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7 15:05: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會計職能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研究會計學,會計的本質和職能一直是學術界爭論的焦點。認清會計的本質和職能,及兩者之間的關系,對研究會計學,更好地在經濟活動中發揮會計的管理、監督作用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會計的本質
探析會計的本質,首先要明確什么是事物的本質。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本質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系。本質是由事物內部特殊矛盾所決定的一事物區別于它事物的根本屬性。
在我國,對會計的本質的爭議集中為兩大觀點:(1)信息系統論,認為會計是一個以提供財務信息為主的經濟信息系統;(2)管理活動論,認為會計是一種經濟管理活動,其本身具有管理的職能。我認為會計的本質可以將上述兩個觀點合二為一。會計的本質是信息指導管理,管理反映信息的系統工程。
下面對會計本質問題的研究成果作一簡要的歷史回顧。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會計本質問題的結論已為中國會計界非常熟悉,“觀念的總結和過程控制”作為會計定義的一般表述,闡述了會計本質是“觀念總結”和“過程控制”的兩者合一。
馬克斯·韋伯,認為“資本主義本質是理性獲利”,而“理性獲利過程和行為是靠會計來調節的”。根據這種論斷,會計的本質應該是“按理性原則來核算和調節經濟活動”。
霍斯金與邁克夫兩位美國會計學家認為,會計的本質是試圖為現代市場經濟建立一個公正、公平的資源配置和運作的考試制度。
美國著名會計學家井夙雄治在其1975年出版的具有國際影響的《會計計量理論》一書中闡明的基本觀點:會計是便于協調各利益集團之間財產經管責任的系統。
美國耶魯大學夏思·桑德教授1997年出版的《會計與控制理論》一書。按桑德的觀點,會計本質,從微觀角度看,會計保證組織契約的實施和推行。
從歷史回顧可見,關于會計本質的理解無非是總結、控制、核算、調節、制度、系統、保證等。從企業管理的情況看,企業總是通過會計信息的反饋來指導自己的管理,最終管理的成果再反映在會計信息上,然后再優化管理,循環往復。可見會計在經濟活動中表現為是信息管理信息的循環系統。因此說會計的本質是信息系統和管理活動的結合,是信息,管理的混合體。會計的本質是一個經濟信息管理系統。
二、會計的職能
會計的職能是指會計的本質功能,是會計本質的體現,是會計在經濟管理活動中所具有的功能和所起的作用。換句話說,會計職能就是對會計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所起到的地位和作用的概括。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簿記有過這樣一段描述:過程越是按社會的規模進行,越是失去純粹個人的性質,作為對過程的控制和觀念總結的簿記就越是必要。這段話深刻揭示了會計作為一個過程所具備的功能。
首先,從過程的控制來看,對于過程,有人狹義地將其看作生產過程。而對于控制,也有人理解為監督。我認為,這些都是不夠完善的。其一,會計監督是會計按照管理的目的和要求,審核經濟業務的合理性、有效性,并對經濟行為進行必要的干預,滯后性是它的顯著特點。而現代意義上的會計更需要將會計傳統的單一反饋功能轉變為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分析功能,從而形成一種前導型會計。人為將會計監督概念賤予廣泛的含義只會造成人們對會計監督職能理解上的誤差。其二,會計監督的依據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外界環境所制定的標準,這些標準具體表現為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各種法律、法規制度。因此,會計監督很大程度上是外部環境在施加于會計工作時所形成的功能,并非屬于會計自身之中,它實際上只是構成會計管理過程的一個具體的分支職能而已。由上所述,我認為,會計本質上作為一種管理活動,其過程的控制應被理解為對廣義的生產過程,即包含流通的再生產過程的事初、前中及事后的管理。簡而言之,即管理職能。會計也只有作用于這種具體的再生產過程,它的具體職能才能得到充分發揮。另外,由于管理活動包括了事前、事中及事后整個過程,所以,管理職能又可分為預測、計劃、決策、控制、分析、監督等具體職能。
其次,在觀念總結的理解問題上,也有不同意見。有人將其解釋為反映,也有人將其理解為核算。我認為,將觀念總結理解為核算似乎比較合理。反映過程是會計把大量的數據轉換成財務信息的過程,也就是說,反映不過是對客觀經濟活動事后的真實寫照而已。因而,反映的內涵是消極和被動的。而會計核算則是一種能動的管理活動,從過程看,它可以包括事后核算,也可以包括事前、事中的核算;從內容來看,它既包括記錄、計算和反映,又包括預測、控制、分析和考核。會計人員在工作過程中,不僅對復雜的經濟業務進行搜索、分類、整理、計算及反饋,還要對會計資料進行比較及分析,而這些又都屬于會計核算的職能范圍,所以,我們可以說,核算職能是會計的另一個基本職能。
會計既然是一種經濟管理活動,它就必然要求會計具備相應的職能去體現會計本質的要求,以充分保證會計管理活動的順利進行。會計的核算和管理兩大職能,正是在充分體現會計本質的基礎上存在的。會計的本質表明,會計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產生于管理的需要,并以經濟管理的形式出現。在實際工作中它通過其特有的方法,對經濟信息進行核算處理,并依據自己處理的信息作出分析和判斷,并進而作出決策,以實現管理的職能。決策是一個過程,包括有確定解決的問題、擬訂各選方案和選定方案三個主要步驟,而會計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顯然是最關鍵的,它實質上充當著管理者和決策者的角色。如果會計核算不正確、反映不真實、預測不準確、分析不透徹,都會導致決策的錯誤。所以,我認為會計的核算和管理職能是充分體現會計是一種管理活動的本質的。
根據上述認識,我認為會計的兩大職能是核算和管理。核算職能是指通過一系列專門的技術方法,對經濟業務進行完整地、連續地和系統地記錄和計算,為經營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它是會計工作的基本環節。而管理職能是指會計為滿足國家宏觀調控、企業所有權人、企業經營管理當局等的需要,參與企業經營管理的功能。管理職能可具體分為預測、計劃、決策、控制、分析、監督等具體職能。會計的核算職能和管理職能是相互滲透、緊密依存的。核算職能是管理職能的基礎和前提,離開了核算職能,管理職能就失去了基石;同時,管理則是核算職能的目的和下一核算過程的出發點。離開了管理職能,核算職能將會失去目標和方向。雖然,核算職能、管理職能都是會計的基本職能,但是,會計作為管理活動的本質又決定了核算職能只是為管理職能提供鋪墊和服務,管理職能才是會計工作最基本的職能。
一、注冊會計師應對其侵權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之所以需要注冊會計師對企業會計報表進行審計鑒證,系著眼于保護中、小股東和潛在投資者(以及外部債權人)的利益。注冊會計師作為專業人士,應該具備相應的專業勝任能力,并恪守職業道德,本著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履行其職責。如果失責了,且侵害了中、小股東和潛在投資者(以及外部債權人)的利益,使他們蒙受了損失,注冊會計師就應該承擔法律責任。注冊會計師在執業中最擔心的,是企業管理當局不誠信,即企業管理當局蓄意舞弊。作為“外部人”,要在限定的期限內,在抽樣審計的基礎上,洞察會計報表中的全部虛假信息,幾乎是不可能的;但作為專業人士,注冊會計師有識破重大的、惡性的虛假信息的責任,并且應該具備這種專業水平與技能。而所謂“重大”、“惡性”,應以利害關系人所受損害的嚴重程度為量度。最有“切膚之痛”的莫過于利害關系人,他們會在掂量得失后決定是否對制造虛假信息的企業管理當局、失責的注冊會計師提出索賠訴訟。一般地說,這屬于民事范疇。
二、我對侵權賠償和行政處罰的理解
銀廣夏和中天勤事件引起了廣泛的議論。有些人在譴責銀廣夏管理當局嚴重詐騙、造假和坑害中小股東的違法行為的同時,也對中天勤在銀廣夏事件尚未產生最后處理決定前,就受到被撤銷的最嚴厲的行政處罰,表達了不同的觀點。我認為,這不是對個別會計師事務所的問題,而是對注冊會計師行業、對注冊會計師的失責行為怎樣看待的問題。對此,我想說一說我的看法。
1.區分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既是一個社會共識,也是在審計業務約定書和審計報告中所明確的。所以,企業管理當局造假的會計責任應是第一位的,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的過錯則是第二位的,并不是“各打五十大板”的關系。企業管理當局造假對利害關系人造成的損害,其賠償標的應以受損額為基礎,而注冊會計師的賠償責任,雖然也要參照利害關系人的受損額,但應以他們的過錯大小為主要的判斷標尺。有人說,企業管理當局的造假手段越高明,注冊會計師越有可能犯失察的過錯,兩者是成反比例的。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2.判定注冊會計師的過錯與判定企業管理當局的造假行為,同樣是一個復雜而細致的過程。從涉案嫌疑到定罪應有一個過程,而且兩者是不同的過程。就注冊會計師而言,主要是要界定他們過錯責任的大小,這需要專業鑒定、需要通過一定的程序,并且要允許注冊會計師申訴,不宜匆忙啟動行政處罰程序。我認為,當前有必要加強懲處力度,加大上市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的違法違紀處罰成本,使他們不得不有所戒忌。但一要按程序,二要適度。
3.注冊會計師的過錯,應該追究的主要是民事責任,除非他們喪失職業道德、收受企業管理當局賄賂、通同造假,但這需要在取得確鑿的證據后,再進而追究刑事責任。雖然我國新刑法有追究失責者刑事責任的規定,但對于注冊會計師之類的專業性強、風險高的職業,是否需要“從寬”考慮,這值得商榷。業內早有一自嘲的說法,即注冊會計師是“兩院”院士,忙壞了進醫院,有過錯上法院。近來,不少事務所的經理、從業多年的年青有為的注冊會計師紛紛改行,他們中不少人自稱不是為了高就,而是為了規避注冊會計師行業中的重大風險。我還聽說高校注冊會計師專業的一些學生畢業后不愿從事注冊會計師行業,這對于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會帶來什么影響,值得三思!
4.會計師事務所的淘汰出局,是通過行政處罰手段,還是通過民事賠償而“傾家蕩產”,也是值得探討的。我的意見傾向于后者。希望能從目前以行政處罰為主的格局轉向以利害關系人向法院為主的格局。今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下發了《關于受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侵權糾紛案件有關問題的通知》,初步建立了侵權糾紛訴訟機制。《關于審理涉及中介機構民事責任案件的若干規定》(第一稿)目前也正在征求意見,希望能夠早日出臺。這一規定對注冊會計師的侵權責任,明確了免責條款,正是業內和業外(包括法律界)議論多年的問題,即如果注冊會計師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勤勉盡責,認真執行了審計準則的要求,仍未能發現企業管理當局舞弊,可以不追究其侵權責任。關于在當前的環境下,免責條款會使注冊會計師加大還是放松責任感和風險意識,這可以討論。但我認為“加大”多于“放松”。免責是要通過客觀證據和專家鑒定的,絕大多數注冊會計師為了在發生過錯時能夠免予追究責任,更會增強風險意識,謹慎執業,并在工作底稿中留下審計過程的軌跡,特別是專業判斷和事務所內部督導和復核機制的軌跡,以期為提供客觀證據奠定基礎。這也正是我們全行業應該努力提高執業水平和健全會計師事務所經營管理機制的必由之路。
三、注冊會計師能完成“經濟警察”的職能嗎?
注冊會計師是否“經濟警察”?恰當地說,注冊會計師能否完成“經濟警察”的職能,也是現在議論較多的問題。從注冊會計師在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中的職能來說,把他們比喻為“經濟警察”,是政府的期望,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實際上他們并不擁有警察應有的偵破違法案件的權力和手段,因此不能這樣來理解注冊會計師的鑒證職能。有一種說法,注冊會計師應該把住最后一道關,意思是不論注冊會計師的執業環境多差,也不管企業管理當局怎樣造假,注冊會計師都應該是“火眼金睛”。但這可能嗎?當然,的確也有一些會計師事務所缺乏“內部治理”機制,放松審計質量控制,缺乏風險防范意識,為了追求短期效益,遷就企業管理當局,或是屈從于企業管理當局的壓力,這是我們這個行業必須大力整治的。但注冊會計師只是專業人士,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的是有償審計服務。要在市場競爭中求生存和發展,事務所就要考慮成本與效益,也要有一個公平和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我想,這正是政府監管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應該為注冊會計師創造的條件。最近,證監會、財政部等政府監管部門正在大力規范上市公司的治理機制,這對凈化注冊會計師的執業環境,是一個喜訊。有人預言注冊會計師將有一個明媚的春天,我們也對此充滿信心。
【摘要】本文探討了企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實施后,電算化會計檔案的特點、職能的定位問題,著重論述了電算化會計檔案的管理工作,從而促進會計電算化事業的高效發展。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會計檔案管理問題改善
一、會計檔案的作用
1.會計檔案直接影響經濟工作。從宏觀來說,國家利用各企事業單位、各機關的會計檔案反映的數據逐級匯總,可以考核國民經濟各部門有關計劃和預算的執行情況,從而制訂更適應國家經濟建設的計劃和決策;從微觀來說,各企事業、機關單位利用會計檔案提供的原始數據,科學地預測未來,制訂最優化的管理方案,以最低的成本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
2.會計檔案保護國家利益不受侵犯。改革開放給經濟建設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但由于原有法律法規還不完善,一些單位和個人利用政策上的漏洞,巧立名目,隨意提高開支,鋪張浪費,使國家財政收入大大流失。而會計檔案將這些違反國家財經法紀的情況真實地記錄下來,及時發現問題,阻止腐敗的產生、蔓延,打擊經濟領域的不法行為,解決經濟糾紛,從而確保國家的經濟利益。
二、電算化下會計檔案管理的內容
電算化會計檔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會計基礎工作,單位必須加強對會計檔案管理工作的領導,建立和健全會計檔案的立卷、歸檔、保管、調閱和銷毀管理制度,并由專人負責管理;對電算化會計檔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塵工作,重要會計檔案應準備雙份,存放在兩個不同的地點;采用磁性介質保存會計檔案,要定期進行檢查,定期進行復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質損壞,而使會計檔案丟失;通用會計軟件、定點開發會計軟件、通用與定點開發相結合會計軟件的全套文檔資料,以及會計軟件程序,視同會計檔案保管,保管期截止該軟件停止使用或有重大更改之后的五年。
三、電算化下會計檔案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
1.會計檔案載體。電算化會計雖已實施,但因為實施時間不長,財會人員和單位領導對會計電算檔案的組成內容不甚了解,缺乏管理會計檔案的經驗,很多單位只是將打印出的紙質檔案存檔,而沒有將存儲在計算機中的會計信息備份在磁性介質上歸檔保存,從而影響會計檔案的完整性。
2.會計載體本身性質帶來的問題。電算化會計檔案需在一定的系統內才可視,因此目前許多企業因為沒有將會計軟件的版式及軟件系統很好地保存,導致在電算化軟件升級后,不同版本下的會計數據不能被調用;《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第十二條規定:采用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單位應當保存打印出紙質會計檔案,并對保存期限作了規定,但目前由于一些單位受條件限制,沒有配備激光打印機或噴墨打印機,還在使用老的針式打印機,致使打印輸出的紙介質會計檔案達不到規定的保存期限;沒有按照國家檔案局規定的庫房管理制度標準,建立專門的電算化會計檔案保護制度;未選擇質量優良的磁盤介質進行會計檔案數據備份,未實行備用盤與存儲盤分離存放,導致電子數據因此損壞或丟失。
3.會計檔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電算化會計檔案更易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被修改,因此在沒有及時修訂單位的會計檔案管理制度,沒有制定相應的會計電算檔案保管人員職責情況下,會計檔案的人為破壞和自然損壞現象在所難免。
4.缺乏必要的計算機維護、網絡安全人才。眾所周知,電算化下的檔案管理涉及到軟件、系統安全、維護等一系列專業的問題,但目前一般單位都僅僅對以前的會計人員進行一定的軟件設施建設。
提供環境清潔與溫濕度穩定適宜的專用會計檔案存放倉庫;配備具有高清晰度打印能力的激光或噴墨打印機,以它們作為輸出紙質會計檔案的工具:選用功能符合本單位實際業務的電算化培訓,然后就去操作系統,在一定層面上而言,會計人員僅學會了操作,而管理與維護對他們而言就非常陌生,由此導致的結果與損失也非同小可。
四、如何改善電算化下的會計檔案管理
1.完善會計軟件
最好是具有檔案管理輔助功能的電算化軟件;強化系統的安全防護功能,如有聯網,注意進行定期的補丁維護,避免因電腦安全或網絡安全,導致會計檔案泄密或被人為惡意修改。
2.完善電算化下會計檔案管理各項制度
(1)建立電算化會計檔案的歸檔制度。會計電算化系統開發和使用的全套文檔資料及軟件程序,都應視同會計檔案保管;會計數據在未打印成書面形式輸出之前,應妥善保管并保留副本,記賬憑證、總分類賬、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應打印輸出,并按照有關稅務、審計等管理部門的要求,及時打印輸出有關賬簿、報表。
(2)建立電算化會計檔案的保管制度。根據國家檔案局的標準,建立電算化會計檔案保管制度:選擇優質的磁盤介質進行會計檔案數據備份,備用盤與儲存盤分離存放;做好防壓、防塵、防光、防腐蝕工作;按分類和一定順序對數據磁盤、光盤的著錄等電子會計檔案進行編號,標明時間和文件內容,制作檔案管理文件卡片。
(3)建立嚴格的借用手續制度。查閱會計檔案,需經財務部門負責人批準,按照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借閱手續;外單位查閱本部門會計檔案,要有單位介紹信,并經主管領導、財務部門負責人批準。
(4)建立電算化檔案定期備份制度。電算會計檔案應定期將會計數據備份到磁性介質,并設立備查登記簿,提供備份時間、數量、保管方式等備份細節信息;同時由于磁性介質的特殊性,管理人員必須對這些會計電算檔案進行定期檢查、復制,以防止會計信息損壞。
3.提高會計部門人員素質,完善人員配置結構
會計系統是由人來操作的,一個系統是否安全,不但取決于系統本身,更應該注意操作使用人員的素質,未經有效的業務訓練和不具備良好職業道德的員工本身,對系統的安全是一種威脅。要提高會計人員計算機業務素質,必須大力加強人才培訓的力度。各單位應積極支持及組織會計人員學習和提高會計電算化知識,培養復合型人才,為本單位盡快建立高效的會計信息系統創造條件。對會計人員、系統維護人員、系統管理人員,應按不同內容、不同要求進行培訓。對系統維護人員,應盡量用計算機專業人員,畢竟,計算機系統維護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對這些計算機專業人員只要簡單的會計培訓,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穎.對會計檔案管理的思考.遼寧經濟,2008,(3).
一,課程名稱:(會計畢業論文)課程負責人:
二,學時與學分:14學時14學分
三,適用專業:會計本科專業
四,課程教材:無
五,參考教材:無
六,開課單位: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會計系
七,課程的目的,性質和任務
畢業論文是學生運用在校學習的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去分析,解決一兩個實際問題的實踐鍛煉過程,也是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學習成果的綜合性總結,是整個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撰寫畢業論文對于培養學生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提高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有著重要意義
八,課程的主要內容
論文選題;
查閱相關資料;
撰寫論文提綱;
修改論文提綱;
撰寫論文;
修改論文;
論文定稿.
九,課程的教學基本要求
1,學生應在實事求是,深入實際的基礎上,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寫出具有一定質量的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應觀點明確,材料翔實,結構合理嚴謹,語言通順.
2,畢業論文選題應在所學專業范圍以內,其形式可以是學術論文,也可以是調查報告.
3,畢業論文要求卷面整潔,字跡工整,使用正規稿紙,字數不少于15000字,正文前必須附有寫作提綱.
十,說明
1,指導教師應根據學生寫作態度和論文質量給出建議成績;
2,經過口頭答辯,由答辯小組根據畢業論文與答辯情況給予評定成績;
十一,考核方式
考核標準:畢業論文成績分為優,良,及格,不及格四等.
1,優
符合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觀點明確,能深入進行分析,并有獨到見解.理論聯系實際,對經濟工作或學術研究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中心突出,論據充足,層次清楚,結構合理,語言流暢.答辯中回答問題正確,重點突出,語言簡練.
2,良
符合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和政策,能夠運用所學知識,理論聯系實際,觀點明確,分析比較深入.中心明確,論據較充足,層次清楚,語言通順,結構合理.答辯中回答問題正確.
3,及格
符合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和政策,基本上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但內容尚欠充實.中心論題較明確,材料較充足,具體但不夠典型.尚能聯系經濟工作實際,但論證不夠充分.文章有一定的條理,一定的論據,文字尚通順.答辯中回答問題基本正確.
4,不及格
不符合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和政策,或在經濟理論上有原則性錯誤,未掌握已學的有關專業知識,技能差.文章無中心,層次混淆不清,主要論據短缺.論點論據脫節或嚴重搭配不當.抄襲他人文章,成果,書籍者.凡具有以上條款之一者,應判為不及格.在答辯中對大多數問題都不能正確回答者,也應判為不及格.
十二,學時分配
全脫產學習的學生畢業論文在第七學期末布置,第八學期完成寫作和考核工作.
會計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現代會計是商品經濟的產物。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我國會計改革必須與經濟改革同步進行,實行會計模式的重大轉變,以促進工作的全面發展和水平的不斷提高,更好地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
一、現代會計的內涵及特點
會計是以憑證為依據、以貨幣為主要量度,連續、系統、全面、綜合地反映、控制在生產過程的資金運動,旨在提高經濟效益,以提供會計信息為主的經濟信息系統和價值管理活動。會計既是以提供會計信息為主的經濟信息系統,又是一種進行價值管理的經濟管理活動。它必須遵循真實性、一致性、連續性、系統性和全面性的原則:
1.真實性。在經濟業務發生時,會計要進行核算,取得和填制憑證,經審核后,以合法的憑證為依據,按經濟業務發生的先后順序在帳薄上進行登記和反映,以保證提供真實的正確的會計信息。
2.統一性。作為經濟管理工作的會計,主要是進行價值管理,管理其中能夠用貨幣表現的方面。以實物量度作為貨幣量度的基礎,有貨幣作為統一計量尺度,把各種性質相同或不同的經濟業務加以綜合,對社會再生產過程進行“觀念總結”。
3.連續性。連續性是指會計對發生的經濟業務,要按照其發生時間的先后順序不間斷地進行記錄。
4.系統性。它是指會計對發生的各種經濟業務,首先要進行科學的分類和匯總,然后進行系統地加工處理,以便提供各種有關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等方面的信息。
5.全面性。它是指會計對發生的每一項經濟業務,都要全面反映其來龍去脈,加以記錄,同時,所屬會計應當反映的經濟業務,都必須全部加以記錄,不允許遺漏。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近年來,會計工作發展變化很迅速,呈現了一些新的特征,主要為:[/b]
1.內涵的變化。由于會計的地位、作用增強和對會計的要求日益提高,從而使會計的具體任務和工作重點發生了三個明顯的轉變,即由原來主要對外編送報表、報告財務狀況轉向對內加強管理;由原來主要是事后核算轉向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同時進行;由原來的主要是反映情況、提供信息,轉向綜合提供并運用信息,干預生產、推動經營和參與決策。
2.會計方法發展。在成本核算中出現一些新的核算方法,如標準成本、變動成本、彈性預算等。同時為了滿足分析、預測、決策等方面的需要,會計方法中還增加充分運用高等數學、運籌學等數學工具和分析方法,進行預測決策工作。
3.會計工作組織變化。改變過去那種單純按管理職能建立起全面綜合管理體制,主要圍繞投資、利潤、成本三項目標建立起的各級責任中心來組建會計工作,以實現其全面經濟核算的功能。
4.現代新技術的運用。由于會計任務、方法、工作組織發生了變化,對會計數據處理工作量成倍增加;其次,在數據提供的及時性、數據運算的精確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程序也更加復雜化。因此,電子計算機一問世,就很快被應用于會計數據處理工作中,出現了會計電算化,并在進一步完善。
二、我國會計工作的現狀
會計工作是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我國一直重視會計工作,自1985年制定會計法以來,對我國會計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促進了我國會計現代化進程。中國會計現代化從本質上講是會計的國際化與國家化結合的問題。會計的國際化,要求中國應當走向世界,與國際慣例接軌,融于統一的國際會計體系中去;會計的國家化要求中國會計立足于自身的社會經濟環境,體現中國特色,繼承和發揚中國會計的優秀成果。
實現中國現代化,首先要會計現代化。會計觀念是受其所在的客觀環境制約的,并受管理的對象及要素、手段的影響。在傳統的經濟體制下,會計觀念是以計劃經濟為主的觀念體系。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傳統會計觀念只有受到時代的、客觀條件的沖擊而逐漸形成以市場經濟為主的新的觀念體系,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其次要實現中國會計現代化,要求會計理論現代化。會計理論現代化其主要功能在于預測和解釋,通過對經驗事實的觀察、積累和分析,準確科學地描述對象的現實狀態,從而科學、合符邏輯地預測未來。第三,中國會計的現代化要求會計研究角度的現代化。它要求我們改變過去的參照系統,由過去縱向比較轉變為縱向與橫向比較,并將兩者有機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通過歷史與現實的比較,以及國內與國外的比較,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會計工作,并與國際會計制度接軌,為實現三個面向作出應有的貢獻。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會計工作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對會計工作提出了許多新的更高要求。1999年10月31日新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要求在會計工作中準確地反映經濟活動的狀況,為經濟管理決策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明確規定必需依法辦理會計事務,同時,又加大了對會計工作中弄虛作假的懲治力度。要求單位負責人必須保證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并給予法律保護,不得授意、指使、強令會計人員違法辦理會計事項,嚴禁對他們進行打擊報復。應當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加強有關部門的監督職能,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監督。這些規范是提高會計工作質量、推動會計工作規范化的有力保障,必將進一步加速我國會計現代化的進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完善會計法律制度,規范會計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有效發揮會計在經濟建設中的作用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過程中,在新日制度交替并存情況下,因法制的不尚完善,監督機制的不完善,會計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會計秩序比較混亂。
1.條線管理之弱化。法律和制度出于條而行于塊,也就是說,出臺的法不能說少,著書立學的學者也挺多,但批“作業”的老師卻有限。內部的監督部門受制于企業領導,外部監督部門聽命于地方政府,塊強線弱。
2.執法檢查之彈性化。執法程度因人而異、因環境、關系等各種因素而不同。例如,檢查中發現一企業有意偷漏稅X萬元,處理結果:鑒于被查單位態度良好,考慮到實際困難,免去罰款而補交較少的款數等。
3.執業保護不善。會計專業實行持證上崗已有多年,但仍有一些無證、無學歷人員占著崗位,其中有些人往往財經政策和財會知識缺乏,影響會計工作的知識性、嚴肅性,影響了會計工作質量。
4.會計工作業績宣傳上有偏差。會計工作的任務,不僅要守法和聚財,還要向內部和外部負責。可如今在輿論導向上卻重效益輕執法。在介紹企業財務人員先進事跡時,有關企業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報道比比皆是,而在維護法紀、頂住壓力、如實反映事實的報道卻少得可憐,財會人員若主動暴露了存在的問題,不但會在內部受到非議和排擠,更可悲的是外部也得不到應有的支持、保護。
三、加強會計工作的幾點建議
加強經濟管理,嚴格規范會計工作,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是我國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了更有效地發揮會計在經濟工作的作用,加強工作,建議如下:
1.進一步深化會計改革。要繼續貫徹好各項財務制度和“會計法”,保證制度和法的真正落實。各級財政部門、主管會計工作人員,要深入一線,研究存在的各種問題及情況,指導和幫助企業執行好新制度;企業財務人員要充分運用新的核算方法,為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發揮應有的作用,進一步深化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改革。會計人員管理、會計電算化等方面的改革還尚未全面展開,政府部門對會計管理的職能、方式仍需進一步轉變。因此,必須積極創造條件,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新的會計管理體制。
2.繼續加強會計法制建設。加強會計法制建設,不僅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規則的重要方面,也是轉變會計管理職能,保證會計規則秩序正常運轉的客觀要求。要不斷宣傳、學習、貫徹會計有關法規,采取切實措施,認真查處會計規則中的違法違紀行為,保證會計工作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在抓好已有法規制度貫徹實施的同時,積累經驗,使會計法的各項規定具體化,進一步完善以會計法為中心的會計法規體系。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 注冊會計師 定位 培養
由于我國重建注冊會計師制度的時間不長,專業力量不足,現有注冊會計師的整體業務素質與國際先進水平比較,還有明顯的差距,因此,加強注冊會計師行業人才培養工作,建立一支在質量和數量上能夠滿足我國乃至世界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適應現代企業需要的執業隊伍,成了刻不容緩的大事。目前,已有23家高校開設了注冊會計師專業方向。高等院校在注冊會計師專業方向培養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目前存在的不足,從而建立起科學完善的行業后備人才培養機制。
一、高校注冊會計師專業教學模式改革探討
( 一 )精準培養定位,突出學科優勢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深化,注冊會計師行業將面臨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注冊會計師專業培養定位不準,容易走上"理論型"或"通才型"的老路;目前多數高校會計專業培養目標的職業定位是能在企業、事業、機關等相關單位從事實際或研究等工作。如果注冊會計師專業也如此定位,就失去了注冊會計師專業存在的意義。注冊會計師專業人才培養應是理論基礎扎實、專業技能熟練、綜合文化素質強的高層次品牌專業,使之“成為億萬公眾人人知曉、萬千學子心向往之的專業”。 除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外,要有一定的知識廣度和深度,有很強的研究創新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國際交流能力。使學生畢業后能適應外商投資企業、跨國經營企業、會計師事務所、上市公司等機構的實際工作。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定期對會計教育狀況做出的研究報告對美國的會計教育也起著巨大的影響。其公布的《注冊會計師愿景――2011》中指出,注冊會計師應具備的五大核心能力: 溝通與領導技能、戰略思考與判斷性思考能力、關注客戶和市場的能力、對綜合信息的解釋能力以及技術能力, 這五大核心能力是注冊會計師在市場中保持強大獨特優勢的關鍵。由此不難看出美國長期保持在國際會計界中的領先地位也就不無道理。
( 二 )改革教學模式,強化實踐教學目前國內多數本科高校注冊會計師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還是延續以前會計專業的老模式,只是為了擴大招生或為了增強專業的社會適應性,學生能夠靈活就業,在專業課的基礎上不斷增設專業相關課程,使課程體系變得越來越龐大,學生學的又累又不精。在教學大綱、培養方案、課程設置以及教學模式上都不適用于注冊會計師專業人才培養。教學計劃死板,片面強調理論課教學,對實踐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課程設置上,基本沿用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模式, 沒有擺脫知識的系統性、學科性、完整性的制約,沒有足夠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使培養的學生難以適應市場經濟對注冊會計師專業人才的“一專多能”、“一專多用”的多樣化需求;教學上仍延續填鴨式的課堂教學,無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注冊會計師是市場經濟活動中的特殊從業人員,不僅要有良好的業務素質,還應有較強的政策觀念和高尚的職業道德素質,遵守法律法規,接受職業道德的約束。同時,注冊會計師還要具有科學、準確的職業判斷能力,這是對注冊會計師業務素質能力的要求。職業道德素質和職業能力必須兼備。注冊會計師專業的培養模式,應遵循“理論教學與實踐能力培養相結合”、“素質培養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共同提高與個性發展相結合”, 對理論課程進行優化、調整,構建適用于注冊會計師人才培養的多樣化教學模式。在培養計劃中,學校應明確規定專業的實驗和實習學分不少于總畢業學分的一定比例。打造學生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過硬的專業應用知識。
( 三 )調整師資結構,提升實踐能力在當前的條件下必須加強注冊會計師人才的隊伍建設,特別是要抓住時機培養和造就一批精通會計、審計技能、掌握較扎實的經濟學理論基礎,善于管理、熟悉金融、法律、計算機、具有國際視野和戰略思維的高素質、復合型、國際化的高端注冊會計師人才。因此,在教學方面,要改變以往的不合理知識體系。要培養高素質的注冊會計師專業人才,師資隊伍至關重要。目前注冊會計師專業院校,師資數量及應用培養能力不足。目前高校的會計教師大都是從學校到學校,缺乏一定的實踐經驗。而且大多數高校沒有把教師參加社會實踐納入教學管理計劃或形成制度,在時間上、組織上和經費上都沒有相應的安排和保證,不可避免地出現教師脫離實踐的現象。導致對學生的培養從源頭上還是在按照"理論型"或"學術型"的培養模式在進行。注冊會計師專業為了提升師資的實踐能力,學校應重視“雙師型”隊伍建設:重視具有生產一線實際工作經驗的“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培養。 “雙師型”教師是指既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教學水平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又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的教師。“雙師型”教師不僅具有寬厚的行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還須具備將行業執業知識及實踐能力融合于教育教學過程的能力。學校應建立并實施專業教師進企事業單位實踐進修制度,可以安排專業教師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企業進行調研或掛職鍛煉;支持教師參加與專業相關的注冊會計師、資產評估師、注冊稅務師等專業資格證書考試;鼓勵專業教師在企業、上市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等兼職;通過多種形式,打造一支能培養高層次實用型人才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注冊會計師專業的教師應能夠做到以下幾方面: 在課堂教學方面,注冊會計師專業教師能夠根據實際所需,發揮自身理論、實踐雙重優勢,把知識教育和案例教學相結合,通過典型案例分析、專題討論等方式,使學生活學活用,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增進學習效果;在實踐教學方面,注冊會計師專業教師比較清楚生產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與處理方法,在專業能力、綜合能力培養過程中能夠開設出設計型、創新性、綜合性的實驗或實訓項目。能夠實行雙向互動式興趣教學,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在就業方面,注冊會計師專業教師由于經常深入社會和生產實踐,對社會及行業人才狀況和人才需求及生源愿望比較了解,在社會有一定的信譽和實力,他們可以成為學生實習或就業與社會建立需求關系的橋梁;在教學輔助配合方面,同時,注冊會計師專業院校可以聘請有關政府部門、科研院校、注冊會計師協會、會計師事務所等方面的專家學者講學授課,增加境外師資的教學課程。
( 四 )提高準入門檻,強化綜合素質 受國際經濟形勢影響,就業市場對畢業生的總體需求將會明顯減少,注冊會計師行業人才的遴選將愈加激烈。由于注冊會計師專業是目前的熱門專業,報考人數非常多。據筆者所知,許多注冊會計師專業是在原會計專業基礎上形成的,生源是二三本線錄取的。還有許多學生未達到注冊會計師專業錄取標準,采取曲線策略,即先錄取進入同院校的其他專業,再轉入注冊會計師專業。導致許多轉專業學生跟不上應屆班級的學習而不得不轉入下屆;同時也導致注冊會計師專業班級人數暴增。由于未能考慮到生源的差異,導致教師教的難,學生學的難,致使許多學生接受專業知識消化不良,無法真正培養出合格的注冊會計師專業人才。注冊會計師承擔粉對社會公眾的貴任, 注冊會計師的資格標準是職業會計師團體與公眾的一種社會契約, 該契約在委托注冊會計師履行其職能的同時, 也約定了他們必須具備某種最低資質. 因為公眾希望注冊會計師能勝任其職能, 注冊會計師如果職能履行不當,公眾將付諸訴訟甚至尋求其他外部力量支持, 這將嚴重威脅到注冊會計師的職業地位。要辦好注冊會計師專業方向,提高行業后備人才的專業水平,注冊會計師專業方向院校一定要對注冊會計師專業方向的錄取標準嚴格把關。在考慮筆試成績的同時,最好能結合面試或入校初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進行測評。
( 五 )拓展實踐資源,注重實踐效果 目前注冊會計師專業院校除實踐教學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外,還受辦學條件和經費的限制,高校作為一個教學實體,其經濟能力有限,不可能提供課堂教學以外更多的實習、實踐資源,導致實踐教學進展緩慢,實習基地建設滯后。尤其是實踐教學的社會環境缺失,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踐的資源不足,導致實踐教學效果難以保證。筆者所在學院注冊會計師專業實踐課程通常包括兩大類:實訓和實習。(1)實訓是把企業搬到學校,主要是模擬實驗。包括會計實訓、電算會計上機實訓、ERP沙盤模擬。會計實訓:是模擬手工會計操作,讓學生完成從建賬開始,到原始憑證審核、填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編制會計報表等一系列基本會計業務。電算會計上機實習主要是使學生能熟練使用財務軟件和網絡工具,熟悉使用瀏覽器、收發電子郵件、下載網上信息和軟件、在網上進行信息和數據上報等。以上兩種方式由于存在實驗材料的單一、實驗方式的單調等問題,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能持久,實驗效果差。ERP沙盤模擬:是針對代表先進的現代企業經營與管理技術―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設計的角色體驗的實驗平臺。ERP沙盤模擬它是將制造企業組織結構和運營過程形象、直觀地展示在模擬沙盤上。使學生在分析市場、制定戰略、營銷策劃、組織生產、財務管理等管理活動體會企業整體的運作流程,感受ERP的核心理念是對企業供應鏈的管理。這種現代教學方法融合了案例教學、角色扮演和教師評議于一體的優點,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專業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會計手工實訓和上機實訓的不足。(2)實習是校外實踐。包括社會調查、社會實踐、課程論文、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社會調查:考察學生應用本專業所學知識的能力。通過學生提出問題、設計調查方案并實地調查,使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增加對社會的認識。社會實踐:大多安排在專業基礎課之后,筆者認為此階段的實習主要應是認識實習。來到實習單位后,學生首先要了解企業的性質、規模;企業生產的主要產品、主要生產過程;企業經營狀況和經濟效益;企業采用的記賬程序和記賬方法等。然后參觀企業生產工藝流程,同時請會計人員介紹企業生產情況和財務核算特點;對企業有了感官上的認識后,最后進入財務部門實習。通過實習,使學生熟悉會計科目、記賬憑證、賬簿的使用方法,了解企業的賬務處理程序和基本會計報表。此階段的實習非常重要,為學生下一階段的專業學習奠定了基礎。但根據筆者了解,盡管不少院校規定大一學生利用假期進行社會調查,上交調查報告。大二要求進行為期不少于兩周的社會實踐,提交實踐報告。但由于學校本身沒有實習基地或校企合作單位,不少學生無法找到短期實習單位,即使已經進入實習單位,實習單位給予學生動手的機會也很少。同時院校缺少對社會調查、社會實踐實施過程中的有效監督,就是有也是流于形式。致使無論是調查報告還是實踐報告多數不是真正調查和實踐的結果,而是網上資料的搜集,難以達到預期效果。課程論文:要求學生通過撰寫課程論文,學會使用有關文獻索引及Internet搜索引擎檢索所需文獻,初步掌握獲得一手資料、他人成果、政策法規等各種資料的方法與途徑; 通過課程論文的訓練,增強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運用基本理論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引起學生對該門課程前沿理論和熱點問題的關注,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掌握課程論文寫作整個過程的規范做法,為以后撰寫畢業論文奠定基礎。畢業實習:畢業實習是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以應用,訓練學生實際操作技能、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學生應按照實習方案的要求完成各項實習任務,提交實習鑒定表和實習報告。畢業論文:是專業實踐教學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畢業論文是在學生完成主要專業課程學習任務以及畢業實習的基礎上,對學生所學理論和實務知識的綜合應用,是對學生學習及創新能力進行綜合檢驗評定的重要環節。畢業實習在學生畢業之前通常是大四第二學期進行,往往結合畢業論文選題和將來的就業方向進行有目的的實習。主要實習各類型企業、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程序和核算方法及財務管理或審計等內容。畢業實習的目的,其一是結合畢業論文選題在實習中收集相關資料,為學生順利完成畢業論文打下基礎;其二是學生可以根據將來的就業方向有選擇的進行實習,為將來就業奠定基礎。如果將來要到會計師事務所工作,那么畢業實習就可以選擇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如果就業單位已經確定,就可以到就業單位進行畢業實習,為畢業后即能上崗工作創造良好條件。 筆者親身體會,比較近幾屆的畢業論文,發現類似甚至相同的現象極其嚴重,創新題目所占比例逐年降低,整體質量逐年下降。學生本身的原因有:基礎不扎實,態度不認真,缺乏探討、摸索和鉆研的意識和精神,精力投入不夠。師資方面:近十年來,隨著高校的大規模擴招,學校辦學條件急劇下降。盡管教育主管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確保教學質量。其中一條就是師生比達標要求,規定師生比1:14的為優秀,1:16的為良好,1:18的為合格,超過這一比例的就要給予黃牌警告,限制其招生等。但目前師生比已遠遠超過了最高限。由于師資力量不足,經費投入不足,一個指導教師需要指導10 名左右的畢業生,加上較重的教學和科研任務,精力遠遠不夠。特別是個別老師不夠認真,對學生指導不夠,學術要求不嚴,過于縱容學生,大大影響了畢業論文的質量。院校方面:整個畢業論文管理環節監管力度不夠,管理也不夠規范,缺乏完善的畢業論文評估體系,整個答辯程序不夠科學、規范,把關不嚴,逐漸助長了學生的懶惰思想作風。此環節應加強畢業論文選題的應用性,提高在畢業論文環節上與企業生產實際相結合的程度;指導教師和學生都要從思想上充分重視,院校要從根本上加強此環節的監管,不斷完善畢業論文質量監控體系和制度保障。作為注冊會計師專業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環節,實習、實踐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或其他機構,因其自身的經濟利益等方面的原因,也不可能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習、實踐資源,導致現階段很多院校的實習、實踐環節跟不上,與課堂教學脫節。如何尋找并開發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踐的校內外資源,在培養注冊會計師專業人才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求院校在開展校內"模擬實訓"、"模擬實踐"的同時,也要面向社會,積極尋求產學研一體化的校企合作模式,促進高校與相關企業單位實現較為緊密型的合作,為學生開辟更多、更實用的實習實踐資源,更好地解決這一矛盾。同時,注冊會計師專業院校應建立會計師事務所與注冊會計師專業方向院校的溝通協調機制,暢通注冊會計師專業方向學生到國內大中型會計師事務所實習的渠道,并為注冊會計師專業方向學生進入注冊會計師行業創造條件。另外,筆者根據多年從事會計、審計及教學工作的經驗認為,注冊會計師專業的學生,不要急于去會計師事務所實習,應先到企業去實習。因為審計審的是企業的財務報表,如果學生對企業的業務流程及核算都不了解,去事務所實習也只能是學些表面的東西,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真正把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理念落到實處,實習效果會大打折扣。
( 六 )加強心理疏導,重視道德教育會計師事業關系到國家的興衰,所以培訓高級注冊會計師人才不僅要注重專業知識的教授,更重要的是職業操守的培養。從專業教學角度講,注冊會計師專業教師應在傳授會計專業知識和審計專業知識的同時,適時地引入職業道德教育。長期以來,我國學校教育中只重視書本知識傳授,而忽視了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在目前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日益增多,導致一些大學生價值觀念的庸俗化,性格孤僻,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較低.遇事容易走極端,甚至缺乏基本的人際交往能力。許多大學生僅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不注意道德和文化禮儀修養,在誠實信、勤奮、謙虛等基本文明方面表現欠佳。目前大學生欠費、作弊、自殺、他殺事件頻頻發生。因此,高度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為高校不容忽視的工作。作為注冊會計師專業的學生除心理健康教育外,職業道德教育尤為重要,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缺失危害的將是社會公眾。注冊會計師專業院校應把心理健康、職業道德教育內容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指導學生科學、合理用腦,增強自我心理調適能力,使其成為具有健全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合格人才。院校可以通過開設心理健康知識課程,宣傳心理健康知識,介紹不同心理疾病的預防措施;利用講座、廣播、板報和櫥窗,創造良好的校園心理健康氛圍;鼓勵學生參與各項文體活動,尤其是自己喜歡或擅長的活動,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在活動中體驗到心理安慰和滿足。
二、評價機制及體系的改革與完善
為了適應注冊會計師職業國際化發展的新形勢,注冊會計師專業的學生應該注重自身軟性能力的培養,如外語水平、人際溝通能力、處理變革能力等,這樣才能達到高層次國際注冊會計師人才的要求,開拓其國際視野,提高其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國際交往能力。我們以往對教師的評教多采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輔之以教學督導組及同行評價。評教過程形式化、評教主體單一化。評價實施的全過程,缺乏與教師和學生的有效溝通和協商,教師大多是被動地接受他人考評,積極主動性沒有被調動,甚至對評教產生抵觸情緒。學生因擔心考試成績不敢如實打分。導致評教對學生而言成為一個形式,對教師而言成為一種負擔。而對教師的實踐技能、在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的評價方面重視不夠,這也不利于注冊會計師專業人才的培養。注冊會計師專業院校應不斷完善質量評估監督體系,由單一的評價指標轉向多元的評價標準,從工作勝任能力、教學工作績效、案例教學課時比重、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人文素質等方面進行評價。由單純評教轉為評教評學評管相結合,由學校內部監控轉為校內、校外、在校生、畢業生共同參與的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關鍵詞】會計學專業;畢業論文;教學模式
畢業論文的撰寫是本科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和鍛煉學生獨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對學生掌握和運用所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以及從事科學研究能力的綜合考核。搞好學生的畢業論文工作,對全面衡量和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傳統的畢業論文教學模式運行狀況不容樂觀,許多見怪不怪的行為時有發生。為了使畢業論文回歸它的初衷,改革和創新傳統的畢業論文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一、傳統畢業論文教學模式存在的缺陷
(一)寫作周期太短,難于達到預期效果
很多高校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都習慣于將畢業論文作為一個獨立的教學環節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寫作周期約三個月。然而,會計學專業畢業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僅僅靠論文指導教師通過短時間的突擊指導是很難見效的。一個完整的畢業論文實踐通常包括以下幾個環節:確定畢業論文題目,查找文獻資料,寫開題報告,制定調查方案,進行調查和資料整理,撰寫畢業論文,答辯等。如此多的實踐教學環節,要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完成,其難度是不言而喻的,更何況每一個環節都有一個理解、熟悉和消化的過程。特別在此之前缺乏前期性的訓練,部分學生就更加感到困惑了。比如,許多學生面對眾多的參考選題茫然不知所措,處于“什么題目都可以選,什么題目又都不能選”的矛盾之中;又比如,如何收集資料,收集哪些資料,如何進行實地調查,調查什么,一籌莫展。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學士學位,迫不得已,部分學生只好趕鴨子上架,走向另一個極端,其結果是不言而喻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文抄公”、“摻水”現象不時而生。
(二)就業壓力過大,論文寫作應付了事
由于目前大多數院校實行的是學年學分制,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畢業論文大都安排在第八學期,且這一學期又是畢業生求職的時期,所以二者的重合給畢業論文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一方面,學生為了在限定的時間內找到好的工作崗位自然會把畢業論文放到從屬地位;另一方面,即使找到了工作,用人單位要求學生提前上班,致使這些學生無暇顧及畢業論文,所以無論是找到工作與否都不同程度地影響畢業論文的撰寫。
(三)寫作基礎薄弱,撰寫論文力不從心
本科畢業論文的寫作要求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的知識和理論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論是問題的發現和提出,還是問題的分析和解決都需要扎實的知識和理論的支撐。沒有寬厚的知識和理論背景,就很難有什么新發現。目前學生缺乏寫作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訓練。很多學校沒有開設專門的畢業論文指導課,在校時各門專業課的考試又大多以試題考試為主,學生在校期間幾乎沒有受到專業論文的寫作訓練。即使在畢業論文寫作前,學校安排了幾次專題講座,但不少學生實際動筆時仍感覺到困難重重,不知如何展開研究工作。教師在指導畢業論文教學中,發現有相當多的學生非常缺乏論文寫作能力,在論文寫作時對于自己所論的問題、論點、例證和論證步驟不清晰,想到什么就寫什么,事無巨細的將一堆材料沒有邏輯聯系地堆砌在一起。
二、畢業論文教學模式的重構與創新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如何妥善解決其中的矛盾,本文探討了“3.8.2.1”畢業論文教學新模式,具體思路就是構建一套有理論支撐,有實踐基礎,具有漸進性、階段性訓練特點的畢業論文教學模式。具體模式見圖1:
模式中的“3”是指開設《大學語文》、《寫作基礎知識》和《經濟文獻檢索》三門課程,開設這三門課的目的旨在為撰寫畢業論文奠定寫作基礎。其中《大學語文》安排在第一學期,《論文寫作基礎》安排在第二學期,《經濟文獻檢索》安排在第三學期。這種安排既保證了課程先行后續的合理性,同時又保證時間上的銜接性,而且也體現了大學與中學知識的延續性。
模式中的“8”是指圍繞教育部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會計學專業指導性教學計劃中規定的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財務管理、會計電算化(或會計信息系統)等八門主干專業課程進行課程論文訓練,通過課程論文寫作達到畢業論文前期性專業寫作訓練的目的。課程論文的寫作形式可多種多樣,如讀書體會、學習心得、文獻綜述、調查研究、案例分析、小論文等形式均可。具體要求可視課程的內容和難易程度確定。比如剛學習《基礎會計》時,考慮是專業入門課程,要求學生寫學習心得或讀書體會即可;《財務管理》可考慮案例分析,等等。專業主干課程論文時間安排與課程安排同步。通過這一系列的寫作,既可初步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為畢業論文寫作打下專業基礎。
模式中的“2”是指開設論文專題講座和進行一次學年論文寫作訓練,時間可安排在第七學期前半學期完成。首先,安排論文指導經驗比較豐富的教師講授2至3次論文專題講座,主要是結合專業特點,進行論文研究方法和論文規范性的培訓,使得學生能夠把握論文的基本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查詢資料的方法、論文寫作的規范性、摘要的寫作等。隨后安排5~6周時間進行學年論文寫作,為畢業論文奠定基礎。在寫作學年論文時,可以由老師根據自己的科研和教學問題,事先擬定選題,讓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題目,并通過師生交換意見,實現雙向選擇。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尋求學生感興趣的科研切入點和師生之間協調的結合點。學年論文的寫作目的旨在為畢業論文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此階段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是為后期撰寫畢業論文選好題。論文選題無論來自教學或科研,都應有一定的先進性和可行性,難度太大和太小的題目都不宜作為學年論文的選題。難度太大,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完不成任務;難度太小,學生得不到應有的鍛煉,達不到學年論文的質量要求。題目的難度應以學生經過努力能夠完成為基礎。其次是深入實習單位,搞好調查研究工作,學會如何搜集材料,如何整理材料等,此階段要達到畢業論文寫作前期模擬訓練的目的。
模式中的“1”是指在最后一學期,學生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畢業論文撰寫全過程。在操作上筆者建議盡可能圍繞學年論文確定的題目作進一步的調查研究,使研究不斷深化升華,使內容不斷充實。理想狀態應是學年論文的揚棄而不是拋棄,這樣做的目的是減輕最后一學期畢業論文的壓力,使研究具有延續性,將畢業論文與學年論文連為一體,同時也有利于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也能較好地解決就業求職與畢業論文撰寫的矛盾。
按照上述模式組織畢業論文教學,至少有如下幾方面的好處。其一,能較好地解決目前畢業論文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利于調動學生撰寫論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較好地解決求職與論文撰寫的矛盾。其二,循序漸進,分階段訓練,有利于夯實寫作基礎,提高學生論文寫作能力,達到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目的。其三,這種新模式能克服原來的畢業論文環節孤立、封閉、滯后及時間不足的弱點,將平時的專業課程論文訓練、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有機地結合起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須注意的問題
首先,本科會計學專業畢業論文的改革與創新是一項涉及專業建設、教學改革和教學管理的交叉性課題之一,是一項系統工程,它與學校日常的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和實踐教學以及教育理念、培養目標等密不可分。只有在不斷轉變教學理念的過程中形成共識,明確思路才能提出創新的教學方案。其次,畢業論文教學模式改革方案的有效實施離不開指導老師、學生和教學職能部門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只有三者形成共識,密切配合,實施方案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再次,畢業論文教學模式改革是動態的,是一個由不太完善到逐步完善的過程,這其中需要我們不斷總結經驗,不斷補充和完善,特別是規范各階段具體操作規程,并制定相應的保障機制,做到有章可循,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否則難于達到預期目的。
【參考文獻】
[1]趙華,蔡曉波.關于提高財經類本科教育畢業論文質量的對策研究[J].交通高教研究,2001,(1):54-57.
[2]徐群.法學本科學生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2):23-26.
包裝本是一個中性詞,比喻對人或事物進行形象設計,使之美化和有特色,不含貶義。幾乎可以說:包裝行為,人皆有之。譬如,在文明社會,人們去參加一個重要的社會活動前,一般都會習慣地把頭發梳理清爽,衣帽穿戴整潔,鞋灰擦干凈,男人會修刮胡子,女人會化個淡妝,顯得容光煥發,彬彬有禮,自己覺得很有信心,他人看來也蠻舒服,適度包裝沒有什么不好。但是,近年來,有些人和事包裝過度,成為造假且蔓延成風,欺世害人不淺。因此,社會上有些人誤把包裝等同于造假,成了貶義詞。我以為,我們應該把適度包裝與惡意造假切割開來,還包裝一個清白。業務工作總結作為申報者的自薦書,當然要著重寫成績、寫貢獻,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顯示出來,只要是真有其事,自我贊美幾句,無傷大雅。當然,人無完人,瑕不掩瑜,對于一般的缺點或失誤,少寫甚至不寫,也無可厚非。但如果把沒有的事寫成有,把一分成績放大成十分成績,甚至把別人的成績變成自己的功勞,抄襲別人的文章變成自己的佳作,那就是典型的造假了。
近年來,個別申報人員造假的情況時有發現,尤其在專業論文方面,請人捉刀或從網上下載論文,改頭換面成為自己的創作,有的甚至一字未動地將原文中的錯誤也一并拿來,鬧出不少笑話。高評委的成員多數是會計專家,此類問題一經發現,都予以嚴肅處理,不僅被取消參評資格,還會對你的道德誠信形成一個污點,影響以后的人生發展。其實,會計實務工作者與會計理論研究人員、會計教師的工作任務不同,評審中對論文的要求也不要求相同。現行規定除了對破格申報人員適用破格條件第三項時,有論文的數量、字數和刊物等級等求以外,正常晉升人員的論文,只要求能理論聯系實際,結合本職工作,撰寫具有應用價值的專業論文即可。應該說,對于要求晉升高級專業職務的人,這個要求并不很高。大學畢業后工作十來年、數十年,經歷了那么多的工作磨煉和不斷的繼續教育,只要是有心人,總不會毫無體會、心得,把它們梳理一下,選一個自己最熟悉的命題,進行探討,只要條理清楚,言之有理就行了。如果沒有寫過論文,也可以提供對實際工作有指導意義的調查研究報告、管理建議書等能代表自己專業水平的資料。我想,只要認真對待,應該不會成為不可逾越的障礙。所以,高師申報人員必須具有最起碼的道德誠信水平。決不造假。造假會被戳穿,即使僥幸蒙混過關而獲得晉升,也于心有愧,一輩子背包袱,何苦呢!
這里需要提醒:申報高級會計師資格的專業論文內容必須與財會工作直接有關,與財會工作無關的其他專業論文,高評委難以評價,無法確認。其次,如果有多篇專業論文,在總結中可只選
一、二篇代表作,介紹其寫作的背景、主要論點及其依據,以及對實際工作的指導意義等等,其余論文可只作概括敘述。
二、實事求是當仁不讓
會計人員具有許多優點,其中之一就是謙虛謹慎,處世低調,羞于談論自己的成績,尤其是涉及為企業創造效益的話題。過份謙虛,不敢顯示會計工作的艱難和成績,不利于爭取領導的重視與支持,不利于會計職能作用的充分發揮。長期以來,會計的任務是記賬、算賬、報賬。有的單位領導認為:只要會寫字、會打算盤的人,就能當會計。企業里流傳:一線工人創造價值,供銷人員實現價值,他們都能增加經濟效益;會計人員嘛,收收付付,記賬造報表,會算企業經濟效益有多少,卻不能創造效益。改革開放后,會計創造經濟效益已經被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會計通過成本管理、預算管理、資金管理、資本運作、合理籌資、內部控制、防范風險、稅務籌劃、充分運用國家優惠政策待遇等途徑,為企業創造效益,已是不爭的事實。申報高級會計師資格的同仁應該當仁不讓,理直氣壯地在總結中如實反映這方面的工作和業績,這正是實事求是的態度。目前的問題是:會計直接為企業創造的效益可以計量,也容易確認作出貢獻者,而間接創造的效益,往往是多人參與,甚至是整個單位全員參與,并且效益遞延實現,時間跨度較長,情況非常復雜,較難計量,或雖可計量卻難以區分各人的貢獻大小。稍有不慎,會計人員就會涉嫌“爭功”,因此,寧愿避而不談或籠統寫上幾句。對于這種情況,我以為不妨先把整個事情作一概括介紹,然后說明自己在其中擔當的角色是建議者、組織實施者或執行者,做了哪些具體工作,起了什么作用,等等,審閱者自然會從中了解底細,作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