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網絡課程學習總結

網絡課程學習總結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13 11:16: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網絡課程學習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網絡課程學習總結

篇(1)

要:本文介紹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新世紀教改項目《地方高師院校高師生網絡化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的研究背景、研究現狀、研究思路、研究內容與成果,以及研究創新點與特色、人才培養效益。

關鍵字:地方高師院校;高師生;網絡化學習;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454(2012)23-0051-03

為了促進高師生轉變傳統落后的學習觀念,引發學習方式、學習模式的變革,培養較強的網絡化學習能力,進而提升未來教師專業發展能力,項目組以網絡時代的學習理論、學習理念、學習技術、典型個案,網絡化學習環境、學習平臺建設的新思路與新經驗,網絡時代教師專業發展的新途徑,高師生網絡化學習能力培養的新模式為主要研究內容,開展相關理論研究與教學改革實踐,取得顯著成效。2012年3月,該項目被列為校級教學成果重點培育項目。同年7月,項目被評為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一、研究背景

1.新形勢要求高師生具有較強的網絡化學習能力

網絡化學習能力、個人知識管理能力和信息化教學能力已成為高師生未來專業發展的必然要求。而網絡化學習能力對于高師生而言尤為重要,是高師生畢業后“帶得走的能力”,是關乎其終生生存和發展的核心能力。[1]

2.高師生網絡化學習能力現狀堪憂

項目組經過多年的觀察和調研,發現相當比例的高師生缺乏網絡化學習能力,具體表現為:第一,沒有樹立網絡化學習的新理念,即利用信息技術支持學習的意識淡薄。第二,或者沒有掌握支持網絡化學習的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技能,或者不能很好地利用所學的ICT技能支持網絡化學習,即轉化為學習力。第三,只注重自主學習,沒有很好地利用Web2.0技術融入學習共同體。[2]因此,系統培養和提高高師生的網絡化學習能力,不僅十分重要,而且非常迫切。

3.網絡化學習方興未艾,相關學習理論、理念和技術亟待系統梳理

項目組在多年的課題研究、教研教改和自身學習實踐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學習理念與感悟,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網絡化學習技巧、經驗和典型個案,亟待進行系統梳理和提升。

二、研究現狀

目前,地方高師院校在培養高師生網絡化學習能力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問題或弊端:

(1)對高師生網絡化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深刻到位,未能厘清網絡時代的學習理論、學習理念和學習技術,開設的《學習論》、《學習心理學》、《學習科學與技術》等課程未能與時俱進,許多學校甚至沒有開設《學習科學與技術》這類旨在培養大學生信息時代學習能力的課程。

(2)教學實踐中,沒有從系統論和課程群視角出發,將《學習科學與技術》、《現代教育技術》、《多媒體課件設計與制作》和《計算機文化基礎》等課程打造成系統化培養高師生網絡化學習能力、研究性學習能力、信息化教學能力、個人知識管理能力和專業發展能力的課程群,力量分散,形不成合力。

(3)課程教學和能力培養缺乏新理論、新理念、新技術、高水平學習平臺和優質學習資源的強有力支撐和保障。

三、研究思路、內容與成果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和研究現狀分析,項目組確立了“理論分析—理念確立—課程改革—教學創新—實踐總結—經驗推廣”的研究思路,在理論探討、教改實踐、學習平臺與環境建設、學習資源開發、能力培養模式創新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1.理論探討

(1)厘清了網絡時代的學習理論和教師新角色,建構了獨特的網絡化學習理念,總結了行之有效的網絡化學習技術、路徑與策略,積累了豐富的網絡化學習的經驗技巧和典型個案。

發表相關論文9篇,其中《高效網絡化學習:理念、路徑與策略》從三個層面建構了高效網絡化學習的新理念,提出了高效網絡化學習的十大路徑和七大策略,總結了相關經驗技巧。《高師學生網絡化學習研究——基于門戶網站教育博客的角度》從時代需要和學習現狀兩個方面分析了高師學生網絡化學習的必要性,提出一種新的頗具發展潛力的學習方式——基于門戶網站教育博客的網絡化學習。在大量個案研究的基礎上,總結了博客在網絡化學習中的作用,分析了博客學習的優勢、缺陷和常見誤區,提出了“四個融合、四個結合”的博客學習新理念。并提出學習者應從理念、技術、經驗與技巧等層面加強修煉,顯著提升博客學習的質量,并建立博客學習交流的長效機制。[3]

《網絡時代的學習理念:聯結過去、現在與未來》梳理了21世紀國內外新涌現的學習理念,包括“學習是連通即網絡形成與優化”(連通主義)、“學習就是建構、建構蘊含創新”(新建構主義)、“搜索就是學習”、“學習是自我意識與自我超越”、“我們—所有人—學習”(混合學習與泛在學習)等。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學習理念與感悟,包括“學習的終極目標是止于至善”、“高效學習的六重境界”、“學習是幸福因子”、“向大師學習、與大師對話”、“四個融合、四個結合”、“學習是聯結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橋梁”等。論文提出,信息超載和知識碎片化加劇了知識惰性化,而與大師連通和對話的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個人知識管理能力和洞察力是網絡時代學習者解決信息超載、知識碎片化和知識惰性化的“四大法寶”。[4]

《網絡時代的“學習三境界”》以禪學視角提出了網絡時代學習的三重境界: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靜止和顯性化的學習;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流動和隱性化的學習;第三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生活化的學習。論文結合學習的三重境界討論了容器學習觀、連通學習觀、顯性知識的學習觀、隱性知識的學習觀和泛在學習理念,以增進人們對網絡時代學習的多角度理解。[5]《基于“平民技術”的高效網絡化學習》討論了支持高效網絡化學習的三大“平民技術”:教育博客、網絡公開課和微課程(數字故事),并總結了它們為網絡化學習帶來的成效:教育博客能夠以低門檻構建“知識網”,以低成本編織“人際網”和以低消耗進行“知識推送”。網絡公開課則能實現零投資的高質回報和零移動的全球定位。而微課程則實現了微內容與大視野的結合、微時間與大智慧的結合。[6]

《淺談網絡學習的利器——博客》討論了博客作為網絡學習利器的作用,總結了基于博客的知識管理技巧。[7]《基于社會性軟件的青少年四結合教育博客圈學習共同體的建構與實踐》提出了四結合教育博客圈學習共同體的新概念,討論了其理論基礎、意義、運行機制,并且給出了一個四結合教育博客圈學習共同體的案例。[8]《論教學中主體隱喻的嬗變及其認知詮釋》梳理了七大主體隱喻及其學習觀,并且指出知識的建構性、社會性、情境性、復雜性和默會性正逐浙成為學習理論研究的共同基礎。[9]《數字橋梁:數字時代教師的新角色》從四個方面揭示了教師作為數字化學習時代“數字橋梁”的必然性和角色內涵,將豐富和深化人們對新時期教師角色和專業發展內涵的認識。[10]

(2)建構了高師生網絡化學習能力培養的新模式,總結了相關課程教學改革的新經驗。《學習方式轉變與高師生網絡化學習能力培養》提出了“以學習理念重塑和學習方式轉變為先導,以課程群教學為基礎,專題講座、學習競賽、實踐社團為輔助,開放學習環境和優質學習資源為依托,教師引領、榜樣激勵、同伴互助、研究性學習為手段”的高師生網絡化學習能力培養新模式。[11]《高師生“現代教育技術能手”培養初探》界定了高師生“現代教育技術能手”的新概念,并且提出了六條培養對策和培養新模式:加強教學團隊建設,培育精品課程;準確定位課程,建設課程群;加強教學示范性,打造實踐教學鏈;改革考核方式,加強能力培養;形成“三階段、多渠道、系統化、全程式”的培養模式;以核心能力培養帶動其它能力,以實驗教學和學科競賽為抓手。[12]

(3)厘清了高師教師教育網絡學習平臺建設的思路,總結了學校未來教師空間站、ET網絡學習平臺建設的創新經驗。

(4)厘清了網絡時代教師專業發展的相關理論,在個案研究的基礎上建構了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師專業發展模式,提出了相關途徑、對策、方法。

2.教學改革

(1)分層課程體系打下能力培養基礎。項目負責人2008年、2009年在南京大學訪學期間,全面考察了國家級精品課程《學習科學與技術》的成功經驗,整理、匯集了相關教學資源。之后,項目組結合學校實際情況,系統梳理了該課程的教學方案、教學經驗、教學模式和教學資源等相關成果,面向非教育技術學專業高師生開設了《學習科學與技術》公選課,并且改革《學習科學與技術》專業課(提升為主干課程)及《現代教育技術》、《多媒體課件設計與制作》和《計算機文化基礎》等公共課,將學習科學的理論研究成果特別是網絡化學習的新理念、新路徑和新策略融入課程教學,提升了課程群的教學效果。

(2)“以賽代練”促進學生能力發展。項目組組織了四類大學生學習競賽,即廣西高校大學生計算機應用大賽校內選拔賽、全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校內選拔賽、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校內選拔賽、廣西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計信學院選拔賽。

(3)“專題講座”引領發展方向。項目組開辦了一系列面向大學生的專題講座,例如基于博客的網絡化學習、網絡時代的學習理論、亞洲數字化學習國際研討會參會匯報等。

(4)“教師引領、榜樣激勵、同伴互助”發展學習指導中心。項目組創建多個教學博客和博客圈,以實際行動倡導并引領高師生開展基于博客的網絡化學習。項目組指導了學校計算機協會、教育技術協會、網絡信息安全協會等大學生學習與實踐社團,并且評選和表彰了教育技術系年度“學習之星”,為大學生樹立多樣化、多層次的學習榜樣,形成了良好的網絡化學習氛圍,取得顯著成效。

3.學習環境建設

(1)開發優質網絡學習資源。《學習科學與技術》、《現代教育技術及應用》、《計算機文化基礎》、《多媒體課件設計與制作》、《Flas制作》、《網頁制作》等網絡課程和系列示范性課件先后獲得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6項。

(2)搭建高效數字化學習平臺與虛擬學習社區。利用開放網絡資源,打造了《學習科學與技術》、《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計算機文化基礎》三個博客學習平臺和《學習科學與技術》、《IT與教師專業發展》兩個博客圈,建成了教育技術學專業網絡學習平臺,這些學習平臺已投入使用3-6年,受到高師生的廣泛歡迎和好評。

(3)深度參與學校數字化學習平臺建設。項目組參與學校未來教師空間站、教師教育綜合訓練中心和自治區示范性教師教育基地的設計與建設,將項目組的網絡化學習新理念和相關成果融入平臺建設,為項目的教改實踐提供了先進的信息化教學與網絡化學習環境。

四、研究創新點

第一,圍繞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建構相關課程群,使高師生網絡化學習能力的培養具有現實的平臺與載體。項目從系統論和課程群的視角出發,將《學習科學與技術》、《現代教育技術》、《多媒體課件設計與制作》和《計算機文化基礎》等教師教育課程打造成系統化培養高師生網絡化學習能力、研究性學習能力、個人知識管理能力、信息化教學能力的課程群,從而使先進的教學理念在實踐中得到真正的生成與發展。

第二,將學習科學的研究成果與高師生的實際相結合,開展了在真實教學情境中研究網絡化學習的創新探索。項目在學習理論建構、學習理念重塑、學習方式轉變、學習技術總結、學習資源開發、學習環境創設、學習平臺打造、課程群建設、實踐教學改革和能力培養模式創新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并取得了豐富的成果。理論創新方面,從三個層面建構了高效網絡化學習的新理念,并且提出了基于平民技術的網絡化學習十大路徑和七大策略。實踐創新方面,建構了“以學習理念重塑和學習方式轉變為先導,以課程群教學為基礎,專題講座、學習競賽、實踐社團為輔助,開放學習環境和優質學習資源為依托,教師引領、榜樣激勵、同伴互助、研究性學習為手段”的高師生網絡化學習能力培養新模式。

第三,項目研究關注學習主體與學習環境的雙向建構,將學習環境的建構由教師預設的理念轉變成學習共同體的互動與共生,進而使學習者的主體意識得到了強化,學習動力得到了激發和維持。

五、項目研究的人才培養效益

項目研究達到了預期目標,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養效益:通過項目組主持的課程教學、學科競賽、專題講座和社團活動等,直接受益學生人數超過6000人。獲得國家獎學金、通過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和計算機二三級考試的學生人數呈現穩步上升趨勢。

參考文獻:

[1][2][3]鄭小軍.高師學生網絡化學習研究——基于門戶網站教育博客的角度[J].教育評論,2011(6):36-38.

[4]鄭小軍.網絡時代的學習理念:聯結過去、現在與未來[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5):22-25.

[5]張霞,鄭小軍.網絡時代的“學習三境界[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6):93-95.

[6]張霞,鄭小軍.基于“平民技術”的高效網絡化學習[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7):163-165.

[7]黃彧,鄭小軍,杜英俊,陳鳳.淺談網絡學習的利器——博客[J].中小學電教,2010(9)下:3-4.

[8]鄭小軍.基于社會性軟件的青少年四結合教育博客圈學習共同體的建構與實踐[J].現代教育技術,2008(8):54-57.

[9]楊滿福.論教學中主體隱喻的嬗變及其認知詮釋[J].全球教育展望,2010(2):11-15.

[10]鄭小軍.數字橋梁:數字時代教師的新角色[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1(11):18-20.

篇(2)

1.要以學生為主體

素質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原則,因此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信息技術的相關技能發揮也要與學生對課本的挖掘結合。也要制定相應的信息技術課程不同學段的目標和內容與其認知發展水平相對應。

2.實踐操作性

網絡環境信息技術要讓學生進入實踐操作,一定要讓他們親自操作實踐,否則就成了紙上談兵,不會見效,實現文本講授和實踐操作的整合。

3.信息化和網絡化密切結合

學習的人要提高信息處理的能力,而他們則要利用一定的工具進行信息處理,特別是對相關信息的整合處理,就是要在網絡下才能實現的。

4.創造性

網絡環境下信息技術校本課程開發研究與實踐是一個步入學校課堂教研比較短的事物,它需要不斷地創新總結,不斷提高理論和實踐,網絡是信息技術課教學的基本要求和本質反映,因此要有創造性。

二、網絡環境下校本課程探究

校本課程教材是實施網絡教材、網絡環境下信息技術開發研究與實踐的載體,要依據它為內容進行網絡環境下信息技術的整合。同時,將這一內容在新型技術課程中進行嘗試和探究。作為教師要積極探索,認真鉆研,使這一校本課程的教材內容和結構設計建立在網絡背景的理念基礎上,引導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得以提高以及信息技術素養和綜合能力的提高,為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的新型人才而服務。因此,可以從教師、學生兩個方面來進行。

1.強化教師的培訓

作為學校要建立校本課程的資源網站,讓老師充分發揮網絡技術上的優勢,使所要研究的校本課程發揮網絡技術,不斷推進教材的出新。教師要利用網絡條件下使用信息技術手段去研究和實踐校本教材,要提供合理、豐富的網站鏈接,給學生的學習創造條件。應該利用學校的網絡資源庫提高教師對校本課堂的研究,不斷總結經驗及教訓,形成階段性的理論。有計劃地進行教師培訓,熟悉網絡環境下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校本課程研究和實踐的一般程序和要求,要懂得此項研究和其他的一般學科是有其不同的特點,強化教師這一內容的培訓。要研究教學方法,研究實施措施。還要改變傳統的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不能主觀臆斷,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學習,研究出有利于學生的自評和互評的評價策略。通過激勵性的評價快速促進學生適應網絡環境下微機技術校本課堂的教學效果。

2.強化學生的學習

篇(3)

關鍵詞 智能化網絡考核平臺 工學結合 高職課程考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1 問題的提出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利用學校、企業兩種緊密聯系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專業知識、職業能力和競爭力為核心,采取學生參加實際工作和在校學習相結合的課程教學模式,它是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培養適應市場經濟發展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的一種新育人模式。這必然要求考試評價方式多樣化,能夠綜合體現學生的綜合素養。①

目前高職院校正在逐步探索以“項目教學”為主的工學結合課程改革,對于課程考核方面,也試圖將原有的完全期末試卷考試的形式,改革成“以過程為主、能力考核為主”的考核形式,但是考核方式的改革過程中,我們難免遇到各種問題:

(1)教師不能及時總結與學生進行反饋和交流。教師只是將學生成績進行簡單匯總后上報教學管理部門,成績出來后就將教學環節視為結束,不對學生的考試答題情況進行深層次分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不能及時與學生進行反饋與交流。

(2)難以通過考試來提升學生的實際技能。傳統考試注重理論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考查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理解了多少,或者學生能背下來多少,而且學生在考試完成后,就會將所記的知識拋到腦后,這與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是不相符的。

(3)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大部分期末考試和平時的考核,都是事先告知學生考核的范圍,讓學生加以復習準備,學生在查閱資料、復習知識的時候都是為了考試而進行的,學生在考試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作弊的行為,這樣不僅沒有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且難以培訓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4)教師的工作量大。在高職院校,很多專業教師一門課程要帶上幾個班級的學生,或者同時教授幾門課程,在平時或者期末的考核中,需要審閱和批改上百份的試卷,并且進行分數的核算、統計和最后的登分以及試卷的分析,這就要求教師花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5)造成人員與物質資源的極大浪費。傳統的考試中需要專門教務處人員進行考試的安排、考場編排和試卷的清點,需要動用大量的教師進行出卷、監考、改卷,需要占用幾天甚至一周的時間來進行考試,同時需要花費大量的紙張進行試卷的印制,一次考試需要多個部門共同協作才能完成,這些都造成了人力和物力上大量的浪費。

因此,我們有必要探索一套真正適合高職院校改革的“高效、實用”的考核模式和體系,而本研究認為構建智能化的網絡考核平臺是適應和推動目前高職院校改革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

2 智能化網絡考核的界定與研究現狀評述

所謂智能化網絡考核,是指通過計算機隨機出題,同時出題機構要不斷地擴充及修改,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在計算機上答題,答題完畢后老師和學生可以馬上知道成績。②考試系統可以根據教師的需要隨堂進行,也可以根據需要調整成為局域網或外網,以增強考核的靈活性,使考核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考核后系統可以自動生成班級考試成績表和做出學生試卷的分析表,教師可以根據系統反饋意見,在網絡平臺或課堂上與學生交流;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考核查看自己的不足,通過網絡平臺的教學資源庫和在網絡上查閱相關資料進行自主學習。本研究認為,在信息化時代,高職院校智能化網絡考核平臺建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又離不開網絡考核平臺。

目前國內外教育界大部分專家都已認可高職課程信息化考核是教學改革的需要,是教學改革發展的必然結果。③國內關于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網絡考核平臺的硬件結構與數據庫結構設計,無紙化考試系統的功能結構、實現過程及運行環境的研究等方面,大部分研究都是關于網絡考核的程序和軟件的設計方面;有些教育學者也提出關于英語、會計等具體課程的無紙化考試的改革,但只是單純的題庫、試題的組合,沒有形成有效的體系,尤其是適合工學結合、項目教學的課程改革要求的網絡考核體系;而且學者們過多地關注網絡考核與學生能力的提升問題,本研究認為網絡考核只是一種手段,高職院校網絡考核平臺建立的真正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素質,推動課程改革。

3 研究目標與內容

(1)分析目前高職院校考核方式現狀及問題。對目前高職院校課程考核改革的現狀進行分析,找出改革中教學考核方式、內容存在的問題并加以分析。

(2)總結與借鑒國內高校智能化網絡考核平臺建設經驗。通過考察和調研等形式對國內高職院校智能化網絡考核平臺建設的現狀進行總結,分析問題,總結經驗,為后續研究奠定基礎。

(3)初步構建高職院校智能化網絡考核平臺。通過專家座談,對同行、學生進行訪談和研討等形式,借鑒國內外高職院校成功經驗,從考核模塊、考核系統、考核方式、考核內容、考核時間等方面進行探索,構建智能化網絡考核平臺。

(4)網絡考核平臺題庫開發與設計原則、方向和內容。對網絡考核題庫開發規則、設計原則,題庫開發的數量、試題題型、知識點體現、能力點考核,組題的方式原則、難點比例,試題評分細則、考試形式、試卷分析與問題反饋等方面進行全面詳細的研究。

(5)探索如何利用網絡考核平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研究如何以網絡考核平臺為基礎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分析如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來帶動網絡考核平臺的建設,從而探索高職院校智能化網絡平臺建設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互動模式。

(6)以湖南某示范性高職院校為個案進行實踐研究。以目前正在建設網絡考核系統的湖南某示范性高職院校為個案,選取具有代表性的院系、專業和課程進行實踐性研究,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對改革的效果進行評價。

(7)對初建平臺進行改進,構建高職院校智能化網絡考核平臺和學生自主

學習能力培養的基本模式。根據實踐研究,對構建的智能化網絡考核平臺進行修改和調整,總結出高職院校智能化網絡考核平臺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基本模式,以便推廣。

注釋

① 葛曉忠,項芳.基于高職“工學結合”課程考試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價值工程,2012(12).

篇(4)

關鍵詞:互聯W時代;網絡營銷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

計算機技術和移動互聯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促使地方高校緊跟時代步伐,進行教學改革。《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推進教育信息化,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在此影響下,網絡營銷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智能移動終端,使移動技術與數字化學習相融合形成在線學習,學生可以隨時訪問一些網站,了解網絡營銷的最新動態。混合式教學模式就是把面授式學習和在線學習的結合起來,借助移動互聯網絡,部分教學內容上實行網絡教學。學生通過在線學習,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能夠及時與教師和同學們進行互動,探討課程的最新前言知識和實踐活動,使網絡營銷的教學過程移動起來。

一、網絡營銷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的必然性

1.互聯網絡的快速發展促使網絡營銷課程進行教學改革

隨著中國互聯網絡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APP、智能手機、4G網絡及無線網絡技術,正在改變社會的網絡營銷方式,同時改變了大學生的學習方式,促使任課教師必須對網絡營銷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網絡營銷課程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掌握網絡營銷的操作思路和相應運作技巧,因此必須在網絡教學過程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網絡資源,優化課堂教育過程,增強學生利用網絡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學生在網絡營銷方面的創新及實踐操作能力。在當今移動互聯網絡時代,網絡營銷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更應該緊跟時代步伐,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引導學生提高信息技術的實際應用技能,推動學生自主學習和團隊學習,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

2.慕課的興起給網絡營銷課程傳統教學模式帶來沖擊

慕課是指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成功應用于教育領域,開放式教育理念很快便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同。慕課這一概念提出之后,立即并被許多高校整合和嵌入。由于網絡營銷課程應用性和實踐性都很強,但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受到教學環境、教學設備等多重因素限制影響,無法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移動互聯網時代,知識更新速度日益增快,要想快速把新的網絡營銷知識融入到課堂中,適應95后新生代碎片式學習的特點,師生、學生之間應借助信息化技術進行互動交流,就要突破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限制。

3.混合教學模式是網絡營銷課程教學發展的趨勢

混合式教學模式將面對面交流的優勢與開放的網絡資源相結合,即彌補網絡營銷課程傳統教學內容單調,枯燥;又彌補在線學習時缺少監督者,無法答疑解惑不足。在線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在網絡營銷課堂上進行解答,在課堂教學中,也可以通過一些學習軟件及其他學習資源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消化和運用網絡營銷知識。因此,集面授式教學與在線學習為一體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必然成為未來網絡營銷課程教學改革的方向。

二、網絡營銷課程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可行性

1.互聯網的高普及率為網絡營銷混合式教學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2016年工業和信息化部了8月份數據,我國網民規數量7.31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3.2%。截止到2016年12月末,我國移動電話用戶13.09億戶,4G智能手機用戶比重過半,。移動互聯網絡在地方高校基本已經全面覆蓋,這為網絡營銷實施混合式教學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與此同時,智慧校園、微課、慕課等等已進入應用之中,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給網絡營銷混合式教學提供技術支持。

2.教師信息化素質的提升為網絡營銷實施混合式教學提供了人力支持

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教師隊伍信息化培訓力度,各地方高校也在不斷進行教育信息化改革探索。通過開設微課和慕課等方式,讓更多老師參與到網絡教學中來,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促進優質資源共享,為網絡營銷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奠定良好基礎。作為教學中的主力軍,80后青年教師在中小學接受過系統的信息課程教育,大學又趕上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十年,在網絡營銷教學過程中信息應用能力較高,為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提供人力保障。

3.“95后”更容易接受網絡營銷課程實施混合式教學

目前在校學生一般都是“95后”,他們年輕、思想活躍、勇于接受新鮮事物。他們在互聯網絡環境下長大,從小就接觸網絡,對網絡操作非常熟悉,利用智能手機網絡化和數字化的生活方式已經成為主流。在這種背景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將在線學習融入到網絡營銷課堂教學中,更容易被他們接受。互聯網內豐富的教育資源會讓他們從中學到更多最新的網絡營銷知識和技能;同時,在線學習過程中如果存在疑惑,可以在課堂與老師和同學進行討論、交流,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熱情,提高網絡營銷課堂教學效果。

三、基于互聯網時代下的網絡營銷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

1.進行網絡營銷課程分析

網絡營銷課程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首先要對網絡營銷課程進行分析。分析主要分為四個方面:一是分析網絡營銷的學習環境,混合式教學要求學生具備相應的技術條件,如果技術環境不滿足,無法開展混合式教學。二是分析網絡營銷學習需求,主要考察在知識的獲取、技能的提升、情感認可和學習動機等幾個方面是否達到學生期望。通過分析網絡營銷學習需求,幫助任課教師確定課網絡營銷教學目標,科學設計混合式教學內容,使教學效果達到預期目標。三是分析網絡營銷學習內容,明確學生在課程中所需獲得的知識、技能和行為經驗,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網絡營銷知識體系,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四是對學生進行分析,包括學習風格、學習態度和行為特征,為設計教學活動提供依據。

2.設計網絡營銷教學內容

混合式教學是將面授式學習與在線學習相結合,因此,設計網絡營銷教學內容時,應注意在學習的設計。在線學習過程中學生要制定學習計劃,按日、周、月、季等時間長度做標準,給自己制定學習任務,結合教師要求,促進學生有計劃學習。學生可以實施資源共享,不斷充實自身的資源庫;通過論壇、微薄、微信等方式與同學及老師針對網絡營銷特定問題進行交流討論,對討論結果進行總結,在課堂中進行說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不僅要把重點和難點講透徹,還應幫助學生答疑解惑。進行在線測試,通過在線測試,能夠檢查學生自主學習情況,同時也可以利用在線測試考核學生的網絡營銷實踐操作能力,評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3.改革網絡營銷考核體系

混合式教學模式強調的是以學生為中心,在期末考核時應采用多個評價維度考核學生的網絡營銷知識掌握情況和能力發展水平,為網絡營銷混合式教學效果提供反饋信息。評價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在評價過程中應側重于形成性評價,即通過在線測試考核學生知識點的掌握及應用程度、階段性作業完成情況、在線學習數據以及學習態度等四個方面來評價。總結性評價主要是指通過形成性評價總結情況,再結合期末考試成績作為綜合成績。在形成性考核過程中,要根據評價對象和評價目標來確定評價工具。例如對學生的學習態度進考核,可以采用在線問卷調查,根據結果進行分析;對于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則通過在線測試和卷面測試,以此來查看學生對網絡營銷知識的掌握及應用程度。

綜上所述,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教育信息化不斷的發展,學習模式也在不斷改變。網絡營銷課程也在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在這種背景下,混合式教學應運而生,它在教育理念、教學方式上較以往教學方法有所突破和創新,與時俱進,將面授式教學與在線教學有效融合,將以教師為中心的面授式課堂教學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在線學習,在課堂進行討論和解惑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必將成為未來網絡營銷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篇(5)

摘 要:開發網絡應用程序集成到網絡教學平臺,網絡課程,網絡教學平臺,可以互相溝通,記錄和保存的數據,學生的學習過程。在線課程測試,以便找到網絡課程運行錯誤,程序執行過程中,測試的目的是盡可能暴露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網絡課程,網絡課件

(一)網絡課程和網絡課件的概念

1、課程

本課程式學校整體教師的指導下,學習者的學習活動,包括一個廣泛的概念,包括教育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甚至評價方法。

2、網絡課程

網絡課程是指一門學科的教學內容,通過網絡性能和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

3、課件

本課件事根據教學目標設計,計算機性能的一個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學計劃,反映了一定的教學策略。

4、網絡課件

網絡課件是網絡課程,網絡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網絡課件的類型

1、從應用形式分類

(1)課堂演示型網絡課件

課堂演示型網絡課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使用的計算機上演示了一些微觀現象或動態圖形或抽象的比喻。

(2)個別化學習型網絡課件

個別化學習型網絡課件是為學習者提供個別化學習環境,獨立的學習者,通過互動學習的網絡課件,以達到學習目標。雙向互動的網絡課件也各不相同,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這反映了不同的教學或學習策略,形成了不同模式的網絡課件,包括鉆型網絡課件,網絡課件,網絡課件模擬,測試型網絡課件,網絡課件解決問題和探索式學習的網絡課件。

(3)協作學習型網絡課件

合作學習強調合作與交流,在學習過程中,以激發學習者的興趣和動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相互作用,并表示通過小組討論,交流思想和方法解決個別學生的問題,暴露每個人學習的思維過程,總結使有機會體驗到自己的認知過程,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學習策略的總結和反思,相互討論或交流學習的策略。同時,協作學習的重點建設的意義,幫助培養學習者的主觀性和社交技能,以使學生全面發展,并學習彼此。通過學習者互相幫助對方來實現在共同發展的目標。

(三)網絡課件的設計與開發

完整的網絡課件設計與開發包括:需求分析、課件需求規格說明書編寫、課件結構設計、學習環境設計、腳本編寫、課件開發、與網絡教學支撐系統集成、測試評價和修改等8個階段。

1、網絡課件需求分析

網絡課件的需求分析,對網絡課件的內容、用途、使用對象、課件類型、運用環境等各方面的條件進行分析,以確定的目標和規模的課件開發,估計的成本和效應的課件,并據此制定課件開發計劃。這個階段包括學習者分析、課程教學大綱、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分析。網絡課件設計者對課程的特點進行分析,明確課程的使用對象、課程明確使用的初始容量和課程的課程要求,以達到學習目標,課件設計,開發能力和開發環境,時間,經費的限制分析,選擇網絡課程的模式。

(1)學習者分析

學習者分析,結合網絡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分析,對學習者的知識基礎、認知能力和認知結構變量進行分析。

(2)課程教學大綱分析

教學大綱是概括的形成規定的課程內容,體系和范圍,它提供了實質性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也是課程中寫作課件的直接依據,但也可以作為直接直接檢測教學的質量。教學規模有直接的教育意義。教學大綱應注意的原則,科學,思想和主觀聯系實際,基礎性,系統性的準備。

(3)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分析

課程目標分析,以確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內容順序。根據教學目標的意義和不同的方法,教學目標可以分為教學目標和教法目標。教學目標的分析方法通常被歸類分析,信息處理分析方法,層次分析法(AHP)和SIM分析。

(四)課件需求規格說明書編寫

完成需求分析階段工作的基礎上,要編寫網絡課件的需求規格說明書。需求規格說明,也稱為功能規格說明或系統規格說明,它是一個準確地描述了網絡課件系統的功能和性能,必須提供其考慮的限制。需求規格說明是網絡課件設計的藍圖,是系統測試和用戶文檔的基礎上,通過書面形式的要求規范手冊描述,外部網絡課件體統的預期行為的可視化和用戶行為,從而形成網絡課件的一個完整的了解。網絡課件需求規格說明書。一般包括設計 目標,需求分析,選擇和分析的媒體,網絡課件模式分析,網絡課件的結構和學習環境的設計。

1、網絡課件的結構設計

網絡課件的結構設計包含知識的戰略組織,在實際生產中制作中,網絡課件的知識水平按照組組織分成縱深型和平面型。

(1)縱深型知識點組織方式是指和一個學習主題相鏈接的知識節點具有較強的因果關系,將學習過程導向縱深,學生的學習過程具有一定的連貫性,不會因為知識節點的跳轉而轉到關系不大的知識節點上。一般來說,縱深型的知識節點組織方式是面向一個問題解決,利用網絡課件引導學生不斷深入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

(2)平面型知識節點組織方式是指和一個學生主題相鏈接的知識節點具有平行關系,一般是輔或支持性知識為主題的學生,如各種方案、背景知識、方法論知識等。

2、診斷測試與學習控制

診斷的目的是確定學生是否儲備知識以滿足新知識的學習需求,并找出原因,讓學生找出犯錯誤的原因是教學的必備環節。診斷測試用以檢測學生值錢獲得的新的知識或用于安排教學內容的把握程度。

學習者控制和程序控制是學習控制的策略包括。在網絡環境下一般采用學習者控制而傳統的 CAI 課件一般采用程序控制。

研究表明,在網絡課件的學習環境中,學習者控制是完全的不適當的,自我調節能力差的學習者可能一無所獲。而太多的程序控制和外部支持又不利于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個有效的認知支架,幫助學生做出合計的學習決定,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學習自主性的發展。這就要求體統的設計過程中,發現學習者控制和程序控制的切換點,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控制的情況下,溫和的提示,以引導學習者。(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基于工作過程課程體系、層次學習結構。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0) 10-0000-01

How to Improve the Network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bility of Computer Major Students

Sui Chunrong

(Xingtai University,Xingtai054000,China)

Abstract:The student’s ability raising are based on the school’s curriculum system and curriculum content and learning method. This paper will tell you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network skills insystem construction,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learning methods .

Keywords:The course system based on the working process;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learning

近年來,隨著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學生的基礎差異較大,興趣愛好各異,計算機專業的情況也如此,學校傳統模式的教育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教學中,既要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的能力,又要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因此,在計算機技能教學中,采用“重基礎、重能力”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提高自身素質,苦學多練,為將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課程體系建設

計算機網絡技術是計算機專業的專業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建網-管網-用網”的職業能力,讓學生在“建網-管網-用網”工作過程中獲得所需要的知識技能。

針對提高學生的網絡技能的方法,首先針對這三種要求確立相應的課程體系,它的構建是基于工作過程的,也就是與整體化的實際工作過程相聯系。在制定計算機專業的教學計劃時,要求所有學生掌握計算機專業最基礎的課程,如操作系統(Windows XP)、計算機網絡基礎、網頁制作這三門課程,并需要了解學習期間所有計算機專業課程,由于基礎差異或以后要從事的職業方向不同,在對待余下的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掌握程度上,可分別實施教育。對將從事網站制作的大部分女生和部分男生,要求其掌握Photoshop、Flash、ACCESS、SQL、ASP等軟件的操作技能;對將從事計算機網絡維護的大部分動手能力較強的男生和部分有興趣的女生,要求其掌握計算機發展概況、計算機組網和維護技能;對將來進行網絡搭建的學生來說,要求其掌握交換機和路由器知識,能夠調試交換機和路由器,能對網絡出現的問題進行處理等課程。采用這種方法,將使所有學生在了解計算機的各種課程的基礎上,能有重點地掌握或精通某一方面的課程,為今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通過調研,針對網絡工程、網絡開發、網絡藝術設計三個方向的崗位創建具體的學習情境--教學項目。教學項目中注重工學交替及“雙證”課程的融合。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是一個動態建立過程。要根據行業制定的課程標準、教學大綱等,并及時進行調整和完善,要保證課程內容體現職業性,必須有行業、企業專家技術人員共同參與課程建設的全過程。尤其是在崗位工作過程(任務)調研與典型工作過程(任務)歸納、行動領域確定、課程內容設置等方面,必須要征求行業、企業專家意見并進行論證,才能確保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的針對性與適用性。能夠根據行業調研信息和企業專家的反饋意見,及時進行調整和變化,以適應行業發展和社會需求。

二、課程內容

突出實踐,基于工作過程的崗位實踐能力目標主要指培養“建網-管網-用網”三個模塊的實踐能力。本專業依據工學交替構建模塊化課程體系,與行業、企業深度合作,以實際工作過程制定的工作任務為載體,以職業能力為主線,形成課程標準,重組課程內容。課程內容的設計以層次結構呈現,例如網絡課,它的結構包括:

(一)基礎層次學習

理論上讓學生掌握網絡搭建和維護基本知識,并在實踐中掌握網絡搭建和維護的方法。

1.要理解網絡設計所使用分層模型和分層方法,例如OSI七層模型。

2.網絡基礎知識。這將幫助你了解用于構建網絡的最基本的設備,這包括路由器、集線器、交換機和防火墻等一切設備。

3.TCP/IP網絡協議。這是大多數計算機在網絡上相互通信依據的標準。這將教會你網絡部門提供的基本應用服務,如域名服務(DNS)和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NP)。

4.簡單網絡管理協議。這是以所有的網絡設備中的最普遍的方式訪問管理數據的最常用的方法。應讓學生掌握常見協議,如:以太網協議,FTP協議,RIP協議,OSPF協議,ICMP協議,SMB/CIFS協議等。就是對路由協議的精確掌握,路由是整個互聯網最基礎的,最重要的,也是最精髓的東西。其他的東西可以認為是基于IP的具體應用和改良,如vpn,mpls等等。

(二)高層次學習

需要掌握常用的鏈路層技術,包括常用局域網技術和廣域網技術,例如以太網的鏈路管理csma/cd,二層尋址,具體的協議封裝,Frame-relay的虛電路的設計思想和二層尋址方法等等。鏈路技術過于繁多,全部掌握是不可能的,只要掌握常用的,對于其他的,讓學生作為了解也就足夠。在技能上讓學生學會交換機和路由器的高級設置。

(三)更高層次學習

學習一下物理層技術,例如信號編碼和調制,其中很多內容和通信技術相關。有了這些基礎,就可以知道在物理介質中信號究竟是怎么傳輸的。另外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些IOS的命令,對于IOS,讓學生掌握常用的就可以,其他的可以在工作中查閱手冊。

三、學習的方法

技術是在實踐中鍛煉和積累下來的,要踏實并且勤學苦練,在學習中我們應該讓學生掌握這種學習方法,有目標積極地學習和實踐。

(一)學會歸納

學習知識或者技能的過程,不但需要我們掌握各種相關知識和技能,也能抽象出獨立的思維體系,抽象出來的思維體系不僅適用于網絡技術,也對其它學科學習有一定促進作用。

(二)學會記憶

對于網絡,具體技術很多,但是常用的卻很少。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學會如何去記憶這些網絡技術,能在最短時間內找到這個知識點在什么地方,并回憶起來,能在網絡出現問題時或一些其他環境中能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來解決問題,苦學多練才是學習網絡知識的重要方法。

(三)學會記錄

再好的記憶不如落實到紙上,學習也是如此,把具體學習過程記錄下來,為以后的學習工作提供資料。

(四)學會總結

教師在學生解決了問題后,要求學生不斷總結,既要求掌握排除故障的方法,也要求牢記出現問題時的錯誤操作方法,以免在以后的操作中犯同樣的錯誤。總結要及時進行,總結之前,學生學到的是很多知識點,通過總結可以讓學生看到的是一個知識面,將多個總結拼在一起,就能得到對于相關知識的整體認識。

(五)學會思考

對于一個知識點,每次思考,對于知識點的理解都會不同,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思考,才能把所學內容記憶最深。

(六)學會描述與表達

通過給他人講解與描述,可以鍛煉自己的各種能力,這就是深入的學習方法。講在學習中永遠都是一種好的方法。我們只有真正明白了一個道理,才能講述給別人聽。另外多與同層次或者水平高的同行交流,也會從中學會不少自己欠缺的內容。

(七)學會自學

現在獲取知識的方法很多,但在具體學習中,傳統的紙質教科書依然是學生主要的學習資料,但也可以從網絡上找些相關案例來學習和借鑒,這對學生加深教學內容理解和擴展知識面都有很大的幫助。

通過使用這樣的課程體系,加上我們上述的學習方法,學生的網絡應用及操作技能會有極大的提高。

篇(7)

一、經濟數學基礎網絡課程設計、開發的目標

經濟數學基礎網絡課程是教育部實施“新世紀網絡課程建設工程”中第二批網絡課程建設項目。本項目設計與開發的目標是通過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教育技術,使更多的學生能夠利用最先進的教學手段,共享國內本課程最優秀的教學資源、教學輔導和教學支持服務,使學生能夠在虛擬真實的網上課堂教學環境和實時與非實時的交互學習中得到良好的遠程開放學習的支持服務。

總體目標:按照國家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實施要求和標準,高起點、高質量、全方位進行設計與開發,爭取在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教學環境的構建、多媒體網絡技術應用的創新等方面爭取有所突破,達到先進水平。學科目標:按照本課程的培養目標要求,改革教學內容,優化內容體系,在保證“必需、夠用”前提下,保證課程內容體系的先進性和科學性。準確把握經濟數學基礎課程的定位和學科發展,力求既保持本課程學科體系的合理性和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又不失經濟概念的嚴謹無誤和時代特征,真正體現“以數學為本,以經濟為用”的經濟數學特點。

教學目標:使學生通過本網絡課程的學習,對微分學、積分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線性代數的思想和方法有初步認識,初步掌握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邏輯推理以及基本運算能力,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經濟分析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設計目標:按照現代教育理論,遵循遠程教育規律,符合中國遠程教育特點和實際,進行一體化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提供盡可能豐富和可選擇的教學資源。技術目標:根據教育部頒發的《新世紀網絡課程建設技術規范》,充分運用現代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依據經濟數學基礎的教學大綱和網絡課程總體設計方案,為學生提供一個聆聽名師講課的虛擬真實的網上課堂,營造一個個別化學習與協同化學習的良好環境,創造一個層次連貫、查找便捷、導航清晰、資源豐富的學習平臺。

二、經濟數學基礎網絡課程設計思想與開發特點

經濟數學基礎對于學生,特別是學經濟的學生來說是困難較大的一門課程。我們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對于學生的需求已有了充分的了解。所以在網絡課程的制作過程中充分體現了我們的設計思想。

1.以學生為中心

網絡課程的設計在遵循遠程教育特點的基礎上,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加強課程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分析,注重遠程教育學習者的特點和需求分析,開發體現遠程教育特點的個性化網絡學習環境。學生進入經濟數學基礎網絡課程系統后,首先聽到非常謙遜、熱情、親切的“歡迎詞”,使學生了解到在經濟數學基礎網絡課程的學習空間里,自己是幸運的、自主的、主動的,若在學習中遇到難題、困惑,只要告訴課程組的老師,就將得到及時、圓滿的解答和幫助。

學生在開始課程的學習之前,可以選擇課程主頁中的“課程說明”欄目,了解課程概況,明確學習內容;通過“使用指南”了解本網絡課程的特點、欄目設置及使用方法和需要的基本網絡技能等情況。在做好必要的準備后,可以按照主頁中設置的“課程序言”、“教學內容”、“復結”三個方面的各個欄目,選擇自己需要了解的課程序言,或正在學習、復習的篇章節知識點,可獲得個人的筆記本、書簽、電子信箱、課程信息和學習資源、課后作業、綜合練習、本章作業和階段測試。充分體現了個別化自主學習情境。

2.注重教學過程設計

經濟數學基礎網絡課程不僅對教學內容進行了詳細、周全的設計,而且十分注重教學過程設計和學習支持服務。為了彌補學生基礎知識的不足,網絡課程首先給出預備知識的簡要回顧,并采用按章節組織,每節包含若干個知識點的結構來表現。每章的課堂教學前首先給出教學內容結構。每節課的“課堂教學”前給出教學目標,教學組織安排名師進行“內容講解、例題講解”,并配有“跟我練習、課后作業”等助學環節。為了引導和鼓勵學生多做練習,我們精心設計了“例題講解、跟我練習、課后作業”等循序漸進的三段式導學方式,使學生真正學好經濟數學基礎這門難度較大的課程。在每個知識點中除了課堂教學外,還配備了典型例題講解,和多種題型的“綜合練習”,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練習機會,提高學習效果。“參考資料”將直接按資料索引連接到有關網站的電子圖書館的資料源上。若干聯系較密切的章節的內容將提供“階段復習”和階段測試。課程結束后,學生可以點擊“課程總結”和“總復習”,全面總結本課程基本概念、主要方法、典型例題等。登錄課程討論區,學生可以參與討論提出問題,并得到老師的指導和其他同學的幫助。最后,本網絡課程還制作了四個專題講座,補充相關學科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濟數學應用能力。

3.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

結合我國實際,堅持傳統媒體與現代媒體相結合,充分發揮各種媒體不同的教學功能和作用,注重多種媒體在網絡課程中的優化、整合和一體化設計。

從1998年起即已經投入使用的經濟數學基礎多種媒體一體化教材是在眾多著名數學和經濟學專家以及遠程教育設計專家的直接參與下,按照學生業余自主學習的需要和媒體的各自教學功能設計編制的,主要媒體有文字主教材、文字輔教材、電視課錄像教材、VCD教材、錄音教材、經濟數學基礎學習指南(VCD)、CAI課件、速查卡等。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遠程教育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不僅是靜態的實物媒體教材,更主要的是從網上的文本、圖片、圖像、動畫、音頻、視頻等可交互、動態的教學資源中獲取。因此,充分利用已有的優秀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一流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是非常必要的。

4.加強學習的交互

經濟數學基礎網絡課程中,不僅構建了虛擬真實的人機交互的課堂教學環境,使學生可以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學習媒體,組建自己的學習模式;而且還在“跟我練習”、“典型例題”欄目中采用模擬“教師”分析指導、人機交互的學習方式。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逐步掌握課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5.先進實用的技術

本網絡課程在技術手段運用上,實現高標準、多接口、廣適應。以教學過程為線索,合理使用各種技術,做到既保持技術先進性,又保證教學實用性。

(1)視頻流“文字流

本網絡課程在內容講解、例題講解、總結、復習等欄目中使用視頻素材進行講解、展示的頁面中,廣泛采用視頻流“文字流技術。視頻流能模擬教師講課環境,提供生動直觀的現場感受,文字流提供或全面的或細致、準確的概括性描述,視頻流與文字流兩者互為補充,構造成一個網上個別化學習的良好環境。

(2)Flas

通過采用Flash的矢量動畫,能夠保證較低帶寬下仍然有較好的畫面質量,對屏幕分辨率有較好的適應性。還能夠提供較強的交互性,并且能夠下載后使用,對幫助學生自主化學習提供了強勁的支持。

(3)全局概念檢索

采用SQL2”””后臺數據庫提供的先進技術,設計結構合理,邏輯關聯清晰的數據表,功能強大,操作簡便,支持多種操作平臺。為其他開發工具提供良好的數據接口。使用內嵌式網頁設計語言PHP,和服務器內置式的JavaScript腳本語言結合,能夠快速地執行動態網頁,并提供對SQL2”””后臺數據庫的支持。實現數據查詢、檢索等功能。通過全局概念檢索,學生可以隨時在經濟數學基礎網絡課程中的任何一處檢索自己需要溫習的概念,系統將給出該概念的解釋及所在知識點的鏈接,學生可以簡單地回顧該概念的定義或選擇重新學習相關的知識點,充分體現了利用遠程教育技術實現自主化個性化學習的思想。

(4)網絡版的雙帶寬支持

本網絡課程采用了大量視頻素材,而視頻素材對網絡帶寬要求較高。考慮到學生上網條件的差異,本網絡課程采用了雙帶寬支持。無論窄帶上網還是寬帶上網,均能充分發揮網絡的性能達到最好的使用效果。

(5)單機版中的自測功能

本網絡課程在現代遠程教育環境下,利用Internet實現自主化、個別化形成性考核與評價,提出了網絡化通用無紙化作業系統的設計思想。開發了一個功能完整、簡便實用的無紙化作業、自測系統。該系統采用通過網絡下載題庫,脫機完成答題,利用電子郵件回傳答卷,既充分利用了網絡傳輸快捷、方便的特點,同時又節省了上網時間,減輕了網絡負荷。

三、結論

通過經濟數學基礎網絡課程的開發,我們認為網絡課程開發應滿足如下基本要求:

1.網絡課程的建設要基于遠程教育的特點,要以學習者為中心,要能提高學習者學習興趣與自覺性。

2.網絡課程的啟動要有相對穩定的教學大綱,科學合理的整體設計,完整的文字與制作腳本的電子文檔。

3.網絡課程的開發必須滿足在互聯網上運行的基本條件,要具備安全、穩定、可靠、下載快等特點。

4.網絡課程文字流中的有關名詞、概念、符號、人名、定理、定律和重要知識點都要與相關的背景資料相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久免费的av在线电影网无码 |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无码| 免费a级毛片18禁网站app| 国产裸体xxxx视频| 韩国三级大全久久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老阿姨| 国产猛烈高潮尖叫视频免费| 亚洲风情亚aⅴ在线发布|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新浪| 三年片免费观看大全国语动漫|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 中文字幕人成无码人妻| 护士奶头又白又大又好摸视频| 国产97在线 | 中文| 国产av国片精品|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永久|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国产八十老太另类|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 日本韩国男男作爱gaywww | 202丰满熟女妇大| 又黄又爽又高潮免费毛片| 内射交换多p国产|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激情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 久久九色综合九色99伊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ⅴ| 国产一卡2卡3卡4卡网站免费| 88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电影|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а天堂中文官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a∨| 又大又长粗又爽又黄少妇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 | 日韩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