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貨幣理論論文

貨幣理論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2-28 15:53: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貨幣理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貨幣理論論文

篇(1)

貨幣供給與貨幣總量

1.貨幣供給是指在現代信用體系下,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貨幣供給由其銀行體系的負債所構成的。具體來說,在同時滿足資金來源主要是存款和資金運用主要是貸款的金融機構就是銀行,當代的銀行主要是指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中央銀行的現金發行是它的負債,商業銀行的存款是它的負債,即是由中央銀行發行的現金貨幣和商業銀行的存款貨幣構成。貨幣總量涉及兩個概念,一個叫貨幣存量,一個叫貨幣流量。存量是指在一個時點上的貨幣供給量,貨幣流量是指在一定時期內貨幣流通總量,貨幣存量和貨幣流量之間的關系是流量=存量*貨幣流通速度,一般來說流量是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來定的,經濟發展越好則流量越多,是較為穩定的。而存量在一定的情況下的貨幣流通速度會加快,如果貨幣的流通速度加快了,整個社會會對貨幣的存量下降,存量是一個相對變動的概念。在通貨膨脹的情況系啊,物價上漲飛快,會導致整個社會所需要的貨幣單位增加。、2.商業銀行通過推出新的金融工具,能夠吸收更多的資金存入銀行,給商業銀行帶來了更多的存款貨幣。原來的活期存款是沒有利息的,通過金融創新新型存款款如Nows——可轉讓支付命令賬戶,新型活期存款是用支付命令取代了原來的支票,同時銀行要為它支付利息,這樣廠商及個人就愿意到銀行開這種賬戶使銀行的存款貨幣總量擴大。但與此同時,也會帶來一些問題,如狹義貨幣原來主要是為了滿易支付的需要,本身是不增值的,但現在這種新型的活期存款推出來后,導致狹義貨幣的定義不再像以前那么純粹。金融創新使得貨幣的定義或貨幣的層次遭到混亂,也對貨幣的總量發生影響。在現代這樣一個金融創新時代,貨幣的研究變得更加復雜,貨幣政策的制定面臨的難度也就更大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貨幣層次劃分是M0=流動于銀行體系之外的現金,如我們口袋里的硬幣、紙幣,家里面、企業中存放的現金.等等;M1=M0+活期存款(活期存款只有商業銀行可以接收);M2=M1+儲蓄存款+定期存款+其他存款。

存款貨幣的多倍擴張與多倍收縮

1.原始存款是指以現金和支票方式存入銀行的活期存款,現金是流通中的現金,存入銀行表明銀行存款的凈增長,支票是每個企業它所得到的買方所支付的支票方式,代表著一定的貨幣數量,活期存款是為了滿足購買、支付、交易的需要。派生存款是由于銀行提供貸款或銀行參與投資所衍生出來的存款。銀行的派生存款的產生是需要些前提條件的,它不僅僅是因為有投資、貸款這些因素,還受到銀行存款準備金和存款準備金比率的限制。銀行存款準備金是指為了防止銀行在緊急關頭流通性不足導致不發應對客戶的提存,使銀行被擠提的問題。中央銀行規定各家商業銀行吸收存款后都要繳,一部分的存款準備金,使得在出現上述問題時,中央銀行能來向商業銀行提供貸款,幫助商業銀行通過難關。存款準備金通常它只是吸收存款當中的一部分,當存款準備金占存款比例較高時,這個經濟體中銀行的可用資金相對比較少了,當存款準備金占存款比例較低時,這個經濟體中銀行的可用資金相對比較多了,這個存款準備金的高低就成為中央銀行調節商業銀行可以運用資金多少的手段。當中央銀行覺得經濟過熱,通貨膨脹的壓力比較大的時候,中央銀行就會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當中央銀行覺得經濟疲軟,通貨緊縮的壓力比較大的時候,中央銀行就會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2.存款貨幣的多倍擴張,需要假設整個銀行體系由一個中央銀行和至少兩個商業銀行構成,中央銀行規定的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為10%,商業銀行只有活期存款,沒有定期存款,商業銀行并不持有超額準備金,銀行的客戶得到貸款后沒有提取現金。在這些假設條件后,假設存入甲銀行活期存款一萬元,繳納存款準備金1000元,剩余的資金甲銀行全部用于貸款,也就是負債一萬元,資產一萬元。甲銀行提供貸款9000元給客戶,客戶將所取得的貸款又存入另一家銀行乙,乙銀行的9000元是從甲銀行的貸款轉化而來,這9000元就是派生存款。但無論是原始存款還是派生存款都需要交納存款準備金,乙銀行交納準備金900元,剩下的8100元又用于貸款。這樣就商業銀行一方面吸收人們的原始存款,另一方面通過它自身的業務,它能創造出更多的派生存款。原始存款加上派生存款就構成了銀行可以運用的資金,也是銀行可以向社會提供的貨幣資金。所以,商業銀行是貨幣供給最重要的一個機構。而存款貨幣的多倍收縮與存款貨幣的多倍擴張的演變情況剛好相反。金融理論的研究范式隨著相關科學的發展而不斷革新。系統科學能夠全面有效解決非線性、復雜性、動態性問題,20世紀80年代系統科學理論逐步應用于金融研究中。為發展金融理論、指導金融實踐,有必要構建完善的系統科學范式下的金融理論體系。系統金融理論采用非線性、復雜性和系統動力學的方法,能夠更加準確地揭示金融系統的演化規律,因而較現代金融理論和行為金融理論更加接近于實際情況,是金融理論研究范式未來的發展方向。

本文作者:蘭琳工作單位:江西財經大學會計學院

篇(2)

[關鍵詞]: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微效

1998年以來,針對國內經濟增長速度下滑、國內消費需求疲軟以及出現了通貨緊縮等突出問題,中央政府持續地適當地增加貨幣供應量,降低利率等擴張性貨幣政策。這些政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2000年市場物價漸漸轉穩,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0.4%,改變了1998年來連續兩年下降的局面。分項目看服務項目上漲14.2%,居住上漲4.8%,食品除水產品﹑蔬菜價格上漲外,其他繼續下降。2001年1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升0.7%,比去年同期高0.6個百分點,呈現出平穩并略有上升的勢頭。生產資料價格總指數繼續小幅上漲,一季度累計上漲3.5個百分點,糧食價格總體比較穩定,服務類項目調價已基本到位。但另一方面,分地區的居民消費價格上升不平衡,食品﹑衣著類商品價格繼續低位運行。工業消費品價格穩中趨降。4月份,衣著價格水平與上月持平,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價格﹑醫療保健﹑個人用品價格分別比上月下降0.3%﹑0.1%①。全年物價水平上升勢頭不強勁,通貨緊縮仍然存在,中國經濟增長仍然面臨著需求不足的約束。總體來講,貨幣政策收效甚微,沒有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

一、貨幣政策有效的條件

實現貨幣政策的有效是各國中央銀行力求實現的目標,而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與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密切相關,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靈敏有效是貨幣政策有效的基礎。下面便從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方面分析貨幣政策有效的條件。

理論上來講中央銀行從操作貨幣政策工具到對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產生影響的過程由三個階段構成。第一階段是影響貨幣政策的操作目標即基礎貨幣和短期利率;第二階段通過操作目標的變動影響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即貨幣供應量和長期利率;第三階段是通過中間目標的變動影響最終目標,即穩定物價、充分就業、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這個傳導機制可用圖1說明。

圖1

從圖1貨幣政策的傳導過程來看,貨幣傳導機制實際上分屬于金融領域和實體經濟領域。中央銀行通過金融工具影響中介目標繼而影響金融市場的融資條件和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放款行為,并通過他們的變動繼而影響到實體經濟領域即引起企業和居民資產結構的調整以及投資和消費的變化,從而改變整個社會的產出和價格。其中,企業和居民的行為是貨幣政策傳導的經濟基礎,是決定性因素;金融機構行為是影響貨幣政策傳導的中間環節,也是關鍵環節;金融市場建設和中央銀行是影響貨幣政策傳導的市場基礎和政策因素。貨幣政策的有效性也就對這四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的要求。

首先,要求央行比較強大,足以干預和控制整個金融市場。在利率市場化的條件下,能有效地將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聯系起來,并能引導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放款業務;其二,在金融市場方面,要求一個市場容量大、信息傳遞快、交易成本低、交易活躍持續的貨幣市場和一個規模較大、競爭充分、市場一體化程度高、運作效率高、市場預期良好的資本市場,要有比較完善的金融機制;其三,在金融機構方面,要求商業銀行等商業性金融機構作為金融企業真正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成本為約束,以客戶為中心。其四,在微觀經濟主體方面,要求工商企業是真正獨立的市場主體和法人,居民個人具備較成熟的消費理念和消費行為。

二、貨幣政策微效的原因

隨著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改革,我國已初步建立了“政策工具--中介目標--最終目標”的間接傳導機制和“中央銀行—金融市場—金融機構--企業居民戶”的間接傳導體系。但在中央銀行、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微觀經濟主體層面上的存在的諸種障礙卻導致了我國貨幣政策的微效。

(一)中央銀行層面上的障礙

中央銀行是唯一代表國家進行金融控制和管理的特殊金融機構,是有銀行特征的國家機關,是國家的銀行、銀行的銀行、發行的銀行、管理的銀行。它通過運用貨幣政策工具來傳導貨幣政策。

1、存款準備金。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存款準備金,改變金融機構的準備金數量和貨幣擴張乘數,從而達到控制金融機構的信用創造能力和貨幣供應量的目的。自1998年中國人民銀行改革了法定存款準備金制度,將法定準備金賬戶的備付金賬戶合并為法定準備金賬戶。我國的存款準備金率從13%降低到8%,再到目前的6%②。

2、公開市場操作。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賣有價證券,用以增加或減少貨幣供應量。1999年,中國基礎貨幣的主要供應渠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公開市場操作成為中央銀行吞吐基礎貨幣的主渠道。全年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凈投放基礎貨幣1920個億,占全年基礎貨幣投放的52%②。

3、再貼現機制。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再貼現率和規定貼現條件來影響市場利率和貨幣供給和需求。從1998年3月起再貼現利率成為獨立的利率體系,不再繼續與同期再貸款利率掛鉤。同時下調再貼現利率并延長再貼現最長期限。1999年,中央銀行頒發了《關于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再貼現業務管理的通知》,進一步改進了再貼現業務的方式,擴大其范圍,使年末余額達500億,增長51%②。

三大政策工具的操作力度雖然很大,貨幣供應量的增幅也較高,但其實際效果卻遠遠低于預期水平。貨幣政策傳導在中央銀行層面上遇到的障礙主要是我國以貨幣供應量為中介目標,但同時實行利率管制,利率并未完全市場化。我國雖然放開了同業拆借利率的上限控制、銀行間債券市場利率和票據貼現利率,逐步擴大貸款利率波動幅度,但是我國仍然是以管制利率為主的國家,包括存、貸款利率在內的多種利率仍由中央銀行代表政府制定,影響了利率對資源配置的結構調整作用。從我國目前來看,按照風險收益對稱原則,中小企業和某些大企業的高風險業務貸款利率應偏高,但由于利率管制必然造成了銀行對中小企業的“惜貸”現象,同時,政策性的偏向導致資金高度集中于國有大企業,這成了不良資產上升和經營風險加大的一個重要原因。利率管制的另一個后果便是使貨幣市場的基準利率難以發揮作用,影響了貨幣政策信號的傳導。此外,在公開市場上,由于資金寬松導致央行收回資金容易,投放資金困難;在外匯市場上,外匯儲備受貿易逆差影響和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政策約束,央行只能被動地買賣外匯,銀行結售匯差構成了央行在外匯市場上的數量限制,導致公開市場操作對利率控制乏力,利率機制作用難以發揮。

(二)金融市場層面上的障礙

1、貨幣市場。1984年,我國建立同業拆借市場標志著貨幣市場的起步。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統一規范的貨幣市場格局,但總體來講仍不成熟,缺乏足夠的中介機構和市場參與者,交易品種或缺,金融工具和手段創新滯后,貨幣市場缺乏流動性,地區分割的銀行間分隔嚴重,交易不活躍,貨幣政策傳導缺乏廣度,低速低效。貨幣市場業務主要集中于同業拆借市場和債券回購市場,而這兩個市場交易量不夠大,無法大量吞吐證券,限制了公開市場操作的力度,繼而影響了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幅度。票據市場上由于社會信用機制不健全,商業票據使用不廣泛,再加上票據數量有限,主要是銀行承兌匯票,基本沒有商業承兌匯票,再貼現始終未形成規模,影響了再貼現政策工具的實施力度和廣度。

2、股票市場。中國股市的投機性強,長期沒有退出機制,其股指變動與經濟走勢呈現出明顯的異動狀態,股市泡沫膨脹,股票價格難以產生財富效應,隔斷了相應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3、債券市場。債券市場特別是國債市場上種類不多使公開市場缺乏載體,另一方面交易不旺,以調控基礎貨幣為目的的公開市場業務缺乏交易基礎,嚴重阻礙了貨幣政策工具作用的發揮。

由上可見,貨幣政策的傳導路徑由于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不成熟而顯得過窄。

(三)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層面上的障礙

商業銀行是依法接受活期存款,主要為工商企業和其他客戶提供短期貸款并從事短期投資的金融機構。它最大的特征便是具有以派生存款方式創造和收縮存款貨幣的能力。在我國,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尚未發展到成熟階段,利率并未完全市場化,使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業務操作缺乏必要的條件,以至收效甚微。央行只能采取貼現率、窗口指導、利率管制等其他調控工具,這就使商業銀行的行為對貨幣政策的效力具有更大的作用。在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占有全部金融機構80%以上的資產和負債,因而商業銀行對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反應程度便成為貨幣傳導機制上的關鍵。目前來講,在商業銀行層面存在的傳導障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商業銀行的壟斷性。中國政府通過存貸款利率、限制競爭、限制資產等一系列金融約束政策,為國有商業銀行創造了“特許權價值”的租金機會,維持了國有商業銀行的壟斷地位。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貨幣政策由工、農、中、建四大商業銀行的行為所左右。他們之間的競爭并不充分屬于寡頭競爭模式,在一些事情上容易形成一致的默契和行動,很可能與貨幣政策方向不一致。另一方面,四大商行對中央銀行貸款的依賴程度下降,使中央銀行很難通過調低再貼現率和再貸款利率來刺激商業銀行的融資欲望及活動。

2、商業銀行有風險約束,而無利潤約束。理論上講,商業銀行屬于金融企業,應該根據收益性、流動性和安全性三性來經營業務尋求最佳組合。在我國,但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因素造成了商業銀行有風險約束,卻無利潤約束。

第一,風險約束。在經濟體制改革中,由于金融體制改革滯后,導致商業銀行積累了高比例的不良資產,銀行貸款回收比較困難,貸款周轉速度慢,經營風險大幅上升,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監管下,風險防范意識和措施大為增強。在這種情況下,雖然中央銀行多次下調利率和準備金率,降低商業銀行的融資和貸款成本,商業銀行也不愿意增加貸款,而是根據自身對經濟狀況的估計和判斷,調節自身放款行為,從而改變了貨幣派生機制,影響了信用創造和貨幣供給。一方面,商業銀行對風險較大的中小企業采取“慎貸”、“惜貸”,即使有較好的項目也放棄掉。對信貸人員普遍實行貸款終身責任制,讓信貸人員對新增貸款負有100%收貸收息責任,一旦出現貸款逾期,便要求工作人員下崗清收,導致信貸人員產生故意不發放貸款的傾向;另一方面導致大量資金偏向信用較好的大城市、大企業,有悖于我國貨幣政策的多元化導向。大企業貸款過度集中,資金閑置,中小企業卻資金嚴重不足,大大影響了貨幣政策的傳導效果,同時加劇了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過度集中,使不良貸款比率呈上升趨勢,造成傳導機制在商業銀行層面上的惡性循環。此外,由于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券相對企業貸款而言,收益穩定且風險小,被商業銀行視為優質資產,不愿,從而限制了中央銀行大規模吞吐債券,嚴重影響了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的效果。

第二,無利潤約束。我國國有銀行并沒有真正建立起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治理結構和激勵機制。因此,商業銀行在國債市場上壓低價格購入大量國債;存款充足時,并不急于擴大貸款業務,在目前信貸風險較大時表現猶為突出,寧可把資金放在央行備付金上,分行不計成本吸收存款,形成“重存款,輕貸款”傾向。存款、貸款和資金結算為商業銀行三大傳統業務,其中存款為主要資金來源,貸款為資金的主要運用渠道和主要利潤來源。在目前通貨緊縮,央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的宏觀環境下和商行本身不良貸款居高不下的現實下,商行重視貸款營銷,擴展優質貸款業務,進行金融工具創新,改善金融服務將起到更大作用。但商業銀行卻似乎把存款業務作為主要工作。自身而言,仍然是大柜臺、小市場的人力資源配制方式;將發放貸款和開展中間業務視為爭攬存款的手段;對信貸人員實行權責不對稱的貸款終身責任制,缺乏貸款營銷激勵機制;金融工具單一;負債品種和資產品種單一;對貸款采取機械的審批方式;對大中小企業貸款申請的審貸模式相同,從貸款申請、審貸員審查、基層行審查、上級行貸審會審查、抵押、擔保、公證到貸款到位經過十幾道手續,歷時一周到幾個月,有悖于中小企業數量少、周轉快、頻率高的資金需求特點。以上都導致貨幣政策傳導速度下降,信號減弱甚至失真。

商業銀行之有風險約束,而無利潤約束導致了增加貨幣供應量刺激投資的主渠道不暢,同時造成對冗員、機構臃腫、低效的容忍,人為地增加了貨幣政策的傳導環節,降低了貨幣政策的傳導速度,影響了貨幣政策的效果。

3、商業銀行的集權管理。商業銀行系統內隨著一級法人治理結構的建立,管理權限過于集中,極大地削弱了基層商業銀行的業務拓展能力,遏制了基層商行發放貸款的積極性。商業銀行集中管理權限的主要方式有:以經濟手段或管理手段上收信貸資金,采取拉大上存資金和上貸資金利率差距的方法,迫使基層行資金上存,限制基層行資金運用,嚴格限制其貸款規模,基本全部上收基層銀行的貸款權。商業銀行的集權管理一方面不利于商行根據經濟運轉形勢即使調整貸款業務和其他業務,另一方面抑制了金融創新,使貨幣政策在商行內部傳導時就出現信號減弱,再經轉向影響實體經濟領域時,貨幣政策效果進一步打折。

4、商業銀行發展意識不強,傾向于減少或收回貸款。在這種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機制下,盡管央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但由于乘數效應的作用導致貨幣供給的多倍緊縮,同時基層商行只注重爭奪已形成的優質客戶,缺乏基本客戶群的戰略意識,不注重與企業建立捆綁關系互相幫助促進企業發展,提高貸款質量和償還率,只看到中小企業的經營風險和困難,使許多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項目得不到及時的貸款支持,影響了貨幣政策的傳導效果。

而其他的中小金融機構,出現嚴重的信譽不對稱。公眾普遍認為四家國有商業銀行的信譽高于中小金融機構,將資金高度集中于四家國有商業銀行,使之資金充裕,不需要再貸款甚至返還央行貸款,產生一定的緊縮效用。而中小金融機構雖比較靈活,經營業務較廣,金融工具創新頻繁,但融資道路曲折。同時,1998年后,國內有相當部分中小金融機構出現支付危機甚至資不抵債,有部分信托投資公司和城市信用社以關閉或解散的法律形式實現市場退出。原農村鄉政府部門辦的“農村基金會”要全部清理和撤并。貨幣政策傳導

機制中的機構本身就存在活力不足,使縣及縣以下的經濟活動缺乏活力。

(四)微觀經濟主體層面上的傳導障礙

微觀經濟主體企業、居民個人等是貨幣政策傳導的最終環節。此層次上的障礙綜合表現為企業、居民個人對貨幣政策信號反應遲鈍,影響了貨幣政策的傳導效果。

1、企業方面。一方面由于供給相對過剩,引起物價下降,宏觀經濟環境并不樂觀,企業對市場前景并不看好,非意愿存貨投資增加,投資意愿不強;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國有企業未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缺乏面向市場的研發、營銷和管理機制,產品市場占有率低,盈利條件和償債條件都難以滿足貸款條件。中小企業規模小,資本金不足,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擔保等問題,再加上信息不對稱、銀行的風險約束和無利潤約束,使企業難以獲得間接融資。市場準入限制也使直接融資困難重重。中小企業游離于貨幣政策外,企業難以得到貸款,整個社會投資難以,而這又引起悲觀性的經濟預期,從而形成微觀經濟主體層面上的惡性循環。

2、居民個人方面。從1994年開始,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醫療社會保險制度、城鎮住房制度以及養老社會保險制度的改革,使居民面臨的不確定因素增加了,預期支出上升。這使得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下降,儲蓄傾向提高。對居民消費意向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有59.4%的城鎮消費者由于未來支出預期的增加而增加儲蓄。從儲蓄目的看,仍有59.3%的城鎮消費者是供子女上學,而用于買房、養老和醫療作為儲蓄目的的消費者分別為43.6%、42.6%和41.4%。另一方面,中國企業制度改革和外部環境的影響使許多企業效益呈現下降趨勢,居民預期收入下降,也加強了儲蓄傾向。

在消費信貸方面,雖然近年來央行相繼出臺了《關于發展個人消費信貸指導意見》、《汽車消費信貸管理辦法》、《個人住宅貸款管理辦法》、和《關于助學貸款管理若干意見的通知》等政策措施,積極推動消費信貸業務的發展,但由于傳統生活習慣的影響,居民對消費信貸的認識還存在偏差。調查發現70%③的被調查者認為貸款消費有悖于傳統美德,仍然傾向于通過儲蓄來實現消費升級,阻礙了消費信貸業務的發展,影響了貨幣政策的傳導效果。另一方面,消費風險即消費品的價格、質量、相應的服務及其可能帶來的效應的不確定性增加了消費的機會成本,從而推遲了部分居民對消費品的購買,部分地抵消了貨幣供給增加的消費支出效應,影響了貨幣政策的傳導。

三、實現貨幣政策有效的對策

綜上所述,央行的利率管制,國有商業銀行的壟斷性、風險約束、非利潤約束以及管理權限的高度集中,企業、個人的悲觀性經濟預期等等都成為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上的障礙,最終導致貨幣政策收效甚微。為提高貨幣政策效應,需要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企業制度、社會保障體制等的改革,不斷完善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

1、探尋利率市場化的最佳途徑,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進程,建立起以中央銀行利率為基礎、貨幣市場利率為中介,由市場供求決定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水平的市場利率體系。

2、培育參與貨幣市場的中介機構,增加進入貨幣市場交易的交易主體,弱化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市場影響力及對貨幣政策傳導渠道的控制,減少或消除市場分割的無效率狀態;加快金融創新,增加貨幣市場的交易品種,擴大貨幣市場的交易方式,從而提高貨幣市場交易工具的流動性和貨幣市場的有效性;加快票據市場的發展,完善票據市場組織體系和運行機制,促使區域性乃至統一的票據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3、證券市場上,改革企業上市的準入條件,大力發展中小企業的二板市場和地方及場外市場,建立多層次的證券市場體系;鼓勵金融創新,增加交易品種,從而為公開市場業務提供良好的市場基礎;對股票市場進行科學管理,促使其健康發展,真正發揮“經濟走勢晴雨表”的作用;將債券市場發展為包括各類機構投資者參加的市場,并結合其批發市場和零售市場,以提高運行效率。

4、深化國有商業銀行體制改革,努力建立“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我約束、自求平衡、自我發展”的現代金融企業制度,推動商業銀行的股權多元化,使商業銀行真正確立起利潤最大化的經營目標,從而促使商業銀行加強成本管理與利潤考核;建立風險與收益相對稱的激勵機制,將機構收入和個人收入與銀行的利潤直接聯系起來,提高風險投資的積極性,以發展方式防范和化解風險;適當放權,改善內部管理方式,增強基層銀行的積極性和靈活性。

5、加快國有企業的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改變經營觀念,真正面向市場進行經營,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和獨立法人,不斷增強其競爭力,從而改變資產負債率過高的現狀。

6、進行配套改革,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立、健全社會信用制度,改善宏觀經濟運行環境,建立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從而改善微觀經濟主體的經濟預期,拉動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

7、努力發展消費信貸,在發展消費信貸機構的基礎上,擴大消費信貸領域,改善信貸服務,增加消費信貸投入。

注釋:

①王寧:《中國貨幣政策調控機制發生歷史性變革》,載《經濟學消息報》,2001-03-02。

篇(3)

貨幣政策是指中央銀行為達到一定的經濟目標而運用一系列控制手段的方針和措施的總稱,是國家調控宏觀經濟的手段之一。國家通過對利率和貨幣供應量的調節來實現穩定貨幣、經濟增長的目標。貨幣政策的主要內容包括信貸政策、利率政策、匯率政策和外匯收支政策等。保險政策是國家保險監管部門為了實現保險市場供需平衡,促進保險市場健康發展,對保險活動所采取的各種管理、調節手段和辦法措施。貨幣政策與保險政策關系密切,二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一、貨幣政策對保險政策的影響和制約作用

貨幣政策對保險政策的影響是通過其對保險市場的影響反映出來的。貨幣政策一般分為擴張性貨幣政策、緊縮性貨幣政策以及中性貨幣政策。運用不同的貨幣政策對保險市場的影響不同。

(一)不當的貨幣政策會影響保險市場的正常發展

1.在市場貨幣供求均衡或貨幣供應量小于需求量時,如果運用減少貨幣供應量,提高利率的緊縮性貨幣政策,會打破市場供求的平衡,加劇市場的不平衡,導致貨幣供應緊張,市場有效需求不足,生產能力相對過剩,經濟結構不合理,物價跌落,經濟停滯,即通貨緊縮現象。這對保險市場非常不利表現為:首先,影響保險市場的有效需求。從個人投保需求來看,通貨緊縮、失業增加、收入減少、個人對保險的有效需求相應減少。從企業投保需求來看,通貨緊縮、市場需求不足,使市場競爭激烈,許多企業被淘汰出局,生產經營規模縮小;另一方面,市場需求不足,導致產品價格下降,企業(特別是傳統企業)利潤下滑,許多企業因此發生不同程度的支付困難和償付困難。為了節約費用開支、降低成本,企業一般會選擇自保或其他轉移風險的方式,盡可能擴大自擔風險的限額,減少對商業保險的需求。因此通貨緊縮使保險投保人的投保愿望、投保能力、投保需求降低。其次,緊縮性貨幣政策使保險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償付能力降低。一方面由于保險市場有效需求減少,市場規模的偏小,保險市場的競爭顯得尤為激烈,為了拓展市場,開拓新業務,在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降低費率,加大業務投入,提高服務質量將是許多保險公司的必然選擇,這將影響他們的承保利潤;另一方面,通貨緊縮,資本市場萎縮,減少了保險資金投資運用的機會,增大投資風險,影響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保險公司承保利潤和投資收益是其利潤的主要來源,二者的減少必然降低保險公司的盈利能力,從而削弱其償付能力。

2.在市場貨幣供求平衡或貨幣供應量大于需求量時,如果運用增加貨幣供應量,降低利率的擴張性貨幣政策,會使貨幣供應超過市場對其需要的量,過多的貨幣投入將引起物價上漲,貨幣貶值,通貨膨脹。這對保險市場發展仍然不利。由于物價上漲,貨幣貶值,保單保值和增值能力下降,保險的預期保障程度降低,使人們投保的積極性大受影響,表現為退保的大量增加,保單繼續率下降和新業務發展困難。同時,在費率缺乏彈性的條件下,由于保單實際賠付率(或給付率)小于名義賠付率(或給付率),而投保人所交的費率卻是按名義賠付率(或給付率)來確定的。這樣實際上是減輕了保險人的實際經濟責任,損害了投保人的經濟權益,保險人處于有利地位。這種狀態會使保險公司獲利豐厚,并誘使更多的資本、機構和其它稀缺資源擠進保險供給行列,導致保險市場供過于求,引起市場的失衡。

(二)恰當的貨幣政策有利于保險政策作用的發揮

在市場貨幣供大于求時,運用緊縮性貨幣政策,可抑制總需求,減少通貨膨脹;反之,在市場貨幣供給小于需求時,則運用擴張性貨幣政策,刺激總需求,增加就業,推動經濟增長。貨幣政策的正確運用可使社會經濟走向健康之道,并消除通貨緊縮或通貨膨脹對保險市場的不利影響,為保險市場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經濟環境。

二、保險政策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保險政策的正確與否將影響貨幣政策的作用效果。正確的保險政策可促進貨幣政策作用的發揮,增強貨幣政策的作用效果,而不合理的保險政策則會抑制貨幣政策的作用效果。例如在通貨緊縮時期,國家一般運用擴張性貨幣政策,通過公開市場業務,貼現率等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增加貨幣供應量,刺激消費需求,在這種情況下,保險可:(1)通過開辦各種財產保險業務,為企業研制開發新產品,降低產品成本,生產價廉物美,適應社會需求的優質產品提供風險保障,鼓勵新興產業發展。(2)通過開辦個人消費信貸保險業務,為商業銀行開辦個人消費信貸業務解除后顧之憂,以增大個人消費信貸規模,從而增加貨幣供應量。(3)通過開辦各種個人保險業務,為社會公眾個人的財產安全和人身風險提供經濟保障,解除顧慮,激發其消費欲望。(4)擴大保險資金直接運用規模,調整資金運用方向借以影響公開市場業務,進而影響市場利率。

又如在通貨膨脹時期,國家運用緊縮性貨幣政策減少貨幣供應量,抑制過度膨脹的消費需求。在這種情況下,保險可:(1)通過開辦各種財產保險業務,為企業生產的順利進行提供經濟保障,促進企業生產出更多的產品,提高社會商品供給能力,實現社會商品總量與貨幣總量的均衡。(2)增加保險商品供應,提高服務質量,刺激保險需求,推遲居民對社會產品的消費,改變儲蓄和消費的比例。(3)縮小保險資金直接運用的比例,增加國債或銀行存款規模,以控制信貸規模。

可見,通過保險活動一方面可鼓勵企業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增加或控制社會產品總量;另一方面又影響貨幣供應量,刺激或抑制社會需求,雙管齊下,有利于充分發揮貨幣政策的作用,實現貨幣政策的目標——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平衡,從而穩定貨幣。當然,如果保險政策運用不適,則會抑制貨幣政策的作用效果。

三、近幾年我國的利率政策及其對保險市場的影響

在貨幣政策中,利率政策對我國保險市場的影響最為直接。1998年由于國際國內形勢的重大變化,使我國國民經濟出現了明顯的通貨緊縮。為了抑制通貨緊縮,我國政府實施了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刺激經濟增長。在這一輪經濟周期的調控過程中,國家將利率作為主要的政策手段,自1996年5月第一次降息之后,在短短的幾年中已連續8次降息,擴張性利率政策的頻繁出臺,利率的連續下調對我國保險市場(特別是壽險市場)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一)動搖了社會公眾對保險的信任度,使投保人的投保意愿下降

連續下調利率,迫使以銀行利率作為保費計算基礎的我國壽險公司不得不隨之頻繁調整壽險保費的預定利率(如下表),不斷上調保險費率,這有違費率應相對穩定的原則,社會公眾對此感到無所是從,難以接受,從而影響了社會公眾對保險的信任。同時,由于我國的壽險產品儲蓄性過強,保險宣傳不當,公眾保險意識尚欠成熟,使許多人買保險時總是將目光緊盯住資金回報率,單純地將費率與銀行利率相對比,因此,費率的不斷上調必然會影響到投保人的投保意愿,近一兩年儲蓄性險種銷售難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此。

(二)對保險公司的給付能力造成極大的沖擊,影響保險市場的健康發展

利率的調整一方面影響著保險資金運用的收益,另一方面每一次利率的調整也形成了高利率保單熱銷的景況,使我國保險業步入嚴重的“利差倒掛”境地。

1.利率調整對保險資金收益率的影響。我國保險資金運用受《保險法》規定的限制,只能投資于銀行存款、國債、金融債券和國務院批準的其它方式。1998年10月保險資金允許進入全國同業拆借市場,1999年10月保險資金獲準通過買賣證券投資基金間接進入證券市場。由于國債市場、債券市場容量有限,進入證券市場方式以及其它資金運用渠道的限制,目前我國保險資金仍然有相當的比例(大約為30%——50%)存放于銀行。目前我國保險資金運用收益主要由銀行存款利息、債券收益和證券投資收益構成。前二者收益直接與銀行利息掛鉤,后者的收益也間接地與銀行利息發生聯系,這是因為股市的波動與經濟的增長率和利率的變化息息相關。由于銀行利率的連續下調,使我國壽險公司的損失達280億人民幣。因此,銀行利率的下調,對保險資金運用收益率的影響極大。保險資金運用收益難以彌補前些年較高預定利率險種所帶來的巨額利差損。

2.利率的調整使我國壽險步入嚴重的“利差倒掛”的境地。由于我國保險業在經營管理體制上長期存在不注重效率,盲目追求保費收入的問題,使得各保險分支機構將其保費收入最大化作為其利益的唯一硬約束。此外,由于銀行利率下調與保險預定利率下調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每一次銀行利率的下調都大大地刺激了壽險需求,形成了公眾購買保險的熱潮,各保險公司以此為契機,大量銷售高利率保單拓展業務,帶來保險公司業務的高峰,其結果是壽險公司積累大量的利差損失,形成嚴重的“利差倒掛”,極大地影響了保險公司的給付能力,進而影響保險公司經營的穩定。

擴張性利率政策對我國保險市場的不利影響是顯著的,但它對我國保險市場也有著促進的一面,主要表現在:(1))利率不斷下調,保單預定利率也隨之下調,促使保險公司從以往的以高預定利率保單為主的價格競爭中擺脫出來,而轉向產品服務質量方面的競爭,進而促使保險市場競爭更加有序規范。(2)利率的下調迫使保險公司轉變經營戰略,放棄過去粗放型的經營模式,轉向通過調整險種結構、控制經營成本、提高資產質量等來緩解利率下調對保險公司盈利能力的不利影響。

由此可見,近幾年我國利率政策的調整,對我國保險市場建設,保險業的穩健經營有著直接的制約、促進和破壞作用。如何制定相應的保險政策,消除利率政策變動對我國保險市場的不利影響,是我國保險政策制定者面臨的一個非常現實而又重要的問題。

主要參考文獻:

[1]韋生瓊,人身保險[M].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7.

[2]李強,鄭立平。利息率波動對壽險市場的影響[J].黑龍江金融,2002,(2)。

篇(4)

【關鍵字】歐元 泰勒規則 最優貨幣政策 新凱恩斯模型 發展及對策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an euro started at Euro sector finance system vicissitude and the Euro sector Taylor rule utilization to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policy-making formulation, through detailed thoroughly analyzes the Taylor rule (to contain at the beginning ofEuropean Union in the Euro sector application -unification monetarypolicy decision-making the monetary policy background, the utilization"the Taylor principle" analyzes 1970-2006 beginning of the year EuropeCentral Bank the monetary policy decision-making tendency, pointed outmoves towards the negotiable securities along with the financialsystem,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formulation and the currentpolitical situation adapt the monetary policy is inevitable. Then apply theory to reality, conducts the key research in macroscopic and the microscopic two stratification planes, and uses the newestmeasurement economical technology, applied the new Keynes model torevise after to the process the Taylor rule to carry on based on the Euro sector data real diagnosis research, thought the Euro sector finance system the unification and the constitutive property transformed with the Euro sector Taylor rule implementation has created the macroscopic financial condition, and from on microscopic carried on the proof to the most superior monetary policy. Studies the inspiration which the Taylor rule and the most superior monetarypolicy brings is, the Europe monetary policy change has its rule, and receives the macroscopic financial condition the restriction also needs the microscopic financial strategy the support. Finally, wooden Wen take zui the superior monetary policy real diagnosis as afoundation unifies our country socialism characteristic market economy under the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background in the actualsituation to discuss our country monetary policy the development andthe countermeasure.

【Key words】Euro;Taylor rule;most superior monetary policy; new Keynes model; 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

第一章 緒論

1.1 論文研究背景

2002年1月1日零時,隨著布魯塞爾皇宮設置的歐元倒計時鐘鐘聲的敲響,歐元正式進入流通,歐元區12國比利時、意大利、荷蘭、芬蘭、德國、奧地利、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盧森堡和希臘締結的空前的貨幣聯盟正式開始運作,標志著歐洲甚至全世界己不可逆轉地跨入歐元時代。在資本主義發源地、發達國家聚集的歐洲,各主權國家讓渡貨幣發行權而發行統一的區域貨幣,并建立區域性貨幣的超國家統一管理機構—歐洲中央銀行,這是人類貨幣金融史上的首次勇敢嘗試,必將對世界經濟特別是國際貨幣體系和國際金融格局產生一系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其中作為歐洲經濟和貨幣一體化進程的必然產物,歐元從誕生幾年來的運行來看基本上是成功的:歐洲中央銀行調控歐元的能力大大增強;歐元的影響力在逐漸擴大;歐元區經濟整體運行良好,雖然歐元誕生后對美元的匯率走勢并不穩定,但歐元所以表現出的強大的生命力和對國際政治,經濟領域的影響不應為人們所忽視。

1.2 論文研究內容

歐元的誕生,使歐盟國家貨幣單一化取代原來歐洲復雜多樣的貨幣制度,這是自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解體以來國際金融領域最為重要的大事。在國際金融日益一體化的今天,歐元極大的改變了國際金融市場的格局,成為能與美元分庭抗爭的世界第二大貨幣體系,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在歐元誕生的最初,歐元對美元的匯率先是一路走低,又持續升高,使得人們對歐元的穩定性不禁又產生了疑問,歐元日益成為大家關注和研究的焦點。

總體而言,前人對于歐元的研究方向主要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對于貨幣同盟理論的探討:另一方面是對于歐元的穩定性的分析。而本文則是本著對歐元區貨幣政策的深入思考,探討泰勒規則對歐元區貨幣政策的制定的影響,以及對據此分析得出的最有貨幣理論進行實證。

1.3論文的主要工作

本文研究了歐元啟動后歐元區金融體系的變遷及歐元區泰勒規則的運用對歐洲央行的決策制定,通過詳細深入的剖析泰勒規則在歐元區的應用,提出“隨著金融體系走向證券化,國際化,制定與時局相適應的貨幣政策是必然的”這一觀點。主要工作內容包括:

a 闡述了最優貨幣政策,以及在通貨膨脹中的前瞻性。

b 運用歐元區泰勒規則對歐洲央行的決策制定進行了分析,使用平滑實證分析的方式進行理論與實例的分析,建立具體模型。

c 論述了泰勒規則對提高利率的作用及實現過程。

d 給出了本實驗的部分關鍵性技術:

(1)建模方法

(2)實證分析法

e本論文主要研究工作:

(1) 建立了泰勒規則具體模型,歸納國內外對泰勒規則的研究及經驗。

(2) 使用實例分析法對最優貨幣政策開展實例采集與分析,對泰勒規則在利率波動方面 進行討論;

(3) 介紹前瞻性泰勒規則的理論原理和通貨膨脹分析;

(4) 對利用實例分析結果進行圖文說明,進行展示;

(5) 對利率平滑進行實證分析。

(6)加入貨幣政策改良方面的新理念,描述泰勒規則的溶入和引用,展示貨幣政策中的創新思路

本文對歐洲及我國貨幣政策改革具有借鑒和指導作用。

1.4論文的組織結構

本文共分四章。其組織結構如下:

第一章緒論闡述本實驗研究的背景,包括泰勒規則運用的發展。說明本文研究內容的技術支持和時代背景,以及本文的理論基礎和論文結構。

第二章對歐元區泰勒規則進行國內外理論研究與應用分析,進行圖文展示并具體說明在提高利率方面的作用。

第三章對貨幣政策進行理論與實踐的探索,通過前瞻性分析,對最優貨幣政策進行總結。

篇(5)

    論文摘要:自2005年7月21日起,

一、人民幣升值的原因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經濟低迷、蕭條,許多西方國家面臨著通貨緊縮的巨大壓力。與一些發達國家情況正好相反的是,

(二)內因

1.實際有效匯率。據imf估算,2002年人民幣相對于其他主要貿易伙伴的名義有效匯率下降了6%,而根據胡祖六(2003)的測算,從2002年2月美元從其匯率的最高點貶值到2003年6月,人民幣的實際有效匯率已經下降了11%。自1994年

2.購買力平價。“購買力平價”理論是一種重要的匯率決定理論。該理論認為,購買力平價(ppp),指一定時期內兩種貨幣的匯率是由兩種貨幣在本國國內所能購買的商品與勞務的數量來決定的。也就是說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交換,實質上是本國貨幣和外國貨幣購買力的交換,長期均衡匯率是由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購買力對比決定的。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的《人類發展報告》顯示,2005年

(三)對外商直接 投資 的影響。人民幣升值將增加外商的投資 成本 。外商投資企業投資是以貨幣、實物及其它無形資產等形式投資的。人民幣的升值,以美元為股本金的外商投資企業,兌換人民幣的能力會減少,也就是外商投資的成本會隨著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投資的競爭力。但是,外商投資成本的增加,對于特定的項目來講,原來額定的投資規模所需的資金將不足,如果繼續實施該項目,會促使外商增資,擴大其投資規模。人民幣的升值會加速企業利潤分配和再投資,不利于現有外企發展。人民幣的升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幣的國際競爭力,因此外商將會加速企業利潤分配,提高可分配利潤的匯出比例,據被 調查 的外商投資企業反映,自7月21日人民幣升值2%后,將利潤及時匯出,要比升值前多獲得2%的外幣。同時促使外商決策、實施新的投資方案,不利于現有外商投資企業擴大生產規模。邯鄲轄區8-12月利潤再投資10621萬元人民幣,占全年再投資的79%,而去年同期為零。如河北文豐鋼鐵有限公司,是2002年注冊成立的外商合資企業,該公司的外方柬埔寨榮豐投資有限公司,在2005年10月12日將2003年和2004年利潤所得9900萬元人民幣,再投資到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因此,人民幣的升值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外商的直接投資。

篇(6)

[關鍵詞]滿意度 集對分析

一、引言

畢業論文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個必要教學環節,也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一個關鍵環節。然而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調查結果表明:高校普遍存在畢業論文質量滑坡的趨勢,其前景不容樂觀,而且經濟類畢業論文質量暴露的問題尤為突出。而指導老師的啟發、引導、指導對學生影響巨大,如何評價指導滿意度是一個既有理論意義又有實踐價值的課題。本文嘗試采用集對分析理論對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滿意度進行評價。

二、數據來源

本文的評價指標包含指導教師資格、指導方法、論文選題、成績評定、指導成績、指導人數和其他影響因素等各個方面,進而從總體上達到對老師指導滿意度的科學評價。每個評價指標分別按照滿意、不清楚和不滿意3個等級要求學生評判。具體評價體系如表1所示。

在指導滿意度調查中,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200名畢業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實際回收調查表200份,如表2所示。

三、結果與分析

利用集對分析理論對畢業論文指導滿意度進行實證分析結果如下:

(一)滿意度綜合評價

基于表2所示的數據,運用層次分析法(AHP)可求出各指標的權重,其權向量為:

w=(0.079,0.085,0.084,0.084,0.077,0.079,0.077,0.078,0.070,0.068,0.076,0.067,0.076)

\*MERGEFORMAT則畢業論文導師指導滿意度的同異反聯系度表達式為:

μ=0.33+0.36i+0.31j\MERGEFORMAT

通過表達式對同異反進行全面分析,可以了解導師指導滿意度的情況:

(1)從a=0.33我們知道,就本次畢業論文指導滿意度調查而言,滿意度大約為33%;c=O.31,說明不滿意度大約為31%;而b=O.36,則說明不清楚大約占36%。

(2)若導師指導繼續保持這種態度,對于本次考察指導滿意度中b=O.36部分的滿意度重新調整和改進,那么b中有a的比例有可能重新被認為滿意,按照集對分析中i\*MERGEFORMAT的比例取值法取i=a\*MERGEFORMAT,把b\*MERGEFORMAT中的一部分分離出來加到a\*MERGEFORMAT中,預計其指導滿意度為:

x μi=a+bi=0.33+0.36 0.33=045\*MERGEFORMAT

也就是說導師若在積極的狀態下,其滿意度可能上升至45%左右。與此相反,若老師處于消極的狀態下,我們可以從a=0.33中得到“相反”信息,i=-a\*MERGEFORMAT,即i=0.33\*MERGEFORMAT,則其滿意度可能降至:

由上表3可以看出,x2\*MERGEFORMAT、X3\*MERGEFORMAT和X4\*MERGEFORMAT指標排在第一、二、三位,可見明確的管理制度、導師科研水平和自身積極性是影響滿意度的最關鍵因素。X1\*MERGEFORMAT、X5\*MERGEFORMAT、X6\*MERGEFORMAT、X7\*MERGEFORMAT、X8\*MERGEFORMAT、X11\*MERGEFORMAT和X13\*MERGEFORMAT七個指標位于第二檔,對滿意度的影響次之。而X9\*MERGEFORMAT、X10\*MERGEFORMAT和X12\*MERGEFORMAT指標排在最后三位,即導師指導人數、與學生見面指導的頻率和發表的論文數在十三個影響因素中被認為是最不重要的。

四、結束語

研究表明,集對分析方法對于畢業論文指導滿意度的評價是十分有效的,進一步挖掘其應用價值,對于客觀評價滿意度從而提高自己的指導水平有重要意義。

利用集對分析方法可以比較客觀的分析影響導師指導滿意度

×μ=a+bi=0.33+0.36 (-0.33)=0.2l\*MERGEFORMAT

(二)影響因素分析

現對每一因素的滿意度用聯系度表達式來表示,來分析各因素對指導滿意度的影響,如表3所示。的因素。研究表明,科學的管理制度、導師科研水平和自身積極性是影響滿意度的最關鍵的因素。導師指導人數、與學生交流的次數和發表的論文數對其滿意度的影響并不重要。因此,要提高指導滿意度,首先要從管理制度、導師自身科研水平和指導積極性方面著手,這是關鍵突破點。

參考文獻

[1]張峰.探析高校本科畢業論文的規范化管理[J].高教論壇,2007.6(3).

篇(7)

1.什么是金融

金融,顧名思義,“金”是黃金、資金,“融”是融通,即“資金融通”。金銀的易攜帶、易分割及價值大等特性使之成為充當貨幣的一般等價物――價值的代表,因此,金融是價值的流通。而隨著經濟社會的日益發展,金融的內涵也進一步拓展,不再局限于價值的流通,更多的傾向于經營的資本化、信用化以及杠桿化,更符合現代金融的發展要求。

2.什么是宏觀金融

根據金融主體行為的不同可以劃分為微觀金融和宏觀金融兩大類。一般地,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的金融行為被歸類為微觀金融的范疇,主要包括資本的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而政府和貨幣當局的金融行為被歸類為宏觀金融的范疇,主要包括貨幣和金融制度的安排。宏觀金融是以宏觀平衡人類整體經濟利益關系為目的的社會金融行為,是人類的社會性金融活動。

3.什么是宏觀金融理論研究的方法論

宏觀金融理論研究的方法論是指關于研究宏觀金融領域的一般方法的總稱,它為我們準確、有效地研究宏觀金融理論提供了組織、計劃、設計和實施研究的基本原則。

二、 宏觀金融理論研究方法論的重要性

聯系的普遍性――世界萬事萬物都是普遍聯系的,金融理論的發展過程也不是獨立存在于人類社會的發展變化當中,而是與人類社會發展的諸多領域密切相關。在二十一世紀之前,金融理論的發展是雜亂無章的,學者們僅從自身出發進行研究,各方向的金融理論研究層出不窮,宏觀金融理論的研究缺乏系統的理論體系和方法論,從而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宏觀金融理論的發展。

宏觀金融理論的發展從始至終都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研究,并未形成完備、系統、科學的理論研究方法。當代宏觀金融理論研究不需要經過科學的檢驗和檢測就能成功的觀點明顯違背客觀世界的發展規律,在當代宏觀金融理論的研究中,若要持續有效地發展就必須使之上升到理性高度,并形成一套系統、科學的行為準則,在不斷發展過程中進而形成科學的“方法論”,以此來指導我們有效地進行當代宏觀金融理論的研究。因此,在當代宏觀金融理論的研究領域中,形成一套系統的、科學的方法論十分重要,它關系到研究結果是否有效的問題。

三、 當代宏觀金融理論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1.形式主義傾向嚴重

宏觀金融理論研究在其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理論方法和工具,如規范分析與實證分析、數量模型分析、計量經濟學模型分析等,促使著宏觀金融理論的研究向科學化、嚴謹化發展。20世紀20年代之前,學者們較為關注運用金融理論的知識去科學有效地解釋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經濟現象,通過案例分析來實現金融理論知識的合理運用。20世紀90年代之后,隨著計量經濟學學科的出現,論文就更傾向于應用數學模型來解釋經濟現象,以此來彰顯其理論研究的準確性和嚴謹性。然而研究者們對于這些數學模型并未深刻認知,有時過于追求模型論證而忽略其現實經濟意義。目前論文撰寫過程中,研究者大多未能正確認識金融工具與金融理論的關系,忽略金融工具的服務性作用,過于追求數學模型等工具而忽略金融理論。

2.研究成果普遍缺乏創新性

研究的創新性是為了通過研究者分析問題,提出觀點來推動金融理論的發展。而目前多數研究者忽略理論的探究,在廣泛閱讀大量現有成果的基礎上,自身的思考和研究略有欠缺,從而難以實現理論的創新。

四、 宏觀金融理論研究的一些方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色先锋资源电影网站|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熟女人毛毛耸耸多| 午夜性无码专区|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亚洲精品白浆高清久久久久久|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浪潮|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老太卖婬hd播放| 国产乱人无码伦av在线a| 色偷偷偷久久伊人大杳蕉| 国产精品天天狠天天看| 国产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片在线观看| 老熟女乱子伦| 97久久人人超碰国产精品|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公布|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污污内射在线观看一区二区少妇| 国产av旡码专区亚洲av苍井空| 老妇xxxxx性开放| 国产精品www夜色视频| 97久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精品| 丰满岳妇乱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套内射迪丽热巴|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男女上下猛烈啪啪免费看| 国产成熟女人性满足视频| 丰满人妻无奈张开双腿av| 美女高潮无遮挡免费视频| 农村+肉+屁股+粗+大+岳|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少妇愉情理伦片丰满丰满| 波多野结衣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va一区二区三区| 玩弄放荡人妻少妇系列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