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5:30:4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年終審計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成本控制;人才瓶頸
隨著企業組織形式由個人獨資、合伙制向股份制企業轉變,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的是股份制企業。股份制有許多優點,它能最大程度地匯集社會閑置資金。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為了節約成本,采購變為全球采購,為了更多地賺取利潤,銷售業變為全球銷售;此外,某些行業如汽車制造業、能源行業需要大量的資金,股份制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但股份制企業不像個人獨資或合伙企業的企業主能夠參與企業管理,股份制企業股東眾多,企業大多交由職業經理人管理,股東需要監督職業經理人受托責任的執行情況,因此,注冊會計師作為獨立于股東和職業經理人的第三人,成為監督檢查受托責任履行情況的人。會計師事務所的主要業務就是對上市公司進行審計,而我國還有一些國企,國企不一定要向證監會提交年審報告,但有的國企同樣會委托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我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的主要業務就是為國內某大型能源企業進行年審。注冊會計師審計對于企業起到了監督作用,但我國的會計師事務所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不能完全保證獨立性
可以說,獨立性是審計的靈魂。公平、公正對于審計報告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保證不了注冊會計師或會計師事務所的獨立性,那么就無法保證出具公平、公正的審計報告。年度審計報告對于企業是非常重要的。上市公司的年度審計報告,如果連續三年虧損,將被退市。對于國企而言,即使不是上市公司,注資、向銀行貸款也都會要求看企業的審計報告。因此,審計報告對企業而言是很重要的。但是,無論是會計師事務所還是注冊會計師,在出具審計報告,尤其是出具保留意見、否定意見、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時,即使注冊會計師出具“保留意見”“否定意見”“無法表示意見”是公平公正的,但是由于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費是由被審計企業支付,如果注冊會計師沒有出具無保留意見,第二年被審計單位換了另外一家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這樣會計師事務所就有可能為了留住客戶,要求注冊會計師在出具“保留意見”“否定意見”“無法表示意見”時慎之又慎,這樣就會影響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的獨立性。這樣的問題并不是個別會計師事務所的問題,更多的是審計制度的問題,當然這樣的問題不僅我國存在,國外也同樣存在。2001年美國安然事件不僅導致安達信分崩離析,更引發美國國民對于注冊會計師獨立性的質疑。
二、人才瓶頸
人才瓶頸是會計師事務所的又一大難題。
眾所周知,注冊會計師證在國內是含金量很高的證,同時,注冊會計師考試的難度也非常高。其難度不僅在于單科的難度,更在于科目多達六科,三年之內能夠拿到此證已屬不易。所以,注冊會計師的總數是有限的。會計師事務所最缺的是能夠帶項目的有經驗的注冊會計師,如果事務所處于業務擴張階段,能攬到很多審計項目,可是有經驗的能帶團隊的注冊會計師是有限的,剛拿到注冊會計師執照的能力達不到要求,這就導致事務所消化不了過多的審計項目,制約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以我所實習的項目組為例,4月初時,此項目組所負責審計的子公司中,雖然大部分的報告已經打印并裝訂,但是送去事務所審核的還不到一半,有的子公司的資料還不全,就在此時,事務所卻抽調此項目組的負責人和一位助理去外地進行專項審計,而留在事務所繼續出年審報告的只剩下一位助理。
會計師事務所除了缺少有經驗的注冊會計師之外,對普通審計助理也很缺乏。其原因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審計助理較之注冊會計師而言,待遇低得多,但是工作量卻很大。年審時,一般的項目組也就配備一個助理,即使是大項目組,也只有兩個助理。助理們經常需要加班、出差,如果碰到事務所抽調項目負責人和其他助理去做其他專項審計,留守在事務所收拾殘局的助理甚至會直接辭職走人。而會計師事務所要想迅速招到一個與負責人配合默契的助理也有很大困難,雖然只是審計助理,可是審計工作本就是一項技術含量高的工作,會計是一筆一筆做賬,而審計是根據這些賬目發現其中的問題,新人是很難發現這些問題的。另一方面:有的人進入會計師事務所本就沒有打算長期在審計行業發展。有的人只是把會計師事務所當做跳板。首先,如果想長期在審計行業發展,就必須考下注冊會計師執照,而這個執照是非常難考的,有的人是因為受不了考注會執照的苦悶和枯燥,有的人是考了幾次都考不過,拿不到注冊會計師執照,在審計行業是沒有發展前途而言的,所以很多人最終放棄了。其次,正是因為審計的技術含量以及工作強度,擁有一定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經驗的人再跳槽時往往很受歡迎。有經驗有能力的審計助理跳槽去做企業會計并不難,且待遇亦不比會計師事務所差,更有能力強的審計助理一跳槽便成為財務經理。權衡左右,許多助理跳槽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
三、工作強度大
以我所在項目組為例,該項目組2011年年終審計所負責的公司的數目比其2010年年終所審數目多50%。這并不是個別現象,其他有經驗的注冊會計師所負責的公司數也比上年增長很多。自從今年2月初完成現場審計以來,我所在項目組的所有成員每天從早九點到晚九點,如果自己不請假,根本不會有休息日,而助理就更加辛苦,有時甚至會工作到晚上十一點。當然,也有極個別的組,由于注冊會計師是剛剛考下執照的,事務所分給她的工作量少得多。于是就會出現有的組趕進度趕得火燒眉毛,而這個組卻沒事干,但這樣的組是非常少的。此外,審計行業的工作強度不僅體現在工作量上,更體現在工作壓力上。審計人員在進行年審時,不是在外地出差,就是在事務所苦熬出報告,對于自己的家庭的照顧不可能像朝九晚五上班族照顧的規律。前些年事務所的業務量沒有那么大的時候,注冊會計師和助理們至少在年審結束后有一段時間陪伴家人、正常生活。但隨著事務所業務量驟增,不僅要進行年初年底的年審,平時還要接一些專項審計,審計人員一年中能夠在家陪家人、休息的時間屈指可數。
四、成本控制
許多會計師事務所在年終審計時都會招募大量實習生,最小的項目組也會招兩個實習生,而我所在的項目組更是招了四個實習生,最多的時候甚至有六人。其實,招實習生存在弊端。首先,大部分實習生畢竟沒有審計經驗。其次,所招的實習生大多來自大專院校的未畢業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一般而言,現場審計大多實習生可以堅持到底,有的會計師事務所在現場審計時就已經基本把報告出好了,但有的事務所是等現場審計結束后回到事務所再著手出報告,而許多實習生現場審計結束后學校就要開學,他們不得不離開,而此時再招實習生就很困難了。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困境,主要由于會計師事務所要控制成本。招聘一個長期的工作人員比招一個實習生的成本要大得多。工作人員,每月要按時發工資,而實習生,只在年審時發3-4個月的工資,實習生在實習期間需要自備筆記本,工作的場所,如果正好有出差的會計師或助理可以借用他們的地方,如果沒有,那么會議室、過道都有可能成為實習生的工作場所。當然,不可否認,這的確是節約成本的好辦法,且審計行業現狀就是如此,有時招人招的火燒眉毛,有時的工作量又不飽和,如果那些實習生都成為每天坐班的正式員工,事務所要多花很多錢。
以上所列四種問題,并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存在相互作用。由于會計師事務所的成本控制,導致在年審時審計項目組人手不夠,雖然人手不夠,但事務所又不愿縮減業務量,于是分到每個注冊會計師和助理手中的工作量就開始增加;由于工作量驟增,壓力越來越大,造成對人員需求的供求不平衡,而這些問題最終會影響的是財務報表的質量。2012年4月2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了《關于完善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見稿)》、《關于改進和完善主板、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見稿)》,其中增加了凈資產指標、營業收入指標、審計意見類型等退市指標,這對于保障投資者利益起到了積極作用,也能更好的促進審計報告質量的提高,促進審計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乘風.沿革與變遷—中國審計的現狀與未來[J].審計與經濟研究,1991(4).
[2]費娟英.獨立審計聲譽研究[D].湖南大學碩士論文,2005.
[3]張云志.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碩士論文,2005.
一、建立和完善高校內部審計檔案管理制度
高校內部審計管理人員在做審計項目時,往往出具了審計報告,提出了審計意見,審計項目就算完成,有關文件資料沒有及時按相關法規要求歸檔、管理,待今后工作中需要查找相關資料時,因沒有及時歸檔而無法查閱,大部分單位的檔案安全工作責任制落實不夠。一方面是檔案安全規范管理制度不夠健全,管理制度存在掛在墻上、留在紙上的現象,各項檔案安全管理制度在實施過程中, 普遍不落實。另一方面是檔案安全管理日常工作沒有按照規范要求開展。大部分的單位檔案安全日常管理還相對薄弱, 帶有較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沒有對檔案進行定期的檢查。個別單位檔案資料沒有按照《檔案法》的要求向高校檔案館移交到期的檔案。對此,筆者認為,一要加強對檔案法律法規和審計法規的學習,提高對檔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確保審計檔案管理的質量。制度是行為規范,高校應按照上級部門有關規定,嚴格執行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實施辦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審計基本準則》等有關檔案管理工作的方針、政策和規定。二要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促進檔案管理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完善審計檔案管理制度、審計檔案保密制度、審計檔案借閱利用制度、審計檔案銷毀制度等規章制度,明確檔案的收集、整理、鑒定、立卷、歸檔、保管、利用、銷毀等各個方面的管理方法,使審計檔案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三要建立獎懲機制,完善檔案管理責任制,加大審計檔案管理工作的考核監督力度,把審計檔案管理工作目標化、任務化。
二、提高高校內審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修養
從目前高校審計檔案專業人員隊伍的整體狀況看,普遍存在學歷層次、理論水平、專業素質較低等問題,與新時期審計工作的發展要求存在較大懸殊。一些高校審計檔案管理人員專項管理經驗不足,管理觀念不強;在審計人才培養中,重視審計專業人員素質及動手能力的提高和繼續教育,對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提高和繼續教育沒有作要求,許多檔案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停留在傳統經驗上,思想觀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時展,缺乏創新和活力。
制度要靠人來執行,檔案管理工作的好壞,取決于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因此要通過多渠道加強對檔案管理人員的培訓,不斷提高業務技能,增強敬業愛崗、保守秘密等職業道德修養。隨著現代檔案管理知識和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發展,對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需要從事檔案工作的人嚴肅認真、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審計部門要不斷加強對檔案管理人員的教育培養,把政治素質高、事業心強、業務技能強的干部充實到檔案管理崗位上,并不斷加強培養和鍛煉,使他們能夠適應審計檔案管理工作的發展需要。同時,還要注重強化檔案工作人員政治、業務學習培訓,努力為他們創造學習業務、鉆研業務的條件,使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
三、積極推進高校內部審計檔案資源開發利用工作
在審計檔案的利用過程中,其效果欠缺。審計檔案的憑證價值非常突出,特別是反腐倡廉工作,使得審計作用日益凸顯。在審計檔案的數量方面,往往會逐漸增多。與此同時,審計檔案的案卷提供了大量重要信息。必須有計劃、有目的地對信息進行開發利用,為高校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審計機構要高度重視審計檔案利用工作,從單純的保管檔案,轉向開發利用審計檔案,不斷總結檔案利用工作的成功經驗,使審計檔案充分發揮價值,提高審計工作效應,擴大審計影響。目前審計項目實施時審前調查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查閱審計檔案是審前調查一種方法,通過查閱審計檔案,可以使審計項目實施事半功倍;另外在年終審計項目質量檢查評比時,也應把審計檔案作為依據之一,把審計檔案管理規定和項目質量管理規定等有機結合,確定原則,細化標準,為各項評比檢查提供依據,并將檢查結果及時反饋到審計人員手中,對其中的不足要求他們認真整改,從而促進審計人員進一步增強審計質量意識,使審計工作質量更上新臺階。所以高校審計部門應進一步重視審計檔案利用工作,要從單純的保管檔案,轉向開發利用審計檔案,不斷總結檔案利用工作的成功經驗,努力將“死資料”變成“活資源”,使審計檔案發揮更大的利用價值。審計檔案管理要服從高校管理這個中心,以開發利用為目標,從單純保管檔案轉向保管和開發利用檔案相結合,利用電子化審計檔案資料,挖掘檔案信息資源的潛在價值,促進檔案資料的開發利用。一是將風險點進行科學整理歸類與分析,編制審計提示,推動審計成果的運用和轉化。二是對各級審計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收集整理建立審計問題庫,為進一步規范業務操作提供很好的參考。三是整合梳理各項審計檢查中發現的違規問題,建立審計違規問題整改臺賬,強化問題整改跟蹤管理和責任追究。
四、做好高校內審檔案管理的監管工作
內審檔案立卷、歸檔一般按照“誰審計,誰立卷”的原則,即項目審計組組長為內部審計檔案立卷責任人,負責項目審計過程中形成的全部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鑒別,并作合理的取舍,經內部審計處負責人審核通過后按立卷方法進行組卷,再移交給審計處檔案員。檔案管理人員負責將這些案卷進行收集、分類,然后登記編號歸檔。為確保內部審計檔案安全、完整,應當將檔案入專柜保管至次年規定日,再向學校檔案管理部門移交。內審部門負責人要經常督促、檢查內審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使他們及時做好立卷、歸檔。
五、立卷歸檔規范化是高校審計檔案規范化的核心
關鍵詞:逃稅;博弈模型;逃稅方式;治理
逃稅,是指納稅人在納稅義務發生后,采取各種不正當手段而逃脫部分或全部納稅義務。由于稅收制度本身的不完善、非政策的征稅技術因素、不同利益相對人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不同行為等,使得逃稅不可避免,逃稅問題無論是在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據不完全測算,在我國從1995年到2009年,每年的逃稅額平均超過4000億元人民幣1。逃稅行為不僅導致政府稅收收入的減少,而且會直接影響到對GDP的統計,也使得資源配置受到扭曲,加大了誠實納稅人的稅收負擔,出現了經濟學中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加劇了社會分配不公,不利于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在本文的寫作中,筆者摒棄了復雜的數學模型,通過建立一個簡單明了的博弈模型來分析在不同的環境下,企業與征稅機關之間(有地方政府干預的情況)、企業與客戶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以及企業與中介組織之間的幾種特殊合謀博弈逃稅方式。
一、博弈模型構建
1、模型假設
模型假設參與人雙方既有依存性,又有對立性,由于雙方信息不對稱,因而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便構成一個既斗爭又合作的博弈過程,為了便于分析,首先做出如下假設:
(1) 雙方均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經濟人”;
(2) 博弈的規則是既定公開的,參與人雙方都清楚自己的成本收益;
(3) 納稅人為風險中性者,即納稅人對于風險沒有特殊的愛好或厭惡;
(4) 國家稅收制度不夠完善。
2、模型構建
在這個博弈模型中,我們簡單地以參與人甲來表示有逃稅動機的企業,而乙表示與企業逃稅行為相關的參與人,在既定規則下,參與人雙方只有“合謀”與“不合謀”兩種策略可以選擇,為了直觀,選擇的結果用代表效用的數字來表示,效用表示在既定的條件下,參與人所獲得的額外收益,數字越大,表示參與人所獲得的效用越大,由于參與人雙方的信息不對稱使得一次博弈可能出現以下四種結果:一是參與人甲合謀、參與人乙合謀;二是參與人甲合謀、參與人乙不合謀;三是參與人甲不合謀、參與人乙合謀;四是參與人甲不合謀、參與人乙不合謀?,F實中參與人雙方博弈是多次博弈的結果。 甲乙雙方之間的博弈效用矩陣可以用下圖表示:
參與人甲、參與人乙 合謀 不合謀
合謀 A: 10 10 0 3
不合謀 3 0 B:2 2
顯然,在上述博弈中有兩個納什均衡A和B,則參與人甲、乙該選取均衡A還是均衡B?對此我們容易根據收益標準和風險標準來得出。收益標準也就是經濟學的帕累托最優標準。而風險標準通過偏離損失比較法來判斷。就收益標準而言,參與人甲、乙合謀的期望支付為:0.5×(10+0)=5.0;不合謀的期望支付為:0.5×(3+2)=2.5。顯然,均衡A相對于均衡B來說具有帕累托優勢,故均衡A成為參與人甲、乙的共同選擇。就風險標準來說,參與人甲偏離均衡A的損失×參與人乙偏離均衡A的損失>參與人甲偏離均衡B的損失×參與人乙偏離均衡B的損失,因為(10-3)×(10-3)>(3-2)×(3-2),因此均衡A相對于均衡B還具有風險優勢,這意味著如果偏離均衡A,參與人甲、乙雙方的損失會更大,因此,對于參與人甲、乙來說最優選擇仍然是均衡A。
二、幾種特殊逃稅方式產生的根源——從非對稱信息和博弈論的角度對其進行解析
1、有地方政府干預情況下的企業與征稅機關之間的合謀博弈逃稅方式
在這種情況下,博弈模型中的參與人甲代表對地方經濟和稅收有重要影響的大型企業,參與人乙代表征稅機關,這種大型企業由于其對地方經濟和稅收具有重要影響,屬于地方重點培育和保護對象,而他們正是利用其在地方經濟殊地位來對地方政府和征稅機關施加影響。為了自身的利益,他們在“逃稅”和“不逃稅”中必然會選擇“逃稅”,通過尋找各種途徑,比如虛增成本、隱瞞收入、提供虛假財務報告、尋求享受各種不應有的稅收優惠待遇等,盡最大可能減輕自身的稅負,為此他們會利用和地方政府的特殊關系來對稅務機關施加壓力,甚至在某些情況下以遷移、撤資等相威脅,尋求與征稅機關進行“合謀”,使其逃稅行為不被查處。
為了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各個地方政府千方百計招商引資,培育自己的龍頭企業,而這也是地方政府績效考核非常重要的指標,在這一過程中各個地方政府之間是相互競爭的關系,為此各個地方政府采用各種優惠政策來吸引投資,對于落戶在各個地方的大型企業,當地政府必然會給予其特殊待遇。當那些對地方經濟有重要影響的大型企業與征稅機關出現矛盾時,地方政府為了避免出現企業撤資而把資金投向其他更為優惠的地方等對當地經濟造成重大影響的情況時,必然會積極的在企業與征稅機關之間進行周旋,以期取得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
對于征稅機關來說,他們有“合謀”與“不合謀”兩種選擇,“合謀”意味著其妥協于企業和政府,默許企業一定程度的逃稅行為;“不合謀”意味著嚴格的征稅和逃稅查處。如果征稅機關嚴格執行稅收征管法規,那么一旦真正出現前述撤資等情況,對于征稅機關以后年度稅收任務的完成將產生重大不利影響,而同時地方政府也會對其施加壓力,因此,征稅機關的理性選擇是“合謀”,即對國家隱瞞企業逃稅的事實,因為,根據經驗,他們預期被審計查處的概率很小。最終,上述博弈模型中的納什均衡A就成為對地方經濟和稅收有重要影響的大型企業與征稅機關之間的最佳選擇。#p#分頁標題#e#
2、第三產業、地下經濟中企業與客戶之間的合謀博弈逃稅方式
近年來,我國第三產業發展態勢迅猛,在2009年國家統計局對GDP數據修訂后,第三產業的比重已上升至40.7% 1,但由于產業特性,從事第三產業經營的企業其數量巨大,但規模普遍很小,經營不夠規范,很多企業會計核算資料不全,營業額及應納稅所得額無法確定,因此,若對從事第三產業經營的企業進行查稅其相對成本就會很高,為了降低征稅成本,征稅機關對大部分從事第三產業經營的企業實行核定征稅,在核定稅額時,少征、漏征現象就會非常普遍。由此,我們可以判斷從事第三產業的企業逃稅的概率要遠高于第一、第二產業。在GDP總量調增的2.3萬億元中,第三產業增加值增加2.13萬億元,占93%。在個體、私營經濟成分占較大比重的交通運輸倉儲郵電通信業、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房地產業三個行業中,普查后的增加值比常規統計多出近1.5萬億元,占第三產業新增部分的70%2。
這些統計數據引起了筆者的思考,既然2.3萬億元的GDP增加值在過去沒有進入統計數據,那么在這部分GDP增加值中所涉及到的應納稅款又有多少已經征收?筆者認為這調增的2.3萬億元GDP增加值從另一個側面同時折射出稅收的大量流失。筆者的這一觀點在國家稅務總局2004年度“中國納稅百強排行榜”出爐之后得到了一定的印證,路人皆知的屬于“十大暴利行業”的房地產企業被指是“納稅侏儒”3,在納稅榜上忝陪末座,可見房地產業的逃稅現象非常嚴重。
另外,根據易行建等人的測算,從1995到2009 地下經濟逃稅規模平均每年超過650億元人民幣,而地下經濟絕大部分仍然屬于第三產業范疇,對于從事第三產業經營的企業的逃稅行為、筆者僅從企業與客戶(包括中間商和最終消費者)角度用博弈模型對其進行分析。以發票為例,普通的顧客在非公消費后,由于其發票并不能作為報銷依據,因此,大多數情況下他們并沒有索要發票的意識,而企業正是利用這一點,在把產品直接銷售給最終用戶,或先通過中間商再銷給最終用戶過程中,盡量少開或不開發票,隱瞞營業額和應納稅所得額,曾經炒得沸沸揚揚的肯德基、麥當勞在中國逃稅正是利用這種方式進行的; 而還有一種情況是雖然很多顧客已經具有了納稅意識,他們清楚消費后應該索要發票,但是由于其在獲取發票后無法報銷,此時發票對于他們來說并無直接利得,因此,他們會利用索要發票的機會試圖與企業進行“合謀”,以期獲得直接的折扣優惠,而企業比消費者更清楚提供發票的納稅額,企業如果選擇“不合謀”,意味著他們要全額納稅,如果選擇“合謀”,意味著企業把一部分因逃稅所獲利益讓渡給消費者,自己獲取逃稅剩余收益。從“經濟人”的角度來看,雙方最終都會選擇“合謀”。
3、企業與企業之間逃稅的傳染機制:逃稅企業驅逐守法企業
企業出現為數眾多的逃稅現象,研究發現,正如金融危機具有傳染性一樣,企業逃稅現象也有其自身的傳染機制。
傳染機制一:造假企業相互之間的“合謀”
假定兩個企業通過利潤轉移、地下交易等方式“合謀”進行逃稅,在征管不到位的情況下,可以認為逃稅行為被發現的概率很小,而且逃稅企業理性預期即使征管者對他們的逃稅行為有所察覺,也可能不會受到足夠嚴厲的懲處。根據預期的風險報酬,他們會選擇“逃稅”。此時,如果有另外一家與其有業務往來的企業發現他們的逃稅行為長期沒有被查處,受其影響,這家企業從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也可能會選擇與他們進行“合謀”逃稅,這就形成了逃稅傳染。
傳染機制二:逃稅企業驅逐守法企業
正如貨幣流通市場中“劣幣驅逐良幣”,商品市場中“劣質商品驅逐良好商品”一樣,在稅收征納中同樣存在著“逃稅企業驅逐守法企業”的現象,為了證明這一現象存在,不妨假定所有的企業都依法經營、誠信納稅,不存在逃稅現象,那么國家每年的稅收將會大幅增加,財政壓力就會大為緩減,此時,國家可能會為了減輕企業負擔、鼓勵投資而降低稅率,這樣,守法企業將會從中受益。但是,現實中正是由于逃稅企業的大量存在,使得守法企業不僅得不到這樣的獲益機會,而且還要直面逃稅企業利用逃稅獲取的非法收益與之直接爭奪投資項目侵害其利益的危險。這就產生了“逃稅企業驅逐守法企業”的現象。
再以上市公司為例,與非上市公司相比,上市公司的財務是暴露在太陽下的,受到的監管和監督更為嚴格,逃稅難度就會更大,于是他們就會尋求其他途徑降低自己的稅負,不知是否有出于平衡稅負的因素考慮在內?目前上市公司的企業所得稅稅率比非上市公司要低。
4、獨立困境——企業與中介組織之間的合謀博弈逃稅方式
這里的中介組織是指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等經濟領域的中介組織。他們是溝通政府和企業的橋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這些中介組織將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介組織的數量也必將會越來越多,他們之間的競爭也將會更加激烈。
客觀、獨立、公正是這些中介組織應奉行的基本原則,但是由于中介機構的費用是由企業承擔的,中介機構既要向企業收取費用,又要為企業出具客觀、獨立、公正的報告,而企業又希望中介組織盡可能維護自己的利益,此時中介機構就會陷入困境,客觀、獨立、公正的原則就會受到直接的挑戰。下面以企業年終審計為例(僅討論逃稅),用博弈模型分析來企業與事務所的合謀逃稅行為,企業與事務所都有“不合謀”與“合謀”兩種選擇,企業如果誠信納稅,就會選擇“不合謀”,此時他們就會選擇收費低的事務所出具審計報告,但是在預期逃稅不被發現或即使被發現也不會受到嚴厲懲處的情況下,他們不會選擇誠信納稅,他們總是盡可能尋求與事務所“合謀”,因為這樣逃稅成功的可能性更高,從而利用事務所的協助獲取逃稅收益;事務所如果選擇“不合謀”,即出具完全真實的審計報告,那么它們所獲得的審計機會和相應的收入就會少的多,由于事務所之間競爭非常激烈,為了獲得更多的審計機會和報酬,“合謀”就成為其最好的選擇,他們協助企業造假,提供虛假的審計報告,幫助企業逃稅,因為他們根據經驗預期稅務機關會相信其報告的真實性而被發現協助企業逃稅的概率很小,最終雙方選擇“合謀”的概率就會很大。#p#分頁標題#e#
三、治理逃稅的建議
1、完善稅收制度、減少政府行政干預
不斷完善稅收相關法律、法規,努力建立高效、適用的稅收制度,各地統一稅收優惠政策、盡量避免企業利用地區差異逃稅。同時保持稅務系統的獨立性,減少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預,避免地方政府為了自身利益而損害國家利益。
2、加大稅務稽查力度和處罰倍數
逐步形成風險導向稅務稽查辦法,進行定期、不定期的突擊檢查,拓寬檢查范圍,建立稽察人員責任追究制度,把對稽查人員的績效考核與稽查效果掛鉤,同時加大對逃稅企業的處罰力度,提高逃稅處罰倍數,高處罰倍數會對逃稅企業起到極大的威懾作用,使他們在選擇是否逃稅時必須考慮極大的逃稅成本。
3、提高執法人員素質,從嚴執法
由于逃稅企業對稅收政策越來越熟悉,他們挖空心思尋找政策漏洞,應對查稅策略越來越隱蔽,新的逃稅方式層出不群,因此,執法人員必須不斷的進行在崗培訓,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征稅機關應充分調動執法人員的積極性,同時在政策條例上應減小過大的處罰彈性,約束執法人員的過大的自由裁量權,降低其尋租機會,從嚴執法。
4、加大獎勵額度,提高全民納稅意識
只有公民的納稅意識普遍提高了,才能從根本上減少逃稅行為。因此,必須大力宣傳稅收知識,而采取獎勵措施無疑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一種手段,現在很多地方餐飲娛樂業專用發票都可以刮獎,雖然中獎額不大,卻起到了非常好的宣傳效果,很多人現在消費后都會主動索要發票。這種宣傳方式可以推廣到很多行業中,而且根據行業情況可以加大獎勵額度,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喚起公民的納稅意識。此外,還應建立社會舉報制度,對舉報人給予獎勵,加強社會監督。
5、規范中介組織的運作,明確中介組織的個人責任
監管不力、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和立法滯后是導致目前中介組織違規經營問題嚴重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須對中介組織加強監管,強化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實行風險導向復查制度,一旦發現問題,除了對中介組織處罰外,還要直接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同時筆者建議取消這種類型中介組織的有限責任公司組織形式,實行合伙制,因為這種中介組織往往是以個人提供服務為主要特點,如果采用有限責任公司組織形式,當出現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等問題時,最后造成的損害要由中介組織來負責,個人只承擔有限責任,有限責任公司這種組織形式最終就變成了個人逃避責任的手段。
參考文獻:
[1] 易行健.《我國逃稅規模的測算及其經濟影響分析》[J]. 財經研究, 2004年第1期.
[2] 何朝盛,孫多勇.政府采購的流程分析與控制技術[J].《當代財經》, 2004第12期
[3] 蔡春紅.《政府采購法》中的立法技術瑕疵[J].《法學》, 2004第2期
[4] 郭平,洪源. 政府采購中尋租行為的經濟學分析 [J].《企業經濟》, 2004第8期
[5] 楊玉萍. 關于政府采購審計若干問題的探討[J].《理論導刊》, 2004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