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20: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會計軟件實訓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軟件;案例教學法;仿真;校企合作
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會計軟件應用能力,因此在整個《會計電算化》教學過程中,實訓教學即上機模擬實驗教學占絕大比例。但是,實訓教學在各個院校中還是弱項。
一、實訓教學的形式
整個實訓教學過程全部在會計電算化實驗室進行,邊講邊練、講練結合。在這個實驗室中,教師和每個學生各擁有一臺電腦,教師利用教師機通過多媒體設備以及計算機系統軟件、多媒體教學軟件等,可以進行講解并演示會計軟件的使用,同時還可以控制學生機(如屏幕監視、學生演示、作業提交、文件分發、遠程命令等),學生機可以進行電子舉手、自動接收文件等。這種教學方式教學更直觀、高效、準確;有利于改變傳統的單調枯燥的語言敘述的教學過程,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學生能較快地掌握課程知識點。另外,在會計電算化實驗教學中,充分利用資源。師生共享網絡教學信息資源。
二、實訓教學的層次
在會計電算化實訓教學的過程中,要按課程的內容,循序漸進地進行,按內容可分為以下層次:
(一)分模塊的模擬實驗教學
在開設會計電算化的第一門課《初級會計電算化》時,學生對會計電算化還很陌生,教學的目的主要是使學生掌握會計電算化的基本方法和理論,使學生對會計電算化形成感性認識,因此在教學中結合實驗,把課堂講授與上機模擬實驗有機地結合起來,模擬實驗分次數與課堂所學目標同步,為此模擬實驗分模塊進行,有利于學生能較快地掌握會計軟件各個模塊的使用,以便為下一步掌握會計軟件的綜合使用打下基礎。
在該層次的教學過程中,首先由教師進行系統的講解之后,學生結合教師提供的案例中的企業的業務特點對教師所講授的內容進行討論,并由教師輔導進行上機實驗,實驗完成后討論總結。
(二)、綜合的模擬實驗教學
在完成初級會計電算化課程后,開設會計電算化的第二門課《中級會計電算化》時,進行模擬實驗時可采用綜合的模擬實驗。會計軟件的每個模塊內部前后具有很強的內在聯系,彼此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由于在第一階段學生已通過分模塊進行會計軟件的練習,對各模塊的操作流程及方法已形成了大概的認識,但對整個軟件的流程及各模塊相互關系尚不清楚,因此在該階段,可提供給學生一套相對完整、難度較大、業務較為復雜的會計經濟業務,整個業務包括總賬、工資、固定資產、應收應付、存貨、報表等,所有的業務通過會計軟件的各個模塊進行操作。在該過程中可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各小組按財會小組定崗(如主管、會計、出納)練習,讓學生一人一崗模擬企業情況操作,并在完成某崗位的練習后,轉換其他的崗位。
(三)手工與電算化并行的模擬實驗
通過第一、二層次的模擬實訓,學生基本上可掌握會計軟件的基本流程及各模塊之間的數據傳遞關系,但對如何轉換系統,即手工會計向電算化會計的轉換并不能完全掌握,為此,在開設《會計電算化》課程時,可安排手工與電算化并行的模擬實驗。
會計電算化是在手工會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會計軟件也是程序設計人員根據會計準則和手工會計核算方法開發設計而成的,會計人員只要把會計原始資料輸入計算機,計算機借助于會計軟件,經過一番運作,便會輸出所需要賬頁及報表。因此,財會人員如果沒有手工做賬的實際經驗,就無法了解會計數據之間的來龍去脈,搞不清其內部的結構關系,因而就不能透徹地理解會計軟件核算原理。對此,在學生學完《基礎會計》、《財務會計》等之后,隨即開設《手工會計實務操作》課程,讓學生進行手工做賬實習,在此基礎上再開設《會計電算化》課程。同時在手工會計和電算化會計模擬實習的時候,可采用同一套會計資料,便于學生比較兩者操作的異同點,也加深對會計軟件工作流程的理解,便于學生順利地操作會計軟件、深刻地理解會計軟件的工作原理,為其將來掌握其他或升級的會計軟件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會計電算化實訓安排在手工會計模擬實訓結束以后,通過老師的編排和指導以電算化的方式實現會計信息的獲取和綜合利用,并和手務做比較,更好地促進教與學。
三、在會計電算化實訓教學中,應加強校企合作
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會計核算技術等的不斷發展,會計電算化發展迅速,主要反映在會計軟件開發業的迅速發展。以用友公司為例,從UCDOS下的賬務處理系統、報表處理系統到WINDOWS下的相應系統:從單機版,到網絡版:從單一的核算系統到集核算、管理于一體的軟件系統,到系統化的ERP系統。與此相比較電算化的教學存在明顯的滯后現象,這主要的原因是專業教師的知識結構老化、知識更新太慢、實踐技能不強。專業教師不僅要具備系統豐富的理論知識,而且要具有扎實熟練的實際操作技能和會計電算化的系統管理技能,熟練掌握常用電算化軟件系統各個模塊的操作,并能夠解答使用過程中出現的操作問題;熟練掌握會計電算化系統安裝、調試和維護。專業教師只有深入軟件生產或營銷公司,接受前沿專業知識的培訓學習,才能更好地進行教材的選擇和編寫、教案的組織和準備以及實踐課程的操作和指導。
教師應與企業建立聯系,開展產教結合、產研結合實踐活動,這樣既達到了學校與企業的聯系,又使教師學有所用、學有所專,加強了教師的實際操作水平,提高了教師的專業職業技術能力,有利于教師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專業教師深入企業實際,考察了解會計電算化軟件在企業中的實際應用情況,如操作人員在實際應用中容易出現哪些問題:企業在實施會計電算化過程中存在哪些障礙。只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組織實踐教學,更好地指導學生,及時了解電算化軟件在實際應用中存在的熱點問題。以便更好地組織教學;學??梢远ㄆ谄刚堃恍┰谄髽I工作的會計電算化專業人員,給學生進行案例講座和實踐指導?;蛘咛峁┮恍﹣碜杂萌藛挝坏男枨笮畔?,以利用教學和學生日后的就業。
校企結合有利于學校了解企業對電算化人才的需求狀況,進一步有目的地培養人才。從教育產業的角度來看,學生就是學校的“產品”,而企業是這些“產品”最終的消費市場。學校必須時時明確來自“市場”的需求。
四、實訓教材的正確選用
會計電算化是一種思想,需要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借助軟件平臺來實現。如何理解這種思想必須借助良好的實踐課教材并保證充分的操作時間。這是決定實訓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當前市場上電算化會計實訓教學教材很少,高質量的更少。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應立足“自編為主,購買為輔”,教材建設可分兩階段進行。首先選擇一種較好的手工會計模擬資料,在此基礎上進行手工向電算化的轉換,使之應用于電算化實訓教學:在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后,可以組織一線教師編寫實訓教材,最好是系列化教材。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 課程 一體化 教學模式
筆者從事會計電算化的教學工作已經有十多年,親歷從計算機黑白界面到集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為一體的ERP全方面會計信息化進步的點點滴滴,在與時俱進、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所教授的班級在會計電算化的操作、考證、ERP沙盤演練等方面取得了優異成績??偨Y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在一體化教學模式方面,本文提出幾點看法。
一、課程性質及一體化教學目標
會計電算化是將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和會計結合在一起,用電子計算機代替手工記賬、算賬、報賬,為企業提供重要的會計信息和財務信息過程的簡稱。簡而言之,就是將會計業務通過計算機對數據進行一系列的傳遞、運算、輸出和存貯的加工處理過程。會計電算化是一門融會計學、管理學、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等內容于一體的學科。在現實教學活動中,由《會計電算化》和《電算化會計》的課程名稱引發的教學目標不統一的問題普遍存在。
一體化教學體系,就是把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一教學目標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融會貫通教學的各個環節,構建職業能力的整體培養目標體系,分單元來制定教學計劃與大綱,通過落實各個教學環節以保證整體目標的實現。
其實,《會計電算化》是針對具備會計基本理論的學生開設的一門技能化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電算化操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為核心的會計電算化綜合應用能力。在掌握會計信息系統開發的基本方法和步驟的前提下,教學內容則安排針對不同藍本會計軟件的操作進行比較、任務設計、實踐教學等環節。
二、在課堂上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應著眼于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如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上。
職業教育的目標要求要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為本位,由此,構建一個符合職業教育目標、可以體現職業教育實用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教學體系就顯得非常重要。一體化教學體系則可以實現以下兩點轉變:
(一)教學的組織形式由“集體傳授”向“個別指點”轉變
課程可以安排在計算機實驗室進行,在這個多媒體教室中,教師和每個學生人手一機,教師利用教師機端口來控制學生機(如遠程命令、廣播教學、屏幕監視、學生演示、文件分發、作業提交等),學生機端口則可以進行自動接收文件、演示、電子舉手等操作。同時,要將教學目標細化到每一堂課,以學生的自學為主、教師的講授為輔,讓學生在學習中彼此幫助,有利于教學相長。
(二)學生由“被動受教”向“自覺思考、積極操作”轉變
教師從“單一講授”向“行為引導”轉變;教學過程則從單純的“傳遞知識”向“進行知識的處理和轉換”轉變。教學手段由“黑板、口授”向“多媒體、投影、網絡教室”轉變。教室內可以采用角色定位、廣播教學、逆向思維查錯、手工作業電算化、多藍本多行業賬套以及分組競賽法等多教學方法。
“角色定位教學法”是指讓學生以財務主管的角色,對一個準備實施會計電算化的單位進行規劃設計的一種方法。這一方法要求學生綜合《會計電算化》這門課程的基本理論,自行假設所供職的單位性質及規模,在此基礎上進行硬件、軟件、人員及制度建設,提出系統規劃方案,這讓學生對這門課程的作用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廣播教學法”主要是教師將會計軟件操作方法通過廣播教學這一形式,在教師機上演示給每臺學生機觀看,重點演示一些容易出錯或容易忽視的軟件功能。不斷地強調及演示可以讓學生對今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難題有一個較深的印象。
“逆向思維查錯教學法”是沿著軟件常規操作相反的方向來進行,比如“報表初始化是否有錯賬簿的處理是否有錯憑證處理是否有錯賬套系統初始化是否有錯”等逐一分析、檢查,直至找到原因并加以解決。這一教學法不但可以讓學生掌握解決會計軟件運行中出現的系列問題的方法和思路,也是鞏固會計核算七種專門方法的有效手段,同時也培養和提高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
“手工作業電算化教學法”是針對學生之前手工做出的實訓資料,運用本課程所學的會計軟件處理方式,通過上機實驗不斷地修改完善,最后要求學生提交紙質打印文稿以及運行作業所產生的賬套備份數據,達到人機并行的目的。
“多藍本多行業賬套教學法”則是要求每個學生分別用用友、金碟、浪潮等多個社會上通用的會計軟件來完成工業、商業等多個行業的賬套資料,讓學生們多對比,多探討,找出軟件的共性,以適應瞬息萬變的會計軟件市場。
“分組競賽法”是將學生分成多個任務小組,每個小組的工作內容按電算化人員崗位來設置,最后的考核以小組的總體水平來評定,這種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能力,使學生深刻了解會計電算化數據關系的聯系性,正確把握會計軟件操作的關鍵要領和精髓,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創新精神。
電算化教學的時長一般為90學時(隨著軟件的不斷升級及內容的延伸可能會相應增加),2/3的時間用于學生操作,通過這種邊學邊練及課后練習的靈活教學方式,使得學生逐漸將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融為一個有機整體,加深了對會計理論知識的理解,并且拓展了對理論知識在廣度、深度、難度上的理解。
在教學中,我總結了與學生共同探討出的“麻煩解決心得”,完成論文《會計軟件運行常見問題診斷及解決方法》發表于《消費導刊》。論文中提到,在會計軟件基礎設置時,如遇到科目設置的問題可能有三個原因:原因之一,可能有相同的科目編碼存在,這里要注意的是,新建科目要先上級后下級,刪除科目要先下級后上級;原因之二,查看當前界面是否在“全部”標簽下,如果只是顯示了部分科目,就會出錯;原因之三,與編碼方案不相符,比如應收賬款中二級科目編碼應該為“113101”,如果設置為“11301”,系統則會提示“與編碼方案不符”。一體化教學方法下歸納總結出的心得讓學生在職業生涯中更加得心應手。
三、構建一體化教學體系的配套環境
(一)實施一體化教學首要條件是教師
“雙師型”是近年來一直鼓勵教師成長的方向,“雙師型”師資標準可以按一體化的理論來設定:
適應本專業的教學能力,包括:扎實的理論基礎,熟練的教育教學管理能力,能勝任專業實訓及畢業設計工作。教學能力可以通過教師自評與互評,學生評課,領導檢驗等方面加權評定。
適應本專業的教研能力,包括總結教育教學規律,綜合課程開發,解決實際問題等;教研能力可以通過教師解決問題的概率、開發校本教材及論文寫作來評定。
適應本專業的實踐能力,包括實踐操作能力和實踐創新開發能力。實踐能力可以通過到企業掛職提供的產能效益來受評確定。
(二)一體化教學評價系統
采用一體化教學后,為了更好地管理學生,我們運用了發展性評價方案。通過課堂的表現、實訓情況、操作技能的表現給予學生一個綜合性評價。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減輕教師在課堂管理上的負擔。目前,針對《會計電算化》的教學評價有三個標準:取得電算化證書的無紙化考試成績;用會計軟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每堂課項目任務的完成情況。
結合考證的內容,電算化教學內容還要涵蓋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知識。所以,教師要設計相應的測試題來考核學生在《計算機基礎》課程中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然后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加以輔導。另外,會計電算化的操作水平分為初級和中級,初級水平一般包括賬務和報表系統,而中級水平則要涉及很多專用子模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有一個層次的概念,為學生今后的工作和發展指明方向。
此外,要重視學生對教學的評價。傳統式的教學往往忽略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認為職業中學的學生素質差,所以學得差。實行一體化教學后,我們發現學生的積極性更好地調動起來了,于是,教師更加重視自己的教學質量,通過考核、問卷、座談等方法進一步了解教師教學中的缺點,完善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真正了解教學所需。
通過構建《會計電算化》一體化教學體系,學生對專業課的學習熱情得到了激發,考證通過率上升,操作也加深了對專業理論的理解,教師的教學水平有了提高。經過一體化操作訓練的學生,在實務操作中具備較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用人單位對的評價一直都非常高。
會計電算化系統不是財務系統,而只是一個賬務系統,其產生的不是財務信息,而是會計信息,在滿足企業戰略管理需要的過程中,引入具備了價值鏈管理功能的ERP 管理軟件是發展趨勢,這也漸漸融入我們的學習當中。而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互聯網+財務使得企業的財務管理越來越IT化、自動化,特別是當XBRL進入我們的視野之后,財務人員更多的時間將用于對企業內部的業務進行管理分析,以提高企業運作的效率。要實現這一點,財務人員需要在專業和心理上都有所準備。這也是我們今后一體化教學的努力方向。
參考文獻:
[1] 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關鍵詞: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問題;對策
會計電算化是會計改革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推動會計核算由手工操作向計算機操作發展,是我國會計領域正在經歷的一場巨大變革。會計教育分為初、中、高三個層次,而中等職業學校的會計電算化教育的目標和任務就是培養初級會計實務人員,通過對常用的大型財務軟件的熟練應用,讓他們能夠熟練掌握計算機和財務軟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將所學的會計知識和熟練的會計賬務處理技能運用于實際會計工作中去。另一方面也使一部分學生電算化水平達到或接近中級水平,能夠對會計軟件進行一般的維護或對軟件參數進行設置,為會計軟件的開發提供業務支持,即能在變化的新情況中創造性地解決會計新問題。
基于職業學校會計電算化教育在會計教育中的定位,我們應以科技教育為目標導向,利用現代科技為我們創造條件和種種便利,扎實做好職業學校的會計電算化教育。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充實自己,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增強學生的應用能力。
一、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中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教材不規范。教學標準不統一
目前會計電算化教學中缺乏系統、實用的電算化模擬教材,大多是以學習編寫會計核算程序為主要目標,往往要求讀者熟練掌握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或數據庫管理系統的程序設計,這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是一件不容易和不切實際的事,不符合中等職業學校會計電算化教育的目標和任務。
(二)師資力量不足
目前從事會計專業課教學的教師,大多數是會計專業出身,沒有系統地學習計算機專業知識,自然無法熟練應用這個現代工具進行教學與研究。 而從事計算機專業課教學的教師,又沒有系統的學習財會專業知識,也適應不了教學的需要。
教學上需要既精通會計理論知識,熟悉會計業務,又熟練掌握計算機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所以師資隊伍的不足是制約會計電算化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實驗、實訓課程設置不合理。會計電算化上機實驗、實訓課時不足
會計電算化作為一門實用性、針對性強的應用學科,必須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中心來設計其課程內容。特別是中職電算化專業的教學,要加強會計電算化實踐設施的建設,強化實驗性的模擬教學,適當增加實訓課時。很多學校因為實驗設備、資金實力等條件的限制導致會計多媒體教室和會計電算化模擬實驗室沒有完善。
(四)與實際工作脫節
傳統會計電算化教學一般只局限在校園和教室內,教學范圍和教學信息量小,往往是一本教材,一套軟件,紙上談兵,操作性不強,不重視崗前培訓,與實際工作相脫節,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五)教學方式固定
在教學中仍然采用和黑板式教學模式一樣,不能展開多元性案例研討,教學方法主要采用描述歸納來講解。教學過程仍然是一個老師對一班學生,不能因材施教,沒有充分運用實踐性教學、會計案例教學、體驗式教學等教學方法。
同時,會計電算化課程所占比例過低;手工會計模擬實習與電算化實習的銜接性差,也是目前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二、解決中職電算化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針對當前中職電算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教學采取以下相應措施,不斷改革教學手段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重新設計教學內容,自編電算化實訓教材
現有的教材往往是先論述會計電算化系統概論、電算化會計核算系統的分析與設計、數據庫管理系統等內容,然后再進行軟件操作。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往往將理論部分置于課程的開始部分,而有關理論形成過程等部分內容后置。這實際上與人認識事物的順序恰恰相反。試想。向沒有吃過蘋果的人去描述蘋果的味道是很一件困難的事,但讓他親自品嘗一個蘋果,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例如。同樣的道理,在沒有使用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之前,讓學生就去分析甚至開發一個系統是困難的。
所以,自編電算化教材,調整教學內容的順序,將財務軟件的使用放在最前面,在體驗認識了什么是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及如何操作運行的基礎上,進一步讓學生自行分析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是如何進行信息的處理的。讓學生在已經獲得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由其自行歸納總結出有關的概念性、規律性的理論內容,然后再對理論部分進行講述,學生比較容易理解,效果也非常不錯。
(二)完善會計電算化實踐性教學課程的設置
以前廣東省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校會計電算化教學的課程設置是在傳統的會計專業計劃中增加《計算機應用》和《會計電算化應用技術》兩門課程。在這兩門課程的學習中,學生只是一知半解,無法適應畢業后的實際工作。為了適應會計電算化發展的要求,后來廣東省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校會計電算化專業開始增設下列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計算機網絡使用基礎;會計電算化應用;會計軟件的使用(電算化專業學生應掌握至少兩種軟件的使用);數據庫語言的基礎應用,學生應具備用數據庫語言編寫簡單程序的能力;會計電算化模擬實踐課程。
(三)增加電算化實踐教學課時
原來只是開設《會計電算化應用》,每周6個課時,課堂教學與上機的比例為2:1,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甚理想,特別是不能兼顧會計軟件的實訓,上機時間遠遠不夠。于是對此進行改革,增加了電算化相關課程的設置;增加實訓的強度,將會計電算化應用課程分為兩個學期上,增加上機的時間,比例調整為1:1,同時在第六學期專門開設會計電算化模擬實習和考證工作。
(四)實現手工會計模擬實習與電算化模擬實習的銜接,加強會計電算化教學的模擬實習
會計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應重視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它符合學校教育應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教育體制改革方向。進行會計與會計電算化理論知識的教學顯然不夠,還必須結合會計核算的具體操作技能的實踐性教學。會計作為以“數字”為主要表現的一門管理技術,只有經過強化訓練,經常進行會計實戰模擬,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模擬企業一個月從初始化設置到會計報表整個賬務處理流程的案例操作,才能促使學生對“數字”及企業會計操作產生一定的“敏感度”,“熟能生巧”便是這個道理。
當然在強化訓練過程中,要有計劃和針對性地搜集、組織案例材料,及時進行上機指導,同時教師也要組織好課堂的演
示教學,以化解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有目的地逐步提高案例的難度和復雜度。
目前廣東省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校采用用友財務及企管軟件UFERP-M8.25及安易財務軟件演示版,模擬一個單位一個會計期間的經濟業務進行處理,以賬務處理子系統和報表處理子系統為重點,兼顧其他子系統,如:固定資產子系統、工資核算子系統、成本核算子系統等。同時為了讓廣大學生對手工會計和電算會計的操作有更全面、更感性的認識,廣東省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校實現了手工會計模擬實習與電算化模擬實習的銜接,在教學中將財務會計手工實習資料用于會計電算化模擬實習。通過實習,讓學生認識手工會計與電算化會計的聯系與區別,取得了良好的實訓效果。
(五)加強會計電算化模擬實驗室的建設
在會計電算化實訓室的建設上,應突出仿真性。對學生進行課程實訓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其操作技能,提高職業能力。如果實訓室全方位地模擬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環境、職能崗位,對實踐教學是非常有利的。
廣東省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校投資約十萬元,建立了會計電算化模擬實驗室,軟、硬件系統、數據系統、運作過程方面,都全真模擬企業,保證學生具有良好的實踐基地。
(六)加強是師資建設,提高教學水平
要提高電算化的教學水平,師資水平是非常關鍵。
1、組織教師參加計算機、會計電算化培訓。廣東省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校相繼派出教師參加省教育廳組織的廣東省中等職業學校財經專業骨干教師省級培訓班、會計電算化中級培訓班和用友財務軟件公司、安易財務軟件公司、金蝶財務軟件公司等舉辦的電算化軟件應用培訓班。還專門派出兩位會計專業教師到院校脫產學習計算機專業知識半年,來提高財會專業教師的電算化教學水平。
2、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允許教師到企業兼職實習,提高會計電算化教師的實際動手能力。例如廣東省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校與南海智勤會計師事務所、廣東省九江酒廠有限公司、佛山市輝煌不銹鋼有限公司等進行合作,經常派教師去企業講課或兼職,通過教師深入企業實際,進行學科調研,及時了解電算化軟件在實際應用中存在的熱點問題,以便更好地組織教學。同時利用學校的教育資源和實習基地,進行會計電算化初、中級培訓。生源除本校學生外,還面向社會招生。
3、定期聘請一些在企業工作的會計電算化專業人員,給教師和學生進行案例講座和實踐指導。
以上措施拓寬了財會教師的知識面,讓其既精通會計理論知識,熟悉會計業務,又熟練掌握計算機專業知識,成為復合型人才,大大提高了廣東省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校的電算化教學水平。
(七)創新學習模式。進行會計電算化社會調查
一、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現狀
1.教學目的
中等職業教育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基礎應用型技能人才。會計電算化是會計類專業的核心課程,是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科目,也是從事會計工作的必備技能。教學目的和要求是使學生能夠運用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實現對相關會計軟件的正確使用,具備通過會計軟件完成中小企業會計核算的能力。
2.目前采用的主要教學方法
目前,會計電算化的教學主要在教室、實訓室(機房)完成。常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講授法,是進行理論知識教學必不可少的方法;演示法,教師通過計算機系統、多媒體手段,向學生演示會計軟件的操作步驟,是整個教學的關鍵,其教學時間一般僅次于實訓法;案例實訓法,學生按照實訓案例和要求,運用所學進行會計軟件操作的練習,是整個教學的主要過程,也是學生掌握會計軟件操作的關鍵;在教學中,還會穿插設問提問法、情景模擬法、答疑解惑法、總結歸納法、復習法等方法。
3.存在的問題
隨著國家近年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和支持,現行中職學校的軟硬件配備都較以前更適應教學的需求,同時各學校對學生提高就業技能、參加技能競賽和從業資格考試等方面的重視程度大大提高,這促使會計實踐類課程的教學效果提升很快。但中職會計電算化課程在具體教學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學生急于動手操作,容易忽視教師的演示環節,且容易遺忘一些關鍵知識點的操作,會使得教學效果參差不齊,出現重復演示和練習。二是學生對會計軟件功能操作的掌握程度往往優于核算操作。中職學生的特點是偏好動手而弱于理論,即使前邊理論專業知識學得不好的學生也能把會計軟件的功能操作學得很好,但核算操作方面是硬傷。三是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遇到問題的應變和解決能力欠缺。老師演示過的或教材中有的東西,學生能夠掌握得好。但換個形式或出現問題,學生往往表現得手足無措。四是學生專業水平和對新東西的掌握能力差異很大,教學中容易呈現兩個極端。若在教學進度方面照顧學得好學得快的學生,容易導致基礎差學得慢的學生進入惡性循環甚至直接放棄;若照顧基礎差學得慢的學生,容易導致學生懶散,教學進度受影響。
二、試誤教學法的模式和優勢
1.教學模式
試誤教學法一般采用“試誤—識誤—解誤—防誤”的模式。(1)試誤,就是教師通過以往教學的經驗,找出試誤點(如:所授內容中的重難點、學生易出錯易遺忘的關鍵點、能夠激發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知識點等),在教學設計中通過兩種方式來促使學生嘗試錯誤的過程。第一種,當教學到某個試誤點時,教師故意粗略地帶過,不教深教透,使得學生應用知識點時碰到問題產生錯誤引起思考。第二種,教師人為地在某個試誤點預設出錯條件或錯誤。試誤環節由任課教師主導,教師的專業知識及教學經驗也是試誤教學法能否成功應用的關鍵。(2)識誤,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碰到教師設置的試誤點時出現問題或引發錯誤,教師適時得引導學生找出問題或錯誤,并加以分析和解構。識誤環節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參與,它是評價試誤教學法應用效果的關鍵。(3)發現了問題或錯誤還要學會解決及如何避免再次發生,因此第三個環節是解誤和防誤。在識誤的基礎上,教師要幫助學生學會解決問題,并認識到防止問題或錯誤產生的條件。解誤防誤環節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最終保證。
2.優勢
針對現行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試誤教學法的優勢凸顯出來。(1)試誤教學法能夠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中職學生本就對學習欠缺熱情,主動學習的能力差。試誤教學法的特點就是在教師指引下,在可控范圍內讓學生嘗試錯誤,激勵學生自主產生反應聯結,在曲折中掌握知識和技能。(2)能加深學生對重難點知識或操作的理解、記憶和把控。在會計電算化教學中,大多中職學生照著教師的演示和教材依葫蘆畫瓢,來龍去脈往往不走心、不入腦,只會操作教學時的案例,不懂舉一反三,并沒有真正掌握所教學的內容。在試誤教學法下,學生從經歷錯誤中學到的知識或操作必定印象深刻,又經過了深入的分析和解答,了解了出現錯誤的條件和前后關聯,最終達到學生深入掌握知識或操作的目的。(3)雖然應用試誤教學法的教學過程(要經歷試誤、識誤到解誤、防誤的過程)不會順利,但能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的效果,優化現有教學。(4)試誤教學法的試誤點設置是其應用的關鍵也是起點,由教師根據經驗來完成。試誤點設置得好不好,直接影響教學的進行和最終的效果,這需要教師熟知所教的內容,了解所教中職學生的特點和學情,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及試誤教學法經驗。這對教師是極大的考驗,同時能高效地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水平。(5)試誤教學法是培養中職學生思維深刻性的一種有效途徑。學生思維深刻性是在同錯誤作斗爭并取得成功的過程中獲得的,能使學生思維得到深化和優化。
三、試誤教學法應用舉例
以用友T3(適合于中小企業)為教學軟件,通過一個教學實例來驗證試誤教學法應用的可行性。
1.試誤
在“期初檔案”中需要錄入客戶和供應商檔案。供應商是案例企業的上游,客戶是下游。平常教學中一般通過解釋及舉例來講解,但在應用時仍有很多學生區分不了?,F將其作為試誤點來強化學生對本知識點的掌握。具體操作:新授教學時,教師一筆帶過,不解釋、不舉例。教師和學生只是按照案例要求演示和練習錄入。階段性教學結束后(講完填制憑證),教師布置一套初始設置簡單(要錄入客戶和供應商檔案,應收賬款要設置客戶往來輔助核算,應付賬款要設置供應商往來輔助核算)、業務題也簡單(要有購入和銷售并涉及應收應付)的賬套題給學生練習(時長控制在兩課時),題中故意將部分客戶和供應商檔案混淆。題目也可設置多個試誤點。
2.識誤
學生按照題目錄完“客戶和供應商檔案”后,當做到購入及應付款或銷售及應收款的憑證填制時,錄完“應付賬款(應收賬款)”會計科目需要填輔助項中的“供應商(客戶)”,學生通過放大鏡是找不到既定的“供應商(客戶)”,手工輸入也會出現“非法”提示,最后憑證無法保存。此時,教師引導學生關注思考“供應商”和“客戶”及本賬套中的相關操作,找出錯誤發生的條件、原因和過程。原來是檔案設置的題目有問題,將部分供應商和客戶倒置了。
3.解誤和防誤
教師幫助學生重回檔案錄入中去修改,再回到憑證填制中完成業務核算。教師告知學生,將來的工作中需要自己區分清楚供應商和客戶,檔案錄入不能混淆。學生經歷錯誤并找到原因后,會深入理解供應商和客戶,并很好地掌握相關操作。
四、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應用試誤教學法的建議
1.科學設置試誤點
試誤點是該教學法的關鍵。在設置時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在教師及教學可控范圍內來設置。一旦超出可控范圍,會影響后續解誤和防誤環節。比如建立賬套環節下有“存貨”“客戶”“供應商”是否分類的勾選,此處不適宜作為試誤點,因為未勾選分類,之后將無法修改,屬于不可控范圍??梢赃x取那些可以修改的,諸如企業類型、操作員權限、會計科目輔助類型設置等。二是試誤點的難易程度要與受眾對象相匹配。太容易了起不到預期的作用,太難了會使學生產生挫敗感,反而適得其反。三是可選取賬套選項、基礎資料、初始數據、操作權限、各種日期、業務處理流程、填制憑證、財務報表公式設計等方面進行設置。
2.應用范圍
(一)改變了傳統教學的單調性,增加了趣味性
以多媒體網絡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進入教育領域后,不僅帶來了教育技術的革新,還促進了專業課教學模式的發展。會計工作在核算、整理、上報、分析中,對會計人員的實踐操作有很高要求,從事培養會計從業人員的教師應重視這一問題。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網絡技術,改變傳統會計專業教學以教師教授為中心的片面性,為師生提供更好的教學環境和溝通空間,把以教師為中心,變成以學生為中心,全方位調動學生情感、注意力和學習興趣。在應用多媒體網絡教學時,教師可將枯燥無味的會計理論,如會計報表、會計要素等,通過動畫、視頻、圖像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出來,更好地活躍課堂氣氛,打破傳統課堂的沉悶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與教師溝通,教與學會有更好的協作空間與氛圍。
(二)增加了會計教學的形象生動性
多媒體網絡教學能夠直觀明了地對經濟業務進行多角度觀察分析,突出要點,動態反映一個企業的全部運營過程,在突破會計教學難點的同時,使抽象的業務或會計概念更加具體和形象,有助于學生掌握專業概念的理解和會計核算方法。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演示和講解專業基本理論之余,演示模擬會計主體的會計核算過程,還可在教學中配套使用財務會計軟件,如講完一部分理論之后,通過財務會計軟件,對這部分內容進行實踐訓練,滿足學生急于實踐的心理。
(三)提高了課堂效率,加大了課堂容量
教師可提前做好課件,有效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將圖像、文字及講解組織起來,用簡單的操作、生動的表達,清晰地展示教學思路和教學內容,在45分鐘的課堂時間里,大大增加課堂教學信息量,使會計專業課堂教學變得有序而高效。
二、建立以學生為主的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
多媒體網絡教學使會計專業授課變為學生直接面對真實的經濟業務,并進行判斷、核算、處理,而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只起引導作用,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大大提高。
(一)利用網絡讓學生自主學習
在會計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設計任務驅動的網絡自主學習模式,借助會計教學軟件及網絡實訓平臺,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鍛煉學生的操作技能,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團隊協作能力。以基礎會計教學中《原始憑證的填制》為例。教師可將事先設計好的問題通過網中網實訓平臺發送給學生:(1)生活中的哪些單據可以作為原始憑證?(2)原始憑證應如何填制?(3)原始憑證的重要特征有什么?針對這些問題,教師通過校園網布置任務。任務一:將問題的答案填到相應文本框內。任務二:利用網絡搜索引擎搜索原始憑證的種類和相應圖片并進行保存。任務三:根據搜索到的各類原始憑證及圖片,在相應業務要求下,填制相關原始憑證。其中任務二、三可分小組共同完成,小組共享搜集資料。教師通過實訓平臺,從教師端查看學生的學習和操作過程,及時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這樣的組織教學,可讓學生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教師只作為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和指導者。
(二)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專業課教師可通過自制會計專業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整合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知識,充分發揮網絡優勢鼓勵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以出納教學中《識別人民幣》教學為例,設計如下課件。在學生已具備相關人民幣識別知識的基礎上,教師講解人民幣歷史,并讓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分組討論人民幣的防偽標識,在各組學生代表做出總結后,學生在網絡上打開教師制作的課件《識別人民幣》,課件依次羅列五套人民幣的票樣,并標出市場上正在流通的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幣的防偽標記,加深學生對人民幣防偽標識的記憶,學會用這些標識識別假幣。再讓學生利用網絡查找假幣類型,及假幣防偽標識資料,同時在網絡上搜索有關假幣案件。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查閱,能夠了解作為一名會計人員掌握識別假幣技能在實際工作中的意義,加深理解,學以致用,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自我探究能力。
(三)利用網絡延伸課堂教學
1.開放校園局域網絡系統,激發學生自主學習
在一定時間段內對學生開放校園網,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學生不僅可以利用網絡進行資料搜索,還可利用網絡與教師、同學進行交流,利用閑暇時間給自己“充電”。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登陸相關網站,完成會計學習資料的查詢和實訓平臺作業,不僅可以開闊視野,提高實踐技能,還極大延伸了會計課堂教學內容。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會計專業課教學也是如此,如果教師只是把課本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不去考慮學生的長遠發展,那從中職院校走出去的學生獨立從事本專業工作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不是簡單地傳授,學生也不是單純地接受,專業課教師需要改進固有的教學模式,探索出開拓學生思路,激發學生想象力、創造力的現代化教學方式,引領學生不斷探索新知。
2.合理購配會計教學相關軟件,建立會計網絡教學平臺
首先,會計教學中,學校應根據教學要求購買相關會計教學軟件配合教師教學使用,這樣能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和實踐操作方式,避免學校教學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適用于會計教學的軟件很多,有些軟件價格不僅昂貴,且軟件的實際操作功能并不完善,達不到鍛煉和鞏固學生操作能力的目的,甚至會給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帶來負面影響。這需要會計專業課教師在選擇會計教學軟件時,著重考察軟件的適用性。市面上還有些教學軟件雖然是根據會計專業的課堂教學設置的,例題也是針對經濟業務核算的某些過程進行設計的,但學生只能對某一方面的業務進行練習,無法達到對企業全部業務處理整合訓練的目的。其次,目前多數學校在進行會計教學時采用大班教學,教學效果不佳。加上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導致基礎好的學生進行會計軟件操作時,覺得太過簡單,基礎較差的學生,在教師講解和練習后,仍然難以明白。這就需要教師在會計教學中,只能把會計軟件作為一種輔助課堂教學的手段,而不能完全依賴會計軟件。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為,在賬務處理方面可以購買用友T3、廈門網中網會計實務實訓平臺、出納實務實訓平臺等軟件。這些平臺建立在設置教師端和學生端的基礎上,教師在相關課前資料準備以及課下鞏固后,學生在平臺中接收到這些任務,可及早做準備,同時對課堂上的內容,學生也可根據自身情況,登錄網絡平臺進行有的放矢的訓練。建立會計網絡教學平臺的最大優勢在于可以讓學生看到真實的會計核算資料,真正體驗理論轉化為實踐的過程,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結語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教學 存在問題 改進措施
《會計電算化》是會計學與計算機科學技術相結合的一門課程,它隨著會計學理論、會計法規與制度以及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由于《會計電算化》課程具有突出的實踐性特點,所以中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應以技術應用型和技藝型為主,培養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又能用傳統和現代的方法從事會計實務工作的實用型人才。目前中職學校會計專業的畢業生雖通過了專業課程的學習,但到了工作單位后仍適應不了崗位工作需求。一些用人單位招聘了會計電算化專業的畢業生后,主管領導驚訝地發現:他在電腦上連個下料單都做不出來。類似這樣的現象絕非個別和偶然,說明會計電算化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會計電算化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1、教學目標不明確。由于會計電算化課程在整個專業中的地位、教學目標模糊,造成了各校在設置會計電算化相關課程時缺乏針對性,課程之間缺乏銜接。另外,各校的會計電算化教學時間短,無成熟經驗可以借鑒,對開設哪些相關的專業基礎課、講授哪些內容、如何進行循序漸進的教學和上機實踐、學生應掌握哪些理論和技能等缺乏總體規劃,這難免造成教學上的混亂。
2、教學實踐環節薄弱,重視不夠。會計電算化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上機實踐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但目前大多數院校對實驗課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課時安排相對較少,這從根本上影響了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學生缺乏充足的實驗條件,如會計電算化實驗室和會計模擬實驗室,由于上機鍛煉的機會少,影響了實踐教學環節的正常進行,更影響了教學質量。
3、教學實踐教材不盡合理。目前現成的會計電算化經濟業務實訓教學用書在教學中極少見到,教學中使用的軟件文檔也僅僅只提供了一些非教學內容的說明書。因此,設計一套完整的、適于會計電算化實訓教學的教材非常必要,但這對于會計電算化教師來說卻是極繁重、極精細的工作。
4、師資隊伍知識老化。師資隊伍知識結構老化是制約會計電算化教學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據調查,目前高校從事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的教師大部分屬于“半路出家”型,不是沒有系統學習過計算機專業知識,就是沒有系統學習過財會專業知識,真正“科班”出身的復合型專業人才非常少,很難適應會計電算化教學的需要。隨著Sybase、Oracle等大型數據庫在財務會計軟件中的廣泛應用以及ERP等先進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不斷完善,從事會計電算化教學的教師深感身上的壓力之重。如何更新教師隊伍的知識結構是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
5、教學方法需要進一步完善。
目前會計電算化教學主要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把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或多個具體任務,任務中包含有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與技能,也蘊含著學習者需要的能力訓練要求,學生通過完成具體任務,掌握知識點與技能點。雖然這種任務驅動教學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應用能力,但對學科的知識體系掌握較弱,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會計電算化教學應注重解決的問題
1、明確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會計電算化》歸屬于會計專業課,隨著社會的發展,對會計人員的知識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學生在掌握扎實的會計理論的前提下,還應該熟練掌握計算機知識和相關的知識;在確定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內容時,應在本專業教學定位的基礎上,注重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注意知識的連續性與變革性的有機結合,培養出具有熟練專業實踐技能、面向基層中小型企業的會計人才。中職教育是培養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和操作能力的應用技術型、技能型會計人才。社會需求是教育發展的最大動力,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這給職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也為學校開辦會計專業提供了廣闊市場。
2、重視實驗教學,做好課程設計。會計電算化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必須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中心來設計其課程內容,以培養從業能力為導向,加大實踐性教學改革措施。會計電算化實驗包括教學實驗和課程設計兩部分內容。教學實驗應圍繞理論課的教學內容來組織,主要目的是通過實驗掌握教學中的基礎知識,注重動手能力的培養;課程設計則作為教學過程的總結和延續,在把握和分析會計電算化理論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集中的、專門化的強化訓練,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彌補那些在教學環節上沒有重視的知識點,對所學課程做綜合的歸納總結。
3、解決實訓教材的問題。會計電算化需要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借助軟件平臺來實現,要理解這種思想必須借助良好的實踐課教材并保證充分的操作時間,這是決定實訓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當前市場上會計電算化實訓教材很少,高質量的更少。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應立足于“自編為主,購買為輔”。
關鍵詞:會計 電算化 技能 實訓
根據財經專業的特點和實際, 循序漸進的把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職業能力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按教學規律將相同相近的各項能力進行總結、歸納,提出本專業應具備的專業基礎技能、專業核心能力及專業可持續發展力。再按照專業職業能力形成規律,提出專業主干課程、校內專項實訓項目、社會實踐訓練項目,循序漸進,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實訓模式。現結合自己從事會計專業實訓指導教學的體會,歸納財經專業實訓教學中的共同點,以會計電算化專業的技能實訓教學為例,談談會計電算化專業的技能實訓教學的方法步驟。
一、專業基本技能訓練
在專業基本技能訓練階段,首先解決學生的“入門”問題,實訓老師可以把學生集中帶到公司、工廠,向學生講解會計知識,讓學生在對比中理解掌握會計是一項經濟管理活動,在實習實訓中實現知識的遷移。
專業基本技能訓練主要包括:珠算、點鈔及假幣的識別、票據的粘貼、原始憑證的折疊、會計憑證的裝訂、信息技術基礎等,對這類教學內容,一般安排在有關實訓室進行,教師在組織教學時只有少量的理論課時,著重講授操作要領和技巧,學生進行反復操作練習,同時要求學生在掌握基本技巧的基礎上強化課后練習。
二、專業核心能力訓練
本專業的核心能力包括會計核算能力和會計軟件應用能力,專業核心能力訓練主要通過專業主干課程實訓和第二課堂教學在內容上結合,在時間上交互來完成。
1.專業主干課程實訓
本專業的主干課程主要包括:基礎會計、成本會計、財務會計、電算化會計、EXCEL在財會中的應用等。我們要求各門主干課程的老師必須圍繞“本課程要做什么、告訴學生如何做、教會學生做”這一過程來組織教學。在講清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的基礎上,減少理論探討,加強實踐教學,而且在組織實踐教學時,老師必須到實際工作單位獲取第一手資料,進行模擬操作。
2.專項實訓項目
專項實訓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實際動手能力相結合的方法。專項實訓項目包括校內和校外專項實訓。
(l)校內專項實訓主要包括憑證模擬實訓、會計綜合模擬實訓、電算化會計模擬實訓和會計分崗位模擬實訓。憑證模擬實訓:一般安排在第二學期未進行,時間三周。主要是依據基礎會計、財務會計、稅法等課程的相關教學內容填制及辦理會計、工商、稅務、銀行等所涉及憑證和流程業務。通過實訓使學生能熟練、規范地填制相關憑證并初步掌握有關憑證業務流程。會計綜合模擬實訓:一般安排在第三學期期中考試后進行,停課四周,在會計手工模擬實訓室集中進行。會計綜合模擬實訓是根據某企業實際發生的一個月的經濟業務,包括原材料的供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過程,要求學生獨立地利用己知原始資料編制會計憑證,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使學生繼續熟練會計人員的基本技能,鞏固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稅務會計方面的理論知識,提高其獨立處理日常業務的能力。電算化會計模擬實訓:這是會計電算化專業最主要的一項模擬實訓,一般安排在第四學期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集中實訓。所用資料可以是某企業實際發生的一到兩個月的經濟業務,也可以是用學生在會計綜合模擬實訓中所做的手工賬。通過老師的編排和指導以電算化的方式實現會計信息的獲取和綜合利用,并和手工業務做比較,這樣會更好的促進教與學。通過該專項實訓,學生掌握以下基本技能:會計軟件的操作和使用,掌握使用EXCEL處理會計數據、薪資核算、固定資產核算等操作,之所以把EXCEL的操作和使用放到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是因為EXCEL在會計核算中使用率非常高,可以直接為學生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礎,這一點非常實際也很實用,在對很多畢業生的回訪中得到證實。會計分崗位模擬實訓:一般安排在第四學期未進行。按照實際工作中一般中小企業會計機構及會計崗位設置情況,在會計手工模擬實訓室內按組設置5一7個崗位,學生必須全面、系統、規范、真實地對企業的經濟業務進行模擬會計核算。模擬實訓室應按照財務部門辦公室布局進行布置,配置財務工作所需的各種銀行結算憑證、記賬憑證、賬簿和會計報表等,實訓時需要每人一套,可以合用的戳章、文具用品等,每實訓組視同一個財務室的組成人員,包括出納、記賬、制憑、主管等,由組長帶領進行,每個學生輪換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不同崗位的工作與職責。
通過實踐操作,使學生掌握各崗位會計處理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方法,正確出具會計賬簿、憑證、報表,培養學生的群體合作能力、業務分析能力、職業判斷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同時使學生既熟悉會計崗位的操作程序,核算方法,又掌握主客體會計業務辦理程序。
(2)校外專項實訓
校外專項實訓主要包括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等內容。專業實習:一般安排在第二學期未及暑假進行。實習地點為校外實訓基地或其他企事業單位。實習的目的是使學生初步了解本專業在企業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本專業的發展趨勢以及企業實際工作中專業崗位所必須具備的知識結構,基本技能和素養,使學生更加熱愛專業,并且回校后更有目的,更有針對性地學習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畢業實習:具體安排在第五和第六學期進行。實習的主要方法是組織學生到專業對口,會計基礎工作較好的校外實習基地。畢業實習的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綜合運用近三年來所學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業務技能,加深理解會計電算化專業方面的政策,且通過實踐操作,牢固掌握企業會計核算、企業會計軟件應用和財務管理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同時結合就業工作,鍛煉學生的公關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為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財經專業綜合實訓課程突出了以學生的自主訓練與實際操作為主,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老師在實訓中起到組織、引導、答疑、糾錯和評估的作用。改變了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記”“老師教、學生做”的方式,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自我組織能力。
三、會計電算化專業技能實訓的難點分析
本論文中所提出的在財經專業進行技能實訓的開發與建設的思路,在固原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的會計電算化專業中進行了實質性的實驗與運用,并且也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由于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條件的局限性,教學觀念的滯后性,財經專業技能實訓指導的實踐還開展得很不夠,就本專業的許多難點歸納以下問題有待今后財經專業的廣大職教同仁進一步研究探索。
1、企業參與的欠缺
職業教育應培養企業所需要的應用型技能人才,又要注重教育的功能,關注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實訓模式的選擇尤其重要。目前的財經專業實訓,缺乏企業的參與,存在著學校“熱”,企業“冷”的現實。企業出于對會計資料的保密,企業對學生的實訓資料往往也不愿提供,多半只提供不很全面的咨詢和部分資料,很難提供具體的指導和很有實效的支持,學生到企業內部去實訓更是難上加難。怎樣真正的實現校企合作,在職業教育工作中實現學校和企業的雙贏,是我們每一個職業教育工作者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2、師資問題
教師是職業教育改革成功與否的決定因素。從某種意義上說,職業學校對教師高技能的要求比高學歷的要求還要顯得重要。目前,就大多數職業學校而言,真正的“雙師型”人才還很缺乏,專業理論教師由于教學任務繁重,許多教師的技能僅來自于短期且內容單一的培訓,而能夠在企業接受真正崗位培訓的教師很少,這對于大多數教師來說,接受新的實訓任務是很困難的;再如,一方面職業學校急需來自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一線的技能實訓兼職教師,可企業的管理制度往往又制約著這批人才的外出兼職。這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職業學校技能實訓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