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17: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思政實踐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大學生 社會活動 思想政治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高校承擔著為社會培養和輸送各類人才的重要使命,對學生思想政治的培養直接關系著大學生個人能否健康成長和成才,也關系著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各方的熱切關注。隨著我們大學生社會參與的深入發展,社會文化和思政教育在大學生身上出現的矛盾和張力將愈加凸顯和復雜化。鑒于此,高校思政教育應深入認識和恰當評估大學生社會參與的內涵和意義,主動引導大學生社會參與,形成社會參與機制,以立足于大學生實際及其發展需求,充分利用大學生社會參與的有利方面,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大學生教育的重要意義
從根本上說,每個人都有理想信念,但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自發形成卻往往帶有盲目性,且未必都是科學的,這一點對于大學生來說也不例外。要促進大學生的健康發展,必須對其加強理想信念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思政課本身內容豐富,內在地包含了人類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科學理論體系,能夠給學生的社會實踐帶來引導,科學地加以把握有助于促進他們認清形勢,快速成長。尤其面對當前深刻變化的國內外環境,惟有增強思政課的實效性,促進大學生積極學習的科學理論和方法,才能讓我們大學生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面前找到自我,發覺自我價值的真正所在,從而坦然面對社會,在深刻認識自己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的基礎上確立正確的理想信念,為推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貢獻。
另一方面,思政課本身承載著知識、覺悟、能力三位一體的教學目的和使命,其在加強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教育的同時,能夠幫助高職學生掌握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引導我們既學會做事,又學會做人;既打開視野,豐富人文基礎知識,又增長創新精神和主動思考的能力,使我們在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等方面做到協調發展,知行統一、德才兼并。因此,不斷加強高校思政課的實效性建設能夠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求奠定基礎。
2社會參與對于高校思政教育的意義
從思政教育角度來看,大學生社會參與產生的影響具有兩面性。一方面,社會對大學生的影響和高校思政教育存在共通性,都旨在把大學生培養成合格的社會成員,社會參與因此可以成為促進高校思政教育的一種途徑;另一方面,社會對大學生的影響和高校思政教育又存在一定的異質性。具體的,我們可以將社會參與對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影響分為以下四方面的內容:
(1)大學生社會參與有助于高校思政課教材內容向教學內容的轉化,構建更富有針對性和啟發性的教學內容。高校思政課的教材內容基本上都是對國家和社會方面高度概括的抽象化理論,但作為具體的育人途徑,教學內容需要從抽象走向具體,需要在現實生活中選取一個具體的問題作為抽象性問題的切入點,這個切入點應具有很大的擴展性,往往需要反映出社會現實,同時也和學生的實際有很強的關聯。大學生社會參與的普遍化和豐富化使大學生具備更多的現實生活經歷和理解力,將有助于這一切入點的構建和展開。
(2)大學生社會參與可以規劃為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一種模式,豐富和拓寬高校思政教育的實踐層面。近年來,隨著課程建設的發展,高校對思政課實踐教學越來越重視,在實踐教學上做了不少的探索和改革。但是由于現實各種因素的限制,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開展還相當局限,一般局限在課內或校內進行,通過模擬、視頻觀看、研討報告、調查等形式展開。對大學生社會參與進行適當的規劃統籌,將有助于解決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現實困境。
(3)大學生社會參與有助于利用社會資源,充分整合社會資源和學校資源,推進高校思政教育的社會化發展。隨著大學生社會參與的發展,大學生和社會的互動越來越頻繁,社會對大學生的影響越來越大。這也意味著育人責任幾乎由學校全部承擔這一傳統理念在日漸改變。“社會的發展,也對社會組織和個人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其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關心、支持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自然是其中的內容之一。”把我們大學生的社會參與納入高校思政教育范疇,可以強化與社會的合力,把社會力量和社會資源整合到思政教育體系中,促進社會資源的有效利用,推動思政教育的社會化發展。
(4)大學生社會參與能用以擴展高校思政教育評價的維度,引入多元評價主體,完善高校思政教育的評價體系。思政教育的目標是人的品格和素質,與知識的簡單傳授不同,它關涉內隱的認知層面,也關涉到外顯的行動層面,所以思政教育的評價應該是關于知和行兩方面的,且對于“行”的規范追求甚于對“知”的理論把握。但長期以來,受制于現實條件,高校思政教育的考核評價往往過于一元化和簡單化,一般只是依據考試成績和課堂表現等,缺少真正的“行”這一維度。大學生社會參與與其內在素質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其素質影響著其社會參與的表現,而大學生社會參與的表現又能反映學生的素質狀況。
3結語
本文所提出的把大學生社會參與納入高校思政教育范疇,進行合理規劃、強化管理和引導拓展,是大學生社會參與常態化背景中,發揮高校思政教育主動性和主導性,以提升其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重要途徑,也是思政教育社會化發展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641
在當代高校思政課教育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文化背景。正確引導大學生主動接觸、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思政課教育的重要環節,優秀的傳統文化對于大學生思想意識的培育、價值觀念的塑造、行為習慣的養成都會產生積極影響。那么如何在高校思政課中有的放矢地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當前思政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思考、不斷探索的問題。
一、高校思政課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在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時期,在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內部和外部環境嚴峻考驗的新形勢下,大學生的價值觀和道德觀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呈現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多元價值觀、傳統道德觀念與現代思潮等相互交織的復雜局面,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青年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例如,部分大學生不講文明、不愛勞動、不講誠信、不孝順父母、不能自律等現象頻頻發生,還有“學得好不如嫁(娶)得好”這種錯誤觀點,加上大學生在就業、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壓力,直接導致部分大學生思想認識不健全、人生價值觀出現偏差以及理想信念不堅定。
二、高校思政課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路徑探析
1.借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充實思政課程的教學內容
思想政治課程對學生的人格培養和人生定位,以及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面的塑造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思政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擇顯得尤為重要。好的思想能夠激發學生內心的共鳴,并且能在課堂上對學生形成深刻的啟發,進而達到育人的目的。教育部公布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明確提出:大學階段,以提高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為重點,……深刻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沃土,辯證看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正確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引導學生完善人格修養,關心國家命運,自覺把個人理想和國家夢想、個人價值與國家發展結合起來,堅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的理想信念。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還為了服務豐富的社會現實實踐,高校思政教學的一個新思路就是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以家國情懷教育、社會關愛教育和人格修養教育為重點,著力完善青少年學生的道德品質,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養[1]。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有許多思想分支在當代的思政教育中都具有良好的實踐意義,諸如“誠信”“孝悌”“慎獨”“持敬”等都與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在課堂上也便于用一些比較經典的案例來教育、引導學生。上海震旦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我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教材的選擇,除了教育部規定的教材,又增加了我校魯學軍老師主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入門》這本書,思政教師可以根據教學情況增加有關的內容,使學生感受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吸收有關思想的精髓部分,并最終化為己用,成為自身做人行事的基本準則。
2.開展相關社會實踐活動,密切配合高校思政課的傳統文化教學
社會實踐是高校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大學生接觸社會、認識社會的最佳途徑,是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渠道,是將專業教育和工作實踐結合起來的必要手段[2]。僅僅在思政課堂上穿插講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是不夠的,還要充分利用各種課外實踐活動讓大學生去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高校大學生也非常喜歡通過社會實踐的形式來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實踐也是思政課教學必不可少的一種有效方法。教學實踐證明,有效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多措并舉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是塑造青年大學生完善人格和正確價值觀的有效路徑。我校具體操作辦法如下:思政課老師學期初布置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關的實踐活動,每學期至少兩次,具體的實踐活動內容我校思政部會預先給出10套方案,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并于期末時提交實踐報告、實踐照片、實踐單位證明等,并將實踐活動計入期末成績,占總評的20%。大學生在課堂里學習的畢竟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內涵,只有讓學生更多地參與社會實踐,將課堂所學外化為實際行動,才能最大限度地成就學生的一生。為此,高校還可以利用節假日,組織開展多種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比如去學校附近的敬老院慰問老人,通過這一活動,能讓大學生們切身感受到孝悌這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真諦;還可以組織大學生參觀比較有名的歷史文化古跡,讓大學生在參觀過程中親身感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與重要影響。通過社會實踐這種喜聞樂見的形式來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道德素養,增強民族憂患意識,立志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一份力量,進而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大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感受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接觸實際工作的過程中能夠體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感受文化育人之魂,反思自身的不足之處。因此,開展相關社會實踐活動能使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與思政課教育做到真正的相互融合。
3.提升思政課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是在高校思政課教育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
思政課教師作為德育教學主導,肩負著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合多元文化、塑造青年價值觀的重要使命,這決定了思政課教師不能僅僅滿足于課堂和教材,還必須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傳統文化素養,這是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有效保障。思政課教師的行為舉止、治學態度和文化修養不但對大學生有影響,而且可能通過大學生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到他們的家庭、社區,進而影響和擴散到整個社會。高校教師不但應成為大學生的榜樣,也應該作為社會的榜樣。要在思政課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教師首先要閱讀相關經典著作,通過閱讀這些經典著作,探求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對人生的思考,對真、善、美等人類基本價值的頌揚。其次,還需用心去感悟經典,使自己的內心世界得到真正的升華,真正做到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最后,高校應有組織地進行各種師資培訓來提升高校教師的傳統文化水平,建設一支業務精湛、師德高尚的專業化思政教師伍,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政教師培訓的整個過程。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人只能由人來建樹”,教師知識淵博、品德高尚,是在高校思政課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環節之一。
三、高校思政課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
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政課, 有助于在大學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14年1月4日,劉云山在北京召開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座談會上強調,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定要以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增添文化的內涵,實現文化的觀照,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升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思想源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延續,二者在內涵上是統一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公民層面的要求相吻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互融合,為更廣泛、更全面、更深入地在大學生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良好的借鑒與范例。
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政課,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目前,我國仍處于歷史轉折時期,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迫切需要一批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愛國獻身精神的人才。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西方文化以一種不可抵擋的態勢涌入中國,與我們爭奪青少年的文化陣地,不少大學生對情人節、圣誕節等西方節日了如指掌,而且經常在校園里舉行圣誕派對等,可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卻孤陋寡聞甚至不聞不問,這些現象都表明,對當代青年大學生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迫在眉睫。在思政課上滲透傳統文化中包含的愛國主義元素,對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通過了解歷史上有名的愛國人物,學習歷史上杰出的愛國主義事跡,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基地等途徑,加深大學生對愛國主義的理解,激發大學生的愛國情懷,讓大學生樹立起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在未來的社會實踐中,用自身實際行動去不斷踐行愛國主義精神,為整體性、群體國主義情感的產生發展奠定教育基礎,激發青年大學生對祖國、對民族的無限熱愛,中華民族未來的建設和發展才會更有潛力和希望。
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政課, 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從總體上來看,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主流是積極的、向上的,但部分大學生的價值觀存在著某種程度的偏差,具體表現為是非觀念不清晰、理想信念不明確、精神意志不堅定、行為習慣不文明,在人際交往中以人為中心,我行我素,不顧別人感受,在涉及國家民族問題時冷淡麻木或無知偏激等。大學生雖然受到了最好的知識教育,但是由于全球化的影響、優秀傳統文化的斷層等原因導致他們的人生價值得不到沉淀,總是處于比較浮躁的狀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內容涵蓋文學藝術、道德倫常、哲學思想等各個方面,很多優秀思想都值得大學生學習和借鑒,因此,通過將中華傳統優秀文化融入高校的思政課教學中,一方面能夠讓傳統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相互交融,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的文化素養;另一方面還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塑造健全人格,培養高尚情操,幫助他們在以后的人生中找到正確的方向。
四、結語
在當今時代,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中,可以使傳統文化與大學生的觀念、意志、情感、行為相聯系,既有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還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因此,需要不斷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政課尋找新的途徑,使其充滿生機活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J]. 中國德育,2014(7):6-11.
關鍵詞: 思政教改學生核心能力 鍛煉能力
一、思政教改的必要性
為了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積極探索思政課程新的教學模式,以與課程改革相結合為基礎,以與學生需求相結合為目標,以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為動力,積極推行精細化教學,在分析和總結高校思政課“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思治課程教學進行探索,注重鍛煉學生的核心能力。
1.科學發展觀必然要求思政教改
科學發展觀作為黨的創新理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進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是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實效性的根本保證,從這一層面上來說,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改革勢在必行。[1]
2.教改是應對思政教育環境和對象變化的客觀要求[2]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發生了變化,另一方面,思政教育對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多是“80后”、“90后”。傳統的那種我說你聽、我打你通的教育方法已經失靈,思想政治教育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這些都要求高校進行思政教改。
綜上所述,思政教改勢在必行,更要鍛煉高校學生的核心能力。
二、學生核心能力的界定
“核心能力”一詞在很多國家又叫“關鍵能力”、“核心技能”等,但是其涵義是基本相同的。我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在1998年的國家技能振興戰略中首次提出了“核心能力”的概念,并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情況,于2003年年底提出了適合我國國情的八項核心能力:與人交流能力、數字應用能力、信息處理能力、與人合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自我學習能力、創新革新能力、外語應用能力。有學者認為,學生的核心能力包括“專業能力、適應能力、生存能力、創新能力”[3];有學者認為,學生的核心能力包括“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4]。
綜合以上觀點,可以認為學生的核心能力是具體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以外的從事任何一種職業都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包括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信息處理能力、與人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
三、通過思政教改鍛煉學生核心能力
我院基于思政課程改革取得的成效,以鍛煉學生核心能力為目標,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深化思政教改。
1.堅持多形式思政教改(理論講授、理論體驗教學和社會實踐教學相結合)。
思政課堂以講授理論的內容、理論形成的過程和理論的系統性為主,完成對理論、觀點的系統學習、理解;在進行課堂教學的同時,開展理論體驗教學,理論體驗教學主要在晚上進行,共15學時,1學分;“概論”課教學還致力于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的改革。本課程實踐教學已納入教學計劃,占1學分,實踐成績占課程總評成績的30%。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由社科部政治教研室和團委共同組織。政治理論課教師參與暑期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宣傳、社會實踐選題的確定、社會實踐理論與方法、社會實踐論文撰寫指導、社會實踐具體指導和學生社會實踐論文分數的評定。學生根據暑期的社會實踐完成3000字左右的社會實踐論文或實踐小結,每人一份。要求學生在暑假結束后的第一周內以班級為單位上交實踐報告給授課教師,教師以此作為學生社會實踐部分得分的依據。
2.通過思政課程理論講授、理論體驗(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課外教學)鍛煉學生核心能力
思政課堂教學主要包括思政課程理論講授和理論體驗兩個環節。在思政課程理論講授課中,教師通過專題講授、研討加強對學生核心能力的培養。例如,教師專題講授“家庭生活中的道德和行為規范”,精講后,提問:“大學生應該如何看待婚姻和愛情?”讓學生針對此在課堂上展開研討,這樣就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核心能力。在思政課程理論體驗課中,學生自由組合成組,針對教師專題講授內容,自選任一主題在課堂上進行演講,展示自己所作的PPT,比如學生演講“大學生活之初體驗”,這樣就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與人合作能力、創新能力等核心能力。
思政課外教學主要是指社會實踐環節。學生可以利用課外時間到實訓基地或其他用人單位去實習或調研,并上交實習或調研報告取得相應學分。職業素質的養成與內化需要職業環境,高校學生通過親自從事社會實踐活動,體驗到企業對學生的第一層次要求,即愛崗敬業、能與人相處、遵守企業規章制度、面對新問題能自我學習并加以解決等,這些都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核心能力。
總之,面對新形勢,高校思政教師要充分發揮思政課程理論講授和理論體驗、社會實踐結合的教學優勢,通過思政課程的課內課外教學來鍛煉學生的核心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珂.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J].開封大學學報,2006,(12):40-42.
[2]郭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與發展[J].德育研究,2006,(8):72-73.
[關鍵詞]思政課;教學效果;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712(2012)10-0013-04
高校思政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思政課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對于幫助大學生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正確認識和分析復雜的社會現象、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政課的教學研究工作是思政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進行鞏固,發現問題進行反思,進而增強教學吸引力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向外輻射和傳播自身教學經驗的重要方式。近年來,學界圍繞高校思政課教學的相關問題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
一、關于思政課教育教學研究的切入點問題
思政課的教學工作必須考慮教學對象的特點和所處的時代背景。教師只有緊緊把握教學的時代氣息,才能更有針對性地開展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活動。現有的研究不少是以現代性、網絡化、后金融危機時代、社會轉型期等為背景切入思政課教學研究的主題。
付秀榮、張巖從現代性視域來審視、設計和開展教學活動,將現代性的理性、自由、平等理念運用于教學活動之中,強調要把握人的解放的現代性主旨,展示理性與體驗的現代性魅力,從而營造平等、自由的現代性教學氛圍。[1]朱瀟瀟專門探討了網絡時代思政課的語言藝術,她認為大學生活的網絡化、網絡語言的淺層化都對高校思政課的開展和的傳播構成了挑戰。為了應對當下的傳播環境,高校思政課教師有必要發展出新的語言對策: 一方面通過關鍵詞抓取、固定用法轉接等方式更好地吸收文件和教材語言中的核心要素;另一方面則需要結合時代特點和中國國情,將的源頭語言轉化為大學生樂于接受的課堂語言和教學內容。[2]張一澍從后金融危機的時代背景入手,指出思政課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增強教學內容的吸引力、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3]張衛對社會轉型期大學生的特點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展開調查,探索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及整合方面存在的問題,探尋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高的制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政策思路。[4]學界從不同的視角切入思政課的教育教學研究,拓寬了研究的路徑,也為思政課教師了解教學對象和教學環境提供了參考和幫助。
二、關于思政課教學效果的問題
高校思政課的教學吸引力與實效性是思政課的生命力所在,更是思政課教師孜孜不倦的事業追求,因此歷來是學界關注和探討的重點。
(一)影響思政課教學效果的原因
自“05方案”實施以來,思政課教師忠于職守,涌現出如大連海事大學賈鳳姿教授這樣的一批教學名師。他們教學效果突出,深受學生歡迎,成為思政課教學戰線的典型代表。教育部在全國200所高校10萬名大學生中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進行測評,結果顯示,85%的大學生對教學“滿意”或“基本滿意”;近91%的學生對教師感到“滿意”或“基本滿意” [5]。據筆者所在高校的最近一次學生調查問卷,65%的同學認為思政課教師教學態度“認真負責”;認為“不太認真”的同學只占2%;認為“敷衍了事”的為0%;“其他”占33%。
但是,思政課教學的形勢仍然不容樂觀。教學手段單一,從定義到定義、從理論到理論,枯燥又抽象,不易被學生接受的現象依然存在。以筆者所在的浙江省為例,根據2008年1月《浙江省高校實施思想政治理論課“05方案”的調查報告》,全省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師都能“以教材為綱,規范教學;以學生為本,增進實效”,但思政課“教育教學不理想的問題依然存在。大部分教師講授條理清楚、論證正確,但‘出彩’較少。在與學生座談中,有60%左右的學生對課堂教學表示滿意或基本滿意,但也有30%左右的學生認為教學內容與他們的需要有一定距離,教師講授吸引力不強”。究其根源,學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王建光認為當代西方社會思潮影響了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形成,造成了大學生對的認知困惑。社會思潮的復雜性造成了學生傳統意識形態認識的混亂,造成學生對社會發展規律的困惑。[6]燕爽通過大型問卷調查總結出影響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主要因素,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家庭教育57.9%;社會環境的影響36.0%;同伴、朋友及同齡人的影響29.2%。并由此得出兩個基本的判斷:第一,對高校“兩課”功能與作用要有一個恰如其分的認識,對其產生過高的期望是不切實際的;第二,在高校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關注社會環境對于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影響,樹立環境教育重于課堂教育的觀念,是我們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戰略必要的認識論前提。[7]趙蕾等認為大學的思政課教學效果顯得差強人意,主觀原因是當前大學生在思政課學習中一定程度地存在著先入為主的逆反心理、淡化意識形態的求知心理、片面追求的急功近利心理及認知取向和學習選擇上的排斥心理,這是影響思政課教學效果的主要心理障礙。[8]楊建華認為,當前高校思想政治課在學生中受歡迎的程度普遍不高與教學內容本身有關,但與任課教師的教學方法、手段和教師的人格魅力也有很大關系。[9]
(二)如何增強思政課教學效果方面
如果思政課教學實效性不強、吸引力不足,將直接導致學生厭學、教師厭教,進而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弱化。如何針對課程內容、時代特征和學生特點使思政課富有吸引力,真正成為受學生歡迎并使其終身受益的課程,是每個思政課老師都在思考而又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侯淑芳以“基本原理概論”課為例,認為要提高思政課的教學質量必須做到:在教學內容上,理論聯系實際,增強課程的說服力;在教學方法上,強調多樣化,增強課程的吸引力;在教學任務上,注重培養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增強課程在實踐中的應用,并將其作為開啟人生智慧的思想武器。[10]李文艷認為教學過程中,教師端正教學態度,提高教學能力,增強自身素質;教學內容上,重視現實熱點、傳統文化、經典原著的植入,是提高課程教學實效性的有效途徑。[11]周慧杰、速繼明有調研,有分析,有對策,突出強調高校在貫徹落實中央指示精神過程中要在抓落實、抓思政課教師隊伍、抓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及抓教風學風方面常抓不懈。[12]張忠家從情感、準確、貼近生活三個方面分析了增強思政課活力的方法。[13]朱鴻亮、艾軍、唐華給高校行政部門的增強思政課教學效果的建議是:提出大力推進小班教學,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建議學校對非哲學教師定期進行理論培訓等。給高校教師的建議是加強業務學習,提高理論水平,廣泛涉獵當代科學技術知識,加強時事政策的理論學習,提高教書育人技巧。[14]楊建華認為思政課教師應對教學內容進行加工制作以吸引學生,并根據教學內容、教學過程靈活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更要在人格魅力上不斷加強修養和磨煉。[15]
三、關于教學方法的改革問題
目前,進行教學方法改革以增強教學吸引力已成為共識,它也是化解矛盾,將教材體系轉化為教學體系,增強思政課實效性與吸引力的重要一環。教育部李衛紅副部長2006年6 月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管理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也指出:“高質量實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新課程方案必須大力推進教學方法改革。要以教學觀念轉變為先導,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全面掌握大學生的思想狀況,認真分析思想理論領域的傾向性問題,努力使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思想實際;要切實調動教師教學主導和學生學習主體的兩個積極性。”[16]
李長江、何新春嘗試將時事巧妙地導入課堂,在實踐中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7]白夜昕認識到問題引領式教學法的意義及其相對于傳統講授式教學法所具有的教師地位的主導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師生交流的雙向性和知識運用的縱深性等特征,并進一步分析問題引領式中所涉及的題的類型、問題的設置原則、問題引領式教學法實施程序與關鍵環節,為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學質量提供了新的思路與嘗試。[18]王祖星指出其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發現聊天式教學法效果良好,并對這種教學方法的教學設計和實施、形式等進行了說明。[19]張秉福以“基本原理概論”課為例,介紹了開放性教學模式,并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的開放著手,處理好新與舊、放與收、內與外等的關系。[20]于信匯認為問題中蘊含著學生對理論學習的巨大熱情,主張以問題為導向,優化思政課教學過程。通過互動和研討的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鼓勵學生主動發現、提出和解決問題。[21]王新強調在教學中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原則的必要性, 而后分析了貫徹此原則對教師的基本要求, 在此基礎上探討了貫徹本原則的主要路徑。[22]王為全等從案例教學切入教學方法的改革,認為教學案例可以在理論、社會實踐和生活事實三個方向或維度上進行選擇,案例的講解應當堅持政治性和理論性的統一。[23]
四、關于師生關系的問題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思政課教育教學順利開展的前提和基礎,學界充分肯定了良好師生關系的重要性,并對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進行了探討。
姜志強提出,師生關系是否和諧是影響高校思政課教學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思政課教學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大勢所趨。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要求教師加強職業素養、轉變教學理念、注重教學方法創新,同時還要求教師理性對待師生關系,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24]楊勇著重探討了基于相互承認而交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交互主體性師生關系,認為相互承認而交往的交互主體性師生關系的本質在于師生基于相互善意的和諧交往而分享知識。師生在對等尊重、教學互長、各申己見的教學交往中,通過情感交融、角色轉換、協商參與的承認方式不斷增進彼此之間包容、互信與合作的交往關系。[25]
五、關于思政課考核方法改革的問題
教學考核是思政課教學工作的一個基本環節,是整個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往思政課考核方式特別注重期末卷面成績,評價標準片面、評價方法單一、評價過程形式化,不利于教學實效性的增強。因此,學界開始探索思政課考核方法的改革。
王國炎所在的南昌航空大學探索了開放式考核機制,實行理論學習成績與實踐教學成績的雙線考核。理論教學考核以開卷考試的方式為主,采用口頭表達與書面答題相結合的形式;實踐教學考核以遞交實踐報告的方式為主,采用實踐報告和平時表現相結合的形式。[26]朱曉鴻所在的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把考試開放給學生,注重課堂參與與課外實踐。課堂上通過發言、辯論、講課等形式給予學生一部分成績;課外結合課堂教學設計實踐活動,組織學生考察,回來后在教師指導下撰寫考察報告,獲得實踐分數。[27]王立榮的考核思路是1+3+3+3,即第一階段的學習過程考核占總成績的10%,第二階段的基本理論考核占30%,第三階段的實踐教學考核占30%,第四階段的綜合能力考核占30%。[28]上述考核方式改革在設計上否定了“一考定乾坤”的傳統考核方法,更加注重學生平時表現,并肯定了學生實踐、參與等在總成績中的比重,注重學生能力和學習過程的考核,為思政課考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思路。
以考核方法改革帶動教學方法改革從而提高思政課教學吸引力的思路符合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考核方式設計上否定了“一考定乾坤”的傳統考核方法,更加注重學生平時表現、實踐、參與等在總成績中的比重,為深入系統地開展思政課教學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有益的借鑒與啟發。
參考文獻:
[1] 付秀榮,張巖.現代性視域下的“基本原理概論”教學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6).
[2] 朱瀟瀟.網絡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的語言藝術研究[J].現代大學教育,2010(5).
[3] 張一澍.后金融危機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吸引力的提升[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8).
[4] 張衛.社會轉型期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素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2).
[5] 倪光輝,趙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魅力從何而來[N].人民日報,2008-07-17(13).
[6] 王建光.西方社會思潮對思政課教學的影響及分析[J].中國高等教育,2007(24).
[7] 燕爽.關于高校思政課若干問題的思考[J].探索與爭鳴,2010(8).
[8] 趙蕾,肖松柏.大學生學習思政課的心理障礙及其引導[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2).
[9][15] 楊建華.如何增強思想政治課的吸引力[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S1).
[10] 侯淑芳.關于提高“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質量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1(1).
[11] 李文艷.《基本原理概論》課程教學實效性的提高[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6).
[12] 周慧杰,速繼明.試論加強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有效性與針對性[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11).
[13] 張忠家.突出“情”“準”“實”增強思政課教學活力[J].中國高等教育,2010(24).
[14] 朱鴻亮,等.增強“哲學”課對理工科學生的吸引力[J].中國成人教育,2007(1).
[16] 李衛紅.統一思想 明確任務 扎實工作 高質量實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新課程方案[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6(增刊).
[17] 李長江,何新春.將時事導入思政主干課的嘗試及效果的評價[J].教育與職業,2008(8下).
[18] 白夜昕.問題引領式: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學水平的新途徑[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8).
[19] 王祖星.高校思政課“聊天式教學法”的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09(12).
[20] 張秉福.論“基本原理概論”課開放性教學模式的構建[J].學術論壇,2010(11).
[21] 于信匯.回答好“六個為什么”提升思政理論課教學水平[J].中國高等教育,2010(21).
[22] 王新.對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問題的再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2010(3).
[23] 王為全.關于“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案例的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2010(2).
[24] 姜志強.高校“思政課”教學中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策略[J].前沿,2010(5).
[25] 楊勇.高校思政課交互主體性師生關系的基本內涵[J].前沿,2010(10).
[26] 王國炎.思想政治理論課“大思政”教學改革與建設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0(5).
關鍵詞:思政專業 創新能力 現狀 因素 培養
當今社會,創新能力的受重視程度與日俱增,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大學生必不可少的一項“硬件設備”。思政專業由于專業局限,一度被人們視為與創新沾不上邊的專業。為了了解思政專業學生在校期間應培養哪些創新能力,從而為思政專業畢業生拓展就業渠道以及未來事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能力基礎,我們通過對三明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07、08、09級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取得了有效數據,并對此進行深入探討研究。
一、思政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現狀
許多研究表明,一個人的創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創新意識的強弱。此次調查顯示,62.88%的學生認為,大學生需要培養創新能力是基于個人素質與發展的需要;84.85%的學生認為,大學生具備創新能力的最主要條件是具備創新的四種能力(即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這說明思政專業學生對創新能力的理解還是比較科學。但是 ,絕大部分的學生并不看好本專業,而是將思政專業當作“窮途末路”,選擇思政專業大多出于“情非得已”,純屬無奈之舉。調查顯示,43.18%的學生認為,讀思想政治教育這個專業是由于被調劑;41.67%則表示,“分數太低,沒辦法”;只有8.33%的學生是出于“自己喜歡這個專業”。同時,調查還發現思政專業學生對創新能力的認識存在一定偏差,創新能力處于較低水平,主要表現在:
1、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欲望,畏難情緒嚴重
“許多思政專業學生局限于對本專業性質的片面認識,將奮斗目標定位于畢業后尋求一個好工作。于是,在大學這一寶貴階段中,他們一心一意投入到學習課本知識上,為了考試而學習,成了知識的倉庫,成了分數的奴隸,無暇顧及自身創新能力及其他各項素質的培養。”特別是思政專業學生存在專業不對口和就業壓力過大的思想包袱,在校期間除了消磨時間外一般都專注于考證、考研。大部分學生存在兩種情況:一是思政專業學生沒有認識到 “創新”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性,認為考試取得優異成績是關鍵,而參加大學生創新活動,費時費力。二是思政專業學生認為科技創新活動高處不勝寒,不敢涉足,覺得創新高不可攀。由此可見,思政專業在創新意識方面還是相當淡薄的,創新欲望和創新精神有待培養。
2、缺乏嚴謹的探索精神,創新學習的主動性不強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其應試能力較其他專業學生高,具有較大的優勢,比如考公務員,考研都有涉及思政專業的理論知識。但思政專業學生在動手能力與運用創新技術的能力方面比其他專業要弱,缺乏創新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調查表明,43.18%的學生認為學校忽視對學生的個性培養和創新能力的素質培養;24.24%的學生認為學校教學方法單一,授課內容枯燥;只有26.51%的學生將影響思政專業學生的創新因素歸咎于“學生自我創新、自學性不高”。此外,從學生的課外生活來看,大部分學生僅僅是偶爾或碰巧看有關大學生創新類節目。
3、思維受限,好奇心不足,創新興趣不高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往往勝過責任感”。良好的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知識、發展創新思維的內驅力。但思政專業學生自我感覺本專業課程理論性太強,課程內容缺乏對創新能力的培養,只強調死記硬背。65.15%的學生不會經常思考他人未解決的問題;54.54%的學生認為專業教育的實踐性不夠。
4、誤將動手實踐能力等同于創新實踐能力。
“創新能力是指運用知識和理論,在科學、藝術、技術和各種實踐活動領域中,不斷提供具有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的新思想、新理論和新方法的能力。”目前普遍思政學生則將動手實踐能力等同于創新實踐能力,將制約自己創新的原因歸咎于專業理論性強,不適宜創新。
5、高校畢業人數成倍增長,就業壓力增大。
隨著社會知識化進程的加快,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生產技術和工藝不斷革新,單純滿足于學校的書本知識所培養出來的大學生已很難適應社會的變革。而且隨著高校連年擴招,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就業競爭的加劇,就業壓力和難度的增大,思政專業學生更要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才能更好的就業。據調查問卷統計,86%的學生認為培養思政專業學生的創新力對就業有影響。從數據也可以看出,學生對創新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認為創新能力對就業的影響持肯定的態度。
二、影響思政專業學生創新的因素
1、受定勢思維的禁錮,缺乏創新的信心與勇氣
許多思政專業學生局限于專業課程理論性太強,實踐性不足等客觀原因,將自己的創新意識扼殺在萌芽之中,平時只注重死記硬背專業知識,缺乏對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視。愛因斯坦說:“自信是向成功邁出的第一步。”可見,思政學生只有破除舊觀念,克服畏難情緒,不斷提高創新意識,才能樹立起創新的信心和勇氣。
2、側重知識傳授,忽視對其能力的培養。
目前思政專業教學內容仍以傳授知識為主,教學方法仍以課堂講授為主渠道,較重視智力因素,忽視非智力因素。這種教學,學生學習創新積極性不高,對學生創造性培養極為不利。
3、創新氛圍不夠濃厚,創新條件不足
良好的創新氛圍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學生可能會因為學校學習條件的局限或者自身不善于創設和利用學校現有條件、缺乏向知識經驗豐富的教師或同學討教的勇氣等諸多因素,從而降低培養創新能力的興趣。而且有的思政專業學生雖然確立了創新項目,卻找不到研究伙伴,創新做法得不到同學的支持和認同,進行創新實踐時勢單力薄,難以高效圓滿地完成。
三、著力注重思政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1、合理劃撥經費,落實創新項目。
學校經費的劃撥既要保證理科教學設備和實驗室建設的完善,也要注重文科生的培養建設。理科生的創新意識從邏輯上來說會更活躍,同時這也說明了文科生的創新能力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在兼顧各專業的創新經費,合理劃撥出一些經費用于文科,為文科生創新觀念和創新意識提供經費保障。
2、創建創新文化,營造創新氛圍
創建創新文化,營造一種能熏陶與沐浴學生積極創新與探索的氛圍,使思政專業學生在創新文化氛圍潛移默化的熏陶和傳承下,讓創新活動深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從而破除專業局限的創新困境。要打破思維僵式,樹立創新思想。正確的觀念產生正確的行動,思政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深受定勢思維的嚴重影響,對創新缺乏信心與勇氣,甚至失去了興趣。因而,我們應幫助思政學生轉變思想觀念,通過開設相關講座,有意識地在大學生中樹立“創新能力可培養”的觀念和積極的創新價值觀,使創新的偉大價值深入每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中,積極引導思政學生樹立信心,自覺將自己的創新潛能與學習和將來的事業結合起來。
3、改進教學模式,培養創新思維
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是要善于啟迪喚醒學生的創造精神。首先,教師必須積極引導,激發學生創新興趣。其次,要根據本專業的需要和學生創新思維與技能提高的需求,開設一系列專門的創新課程,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技能。教師還應該改變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采取啟發式和討論式的教學,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
4、改變傳統評估手段,建立合理評價機制
在學生評價體系上,應實行綜合素質測評制度,實行素質學分制。在這一點上,思政專業已實行多年,取得不錯的成果。但目前,考試內容和考試方式還有待進一步改善。因此,我們提倡學校適當放權給教師,由教師來制定考試內容和考試方式。考試可以實行知識和能力并重,重點測試學生的理解、掌握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和實踐能力。突出發展性評價,堅持非標準化的評價理念,注重活動的各個環節的評價,堅持真實的過程性評價,幫助創新人才脫穎而出,服務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教師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考試方法,如:口試、答辯方式、科研論文、設計發明或者定期舉辦模擬法庭,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作社會實踐報告等,做到既考知識又考能力和素質,以促進大學生積極主動地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5、建立激勵機制,跳動創新積極性
為了調動教師指導大學生進行創新項目研究以及其它科研活動,學校可以出臺一系列規章制度,對在創新項目或科研創新活動中有成果的組合納入先進表彰。對于大學生,通過獎勵創新學分以及如果有在報刊上加積分等獎勵。還可以舉行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對在創新方面成績突出的學生,進行表彰與獎勵,并作為選拔優秀畢業生、免試推薦研究生和頒發獎學金的重要依據,激勵學生開展創新活動,從而促進學生產生創造性火花,提高思政專業學生的創新積極性。
參考文獻:
廉潔文化教育指的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和主導,加強法制和誠信教育,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組織大學生學習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方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等,引導大學生樹立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信念,不斷提高大學生的道德自律意識,增強拒腐防變的心理品質,逐步形成廉潔自律、愛崗敬業的職業觀念。
2對大學生開展廉潔文化教育的意義
廉潔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要求把廉潔教育作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要培養青少年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加強大學生的廉潔教育,能促使他們提高思想道德素養,樹立拒腐防變意識,引導他們樹立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信念,不斷提高道德自律意識,增強拒腐防變的良好心理品質,能夠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校園氛圍,增強高校師生員工的反腐倡廉意識,提高高校領導干部拒腐防變能力,構建具有高校特色的廉潔文化體系,促進高校和諧校園建設。能充分發揮廉潔文化在黨風廉政建設中的教育、示范、熏陶、導向作用,使高校黨員領導干部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教師提升師德師風和學術道德、成為愛崗敬業、遵紀守法、廉潔從教的示范者,使學生的價值觀和道德情操得到培養。
3將廉潔文化教育納入思政課教學的途徑
3.1將廉潔文化教育融入思政課理論教學
在思政課理論教學中要專門開設廉潔教育專題,并與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法規教育、政治理論教育、形勢政策教育等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引導大學生自覺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正確的道德認知,養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健康的生活情趣,良好的道德品質,教育他們內心常保警惕,善于防腐拒變,在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指導下,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價值判斷,切實增強反腐倡廉的自覺性,養成敬廉慎獨的思想作風和行為習慣。
3.2將廉潔文化教育融入思政課實踐教學
要通過思政課實踐教學項目的實施,組織大學生讀“廉政書”、唱“廉政歌”、聽“廉政課”、觀“警示片”,組織大學生開展廉潔書畫賽、廉潔攝影作品展、廉政公益廣告大賽等實踐活動。同時要充分利用校報、校園網、宣傳欄、黑板報、校園廣播、校園電視臺等載體,大力宣傳推介學生廉潔實踐項目成果,普及廉潔教育有關知識。此外,還要結合廉潔教育主題活動開展思政課實踐教學,如學風建設、特色黨團日、主題班會、典型事跡報告、廉潔詩詞吟唱會等,營造廉潔文化教育的濃郁氛圍。
3.3將廉潔文化教育融入教師的師德教育
號召全國廣大教師要做黨和人民滿意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對大學生開展廉潔文化教育,教師自身的廉潔自律尤為重要。高校要把廉潔自律作為教師情況納入教師師德教育之中,促進教師依法執教、愛國守法、敬業愛生、教書育人、嚴謹治學、服務社會、為人師表,用師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崇尚廉潔的思想觀念來感染學生、教育學生、啟迪學生。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的理論基礎
知行合一,是中國從古至今教育的核心思想。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知”,尤其應當“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多層含義,但主要是指認識論意義上的“知”和道德意義上的“知”這兩層意思。“知”是人類精神世界的基本內容,它可以是一種精神性的結果,如知識、良知,也可以是思考、自省等走向知識、不斷覺悟的精神過程。“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原始的含義是指“走”,后演變為以身體為載體的各種活動,包括勞動、交往、修行等道德修養活動,廣義的講,除了精神活動之外,表現于外的都可稱為“行”。中國哲學非常注重學說與行為的一致性,將理想與生活連接起來,提倡在生活中體現真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理論與實踐脫離的軌跡,使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了一定的誤區。這不僅影響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的體現,也阻礙了大學生思想道德覺悟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既是理論課,又是實踐課,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突出 理論課的實踐性,在加強道德和法律教育的同時,更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知行統一引導大學生通過知行統一進行自我完善與全面發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綜合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培養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環節。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陣地,是幫助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實踐教學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重要環節,應該得到加強,因此,探索在”知行合一”理念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就顯得非常必要。 首先,是認識規律的客觀要求。認識規律認為,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動力、目的、源泉,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要使認識不斷得到深化,使感性認識不斷上升為理性認識,就必須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個循環往復的發展過程。“知行合一”理念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正是這一認識規律在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具體體現,加強實踐環節是其必然要求。
其次,是思政課實踐教學特點的必然要求。實踐教學不同于理論教學的特點就在于實踐教學具有參與性、開放性、創新性。長期以來,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基本采用的是教師-教材-粉筆-黑板的線形教學形式,運用著“重課堂,輕課外”、“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封閉的教學模式,這就使得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環節形同虛設,成為空中樓閣。
再次,是思政課實踐教學對象的客觀需要。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對象是90后的大學生。他們由于其獨6+1的家庭成長模式和目前教育體制的弊端,造成了他們心理和性格上“天生不足”的缺陷。面對這一群體的大學生,思政課實踐教學就必須不斷去探索、創新實踐教學的新模式。只有不斷創新實踐教學模式,才能激發90后大學生參與的熱情及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真正發揮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功能。
最后,是思政課實踐教學目的的必然選擇。任何教學目的和要求都是通過一定的教學模式來實現的。唯物辯證法認為,只有適合內容的形式,才能對內容的發展起促進作用。因此,要實現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目的和要求,就必須不斷地去探索、創新實踐教學的新模式,即促進大學生提高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的實踐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實踐教學的目的和要求。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推進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不僅是構建思政課實踐教學長效機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改變當前思政課實踐教學效果不佳狀況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實施至今,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同時隱藏著不少問題,通過總結歸納,主要問題如下:
一是實踐教學組織缺乏科學性,難以形成統一合力。目前,大多數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都采用這樣的組織方式:課堂實踐教學由任課教師設計和組織實施;課堂外的實踐教學由校團委、輔導員計劃、組織和實施。這些人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以及實踐活動的組織方面都具備豐富的經驗,可是在組織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方面卻容易造成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脫節問題,難以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互支撐、良性循環、持久發展。而且,這種實踐教學的組織方式也會導致實踐教學活動多是短期行為、不具有連續性,難以形成穩定的教學機制。
二是實踐教學形式缺乏多樣性,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踐教學形式是實踐教學內容的載體,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形式應該是靈活多樣的,采取豐富多彩的實踐教學形式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但從目前情況看,許多高校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仍普遍采用社會實踐、聽講座、寫報告等傳統方式,在方式方法的運用上,只單純地依賴灌輸,忽視其他方法的運用,導致學生認真參與的愿望降低,敷衍了事的心理增強,實踐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實踐教學基地缺乏實效性,難以發揮平臺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是實現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平臺和場所,是開展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得好壞,直接影響著思政課實踐教學開的實效。然而,目前許多高校實踐教學基地的數量和質量同實際需求存在著極為突出的矛盾,許多高校對實踐基地,只掛牌子,并沒有按照學校與基地之間合作共建、雙向受益、互利共贏的原則去建設,導致學生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正面臨著無處可去的境遇。
四是實踐教學考核缺乏操作性,難以激勵學生的主動性。嚴格科學的實踐教學考核機制是引起學生高度重視,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然而,由于受到思想政治理論課傳統考核方式的影響,許多高校普遍沿襲過去單一的考核評價方式,一張試卷定高低,考核的內容單一,僅限于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考察,或是簡單機械地給學生的實踐總結或是實踐報告打個分。這種評價機制只看結果不看過程,只看書面報告,不看實際能力,對學生的實踐活動難以作出準確客觀地判斷,也無法保證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全過程圍繞該校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質量目標,循序漸進地開展各項教學實踐活動。因此,這樣的評價考核機制就很難激發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的路徑
任何創新都是在一定條件下實現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也不例外。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一項涉及面廣的系統工程,它需要社會、學校政黨領導的重視和學校所屬各部門的配合,需要人、財、物的投入和社會多方面支持,需要創造各種有利的條件。只有方方面面的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才能實現,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目標才能實現。
(一)轉變觀念,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重要地位的認識,這是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的前提條件
為了保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健康有序進行,首先需要轉變觀念,增強國家有關部門、高校領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以及學生自身對思想政治理論課讓實踐教學重要地位的認識。只有有關部門意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才能在政策上基于支持,使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有所保證;只有領導意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才會在教師和經費上給予安排和保障,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有序地進行;只有國廣大的思政教師意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才能讓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貼近社會、貼近現實、貼近大學生的生活,幫助大學生樹立并形成正確的理想信念、高尚的社會情感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只有廣大的學生在思想上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給予足夠的重視,才會身體力行,而不是僅僅把實踐教學當做一個任務來完成。
(二)拓展方式,力求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形式靈活多樣,這是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的關鍵舉措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方式是豐富多彩的,形式也是靈活多樣的,良好的實踐教學方式和形式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由于道德教育知易行難的特性使然,加之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單一、僵化等弊端,必然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因此,在“知行合一”思想理念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的實現路徑中,必須要堅持實踐育人理念,以達到寓教于“行”的效果,引導受教育者以理論知識為指導,在認識與實踐的創造性活動過程中獲得知識,形成能力,培養品德和陶冶情操。與此同時,開展實踐教學的形式應注重多樣化、層次性和過程性,讓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走出單純依靠課堂教學的單一模式,可在校內,也可在校外,可在社團,也可在基地,可在平時,也可在節假日,努力把課堂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三者有機結合起來,以提高其自身思想政治素質和實踐創新能力。
(三)增加投入,建立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這是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的重要保障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在其實踐教學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為了確保實踐教學的有效開展,就必須增加投入,建立多樣化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避免使得社會實踐教學流于形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生命力就在于理論內化到學生的日常行為中。從嚴格意義上說,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應該立足校內,走向社會,豐富學生知識,擴展學生視野,讓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各展所長、相輔相成,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體驗性和實效性,讓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思考和領悟理論的真諦。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應該以實踐基地為依托,使學生根據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需要,開展課外實踐教學活動,延長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教學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