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22: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閱讀技巧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論點
論點是作者就所談論的話題提出的觀點和看法,它是一個完整的、明確的判斷句。考查論點題較為常見,題型一般有:(1)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2)給文章擬標題。
(一)找論點,有幾種常用的方法
一看題目:有的文章題目本身就是中心論點。如《養成寫日記的習慣》、《積極面對無奈》、《熬住就是一切》,這些題目就亮出了作者的觀點。
二看開頭:很多文章在開頭,就開門見山地提出了中心論點。如《談骨氣》――“中國人是有骨氣的”、《小議傳統讀書教育》――“傳統讀書教育是成功的”,都是在開頭亮出了作者的觀點。還有些文章在開頭,通過對生活中的某些現象,或引用故事、材料等引出論點。如2008年山西省中考短文《讓有些話穿耳而過》,開頭引用李肇星的事例引出中心論點。(議論文開頭的作用:(1)引出論點或論題;(2)做為事實論據來論證論點;(3)增強文章趣味性,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三看結尾:在文章末尾歸納出中心論點。一般由“總而言之”、“綜上所述”等詞語領起。
四抓關鍵詞:如:“我認為、因此、這個故事不難發現等”關鍵詞領起的往往就是中心論點。
(二)給文章擬標題
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是用論點或論題作標題。這里需要讓學生對論題和論點加以區分:論題是作者談論的話題(一般是談、議、論)。論點是對談論話題的看法。如《論友誼》是論題,“友誼的基礎是美德”是論點。
本文圍繞來展開論述的題,要讓學生明確只能填論點,不能填論題。如《論友誼》這篇文章始終圍繞著友誼的基礎是美德,這一觀點展開論述,不能說文章圍繞論友誼展開論述。
議論文一般只有一個中心論點,有的議論文還圍繞中心論點提出幾個分論點。分論點的作用是用來證明中心論點的,一般出現在每段的開頭或結尾。
二、論據
論據是用來證明論點的依據,考查的題型一般有:
(一)論據的類型和作用
這類題比較簡單:讓學生明確論據有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兩種,并學會判斷。事實論據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現象、史實、數據、統計數字等。道理論據包括:公認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古詩詞、諺語俗語、公式定理等。論據的作用是證明論點,一般這樣表述:這是論據,在文中起著證明論點(或分論點)的作用。
(二)論據
這種題型近幾年出現的頻率比較高,答這類題,要讓學生注意以下幾點要求:(1)看清類型(即看清楚是讓補充事例還是名言)。(2)論據要有說服力,能很好地證明論點。(3)要有代表性,盡可能是人所共知的。(4)語言表述要嚴禁、概括。
具體方法:仿寫(看文中舉了什么例子,依葫蘆畫瓢)
語言表述為:人物+事件+評論
如諸葛亮 隱居隆中是為了尋找機會,以施展自己的抱負
越王勾踐 臥薪嘗膽是為了等待時機,以報仇雪恥
(三)給出的事例、名言能否作為本文的論據?并說明理由
做這類題先讓學生判斷,給出的事例、名言、所論述的觀點與文中的觀點是否一致。
名言一: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源泉,灑遍了犧牲的血淚。――冰心
答:不能+因為此名言論述的是成功與奮斗的關系+而文中談的是成功與失敗的關系
名言二:光榮的成功不在于永不言敗,而在于屢仆屢起。――拿破侖
答:能+因為這是談成功與失敗的關系+而這種行為正是善敗者的行為
三、論證
論證是運用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這一考點最常見的題型一般有:
(一)本文、某段或某句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這類題一定要讓學生牢記四種論證方法:
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并學會區別。具體、有力、突出、生動形象。
論證方法的作用,通常這樣表述:論證方法+作用(固定俗語)+觀點。
(二)分析論證過程(也就是理清論證思路),這類題考查形式比較多樣,一般有:
簡要分析本文或某段的論證過程。做這類題時,先讓學生根據議論文的一般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三部分,給文章分段,再在段落前加上一些諸如“首先”、“然后”、“接著”、“最后”一類表承轉啟后關系的詞語。
如:2010年河南中考短文《匠人與大師》,讓學生簡要分析第④段的論證過程。應這樣答,首先提出匠人較一單,大師善綜合的觀點;然后展開分析,具體闡明匠人和大師的區別;最后又舉出牛頓、愛因斯坦、馬克斯和等人的事例,具體有力地論證了前面的論點。
段與段、句與句、詞與詞的位置能否調換位置?說明理由。答這類題,一看是否與前文照應,二看是否遞進形式。如:2010年沈陽中考《積極面對無奈》一文,問第②段(A)(B)兩句不能調換的原因是什么?解答時可以從文章的前后內容的照應這一角度入手來答。因為這段開頭作者就對人生中的無奈先寫“消極”態度,再寫“積極”態度,A、B句的順序與此對應,所以不能調換。再如:《小議傳統讀書教育》一文中,④、⑤、⑥段能否調換?為什么?可以從找關鍵性詞語入手,第④段:古代讀書,重記誦;第⑤段:古代讀書,還重朗讀;第⑥段,古代讀書,更重學養。從“重”、“還重”、“更重”這些詞可看出三段內容是遞進關系,所以不能調換。
最后一段能否去掉?為什么?一般圍繞議論文結尾作用來回答。議論文結尾作用一般有:得出結論;強化的中心論點;發出號召(或勸勉人們);補充論證了,使論證更嚴密。如:2010年山西中考短文《熬住就是一切》,涉及到了這個題型,大家可以自己查看。
四、分析議論文語言特點
議論文語言具有嚴密、概括性強的特點。考查其嚴密性題型較為常見:如:加點詞能否去掉?為什么
加點的一般都屬于限制性詞語:如“大部分”、“常常”、“之一”等。值得注意的是回答時,必須結合具體內容來談。
一般答題格式為:不能刪+詞語在文中的作用+去掉后的效果+體現了議論文語言的嚴密性。如:“往往”一詞不能刪去,因為“往往”強調了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常常是處于逆境的情況下做出;去掉后就顯得太絕對;“往往”一詞體現了議論文語言的嚴密性。
五、拓展題
一、強化知識解讀,提升教學重視
初中語文教師應重視議論文的教學,強化對議論文知識的解讀。具體來說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 明確議論文教學的意義。學生在對這一類型閱讀進行分析的過程中,經常出現錯誤,是中考失分的重點,并且由于學生是第一次正面的接觸議論文,所以為學生打好學習的基礎也是教學的關鍵。由此可見,議論文的教學主要有兩個意義:一個是幫助學生提高中考成績,另一個則是提升學生議論文的分析能力,減輕其今后學習的困難。
2. 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掌握。議論文教學雖然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難點,但是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都有所不同。語文教師在采取學的同時,也要兼顧一些個性教學,針對學生遇到的差異性困難給予有效的解決。而要想達到這一目的,教師需要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深入學生,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做到有的放矢。
3. 對學生難以掌握議論文的原因進行分析。通過與部分語文教師進行討論與交流,幾乎所有的語文教師都認為學生在學習議論文方面存在問題,不能很好地進行議論文閱讀的分析以及議論文的寫作。究其原因,就是學生接觸議論文的時間較短,在初中教育的前期和中期都沒有為議論文教學打好基礎,因此造成學生學習上的困難。
二、注重文本分析,培養閱讀技巧
實踐證明,只有讓學生掌握了議論文的基礎知識,才能引導學生開動腦筋,發散思維對議論文進行進一步的探索。因此,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師要讓學生真正對文本進行閱讀,采用精讀的方式全面了解文本內容,并對結構有一個初步認識。其次,要適當地介紹一些閱讀技巧和分析方法給學生,以此來減少學生閱讀方面的困難。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師不能采用灌輸的辦法進行這方面的教學,而應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獨立思考總結出一些方法和技巧,這樣才能讓學生記得牢,并且得心應手。
三、引導閱讀習慣,加強文本賞析
閱讀是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初中語文教師應提倡學生多多進行語文閱讀,并且借助語文閱讀的展開,提升學生對議論文的掌握程度。首先,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抽出時間帶領學生進行議論文的閱讀。選取的文章不僅要適宜學生閱讀,同時也要具有一定的應用性,讓學生閱讀后可以對今后的寫作或者閱讀分析等有所幫助。其次,教師可以選取一些美文佳作讓學生積累或者背誦,以此來彌補學生議論文寫作方面的不足。第三,教師一定要注意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讓學生可以正確地對文章進行閱讀,提升文章閱讀的效率和質量。例如,讓學生養成書寫閱讀筆記的習慣或者讓學生注重閱讀過程中材料的積累等。最后,教師要培養學生文本的欣賞能力,這屬于文學素養的一部分。通過欣賞能力的提升,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議論文的精妙之處。常見的培養方法有兩種:一是教師帶領學生進行閱讀,指出文章中的優美之處。二是組織學生進行討論,通過彼此之間的交流,給予文章合理的評價。
四、結合實際生活,增加寫作練習
考試時間
1、考試科目考試時間為2019年6月20~22日(其中體育與健康考試時間為2019年4月)。
2、考查科目考查時間為2019年4月。
3、考核科目考核時間及綜合素質評價由各學校結合本校情況自行確定,2019年4月底以前結束。
答題技巧
1.選擇題答題技巧
選擇題部分,一定要看清楚題干要求,關注“錯誤”“正確”“相同”“不同”或“面”等字眼,認真閱讀完4個選項再答題。古詩文閱讀題要注意課內外知識的遷移,結合具體語境具體分析。綜合性學習題要審清是否需要表達觀點,并在題干中找到自己的答題角度。
2.閱讀題答題技巧
現代文閱讀要結合具體內容、遵循文體知識要點規范答題,重要概念不能寫錯別字。
記敘文閱讀先要把握文章內容和中心,認真審題,根據考點要求進行針對性作答。答案要條理清晰,參考題目分值作答。關注結尾段,把握文章主旨。
議論文閱讀要找準論點,準確劃分議論文的結構、層次,把握論證思路,遇到“個性體驗及感悟”類開放性題目,不能脫離文本泛泛而談,需結合文章中作者的觀點態度表述個人從閱讀中獲得的感悟。
說明文閱讀看清是考查說明方法還是說明文語言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回答。閱讀說明文首先要找到說明的對象,而大多數說明文都在文章標題或者首段就點明了說明對象。如果沒有的話,那就要關注各段的首尾句,中心句以及反復出現的句子。
博士論文摘要一般多少字
中文論文字數在400以內即可,英文論文會與中文稍有區別,還有分不分段落的問題上也有不少爭論,嚴格來說,博士論文摘要分段是有必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論文寫作在字數上要有一定把控,字數過于少不足于支撐其論文的架構。
博士論文摘要結構于內容
摘要數字的巧用,是一個論文點睛,引開論文的開頭,帶領讀者快速進入論文。
博士論文研究背景及主題,這個是很多同學很難把握,主題要有創新,熱點時事。
內容陳述鮮明,主題思想清晰。不可文不對題,東拼西湊。這樣會是一個糟糕的論文,沒有營養,缺可讀性。
博士論文摘要具備什么特點
論文主題要具有獨特性
論文邏輯思路是創新性
論文摘要是內容引爆點
論文摘要必須是論文中心思想的開端。
1. 整體構建文意
整體構建文意是閱讀英語文章的一種首要意識。和漢語一樣,一般而言,英語也是一文一主旨。所以,無論文章是哪種類型的,都會集中表達一個中心或主題。這就需要我們根據這一規律構建整體文意。怎么構建?整體構建。首先,要帶著這樣的問題整體閱讀全文:文章開頭是不是開篇點題或者領起下文?如果不是,是渲染氣氛、埋下伏筆、還是設置懸念?文章中間段落,哪些句子是段落中心句?或者過渡句?文章結尾是不是點明了中心?或是深化了主題,照應了開頭?等等,大概了解了這些問題,也就明確了文體,是議論文、記敘文,還是小說等。當然,在帶著這些問題閱讀全文的時候,肯定會遇到許多不懂的單詞或不少的句子;但是,不要為這些障礙所阻滯,快速閱讀,避難就易,駕輕就熟,解其大概,扼其大要,只要達到以上閱讀目的就成。其次要帶著這樣的問題理清結構:本文先寫了什么?又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行文結構是總分總、總分、分總,還是其他結構方式?在明確了文體的情況下,通過理清行文結構,不僅能夠在初步感知文章中心的情況對支撐內容進行梳理,而且能夠驗證、調整或深化對中心意思的理解,從內容和結構兩個方面對文章形成整體性認知。第三,要帶著這樣的問題整體揣摩用材或布局目的:本文用哪些情節、情景、細節或人物、故事、事件體現、說明或證明什么意思?寫法上運用了什么手法?在整體理清結構的情況下,進一步深入思考文章藝術性的問題,不僅能進一步挖掘作者的寫作意圖,揣摩寫作方法,而且能夠提升自己的文章欣賞或鑒別水平。對于提升自身閱讀水平或能力而言,這樣的拔高不但很有必要,更是解決閱讀問題的治本技巧。
2. 結合語境意義理解不懂的單詞
構建了整體語境之后,根據前后文大意,聚而圍之,理解不懂詞句,就會容易得多。首先,要根據前后文文意猜猜不懂詞句的意義。“字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我們大可以把不懂的這個詞當作所填的空,根據一個句子的整體含義來填充它的意義,而能夠填充的這一意義正好就是這一不懂詞的意義。同樣,在一個段落中,我們也可以把不理解的這個句子當作一個需要填充的空,按照整體段意的需要來填充這個意思。而能夠填充的這一意義正好就是這個句子的意義。當然,在理解了之后,我們還可以用這樣的思考方式驗證、調整或深入理解不懂的詞或句:這個詞或句子采用了什么樣的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寫出了人、事、物、景等的什么特點?或者抒發、表達、表現或突出了某某的什么思想感情,起到了什么作用?等等。這樣,我們不但會理解詞或句子的含義,而且能由此而理解其作用,乃至挖掘其難解的原因。無論從積累詞匯的角度,還是學習表達效果的角度,都可以深化我們的理解,加深印象,留下余味。
3. 借助整體意義了解背景知識
背景知識即文化背景知識。對于我國學生而言,與我國文化背景不同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識是在閱讀中存在的又一個無形障礙。由于不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因此有時對文章中的某些信息很難做出自己的理解或判斷。所以,當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閱讀的基本技巧是整體鎖定基本大意,以此進行拓展性泛讀。正如魏立明,孫長順所論:People believe that both visual and non-visual information is involved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As a matter of fact, it seems that the more non-visual information the reader possess, the less visual information is needed.通過有針對性的泛讀,了解相關背景知識。泛讀時,最好是選擇英文版的簡易讀本,就文章涉及的相關背景知識做一個簡明扼要的了解,以此不斷積累豐富各種文化的共性和差異認識,從而形成良好的文化知識和豐富的背景儲備。
以上三個方面,整體構建文意是掃除其他兩個障礙的基礎。在整體構建文意的前提下,解決不懂詞句、文化背景的差異問題,就會水到渠成。當然,這不只是簡單閱讀一兩篇文章的方法技巧,更是在閱讀中不斷積累新詞新句、增強文化背景知識的慣常方略。如果我們能夠把這些方法當作英語閱讀的常態閱讀方法,那么,我們的英語閱讀水平就會與日俱增,步步提升。
參考文獻
[1] 吳賀齋. 淺談高中英語議論文閱讀解題技巧[J]. 新天地:開拓教育新天地, 2011(12).
[2] 孫淑霞. 淺析高中英語閱讀障礙的排除[J]. 才智, 2012(25).
[3] 蘇靜.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生英語水平[J]. 山西教育(教師教學), 2008(05).
(一)教學現狀。目前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作文教學是普遍處于無序狀態,高耗低效現象極其嚴重,且未引起應有的重視。作文教學的隨意性與無序性是導致學生寫作能力不如人愿,直至語文教學質量低下的重要原因。
(二)教材現狀。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將閱讀與寫作分開編寫。寫作教材將高中的寫作訓練分為三個階段,即:“第一階段(第一冊),按照寫作心理的幾個方面編排,力圖使學生掌握寫作規律,提高寫作能力。第二階段(第二至五冊),主要培養寫作記敘文、議論文和說明文的能力,培養寫作幾種常用文體的能力,并引導學生嘗試文學小創作。第三階段(第六冊),按照寫作過程的幾個方面編排,力求使學生把握書面語言表達的規律,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水平。”第一階段編排的序列為:感受與思考、想象與聯想、再現與表現、個性與創新。第二階段編排的序列為: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其他各種文體(散文、詩歌等)。第三階段編排的序列為:立意與選材、思路與結構、文體與文風、本色與文采。很顯然,教材編排是從寫作的三個角度來體現其序列性的。但教材序列的不合理性也是顯然的:第一,教材中三個階段的劃分是按時間的線性來進行的,而在寫作實踐中這三個序列不是線性發展的。尤其是第一、第三兩個階段的安排,各用一學期時間且是第一學期和最后一個學期,分別從寫作心理與寫作過程來要求學生掌握寫作規律和表達規律,其不可操作性是顯而易見的。第一階段目標難以達成。第二,寫作教材內容與閱讀教學內容錯位。如第三冊閱讀教材是詩歌與散文,而寫作教材卻是兩個單元的議論文。讀與寫相背離是不利于學生知識的建構與能力的形成的。第三,寫作技巧的指導沒有得到重視。這對于大多數教師來說,寫作技巧指導無本可依,進而盲目隨意。目前作文教學較多地以高考為指揮棒,師生都急功近利,更使寫作指導忽略了學生寫作能力的逐步建構過程,寫作學習偏離了方向,甚至于在壓題虛構上耗費精力,這不僅本末倒置,而且也扼殺了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結果當然是事與愿違。
二、重建高中作文教學序列的構想
(一)目標定位
高中作文教學應遵循定向原則,即高中三年有明確的總目標,每學年、每學期乃至每單元都要有明確的分目標,這些目標環環相扣,形成合理梯度。
高中語文教學大綱中寫作部分要求“作文要觀點明確,內容充實,感情真實健康,力求有創意”;“理清思路,確定中心,選取材料,合理安排結構”;“根據需要,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恰當運用敘述、說明、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語言要規范、簡明、連貫、得體”;“養成觀察、積累、思考和多寫多改的習慣”;“作文每學期一般不少于5次。三年中其他各類練筆不少于3萬字。45分鐘能寫600字左右的文章”。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規定:“寫作教學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重視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有個性地表達、有創意地表達,盡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激發寫作欲望。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避免為文造情。指導學生根據寫作需要搜集素材,可以采用走訪、考察、座談、問卷等方式進行社會調查,通過圖書、報刊、文件、網絡、音像等途徑獲得有用信息。”根據這兩份語文教學的綱領性文件要求,我認為高中作文教學的目標可以理解為:
1.培養學生敏銳地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并能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在真切的現實生活中挖掘寫作素材,激發寫作欲望。學會各種搜索寫作素材的方法。
2.掌握相應的寫作知識,能根據思想與情感的表達需要恰當地選用文體,自如地展開聯想與想象,自如地運用寫作技巧。
3.發展學生思維能力,面對紛繁復雜的現實生活能發現其中的本質。能辯證地思考,力爭能創造性思考。
4.發展學生的表達能力,運用各種表達方式自由地、有個性地表達,并且能進行創造性表達。
(二)教學序列
1.高中作文教學四項目標分解內容及其序列:
(1)積累生活素材:觀察與感受生活(觀察方法、積累素材的方法)――思考生活(思考身邊生活、思考人生、思考社會)。
(2)寫作知識:第一,文體知識: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其他文體(散文、小小說、隨筆、寓言故事等)。第二,章法技巧:立意、選材、思路、結構。
(3)思維能力:聯想能力、想象能力、辯證思維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
(4)表達能力:表現、再現、文采。
2.各學期作文教學內容及序列:
(1)高一上學期:熟練駕馭記敘文文體;積累生活素材,學會觀察與感受生活,思考生活;正確地選材與立意;表達上恰當地運用再現與表現。序列安排:五次記敘文訓練的內容:①了解觀察生活的途徑,訓練挖掘生活素材的能力。養成積累的習慣。以寫人為主,恰當地運用各種寫人的技巧,力求寫出人物的個性。②正確處理材料與中心的關系,訓練學生思考生活,從生活素材中提煉出自己的獨到認識。以敘事為主,力求敘事完整流暢。③熟練地運用再現與表現,敘述清晰流暢,描寫繪聲繪色,說明簡明扼要,抒情議論能成為文章的點睛之筆,揭示與升華作品的主題。④再現與表現做到能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理。⑤寫出有個性的記敘文。重點表現自己對生活的獨特感受與體驗。初步訓練創新思維。散文寫作訓練一次,訓練目標為寫景抒情,學會借景抒情,托物抒懷。
(2)高一下學期:訓練記敘文和說明文。記敘文三次,說明文兩次,創新作文一次。記敘文訓練目標為寫出人物的個性、寫出事件的波瀾;說明文的目標為條理清楚地說明事物、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創新作文的目標為訓練學生逆向思維能力。序列安排為:①訓練記敘文,寫出人的個性,善于抓住人物的特征傳神地刻畫人物的心理、肖像、言行或細節,自如地運用直接描寫與間接描寫等手段,寫活人物。②訓練記敘文,敘述出事件的波瀾,學會運用懸念、倒敘、巧合等手段。③訓練記敘文,合理安排文章結構。掌握開頭、結尾與過渡的技巧,巧妙地運用敘述、描寫、抒情與議論。④訓練說明文,抓住事物特征有條理地說明事物,合理地安排好說明順序,采用恰當的說明方法。⑤訓練說明文,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恰當地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和描寫的表達方式。⑥創新作文訓練,力求寫出學生的個性。
(3)高二上學期:訓練散文
四次,詩歌一次,個性作文一次。學期目標為:掌握散文寫作方法與技巧。訓練想象與聯想能力、再現與表現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序列為:①散文,訓練聯想能力。運用各種聯想方法,拓寬文章的思路,豐富和加深文章的內容。②散文,訓練想象能力,運用想象開拓思路,豐富表現內容,塑造新穎獨特的藝術形象。③散文,訓練形散神聚、開合收放的技巧。④散文,訓練“以小見大”、托物言志、化理為事等構思技巧。⑤詩歌寫作,訓練選擇典型意象用簡潔且富有韻味的語言含蓄地表達思想情感。⑥個性作文,訓練創新思維。
(4)高二下學期:掌握議論文寫作方法與技巧,嘗試小小說寫作和寓言故事寫作。訓練邏輯思維能力、辯證思維能力。了解常見的作文題型及審題方法。寫作訓練六次。議論文三次,小小說、寓言故事各一次,個性作文一次。序列為:①議論文,訓練有理有據地說理。積累相應的事理論據和典型的事實論據。②議論文,訓練有條有理地論證,掌握議論文常用的幾種思路。③議論文,訓練辯證地分析事物。④小小說,嘗試選擇恰當的角度虛構人物和故事情節來反映生活。⑤嘗試寓言寫作,學會寓理于事。⑥話題作文,學會話題作文的審題,嘗試以寓言故事言理。
(5)高三上學期:自如地寫作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散文文體,嘗試札記、隨筆和社會生活評論的寫作,掌握文章的修改,寫升格作文。全面提高寫作能力。寫作訓練八次,序列為:①記敘文,較為自如地運用寫人敘事的技巧,力求人物形象生動、故事情節曲折動人。②說明文、議論文,訓練圖畫作文的題型。針對一幅漫畫或一幅哲理性圖畫寫作說明文和議論文。訓練聯想或想象能力,條理清楚的說明能力,對生活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說理能力。③散文,處理立意與選材、構思與結構的能力。④針對上次寫作的散文進行修改,寫作升級作文。訓練作文修改能力。⑤札記、隨筆寫作,訓練學生用這種寫作方式提煉思想,積累素材。⑥嘗試社會生活評論寫作。⑦材料作文,區別材料作文與讀后感、話題作文的不同,掌握這種題型的審題與寫作方法。⑧個性寫作。
(6)高三下學期:訓練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及應試能力。按照高考大綱中寫作能力的要求,前五個學期的目標是基礎等級,本學期則力求達到發展等級。即:深刻、豐富、有文采、有創新。寫作訓練八次。①話題作文,訓練審題、擬題以及文體選擇。②話題作文的變化類型,訓練此類作文的寫法,在文體形式上嘗試創新。有文采地表達。③訓練圖畫作文,了解圖畫作文的不同形式及應試措施。④訓練材料作文,訓練準確審題,在內容上嘗試創新。⑤訓練續寫與改寫,訓練想像能力與創造能力。⑥訓練話題作文,重點訓練辯證思維與有文采地表達。⑦升級作文,訓練考場作文修改能力。⑧話題作文,訓練結構藝術與語言藝術,講究巧妙的開頭與結尾及恰當地選擇表達方式。
3.訓練形式。
1、關于議論文的解題技巧。關于議論文,初中生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確文章的論點,也就是要找到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內容。論點在全文中來看實驗,是一定能統領全文、明確中心思想。而把握了全文的論點,再把補充和證明中心論點的分論點找出來,對分析論點有很好的幫助,而學生做題時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關于說明文的解題技巧。說明文也是在初中階段的語文考試中常見的考試形式,很多人對于這一類型不是很明白,其實就是有事物、事理說明之分,而這種文章一般從標題中就可以找到要說的對象;但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這類文章一般是在開頭結尾中進行總結,學生一定要找準總結的句子。孩子們需要掌握下面這幾種常見的說明方法,比如下定義、舉例子、列數字、分類別等等,都是學生應熟練理解的內容。
3、關于基礎知識。技巧需要掌握,但很多閱讀理解的題對學生的基礎知識考察會較多,學生應掌握文章中的描寫作用,比如景物描寫會產生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以及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同時還具有表現人物性格和反映作品主題的作用;而題目的作用主要是概括內容和提示主題并且提供線索的作用。進行閱讀理解題解答時,要對基礎知識掌握熟練,這也是獲得基礎分的主要因素。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