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自我批判總結

自我批判總結精品(七篇)

時間:2023-02-27 11:21:4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自我批判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自我批判總結

篇(1)

【關鍵詞】軍隊;政工人才;理性;理性批判

【中圖分類號】G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071(2012)06-0054-01

1 理性批判精神的歷史回顧

對照啟蒙時代的基本特征,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啟蒙時代就是樹立以理性為權威的時代,它的核心精神就是理性的批判精神,因此十八世紀也可稱為理性的時代。在這個時代當中,啟蒙思想家常常這樣說到,理性的太陽高懸在地平線上,以最鮮艷的光輝照耀著大地。

1.1 理性批判精神的來源:在啟蒙思想家眼中,理性來源于天賦,是人類與生俱來精神狀態。在《百科全書》中這樣記錄到:理性是指人類認識自然的能力,人們通過它能夠擺脫的束縛而獲得更多的真理認識。理性批判精神的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來源于對過去的總結。理性批判精神是一種思維品質,而一種思維現象往往需要從以往的實踐活動中得出可以加以總結、歸納的實質與內涵。理性批判精神,在某一個側面可以表現為對過去經驗的總結。也就是說,理性批判精神,是對歷史總結的一種表現形式,從過去的實踐中獲得智慧和力量。二是來源于對當下的審視。理性的批判精神還離不開對當下的一種理解和批判。對于現在的審視,即是對人生本質意義上的審視,是向生命本源上的回歸。在這種意義上說,理性的批判精神就是來源于人性。三是來源于對未來的預見。只有對未來的科學預見,才能表現為理性的批判精神的內涵。對未來的預見,也是理性批判精神產生和發展的不竭源泉。

1.2 理性批判精神的含義:理性批判精神主要包含了三個層次的含義。一是自主探索的精神。人類意識的自主,表現為用理性的視角去看到世界。人類不再依賴于任何的權威,任何意識的產生,其決定作用的是自己的理性。二是批判探究的精神。在西方歷史當中,理性是其哲學思想的核心。而理性就在于去批判、去質疑。理性批判精神更是一種敢于質疑、敢于否定的精神。三是開拓創新的精神。理性的批判精神并不是單純的批判、單純的否定,而是把理性的元素貫穿到實踐活動的全過程,在不斷創造、不斷創新的過程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2 理性批判精神的現實意義

偉大的實踐呼喚著理性批判精神,政工人才的成長呼喚著理性批判精神。

2.1 理性批判精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必然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建立在對的繼承與發展之上,而這種繼承發展,體現為理性的批判精神的作用層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把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實踐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需要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而理性的批判精神正是這一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

2.2 理性批判精神是建設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的客觀要求:當前,中國處在重要轉型階段,需要理性批判的眼光注視發展的事業。同樣,人民軍隊的發展也面對著諸多的機遇與挑戰。隨著國境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軍隊內部的結構變化,人民軍隊要朝著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宏偉理想前進,圍繞主題主線推進軍隊各項建設,就需要有一種強大的思維工具。理性批判精神,就是要全面審視軍隊建設,用敏銳的目光去關注軍隊建設中的存在的突出問題。以科學的理論指導軍隊建設的實踐,而科學的理論一定是具有理性批判精神。

2.3 理性批判精神是革命軍人完善自我、成長成才的根本保障:作為人類文明中的一員,應當以理性的眼光去關注自身、關注自我的發展。理性批判精神,是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迫切需要。用理性批判精神去審視自己的成長道路,真正實現中國傳統士族文化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理性批判精神,也是革命軍人成長進步的不竭動力。人類進步的諸多的方式,需要一種心理狀態貫穿始終,這就是理性批判精神。

2.4 理性批判精神是對政工人才的特殊使命的特殊要求: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是實現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鞏固和提升部隊戰斗力的根本保證。政工人才是政治工作的實踐者,其素質直接影響著政治工作的開展。因此,可以這樣說,政治工作開展的時效性和針對性要求政工人才具有理性的批判精神。

3 理性批判精神的時代要求

樹立理性批判精神,首先應當從政工人才的自身出發。只有這樣,才能正確的把握成才的內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也應當重視外因的作用,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3.1 規范對待理性批判精神的科學導向:理性批判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再有價值的事物也需要有正確的方向,才能指導實踐活動正常的開展。理性批判精神應當在中國特色社會理論體系的框架內運行。以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去充實、完善理性批判精神。讓理性批判精神在理性批判當中不斷發展,煥發出時代的活力。

3.2 營造對待理性批判精神的和諧氛圍:理性批判精神在指導實踐過程當中,必然會出現對一些事物的否定。在這個過程當中,難免會發生利益的沖突。為了避免理性批判精神遭到抵制和扼殺,社會應當為其創造一種良好的氛圍。在這種和諧的氛圍當中,并不對理性批判精神的一味的包容或者抵制,而是站在一個客觀公正的立場,對待這一精神的審視。

3.3 牢固樹立理性批判精神的分析視角:理性批判精神從根本上說是一種求真求實的精神,是對絕對真理的追求。樹立理性批判的精神,就是要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培養一種以理性批判的視角審視世界的習慣。在實踐過程中,特別是在政治工作中,理性批判的視角的運用顯得尤為重要。深入分析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把握時代的脈絡。理性批判的視角,在某種程度上表現為一種時代的眼光。軍隊的建設必須適應時代的要求,政治工作的開展也應當適應時代的要求。

參考文獻

篇(2)

從教育的角度,就是要探索利用的批判精神將教育由灌輸現成結論轉換為培養學生批判的思維方式。教育必須著力于培養學生正確思考的素質與能力,即善于批判的思考、善于批判的分析和善于批判的選擇。具體體現我們應做到以下三點:

1.與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

打破老師和學生就是“貓”和“老鼠”這種傳統觀念,努力建立師生平等的關系,讓學生感覺到老師不是自己的對立面,而是朋友、兄長,是幫助和支持自己的助手,學生才不會對老師躲避、欺騙或拒絕,這樣學生才能主動遵守規則,有創造性的學習,才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我們才能保護學生獨立思考的熱情,幫助學生學會正確的思考,并逐漸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2.愛學生

“愛”是教育遺失的主題,它可以轉變老師與學生的關系,可以縮短師生的距離,可以轉化成教育的動力。每名同學都有自己的故事,從內心深處去了解學生,要有足夠的耐心,真心誠意地幫助關心學生,從根本上教育學生、引導學生。努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考習慣與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學會自我調節、自我糾正、自我發展,使學生真正自立、自強。

3.良好的溝通

師生之間應建立良好的溝通與聯系。對于比較內向的學生應更加注意運用技巧進行引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解。正確引導學生學會在不同的視角、不同的聲音和多元的可能中,批判地思考分析,從而產生真正的教育。

二、實踐原則的應用

教育即由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識有計劃地把人們積累的有關生產斗爭和社會生活的經驗、知識和技能,系統地有步驟地傳授給受教育者,這意味著,對社會實踐的反思性總結和觀念性傳承,其源和流都在實踐,這是衡量教育之真理性的重要標準。針對中職學生畢業后面臨就業的特點,所學能不能有所用,實踐原則顯得尤為重要。教育的實踐原則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體現:

1.在實踐中教育

“在實踐中教育”即重視學生在社會實踐的參與中理解和掌握教育內容。在學生管理過程中,我們可以讓學生發言、討論班級存在的問題,再加以改正,這樣學生更有集體榮譽感,也可以自覺遵守各項制度,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糾正能力。

2.教育活的實踐

在科學發展突飛猛進的今天,日新月異,學科知識也是在不斷更新,我們不能只停留在教科書的教學中,要多參加各種組織培訓活動,多多和企業溝通聯系,了解最新的社會動態,將最新的科技前沿傳授給學生。

3.為了實踐的教育

“為了實踐的教育”即教育的目標在于指導學生的社會實踐。學生最終畢業后是要回歸到社會,為社會服務,即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社會實踐中,接受檢驗,接受修正。在教學中,我們必須要做到講練結合,給學生創設情境,將所學有效地應用到生活中來。

三、總結

篇(3)

一、馬克思社會批判理論的界定

對馬克思社會批判思想進行研究,自然離不開對它的涵義的理解。涵義理解的不同,  必然導致理論本身的差異。因此,涵義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綜合學界對此問題的看  法,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要理解馬克思的社會批判思想,首先要把握社會的自我意識。而社會  的自我意識,又分為社會的自我肯定意識和社會的自我否定意識。社會自我意識的肯定  方面要解決的是如何維持現狀的問題,而作為社會自我意識的否定方面則要解決如何超  越現狀的問題。馬克思的社會批判思想屬于社會的自我否定意識,通過對資本主義社會  的自我批判,實現對資本主義存在合理性的追問。

一種觀點認為,社會批判理論是反思性的歷史認識、評價活動。哲學的反思以間接性  為特點,但它是對理論性間接反思的二重否定,它不僅通過事物的內部矛盾使事物的本  質顯現出來,而且抓住了事物的本質。社會批判理論就是從哲學的角度來反思社會的,  是對社會進行的最一般、最抽象的哲學批判活動。因此社會批判的首要條件應當是社會  必須處于將自己最豐富的具體展現出來的時期,即社會的成熟時期。

一種觀點認為,馬克思的社會批判思想就是從兩個批判性假設前提出發對資本主義社  會的批判。這兩個前提是:1.人類趨向于變革自己的生存條件,以實現自己的進一步發  展;2.人類社會生活趨向于普遍的豐富性、多樣化。馬克思的社會批判理論就是以這兩  個理論假設為依托,建立在對社會現實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的,對某一具體事物向人類普  遍進步方向發展的現實可能性進行揭示。具體地說,就是指從某一事物本身發展的特殊  規律出發,考察并揭示這一事物在以上兩個批判性假設前提意義方面納入事物一般運作  規律的可能性。就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具體批判來說,就是從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  運行規律——剩余價值規律——出發,考察資本主義社會在以上兩個批判性假設前提意  義方面被納入到人類社會歷史運行規律——即生產關系適應于生產力的規律——一般的  現實可能性。

我認為馬克思的社會批判理論,不是針對某一時期某一領域的理論,而是統攝全局的  一個思想主旨。批判不只是單純的否定,而是肯定與否定的辯證統一;不是指社會的單  方面發展,而是指社會發展與理論發展的統一。馬克思社會批判理論的目的就在于通過  理論與現實的相互監督、相互批判,在動態發展過程中實現社會的發展、理論的完善,  在互動中實現雙贏。因此,對馬克思社會批判理論的界定應堅持全面、辯證、發展的原  則,把對社會的批判和對理論自身的批判結合起來,揭示貫穿于馬克思理論總體中的批  判精神。

二、馬克思社會批判理論的內容

馬克思的社會批判理論博大精深,如何從卷帙浩繁的著作中勾勒出社會批判理論的框  架與內容,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角度,因而也必然有不同的觀點與看法。歸納起來,主  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認為馬克思的社會批判思想就其內容而言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過程的自我批  判,即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著對其否定的理解,把任何一個特定的階段當作  過程去理解;二是理論上的自我批判,從認識論角度探討馬克思是如何超越同時代人的  思想,其本身如何實現自我超越、自我否定、自我發展的過程;三是從主體角度對資本  主義特定社會的批判。

第二,認為可以把馬克思社會批判理論歸納為“四階段五假設批判模式”。首先是社  會批判理論前提的確立(即A階段)。在這一階段上,有一個基本的理論假設:物質存在  決定精神意識(a)。其次是唯物主義分析方法的鍛造階段(即B階段)。在馬克思那里是一  個從基始性唯物主義到方法論唯物主義的思想發展過程。這里有兩個基本的理論假設,  事物處于不斷生成與滅亡的過程中(b);事物處于系統聯系之中(c)。這兩個理論假設是  方法論唯物主義作為分析方法得以成立的一般性理論假設,它們分別是“歷史的”與“  具體的”這兩個規定性的理論依據。再次是具體的現實性分析階段(即C階段)。這同時  包括對事物本身特殊規律和對事物所屬的一般過程的規律性分析。最后是批判階段(即D  階段),這一階段是哲學批判的歷時性、暫時性完成。它也隱含有兩個理論假設:人類  趨向于變革自己的生存條件,以實現自己的進一步發展(d)和人類社會生活趨向于普遍  的豐富性、多樣化(e)。馬克思社會批判理論四個階段五個假設是最少思辨、又最接近  現實的,這正是馬克思社會批判理論的魅力之所在。

第三,認為革命思想或批判意識是馬克思學說的靈魂。回顧馬克思畢生的理論活動或  瀏覽一下他的全部著作,可以看出,他的全部思想都是在批判中展開的。例如:對德國  古典哲學的批判、對宗教的批判、對國民經濟學的批判、對物化和異化的批判、對蒲魯  東的批判、對拉薩爾的批判、對哥達綱領的批判、對形形的非科學的社會主義思潮  的批判、對資本主義社會結構的批判、對巴枯寧無政府主義的批判等等。可以斷言,馬  克思通過畢生的批判活動完全實踐了他早年為自己規定的歷史使命:要對現存的一切進  行無情的批判。

第四,認為馬克思通過對其早期文本思想的批判與超越,完成了一系列內在的邏輯轉  換,進而建構起了科學的社會批判學說。具體表現在:在哲學上,馬克思揚棄了人本學  的異化邏輯,從黑格爾關于社會關系矛盾分析的歷史辯證法中,生發出現實的批判張力  ;在經濟學上,馬克思批判了古典經濟學的非歷史性思維方式,引出歷史與邏輯相統一  的社會歷史分析方法,并實現了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科學分析與批判。成熟時期馬克思的  社會批判理論,是融科學實證分析與價值理想追求于一體的社會歷史學說,是歷史與邏  輯相統一的科學理論。

馬克思的全部思想都是在批判中展開的,革命思想或批判意識構成了他的學說的靈魂  。正如他本人指出的那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事物,按其本性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  的。批判理論構成馬克思思想的核心,對于這一點來說,學界是無疑義的。問題的分歧  在于探討社會批判理論的方法,從哪個角度更能恰如其分地概括馬克思的思想,理清馬  克思思想發展的脈絡。我認為問題的切入點還應以“實踐”為基礎,以“批判”為靈魂  ,對社會進行全方位的解剖,實現對社會的全面把握。馬克思的學說是科學性與革命性  的統一,正是在“批判舊世界,創造新世界”的革命進程中,在對理論自身不斷批判、  不斷完善的發展歷程中,馬克思的學說不斷走向成熟。社會與理論的互動構成馬克思社  會批判理論形成的全過程,批判精神貫穿馬克思思想發展的始終。因此,在實踐中把握  馬克思的社會批判理論,是我們把握馬克思思想真諦的現實途徑。

三、馬克思社會批判理論的特征

以懷疑與反思為本質特征的批判精神是馬克思理論所獨具的思想魅力。然而囿于馬克  思著作之豐,內容之巨,人們對其社會批判理論特征的把握眾說紛紜。主要有以下幾種  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馬克思社會批判活動基本上經歷著兩步回溯或還原過程:第一,從表  面現象向深層本質的回溯或還原。馬克思習慣于從紛繁復雜的社會現實中區分出現象與  本質、表層存在與深層存在、上層建筑與基礎等等,然后從本質、深層存在和基礎出發  去對現象、表層存在或上層建筑作出價值學判斷,說明后者存在的理由和根據,揭示其  局限性和消極方面,指出其被超越與揚棄的歷史必然性。第二,由一般本質向人的活動  的回溯或還原。他在做了第一步回溯或還原之后,沒有停留于此,沒有把這些深層的和  本質的存在或基礎當作給定的和終極的實在,而是進一步揭示這些存在或基礎背后更深  層的原因,從而把它們回溯或還原到人的基本活動,即勞動或實踐的層面上。從人的勞  動或實踐活動出發,揚棄各種社會歷史存在的給定性和自在性,這是馬克思全部批判意  識的基點。

一種觀點認為,馬克思社會批判思想有兩個主要特點:1.科學與價值的統一。所謂科  學批判,是指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是科學的批判;所謂價值批判,是指站在工  人階級立場上,以實證事實為根據,揭示資本家對工人剝削的不合理性。科學批判與價  值批判是有機統一的。2.批判與發展的統一。馬克思不是為批判而批判,而是要從對現  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得出其否定性的理解。從社會發展角度分析,就是揭示事物自身內  在矛盾的發展,從對現存事物的內在矛盾中找到自我否定的力量。所以,這種發展本身  也是一種自我超越,因而也是一種批判。馬克思是批判中包含著自我發展,發展中又體  現著批判,二者有機地統一起來。總之,馬克思的社會批判思想既是科學的,又是徹底  的。

一種觀點認為,經典作家批判性論辯的特點在方法論上為我們的這一研究  提供了重要啟迪。這些特點有:1.堅持實踐是理論產生與發展的基礎與源泉;2.堅持哲  學前提和現實前提雙重批判辯證統一的原則;3.堅持多學科批判辯證統一的原則;4.堅  持不斷揚棄和反復批判辯證統一的原則。總之,批判性視角是深化對哲學理  解的一個重要視角。

馬克思的社會批判理論不同于其他非理論、非專門化的批判活動,這些批判往往具有  自發性、隨意性,而馬克思的社會批判理論則具有系統性和結構性的特點,而這些特點  又是建立在實踐性、科學性和真理性的基礎之上。正是這些特點構筑了馬克思社會批判  理論的基礎,使馬克思的社會批判理論獨具特色。

四、馬克思的社會批判理論與其他批判理論的區別

馬克思的社會批判理論是他對社會的一種深刻反思,是他探索人類命運的一種不懈嘗  試。但西方學者在贊同馬克思這一理論的同時,對其進行了片面的闡發,使馬克思哲學  中固有的豐富性與完整性日益走向片面與狹隘。因此,他們的社會批判理論與馬克思的  社會批判理論有著根本的不同,這主要表現在:

以霍克海默為代表的早期社會批判理論把“批判理論”作為的代名詞,認  為只有抓住馬克思的批判方法,才能恢復的本質。“批判”不僅意味著對現  存學說在理論上的變革,而且還要批判地分析現存社會以導致社會的變革。但是這種理  論不是把自己置身于社會專門化勞動過程之中,而是置身于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之外。  它的目的不是要維護現存社會的秩序,而是要破壞一切既定的東西,以證明它的不合理  性和不真實性。而且這種社會批判理論把人看作全部歷史生活的生產者,所運用的方法  仍然是主體性原則和抽象的人道主義。

馬克思的社會批判理論與新批判理論的區別在于:1.兩種批判理論由于對  社會動力結構的不同認識,使批判的側重點各不相同。新理論家們不是通過  分析關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來說明社會的發展,而是  把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歸結為日益發展的文化、科學技術對人的本性的壓抑。  因此他們以文化批判、意識形態批判、大眾文化批判等來取代馬克思哲學的政治經濟學  批判。2.兩種批判理論選擇了不同的革命主體。新流派的批判家們認為科學  技術是現有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這改變了馬克思所處時代資產階級與無產階  級的對立關系,從而使革命的主體也發生了根本的改變。他們認為,革命的主體不是馬  克思所認為的工人階級,而是知識分子。3.這兩種批判理論采取了不同的革命策略。馬  克思在當時所處的歷史環境下,主要采取了暴力奪取政權的措施,而新理論  家在發達的工業社會時期,則采取了文化心理革命的方式。

持批判精神學說的還有“日常生活批判”理論。這種學派的代表人物是法國學者列斐  弗爾,他力圖把馬克思的學說改造成一種以現代人的異化為出發點的日常生活批判。在  他看來,日常生活批判就是向人們揭示:控制消費的官僚機器已經廣泛地滲透到每個人  的經驗深處,消除異化的設想必須從自我改造入手,使人們克服社會制度的網絡影響,  去掉國家機器的物化和神秘性的外罩,認識到國家機器作為人類行為方式的真正起源,  以此削弱現代官僚生活的普遍性和合理性。日常生活批判就是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去分  析它,就是要揭穿日常生活的虛假性,撩開異化現實的面紗。

乍看起來,西方的社會批判理論似乎弘揚了的社會批判精神,但實際上它  們把的科學精神與批判精神割裂開來,片面地弘揚了批判的一面,而失去了  哲學的科學本性。它們以對個人的重視壓倒了對社會發展規律的研究,以主  體性的研究取代科學的思維方式,從而使它們把對現存社會的批判變成了一種不加區別  的總體性價值人本學批判,最終無法逃脫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窠臼。這種對  片面的曲解并不能切中當代資本主義的要害,從而使它們在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中離  的真實內涵越來越遠,而成為一種從根本上不同于的社會批判理  論。

五、馬克思社會批判理論的現實性

對馬克思社會批判理論進行研究,不僅對于進一步了解馬克思思想發展進程,揭示蘊  涵在馬克思思想中的深刻內涵有重大意義,而且對于我們今天更深刻地了解資本主義,  認識處于科技困境之中的西方工業社會,并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鋪路搭橋,具  有十分重要的價值。但馬克思的社會批判理論在何種意義上服務于現代社會,學界有如  下看法:

一種觀點認為,馬克思社會批判理論的現實性主要表現在:一方面,人類傳統的思維  方式是在人的活動之外尋找終極的和絕對的實體來作為人類賴以安身立命的根據,如自  然、邏各斯、上帝、理性、技術、絕對理念等等。而在近現代的歷史演進中,人們賴以  安身立命的上帝、理性、技術等支柱相繼坍塌或動搖。因此,以懷疑和反思為本質特征  的批判意識必然增強。另一方面,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生產力水平的巨大提高在為人  類帶來巨大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創造出日益膨脹的政治機構、失控和自律發  展的技術等異化的社會力量。處在深刻變化危機中的人類不得不對自己的行為后果和行  為本身進行批判性的檢討和反思。在這種文化背景下,馬克思社會批判理論無疑具有十  分重要的啟發意義。

一種觀點認為,馬克思社會批判理論的現代意義在于:它克服了西方者對  哲學所做的“唯科學主義”和“人本主義”的片面解讀,實現了對實證科學  與人本主義的內在整合與超越,并在新的基點上實現了科學認識方法與價值認識方法的  辯證統一,這一新的基點就是社會實踐。這種從社會生活中生發出的社會批判力是其他  學者所不能達到的,而這恰恰是的生命力所在。

篇(4)

關鍵詞:數學;批判性思維;培養;中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4-0310-02

一、批判性思維的內涵

源于西方的批判性思維和如何培養批判性思維的研究已有百余年歷史。1910年杜威提出批判性思維作為人類的一個基本技能:“能動、持續和細致地思考任何信念或被假設的知識形式,洞悉支持它的理由以及它進一步指向的結論。”20世紀七八十年代,西方的批判思維研究開始深化,漸進實現了制度化和課程化。發達國家的高中和大學課程中均開設批判思維的課程。其課程內容一般包括有關歸納分析、演繹分析、推論分析、問題解決、假設測定、可能性和不定性確立等方面的技能。提高批判思維能力已成為個人成長與教育的核心目標之一。在某些發展中國家,批判思維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受到各級教育部門的重視,批判性思維逐漸成為美國教育改革的焦點和核心。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美國哲學學會“德爾菲報告”研究成果闡述了批判性思維的概念:批判性思維是有目的的、自我校準的判斷。盡管人們對于“批判性思維”的定義有側重不同的理解,但批判性思維對于人們的學習和生活有著巨大的作用,得到一致認同。因此,人們十分重視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把它列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

現在,專家學者一般認同批判性思維應該包括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維技能兩方面。批判精神指對觀點、論斷、規律等有意識地進行評判的心理準備狀態、意愿和個性傾向。它包括:樂于提問、思想獨立、思想開放、思維謹慎、客觀公正、對否定樂觀等要素。批判性思維技能指各種思維技能及運用策略。結合中國的高中數學教學,它主要包括:提出問題,抓住問題解決的主要矛盾的技能;嚴格估計和評價事實與材料的可靠性、精確性、意義和價值,精細檢查思維過程和推理的質量,察覺存在的謬誤的技能;能從多個角度分析、全面討論、解決問題的技能。

二、批判性思維的教育教學研究成果

西方學者對于如何在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現已完成眾多研究成果。

1.關于課程的設置。20世紀80年代以后,西方發達國家深化推進了批判性思維進程,完成了制度化和課程化,學校的核心課程設置貫穿批判性思維精神實質,能否掌握批判性思維能力成為個體成長與教育的核心目標。批判性思維的理論家理查德·保羅主張學校教育應從短期方略與長期方略兩方面培育批判性思維。短期方略是教授批判性思維中所強調的具體的思維技能;長期方略是把對話性思維與辯證性思維貫穿于整個課程設計,從而能夠整合伴有學生的價值觀與信念的種種思維技能。

2.關于教師要求。另一個批判性思維的理論家愛德華·格拉澤則指出,作為培養學生批判性精神的教育指導者的教師必須具有批判性態度。因此首要的條件是教育工作者必須建立一個鼓勵冒險、增強自信、氣氛寬松的學習環境。學校應該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教師必須具備一下信念:錯誤有利于學習;不要要求學生一開始就什么都能理解,注意循序漸進;重視學習、提高學習質量并持之以恒是非常重要的;好學生也需得到老師的幫助和反饋;不懈的努力、有效的策略是成功的決定性因素;每個人都能成功。

3.關于教學方法。批判性思維的培養與跨學科寫作活動相結合,將會展示教師如何將批判性思維的培養結合到自己的課程教學中,以鼓勵學生進行探究、追問、討論和辯論,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最好方法之一。通過教師提問可使對話式討論自然發生。教師提問的內容包括:追求表達的明確性;探尋證據與理由;考察解釋的觀點;協調不同的觀點;驗證思考的內容是否合乎實際。他還總結了批判性思維教學的四個方法:為學生提供他們自己發現、自己思考的機會;引出學生的不同觀點,并在討論中平等對待一切觀點;詢問學生的觀點的依據,并探索其確鑿性;確保探討課題的時間。從這些研究我們可以看出,批判性思維及其教學研究在西方是比較深入的。他們不僅在課程上重視批判性思維,而且注重把批判性思維的培養與學科教學結合起來。他們就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作了大量的探索,得出了許多有效的經驗。

在中國批判性思維的研究雖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很快。眾多的研究成果都反映了批判性思維的跨學科性和重要的應用性,批判性思維局并不限于某學科或領域,而且與相關學科緊密結合。這樣既可促進各學科的學習,又能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培養批判性思維。同時還要清醒地看到,中國教育教學中批判性思維培養的研究方興未艾,適應于中國的系統理論有待加強,與此相關的科學教學實驗研究亟待加強。

三、批判性思維的實踐意義

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必須與新課程改革緊密結合,并與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聯系起來,將批判性思維的培養融入到各學科的課堂教學中去。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真正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貫徹批判性思維的原則,使學生在不斷的學習中潛移默化,不但具有批判性思維的技能,而且形成批判性思維的精神氣質。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設立可行、有效的批判性思維的教學案例,如在數學的基本推理過程中加入必要的、強化的邏輯學教學,并在邏輯學教學中加入批判性思維的內容。由于邏輯是批判性思維的基礎,邏輯基礎知識自然會成為學習批判性思維的基礎,必然會促進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培養。

四、批判性思維在數學教學中的實踐

篇(5)

《批判性課程:學校應該教授哪些知識》一書的譯出,使教師們得以與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內爾?諾丁斯博士一起,集中探討批判性思維對于教育、對于生活的重要性。諾丁斯博士從“學習與自我理解”、“戰爭心理學”、“房與家”、“為人父母”、“讓我們的學校做好準備”等11個方面指出,如果不對日常生活中的這些中心問題進行批判性思考,“教育”一詞就變得沒有意義。

書中的內容多以問題的形式出現,作者再一一剖析,細細品來,對于人們很多既成思維造成了極大的顛覆。例如導論中提出:“我們的心智如何工作,是什么在驅動著我們的思維”?“追求高分可能會削弱學習的內在動機”,“參軍和參戰可能不僅會讓我們失去生命或肢體,還可能會喪失道德認同感或靈魂”……這些都是以前我們自認為很懂,其實并沒有深入思考過的問題。

這本書能夠在教師的心中埋下一顆批判思維的種子,樹立一種不要輕易接受任何信念或作出斷然判斷的意識。從近些年教育發展的情況不難看出,我們的教師不是不需要批判思維,而是太過缺乏了。有部分教師總是盲目地追捧“專家”,不加思考、不切實際地把他們的言論、指導奉為圭臬,結果有如邯鄲學步一般,迷失了教學研究的方向,喪失了總結自己寶貴經驗的良好時機。假如他們曾讀過這樣的書籍,假如他們曾有過這樣的思考,或許可以早日走出在專家(特別是所謂的專家)的學術影子里亦步亦趨的尷尬境地,從而在自己的研究領域里有所創新,有所突破,有所發展。

作為教師,其職業的特殊性還在于發展了自己,幸福了學生。針對學生批判性思維如何培養這一問題,該書的譯者李樹培指出:“總體來說基本上有兩種實踐舉措。一種是融入學科的模式,即在學科教學中有意識地融入批判性思維策略與態度的學習……另一種是開設專門的批判性思維課程,通過不需要具體學科知識的實例來探討批判性思維問題。”譯者還謹慎地提醒我們:將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有機融入教學,可以使學生擁有更豐富更有價值的學習空間,但如何培養還有待深入思考和實踐探索。既不能使它成為加重學生學習負擔,也不能在生活中有所應用的又一門新課,更不能使“學生滿足于破壞性批判,成為技能嫻熟但沒有情感的旁觀者”。

正像譯者所引用的《批判教育學:來自真實世界的記錄》中的一句話:“批判性”并不意味著“壞”,也并不意味著“批評”。相反,它意味著“看到更遠處”,意味著內外反思。

《批判性課程:學校應該教授哪些知識》一書,也許不能使你迅速成長為教壇新秀,也許不能令你一課成名,但它一定會提升你對生活的認識、態度、價值觀,使你不再被專家所左右;一定會助你“培養出有獨立思想、善于解決問題、能適應未來工作的現代公民”。

篇(6)

中學生由于年青幼稚、生活閱歷的欠缺、思維水平的局限、認知能力的膚淺、判斷概括能力的片面、自我控制能力的薄弱,在數學學習和解題活動中產生各種各樣的失誤是極其正常的,問題是教師要清醒地認識到在整個數學教學過程中,既要時時樹立“正面的形象”,也要充分利用“反面的典型”,雙管齊下,才能不斷地優化學生思維的批判性,以至從根本上發展他們的思維水平,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1 質疑辨析 增強學生的批判意識

思維的批判不僅要對自己,也應該對他人,不迷信權威,不輕信課本,波利亞說過:對于書本上的定理我們不應該一開始就去記住它、運用它,而是要懷疑它,試圖從反面去否定它,這樣做雖然有時是徒勞的,但并非是無益的.因為這樣做的結果,能使我們真正深刻理解它,并由此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遠比直接運用它有益得多. 若沒有批判性,數學是不會取得進展的,這樣的例子很多,如羅巴切夫斯基否定了歐氏第一公設,創立了非歐幾何;古希臘數學家修伯修斯在研究正方形的過程中發現:若正方形的邊長為1,則其對角線的長既不是整數,也不是分數,而是一個人們當時還未認識的新數,于是了他老師畢達哥拉斯的論斷“世界上只有整數和分數”. 畢達哥拉斯惱羞成怒,竟殘暴地將堅持真理的修伯修斯扔進了大海.

在《拋物線的概念和標準方程》的教學中,教者先讓學生解下列兩題:

(1) 求到點A(0,1)與定直線x=0距離相等的點P的軌跡方程;

(2) 求到點A(1,0)與定直線x=-1距離相等的點P的軌跡方程.

當解得(1)中的軌跡方程為y=1,(2)中的軌跡方程為y2=4x后,學生發現課本中拋物線的定義有毛病,而應該修正為“在平面內,到一個定點與一條定直線(定點在定直線外)距離相等的動點的軌跡叫做拋物線”,由此還聯想到橢圓、雙曲線的定義也應該作相應的修正.當今,各種課外讀物、教輔資料浩如煙海,其中不乏精品,但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也有不少錯誤百出的次品,若沒有批判意識,將后患無窮,從這里也可見培養學生批判意識的重要性.

2 構陷嘗誤 提高學生的自我批判能力

俗話說:“不吃一塹,不長一智”,為了克服學生的知識“盲點”,幫助學生走出認知的“誤區”,教者必須在數學問題中精心設計“陷阱”,讓學生充分品嘗“塹”帶給他們的苦頭,才能在吃虧上當后感到“痛心疾首”,在“嘗誤”后會更有效地提高辨析和批判能力,提高“免疫力”,今天的“錯”就避免了明天的“錯”.特別地,學生的一些“常見病”、“多發病”更是令師生大感“頭疼”的事,教者應帶領學生“向頑癥宣戰”,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對思維的惰性、認知的膚淺以及“”的草率態度展開“不屈不撓的斗爭”,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問題一經提出,教者通過巡視發現大多數同學給出下列答案:

所以,ac+bd的最大值為m2+n22.

這時教者并沒有急于指出這一答案是錯誤的,而是進行下面教學過程.

T:還有什么解法嗎?

所以ac+bd的最大值為mn.

T:好奇怪?上述兩種解法與第一種解法的結果不一樣,哪一個是正確的?

此時學生積極思考和討論交流,對上面三種解題過程進行剖析和診斷,最后達成一致意見,第一種解法是錯誤的,并找到產生錯誤的原因:在解答過程中,兩次運用了基本不等式,忽視了等號同時成立的條件.事實上,ac≤a2+c22,當且僅當a=c時等號成立;而bd≤b2+d22,當且僅當b=d時等號成立.由a2+b2=m2,c2+d2=n2得 m=n,顯然這與題設m≠n矛盾.所以上面兩個等號不能同時成立.

問題到此還沒有結束,教者趁熱打鐵又給出下面兩道題目讓學生練習.

(1)已知a,b為不相等正常數,x,y為正數,且滿足ax+by=1,求x+y的最小值.

(2)求函數y=x2+3x2+2的最小值.

吃一塹,長一智,學生吸取了上一題的教訓,對這兩題大部分同學都能冷靜思考,他們帶著批判的意識,排除了習慣性臆想,自我評價解題思路和方法,調整錯誤的思維結構,很快得出了正確結果.

通過嘗誤,辯誤,糾誤的過程,使學生深化了運用基本不等式解決問題的條件,完善了認知結構,同時提高了自我批判能力.

3 構造反例 在批判中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

欲一個結論,特別是在解選擇題時,有時要排除某個選項,最好的方法就是構造反例,結論、構造反例是發展批判與創造能力的大好時機,教者在日常教學中要密切關注這項工程的實施.

例2 四個面是全等三角形的三棱錐().

(A) 一定是正棱錐(B) 一定是正四面體

(C)不一定是正棱錐 (D)一定不是正棱錐

若“”,學生很容易選(A),但養成批判思維良好習慣的學生在深思,能否構造出一個符合題設條件的三棱錐,而它不是正棱錐呢?經過探索,他們竟然獲得了成功!如圖1,ABC與DBC是全等的兩個等腰三角形,以BC為軸適當轉動ABC,使AD=BC,則此三棱錐的四個面就都是全等的三角形,而它卻不是正棱錐.

圖1圖2例3 函數f(x)的定義域關于原點對稱,且對于定義域中的任一x的值都有|f(x)|=

|f(-x)|,則().

(A) f(x)是奇函數

(B) f(x)不可能是既非奇函數又非偶函數

(C) f(x)是偶函數

(D) f(x)可能是既非奇函數又非偶函數

對于這道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有些學生輕易地選了(C),但許多學生不同意,憑直覺認為應選(D),但一時又舉不出具有說服力的反例.讓他們調動智慧與知識貯存,通過嘗試探尋,終于找到令人叫絕的反例:f(x)

x (1≤x<0或0<x≤2),,函數的圖像如圖2所示,該函數完全滿足題設條件,但它確實既不是奇函數,又不是偶函數,故應選(D).

4 檢驗回顧,在批判中發展學生的思維縝密性

解數學題要不要檢驗?對這個問題要作具體分析,當結論明顯地符合或不符題意時,可直接作出判斷.但在有些時候,卻要審慎地對待獲得的結果,不能輕率地下結論.

圖3例4 如圖3,斜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邊AB=AC=2,側棱與底面成60°角,BC1AC,BC1=26,求BC1與底面ABC所成的角.

學生這樣解答:作C1HAB于H,連CH、AC1.由ABAC,BC1AC得AC面ABC1,則面ABC面ABC1,C1H面ABC,∠C1BH為所求.

設AH=x,則BH=2-x,在BHC中,由余弦定理得CH2=x2+4.又在RtBC1H中,C1H=24-(2-x)2=20+4x-x2.又側棱與底面成60°角,所以側棱與底面所成的角∠C1CH=60°,那么在RtC1CH中,tan∠C1CH=C1HCH=20+4x-x2x2+4=3.解得x=2,或x=-1.兩根一正一負,如何取舍?思維的批判能力有了用武之地.按“習慣勢力”,好像應“舍負留正”.但當x=2時,H與B重合,怎么理解?仔細辨析一下,當x=2時,H與B重合,這時BC1面ABC,所求角為90°,完全符合題意!能舍去x=-1嗎?事實上,當x=-1時,點H在BA的延長線上,也符合題意!此時BH=3,C1H=15,tan∠C1BH=C1HBH=153,所求角為arctan153.

這個辨析、精思、檢驗的過程大大豐富了學生解題活動的閱歷,留下的深刻印象也為今后的解題提供了一個可資借鑒的典型模本.

5 自我不滿,探尋更加簡捷流暢的解法

實戰中絕妙優美的解法從何而來?依靠的當然是扎實的知識基礎、熟練的技能技巧、機智靈活的思維與豐富的求優致簡的經驗,這些都是平時總結積累的結果.平時應該對自己的成功解法持批判的態度,總要捫心自問,能否進一步改善原有的思路?有沒有更好的解法?要有一種“解法不優誓不休”的氣魄和決心,那么在實戰中就能得到自然的發揮,漂亮簡捷的思路就會來到心頭筆下.

圖4例5 半徑為1的圓的圓心C在拋物線y2=4x上,圓C與直線y=x交于P、Q兩點,若PCQC,求圓C的方程.

如圖4,因為 PCQC,P、Q在直線y=x上,所以 PC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則可設出P、C、Q三點的坐標與圓的方程,但是必須考慮三種不同的位置,稍有不慎,則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失誤.但即使想到有三種情況,

繁冗的計算也會使人感到疲憊不堪,甚至喪失斗志.怎么辦?難道不存在一種使自己滿意的解法嗎?不甘心就此罷休!站高些,看遠些,想深些,思活些,忽然靈感來了,在三種情況下不是都有“C到直線y=x的距離是22”這個本質特征嗎?一個巧妙的點子油然而生,于是設C(4t2,4t),則|4t2-4t|2=22,解得t=12,或t=1±22.

當t=12時,得C(1,2),所求圓為(x-1)2+(y-2)2=1.

當t=1±22時,得C(3±22,2±22),所求圓為(x-3±22)2+(y-2±22)2=1.

若陶醉于已經獲得的成功解答,故步自封、不思進取,就享受不到更高層次的美感和,是批判精神使我們的思維水平和能力更上一層樓.

在培養批判性的同時,也時時涉及到了思維的其他優良特性,如縝密性、敏捷性、深刻性、廣闊性和創造性,真是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篇(7)

關鍵詞:批判性思維;培養;應用型高校;英語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29-0202-02

在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擁有批判性思維的人在國民人口中所占比例被認為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準之一。同時,目前我國的應用型高校英語教學中,廣泛采用了讀寫分離模式,依然存有很多缺點。由此可知,在英語教學課堂上,怎樣做到有效促進學生的讀寫能力提高與發展學生批判性思維,仍是亟待解決的一個難題。

一、批判性思維的內涵

批判性思維定義有很多,不同的學者站在不同角度紛紛提出了批判性思維的概念。批判性思維之父約翰?戴維將批判性思維等價于深思,也就是依據支持其某一結論的原因,對知識的假定形式進行的一種積極有效的思考。羅伯特認為,批判性思維是指采取縝密的懷疑態度從事多種行為活動的能力。而斯柯雷文等人則認為批判性思維是對智力的訓練過程。

批判性思維一般包括兩個成分,一是利用以智力活動為基礎的技巧指導行動的能力,二是處理信息與形成信念和處理能力。擅長批判性思維的人,在對事物的認知上通常具備以下能力:一是甄別理性判斷和情感主張與鑒別事實間相互差異的能力;二是收集信息、發現問題、分析與評估數據的能力;三是準確迅速地進行推理,并提出合理解釋和結論的能力;四是善于發現總結規律,并對其邏輯的嚴密程度做出科學評價的能力。擁有批判性思維的人,通常具有很多典型特點,如不盲從、認真,習慣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具有好奇與質疑精神;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偏見并及時做出補救,進而克服這些偏見對做出準確判斷的不利影響;以一種更加開放的態度理性對待各方觀點,。

二、對批判性思維的認識及其重要性

批判性思維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人格特質與批判精神,二是批判性的思維技巧。其中批判性的人格特質包括自信心,使命感,好奇心,開放先進的思想和大膽質疑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批判性思維技巧包括自我校準、評估、解釋、推論和說明等方面的能力。因此應用型高校的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重點培養學生以上的批判思維精神與技巧。

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莫斯科大學校長在俄聯邦議會上的一次講話《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中也曾提道“教育應是能接受它的人更獨立地從事學習、工作與繼續深造。”若是想實現這一目標,就要求我們更加關注對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訓練及培養。要求大學生具有思考獨立性、公正性,求真務實,大膽破除迷信,勇于創新。然而,在我國高校的傳統教育中,主要是以教授知識為主,多是理論性的,一般采取灌輸的方式,將現成的結論硬塞給學生,而忽視了學生作為主體的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長時間的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習的大學生由于已經習慣了被動接受知識,久而久之便會成為一種思維定式,使高校培養的學生缺乏創新,不會質疑與批判權威,只能盲目迷信。伴隨著數字化時代的來臨,知識信息加快了更新換代的步伐,且數量與日俱增,若大學生缺乏批判性思維,必然喪失駕馭信息的能力,最終迷失在海量信息中。另一方面如果不能靈活運用批判性思維,也很難具備信息的歸納、分析與認知能力,便也無法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更何談在激烈的競爭中立足。

所以說,應用型高校應借助多種途徑培養大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幫助他們在繁雜的信息中進行科學的評價與分析,最終做出正確選擇,進而成為社會所需要的復合型全面的人才。同時,英語讀寫教師也應恰當處理“漁”與“魚”的關系,通過有效方式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三、應用型高校大學英語讀寫課程與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應用型高校,是指以應用型作為辦學定位,而非以科研為定位的本科院校,重點在于“應用”二字上,是以體現社會發展和時代精神的質量觀、人才觀以及教育觀為宗旨,在全新的高校教育大趨勢下,建設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科學的課程體系、專業結構及學科方向,及時調整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致力于培養更加具有競爭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應用型高素質人才。應用型高校要求各專業緊密聯系實際,注重對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基于此,對于應用型高校,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批判性思維作為一門與實踐緊密結合的科學,決定了“信什么”或“做什么”的關鍵性問題。這兩個“什么”都來源于實踐,前者指前人或周圍人的實踐活動;而后者指運用批判性思維這一主體本身來進行實踐活動。然而,針對不同的實踐,所用到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作為進行有效訓練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英語讀寫課堂,其具體實踐內容必須緊扣“爭議性”和“多樣性”這兩個中心來展開。

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高低能夠反映其批判性思維的運用成效。那些具備優秀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學生,能較敏銳地發現問題關鍵,并且盡快提出科學的解決方案。由此可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制造充足鍛煉機會,以便更好地掌握批判性思維方式。

四、批判性思維和以讀促寫、讀寫結合

批判性思維在我國其實古已有之,如孔子所提倡的“學而不思則罔”,孟子所說的“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無不指出批判性思維的重要。然而,一直以來,在大學英語讀寫課程的教學中教師仍然較多地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偏重語言點、詞匯、語法的講解,關注篇章結構的分析,這樣的教學對于提高學生讀寫方面的批判性思維起不到有效的作用。如何改變目前普遍存在的灌輸式教育?巴西教育家保羅?弗萊雷給出了三個建議:用積極的、對話式的、批判式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要有所創新和突破;用組合式的教學手段。

作為英語學習的基礎和核心課程,讀寫課程在提高學生批判性思維方面就顯得尤為重要。如何把它們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呢?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上進行改變。

(一)教學方法多樣化

相對于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討論式也許更適合閱讀課的教學。授課方式可以由教師引導及總結、學生提問、小組討論、小組展示等環節構成,在這些環節中,學生思考、質疑、討論,對所讀內容做出自己的理解與評價,作為文章閱讀理解的延伸,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理解和討論,要求學生進行批判性的寫作訓練,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知識的輸入與輸出就能得到更為有效地結合,批判性思維的能力也得到了激發。在這樣的模式下,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信息的提供者和引導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才能夠充分地體現出來。

(二)轉變陳舊的傳統的教學理念

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約翰?杜威認為:“學校為學生所能做或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教育的目的就是訓練思維。”國外對批判性思維的訓練一般包括三個方面:批判性思考、批判性閱讀和批判性寫作,從這一點我們可以充分認識到批判性思維的培養與閱讀、寫作應該是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而傳統的寫作教學將寫作看作是一項與閱讀分割開來的孤立的技能。教學理念的轉變不僅僅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思想,也包括學校在課程設置上的改變。此外,開展與批判性思維培養結合的相關學科教育;開設批判性思維訓練課程等都對學生的學有裨益。

通過有意識培養和訓練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能力,有助于學生讀寫結合的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當然,批判性思維還能影響學習者的作文質量,這是因為擁有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學生能更好地把控文章結構、內容及寫作過程,他們可以建立更加合適的信息選擇標準并有效進行選擇。能夠辨證的看待問題,并做出合理分析、評估并對后果進行科學準確地預測,從而在整合與組織學習材料方面也較占優勢。

五、教師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著名教育學家Dewey(1933)指出,只有當經驗與反思相伴才能帶來教師的成長。同時,在《我們如何思考》一書中,Dewey用批判性思維給反思做了注釋。另一個學者Farrell(2007)提出,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時常問自己這樣幾個問題:你在課堂上要做什么?如何做?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做的結果如何?根據前面問題所收集的信息,下一步會改變什么?對于教師對自身的課堂教學進行批判性思考,Farrell也給出了更為具體的建議:我如何幫助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我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我如何保持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如何開展大班授課?我如何檢查學生的進步?我如何指導學生?由此可見,批判性思維能讓教師更好地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將教師從自身已有的教學慣性中解放出來,從而使每個教學環節的設計有依據,教學目標也更清晰。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榜樣,他們的任何一個行為細節都將有可能成為學生觀察模仿的對象,因此,教師自身也應注意要不斷補償在心理學及教育學方面的知識儲備,深入全面地了解批判性思維的具體表現與深層次的內涵,掌握對批判性思維培養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及時進行大膽質疑和反思,一方面培養教師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從而為更有效地教學工作服務;另一方面又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使學生養成以批判性的思維方式看待問題的習慣。

六、結語

為適應時展新變化,應用型高校重視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反過來看,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符合英語讀寫教學理念對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新要求,能夠促使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應該說,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契合了未來合作型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要求。同時也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關注人本身的自我發展和完善。當然,批判性思維作為當前英語讀寫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課題,仍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為之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2]陳福祥.反思與超越:成人教育研究思維方式之轉換[D].鄭州:河南大學,2008.

[3]保羅.弗萊雷.批判教育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魏薇.大學媒介素養批判性思維教學模式建構[D].北京:中國傳媒大學,2007.

[5]張紹杰.讀寫危機:當今英語專業面臨的最大挑戰[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2,(2):1-6.

[6]Dewey,J. How We Think [M]. Madison, WI: University of Wi-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传媒| 色妞ww精品视频7777| 拔萝卜视频播放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中文字幕| 激情久久av一区av二区av三区| 精品www日韩熟女人妻| www国产亚洲精品| 中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精品| 国产中文欧美日韩在线| av无码久久久精品免费| 欧美成妇人吹潮在线播放| 无码高潮少妇毛多水多水|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放荡的丰满少妇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少妇30p| 尤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 | 久你欧洲野花视频欧洲1|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看|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蜜芽五月| av色综合网|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内射近拍高清| 99精品国产兔费观看久久99|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 亚洲av综合av成人小说|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齐齐|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少妇被爽到高潮在线观看| 欧洲美熟女乱又伦av影片| 免费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国产精品看高国产精品不卡| 浓毛老太交欧美老妇热爱乱| 伊人色综合九久久天天蜜桃 | 国产高清自产拍av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7m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