,即提高了建筑的美感還兼顧經濟實用性。

此外,為了增強建筑的美感,最后通常都使用裝飾性的材質覆蓋在建筑物的表面,不僅保護的建筑的主體結構,還起到了增強工業建筑美感的裝飾性作用,常使用的裝飾性材質主要有涂料、面磚和金屬板等。它就像人們穿的外衣一樣,向人們直觀性表達了建筑形式的美的特性。而且,在現代的工業建筑設計中,還可以使用具有紋理效果的材質來提高建筑物的采光和通風作用。

總之,現代工業建筑設計的形體造型不僅要在形體設計上具有個性化和獨特性,與地域特點相結合,同時還要通過色彩和材質的選取來提高建筑的美,提高人們的視覺效果。

參考文獻

[1]黃薇:《建筑形態與氣候設計》,《建筑學報》,1993年第2期

[2]李輝:《建筑文化與地域特征——探索中國建筑設計道路》,《天津科技建設》,2006年第B07期

篇(4)

關鍵詞:現代經濟;建筑設計;工業建筑;趨勢

近年來工業建筑在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全球經濟一體化要求科技產業化與產業科技化共同發展。這兩者一方面給工業建筑創作提供了多種建筑手法,另一方面也給工業建筑的實踐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一、現代經濟發展對工業建筑設計提出新要求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業建筑存在的社會環境、社會需求也在發生著變化,其設計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在現代工業聚集區、各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城市工業新區,人們對生產生活環境質量越來越關心,要求越來越高;城市工業新區的城市面貌和城市景觀也有了更高追求。

2、工業建筑作為工業企業外觀形象的重要因素,反映一個企業的精神面貌和企業文化,越來越被企業重視。

3、現代工業迅猛發展,科學技術進步,工業生產產品向的微型化、自動化、潔凈化、精密化、環境無污染等發展,工業生產的變化,對工業建筑設計的要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4、建筑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藝的發展對工業建筑設計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二、進行現代工業建筑設計必須遵循的原則

1、開放性原則

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特別是一些高科技產業、通訊業等都非常重視自身發展,采取各種手段加大企業的透明度和對外自我宣傳的力度來提高企業的知名度,以便打入國際市場,有的把自己的工業理念作為一個參觀點,間接的做成了工業旅游項目,為此,這個過程中就建筑設計方面布置了適宜對外開放的參觀路線,在參觀途中還可以接觸或購買該企業宣傳的展銷產品。

2、主導性原則

當今的社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越來越激烈,一方面不僅要抓住自身企業的特點制定合理的發展模式,另一方面還要考察相關行業企業的發展情況,以便找出差距,及時采取措施。目前競爭不僅僅來自于國內,改革開放的實施也使很多國外企業加入競爭中,為了更好的發展,企業在進行工業建筑設計時自我形象應該具備主導性原則,要積極的做好對外自我宣傳、加強企業與外界的溝通。從前那種對外封閉自守的建筑設計概念已經不再適應現在的經濟發展,要想把企業做活做大,就必須使企業具有新的功能概念,努力營造環境優美、選材精致、造型新穎、跟進發展步伐的國際工業建筑體系。

3、安全環保原則

現在隨著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環境污染已得到了一些控制。俗話說“安全第一,環保先行”。這不僅僅體現的是以人為本的原則,更重要的是考慮到眼下整個地區、國家以至全人類的安全。在整個工業建筑設計初期,作為設計者就應該秉著此項原則,結合生產過程中的某些特殊情況,并對工藝流程有所了解,以便合理布局,避免日后人身、設備事故的發生。除此以外,有些工業涉及到半導體、醫藥以及生物化工、原子能電站等,這些企業在建筑設計中需特別創造一些潔凈工作區間,以防止各種輻射給人體帶來損害。

三、工業建筑的總體布置

工業項目特別是電廠項目的總圖設計一般會有總圖專業設計專項布置,總圖以工藝流程為主,綜合考慮經濟、使用方便,合理地進行布置,建筑師在此階段也需參與其中,與總圖專業一起結合工藝管線環境要素,因地制宜地綜合考慮建筑的單體布置、群體組合、道路形式、空間序列安排及環境綠化等方面的問題。例如廠前生活辦公區與廠房區的位置關系處理、人流進廠的視覺感受等,通過對總體布置的參與設計,可以提高整個廠區的功能空間及環境設計質量,增強工業項目總的人文關懷。

四、建筑內部空間設計

工業建筑其主要功能是生產,根據工藝設計體塊布置相應的模塊,如火力發電廠,主廠房一般由汽機房、煤倉間、集控樓、鍋爐房等幾大模塊組成,整個設計一般以工藝流程的安排為主,但并不意味著建筑師一味地按工藝管道布置圖被動地進行設計,建筑師應該與工藝專業進行溝通和配合,在不增加管道費用或者只是稍微增加個別費用,但能達到很好的空間效果的情況下,對設備、管線進行合理有序的綜合布置,避免雜亂無序,特別是主要的疏散通道樓梯等人員流動比較大的地方,應盡量營造宜人的工作空間環境,以電廠設計為例,汽機等工藝專業應根據大的原則將各種類管道布置好,建筑師此階段必須介入,與工藝專業進行溝通協調,在不影響大的原則的情況下,調整各類管道布置,營造一個好的空間環境同時主廠房內部也有一些功能房間,如主控室、值班室、休息室、工具間、衛生間、工程師室等,這些房間人流相對比較集中,其位置主要由生產工藝的安排,工業設備的布置情況而定的,但其平面和外型只要用心設計,在條件限制的情況下創造出優美的室內小品,既可以滿足生產使用功能的要求,又調節了廠房內部建筑空間效果。

同時,建筑師應通過色彩對室內空間進行設計,但在顏色使用時須統一協調,與整個項目的設計理念相符,如通過顏色對各類設備進行區分,將比較危險的設備管道涂以警示顏色,其他管道使用暖色,室內地板、天棚、柱子涂以相應的顏色,合理的顏色有助于美化室內空間,極大地提高企業的形象另外,建筑師應重視對采光、照明、通風的設計,以避免出現眩光、通風不暢等,努力為生產者提供舒適的室內工作環境,實現建筑的人性化設計理念在進行室內空間設計時,建筑師可以借鑒我國傳統園林的一些設計手法,如滲透、借景、對景等來引進自然風光,改善內部環境。

五、工業建筑的節能設計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對能源的消耗越來越大,工業廠房的建筑設計需在滿足經濟、安全、美觀幾個原則的前提下,力求在設計階段做到以最小的資金投入去獲得最大的使用效益。以電廠為例,我們在建筑設計中,一般采取以下措施來達到節能的目的:

1、圍護結構材料的合理選用。對有空調要求的建筑物的墻、天面隔熱層等圍護結構的材料,采用導熱系數低、熱阻值高、質量輕的隔熱保溫材料,如加氣混凝土砌塊、復合泡沫隔熱板等新型材料;對綜合辦公樓等公共性建筑的設計,執行GB50189-2005《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門窗采用涂膜玻璃、中空玻璃等材料,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損失。

2、充分考慮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對廠區有人值班的建筑物或房間設計,充分考慮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盡量減少人工照明和機械通風

3、盡量降低建筑日常的維護管理費用。根據工業建筑的特點,在滿足工藝及規范要求的前提下,盡量簡化一般附屬建筑的體型設計,減少開窗面積,采用穩妥可靠的構造措施 耐久實用的裝飾材料,以降低日常的維護管理費用在節能設計上,建筑師應與工藝、采暖等專業共同協調設計,通過合理布設廠房剖面,在滿足要求的情況下,盡可能降低采暖和空調降溫的能量消耗。

六、現代工業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

為適應現代工業建筑的總體發展,工業建筑設計必須在符合我國經濟、技術水平需要的基礎上,朝以下趨勢發展:

1、現代工業建筑向大、高、輕方向發展。大空間和大跨度的設計使得工廠內容空間更兼靈活和充足,更能夠適應現代化大型機械設備的更替,提高了廠房的利用價值。修建高層廠房可以減少土地的利用,節省占地面積,節約道路投資,以此來擴大綠化用地,改善工廠環境。開始采用輕型的結構骨架,以及輕型的材料為主,比如帶保溫隔熱材料的鋼板等等。隨著工業技術的不斷改革,運輸工具的不斷革新,生產設備的自動化進程不斷加快,廠房所能承受的負荷也大幅度減小。因此,很多工廠采用了輕型鋼結構代替厚重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對加快施工速度和保證施工質量都有著重大的推動意義。同時,由于輕型結構的廠房拆裝方便,也有利于廠房的改造和擴建。

2、現代工業建筑常采用單元化設計。單元化設計是指采用標準柱網設計成標準單元。單元化設計是為了適應建筑構件的工業化生產和機械化施工的需要而產生的一種設計方式,它可以減少裝配式構件類型和規格,適應廠房的擴建,增加其通用性。常見的單元化設計方式有兩種:

(1)一次性規劃,分期按單元建造。為了便于分期投資、簡化設計,適應工業化生產構件和機械化快速施工的要求,可采用一次性規劃、按單元分期建造的方式。這樣不僅方便設計和施工,而且擴建時對工廠原有的生產影響很小,各期建筑也可以保持相對獨立和完整。

(2)由若干個定型單元組合成廠房。這種方式在縮短設計和施工周期、滿足工藝要求和使用靈活性等方面,都有較突出的優點。這種單元是多功能單元,在滿足多種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應做到結構基本統一。

3、重視工業建筑的人性化設計。人性化設計的本質就是將人類工程學引入現代工業建筑中。工業建筑作為生產資料,理所當然要為生產服務。在生產過程中,操縱生產的最活躍的因素是人,以人為中心來創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是不言而喻的。對于我國現代工業建筑的人性化設計,大致可以從兩方面出發:首先是人與內環境的關系,即作為工業建筑使用主體的生產者與生產環境之間的關系,主要指人與人、人與機器之間的關系。其次是人與外環境的關系,即生產者與工廠外部環境、生活環境之間的關系。

篇(5)

關鍵詞:工業建筑設計;發展;新思路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economic level, the design of the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also has obtained the certai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d the design of the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in our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econdly analyzes our country to the design of the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t last puts forward a design of the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of the new development.

Keywords:design of the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New ideas

中圖分類號: TU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我國工業建筑設計的發展歷史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這促進了工業建筑行業的設計理念不斷提升。西方國家的工業建筑設計分別經歷了以下階段:后現代主義、解構主義、高技派、地方主義、新現代主義、生態建筑、波普藝術和極少主義,這使得其工業建筑設計獲得了飛速發展。但是,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工業建筑設計一直還沒有經歷過輝煌的發展,仍處在傳統的經典現代主義階段,這使得我國沒有看到現代工業建筑設計所能帶來的巨大財富。

20 世紀80 年代以來,改革開放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工業建筑設計也邁上了新的發展臺階。中外合資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給工業建筑設計注入了嶄新的思想,比如,絢麗多姿的顏色搭配、充滿情調的結構造型、令人心曠神怡的環境。眾多的現代化工業建筑在我國大江南北的土地上傲然矗立,各種各樣的工業園區、高新技術開發區比比皆是,它們的造型有的氣勢恢宏,有的精巧細致。就連國有企業的建造也一改之前的呆板和嚴肅,建筑顏色變得明亮起來、線條變得生動起來。民營企業借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也迅速發展起來,為了打造品牌、樹立形象,它們的廠房建造大都比較新穎獨特。轉眼二十幾年過去了,我國的工業建筑設計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的飛速發展為我國工業建筑設計提供了堅強的發展后盾。結構設計也不再像從前只使用磚石、鋼筋混凝土等,結構形式和建筑線條也變得豐富多樣起來。工業建筑設計中開始注重“以人為本”,這不僅說明了人們對生活質量有了更高追求,還說明了人們的審美觀、精神追求有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工業建筑設計的發展不只是代表本身的變化,還說明了社會文明的進步。

2.我國工業建筑設計的發展現狀

2.1建立了一大批經濟技術開發區

新建立的技術開發區是城市規劃中的一部分,除了主體建筑物之外,它們還擁有一系列的配套建筑物,環境設計的也比較優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業文化及形象。例如深圳的八卦嶺綜合工業小區、廈門湖里工業區、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工業建筑群的建設將會促進周邊地區經濟的發展。

2.2大面積的舊城區改造

無論是東南沿海還是內地,都建立起了比較重要的工業基地,例如,寶鋼、鞍鋼、武鋼、包鋼、一汽、二汽、一重、二重、金山衛石化公司、揚子石化公司等。改革開發以來,許多比較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進行了結構調整、廠房重建,一時間又恢復了逝去的生機勃勃,比如長春一汽建造成了大眾新廠。舊城區里的老廠房進行了煥然一新的翻建,讓人們重添了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比如,北京大北窯金屬結構廠重新翻建,變成42萬平方米的國際貿易中心。

2.3新型工業建筑如雨后春筍

我國工業建筑設計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再加上借鑒西方國家的新思路,設計師在設計時采用了許多創新的方法和先進的技術,新型工業建筑如雨后春筍般逐漸地增多,并逐步向標準化、多樣化等方向發展。比如,高層(超高層)建筑、各種能源建筑等不僅具有更好的功能,還減少了占地面積。

3.現階段工業建筑設計新思路的提出

3.1現代工業建筑需要人性化設計

人性化設計是指將“以人為本”的理念引入到工業建筑設計中來。工業建筑是生產要素的一種,應該更好地為生產服務。一個企業所生產出產品的“質量、品種、效益”如何,不僅受工藝、設備、材料等好壞的影響,還受操作工藝、設備以及使用材料的人的影響。人是價值創造的源泉,是能夠發揮積極主動性的企業資產。人性化設計要求設計師從先前的重視生產設施轉換成重視人的需求上來,關注人的需求將會使其創造出更多的價值,只有設計出讓工作者感到舒適、愜意、溫馨的建筑環境,才能促使工作者發揮出最大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3.2現代工業建筑離不開民用化

工業建筑設計與民用建筑設計有許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在保證功能不變的條件下,二者都盡力設計出造型美觀、環境優美、充滿情調的建筑空間。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西方國家已經開始鼓勵個人進行建筑設計創新,并將個人的創新觀點、先進技術等實施知識產權保護,他們把這種能夠帶來巨大財富的行業成為創意工業。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工業建筑的概念已經開始模糊,它們不再是只可進行工業生產的建筑物,有些建筑物可能會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技術的不斷進步而不再適合工業生產,但它們可能還會有別的用途。本來已經被淘汰的工業建筑物,通過對其進行更新翻建,還可以發揮用處,如果再注入設計師的新觀點和新技術,可能會有另外一種功能,重新獲得往日的生機勃勃。因此,工業建筑設計和民用建筑設計之間已經不再分辨的那么清楚,未來可能會越來越類似。

3.3與城市規劃相結合

工業建筑設計時,設計師一定要充分考慮整個城市的總體規劃情況,比如上海浦東開發區、蘇州科技工業園區等,它們不只是要吸引國內外的投資者進行投資,還應成為城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作為工程建筑的一個關鍵環節,工業建筑設計是一項需要高超技術和較強能力的工作,設計師應具有豐富的經驗。不論是建設新的工業建筑還是改造舊的廠區,不論是地處繁華鬧市還是在寧靜鄉村,設計師在設計時一定要從大局出發、統籌安排,尤其是對可能會造成污染的廠區,更要精心設計,盡量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以保護環境。

3.4強調工業建筑造型特征

盡管工業建筑設計與民用建筑設計不是完全相同,但它們的設計原則非常相似。都要求在保證建筑物發揮應有功能的前提下,盡量創造更加讓人舒適、優美的建筑環境。所以,工業建筑設計既是一門藝術,又是一種文化體現。另外,工業建筑代表著企業的形象,雖然它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工業生產,但這不能說明在進行工業建筑設計時不重視建筑的造型、線條等。在工業建筑設計中加入人文元素,加強對當地特點的了解,使地域文化體現在工業建筑中,將會有利于對傳統建筑進行保護,也有利于企業更被社會大眾所接受,從而使企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

參考文獻

[1]張新竹.論現階段工業建筑設計的新發展思路[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1).

[2]孫立雷.淺談現代工業建筑設計的新思路[J].河南建材,2009(2).

[3]滿春紅,陳陣.現代工業建筑設計的新思路[J].科技信息,2008(16).

篇(6)

【關鍵字】工業建筑、環境設計、空間設計、以人為本

中圖分類號:TU27文獻標識碼: A

一、前言

現代都市的人們,越來越感到環境的重要性。擁擠、絮亂、城市煙霧和工廠排放,都使得人們越來越不能忍受。人們期望建筑師、規劃師在規劃、設計過程中,摒棄純理性的幾何觀,注入更多的人情味。建立人、建筑、環境三者之間更為緊密的關系。在現代工業建筑的設計工程中,主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提倡人性化設計,建筑為人服務等理念。優秀的工業建筑要適應時展的大潮流和人的需求,在設計過程中要把各種矛盾綜合考慮在內,優化解決方案,提出最優的設計方法,讓建筑具有較好的整體協調性與一致性。筆者以工業建筑的一般特點為出發點,對其整體與內部環境的設計進行探究。

二、現代工業建筑的一般特點

1、工業化規?;?/p>

與一般民用建筑相比,工業化建筑尤喲它獨特的地方。工廠與之化、施工裝備化、材料多樣化等都是施工中的主要特點。鋼結構廠房在我國現階段比較常見,并且以單層為主要結構,并且結合剛架或者其他壓型鋼板墻對屋面結構進行裝配。這種結構與鋼筋混凝土喲很大的不同,它跨度較大、柱距靈活可控、承重荷載小、便于施工和施工并且擁有相對較短的建筑周期。現階段我國鋼產量的規模日益增大,為這些現代工業建筑的建設提供了大力支持,促進了我國工業生產規模的壯大。

2、大體量大空間

現代工業廠房的建設一般都具有較大的規模,氣勢恢宏,造型也比較壯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一些專業化設備在工業建筑的建造過程中投產使用,生產流程逐步向現代化、信息化、自動化發展,這些變化對工業廠房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工業廠房的設計要滿足機械設備的長、寬需求,并且要適應工業生產流程多、工序繁瑣的特點,大體量、大空間,是未來工業化的重要特點之一。

3、外觀個性化

對于任何一種建筑而言,外觀都是給人的第一印象。精美的外觀可以起到吸引人才,宣傳企業的直接效果,可以為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在新時期的發展過程中,一些企業越來越重視工業廠房的建設,雖然企業是以質量說話,但是工業廠房的外觀形式也是企業的一種潛在實力,是企業一個重要的廣告心想。所以說,工業建筑在建設過程中要結合企業自身的特點和企業的文化內涵,以建筑為載體,宣傳企業的優勢,讓企業被人們所熟知。

4、設計人性化

傳統工業建筑的建造設計過程中,噪聲大、環境差、外形單調無新意,而現代化的工業建筑則摒棄了這些舊模式,展開了工業建筑建設的新篇章。其內部設計越來越人性化,以人為本,體現企業內涵。從根本上講,工業建筑的建造是為了給施工團體帶來好的工作環境,讓他們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促進人員聰明才智的發揮,增加他們的歸屬感,提稿其工作環境的舒適度。

三、現代設計理念在工業建筑環境設計中的應用

1、創新理念應用

隨著城市化建設的健康,城市建筑設計也逐漸成為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一些工業建筑設計仍然難以符合當前城市建設的規劃,當前城市建設中對于工業建筑設計的規劃逐漸引入現代化的設計理念。創新理念作為現代設計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的工業建筑設計中逐漸得到應用,與城市的建設逐漸相吻合。

2、節能環保理念應用

節能環保理念作為現代建筑設計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對于工業建筑設計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工業建筑設計中需要注重環保,節能,經濟安全等理念,在工業建筑設計中力求實現建筑設計的利益最大化,因此現代建筑設計理念在工業建筑設計中的應用逐漸受到關注,在工業建筑設計中需要將現代建筑設計理念貫穿到整個設計的過程中。

(1)建筑節能是經濟發展的需要:

能源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基礎,經濟的發展依賴于能源的發展。當今能源問題已經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問題,能源短缺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建筑從建材生產,建筑施工直到建筑物的使用無時不在消耗著能源,資料統計表明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建筑能耗占到全國總能耗的1/3 左右,我國也占到25%以上。因此在建筑中推廣節能技術勢在必行。

(2)建筑節能是環境保護的需要:

我們現在應用的能源主要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氣為主的不可再生能源。這些能源在使用過程中會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質(二氧化碳、硫、氮氧化合物等),是造成大氣污染和生態環境破壞的重要原因。因此提倡建筑節能,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也是改善生存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3)建筑新能源節能設計的未來展望:

隨著能源需求的不斷增加,地球上不可再生能源的資源將進一步的減少直至枯竭。為了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在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節約能源的同時還必須要開發和利用綠色環保并可再生的新能源。根據專家預測,到2060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用量將發展到能源總用量的50%以上,成為未來能源結構的主要部分。采用新能源是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重要措施。

3、造型設計理念應用

工業建筑設計中的造型設計主要是指建筑的藝術形象,由于當前城市的規劃,工業建筑設計既要實用,同時還需要根據當前城市的發展以及周圍的建筑相協調。因此在工業建筑的設計方面要改變原有的單一的呆板的造型,適當加入一些現代化城市化的元素,體現現代化氣息。一方面需要對工業建筑墻面設計增加一些特色。另一方面對于工業建筑設計的門窗進行合理的設計。由于工業建筑設計中需要注重采光等等條件,門窗的設計比較單一,但是這與當前城市的建設和周圍的建筑環境難以相適應,因此在門窗的設計中既要體現實用性,又要有一定的豐富多樣性。

四、工業建筑內部空間環境的人性化設計

1、多樣化功能空間的組合及生活化的空間設計

在工業生產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企業和員工都對工業建筑的性能提出了過呢更多的要求。一些具有新型功能的功能空間順勢而生,如娛樂休閑空間、技術培訓空間以及產品展示廳等功能場所等。這些場所的設立增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便于員工之間的共同促進,通過建設內廷、餐廳、會議室等空間,把生活空間和生產空間進行分離,通過優質的設計,體現企業的人情味,把生活氣息帶入到工業建筑中去,為工人的施工作業帶來一些情趣,消除作業疲勞,使工業建筑從以設備為主體變為以人為主體的生活空間。

2、合理運用色彩特性

絢麗繽紛的色彩可以讓人心曠神怡,在工業建筑環境設計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色彩的變化,為人帶來不同的視覺體驗和心理慰藉,改善人在工作中產生的壓抑煩躁情緒,提稿施工效率,有助于安全、高效生產。比如在室內空間使用柔和的色彩,給人帶來寬敞明亮、協調統一的感覺,或者利用色彩的變化改變照明度等等,這些都是色彩在工業建筑環境設計中的重要體現。拿一汽大眾為例,建筑師在設計過程中就采用了色彩的變化,對一些區域進行了色彩一致性的設計,如地面、通道等,都采用相同的顏色,創造了舒適的工作環境。

3、自然環境的引入與滲透

在工業建筑的內部空間環境中,應重視開放空間的創建,使內部空間與自然環境相互交流和滲透,尤其是那些技術上要求潔凈和密閉的生產空間,由于長時間密閉而與自然隔離,易使人產生心理上的壓抑、沉悶與疲勞。創造接近自然的空間環境,發揮植物、新鮮空氣、陽光及自然景觀等在調節情緒、恢復疲勞等方面的特殊功能,能使人心態舒展、精神振作,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進而也有利于保證生產質量。接近自然的空間環境的創建,可按人的活動流線,規劃設置一些自然景點,通過設置觀景窗、觀景臺、內庭園以及落地窗等措施來加強人與自然的聯系。

六、結束語

我國現在的工業建筑環境設計已經發展到了新的高度,但是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不足。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成為了工業建筑建設中的重點問題,所以說,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人的需求,結合具體的建筑特點進行設計,以人為本,不斷改良設計,滿足人們的需求,這是我國工業建筑設計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 費麟.工業建筑設計的現狀與發展[J]. 工業建筑. 2013(04)

篇(7)

2我國工業建筑的發展現狀

2.1我國工業建筑的成就

全國解放以來,我國工業建筑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后,工業建筑無論是在量還是在質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提高,出現了新的面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2]。

2.1.1新興的工業園區迅速發展

高新技術在向生產力轉變的過程中出現了更多的工業建筑類型,新概念、新思想、新形式不斷涌現,諸如高新技術產業區、科技園、軟件園、創業園等。這些新興的工業園區都納入了城市總體規劃,除了生產建筑之外,還有完善的辦公、娛樂、科研等多種功能的輔助配套建筑,并精心設計了優美的廠區環境,把生產、工作與生活設施綜合起來,有效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生活質量,體現了企業精神和城市現代風貌。

2.1.2工業建筑的廠房設計向大跨度和“彈性”大空間發展

為了滿足企業改建、擴建的生產需要,工業建筑的廠房設計向大跨度和“彈性”大空間發展,廠房內部空間環境引入人性化的設計,保護了工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了生產效率。

2.1.3工業建筑結構類型趨向多樣化

大開間、大跨度的柱網形式,型鋼與混凝土組合結構、預應力結構、空間網架結構、輕型鋼結構、桁架結構、懸索結構、空間膜結構等結構體系以及壓型鋼板墻體和屋面體系等廣泛應用于工業建筑。

2.1.4舊工業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得到重視

建筑并不是一次性的易耗品,目前,尚有一些因工藝落后而廢棄的工業建筑其建造質量仍能滿足其他用途。因此,以可持續發展的態度來對待因時代變遷而出現的眾多舊工業建筑,重視對其進行改造和再利用,已成為我國現代工業建筑設計中的一個重要課題。近年來,我國老工業基地的一些工廠企業通過調整生產結構、挖潛改造,重新煥發青春,如長春一汽大眾新廠。舊城中的老廠有的易地重建,有的舊貌換新顏,如前文所提到的1933老場坊的改造,將已廢棄的工業遺產盤活,現已改造成為一個環境優美的時尚之都。

2.2信息時代下工業建筑的發展趨勢

隨著數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現代工業生產的模式也在發生變革,已從早期以加工業為主,轉型為以電子信息工業、化學、生物、金屬機械工業為主的高科技產業:即從勞動密集型轉型為技術密集型。在全球范圍內可持續性發展觀念和各種文化思潮的興起,都極大地促進了工業建筑創作的進一步繁榮。在當今信息時代下工業建筑有以下幾個發展趨勢[3]:生態、節能、省地、可持續發展的趨勢;人類工程學的應用以及空間環境人性化設計的趨勢;高科技化及多元化的趨勢;文化性趨勢。

2.3我國工業建筑與國外的差距

與過去相比,我國工業建筑的發展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工業建筑在觀念方面、體制方面、技術方面和教育方面都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4]。這里固然有各專業工業設計院在“以工藝為主”的思想指導下,建筑師們普遍認為工業建筑僅僅在工藝流程之外依附結構“涂脂抹粉、穿衣戴帽”,對工業建筑創作缺乏熱情等原因,但長期以來我國建筑教育界對工業建筑教育的忽視卻更值得我們深思。

3我國高等院校中的工業建筑教育

工業建筑設計水平就是建筑師技術水平的體現,而建筑師的技術水平與學校教育、在職培訓等有著密切的關系。通過調查發現,我國高等院校的建筑教育中普遍存在著嚴重忽視工業建筑教育的問題。因此,如何盡快全面提高我國工業建筑的整體水平,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解決我國高等院校的工業建筑教育中所存在的問題已迫在眉睫。

3.1我國高校建筑院系工業建筑教育的現狀

3.1.1課程開設方面

國內大多數高校建筑院系不重視或完全忽視了工業建筑的教育。據統計,在我國設置了建筑院系的高校已超過60所,但在這些院校的建筑學教育中,基本上取消了工業建筑設計原理的講授和相關的課程設計。根據調查,只有重慶大學、北京建筑工程學院、中南大學等不到十所高校的建筑院系開設了工業建筑設計原理這門課程。長期以來,高校建筑教育對工業建筑的忽視造成了優秀工業建筑設計人才的缺乏,嚴重影響了我國現代工業建筑設計水平的提高,導致我國工業建筑創作思想領域一直處于比較低沉的局面。

3.1.2教學師資力量方面

各高校建筑院系具備工業建筑實踐經驗的師資力量嚴重不足,高校建筑學專業的教師大部分只是具有民用住宅、公共建筑等方面的工程實踐經驗,現有的師資力量無法滿足工業建筑教學的需求。

3.1.3教輔教材方面

與工業建筑相關的教材嚴重匱乏,現有的教材內容舊,技術落后,所講述的創作思想遠遠滯后于當代建筑理論的發展,已不能滿足當前信息時代下工業建筑課程的教學需要。目前,市面上介紹國內外優秀的工業建筑作品,以及新技術、新材料、新的建筑理念在工業建筑中的應用等相關的參考書籍寥寥無幾。

3.2加強工業建筑類型特色教育,培養寬口徑設計人才的建議與對策

3.2.1加強培養學生的基礎素質

建筑教育的教學計劃及大綱應加強培養學生的基礎素質,拓寬專業,增加社會適應性,構建以學科為基礎,學科交叉、文理滲透為途徑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學生的自然科學基礎、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專業理論基礎和基本技能訓練,將學生培養成為專業基礎扎實,實踐動手能力強的建筑設計人才。

3.2.2重視工業建筑教育,加強學生對工業建筑的全面認識

通過建筑歷史、設計原理、材料構造、工程實踐等環節,讓學生了解工業建筑的歷史、現狀和發展方向。引導學生對工業建筑設計產生興趣,培養學生運用科技新知識解決工業建筑的整體性、綜合性、靈活性等問題,加強新結構、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綜合性知識的學習,處理好工業建筑大尺度、大比例、大空間的相互關系,進而訓練其發展思維,鼓勵其獨創性,以彌補傳統建筑教育中的不足。

3.2.3引導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的建筑設計思想

工業建筑能耗在社會總能耗中占有較大的比例。無論舊工業的改造還是新工業的開發,工業建筑始終與城市規劃、環保、節能、地理環境、經濟、文化、人居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在現代工業建筑設計中,必須把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重大戰略來實施,使經濟建設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赏ㄟ^在建筑設計教學活動中加強對學生可持續建筑理論教育,鼓勵學生關注環境,探索高舒適、低能耗建筑設計,探索新能源、可再生資源的利用與建筑一體化設計,培養學生關注環境、生態、藝術、技術的可持續發展的建筑設計理念。

3.2.4重視工業建筑生產和生活區域的環境設計

在教學中貫徹“以人為本”的建筑設計思想,重視工業建筑生產和生活區域的環境設計。隨著現代化工業生產的生產工藝、管理高度科學化及人們經濟文化生活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產條件、勞動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在工業建筑設計中,也應更多地強調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注重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在設計上表現為注重營造室內外環境。

3.2.5改革教學方法

在教學模式上,可以采取跨學科的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采取“請進來帶出去”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學校開設工業建筑設計課程時,聘請設計院具有實踐經驗的建筑師、結構工程師、暖通設備工程師來學校給學生講授各學科與工業建筑相關的知識,并結合設計院現有的工業建筑項目給學生布置課程設計題目,讓學生“真題真做”;學校與設計部門聯合建立實習基地,畢業設計時將學生分派到設計院去,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工業建筑設計的相關原理,加深對工業建筑相關規范的理解和執行,同時著重培養學生在設計中的跨學科交流和協作能力。

3.2.6建筑教育是終身的教育

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研究能力、表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能隨時吸取新的創作思想,運用新的科技成果,發展、整合專業思想,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才能不斷突破自我,不斷取得創新和發展。

4結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隔壁人妻被水电工征服| 国产乱人伦真实精品视频| 看免费真人直播网站|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性动态图av无码专区|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芒果|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女人被狂躁的高潮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精品| 高清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aⅴ天堂|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软件下载|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国模吧双双大尺度炮交gogo|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久久|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午夜福利试看120秒体验区| 国产精品成熟老女人|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app|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本码视频| 久久国产劲爆∧v内射| 女人扒开屁股爽桶30分钟| 纯爱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播放|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日本|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 扒开双腿猛进入喷水高潮视频|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 亚洲一区 日韩精品 中文字幕| 日韩毛片无码永久免费看|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在线观看| 无罩大乳的熟妇正在播放| 内射人妻无套中出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