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5:29: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雙語課程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雙語教學;師資;教材;管理機制
2001年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生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高校,要力爭在三年內開出5%至10%的雙語課程。”從近幾年各高校對雙語教學學生調查問卷統計結果看,學生對雙語教學的滿意度不高。本文結合我國雙語教學的理論研究成果,分析影響雙語教學質量的因素,并提出以下幾點保證雙語教學質量的建議。
一、全面提高雙語教師的教學水平
1.教師首先必須要正確認識雙語教學的本質和目標
教師是雙語教學的直接實施者,是開展雙語教學和保證雙語教學質量的先決條件。由于存在對為何要開展雙語教學以及雙語教學要達到何種目的認識不清的問題,給如何開展雙語教學工作帶來盲目性。有人把提高學生專業英語水平作為雙語教學的唯一目的;也有人認為,雙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具備兩種語言能力。這些對雙語教學的本質和目的的錯誤認識,導致對教學規劃、課程安排、教材選擇、教學方法、教學評估、學習目標、學習方法等一系列問題的錯誤定位和選擇,最終使雙語教學的目的無法實現。實際上,雙語教學并不是必須要求用兩種語言進行教學,全英模式也是雙語教學的一種形式。雖然現在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語言和專業是雙語教學的形式和內容,但是對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和專業知識進行跨文化交流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認識還不夠,而這恰恰是雙語教學的真正目的。所以正確認識雙語教學的本質和目的,才能把握好課堂信息,保證教學質量。
2.教師要有過硬的英語運用能力
雙語教學對教師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尤其是聽、說和寫作的能力要求很高。目前高校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中青年教師很多,但具有一年以上的出國經歷和外語專業學習經歷的卻很少,再加上外語水平較高的教師不具備專業知識等實際情況,致使雙語教學師資嚴重不足。建設一支高水平的雙語教學師資隊伍,是保證雙語教學質量的首要選擇。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以下方式:
一是聘請有厚實專業知識基礎的外籍教師或有國外留學經歷的碩士、博士生進行雙語教學。這樣可以快速滿足對雙語教師的需求,但目前這對普通高校還有一定的難度。
二是在專業知識扎實、英語水平較高的教師中選拔優秀人才作為雙語教學的師資儲備。通過聘請國外知名學者定期培訓、選擇青年教師到國內著名的大學接受專項培訓、派送教師到國外進修學習或參加國內外雙語教學研討會等途徑,一方面可以提高他們的學術水平,了解最新科研成果,掌握最新的學術動態,另一方面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外語水平,使其學習先進教學理念,探討科學教學方法,為從事雙語教學打下基礎。這是目前較直接且有效的途徑。
三是建立雙語教學師資來源渠道。短期見效的在職培訓固然能解決燃眉之急,但從長遠來看,沒有穩定的雙語師資來源必然導致師資隊伍的青黃不接。為此,有必要在師資的源頭上下功夫。如:采用“雙學位”的方式,培養“外語+專業”的復合型人才;也可以對師范院校和外語院校就讀的學生在高年級分流,使那些有志于雙語教學的學生輔修外語或專業知識;還可以從跨科(原專業是外語)報考的研究生中選拔雙語教師等。這樣就能源源不斷地為高校輸送雙語教師[1]。
3.教師要改革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采用雙語教學無疑給學生增加了學習難度。為了不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影響學科教學效果,教學中講究教學方法、合理設計教學方案、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顯得尤為重要。
(1)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雙語教學對教師的教法提出了新的挑戰。教法必須靈活多樣,切實有效。譬如提問,討論,舉辦學生主題講座、辯論賽等;借助實物、圖片、視頻、案例等輔助手段創設情境而進行的教學和活動教學,可以緩解學習者的語言思維壓力;通過讓學生用外語撰寫課程論文、案例分析等來強化外語能力和對學科知識的理解;通過網絡課程,提前公布下一次課的生詞的發音、意義、用法等,幫助學生在課前熟悉生詞,以提高他們的課堂效率。
美國著名的語言學家Stephen.D.Krashen(1985)認為,“人類語言的習得只能通過理解語言信息或獲得可理解性輸入(comprehensibleinput)來獲得。以理解為基礎的教學法,如全身反應法(TotalPhysicalResponse),要比傳統的聽說教學法(AudioLingualMethods)有更明顯的效果”[2]。雙語教學即是如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賦予教學以積極的情感特征,讓每一個細小的動作和微妙的暗示都能起到調控學生情趣變化的作用,實現師生心靈與情感的溝通,保持和諧合作的師生關系,不斷激起學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愉悅的情緒體驗,產生深厚的學習興趣,達到“樂不思蜀”的學習境界[3],進而提高雙語教學的效益。
(2)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發揮多媒體技術優勢,制做CAI課件,彌補雙語課堂教學中諸如教師英語口語和學生專業術語、專業語言特點薄弱等不足,在課件中插入英文聲像圖片資料和設計練習,突出重點,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培養學生聽、說、寫的能力。
網絡化的教學環境是以往的任何一種教學手段都無法比擬的,它的出現使教學手段多維化、立體化。建立雙語教學網絡課程網站,呈現課程教學信息,設置相關知識、教學資源庫鏈接,豐富學習資源,拓展知識領域,營造雙語氛圍,創造協作式、探索式學習方式,可以有效降低雙語教學的難度。
二、合理選擇教材和教學資源
雙語教學必須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否則將是無源之水。國外優秀原版教材有許多優點:(1)英文規范,內容新穎,注重納入本學科的前沿知識和最新研究成果;(2)實用性、針對性強,出版周期短,知識更新快;(3)采用優秀原版教材可以借鑒國外現代的教學理念和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4]。
但是原版教材的缺點也很明顯:(1)國外原版教材實踐性強,但由于國情、政策的差異,這些教材的內容不能直接引用或操作,只能作為借鑒和參考;(2)由于中西方教材編寫思維方式的差異,國外原版教材思維活躍,知識面廣,與國內教材相比,教材內容發散性強,條理不夠清晰,知識不夠系統,不符合中國人的閱讀習慣;(3)在引進原版教材時往往只選擇某一門課程教材,容易忽視該課程與先修、后續課教學內容的銜接問題,不利于學生系統知識結構的形成;(4)采用原版教材在國內市場很難找到配套的外文參考資料。
由于國外原版教材優點缺點都很明顯,所以在原版教材選擇上應非常慎重。呼吁國內各學科專家對原版教材進行研究并作出推薦,通過有效途徑教材推薦和評價信息,幫助高校提高原版教材選用質量。
雙語教學雖然以引進原版教材為主,但考慮到國內雙語教學的長遠發展,所以在引進原版教材的同時,應抓緊建立和完善國內雙語教材的編寫和更新機制,充實雙語教學資源。一是組織學科專家改編國外原版教材,使一些優秀原版教材本土化;二是自編適合國內雙語教學需要的教材,即篇幅、結構合理,難度適中,教學內容體現中西文化融合,保證是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英文教材[5];三是翻譯國內優秀的專業教學資源。
三、建立健全管理機制
雙語教學在我國正處于探索階段,完善教學管理機制,是規范雙語教學、推動教學改革順利進行的保障。
1.建立雙語教學激勵機制
不僅教育部[2001]4號文件對雙語教學提出要求,而且正在實施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指標體系也將雙語教學列為評價學校教學建設與改革的一項重要指標。為推動雙語教學的開展,建立雙語教學專項經費已提上日程。除此之外,學校還應該制定相應的鼓勵政策和激勵機制。
2.確定雙語教學標準
各校對雙語教學的認識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和對雙語教學的要求也存在差異。因此,亟需對雙語教材、大綱、作業、考試等內容和要求提出明確要求,避免雙語教學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3.認定雙語教學師資
學校主管部門應該組織開展雙語教學師資資格認定工作,這很關鍵,是保證雙語教學質量的前提。
雙語教學師資認定可以通過外語口試(兼聽力)、筆試、能力測試等方式進行。只有通過雙語教學能力測試并被授予雙語教師資格的教師,才允許走上雙語教學的講臺。
4.監控和評價雙語教學效果
學院成立雙語教學質量考核小組,定期聽課,發放學生調查問卷,定期召開雙語教學師生座談會,了解雙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并進行雙語課程教學質量評估。對教學效果較差的課程要及時提出整改意見或中斷雙語教學,以保證專業教學的質量。學校應充分運用校內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以激勵為主,科學評價,推動雙語教學工作的開展。
5.合理設置雙語教學課程體系
針對目前大學生英語應用水平普遍不高的現狀,合理進行雙語課程體系的設置很有必要。
首先,雙語教學課程不允許任意開設,應選擇學科發展迅速、具有國際通用性的學科的相關課程進行開設,例如金融、醫學、信息、法學、生物技術等。其次,注意雙語教學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銜接性和連貫性。在雙語教學開展之前,除了加強大學英語教學之外,還應開設專業英語、專業外文資料選讀等課程,介紹專業領域中的通用英語知識等[6]。第三,選擇理想的雙語教學課程開設時間。雙語課程最理想的開課時間是三年級,大學一、二年級主要開設大學英語,第四學期開設專業英語,這樣可為正式的雙語教學做好前期鋪墊,大大縮短專業英語的講解時間,增加課堂教學容量。2005年教育部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進行了改革,雙語教學的開展正好適應從應試型外語教學到應用型外語教學的轉變。因而,對課程體系進行調整,適當減少外語課學時,相應增加雙語專業課程的學時也是提升雙語教學質量的保障之一。
提高雙語教學質量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應該承認,當前我們距離高層次的雙語教學要求和目標還有相當的差距,因此,對開展雙語教學的高校來說,保證雙語教學質量是值得長期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張衡,杜偵.淺談高校雙語師資培養培訓[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6(1,2).
[2]Stephen.D.KrashenTheInputHypothesis:IssuesandImplications[M].Londom:Longman.1985a.2.
[3]任長虹.高等學校實施雙語教學的現狀分析與對策[J].遼寧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004(4).
[4]陳淑霞.當前高校雙語教學應當正確處理好四大關系[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2005(2).
關鍵詞: 教學模式設計 國際商務碩士 國際金融課程
國際商務碩士的培養目標是應用型、復合型和職業型的高級商務專門人才。而高級國際商務人才應當首先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精通國際經貿知識并能熟練進行經貿實務操作,擅長國際商務交往。根據全國國際商務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的界定,國際商務碩士專業學位的導向是以職業性和實踐性為特點,所以其課程教學和學習應采用相對本科或學術碩士不同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從教師教學角度而言,教學方法包括傳統的傳遞—接受式教學方法和現代教學方法。其中現代教學方法又大致包括:啟發教學法或暗示教學法、發現教學法或探究法、案例教學法、播放教學法及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的支架式教學法和拋錨式教學法。而從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獨立性和自主性角度看,學生的學習方式主要有研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和協作學習這三種方式。從上述國際商務碩士的培養目標和特點看,啟發式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方法及協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方式在國際商務碩士課程教與學的過程中可能應用得更為廣泛。
具體到國際金融課程,要想更好地應用上述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從而實現知識和實踐的融會貫通,就該課程的具體教學模式設計而言,采用“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模式可能有利于達到培養應用型、復合型和職業性人才的目標。所謂“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系統設計模式是傳統 “以教為主”模式和建構主義“以學為主”模式的綜合。以“以教為主”的模式注重教師教法,以教師“教”為中心,易忽視學生的“學”。而“以學為主”模式正好相反,十分強調學生的“學”,在當前教學情況下實施起來有一定難度。“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模式則可以根據國際金融課程實際教學內容和國際專業碩士這一特殊的教學對象靈活選擇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因而,以下基于“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系統設計模式探討國際商務碩士國際金融課程的教學。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模式的教學設計過程主要分為以下三步:(1)教學設計的公共基礎步驟,包括國際金融教學目標分析、教學對象分析、教學起點確定和教學內容分析;(2)根據第一步的分析結果,靈活選擇以教為主或以學為主的模式,并決定其中具體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模式,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動性;(3)對國際金融課程進行教學評價。
一、國際商務碩士國際金融課程概述
根據全國國際商務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國際商務專業碩士介紹中的相關內容,國際金融課程屬于專業必修課。國際商務碩士專業學位所培養的是在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政府部門中就職的高級商務人員,主要從事跨國經營管理、國際營銷、國際投資和國際商務談判等管理活動。因而,就教學目標而言,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實踐性,讓學生掌握國際金融相關概念、工具、程序、方法并能熟練應用到國際商務管理中。
而從國際商務專業碩士的對象特點看,學生的專業背景較為復雜,包括應屆畢業生和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學生,并且部分學生在本科階段系統學習過國際金融相關課程有一定的專業基礎,而另一部分學生可能專業跨度較大,未曾接受過基礎知識的系統教育。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教師事先應對學生的專業背景有一定了解,實現預估教學對象的專業能力。同時可以在課前或第一次課對學生設計調查問卷進行訪談,了解其學習國際金融的動機、需求和學習基礎。
至于國際金融教材的選擇,也應與應用型、國際化專門人才的目標相匹配,可以考慮優先選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操作性較強的英文教材,并盡可能采用雙語教學。當然,在國際金融教學中采用雙語教學的最終目標并不是形成英語的聽說讀寫譯等基礎語言能力,而是增強學生在國際金融業務中熟練運用專業知識的自信心,培養雙語思維能力和國際化視野。
二、國際商務碩士國際金融課程的教學模式、具體教學方式和學習方法的選擇
鑒于國際商務碩士培養的是國際商務高級管理人才,與學術碩士和本科生有別,國際商務專業碩士國際金融的教學可以立足跨國公司,主要掌握管理一家跨國公司所需要的國際金融知識。依據這一視角,其主要教學內容大致包括:(1)跨國公司所面臨的國際金融環境,比如國際貨幣體系、國際收支及國際金融市場;(2)國際金融的基本金融工具的投資及其風險管理,包括外匯和衍生金融產品的投資和管理;(3)全球化融資及國際貿易融資特殊方式和途徑等。
依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可以適當地設計不同的教學模式。比如跨國公司所面臨的國際貨幣體系環境的教學,可以教師為中心,用傳統的傳遞—接受式教學方法為主,結合多媒體的播放演示,穿插對學生的提問和引導。當然其中可以采用其他教學方法作為補充,比如案例教學法,可以利用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案例加深學生對國際貨幣體系核心內容——匯率制度及其選擇的理解。再比如對于跨國公司所面臨的外匯風險管理這部分教學內容,可以采用以學為主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探究性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教師負責提供案例和輔助資源、設定相關外匯風險情境及進行指導。這里的案例可以來自教材或其他教學資源,也可以考慮邀請校外實際從業人員以講座形式向學生分享案例。而學生則以教師提供的資源為基礎,自主進行分組協作學習,成立不同的虛擬跨國公司,分析特定情境下其所面臨的外匯交易風險、經營風險及轉移風險,并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策略。然后進行小組協作學習成果展示,與其他組進行比較和交流。同時教師對所涉及知識點進行點評,并總結歸納學生的表現。以教為主的模式和以學為主的模式可以融合貫穿于整個國際金融的教學過程中,從而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模式的教學設計思想。
三、國際商務碩士國際金融課程的教學評價
從國際金融課程的教學評價看,評價主體可以是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相結合;從評價方式上看,主要以診斷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為主。具體而言,在課前對學生專業背景進行調查即為教師進行的診斷性評價,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國際金融學習準備情況并因材施教。而在整個“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模式指導下的具體教學過程中進行的主要是形成性評價,比如教學過程中穿插的教師的提問、學生的案例討論、學生小組作業的展示交流等。通過上述形成性評價,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學習國際金融的興趣點和興趣度及對重點內容的掌握程度,從而隨時對教學內容進行相應微調。在進行診斷性評價時,主要采用調查問卷進行訪談的方式,而在形成性評價過程中,則可以設計相關的學生和教師形成性評價用表。比如在對小組學習成果展示進行評價時,除了教師點評之外,還可以讓其他小組學生對改組的成果展示進行評價,可以設計評價表讓學生就國際金融風險管理內容、風險管理技術及語言表達進行評分。而教師則可以根據學生課堂表現、小組作業等設計綜合考評表考查學生的學習效果。
綜上,作為國際商務碩士專業學位的國際金融課程,其教學模式設計應體現專業碩士的培養目標,更強調實踐性和學生對國際金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模式在國際金融不同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靈活選擇以教為主或以學為主,既能較為充分地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可以比較充分地發揮學生自主性和創新性。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論 文 網專業教育教學論文和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
參考文獻:
[1]吳疆.現代教育技術教程(二級)[M].第3版.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170-185.
關鍵詞: 臨床醫學 教學管理 教學評估
第一軍醫大學自2004 年8 月集體專業為廣東省屬高校,更名為南方醫科大學,辦學模式和理念經歷了巨大變化。為適應地方辦學模式和要求,迎接即將到來的2007 年高校本科教學評估,我校在保持部隊院校優良作風的前提下,結合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原則,堅持以本科教學為基礎,以育人為中心,以規范教學管理為切入口,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學建設[1-2]。第二臨床醫學院珠江醫院在堅持“質量建院、人才興院、特色強院,文化立院”的辦院宗旨下,以“迎評促建”為契機,不斷加強教學基礎設施、教學軟硬件建設,強化教學意識,規范教學程序,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顯著提高了臨床教學質量。本文總結我學院迎接本科教學評估的實踐經驗及取得的效果。
1 宣傳動員, 統一思想是迎評工作的重要基石
1. 1 明確思想, 統一認識
本科教學水平評估是對本科教育的一次大檢閱,是規范高等學校辦學與管理,促進學校建立內部質量監控體系,提高教育質量的一項重大措施,符合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實際需要,這對于我國高等教育的科學發展是很有必要的。我院充分認識到迎評促建對提高學院教學水平、教學質量的重大意義。2006 年初學院成立了本科教學評估領導小組,專家小組及工作小組,對照《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制定了珠江醫院《迎接本科教學水平評估組織實施方案》,對主要內容和要求做了詳細的說明。學院上下明確了思想,統一了認識,牢固樹立迎評促建工作的中心地位。全院動員、全員動員, “人人皆知、人人過關”,全院同志在思想上樹立高度的責任感、緊迫感、危機感、使命感,充分發揚主人翁精神。充分認識評估的重要性和艱巨性的同時,對本科評估的目的及意義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
1. 2 明確任務, 統一方向
為迎接預評估,學院提出了“全員參與、領導當先、突出重點”的工作思路,全院一盤棋,成立了評建領導小組,評建辦公室,機關工作組,督導小組,臨床評建組,其中臨床按照業務分工分了14 個組,每個組的任務都非常明確。穩抓評建重點:一是各種評估材料的準備;二是教員、學員的準備;三是硬件條件的準備。學院、教研室、三級學科三個層面按照評建要求準備,層層落實,責任到人。
1. 3 明確計劃, 統一步驟
我院的迎評工作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階段:①學院組織專家及評估領導小組成員與校本部專家共同赴外院參觀學習階段;②學院組織評建專家集中學習,制定《迎接本科教學水平評估組織實施方案》,迎評工作全校動員階段;③2008 年5 月份學校自查階段;④2008 年7-8 月份請外校專家模擬評估檢查;⑤2008 年9 月份迎接廣東省教育廳本科教學工作檢查評估;⑥2008 年12 月迎接教育部專家檢查;⑦學校整改階段。
根據各階段要求,學院各部門從全員迎評知識掌握、教師學生培訓、座談會的準備、教學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迎評材料的整理等五個方面,積極準備,同時進行自查、自糾、自評,發現問題,不斷完善。根據學校兩次自評的情況,外校專家模擬評估檢查及廣東省教育廳本科教學工作檢查評估情況,總結各階段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針對存在問題對下一步工作重點作詳細的部署,進一步明確了各處(室、部)、各教研室、科室的任務分工,制定了嚴格落實層層負責的責任機制。
1. 4 明確細節和重點, 統一部署
由于我校前身為第一軍醫大學,從為部隊培養醫科人才到為地方培養人才,面臨人才培養對象,辦校方針的轉變,在行政、管理、教學等方面與地方院校存在差異。而采用現行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對我校的本科教育教學工作進行評估,評估結論都有可能出現偏差。因此根據我校參加外校本科教學評估專家經驗,針對我校實際,加深評估方案中部分指標內涵的理解和把握,明確細節和重點,制定了詳細的指導意見,并統一進行部署落實。例如關于迎評材料的準備方面:明確了分卷材料要嚴格按一、二級指標中的各觀測點進行準備,對這部分內容應逐項準備,突出重點和特色。關于迎評準備工作中應重點把握的問題方面,強調了關鍵指標的準備是迎評資料準的重點,注意基本數據的一致性。對評估指標觀測點中最易出現的問題,考察與考核中易出現的問題作等也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說明。[ Www.]
2 加強建設, 注重質量是迎評工作的核心
2. 1 加強教學基地建設、教學硬件設施建設、師資隊伍建設
教學基地建設、教學硬件設施建設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近年我院每年投入教學經費300 萬元,進行各項教學基地,教學硬件軟件設施和教學辦公設備的改進。新增了各項內外科教學式教室、外科操作技能訓練室、外科手術室及動物實驗用房共1450mm2。學院新增了數字化教室350mm2,用于多媒體教學。同時進一步完善了教學網絡建設,教師課件及視頻材料經歸類上傳方便學生自學和復習。所有臨床課程納入了計算機試題庫管理。增加了師生互動園地,課外輔導專欄等,便于師生課外交流學習。學院2006 年申請了全國腹腔鏡培訓基地,正在積極進行相關設備的購買和場地的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是保證教學質量的核心。針對臨床醫學院部分科室人員結構欠合理,部分臨床教研室師資隊伍出現斷層,高學歷的教師比例尚可,中級職稱教師比例仍未能達到要求的情況,為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學院制定了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及中青年骨干教師培訓選拔方案,鼓勵在職教師攻讀博士學位。學院從抓好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的培養著手,以名優教師為示范,組織中青年教師觀摩學習,并每年進行中青年教師“教學擂臺賽”,教研室、教學督導組、優秀教師點評的方法,迅速培養了大批中青年教師。學校及學院設立了教學基金,鼓勵中青年教師申請教學基金及發表教學論文,激發教學熱情,提高教師開展教學研究的積極性。鼓勵教師進行教學理論探索、課程建設及臨床技能等方面的教學改革。尤其我院的雙語教學及查房示范課件得到了校內外專家的肯定和好評。通過上述措施,我院臨床師資隊伍穩定,具備了成熟的教學經驗,提高了教學效果。
2. 2 嚴抓教學規范化管理
學院一貫重視教學管理的規范化建設,為了迎接本科教學評估,我院更是嚴抓教學規范化管理。先后制定了《課程教學質量評價實施細則》、《本科教學督導制度》、《臨床實習考核辦法》等制度和文件。內外婦兒科以第6 版教材為基礎,根據臨床醫學特色和發展,重新編制了《臨床醫學教材》、《臨床醫學進展》,匯集各學科最新的研究進展和熱點問題,要求授課教師對衛生部本科教材進行深加工和再研究,使學生在學習臨床基本知識的同時,對相關學科的發展動態及研究方向有了進一步了解,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醫學探索熱情。各科室及各教研室設立了專門的教學秘書,整理各種教學檔案及課件,教研室記錄手冊、臨床教學記錄手冊、教學過程實時記錄、對教學全過程進行監控和管理。
2. 3 嚴抓教學質量監控
教學質量是教學工作的生命線,直接關系到評估成敗。在傳統的課堂觀摩教學和臨床實習評估工作基礎上,我院進一步建立起符合我院教學實際的教學質量監控及評價體系,建立健全教學質量管理制度。通過實施主講教師資格認定制度,青年教師培養制度,領導干部聽課制度,教師課程教學質量評價制度,教學事故一票否決制度,同行評議制度,督導委員會聽課制度,青年教師講課比賽制度,研究生導師制度,研究生中期考核匯報制度,院系教學狀態評估與考試過程監控制度,考試質量分析制度和試卷評估制度等,增強了教學質量意識,建設了教學質量文化,構建了全員參與、全方位、全過程的教學質量監控和保障體系,確保了學校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2. 4 嚴抓臨床基本技能培養
學生的臨床基本技能和臨床思維的培養關系到學生成才關鍵,也是評估檢點內容之一。為此,在強化訓練的同時,學院編印了《臨床實習診療技術操作規范》,進行臨床基本技能強化培訓,對臨床各科室常見技能內容進行了規范化整理匯編,并對各項技能設立考核標準。規范制作了包括外科無菌術,切開、縫合、止血、打結以及各種穿刺術等示范多媒體課件。錄制了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三級教學查房錄像,各類外科手術操作多媒體材料等。建立實習醫師外科操作手術室,購買試驗動物,抽調優秀中青年教師專職操作培訓。在此基礎上,科室篩選病例進行實習醫師“主刀”操作,極大地加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臨床技能操作的規范性、正確性。
3 歸納總結, 完善材料是迎評工作的重要內容
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過程中,材料準備亦是一個艱巨而瑣碎的工作,主要包括自評報告在內的背景材料,佐證材料和備查材料。材料準備過程也可以說是對學院多年來教學工作的總結回顧,有利于我們發現不足,更好地規劃今后的教學工作,促進教學工作持續發展[3]。為此學院專門成立了相關的材料準備工作小組,學習本科教學水平評估方案有關材料,將評估方案中的各項指標進行分解,深刻領會評估指標的內涵和外延。各工作小組分工明確,對有關材料進行全面收集、歸納和整理。各臨床科室及教研室組織專人收集整理原始材料,并進行加工整理,一般由科室教學秘書或行政住院總醫師負責收集整理;材料撰寫小組在此基礎上進行材料的加工,進一步整理各項備查材料,撰寫初步總結材料;材料審核小組專家則對照評估指標和要求對撰寫材料進行進一步檢查,查漏補缺,不斷規范,不斷完善。各教研室、各處室撰寫自評報告,學院匯總撰寫自評報告。自評材料的準備充分認識自己的優勢與薄弱環節,突出特色項目,注重內涵。備查材料目錄,自評結果及多媒體匯報材料通過學院專家小組論證及大學,省專家小組評估檢查,保證材料的準確性,完善性和科學性。各專項評估結合學校的教學狀況、基本統計數據,自評報告等材料公正、客觀;定性材料要有依據,具有說服力,定量材料要數據真實準確,有利于專家組結合進校實地考察作出評判。
4. 本科教學水平評估的積極作用
評估的過程是對附屬醫院、教學醫院臨床教學管理規范化的檢驗過程,完善的臨床醫學教學規章制度是保證評估成功的基礎。為達到教育部提出的“厚基礎、高素質、強適應” 目標,培養高素質的德才兼備的醫學專業技術人才,教學醫院應與時俱進,更加科學、規范地加強醫學教育管理,通過參與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學的評估工作使醫院獲得可持續的發展。通過迎接本科教學評估檢查,我院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以評促管,進一步明確了辦學理念和辦學指導思想及科學管理工作思路;改善辦學條件,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夯實辦學基礎;強化教學體制創新和教學觀念的更新,教學管理更加規范化;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促進了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了師生綜合素質;增強了學校的凝聚力, 促進了優良校風的形成,促進了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hi138\Com]
參考文獻:
1. 禹奇才, 羅三桂. 以評估為契機, 全面提升本科教學工作水平. 廣州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 2007, 6( 3) : 23-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