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10: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雙語閱讀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高校; 圖書館; 雙語; 資源; 建設; 管理; 利用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7. 054
[中圖分類號] G25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4)07- 0087- 02
新疆教育學院圖書館“雙語資料研究室”是新疆中小學少數民族雙語教師培訓基地在新疆教育學院正式掛牌成立的產物。在上級領導支持和雙語專家的指導下,全面搜集與雙語教育有關的書籍、各級各類政策文件、領導講話、總結報告、要聞、簡訊、研究論文、教育教學課件、教案、視頻、音像、影像資料,進行專業化、標準化分編整理,同時建立了二次文獻。由于雙語文獻資料具有較強的單一性和獨特性,其選題新穎,資料具有普遍性和系統性特點,在雙語教育、教學中是一項重要的新的研究成果,對新疆雙語教育工作建設與發展有較大的參考價值。“雙語資料中心”除發表和出版的書籍和學位論文外,部分沒公開發表和出版的相關論文、文獻資料只供閱讀和復制,因而顯得格外珍貴。
1 雙語文獻資源的建設
新疆開展雙語教育還不到20年時間,而且缺乏理論指導,因此加強雙語教育的理論研究是當前一項重要的任務。在新疆目前有很好的用維語授課的教師,為新疆雙語教育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使新階段雙語教育教學有所提高。雙語教育方面的學術論文是高校雙語教學和科研的成果,雙語文獻資料除正式出版物之外,還有相當數量的非正式出版物,其傳播范圍較小,在20世紀90年代并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也未得到合理收藏。進入21世紀后雙語文獻資料的文獻利用價值越來越大,我們正積極進行雙語資料館藏建設工作,努力拓展與本校各學院、重點學科帶頭人、科研機構以及各地州教育部門的聯系,追蹤雙語教育發展動態。我館在雙語館藏文獻建設中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1) 注重特色館藏文獻的收集、開發與利用,特色館藏文獻的收集是建設特色館藏資源的前提。首先要確定特色館藏文獻收集的范圍與內容,同時重視其完整性、權威性、價值性、準確性,進而通過購置、開發、交換等多種方法,進行系統性的收集。
(2) 加強網絡資源的開發與網上資源的利用。網上資源豐富,我院圖書館對豐富的網絡雙語資源進行分析、研究,搜集最前沿的學科信息資源,并將其與本校的教學、科研緊密聯系,把這些極富特色的資源數字化,建成本校特色資源數據庫,安裝到圖書館服務器上供校內讀者利用,方便讀者了解其他高校信息資源的相關情況。
(3) 加大采訪力度,實施多區域現采工作。針對于出版民語言類的書籍、期刊、電子資源周期長、數量少的問題,我館加大采訪的力度,采取多書店采訪的方式,同時也在網絡上實施采訪工作。除此之外,還加強現場采訪工作的力度,抽調各部門、各服務窗口工作人員,由采編負責把關,分期分批,采取多區域采訪措施進行現場采訪,以滿足讀者多方面的需要。
2 雙語文獻資源的收藏
(1) 建立“雙語資料研究室”突出特色館藏。調整現有藏書結構,充分利用、挖掘館藏文獻,對現有與雙語教育相關的庫存文獻資料、學術論文及工具書進行集中分類。創建了以“雙語資料研究室”為中心的雙語書庫、雙語閱覽室、電子閱覽室雙語讀書角,形成了特色藏書體系,使現有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2) 側重雙語圖書資料、信息情報的館藏建設,包括紙質印刷、電子數字信息化的各類圖書資料及文獻信息情報收集服務工作。
3 雙語文獻資源的管理
圖書館要為雙語文獻建立專藏,因為雙語文獻除正規出版物外,學術論文、學位論文、各級各類政策性文件、領導講話、總結報告、要聞、簡訊、教育教學課件、教案,其形式一般都是打印稿,特別是音像資料規格不一,按普通收藏雖可以收到一定的效益,但不及專藏集中查閱方便,能比較迅速地滿足特定讀者的需要。因此,我館指定專人負責,對雙語文獻進行了嚴格細致的分類統一收藏,由專人負責管理。
3.1 雙語文獻管理方式
我館雙語文獻與其他學科門類的館藏相同,采取同一種收藏管理方式,即以《中國圖書分類法》第四版為分類依據,嚴格按照《中國文獻編目規則》進行規范化標準化的信息描述,建立專項數據庫系統,虛擬館藏類目清晰、收藏庫室檢索方便。
3.2 雙語文獻科學排架
收藏的目的在于利用,科學的管理是利用的基礎。為使讀者方便快捷地獲取自己需要的文獻資料,必須科學排架??茖W的排架是管理好雙語文獻資料的一個重要環節。為不增加讀者選書負擔,雙語書庫與漢語、民語書庫排架方法相同,正規出版物以《中國圖書分類法》順序為標準順序,自上而下、自左而右排架,這樣讀者不管到哪個書庫都能以同樣的排架方法去尋找自己想要的文獻資料;學位論文按年代排序后集成化管理,視頻、音像、影像資料經過二次編輯形成錄音、紙質兩種文獻館藏形式,同樣實行貼防盜磁條、貼條形碼、蓋館藏章、貼書標、登錄、編目、數據庫錄入,整個程序完全按照規定流程進行,最后經過編目系統人員校驗準確無誤后轉入典藏庫室通過網絡供讀者檢索與使用,最終實現流通一體化。
3.3 規范雙語文獻管理
采用現代化設備,提高開架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在書庫入口處設置觸摸屏電腦導向圖,提供館內各類文獻館藏設置的指導,指導讀者進入書庫藏書區域,這樣既為讀者節省了時間,也方便了讀者。有些各級各類政策文件、領導講話、總結報告、要聞、簡訊、 “雙語” 研究論文、教育教學課件、教案、視頻、音像、影像資料不存在復本,因此規定這些文獻一律不準外借,書庫流通處配備復印機,為讀者提供復印業務,滿足讀者需要。對于雙語文獻網上電子版,我們在程序功能上做一些限制,原則上不能全部下載,只能在線瀏覽文獻標題或下載其中的一小部分。這是出于保護珍貴文獻資料和知識產權的需要,也是對我館文獻資源的一種保護。
4 雙語文獻資源的利用措施
圖書館是文獻的最大儲存庫,圖書館藏書的目的不僅是積累保存知識財富,更重要的是方便人們閱讀利用文獻。這些人類智慧的結晶,只有被人們開發利用,才能發揮出巨大的能量。所以最大限度滿足讀者需求,是圖書館工作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圖書館的主要職能之一。
4.1 成功的管理和完善的服務是圖書館發展的基礎和生命力
(1) 高校圖書館計算機網絡迅速發展,高校圖書館正處在一個轉型變革時期。為此,應積極創新高校圖書館管理體制和管理模式,促進管理效率的提高。
(2) 提高信息服務水平。近年來從圖書館信息咨詢工作中可以看出,在高校師生信息用戶群中,利用網絡檢索信息資料的能力有了普遍提高,數據庫的使用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目前高校圖書館已經開發出不少電子教學參考服務系統并投入服務,讀者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很方便地閱讀和下載與雙語課程有關的參考資料。
4.2 進一步提高信息服務意識和能力
隨著信息網絡的應用和普及,人們對雙語文獻信息的需求呈多元化、綜合化和縱深化特點,要求得到快、準、精、新的信息。作為新疆中小學少數民族“雙語”教師培訓基地院校圖書館,面對信息技術和服務手段的飛速發展,為適應雙語教育教學的需要,我們應努力開創為讀者服務的新思路,以本館文獻資源為依托,根據雙語讀者需求和教學研究狀況,以規范化和標準化為原則,重點開發具有新疆中小學少數民族雙語教師培訓基地院校特色的教學科研成果數據庫、優勢學科信息數據庫,形成特色信息資源,最大限度地開放圖書館文獻資源,為新疆雙語教育教學提供系統、全面的專題信息服務。
總之,21世紀是知識經濟和信息化的時代,特色館藏資源建設已經成為評價一所高校圖書館的重要指標,也是圖書館資源建設的核心。特色館藏資源是一所圖書館區別于其他圖書館并能獨立存在的基礎,對于高校圖書館來講尤為如此。高校圖書館只有建立具有本館特色的文獻信息數據庫,形成不可替代的特色,在網絡資源共享中體現自身優勢和競爭力,才具有存在的價值。圖出館在為學校提供優質的教學、科研服務的過程中,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進取,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主要參考文獻
[1] 朱紅英. 學位論文的管理及利用[J]. 圖書館雜志,1995(2).
[2] 周悅珍. 國內特種文獻的情報價值與開發利用[J]. 圖書情報知識,1996(6).
關鍵詞:分子生物學 雙語教學 全英型 中英混合型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4(b)-0172-02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既懂專業又通英語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大,英語作為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語言,在國際政治、經濟貿易、文化、學術交流中廣泛使用英語。為應對這個時展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為了更好地培養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人才,教育部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1]4號)中的第八條專門談到了在高等學校推進雙語教學[1],該文件指出:“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對高新技術領域的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專業,以及為適應我國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專業,更要先行一步,力爭在3年內,外語教學課程達到所開課程的5%~10%?!?005年,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教高[2005]1號)文件中,再次強調繼續深入進行雙語教學改革[2]。所謂雙語教學就是在一些非語言類課程教學中采用兩種語言進行教學的教學形式,在我國現階段的高等教育體系中,雙語教學實際上是指用漢語與英語交替進行的教學模式。
分子生物學是從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從而闡明生命現象本質的科學。這是一門生物學和化學之間跨學科的研究,其研究領域涵蓋了遺傳學、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學等學科。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分子生物學成為生物學的前沿與生長點,分子生物學及其相關技術被世界各國列為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領域[3],因此,從研究內容、課程特點以及在生命科學中的地位來看,分子生物學顯然適合開展雙語教學。根據筆者參與生物技術專業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工作的經驗,下面談談自己在雙語教學中積累的體會和認識。
1 《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必要性
如上所述,雙語教學是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應對經濟全球化和科技發展的挑戰、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人才的必然要求。在《分子生物學》教學中采用雙語教學能夠讓學生掌握獲取最新分子生物學知識的能力,使學生在掌握學科前沿進展的同時,有效地提高他們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便于學生能更有效地進行學術研究和國際交流。
1.2 可行性
《分子生物學》的語言表述和詞義相對比較固定,各種語言對它們的理解、診釋比較一致。實踐證明,雙語教育不僅在加拿大、新西蘭、美國等雙語國家或多語國家獲得了成功,而且在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單語國家也獲得了成功。我國近10來年的實踐也有一些成功例子[4]。
1.3 《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的目標
《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目標是雙重的,英語語言目標與專業知識目標是辯證統一的,而不是對立的。筆者認為《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的目標,首先是以能力和素質培養為主,讓學生掌握分子生物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研究方法;其次是培養學生培養學生自學,主動學習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和能力。學習國外先進的理念、思維方式和前沿的最新的科研成果;再次是讓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英文表述方式,培養他們在本專業領域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
2 《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的體會
2.1 教材選擇
我們選擇了《Instant Notes in Molecular Biology》(第二版)及劉進元等翻譯的中文版作為教材,該教材是國外優秀教材暢銷榜的上榜教材,其結構新穎、重點明確;圖表簡練便于記憶;英文語句自然、易懂,是提高專業外語水平的較好讀本,這兩本教材中英對照便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此外,我們還選用James D.Watson等編寫的《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Gene》(第六版)和朱玉賢主編的《現代分子生物學》中文教材作為參考教材。
2.2 教師
在教與學的矛盾中,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選拔和培養合格的雙語教師,是雙語教學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雙語教師必須具備合格教師的基本素質,比如師德高尚、學業精湛對這門課程有充分的理解與掌握等等,此外還要具備較高的外語水平,才能在教學上靈活自如,因此從事雙語教學的教師在課前應該認真備課,做好每堂課的教學組織計劃,不斷提高自身的學術水平,吃透課程所有的知識點。這樣才能在課堂上游刃有余。此外,由于雙語教學需要花費教師大量精力,部分教師不愿意參與雙語教學課程,為使雙語教學改革能夠順利進行,各學校應完善相應政策和激勵機制,重視選拔和培養合格的雙語教師。
2.3 學生
學生的外語水平和接受雙語教學的能力直接影響雙語教學實施的效果,一個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的,要使教學有成效,除了教師努力,還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參與,否則很難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學生能否在雙語課堂學到東西,直接影響其參與雙語教學的熱情。反過來學生參與熱情的高低,也必將會影響雙語教師的教學積極性。面對不同的教學對象,因材施教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由于大學生已經是一個比較有自己思想的群體,不少雙語教學模式還提倡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體的作用,讓學生自主學習[5]。
2.4 教學組織
2.4.1 教學模式
盧維奇把雙語教學模式分成四個等級:(1)超高級,即全英型,采用英文教材,教學過程全部在英語環境中進行;(2)高級,即中英混合型,以英文講授為主,輔以中文,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為主;(3)中級,即半英型,以中文講授為主,穿插英語教學;(4)初級,即術語引導型,專業術語和章節標題用英文板書,其他內容用中文講授[6]。有時人們錯誤地認為授課過程中英文講授的比例越高越好。比如教學剛開始時學生的聽說能力較差,如果教師一開始就用全英文講授,學生會因聽不懂而產生厭學情緒,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首先我們應該摸清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據此來確定初期中英文講授的適宜比例,然后隨著教學時間推移,視學生的學習情況再逐步加大英文講授比例。我們在一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和課堂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主要采用了中英混合型及半英型兩種教學模式。
2.4.2 重視安排預習與復習
分子生物學因比較抽象被學生認為是較為難學的一門課程,為了提高雙語教學的效果,我們會將精心制作的PPT提前轉發給學生,每次課后,在安排下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習任務時,要求學生課后復習已學的知識點并預習相應的中文和英文內容,將整理的新內容中會涉及到的專業英語詞匯發給學生,上網查詢相關資料,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每次課前都會以提問討論的形式,檢查復習和預習的效果,這樣還可了解學生預習時遇到的難點并有針對性的調整教學內容。
2.4.3 課堂活動的組織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根據學習內容,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論文閱讀討論,針對知識點的Presentation等課堂活動,小組討論主要討論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和教師點出的重要知識點,論文閱讀討論的是閱讀論文的收獲及教師針對論文提出的一些問題,針對知識點的Presentation是安排學生以3~5人為一個小組,針對教師列出的一些知識點選擇感興趣的內容在課堂上的演講,讓學生自己當老師,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能動性,教師從中也可以換位思考,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些思維方式,改進教學方法。
2.4.4 教學工具的運用
由于實際教學學時的限制和分子生物學內容的繁多,我們應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參考國外多種原版教科書及電子圖書,非常系統地制作了全部教學內容的多媒體課件和模擬動畫等。制作的多媒體課件信息量大、形象生動,教學內容盡可能包含分子生物學教學大綱所有知識點,并根據自己的科研及查閱最新文獻的情況將分子生物學相關的前沿知識融合在其中。這些課件提高了教學效率,提高了課時利用率,解決了內容多而課時少的矛盾。在教學過程中還輔以參觀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和動手實驗等多種方式,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分子生物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5 采用多種方式考核雙語教學效果
我們一致認為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最重要的目的是教會學生如何主動學習,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因此在學生學習成績的考核方面,我們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注重能力培養,考核中平時成績占10%,小組討論10%,論文閱讀討論占10%,聽學術報告匯報5%,Presentation占15%,期末考試占50%,期末試題命題中英文形式的命題考試占50%~80%,考慮到學生英語表達及寫作能力有限沒有要求學生只能用英文進行回答,但是對用英文回答的學生適當加分給予鼓勵。
3 結語
雙語教學是我國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是高校應對經濟全球化和科技發展的挑戰、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的需要,也是貫徹科教興國戰略和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人才的客觀需求。因此,高校、高校教師、大學生應該從戰略的高度來認識雙語教學改革的重要性。這項教學改革,高校必須有全面長期的規劃,建立完善各項政策和激勵機制,教師積極參與,探索更好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努力成為合格的雙語教師,學生克服畏難心理,主動參與到這項對自身有利的教學改革中。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Z].2001-08-28.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Z].2005-01-01.
[3] 廖靜,張雯,王玉鳳,等.分子生物學雙語課程的教與學[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3(4):20-22.
[4] 張淑紅,劉凱,張運峰,等.八所重點院校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現狀的調查與探討[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3(2):123-125.
論文關鍵詞:板殼力學 雙語教學 教學模式 教材
論文摘要:闡述了高校雙語教學的重要性。通過總結板殼力學課程雙語教學的經驗和體會,對雙語教學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材建設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研究,為進一步開展雙語教學奠定了基礎。
雙語教學的意義
21世紀,是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加強國際合作,資源共享,經驗互通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因此急需既掌握多門科學技術,又精通英語的復合型人才。在大學的部分課程中開展雙語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之迅速與國際接軌。同時,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也進行了外語的學習,實現了專業英語與公共英語之間的銜接。
雙語教學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還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掌握專業動向、參與國際交流、直接接觸學科前沿的廣闊空間。目前,全世界的科技論文和書籍70%以上都是英語表述,大學生作為未來的建設者,應具備在第一時間里汲取世界上最新專業知識和資料的能力。通過在力學領域開展雙語教學,可以培養未來的力學工作者迅速接觸力學發展前沿。
現代西方力學教材與我國力學教材相比,具有學科滲透性強、習題密切結合工程實際的特點。讓工科院校的學生直接接觸和學習這些原汁原味的西方教材中的力學知識,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促進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雙語教學的實施
為了適應教學改革新形勢的發展,哈爾濱工程大學鼓勵廣大教師開展雙語教學,使學生獲得更為系統全面的專業外語能力。
板殼力學課程是我校工程力學專業大學本科三年級學生的專業指定選修課,開設在大三第二學期,此時,絕大多數學生已通過了英語四級考試,部分學生已過了英語六級。并且學生對專業知識已有了較深入地了解,適宜開展雙語教學。同時,這門課程是專業選修課,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外語水平進行課程的選修。
基于教育部啟動的“雙語教學課程改革計劃”的精神,我國目前所使用的雙語教學教材,基本依托外語原版教科書和教學參考用書,教師和學生能直接接觸到“原汁原味”的英語。筆者選用的是Timoshenko的《Theories of plates andshells》這本教材。此外,我們將徐芝綸的《彈性力學(下冊)》作為學生學習參考書,讓學生對中、外力學書兼收并蓄,通過比較、分析,以取得最大的學習收益。
具體教學措施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說明;(1)板書全部用英語,課堂講述內容穿插使用英語,根據學生反饋情況,循序漸進,逐步加大英語的使用量。(2)每次課前,將本次課用到的專業詞匯書寫在黑板上,并對較特殊的詞匯進行詳盡的解釋。在講解過程中經常強調和解釋一些重要的專業外語單詞。(3)在授課過程中適量地給學生布置用英文表述的作業,要求學生用英文完成;或者布置三次與授課內容相關的大作業,需要學生通過查閱英文文獻完成,讓學生學以致用。(4)為了使學生不用對授課內容死記硬背,同時能適當借鑒一些正確的英語書面表達方式,考試采用書面開卷方式。為了檢驗雙語教學的效果,考試試題和答題全部采用英語。在考試題量和難度與傳統教學相同的情況下,考試時間適當延長。
教學效果及體會
從考試成績和課堂練習、作業等情況來看,大約有60%的學生很好地掌握了本課程的授課內容,大約有30%的學生對板殼力學理論知識掌握得不夠扎實。另有10%的學生學習效果不好,通常是力學基礎和英語運用能力均較差的學生。在授課過程中筆者發現,通過雙語教學,學生的讀寫能力有較大的提高,特別是閱讀的能力提高明顯。剛開始時大多數學生閱讀教材時都有一定的困難,主要原因是詞匯量不夠,生詞太多。但到本課程將要結束前,大多數學生已經能夠快速閱讀教材。根據學生的反饋,雙語教學對學生報考研究生和攻讀相關領域碩士學位有所幫助。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在實施雙語教學方面,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不足之處,通過板殼力學課程雙語教學實踐,筆者認為以下幾個問題值得重視。
1、強調英語的工具性。雙語教學不是語言學習,因此在開展雙語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強調語言的工具性,強調課程內容的學習是主題,語言僅僅是學習的手段和工具,在教學中要始終把力學教學放在首位,英語教學方式放在第二位,即把培養學生掌握和應用力學理論來分析和解決問題放在塌重要位置,不能片面強調課堂英語使用量,否則學生可能難以跟上教學進度。
2、探索適當的多媒體教學模式。以板殼力學為例,這門課程理論性比較強,側重公式推導,一方面,為節省板書公式的時間,更好地把握課堂節奏,應結合多媒體課件進行授課,另一方面,為了加深學生對抽象理論的理解,課程講授又不能全部采用多媒體,因此,探索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是雙語教學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
3、注重研發適合雙語教學的教材。授課過程中,教材的問題是一個令我感觸比較深的問題。我國目前所使用的雙語教學教材,基本依托外語原版教科書,教師和學生能直接接觸到“原汁原味”的英語。但英語原版教材通常與其他專業課程的教材銜接性較差,不適合我國教學大綱要求,并且許多比較有權威的原版教材內容繁多,教學時只能由教師選擇性的進行講解,這就使原版教材的作用被大打折扣。另外,有些專業課程在西方大學中并不單獨設課,因而很難找到與其對應的原版教材??梢?,研發合適的力學類課程雙語教材成為雙語教學成功的關鍵。筆者認為,應該針對我國的教學規范和教學大綱,組織相關專家對經典原版教材進行適當的改編,選取教學時必要的章節組織成雙語教材。并根據課程的特點,對知識要點和難點進行漢語注釋,這樣既能在雙語教學中增強西方文化含量,又能系統引人和加強中國文化教育,從而充分發揮雙語教學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教高[200114]號,教育部關于印發《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的通知,2001年8月28日
[2]鐘南,羅錫文,嚴慕容等,構建“工程力學”雙語教學的探討[J],力學與實踐,2004,26:64-65
最新本科畢業論文致謝詞
彈指一揮間,大學四年已經接近了尾聲。當自己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完成這篇畢業論文的時候,自己也從當年一個從山里走出的懵懂孩子變成了一個成熟青年,回想自己的十幾年的求學生涯,雖然只是一個本科畢業,但也實屬不容易。首先,從小學到大學的學費和生活費就不是一個小數目,這當然要感謝我的爸爸媽媽,他們都是農民,沒有他們的勤勤懇懇和細心安排,我是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我的大學生活。沒有他們的支持和鼓勵,我也不可能完成我經濟學第二專業的學習。當然,一個農民家庭要同時供兩個大學生上學,沒有別人的幫助和接濟是相當困難的。因此我要感謝那些在我求學時對我經濟和精神上幫助的親戚、朋友、老師和同學們,我的生活因你們而精彩和充實。
華中科技大學,這里嚴謹的學風、優美的校園環境使我大學四年過的很充實和愉快。我第一學期是在哲學系度過的。在這短短的半年時間里,我有幸和許多優秀的同學一起學習,聽睿智的哲學老師講授哲學。后來由于一些本可抗拒但一時沖動的原因,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哲學系,離開了親愛的哲學系的老師和同學們。雖然只有短短的半年時光,但我確實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尤其是對我思想和方法上的指導。這些有用的東西一直對我大學的學習和生活有很重要的指導作用,我相信,這些東西將伴隨我走完整個人生的道路?,F在回想起在哲學班的日子,還是那么的溫馨和愜意,我不能不感謝當時哲學班的每一位同學和老師,跟你們在一起學習、生活,那真是其樂融融,妙不可言!
大一下學期,我轉專業來到了一個新集體,開始了新的專業。雖然老師和同學都是新的,專業是新的,但我仍然感受到了那種來自老師和同學們的熱情和融洽!這對我融入新環境,對新專業產生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公管院的老師更是讓我難忘,
關鍵詞:雙語課程;教材;互動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11)08-0-03
雙語教學是指將母語外的另一種外國語言直接應用于非語言類課程教學,并使學生同步獲取外語與學科知識的一種教學模式[1]。在世界科技水平迅猛發展的今天,教育的國際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因此,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了解國際上前沿的科學發展資訊,提高專業技能,更好地把我們的研究成果推向世界,教育部多次發文鼓勵雙語教學的開展。
2001年教育部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提出高校應積極推動以英語等外語進行的教學模式,明確要求各高等院校在3年內開設5%-10%的雙語教學課程[2]。
2007年教育部了《關于啟動2007年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建設項目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137號),提出從2007年至2010年,共支持建設500門雙語教學示范課程[3]。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建設項目的建設內容不僅包括雙語師資的培訓與培養、聘請國外教師和專家來華講學,還包括雙語教材的引進、雙語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實踐、優秀雙語教學課件的制作、雙語教學經驗的總結等等,其資助經費為每門課程10萬元。清華大學的《生物化學》、北京大學的《應用分析》、華中科技大學的《組織學與胚胎學》、武漢理工大學的《船舶輔機》等等高質量的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將國際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與中國高等教育實際相結合,為探索適合中國大學生英語和專業知識水平的雙語課程教學積累了經驗,對提高我國高校的雙語教學質量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對分子質量較高的化合物構成的材料,如:蛋白質、淀粉、纖維素、塑料、橡膠等等,它與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等同是科學技術發展、經濟建設中的重要材料。為了培養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新型高分子材料技術人才,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院特開設了《聚合物形態與結構》等高分子材料類雙語課程,從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化學兩個方面向學生介紹了聚合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經驗。
本文從專業雙語課程與專業英語的關系、教材的選擇、中英文混合講授和互動式教學等方面介紹了《聚合物形態與結構》雙語課程教學實踐中的體會和認識。
一、專業雙語課程與專業英語
英語教學是貫穿整個大學本科的。通常,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是安排在學生完成了基礎英語課程和部分專業基礎課程學習之后的,屬于英語教學的范疇。而隨后進行的專業雙語課程教學是屬于專業教學的范疇[4]。開設高分子材料類專業英語課程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本專業的專業詞匯,培養學生閱讀專業技術英語文獻與撰寫科技英語論文的能力,其重難點在于大量的專業術語、名詞性詞組、合成新詞以及復雜的被動語態長句。高分子材料類雙語課程是將英語作為一種獲取高分子學科專業知識的工具來進行的專業學科的教學,其主要教學目的不是英語,而是專業知識的學習。
因此,專業英語課程是實現專業雙語課程教學的鋪墊和基石,專業的雙語教學是專業英語教學的延續和提高。
二、教材的選擇
教材的選擇對于能否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讓學生充分地掌握課程的精髓是至關重要的。原版英文教材有利于學生了解和掌握先進的思維方式和研究動態,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在教材的編排上,原版的英文教材和經典的中文教材有很大區別。原版英文教材通常采用演繹的方法安排教學內容,提出問題,引起讀者的關注和興趣,然后再通過對問題的解答來講述專業知識[5]。而通常國內的中文教材是采用歸納的方法安排教學內容的,邏輯性強,條理清晰,學生容易理解。
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采用了以原版英文教材為主,輔以經典的國內中文教材,使教學內容即符合教學大綱的深度和廣度,又能讓學生汲取外文教材中的精華。J.M.G.Cowie著的《Polymers:Chemistry & Physics of modern materials》一書共有17個章節,從高分子鏈構造、構型與構象,凝聚態結構,逐步聚合,自由基聚合,離子聚合等方面對聚合物的形態、結構和性能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內容深入淺出,結構安排合理,論述層次分明,圖表簡明清晰,是一本經典的高分子材料學科類教材,因此我們選擇該書作為《聚合物形態與結構》課程的英文教材。
同時,我們還選用了Joel R.Fried 著的《Polym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George Ordian 編著的《Principle of polymerization》作為英文參考書。中文參考書我們選取了在知識的基礎性、系統性上編輯得很好的國內高分子學科經典教材: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潘祖仁主編的《高分子化學》和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何曼君等著的《高分子物理》。
但是由于教材出版周期較長,國內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不能及時地出現在教材上,因此,為了讓學生掌握最新的聚合物方面的研究成果,我們在授課過程中插入了近兩年權威期刊上如《Nature Materials》、《Advanced Material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Macromolecules》上相關文獻的內容,緊跟高分子學科發展前沿,結合教材上的基礎知識,講授文章的知識點和創新點,以達到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提高對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的目的,讓學生不僅學會從課本中獲取知識,還會主動地從網上獲取更多更新的專業資訊,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三、中英文混合講授
中文和英文在授課過程中的比例一直是雙語教學中的一個難點[6]?!毒酆衔镄螒B與結構》雙語課程教學的首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聚合物的分子結構、形態以及物理、化學性能,為開發和設計新型高分子材料打下基礎。由于學生對于很多專業英語術語感到生疏,因此,如果教師從課件到板書再到講述全部采用英文,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將很容易不自覺地集中到對這些生僻單詞的理解上,從而本末倒置,忽略了對專業理論知識的深入學習,降低了學習專業知識的效率。同時,如果漢語過多地出現在教學過程中,那么學生將很難脫離母語環境,達不到培養學生用英文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目的。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在首次授課時復習專業英語課程中的一些基礎知識,介紹一些在高分子學科專業英語中常用的單位、常數、詞綴、詞根以及高聚物的名稱。例如:通過對macro-+molecule(分子)macromolecule(高分子),poly-+ethylene(乙烯)polyethylene(聚乙烯),hydro-(水)+-philic(親……的)hydro philic(親水的),nucleo-(核)+-phile(親……)nucleophile(親核試劑)等詞匯的學習來復習詞法。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二)在每次課臨近結束時把下節課最重要的專業詞匯用課件展示出來,讓學生提前預習。例如,在講述《逐步聚合》這一章內容之前先將step-growth polymerization(逐步聚合),polycondensation(縮聚),functional group(官能團),functionality(官能度)等重要單詞列出,授課時加以強調,并進一步地解釋逐步聚合的反應機理。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在授課時不受到生僻單詞的影響,還能讓學生在課前對講課內容有初步了解的基礎上掌握授課的重點,加深印象。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將圖、表、視頻資料和文字相結合,用英文和中文雙語講解最重要和最難理解的詞匯、物質的結構和知識要點。如圖1所示,在講授自由基聚合鏈引發反應的時候,采取圖文并茂的方式,用直觀、生動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授課內容。
(四)在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講課的同時,適量的傳統板書可以避免學生的聽覺和視覺疲勞,還能有效地調節課堂節奏,因此我們不能忽略傳統板書在專業雙語課程教學中的作用。通常,學生在學習公式推理較多的章節時容易覺得枯燥、注意力不集中,如果只用多媒體課件將整個推導過程展現給學生,學生將很難及時跟上教師的分析和推導過程。因此,在講授高聚物的分子量、高分子溶液的熱力學性質等章節時,不妨采用英文的傳統板書來進行公式的推導和演算,再加以中文強調重要步驟的講授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果。
四、互動式教學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合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和教師一起營造活躍、和諧的課堂氣氛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傳統的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方式簡單易行,適時地提出“Why?”,“What is……”,“How to……”和“What do you think?”等問句,鼓勵學生用英文回答,不僅可以起到提醒學生主動思考的作用,還能讓教師及時地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并據此調節課程的進度。
讓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主題演講和撰寫小論文是國外高校在本科生教育中很普遍的一種教學方式。在《聚合物形態與結構》雙語課程的教學中,我們將2-3個學生分為一組,讓他們在給定的范圍內自己選擇論述主題,擬定小論文的題目,撰寫論文。論文的內容很廣泛,論文的格式要求和正式出版的文獻一樣,由摘要、背景介紹、論述、結論和參考文獻等幾個基本部分組成。教師在課程結束后留出一部分時間,把講臺讓給學生,讓他們像老師一樣站在講臺上,利用多媒體課件和板書來講述自己的論文。演講完成后,教師或其他學生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提問。論文和演講完成的情況將作為平時成績最重要的依據,而平時成績占期末總成績的30%。論文的合作撰寫點燃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提高了他們的科技論文寫作能力,培養了他們的合作精神。主題演講的開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培養了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另外,演講的主題囊括了從聚合物發展歷史,聚合新方法到聚合物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工業上的應用等等方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而論文和演講相結合的方式也為本科生大四畢業論文的撰寫和畢業答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另外,email、qq群以及教學博客也是增進師生間互動的重要工具[7]。這些新穎的交流方式很容易被學生接受,為師生間課后交流(特別是羞于當面問問題的學生)提供了便利,讓教師能隨時了解學生在學習中的困難和對該課程的意見與建議,及時地調整教案和教學方式。
五、結束語
專業課的雙語教學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它在培養學生創新性[8],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等方面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但是我國雙語教學還處于初級階段,我們的經驗和認識還比較不足,希望能開展更多的校際交流和國際交流活動,讓雙語教學水平能在較短時間內取得較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齊民華.地方高校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雙語教學的思考[J].廣東化工,2011,38(4):237-238.
[2]王小伍.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幾個關鍵因素[J].重慶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1(9):157-159.
[3]張琳琪.“高分子科學技術導論”雙語課程教學初探[J].科技信息,2010,(25):12-13.
[4]陳冬純.論專業英語教學與專業“雙語”教學――走出雙語教學的誤區[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5,25(6):30-33.
[5]高瓊芝,王正輝.《高分子化學》雙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廣東化工,2004,31(8):56-57.
[6]劉國生.推進雙語教學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0,24(7):121-125.
[7]喻湘華,鄢國平,李亮,等.高分子化學與高分子物理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化工時刊,2011,25(3):68-70.
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改進
制作中英文專業術語表在雙語教學中,理解英文專業術語是看懂英文原版教材的基礎,而且專業術語往往就是需要講解的知識點,給學生羅列出后,可以方便學生在英文教材以及中文教材中較快地查找講解處,方便他們理解各個專業術語。制作《模擬電子技術》專業術語中英文對照表后,每次課上告知學生下次課將要講解的專業術語,要求他們事先做好預習工作,便于提高雙語教學效果。
采用漸進型的英文教學模式在雙語教學中可以分成四個階段教學。第一階段,學生剛剛開始學習課程,對課程比較陌生,況且采用雙語教學,所以這一階段課程講解應該以中文為主,英文為輔。第二階段,教師可以適當增加英文講課的比例,這樣講課的進度會稍微慢一些??梢蕴暨x出一些易懂的章節讓學生課后自學,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自行閱讀英文原版教材,而且還可以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階段,教師可以利用課外時間,讓學生分組上臺講解各個自學內容,教師最后做出點評與總結。第四階段,教師用英文將課程所有的知識點前后串起來,讓學生對知識融會貫通。在教學中,對于課程的重點和難度是一定要用中文講解清楚的。
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雙語教學的多媒體課件主要以英文為主,但是在課程重點和難點的地方要加上英文和中文兩種描述,并指明在教材的哪里,幫助學生在英文原版教材和中文教材中查找相應的講解內容。此外課件中描述的是課程關鍵內容,不能將大篇幅的英文放置課件里,以免教師只是照著閱讀,也使學生從主動聽課轉變成了被動閱讀。并且盡量讓課件的英文表述簡單,內容豐富生動,某些比較難理解的知識點通過播放英文視頻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改革學術英語分科英語一、現狀
最近幾年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呼聲連綿不斷,外語教學也引發許多的爭議,原因何在?大學英語作為一門課程,課程的內容是和國家需求、社會需求和學生需求緊密相關的。用人單位需要畢業生可以通過英語了解行業的最新趨勢,可以與外籍同事和領導討論工作。想要在國內繼續深造的學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專業詞匯,閱讀專業文獻,撰寫專業論文,在國際型專業會議上發言。出國留學的學生需要通過出國的一系列考試,在國外可以聽懂專業課程,可以提問發言,完成作業。而現在英語教學的現狀卻是:學生聽、說、讀、寫的語言技能在高中階段已經達到自學標準,原來需要兩個學年的大學英語學習才能通過四級考試的學生,現在只需一個學年,甚至一個學期的課程學習就夠了。而且,由于長期以來,我國基礎英語教學時間過長,大學英語一直不提出打語言基礎的目的,不提出使用英語的具體目標,學生越學越迷茫,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都在為打基礎而打基礎,結果,大學英語淪為一個只為應付考試的一門課程。當前英語教材選材、英語課側重于人文方面(尤其是社會科學),學生在英語課上學習的語言和知識過于狹窄,并沒有為學生將來對英語學習的要求提供語言基礎。綜上所述,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改革的方向與定位
2001年教育部頒發文件,提出“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力爭三年內,外語教學課程達到所開課程的5%~10%”。一年后,教育部又制訂了《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指標體系》明確規定A級標準學校專業雙語教學的開設門數應不低于8%。根據這兩個文件,許多高校都開設了專業英語和雙語專業課課程。兩者的區別在于專業英語的內容本身取之于雙語課程教材,即課文選取專業教材,只是后者比前者更專一點,或更系統一點。一定要說區別的話,那就是目的和教法上有所不同,專業英語更注重語言,從專業詞匯、句子結構和篇章特點上分析:而雙語課程則主要是內容和知識的掌握上。但是內容的理解,知識的掌握是不能不以詞匯、句子和篇章為基礎的。
但無論是專業英語還是雙語課程都對學生的專業詞匯量、句型、文體等要求很高,學生在經過兩年的基礎英語學習后,所學到的英語知識并不能滿足他們學習專業英語的需要。所以現在的局面是基礎英語的教學本應該對學生的專業學習起到積極的輔助作用的,但并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學生想要為專業英語或雙語課程的學習打好基礎,但卻沒有從大學英語課上獲得。
對于開設雙語和專業英語課程的學生來說,他們感覺從基礎英語一下子進入以專業知識為教學重點的全英語課程,往往無所適從。他們反映有三大問題:一是不習慣全英授課,聽課抓不住要點。二是原版教材和文獻閱讀太慢,專業方面的詞匯量不夠,句子和語篇結構不熟悉。三是期末考試的思考題用英文回答,尤其是英語小論文有困難。因此他們呼叮在上這種全英語課程前最好有一門過渡性的課程讓他們學習如何用英語學習專業課程的技能。
三、具體的措施與策略
根據學生們的呼吁,我們覺得改革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個是以蔡基剛老師為代表,倡導學術英語是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一個是基于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的分科英語。具體說來,學術英語主要是訓練學生在專業課程中回答問題或做作業所需要的組織材料的寫作能力,鑒別和防學術剽竊的能力,引用資料為自己觀點論述的能力,運用適合學術文體的結構和詞匯的能力,學術閱讀和記筆記的能力,學術小組的討論能力,做演示和陳述的能力,有效聽學術講座的能力,開展項目和分析案例的能力,區別事實和觀點的學術批評能力和符合學術規范的能力,等等。所以,在知識的輸入和輸出方面,學術英語可以為雙語專業課的學習提供英語語言篇章結構和邏輯思維訓練方面的過渡和準備。
同時,分科英語是以內容為導向的,它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學術英語能力,即通過學習和學生專業大背景相關的知識和內容來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專業學習和工作的能力,目的清晰,體現了學習英語的工具性質。學生學習專業英語和雙語課程是需要語言基礎的,我認為這里的語言基礎應該是一些基礎學科方面的語言基礎,例如初高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比如生物化學專業可以學習數學、生物、化學等方面的基礎英文知識)。學生應該掌握了這些方面的語言基礎才可以更好地學習專業英語和專業知識。雖然我國的一些中小學在這些科目上也開設了一些雙語課程,但由于師資和升學的壓力,效果并不明顯。而在學生進入大學學習雙語課程和專業英語之前,學生對這些基礎學科的英語表達都不知道,可以想象學生之后學習的難度和壓力有多大。如果只是在課本內容方面選取幾篇與其專業相關的幾篇大文大理或科普類文章并不能解決學生在學習雙語專業課方面的詞匯量和表達方式的要求,而且內容方面也不夠系統化,學生通過英語獲得的知識還是碎片化的。這些內容雖然在拋開語言層面的知識面上學生都已掌握,但對于語言表達方面卻是知之甚少的,所以同樣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大學英語教師掌握理科的專業英語非常困難,即使是最簡單的專業科普類文章,由于缺少相關專業知識,備課量也很大。但這些基礎學科方面的語言和知識比雙語專業課程的知識要簡單,同時也能滿足學生的需求,起到橋梁的過度作用。而且現代自然科學大部分起源于西方,這些知識通過英語獲得更加直觀,簡單,便于學生理解和消化更難的專業知識。
我們可以把這兩者相結合,以基礎學科英語為內容,體現學術英語的表現形式,為學生的專業英語和雙語課程的學習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蔡基剛.學術英語還是專業英語[J].外語教學,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