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01 07:47: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線上輔導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線上直播給我們帶來了方便,也給孩子們的學習創造了機會。線上教學在繼續,老師學生的學習在繼續,希望疫情趕快過去,期待與學生見面。一起來看看疫情期間線上教學工作總結范文精選5篇,歡迎查閱!
線上教學工作總結1
一開始,沒有電腦,沒有教材,沒有練習冊,只有一部手機,心慌、焦慮,怎么辦?沒有退路,調整心態,先在手機上學軟件的使用,再在網上找電子課本,最后在家人的幫助下,電腦也到位了,基本具備了上課的條件。
接下來是備課。我們有充足的時間靜下心來備課,能從網上找更優秀的資源融進自己的教學中,更利于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
再說管理失控。直播課上看不到學生,不能及時掌握學生的聽課狀態,不能及時聽到學生對知識的反饋,學生間也不能合作交流了。還有學生的作業,有一部分學生不交了,無論你在群里怎么說他就是不交,家長也不監管,沒有課下的練習教學效果可能好不到哪,我怕最后是事倍功半。還有平臺的崩潰,60分鐘的時間表我們有效課時才記錄了不到半小時,其它時間基本一直處于癱瘓狀態,學生聽不到我說話、黑屏,我的電腦不運行,卡頓,急得滿頭大汗,又一次束手無策。
最后,無論困難多大,我都會積極應對爭取讓學生的有限的條件下學到更多的知識。
線上教學工作總結2
根據教育局要求,按照學校延時開學教學工作方案,堅持教師線上指導與學生居家自主學習相結合,天賚小學一年級數學組經過討論與準備,開展了有序的線上教學工作。
一、線上教學活動
網絡教學第一天,家長反饋名師直播課堂效果較好,同時反映部分學生因網絡卡頓影響觀看。老師們及時調整策略,把精選的微課和錄制的視頻推薦給孩子,再針對重點知識進行在線輔導,保證全體孩子掌握知識。在孩子們觀看直播的同時,一年級數學組成員也認真聽課做筆記,并且全天候為學生答疑解惑,限度減少疫情給教育教學帶來的影響。
二.作業布置與批改
作業主要采用作業盒子,學生在線提交作業后,系統自動批改,在所有學生提交后教師及時總結反饋,并進行針對性的一對一輔導,書面作業則是一一點評。雖然是隔空教學,但是老師依然是兢兢業業地輔導學生、一絲不茍地批改作業。
三、改進措施
雖然教師們盡心盡力做了很多工作,但難免出現一些問題。個別家長對線上教學不重視,孩子不能完成作業。老師們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讓家長對特殊時期的工作方式能夠理解,從而重視孩子的學習!另外,電視、手機等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較長會影響孩子視力,所以盡可能減少電子作業加強書面作業。為避免刷屏減,輕家長的負擔,進行小組抽查,批改作業。
停課不停學,隔空不隔愛。相信經過我們的努力,縱使病毒猖獗,我們也能創新教育思路,提高教學手段,完善教學方式,為天賚的娃們創造更好的明天!
線上教學工作總結3
一場突如其來的戰役到來,我們看不見它,卻深受其害。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打亂了我們的生活。這對于即將要開學的我們來說,更是不知所措,就在我們一籌莫展的時候,教育部提出的“停課不停學”讓我們有了頭緒。
在看到“停課不停學”的文件后,學校就通過釘釘直播給我們培訓如何操作,怎么樣去開展直播,學校也就疫情防控時期停課不停學做出了具體的安排,各個年級、教研組也紛紛召開會議,認真對如何落實“停課不停學”進行了研討。
“停課不停學”目的在于通過先進的網絡手段,借助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多種媒介,讓學生在居家隔離的這段時間,由任課老師通過網絡授課的方式,限度的減少因為延期開學對學生帶來的不良影響。對于大部分老師來說,在線授課的確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通過一周緊鑼密鼓地準備,在開始直播之前我們進行了線上測試,確保孩子能夠順利收看。直播的優點在于:可以通過互動區域和學生進行適時的互動,便于老師及時調整教學進度。一開始用手機發起直播,發現用手機直播,畫面晃動厲害,非常影響聽課效果。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方式,我改為使用釘釘直播課進行線上教學,我也在幾次試播中慢慢有了一些經驗,總結如下:
1.雙擊需要進行直播的釘釘班級群;
2.在發消息的區域有一排圖標,當光標移動到“發起直播”時點擊,在群最上方就會出現“發起直播”的一排圖標,點擊“開始直播”;
3.選擇“屏幕分享”模式,將釘釘最小化,打開桌面上保存的ppt,點擊放映,就可以授課了;
4.在講課的過程中,老師要注意關注互動區域,學生如果有疑問,老師要適時進行答疑講解,及時和學生互動;
5.課程結束,鼠標移動到電腦上方,就會出現剛才發起直播時的一排圖標,點擊“結束直播”,直播課結束。我在發起直播時選擇了保存,這樣大家就可以在群里看直播的回放,電腦和手機觀看直播的打開方式略有不同:手機觀看直播或回放,需要打開群頁面右上方的“…”圖標,點“直播回放”,就可以看到觀看直播過的內容,也可以自己發起直播;電腦上觀看回放時,要點擊釘釘群右上方“直播回放”的圖標,選擇自己需要的視頻進行回放。線上發起直播還可以進行多群聯播,這也意味著一個老師授課,同年級的所有班級學生可以同時聽課,其他老師則可以參與學生的互動。這樣的講課方式,不但鍛煉了老師的能力,對學生來說也是非常感興趣的一種學習方式。
線上直播給我們帶來了方便,也給孩子們的學習創造了機會。線上教學在繼續,老師學生的學習在繼續,希望疫情趕快過去,期待與學生見面。
線上教學工作總結4
緊鑼密鼓的一天結束了。從早上七點起床,通知孩子朗讀課文,布置預習作業,到開始線上同步學習,布置線下作業,完成課后輔導,作業批改等工作。一切好像跟平時上課沒有什么區別,因為這些都是教學常規工作,但是卻又覺得跟平時上課大大的不同,是不能立刻了解到孩子們對知識的掌握度,還是不能立刻為孩子們答疑解惑?是不能彎下身手把手的糾正孩子們的生字書寫,還是已經被群里家長們的信息狂轟亂炸的昏了頭?安靜的課堂搬上了手機,電腦,電視,紙質的練習變成了五花八門的電子書練習圖片。老師們各個變成了電腦小能手,錄視頻,找小程序,錄微課,盡己所能的讓學生真正在線上學習到知識,而不是讓學生感覺這只是一場轟轟烈烈的課堂游戲。
為了更好的開展線上課堂工作,學校提前安排家庭教育高級指導老師開展了一次大型的線上直播講座,講座名稱為《送給新學期有夢想的孩子》,這場講座意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讓家長孩子們提前熟悉線上學習模式。
教務處事先布置老師完成了課堂預案,讓老師們提前一天將課堂預案發到學生群,課堂預案包括本課的上課內容,課前預習內容,課后復習內容,重點難點等等。
老師們同步線上學習,認真記筆記,課后在微信群里再進行知識補充,在同事群里交流好的教學經驗,在釘釘群里批改作業······
線上學習的老師們聽得格外認真。
線下交流的格外的熱烈,互相取經。
老師們輔導作業絲毫不敢馬虎,各種大招齊上陣。
當然查遺補漏,一個也不能少,老師們一天的工作就這樣在忙亂中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即使格外的不適應,但是也不抱怨。疫情雖然將大家關在家中,但是關不住大家工作的熱情,群里有老師一直在期待,正式上班的那天早日到來。我想當老師們站上講臺的那一刻,一定會對孩子們說一句:孩子們,我想死你們了。
家長們在這一天也不閑著,早早的測試線上學習的工具,確保自己的孩子第二天能準時準點的聽上課。所以電視機前、電腦前、手機前,倒映著孩子們求知若渴的眼睛。
家長們此時也成為了老師,在微信群里咨詢老師問題,監督孩子批改作業,按時按點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群里人員太多,很多信息不能及時回復,家長們也都能理解,幫助老師協調處理問題。這場疫情讓家長與老師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密切,我想也讓家長更加的明白了老師一天的工作日常,相信回到學校會更好的配合老師的工作。
這是濱江小學老師、孩子、家長們的一天。我們學校的現狀也僅是全國各行各業的一個縮影而已,工作不能停,停課不停學。我們一直在貫徹上級領導的指示要求,并嚴格實施。
線上教學工作總結5
初三是由縣里的名師進行專題教學,我全程聽了自己所帶學科的課,名師講解都緊扣中考命題點,而且知識講解詳實,我聽后都感覺收獲頗多,相信如果學生能認認真真聽課,收獲會很大。而且學生可以針對自己薄弱的科目或者知識點反復觀看,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對于這樣的新的教學形式,我是懷著好奇和疑慮而接受的。
一、優勢:
(一)學習了一門技能。通過幾天的培訓和實踐,對網上授課有了較深的理解,并且能給學生上直播課了。
(二)學生的學習克服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利用碎片時間重新學習課堂上沒有掌握的知識。
二、不足:
(一)和學生互動不方便。
(二)不方便管理學生。
(三)學生之間不能一起探討所學內容。
(四)老師和學生不能進行情感的交流與互動。
職業指導指職業中介機構、咨詢機構或教學機構通過對求職者(或學生)和用人單位提供職業咨詢和服務,幫助求職者(學生)進行科學的職業選擇,幫助用人單位招聘用人的活動。它是就業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其主要任務是提供職業咨詢、開發職業潛力,引導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和用人觀念,指導設計職業生涯,提高求職和招聘用人技巧。歸納起來,職業指導的主體是三類機構(中介機構、咨詢機構、教學機構),服務三種對象(用人單位、求職者、學生),拓展五項任務(職業咨詢、開發職業潛力、樹立正確觀念、設計職業生涯、提高求職和招聘技巧)。
二、職業指導課的現狀
職業指導是我國《職業教育法》明確規定職業院校必須開展的教育任務。換言之,開設職業指導課程,是職業院校依法辦學的一項重要內容,應當予以高度重視。當前雖然大多數職業院校開設了職業指導課,教育教學也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不能回避的是,教育教學質量仍然是一個突出的問題。以如下三種典型的職業指導課堂教學為例。
1.職業指導課堂1――“面試指導”
教學環境:傳統教室,課桌和椅子按普通方式排放,無電教設備。
教學方式:一名教師上課,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教材、一份教案。
授課過程:教師講解本次課目標和主要任務;教師講解面試的場面、面試的程序、面試官的來歷及可能問的一些常見的問題;學生聽講。
課堂觀察:部分學生聽講,多數學生低頭小聲說話或睡覺。沒有師生互動、學生互動討論。
2.職業指導課堂2――“面試指導”
教學環境:傳統教室,課桌和椅子按人力資源市場招聘方式排放,無電教設備。
教學方式:一名教師上課,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教材、一份教案。
授課過程:教師先在學習區講解本次課目標和主要任務,在黑板上畫圖講解招聘過程、學生分組、面試官的工作內容、學生分工及注意事項;學生分組,學生小組中選出面試官,按組輪流操作,教師總結。
課堂觀察:教師講解十余分鐘后,面試組的學生在模擬面試,效果一般。其余學生或在觀看,或低頭說話,或玩手機。
3.職業指導課堂3――“面試指導”
教學環境:傳統教室但有PPT設備,課桌和椅子按人力資源市場招聘方式排放。
教學方式:預設集體面試情景,突出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模擬面試,教師在現場針對學生表現,進行糾錯、示范與點評。
授課過程:教師運用PPT形式介紹某企業的招聘信息;教師選擇3名學生擔任面試官,選出3名學生擔任求職者,分三組進行模擬面試,其余學生按老師要求進行觀察和準備評價;教師組織學生互評,包括學生評價各組的模擬面試官、評價模擬求職者,也要求模擬面試官自我評價、模擬求職者自我評價;教師點評,包括點評模擬面試官、模擬求職者;教師示范糾錯,教師針對面試學生現場表現進行糾錯和示范,教師針對學生面試緊張心理進行心理干預與指導。
課堂觀察:PPT的運用效果好。部分學生面試,其余學生需完成的任務是觀察與評價。這種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有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學生因為沒事做而玩手機、開小差等情況;“老師點評”和“教師示范糾錯”兩個環節的內容很好,綜合、系統地體現了教師對學生面試過程的指導作用。
比較上述三種教學方式,第一種和第二種是需要淘汰的,第三種運用了PPT,教學過程貼近實際,有特點,也有較好的效果,但是和前二者一樣,都缺少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尤其是缺少優質數字資源。
三、職業指導課改革與互聯網+
世界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從職業教育的角度看,互聯網+可以鏈接職業院校辦學從入口到出口的各個主要環節,如招生、校企合作、專業建設、課程改革、師資培養、教學、考核、教學管理、學生管理、行政后勤管理、校園文化建設、職業培訓、畢業生就業。一旦鏈接,互聯網+職業教育就可以實現互聯網+招生、互聯網+校企合作、互聯網+專業建設、互聯網+課程改革、互聯網+師資培養、互聯網+課程教學、互聯網+課程考核、互聯網+教學管理、互聯網+學生管理、互聯網+行政后勤管理、互聯網+校園文化建設、互聯網+職業培訓、互聯網+畢業生就業服務……互聯網+教學之中應當包括職業指導課教學。
四、互聯網+職業指導課的原則
運用互聯網+上職業院校職業指導課,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肯定比較先進,但是不能因此而過度“迷信”互聯網+。因為并不是職業指導課的所有內容都可以用互聯網+的技術完成。互聯網+職業指導課需要把握和堅持一個原則:線上學習與線下實操結合。所謂“線上學習”,指學生在互聯網及其運行的工具和適宜的環境中學習;所謂“線下實操”,指學生在真實場地訓練。互聯網+職業指導課要求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無論線上學習取得多么好的效果,還得在實際場地進行實際訓練和實地測試,只有線下操作過關,才算是真正完成了學習任務。
五、線上職業指導課基本路徑
互聯網+職業指導課的線上教學應該要求教師讓學生盡可能做到如下內容。
1.線上預習
教師提前布置預習作業,教師可通過百度云等類似工具將課程預習內容上傳,學生通過鏈接下載預習作業,熟悉課程內容,查找并閱讀相關資料,對學習的內容在課前有個大概的了解,做好實訓準備。
2.線上練習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線下教學,可以在合適的時段將需要學生掌握的內容發送到電腦或手機上,讓學生在網絡上開展自主練習甚至自主實訓。例如在“職業裝”環節,教師可將“職業妝示范”視頻和“領帶打法”視頻同時上傳至云端,男生下載觀看“領帶打法”視頻進行練習,女生觀看“職業妝示范”視頻學習。這樣實訓教學更有效。
3.線上輔導
通過網絡空間,教師主動輔導或回答學生的問題,教師與學生互動交流,解決學習上的困難和問題。在線輔導分文字輔導、即時輔導、定時輔導等多種。學校需創造相關條件,使教師能夠做到隨時隨處輔導(工作量大就不容易做到,可以根據學校的條件逐步實現)。
4.線上批改
教師可以通過電腦、微信、QQ等信息化技術手段批改學生的課前預習作業、課堂作業、課后作業,甚至可以通過考試系統進行無紙化考試批改。
5.線上考試
教師可以通過考試系統進行無紙化考試。
6.線上公布成績
在實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課堂APP(如classdojo等)進行分組成績記錄,學生也可通過APP即時看到自己的實訓成績,考試成績可以線上。
不同的學校的條件也不同,不一定要求全部到位,建議因地制宜,逐步進行,到一定程度,視情況綜合運用,以取得更好效果。
六、線下職業指導課基本路徑
結合線上學習的相關要求,教師在線下的課堂上應完成四項任務:一是組織學生分組復習和鞏固線上學習成果,二是接受學生咨詢和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三是指導學生完成項目的實際操作,四是認真組織開展學習成效的展示、評價、總結等工作。
七、互聯網+職業指導課的實踐
以職業指導課堂“互聯網+面試指導”為例,分析如何進行互聯網+職業指導課的實踐。
1.教學環境
教室有PPT設備;有可與某企業人力資源開發部門聯通的網絡視頻;教室兩邊均有一排可上網的電腦;教室開通WIFI;允許學生運用智能手機上課;課桌和椅子按人力資源市場招聘方式排放。
2.教學方式
設計集體面試情景;學生分組開展模擬面試;開通教室與某企業人力資源開發部門視頻,通過視頻,企業人力資源開發部人員現場面試、現場評價。
3.授課過程
首先,教師采用PPT方式介紹某企業的招聘信息。
其次,教師選擇3名學生擔任面試官,選出3名學生擔任求職人,分三組進行模擬面試,其余學生按教師要求進行觀察和采用智能手機在微信里評價模擬面試官和模擬求職者。
再次,開通教室與某企業人力資源開發部門視頻,或由企業人力資源開發部人員現場面試,或由企業人力資源開發部人員現場評價學生分組模擬面試的表現。
之后,教師接受學生咨詢和指導學生完成模擬面試。整個教學過程由教師、企業人員、學生三個方面人員線上線下配合教學,內容由面試、糾錯、示范、點評等環節組成。
在此之后,教師組織學生采用手機微信等方式互評,包括學生評價各組的模擬面試官、評價模擬求職者,也要求模擬面試官、模擬求職者采用手機微信等方式自我評價。
完成后再進行教師點評。教師采用手機微信方式包括點評模擬面試官、模擬求職者。
按照各方評價結果自動匯成評價結果,當場顯示各位學生的成績。
最后,教師總結并布置課后拓展作業。
4.課堂觀察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sege”為你整理了這篇開展班主任學期總結會簡報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1月25日下午1點,洪武北路小學開展班主任學期總結會,本次會議由德育副校長華芳主持,校長戴守能、大隊輔導員陳思源和全體班主任老師參加本次會議。
首先,華副校長根據各班得分數據總結了本學期的各項德育工作,肯定了班主任老師在這一學期的辛勤勞動,特別是在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有了顯著的變化,以《一日常規歌》為抓手,洪小學生學禮儀、知禮儀、行禮儀;以榮譽本為載體,學生形成你追我趕的氛圍,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班主任老師的細致入微還體現在學生規范的乒乓操、干凈的就餐碗、準確的眼保健操等方面。
隨后,兩位經驗豐富的班主任為大家帶來了家校工作的經驗分享,徐九蘭老師就與家長間的小故事入手,分享了與家長共同引導孩子成長的心路歷程;戎天婷老師強調了家校合力的重要性,一個班級只有師生家長共同養成好習慣,傳播正能量,才能共同進步。她們的分享精彩深入,總結的都是班主任工作的切身感受以及與家長溝通的方式方法。
臨近寒假,防疫工作也是班主任們最掛心的部分,華副校長詳細傳達了上級部門對學校防疫,假期學生防疫的相關要求,囑咐老師們防疫工作不容小覷。
根據前期檢查成果,按照縣教育局的要求,結合實際情況,我校認真檢視存在的問題,逐一落實改進,扎扎實實地做好了開學的各項準備工作,促使線上教學工作有序有效的進行,現將相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強化領導監督責任,主抓落實
在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工作方案的基礎上,更明確各領導分工及職責,強化責任監督機制,各項工作分工到人,力爭一事一清,一日一清;加強領導值班制度,力求線上教學期間,領導班子成員全員到崗;制定值班領導日報制度,完善值班日志、工作臺賬等制度,堅持把疫情期間校園防疫工作抓嚴做實。線上教學工作分配落實到各年級部,要求年級部主要領導及各年級部長分工負責,分片包班,年級領導及部長要下沉到班級,觀察、監督各班線上教學的落實情況,并及時反饋;建立完善教學考核制度,在原工作量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教學質量考核標準,對線上教學進行檢查督促,以保證學生全員在線,學有所獲,把教學任務落到實處。
二、加強制度建設,完善管理
進一步完善疫情防控制度及健康日報制度,進一步完善線上教學方案,制定線上教學實施細則,制定線上教學考核方案和考評細則,以制度保證線上教學的良好秩序;加強對學生情況的摸排,特別是對于假期到過武漢的同學,要認真排查,掌握情況,落實到人;對于學生健康狀況要建檔立卡,建立日報臺賬,確保掌握具體情況。進一步完善線上教學期間教師健康狀況的摸排,做到不瞞報、不漏報,完善教師返校健康登記制度,責任落實到人;完善校園防控細則,確保線上教學期間到校工作教師的安全。
三、嚴格教學常規管理,主抓質量
1. 加強集體備課,強化常規管理。我校積極實施落實線上教學,自3月2日起,動員所有考試學科老師錯時有序到校集體備課,不僅鉆研教材、進度和線上教學的技術問題,還把重點放在線上教學管理上,強化三案一查制度,制定優生和學困生輔導辦法。實行組長負責制,要求各年級部部長深入備課室,對各備課組集體備課進行監督檢查,強調過程,更注重落實結果。
2. 加強過程監督,強化教學管理。線上教學的監管是第一要務,要求各教師認真制定細則,并把線上教學效果的監督列入集體備課的主要內容;班主任必須深入到各班群組,進行實時管理,對聽課時長、作業完成等情況及時總結反饋,通知到學生個人;強化線上檢測,制定相應的細則,要求各科任課教師務必保障全體參與,保證檢測質量,并要求教師做到過程實時監督,結果及時反饋。強化家校共育機制,動員家長對學生進行監管,發揮家庭教育的主體優勢,力保學生在線學習的效果。
3. 加強心理輔導,強化成長管理。線上教學不同于實地班級教學,當前疫情環境下,要強化對學生心理的關注。要求政教處圍繞“自我管理、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獨居帶來的一系列行為心理問題等,及時向班主任推送資料,班主任按規定每周至少召開一次視頻會議,在嚴格作息和量化管理的同時,從心理上、生活上給學生以關懷,并動員學生家長給學生更多的關注,在完善線上教學的同時,對學生的教育做到多措并舉。
四、抓好教學保障工作,保證安全。
1.完善各項日報臺賬。建立到校人員記錄日志及返校人員健康日報臺賬,堅持登記上報,確保無遺漏。嚴格控制進出學校人員,實行特殊時期特殊管理,把校園防疫工作放在首位來抓,牢固樹立安全壓倒一切的意識,安全工作重于泰山,不松懈,不疏忽,確保校園及周邊環境的安全。
關鍵詞: 大學新生 成長成才 實踐與探索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在校生數量急劇增加。全國每年有數百萬大學新生進入到大學校園深造[1],而新生階段處于從中學階段和大學階段的過渡階段。不少新生進入大學后出現了晚上失眠、白天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老師講課節奏等多種不適應的現象,這些現象和問題不僅僅困擾著學生同時也一直困擾著學生工作干部。因此,如何對新生進行規范化、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和引導,促使他們快速適應大學生活并成長為高素質的復合人才成為各學者和輔導員的熱點探索課題[2]。筆者針對此領域進行了大膽探索,不斷嘗試,效果良好。
一、實現新生快速過渡并成長的“五招”
(一)建立學生動態信息卡,迅速了解新生底細并進行分類引導。在新生入學后,認真統計每一名學生的身份證信息、家庭詳細住址及手機等聯系方式、家庭的成員組成及健康程度、父母的工作崗位及家庭的收入來源、是否單親家庭或者是否家庭和諧等信息,掌握每一名學生家庭的基本情況。通過開展心理測評、“新生第一課”、談心等活動細致了解學生的性格、愛好、等信息。通過查閱學生檔案、面對面溝通等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班干部經歷等情況。基于以上信息,建立學生動態信息卡(每人一張),并不斷對信息進行更新,從如下領域確定重點人員名單,如貧困、學習差、心理障礙、、性格偏激,家庭不和諧,對其進行分類并依據輕重緩急排序。
另外,對重點人員名單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和“對癥下藥”,如性格內向的學生: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多在大眾面前發言和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各種集體活動。貧困生:引導他們申報勤工儉學工作崗位,緩解生活壓力。有心理障礙的學生:經常和他們談心,積極關注他們,必要的時候推薦引入藥物治療。單親家庭或者不和睦家庭的學生:加強對他們的關愛。有的學生:幫助他們了解國家政策,關注他們的動態。成績差的學生:建立互助小組實行“一幫一”,以及后續提到的導師制中優先推薦到對應的專業課教師名下。
(二)將家長引入學生管理,構建輔導員/家長線上、線下聯動機制。在新生報名的時候給每位學生的家長留下輔導員的名片以便家長可以及時聯系到輔導員。同時建立QQ/手機微信群,對新生在校期間的各種進展如班干部任命名單、各類獲獎、學習成績、上課情況、宿舍內務衛生、出操等結果(或者相關照片)在學生班級及家長QQ/微信群同時。
另外,對學校近期取得的進展和所在專業國內外的一些進展也進行。
再者,與線上互補,在線下與家長保持溝通(對不會用QQ/微信群的家長主要通過線下的方式進行溝通),幫助家長盡可能多地了解學生在校現狀,最大限度地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將他們引入學生工作中并發揮他們的優勢,實現與輔導員聯動。如:學生在校成績急劇下滑,輔導員和家長相互配合,查原因,謀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三)將專業課教師引入學生管理中,構建輔導員/專業課教師課堂內、外聯動機制。第一課堂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而傳統輔導員工作大多集中在課外展開,將專業課教師引入學生可以有效彌補輔導員工作的不足,意義重大。通過實施導師制,采用雙向選擇,將各學生納入專業課教師的名下,專業課教師協同輔導員為學生的學習、生活等提供指導,也可以組建課題組引入學生參加科研項目,提高其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還可以將其平時的科研項目和畢業論文結合起來,提前為其確定論文內容。
(四)大力培養學生干部的能力,構建輔導員/學生干部協同管理團隊。針對輔導員瑣事非常多的特點,從所帶學生中挑選與培養出一批品學兼優的學生骨干構成以輔導員為主導、以優秀學生為助理的基層團隊。將優秀學生納入團隊,明確他們的任務,不僅可以減輕輔導員的工作強度,提高解決問題的時效性,在某些簡單或重復的事務性工作中學生助理也可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可以利用其學生的身份深入到其他學生中,彌補輔導員對學生工作信息掌握的缺失。另外,學生助理的處事能力、協調能力、溝通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等可以得到反復鍛煉,有利于其快速成長。
(五)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日常思想測評細則,搭建多種平臺,從宏、微觀雙層面共同促進新生快速過渡和成長成才。規定學生總成績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學習成績,占70%;另一部分是日常測評,占30%。充分利用這30%的比例,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日常測評細則并嚴格執行。搭建及利用各種平臺大力提高新生的技能,促使他們快速融入集體。如,通過軍訓:提高身體素質、促進他們相互熟悉。舉辦高年級優秀學生座談會:從第一、二課堂分別介紹經驗,幫助他們快速了解大學生活。舉辦成功校友座談會:幫助他們了解各種能力對就業,對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激勵他們勤奮刻苦,等等。再是,在所帶班級中組建英語口語角、計算機協會等協會,并聘請外班優秀學生和相關老師進行指導,提高水平。
引導新生加入一兩個課外協會。對他們參與的各項活動、獲得的各項業績等制定了明確的加分標準,同時對日常生活中未完成的預定任務、存在的各種違紀行為等制定了明確的減分標準,從宏觀上制定政策引導新生全面發展。充分發揮大學生日常測評的引領作用,豐富新生的課外生活,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進而促進他們成長成才。
二、實踐過程和結果中的“亮點”
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摸索,總結出上述的“五招”不僅明顯改善了新生進入大學校園初期不適應的問題,促進了良好班風的形成,還有效降低了輔導員的工作強度,使得輔導員的管理更精細化和科學化。再者,引入家長和專業課教師構建了多維引導體系,效果顯著,主要如下。
(一)新生快速適應大學生活并在多個領域展現出“活力”。在這“五招”組合“打出”后,新生在多種平臺上相互合作共同參加活動,加快了相互熟悉與了解,實現了他們由以往最少需要半個學期才全部熟悉縮短為不到1個月。
另外,該模式的效果還表現在新生課堂內、外協同發展。如課上:學生爭搶“前三排”;課后及時完成作業,出現不懂之處及時和任課老師或者自己的導師溝通;逃課,遲到、早退的現象得到顯著改善。課下:在日常思想測評的引導下,各學生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并屢獲佳績,實踐能力、創性能力、服務能力等能力得到明顯提高,綜合競爭力得到進一步增強。所在班級多次獲得校級先進班集體和優秀團支部。
再是,學生干部的領導能力快速提高,實現其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協調發展,良好地充當了輔導員和學生間的橋梁,真正發揮了骨干和帶頭作用,促進良好班風班貌的形成。
(二)輔導員緊張的工作氛圍得到了緩解。依據輕重緩急對相關重點人員進行針對的性引導,省時省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學生骨干的“給力”可以有效幫助輔導員及時發現問題進而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實現快速解決問題。輔導員的工作呈現模塊式,與之前相比,工作思路變得更加清晰和重點突出,省出的時間有利于其將工作重心從日常瑣事轉移到提高學生素質的方面。
(三)家長對學生、學校關注度明顯提高,家/校聯動效果顯著。與之前學生進了校園,大部分家長充當“甩手掌柜”相比;現在,無論學生成績好的家長還是不好的家長對孩子的關心與了解明顯增多。通過和家長線上、線下聯動模式,對相關學生尤其對一些重點學生引導效果非常顯著,家長可以充當輔導員的助手。
(四)導師制優勢明顯,課堂內外“無縫”對接。專業課教師的引入:一方面有利于老師了解學生,實現教學相長,另一方面有利于導師建立課題組,開辟人才發展的新通道。學生近距離接觸老師:一方面可以潛移默化地被老師優秀質品熏陶,獲得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為人處世等知識,另一方面參加的各種活動可以得到導師的指點和建議,利于獲得更多的成果進而促進他們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3]。
三、存在的不足與啟示
建立良好的工作機制,對新生可以進行有效引導和培養,幫助他們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此基礎上,還獲得了一些啟示。
(一)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大力支持新生活動的開展。高校可依據具體情況,增加經費投入,鼓勵各基層單位自行開展多種積極向上的活動,如舉辦“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創青春”大學生創業大賽等活動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團隊意識。
(二)進一步深化家/校互動和導師制雙軌聯動機制。學校應出臺各種宏觀政策,從職稱評選、績效考核、年度考核、晉升等方面鼓勵和引導各專業課教師吸收學生建立團隊,強大他們在課上、課下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力度,實現師生共贏。
(三)繼續深化教學改革,突出實踐教育。高校的職能之一是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優秀人才,在改革中應該突出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促使學生的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緊密結合,幫助他們在學習、學科競賽、課外實踐等領域相互融合進而大力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4]。
參考文獻:
[1]李旭春,路文軒,劉思佳.大學生就業失衡的經濟學模型及對策探析[J].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1):18-21.
[2]葉純亮.芻議大學新生成長教育模式[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2,26(2):86-89.
[3]陳葉.高校發揮第二課堂優勢培養創新型拔尖人才的探析[J].文教資料,2015(7):148-149.
關鍵詞:線上教學;高職院校;混合式教學;疫情防控
2020年春,肺炎疫情在全國范圍內暴發,為遏制疫情的蔓延傳播、降低疫情對教育教學的影響,教育部明確提出“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要求,線上教學成為防疫的應急之策,線上教學活動在全國高校廣泛開展。筆者以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該校)為例,就如何組織開展線上教學進行了相關研究。
1線上教學組織與實施
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對學生來說,線上教學都是一種相對新鮮的教學模式。為使該校的線上教學工作落實、落地,主要從學院和教師兩個層面抓實、抓細。
1.1學院層面:全面統籌推進,做好組織者和推動者
1)成立專項工作小組,統籌指導線上教學工作。成立由校長為組長、主管教學副院長為副組長、職能部門及教學院(部)負責人為成員的專項工作組,提出“一中心(以學生為中心)、一主導(以教師為主導)、六跟進(教學資源建設、教學組織管理、教師能力提升、質量督導、學生管理、心理疏導同步跟進)”的線上教學工作要求,制定出臺《關于開展線上教學準備的通知》《關于做好線上教學及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教學管理文件,明確學校、教學院(部)、教師和學生四個層面的工作要求,全面確保疫情防控時期高職教學工作能夠正常、有序開展[1]。2)組織師生線上培訓,了解熟悉線上教學平臺。該校主動聯系超星、智慧職教、藍墨等企業,為學院線上教學提供平臺支持、技術服務與培訓,建立了吉工職院超星線上教學群、吉工職院智慧職教線上教學群、吉工職院藍墨云線上教學群,面向全體授課教師開展了“一平三端線上解決方案”“超星學習通‘六步’網絡教學法”“智慧職教‘職教云’幫助中心”等應用培訓,形成《教師線上教學操作指南》《學生線上教學學習指南》等指導性文件,幫助教師和學生迅速掌握線上教與學的方法和要領,提高教學實效,為課程平臺建設和線上教學提供了有力保障。3)開展學情教情調研,科學制定線上教學方案。一是教務處下發了《關于排查不具備線上學習條件的學生的通知》,各教學院輔導員、班主任、授課教師積極與學生聯系,認真排查不具備線上教學條件的學生,針對偏遠地區無網絡條件的學生、家庭所在地網絡信號差的學生采取相應的措施,保障完成學業;二是各教學院充分考慮不同生源在成長背景、從業經歷、學習基礎、年齡階段、認知特點、發展愿景等方面的差異性,通過微信群、QQ群、問卷調查、電話訪談等形式,對擴招學生的學業水平、技術技能基礎、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學習目的和心理預期等深入調研,開展有關測評,形成學情分析報告,提出有針對性的培養策略。4)制定教學應急預案,保證線上教學正常運行。超星、智慧職教等教學平臺用戶較多,疫情期間線上教學難免出現卡頓、擁堵、延遲等現象。為保障線上教學的正常運行,制定了相應的應急預案。一是教務處會同學院信息中心盡最大努力與相關企業溝通保障網絡暢通,聯系相關企業為學院搭建釘釘平臺;二是授課教師采用釘釘平臺、騰訊會議、微信、QQ等輔助平臺配合線上教學;三是教師根據出現的突況和平臺限流合理調整授課時間,錯峰上課;四是輔導員、班主任積極與學生溝通,一方面督促學生按時參加線上學習,另一方對網絡出現的卡頓、擁堵、排隊等現象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學生均能夠給予理解和包容。5)堅持督導管理并行,確保線上教學質量不降。為確保線上教學有序推進、標準不降,實行學院、教務處、教學院(部)三級管理,建立學院疫情防控督導組、學院教學質量督導組、教學院(部)教學質量督導組三級督導機構,做到早準備、早落實,注重抓過程、抓質量。校督導組、教學院(部)督導組調整督導模式和評價標準,采用進入在線課堂聽課、查閱平臺教學資源、“一對一”網絡交流等多種模式持續地跟蹤、檢查及指導線上教學活動[2]。在過程管理方面,進一步強化課程、專業和教學院(部)的主體責任,并實行教學院(部)—學校二級周通報制度,突出線上教學的時效性、過程性。
1.2教師層面:精心設計實施,做好引導者和實施者
1)組建課程教學團隊,開發線上教學資源。全體教師組建課程教學團隊,圍繞以學生為中心、以網絡為載體的教學思路,修訂課程教學標準要求,重新梳理教學內容,規劃課程線上教學內容和學時分配,科學制定教學進度表。并通過學習、引用、整合、開發等方式不斷建設和完善更具專業特色、課程特色和時代特色的線上教學資源,有“教”材更有“學”材,除了教學課件、教學文檔、教學視頻(微課、錄播課)、章節測驗等學習類資源外,還建有課程教學標準、授課計劃、課程線上教學方案、學生線上學習指南等指導性資源。2)選擇優質教學平臺,開展線上教學活動。授課教師根據課程教學內容和特點,選擇優質的線上教學平臺(如超星“一平三端”、超星“學習通”等)及合適的線上教學方式(如MOOC、SPOC、“PPT+語音”、直播等),借助課程網站資源有序開展線上教學,有效運用“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來引導學生進行自學、保持互動、答疑解惑。通過線上考勤、布置線上作業、在線測試等途徑加強線上互動,引導學生線下自學、完成作業,師生共同線上討論答疑,做好在線測試等過程性考核,形成詳細的過程性教學、學習、考核記錄,保證教學質量標準不降低。3)重視線上教學反饋,強化線上教學過程。授課教師及時監測教學活動數據,監測教學狀態,對有問題的課程及時反饋調整,保證教學質量。教師要做到“五個一”。教師正式線上上課前1周在班級微信群授課通知,教師每周向學生至少布置1次以上作業,教師每周至少進行1次以上課程互動,教師每周通過網頁端、手機端查看學生學習進度至少1次以上,教師每周進行線上輔導答疑1次。重視學生的學習狀態、心理變化和課堂反饋等,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和學習反饋,既督促學生維持學習,又依據學生的反饋信息不斷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
2線上教學反思與改進
2.1教學目標達成度分析
春季學期線上教學共歷時18周,該校面向6979名學生開出了300余門線上課程,在超星學習通、智慧職教等在線學習主流教學平臺了課程資源42645個,其中文檔資源26580個,音視頻資源16065個,累計時長151591min,極大保障了春季學期各類課程的順利開展。課程PV量(瀏覽量)累計45307464次,章節學習量累計5652620次,較頻繁的教學活動有章節學習、課堂簽到、活動測驗等,其中簽到、搶答、問卷、活動測驗合計達189人次。在4月和7月分別向學生發出調研問卷,了解線上教學整體情況,7月調研結果顯示:49.93%的學生表示可以較好地跟上教學進度、全部掌握所學內容,43.94%的學生表示能夠大部分掌握所學內容,說明93.87%的學生認可線上教學效果。同時有86.17%的學生表示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融入了思政教育元素,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職業觀。
2.2線上教學反思
1)網絡授課模式還不適應。由于準備時間倉促,加之網絡平臺本身存在的缺陷,個別教師一時難以適應線上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個別教師教學準備不充分,直播授課緊張、錄課質量不高、線上教學資源類型單一;二是部分教師對線上教學平臺的操作還不夠熟練,對一些常用功能還未掌握;三是部分教師在教學方式方法上還有欠缺,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還不夠,“灌輸式”“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印記較為明顯;四是教學手段還比較單一,仍然是以“教”為主,而不是以“學”為主,導致在互動方式上主要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而不是學生提問,教師解答。2)學生上課缺少有效監督。在授課過程中,多數教師在講授時沒有開啟全員視頻,老師看不到學生。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老師只能看到學生簽到,網上顯示在上課,但學生不在現場,無法保證到課率;二是教師看不到學生,很難做到與學生及時溝通(包括動作、表情等身體語言的傳達),無法根據學生的狀態及時做出調整;三是教學效果不能保證,多數教師的教學活動僅限于課堂,對于學生是否真知真懂真會并不掌握,學生的課后輔導還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3)學生個體差異較大。部分學生面臨時差和信號問題。一些學生條件受限,線上學習斷斷續續,有部分農村學生在戶外尋找信號上網課;個別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對于線上教學存在融入較慢、壓力較大的現象;部分學生線上學習方法尚欠,加之網絡資源過于龐雜,許多學生對資源分類存在困難;一些學生認為線上學習知識消化較慢,容易遺忘,需進一步指引。
2.3線上教學改進措施
1)因課制宜,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動態優化,創新思路,保證線上教學質量。一是因“課”制宜選好授課平臺。授課前老師結合課程特點和根據網絡平臺功能,選好用好網絡授課平臺。二是強化學生監督機制。通過簽到、小測驗、隨機點名等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階段性考試檢查學習效果。三是做好課后答疑工作。利用教學平臺、QQ群、微信群給學生答疑,提高教學質量。四是各教學院(部)積極推廣使用SPOC教學、線上小班教學模式,教師根據教學大綱,每周定期教學材料[3],布置作業和組織網上討論。2)強化服務,做好保障工作。在線教學師生準備時間短,任務重,切實提高教學質量離不開各位授課老師的辛勤付出,離不開各教學單位周密配合,離不開管理和服務部門的精心保障。教務處、各教學單位、教師發展中心將密切關注教師的教學需求,不定期組織授課教師學習各種線上教學平臺的使用,為授課老師制作授課平臺操作使用手冊等,努力消除教師線上教學的后顧之憂。學校持續健全服務保障體系,不斷加強網絡服務保障、軟件使用指導、硬件設備維護等伴隨式服務保障團隊建設,牢固樹立把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思想,積極探索疫情期間教學模式,圓滿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確保教學質量、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3結語
線上教學模式在疫情防控期間體現出巨大的優勢,也顯現出存在的問題。而線上教學絕不只是一時的應急之策,線上教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都是未來國家大力推行的新型教學模式[4],因此,需要不斷總結、反思和改進線上教學過程,助力教學模式的改革。
參考文獻:
[1]鄧嘉琪.疫情防控期間高職院校線上教學工作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20,4(15):10-11.
[2]劉文宏,劉立新.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多措并舉扎實開展線上教學工作[J].技術與教育,2020(3):62-64.
[3]甘偉.教育信息化視域下高職教育慕課的應用與反思[J].現代職業教育,2020,4(50):4-5.
【關鍵詞】生物化學;課程;信息技術;翻轉課堂
作為醫學院校的主干課程之一,《生物化學》具有學科前沿性強、課程內容龐雜、概念抽象不易理解等特點,歷來是醫學院校課程建設的重點內容。隨著生命科學技術的不斷涌現以及信息技術的開發應用,生物化學與各學科間的交叉融合日益深入,融合范圍也更加廣泛,網絡課程層出不窮[1-5]。如何針對本門課程的特點,采用符合信息技術條件下的網絡教學模式,支持在線開放課程上線運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擺在醫學院校廣大教師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2013年起,按照教育信息化建設發展規劃目標,教務部門牽頭組織建成了網絡課程中心,專門用于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和教學。依托課程中心,《生物化學》課程教學團隊于2014年籌建網絡課程,實施網絡課程教學,課程建設效果得到教師、督學和學生的積極評價,對于今后其他網絡課程的開發和上線具有借鑒價值。
一、網絡課程構建思路
網絡課程構建的基本思路是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手段,依托學校教育信息化網絡硬件,開發建設網絡課程中心(平臺),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建設的深度融合,進而面向廣大師生,將傳統課程上線予以開放,實現課程資源共享,這與慕課(MOOCs)的開發過程極為相似。因此,《生物化學》課程教學團隊結合本門課程的教學特點,以網絡信息技術為載體,樹立以“學生為主體,問題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全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方式,推行線上線下同步教學,共享教學資源,從而有效改善學習環境,提高《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效果。
二、網絡課程教學目標
課程網站是在教師和學生之間搭建的一個互動平臺,便于師生之間在線遠程交流和溝通。同時該平臺也為學生提供了個性化的自主學習空間,使學生不僅有興趣接受知識,更能夠主動學習,適應網絡環境下學習模式的轉變,拓展學生“第二課堂”自學空間,增強自主學習能力[6]。因此,《生物化學》網絡課程構建的教學目標是以學生為中心,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引導,結合近年來這門課程傳統大班教學的既有經驗和教學成果,在網絡互聯條件下將其轉變為網絡課程及相應的教學內容,通過網絡平臺呈現給學生。在使學生掌握學科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并通過網絡課程中的一些案例和問題引導,使學生具備一定的早期臨床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
三、網絡課程組成要素
為《生物化學》網絡課程提供依托的網絡課程中心,是學校近年教育信息化建設的一項標志性成果。網絡課程中心展示系統的設置簡明易懂,便于教師操作和日常維護,更有助于學生在任何時間進入該網絡課程平臺進行線上學習。根據這門課程的特點,結合課程教學大綱及教學目標,《生物化學》課程網站內容設計分為六大板塊,分別是:課程簡介、教師簡介、教學大綱、教學資源、教學錄像和互動欄目。
(一)課程簡介
簡要介紹本門課程的起源、歷史沿革及主要內容,開課前向學生說明教材各章節的理論和實驗學時,使學生進入課程網站后,能夠預先了解本學科的基本情況。
(二)教師簡介
主要包括本學科帶頭人、負責人以及專任教師的姓名、年齡、學歷、職稱、工作經歷和業績成果等,使學生對本門課程教師隊伍的總體情況和業績成果有所了解。
(三)教學大綱
依據課程特點和網絡教學要求,制定教學大綱,對課程各章節的重點、難點、教學形式及課程教學內容作詳細說明,使學生對課程學習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四)教學資源
課程教學資源主要包括電子教案、試題庫、教學課件、選用教材及參考書目、課堂教學方案等[7-8]。電子教案和課堂教學方案展示的是教師每個章節的授課思路、教學方法及教學要求,使學生明確本門課程主講教師的授課方案和學習要求,利于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后拓展學習,達到線上自主學習的目的。學生可通過課程中心提供的選用教材及參考書目,自選與本門課程有關的參考書籍,了解本門課程的最新研究進展和學科研究熱點。在全面分析教材和授課對象的基礎上,明確教學目標和要求,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將所有授課內容整合,應用規范化的模板制作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提供圖文并茂的人機交互式在線開放的學習環境。按照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以每個章節的知識點為核心建立標準化試題庫。試題類型包括傳統題型,如名詞解釋、填空、判斷、簡答等,還融入以病例分析為主的討論思考題,實現基礎知識與臨床實踐的緊密結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和創新精神。同時,適當穿插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真題和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真題,在題干上加以標注,增加試題庫的復習針對性和實用性。試題庫涵蓋《生物化學》課程考查范圍內的所有知識點。試題難度、題型和題量的分布與教學內容結構一致,具有較高的效度和信度,并附有標準答案和參考題解,能夠滿足測試目標的要求。
(五)教學錄像
教學錄像能夠直觀反映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錄像質量直接關系到醫學院校網絡課程教學水平。按照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的技術要求,《生物化學》課程教學錄像按照教學章節錄制。依據教學大綱和教學進程,將每個章節的重點和難點的問題錄制成教學視頻短片,每段視頻短片的時間不超過10min,利于學生課后或課前自主學習,不易產生學習疲勞和厭煩,也便于教師制作精品課程短片并上線運行。
(六)互動欄目
互動欄目是為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搭建的交流互動平臺。在課程主頁設置“論壇”“答疑”“問卷調查”等板塊,教師可以定期在論壇上思考題和作業。學生可在論壇上自由發表學術觀點,便于課后思考討論。教師還可通過與學生互動討論、輔導答疑,啟發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和形成學習結論。學生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或病例,也可拿到論壇中集體討論,從而打破了教學時空的限制,提高了傳統課堂大班教學所無法達到的靈活性。
(七)教學方法
由于前期在學校臨床醫學專業開展過問題中心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學改革試點,本次在多媒體課件制作中融入問題引導式教學元素[9-10]。具體做法為:引入與本門課程相關的病例,設置一些常見的具有啟發意義的問題,同時輔助原創視頻、動畫、圖片,建立起以學生為主體、問題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網絡教學環境。
(八)考試評價
學生根據有關章節內容,通過課程中心的試題庫和在線測試系統,評估課程階段性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試題庫還包含標準化試卷20余套,組織學生在課程全部結束后,對所有教學內容進行測試,學生提交答案之后,均由計算機即時顯示標準答案和個人測試成績。
四、課程建設實施過程
生物化學網絡課程建成并經過測試上線運行后,分別在佳木斯大學2013級和2014級臨床卓越醫師班進行教學試點。采用傳統課堂大班教學與網絡自主學習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實施課程教學,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一)線上自主學習
豐富和完善課程網站的教學資源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學生可借助該課程平臺提供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了解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重點,把握課程的教學進度,合理安排學習時間。通過開放展示教師的授課教案、教學課件、教學視頻和教學動畫,有助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在課前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可以提交到課程平臺的“論壇”區,與教師進行在線討論和交流。課前預習結束后,學生還可將所有問題匯總提交至課堂上,與其同伴和教師作進一步的討論。
(二)線下大班教學
教師根據學生線上預習時產生的疑問,結合每章節教學內容,總結出一些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在傳統大班課堂上開展線下教學,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并且根據需要邀請有關學科專家赴課堂參與師生互動環節。線下教學要求教師參與到課堂討論中,對學生加以適當引導,幫助學生解決預習中提出的各類問題,此過程近似于“翻轉課堂”教學[11]。
(三)課后輔導答疑
學生通過課程平臺提供的測試題檢測學習效果,也可通過線上教學視頻對教學難點深入理解,有助于學科理論知識的鞏固和掌握。還可在“討論區”進行師生或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課后討論。教師在此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成果作出總結,在線輔導答疑,糾正認識誤區,并向學生提出反饋和改進意見,為下一輪課程學習做好經驗積累和準備。
五、課程建設成效
《生物化學》網絡課程平臺目前已經基本完成建設任務,課程網絡資源每學年都要進行動態調整和更新。通過在2013級和2014級臨床醫學專業卓越醫師班的教學應用,網絡課程建設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效果。
(一)構建線上線下課程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以“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為基本框架,輔以課后輔導答疑。通過圖形、動畫、視頻展示等方式,將抽象而枯燥的學科內容直觀、形象地加以表達,使學科理論知識更加具體化、形象化、趣味化、動態化,充分激發起學生對該門課程的學習興趣。網絡教學突破了傳統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學生可在任一時間和地點在線學習,打破了傳統大班教學的時空限制。線上學習時間可由學生自由支配,自主掌控學習進度,滿足其個性化的學習需要,符合在線、開放、綠色、共享的教學理念。
(二)實行人機交互式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以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網絡課程將傳統大班課堂教學與計算機的交互功能結合在一起,形成互聯互通的人機交互方式,使學生能充分體驗到網絡課程教學的優勢所在。網絡課程的構建符合自主學習要求和規律,可有效地將教學內容轉化為豐富的有針對性的學習資源,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借助網絡課程平臺的各類教學資源進行線上學習、預習和討論,使全部學習過程更加自主化。
(三)增進師生線上線下交流互動,提高醫學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