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民營企業調查報告

民營企業調查報告精品(七篇)

時間:2023-02-27 11:20:3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民營企業調查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民營企業調查報告

篇(1)

2004年,民營企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超過60%;吸納就業人口超過1億;民營工業企業完成規模以上的工業增加值以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的一半以上;各類民營企業已經實現了我國70%以上的對外出口;在全社會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方面,各類民營企業的投資比重也超過了40%。

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近兩年我國經濟連續保持9.5%的高速增長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由于經濟增長方式的粗放,以及經濟增長對投資、出口的過分依賴,經濟運行中資源、環境的制約日漸突出,中外貿易磨擦不斷加劇。為此,今年以來中央在繼續加強宏觀調控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了要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

在新的形勢和政策影響下,民營企業的發展情況如何,民營企業經營者對當前宏觀經濟走勢的信心如何,對國家宏觀政策和改革發展戰略有何意見和建議,受到社會各界包括政府決策部門的廣泛關注。為全面了解上述情況,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依據,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2005年8月至10月,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會企業委員會與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共同組織實施了“2005·中國民營企業經營者問卷跟蹤調查”。

本次調查以民營企業法人代表為調查對象,按行業進行分層隨機抽樣。調查采用郵寄問卷的方式進行,于8月10日發放問卷5000份,截止到9月20日共回收問卷1256份,其中有效問卷1207份,有效回收率為24.1%。通過部分未填寫問卷與填寫問卷企業的對比分析,未發現存在系統偏差。

本次調查主要涉及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批發零售業、房地產業、住宿和餐飲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行業,上述行業的企業所占比重分別為:70.5%、3.2%、1.7%、12.9%、3.1%、1.1%、2.2%。從企業的地區分布看,東部地區占65.6%,中部和西部地區分別占20.2%和14.1%。從企業規???,大、中、小型企業分別占6.8%、47.2%和46%。

本次調查的民營企業經營者96.3%為男性;平均年齡為48歲,其中45-54歲比重占四成,44歲及以下占1/3,55歲及以上占1/4;文化程度為大專及以上的超過3/4,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占1/3;所學專業為管理類的接近一半,為經濟類的接近1/3;職務為企業董事長或總經理、廠長、黨委書記的占94.5%,其他職務的占5.5%。

一、經營現狀及發展趨勢

1、總體經營狀況趨于好轉、未來走勢謹慎樂觀。

關于企業目前經營狀況,調查結果顯示,44.7%的經營者認為企業經營狀況“良好”,43%認為“一般”,12.3%認為“不佳”,認為“良好”的比認為“不佳”的多32.4個百分點,這一結果比2004年的水平高3個百分點,表明民營企業經營狀況總體趨好。

與去年類似,不同類型的企業景氣狀況呈現明顯的差異,且今年的差異更為明顯,主要表現為東部地區好于中西部地區;大中型企業好于小型企業。

從不同地區看,調查結果顯示,東部地區經營者認為企業經營狀況“良好”的比認為“不佳”的多37個百分點,而中、西部地區分別為22和26個百分點左右,前者比后者多11~15個百分點。與去年相比,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企業在發展上的差距仍呈擴大趨勢。

從不同規模看,規模越大,經營狀況越好。調查結果顯示,大型企業經營者認為企業經營狀況“良好”的比認為“不佳”的多49個百分點,中型企業多38個百分點,小型企業多25個百分點。

從不同行業看,今年企業經營狀況的差異明顯,與2004年相比也有一些新的變化。近年來的能源緊張造成的油、煤漲價使采掘業一直保持良好的經營狀況;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結構的升級促進了住宿、餐飲、租賃、商務服務等服務業的發展。出口的增長給服裝、電子等行業的企業帶來了更多機會。

調查結果顯示,采掘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以及制造業中服裝、化工、有色、金屬制品、電氣機械、電子及通信設備等行業經營狀況良好,認為企業經營狀況“良好”的比認為“不佳”的多40個百分點以上。

與此相反,受宏觀調控影響較大的房地產企業當前經營狀況差于2004年,認為經營狀況“良好”的企業經營者比認為“不佳”的只多8.1個百分點,比2004年的結果少24個百分點;鋼鐵行業也由2004年的44個百分點降為目前的28個百分點。

2、產銷形勢較好,但產品價格下跌,成本上升,盈利略受影響。

關于企業目前的產銷形勢,調查結果顯示,半數左右的經營者認為企業的生產(服務)量增加,比認為減少的多近30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的調查結果大體相同,呈現穩定增長的態勢。

從產品銷售價格情況看,超過四成的經營者認為價格下跌,比價格上升的比重高20個百分點,明顯高于去年5個百分點的水平,一方面反映市場競爭的激烈,另一方面也說明目前市場的需求并不太樂觀。

分行業看,反映今年產品銷售價格上升的主要是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而房地產業、住宿和餐飲業等服務行業、制造業銷售價格則普遍下滑。

與此同時,由于受能源漲價等因素影響,超過3/4的企業經營者認為企業成本上升,比認為成本下降的多71個百分點。

在成本上升、價格下跌的擠壓下,民營企業今年的盈利情況受到一定的影響。調查結果顯示,52.2%的企業經營者認為企業盈利情況“好”(包括“非常好”、“比較好”、“有些好”),比認為“差”(包括“非常差”、“比較差”、“有些差”)的多4.4個百分點,比去年減少3.4個百分點;其中認為“非常好”、“比較好”的比去年減少7.8個百分點。

3、預期比較樂觀,未來投資信心依然較強。

盡管面臨成本上升、價格下跌的不利因素,民營企業經營者仍對未來表現出樂觀的預期。調查結果顯示,35.4%的民營企業經營者認為四季度企業經營狀況將“好轉”,57.0%認為“不變”,7.6%認為會“惡化”,認為“好轉”的比認為“惡化”的多27.8個百分點,與去年大體相當,比國有企業高13個百分點。

從從業人數的安排情況看,調查結果顯示,41.5%的民營企業經營者計劃在近期“增加”企業的從業人員,46.3%計劃“不變”,19.6%計劃“減少”,計劃“增加”的比計劃“減少”的多近30個百分點。而從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情況看,計劃“增加”的與計劃“減少”的均為22%左右,也就是說不能凈吸納社會就業人員。調查表明,民營企業已成為解決社會就業問題的主要渠道。

從投資計劃情況看,調查結果顯示,61%的民營企業經營者表示未來計劃投資額將“增長”,13%表示會“減少”,表示“增長”的比表示“減少”的多48個百分點,這一結果比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高11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中、西部地區的民營企業的投資熱情顯得比東部地區高,表示未來投資額會“增長”的比表示會“減少”的分別多54、50和45個百分點。

關于民營企業經營者有投資意向的地區,調查結果顯示,“長三角”地區為首選的地區,選擇比重為38.8%;其次為西部地區,選擇比重為29.1%;其他地區按投資意向的選擇比重大小排序依次是:中部地區(19.8%)、“環渤海”地區(17.2%)、“珠三角”地區(16.3%)和東北老工業基地(13.2%)。其中,近半數(47.2%)的東部地區民營企業經營者選擇“長三角”為首選的投資地區,選擇其他地區的比重差異不大;中部地區民營企業經營者主要選擇中部地區(32.8%)、西部地區(27%)和“長三角”地區為計劃投資的地區;西部地區民營企業經營者則非常集中地選擇西部地區為計劃投資的地區,選擇比重接近七成,選擇其他地區比重較大的是“長三角”地區(21.2%)。

二、產品出口情況

1、民營企業出口比重上升。

自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W TO之后,我國的對外貿易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尤其是近兩年(2003、2004)進出口總額年增長率分別高達37.1%和35.7%,今年1~8月為23.5%,其中出口仍達到32.2%的高增長。對外貿易的迅速發展有力地促進了民營企業的發展。

調查結果顯示,47%的民營企業有產品出口;有產品出口的企業中出口額占銷售收入一半以上的民營企業超過三成;與去年同期相比,37%的民營企業產品出口量“增加”,比“減少”的多14個百分點。

民營企業出口狀況有明顯的地區差異,其中東部地區55%的民營企業有產品出口,中、西部地區有產品出口的民營企業比重分別為30%和33%;與去年同期相比,東部地區民營企業中的42%出口量“增加”,比“減少”的多21個百分點,而西部地區出口“增加”的僅占27%,與出口“減少”的比重相同,中部地區出口“增加”的僅24%,反而比出口“減少”的少4個百分點。

2、中外貿易摩擦對部分行業的民營企業有較大影響。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持續快速發展以及貿易總量的迅速擴大,與主要貿易伙伴的貿易摩擦也越來越多。

中外貿易摩擦對民營企業的出口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半數的民營企業經營者認為今年以來歐美與中國的貿易摩擦對企業產品出口有影響,其中認為影響“很大”和“影響較大”的分別為3.5%和11.9%,認為“略有影響”的為35.4%。

分行業看,認為影響“很大”或“影響較大”的企業的比重較高的主要包括化纖(50%)、紡織(42.5%)、服裝(26.7%)、橡膠(25%)、鋼鐵(20%)等行業。貿易摩擦對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的電子及通訊產品的出口廠家影響不太明顯,7成經營者認為“沒有影響”。

三、發展中的問題與障礙

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轉型從兩方面促進了民營企業的迅速發展。同時,由于目前經濟體制尚處于轉型期,傳統體制的束縛尚未得到徹底清除,民營企業發展基礎的薄弱也決定了其發展過程中會遭遇各種困難、問題和障礙。此次調查顯示,目前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融資困難、人才短缺、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管理水平落后是民營企業發展遇到的主要障礙。

關于什么是民營企業發展中遇到的主要障礙,調查結果顯示,3/4的民營企業經營者選擇了“融資困難”,是所有選項中選擇比重最高的,中西部地區選擇“融資困難”的比重更是高達八成。

除了融資難外,民營企業當前遇到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提高發展水平問題。調查結果顯示,關于當前民營企業發展中遇到的主要障礙,66.8%的民營企業經營者選擇了“人才短缺”,55.6%選擇了“科技創新能力不強”,52.2%選擇了“管理水平落后”,47.5%選擇了“民營企業經營者素質有待提高”(見表10)。

2、民營企業外部信用環境、經營者人身安全保障、公平國民待遇方面亟待進一步改善。

盡管近年來民營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有了比較大的改善,但與民營企業經營者的期望還存在一定距離,尤其在外部信用環境、經營者人身安全保障、公平國民待遇方面需加強改善的力度。

關于外部信用環境,調查結果顯示,29.2%的經營者認為比去年“好轉”,53.4%認為“未變”,17.4%認為“惡化”,認為“好轉”的比認為“惡化”的多11.7個百分點,比去年的調查結果減少8個百分點。

關于民營企業經營者人身安全狀況,調查結果顯示,27.2%的經營者認為比去年“好轉”,50.6%認為“未變”,22.2%認為“惡化”,認為“好轉”的比認為“惡化”的僅多5個百分點。調查表明,在目前社會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情況下,如何保護好民營企業經營者的積極性,避免其在人身安全方面受到侵害,應引起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

近年來,民營企業對打破壟斷,放寬市場準入限制,真正實現公平國民待遇的期望越來越高。關于公平國民待遇,調查結果顯示,21.7%的企業經營者認為比去年“好轉”,63.7%認為“未變”,14.6%認為“惡化”,認為“好轉”的比認為“惡化”的多7.1個百分點,比去年的調查結果減少15個百分點。

關于市場準入限制,調查結果顯示,34.5%的企業經營者認為比去年“好轉”,57.5%認為“未變”,8%認為“惡化”,認為“好轉”的比認為“惡化”的多26.5個百分點,比去年的調查結果減少10個百分點。調查表明,在放寬市場準入限制,實現公平國民待遇方面,民營企業經營者還抱有更大的期望。

3、資源瓶頸制約尤其是能源緊張狀況依然比較嚴重,民營企業發展方式亟待向集約型轉變。

中國是一個人均資源十分貧乏的國家。近年來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資源瓶頸約束也越來越顯著。始于2004年的宏觀調控旨在控制經濟呈現的過熱的趨勢,并力圖通過轉變增長方式來緩解資源壓力。從一年多以前鋼材市場及“煤、電、油、運”普遍緊張的情況看,目前形勢發生了一些變化。

調查結果顯示,有一半(49.8%)的民營企業經營者認為目前鋼材市場的緊張狀況“趨于緩和”,36%認為“變化不大”,僅5.6%認為“更加嚴重”;29.1%認為目前電力緊張狀況“趨于緩和”,44.1%認為“變化不大”,25.4%認為“更加嚴重”;12.2%認為目前煤炭緊張狀況“趨于緩和”,35.6%認為“變化不大”,39.5%認為“更加嚴重”;4.1%認為目前成品油緊張狀況“趨于緩和”,22.4%認為“變化不大”,69%認為“更加嚴重”;12.5%認為目前鐵路運輸緊張狀況“趨于緩和”,53.5%認為“變化不大”,17.4%認為“更加嚴重”。

調查表明,民營企業經營者認為經過宏觀調控,鋼材市場緊張狀況明顯趨于緩和,電力有趨于緩和的跡象,鐵路運輸與去年情況相比變化不大,而能源緊張尤其是成品油緊張狀況有增無減

民營企業在對經濟的快速增長做出重要貢獻的同時,也加大了資源的壓力。調查結果顯示,與2004年相比,34.5%的民營企業經營者認為單位產出的能源投入“增加”,比認為“減少”的多近10個百分點;36.7%的民營企業經營者認為單位產出的原材料投入“增加”,比認為“減少”的多近20個百分點;19.7%的民營企業經營者認為單位產出的用水投入“增加”,與認為“減少”的大體相等。以上結果表明,民營企業發展方式亟待實現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四、對宏觀經濟政策和改革的意見建議

1、多數民營企業經營者認為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松緊度比較合適或略顯偏緊。

經過一年多的宏觀調控,部分行業投資過熱的現象明顯得到緩解,經濟呈現出高增長、低通脹的良好形勢。與此同時,由于消費品價格漲幅的持續下滑,企業利潤增長速度的連續放慢,宏觀經濟政策是否應做適當調整以防出現可能的通貨緊縮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本次調查從民營企業經營者自身的角度對當前的宏觀調控政策的松緊程度進行了評價。調查結果顯示,36.9%的民營企業經營者認為目前的宏觀調控政策“偏緊”,39%認為“合適”,24.1%認為“偏松”,認為“偏緊”的比認為“偏松”的多12.8個百分點。

調查表明,總體來看,民營企業經營者認為目前的宏觀經濟政策比較合適,略顯偏緊,希望在繼續保持目前穩定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基礎上,適時適度放松政策操作的力度。

2、房地產調控初見成效,預期房地產價格穩中趨升。

今年以來,宏觀調控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采取多項措施控制因部分地區不斷飆升的房地產價格引發的房地產熱。民營企業經營者對房地產調控的成效給予了積極的評價。

調查結果顯示,民營企業經營者認為成效最明顯的措施包括“限制房地產開發貸款”(45.6%認為“非常有效”,43.5%認為“比較有效”)和“限制新房轉手交易”(42.9%認為“非常有效”,41.9%認為“比較有效”);其次是開征房地產稅(24.1%、55.4%)和“增加信息透明度”(24.1%、53.1%);再次是“提高房貸利率”(12.3%、57.6%)和“增加土地供應”(21.9%、44.7%)。

盡管房地產調控已取得明顯成效,民營企業經營者仍預期房地產價格呈上升趨勢。調查結果顯示,49.2%預期2006年所在地區房地產價格將“上升”,37.5%預期“持平”,13.4%預期“下降”,預期“上升”的比預期“下降”的多36個百分點。分地區看,中西部地區經營者預期所在地區房地產價格將上升的比重分別為57.4%和54.2%,明顯高于東部地區的45.7%。

為了進一步了解目前房地產市場的現實需求,本次調查還了解了民營企業經營者“所熟悉的人當中最近一年內購買住房的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八成民營企業經營者反映其熟悉的人當中最近一年內購買了住房,其中76.8%的被購房屋目前用于“自住”,13.5%用于“出租”,9.6%處于“閑置”狀態。調查表明,總體來看,目前我國的房地產市場有著比較旺盛的現實需求,買房投資或投機的比重并不高。房地產業仍將是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推動力量。

3、經濟體制改革成效明顯,對政府轉變職能期望較高,希望金融、財稅體制改革取得突破。

近年來,在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改革也在不斷深入,圍繞著市場化、法治化的各項改革逐步進入關鍵時期。本次調查請民營企業經營者對目前進行的一系列經濟改革進行評價。

篇(2)

1、浙江民營企業的總體現狀

在改革開放中先行一步的浙江,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民營經濟大省。全省民營企業已突破20萬戶,注冊資本超過1600億元,其中注冊資本百萬元以上的達2.46萬家,年銷售額超億元的民營企業數居全國首位。2004年,浙江全省個體私營經濟增加值達2935億元,加上其他混合經濟成分占全省GDP的比重為51.4%;2005年,全省平均每天新增私營企業138家。浙江省工商業領域的非國有經濟的比重已經從1978年的38.7%上升到目前的95%以上。在浙江省工商業聯合會的全部5萬多名會員中,非公有制經濟的會員占總數的約56%。(數據來源:浙江民營企業考察報告――對千家浙江民營企業的問卷調查[R],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12)

2、浙江民營企業的總體發展水平

(1)浙江民營企業的競爭力強。浙江省的民營企業在全國民營企業中有著很強的代表性,同時也有著很強的競爭力,競爭力可以有以下數據具體說明(2005年數據):183家民應企業入選中國民企500強,居全國第一;民營企業品牌競爭力50強,浙江省擁有23席;43家企業入選全國500強,居全國第四;61家企業入選全國制造業企業500強,居全國第一。

浙江省有兩家民營企業進入前10強,分別是第6位的光廈控股創業有限公司和第9位的UT斯達康通訊有限公司。浙江省民營企業在全國500強中的數量一直處于第一位,占全國的比重從1999年的24%上升到今年的36.6%。

(2)民營企業發展迅猛,規模不斷擴大,經濟總量急速增長。我國上規模民營企業數量位居前三名的省市是浙江省(33%)、江蘇省(21%)、山東省(9%),浙江名列第一。2004年,浙江省共有個體工商戶168.39萬戶,從業人員312.81萬人,資金數額498.3億元,戶均資金數額為2.96萬元/戶;民營企業達33.32萬戶,注冊資本3906.41億元,戶均注冊資金117.24萬元,實現工業總產值9909.77億元,占全省工業總產值的88%以上,銷售總額或營業收入7826.0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55.61億元。

(3)民營經濟所處的行業以制造業為主,形成產業集群,表現為區域塊狀經濟結構。浙江民營企業主要集中在第二產業(79.2%)和第三產業(20%)。在第二產業中主要集中在制造業(66.4%)、采掘業(7.5%)和建筑業(5.3%);在第三產業中主要集中在商業餐飲(4.2%)、社會服務業(2.6%)、交通運輸業(1.9%)和房地產業(1.1%)。各地政府根據自身優勢培養龍頭企業帶動地方經濟,相對形成產業集群,表現為區域塊狀經濟。民營企業通過家族制+產業集群達到強勢企業目標,實現了民營企業做大做強。

(4)民營企業家素質不斷提高。一是民營企業主素質有了明顯地提高:在早期,浙江民營企業主體是鄉鎮企業,經營者絕大部分是剛剛從田地里上岸的農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如今民營企業主中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占調查總數的84%,其中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經理人占37%,在科技企業工作的經理人更是具有較好的文化背景。

(5)民營企業國際化迅速提升,成為對外貿易的主角。浙江省2004年出口總值達到581.6億美元,進口達270.7億美元,其中民營企業出口額達149.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8.2%,出口增速超過全省平均增幅48.4%,出口增速連續8年占各類企業首位,有7557家私營企業當年的出貨值超過100萬元,共計1465.4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91%、48.78%。民營企業出口規模首次超過國有企業,成為浙江外貿出口的領頭羊。

二、浙江民營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浙江民營企業治理結構存在明顯的家族化

民營企業家族制治理特點突出。從民營企業的普遍性看,大多數處于成長期的民營企業,是家族式治理結構,主要由家族內的親信占據著財務、經營、銷售、供應等部門要害職位。通過對265家企業調查統計,54%被調查企業的管理人員與業主有親屬關系,44.5%的企業經營決策、32.4%工資決策由業主本人決定,有6.4%的經營決策和7.9%的工資決策由家人決定。家族化經營帶有一定的封閉性,家族觀念根深蒂固,使得引入優秀人才比較困難,不利于企業的管理和發展。

2、部分浙江民營企業的品牌意識弱,削弱浙江民營企業競爭力

近年來,浙江省成為被控傾銷的“重災區”,研發投入不夠、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產品層次很低,品牌意識相當薄弱。不少企業卻因缺乏自主知識產權淪為“打工企業”。目前,浙江省平均13家企業才擁有1件注冊商標,3200多家企業才擁有1件著名商標。浙江省民企品牌發展滯后于產業的發展,不少企業商標意識不強,不注重自主知識產權的積累,熱衷于仿造而不專注于制造,熱心于貼牌而不專注于創牌。

3、人才匱乏是制約浙江民營企業的一大瓶頸

民營企業認為影響其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因素就是人才匱乏。浙江的很多中小民營企業大都是土專家,長期僅依靠自我摸索和實踐,同時由于高校資源有限,企業許多依靠“星期天工程師”,況且很多專家薪酬較高,許多中小企業都不舍得花錢,以致人才缺乏。

4、融資難是民營經濟發展的嚴重障礙

融資難是制約浙江民營企業發展的老問題。據目前銀行信貸資產統計顯示,非國有經濟所占比重不到30%;證券市場上,民營公司也僅占上市公司總數的1.6%,被調查的企業已上市的也只有1.39%。在浙江民營企業資金來源中的50%依靠銀行貸款。貸款的方式以抵押、擔保為主,信用貸款非常少。(數據來源:中國民間金融調查報告[R],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4)。)

三、浙江民營企業發展的對策及分析

1、政府層面――加大政府的積極扶持有效轉變政府職能

浙江民營企業的快速發展與浙江的政府機關的大力扶持是分不開的,浙江政府總結的“三寬”經驗還是值得關注和學習的。即“三寬”:環境寬松、政策寬待、空間寬容。要解決好民營企業的實際問題,政府必須要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服務水平,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條件;政府要完善地方法規,營造促進私營企業發展的法律環境;政府要制定完善的鼓勵私營企業發展的財政金融政策。如為民營企業提供各種優惠政策,增強對應企業的銀行貸款,充分發揮城市合作銀行和城鄉合作信用社的作用,建立民營企業風險基金和貸款擔?;?。

2、企業層面――要加強自身素質,切實練好內功

建立健全現代產權制度,選擇適宜的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現代產權制度是構建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基礎,而現代企業制度需要有與之適應的管理方式,因此,私企應根據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產業、不同的規模、不同的外部環境選擇適宜的企業制度和管理方式,既不要為了趕時髦而人為地把本來不錯的模式硬性地加以改變,也不要因循守舊而抱住原有的管理模式不放。

3、行業協會層面――增加企業的凝聚力

加入世貿組織后僅僅3年,我國外貿額就猛增一倍多,占全球貿易總額的比重激增至6.4%。在國際貿易摩擦的舞臺上,企業永遠是主體。從近年來國外對我國提起反傾銷的大量案子看,無一不是由國外行業協會組織企業發起的,蠟燭案、手動叉車案,以及套頭衫案、鞋子案等。由于歷史原因,我國現有的行業協會帶有較為濃重的行政色彩,對政府的依附性較大,這種體制不利于行業協會作用的發揮。因此改造、重塑行業協會形象,壯大行業協會力量已刻不容緩。

篇(3)

過去的十年,是中國頻繁宏觀調控短期操作的十年,也是“國進民退”加速的十年。“國進”或者“民退”尤其體現在公權力膨脹和行政壟斷日趨嚴重兩方面。許多民企為了求生存,不得不放棄其獨立地位,轉向依附公權力和國企。

民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直接關系到中國的生產要素能否長期實現朝著回報率最高或者較高的方向配置,關系到中國是否能夠完成“驚人的一跳”,擺脫“中等收入陷阱”,進入高人均收入國家之列。但是民營企業目前面臨著眾多生存與發展障礙,不付出清障努力,就難以實現這一“中國夢”。民營企業生存環境的改善,可以說是一件關系到國家興衰的“國祚”之事。 民營企業的卓越貢獻

自上世紀70年代末以降,隨著中國的計劃經濟逐步向市場經濟過渡,民營企業總體上發展迅速。不同的人,所指的民營企業口徑不一。一般而言,民營企業主要指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之外的國內非國有資本投資和經營的企業,包括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民營科技企業、外資經濟、鄉鎮企業、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企業、股份制中國家不控股的企業以及國有民營企業。無論在數量、GDP貢獻、就業貢獻、投資、稅收、利潤以及技術創新方面,民營企業目前均已無可爭議地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的最大貢獻者。

中國民營企業的興起與發展,主要得益于三方面的推進:一是民營部門的自發興起,包括私人企業和集體企業;二是民營化,包括國有企業的民營化和集體企業的民營化,尤其是鄉鎮企業的民營化;三是全球化(包括加入WTO)、股市、債市和其他開放市場舉措對民營企業發展所起到的促進作用。

雖然在現實中,國家法律和政策對民營企業的歧視依然存在,但是,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速度驚人。改革開放以來,短短30余年間,民營企業數量有了巨幅增長。改革之初,中國只殘存14萬個體戶,到了2011年底,發展到967.7萬戶私營企業和3756.5萬戶個體工商戶。1992年-2011年,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數量年均增長率分別為28.15%和4.54%。2011年,私營企業從業人數為10353.6萬人,注冊資本11.7萬億元,戶均178萬元。個體工商戶從業人員為5776.4多萬人,注冊資金9006億元,戶均30871元。2009年,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數量的年增長率開始下跌,增速放緩,但從整體來看,兩者的戶均規模均處于穩定的擴張過程之中。

有關民營企業對GDP的貢獻,官方沒有公布統計數據。根據2012年和訊與數字100聯合的《中國民營企業調查報告》,中國民營企業創造GDP的占比,從改革開放之初的1%發展到現在的超過60%。不同的數據來源對于中國民營企業創造GDP的占比說法不一,但都估計在50%以上,多數在50%-60%之間。如果采用這一范圍,再考慮到農戶在農業方面增加值的GDP占比,那么民營經濟(含農戶經濟)對中國GDP的貢獻應該至少在60%-70%之間。此外,還需要考慮中國影子經濟規模在1999年-2000年大約為GDP的19.6%,按此規模計算,可得出民營經濟對中國GDP的貢獻應該在66%-74.9%之間。

民營企業所提供的就業崗位數量占全國城鄉總就業人口的比例,也是逐漸提高的。2011年達到了23540萬人,占城鄉總就業人口比例的30.8%;與此對比,國有企業的就業人口占比則是緩慢下降的。2011年,國企占比只達8.8%。這說明,民營企業為解決社會就業問題所做的貢獻,已經遠遠超過了國有企業,并且增長速度還在變快。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中小企業(含微型企業)為中國的就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若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所獲得有效發明專利數量來衡量,民營企業的技術創新也居支配地位。2011年,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的有效發明專利總數為131986件,占全部發明專利的65%。其中僅私營企業的有效專利發明數就達41366件,占26.1%,該數量是三類“國”字頭企業(國有企業、國有聯營企業和國有獨資企業)有效專利發明數的2.5倍。

民營企業的快速發展,更為稅收增長做出了巨大貢獻。民營企業的稅收貢獻既要計算其直接稅收貢獻,又要計算轉嫁到其頭上的“稅收負擔”。2011年,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的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占了全部規模以上企業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在應交增值稅中,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的稅收貢獻則占據了一半左右。也就是說,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出口所獲取的利潤,對應交增值稅的貢獻是最大的。在這方面,國有企業的表現卻是不斷下滑的。

中國的大量稅收是間接稅,其稅負可以轉嫁。比如,隨著中國在國企改革方面推行“抓大放小”和“有進有退”的政策,很多國有企業通過歸并重組擴大了規模,集中在眾多產業鏈的上游環節,實行行政壟斷,其價格也是行政壟斷定價,往往定價偏高,典型的有中石油和中石化。這些企業的稅收貢獻,主要轉嫁給了中下游的民營企業和消費者。由于對這些企業產品與服務的需求缺乏彈性,這些企業的稅收負擔也相應主要轉嫁給了中下游的民營企業和消費者,或者說其“稅收貢獻”,應歸功于這些民營企業和消費者。這樣看下來,民營企業的實際稅收貢獻遠大于國企。

更難能可貴的是,民營企業在艱難的條件下,績效遠遠超過了國有企業。根據國家統計局的2012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狀況,顯示過去一年國有企業的績效遠遠低于私營和集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私營企業實現利潤增幅最高,同比增長20%,利潤額共計18172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43%;集體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7.5%,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7.08%;國有及其國有控股企業、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實現利潤仍在下降,同比降幅分別為5.1%和4.1%,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84%和5.75%。

國有企業最近績效下滑,有兩個可能解釋。一個解釋是:很多國有企業占據行政壟斷地位,處于產業鏈的上游,采取行政壟斷定價。經濟景氣時,國有企業往往聯手主管行政部門采取行政壟斷定價,攫取壟斷利潤。經濟不景氣時,中下游環節對國有企業產品需求銳減,國有企業的定價趨向下調,但是,其產品和成本存在巨大剛性。民營企業則恰恰相反,其產品轉向和成本調整能力更強。此外,雖有大量民營企業倒閉,但同時也有大量民營企業誕生。還有一個解釋就是,鑒于社會各界要求大幅提高國有企業向財政上繳利潤的呼聲越來越高,部分國有企業開始在做賬上下文章,即通過做賬減少在賬面上出現的利潤總額。

民營企業績效高于國企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有證據的。根據天則經濟研究所的報告,2001年-2009年,國有企業整體是虧損的。盡管其賬面利潤很高,但其取得卻是因為少支付利率、少納稅(上市公司中國企稅率遠遠低于民企)、少支付或不支付資源和土地費用、享受高額補貼,把這些多拿和少付(含不付)的錢加起來,遠遠超過其賬面利潤,所以國有企業總體上是虧損的。 統制主義風格困擾民企

總體上看,中國民營企業的外部支持環境目前是有所改善的。部分法規制度與政策,也有利于民營企業的發展。其中,最重要的是“新36條”及其各種具體實施細則。但“新36條”于2010年推出后,卻被擱置了兩年。在國務院推動下,實施細則于2012年6月底之前推出。

但是這些細則很多條款可操作性仍然很差,比如進入壁壘問題。由于國有行政壟斷企業占據很多產業鏈的上游(比如“兩油”),只要有一個環節沒有放開,民營企業就難以真正進入;即便進入了,也最終會碰壁。前一種現象被稱為“玻璃門”現象,后一種現象則是“彈簧門”現象。兩門存在,民營企業實際上變成了“門難進”。

除了政策的可操作性差之外,民營經濟也面臨各種各樣的實際發展障礙。根據中國企業家論壇的2010年和2011年度《中國企業家生存環境指數研究報告》,政策環境、法律環境、稅收過重、融資困難四大問題困擾著大多數中國民營企業家。而近些年,民營企業生存環境甚至呈現出越來越惡化的趨勢,大量民營企業不得不依附于公權力和國有企業而生存。

其形成的根源,則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制度與政策層面的因素。從法律和政策規定上看,民營企業的地位仍然較之國有企業要低;涉及民營企業產權的法律不安全狀況所有加重,比如,政府在煤礦業的結構調整中,就是以犧牲私營煤礦業主的基本權利為代價的;宏觀經濟政策變動頻繁,政府為了保增長,政策變動往往侵害到民營企業產權,比如信貸控制和金融抑制政策造成了民營企業融資難;匯率的大幅上調,影響到大量東部民營企業的生產成本與出口;勞動合同法的推行、社保法規和環境法規的強化實施,提高了企業的生產與經營成本;行政壟斷力量近年來越來越強勢,限制了民營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空間;民營企業稅收負擔總體上比較重;很多地方各行政部門自由裁量權較大,對企業經營各種名目的侵擾在逐漸增多。

民營企業產權的法律安全問題,總體上與如下因素有關:一是法律對企業的財產保護不足,這是民營企業產權外部風險根源;二是國家經濟政策與宏觀調控導致的產權風險;三是部分民營企業產權性質混亂導致外部風險;四是衍生型民營企業的產權“原罪問題”;五是改制不徹底導致的衍生型民營企業的產權問題;六是缺乏公平合理處理企業內部產權糾紛的法律條款和經驗;七是部分企業稅收負擔過重問題構成對企業產權的侵害。

“三角債”問題嚴重,也是民營企業生存環境惡化的重要數量指標。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12年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總額82189.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7.63%,比流動資產總額增速快了5.6個百分點。

市場準入障礙重重,也是影響民營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重大問題。這里的市場準入限制,涉及到金融業的市場準入以及行業市場準入兩方面。

民營企業的金融市場準入,涉及民營企業投資金融市場的障礙,和民營企業進入金融市場融資的障礙兩方面。近年來,民營企業的金融市場準入雖然有所改善,但是金融抑制仍然嚴重。整個金融市場仍然體現出國家統制主義風格。其突出問題是:

一是政府對銀行業金融機構采取嚴格審批制度,而不是基于一套事先確定的最低條件的核準制;二是國有商業銀行仍然主導銀行業,缺乏較好地搭配各種大中小金融機構的銀行業結構,而中小金融機構傾向于更能對中小企業提供量體裁衣式的金融服務;三是民營企業組建或者參與組建資本市場機構的門檻較高,審批要求過于嚴格。中國基本上還沒有放開民營企業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市場準入。民營企業雖然可以參與組建村鎮銀行,但是村鎮銀行的發起單位必須為商業銀行。因此在參與組建村鎮銀行方面,民營企業沒有主動權;四是缺乏多層次、多樣化的資本市場,由于民營企業多數為中小企業,難以從資本市場融資,無論是在股票市場還是在債券市場,也難以實現股權交易。企業上市目前雖然是核準制,但是無論是主板、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其門檻對于多數中小企業仍然較高。企業債的門檻也較高。而針對中小企業的集合債券,其總體規模也有限。

民營企業的行業準入,涉及一般競爭性行業的準入、公用事業的準入,以及傳統壟斷行業的準入等。

篇(4)

[關鍵詞] 江西民營企業;人力資源;人力資源管理

[中圖分類號] F276.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024(2007)05-0117-03

[基金項目] 江西省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人力資源管理對江西民營企業發展的影響分析”(批準號:05YJ211)

[作者簡介] 周裕全,江西科技師范學院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企業管理;

蘇小玲,江西科技師范學院貿易經濟系講師,研究方向為國際貿易壁壘;

曾 偉,江西科技師范學院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企業管理。(江西 南昌 330031)

近幾年來,江西民營企業也有了長足的發展,民營企業的數量、從業人員、注冊資本3項指標在中部地區排序都有所前移。以2005年度為例,民營經濟總產值占全省總產值的36.1%,比2000年增長21個百分點,非公有制企業已有75萬戶,注冊資本1000億元,從業人員440萬人,相當于全省城鎮就業總數的68%;完成增加值1380 億元,占全省GDP的34%;實交稅金150億元,占全省財政總收入的36%;出口創匯14億元,占全省出口總額的58.3%。

我們在為江西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快速發展欣喜的同時,卻也應清醒地看到,與東部沿海和周邊省市相比,江西民營經濟發展水平依然較低,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依然較小,江西的民營企業依然存在規模小、數量少、質量差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如何克服在技術、資本、人才等方面的發展障礙,尤其是針對江西民營企業普遍存在的企業主普遍素質不高、人力資源管理不規范、難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落后人力資源管理現狀,提升江西民營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是江西民營企業發展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有著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人力資源管理的含義及其對民營企業發展的作用

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集中表現在影響企業競爭優勢上。根據著名戰略管理專家邁克?波特“競爭戰略”的經典理論,企業的競爭優勢可以分為成本領先、產品差異化和集中化三種。其中,集中化在本質上是在一個相對狹小的市場范圍內追求成本領先和產品差異化。因此,我們今天談企業的競爭優勢,主要關注企業成本優勢和產品差異:

1.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成本領先的影響。與人力資源管理有關的成本涉及企業的招聘、挑選、培訓和報酬等多方面的費用,這些費用共同組成了企業的人工成本,人工成本是企業總體成本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中,人工成本的差異直接決定了企業之間的成本差異。因此,企業一方面可以通過采取以削減為導向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的成本產出率,降低企業的人工成本,直接產生企業的成本領先優勢。有能力勝任工作,并且具有較高工作意愿和積極性的員工往往也具有較高的生產率,從而提高企業的產出。在人員數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企業產出的增加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產品的單位成本,從而增強企業的成本優勢。另外員工的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的提高能夠有效降低員工的離職傾向,從而提高組織的員工保留率,降低由于人員流失所增加的替代原有員工的人工成本和組織成本,從而增強企業的成本優勢。

2.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產品差異化的影響。對服務型企業而言,其產品直接表現為員工為客戶提供的服務,對生產型企業而言,客戶服務也是產品差異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與競爭對手直接相區別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也可以直接改變員工為客戶提供服務的方式、態度和水平,從而能夠直接影響企業的競爭優勢。此外公平公正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能夠降低企業遭受就業法律訴訟的可能,節約企業的成本,同時提高企業的社會形象,兩者都有助于企業提高產品差異化的程度,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

中國民營企業發展的先天不足,是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還沒有形成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適合中國民企發展的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因此對于江西民營企業來說,要有人力資源管理的獲得優勢,必須順應新時代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趨勢,利用自身的優勢,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只有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才能夠有效的支撐企業的競爭優勢,保障企業的可持續成長和發展。

二、江西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1.人力資源管理理念沒有得到充分體現。人力資源管理從本質上是指影響雇員的行為、態度以及績效的各種政策和制度,它是一種與人有關的管理實踐。目前,許多江西民營企業主對于人力資源管理的思想和方法缺乏科學、完整的理解,依然停留在傳統意義上類似于人事管理的事務性管理層面。反應到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大都是就員工考勤、獎懲制度、工資分配等方面對員工加以限制,而不是從“以人為中心”、如何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出發,來規范企業和員工的行為,以求員工發展和組織目標的實現。盡管員工心存不滿,但由于勞動力買方市場的現實,大部分員工只好接受各種條件的限制,但這種滯后的低層次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很難對江西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起到顯著的支持作用。

2.缺乏與企業發展戰略規劃匹配的人力資源規劃。在很多民營企業,特別是大型民營企業,對企業發展的戰略規劃都非常重視。但民營企業在制定發展戰略時,往往忽視人力資源規劃,也不考慮本企業的人力資源狀況及本企業的人力資源體系能否有效地支持企業的發展戰略,人力資源規劃與企業發展戰略不匹配。沒有按照企業發展戰略需要制定包括人力資源選拔、開發、培養、任用、激勵的系統規劃。這樣不但使企業很難隨著發展的需要及時發現和選拔優秀人才,而且現有的員工的工作能力、技術水平、思想道德素質也等得不到發展,難以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更難挖掘員工的潛能,并嚴重阻礙企業發展戰略的實現。

3.機構設置不到位,缺乏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者。人力資源管理機構的設置是管理體系中的硬件要素。沒有一個規范的機構設置就無法制定出科學的管理目標,無法明確管理任務的分工,無法健全管理機制。很多民營企業認為人力資源部門屬于成本中心,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或者是不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而將有關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劃歸到其它辦公部門;或者是采取“換湯不換藥”方法把原來的“人事部”翻牌為“人力資源部”;或者是極力壓縮部門編制,由非專業人員擔任人力資源管理職務,這與現在人力資源管理正規化、專業化的發展趨勢是極不協調的。

從江西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調查中不難發現,除了較大規模的民營企業,大多數民營企業沒有設置專門的人力資源管理機構,其職能大都由總經理辦公室或行政部兼任。已設置人力資源部的企業大多是將原來的“人事部”改為“人力資源部”,部門的功能仍然停留在傳統的人事管理范圍內,只是管管檔案、工資和勞保等。同時存在人力資源管理者素質偏低,專業理論知識缺乏等問題。

4.招聘制度不規范。選人是提高企業人員素質的關鍵環節。能選到合適的員工,可以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也可以降低員工的離職率,并最終降低企業的人力成本。目前大多數江西民營企業招聘制度的不規范,首先表現在招聘程序上,很多民營企業招聘過程過于簡單,沒有招聘需求分析,沒有嚴格的工作說明書,更不用說嚴格的測評程序。其次是選才者自身素質不高,沒有接受過企業管理專業教育,缺乏應有的招聘技能。再加上招聘渠道狹窄、招聘方法單一等因素,致使招聘而來的員工往往不能滿足企業的需要,結果是招聘企業多次重復性地到人才市場上去尋找所需要的人才,費時又費力。

5.缺乏科學的績效考核與評估體系。大多數江西民營企業對員工的績效評估主要是基于企業既定的目標任務下所完成的工作量來衡量,其方式多為員工對上級命令的執行和服從,其標志主要是即時的工作效率。對員工的考評完全是憑管理者的主觀意向,難以依據科學的考核結果對員工進行全方面的激勵,結果企業錢花了,卻沒收到預期的效果。

6.激勵機制不合理。首先表現在工資、福利待遇方面 。江西民營企業在員工待遇上整體水平較低 ,部分原因是有些民營企業還處在發展中 ,資金有限 ,確實存在困難 。但更多的原因是企業主并沒有真正認識到人才對企業的重要性。他們寧可花大量的資金投入到設備、廠房、原材料等“看得見”的硬件投資上 ,也不愿意花多些本錢在“人才”身上 。實際上民營企業的低工資正是企業離職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 ,許多民營企業激勵員工的方式陳舊,只注重物質動力而忽視對員工精神激勵的作用,并且與員工缺乏溝通,員工的工作績效無法及時反饋,從而造成激勵不及時的普遍現象。

7.人才培訓開發機制不健全。大多數江西民營企業在人才培訓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短期行為,看重眼前收益,功利性太強,實施“不用不招、現用現招、不行再招、只用不養”的功利措施。沒有形成與企業發展戰略相匹配的系統性、持續性的培訓機制,只使用不培養已成為民營企業普遍現象,對人才的后續培養度不夠,不能夠吸引越來越重視自身未來職業發展的年輕人。另外,在人才培訓上許多企業缺乏培訓前的調查和規劃, 使得培訓目標與崗位聯系不足,與員工工作績效提高聯系不足,與員工個人發展聯系不足。加上培訓手段落后,培訓方式單一,導致培訓效果不理想,最終使員工素質與企業發展不相協調。

三、江西民營企業加強和完善人力資源管理的主要措施

1.樹立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實施“人本管理”。民營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上存在諸多問題,其根源是對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源管理的認識不夠。江西民營企業的經營者要重新認識人力資源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全面樹立“人是企業第一資源”的觀念,以人本管理為核心思想,尊重人才,為員工發展創造滿足其需要的良好環境。要努力尋求人力資源管理戰略與企業目標之間的一致,把員工的個人需要、個人成長與公司的發展統一起來,滿足員工的成就感、歸屬感、自尊感,想方設法提高員工的工作滿意度,不斷增強“人才”與“工作”的相互適應性,真正實現員工發展與企業發展的雙贏。

2.制定人力資源發展規劃,并規范管理模式。人力資源規劃主要涉及到人力資源的需求分析,工作崗位分析,人力資源利用,人力資源供給途徑等。成功的人力資源管理能通過把握現有及未來勞動力構成的可能性,并有計劃地通過吸引、招聘、選拔或培養發展等方法,適時地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各類人才,以滿足企業短期和長期經營發展的需要。在制定人力資源規劃的同時,還應結合人力資源管理的職能,建立各項規章制度 ,進一步規范管理模式,使企業能夠實現合理的選人,科學地用人,適時地育人,有效地留人,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挖掘潛能,從而降低人力資源管理成本,對企業有所貢獻。

3.完善機構設置,加快對人力資源管理者的培養。首先要設立專門的、完善的、高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機構,使其行使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職責,實現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正規化和科學化。同時應當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對管理者有較高的素質要求,現有民營企業中外行兼職、臨時從其他部門調遣的現象遠遠滿足不了從業人員的理論素質要求,因此,必須加快對人力資源管理人才的培養,努力提高人力資源管理者的專業知識和理論水平。

4.規范招聘制度。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制定系統科學的人力資源引進計劃, 人力資源引進規劃要跟上企業發展的要求,要有前瞻性、戰略性。要根據企業的要求,按照工作性質和崗位特點選拔人才,做到崗有所需、人有所值,構建科學的選人機制。要廣開入口,拓寬招聘渠道,在人才引進手段上要善于利用社會化、網絡化、市場化的手段,逐步形成面向市場的用人機制和競爭機制!。同時要注意在招聘過程中,給應聘人員提供比較客觀、詳細的信息,讓他們對應聘職務和將要從事的工作多一些了解,以減少因員工與工作不適應的離職率。

5.建立規范化、制度化的績效考核體系。績效考核是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難題之一。對民營企業來說,有效的考核員工績效,不僅可以掌握員工對本企業的貢獻,更可在整體上為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評估資料 。要做好這項工作,必須建立客觀的考核系統,明確考核目標,增強考核的針對性,為此首先要設定切實可行的工作目標;其次要要建立客觀、可以量化的績效評估標準,全面地體現員工的努力水平;再次要選擇切實可行的評估方法,讓盡可能多的人參與評估,從而獲得全面的、準確的評估結果 ;最后要強化績效考評和獎懲、報酬、職務晉升、培訓等的關系。

6.逐步完善激勵機制。與實力雄厚的三資企業、大型國有企業相比,大多數民營企業的財力仍然是有限的。對于規模普遍偏小的江西民營企業來說更是如此,但江西民營企業仍然需要盡可能地提高員工的工資、福利待遇。更為重要的是要改變以往利用工資、福利待遇的單一激勵手段,建立多維的激勵體系,加強對員工的精神激勵。要變發“錢”為本為以“人”為本,從晉升、培訓、榮譽等多方面給員工以激勵,調動和激發員工的積極性、責任感、使其與企業風雨同舟。

7.健全人才培訓機制。民營企業最容易忽視的就是對員工的培訓與發展的關注,這也是民營企業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對于在“人才爭奪戰”中處于弱勢地位的江西民營企業來說,首先要樹立正確的人才培訓觀念,應當把培訓當做投資,而不是消費。應從企業的長遠戰略發展入手,加大企業培訓投入,著重做好優秀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科研專業人才的儲備工作,造就和培養一批適合企業未來戰略目標的,素質高、能力強、業務精的復合型人才,使他們成為企業增強競爭力、謀求長遠發展的骨干力量。

四、結束語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重要資源,人是企業一切活動成敗的根本 。對于大多數在物質資源方面并沒有競爭優勢的江西民營企業來說,必須正視自身在人力資源管理上的種種問題與不足,探求適合自己的人力資源管理措施, 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事得其人,人盡其才”,使企業不斷提高效益,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中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彭劍鋒. 人力資源管理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2]王小霞. 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誤區[J]. 企業管理,2005,(4).

[3]朱小理. 江西省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黨史文苑(學術版),2006,(9).

[4]“中國私營企業研究”課題組.2005年中國私營企業調查報告[EB/OL].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網,2005-08-20.

篇(5)

1、合作社在各產業中的分布情況。29個專業合作社中種植業方面13個(白蓮4個、煙草2個、果業4個、花生1個、紅薯1個、油茶1個),占總數的45%,養殖業方面12個(生豬養殖7個、蜂業3個、肉牛養殖1個、水產養殖1個),占總數的41%,農機服務4個,占總數的14%。

2、合作社注冊資金情況。各類合作社共有注冊資金1055.85萬元,其中現金994.34萬元,實物折款62.79萬元,實物折款主要是4個農機專業合作社。注冊資金最多的為華豐畜禽專業合作社,達300萬元,最少的為0.5萬元,平均36.40萬元。部分組織成員出資數額極少,難以開展經營活動。

3、合作社社員規模情況。各類合作社目前共有社員832人,合作社平均成員為27名,30人以下組織共19個,占組織總數的65.5%,人數最多的組織為113人,贛江源蜂業合作社在*年是曾擁有社員人數為86人,目前成員減少很多。全縣合作社共有農民成員815名,占成員總數的97.8%,非農民社員17名。每個合作社農民成員都在81%以上。

4、合作社章程制度建設情況。多數合作社參照示范章程,結合實際制定了本社章程和相關制度,如財務社務公開、股金管理、資金管理、盈余分配、生產資料供應折讓、社員產品交售、開支審批、現金存款管理、財產物資管理、財務監督、公文和檔案管理、學習培訓等制度。章程制定程序比較規范的合作社占52%,章程內容比較完善,切合實際的占44%,重視章程和制度在日常管理中的作用,執行較好的占35%。

5、“三會”建設及民主管理情況。30人以上的組織(10個)三會組織健全,三會活動較正常,基本能做到大會2次/年、理事會1次/季、監事會3次/年。理事會、監事會配合較默契的不多。多數組織議事實行“一人一票”的表決權制度,實行附加表決制度組織暫時還沒有。民主管理做得較好的組織不多,有些組織理事會內部較民主,但社員大會作用發揮不夠。

6、合作社服務情況。實行了信息、培訓、技術指導、農資供應、產品銷售綜合服務的合作社19個,占總數的66%,實行單一服務,如加工或產品銷售的組織10個,占總數34%。服務內容,有提供“九統一”(統一對外承攬生產訂單、統一按規劃要求組織生產、統一購進農資、統一良種供應、統一農事安排、統一技術標準和培訓、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調劑勞力和大型生產用具、統一品牌和包裝)服務的,如煙草合作社所提供的服務;有提供“五統一”(統一供應良種獸藥飼料、統一執行無公害養殖技術標準、統一疫病防治和技術培訓、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產品)服務的,如養殖類合作社;還有農機專業合作社所提供的“五統一”服務(統一提供農機配件、統一技術培訓、統一承攬耕作事務、統一調配農機耕作、統一耕作價格和結算)。服務效果較好的組織有12個,服務效果一般的11個,服務效果較差的6個。多數組織的服務,如*的煙草合作社、珠坑的紅薯淀粉合作社、華豐畜禽合作社等較好地促進了成員的規模生產,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有效提高了產品產量和品質,大幅度提高了成員收入。

7、經營及利潤分配原則情況。目前經營收入達1000萬元以上的組織僅1個,多數經營收入30萬元以下,市場獲利低。利潤分配多數組織按章程規定只提取了10%的公積金,沒有提取公益金的占多數。

8、財務管理情況。多數組織制定了財務管理制度,都有兼職的財會人員,均按農業部制定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會計核算辦法》進行記帳和核算。但財務報表不及時,報表質量不高。

9、帶動農戶情況。全縣合作社帶動農戶7596戶,帶動方式以合同制、合作制方式為主。

二、好的做法近幾年我縣在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方面采取了許多有力措施,好的做法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重視發揮農民的源動作用,促進組織自我發展在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過程中,我縣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尊重農民意愿和選擇,全面體現民辦、民管、民受益的辦社宗旨,緊緊依靠參與者的才智及市場資源,不強迫命令,不包辦代替,把專業合作社真正辦成多數社員說了算,多數社員得實惠的組織。為激活、保障農民的主體作用,主要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一是營造發揮農民主體作用的良好環境。把合作組織知識宣傳列為新村抓點工作組的考核內容,把合作組織知識培訓作為新農民培育的培訓內容,把參觀成功合作社列為對鄉鎮考核、對每個合作組織考評的重要內容。近三年我縣一直重視組織參觀,采取縣鄉統一和各合作社自行組織參觀相結合的辦法參觀縣內外好的合作組織,如,一直堅持的“萬名群眾看新村”活動,都把示范性合作組織列為活動的必看點,一些合作社還自行組織社員外地參觀。二是鼓勵農民參與。如縣煙葉生產領導小組三年來對驗收合格的煙草合作社每年給予30元/畝的扶持,其中15元/畝給予參加煙草合作社農戶的生產補貼。三是在組織內部建立參與管理的保障機制。指導合作組織建立了一系列的民主議事、民主決策、民主理財、民主監督制度,明確了“三會”議事范圍和步驟、參與對象、議事規則等問題。有效保障了社員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四是開展合作組織優秀負責人評選活動。通過這些措施激發農民主體作用的發揮,實現了專業合作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自我完善、自我發展。

2、重視發揮干部的拉動作用,促進組織全面發展充分發揮干部,特別是業務主管部門干部、鄉(鎮)村干部的作用,有利于推動專業合作社的全面發展。為此,我縣在抓好合作組織知識培訓的基礎上,把發揮業務主管部門、技術服務部門和鄉村干部的作用作為抓好專業合作社建設的著力點:一是鼓勵技術服務部門干部牽頭辦好農民專業合作社,辦得較好的專業合作社基本上有技術部門干部擔任合作社的理事長或監事長,如珠坑鄉紅薯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就是鄉農技站退休的返聘人員、華豐畜禽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是縣獸醫站副站長。二是推行“2+1”幫扶模式,即一名縣、鄉(鎮)主要領導和一名業務骨干幫扶一個合作組織,把業務部門和鄉鎮新村辦熟悉合作組織業務的干部安排到合作組織中結對幫扶。要求幫扶干部當好“宣傳員”,把合作經濟組織知識、政府扶持政策宣傳到合作組織中,宣傳到各村小組和農村專業大戶中,增強農戶參與的自覺性;要求干部當好“指導員”,在組建、股金設置、制度建設、內部管理、經營運作、利益分配、民主理財、民主管理、開展統一服務等方面給予精心指導,增強合作組織建設的規范性;要求干部當好“協調員”,協調各相關部門或組織,解決合作社在組建或運轉過程中的各種實際問題,如辦公場地、經營人才、稅收減免、資金融資、品牌建設等問題,把優惠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實處;要求干部當好“監督員”,監督合作組織合法經營和資金的正確使用,維護其合法權益,杜絕侵占、擠占、挪用、平調合作經濟組織財物的事件發生,對合作經濟組織損害成員利益的錯誤行為予以糾正,增強組織運作的合法性;要求干部當好“服務員”,幫助合作經濟組織分析預測市場,捕捉有效市場信息,拓展服務功能,降低經營成本,開拓市場,樹立品牌,提高效益,增強組織經濟實力和市場獲利能力,增強組織服務的高效性。三是充分發揮業務部門的指導服務作用??h新組織建設領導小組經常會同小組成員單位專業人員深入組織精心指導,現場辦公,為合作組織解決困難。部門指導和干部的幫扶,有力的促進了合作組織全面發展,提升了合作組織質量。

3、重視扶持政策的驅動作用,促進組織持續發展政府對合作社的扶持有助于推動合作社的發展,扶持力度大,農戶參與組織的積極性就高,合作組織發展速度就快,組建的質量就好。為促進合作組織持續快速發展,我縣進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出臺了八項推動合作組織發展的扶持政策,如繼續從縣新農村建設資金中切塊安排50萬元資金,用于支持合作社建設;免費為合作社辦理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對合作社辦理農產品運輸、檢疫證明實行減半收費;對已登記且有固定辦公經營場所、有實際運作的合作社,給予3000元開辦補助經費;被認定為縣級示范性組織的專業合作社,給予3萬元扶持資金;對新獲得省以上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專業合作社分別給予3000元、5000元、10000元、15000元的獎勵;對合作社優先承擔項目實施,優先安排用地指標,生產用電優惠收費等等,這些政策的出臺和落實為合作社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

4、重視示范培訓的促動作用,促進組織規范發展一是抓示范帶動。把建設示范性合作經濟組織列入了對鄉鎮、縣直農口單位的考核內容,要求鄉鎮或相關單位年內負責抓好一個達縣級標準的示范性組織建設,制定了《*縣縣級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認定標準》。要求每個組織高標準做到“十有”:有登記證書、有固定辦公和營業場所、有含該組織名稱的標牌、有單獨的銀行開戶帳號和組織公章、有必要的辦公培訓經營用具、有經全體成員討論通過的章程和明確的服務職能、有規范運轉的三會機構及辦事機構、有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有財務賬簿和成員賬戶、有自已的商標品牌、有記錄完整的會議記錄薄。通過規范化建設,有效提高了專業合作社發展質量。如*縣華豐畜禽專業合作社在較短的時間內完善了組織的軟硬件設施,成功實現了與社員、生產投入品企業、產業化龍頭對接,全面開展統一服務,到6月底實現銷售收入1950萬元,利潤21萬元,起到了較好的示范帶動作用。二是抓培訓促動。干部、農村能人及農戶對合作組織知識知曉程度直接影響合作組織發展,近三年我縣統一舉辦合作組織知識培訓班6期,系統培訓了干部、合作組織成員2000多人次。通過培訓使他們掌握了業務知識,解決好農民不懂合作組織為何物,干部不懂如何指導、服務合作組織建設,合作組織負責人不懂如何管理運營好組織等影響合作組織發展的突出問題。

5、重視督查考評的推動作用,促進組織平衡發展。針對我縣合作組織建設鄉鎮與鄉鎮之間重視程度不一,發展不平衡,組織與組織之間進展不一樣的情況,我縣充分利用督查考評的手段促進鄉鎮之間,組織之間平衡發展。一是充實年終綜合獎評選條件,完善單項工作考評細則。對年終組建新經濟組織不達標的鄉鎮,不能參與綜合獎的評選。單項工作考評細則對年內新組建的組織考評實行上半年與下半年區別計分,增加了對示范性組織建設及干部幫扶的考評內容;二是定期調度和不定期開展督導。每次的全縣新農村建設調度會及每次的新農村建設綜合督查均有新組織建設情況通報。平時一般性督導側重于對每個組織在軟硬件建設及開展服務情況等方面的具體督導。這些措施較好地解決了在新農村建設中鄉鎮對新組織建設重視不一,進展不一的問題。

三、存在的問題、一些合作社建社目的不純。有的合作社是基層為完成新農村建設任務一手炮制出來的,目的是應付新農村建設檢查,有的是為了套取扶持資金,有的是養殖戶為了減免工商稅收和享受優惠政策成立的。不純正的目的必然導致形式辦社,合作社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1、現有的專業合作社規模偏小。30人以下的組織占65%,經營收入在50萬元以下的組織占多數,而且這些組織做大的希望渺茫,對市場的影響力極為有限,帶動社員增收的能力也不強。社員的出資數額小,有些合作社收購社員產品的資金都沒有,難以有效開展經營活動。

2、農民合作素質低。加入專業合作社的意愿不強,小農意識仍很嚴重,普遍缺乏大局意識,社員議事意見難以統一。一些不愿加入合作社的農戶主要對合作社的管理不放心,怕麻煩。

3、合作社人才缺乏,嚴重影響組織活力。在農村,具有公平公正、無私奉獻、甘愿為眾人服務的思想品德和兼具懂經濟法規、熟悉市場規律、善經營管理素質的帶頭人少之又少。有些帶頭人有前者品德又沒后者能力,有后者才干又沒前者品德,致使多數合作組織缺乏活力。

4、合作社的民主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章程、制度要進一步充實、完善,章程、制度管社的意識要進一步強化,“三會”議事要按章程規定進行。合作社資金(包括股金)管理要民主,資金運行要透明,利潤分配要合理和規范。

5、合作組織知識宣傳普及不夠,效果不佳。當前干部、群眾包括合作社成員對專業合作社知識的缺乏是影響專業合作社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工作建議、要搞好土地流轉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實現土地向種養能手集中、向合作社集中,促進農業產業的規?;a,為加快專業合作社發展奠定堅實的產業基地和發展基礎。

1、把培訓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把人員培訓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合作思想、合作原則、合作技巧、財務管理、信貸和投資等方面的培訓工作。培養一批有合作思想、懂得如何指導服務組織發展的領導干部和具體管理合作組織的負責人,增強基層干部和合作組織有關人員的政策水平和業務能力。

2、進一步加強專業合作社的民主建設。規范重大事項民主決策程序,確保大多數人的利益。防止濫用民主、極端民主,貽誤時機,影響工作效率。防止負責人獨斷專行或理事會少數人說了算,以致決策失誤,損害多數人的利益。

3、適當提高合作社的社會地位。將適合合作社執行國家的部分支農政策交由合作社落實。在各級人大、政協機構中安排適當代表或政協委員名額給合作社負責人,讓他們能代表成員參政議政,提高其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以此激發農村更多的能人參與合作事業,帶領眾人實現共同致富。

4、加強指導和管理。職能部門要堅持“引導不強迫、支持不包辦、服務不干預”原則,搞好對合作社的建設指導,及時對合作社機制建設和內部各項制度建設、日常民主管理、會計核算和盈余分配等提供指導;經管部門要加強日常監督管理,加大對合作社財務工作的監管力度,特別是對國家扶持專業合作社發展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審計監督,以規范財務行為,穩步促進合作社健康發展。定期對合作社的負責人、財務人員等進行相關管理、財務知識的培訓,定期對合作社生產、經營等各方面的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幫助合作社搞好經營管理。

關于對某縣非公有制企業的調查報告8月21日,我們接到對非公有制企業調查的通知后,及時向有關領導做了匯報,成立了以黨組書記*為組長的調查小組,制定了非公有制企業調查實施方案,調查組深入各鄉鎮開展了非公有制企業調查工作。目前調查工作已經結束,現報告如下:

一、我縣非公有制企業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縣非公有制經濟,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縣人民的大膽實踐,勵精圖治,艱苦創業,經過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迅猛發展的歷程,顯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勢頭。我縣非公有制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潛力,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了經濟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非公有制企業已成為我縣經濟建設的重要支撐力量。據縣統計局提供,今年上半年,我縣生產總值實現30.2億元,其中非公有制經濟完成20.3億元,占全縣生產總值的比重達67.25%,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97746萬元,規模以下企業完成51256萬元。這充分顯示,非公有制企業已成為我縣經濟建設的重要支撐力量。

滿足了人民群眾不同層次的需求全縣非公有制企業中的商業、飲食、服務業的網點遍及各鄉(鎮)、村,對繁榮經濟,活躍城鄉市場,解決全縣49萬人人口對衣、食、住、行等基本生產生活資料的多層次、多方面需求發揮了積極作用。僅縣二肥超市有限公司就擁有連鎖店家,遍布全縣12個鄉鎮個村莊。

為拓寬就業渠道作出了重要貢獻元至七月份全縣非公有制企業增加到了1866家,從業人員達74914人,為農民提供了穩定的收入。同時,非公有制企業還在吸納下崗職工、促進國有企業的改革分流、確保社會穩定方面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近年來,共吸納下崗職工8000多人。

加快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非公有制企業的崛起和壯大,逐步打破了農村只是農業,農民只能種地的傳統習俗陳舊的單一農業經濟結構格局,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經濟結構,出現了農業、工業、運輸業、商業、建筑業和服務性行業互相促進,協調發展的局面,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據縣統計局統計,僅上半年,第三產業完成生產總值65*2萬元,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實現15200萬元,住宿和餐飲業實現3386萬元,交通運輸和倉儲業實現2687萬元。

啟迪了廣大農民的市場經濟意識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促進農村商品生產和經營,增強了廣大農民是市場經濟意識,逐步改變了他們過去養牛為種田、養豬為過年的小農經濟思想。如圍繞“林果強縣”工程,建起了遠宇木業加工廠、東森木業等木器加工龍頭企業,以樹根、樹梢和下腳料等“廢棄物”為原料,加工成細木板,使原木增值3.7倍,帶動發展木材加工企業100多家、從業人員近2萬人,年產值突破10億元。再如圍繞做大做強肉牛養殖業,使肉牛養殖業成為了農民打開致富門的“金鑰匙”。目前,該縣500頭以上的規模養牛場達到18家,其中千頭以上的有5家,肉牛存欄總量18.8萬頭,增加就業崗位300個,帶動了1萬余戶農民養牛致富。

促進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幾年來,我非公有制企業主,致富不忘國家,不忘群眾,積極主動為受災群眾、孤寡老人、希望工程和社會事業捐款捐物的事例不勝枚舉,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好評和社會的贊譽。如今年汶川地震發生后,由縣工商聯組織的捐助活動當天收到善款近15萬元。

二、非公有制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查發現我縣非公有制企業明顯存在投資規模小、科技含量偏低、新產品開放能力較弱、企業管理和技術水平較低、知名品牌偏小、產業鏈偏短、企業整體素質偏低等缺陷。尤其在改善融資環境、投資環境、政務環境和人才培訓等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影響了非公有制企業的快速發展。因此,我們必須認真分析存在的問題,理順體制,改善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環境,才能使非公有制企業快速穩定地發展。

優勢產業項目較少,抵抗風險、持續發展能力較低通過調查了解到我縣大部分非公有制企業屬于科技含量低、市場占有率低的行業和項目,其產品壽命和市場份額的預期風險較高。我國加入WTO后,全球大企業將陸續進入國內市場,他們更占有規模、資金、管理和運營體制上的優勢,對那些不具備比較優勢的民營企業來說,在強悍競爭對手面前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

地方銀行不能有效地結合實際開展創造性經營,缺乏應對市場變化風險的措施和能力關于企業融資據調查顯示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夠,專門為非公有制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機構寥寥無幾,目前我縣僅有1家,注冊資本150萬元,擔保能力在300萬元以內。二是支持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的投資風險基金與直接融資渠道的保障力度不夠。三是金融部門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不夠,主要是銀企對接不夠全面,缺乏有效的合作平臺。根據調查統計的資料顯示:約90%以上民營中小企業因企業規模小,固定資產少,無抵押能力和擔保困難,而難以向銀行貸到款,特別是中小企業大多數申請的是小額貸款,因達不到銀行單筆貸款的規模要求而被拒之門外,造成銀企矛盾。還有一個突出問題即民營有效資金不多,符合抵押資產較少,難以達到抵押貸款條件,其大多數是租用原鄉鎮的土地和廠房等租賃經營性質的小型企業,其新增資產普遍不符合法定產權抵押要求,從而使民營企業融資更加困難。四是在貸款程序和手續方面過于繁瑣復雜。如符合國家產業扶持政策的企業貸款,需要經縣、市、省、國家多個相關部門報批、審核,幾經周折爭取到的項目費又被層層扣減,最后拿到手里只有一半或者更少。

政務環境還需進一步改善從我縣調查的情況來看:近年來,隨著改革不斷深入,政府部門的服務意識不斷強化,政務環境有了明顯改善,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稅費負擔重,“三亂”尚未徹底根治。據企業反映,近年來“三亂”現象有明顯改變,由過去的普遍現象,表現為現在的極個別現象,據調查,認為“三亂”現象沒有的占50%,認為不多了的占25%,認為偶爾有的占25%;二是還存在著權力部門化,部門利益化,利益尋租化的現象。有些職能部門的同志在執法過程中,往往用以管理代替服務、以罰代管的方式,行政執法缺乏人文關懷;三是某些職能部門在行政執法過程中,缺乏主動服務意識,企業創業環境需進一步優化我們在調查中發現我縣的非公有制企業創業環境也存在著問題:一是物流系統還不夠完善,企業貨物外運不夠順暢,運輸時間長;二是產業不配套,圍繞行業龍頭企業的協作配套企業不多,不能發揮集群聚集效應,增大了企業運營成本;三是圍繞民營企業需要的社會化服務體系還不夠健全完善,企業不知道是哪個機構能夠解決他們在管理中運行的某些問題,而管理服務機構又不知企業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服務,導致信息不暢;四是缺乏為企業培訓專業技術人員機構,企業專業技術人才難求。

三、對改善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環境的幾點建議

抓住機遇,強化輿論機制,營造大力支持促進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首先,要統一思想,廣泛宣傳民營企業在經濟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宣傳大力支持非公有制企業的政策;其次,要引導非公有制企業樹立信心,充分認識當前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據有關資料反映,我國國民經濟已連續10年達到7%以上的高速增長,表明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已經來臨。非公有制企業的經營者要一定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發展企業。

優化服務機制,為非公有制企業的加快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一是進一步深化行政、金融、稅收體制改革,切實精簡機構人員,簡化審批辦理程序,實施陽光作業,強化服務意識,構建公正、合理、統一、高效的服務平臺,放開民間資本準入領域,進一步清理不利于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的政策規定,促進非公有制企業快速發展;二是加大民主監督力度,落實有關政策,依法保護非公有制企業的合法權益。1、建立非公有制企業權益保護機構,受理和協商解決企業投訴和反映的各種問題。2、對現行的行政收費項目、標準再一次徹底的清理,并實事求是的通過聽證,予以調整審定。3、對財政投入的項目、額度及相關政策,要予以公示,接受社會監督。4、建議實行稅費統一征收,從源頭上杜絕有收費項目的單位向企業亂收費的現象。5、用政策和嚴格的紀律制止任何單位以任何借口向企業拉贊助、搞攤派。6、建立誠信招商環境,落實招商引資政策。三是強化金融服務環境,首先要強化政府支持力度,優化企業外部融資環境。一方面要認真貫徹《中小企業促進法》,由政府牽頭成立“民營企業貸款信用擔保公司”,為民營企業發展融資提供貸款保證;另一方面要注意優化企業外部融資環境。民營企業要贏得銀行信用和支持,也必須健全各項制度,強化財務管理,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性和合法性。同時,應鼓勵民間創辦投資公司,培育、建立獨資、合資、合作風險投資主體,推動技術與資本的有效結合。

對農村藥品“兩網”建設的調查與思考長嶺縣是從20*年1月份開始啟動農村“兩網”建設工作的,此項工作開展以來,長嶺縣政府十分重視,多次召開會議安排部署“兩網”建設工作,長嶺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按照自身工作職責認真開展這項工作,三年來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農民群眾用藥更加方便及時和安全有效,通過調查,我們掌握了該縣藥品市場基本情況和“兩網”建設的基本做法,具體如下:

長嶺縣共有22個鄉鎮,2個開發區,1個農業園區,1個牧業園區,共有210個行政村,1066個自然屯,全縣總面積5728.4平方公里,總人口64.*萬人。該縣在未開展“兩網”建設前,全縣藥品經營企業只有120家左右,并且多集中在縣城和鄉鎮政府所在地,村屯藥店僅1家,藥品批發企業為零,而且藥品購進渠道紊亂,藥品質量得不到應有的保證,群眾用藥安全存在較大隱患。20*年以來,長嶺縣按照省市局文件精神,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藥品“兩網建設,截止到20*年4月,該縣藥品經營企業已經達到265家,其中1家藥品批發企業,農村藥品經營企業達到202家,藥品供應網覆蓋率達到了95%,藥品監督網覆蓋率達到了98%,藥品同意配送率達到了100%,從而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農民群眾購藥難、購藥貴的問題。農村“兩網”建設帶來的益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進一步規范了農村藥品流通秩序,凈化了藥品市場環境,暢通了藥品流通渠道。

二、減少了藥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藥品采購的環節,降低了采購成本和藥品價格,給廣大農民帶來了實惠。

三、為藥品供應網配送的藥品都是由通過GSP認證的合法藥品批發企業提供的,藥品質量得到了有效保證。

四、村村有藥店使農民不出村就能買到質量好、價格廉的藥品,農民購藥更加快捷方便。

五、由縣、鄉、村構成的三個層面的藥品監督網絡,極大地遏制了農村“黑診所”、“地下藥鋪”、“游醫藥販”活動猖獗的局面,藥品市場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六、為農民開辟了很好的就業渠道,使部分學醫學藥未分配工作人員有了合法的“用武之地”。

“兩網”建設工作的開展,很大程度上給農民群眾帶來了益處,但是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由于個別村屯藥店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客觀上形成了點多,線長、面廣的局面,致使藥品監管工作出現了鞭長莫及的現象。

二、由于未能做到責、權、利相統一,致使聘請的藥品監督協管員和信息員未能充分發揮作用,鄉鎮村屯中的涉藥違法違規行為不能得到及時舉報和有效打擊。

三、由于藥品供應網絡尚不完全健全,在村屯的覆蓋率未能達到100%,使部分偏遠地區農民采購藥品仍不方便,個別村屯中“黑診所”、“地下藥鋪”仍然存在,農民群眾用藥安全仍存在隱患。

四、由于村級藥店資金有限,經營規模小,銷售額低,政府沒有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村級藥店承受了過高的稅費,導致大部分村級藥店負債經營,部分村級藥店面臨倒閉的局面,而同級村衛生所的費用還不及村級藥店的一半,村級藥品經營企業的經營積極性受到嚴重打擊。

五、由于村級藥店的人員對藥品法律法規了解的不夠,又缺乏藥學專業知識,不能很好的為群眾用藥提供咨詢服務。

針對“兩網”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應當采取必要的、有針對性的措施來解決,具體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繼續鞏固“兩網”建設成果,努力提高“兩網”運行質量,繼續鼓勵偏遠鄉村中信譽度高的人員開辦藥品供應網點,力爭藥品供應點覆蓋全縣各行政村

二、中央和地方都應當加大投入,增加中央補助地方“兩網”建設專項經費的投入,地方政府應當盡量從財政預算中撥出適當的經費支持“兩網”建設工作。

三、藥品信息員舉報獎勵措施應當落實到位,并列入在給予縣級食品藥品監督部門劃撥的日常經費中。

篇(6)

晚上11點,深圳科技園,張剛剛從公司下班,他騎車先后經過了TCL大廈、中興研發大樓、聯想大廈、創維大廈和騰訊大廈,并隨手拍下了這些寫字樓的風景――創維、中興有兩三層的人在加班,騰訊大廈和后面的大族激光大廈幾乎有一半的辦公室還亮著燈。

這個渴望成為中國硅谷的科技園匯集了3000多家技術公司,每天都有數十萬像張剛剛一樣的公司人穿梭其中。據《2016年珠三角智能出行大數據報告》資料顯示,深圳當選最愛加班城市,36.9%的人在晚上9點之后下班。

在華為員工的BBS“華為心聲社區”中,以“加班”作為關鍵詞搜索,結果達到了100頁的上限。今年年初,有員工這樣抱怨:來公司兩年,出差19個月,孩子兩歲了,在一起的時間還不到5個月。

加班已經成為一種常態,無論出于被動還是主動,公司人似乎越來越能“接受”加班這件事。

不安全感,張剛剛這樣解釋自己加班的原因。于他而言,“不安全感來自自身定位,想早點成為大牛?!焙鸵酝∠笾斜粍蛹影嗟那闆r不同,如今職場中越來越多的人甚至選擇主動忙碌。

當很多同一批進入法院的同事已經開始獨立辦案子時,劉勇超有些著急了,因此他主動要求從法制宣傳崗調至業務崗。今年碩士畢業進入一家網絡媒體當前端工程師的黃軼靖,會在下班回到家后,繼續寫兩小時代碼。已經工作將近10年的圖書編輯徐嘉祺,仍然保持著每周加班3天以上的工作節奏,即使不在辦公室,他的腦袋里也都考慮著工作的事。

他們是一群不知疲倦的公司人:年輕,未婚,單身,在沒有朋友聚會的工作日里,加班成為一種消磨時間的方式。比起依靠公司,他們更愿意相信自己,在有限的時間里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競爭力,并在合適的時機跳槽,為自己爭取更好的發展。

這多少也反映出公司人的某些不安全感,經濟下行讓整體的就業環境都變得嚴峻。外企、銀行、500強……這些原來概念里可以待一輩子的大公司,如今也頻頻傳出大規模裁員的消息,更不要說那些還在掙扎的創業公司了。

與1980年代的民營企業創業潮和1990年代的“下海潮”相比,如今的這輪創業潮更加全民化,并且集中在技術領域。伴隨著“夢想”和“成功”,一并被提起的還有“生存”――這是所有創業公司都要直面的現實。

經濟日報社的《創業企業調查報告》顯示,資金成為制約創業的首要因素,在所調查的1000多家創業公司中,近一半的公司去年處于零盈利或虧損狀態,這在初創企業中更為常見。用戶量提升了多少、有沒有盈利、bug有沒有修復、競爭對手有什么新動作、能不能活下去,這些問題驅趕著創業公司一刻都不敢懈怠,這種壓力會很直接地影響到在其中工作的公司人。

張剛所在的公司是一個只有20多個人的互聯網創業公司。公司每天提供午飯和晚飯,晚上10點之后的打車費還給報銷――幾乎解決了員工加班的大部分顧慮。張剛一般都會加班到10點之后,而他的老板會加班到更晚。

事實上,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不僅帶動了創業熱潮,對于IT和互聯網行業以外的其他傳統行業也有很大的影響,在面臨業務轉型的境況下,在傳統行業工作的公司人同樣不輕松。智聯招聘的《2015年白領8小時生存質量報告》顯示,在所有行業中,互聯網行業加班時間最長,每周加班9.3小時,其次是房地產、交通、汽車、政府部門、金融業、能源、服務業和傳媒行業,每周加班都超過5小時。

工作時間的延長某種程度上也要歸咎于技術帶來的改變。從去年開始,移動辦公軟件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根據市場調查機構IDC的統計,截至去年年底,中國社交化移動辦公軟件市場累計注冊用戶8300萬人,企業用戶600萬家。

移動化辦公軟件把人們從辦公室解放出來,帶來了碎片化的上班時間,讓溝通變得高效,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也使生活和工作的界限變得模糊。移動辦公軟件的使用無形中延長了加班時間。

除了手機沒電,徐昕已經想不起上次關機是在什么時候。這樣時刻在線的狀態她已經保持了快兩年。她在杭州一家廣告公司當媒介策劃經理,工作性質決定了她必須隨時候命,“客戶基本上除了睡覺也一直在線”。

不過比起被客戶“盯著”,公司人可能更不愿意為了加班而加班,但遺憾的是,這種消磨工作熱情的職場環境如今依然存在。

在一些管理者眼中,加班仍然被認為是工作態度積極的表現,相反一個高效率的員工在下班前準時完成工作,卻未必會得到管理者的賞識,甚至反而會讓后者覺得是否工作量還不夠。久而久之這種被動的加班文化,成了誰也不敢戳破的“絕對正確”。

做著外界認為比較清閑的HR工作,翁赫卻幾乎天天加班。他所在的招聘部門有5人,正常下班時間是5點半,但“領導不走,誰也不好意思走”的氛圍始終存在。漸漸地,下班時間拖到了七八點。有一次翁赫的同事因為搬家,每天加班到6點半就回去收拾東西,“早走”了三四天之后,他被領導直接指責下班太早。

加班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勤奮?有時候只是制造了努力的表象,實際的問題卻是白天工作效率的低下。翁赫的領導白天會給他們安排臨時工作,翁赫不得不通過加班,完成本應該在白天完成的任務。

吳煒認為公司流程的拖沓和低效是直接造成他不得不加班的重要原因。他目前在電商負責第三方商家運營。盡管是一家互聯網公司,諷刺的是,每次商家參與活動的流程要像國企一樣經過層層報批,才能最后錄入系統。這使得吳煒經常要工作到晚上9點多,而前陣子臨近雙11這樣的大型電商促銷活動時,10點多才能從公司離開更是家常便飯。

不止是中國,實際上從數據來看,整個亞洲地區的公司人似乎普遍要比其他地區的人更操勞。根據瑞銀集團的調查,中國香港是全球工作時間最長的城市,上班族每周工作50多個小時,而巴黎的工作時長比中國香港整整少了20個小時,也就是說巴黎的公司人每天僅工作6小時。日本、韓國則是出了名的加班大國,膠囊旅館就是加班的產物。日本去年因過度工作引發的自殺案有2000多件。作為應對,日本政府正在呼吁更靈活的工作時間、給加班時間設置上限,并在今年10月出臺了《預防過勞死等對策白皮書》,想通過行政手段緩解過度加班這個社會問題。

而在很多西方國家,加班是一件不被推崇的事情。如今在國外工作的中國人,或許更有這樣的體會。艾勇興兩年前移民新西蘭,現在一周的工作時長相當于國內的兩天,如此他有了更多的時間照看兩個孩子。在瑞典一家車企工作的梁銳在入職的時候就被經理提醒,不要加班,注意平衡工作和生活。

一個現實是,在企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競爭和淘汰是必然的階段,在有限的人力和無限的工作下,加班成了無法回避的結果。不過隨著過渡完成,員工超負荷的工作付出并不應該是一種常態,不論是否出于自愿,員工長時間的加班都是企業狀態不健康的表現。在日趨成熟的過程里,讓每個人承擔合理的工作量,才有利于公司人更好地挖掘和發揮自己的潛在價值,也能幫助企業留住更多優秀的人才。

篇(7)

(廣西大學,南寧530004)

摘 要:對深圳162家企業為調查對象,以卡方和比較均值的統計方法檢驗企業所屬行業和規模參與校企合作的現狀和期待是否具有顯著性差異。不同企業行業和規模在現有和期待的校企合作方式、實習生的現有素質和期待素質、企業面臨的合作困難和利益期待等三個方面多有顯著性不同。建議政府重視中小微型企業對“現代學徒制”培養活動的獨特價值,購買企業行業和規模合作服務的條件清單、正負清單,實現精細化制度和法規管理,反思實習生人文素質和職業態度分離的根源,加強實習管理,為實習生創造人文的非工作環境。

關鍵詞 :中小微型企業;行業;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服務購買

中圖分類號:G7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0-8772(2015)25-0184-05

1.文獻回顧和問題提出

近十多年來,從企業的角度,以問卷調查的形式,探尋企業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態度和建議的成果增多。縱觀這些研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1)圍繞某個職業教育要素,(i)就某個專業人才培養調查和訪談企業從而改進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1];(ii)企業對培養“雙師型”教師的態度和建議[2];(iii)企業對人才培養和學生素質的態度和建議[3];(2)探尋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意愿及其影響因素從而提出推動校企合作的建議[4、5、6];(3)雖然大部分研究對企業屬性、企業行業和企業規模有所劃分,但分析時并沒有將其作為變量充分展開[7,8](4)調查數據描述分析多,統計推斷的少。

本研究的調查內容聚焦于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現狀和期待,針對上述(3)和(4)的特點,做出了改進,其一,以企業行業和規模為自變量進行分類分析和對比;其二,采用統計推斷的方法預測樣本的分析結論是否具有普遍性。

2.調查工具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編問卷先對10家企業進行試測,將問卷修繕后,再對深圳南寧和柳州兩市162家企業進行隨機調查。問卷包括11道多項選擇題和7道開放式陳述題。

對所調查企業的行業分類。本研究根據我國行業分類[9]和產業分類方法[10]。將機電制造、電子、機械加工、五金、通訊、珠寶生產等對初級產品進行再加工的行業視為第二產業,統稱制造業。其他行業歸為第三產業,其中餐飲、貿易和物流為三產的第一層次,簡稱服務業;裝修、設計、勞務公司、廣告傳媒等為第二層次,簡稱技術業;文化傳播、教育培訓為第三層次,簡稱教文業。

對所調查的企業進行規模的劃分。參照國家統計局的劃分辦法[11],根據不同產業和行業的從業人數,將調查企業分為小微企業、小型企業、中型企業和大型企業。

開放式問答題的編碼方法。首先對逐個訪談內容進行一級編碼后轉換成表格;將每一句話作為表行,進行二級編碼;刪除冗余詞,將核心內容放入句首,應用表格中的排序功能,對排序歸類后的共同

關鍵詞 進行三級編碼;合并和提煉

關鍵詞 ,將最終的數字代碼輸入spss統計軟件20.0中進行分析。

研究將四類企業行業和規模作為自變量;因變量設定為校企合作的實存方式和期待方式、實習生的實然素質評價和應然素質期待、校企合作的實然困境和解困的利益期待,采用二分類法(0,1)錄入。

研究對實存和期待、行業和規模進行對比分析,因此采用比較均值的統計推斷方法,輔助采用非參數的K方檢驗和相關分析。首先進行Lenvene 檢驗以確定是否違反了均值比較的方差齊性假設。由于企業行業和規模樣本數量明顯不同,如違反方差齊性,則用Games Howel進行多重對比檢驗(post hoc),否則采用Hochberg’s GT2(H)[12]。配對樣本檢驗時,視是否違反了正態和齊性,分別采用T檢驗和Welicoxo檢驗。[13]

3.分析結果

3.1企業行業、企業規模和訪談者的背景信息

其一,調查對象的主體是制造業和中小微型企業。表1顯示,企業行業的74%為制造業,其中微、小、中、大企業各占5%、58%、18%和25%;在企業規模中,合計80%為中小微企業,19.8%為大型企業(涵蓋94%的制造業和6%的服務業)。

其二,制造業從業者的學歷相對最低,但英雄不問出處。初中學歷的訪談者均來自制造業,高中學歷中的86%來自制造行業,大專學歷和本科學歷人數最少。經卡方檢驗,學歷和所處的行業具有顯著性差異,X2=17.370(9),P=0.043<0.05,但是學歷和職務,X2=15.116(9),P=0.088>0.05,學歷和企業規模,X2=16.510(9),P=0.057>0.05沒有顯著性差異,不同學歷者在各類企業規模和承擔各種職位的比例沒有區別。

3.2不同企業對校企合作方式的不同需求

企業在不同合作方式上的實存百分比和期望百分比具有明顯差異(表2),成對樣本Wilcoxon檢驗呈現出顯著性差異(表3),驗證了企業希望校企合作方式更加豐富和多樣的期待??傮w上看,各企業對校企合作的意愿變化有相似的趨向,不同企業對參與校企合作的模式與深度又有著不同的期待。

3.2.1企業普遍降低“接收實習生”意愿,但大型企業和制造業的需求依舊強勁

就實存而言,合計51%企業當下的合作方式是“接收實習生”,百分比分布最高(表2),但行業傾向性明顯??ǚ綑z驗表明,不同企業行業,X2=13.44(3),P=0.004<0.05,不同企業規模,X2=16.117(3),P=0.001<0.05,對“接收實習生”具有顯著性差異,意味著對實習生的需求量與企業所屬的行業和規模具有很大的關系,需求量最大的是制造業(55%)和服務業(58%),中型企業(70%)和大型企業(75%)。

就期待而言,企業“接收實習生”的實存百分比(51%)和期望百分比(37%)之間相差14%(表2)。Wilcoxon檢驗表明,這種差距具有顯著性意義。Games-Howell檢驗表明,制造業和技術業之間,大型企業和微型企業之間,大型企業和小型企業之間具有顯著性差異,表明制造業和大型企業的愿望并沒有降低。

簡而言之,制造業和大型企業依舊期待“接收實習生”,而服務業和中小企業的愿望下降。

3.2.2制造業、服務業和各企業規模普遍希望職?!坝唵问脚囵B學生”

就期待而言,“訂單式培養學生”的實存(6%)和期待(28%)之間的百分比相差22%,僅次于“接收實習生”,位列第二高期待(表2)。Wilcoxon配對樣本檢驗表明,實存和期待之間存在的差距具有顯著性意義。制造業和技術業、服務業和技術業之間的期待具有顯著性差異,技術業無此項需求(表2)。企業規模之間的期待無顯著性差異,表明他們的訴求是一致的。

3.2.3教文業和小型企業更期待進行深入的校企合作

Wilcoxon配對樣本檢驗表明,“企業將車間搬到學校,建立生產性實訓基地”(簡稱“建立實訓基地”)和”參與職校人才培養”的合作方式,實存和期待之間的差距均具有顯著性意義,表明了企業的期待。

多重對比分析鎖定了具體的企業。就實存而言,企業行業和規模之間均無顯著性差異,表2的低百分比分布表明合作尚沒有開發;就期待而言,大型企業和小型企業在“建立實訓基地”和“參與職校人才培養”上具有顯著性差異,小型企業愿意開展這兩項合作;教文業與制造業,教文業與技術業,教文業與制造業之間具有顯著性差異,教文業期待“參與職校人才培養”工作。反觀大中型企業和制造業,其更傾向以簡單的合作,如“接受實習生”、“訂單式培養學生”等。

3.3不同企業對實習生素質的不同需求

企業整體對實習生素質的期待高于實存(表3)。就實存而言,排在前三位的是“受過職業教育的人學的更快更好”(簡稱“發展能力”)(27.5%)、“比正式員工好管理”(簡稱“易管理”)(24.3%),其次是積極向上的性格(簡稱“性格”)(19.9%)。就期待而言,排在前三位的是熱愛本職工作(簡稱“職業態度”)(49.5%)、性格(39.6%),其次是“一來就能完成簡單的任務”(簡稱“動手能力”)(33.6%)和“發展能力”(33.6%)。

3.3.1企業整體上滿意實習生的人文素質,對職業態度的評價最低

Wilcoxon檢驗表明,企業行業和規模對實習生整體的性格、易管理性和發展能力的評價而言,實存和期待之間并無顯著性差異。企業普遍而一致的認為,實習生比正式員工好管理,他們對企業忠誠、極少考慮跳槽、遵守紀律、服從安排和聽從指揮、有上進心、謙虛好學。雖然企業期待的性格(39.6%)和實存的性格(19.9%)之間的差值較大,但仍然可視為一種偶然現象和觀察上的誤差。換言之,企業整體上滿意實習生的人文素質。

就實習生的實存(18.9%)和期待的動手能力(33.6%)、實存(16%)和期待(49.5%)的職業態度而言,企業整體的評價和期待具有顯著性差異。實存和期待的職業態度分別是是企業評價最低的素質和企業最渴望提高的素質。

3.3.2制造業和企業規模期待實習生提高動手能力和改善職業態度

對動手能力的評價與企業的生產特點有關,并不是每類企業在實存和期待之間都具有顯著性差異。拆分“企業行業”和“企業規模”的非參數Wilcoxon對比檢驗表明,制造業(Z=-4.826,P=0.000<0.05)、微型企業(Z=-2.000,P=0.046<0.05)、小型企業(Z=-3.618,P=0.000<0.05)和大型企業(Z=-3.464,P=0.001<0.05)在實習生實存和期待動手能力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其他對動手能力要求不高的企業行業并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例如服務業、技術業和教文業等。

制造業(Z=-6.782,P=0.000<0.05)和微型企業(Z=-2.449,P=0.014<0.05)小型企業(Z=-.427,P=0.000<0.05)、中型企業(Z=-3.742,P=0.000<0.05)和大型企業(Z=-2.449,P=0.014<0.05)均對學生實存的職業態度不滿意,特別是微型企業(0%/50%)和中型企業(0%/70%)前后差距巨大,相對滿意的是大型企業(6%/25%)。值得注意的是,其他的企業行業對實習生的職業態度并無前后顯著性落差,換言之,制造業對學生的職業態度尤其不滿意。

3.3.2技術行業期待實習生改進性格和提高發展能力

工作性質不同導致企業對性格表現的需求不同。例如,企業行業中的制造業以物為工作對象,性格顯然不是提高產品質量的關鍵因素,他們由此也關注不多(表3)。技術業(10%/60%)的工作對象是顧客,因此,溝通能力、親和力、包容性、虛心、耐心、細致等良好的性格本身就是專業能力的內涵,是提高質量的關鍵因素。非參數Wilcoxon對比檢驗,技術業對實習生實存性格和期待性格(Z=-2.00,P=0.046<0.05)、實存發展能力和期待發展能力(Z=-2.449,P=0.014<0.05)的評價和期待上存在顯著性差異,表明了技術業期待實習生修善自己的良好性格的訴求。雖然服務業期待和實存的百分比之差(20.5%/58%)達到了一倍以上,但由于沒有通過檢驗,可推論服務業整體上對實習生的性格滿意。

3.4.不同企業面臨困難的緊迫程度各不相同

表4的數據表明,企業總體遇到的困難百分比從高到低依次為“培訓實習生比培訓學徒工的成本高”(34.8%)、“學生的實習工資和職業學校談不攏”(31.2%)、“抽不出人管理和指導實習生”(29.4%)、“學校認為我們企業給他們的支持少”(21.7%)和“實習生的管理老師幫助不大”(14.2%)。

3.4.1制造業的顯著性困難是培訓成本,企業行業的人手困難最大

卡方檢驗表明,企業行業在實習工資(X2=6.005,DF=3,P=0.111>0.05)、協調校企利益(X2=2.547,DF=3,P=0.467>0.05)、實習帶隊教師的幫助(X2=3.580,DF=3,P=0.310>0.05)和人手緊張(X2=4.934,DF=3,P=0.177>0.05)的實存困難上不具有顯著性差異,換言之,他們普遍感到工資困難、學校實習管理困難、人手緊張困難和校企利益協調困難。

不同企業行業在培訓成本的困難(X2=15.179,DF=3,P=

0.00,2<0.05)上具有顯著性差異。綜合多重分析和表6顯示,制造業對培訓實習生(47.5)感知的成本大于服務業(16.7%)和技術行業(0%)。雖然教文業(50%)感知的困難均高于其他行業,但是并不具有顯著性差異,可視為一種偶然現象。

就行業而言,企業抽不出人手管理實習生的困難百分比最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3.4.2大型企業顯著性困難最多,中小企業分別為學校管理低效和企業人手困難

企業規模的困難比行業更為豐富,且所有的顯著性困難的比較對象均為大型企業。綜合多重對比分析和表6的百分比,企業規模的困難具有以下特點。

關于“學校認為我們給他們的支持少”,大型企業(43.8%)和小型企業(14.6%)的困難具有顯著性差異,前者的困難大于后者2倍;關于“培訓實習生比培訓學徒工成本高”,大型企業(56.3%)和中型企業(20%)之間具有顯著性差異,大型企業的困難大于中型企業將近2倍。對于“實習老師的幫助不大”,中型企業(40)的困難大于大型企業(12.5%)和小型企業(10.4%),中型企業的困難程度大于大型企和小型企業的2-3倍。對于“我們企業很難抽出人管理和指導實習生”,微型企業(50%)的困難大于小型企業(38.8%)和中型企業(0%)。

3.5不同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不同期待

企業總體解困利益期待百分比從高到低依次為“學校按照企業的要求培養學生”(47.3%)、“政府根據實習生的質量獎補企業”(35.6%)、“政府轉移企業支付實習生工資”(33%)、“符合要求的實習生留用企業2-5年”(27.9%)和“學校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16.3%)。小計顯示,企業所屬行業和規模對政府的期待均大于對學校的,其最大和最次利益期待具有一致性,不同的是中間三項期待的位次。

3.5.1.利益期待具有豐富的行業特點,普遍希望“按照企業的要求培養學生”

教文業期待學校提供指導和培訓的百分比最高(50%),但這種觀察差異并沒有通過Games Howel檢驗,可視為一種偶然現象。制造業(18.3%)和技術業(0%)之間具有顯著性差異,但是百分比分布過低,表明制造業的期待也非常微弱。

服務業期待符合要求的實習生留用企業2-5年。教育文化行業(0%)和服務業(50)之間具有顯著的差異.顯然,服務行業的技術含量較為低端,需要操作熟練的員工,而教育服務行業基于自己的特點,面對“合格的實習生”而不是“優秀的實習生”顯然對留用有所顧慮。

教文業和制造業希求“實習工資來自政府,由企業代付”。Games Howel檢驗表明,服務業(8%)和制造業(35),教育文化行業(75%)和服務業(8%)這兩對企業行業之間存在著不同的看法。

服務業和制造業吁求“政府根據實習生的質量獎補企業”。技術業(0%)和制造業(33.3%)、技術業(0%)和服務業(50)之間具有顯著性差異。服務業和制造業用工需求大,人員流動大,招工困難,產業低端,對實習生的管理具有一定的難度,他們希望在管理上的付出能夠得到回報,補償管理人手的緊張。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學校按照企業的要求培養學生”,企業行業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這種訂單式培養是企業行業的普遍要求。

3.5.2普遍希望政府獎補企業,大型企業對各種利益的期待程度相對最大

相對于企業行業,企業規模在期待利益方面的顯著性差異較為單調,程度較為一致,企業規模中的所有顯著性差異的比較對象均為大型企業,這個特點和3.4.2分析中的困難具有內在一致性。

所有企業規模在渴求政府獎補方面的要求具有95%的相同性;在學校按照企業的要求培養學生方面,大型企業(68.8%)和中型企業(40%)構成顯著性差異,中型企業的需求相對最為微弱;在合格的實習生留用服務上,大型企業(18.8%)和微型企業(50%)具有顯著性差異,大型企業的需求相對最為低弱;大型企業(50%)要求政府轉移支付實習生的工資,與微型企業(16.7%)和小型企業(28.6%)構成顯著性差異。

4.討論與建議

4.1正視影響工作態度的非素質因素,加強實習管理,創造人文的工作環境

3.3的分析表明,企業普遍高評價實習生的性格、易管理性等與人打交道的人文素質,但是低評實習生與工作有關的職業態度,這和既往研究有所不同[14、15]。人文素質和職業態度之間的分離值得反思。

由于我國制造業產業的較為低端性和職校生的培養定位,制造業的實習工作顯得單調、機械和簡單,稍加訓練就可操作,且制造業以物為工作對象,相對淡化人文素質的要求。鑒于這種工作性質和環境具有較大的固定性,實習生從注重人文素質培養的學校教育進入到企業的機械操作中,他們需要表達人文素質的彈性平臺以體現他們的教育價值和存在感。故建議學校的實習帶隊教師應幫助企業為實習生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體現對學生的關愛價值,幫助他們改善工作態度。

4.2針對企業的行業和規模特點進一步細化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支持措施

既往的相關研究多建議,政府對參與校企合作的企業進行減稅,稅務總局也出臺了相關文件,[16]本研究認為,還應針對行業和規模特點進一步具體落實。

政府對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實質性支持應該實行精細化的制度和法規管理。政府應調整職業教育投入模式,向企業購買服務的條件清單及其對應的落實部門。服務清單應分列不同企業行業和規模的服務項目,企業行業和規??梢愿鶕约旱男枨蠛湍芰M行有限選擇。政府還應政、校、企、生四方責權利的正負面清單,明晰各方必須遵守和不能違反的條款,例如,實習生的勞動強度、工作質量、學習權利、勞工保障、遵約與違約等,企業的指導內容、幫教項目、質量要求、工作時間、報酬待遇等。

4.3重視對中小微型企業對職校人才培養的研究

當前,職校的合作對象多為大型企業、制造業和服務業,對存在問題的解決策略也多是針對這些企業行業和規模。其他企業行業和中小微型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情況還需要加強進一步的研究。

截至2013年年底,全國小型微型企業1169.87萬戶,占到企業總數的76.57%,成為社會就業的主要承擔者。[17]他們的生產和管理特點對開展“現代學徒制”培養活動具有大型企業所不具有的優勢。比如,他們多為民營企業,其創業過程和管理模式及其創業者的個人奮斗對實習生將起到身教重于言傳的榜樣作用;一人多崗的現象有利于實習生熟悉各個生產崗位及其工藝流程和操作規范,生產周期短和產品靈活使得相關的基礎知識可以得到靈活的應用和鞏固,有利于提高實習生的多種能力;緊湊的管理空間和相對靈活的管理機制有利于在正負面清單約束下更好的發揮人文管理的價值;較小的生產規??蓪嵤┮粚σ换蛘咭粚Χ鼮閭€性化、細致、周到、盡責和高效的指導,有利于定位師傅的責任和榮譽,等等。中小微型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意義和方式值得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周蓉.如何培養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學生[J].科技信息2009(26):

26-27.

[2] 尹麗英.對校企合作培養“雙師型”教師企業態度[J].職業教育

研究 2007(10):51-52.

[3] 張靜,代國忠.職院校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培養與企業人才需

求接軌的調查研究[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2(12):

102-104.

[4] 查吉德.廣州市企業與職業院校合作意愿度的調查研究[J].高

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 2006(8):15-18.

[5] 霍麗娟.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意愿與調查---以河北省企業

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09(34):35-39.

[6] 王斌,張英杰.企業參與職教校企合作利益訴求調查與分析[J].

遼寧高職學院學報.2012(5):5-7.

[7] 王文槿.關于校企合作的企業調查報告[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09(1):33-36.

[8] 冉云芳.企業參與職業教育辦學意愿、動因及影響因素的實

證分析——基于浙江省的調查[J].職教論壇.2013(19):70-74.

[9]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1)[EB/OL].

[2015-01-18].http://stats.gov.cn/tjsj/tjbz/hyflbz/.

[10] 陳莊,劉佳伶,成衛.信息資源組織與管理[M].北京:清華大

學出版社.2005:198.

[11] 國家統計局.統計上大中小微型企業劃分辦法》(國統字

[2011]75號)[EB/OL].[2015-01-18]http://stats.gov.cn/

statsinfo/auto2073/201310/t20131031_450691.html.

[12] Andy Field.Discovering Statistics using IBM SPSS Statistics:

Fourth Edition.SAGE Publications Ltd.(2013):481.

[13] Andy Field.Discovering Statistics using IBM SPSS Statistics:

Fourth Edition.SAGE Publications Ltd.(2013):262.

[14] 史習明;;論高職學生人文素養與科學精神的融合與培育[J].

中國高教研究;2011(4):73-75.

[15] 李靜 楊海剛.加強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探微[J].繼續

教育研究.2010(4):139-140.

[16] 霍麗娟.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意愿與調查——以河北省企

業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09(34):38.

[17]國家工商總局全國小型微型企業發展報告課題組.工商總局:

全國小型微型企業發展情況報告(摘要)[EB/OL].[2015-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三人弄娇妻高潮|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亚洲最大天堂无码精品区| 国产高清自产拍av在线| 一本一道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熟妇高潮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性欧美vr高清极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蜜芽|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性天堂av系列| 国产成人无码a区精油按摩|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不卡| 午夜免费国产体验区免费的|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亚洲av福利天堂在线观看| 一本本月无码-|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成人| 野狼第一精品社区| 区久久aaa片69亚洲| 50岁丰满女人裸体毛茸茸| 变态拳头交视频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无码av不卡一区| 成人午夜视频精品一区| 国产av国片精品有毛| 在线高清理伦片a|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麻豆| 婷婷无套内射影院|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无码av专区|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videossex久久发布|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 又大又紧又粉嫩18p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