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5 19:06: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音樂教學研究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想象和聯想可以有效引領學生,讓他們領會樂曲中的情感和意境。所以,教師在音樂鑒賞教學中,應當讓學生運用自己的想象來感受曲中的意境,從而將人類本該擁有的靈性催生出來,進而使學生的藝術審美情感得到升華?!对鹿庀碌镍P尾竹》是傣族名歌,這首歌曲將傣族的淳樸自然及本民族的格調展露無遺。教師在教這首歌曲時,可以用不含有歌詞的曲子。為了讓學生發揮想象,教師可以使用PPT給學生播放一些傣族美麗的圖片,并附帶音樂。這首曲子聽的時候,就像一個清靈可愛的傣族姑娘沐浴在月光之下,吹著動聽的葫蘆絲。姑娘所吹的曲子中含著些許青澀的情意,帶著一絲若隱若現的幸福。姑娘是在思念某個少年,那少年英俊爽朗,而此時,少年則站在不遠處偷偷地聽姑娘吹葫蘆絲。這個畫面優美,青澀,靈動。教師可以讓學生閉目,聽者曲子,想象曲子的畫面,最后再將PPT播放給學生感受,讓他們的想象更加深刻。
二、運用視頻影像,感悟音樂內涵
有美感,才有可欣賞的地方,教師在進行音樂鑒賞指導時,應當充分運用審美知覺的規律,讓學生的全身感官都參與到對美的欣賞中,并感受音樂各方面的美,從而讓學生將一整首歌曲理解通透。只有運用這種方式,才能讓學生把握好音樂的整體情緒,才能更理解音樂的風格和內涵,從而對音樂的整體有所知覺。以《七子之歌——澳門》為例,在教這首歌時,教師可以先介紹這首歌的來歷和歷史背景,讓學生學會理性的感受歌曲中的內容和情緒?!镀咦又琛拈T》是《澳門歲月》的主題曲,為了讓學生感受到那種愛國情懷,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澳門歲月》這部紀錄片,并讓學生明白曲中的情感。讓學生了解歌曲中的“母親”指的是中國,澳門就像中國的孩子,它曾是被他國掠奪的中國國土,經三百年后回到中國母親的懷抱中。每個地方的民俗、民風及民族靈魂是不相同的,盡管澳門被奪,但掠奪者無法將那種民族的靈魂改變,澳門流淌著中國的血液,擁有中國的靈魂,因此,它一直期盼著能回到原本的位置上。這是歌詞“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最本質的意思。運用這種方式,可以將學生的全部情感調動,讓學生獲得音樂情感。
三、舞蹈表演結合,加深音樂理解
網站的欄目按照功能、內容可歸類為三大主要板塊:
一、音樂教學資源板塊――堅定、厚實的低聲部
資源性欄目主要是為音樂教師和音樂愛好者們提供比較全面的素材收錄專項資料庫,包括音樂教學急需的“緊缺”素材。資源性欄目主要有:世界名曲欣賞、中國名曲欣賞、中西樂器圖文介紹、世界各國國旗國歌、中國民歌文化、京劇臉譜大觀、合唱精選、小學音樂教材圖片、律動舞蹈裝飾圖片、音樂小知識、音樂教學課件素材、樂譜下載園地、革命傳統郵票、珍貴的紅色音樂資料、音樂故事收藏等。在整理相關樂器圖文資料的欄目時,對于一些模糊不清的“古怪”樂器標注了“待考證”的字樣,引來許多專家學者的來信提供這些樂器的來歷資料,使得資源的準確性得到更進一步的提高。諸如此類的資源性欄目目前已經收錄純音樂教育專業的數以萬計的圖片、文檔、Flash、midi、wav、mp3等格式的素材,今后還將根據音樂教學的需要逐步擴充。
二、音樂教學研究板塊――和聲豐滿的中聲區
本站主要音樂教學研究欄目有:音樂教育論文集錦、音樂教案精選、音樂課程標準、現行藝教政策、音樂教育評價、音樂教學法、音樂自由教學法、音樂欣賞雜談、現代化音樂教育、各地學生音樂評論、精彩Flash進課堂、音樂教學隨筆、樂器教學進課堂、口哨教學專欄、藝術教室硬件配置參考等。該板塊收錄了數以千計的教學研究論文、各學段教案、教學隨筆和手記,還有各地學生們的專題音樂評論以及點評;同時,對于國外、港澳臺地區的音樂教育現狀、國內的音樂教育政策法規、音樂新課標的全文以及解讀等都整理并提供了大量的文獻。
三、音樂教學交流板塊――激情涌動的高聲部
交流板塊是本站最具有活力的一個音樂教學交流園地,它是各地音樂教師網友進行直接溝通和交流的客棧。主要的交流區有:音樂教師論壇,包括教師主論壇以及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在線音樂教師集體備課室;音樂愛好者論壇,包括“愛好者主論壇”以及“流行音樂討論區”、“世界民族音樂論壇”和“古典音樂論壇”;學生音樂學習論壇;留言板。通過這些動態的交流園地,能直接傾聽網友們的呼聲,加深了網友之間的感情和了解,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支樂意為音樂教育事業獻身而且感情深厚的團隊。由我站發起的“中國音樂教育網絡聯盟”,正是本站論壇網友們同心同德、長期交流的升華。隨著聯盟隊伍的逐漸增加和實力的壯大,我們將利用假日組織起來走出網絡世界,到國內最艱苦的地方,為當地孩子們送去美妙的音樂,并播下藝術的種子。
關鍵詞:幼兒園教師;藝術教育;教育能力
近年來,我們利用承擔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課題研究的機會,深入全省多家幼兒教育機構展開調研。在隨堂聽藝術教育活動并同時對教師的活動方案進行評析中,我們發現,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更著重對幼兒藝術技能的培養,較忽略教育性。即,更偏重藝術技能的藝術活動,較忽略教育性的藝術活動。其結果是幼兒的技能水平提升了,但審美能力卻沒有得到提升,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如何把幼兒表面的藝術技能轉化為幼兒內在的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呢?我們認為,唯一的辦法就是提升教師的藝術教育能力。那么,幼兒園教師藝術教育能力具體是怎樣的呢?2013年以來,我們在江蘇省先后對60所幼兒園200余名教師展開了藝術教育能力的調研。調研結果主要呈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藝術教育活動中普遍偏重技能的傳授
很多老師認為自身的藝術技能越高越好,大多數教師把藝術知識技能放在了教育能力的首位,而且普遍認為藝術學科間較少橫向聯系,或難以橫向聯系。在教師的藝術教學論文中,教師對藝術學科知識和技能研究的論文占了所有論文內容的七成以上。論文內容顯粗略,極少提及教育學知識,所有藝術教育論文中,提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藝術目標要求的僅不足三成。論文中著重研討藝術技能的講解與傳授,詳盡剖析“怎么做?”,但“為什么這么做?”卻鮮有提及。在教學評價中,也更側重于“唱的好聽”、“畫的好看”等純技能方面的評價,評價維度單一,造成評價效度的缺失。
二、教師藝術技能中也普遍存在偏科現象
在音樂和美術兩個藝術領域中,教師普遍存在偏科現象。如,有的老師歌唱能力強就偏愛歌唱的教學研究;有的老師律動能力強就偏愛律動游戲等教學研究;有的老師繪畫能力強就偏愛繪畫的教學研究;有的老師手工能力強就偏愛手工的教學研究;等等。如此一來,被偏愛的方面由于加大了教學研究的力度,藝術技能越來越強;而本身存在的技能弱項被不斷忽視,藝術技能越來越弱,最終造成較為嚴重的偏科現象。另外,幼兒園學科組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這一現象的發生,雖然學科組的宗旨是為了促進學科教學活動的發展,但很多參與的教師卻借此發展自己的單項藝術特長,片面追求某一技能的突出發展,從而淡化了其他藝術技能的整體提升,這本身也違背了學科組活動的初衷。針對幼兒園教師普遍存在的藝術教育能力的問題,研究認為,要提高教師教育能力,除自身具備的藝術技能外,必須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理論學習,并融會貫通加以應用,才能真正促進教育發展,促進自身藝術教育能力的整體提升。
三、由“唯技能”向重教育理念傾斜
藝術教育大致有兩種價值取向的教育,一種是藝術技能取向的藝術教育,另一種是教育價值取向的藝術教育。藝術技能取向的藝術教育主要是適用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如,培養歌唱家、演奏家、畫家等專門人才。很顯然,這種教育觀不適合幼兒,因為幼兒作為人生的起始階段,重在體、智、德、美全方面發展的全面教育與啟蒙教育,其中藝術教育領域也明確了幼兒感受、欣賞、理解、創造的審美價值觀,立足感受與欣賞,培養幼兒發現美、感受美、理解美的心靈體驗。因此,教育價值取向的藝術教育才是真正適合幼兒的,這也是所有教師必須正視的問題。價值取向不同,也決定著教育理念的不同。幼兒教師要深入學習與領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并以《綱要》中的教育建議為指導,把教育理念和藝術技能有機融合,形成教育的集合體,合力解決幼兒藝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四、拓展學習空間,實現多項藝術技能的全面發展
幼兒需要多項藝術的熏陶,作為幼兒教師,則更應該具有廣博的藝術知識和技能。教師提升自身的藝術技能,除了自學或參加網絡學習以外,還應積極主動的參加如聲樂、器樂、舞蹈、手工、簡筆畫、國畫、書法、普通話、戲劇表演等相關的教學與學術團體。每周定時學習和參加活動,積極參加技能展示和作品交流。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教師應力所能及的多選多報此類教學與學術團體,避免偏科現象的發生,促進自身藝術技能的全面提升。教師在努力學習各項藝術技能的同時,亦要及時做好總結工作。如,記錄學習過程,分析學習問題,提煉學習心得等。同時,要積極參加藝術技能的學術交流,吸收好學習經驗,找到自身發展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時加以糾正、改進與完善。
五、強化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關系
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有機會在這里與大家交流,是一件非常榮幸的事情。談起教育教學,在座的各位都是行家里手。在此,謹將自己任職骨干教師以來的工作情況以及點滴心得體會匯報于下,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師德方面:
始終自覺以一個骨干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嚴于律己,從各個方面樹立教師的良好形象。
生活中,遵紀守法、孝敬父母、善待鄰舍;工作中,精心備課,課堂精致,與同事愉快相處,對學校真心維護。把熱愛學生、熱愛本職工作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以教師職業道德為準則,自我奮斗目標與學校發展目標統一,以關注學生素質的培養和個性發展為核心,做“學生喜歡、同事支持、領導放心的教師”。并做到時時刻刻,事事處處。
二、育人方面:
堅持愛心育人,身正為范。曾經做過一學年的班主任,后因身體原因脫離了班主任工作。在工作中,愿意蹲下身來聆聽學生的心聲,甘做學生的朋友、師長。關注教育中的細節,關注學生的心理,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全面了解、研究、評價學生,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開發校內外課程資源,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培養學生有自主、合作、探究的習慣,反思學習過程和自我評價的習慣。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全心全意的教育好學生。
三、教學方面:
1、潛心教學研究,有明確的專業發展目標。
以素質教育和新課程的理念指導教學研究和教學實踐,有教育教學改革的決心與行為。能依據新課程的理念與要求,實施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動。教后能夠進行理性反思,將教學方法、技能看成是一種藝術,時刻以研究的眼光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積累豐富的教育理論和學科知識,能把握所教教材內涵,掌握教學規律,體現教學個性,把構建高效音樂課堂作為自己每天的教學目標。我的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目標:基礎型教師——經驗型教師——研究型教師。
2、奮斗目標明確,教學改革愿望強烈。
不循常規,敢想敢做,既關注自身的發展,又關心事業的創新。對自己,抓課前鉆研教材,學情分析,充分做好課前準備;抓課堂教學效果,抓課后反思,問題研究。對學生,抓良好習慣培養;抓基本能力訓練,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能力。在平時的音樂課堂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與發展不同個性、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了可能和空間。努力在課堂教學、學生管理、學生素質提高、班級管理等方面有所創新。
3、創新教學模式,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特色和教學風格。
用心上好每一堂課,認真做好教后札記,研究教學案例評析,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體現教學個性和教藝美感。靜心撰寫教育隨筆,記錄對教育教學的感悟及其成長經歷、有效促進學科發展。每學期提供2節高質量的有特色的研討課或公開課,上學年已經在校內執教了兩節公開課,即初一年級的唱歌課《DO RE MI》和初二年級的欣賞課《廣東民歌欣賞》。為傳承京劇文化魅力,構建校園文化特色,讓京劇藝術走進孩子們心中,兩年來我在我的初一、初二課堂上循序漸進的開展了傳統知識普及《京劇基礎知識欣賞》,激起了學生的研究學習興趣,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并且曾在課外活動時間排練了男生、女生的現代京劇聯唱、表演節目。
四、教科研方面:
(一)關注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動態和趨向,學習教育理論專著。
立足自我專業發展和學校事業發展,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學習相關理論和專業知識,把握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內涵,指導教學創新。做到了平時多讀書,讀好書,多一些知識的積淀,形成比較強烈的教科研意識。主動提高自身專業水平,使自己真正成為引領、推進新課程的帶頭人。
1、勤——時時處處皆學習。
俗話說:夜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我始終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力爭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師。20xx年10月學習《音樂新課程改革理論》并寫成心得。20xx年12月學習《中學音樂優秀教學設計》并寫成心得。20xx年3月與全校的名師骨干教師一起赴青島學習“高效課堂”,寫成了《在探索中前行,在反思中成長——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高效課堂教學的反思與對策》一文,后又聯系自己的教學實踐寫成了《音樂課有效教學行為》的反思。20xx年5月赴北京參加“全國校園合唱指揮研修班”,回來后寫了學習心得。20xx年2月正值寒假期間,我靜心拜讀了《你能成為優秀的教師》一書,從這項山東省中小學人文教育研究與實踐成果中學習了成為名師的6大職業素養和49個細節,閱讀中一次次被書中多位名師的肺腑之言所打動,同時被書中多位名師所闡述的教育哲理深深折服,寫成《做優秀的音樂教師》讀后感。20xx年7月,參加全縣教師暑期培訓,寫了總結《音樂鑒賞與作品分析之感想》。20xx年9月觀摩第二輪立標課后寫了心得體會。20xx年12月寫了學習《中國教育報》的總結。
2、廣——博采眾長。
讀書使我心靈充盈,眼界開闊,為汲取營養,提升自己,我制定了學習計劃,并按照計劃,自主學習了《中國音樂教育》、《中小學音樂教育》、《初中音樂新課程教學法》、《新課程教學問題解決實踐研究》、《中小學音樂教師手冊》、《中學音樂教師人文素質培養》、《奧爾夫學校音樂教材入門》、《中小學音樂教育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每月有計劃的撰寫業務理論筆記及教學隨筆多篇,提升自己的理論高度和實踐深度。尤其是在我今年生病養病的幾個月時間里,忍著病痛,我把《中國教育報》、《人民教育》進行了細致的研讀,為自己“充電”,或做批注書寫自己的靈感,或做摘抄記錄自己的感想,感覺受益匪淺。
3、深——讀原著,明精髓。
學無止境,“學,然后知不足”。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學習,把書籍作為我進步的階梯。認真研讀、學習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鄭杰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你能成為優秀的教師》、《與優秀教師同行》、《與名師同行》、《骨干教師成長的秘訣》等專業書籍,從專家學者身上吸取理論精華,充實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
4、用——學以致用。
做有心人,多觀察,多思考,善于積累,勤于動筆。 將自己的隨思隨想化為文字,積極投稿報刊雜志。20xx年撰寫論文《論音樂教育在學校素質教育中的作用》發表于《現代教育報》教師周刊,20xx年撰寫論文《以音樂為本實施初中音樂新理念》發表于國家教育部主管的《新課程研究?;A教育》刊物,20xx年撰寫論文《改變教學方法打造高效音樂課堂》發表于國家教育部主管的《教育學》刊物。
20xx年撰寫論文《談談音樂欣賞課教學》在“感動中國——20xx年全國第三屆音樂教案、論文大賽”中獲三等獎;20xx年創作歌曲《我把祖國愛心窩》在“感動中國——20xx年全國第三屆新創歌曲、歌詞大賽”中獲二等獎并發表收錄于《感動中國——建國六十周年優秀原創音樂作品精選》一書。
(二)積極參加教育教學研討,不斷總結教育教學經驗。
在各級教研活動中發揮輻射、示范作用。發展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思維能力,積極開發課程資源,引領本學科教師推進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深入課堂聽本學科的課和其他學科的課,從中不斷汲取營養,全力推進學科建設,打造強勢學科。提出本學科教育教學的改進方案,向學校及相關部門提出關于教學工作的合理化建設性意見,為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獻計獻策。
(三)充分利用網站資源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實現自我成長。
熟練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每學期精心制作多個教學課件,并有效地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去,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利用網站資源與其他教師進行網上教研課改交流,達到資源共享,帶動學??蒲泄ぷ鞯拈_展,促進自身業務能力的提高。
五、專業技能方面:
積極參加專業技能實踐鍛煉,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水平。忘不了與學校部分老師參加的20xx年春節文藝匯演文化廣場展演健身操,展示了錦秋中學老師們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也忘不了與全校老師一起拼搏20xx年“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博興教育系統合唱比賽,喜獲二等獎,展現了錦秋人的積極豪邁。更忘不了與錦秋辦事處的全體職工一起參加縣委宣傳部組織舉辦的“慶祝69周年及我縣躋身全國經濟百強”大型廣場歌詠比賽,榮獲二等獎。并且珍惜和積極投身于全縣教育藝術團的每次排練和演出。
六、取得的點滴成績:
20xx年9月被評為博興縣首批“骨干教師”,20xx年10月被評為“濱州市藝術教育優秀輔導教師”,20xx年3月入選全縣學科中心教研組成員,20xx年9月被評為“博興縣第七批初中音樂學科教學能手”,20xx年12月被評為“濱州市第七批教學能手”。
七、不足和改進:
1、認真開展教育教學實踐和教科研課題,出經驗,出成果。
幾年來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自身的特長優勢,通過開展學生問卷調查,我選定開展的校本教研課題是《京劇推廣進校園》。計劃三年內完成課題研究,做好課題研究報告、教學案例等,每學期完成1—2篇具有較高質量的教育教學論文(3000 字左右),力爭每年有1—2篇高質量的教育教學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推廣先進經驗,傳播新的教育理念,宣傳和推介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動學校的藝術教育發展。
至今還未完成研制校本教材,正在末期整理之中。未嚴格按教學科研的規定深化過程研究,整理出相關的數據、資料,提供有理論高度和實踐深度的研究報告,總結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2、用心積累學校的藝術教育成果,用愛打造精彩獨特的藝術作品。
學校藝術人才的培養和藝術成果的積累需要課外活動時間的打磨,需要日積月累和堅持不懈,課外活動開展需要常態化,才能保證兩年一屆的全市、全縣中小學藝術節節目精彩紛呈。
3、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博客,達到資源共享。
利用網站資源記錄自己在教育教學方面的經驗,在課堂教學中的靈感和反思,與其他教師進行網上教研課改交流,刊載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至今已經積累了近百篇教育教學日志,但用于寫博客的時間太少。
關鍵詞 音樂欣賞 小學音樂教育 音樂教學
目前,音樂欣賞已成為小學音樂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在開發學生智力、陶冶學生情操和培養學生氣質修養等方面起著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然而,當前小學音樂欣賞課教學效率低,音樂欣賞僅僅是放放磁帶、聽聽歌而已,教師教學方法陳腐,模式單調,學生呈現出沒興趣、不想學的狀態。怎樣改變這種呆板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我們有必要深入思考小學音樂欣賞課的相關教學方法,提高教師教學效率,讓學生參與到音樂之中,愉快、主動地學習。
一、我國小學音樂欣賞課現狀
長期以來,在小學音樂欣賞課中以老師的講、學生聽為主,師生互動的機會則很少,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集中,
(一)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教師過分強調音樂的背景知識和歷史意義,將音樂放在次要地位。音樂欣賞課形成了一種標準模式:介紹作者及生平、介紹作品的背景、介紹作品的結構、完整的欣賞全曲。教師過多的將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和主觀映像灌輸給學生,但不作有意義的引導和拓展,忽視學生主動參的過程。另外,教學過程中缺乏有趣、高效的教學方法,按照傳統的欣賞教學的程序上課,一節課下來感覺枯燥,課堂氣氛呆板。導致學生對音樂的感知還是一無所知,沒達到上欣賞課的目的。
(二)學生對音樂課的重視不夠,學生在課堂上不認真聆聽音樂,有的交頭接耳,有的昏昏欲睡,有的做其它學科的作業,有的偷偷聽流行音樂,根本談不上靜下心來感受、欣賞與理解音樂。出現了學生喜歡聽音樂,但不愿認真上音樂欣賞課的現象。
二、我國小學音樂欣賞課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童年期,是兒童長身體、學知識的重要時期
這個時期的學生在音樂學習中能夠逐漸形成自己見解,對喜歡的、有趣的音樂學習內容可以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是,童年期的孩子情緒不穩定,情感帶有短促和爆發性的特點。他們的自控能力較弱,隨意性較強,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容易受外界干擾而分散注意力,有一定的逆反心理,音樂興趣還不穩定。加之有些學生存在功利思想,對音樂學習重視不夠,在欣賞不熟悉的音樂作品時,會覺得迷茫,對音樂產生厭倦。
(二)在傳統教育的模式下,教師的角色表現為是理性的塑造者,還沒有真正由傳統的知識壟斷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在音樂教學當中,教師強調傳授書本知識、重視技能訓練,表現為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教唱,學生跟唱。在這種傳統的口傳心授式、講解式、模仿式的教學方式影響下,音樂課堂缺失了音樂所特有的聆聽、體驗、表現與創造的特質。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使得使學生喪失了學習的主體性,制約著學生音樂審美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鍛煉和培養。
三、小學音樂欣賞課教學策略
(一)以聽為主,創設情境,強調情感體驗
音樂欣賞教學的中心點是“聽”,而圍繞“聽”開展的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則是欣賞者情感體驗的過程。在欣賞時泛聽和精聽、細聽相結合,讓學生分析音樂的特點,分享自身的感受。同時,教師要通過巧妙的教學設計,創設以情育人的課堂情境,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積極地感受音樂的特點和情緒,體驗和把握了音樂的基本內涵。
(二)恰當采用直觀教學,結合經驗欣賞音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僅僅用聽覺是不夠的,還必須恰當地采用直觀的教學方法。例如,借用影視畫面的感覺,發揮聽覺與視覺的聯覺作用,有助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和體會音樂。同時,在欣賞教學是還要結合音樂的各種要素,采用唱歌、演奏、律動等方式,引導學生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全身心地參與到音樂當中。
(三)適當的講解和分析,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音樂欣賞中的邏輯思維主要表現在對作品的理解認識與分析方面,它不僅包括音樂內容在通過形象思維感受后的理性定位,而且要從各種音樂表現手段(如旋律、節奏、調式、調性、和聲、曲式等)方面進行分析。一直以來,教師對于音樂作品的分析都只是講解某一部作品反映了什么,并沒有教會學生怎樣去欣賞音樂。所以,老師的講解要力求精煉、生動、多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和主動表達,并注意講解的時機,多采用簡要提示后傾聽音樂,引導學生進行探索,經過討論、思考、探索后教師作出必要的講解和提示。
(四)引發學生想象和聯想,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
音樂欣賞教學應啟發學生豐富的聯想和想象,通過開展多種多樣的音樂實踐活動來培養和提高學生感知音樂創造能力。例如利用生動形象的圖畫、故事、詩歌等啟發學生進行豐富的聯想,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也可以結合音樂進行律動創造表演,隨音樂拍手、跺腳、捻指、做即興音樂表演或誤舞蹈動作。這些活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覺地把學到的音樂知識和技能技巧運用到表演創作等時間活動中去。
有效的音樂欣賞教學,不僅影響著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還將影響其潛在素質和能力的發揮,使學生在音樂藝術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只有充分考慮其學科特點、深入挖掘教材并和學生實際情況相結合,巧妙設計教學方法,才能提高音樂欣賞課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主丹.音樂教學論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2]沈睿.議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現狀與對策 [J].在線學科教學,2008(5).
[3]張素格.淺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M].教育實踐與研究,2010(11).
音樂的開題報告1
一、課題名稱: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策略研究。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當前依據新課標的要求,推進素質教育已成為時代的呼喚,成為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項復雜的社會系統過程中,作為學校教育基本組織形式的課堂教學,如果培養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是我們音樂教師當前的首要任務。我們要資助引導學生從理論法學習、創造、發展音樂,挖掘音樂的真理與魅力。培養學生對音樂有較高的認知能力和審美能力,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對外部事物叫深層的感悟能力,使其養成終身學習的能力。此項研究,不光是提升教師和學生素養的需要也是新型社會下學校發展的需要。
三、課題研究目標。
通過研究本課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通過研究這一課題,加強音樂理論教學,在教學中要求教師采取多種教學方法,達成教學目標。提升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通過各種形式提倡健康音樂的學習與欣賞,提升音樂教師的素質,發揮音樂教師的主要作用。
四、課題研究內容。
1.研究有效的提升學生音樂素養的課堂教學方法,在音樂教學中注重多元文化的教育。
2.研究整理挖掘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優秀音樂資源,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加強學生審美素質教育,提升音樂素養研究策略的有效性。
3.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提升音樂素養研究的現實意義。
五、課題的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的方法:問卷調查統計法、個案研究法、比較研究法、行動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六、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計劃。
第一階段:
1.明確實驗目的,搜集相關資料。
2.制定研究方案,組織研討。
3.通過認真學習,觀看《音樂課程標準》等書籍。
提供研究參考、借鑒。
具體時間為:20**年9月——20**年10月。
第二階段:
1.抽查,了解圍繞課題在所教班級實踐操作。
2.分工明確及時展開研究工作。
3.同課頭研討、展示,兌現分析。
4.結合第二課題開展興趣小組活動進行展演。
具體時間為:20**年10月——20**年12月。
第三階段:
1.圍繞教材開展一系列與課題相關的音樂教學活動。
2.課題歸納總結。
3.收集,整理資料對課題研究進行全面總結,撰寫課題報告。
4.按期學習交流,互相聽課,組織藝術實踐活動。
5.總結陳訴。
具體時間為:20**年1月——20**年6月。
七、課題預期的成果與體現形式。
傳統教學形式與現行的教學模式的碰撞,學生及社會思想的改變,課題的研究會有一些困難,但是課題經過一年的研究,學校領導的重視及各項配合再加上全體課題組人員,相信一定客服各種困難,取得良好的成績。我們也將此研究報告及課件,調查結果,課案,表格等形式把結果予以展示。
音樂的開題報告2
(一)來源和論文類型
1.選題來源:自行命題
(二)課題的背景及目的意義
1.選題的背景
2001年我國教育部頒發了《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已正式啟動并使用,這標志著我國新一輪的基礎教育音樂課程改革已全面開展,我國基礎音樂教育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使得中小學的音樂教育得到了長足的進步。音樂教育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不但能夠使人的思維更加活躍、陶冶人的情操、開闊人們的視野、豐富人們的生活,同時對開發提升人們的智力、增加想象力、培養創造性也有著一定的作用。
但是,從近二十多年來少數民族地區基礎音樂教育的狀況來看,由于受地理位置、經濟環境和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在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中小學的音樂教育發展長期停滯不前,與推進素質教育的時代不能在同一步伐上。音樂課至今沒有得到重視。少數民族中小學的音樂師資力量和教學設備都嚴重缺乏,且管理與對音樂的研究也較落后。這些地區的教學質量普遍很低,教學模式很單一,大部分都是以傳統的教唱模式為。由于地區條件的局限性,相關專業畢業生的自主擇業性觀念又較強,使得較偏僻的地區中小學音樂師資力量嚴重欠缺,那么這些發展較落后的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也就很難接收到專業的音樂知識,感受不到音樂帶來的樂趣,因此也就難以發揮出音樂本身所要實現的美育功能。
2.選題的意義和目的
本文中的湘西自治州全稱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云貴高原東側的武陵山區,與湖北省、貴州省、重慶市接壤。湘西自治州內居住著土家族、苗族、漢族、回族、瑤族、侗族、白族等三十個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居多。由于湘西地理位置偏僻,地處武陵山區,境內山巒疊起,丘陵起伏,多民族雜居,湘西自治州是全國重點扶持的貧困地區,已被列入國家西部大開發的計劃之中。由于該地的地域封閉性和交際范圍的限制,經濟落后,教育基礎很單薄、教育改革起步較晚,因此也使得那里的教育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大多城市中小學的音樂教育都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音樂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湘西自治州這個較為落后的地區有著一定的復雜性、分散性、地方性和落后性等特點。本課題通過對湘西自治州中小學進行了初步的的考察與探索后,對當地中小學的音樂教育的狀況有了一定的了解,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的對策,對促進該地區的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效果的提升與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人生長在湘西,深知當地地區音樂教育的落后,希望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可以為推進該地區的音樂教育教學能略盡微薄之力。
(三) 研究現狀綜述
湘西地區的音樂文化積淀很深厚,音樂舞蹈更是該民族地區中群眾們不可缺少的文化生活內容,因此,大部分研究者把研究的目光集中在對湘西民族傳統音樂文化之中,也取得很大的成效。但反觀對湘西地區中小學的音樂教育的研究則起步晚,成果極少,且都是以論文與期刊的形式出現,至于專門研究該地區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成書目前還沒有,可見對其研究的薄弱與缺乏?,F對湘西自治州的音樂教育研究分述如下:
1.已有碩士論文研究現狀
陳育梅的碩士論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小學環境教育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從教育環境產生的國內國外背景的簡單介紹,然后從問卷的調查統計對湘西自治州中小學的教育環境進行了較為客觀的評估,后對當地的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其中的問題并提出有效發展的對策。該篇論文是對整個湘西州中小學教育環境的狀況一個詳細的調查概述,對后面中小學音樂的教育的研究提供了可行性的參考價值。
侯杰的碩士論文《湘西多民族雜居地區中小學音樂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該篇論文是結合湘西多民族雜居地區的實際情況,展開對該地區中小學音樂課程資源的研究,對湘西少數民族地區中小學實施音樂課程提供了切合實際的理論指導,擴展了其研究的視野。同時結合音樂人類學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觀念,從跨文化這一角度來審視少數民族的音樂文化。不但為少數民族音樂教育的研究提供了新視角,也使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和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得到實際的運用,為理論提供了的支撐點。改進傳統教育的以音樂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具有促進作用。
王躍輝的碩士論文《湘西自治州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調查與對策思考》,該論文從湘西自治州農村中小學的音樂教育為著力點,以過發放回收問卷,統計調查結果與分析這一客觀調查來研究當地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情況。而后對湘西州農村中小學的音樂教育從對湘西各級部門和教育主管部門的幾點建議;對如何提升湘西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師綜合素質的思考和關于建設湘西自治州鄉土音樂教材的思考這三個方面提出了發展對策。
2.各類期刊已有研究成果
王蓉芳,唐寅玲發表的期刊《論少數民族地區音樂教育的文化功能:以湘西自治州為例》,本篇文章從少數民族地區音樂教育文化的積淀、文化的傳遞、文化的選擇以及文化創新這四個方面的文化功能進行探討和研究。
周慧《論湘西多民族地區中小學音樂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依據湘西民族地區中小學音樂課程資源開發的原則和方式,結合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音樂教學實踐活動,展開對音樂課程資源實踐教學利用的研究,以鄉土音樂資源整合為理論前提來提出鄉土音樂資源整合的具體做法,以適應新形式下的湘西中小學課堂音樂教學的需求。
楊蓉《湘西地方音樂課程內容資源的開發及利用》在文中分析了湘西地區音樂課程資源的種類,并簡要說明了課程內容資源的調查與篩選的方式方法。對該地區的音樂課程的建設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陳瑾《湘西農村音樂教育改革的思考》從對湘西農村音樂教育發展現狀及分析入手,提出教育機構在思考當地文化發展的通史,更應重視民族地區有特色的文化傳播和繼承,并著力于本民族地區的音樂教學研究和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以湘西傳統音樂為突破口,改革農村音樂教育,并提出了新思路:讓有特色、簡單易學的民間樂器進課堂;結合科學的發生發聲,學唱湘西民歌以及利用湘西民間舞蹈資源,開設室外音樂課堂。
田愛萍《湘西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對湘西農村音樂教育觀念陳舊、師資力量不足、設備落后等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陳文靜《關于湘西農村音樂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的一點思考》。作者主要闡述了如何將湘西豐富的地方音樂課程資源引入課堂,其研究成果對開發與利用湘西音樂課程資源,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課程,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龍勤彪的《湘西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前景探析——以兩河中心小學為例》。從客觀上進行探索與分析,從主觀上提出一些具有建設性的建議與意見。
肖翠《湘西自治州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與研究》。該文章通過對湘西所管轄兩區兩縣的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整體狀況深入的調查研究,整理出了農村音樂教育的問題與不足,細致梳理的問題的形成原因,從而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與途徑來促進湘西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
劉廷新的《自治州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調查與分析》。文章對湘西農村部分中小學的音樂師資力量、教學設備、學校及家長對該門課程重視與認識等方面做了一些調查,指出應從提升認識、更新觀念,鞏固師資,引進專業人才等方面入手來解決當地的音樂教育問題。
從以上已有成果以及本人所搜集的資料顯示,在對湘西自治州音樂教育的研究方面,其成熟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見,且大多數論文資料都是針對一些常見的教學現象進行論證,并談一些較為主觀上的體會及感想,沒能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及解決所存在的問題,其創新性成果也并不多,可實施性也不強。
(四) 研究內容
本課題將分為四個部分來進行研究。
第一章 選題的背景及目的意義
第二章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小學音樂教育概況
第三章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調查與分析
第四章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小學音樂教育發展策略
本課題是通過發放問卷,對湘西自治州地區的中小學進行農村與城市的分層發放,并對這些學校的音樂教師與學生進行隨機抽樣來進行該地中小學目前的音樂教育情況的了解。通過對部分縣市的教育局領導,學校領導、音樂教師、學生以及走訪部分學生家長進行調查。從對學校的教學設備、師資力量以及教師的專業素質->本質和教學方式方法等情況來研究。努力分析出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的情況和影響的因素,剖析學生學習的心理狀況和影響因素。對以上問題產生的原因做出客觀分析,為湘西自治州音樂教育的健康發展找出切實可行的對策。
(五)難點和創新之處
1.研究難點
湘西自治州轄吉首市和花垣、保靖、永順、龍山、瀘溪、鳳凰、古丈這七個縣。其各個縣市的中小學都較分散,且都距離較遠。由于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原因,整個湘西的教育都較發達城市單薄。據本人所了解,湘西州里面發展較快較好,教育也相對比其他縣發達一點的城市中小學,對音樂課的重視程度不夠,在這個只關注學習分數的教育大浪潮里,大部分學校比較重視學生的主科教學,因為這影響著他們的升學率。而在落后偏僻一點的農村中小學里由于教學設備以及師資的缺乏,音樂教學活動則難以順利開展。這給湘西自治州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研究增加了很多難題。
2.創新之處
首次系統的全面地從各個方面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情況進行調查與分析。采用發放回收問卷得到最新的數據來統計,掌握一手資料,并客觀的分析當地的實際情況。
(六)擬采取研究思路與方法
1.研究思路
第一步,搜集整理湘西自治州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文獻資料。
第二步,實地調查當地中小學音樂教學情況。
第三步,分析所得調查情況,研究其中的問題,并給出建議。
2.研究方法
本論文在研究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結合現狀實際調查,以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1)文獻研究法:主要通過圖書館書刊查閱以及網絡電子書刊、資源等方法搜集文獻資料,努力占有第一手資料,力求系統、全面地搜集與研究論題相關的教育資料來進行客觀、全面和細致的梳理。
(2)訪談法:選擇性的對本課題有關的領導、教師、學生、部分家長及各相關人員進行各種方式的訪談,包括面談或者電話等。并對所得到的回答進行客觀的分析來獲取所需的資料。
(3)問卷調查法與抽樣法:采用發放問卷,對湘西自治州地區的中小學進行農村與城市的具有代表性的學校來分層發放,并對這些學校的音樂教師與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來獲取所需資料。
(七)研究計劃進度
20XX.5—20XX.8 選題并收集資料,撰寫開題報告
20XX.9.16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答辯
20XX.10—20XX.3 撰寫畢業論文,完成初稿
20XX.3—20XX.5 修改畢業論文,定稿
20XX.6 畢業論文答辯
(八)參考文獻
1.著作類
[1]周純祿.跨世紀的奠基禮:湘西州教育綜合改革研究[M].成都: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3.04
[2]孟鑄群,陳紅濤:湘西民族教育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8.07
[3]秦平著:民族教育探索與實踐[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01
2.論文類
[1]侯杰.湘西多民族雜居地區中小學音樂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07
[2]王躍輝.湘西自治州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調查與對策思考[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08
[3]陳育梅.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小學環境教育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
3.期刊類
[1]王躍輝.基礎教育傳承民族文化—湘西中小學本土音樂教育發展的新思路[J].音樂教育與創作,20**,9
[2]王蓉芳,唐寅玲.論少數民族地區音樂教育的文化功能—以湘西自治州為例[J].商情,2010,15
[3]周慧.論湘西多民族地區中小學音樂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2,02
[4]楊蓉.湘西地方音樂課程內容資源的開發利用[J].民族論壇,2005,8
[5]陳瑾.湘西農村音樂教育改革的思考[J].中國農業教育,2006,03
[6]田愛萍.湘西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J].大觀周刊,2011,14
[7]肖翠.湘西自治州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與研究[J].文學界(理論版),2012,2
[8]龍勤彪.湘西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調查:以兩河中心小學為例[J].20**,7
關鍵詞:高師 音樂專業 鋼琴課程 結構調整
高師音樂專業的鋼琴,是一門專業性、基礎性、適用性、應用性很強的技能技術課程,在專業必修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鋼琴教學的成敗,關系到學生整體專業素質的提高、進步和長遠發展,對此,課程教學的研究及其方法、內容的實施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一門學科專業,高師音樂專業鋼琴教學直接影響整個音樂學科專業的建設與發展。
長期以來,音樂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合格的中小學音樂教師。中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需要素質全面、綜合能力強的優秀教師,要駕馭中小學課堂授課實踐,教師具有嫻熟的鋼琴彈奏技術就顯得更為突出。鋼琴作為中小學音樂課堂及其課外音樂活動的主要工具,無時不在發揮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高師音樂專業的鋼琴教學,長期受教學方式、教學方法的影響,使得學生學習鋼琴學科專業知識的口徑比較窄,尤其是只重技術而忽略專業理論及應用技術理論基礎的學習,學生有些高技術、低技能,應用能力就相對較弱。面對如此困惑,筆者認為,調整鋼琴課程的結構,合理設置學科專業內容,改變教學模式和方法勢在必行。
一、現階段高師鋼琴教學的狀況分析
我國高師音樂專業的鋼琴教學從上世紀80年代經歷了改革和發展的漫長過程,在學術界、教育界對于高師鋼琴教學的模式、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課程目標、課程結構上展開了全方面的討論和艱辛的探索,尋求適合中國高師鋼琴教學的合理課程體系和教學手段,已成為廣大高師鋼琴教育者和學術者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圍繞高師鋼琴教學研究曾先后舉辦了“全國高等師范院校鋼琴改革座談會”“全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學術研討會”“第二屆全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研討會”等系列的鋼琴教學研討會議,在高師鋼琴教學的方式、方法、課程設置等方面為高師鋼琴教學提供指導。高師音樂專業鋼琴教學為適應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實際,需要從教學內容上進行了擴充,以突出本課程的師范特色,在鞏固鋼琴彈奏技術的基礎上,增加了鋼琴伴奏這一實用技術的內容,這一教學模式在高師得到推廣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經過20多年的改革和發展,高師音樂教育的主體作用發揮到了極致,為中小學音樂教育和社會音樂教育培養輸送了大批人才。進入21世紀,社會對教師教育的素質要求更高,不僅要求音樂教師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過硬的專業技術技能,更要具備較高的文化修養和人文素質。因此,傳統的鋼琴學習模式必須要進行調整,鋼琴教育僅僅圍繞技術訓練和技能訓練,不能滿足鋼琴教學的實際需要,現行的課程結構,如:鋼琴彈奏技術學習、鋼琴伴奏技術學習這兩大模塊的內容更應該充實和拓展,增加鋼琴理論課程學習的教學內容迫在眉睫。
二、鋼琴課程、教學內容設置的構想
圍繞高師鋼琴教學的培養目標問題,專家、學術界已廣泛地研究和探討,傳統培養模式提出的“一專多能”與“多能一?!敝皇悄芰ε囵B的問題,不論是“一專多能”還是其他“多專多能”,最為實際的是高師鋼琴教學使學生學到什么、學會什么、能做什么的問題。高師的鋼琴教學與音樂院校專業鋼琴教學既有聯系又有本質的不同。從中小學音樂的實際及普及性音樂教育的目標出發,為了將來的實用和運用,高師的鋼琴教學課程的設置應包括:鋼琴技術課程、鋼琴伴奏課程、鋼琴教學法課程、鋼琴文獻及史論課程、鋼琴鑒賞課程等幾大模塊的學習內容,使培養的學生既有良好的技術技能,又具備全面的學科專業的人文素養,從而形成以鋼琴基礎知識為支撐,以過硬技能為核心的鋼琴教學課程綜合體系。應該從觀念、教學手段及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中心諸方面進行合理的改革、調整和設置,以長遠的目光,關注未來鋼琴教育的發展,把學生的能力、專業素質、人文素養有效結合,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