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5:29: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德育基地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小學德育課程社會實踐活動教學如何實施?一般可采用“四環式”教學模式,第一步,聚焦問題制訂計劃。針對學生或教材文本中提出的問題,經梳理、歸納后聚焦成中心問題,然后引領學生到社會實踐中去解決問題,并制訂出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教學計劃,讓學生明確活動的目的、意義與要求,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第二步,在社會實踐中探究問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投身到社會實踐活動中,通過看一看、聽一聽、做一做、想一想等方式,去探究問題的奧秘與意義。第三步,解決問題達成目標。學生親歷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探究、體驗和反思,明確問題的本質,達成既定的目標。第四步,總結與交流。一般在學生回校后進行。主要是通過說一說、演一演、畫一畫、寫一寫等形式,讓學生總結、交流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所見所聞所獲,相互分享彼此的體驗與感受。【案例】“愛惜每一滴水”教學寫真第一步:聚焦問題,制訂計劃。本次社會實踐活動聚焦的問題是:自來水管里流的水是從哪里來的?它是“自來”的嗎?自來水來得容易還是不容易?師生針對這個主題,制訂了實施社會實踐活動教學的計劃。第二步:在參與社會實踐中探究問題。教師帶領學生走出校門,去參觀自來水廠。學生察看自來水的源頭,原來水是用動力機從江河提取,再通過管道輸入廠中。在廠內的沉淀池,學生留意觀察江河水中的泥沙經過沉淀后已經沉到池底。依次到了過濾池,學生摸一摸水體,比較過濾前后的水,后者更透明。在看消毒裝置時,學生請教:“這些東西有什么用?”工人叔叔說:“用于清除水中的有害病菌,讓水變得更純凈。”此次社會實踐活動,教師用攝像機記錄了豐富的影像資料。第三步:解決問題、達成目標。學生親歷水廠,通過觀察、訪問、探究、體驗和反思,認識到自來水來得十分不容易,要尊重工人的勞動,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第四步:總結與交流。參觀完后,教師和學生集中到工廠的休息室對活動進行了總結。學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傾述了自己的感受和體驗。有人說:“過去以為自來水就是自來的,我好無知。”“媽媽教我用完水要擰緊水龍頭,我總是聽不進去,還反駁說,‘不就是一滴水嘛?’現在我明白了,一滴水要經過這么多的工序,真是來得不容易啊!”“我看到了水廠工人忙碌的身影,我們每時每刻能喝到干凈衛生的水,與他們辛勤勞動是分不開的。”有的還激動地說:“水龍頭流出的一滴一滴的水,需要花費一滴一滴的油,需要工人付出一滴一滴的汗,今后我一定要節約用水。”有同學趁機補充說:“是呀,節約用水,也是節約能源,是尊重工人們的勞動。”同學們既言說,又傾聽,充分地分享彼此的收獲。教學的辯證法證明,德育教學講求深度,有賴于德育教學寬度的拓展。借助社會實踐活動教學,有利于孕育兒童豐富的、真切的、深刻的體驗。
二、小學德育課程社會實踐活動教學的基本路徑
小學德育課程社會實踐活動教學,一般可采用三條路徑實施。
(一)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實施
所謂“走出去”,就是帶著既定的學習主題,走出學校大門,直接進入事先所選定的社會情境中,包括社區、農村、工廠、企業、軍營和各種專設場館去進行教學。采用“走出去”方式,有利于充分利用所到之處教育資源的獨特優勢,以豐富、拓展和提升教育主題的教學品質。如教學“日益富強的祖國”,教師一方面讓學生感受教材中“從農村到大都市”、“西部大開發”等教學內容,認識我國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另一方面又帶領學生走出學校,去參觀總部設在湖北宜都的著名高新企業——湖北三峽鱘業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專門從事鱘魚馴養繁殖、飼料加工、鱘魚制品加工與銷售的私營企業。經過16年的艱苦創業,這家公司開發創新了循環水工業化養鱘模式,生產出了品質最優的魚子醬和品種繁多的鱘魚深、精加工產品,遠銷到歐美和中東國家。這家公司不僅注重自身高速發展,同時還帶動公司周邊的2900個農戶養殖鱘魚,年產鱘魚6700噸,實現產值3億多元,年戶均增收3萬元。同學們邊聽管理人員介紹,邊在公司創辦的“世界鱘魚博覽園”參觀,親眼目睹循環水工業化養鱘的壯觀景象,欣賞流線型的碩大鱘魚游弋水中的優美姿態,對“博覽園”中琳瑯滿目用鱘魚的肉、骨和各種器官制作的各式各樣的罐頭食品、保健品、化妝品以及用鱘魚皮制作的精美皮鞋、皮帶、皮包等產品,同學們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比一比、問一問、評一評、夸一夸,既滿足了感官需要,又激活了思維,還有了深切體驗。有的同學感動地說:“三峽鱘業公司真了不起!他們的產品既能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要,還能幫助農民致富。”同學們收獲一次感動,就會有情感的升華,迸發出思想的火花。這種在社會課堂里經受的心靈洗禮及其所帶來的社會經驗的積累和認知上的收獲,一定會終身銘記在心。
(二)依托社會實踐基地實施
一、 建立各種組織,大力構建管理網絡。
擁有堅實高效的健全組織是任何一項工作得以實施的重要保證,因此我們本著“智育不好是次品,德育不好是危險品”的原則,從實際出發,分別建立了校內德育工作網絡和校外德育工作網絡。在校內,除建立起一支由校長、政教主任、團支部、年級組長、班主任,政治老師等構成的德育工作隊伍外,還建立學生會組成的《日常行為規范》監督隊伍;在校外,建立了一支德育基地、團委、婦委、優秀家長等組成的熱愛教育、熱愛孩子的校外輔導員隊伍。這樣,從領導、教師、到學生,從老干部、優秀青年到熱心教育的家長,都納入了學校的德育管理網絡,從而構建了一個全方位的、龐大的工作體系,有效保證了德育工作的全面開展。
二、 制定各種制度,規范健全管理機制。
為了能形成一種激勵機制來保障學校德育活動正常地、深入地 開展,在德育方面我們建立了三大制度:活動制度、信息反饋制度、考核制度。
通過一年的實踐,證明了以上制度的實施是可行的、合理的、 科學的,它既保證了活動的順利開展,激發了廣大師生的積極性,同時又使全體師生充分認識到開展德育工作的必要性、緊迫性,明白了各自的目標和責任,從而化壓力為動力,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斗志投入到各自的崗位上,最大限度的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為學校德育工作出謀獻策、出力流汗,最終使德育工作走上規范化。 制度化、現代化的軌道。
三、開展多種活動,注重強化德育過程。
1、政治課、班會課。為了保證政治課的質量,學校要求備好課、上好課。團支部經常舉辦各類干部培訓班來推動班會課的進行,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提高學生的活動能力,推動優秀的班集體建設。
2、規范升旗儀式,認真做好國旗下講話。每周一次升旗,全體師生都認真參加,儀式安排規范、嚴肅,講話人員、講話內容事先做好安排,內容均作記錄,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升旗儀式已成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3、打好德育的主戰場——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它不僅僅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同時還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思維模式、心理品質和價值觀念,以達到個性發展的健全高尚人格的目的。因此,我們把課堂教學看作是學生德育、益智、 健身、審美、促勞的主渠道。我們充分依據各科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內容,做到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進行有機、適時的思想滲透。我們要求教師平時認真學習德育文件,更新德育觀念,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平易近人、善解人意,能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產生積極自學的情感體驗,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從小體驗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做一個品學兼優的人。
4、堅持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充分發揮三結合教育功 能。我校充分利用家長學校、校外德育基地向家長、社會各界人士闡述三結合教育的重要意義。除此之外,利用家長學校上課日,向家長們進行了有關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系列講座,還邀求校外輔導員來我校作了多場關于法紀知識、交通安全、家庭教育、革命傳統、社區文化等方面的講座,并且通過錄象、圖片展覽等多種形式來教育激勵學生,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5、積極開展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精。我校堅持法制教育不放 松,緊緊依靠學校少先隊組織以及各條線,認認真真、切切實實地加強法制教育,專門聘請從事法制工作的有關領導擔任校外的法制輔導員,經常舉辦各類法制教育講座和展覽,開展“法制在我心中” 的系列主體教育活動,增強師生的法制意識,學校法制教育走上了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同時對一些學習成績較差、心理能力脆弱、嬌生慣養、勞動觀念淡薄的孩子建立個人檔案,堅持正確引導,重點扶持,讓他們感受學校的關懷與溫暖,從而能正視現狀,樹立信心,健康活潑地成長。 (1) 小編推薦與 【三結合教育工作總結】 關聯的文章:
| | | | | | | |
到 欄目查看更多內容 >>
6、緊緊抓住團支部,開展各種常規工作和活動。團支部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陣地,扎扎實實地建設好團支部陣地則成為學校德育陣地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團委充分利用這一陣地,培養了一批批能干地的小干部。學校還建立了五項檢查,天天打分周周總結、評分,并頒發流動紅旗。通過有力的措施和師生的共同努力,校園變得干凈了,語言變得文明了,行為變得禮貌了,學習更加勤奮了,一個個良好、健康向上的、團結互助的班集體也形成了。
四、重視多方評價,切實提高德育實效。
為了讓師生們能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價值,看到自身的工作成績, 我校加強了對德育工作的評價。
首先,建立一個由學校、家庭、社會參與的評價體系。其次建立了一個可以量化的評價考核體系。為了能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集體與個人的工作成績,我們根據可操作性、可行性原則,結合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學校的具體情況,將考核目標進行量化,分別給予學校的各項工作與活動一個具體的分值,從而出臺了一系列考核細則和評定辦法,這樣,既為領導正確決策創造有利條件,又為期末總考核提供了現實依據。
一年來,我校德育的各項工作均取得了好的成績。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將繼續落實好德育各項制度,開展好德育各項活動,使德育的管理工作更加規范化、科學化、現代化,推動xx中學教育教學工作的前進。
(2) 小編推薦與 【三結合教育工作總結】 關聯的文章:
一、從細小處入手,創設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新模式
英國思想家培根說過:“習慣真是一種偉大而神奇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開始,要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確實,優秀不是與生俱來的東西,需要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讓學生從幼年開始,就在優秀的教育環境和教育模式中成長。從目前的教育實際來看,德育工作要立足于學校教育,延長教育半徑,努力做到三個最佳結合。
1.學校教育結合主流文化
學校教育應永遠處于德育工作的中堅地位,在德育工作中的比重應該逐年提高,時時處處要體現主流文化的脈動。要求學校在進行德育時,著眼于每個孩子的成長,讓每個教育活動都能從教育實踐中把握時代特點,讓學生學會自我反思。
2.社會教育結合社會實踐
德育工作僅靠學校遠遠不夠,德育工作離開了社會大舞臺,就會成為空中樓閣。在日常的社會教育中,只有將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有機結合,才能讓德育工作產生最大效能。從目前的教學實際來看,尋找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最佳結合點,在于德育的社區化和基地化。為開好德育社會實踐課,我們充分利用學校周邊的社會資源,建立固定的活動課程基地,使德育社會實踐活動落到實處。我們與民樂縣消防大隊、武警中隊等單位建立聯誼關系,定期組織學生到這些單位開展活動,共同擔負起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社會責任。活動基地的選定,為每一個學生走出校門,參加實踐活動搭建了廣闊的社會舞臺,在這個舞臺上,我們陸續開展了綠色軍訓、逃生演練、社會小調查、社區服務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德育實踐活動。讓德育工作校內有場所,社區有環境,校外有基地,社會全幫扶,從社會的熱點入手,化大為小,將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逐步分解、落實,逐一加以解決,形成全社會都關心和支持教育,特別是支持青少年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圍,讓教育真正成為全社會的關注點和著力點。
3.家庭教育結合傳統美德
德育工作離開了家庭,就會淪為空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最佳結合,是做好新時期德育工作的最佳選擇,離開了家庭的德育就會形成短板效應。為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我們先后開展了“世紀小孝星”“感恩母親節”等系列活動,表達對父母、師長的尊敬和摯愛;利用假期開展“小鬼當家”活動,提高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以“朝霞情系夕陽紅”活動為契機,開展了“愛老敬老,孝心感恩”活動。各班成立了“愛心服務小分隊”,與周圍社區和附近村莊的孤寡老人結成愛心幫扶對子,每周定期上門服務,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重陽節帶領孩子們走進敬老院、老年公寓,讓孩子們在親身體驗、自主參與的過程中,懂得尊老和愛老。這些活動尊重和激勵家庭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從傳統美德教育入手,鼓勵家長的創造精神,積極主動地探討親子教育、親情教育的新途徑和新辦法,受到廣大家長的好評,達到家長配合、學生自愿、全社會受益的目的。
二、從細節處落實,鍛造新時期德育工作的新特色
創新教育已成為教育發展的永恒主題,德育工作更離不開創新,只有創新才能創樹品牌,只有創新才能形成特色,而品牌和特色正是源于細節的積累和褒揚。要尊重一線教師的首創精神,鼓勵在德育工作中根據校際實際,創新活動方式和內容,緊貼學習和生活實際,編排各具特色的教育活動,不求整齊劃一,更不搞一刀切。
1.創新促發展無論是教育內容還是教育模式,在尊重教育基本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的基礎上,不雷同,不抄襲,可以大膽引進先進經驗,讓德育工作緊跟時展步伐,不同時期有不同內容,不上綱上線,但形式新、方法活,既喜聞樂見,又注重實際,這需要一線教師付出大量的勞動,要求教育管理者尊重并且激勵德育工作者的勞動,多創造和提供必要的教育資源,讓創新成為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題。
2.開放辦教育
德育工作不僅要實現“三個面向”,更要融通古今,博采眾長,最大限度地實現德育的社會化,廣泛爭取社會上一切資源,最大限度地為德育工作提供一切可能。要將德育工作引入社會中長期發展規劃,從不同層面加大對德育的重視,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源向德育傾斜。要細化德育的考核工作,在加大德育工作在現代教育中的比重的基礎上,適當細化考核細則,淡化條條框框,靈活驗收要求,對一線教育工作者加大尊重和激勵力度,激勵基層多出經驗,多出精品。我校在德育活動中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積極開展“家長助教進課堂”等活動。充分發揮每位家長的特長,聘請不同行業的家長為校外輔導員,開設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開放的講臺,搭建了全新的教學實踐平臺,進一步拓展教育的渠道,讓孩子們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實現開放辦教育。
3.品牌促推廣
那么,如何利用德化陶瓷文化教育資源,開展以陶瓷文化為核心的德育活動的內容和方式,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激發學生愛家鄉、愛民族、愛祖國的思想情感;有效地開發和利用德化陶瓷文化教育,并加強不同學科、不同知識間的交流與聯系,讓學生快樂地生活,開心地學生,促進學生知識、能力、情感、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感受鄉藝之樂,從而達到鄉土文化育人的目的,更好地把陶瓷特色文化滲透到德育教育之中?
1 通過陶瓷參觀,提高學生的的德育教育活動。
瓷都德化擁有千年陶瓷文化底蘊,陶瓷發展的歷史也就是中國陶瓷的發展史,陶瓷商店、陶瓷工廠在德化星羅棋布,屈斗宮古窯址、陶瓷博物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學生進行陶瓷歷史文化教育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參觀,讓學生領略悠久燦爛的制瓷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激發青少年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了解古代中國的制瓷歷史,不同時期陶瓷工藝的不斷完善和現代陶瓷技藝的發展過程。學生身處瓷藝數千年的文化氛圍中,很自然的在腦海中產生對陶瓷藝術的熱愛,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2 參與陶瓷創作,領悟陶瓷文化從行為教育達到由美悟德。
組織學生參與陶瓷生產活動,讓學生們知道,從毫無光彩的一堆白色瓷土,如何經過提煉加工、拉坯成形、上釉燒制等工序,最終成為一件精美的陶瓷工藝品的全過程。其實一件精美的陶瓷作品是經過層層工藝而成的,可以說制陶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失敗,不斷總結,不斷提高的過程,而這個實踐的過程恰恰對學生磨練意志力、培養創造力有著積極的作用。同學們懂得經過這么多的工序,在以手工生產為主導的陶藝創作中,制作一件完美的陶藝作品的可貴,陶瓷的完美不是說創作者做到盡善盡美就會一定成功的,最后還要經過火的燒制才能達到完美。所以說陶瓷藝術也稱為"火的藝術",一件好的陶藝作品是非常難得的。
3 構建校內外、課內外開放式的德育教育平臺
有效結合美術學科特點,以校陶藝工作室作為陶瓷文化德育教育實踐基地,定期舉辦陶藝制作活動,精心組織學生及時參加縣教育局主辦的每年一屆的德化縣中小學生陶藝比賽,邀請大師開專題講座,擴展對學生的陶瓷文化教育。營造濃厚的陶藝教育特色氛圍,設立陶藝教育成果展示等宣傳陣地,定期展出陶藝圖片、活動照片、獲獎證書等。
論文關鍵詞:中職學校;全員育人;科學管理;和諧育人
如何發揮德育工作在學校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是我校黨委長期深入思考的一個問題。我校近幾年來在抓德育工作過程中,深刻認識到:德育工作是穩步推進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是抓牢青少年學生思想陣地的重要途徑。德育工作的實效性直接關系到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關系到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質量、關系到學校穩定、和諧、健康的發展,尤其新疆發生“7·5”事件后,越發引起反思和關注。而學校德育工作是否取得成效,其關鍵在于學校德育管理中的全員育人德育工作機制是否建立,運行是否通暢,效果是否明顯。基于這樣的認識,我校黨委始終把德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著力在加強全員育人機制上花心血、下工夫、使長勁,通過建立全員育人管理機制、健全德育制度、開展德育科研工作,探索德育規律,使德育工作由虛變實,由弱到強,形成了人人關心、人人參與、人人提高的全員育人德育工作機制。主要做法介紹如下。
1引用現代“pdca”計劃循環法和“mbo”目標管理法。建立全員育人工作機制
“pdca”計劃循環法,即計劃(plovn)—執行(do)一檢查(cheek)--總結(aaion),管理工作要推動pdca循環的不斷轉動,不斷循環和運行,實現學校德育目標任務的完成,促使德育工作由原有水平達到新水平以致更高的水平,見圖1。
“mbo”目標管理法是著名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提出的,后被廣泛運用于企業、學校、政府、醫院等各種組織中,取得較好的效果。它是一個全面管理系統,它用系統的方法,通過目標的分解,制訂落實環節將許多關鍵工作結合起來,以有效地實現組織目標和個人目標。
建立全員育人工作機制,主要指建立學校德育管理的有效運行機制。為此,學校采用“pdca”計翅f循環法和“mbo”目標管理法,建立了全員育人基本模式,如圖2所示。
同時為落實上述全員育人工作機制,學校又專門成立了思政科和綜合目標管理辦公室,思政科負責落實德育領導小組的各項決議和決策,制訂學校德育規劃和計劃,并層層分解到各科室。綜合目標管理辦公室由校領導擔任責任人、5位黨支部書記任綜合目標考核組組長,負責根據各科室參與制訂的,由恩政科下發的德育工作任務分解書,制訂各科室德育工作質量考評標準及個人崗位職責,并與全校各科室、教研組進行層層簽訂,每月對各科室及個人工作進行量化考核,并在師生中發放各科室工作滿意度調查表,考核結果與學校發放的績效工資掛鉤,將責任、獎懲落實到人,消除了推諉扯皮現象,大大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形成了較為科學的考核目標體系。實現了德育與業務工作有機融合,落實了全員育人工作。
學校“mbo”德育目標管理,經過“pdca”的幾年工作循環。即計劃—執行~檢查一總結一改進,使學校德育工作落到實處,做到了上下左右聯系密切,步調一致。信息暢通,特別是從安排、實施、檢查3個環節形成了人人關心、人人參與的工作局面和權責明確的工作機制。學校德育工作有了顯著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校整體辦學水平得到了提升,全員育人管理體制取得了預期效果,連續8年被評為全國德育科研先進學校和自治區德育科研先進學校,并評為昌吉州德育示范學校,在2009年全國中等職業文明風采大賽中又作為新疆賽區六年惟一獲獎單位在北京受到表彰,獲得優秀組織獎稱號,全員育人工作機制因此被州教育工委和州委組織部作為先進經驗在全州推廣。
2創新德育工作制度。為全員育人工作機制提供保障
建立并健全一個科學完善的德育工作制度是學校全員育人管理機制有效運行的保障,根據中央相關文件精神和《中職德育大綱》,學校在原有制度的基礎上又創新完善和出臺德育工作制度與文件,如《改革德育實踐課增強德育活動實效性的實施方案》、《昌吉衛生學校學生素質教育課程實施辦法》等,以進一步增強學校內部動力,最大限度調動教職工育人積極性,提高育人水平和實效性,實現學校德育管理的全員化、科學化、制度化。目前學校在全員育人管理方面的制度主要如圖3所示。
3開展德育工作的探索和研究。使全員育人工作機制充滿活力
德育科研是教育的先導。一切教育行為都離不開德育科研,德育改革和發展需要德育科研,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需要德育科研,實施素質教育需要德育科研,德育決策和管理更需要德育科研。學校在長期的育人實踐進程中也深刻認識到,德育科研是全員育人機制不斷創新,充滿活力的重要推動力。為此學校高度重視德育科研工作,提出了“教職工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學生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研究”的理念,成立了校長、書記牽頭、專兼職教師共同實施的課題組和校級師生德育研究會,撥付德育科研專項課題經費,制訂科研獎勵管理辦法。每位校領導承擔全國教育科學“十五”、“十一五”國家級重點課題和自治區社會科學等7項科研課題的研究負責人,形成從領導到教師,從員工到學生,人人都參與的科研化德育工作模式。“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和研究”、“職業學校班主任隊伍建設研究”、“援疆東部省市與新疆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和“科學引領網絡生活”4項課題獲得自治區專項科研經費。5年來,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全校科研氛圍濃郁,科研成果豐碩,有60人次教職工榮獲自治區、全國德育先進工作者和先進實驗教師,16位教師榮獲全國“中職生文明風采”大賽優秀教師指導獎,4名教師獲自治區及全國德育說課設計比賽一、二、三等獎,1名教師獲得自治區德育說課教學能手獎。受各級各類表彰的學生達1294人次,占學生總數的33.3%,其中8位學生榮獲自治區德育科研先進學生稱號。14個班級獲得自治區德育工作先進班級。
學校2項國家重點課題“中等職業學校德育途徑的深化研究”和“中職德育跟進社會網絡化趨勢的行動研究”結題并獲課題結題一等獎,100余篇科研論文在國家級、自治區級獲獎并被省內外多家刊物刊登,其中《踐行“八榮八恥”學生德育活動輔導讀本》、《德育跟進社會網絡化趨勢研究實用護士禮儀手冊》、《守護成長的心靈》、《放飛職業理想播種職業希望》、《把陽光灑在每一個角落》、《新疆中等衛生職業學校德育體系的整體構建與實施》6部校本教材榮獲國家級“十五”、“十一五”重點課題成果一等獎,并在其他學校中推廣使用。這些課題的研究,不僅推進了德育工作的深入開展,培養了高素質的德育工作隊伍,而且進一步深化了學校全員育人的機制,探索出了心理健康、班主任管理等德育工作機制,這為學校德育工作和管理提供了決策服務,促進了全員育人機制的完善和創新。
4根據職業學校特點,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和諧育人新途徑,豐富全員育人內涵
作為一所中等衛生職業學校,學生來自全疆各地,定期召開家長會顯然行不通,為此學校在注重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同時,又豐富全員育人內涵,拓寬育人途徑,實行家校、社會聯手育人才的新機制。根據職業學校特點,在每學期一次的告家長一封信的同時,開辟家校聯系新途徑,實行家長開放日活動。通過每月一次的德育活動課對家長進行開放,利用開放日活動讓家長來校參加德育活動課、參觀校園、參觀實驗中心、參觀宿舍、參觀食堂等,讓家長體驗孩子的生活,了解學校的育人目標,使學校與家長在教育思想上相互溝通,形成共識。實行開放日3年以來,家校工作的開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家長開放日意見反饋表結果顯示,家長對此項工作的滿意度達100%,家長從不太理解、支持學校的工作到理解、支持,而且能主動配合學校開展工作,為學校工作出謀劃策。全體學生在家長的密切配合教育下,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文明、禮貌、活潑、大方,整體素質得到提高,
一、德育評價與抓日常規范相結合
有句話說得好:“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成敗”。中學生是處在一個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中,抓好他們的日常行為規范,是養成良好習慣的基礎,也是形成具有良好校風、班風、學風的必要保證。因此,在進行一日常規的教育中,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年齡特征,結合學校德育工作的總體規劃扎實有效地開展。
二、德育評價與家庭教育相結合
家庭是青少年成長的第一個教育基地,學校的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學生在學校的表現與在家里的表現有關聯。為了掌握學生兩處的表現,須建立家校聯絡方式,設置《家校聯系冊》是較好的方式之一。可以將學生在校、在家的表現和學習等情況予以登記。我們的《家校聯系冊》要求將學生的孝行表現作為重點內容記載。為了進一步促進學生在家的孝行表現,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學生年齡特征,各年級還有相對的側重面。通過每月的家長會告知家長家校教育安排,讓家長給自己的孩子在“孝敬長輩、熱愛勞動”等方面的行為表現給予評價和打分,以便更好地起到督促作用。每月的評比中我們不僅參考學校的表現記錄,還要結合在家的表現記錄。不少家長都表示自從采用這種方式后孩子在家能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比以前更知道孝敬長輩了,表現真的進步了不少。
三、德育評價與課外活動相結合
在學校德育評價的開展中,德育教育與課外活動相結合,也是一種較好的評價方式。每位學生在豐富多采的活動中體現出的自身個性特征,能使教師去更加全面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心理境界,從而針對每位學生的綜合表現實施不同的教育引導方式。在每次活動結束后進行總結評價并記錄在案。同時對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表揚,對表現相對較差的學生提出善意的整改意見。從而促進每位學生在活動中得到進步,從活動中得到收獲。
四、德育評價與人文關懷相結合
再者,既使學生成績很優異、技能再高超,但沒有高尚的人格,缺乏良好的素質,這算是人才嗎?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應改變“重智輕德”的現象,寓德育于教學中,這樣才能培養具有全面素質的下一代。
那么,怎樣對學生滲透德育呢?
一、提高素質,有利教育
不管你從事小學哪種學科的教學,德育文化哲學素質是必備的。因為小學哪一科都有滲透德育的責任。作為教師,首先要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如《美麗的小村莊》一課,應讓學生明白小村莊被淹沒是因為平時村民無節制地濫伐樹木造成的。從而讓學生知道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只有教師透徹地掌握了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才能在教學中得心應手地進行好各項德育教學。第二,還應掌握哲學對德育課的指導作用。如教學要堅持啟發式,要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體現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強調德育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體現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唯物主義思想。只有具備了一定的哲學思想,才能更好地把知識和德育融在一起,讓學生受到全方位的教育。德育不只是思想品德課的主題,它在各學科中也有很重的分量。只是教師的德育文化哲學素質不同,對德育滲透的深淺不一,從而造成一部分學生的德育教育不到位。作為教師,除了扎實的知識外,還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德育文化哲學素質修養,才真正不會辜負學生。
二.高尚風范,潤物無聲
俄國文學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曾經說過:“教師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么人,自己就應該是這種人。”(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思想品德室編著:《小學思想品德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第180頁) 這就給教師這個職業提了很高的要求,不但要會教書,而且要會育人。首先自己還必須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如嚴格自律、文明健康、言行一致、熱愛學生、親切和藹等。具體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動機、積極樂觀的態度、愛人愛物的品德等。這方面的品德筆者深有體會。比如你關心學生,學生也會體貼你。記得有一次生病了,實在頭昏,就靠在桌子上,想休息一會兒。這時聽見有學生說:“噓,大家不要吵,讓老師休息,她好像病了。”接著嘈雜聲越來越小,慢慢地全班安靜得似乎不能呼吸,當時有說不出的感動。這證明了德育教育在學生身上有了成效。
教師應該注意,你的舉止言行會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標準,并以此規范自己的言行。不是常看到這種情形嗎?當學生與其他人爭論,結果與他人不同時,學生就會說:“我們老師就是這樣說的,這樣做的。”間接用老師來維護自己的觀點。可想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美國的布魯納也指出,教師是教育過程中最直接最有象征意義的人物,是學生可以視為榜樣并拿來同自己做比較的人物。筆者小時候就想成為一名教師,因為教師是那么的高尚、偉大。她似乎無所不知,她又像媽媽般的溫和…… 所以教師的一言一行就成了學生模仿的對象。筆者小時候連那老師擦黑板的動作都覺得美,現在每次擦黑板無形中就做了那老師當時的姿勢。
今天,筆者已成長為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師。她深深地知道,要做一個品德高尚的教師。因為教師本身就起著一種持久的隱性的教育作用。這種力量好似滴水穿石,要加強引導。
三.課堂內外,高效滲透
各學科教學是教師向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最常見的途徑,對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質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把學科知識與德育結合起來,讓德育有機地滲透到長時間的各科教學中。
1.小學德育知識很廣,如熱愛祖國、家鄉、大自然、學校、集體,愛身邊的人和物,做事有耐心,樂于助人,刻苦學習,有規律地生活,常保持一顆積極向上、健康的心等。(楊啟楠:《師德常識》,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50至81頁)這些知識,各學科中都可滲透。只是要根據學科特點,構建教育設想,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發揮好學科教學的作用。例如,語文本身就是滲透德育很好的科目。只是教師在講解課文的途中要指導好德育的知識點,在總結課文時要把德育再一次升華。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七冊語文《釣魚的啟示》,整篇文章就是很好的德育材料,學生已經知道放棄那條大鱸魚就具有很好的品德。但是重點在總結,點化。文中最后這樣說——34年過去了,我再也沒有釣到過那樣大的魚,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只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要是人們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可是很多學生不明白這是要告訴他們從小要處處嚴格教育自己,事事嚴格要求自己,不貪便宜,誠實守信,這樣才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的深刻含義。還有打引號的魚字,它是指金錢、名利、地位等。這樣的課文,教師不總結不升華,那么這篇課文的目的就達不到。這就取決于教師對德育的理解。
2.數學課也能很好地滲透德育。如:小明學雷鋒做好事,上學期做了8件,本期做了9件。小明共做好事多少件?這不但學習了20以內的加法應用題,還讓學生受到了學雷鋒做好事的教育。這時老師抓住時機,舉學校、班上做好事的例子,對所學內容舉一反三,既復習了教學內容,又讓學生萌發做好事的沖動。
3.另外,現行教育不是提倡動手動腦嗎! 這就可以根據學科特點,組織一些活動。如學校的實踐基地等,每個學生都可以去嘗試一下。筆者學校就是教師帶領學生在實踐基地里種南瓜、種白菜等,學生們吃著自己親手種的南瓜湯、白菜湯,有說不出的高興。所以教師應該在課前深入備課,做好計劃,有意讓知識的傳授與德育的教育融為一體,讓學生這個個體得到相應的內化。
4.除了學習外,經常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外任務。如家務勞動、待客接友、社區活動、節日安排等。將學生置身于現實生活的矛盾中,激起他們的情感波瀾,產生深刻的情感體驗,事后開個討論會,總結會。這樣教師才能抓住機會進行道德情感的教育,學生也才愿意內化為各種道德情感。
另外,在各科教學中,教師應該經常運用多媒體設備,遠程教育資源,讓德育的滲透更直接、更豐富、效果更明顯。
四.根據特征,有的放矢
1.學生有個常見的特點,就是喜歡表揚。教師還應該舍得自己的表揚。表揚能使懶惰的人勤奮;能使不愛衛生的人成為勞動委員;東張西望的人成為紀律委員……總之表揚比批評更愿意讓學生接受你的種種教育。學生有很多優點,只是教師的引導是否有方而已。作為現行社會的教師,應該多學習科學管理。不能“我講你聽”、“我管你服”,這樣會抹煞孩子的很多方面。
2.應該利用好同齡伙伴這個特征。因為他們喜歡和同齡人玩,和同齡人作比較。學生在同齡團體中說話和行動都真實,引導得好,學生會從中受益匪淺。班上有成績優異的,愛勞動的,樂于助人的等。用學生身邊常有的例子,時時處處提醒自己要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經常讓這些品學兼優的學生帶著大家學習、游戲、活動、比賽等。這些形勢比上課容易讓大家接受,在無意中又受到了教育,何不用用呢?只是過后做個總結,總結有進步的學生,讓他們及時感覺到進步的快樂,從而愿意學習別人的優點。這就是一種新型的后進生輔導。還應總結優等生,讓他們感覺助人為樂的幸福,從而愿意幫助他人。這不是很好的互動學習嗎!除了利用現實的材料外,還可舉同齡的英雄人物,如王二小、賴寧、海娃等,這也可以讓學生從不同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德育教育。
五.學校家庭,合力教育
小學生大部分的活動場所以家庭和學校為主。這就決定了學校與家庭之間是有必然聯系的,并且要使這兩方面形成一致性,才能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教育,特別是德育教育。
記得上次家長會,筆者只預計一個小時,結果開了三個小時還覺得不夠。為什么呢?因為家長的心聲太多,對孩子的期望都高,對老師有說不完的話。家長希望老師們經常給他們反映孩子在校的情況。總之,他們愿意配合學校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家長是一支龐大的教育隊伍,與他們手拉手,對于自己的教育是很有幫助的。教師又是連接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橋梁和紐帶,是協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主要力量。(教育部師范教育司組織編寫:《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第189頁)所以,教師要利用好這個資源。
作為教師,要想全面了解學生,要想培養一個不但成績優異,而且品德高尚的學生,應經常與家長溝通,共同尋找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可以說是一個整體。如果教師不把學校與家庭聯系起來,學生也自然地把它們分開,即在校在家兩種態度,在校表面很聽話,一旦回到家或走上社會就是一個沒有品質的人。給父母帶來痛苦,給社會帶來負擔。一個成功的教師是不會忽略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合力的。
六.評價到位,德育定高
對學生實施德育評價,讓德育工作傾向全面化。
各班上實行操行統計,即給學生平時的表現找個約束。這必須嚴格執行,要教師嚴格監督,并與成績掛鉤。好者大力表揚,犯錯者給一定機會改正,扣一定操行分,私下與犯錯者心與心的交談,確實明顯進步,還回扣去的分,還在班上大力表揚。相信大家都愿意改正并積極要求進步。這就達到了德育的目的。這是經過筆者試用的,很有效。但前提是教師說到做到,并且實施起來教師很辛苦。這只是平時的表現分,當然還應該加上書本知識,如《品德與社會》或《品德與生活》等相關科目的考核分,才是最后的德育成績。只有兩者結合起來,對學生的評價才全面才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