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國際貿易課程改革論文
時間:2023-03-08 15:27: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國際貿易課程改革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教學內容與實際教學計劃脫離。教材大致與大學教育模式相似,偏重理論教學。雖然在局部內容上有所選擇注重實踐性,但體系上仍然是照搬大學教程。隨著科學技術的日趨發展和新型貿易方式的不斷涌現,各國有關國際貿易操作的法規和國際貿易慣例也隨之調整,從而國際貿易單證處理方式也隨著新的電子商務形式的產生而改變。所有此類變化,都要求學生既要牢牢掌握基礎理論知識,掌握國際貿易的動態變化.更要具備英文函電處理、電子報關、電腦操作等技能。但目前的教學內容還無法跟上這類變化速度。
(二)缺乏雙師素質教師。雙師素質教師是提高國際貿易課程質量至關重要的一環。現有的專業教師普遍是從學校到學校,剛出大學校門就站上講臺,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但是缺乏足夠的實踐操作經驗,甚至從未見過一份合同,一份真實單據,并且由于多種因素制約,現有教師無法定期到企業學習,從而缺乏實際經驗,影響教學質量。
(三)缺乏實訓平臺,難以體現職業性。高職《國際貿易實務》是以外貿企業崗位工作過程和要求為出發點的系統實踐教學。因為國際貿易業務涉及企業客戶資源等核心商業秘密,使得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各位困難,與職業崗位工作明顯脫節。更因學生缺少體驗進出口業務操作的機會,所以難以全面系統地掌握進出口貿易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導致學生缺乏外貿業務實際操作技能而不能將理論知識用于實際業務中。
通過深入外貿企業進行工作崗位群工作任務分析,確定外貿行業核心工作崗位主要朝向:國際貨運、外貿跟單員、外貿業務員、國際商務單證員、報關員等,提高相關崗位的素質與職業能力,并且對各工作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進行歸納、總結。工作領域分析框架。首先,對工作領域分析的模式不僅要對外貿企業的業務進行綜合分析,更要確認基本業務環節和貿易業務流程。最終,確定主要職業崗位的方向,并以此對工作崗位進行分析,了解(資格、職責、工作內容等);其次,對典型工作任務加以確定;最后,分析、確認勝任外貿工作崗位所需職業知識和能力。
國際貿易實務作為國貿專業學生的核心專業課程,對于提高該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及學生將來在社會中的競爭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該課程傳統的考核模式大多為期末閉卷考試,這種考試方式已經不適應當前創新教育、素質教育的需要。由于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重在實務,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動手操作能力,因此,國際貿易實務課程考試方式改革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國際貿易實務課程考試方法改革的原則
1、能力為本:通過案例分析、綜合分析等題目,注重考核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引導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2、綜合考核:考核體系同時兼顧對學生溝通能力、市場拓展能力、資源利用能力等綜合素質的考核。
3、多元主體:學生成績評價主體有專業教師、實訓指導教師、企業指導教師等,考核主體逐漸多元化。
4、過程考核與成果考核相結合:過程考核逐步代替結果考核,通過對學生學習、操作作業、實習表現等過程考核,結合期末考試,形成學生的綜合成績。
三、國際貿易實務課程考試方法改革的思路
1、樹立科學的現代考試觀,為考試改革提供良好的思想環境。著重強調人的整體素質的全面和諧發展,考試的目的不僅是為了使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而且更強調通過考試讓學生學會學習,增強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增加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考查,其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在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通過考試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改革考試內容,確立考試的能力導向。考試命題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根據課程所涉及的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對課程的知識、能力、素質進行分析細化,然后根據這些特征確定課程效果的評價方法和考核大綱。考試題庫要隨各種新知識、新工藝、新技術的快速發展而同步更新。
3、豐富考核形式,打破傳統單一考試模式的壟斷局面,從深入、確切地考查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出發,采用不同的考試方式:閉卷考試、開卷考試、口試、網上考試、案例分析、專題報告或調研報告、課程小論文、小組討論、操作考試。在具體運用時,要考慮具體的考核內容及測試取向。考查的重點是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縮短大學畢業生的社會適應期。
論文摘要:國際貿易市場營銷是國際貿易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實踐延伸性課程,是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在掌握了相關國際貿易相關知識的墓礎上,提升國際貿易實操技能的一門課。針對高職院校的學生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對國際貿易市場營銷課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改革進行探討,旨在提高學生對該門課的學習效果,為進一步提升學生將來的國際貿易實際工作技能莫定必備的基礎口
一、國際貿易市場營銷學的教學項目構建
通過對國際貿易專業崗位群的分析,最終確定國際市場營銷這門課程在本專業中應實現的崗位能力任務,將以前所學的國際貿易專業理論知識在本門課程中得以應用和實踐,突出本門課程的實踐延伸性,對同學以前所學的知識的一個大檢閱和全面應用,突出實踐性。
我們對這門課程摒棄學科結構系統化的原則,突出本專業在這門課程要實現的崗位能力任務目標,根據“工作過程系統化”原則,將國際貿易市場營銷的教學內容大膽地重新構建為四個項目,將國際貿易市場營銷的所有知識有機地整合到這四個教學項目中,通過這四個項目的學習,能夠讓學生掌握國際貿易市場營銷的操作,實現課程的崗位能力任務。
(一)明確產品
國際貿易市場營銷所有活動都從產品開始,產品也要從國際市場的角度來研究,對于產品應該研究的內容,我們進行了全新的界定(如表1所示)。
(二)國際市場調查
如何通過網絡實現國際市場調查呢?我們主要采用查詢全球貿易數據庫(http:i/comtrade. un. org/db/dql3asic-Query. aspx)的方法來實現,通過海關編碼,利用全球貿易數據庫進行查詢,可以知道產品在世界每個國家進出口的容量和流向,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和數據庫的設置,可以知道該產品的世界市場分布情況和主要競爭國家。此外,通過國貿資訊網可以了解國內主要的出口商和制造商,對國內的主要競爭對手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如表2所示)。
(三)國際市場競爭分析
通過國際市場調查,明確我們國家在國際市場競爭環境中所處的位置,可以明確我們營銷的主要國家,接下來確定國外的競爭對手,并研究競爭對手,獲悉他們銷售的渠道以及其他市場推廣活動的情況,對競爭對手的市場競爭營銷情況有一個比較清晰的了解(如表3所示),通過這些信息的收集和查詢,確定競爭對手的競爭力。
(四)企業的SWOT分析和市場營銷策略的制定
明確了國際市場和競爭對手的情況,接下來就是要研究自身的SWOT(優勢、劣勢、機會、威脅),評估企業的綜合情況,包括:成本、市場份額、客戶關系、品牌影響力、行業經驗、商業模式、經營理念、管理水平與企業文化,確定確定自己的競爭和營銷策略,包括:進人哪個國外區域市場、采用哪種銷售模式、使用哪些銷售渠道等。
通過這四個項目模塊的構建,以電子商務平臺,用四個教學模塊仿真重現了國際貿易市場營銷的操作過程,這種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的重新構建,完全打破了已有的教課書的章節和教學體系,將所有的國際貿易市場營銷的知識全部有機地整合到這四個項目模塊中。
二、國際貿易市場營銷學的教學改革實踐
(一)學生實操練習任務的設置
完成了課程的重新構建,我們圍繞著這四個項目進行教學,以電子商務為實訓的平臺,教師講述相關的知識,然后在互聯網上進行示范,所有任務的設置必須有一個主線貫穿其中,產品是一個最重要的主線,我們選擇了一個化工產品“硫酸鎂”作為我們所有任務的主線,所有的任務都在圍繞著這個產品來進行(如圖1所示)。
(二)教宇萬法與實踐
我們對07級的國際貿易專業的三個班做為樣本,每個班有45人,我們將每個班分為9個組,我們的分組完全打破學生原有的序號,每個班1,11,21,31,41.2,12,22,32,42,以此類推分組,我們的授課時,所有學生分組來坐,可以進行小組討論,我們將每個項目的內容分解成一個一個的小任務,進行小任務的教學,通過課堂上演示操作,在每個任務結束后,我們布置一個對應的小任務,分組來完成,并在下次課進行展示,我們要求學生以某企業外銷員的角色來進行展示,老師點評,并進行分組評比。的教學效果,而且上課不枯燥、不乏味,關鍵是學生在與老師之間的互動中增進了友誼加深了感情。通過小任務的的完成,了解與課程有關的豐富的課外知識使學生豐富知識,增長見識;團隊完成任務,不僅使原來陌生的關系變得融洽,加強了團隊精神,而使班集體榮譽感增強,學會與人相處、與人為善、人為我師的良好品行;課堂氣氛好,老師和學生不是簡單的“教與學”的關系,而是“指導+朋友”型,大家都能在愉快中學習進步。此外,通過角色扮演的練習,使學生們更增加了實戰的感覺,讓學生將來盡可能“零距離“上崗。
(三)教學考核方法的改革
考核方法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課堂量化表現分:含發言、參加團隊任務展示,小組發言次數、與老師、學生溝通次數等,占20,二是小任務完成情況,在完成一個項目教學時,小任務會被整合成一個項目,占30;三是開卷考試成績,考試是項目設計,當所有項目教學全部完成后,每組同學將四個項目整合成一個整體項目,占50%,考核形成一個整體,是知識性、實用性、能力性的統一。
(四)項目設計分數的確定
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項目報告最后分數的產生進行了革新,每一組都進行項目的展示,并選出一個評委為其他的幾組打分,學生和老師的打分各占50%,加權平均得到最后項目的得分。對每個班項目設計第一名,第二名,進行了獎勵。
三、結語
關鍵詞:《國際經濟學》;教學改革;社會需求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4-0262-02
《國際經濟學》是一門經濟學類專業本科學生的必修課程,特別是對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來說,是一門基礎必修課程,他的教學目的和任務是使學生掌握本學科的基本知識和分析方法,對國際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及當代國際經濟學的發展狀況有所了解,并能結合實際中國際經濟狀況,對現實中的國際經濟的具體事件進行分析與應用,為以后其他課程的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對于培養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生的理論素養和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開設國際經濟學,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國際經濟運行過程中的一般規律,進一步理解國際經濟現象,從而更好地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一、國際經濟學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狀況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的不斷加深,以及中國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化,中國和其他國家或地區之間的商貿活動變得日益頻繁,對外開放度越來越高。企業需要大量的精通國際經濟知識,熟悉國際貿易規則,掌握貿易談判知識和技巧的專業人才,而科研院所等研究單位對掌握國際經濟學的基本理論,熟悉各種分析工具,了解現實國際經濟狀況的復合型人才。這些不同的單位對專業人才的要求也不一樣。總體而言,國際經濟學專業學生需要達到以下幾點要求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
1.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無論學生將來從事科研工作還是具體的外貿工作,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都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條件。只有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才能夠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經濟現象進行條分縷析,從而透過現象看本質,了解表面的經濟現象背后所隱藏的深刻原因。這方面對于準備考碩、考博,有志于科研工作的學生而言尤其重要。
2.精確的外貿方面的專業知識。學生應該熟練掌握各種國際貿易術語,各種解決糾紛的國際法律等外貿方面的專業知識。國際經濟學專業的學生應該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幫助公司開展國際貿易,發展國際市場,確定公司的國際化戰略,選擇公司產品的銷售地區,定價策略等。這些工作都要求學生能夠將基礎理論知識和外貿方面的專業知識相結合并靈活運用。
3.使用外語進行交流的能力。流利的英語是從事國際貿易行業的基礎。所以國際經濟專業的學生應該熟悉各種術語在英語中的表達方式,通曉如何用英語和外商談判,如何用英語解決貿易糾紛等。另外,由于日本、俄羅斯等國家和中國的經貿往來越來越密切,所以掌握日語、俄語等小語種的人才也比較受歡迎。
4.團隊合作及溝通能力。國際貿易的復雜程度較高,往往需要團隊共同工作才能順利進行。這就要求學生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工作時能夠迅速融入團隊,善于與同事交流,共享信息,互相幫助,能夠幫助團隊提高運作能力。
5.數理分析技術。不管是將來準備到科研院所找工作,有志于科研的學生,還是將來準備從事外貿實踐工作的學生,都應該掌握一定的數理分析技術。基礎理論知識和數理分析技術相結合能夠幫助學生對一些經濟現象看的更深,想的更遠,從而有利于他們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決策。
6.論文寫作能力。即使是不準備從事科研工作的學生也應該掌握一些論文寫作的技巧,熟悉論文寫作的規范,這有助于他們撰寫工作報告,工作總結和會議紀要等文件。同時,這也是對他們表達能力的一種訓練。
7.計算機應用能力。計算機已經成為人類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國際經濟專業的學生應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的應用能力,能夠對計算機進行簡單的維護、使用,能夠熟練掌握一些辦公軟件的使用方法,掌握互聯網的使用技巧,熟知一些數理分析軟件的安裝,使用和維護。這些能力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他們在工作中解決所遇到的問題,提高工作能力。
8.實踐與工作經驗。書本上學到的知識比較抽象。很多從事外貿實踐工作的學生在剛畢業時往往難以很快地將在學校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工作當中。
從以上分析可知,社會對國際經濟專業的學生要求很高,必須是具備上述各種能力的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才能夠適應社會需求,這為《國家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指明了方向。
二、當前國際經濟學專業教學中常見的問題分析
1.僅注重基礎理論的講解,而忽視實踐能力的鍛煉。重理論、輕實踐是中國大學本科教育中的一種普遍現象。在《國際經濟學》課程的教學中,大部分學校都側重于對絕對優勢理論,相對優勢理論和要素稟賦理論等經典國際貿易理論,以及購買力評價、IS-LM-BP模型和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等經典國際金融理論的講解,幫助學生建立完整、清晰的理論知識。但是教學過程中并沒有與《國際貿易實務》等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相結合,也不注重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理論分析實際經濟現象的能力,造成學生在學習中理論與實踐脫節,其結果是學生僅僅是機械地掌握了這些理論知識,但是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經濟現象時,無法作出正確判斷,從而錯失機會甚至造成貿易方面的損失。
2.僅注重本課程知識的學習,而忽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訓。雖然國際經濟學專業的畢業生在工作時需要外語交流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等多種技能,但是大多數學校在本課程的教學上都僅僅進行本課程知識的教學,忽視對學生其他能力的培養,其結果是學生難以僅僅通過英文課的學習掌握本專業的專有詞匯,常見的外文表達方式與表達習慣等。
3.所用教材老化,難以反映國際經濟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目前常見的《國際經濟學》的教材主要有五種,分別由佟家棟,高樂詠(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李坤望,張伯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華民(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袁志剛,宋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和保羅?克魯格曼,茅瑞斯?奧伯斯法爾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等人編寫,但是這些教材出版的時間較早,難以反映最新的國際經濟學領域的研究成果。例如保羅?克魯格曼提出并因此獲得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國際貿易模式和經濟活動區位理論就沒有被所有的教材收錄,而此理論全面整合此前全異的國際貿易與經濟地理學研究領域,深刻揭示了自由貿易與全球化的影響和全世界范圍城市化背后的驅動力等問題,是國際經濟學的最新成果。
4.教學模式僵化,使得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缺乏創新能力的培養。目前《國際經濟學》的教學還存在教學模式僵化的問題,其主要表現是教學方法單調,講授手段不靈活,雖然大部分學校采用了PPT等先進的教學工具,但基本上仍然是老師講,學生聽,記筆記,考試前突擊背誦的形式。這種形式的特點是以教師講述為主,討論和實踐環節的學習較少,學生缺乏思考,考試方法與內容比較傳統,使得學生普遍覺得本門課程術語和定理較多,內容枯燥,難學,難應用。這種教學情況必然造成學生“平時學沒興趣,考試前靠突擊,考試后全忘記”的結果,無法培養學生的理論分析和創新能力。
三、對《國際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建議
1.注重案例分析,努力做到理論與實踐并重。開展情景模擬教學,注重案例分析。在教學時可以進行若干國際經濟方面的情景假設,讓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下,運用所學習的理論知識進行案例分析,作出經濟決策,然后全班同學進行討論,教師最后進行點評。這種方式能夠激發學生興趣,并且能夠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使用權威教材,并隨時補充國際經濟領域的新成果。雖然《國際經濟學》本科階段的教學目的是使得學生掌握國際經濟運行過程中的一般規律,能夠進一步理解國際經濟現象,但是在教學中補充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提高他們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加深他們對基礎理論的理解。
3.在有條件的班級開展雙語教學。使用英語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聽力,還能夠通過讓學生用英語進行討論或者回答問題而提高英語交流技巧,而且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但是這種教學方式需要考慮到學生的英語水平,只能夠在英語水平較高的班級開展。
4.注重開展課堂討論,開展小論文教學的方式。可以布置學生寫一些和本課程相關的小論文,然后再課堂討論。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基礎理論的理解,并且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數理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而且在寫作過程中,學生必定要通過計算機、互聯網等信息手段查詢資料,這對他們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也是一種鍛煉。但是這種教學方式需要時間,因此不能經常采用,建議一學期不超過兩次。
5.注意計算機和網絡等現代化工具在教學、課后輔導和考核中的作用。計算機和網絡等現代化工具已經普及,給使用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務,能夠也應該在本課程的教學中采用。不僅在課堂教學時應該采用PPT、錄音、錄像等多媒體教學工具,還應該在課后輔導、答疑、作業的布置與批改時采用,甚至可以采用電子化的考試方式。教師的講義等學習資料也可以制作成電子格式,方便學生的傳閱與學習。這對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也是一種鍛煉。
四、結束語
國際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使得社會對國際經濟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必須考慮社會對本專業人才的需求,轉變教學思想、以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為宗旨,并注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選擇更加新穎有效的教學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培養出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邢淑清.經濟管理基礎課程改革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7).
[2] 朱正偉,劉東燕.加強高校實踐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07,(1).
關鍵詞: 循環教學模式 云課堂 評分標準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對服務貿易研究的深入,《國際服務貿易》課程的改革已經提上日程。首先是教材及內容的老舊問題,大多數《國際服務貿易》教材內容不新穎,和時代有一定脫節,比如區域貿易協定部分,不能涵蓋當今區域貿易重要協議,諸邊貿易協定部分也沒有包含在教材內容之中。因為服務貿易協定無論是區域的、多邊的還是諸邊的,都對當今國際服務貿易有深遠影響,對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影響也很大。所以,有必要把這些內容涵蓋在本科學生教學當中,讓學生有全面系統的認識。鑒于目前大多數教材不包含這些內容的現實,我們應該在課程教學中補充這些內容,待以后有類似教材后,再選這類教材,或自己編寫教材。
其次,《國際服務貿易》課程教學方式比較老舊。《國際服務貿易》課程本身沒有實驗、實踐課程。其教材內容本身涵蓋內容比較廣闊、抽象。加上我國服務貿易起步較晚,這方面的數據統計、資料收集比較困難,因此學生學習時不好理解,難度加大,學習興趣不高。
再次,鑒于學校的固有教學模式,本課程內容多、課時少,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效果,《國際服務貿易》課程教學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一、《國際服務貿易》教材體系的改革
針對本科院校學生,國際貿易專業和非國際貿易專業都可以選擇這門課程。然而,對國際貿易和非國際貿易專業學生要求應不一樣,教材選擇上可以不同。國際貿易專業學生有國際貿易相關學科的知識背景,《國際服務貿易》教材可選擇理論體系較完整的教材,相關閱讀材料相對豐富一些的,較完備、全面的,有一定深度的教材。非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可選擇比較通俗易懂的《國際服務貿易》教材,老師上課時要注意補充相應的國際貿易專業基礎知識給予銜接。假設沒有相應的合適教材,國際貿易專業和非國際貿易專業選用同樣的教材,則老師上課時應補充相應的內容以適合不同專業的學生。
二、《國際服務貿易》課程教學方式的改革
《國際服務貿易》課程與其他國際貿易課程比較有如下區別:
1.與國際經濟學比較,《國際服務貿易》課程既有理論又有政策、國別、部門分析等。國際經濟學主要偏重理論分析。國際服務貿易理論是支撐政策、國別、部門等章節的,前后相連,才能理解學習,也要應用部分國際經濟學的知識。國際經濟學的課程方式主要是講述,《國際服務貿易》課程除了理論部分,其他部分完全講述,會造成單調乏味,學生學習興趣減弱的問題。所以,《國際服務貿易》課程教學方式要在傳統講述式教學的方式上加上新鮮的元素、靈活的元素。無論分組討論,學生講解,還是案例教學,項目教學,只要能提高學生興趣,都是可行的。同時,要注意運用多媒體技術,使課堂更加完整豐富和高效。
2.與國際貿易課程相比,《國際服務貿易》課程除理論外的政策、國別、部門分析等內容外,不需要掌握太多實際操作的技巧,實操的練習、培訓等,沒有任何實踐環節的相關課程,無法實踐練習,也不太需要實踐練習。但要把國際服務貿易理論部分完全理解消化,并潛移默化地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則適當的練習還是有效的。如何設置,如何實施,就需要改革課程教學的方式。可以像國際貿易課程一樣設計虛擬仿真課程,需要老師、學生雙方準備,特別是學生要做好課前準備。做好了《國際服務貿易》的虛擬仿真課程設計,《國際服務貿易》課程教學的改革則前進了一大步。
3.與國際貿易專題課程相比,國際服務貿易具有理論優勢。國際服務貿易課程教材一般將理論部分放在前,后面部分是政策和實踐,突出理論是政策和實踐的支撐作用。另外,國際服務貿易教材還有國別及部門分析的內容,并注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結合《國際服務貿易》課程及教材的特點,如何上好《國際服務貿易》課程,需要認真思考,結合學生及各校實際情況對教學方式進行適當改革,比如合作式教學、翻轉課堂等方式都是從國際服務貿易課程特點出發,使學生在有限的課時內充分掌握和理解《國際服務貿易》課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并運用到《國際服務貿易》課程的政策和實踐中。《國際服務貿易》課程應根據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結合合作教學和翻轉課堂模式,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針對我校教學改革的實際情況和課時安排及教學設備和平臺,建議進行如下《國際服務貿易》課程教學的改革。
1.編寫適合國際貿易專業和非國際貿易專業學生使用的不同教材版本,適應需要多種教材的要求。或編寫教輔資料,補充教學課件,集體討論備課等方式都是適用的。
2.加強多媒體和現代先進技術的運用。比如采取云課堂教學方式,把《國際服務貿易》課程教學放在云課堂上,學生可在課前、課后學習掌握。大量的習題、補充知識和內容,學生根據知識板塊安排學習消化和吸收,課堂上學生根據課前、課后的學習完成并掌握課堂中的內容。
3.國別和部門分析部分,由于課程整體時間較短,可分組進行討論,老師布置不同小組的任務,進行分組學習和討論,最后進行課堂上的集中討論,既節約了課時,又讓學生掌握了必要知識。
4.可采用PDCA循環教學模式進行《國際服務貿易》課程教學的改革。PDCA循環教學模式重在課前、課中、課后。課前,教師、學生的溝通、聯系,學生的課前學習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課中引導學生自學并交流,交流評分情況,交流學習內容。課后教師學生要制定相關激勵政策,總結交流,準備下一個教學循環。PDCA循環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前期教師不僅需要利用幾周的時間介紹相關的理論以便在后期講解時讓學生能夠掌握,更重要的是學生后期的自學教師要全程參與。通過這種學習方式,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起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教師運用全面質量管理中PDCA循環的思想,根據教學目標,策劃自學教學過程,不斷實施自學授課教學過程,檢查教學效果,對自學教學情況進行歸納、總結。PDCA循環教學模式關鍵在于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密切聯系和合作,否則,便不能采用這種方式。
三、《國際服務貿易》課程學習學生考核評分標準的改革
1.鑒于《國際服務貿易》課程內容涵蓋的特點和教學方式改革的方向,學生考核評分標準也應進行相應改革。由于課前、課后學生學習時間較多,因此學生平時成績的所占比例應提高,平時課前、課后學習過程都應有相應的評分、計分標準。
2.課堂學習,如果采用PDCA方式或云課堂方式,小組演講、討論、交流匯報等環節都應有評分、計分標準,既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起到相應的激勵作用,同時提高教學效率,符合《國際服務貿易》課程教學特點和要求。
3.期末考試方式也可進行相應改革。如果是選修課,可用提交論文方式;如果是必修課,應減少死記硬背的內容,增加知識應用能力的考核,以適應《國際服務貿易》課程大綱的基本要求。
4.雖然《國際服務貿易》課程大綱沒有實踐課要求,但相應的拓展應用課程可以開設,設置相應課時,并評分計分,強化創新培養和能力培訓。課程納入國際貿易專業培養方案當中,并增加相應學分。
總之,《國際服務貿易》課程教學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教材、教學、考核等方方面面。我們需要認真規劃和實踐,在實踐中發展、改革和完善《國際服務貿易》課程教學體系,提升教學水平,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應用能力、實踐能力,以適應當代對《國際服務貿易》課程的時代要求和社會需求,培養出高素質、能力強的當代國際貿易專業學生。
參考文獻:
[1]陳小蘭,黃茜.基于翻轉課堂的本科課程改革與實踐[J].現代教育論叢,2015(1):91-96.
[2]鄭芳,楊琳琳.基于PDCA循環提高《國際服務貿易》課堂教學質量的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4(9):179-180.
[3]周五七.《國際服務貿易》教材建設與改革研究[J].對外經貿,2015(7):146-149.
[4]眭依凡.高等教育現代化的理性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4(10):1-10.
[5]劉秀莉.淺談國際貿易課程的課堂實踐教學改革[J].改革與開放,2010(8):169,171.
[6]劉軍.《國際服務貿易》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高教學刊,2015(22):59-60.
[7]孫雅玲.國際服務貿易課程合作式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10(3):103-106.
[8]田園.合作式教學模式在國際服務貿易課程中的應用[J].經濟師,2013(4):139-141.
[9]張超.淺談《國際貿易》課程中“國際服務貿易”部分教學內容改革[J].現代營銷,2012(9):284.
【論文摘要】國際貿易實務是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它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實踐性和應用性。盡管經過幾年的教學改革,教學內容不斷豐富,但在教學的過程中,實踐的作用沒有完全發揮出來。本文將結合實際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重點突出專業實踐的培養,探討教學改革的內容。
1、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開設的必要性及簡介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學科,它培養的是從事國際貿易業務的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應用型人才。作為應用型國際貿易專業人才的培養既要注重智育也要注重德育;既要注重理論.也要注重實踐;既要注重知識,更要注重素質和能力。從目前調查情況來看我國普通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畢業生對口就業率為60%而一般外貿職業院校畢業生對口就業率達到70-90%甚至有的達到100%。這表明外貿企業更希望國際貿易專業的教學培養能與外貿崗位相對接也就是說它們更注重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教育。特別是隨著我國外貿經營權的全面放開對外貿人才的需求量逐漸增大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開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國際貿易實務課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的一門主要課程,它具有綜合性、實踐性、應用性和時效性等特點知識涉及面較廣。通過本課程的講授可以讓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國際貿易基本概念、理論和慣例弄清實務操作機理,領會相關知識、理論和技法掌握《公約)}、Incoterms2000、UCP600、ISP98等常用國際公約和慣例,理解分析和處理國際貿易業務中出現的現實問題;并且通過仿真模擬操作可以讓學生全面系統的掌握國際貿易業務的具體流程和操作.成為社會需要的外經貿人才。
2、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實踐分析
目前.各院校都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建設上不斷創新,努力嘗試各種教學模式。但從總體來看.這些教學模式還存在種種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脫節
在國際貿易實務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脫節是很多高校教學中的一個普遍現象。造成這種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原因主要有:
2.1.1過度依賴教材,致使課程結構缺乏合理性
現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參考教材雖然很多但從總體來看.各地所編寫的教材為了追求學科知識體系的邏輯嚴密性,過于偏重理論知識點的介紹即使有側重于實踐教學模式的新教材也不免是紙上談兵。另外世界形勢變化非常快而很多新貿易政策的出臺和新理論的出現往往需要較長時間而其作為教學內容被納入教材則耗時更久這就使得本課程的實踐性和時效性很難通過教材完全充分體現出來。教師如果只按照教材內容安排講授那么這種情況下所形成的課程結構就很難適應發展的需要,與實踐脫節也就在所難免。
2.1.2教師缺乏實踐經驗
很多高校教授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師是畢業后留校或直接從其它學校畢業后分配過來的理論知識雖然掌握的很好,但卻缺乏直接接觸和從事外貿工作的經歷。這就使得他們在講授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對于實踐的內容顯得力不從心很難不使自己的課程講授偏向理論而忽略實踐。特別是國際貿易實務中出現的各種單證,講授教師都從來沒有見過或操作過就更不可能將其如何填寫、制作以及應該注意的事項向學生傳授明白。這種從書本到書本的傳授方式,是很難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的。
2.2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教師在教授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仍然遵循老師傳授教材中的知識點學生記筆記、做練習題的方式進行授課。這種照本宣科的方式,單調乏味,很難使學生發揮積極主動性激發他們的興趣。即使現在很多高校在教學中引入多媒體,也僅僅是將原先固定的黑板換成能變動的黑板而已,其作用并未充分發揮出來。同時由于國際貿易實務對操作性要求較高很多單證實務的內容僅靠教師通過多媒體進行講授而沒有學生的實際上機模擬操作和真正接觸有關的操作場景是很難理解和把握的。因而現實中,我們看到很多學生只會死記硬背一些國際貿易實務中的復雜條款和專業知識,而不能融會貫通其外貿的實際能力并沒有通過在校學習而獲得提高。
2.3考核方式不合理
在很多高校中,傳統的考核模式就是由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授課內容命題在期末印制試卷,由學校統一安排時間學生做試題,老師閱卷給出分數。這種考核方式看似公平合理但并不能真實反映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學習態度和能力。尤其像國際貿易實務這種操作性要求比較高的課程,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只是說明了學生對基本知識點的死記硬背能力,而無法反映出學生運用這些基本知識點、基本技能的能力。因而,通過這種考核方式是無法推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轉變學習觀念和學習態度,向應用型人才發展的。
3、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內容
3.1合理安排課程和培養教師的實踐能力
本課程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方面脫節的主要原因就是對教材過度依賴以及教師實踐經驗的匾乏。因而要保證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的銜接,就需要從這兩個方面著手進行改革。
3.1.1擺脫對教材的依賴,合理安排課程結構
為了突出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必須要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在保證理論知識夠用的情況下加大實踐教學在整個課程安排中的比例。為此可以將課程結構做出如下劃分:
(1)講授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各項條款和相關內容。這一部分主要涉及外貿合同中的基本知識點,可以讓學生統一參考相應的國際貿易實務教材。教師在講授本課程過程中為了加深學生對這些知識點的理解可以穿插一些案例,并在課堂上相應增加學生自己分析和討論的時間。同時為了讓學生對所學案例有更深的認識可以將講授中所有涉及的案例以及其他的案例練習編輯一個案例集統一發給學生,以便于學生課后能繼續分析和學習。
(2)講授國際法規和慣例。由于國際貿易業務中會涉及很多的國際法規和國際慣例而這些法規和慣例又是指導學生從事貿易實踐活動的基礎是其取得成功的保證,所以這一部分要加大學生的學習時間。授課教師可以在講授前先行印發一些常用的國際法規和慣例,然后結合案例對這些法規和慣例中的條款進行分析,幫助學生加強記憶以及理解。
(3)講授國際貿易單證實務。這一部分主要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教師除了對相應單證填寫進行講解之外更應該安排至少2/3的時間進行實踐教學。實踐教學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實現:一是仿真模擬操作包括進行場景模擬和實訓室上機操作二是建立校外實訓基地鼓勵學生在生產和實際工作現場接受訓練和教育。
3.1.2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經驗
為了解決國際貿易實務講授教師在實踐經驗方面的欠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組織教師外出進修。通過進修教師可以與同行進行交流探討國際貿易實務教學方面的改革內容特別是就如何增加國際貿易實務中的實踐教學進行經驗共享,并能在交流中獲取前沿的學科知識、吸取最新的國際貿易實務方面的信息和先進的教學方法。
(2)選派教師到企業實習。教師缺乏外貿實踐工作經驗是造成講授過程中理論與實踐脫節的最主要原因。對于這一方面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由學校以多種方式與企業進行合作并跟企業協商派本校教師到企業內部相應崗位從事工作.讓他們將所學專業理論知識有機會運用到實踐中去并從中學習和獲取實踐經驗。
(3)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實訓室和實訓基地的建設。實訓室盡管只是一種模擬操作但由于它是最為靠近現實外貿操作的場景學習模式所以教師積極參與其建設過程以及組織學生進行仿真模擬操作,也是自己增加和積累實踐經驗的過程。另外盡管實訓基地主要是為學生實踐操作而設立,若教師能與企業中的專業人員一起配合順利完成指導學生實習的工作那么其過程中反饋的很多信息也是有利于其實踐經驗積累的。
3.2積極探索教學方法的改革合理運用各種先進的教學手段
3.2,1結合國際貿易實務相關知識點加大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是一種把部分真實生活引入課堂從而可以使教師和學生對之進行分析和學習的模式口它可以增強課程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果。不過要充分發揮其作用需要把握以下幾點:
(1)要有明確的教學目的。為了讓學生把握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可以在其中為學生設立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對案例進行閱讀、思考、分析、討論,以便于其建立起一套適合自己的完整而又嚴密的邏輯思維方法和思考問題的方式只有如此教學才能有計劃進行。
(2)案例要客觀真實。要讓案例所描述的事件在學生看來基本上都是真實的不要過多加入編者的評論和分析讓學生自己先進行探討。由案例的真實性決定案例教學的真實性更能引起學生興趣。
(3)案例要具備較強的綜合性。這就需要案例較之一般的舉例內涵要豐富,其分析、解決過程也較之一般的舉例要復雜以此來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各種基本理論知識和靈活的技巧來處理問題的能力。
(4)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案例教學是組織學生進行自我學習、鍛煉能力的一種手段學生屬于主要地位,教師屬于輔助地位。應該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進來、深入案例、體驗案例角色啟發學生建立一套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5)注意過程的動態性。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存在著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學生的互動。所以整個過程需要老師掌控好不能過于呆滯也不能失去秩序。
(6)進行概括總結。在講授中可以讓學生總結也可以教師自己總結講明案例中的關鍵點以及討論中存在的不足和長處。在總結中要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論強化以前討論的內容,提示后續案例.給參與者以鼓舞。
3.2.2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構建網絡學習平臺
為了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要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利用現有的網絡資源改變原先單調乏味的教學方式。這種改變主要包括:
(1)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
盡量增加課程信息量運用多種軟件和工具使多媒體教學中的內容更加直觀、形象、生動。特別是像國際貿易實務這種實務性強的課程在應用多媒體授課時要結合每節課的主要內容,播放一些真實的貿易流程,以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專業內容。
(2)利用網絡資源構建網絡學習平臺
為了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利用網絡資源進行的教學研究。教師可以在校園網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國際貿易實務學習的網絡平臺。在此平臺上應教案、多媒體課件、練習題、最新信息、國際貿易網站的一些鏈接并將其與實訓室中的模擬操作軟件系統鏈接以便學生課后能自主模擬操作;同時開設在線答疑,以便隨時與學生就疑惑的問題進行交流。
3.2.3完善實訓室建設,實現仿真模擬化教學
通過建立和完善實訓室可以較為有效地改善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實踐教學方面的不足。不過,要注意在實訓室建成后一定要實現仿真模擬化教學為學生提供一個全程參與的親歷式的場景學習模式。在這些場景里學生是以具體的國際貿易業務工作人員置身于國際貿易業務的場景仿真模擬中,在已掌握的國際貿易理論和實務知識的基礎上對每一步操作形成一個全新的感性認識從而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掌握國際貿易業務操作的基本步驟和技巧。為了配合仿真模擬化教學的實行,還應該引入相應的教學軟件通過教學軟件系統平臺模擬一個開放的競爭的仿真國際貿易環境。在這個環境中存在多家進出口公司,每家進出口公司都可以查詢各類貿易信息。每位學生將作為一家貿易公司的業務員通過網絡環境獨立地從事國際貨物買賣業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嫻熟高效地進行正常的業務操作、贏得利潤而且也必須通過反復實踐來學習處理貿易中出現的各種困難和問題、規避風險、降低損失。
3,2.4加強校企聯合建立實訓基地
在課程改革過程中,為了拓寬學生視野更好地培養其動手能力應該積極發展與企業的合作建立一些校外實習基地。在校外實習基地建成后課程教師應與企業經驗豐富的外貿人員一起編寫實習計劃和方案。根據與企業的協議,定期安排一些學生進入企業參觀和實習并定期組織經驗豐富的專家(如企業中的外貿人員以及海關、銀行、商檢等部門的專業人員)到學校給學生講課。這種方式一是可以讓學生能對外貿業務以及專業部門的流程和職能有一個直觀的感性認識二是可以從一些有經驗的外貿業務員手中學到一些實際操作程序以便于學生畢業后能很快適應社會的需要。
3.3多樣化考核方式,建立公正合理的考核體系
改變原先單一的考核方式,采取多樣化的考評方式和指標.重點突出對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保證對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師授課效果進行檢驗的客觀公正性。具體做法有:
3.3.1合理編寫考核大綱,增加實踐內容命題
教師應根據教學大綱和授課情況編寫考核大綱.在考核大綱中要詳細說明本課程的命題方式以指導學生的學習方向。在命題時,除了考核基礎知識外應更加注重對專業技能的考核特別是在細化所學知識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增加一些能將所學專業知識融合到實踐中的應用型命題。同時,為了體現本課程的時效性.考核大綱和試題庫應經常調整和更新。
本文作者根據獨立學院“復合性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要求,以課堂理論教學為導向,社會實踐為基礎,提出“厚基礎理論”與“強化專業實踐”相結合的國貿課程體系設置。通過理論教學,利用專業實訓課程、教學模擬操作、上崗實習的實踐模式,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重構國貿專業課程體系,最終實現獨立學院培養“復合性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實現“寬口徑”的就業目標。
【關鍵詞】
獨立學院;課程體系;雙軌模式
1.獨立學院國貿專業課程體系設置思路
“雙軌”模式是指課程設置思路分兩個路徑,一是基礎理論課程,二是專業實踐課程。通過課程改革,學生既可習得扎實理論知識,構建完整的專業理論知識體系;亦可通過實踐性課程體系將理論知識結合于實踐,實現學以致用。
雙軌制課程設置要體現基礎性與專業性的結合,既“厚基礎理論”也體現“專業實踐性”。雙軌制國貿課程設置應一軌為理論課程,另一軌則為實踐性課程。理論課程又分為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公共基礎課程開設跟大部分經濟類專業一樣,包括:西文經濟學、世界經濟概論,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統計學、會計學、財政學。專業基礎課分別為貿易類、商業類和投資類,包括以下課程:國際貿易學、中國與東盟經濟貿易專題、國際商務函電、國際商法、國際市場營銷、國際投資、投資項目評估。專業實踐課程與專業基礎課程對應亦分為貿易、商業和投資三類,包括國際貿易實務、報關綜合實務、電子商務、國際商務談判、國際經濟合作、國際期貨市場、證券投資實務。貿易類設置國際貿易學、中國與東盟經濟貿易專題理論課,對應設置國際貿易實務、報關綜合實務兩門實踐性課程;商業類設置國際商務函電、國際商法及國際市場營銷理論課,并對應設置電子商務、國際商務談判、國際經濟合作三門實踐性課程;投資類設置國際投資、投資項目評估理論課,并對應設置國際期貨市場、證券投資實務兩門實踐性課程。課程設置理論與實踐課程可以同時進行,對應每部分理論內容要有相應的實踐。鑒于目前師資與授課的特殊性,無法同時進行的,可以先理論再實踐,理論課程結束之后應該馬上教學實踐課程,本人建議課程設置保持“厚基礎”的特點,使基礎課程能滿足學生全面學習基礎知識的要求。各基礎學科教師要相互交流與學習,強調各門課程的教學重點,避免課程內容的交叉重復性。同時也增加外貿課程的專業性課程的外延學習,如外貿函電,商務談判,國際期貨市場等,以滿足“實踐性”的要求。
2.基于教學實訓基地的“雙軌”制課程體系踐行
目前眾多高校課程設置注重理論知識的授與。對于實踐性培養,如進出口流程、報關流程、項目投資與運作、大宗商品套期保值等專業操作,一般只是通過建立專業模擬實驗室,購買相應的國際貿易模擬軟件,參加國際貿易雙語流程大賽等為學生提供的模擬實訓環境。學生通過情景式的教學模式初步接觸國貿專業操作流程,但實際外貿操作流程與模擬流程有非常大的差別,因而畢業生出去接觸實際的操作時還得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從頭開始學習。因此,從目前的教學方法上看,獨立學院要實現雙軌制課程設置,貫徹理論與實踐結合,提高學生的實踐及工作能力,最好的渠道是促進高校與對口企業合作,例如通過與國貿企業合作,建立實習就業基地等以培養國貿專業應用型人才。
我院就業實習實訓基地的開發與建設進展順利,成效突出,國內貿易企業與金融機構特別愿意接納獨立學院國貿畢業生到期貨、證券公司等單位實習與就業。我院與此類單位合作建立教學實訓基地,通過觀察、教育、指導學生實習實訓過程,合作單位領導,導師對我院學生的實踐性培養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3.雙軌制課程設置實現學生就業“寬口徑”
國貿課程設置的雙軌性的“厚基礎理論”,可實現畢業考公務員、考研升學、出國留學,進入科教文組織等工作打下堅厚基礎。“專業實踐性”則體現目前輸送到各用人單位的畢業生經過短期的崗位培訓能滿足上崗需求。課程設置是人才培養的核心,從促進學生就業的角度,制定出與目前社會對國貿專業技能、專業理論、專業文化修養相一致的課程體系,“厚基礎理論”與“專業實踐性”的結合,是獨立學院培養國貿專業畢業生的宗旨,育成更多就業單位青睞的國貿專業畢業生,最終實現本專業畢業生“寬口徑”的就業目標。
“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方式。以進出口流程方面為例,根據國貿企業對畢業生的專業需求來進行課程設置。設置國際貿易實務與流程證相結合,提高進出口流程熟練度;報關實務理論課程與考證指導結合,提高報關員的過關率,解決國貿企業對報關員的需求缺口等問題。既滿足國貿企業的各崗位人才報需求,又讓畢業生增加對口就業崗位選擇。通過類似設置國貿各種專業實務流程理論課程,以提高國貿專業畢業生的專業對口就業率。
作為獨立學院,鑒于目前用人單位對于本學院學生的認可度,本專業經濟方面的相關課程設置應該放在“寬口徑”就業面上,也就是說要結合目前的就業情況,適當增加一些經濟類實踐性課程,如證券操作入門知識、銀行的經營管理、國際期貨操作實務等專業性課程的教學與實踐,重視證券從業資格證、保險從業資格證、銀行從業資格證過關培養等。以此滿足各院校對于“寬口徑”就業面的期望,拓寬學生擇業面,提高學生就業率。
國貿專業應該根據提高學生就業的要求,雙軌制結合設置國貿課程,可以為社會培養出既擁有豐富的經濟知識的國貿人才,同時擁有專業的國貿知識的經濟學人才,提高獨立學院國貿專業學生的社會認可度。
4.總結
圍繞國貿課程設置教學質量的因素,建立完善統一的教學實施計劃,擬定各學期詳細的課程教學活動,通過不斷改革創新保障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學質量的提高應當是校企教研合作,改進各種軟硬件設備設施,共同指導理論課程與監管實踐教學互動環節,采取教師自學自創自改、學生實踐評教和合作企業教研成果互評的課程檢驗方式,用畢業生的就業面與就業率,升學、出國留學相關數據來評估課程設置的成效,并通過教學反饋對課程設置內容進行微調,以完善獨立學院國貿課程體系建設。
參考文獻:
[1]秦嵐.獨立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設置定位探討.足跡與探索――十年辦學論文集,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10)
[2]周華敏,張麗瓊.獨立學院國貿專業課程設置問題探討.中外企業家[J].2013(03)
基金項目: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科研基金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13JGLX11)。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