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會計基礎技能實訓總結
時間:2023-03-06 16:03:4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會計基礎技能實訓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教學體系;基礎技能實訓;綜合技能實訓;總結考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12)03-062-1
會計技能訓練教學是強化實踐環節的一種基本形式,是對接會計就業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會計教學改革的關鍵內容之一。會計學科的應用性特點要求會計教學不僅要向學生全面系統地傳授基本會計理論和會計方法,而且要特別注意培養他們應用會計理論和方法、解決會計實踐問題的能力。
一、完備的實訓教學體系與設施是開展立體實訓的基礎
財會專業是理論性、實踐性、技能性很強的專業,針對本專業與現時經濟發展緊密性性強、難度大、操作性強的特點,學校應制定專業主干課程的單項實訓課以及校內綜合模擬實訓和校外實習等一整套實訓教學制度。實訓教學有完善的教學計劃、實訓大綱和實訓指導書,在本校形成本專業的特色。教學過程以完善教學大綱為切入點,明確本課程的性質、目的、要求以及重點、難點問題,以科學、嚴密的教學大綱統馭教學內容。根據會計從業資格、初級會計實務的理論和我國現有會計制度的基礎工作規范,并結合現有的教學資源,我校通過集體備課的方式確定并豐富教學內容,以理論適度、夠用為原則,對課程內容進行了更新、調整等,使之整體更加優化;利用手工會計模擬實訓室,會計電算化實驗室,實施仿真性的實訓教學;通過與金碟軟件和用友軟件公司建立相關的培訓、考核、實訓,引進“ERP沙盤模擬演練”實訓基地,構筑學生就業實訓的平臺。
會計基礎技能訓練即會計單項實訓是針對技能課程設置的專項訓練,其目的是熟悉內容、流程,掌握基本技術和方法。
1.點鈔與傳票:學生掌握點鈔的指法和基本技能,熟練運用單紙、單張、多紙、多張的點法;會用點鈔儀器辨別人民幣的真偽;掌握鍵盤錄入的指法。
2.會計基礎實訓:規范書寫數字、熟悉各種憑證的基本要素、填制、裝訂及賬簿報表的使用;掌握原始憑證的填制和審核,記賬憑證的填制和審核,賬簿的啟用、賬簿的設置和登記各類明細賬、總賬,對賬、結賬等;熟悉企業會計核算的業務流程。
3.初級會計實務實訓:注重對學生專業基本技能的培養,從完成整個會計循環所涉及的會計核算方法去組織實踐教學內容,訓練學生對會計核算方法的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會計操作技能,使學生學會:貨幣資金結算、應收款項、存貨、固定資產等的日常核算;各種方式對外投資、借款與債券的取得、計息、償還等業務的核算;所有者權益取得、各種結算方式下收入的確認及收入實現的賬務處理;利潤總額和利潤分配的核算;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使學生能勝任中小企業出納、會計工作崗位。
4.成本會計實訓:了解工業企業的生產特點,掌握直接材料費用、工資費用、其他費用歸集與分配程序及計入產品成本的方法,熟悉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的具體計算程序,具備成本會計的能力。
5.財務管理實訓:以案例貫穿整個環節,掌握資金籌措方式、投資的預測與決策、財務預算的各種方法,具備財務管理工作能力。
三、強化會計綜合技能訓練,融訓練為項目實戰
會計綜合技能訓練是在會計基礎技能訓練的基礎上,將會計崗位群所有的技能集中訓練,是多學科的綜合和團隊精神的培養。
1.分崗實訓與綜合實訓相結合
會計分崗位實訓是一個學習型小組,培養學生會計職業判斷能力,愛崗敬業,團結協作的精神,使其仿佛真正置身于真實的企業中。會計分崗實訓訓練后,虛擬小型組織財務部門的會計設崗模式,若干會計崗位集中于一人的業務的實訓。每位學生獨立完成一套實訓資料。綜合模擬實驗的實習資料必須選擇有代表性企業的資料,并且進行設計加工。設計加工的目的在于將一個真實企業中可能涉及不到的業務,集中于一個典型企業,進一步增強資料的全面、系統與代表性,以收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效果。會計綜合實習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掌握綜合處理日常會計業務的能力,要求學生獨立利用已知資料編制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使學生繼續熟練會計人員的基本技能,提高其獨立處理日常業務的能力。
2.手工賬實訓與電算化實訓相結合
會計手工模擬實踐是基礎,它可以幫助學生全面認識和理解會計活動的全過程及其規律,而會計電算化模擬實踐是對手工模擬實驗的升華。根據社會的需求,學生把從設計賬套、設計科目和賬簿、填制憑證、登記賬簿至編制報表的一整套流程,用手工做完后,在電腦上再進行一次實訓,要求實驗內容、步驟、結果均是相同的。通過手工模擬和電算化對比訓練,領略到二者的異同與優劣,使學生扎實地掌握會計的操作技能。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學會使用現代設備,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建立校內記賬公司,校內模擬實訓與真賬實踐相結合
摘 要 會計基礎系統性強、內容比較復雜,是會計專業的入門課程,對于會計知識近乎空白、沒有社會實踐經驗的學生來說,學習起來感到枯燥無味興趣不高。對于會計基礎教學如何使得毫無實踐經驗的學生快速入門,是我們專業教師應該研究的課題。筆者認為運用案例化課程設計的基本理念,結合實際設計完整的案例載體,按照工作過程設計教學任務,邊學邊做,可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會計基礎 案例教學 教學改革
教育部“關于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高等職業院校必須把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進學生技能的培養。”在目前的高職院校都在對會計基礎課程進行優化與改革,從教學內容、方法、手段等多方面改革創新。一般在學習一個知識點之后及時安排實訓,通過觀摩或參與社會實踐把學生引入社會大課堂。
一、傳統會計基礎教學的弊端
在高職會計基礎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是傳統教法普遍存在的問題,課堂上是老師講學生聽,課后學生做作業的教學模式,不重視會計實訓教學。在會計專業課程設置中實踐教學所占比重過低,課堂理論教學與實習實訓的課時設置的比例不合理。很多高職院校對會計專業核心課程:如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等課程,一般只設置較多的理論教學學時,實踐學時比例較少,即使有也只是安排在很短的時間內草草結束,整個實訓教學完全流于形式。而這些主干課程,恰恰是實務性非常強,需要通過大量的時間實訓才能熟練掌握。
二、會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
1.從會計工作過程出發設置教學任務。教材一般以學科體系來組織,學生在學完總論、會計科目與賬戶、復式記賬、企業基本業務會計處理后才會涉及憑證、賬簿等操作性較強的內容,學生對前面一部分內容沒有興趣、缺乏學習熱情,而這一部分又非常重要,結果重要的內容學習效果不佳,后部分學習中學生又覺得操作技能簡單而掉以輕心,結果可想而知。
企業會計工作是一個從憑證填制為始到報表編制為終的一個較為規范、有序、周而復始的循環。教學內容及順序安排應該源于會計工作實踐,應該按照會計工作過程來組織,根據會計工作要求來設置,讓學生知道所有學習內容均是會計工作所必須的,不是因為教材或學科有這些內容才要去學習。
2.以課程案例為載體通過完成真實業務培養能力。考慮學校與企業的實際,不可能讓學生實際參與一個企業會計工作全過程,可以通過模擬某中小企業一個月的經濟業務,采取整個案例貫穿課程教學的一體化的模式。調研企業實際業務,根據地區、行業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兩套業務案例,將其中一套分解為若干子任務,在整個課程教學過程中分別完成這些子任務,最終完成這個完整的實際案例;另一套則由學生分角色獨立完成。教、學、做緊密結合,課本知識為案例任務服務,在任務(案例)完成后有知識和技能的系統總結。
三、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運用案例化課程教學
案例化教學法是一種具有啟發誘導、決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學法。所謂會計課程的案例化教學法即是在學生學習和掌握了一定的會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剖析具體案例,讓學生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會計實踐活動”中去。
1.首先由教師根據會計的教學內容、重點、難點、目的等編制一定的案例。根據教學安排,高職高專的學生,對于會計在工作中如何實際的操作,卻還很陌生,因此如何將其已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聯系起來,這就需要教師通過編制一些仿真的企業會計業務案例,將相關的理論與實操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案例的編制及選擇方面,可以先精選出一個典型的但比較簡單的案例精講,然后,在此基礎上加以擴展,一次只加一個知識點,逐步形成一個知識鏈條,使學生在知識的逐步擴展中,慢慢地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結構。
案例的選取和改造還要兼顧針對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比如在設置實現案例中嵌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例如加入顏色、圖形、動畫、聲音等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元素等。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其次案例在課堂上由學生進行實踐性的操作、討論,教師引導、提示、歸納,最后由學生自己對案例所認識和所學到的知識進行總結。通過對案例進行實驗和分析,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和積極的學習態度,擴大和提高學生的表達技能,知識運用技能以及信息技術運用技能等綜合技能。
3.實行手工賬與電算化相結合的模擬實訓教學。為了加深學生對系統轉換的認識和理解,教師可提供在手工會計模擬實驗室中利用其所提供的憑證、賬本、報表等實驗工具進行實驗,從而使理論與實務操作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不斷發現問題,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同時提出最優的解決方案。其次,把手工會計實訓中所用到的會計案例化,再次在電算化實驗室中,利用財務軟件再次得以重演,從而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會計實行電化的必要性以及電算化給會計領域帶來的變革。
四、案例化教學改革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教學設計的基本價值取向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袁濟喜說:“文科教育既不是單一的知識體系,更不是功利體系,而是在當今社會中對人的全面發展、對社會的和諧發展以及對組織管理的運用發揮著更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基礎會計教學的基本價值取向應該是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要以未來職業競爭為導向,以激發學生學習會計的興趣,培養會計應用能力為根本。會計基礎課程要培養學生的會計分析應用能力,樹立“終生學習”觀點;要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和法制誠信意識。從學生一生的職業生涯所應具備的素質來考慮,應該是每個學生終身學習或接受后續教育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盡量聯系學生能夠感知的內容來組織教學,使學生在學完“基礎會計”以后, 對會計和會計職業有一個完整的認識。
2.教材問題。有人認為案例化課程一定要有配套的案例化教材,筆者認為值得商榷。教材是一個參考書、工具書,而各個學校案例選擇可以根據自己情況確定,如不同地區、不同專業不應強求統一;教師組織教學是個重新設計的過程,教材不應該僅是某案例的指導書,學生應該在需要的時候將教材做為一個無聲的老師,是今后相關工作有效的參考資料。
3.課堂教學中的問題。案例化課程設計并不排斥其它有效的教學方法。筆者認為,教師在課堂教學組織中要著重做好以下幾點:突出學生的主體與教師的主導,實踐理論一體化;以引導啟發為主,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運用案例化教學,提高學生的交流技巧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正確引導學生進行自學,提高自學能力。
4.課程考核的問題。基礎會計教學突出能力目標,就要研究如何突破知識考核,怎樣體現“能力考核”的要求。本課程側重案例任務進行考核,與教學目標相一致。考慮學生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考試要求,課程考核應采取平時任務、獨立完成綜合實訓案例、期末考試相結合的方式,建議采用3:3:4的比例,前兩項全部達到合格方可評為優秀。
參考文獻:
[1]繆啟軍.關于高職高專《基礎會計》教學的幾點思考.泰州職業技術學院.2008.6.
[關鍵詞]基礎會計;專業技能;實踐教學
《基礎會計》是會計專業的入門課程,也是必修的基礎課程,是學生進入職業學校后的第一門專業課程。由于其授課對象是會計知識的初學者,有其特殊性,即一是已習慣于中學時期基礎課程的教學方法,擅長死記硬背,大多數學生未曾經歷過實踐訓練;二是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沒有參加經濟業務活動的經歷,對經濟業務缺乏感性認識,在課堂上難免對經濟活動和會計處理的理論式闡述感到空泛,甚至不知所云。而這門課程的教學效果又直接影響到學習者對后續專業課程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對專業的認可程度以及今后的職業選擇等。因此,教師應該深入探討如何教好這門課程。
文章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注重模擬實訓、加強會計書寫練習、編寫校本教材、組織教師到企業實踐等環節提出了旨在提高教學實效的具體的實踐教學方案。
一、優化課堂教學,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基礎會計》教學的吸引力
理論是實踐的指導,要想學好《基礎會計》并能夠熟練運用到實踐操作,就必須先有足夠的理論儲備。而純理論教學往往是非常枯燥無味,不易接受的,要改善理論教學的可接受性,使學生更快地掌握專業知識,就要提高課堂教學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基礎會計課程應該強調以能力培養為本位,以實踐為先導,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更容易掌握專業知識。例如在教學過程中講授原始憑證的種類時,可以通過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收集相關憑證,如發票、收據等,再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自己收集的票據展示出來,讓學生辨析哪一張屬于原始憑證,從而教師總結出原始憑證的特點和種類,通過課堂教學增強學生對會計基礎知識的感性認識。在教學中還應安排一定時間讓學生自己填制空白原始憑證。為了顧及全體學生的學習效果,可采用分小組競賽的方式組織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果。
二、強化模擬實訓,增進理論與實際的銜接,提高《基礎會計》教學的實效性
《基礎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只有理論上的一般理解是不夠的,必須進行實踐,以鞏固所學理論知識,加深對基礎會計的理解。會計實踐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處于企業或公司財務人員的位置,面對一系列的經濟業務,運用所學過的會計理論知識進行仿真處理,進一步熟練掌握會計工作程序和方法,而不能簡單地做一兩套企業經濟業務實訓題就算完成任務。那么,教師的角色就是創造一個有利于體驗式學習的環境氛圍,是體驗式學習的組織者和管理者,負責引導、記錄、組織學生順利完成實驗環節。
例如:在模擬采購生產用材料5000元的經濟業務中,教師應首先幫助學生設計在模擬實驗中需要的角色,如采購人員、出納人員、倉庫保管人員、記賬人員,然后根據學生在模擬實驗中遇到的問題作針對性的指導,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熟練掌握會計理論基礎知識,還要求學生認真對待,盡快進入教師為他們設計的角色中去。例如在業務人員預借差旅費的業務中,業務員首先應說明其借款的程序:先填制一張借款1 000元的借據,經有關領導審批后,交出納員,出納員審核無誤后,方可將款項借給業務員,出納員將款項交給業務員時,要在借據上加蓋“現金付訖”戳記,據此記賬員編寫會計分錄如下:借:其他應收款――××業務員1 000;貸:庫存現金1 000。通過讓學生親自參與不同的角色,自己去發現預借差旅費的結算關系是企業與職工的往來結算,明白它的實質是企業將要發生、但尚未發生的費用。在費用尚未發生前,不能直接計入“管理費用”賬戶,必須先作為企業的應收債權核算,計入“其他應收款”賬戶,待業務員出差回來報銷時再轉入“管理費用”賬戶。通過這樣一個模擬實驗教學,學生很容易便掌握了這類經濟業務的核算過程。這一實訓時間最好在學完該課程全部內容后,集中安排兩周對會計基礎知識進行綜合操作,其內容包括:原始憑證的填制和審核,記賬憑證的填制、審核和傳遞,現金、銀行存款的會計核算業務,會計賬簿的登記,會計報表的編制,甚至包括訓練學生的業務洽談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及與人溝通的能力等。通過仿真的實戰訓練,既能讓學生了解企業基本工作流程,系統地掌握會計基礎知識,又能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和社會交際能力。
除進行上述綜合實訓外,為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還要補充裝訂憑證和賬簿的基本技能的訓練和書寫練習。基本技能訓練需要準備好練習使用的點鈔和裝訂工具,并由教師示范最基本的操作方式,進行集中講解,再由學生動手實踐,教師做個別輔導。書寫流利、規范能提高會計工作質量和效率,因此,會計書寫技巧是會計專業人員應當掌握的基本技能。根據這一需要,學校可專門開設會計基本技能課程,該課程主要針對學生的數碼字技能、珠算技能、點鈔技能進行訓練。其中書寫練習主要內容是漢字的基本功、數字的小寫、大寫及會計資料的填制方法的訓練。通過專業老師的講授,使學生對會計書寫練習有一定的了解并加以練習,達到提高專業技能之目的。
[關鍵詞]:基礎會計 基于工作過程 教學設計
一、課程設計思路
不同的會計崗位,都需要具備會計上崗的基本能力。為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開設了《基礎會計》課程,并且將其定位為會計、會計電算化專業的專業基礎課。
依據高職高專的教育教學特點,按照會計、會計電算化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及規格要求,在進行課程設計時,以學院“優秀員工的搖籃,職業經理的基地”的辦學理念和“教、學、做、用一體化,教、研、產、銷一條龍”的教改總目標為指導,以就業為導向,以工學結合為主線,以項目教學為主導,以能力培養為核心,堅持校企合作,積極深入市場進行調研,從而確定了學生的主要就業崗位,通過崗位標準調查,明確崗位的主要工作任務,進而將其從行動領域轉化為學習領域,構建了具體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單元。在教學過程中貫徹了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思路,突出了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旨在將學生培養成為懂知識、會技能、有品德的德、智、體、美、能全面發展的高技能、應用型會計人才。
二、教學目標設計
會計專業的學生應該通過《會計基礎》課程的學習與實訓,了解并運用會計基礎的相關知識,掌握處理會計基本業務的技能。通過仿真模擬操作,使學生切實體會賬務處理流程。讓學生首先學會辨識真實的會計憑證,然后通過學習復式記賬法、處理各種經濟業務、登記各種賬簿、成本核算、對賬、結賬、利潤的分配及結算、財務報告的編制、憑證的裝訂及會計檔案的保管等賬務處理過程,從而使學生對企業的整個會計流程得到一個全面的認識,使學生掌握分析和運用會計信息進行相關決策與評價的方法,提高學生解決經濟生活中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運用會計基本原理和會計核算方法,處理較簡單的經濟業務,完成會計核算全過程,具備會計上崗的基本能力。
三、教學內容設計
通過對“崗位-典型工作任務-職業能力”的調研,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共同進行課程的開發設計,在此基礎上,我們依據行業、企業發展需要和對人才的需求編制了課程標準,按照會計工作過程將教學內容進行了重新的整合與序化,將實際會計工作整合為具體的教學項目,在每個項目下分設教學單元,每個單元內容目標明確,任務具體,銜接性強,非常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同時將理論知識穿插其中,通過每一個單元的學習,既滿足了學生考證目標的需要,又提高了學生的技能,切實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具體任務,從而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四、教學組織設計
在教學工作的組織上,首先根據提煉出的會計一般工作過程設計教學項目,合理劃分教學單元,進而以單元為依托組織實施教學,根據高職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強的特點,我們將教學內容轉化為相應的學習情境,進行任務驅動,首先讓學生了解做什么,如何切入,需要哪些理論知識和操作知識,邊學邊做,通過教、學、做一體化,在教學中最大限度地實現實踐學習與理論學習的統一。我們采用導、教、學、做、評、總結“6步法”組織單元教學。導即采用任務驅動導入具體工作任務;教即發揮教師引導作用,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學即設置情景,教師學生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做即學生獨立完成任務,教師進行針對性指導;評即由學生進行成果展示匯報并由教師根據職業標準進行評價;總結即教師根據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進行點評并進行歸納總結。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通過模擬企業真實環境為平臺,構建實踐環境,融合角色扮演、情景演練、分組討論、案例教學、項目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期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在教學手段上,盡可能采用現代化教學工具,可以使用機房、多媒體教室、會計模擬實訓中心等先進的教學手段來組織實施教學,實現教學資源的充分展示和有效共享。
五、課程設計特色與創新
(一)任務驅動,突出能力。基于工作過程,在對會計工作分析的基礎上,設置教學單元,確定典型任務,逐項任務設計學習情境,設定能力目標,提出知識要求。從而使教學過程通過任務驅動,突出能力培養。
(二)注重實訓,達到了教學做用的一體化。以實際會計資料進行實訓,讓學生置于工作環境之中,提升了學習效果。實訓資料來源于合作企業,增強了教學的真實性,提高了學生處理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了校企合作的機制和能力培養的理念。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而且實訓的力度大大加強,提升了學生的操作技能。
(三)做學合一,教在其中。單元教學圍繞工作任務開展教學活動,變教師主動講授為組織指導咨詢,變學生被動聽講為學生主動學習,變理論實踐分離為兩者完美融合。重在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職業素養,學生通過操作活友習知識,提高操作能力和職業素養,實現了做學合一,教在其中。
【關鍵詞】實踐教學;創新思維;信息技術;整合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來臨,人才競爭越來越激烈,當前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不僅看重學生的理論知識,更看重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而會計專業的學生尤為重要。目前在會計人才市場需求上,一方面高層次會計人才嚴重缺乏;另一方面,低層次會計人才泛濫。其中有相當一批畢業生,會計實踐操作技能差,面對復雜的經濟業務及會計問題不會解決。如何提高會計實踐教學質量,改進會計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內容,培養實踐創新能力強的高素質會計人才成為會計實踐教學重要的研究內容。
一、高校會計實踐教學現狀分析
(一)以教師為主的注入式教學理念,缺乏對學生的求異、求新的啟發式觀念的傳授
如:在會計模擬實驗課上,學生按模擬套題做完,與答案一樣,算是大功告成,真正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日益復雜的企業問題很少。雖然目前進行了一些改革,如單純的書本知識講授轉向書本知識、案例教學、模擬實習相結合,但教學觀念沒有轉變效果不理想,從而不能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二)教學形式單一,沒有充分利用計算機教學軟件
會計實驗室實驗教學有手工模擬會計教學和會計電算化教學,同時真實體現模擬實驗的課程只有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而涉及其他會計等課程的實習項目還非常少,計算機操作也較少。所以沒有充分利用計算機信息手段,使學生不能真正對會計類課程的各個領域進行實踐,制約了學員知識面的拓展。
(三)教學內容缺乏多元化和深層次的分析
會計實踐教學更注重單一目標的通才教育,忽視了對學員個性需要的滿足。現有的會計模擬實驗教材大多是產品制造型工業企業會計的實驗項目,而對其他行業的經濟業務沒有涉及,如外資企業、行政事業單位;同時經濟業務的分析基本局限在會計核算上,而會計分析、預測、決策實驗內容很少。
(四)忽視基本的職業技能培訓
高校的會計實踐教學只重視會計的填制、經濟業務的處理,但進入工作崗位中,不懂得點鈔的指法和技能,什么是真正有效的原始憑證,如何審核和監督在實踐教學中往往忽視,而工作中從出納做起,不能很快進入角色。
(五)缺乏會計實踐的雙語教學
經濟活動的全球化,教育國際化,使很多畢業生到外企、跨國公司就業。可見,會計實踐的雙語教學很少。
二、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能夠有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求。由于現代會計的特性具有會計所提供的信息是社會各方面利益的焦點,透過數字關系反映的是人的關系;會計所面臨的環境是不斷變化的,更多的影響會計的因素是不確定的等特點,會計實踐教學應滿足以下要求:分析問題的整體性和綜合性;強調靈活性、創造性的發揮;接受并運用新技術、新思想的能力。因此根據國家教育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中“本科生也要做科學研究”的指導思想,設計三個層次的培養目標:對會計實踐知識的掌握、運用和深化,學生應具有創新思維以更好達到培養目標。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可具體采用以下方法:
(一)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
以學生為主體并不否認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是指導學生獲取知識的引路者。因此采取的教學方式為:一是采取課堂討論、小組作業的教學方式、探索式實驗、驗證式實驗,引導啟發學生的思維,幫助解決難題。二是采用信息技術手段虛擬現實的教學法。學生通過網絡教室上網獲得會計數據,利用會計核算軟件進行成本和合并報表的計算;利用會計管理軟件建立預測和分析模型,在計算機中模擬現實環境完成學習任務,還可以根據結果進行分析、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結果,提出最優決策方案,更能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建立會計專題資料信息庫,如會計學家、會計研究新領域等。一方面幫助學生開闊知識面,選擇成才方向;另一方面供學生向縱深方向發展,起到引導和過渡作用。
(二)開放教學方式
任課教師在教學中對授課實驗指定系列閱讀書目。這樣,當某一課程結束后,學生閱讀的不再是一種固定教材,而是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全面、系統的思維能力。
(三)加強素質教育
作為一個會計人才,不僅要有專業知識,還要加強基礎素質的培養即文化、思想道德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具有的綜合能力人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目前,專業課程劃分過細,只重技術知識的培養而跟不上客觀變化。改革的方法為增加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的比重,調整過細的專業劃分,培養的人才具有創造思維的能力。
三、教學形式多樣化,完善會計模擬實驗
(一)實行會計模擬信息化教學
目前是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通信為基礎的信息化時代,使進行多種形式會計模擬的信息化教學成為可能。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使學生掌握會計模擬實驗。可采取以下方法:
1.信息手段的網絡教學。如:將所有的會計資料和模擬實驗軟件展示在校園網上,學生上網自行完成實驗或組成團隊共同協作完成。
2.會計實驗的課件教學:如會計的演示教學、虛擬教學、情景教學,使學生置身于真實的會計場景從而掌握會計實驗教學的重點、難點,完善會計模擬實驗。
(二)雙語形式的會計模擬實驗教學
經濟活動全球化呼喚教育國際化、會計人才國際化、就業范圍的全球化。為了適應經濟活動全球化的要求,廣泛開展雙語形式的會計模擬實驗教學是國際化的必由之路。可仿照外資企業或跨國公司財務模式進行雙語形式的會計模擬實驗課件開發,使學生熟悉外資企業或跨國公司財務模式,為學生就業走向外資企業、走向全球打下基礎。
四、整合會計實踐教學內容,實行三個層次會計模擬教學
(一)會計基礎技能的實驗訓練
會計基礎技能訓練即會計單項實訓是針對技能課程設置的專項訓練,其目的是熟悉內容、流程,掌握會計的基本技術和方法。包括:
1.點鈔與傳票:學生掌握點鈔的指法和基本技能,熟練運用單紙、單張、多紙、多張的點法;會用點鈔儀器辨別人民幣的真偽;掌握鍵盤錄入的指法。
2.會計基礎實訓:規范書寫數字、熟悉各種憑證的基本要素、填制、裝訂及賬簿報表的使用。
3.成本會計實訓:了解制造業的生產特點、掌握制造業成本費用賬戶的設計原則,熟悉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的具體計算程序,具備成本會計的能力。
4.財務管理實訓:以案例貫穿整個環節,掌握資金籌措方式、投資的預測與決策、財務預算的各種方法,具備財務管理工作能力。
5.審計實訓:選用中外資本市場上審計成功與失敗的案例,從中掌握審計的程序、方法和技術,具備審計工作的能力。
(二)會計綜合技能的實驗訓練
會計綜合技能的實驗訓練是在會計基礎技能的實驗訓練的基礎上,將會計崗位群所有技能的集中訓練,是多學科的綜合和團隊精神的培養。分為:
1.會計分崗位實訓:虛擬大中型組織財務部門的會計設崗模式,以制造業或其他行業的業務作為實訓內容并組成小組分別從事一崗位或一崗多人的業務的實訓。如可分為會計出納、審計、成本費用、銷售等崗位共同組成一個實訓小組,定期輪換。為達到實訓目的,選好第一財務負責人,以充分發揮其組織協調作用。
會計分崗位實訓是一個學習型小組,培養學生會計職業判斷能力,愛崗敬業,團結協作的精神,使其仿佛真正置身于真實的企業中。實訓步驟為(以制造業為例):熟悉制造業生產的特點及財務規章制度;明確各崗位的職責;建賬;經濟業務核算;編制報表;寫出實訓報告。在此期間,要同時注意會計的審核和監督。
2.會計綜合崗位實訓:虛擬小型組織財務部門的會計設崗模式,若干會計崗位集中于一人的業務的實訓。每位學生獨立完成一套實訓資料。
3.手工模擬和電算化相結合的實訓:就是把從設計賬套、設計科目和賬簿、填制憑證、登記賬簿至編制報表的一整套流程,用手工做完后,在電腦上再進行一次實訓,實驗內容、步驟、結果均是相同的。通過手工模擬和電算化對比訓練,領略到二者的異同與優劣,使學生扎實地掌握會計的操作技能。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學會使用現代設備,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會計的預測、分析、決策的高級層次的實驗
會計的預測、分析、決策的高級層次的實驗是培養學生運用會計、財務管理、經濟管理、法律等相關專業知識,通過計算機等方法對財務、會計、審計問題進行分析、解決的能力;是運用相關學科的成就,對會計信息深化能力的培養。可采取以下辦法:
1.會計教學課件的開發。如:利用高級程序開發出的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等課程課件會計數據進行實驗分析;通過《Access數據庫》,《Excel》建立的數據模型進行分析。
2.會計教學軟件的引進。如:可引入注重事中監督和控制的“企業經營決策ERP沙盤模擬對抗訓練”體驗學習方式,將復雜與抽象的財務與經營管理理論以最直觀的形式進行體驗、學習。在各種決策成功和失敗的體驗學習中,學習管理知識,提高綜合技能。
五、重視實習,組織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
(一)實習基地的社會實踐
在實習基地可把會計模擬實踐教學與實踐實習有機地結合。
(二)畢業實習的社會實踐
由于校內模擬實訓與實際工作有一定的差距,畢業前夕,學生到真實企業財務部門實習,感受真實的財會環境和業務流程,把從學校學到的會計理論和會計模擬實踐教學知識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去,進行總結,寫出實習報告或畢業實習論文,把理論和實際,會計模擬實踐教學與實踐實習有機結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會計實踐能力。
(三)組織各種形式的會計學術交流和研討會,了解會計時局,擴大會計知識面
學生僅有會計理論知識和會計實踐教學能力是不夠的,應不斷了解會計當前的發展狀況,與時俱進,可以請實務界人士來校講學;舉行學生會計學術交流和研討會;網上創辦會計專欄論壇等形式。
六、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建設一支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培養會計人才的保證。教師除了不斷提高自身會計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外,還應加強信息技術的學習。一般專業的會計老師要求掌握WINDOWS、WORD、EXCEL、POWPOINT、INERNET,能夠做會計課件,了解教學軟件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對于會計專業骨干教師要求掌握AUTHORWAR、FRONTPAGE、TOOLBOOK、DREAMWEAVER、PHOT-
OSHOP等課件開發平臺和網頁制作軟件,能進行初步的會計教學軟件的開發。
七、借鑒國際會計教學經驗、發展國際經濟,參與國際大市場
一個國家的會計教育需要吸納其他國家的會計教育經驗并與國際會計教育相協調,以提高會計教育水平。如:可進行國際學術的交流;學校的互訪;派教師出國進修等方法。
會計實踐教學是會計人才培養的重要步驟,實驗教學的效果決定會計教學的優劣。通過會計教學目標、內容、方法的探討對會計實踐教學進行改革,以實現會計教學目標即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會計應用知識的能力,最大限度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
【參考文獻】
[1]涂云友.整合高職會計實踐教學,提升會計職業能力[J].會計之友,2006年第10期上.
與此同時,各高職院校,特別是新建的,又地處三四線小城市的“后進”職業院校,卻面臨著招生不足,生源質量下降的局面。以廣西為例,高職高專的招生錄取分數線從2009年的262分,直降到2010年的210分,這幾年一直在200分左右徘徊,在這種情況下,更多的考生涌向南寧、柳州等城市的示范性高職院校。在示范性院校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情況下,“后進”院校僅能吸引到一些整體素質較低,沒有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生源。這些學生的基本特點是文化基礎知識較差,但能動性比較強。在《基礎會計》的教學中,原本就受限于專業特性,無法到真正的企業進行工學結合。如何充分挖掘學校現有的實訓條件,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讓教師教而有方,學生學而得法,實現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值得不斷探索的課題。所以,筆者在教學中嘗試引入探究式教學方法。
一、探究式教學的基本概念
所謂探究式教學,即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社會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調查、收集與處理信息,開展交流與合作等探究活動,從而獲得知識與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的提高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可見,在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強。2001年,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頒發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啟動了建國以來最為廣泛和深刻的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經過十幾年的實踐,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探究式教學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在職業教育中,多數存在傳統的重知識、輕過程和方法的教學觀念,學生被動接受式的學習方式,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教學質量。因此,改革教師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終身受益的學習方法,才能實現高等職業教育為社會培養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目標。而探究式教學,就是能有效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教學方式之一。
二、探究式教學方法在一節具體《基礎會計》課程中的設計
下面就以一節具體的《基礎會計》課程中填制原始憑證——支票為例,闡述探究式教學方法在《基礎會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學會填制原始憑證是會計崗位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必考內容之一。如何讓學生形象地認識原始憑證,熟悉代表性原始憑證的基本格式,并能夠按照《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要求,正確、規范地填寫各種各樣的原始憑證。如果采用傳統的講授法,一般是按照講授相關知識——寫作業——反饋的方式進行,但是這樣的授課方式對于剛剛接觸職業教育的學生來說,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原始憑證填制的關鍵知識,對于細節的問題也無法注意到,教學效果并不理想。但如果按照探究式教學的基本步驟進行探究式教學,學生理解起來就容易得多,形象得多。以下是具體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支票的種類,掌握支票的樣式,學會正確填寫、使用支票,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
2.過程與方法。
在探究支票填寫、使用的過程中,掌握支票填寫的正確方法;初步學會觀察——猜想——實訓驗證——歸納總結的學習方法;學會與同學、教師交流、合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探究支票填制的過程中,從對支票填制的無從下手,到通過手工實訓、仿真實訓感性認識支票,體驗實訓成功的喜悅和合作學習的快樂。
(二)設計思路
1.把學生按2人分成一個學習小組(分稱甲生、乙生),甲生扮演出納員角色,乙生扮演財務經理角色(持財務專用章),教師扮演總經理角色(持法人代表章)。教師給每個小組發放紙質的仿真現金支票、轉賬支票、印鑒等物品,講解支票的概念、分類,給學生布置一個簡單的實訓任務。
2.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和所具備的知識填制完成現金支票,由教師進行審核。
3.教師對各組學生所填制的現金支票進行審核,對填寫正確的,加蓋法人代表章,對填寫不正確、不規范的地方,進行分析整理。
4.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結合學生所填制的支票中存在的問題,歸納支票的概念、特點,講解結算范圍、填制方法及注意事項等。
5.由學生登錄會計仿真實訓平臺,完成實訓任務。
6.學生再次用手工填制支票,作為作業上交,由教師進行審核和評價。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支票的填制。
2.教學難點:支票各個要素的正確填制方法。
(四)教學器材
紙質仿真現金支票、轉賬支票、印鑒、多媒體教學設備、會計仿真實訓平臺等
(五)教學過程
1. 創設情境,引起興趣。
[事件1]教師假設是一位公司的財務經理,在學生面試財務工作崗位的時候,要求填制一張支票,問學生會不會填呢?這時候學生的“胃口”被吊起,開始躍躍欲試。教師接著給學生分發紙質仿真現金支票和轉賬支票,由學生觀察支票構成的各個項目。
2.學生猜想、交流與討論,初步解決問題,同時引發新的思考。
[事 件2]由學生按2人一小組,根據教師所給的條件和要求,憑自己所具備的知識和理解力,由甲、乙生共同商量,動手填制現金支票,初步探究支票的正確填制方法,在探究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
[教學設計說明]教師要在學生填寫的過程中進行巡視,觀察、歸納學生填寫過程中出現的普遍性問題。
3.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講解支票填寫的相關知識。
[事件3]貌似簡單的支票,在填寫的過程中學生卻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項目填寫不完整,日期填寫沒有用大寫,金額大、小寫不正確,無蓋章等。教師要結合學生填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講解支票填制的正確知識,不規范填寫可能引發的嚴重后果等。
[事件4]根據實訓平臺中所提供的實訓任務,先由甲生扮演出納員,填寫支票的相關要素,包括正確使用密碼器,為支票填寫密碼;再由乙生扮演財務經理,對甲生填寫的支票內容進行審核,認為無誤的,在平臺中更換角色,加蓋“××公司財務專用章”。
[事件5]學生填寫完畢,可自行選擇上交、評分,查閱自己錯誤之處(不能查閱正確答案),根據提示對自己的支票進行修改,最終完整、正確地填制支票。
[事件6]換由乙生扮演出納員角色,由其填制轉賬支票,包括正確使用密碼器,為支票填寫密碼;由甲生扮演財務經理角色,對乙生填寫的支票內容進行審核,認為無誤的,加蓋“××公司財務專用章”。
[教學設計說明]教師對實訓平臺進行相關設置,使學生一步步探究支票各個要素的正確填制方法。
4.再次進行手工實訓。
[事件5]由教師給學生布置任務,由甲生扮演出納員,由其手工填寫支票,交由乙生進行審核,對認為無誤的,加蓋“××公司財務專用章”,交由教師進行審核,審核無誤的,教師加章法人章,完成此次實訓;對填寫不正確、不規范的,退回,并要求學生重新填制,直至正確為止。
[教學設計說明]教師要給予及時進行鼓勵和指導,幫助學生培養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
5.總結、反饋與評價。
[事件6]師生共同總結本次實訓活動的內(下轉第82頁)(上接第40頁)容,歸納出原始憑證的相關概念,強調支票填寫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通過以上例子,告訴同學們,從事會計工作必須按照《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要求,以嚴謹的工作態度,細致、細心地完成。
[事件7]教師提出問題:除了支票之處,企業在經營的過程還會填制或取得什么樣的原始憑證呢?
[教學設計說明] 總結本次課的重點,同時引出下一次課的內容,在正確、規范完成支票這一主要原始憑證填制的基礎上,為填制和審核其他原始憑證做準備。
三、結論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我們要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能力培養型教學模式,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一開始就養成嚴謹、規范的職業習慣,像一名真正的財務工作者一樣去發現和探索會計理論知識,并將理論應用于實踐,這就是教育理論中的探究式教學方法。通過探究式教學方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應用,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索理論,又進一步用理論指導實踐,真正做到“學中做,做中學,邊學邊做,邊做邊學”,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在一點一滴的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職業行為。
【參考文獻】
[1]許云鳳.探究式教學與傳授式教學辨析[J].教育探索,2006(7):22-24
【關鍵詞】出納 基本技能 專業技能
一、畢業生就業崗位調研結論
為了真正做好高職教育工作,使專業培養目標更加符合社會實際需要,我們每年都對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初次就業崗位開展調研。結果顯示,我院近三年財務會計專業畢業生初次就業崗位為出納的比重在逐年增長,從2009年的38%增加到2012年的52%,其次為會計、成本核算、統計等。由此也可以看出,由于財務會計崗位是一個專業性強的崗位,關乎各單位的財務運作和資金處理,要求從業人員具有勝任會計工作的能力,所以,各單位在安排會計崗位人員時,都是先安排新員工從出納崗位做起,作為從業人員會計業務能力的考察。
既然會計工作從出納工作開始,會計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必須培養出納人員的基本職業技能,為將來從事會計崗位工作打下良好的能力基礎。
二、出納員職業技能的內容
(一)出納崗位職責
根據《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財會法規,出納崗位主要職責是按照國家有關現金管理和銀行結算制度的規定,辦理現金收付和銀行結算業務,不出租、出借銀行賬戶;根據國家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審核與現金和銀行存款收、付業務有關的原始憑證;及時編制資金報表,按期匯報資金收支狀況;保管庫存現金、票據和各種有價證券的安全與完整;保管有關印章、空自票據等,并及時做好相關的使用和注銷登記。
(二)出納技能的內容
根據出納崗位職責,出納人員要經辦企業所有款項的進出、現金的收付等工作,因而出納基本技能應該包括出納基本技能、現金業務處理技能、銀行存款日常業務處理技能以及銀行轉賬結算業務處理技能。另外,針對出納工作的特殊性,還必須進行出納員職業素質的訓練。
三、出納員職業技能的培養
(一)單獨設置《出納技能實訓》專用周
雖然出納崗位是會計的基本崗位,但在高職院校會計專業,設有相應課程的學校較少,對出納知識的學習,其內容僅僅作為《則務會計》課程的一個章節,而且為純理論課程,這樣的內容設置,不利于學生很好地適應出納崗位。鑒于學生就業的需要,建議有條件的學校單獨設置《出納技能實訓》課程,通過1周對企業有關經濟業務的處理和訓練,掌握出納人員應具備的基本技能,熟悉出納工作的基本流程和基本原則,了解出納與會計的關系,進一步鍛煉和提高學生從事出納工作的適應能力。
(二)出納員技能實訓內容
出納員技能實訓是按照出納崗位流程的順序,完成基本技術訓練、專業技能訓練,重點訓練現金出納、銀行出納、銀行結算等技能。
(三)訓練效果的評價
出納技能實訓的目的不僅僅是訓練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更要培養學生的紀律意識、團隊意識和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因此,在進行訓練效果評價時除了看學生的實訓資料外,還要從學生實訓時的態度、紀律、各項目完成情況等多種角度來確定學生的實訓效果。具體可設置各項目占不同分值比例進行打分。其中,出納基本技術掌握情況占總評成績的30%,主要考查學生點鈔熟練程度、小鍵盤輸入速度和準確性、真假幣識別情況、書寫規范性等;現金、銀行存款收付業務的處理情況占20%,主要考查學生業務處理的正確性、規范性;銀行轉賬結算業務處理情況占15%,主要考查學生各種結算憑證填制的正確性、結算程序的規范性、轉讓或貼現、背書業務處理的合理性等;實訓總結占20%;其他占15%,包括出勤、紀律遵守、群體協作等。
四、總結
“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是高職教育的教學目標,學生必須具備很強的實踐能力,畢業后就能直接上崗工作,滿足社會需求。會計作為一門操作性較強的綜合應用性學科,學校一定要注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清楚了解企業會計各崗位的特點及操作流程,掌握會計各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能,培養出符合企業需求的一線技能型人才。學生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社會對會計崗位人才需求的特點,在就業崗位選擇上一定要認清社會的用人需求形勢,樹立正確的就業心態,切實培養自己的會計業務基本技能,為將來從事會計崗位工作打下良好的能力基礎。
參考文獻
[1]萬艷玲.出納崗位工作分析及構想[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年1月號上(總第408期).
[2]唐鋒,葉濤.項目教學法在出納實務課程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2012(3).
[3]郁春蘭.高職院校項目化課程《出納實務》整體設計[J].中國證券期貨,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