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19: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考試教師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傳統的“先講后練”教學方法,堂上總是教師先講,把什么都講清楚了,學生再根據教師的要求去做練習。這種知識傳授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里只是豎起耳朵聽教師講解。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出題,學生答題。學生已經定位在被動的位置上了,怎么能使學生“主動”起來呢。那么能不能倒過來,從“先講后練”改為“先練后講”,讓學生先試一試,在嘗試中學,然后教師再根據學生嘗試練習反饋的情況有針對性進行講解。讓學生先做嘗試練習,就把學生推到主動位置上,如果他們嘗試中有困難,引導他們互相討論,形成學生自己探索的態勢,這樣就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學生被動聽講的局面,一步走對,全盤皆活。
嘗試教學法是由常州市特級教師、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邱學華同志提出的。什么是嘗試教學法,顧名思義是讓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先來嘗試練習,在嘗試的過程中指導學生自學課本,引導學生討論,在學生嘗試練習的基礎上教師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嘗試教學法是以科學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作為它的哲學基礎。根據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內因與外因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既強調學生“學”的內因作用,又重視教師“教”的外因作用。嘗試教學是一種特殊的嘗試活動,它既是嘗試活動又是教學活動。這種嘗試教學活動具有三個特點:(1)通過學生嘗試活動達到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教學目標,嘗試目標非常明確;(2)學生嘗試活動過程中有教師的指導,它是一種有指導的嘗試;嘗試形式主要是解決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所提出的嘗試問題,學生解決嘗試問題的過程也是一種探索活動、一種創新活動。這樣嘗試教學就能夠把系統學習知識和培養創新品質有機地結合起來。實踐證明,嘗試教學有三大優勢:(1)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養;(2)提高課堂教學效率;(3)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教學質量。這正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筆者近幾年在邱學華的“嘗試教學法”的思想基礎上,進行先練后講、嘗試中學——高二數學“嘗試教學法”的研究與實驗,并取得可喜的成績。
實驗的理論依據
嘗試教學法的產生不是偶然的,并不是個人憑空臆想出來的。它是根據現代教學論思想,按照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吸取國內外先進教學法的積極因素,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不斷完善,形成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
1. 哲學基礎
嘗試教學法是以科學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作為它的哲學基礎。辯證唯物論認為,人的正確認識并不是先驗的,是通過實踐和感知,再發展為理性的認識的,嘗試教學法中的先練后講,就是讓學生先進行實踐。根據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內因與外因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就擺正了教與學的關系,既強調學生“學”的內因作用,又重視教師“教”和外因作用。充分調動教師“教”的積極性正是表現為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嘗試教學法是在辯證唯物主義理論指導下,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并在課堂教學的程序上體現出來。嘗試教學法的基本精神是“先練后講”,一開始要求學生嘗試練習,就把學生推到主動的作用。
教學過程是極其復雜的過程,存在著許多錯綜復雜的矛盾關系,教與學的關系、傳授知識與發展智力的關系、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關系等。嘗試教學法以辯證唯物論為指導,組織嘗試教學模式的內部結構,因而能夠既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又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把教與學辯證地統一起來;既能傳授知識,又能發揮智力,把兩者辯正地統一起來;既能重視智力因素的作用,又能發揮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使兩者相互結合,相互促進。嘗試教學法的推廣應用,所以能取得大面積的積極反映,道理也許就在于此。
2.教學論基礎
嘗試教學法改變了傳統的注入式教法,把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統一起來,符合現代教學論思想的要求,嘗試教學法的應用,引起教學過程的一系列的變化:
從單純傳授知識轉變為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能力,發展智力;
從教師講、學生聽轉變為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學、先練、教師再講;
從學生被動聽講、死記硬背轉變為主動探索、解決問題;
從技巧性教育為主轉變為思考性教育為主。
嘗試教學法的教學論基礎,具體表現為突出一個核心,符合兩個規律,體現三個為主,發揮四個作用。
嘗試教學法促進了三個結合:學生的主導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相結合,傳授知識和發展智力相結合;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相結合,這就構成了嘗試教學法的教學論基礎的核心。
嘗試教學法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和教材發展的規律,嘗試教學法的五步程序表明,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在教師不斷指導下以及學生不斷地嘗試中逐步完成的。它是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把學生的嘗試過程,自覺地放在課內完成。同時,嘗試教學法又適應教材編排的規律使學生有可能嘗試成功。
嘗試教學法的應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了三個為主,即以學生為主、自學為主、練習為主。這也是符合現代教學論思想,使“教”為中心轉變成以“學”為中心,達到教與學的最佳結合。
嘗試教學法吸收了國內外許多先進教學法的積極因素,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教科書的示范作用以及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體現了現代教學論思想。
3.心理學基礎
嘗試教學法的心理學基礎主要是遷移規律的運用。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奧蘇伯爾在他著的《教育心理學》一書的扉頁上寫道:“如果我不得不將教育心理學還原為一條原理的話。我將會說,影響學習最重要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根據學生的原有知識狀況進行教學。”這說明奧蘇伯爾十分重視在學生的舊知識上進行遷移的作用。
嘗試教學法是按照遷移規律科學地安排教學程序。嘗試教學法的教學過程也可以說是知識遷移的過程。嘗試教學法一般分為五個步驟:
1.出示嘗試題——學生的心理狀態在知識遷移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嘗試教學法的第一步是出示嘗試題,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閱讀教科書的興趣,為知識的遷移創造良好的條件;
2.自學課本——這是促成知識遷移的關鍵一步,教師引導學生對準備題與嘗試題進行比較,對嘗試題和例題進行比較,使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自己解答嘗試題。為了促成遷移,教師在學生自學課本前先提出思考題,以便使學生帶著問題邊看書邊思考;
3.嘗試練習——能使教師掌握反饋信息,以便引導遷移。學生經過第二步自學課本,基本完成了從對舊知識的認識向對新知識的遷移,但是,這種遷移還僅僅停留在認識階段,需要通過實踐來檢驗。嘗試練習就是檢驗知識遷移程度的重要步驟。
4.學生討論——通過嘗試練習的檢驗,學生試做嘗試題會產生兩種情況,一種是結果正確,這是正遷移發生作用;一種是結果錯誤,這是負遷移發生作用。在討論中,讓學生各抒己見,使正遷移得到強化,負遷移得到消除。
5.教師講解——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系,深化遷移。教師講解中重點抓住前后知識之間的共同因素,進行畫龍點睛的講解,幫助學生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系,使遷移作用進一步深化。
實驗的方法和操作
1.實驗方法
實驗在2000學年的高二級進行,選擇一個實驗班和一個對照班,兩班的原來基礎差距不大,如表(1)t檢驗中的|t|=0.33。對照班用傳統的“先講后練”的教學法,兩班的教學時間相同,所做的嘗試練習一樣,嘗試練習實驗班在堂上進行,對照班在課外時間完成;兩班的考試(中段考試和期末考試)用同一份卷和同一時間進行,其中考試試卷由高一老師命題,改卷用集體流水形式進行。
實驗前的考試成績對照表(1)
班別 N S t檢驗
實驗班① 54 74.8 11.08 0.23
對照班② 56 74.3 11.85
|t|=0.23
(計算公式為 )
2.實驗的基本步驟為:
(1)組織嘗試題。
嘗試題的內容:這節的基本概念、性質等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有關問題;知識拓寬和遷移。
嘗試題的作用是:學生明確本節學習的內容和要求;使學生產生好奇心,激發學生自學和探索新知識的興趣;通過嘗試題的試做,獲取學生知識掌握的反饋信息。
(2)自學課本。要從課本中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就讓學生自己去探索
(3)進行嘗試練習。
嘗試練習在堂上進行,時間為40分鐘。搞好“嘗試練習”這一步是實驗的關鍵,嘗試練習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反饋信息,主要有:⑴學生做嘗試題正確與否;⑵錯在哪里?有幾種錯法?什么原因?⑶學生對本節課的教材內容哪些還有困難?⑷差生做嘗試題的情況如何?困難在哪里?⑸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如何?對新題型能否順利解決?等等。
(4)學生總結討論。就是通過嘗試練習,針對本人的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并與同學或老師進行探討性的討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精心評講。經過“嘗試練習——學生總結討論”的反饋信息,進行精心評講:①起點要高,有別于“先講后練”;②針對性要強,集中解決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③突出重點、難點,重點內容講深講透;④對重點、難點內容和得分較低的題要再舉出相應例題進行加深理解。
3.操作方法
嘗試教學法,顧名思義是讓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先來嘗試練習,在嘗試的過程中指導學生自學課本,引導學生討論,在學生嘗試練習的基礎上教師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高二數學教學的基本程序可分五步進行:一出示嘗試試題,二自學課本,三嘗試練習,四學生討論,五教師講解.如在講授“排列”(第二課時)這節課時,可作如下安排:
(一)設計嘗試題
這節課的知識點有:排列的概念,排列數公式、階乘及有關計算等,但有些知識點沒有涉及,如重復題型,相鄰和不相鄰題型等,故首先安排一些鞏固題,檢查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再設置下列知識遷移題(只列出遷移題,鞏固題略)。
(1)同室四人各寫一張賀年卡,先集中起來,然后每人從中拿一張別人送出的賀年卡,則四張賀年卡不同的分配方式有(高考題) ( )
(A) 6種 (B) 9種 (C) 11種 (D) 23種
(答案B,得分率0.3)
(2)6名同學排成一排,其中甲、乙兩人必須排在一起的不同排法有 ( )
(A) 720種 (B) 360種 (C)240種 (D)120種
(答案C,得分率0.5)
(3)已知集合A={1,2},B={3,4,5},則從A到B不同映射的個數為____.
(答案9,得分率0.6)
(4)24×32×53=18000的正約數的個數為_________
(答案60,得分率0.9)
(5)要排一張有6個歌唱節目和4個舞蹈節目單,任何兩個舞蹈節目不能相鄰,共有______種不同的排法? (用數字作答)
(答案 =604800,得分率0.03)
(6)四個不同的小球放入編號1,2,3,4的四個盒中,則恰有一個空盒的放法共_________種.(高考題)
(答案144,得分率0.3)
(7) 2,3,4,8,9這五個數字中的兩個分別作對數的底和真數,可組成_____個不同對數值的對數式?(高考題)
(答案 =16,得分率0.1)
(8)現有一排8個座位,有3個人坐,要求每個人兩邊都有空位的坐法有___種.
(答案24,得分率0.1)
(二)自學課本
讓學生在上一節課學習了排列的概念和公式的基礎上,自己看書分析,自學課本例題,從例題的分析方法和解題方法以及書寫格式得到啟示。
(三)嘗試練習
嘗試練習是一堂課時間(40分鐘),練習的具體情況是:鞏固題的得分率都在0.8以上,遷移題的得分情況如題目后的得分率。
(四)學生總結討論
嘗試練習后馬上批改,并公布答案,要求當天根據自已做嘗試題情況對照答案進行總結,并與同學進行討論或與老師研究,尋求各題的解題方法及歸納題型。
(五)精心評講
歸納題型:
1、特殊位置和特殊元素,如第1題,解法先處理特殊位置或特殊元素,然后再處理其它位置和元素。
2、相鄰問題與不相鄰問題,如第2、5、8題。相鄰問題的解法是把相鄰元素看成一個整體,把它看成一個元素與其它元素一起進行排列。不相鄰問題的解法是插入法,即先把不要求分開的元素進行排列,然后在兩元素之間插入要分開的元素。由于這類型題目較難理解,故再舉出下列題目進行加深理解:
(1)要排一張有5個歌唱節目和5個舞蹈節目單,任何兩個舞蹈節目不能相鄰和任何兩個歌唱節目不能相鄰的排法種數。( )
(2)要排一張有5個歌唱節目和4個舞蹈節目單,任何兩個舞蹈節目不能相鄰和任何兩個歌唱節目不能相鄰的排法種數。( )
3、順序問題,也就是說計算過程的順序與題題目要求的順序相一致,如第6題,若先選出一個空盒 ,再選三個球放進其余三個盒中 ,最后把剩下一球放進一個盒中 ,結果為288,結果是錯的,這種錯誤答案在嘗試練習中較多,錯誤的原因在一個盒中兩球計算了順序,但題目要求是沒有順序的。為加深理解再舉出下列題目:
(1)5個人排成一行,甲排在乙的左邊(不一定相鄰)的不同排法種數有多少?
(2)5個人排成一行,甲排在乙的左邊且乙排在丙的左邊(不一定相鄰),有多少種不同的排法。
通過評講學生不但加深對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排列概念的理解,還掌握了幾種種題型:特殊位置和特殊元問題、相鄰問題和不相鄰問題、順序問題等等,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繼續學習創造有利條件。另外還調動學生鉆研精神和學習興趣,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提高學生的數學品質,從而大大提高教學質量。
實驗的效果
對高二數學實施“嘗試教學法”的研究與實驗進行了一年的實踐,其效果明顯,實驗班在高二學年多次考試中,取得令人可喜的結果。實驗班數學成績與對比班數學成績呈顯著差異。
下面是有關實驗數據(數據分析用t檢驗來檢驗兩班的差別程度):
實驗后第一次考試成績對照表(2)
班別 N S t檢驗
實驗班① 54 71.7 10.97 0.89
對照班② 56 69.8 11.31
|t|=0.89
實驗后第二次考試成績對照表(3)
班別 N S t檢驗
實驗班① 52 75.6 9.6 1.79
對照班② 54 72.1 10.5
|t|=1.79>1.658=t0.1,可見有90%的把握認為實驗班成績已有顯著提高。
實驗后第三次考試成績對照表(4)
班別 N S t檢驗
實驗班① 52 81.62 10.56 2.15
對照班② 54 76.79 12.61
|t|=2.15>1.980=t0.05,可見有95%的把握認為實驗班成績有了顯著提高。
實驗后第四次考試成績對照表(4)
班別 N S t檢驗
實驗班① 52 80.75 10.12 3.29
對照班② 54 75.14 14.35
|t|=3.29>2.617=t0.01,可見有99%的把握認為實驗班成績有了顯著提高。
說明:1.高二學年歷次進行的統一考試,根據學校要求,由高一年級命題,考試后試卷密封裝訂,由年級老師集中一起流水批改,統一評分、加分、統計,可信度高。
首先,應試教育的逐漸強化擠壓了中小學教師搞科研的時間與空間。對于任何一所學校來說,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而教學質量的直接體現就是升學率,即分數。為了使學生獲得滿意的分數,有些學校率先祭起了應試教育的法寶,因為這是最能取得立竿見影效果的方法,而應試教育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在課堂教學之外,增加考試的頻次,加大考試的難度。于是,教師的工作也逐漸形成了教學、考試、批閱的固化模式,周而復始。這不僅使許多中小學教師生活色彩大為暗淡,而且也間接影響到了教師從事教學科研的熱情,禁錮了他們的思路。教學科研成果,主要來自對千姿百態的課堂教學內容、模式與方法的總結歸納,而不是靜處臥室的憑空臆測與想象;而應試教育則強行弱化了課堂豐富多彩的特征。對應試教育的課堂來說,填鴨式的滿堂灌、測驗考試時的靜寂無聲以及之后講解試卷時的上達下聽,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身處這樣“一潭死水”的課堂,教師搞教學科研的靈感與熱情能夠被激發出來嗎?即便強行擠出幾個字,那也是強作歡顏的無病。再者,每次考完試,還有一個教師之間分數排名的問題。那些對教學科研缺少興趣甚至與之完全絕緣但對應試教育得心應手的教師,往往都是分數評比的獲勝者,他們對如何提高學生的分數都有自己的心得,很能得到領導的器重與賞識;與之對照的是,那些在急功近利的領導眼里因為搞教學科研而拖了分數后腿的教師,則備受冷遇,最終只能隨波逐流。因為學生考試分數落后,他們自感抬不起頭,覺得對不起領導、學生與家長,甚至也會把自己教學的失利歸結為分心搞教學科研所致。于是,在今后的時間里,他們能做的,就是在時間上逐漸加大對教學、考試、閱卷、講解的投入。這是對應試教育的妥協,隨之而來的就是逐漸喪失直至最后完全失去對教學科研的熱情與能力。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絕非少數,別說一般的學校,就是在一些重點學校中,科研獎勵的力度也大大落后于升學獎勵,這是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使然。身處這樣的大環境,應試教育者得天下,如魚得水;從事科研者失天下,悲觀失望。如此,我們還能苛求教師將有限的熱情投入到教學科研中做到教學與科研兩不誤嗎?
其次,教學科研在中小學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從而影響了教師的熱情與積極性。如果說應試教育的大環境是中小學科研氛圍淡薄的外部因素,學校對科研的漠視就是直接原因。課堂教學與教學科研應當是新時代的教師必備的兩種能力與素養,兩者應當是齊頭并進的關系,而不能厚此薄彼。我們能想象一個21世紀的中學教師竟然對教學科研全然無知,僅僅是一個能掌控課堂的徹頭徹尾的教書匠嗎?對于學校來說,重視教學效果與分數當然無可厚非,畢竟在當前的大環境下,升學率是學校的生命線,但過度重視所謂的教學質量,要求教師將所有精力投入到應試教學與課后輔導中而忽視教師的教學科研,甚至將教學科研視為教學質量提升的對立面,就是十足的短視行為了。可怕的是,有些學校的領導就是堅定的教學科研的否定者。他們眼里只盯著分數,認為搞教學科研是在浪費教學時間。這也是很多學校的科研獎勵額度遠遠比不上升學考試獎勵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些人根本認識不到教學科研是教學方式與教學效果的反思與歸納,是教學思想與教學經驗的總結與概括,是教師的智慧之光。將教學科研的成果用于教學實踐,可能對提升分數起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它對學生的終身成長卻往往起著不可忽視的潛移默化的作用。以前教育家常常告誡一線教師,如果要求學生有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但在今天這個互聯網時代,僅靠自己那“一桶水”顯然不足以在職業生涯中應付自如,教師必須保持心靈的開放,時刻不忘自我成長與提升的意識,使自身成為“源頭活水”。在筆者看來,這不僅僅要求教師廣泛涉獵,博覽群書,見多識廣,而且還要求教師有足夠的研究能力將課堂教學中的各種心得訴諸成文,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以此來更好地指導今后的教學工作。教師只有將自己的思想訴諸筆端,形成教研成果,才能對自己、對他人具有方法論與實踐論上的指導價值,從而成為自身“活水源頭”中的重要部分。這應當是教師的天然職責與本分。
當然,搞教學科研,絕非憑空想象的事,它對教師的要求雖然并非高不可攀,但也絕非輕而易舉。這需要教師有一定的教學理論作指導,以豐富的知識儲備為依托,以教學實踐為研究對象,以敏銳的眼光從一個極細小的角度層層拓展,抽絲剝繭,直至達到問題的實質。如此要求,的確超出了許多教師的能力范圍。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從事教學科研,往往都是被動而為之,例如在評職稱的時候。為了能夠評上高級教師,許多教師絞盡腦汁,東拼西湊,有時不惜對別人的論文大動手腳,改頭換面,生吞活剝。像這樣的教學科研“成果”,完全是閉門造車,哪里禁得起實踐的檢驗。難怪有些教師評上職稱后感嘆:“我連我自己寫的什么都不知道。”職稱一旦評上,馬上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盡情享受教學晚年,對教學科研唯恐避之不及了。能力的局限使一些中小學教師遠離了教學科研。與之相反的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從事學術研究的全日制碩士或博士研究生也紛紛進入了中小學任教,按照常理,這些人在讀書深造階段就應當具備了較為精深的學術研究能力,進入中小學任教,他們從學術研究轉到教學研究,就能力來說,應當不是什么困難的事,但現實卻令人大跌眼鏡。總體而言,無論碩士還是博士,教學科研能力往往只能差強人意,很少有出人頭地者。這到底是什么原因?難道這些人進入中小學后就喪失了原先的研究能力嗎?其實,這是主觀上漠視中小學的教學科研所致。初進中小學的碩士博士,一開始在思想認識上就可能存在問題,即過于看重學術科研,輕視教學科研,J為教學科研只是雕蟲小技,與學術科研不可同日而語。正是存在這種看法,許多進入中小學的碩士博士往往不能及時改弦易轍,時間久了,教學科研能力不僅沒有提升,原先的學術能力也逐漸退化。主觀上缺少搞教學科研的動機,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相對而言,中小學教師中,自覺從事教學科研的人數還是相當少的,這不能不說是令人遺憾的事,與新時代對教師的要求也全然不符。在筆者看來,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尚不能得到根本性轉變的情況下,要想扭轉這種現狀,首先必須在思想上打破對教學科研的錯誤認識,明白教學成績與教學科研同為教學工作的支柱。兩者同樣既是為了學生的發展,也是為了教師的發展;其次要加大對科研的獎勵額度,使從事教學科研的教師能夠得到真正的實惠,從而吸引更多的教師投入到科研中來;再者,具備研究能力但在思想上對教學科研尚未有清楚認識的同仁,應當及時轉變觀念,做到學以致用,將教學心得轉換成理論概括,成為新時代的教學研究能手。如此多管齊下,在中小學教師中形成濃厚的科研氛圍,必將指日可待。
教育目標的定位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占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因為只有準確的定位教育目標,教師的教學行為才能一直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下去。在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下,高中英語教育的目標定位出現了很大的偏差,教育目光過于集中于考試分值上,錯誤地把在高考中取得較高分數定位成了英語教育的唯一目標,從而忽視了對學生的英語能力的鍛煉和提高。在近期的高考改革背景下,學校和教師應該從“取消高考英語”的實際情況出發,對高中英語教育的目標進行重新定位。定位教育目標應遵循的幾大原則主要包括:①科學合理性原則,即英語教育的目標定位應該立足于科學合理的原則上,不能脫離了英語的實際教學情況;②豐富多樣性原則,即高中英語的教育目標要摒棄傳統模式下的單一分值性,從語言、邏輯、技巧、能力等多個方面來進行教學;③階段性原則,即在不同的教學階段對英語教育目標作出不同的定位,使其能夠始終同教師的教學進程和學生的學習情況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等。
二、怎樣定位和實現高中英語的教學目標
1.專業技能和素養的培養
在“取消高考英語”的大環境下,高中英語教育的目標應該定位在英語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的培養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水平。英語是世界上廣為通用的一種國際語言,無論是在今后的學習、生活還是工作中,都會伴隨著英語的存在,讓學生實際擁有較強的英語應用能力遠遠要比在高考中取得較高的成績來得更為重要。因此,高中英語在定位教育目標的時候,應該把英語看成是一門重要的技能型科目來展開教學活動,更多地以英語技能、語言表達能力、口語能力等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此外,還應著力于全面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逐漸讓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英語素質,能夠對自己所學到的英語知識和技能加以靈活地運用。
2.與應試教育保持若即若離的關系
雖然說要將英語排除在高考科目以外,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英語就再也不參與任何形式的考試了,還是可以通過考試的方法來檢測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讓高中英語同應試教育長期維持一種若即若離的狀態。長時間以來的應試教育在我國已經是根深蒂固了,在教師、學生和家長的心目中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要在短時間內讓英語完全脫離應試教育幾乎是不可能的,加之,應試教育的利與弊是共存的,利在于應試教育是教師檢測學生學習結果的一種最為直接有效的方式,弊在于應試教育使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的目的都太過于功利。所以,在英語取消高考以后,還是可以利用適當的考試檢測來檢驗高中英語的教學成果,降低學生的應試壓力。
3.加強實踐環節的構建
對于英語教育而言,實踐環節是尤為重要的。在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英語能力往往只表現于試卷上,而不具備較高的使用能力。新時期的高中英語教育目標應該較多地定位在學生的英語實踐環節,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教學實踐活動來對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進行鍛煉和提高。例如,可以在校園內開展以各種熱門話題為題的英語演講比賽和英語辯論賽等;可以適當地增加外語教師的代課時間,讓學生能夠有足夠多的機會與以英語為母語的外語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除此以外,高中學校還可以將大學階段的校企合作環節提前應用到高中英語教育中,為學生提供一些能夠與社會實踐緊密接觸和聯系的機會,在充分實踐的過程中得到英語能力全面提高的效果。
三、總結
《大綱》中明確指出:“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階段,要貫徹全面發展的方針,著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以基礎知識教育學生,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中學化學教學如何體現素質教育呢?要做到以下四點。
1.要轉變觀念
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素質教育”是相對于“應試教育”提出的,它們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觀、質量觀、學生觀不同,即是否面向全體學生,是否使學生全面發展,是否使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學習。應試教育是以追求升學率為根本目的的陳腐模式,扭曲了教育的本質,扼殺了學生的個性。我們要堅決反對應試教育,毫不猶豫地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這是深化教學改革的關鍵。要把素質教育的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中。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教師在備課時應注意制定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學生學習情感目標,并在教學過程中加以落實,使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都能得以提高。同時,要加強學法指導,注重能力培養,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使學生的素質得以提高,使素質教育落實在日常教學之中。
2.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與考試成績的關系
有的老師提出,化學教育的啟蒙時期,考試的命題在內容和形式上要盡量簡單,考試成績高,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否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
考試評價是評價體系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對教師的教學價值取向有著鮮明的導向作用。傳統教育觀念下的考試主要以“知識立意”,重點考察知識和技能的繼承和掌握情況,素質教育觀念下的考試提倡“能力立意”、“素質立意”既重視知識、技能的掌握,更重視能力的提升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考試理念的變化,決定了考試的形式、考試的內容、試題的形式等都要隨之發生很大變化。我們認為,學科教育的啟蒙時期,學生的知識儲備容量不大,能力的要求可以適當降低,但評價的基本理念是鋼性的,考試的指導思想決不能變,否則的話,表面看學生的成績很高,但對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將會產生很大的誤導,勢必又會引導教師重新回到傳統教學的老路上去,使教學改革始終邁不出舊的框框。
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主要還應體現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應不斷的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提高靈活處變的能力,提高授課的藝術性。語言生動、幽默,教法靈活、善于創設適合學生認知特點及心理活動的問題情境來組織教學,教學過程中能與學生平等相處,把自己的身心和情感與學生融為一體,以自己豐富的知識內涵、高超的授課技藝、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激發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經驗是,要使學生對這一“科”感興趣,首先要讓學生對你的“課”感興趣,然后再是對你這個“人”感興趣。
另外,老師在平日的授課、作業、或單元測試中(包括教研員的期中、期末命題),應盡量多呈現一些與生活、技術、社會等聯系密切的問題,讓學生感到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再者,在單元測試中還要注意適當出一些思維容量較大、能力立意較高的題目,切忌出現太多的簡單識記性的問題,讓學生機械記憶、重復訓練。否則的話,久而久之,學生肯定要產生厭倦的心理。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有厭學的心理,這種心理傾向的產生也是經歷了一個較長的量變過程,教師應總結一下這方面的教訓。
3.教學中突出觀點的教育及科學態度
初中化學教材是按義務教育大綱編寫的,它的體系是必學與選學相結合、課堂教學為主與閱讀和家庭小實驗相結合、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比較科學的體系,使教材延深到了社會和家庭,使化學教學與日常生活、科學技術、生產勞動相聯系,是一本進行化學素質教育的好教材。
因此,深刻理解大綱,鉆研教材并且體現在日常教學中,是進行素質教育的關鍵。化學課的講授主要目的是在教會學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制法和用途;通過一些定性的驗證性
轉貼于
實驗,培養學生實驗操作和觀察能力;通過化學計算的學習,使學生初步學會定量地分析和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學習雙基知識的同時初步形成用化學觀點和化學方法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要著力于培養學生科學態度和方法,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對學生科學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上,而不能放在單純為解題而解題的訓練上。要做到這一點,化學課的教學應從學生熟悉的知識入手,可以從日常生活和社會生產中的化學現象出發,深入到化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等基礎的化學知識,再經過解釋、練習,使學生對新知識學得實在,理解深刻,初步形成進一步學習和工作的能力。特別是新大綱和九年制義務教育教材比原大綱和教材在化學基本概念和理論方面適當降低,而在元素化合物知識方面適當拓寬;化學計算難度和數量上大幅度的降低,化學實驗略有加強。這種變動適應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符合義務教育培養目標。
這個年代的中國,不論高考狀元或赴國外留學生,都是在中國應試教育的“題海戰術”下熬出頭的。越是向上升一個級數,試卷作業就越是呈集合趨勢發展。尤其是高考之際,諸多學子更是進入“誓死與試卷奮戰到底”的白熱化階段。
歷來,考試都是學校檢驗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最佳方法。歷史悠久,貧富無欺。無論你是出身豪門貴族還是草根階級,統統一視同仁。從隋唐的科舉取試開始,說不清有多少中國人去考試改變了人生和命運,也說不清有多少中國人為了這樣的考試畢一生精力換來的只是難言的凄涼。中國人總哎感嘆“書中自有黃金屋,顏如玉”,那純是對考試成功者的人生總結,人們對考試失敗者往往視而不見。惟魯迅獨具慧眼,塑造了孔乙已這樣的形象,但這并不能搖動考試的根基。就是在今天,考試的重要性任誰都不敢輕視。正因為考試對人生太重要了,導致高考作弊的事幾乎年年發生。作弊或許事伴隨考試而生的一種自然現象,走出考場,“你今天作弊了沒?”此類的話似乎穿插成了這些特定場合的問候語。如今的合作方式,通常以傳遞紙條、翻課本、此呼彼應等方法進行信息傳遞。危險程度高達90%,但不惜以身犯險的同學同樣高達90%。它事很多學生難以根治的頑疾,也是老師永遠無法徹底解破的謎底。其實很監犯,正如我前面所說,學校側重與考試,與成績,家長也如此。“考試就能決定一切”這種思想在中國實在根深蒂固。為了能博老師家長會心一笑,再者為自己爭取一點好日子,寧愿鋌而走險選擇作弊也在所不辭。興許有些任認為只要學懂了,就什么考試都不怕了。可只有學生才明白這份罪呀!現在的老師,出體全望死里出,似乎難不倒幾個學生就枉稱人民教師了。
記得有一次,我問過幾個朋友,有些什么愿望,答案挺一致的,不是考上大學就是考上重點,我常常笑他們膚淺,結果他們反問我有什么愿望時,我愣了,然后木然地笑。曾幾何時,我在日記本里寫下“努力考試,殺進重點高中”的大標語,我很得意地像完成一樣作品似的去描繪它,每一筆每一畫都是描了又描。那是我對自己的誓言,對自己的承諾,亦是14根生日蠟燭前的生日愿望。可現在,它太燙手。
崔麗芳
(吳云實驗中學,江蘇 蘇州 215235)
摘 要:英語口語教學技能是高中英語教師的最基本的職業技能,而對于高中英語口語課程的有效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師的教學活動必不可少教學行為方式。本文就如何有效的進行高中英語口語課程的課堂教學,結合相關的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探討了相關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高中英語;英語口語;課堂教學
由于我國的應試教育現狀使得我國高中生的英語口語能力相對薄弱,甚至還會出現許多考試高分的“啞巴英語”,因此,我們必須要針對教學現狀進行改善高中英語口語的教學工作,使得我們的高中英語口語課堂能夠發展成為高效課堂。
一、我國高中英語口語現狀
(一)我國的教育體系中,對各種學科的評價大都依據各種筆試的考試成績,對于英語也多為考察學生的英語寫作、英語閱讀以及語法的能力,因此,使得教師為了提高整體的平均成績,對學生大量的灌輸以考試范圍為中心的一些閱讀理解、或是默寫單詞、寫英語作文等的英語內容,并不重視對考試無用的英語口語課程。這勢必使得學生只學習如何應對考試,而忽略了自己的英語口語能力。
(二)高中的教師迫于學生高考升學率的壓力,幾乎所有高中教師的教學都是應試教育,而在我國的高考中,英語考試不涉及聽、說內容考試,僅僅是筆試教育,使得教師們忽略了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性,盡管有的老師明白英語口語教育的重要性,但因為教師本身的口語教學水平以及能力的限制,導致英語口語課堂的開展并不理想。
(三)一個課堂是否有效的開展,最重要的便是學生的參與程度了。但是由于學生知道高考不考口語,就把精力放在需要考試的內容中去,而對于英語的口語課程便不去耗費自己的有限精力,因此導致學生的英語的口語表達能力普遍較低。并且由于在口語課堂中,有任何的差錯都是公開的,為了避免自己出錯而被他人哄笑,學生們便習慣性的在英語口語課堂中保持沉默,并且由于沒有養成練習意識,并不習慣與同學或是朋友用英語進行交流,于是在英語口語的對話課堂中常常直接用中文進行對話交流。
我們綜合了這一系列的英語口語教學遇到的問題,對于如何提高英語口語課堂教學的效果進行的探析。
二、高中英語口語課堂有效教學
(一)改善英語考試內容
從高中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出,對高中英語的口語教學有很大的影響的便是我國的應試教育以及我國的高考英語考試制度存在的問題,但是據分析以及我國高考的發展,我國應試教育很難進行抹擦,但是因為可以控制各種英語考試的內容,所以我們可以增加英語口語能力等的測試,同時減少筆試的比重。我國的部分高校在錄取學生的時候也逐漸開始拿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作為參考,效果甚好。
(二)提高教師的英語口語素質
偉大的教育家夸美紐斯曾經說過:“一個能夠動聽地、明細地教學的教師,他的聲音便該像油一樣浸入學生的心里,把知識一同帶進去。”而我們的英語口語教師,更是需要自身的口頭英語語言具有傳聲性、表情性與生動性,所以我們的英語教師的口語水平更是要不斷的提高,若是一些教師的英語口語水平不佳的話,應當積極的進行對自己英語口語能力的訓練,特別是可以自費或是申請學校公派的形式去美國、英國等以英語作為語言的國家進行語言學習或深造。最好是多練習一些膾炙人口的英文歌曲,并且在英語口語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英文歌曲的教學,從而以生動的方式令學生愉快的主動參與英語口語課堂中進行口語的學習。
(三)運用多樣化教學方式
我們可以通過多通道,多形態的學習資料向學生展示英語口語需要學習的內容,從而促進學生頭腦中的信息通過相互作用、相互補充而達到更好的記憶與運用。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多樣化的進行英語口語的教學工作,在課堂上為同學設置各種逼真的交際情景氛圍,比如一些輪流講故、或是事情境劇的角色扮演、新聞討論、辯論賽、以及流行美劇的劇本中的臺詞對話、口語大賽等相關的英語口語練習活動,讓同學們能夠在寬松并且多樣化的課堂環境中愉悅的完成對所學內容的掌握。并且由于進行了大量的多樣化英語口語訓練,使得學生在積極、主動練習英語口語的同時更是學會了生活中需要具備的英語口語應用能力。
(四)課堂要以學生為中心進行開展
我們在開展英語口語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在課前征詢學生的意見或是建議,對學生的英語口語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的調查,并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課堂教學內容的深度,并且我們可以讓學生自主對課堂內容進行選題,在英語口語課堂中,我們最為注重的便是學生的口語能力的訓練,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以學生為中心,把課堂中暢所欲言的機會教給學生,我們教師記著學生的錯誤,但是不能急著進行糾正,要等學生發言結束之后先對于學生的口語能力以及進步情況進行應有的表揚,在之處學生需要改進的賭坊,并教會他們應當如何糾正自己的錯誤,并且還要鼓勵學生的努力練習英語口語的信心,從而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的互動性更強,并且使得學生對英語口語的練習更加有興趣有信心。
三、總結
授課是教師以語言為載體的向學生傳輸相關知識與信心。而英語口語的課堂授課,更是教會學生如何用英語來進行人際交流的表達,所以我們在英語口語的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及時的發現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并對此進行研究出相應的改善措施,此外,我們還要結合學生對應于的聽、寫的能力,進行互補與強化,從而使得我們的英語口語課堂教學更加完善,教學質量與效果得到更好的提高,更使得我們的英語整體教學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讓學生在快樂、輕松的氛圍中毫無壓力的掌握所需的英語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余德英.新課程英語課堂有效教學內涵與特性探究[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8,(07).
1. 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在傳統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用傳統教學模式,使師生之間的互動不可能實現。這樣的課堂當中,教師是英語課堂的主宰者,學生是教師灌輸英語知識的容器。教師沒有注意到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只是重點保證了教師在英語課堂上的權威,使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無法實現,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了學習興趣,喪失了學習英語知識的積極性,影響了學生智力的發展。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對學生的糾錯過于頻繁。在筆者調查中,60%以上的學生提出,有時老師會對他們提問,但學生回答的問題稍有錯誤,老師就會迅速指出。這種現象不符合教學法中錯誤容忍的觀點。教育者都知道,在學生學習語言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很多語法上的錯誤,教師頻繁對學生糾錯,不但會打斷學生的表達,而且容易使學生進入進退兩難境地,形成心理障礙,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不愿意再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2 應試教育的影響。由于當前考試制度的影響,學生的學習只是為了應付各種考試,而不是真正為了掌握英語這種交際工具。受應試教育制度的影響,學生只是做大量的英語習題。而學校的教育教學也是以考試為依據,應試教育還存在一個缺點,就是對于不列入考試內容的課本知識,一般都不再學習。如,高考中不考察學生的口語能力,那么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就不會過多地在口語教學上運用時間,則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口語教學被擱置在一旁,高中英語成了“啞巴英語”,應試教育模式也不利于形成課堂互動。
3. 班級人數超額的影響。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影響了高中英語課堂互動,就是班內學生人數。當前,高中階段的招生普遍實行擴招,每個班內都有60~70人,有的實驗班甚至達到80人以上。這種班額雖然存在一定的優點,如節省時間、容量大等,但同時具有很多缺點,妨礙了開展語言實踐活動,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非常不利,以致于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受到了限制,并且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也不可能照顧到全班每個學生,不能有效實現因材施教的原則,極易出現兩極分化現象,導致很多學生對學習英語失去自信。
二、加強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互動的策略
1. 倡導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進行英語課堂互動時,首先要求學生要進行自主學習,根據教材要求,學生要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自主選擇自學材料,對有關課堂英語知識進行充分研究,發揮自己在英語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使自己的英語學習不過多地依賴教師,從而進行自主學習,在提高自己英語學習水平的同時,提高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
2. 積極和正確發揮教師指導作用。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有效開展英語課堂互動的一個前提條件就是教師的引導,教師可以選擇合適時間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英語課堂活動,自己探索、研究英語知識,將自己掌握的英語知識充分應用到日常實踐當中,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再有,在教學中,教師要準確主導和控制英語教學課堂,認真總結各種學生反饋信息,可以為以后的課堂互動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3. 營造互動的課堂氛圍。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創造適合互動交流的語言環境,使全體學生進入其中,盡情享受語言環境帶來的全新體驗,提高英語交流能力,使英語課堂互動發揮應有的作用,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互動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