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21: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體育與健康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如何評定學生的體育學習成績,是一個大家關注的熱點問題。本文通過構建新課程理念下的綜合學習評價體系。通過在實驗班采用該評價體系,對照斑采用原有的以競技、體能為主的終結性評價的對比實驗,來論證實驗班的教學效果是否明顯好于對照班。實驗表明,實驗班在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體育課成績、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水平、學生的學習興趣等方面和對照班比較,都有高度顯著性差異,說明該綜合學習評價體系有利于提高學習效果,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0.前言
隨著基礎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在開展新課程實驗過程中,積極參與關于水平四學生評價方式改革的研究,在《教育部中小學評價與考試改革的指導意見》和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建立了一套以“學生成長記錄袋”為基礎,結合學生體質測試及模塊評價.以改革學科評價方式為重點,旨在激勵學生全面發展和促進學生提高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為主要目的.以對學生學習活動全過程評價為主的水平四綜合評價體系,使學生評價與貫徹新課程理念相對接。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通過隨機抽取蘇州市吳中區東山中學初一(1)班為實驗班男生23人,女生21人,初一(2)班為對照班男生22人,女生24人,實驗時間為一年。
1.2研究方法:實驗法、數理統計法、文獻資料法、專家咨詢法
1.3新課程理念下的水平四綜合評價體系的構建思路
1.3.1構建學生成長記錄袋,記錄學生身體形態、身體機能等可測部分,還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及學習表現進行記載。將參加校以上運動會比賽作為加分條件,視情況加5一l0分。
1.3.2運動能力、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等生理指標的考核,參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但將其分值調整為占總分的40一50%。1.3.3拓展原評價中的出勤及上課表現,將努力程度、參與態度、合作探究、心理健康、等納入評價體系,分值為20%。
1.3.4對平時上課認真但由于受先天條件的限制而無法取得優晃的同學,經本人申請小組討論,可以自己的特長展示而獲得加分.視情況加5—10分。
1.3.5對體育基礎知識和運動常識進行考查,但采用講授和自主探究相結合的辦法,通過教師講授、學生自主探究、分組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進行,分值為20%。
1.3.6評價采用等級加評語的方式。等級分優(85分以上)良(75—84分)及格(60一74分)不及格(59分以下)。在期末對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作出簡短評語,交班主任一并寫入該學生的報告單中。
2.研究結果
2.1學生的學習興趣指標的統計(表1)
采用中學生興趣量表在實驗前后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學習興趣進行統計并檢驗。量表來源自汪曉贊(2005)的博士論文《我國中小學體育學習評價改革的研究》,分體育學習消極興趣、體育學習積極興趣、運動參與程度、自主與探究學習、對體育的關注和對體育的認識六個維度。
由表l看出,實驗班和對照班在實驗前各項統計并無差別.而實驗后具有高度顯著性的差異,說明實驗班采取的綜合評價體系效果顯著。
2.2身體素質和體能指標的統計由表2看出,實驗前各項指標的T檢驗中P均大于0.05,而實驗后P值均小于0.0l,說明該綜合評價體系更有利于實現技能及身體健康領域的學習目標。
2.3學生體育課成績、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水平統計由表3看出實驗后實驗班在體育課成績和體質健康測試中均明顯優于對照班,說明該綜合評價體系更有利于學生體育課成績和體質水平的提高。
3.分析與討論
3.1科學合理的評價對學生起著重要的“指南針”的作用科學的評價體系更應該公平、公正、合理的評價每一個學生.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學業成績的提高,也有利于學生的發展,更有利于更好地實現體育與健康的課程目標。
3.2通過特長展示加分,能夠使既使通過努力也無法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也可以達到理想的成績,從而獲得成功的快樂體驗,這也體現了新課程強調的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從體育課中獲得樂趣的理念。
3.3變原來一味填鴨式的灌輸體育與健康知識為多種渠道的學習方法,更能是學生在學習中發揮自己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掌握基本知識。
3.4學生學習成績評定不僅有教師參與,同時也要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進行多主體評價。在評價過程中,建立自我評價表及小組評價表,組織學生學習如何進行自評及小組評價。然后,教師結合自評及小組評價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從而體現了評價的公平性、公正性,主體性和民主性。
3.5過程性評價使受先天條件影響的學生也能夠從中看到取得優異成績的希望,受到鼓舞和激勵,同時也對自恃身體素質好的學生具有一種約束和鞭策,從而能夠激勵所有學生都積極參與體育與健康課的學習。
4.結論
4.1該綜合評價體系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利于提高運動參與領域、心理健康領域及社會適應領域的學習目標。
4.2該綜合評價體系可以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技能和運動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實現健康領域、技能領域的學習目標。
4.3該綜合評價體系有利于促進學生體育課成績和體質健康測試水平的提高。
為促進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做好中小學生的安全保衛工作,我國自1996年起就確定了將每年3月份的最后一個周一作為“安全教育日”,在全國的中小學開展。2007年國務院又頒布了《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綱要中提出公共安全教育包括預防和應對公共衛生、意外傷害、社會安全、自然災害、信息安全以及危害學生安全的其他事故的六大模塊,要求學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多角度多途徑地開展針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國家之所以設立這些制度是為了降低各類傷亡事故在中小學發生的機率,全面深入的推動安全教育在中小學的開展。然而,每年非正常死亡的學生數量正在逐年增加,這是他們缺乏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所導致的。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主要靠學校的教育,只有學生在學校學習到生存技能、健康知識、安全知識,樹立安全意識并掌握自我保護能力后才有規避各種傷亡事故的可能。多年以來,學校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只重視學生文化課的成績,而忽視了對學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學生在意外傷害事故中缺乏與安全相關的生存技能、生活經驗、心理知識以及基本的醫學嘗試,導致學生在遇到危險時自我保護能力很差。學校受傳統教學和競技體育的影響,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只重視培養學生的運動技能,過分強調學生的體育成績,而忽視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這就阻礙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我國教育部門早已明文規定要在學校開展對學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但學校只是流于形式,照本宣科,學生缺乏實踐活動,真正發生危險時學生不能靈活運用學到的理論知識。目前學校開展生命安全教育的主要手段有:第一,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單純地強調運動損傷的內容;第二,對體育器材使用的講解;第三,學生進行體育運動過程中老師對他們的安全保護;第四,教師利用上課、黑板報、學生手冊對學生進行生命安全的理論講解;第五,學生在上體育課時老師讓學生做熱身活動,防止學生在運動中受傷。從以上五點我們看出,學校對學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只是停留在理論宣貫上或是對運動項目本身的安全講解,并沒有涉及到對發生意外傷害、自然災害等情景的安全保護教育。以上所述就是生命安全教育在我國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現狀。
二、體育與健康課程中開展生命安全教育的對策
(一)學校師生要了解體育與健康課程中關于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目標
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學生進行體育活動首先要注意安全,而且上課過程中作為體育教師要告知學生如何在運動中保護自身安全,在發生危險的時候應如何應對。教育部門頒布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需要體育老師和學生認真閱讀學習,只有教師和學生真正了解了體育與健康課程在生命安全教育里的目標,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發展體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在學校里的安全意識。
(二)學校定期開展運動會和突發事件演練,普及生命安全教育
體育與健康課程屬于體育課的范疇,運動比賽是體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只有將生命安全教育與運動競賽有機地結合到一起,才能更好地進行生命安全教育工作,所以學校要定期開展各類體育競賽和突發事件演練,這類競賽和演練的種類很多,比如賽跑、籃球賽、拔河比賽、火災演練、地震演練等,在競賽和演練中學生增強了體質、鍛煉了意志,同時還學到了救險逃生的技能,強化了學生們的生命安全意識。
(三)加強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的開發與應用
體育與健康課程里雖然規定了課程目標,但并不是強制性的規定,這說明該課程是目標導向,課程內容很廣泛,體育老師在教學上有很大的空間進行選擇,各學校可以因地制宜地在競賽規則、運動項目、器材、場地上進行適當的簡化,編寫適合本學校風格的教學課程,把傳統的體育教學內容改編成機動靈活的教學內容。
(四)加強體育教師的培訓
體育教師在學校生命安全教育的實施過程中起主導作用,他是安全教育的的設計者和操作者,體育教師能力的高低決定著生命安全教育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能否順利開展,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能夠擁有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但就目前情況來說,還沒有明確、具體的操作內容和評價體系應用到體育與健康課程里的生命安全教育當中,這就需要外部和內部共同加強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就外部來說需要教育部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定期開展體育教師的培訓活動,師范類體育院校應著重開展體育生命安全教育的課程,使體育教師在走向教育崗位之前就有這專業的技能來勝任今后的體育教學工作;就內部來說,作為體育教師要經常與同事、外校同行交流溝通對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學經驗,多學習關于生命安全教育的圖書和影像資料,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只有從內外兩個方面提高了體育教師的專業技能,才能為學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打好基礎。
(五)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全面開展學生的生命安全教育
對學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工作僅僅依靠學校是很難完成的,生命安全教育是一個社會性的問題,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努力,才能提高學生的生命安全意識。學校應與社會各部門取得聯系,如公安消防、衛生、交通、地震的相關部門,聘請這些部門內的專業人員來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輔導,幫助學校建立完善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并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的演習活動。如請消防人員給學生講解發生火災后的逃生辦法,請交警向學生講解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及發生交通事故的處理方法,還可以請地震監測站的人員向學生講解地震來臨前的征兆和發生地震時正確的做法等等,只有學校與社會實現真正的結合才能使學校的生命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三、結語
摘要:以我國1999~2009年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為研究樣本,從論文選題、研究對象、研究方法、論文研究成果的應用價值等方面進行分析,總結我國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的特點和變化趨勢。結果顯示: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碩士學位論文選題應用基礎性研究較多,純基礎研究和開發性研究相對較少,選題創新性不夠,出現選題重復和與運動實踐脫節的現象;論文的研究對象,大多以動物為主,而以人體的相對較少;論文研究方法以實驗法和定量分析法為主;論文研究成果應用于競技體育領域相對較多,應用于大眾運動健身及學校體育的相對較少。
關鍵詞:體育文獻計量;運動人體科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中國
中圖分類號:G8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116(2010)11-0111-04
Analysis of theses written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the human movement science specialty between 1999 and 2009 in China
LIN Hua,XIA Xue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Abstract: By basing their research specimens on theses written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the human movement science specialty between 1999 and 2009 in China,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se theses in terms of thesis topic selection, thesis research subjects, thesis research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sis research achievements, summed up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ing trend of these theses,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recruitment of graduate students studying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the selection of thesis topics written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the human movement science specialty, there were more fundamental application researches than pure fundamental researches and developing researches, and there were signs of inadequate novelty of topic selection, repeated topic selection, and deviation of topic selection from sports practice; the thesis research subjects are mainly animals, seldom the human body; the thesis research methods were mainly experimental methods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more thesis research achievements were applied to the competitive sport area than to mass sports fitness and scholastic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sports bibliometrics;human movement science;thesis written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China
學位論文在某種程度上能夠集中反映某個領域的熱點問題和研究現狀,是衡量研究生學習、科研能力和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本文以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為研究對象,以中國知網“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為檢索數據源,檢索項為學科專業名稱,檢索詞為運動人體科學,檢索范圍從1999~2010年,匹配條件為精確,截止2010年5月12日,由此獲得963個檢索結果,其中通過篩選剔除與本研究不相關的學位論文35篇,最后將928篇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全日制碩士畢業學位論文作為本文研究對象。
運動人體科學是體育科學研究內容的一部分,是研究人體從事體育活動過程中人體變化規律的科學,包括運動生理學、運動醫學、運動生物化學、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心理學等,基本屬于自然科學的研究范疇[1]。根據體育科研成果的性質可將體育科學研究分為基礎性研究、應用性研究和開發性研究3類[2]。其中基礎性研究又可分為純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兩類,而應用性研究和開發性研究又常被歸為一類,以“應用研究”統稱[3]。
1碩士學位論文選題
選題是科學研究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英國著名科學家貝爾納[4]曾指出:“課題的形成和選擇,無論作為外部的經濟技術要求,或作為科學本身的要求,都是研究工作中最復雜的一個階段。一般來說,提出課題比解決問題更困難。”因此,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選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2002年以前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大多是以生物學傳統的動物實驗、生理生化指標測定、技術動作分析等微觀實驗研究為主,而近些年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逐漸采用一些新技術手段,如蛋白質組技術、基因芯片技術、激光共聚焦技術等,在運動性心臟、骨骼肌以及運動性疲勞方面的研究也有所突破,從傳統的生物學研究向多層次、全方位開展跨學科研究,以系統整體觀點來綜合宏觀和微觀研究,依托基礎性研究突出應用研究。
由表1可以看出,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應用基礎性研究論文有509篇,占54.85%,應用性研究論文次之,有327篇,占總數的35.24%,而開發性研究和純基礎性研究論文數僅占8.19%和1.72%。
結果顯示,純基礎性研究和開發性研究選題較少,雖說運動人體科學隸屬于自然科學范疇,具有應用基礎性研究課題的屬性,但其本身還是存在著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開發研究的內在結構,只有各研究類型均衡發展,才能夠有效促進整個學科研究的進步。因此,在研究生學位論文這個特殊科研群體中,應特別注重科學研究的均衡發展。
從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分析來看,研究內容豐富,選題方向多樣,能夠體現當前運動人體科學研究領域的新熱點、新問題。運動生理學、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物化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醫學、體育保健學等傳統研究方向的研究內容不斷深化的同時,一些新型的研究方向也逐漸呈現在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中,如低氧訓練的生物學基礎、高原訓練和運動員機能監控、人體功效學、生物力學研究及運動器材研發、體育工程學等。
2002年以前運動人體科學碩士學位論文研究集中,在骨骼肌生理、心血管機能、疲勞與恢復、營養、激素及內分泌、機能評定、免疫等方面,研究高原訓練、代謝方面的論文分別有7篇和6篇[5],而現在碩士學位論文研究高原訓練和代謝的增加到37篇和96篇。如今運動人體科學碩士學位論文在傳統研究領域更加深入,同時還有些新的研究內容不斷增加,如基因多態性與運動能力的關聯性研究、納米技術、蛋白質組學技術、中醫保健以及運動人體科學網絡教學平臺的建立等。不過,近年一些研究如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謝組學方法、自由基生物學等生物工程技術已應用于運動人體中,但碩士學位論文中還甚少涉及。
運動人體科學是體育教育訓練學和民族傳統體育學的基礎[6]。交叉和綜合選題成為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中的普遍現象,不僅涉及到同級學科不同方向之間的交叉選題,還涉及到同級學科之間和跨學科之間的交叉選題,使研究課題具有更強的生命力。因此,運動人體科學研究生在進行論文選題時要拓寬研究視野,突破思維局限,敢于創新呈現更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2碩士學位論文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是科研論文根據研究目的所選擇和組成的客體,本文通過對928篇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梳理,發現以動物模型為研究對象的有409篇,占44.07%;以運動員為研究對象208篇,占22.41%;以軍人、老年人、患病者等為研究對象的有104篇,占總數11.21%;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的有93篇,占10.02%;以少年兒童為研究對象有67篇,僅占總數的7.22%。
由此可見,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碩士學位論文以動物模型為研究對象最多,而以人體為研究對象的論文,選擇的群體相對廣泛,選擇研究對象最多的是運動員,其次是大學生,少年兒童相對較少。
3碩士學位論文研究方法
一門科學的發展依賴于研究方法手段,而研究方法的發展有利于該科學的發展,運動人體科學是體育科學中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它的發展直接影響著體育科學研究的進程,作為體育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它的發展同研究方法手段發展也是分不開的[7]。從本文分析的碩士學位論文看,大部分論文能夠從多層次、多角度、多學科的范圍研究問題,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獻資料法、調查法、實驗法、訪談法、測量法等,采用最多的是實驗法,這也符合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研究特點。而與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學位論文多采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等[8]不同的是運動人體科學論文的研究習慣以實驗為基礎,以客觀量化的數理統計為依據,以觀察法、訪談法、文獻資料法為輔助研究手段進行多種方法綜合運用的研究。
從質與量的角度可將研究方法分為比較、歸納、分類等的定性分析法,數理統計的定量分析法及運用數理統計而仍以定性方法研究的半定量分析法。在本研究中發現,運用定量分析法研究的學位論文占總數的63.79%,定性分析法研究占13.69%,半定量分析法研究占22.52%。其中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生物化學、體育測量與評價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法的分別占82.27%、80.53%、70.15%。結果充分體現研究論文多以定量數據分析為主。
4碩士學位論文的應用價值
動物實驗在生命科學、醫學等研究中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巨大作用,也成為生物學、醫學的一門主要研究方法,是探討生命奧秘、人類疾病機制及治療等不可缺少的手段。運動人體科學與生物學、醫學一樣,同屬于自然科學的分支學科。單從研究對象選擇可以看出,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多以動物實驗為主,大多數運動機制是在動物實驗中實現的。近年來,隨著基因技術的日益發展,各種基因表達形式也逐漸成為運動人體科學研究的熱點。
研究動物的優點在于動物具有廣泛的遺傳基礎,個體差異較大,在模擬人體運動的某些研究中是比較有用的,其實驗結果也帶有一般性和普遍性,尤其在選擇一些誘發性動物模型時,能夠在短期內復制出大量模型,并能嚴格控制各種條件,使復制出的模型運用于不同研究目的要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能正確的掌握和運用動物實驗方法,可使實驗者節省人力、物力和時間,同時還能獲得可靠的實驗結果,減少研究的盲目性。但動物實驗同時存在著很多缺陷。運動人體科學畢竟是要研究人運動的一些機能機制,動物的發生發展過程、運動特征及環境與所效仿的人類運動還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在體育領域中,從實用價值角度看,人體實驗的研究更能直接說明問題。
縱觀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的發展,根據科學研究的目的、任務和需要,運動人體科學碩士學位論文研究成果應多從研究人類運動的角度出發,將基礎理論研究合理運用到運動實踐中。
除了以動物模型為實驗對象外的519篇論文中,研究成果與競技體育有關的論文230篇,其中基礎性研究63篇,應用性研究119篇,開發性研究48篇,主要研究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與訓練監控,運動員身體恢復的手段和方法、新技術、特殊儀器應用于運動員訓練等。如低氧訓練是當前運動訓練研究的熱點之一,在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中有40篇論文與低氧訓練的機制及應用有關。
從多維角度思考,研究成果的“社會化”既是滿足社會需要的程度,也是衡量體育科學研究社會價值的最好尺度[9],在運動人體科學領域,除服務于競技體育研究范圍外,在全民健身范圍內,人類健康與健身運動領域也應得到重視,大眾體育的發展,必將接受運動人體科學理論的指導,并將體育納入“一級預防”的“預防醫學”框架之中。在我國推出《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建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的身體素質[10]。在運動人體科學碩士學位論文中與群眾體育有關的研究有115篇,占總數的22.16%,主要研究包括不同運動方式對人體身體形態、機能及身體素質的研究,各種力學負荷對人體運動功能的影響,慢性病患者的運動健身指導方案,“現代文明病”的根治及抗衰老與體育運動保健的研究,人體體質健康狀況及因素分析,不同人群運動健身的特點與方法,運動與營養膳食處方的指導等。
近年來我國的肥胖癥患病率呈上升趨勢,肥胖少年的增長比例更大,成為兒童時期一個重要的健康問題,兒童單純性肥胖可作為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等誘發因素之一。學校體育也成為現在體育科學研究的領域之一。學位論文的研究涉及到學校體育的有174篇,其中包括對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狀況、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狀況、不同運動對學生生理機能評定、體育院校學生專項教學訓練素質等。
5小結
運動人體科學是一門綜合應用性很強的學科,通過對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的分析,發現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研究生論文選題多以應用基礎研究為主,純基礎研究及開發性研究比例相對較少,選題方向不均衡,但隨著體育科學研究領域研究內容日益發展,創新性研究課題也將成為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選題的必然趨勢。
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對象大多以動物模型為主導,繼承自然科學研究傳統的研究模式,但為了能更好在體育運動領域發揮運動人體科學研究的作用,直接采用人體實驗將是運動人體科學應用于運動實踐的突破點。在設計實驗,采取合適的研究對象是科研論文成敗的關鍵,在碩士論文研究中應重點考慮如何將人體實驗與動物實驗的優勢相結合。
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研究方法,還是以傳統的實驗研究與定量分析法為主流驗證結論,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的多元綜合方法應用將在今后運動人體領域科學研究穩步發展,移植更新更有效的研究方法必將成為體育領域科學研究的重點。
從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整體分析來看,其學位論文的研究成果應用價值更多的還是局限在競技體育范圍內,應用于大眾運動健身以及學校體育領域相對較少。
參考文獻:
[1]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 2006-2007體育科學學科發展報告[R]. 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2] 黃漢升. 體育科學研究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王瑞元,周越. 體育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關系:現狀與展望[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11):1441-1445.
[4] 貝爾納J D. 科學研究的戰略[G]//科學學譯文集. 北京:科學出版社,1980.
[5] 張瑞華,朱晗,張哲,等. 對我國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研究生論文選題的分析[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9):1232-1234.
[6] 張雪霞. 從學位論文選題的跨學科現象看研究生的培養模式[J]. 體育學刊,2006,13(1):88-91.
[7] 黃翠,藏威,李國金,等. 運動人體科學研究方法的現狀及展望[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9,13(7):1367-1370.
[8] 方千華,黃漢升. 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生學位論文研究方法的調查與分析[J]. 體育學刊,2007,14(2):127-130.
一、體育教師在課程教學中自例信用
我國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一句名言:“教是為了不教。”這就要求教師把學生塑造成學習主體作為教學的重要目標。因此,體育教師在課程教學實踐中必須重視以下幾點:
(一)教師不僅是知識技能的傳授者,更應是促進者
多少年來,教師的功能就是把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在教學中通過示范、講解、統一練習要求、糾正錯誤動作、統一掌握標準來促使和檢驗學生掌握必要的動作和技能。而新的課程標準要求:首先是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繼而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角色的轉變,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滿足學生的需要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應突出組織、幫助、鼓勵、引導和促進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運動技能的掌握,從而在實際運用中逐步改善和提高。
(二)教師不應是學生個的約束者,而應是啟迪者
體育與健康教學活動是在一個特定的氣氛和環境中進行的,教學的物理環境、社會環境、心理環境等無時無刻都影響著學生個的各個方面,作為教師,應了解和尊重學生的學習實際,關注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傾聽學生的呼聲,理解學生的需求,并利用教師自身學識、能力、個人魅力等因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還要勇于丟下架子,真正走到學生中去,向學生學習,達到生與生、師與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師生形成“學習共同體”,從而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目標和價值。
二、體育教師的基本素質要求
新的課程標準豐富了課程教學的理念、內容和形式,體育教師更應強化以下幾項基本素質:
(一)語言方面:體育與健康教學過程的特點是需要通過教師的講解、示范或媒體表象,然后學生進行系統練習,通過評價、游戲、競賽等方式檢驗教學效果。語言講解是教學的首要手段,但根據體育與健康教學特點,應力求簡明、清楚、概括性強;教師的語言要有一定的號召力和感染力,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敢于嘗試練習,勇于參與練習;教師的語言要能向學生傳遞和滲透愛的信息,要讓學生感受到關心和愛護,從而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在教學中用清晰的口令引導教學活動和練習過程,能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從而高效地實現教學目的。
(二)行為方面:教師在課堂上營造出一種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并用準確、優美的示范動作,參與到學生練習中去,為學生樹立一個榜樣,身教重于言教,把學生的目光吸引過來,不知不覺地參與到你的教育教學活動中。
(三)儀表方面:包括容貌、姿勢、風度等方面。教學行為要舉止大方,穿戴也應適合體育教學的要求,儀表端莊,而令學生“神往”,既為學生起表率作用,又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感悟。
(四)教態方面:教態是教師教學綜合思想素養的體現。如講解是否認真、全面、細致,示范是否準確,有美感,指導是否有耐心、深入、熱情,對學生是否能全面關心愛護,教法是否多樣靈活等,教師的教態要適應新時代中學生的特點。
(五)教風方面:教師不論遇到任何情況,如自身健康原因或因惡劣氣候條件等,均應精神飽滿地上好每一節課,給學生一種健康快樂蓬勃向上的影響力。同時引入競爭意識與團結協作精神,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意識與學風。教學活動中應主動耐心地關愛每個學生,讓所有學生一道為他們的每一次成功,每一點進步而歡呼雀躍。
(六)信息素養方面:教師不僅應會使用多媒體教具為教學服務,使學生樹立用網絡等信息技術獲得體育知識和信息,欣賞體育健康之美的意識,還應逐步提高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結合的能力,不斷更新知識,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
三、體育教師應不斷總結經驗,認真撰寫論文,努力提高教育教學研究的素養
體育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不斷總結工作過程中的成敗得失,認真撰寫教學論文,從而不斷提高教科研素養。只有這樣才能:
(一)有利于激發體育教師的工作熱情,鞏固專業思想。從事論文撰寫可使體育教師從“單調乏味”的體育教學和運動訓練中發現新的知識和奧秘,產生新的靈感和創造,充分體驗到探索研究的樂趣,從而激發熱情,堅定信念,牢固確定終身從事體育工作的專業思想。
(二)有利于體育教師不斷學習,更新知識。體育教師為了從事體育論文的撰寫,必須查閱大量相關的文獻資料,了解各方面的新信息,因而,撰寫論文是體育教師更新知識的重要方法和途徑之一。
關鍵詞:研究生;生活現狀;建議
一、研究生的現狀分析
目前,已經有了很多對于研究生群體現狀的調查和分析[1]~[2],其結果顯示研究生群體大多缺乏積極性,表現在:對體育鍛煉的不積極,對學術研究的不積極,以及缺乏創新意識。
(一)研究生身體狀況令人擔心。研究生對于體育鍛煉知識了解不多,對于學校提供的體育設施不會充分利用。對自己身體健康狀況關注度低,晚睡晚起的作息習慣危害健康。其原因在于,研究生對于事情缺乏積極性,不會合理利用時間。
(1)研究生中普遍存在作息時間不正常的現象。研究生所受的有形管理較少,自由度交大,作息上不大正常。不正常的作息習慣必然對身體健康不利。(2)影響研究生正常作息的最大原因是電腦的不合理使用,有些高年級的研究生在使用電腦上已經到了通宵達旦的地步。(3)群眾性的研究生體育活動開展得很不夠,研究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在研究生中開展群眾性的體育活動并不容易,校研究生會在這方面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其效果可想而知。
(二)對學術研究缺乏積極性。研究生在校學習的除了學習書本知識外,其他主要工作就是學術研究。隨著研究生的擴招,不少學生選擇讀研究生的目的就是拿個文憑,對于學術研究不夠熱心,不夠嚴謹,缺乏動力。其原因在于對學術論文的意義認識不足, 缺乏嚴謹的學術態度。
(1)很多研究生對學術論文的意義認識不足,往往只是為了拿學位而被迫撰寫和。同時,一些研究生在就業壓力之下,心態浮躁, 撰寫論文時隨意選題,文章內容膚淺,甚至于在網上下載或購買論文以應付畢業、拿學位的要求。(2)理論知識素養不高。在研究生階段,大部分學生都是剛剛涉足自己所研究的領域,往往缺乏相關研究方向的知識積累,理論基礎不牢靠。這不僅會導致研究生在實際工作中走很多彎路,浪費實驗資源和寶貴的時間,也會使他們的學術論文存在很多漏洞、缺乏說服力。
(三)在校研究生的創新意識不強。《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明確規定“碩士應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創新意識作為創新能力的基礎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尤為重要。而在當今研究生中,只有少數有自覺地創新意識,大部分是模仿意識多余創新意識,更有一小部分沒有創新意識,完全按老套路。基于這些現象現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二、激發研究生學生積極性的幾點建議
(一)研究生身體健康突出問題的解決。(1)高校后勤部門應當加強對研究生作息的管理,并為其提供良好的餐飲服務。在低年級中,研究生作息上的不正常現象就已存在,而在高年級中則較為嚴重。為此,高校后勤部門必須加強對研究生宿舍的管理,制定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確保研究生有充足的睡眠休息時間,實現作息的正常化。(2)高校應當經常在研究生中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體育活動,努力組織研究生來參加。校研究生會既要搞好本校研究生群眾性體育活動的策劃工作,注重體育運動的趣味性 ,又要加強與兄弟院校在這方面的交流 ,以便取人之長為己所用。
(二)激發研究生學術研究的積極性。(1)研究生們應樹立崇高的學術理想。科學工作者要具有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氣。學術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追求真理,研究生更應當樹立崇高的學術理想,決不能只是為了混個學位去應付發表學術論文的要求。因此,高校在研究生入學時就要重視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術觀念和學習態度,教育研究生要淡泊明志、志存高遠,要勇于追求真理,嚴格遵守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加強學術自律意識,為學科專業的發展而勤奮努力。(2) 強化文獻閱讀,加強理論基礎。在研究生階段,學生首先要打好專業知識的基礎,然后再進一步確定研究方向,最后根據所選定的研究方向確定自己的研究課題。正確引導并加強研究生對相關理論文獻的閱讀,對其學術論文的撰寫有著重要的意義。(3)掌握正確的科研方法和論文寫作方法。學術論文的論點必須建立在科學的論據和事實之上,不能憑空產生。研究生要從事科學研究,獲取科學的數據和事實,進而寫好學術論文, 需要的是方法論的指導。這就要求高校為研究生開設與其學科專業的研究方法緊密結合的科學方法論課程或講座,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科研方法。(4)加強寫作能力訓練, 保持寫作熱情。提高學術論文的綜合寫作能力是提升論文質量和發表數量的關鍵。科學研究的最高境界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三)激發學術創新精神。對伽利略提出的測定光速問題,愛因斯坦曾評價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學術研究的本質就是創新。高校是學術創新的重要領域,而研究生是學術創新的生力軍。因此,研究生要克服浮躁心態,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學術研究能力。
參考文獻:
關鍵詞:極限運動游樂性極限運動運動項目
1 前言
極限運動是風靡世界的新型的體育運動形式。而游樂性極限運動更受青少年朋友所喜愛,它的運動特點迎合了現代人最大限度的表現自我、實現自我,并從中得到愉悅感和成就感的本質特征。同時由于游樂性極限運動項目的難度較低和娛樂性更強,近幾年便以一種不可阻擋的發展速度征服了青少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及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和消費意識的覺醒,游樂性極限運動的娛樂性和挑戰性更會讓人們所追捧和喜愛。
2國內外(游樂性)極限運動的研究現狀
2 .1國內外極限運動的發展與研究現狀
國外主要以美國為主對極限運動的各方面研究較成熟。關于國內對極限運動的研究,目前都集中在宏觀研究上,大家都從極限運動的概念、發展的源頭、傳播的途徑和發展興起的原因等對其進行不甚詳細的總結。
極限運動通常來說是指高度地調動人自身的潛能,同時運用一些裝備和器械所進行的,富于技巧并帶有一定冒險的運動。比如高山探險、攀巖、漂流等。[1]鄭浩然、劉嘉麗認為極限運動追求的不是用人體的生理極限去破記錄和獲得獎牌,而是完全屬于個人身心的成就感、刺激感和滿足感,實際上它追求的主要是一種心理的極限,一種超越自己感覺閾限的感覺。[2]
由于其文化發展的歷史較短,目前沒有統一的概念。如果把極限運動于大眾化的社會體育比較,前者對參與者的身體狀況和技術水平的要求比后者的要求要高的多,并不是所有年齡段,所有性別的人群都能參加的。因此,極限運動決不會是“大眾化”。謝彌青對極限運動的認識多了“冒險性”一詞,本人認為非常可取。王米娜、舒盛芳(2006)認為極限運動是特定人群參與的、個性化的、充分調動心理生理潛能的、帶有冒險性質的休閑運動。[3]根據前面的有關理論,本文對極限運動定義為特定人群參與的,能充分發揮自我生理和心理潛能,從而體驗到極大幸福感和愉悅感,完成了自我價值的實現的一種休閑運動。本文研究的極限運動范圍為活動場所固定的主要分布在大型的主題公園,分為游樂和游藝兩種項目,并且有專門參加過安全培訓的工作人員,為活動提供了更安全的保障。本文研究的極限運動,它的范圍縮小很多了,便于研究。
從極限運動的微觀研究,、張建兩人作為中國極限運動的專家對極限運動從最初的概念解釋道各個項目等都做了非常詳細的解釋。[4]
現在研究的不足:研究數量很少,研究內容太寬泛,大都集中在文獻研究,就是概念介紹、發起原因和項目介紹上,都與傳入中國的時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國對于極限運動的研究尚在引進階段,缺少對此項運動的實際需求的研究,也缺乏從實際需求到理論構建全面的。完整的、系統的研究。更缺乏結合我國的實情進行實證研究和從體驗的角度來論述更少。
2.2 國內外(游樂性)極限運動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
國外許多學者對于極限運動的研究較多,但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探討參與游樂性極限運動很少,本文從體驗的角度并參考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研究來進行相關研究。體育運動對心理健康積極影響的研究較多,而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研究較少,關于極限運動對心理艱健康的研究則很少。
縱觀近年來我國有關學者對于心理健康與體育運動的關系研究,國內學者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獻綜述和實證研究,其中使用文獻綜述法較為普遍。主要從研究的對象、研究測量工具選擇等方面來研究。論文參考網。國內大量研究認為體育運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是積極的。蘇英認為通過體育運動可以治療身心疾病、可以鍛煉學生的意志、可以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可以消除疲勞、改善影響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5]但是也有些人研究表明,體育運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如;李國金等人認為對于本身身體素質不好而又不敢通過運動來放松,由于評價標準單一造成的經過努力分數卻不理想以及那些因運動造成傷病的同學來說,卻會對身心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6]
目前參與游樂性極限運動的人數逐年增多,特別是青少年的參與人群尤為明顯,這跟青少年閑暇時間的增多和他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是分不開的。但是參與游樂性的極限運動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有待于進一步分析和研究。
2.3 極限運動的定義及項目分類
極限運動是一種強調人與自然的融合,通過對運動器具的掌握和控制,最大限度的發揮生命潛能,在挑戰自我和自然的過程中,獲得身心健康愉悅,滿足新鮮刺激感,實現個人價值的新興休閑運動。極限運動迎合了現代人特別是青少年走向自然、尋求刺激、實現自我的需要,因而又被稱為區別于傳統健身與競技體育的“另類體育”。最常見的極限運動分類方法是季節和空間分類。(一)按季節分類。夏季項目主要有滑板、單排輪滑、速降單排輪滑、小輪車特技、極限攀爬、空中沖浪、水上運動等。論文參考網。冬季項目主要有滑板滑雪、雪地自行車、攀巖、滑雪等。(二)按空間分類。水上項目有滑水、潛水、激流皮艇、摩托艇、沖浪等。陸上項目有街區特技、滑板、攀巖等。空中項目有蹦極、空中沖浪、滑翔傘、懸崖跳水等。[7]
2.4 游樂性極限運動的定義及項目分類
本研究依托馬斯洛高峰體驗理論和體驗式學習理論,參考前人對極限運動的定義和分類,筆者認為游樂型極限運動是特定人群參與的,能充分發揮自我生理和心理潛能,在挑戰自我和自然的過程中,獲得身心愉悅,滿足新鮮刺激感,最后實現個人價值的一種情感體驗。本的游樂性極限運動范圍為活動場所固定的主要分布在大型的主題公園,分為游樂和游藝兩種運動項目,并且有專門參加過安全培訓的工作人員,為活動提供了更安全的保障體系。主要項目有:過山車、摩天輪、蹦級等運動項目。游樂性極限運動與極限運動的比較中可以看出游樂性極限運動的參與者范圍更廣更大,項目的難度系數和不利的安全因素大范圍降低,這樣有利于項目的開展和發展。
3 結語
游樂性極限運動風靡世界,雖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教猛,參與者逐年上升,特別是像嘉年華這樣大型游樂場的項目更加受到青少年的喜愛。但是目前對于這類項目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研究數量很少,內容也不寬泛,大都集中在文獻研究。這與游樂性極限運動剛傳入中國的時間有著密切的關系,缺乏對此類運動的實際需求的研究,也缺乏對此類運動實證的研究。論文參考網。目前,對此類活動運動前該做些哪些準備活動,運動頻率多少比較適宜,適不適合青少年朋友的參與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
[1] 謝彌青.極限與極限運動.體育大看臺.
[2] 鄭浩然.廣州、深圳極限運動(B3街道項目)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5):136-137.
[3] 王米娜、舒盛芳.我國可開展極限運動的研究綜述.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6,(4).
[4] 張健、.極限運動中國學校體育,2002,(1);48-49.
[5] 蘇英.大學生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3.
[6] 李國金等.體育運動對心理健康的正負效應.四川體育科學,2007,12(4).
[7] 胡小明等主編.體育休閑娛樂理論與實踐.高等教育出版社:239-240.
中國期刊投稿熱線,歡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論文我們會在2個工作日之內給予辦理審稿,并通過電子信箱通知您具體的論文審稿及發表情況,來信咨詢者當天回信,敬請查收。本站提供專業的服務和論文寫作服務,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快速發表。
【摘要】充分利用電教手段, 能成功突破教學中的難點, 突出重點在體育教學中, 由于學生身體素質和技術技能水平的限制, 許多教學內容所涉及到的技術動作難以掌握和完成。
【關鍵詞】充分利用電教手段、突破教學中的難點、突出重點在體育教學中
【本頁關鍵詞】 職稱論文投稿、職稱、省級國家級期刊快速發表
【正文】
三、充分利用電教手段, 能成功突破教學中的難點, 突出重點在體育教學中, 由于學生身體素質和技術技能水平的限制, 許多教學內容所涉及到的技術動作難以掌握和完成。如果利用電教手段可以充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縮短學生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發展, 達到“啟其所感, 導其所難”的目的。也為開發學生的智能、培養學生能力, 提高單位時間內的教學效果提供了技術保障。例如, 在學習“挺身式跳遠”一節時, 僅靠體育教師課堂上瞬間的幾次示范, 學生很難觀察和模仿這一動作。如果通達VCD、錄相機把優秀運動員比賽練習的動作慢放出來, 可以讓學生利用充足的時間去觀察和模仿這一動作。然后把助跑踏跳、騰空滑翔、展腹挺胸、緩沖落地四個要點分別定格播放或回放。同時教師結合畫面, 恰到好處的分析講述, 從而突出了教學中的空中展腹挺胸的重點, 突破了助跑踏跳的難點, 存在的問題也迎刃而解。
四、利用電教手段, 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陶冶情操從美學角度講, 體育本身就是審美意識的物態化。它有著強烈的美感和價值, 像韻律體操、各種運動技能技巧、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武術課的學習都需要教師自身示范動作, 作為媒介來塑造美的形象。然而體育教學內容之多, 而且技能之大, 又是大多數體育教師難以樣樣精良做到的。如果使用電教手段, 就可以真實的反映出體育教學中的各種技能技巧, 可較好的幫助引導學生去感知、體驗、欣賞及評價。如在藝術體操的教學中, 許多學生只是機械的模仿學習, 不能真正地領悟其中美的價值。如果通過有計劃地、有組織地使用電教手段進行教學, 讓學生觀看藝術體操錄像, 同時加上體育教師的技術指導, 學生們就逐漸領悟了其中美的內蘊, 陶冶了情操,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 同時他們的動作也顯得舒展、大方并初具欣賞韻味了。
五、通過體育比賽觀看, 提高學生體育素養和體育欣賞水平觀看體育比賽, 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運動美的欣賞, 運動美的欣賞包括動作美的欣賞、技術美欣賞、戰術美欣賞、風格美的欣賞, 風格美又包括思想風格美和技術風格美, 同時還可以感受到身體美的欣賞, 體育運動能塑造健美的人體, 而健美的人體又能給人以美的精神享受, 身體美又包括健康美、強壯美、體態美、體型美、素質美、風度美。通過觀看世界大型體育比賽不但可以得到美的享受, 同時可以提高體育欣賞水平, 了解到自己感興趣項目的發展方向和新的技術、戰術的產生和運用。對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習慣有更好地牽引作用。六、結束語綜上所述, 在體育教學中, 體育教師要正確對待諸多不利因素,處理室內理論課與實踐課的關系, 從而合理使用電教手段,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提高學習時間的利用率, 優化教學環境。同時, 對每位從事體育教學的教師來說, 都要不斷學習,科學的電教手段, 從而使體育教學能有更為廣闊發展前景。作為學校的管理者也應該在這方面投入適當的資金, 為體育電教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
【文章來源】/article/66/4386.Html
【本站說明】中國期刊投稿熱線:專業致力于期刊論文寫作和發表服務。提供畢業論文、學術論文的寫作發表服務;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以及寫作輔導。 “以信譽求生存 以效率求發展”。愿本站真誠、快捷、優質的服務,為您的學習、工作提供便利條件!自05年建立以來已經為上千客戶提供了、論文寫作方面的服務,同時建立了自己的網絡信譽體系,我們將會繼續把信譽、效率、發展放在首位,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聯系電話: 13081601539
客服編輯QQ:860280178
論文投稿電子郵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郵件標題格式:投稿刊物名 論文題目
如:《現代商業》 論我國金融改革及其未來發展
聲明:
本站期刊絕對正規合法
并帶雙刊號(CN,ISSN),保證讓您輕松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