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6 04:04: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我是誰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大學生;生涯規劃;認識
一、關注“我是誰”的問題
大學生生涯規劃是一門指導大學生們怎么認識自我,怎么認識環境,怎么確定目標,怎么制定計劃,怎么行動等等知識的課程。其目的就是想讓大學生們有一個適合自己人生發展的規劃,活出自己的精彩,讓自己的人生不再虛度光陰,向著美好的生活前行。然而,縱觀當今我國高校,很多大學生常常感到自己很迷茫,不知道來大學干什么。面對就業難的形勢,不知道自己如何找工作,如何適應社會,甚至于不知道自己是誰。
為了不讓大學生感到迷茫和失措狀態,首先就要認識自我,認清我是誰?即在大學階段要全面的評價和分析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性格,能力等等。那么怎么了解自己的這些特征呢,就要運用自我探索理論進行分析,如運用霍蘭德的興趣理論來判別自己是“R型、I型、A型、S型、E型、C型,或者是混合型等哪一類型之人,再運用榮格的性格理論或者MBTI性格理論——識人工具,判斷出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人,優勢與特長、劣勢與不足,才能初步了解自我,其次還可以借助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評價幫助自我分析來認識自我。只有經過正確的自我分析,才能制定出適合自己的目標,為自己的規劃打下堅實基礎。因此,我們的大學生生涯規劃最基本的一點就是要不斷認清自我,這個環節是大學生生涯規劃應該重點關注的內容之一。
二、關注“我能做什么”的問題
對多數大學生來說,大學階段作為步入社會前的最后一站,努力學習并掌握將來到社會上施展的各種本領是最重要的。在大學階段,可以說學習就是大學生的天職,當然我們指的學習不僅僅是各種文化知識的學習,還應該包括綜合能力的培養、鍛煉和提高,以及適當的社會實踐。只有把握了現在才是對未來負責,大學期間的學習是根本,對未來的憧憬是動力。所以,腳踏實地做好大學期間的規劃是大學生生涯規劃的重點,而不能過早考慮職業生涯規劃。當一個大學生學業還沒有完成,或沒有掌握足夠的知識,還不具備步入社會的能力,卻過早進行職業設計,這樣做往往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對大學生來說過早地為了職業生涯規劃而挖空心思,不如腳踏實地地做好眼前的學業,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2]因此,大學生在大學階段能夠做到的就是:規劃好自己的大學“生涯”,確立大學期間的奮斗目標,學習專業知識,學習如何為人處世的知識,進行社會實踐等,圓滿完成大學學業,為自己將來工作打好基礎,這才是大學生生涯規劃的關鍵所在。
三、關注“我為什么做”的問題
當大學生們進行了自我探索之后,就要面臨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做這些事情(大學生生涯規劃)到底有什么意義?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和用人單位越來越高的聘用條件,如何才能在千軍萬馬的就業大軍中脫穎而出?良好的就業觀念和出色的綜合素質無疑成了大學生提高就業競爭力的基礎,而這些素質和能力的養成很大一部分來源于大學生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而部分學生在入大學之前都不了解生涯規劃的內容,甚至都沒有聽說過,他們在高中階段面臨的主要任務是考上大學,大部分時間都是機械地學習和生活,所以,在進入大學后,對如何規劃大學生活,規劃自己將來的職業生涯都顯得很陌生,沒有心理準備,不少學生甚至不知道生涯規劃為何物。因此,作為從事這一行的教師,面對當下迷茫的大學生,要幫助其樹立起理想的風帆,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要做學生們的燈塔,為他們指明方向。
四、關注“我怎么做”的問題
大學生生涯規劃除了要探索自我、了解外部環境、認清規劃意義之外,還要做什么呢?一句話:付之行動。首先,大一要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和環境,盡快掌握大學的學習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其次,大二要開始嘗試兼職社會實踐活動,在課余時間嘗試從事與自己未來職業或本專業有關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責任感、主動性和受挫能力,增強自己英語計算機等能力。再次,大三要鍛煉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同時要規劃好自己臨近畢業的各種事情,積極與人交流,咨詢各方面的信息,努力學習,為大四最好鋪墊。最后,大四要進行找工作、考研、及出國準備等,要修夠所有學分,要撰寫好論文,積極參加招聘會,努力找適合自己的工作等等。此外,還要在四年的大學生生活中,積累足夠的知識,積極參與實踐,沉淀強大的技能,處好人際關系,因為大學同學將是你一生之中最給力的人脈。當然,在人生之路上,難免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坎坷和挫折,有成功,有失敗,有開心,有憂傷,有幸福,有失望……有的計劃會變化,但是不管未來怎么樣,只要確定了目標,并堅持努力著,你的人生將會獲得成功。
參考資料:
關鍵詞:英語學習動機;文化認同;中國文化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831(2014)02-0044-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4.01.012
1 . 引言
動機是指引起和維持個體活動,并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部動力。二語動機研究就一直基于社會心理模式(如Schumann, 1978;Beebe et al, 1984)。要全面了解外語動機,不能無視心理學領域的研究成果(秦曉晴,2002)。動機,在心理學上一般被認為涉及行為的發端、方向、強度和持續性。Vallerand(1997)確認了三種內在動機:學習、成就和刺激經歷等方面的內在動機。學習的內在動機與獲取新知、滿足好奇和認識世界等活動有關。
“文化”一詞在中國古代,指文治與教化。現代漢語“文化”是在近代從國外輸入的。西方的“文化”一詞最早源于拉丁語cultura,意為耕種、居住、練習、注意等。法文的culture,也是栽培、種植之意,但又引申為對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養。1871年,英國學者泰勒在《原始文化》中將文化定義為“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能力與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泰勒的定義在文化研究方面起到先河的作用。人們還常用狹義文化和廣義文化的概念,狹義文化一般指精神文化,廣義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鄧炎昌、劉潤清(1989:147)在《語言與文化:英漢語言文化對比》指出,“文化”是指一個社會所具有的獨特的信仰、習俗、制度和技術的總模式。程裕禎(2003:7)在《中國文化要略》中指出,文化跟人一樣,有兩種。外在是它的樣子,即形態;內在是它的品行,即精神。
“文化認同”(cultural identity)的概念來源于心理學。文化認同所回答的是“我是誰?”的問題。學習語言離不開學習文化,郭曉川(2012)在其博士論文《文化視域下的跨文化交際》中提出,文化認同理論是美國著名精神分析家埃里克森(Eriksson)的重要理論貢獻,“認同”是指心靈的歸屬感,這種歸屬感指該群體的價值、背景、看法。“認同”是指人們對自我身份的“確認”,也就是回答和解決“我是誰”的問題。“文化認同”是人們在一個共同區域中長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核心價值的認同,是這個民族、國家及區域共同體的精神紐帶,是民族、國家及區域共同體中生活者生命延續的精神基礎。美國學者塞繆爾?亨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認為“文化認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最有意義的東西”。本文基于研究者對學習動機與自我認同的研究對于英語教育和英語教師的啟示。
2 . 相關研究
外語學習動機受到了許多研究者和教育者的關注。饒耀平、王曉青、Gardner和Lambert在二語學習動機方面進行了開創性的工作,提出了融合型動機(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型動機(Instrumental Motivation)的經典動機類型分類(Garnder & Lambert,1972;Gardner,1985),Maclntyre et al.(2001)在二語學習動機過程處理模式的實證研究中指出了“態度動機(Attitudinal Motivation)”“自信(Self Confidence)”和“行動動機(Action Motivation)”具有概括性作用的三個動機。
我國關于外語學習動機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肖云南,2005)。我國研究者用心理學動機理論研究外語動機(高一虹,2002;秦曉晴,2002;邵麗君、趙玉榮,2011)為外語研究提供了新的啟示。秦曉晴以動機的認知視角及其動機理論為切入點探討:期望和價值理論對外語學習的意義,自我效能理論及其對外語學習的意義,歸因理論及其對外語學習的意義、目標理論及其對外語學習的意義,自我決定理論及其對外語學習的意義。秦曉晴指出,自我決定理論對于我們理解中國學生外語學習動機有借鑒和啟發作用,中國大學生外語外在動機表現在通過各種考試(如課程考試、等級考試、研究生入學考試、出國外語考試),以及畢業后找到好工作和將來的事業發展。研究者高一虹專門集中研究英語學習動機與自我認同的一系列變化,貢獻獨樹一幟。高一虹(1994;2001;2002)在研究中提出的“生產性雙語現象”,為英語學習者文化認同的研究提供了新視野,生產性也可用1+1>2進行描述是高一虹研究中的一大貢獻。對母語文化及英語文化的認同均持非常肯定的態度。1+1>2是理想雙語類型,英語教師的任務不僅是知識的講解,語言技能的訓練,教師應特別注意培養學生對目的語文化的興趣,并且加深他們對本民族文化的學習、理解與認同,培養深刻的學習動機,促進學生整體的“人”成長中的自我認同的變化(高一虹,2002)。研究結果顯示一名女生對英語電影和電視劇的興趣,即對“西方文化”的興趣,是選擇英語專業的主要原因。一名男生心里表述:“太多的中國人都多多少少西化了,我們必須重新讓我們的偉大文化獲得生機,有我們自己的文化特色。”這說明英語學習不僅關注英語語言知識的學習,關注英漢文化的學習也顯得越來越重要。高一虹(2003)指出英語學習對學生的自信心有比較突出的影響,學生的文化價值觀念和交際方式同時也發生了一定的生產性和附加性變化。母語文化與目的文化的理解相互促進,依據人本主義心理學家Erich Fromm“生產性取向”概念,外語學習有助于學習者跳出自我文化中心的怪圈,重新審視自己或者異己的文化群體(高一虹,2008)。高一虹教授的研究及課題組研究成果《我學英語,我是誰:三位英專學生的自我認同建構》、《本科生英語學習動機強度與自我認同變化》(2003)、《大學生基礎階段英語學習動機跟蹤》(2008)、《英語學習動機與自我認同變化――綜合大學英語專業二年級跟蹤調查》(2008)、《二語習得社會心理研究:心理學派與社會文化學派》(2009)、《英語學習動機與自我認同變化跟蹤:綜合大學英語專業三年級樣本報告》(2010)、《英語學習與學習者的認同發展:五所高校高年級階段跟蹤研究》(2011)等啟發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參與其中,《英語學習動機和文化認同與學習者語用能力發展的相關性》(邵麗君、趙玉榮,2011)指出,以英語專業學生為對象,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法,考察學習動機和文化認同對學習者目的語語用能力的成長產生的影響。結果顯示: 學習者的工具型動機與語用能力呈微弱正相關態勢,融入型動機與語用能力呈顯著正相關態勢;學習者對目的語的文化認同與語用行為表現呈微弱正相關態勢,而母語文化認同與語用行為表現呈顯著負相關態勢。曹梅、王超以新疆少數民族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學習和文化認同為切入點研究顯示,學生在學習英語中傳承了自己的母語文化傳統;認同本民族文化身份,也逐漸接受了一些英語文化中的思維方式。邵麗君、趙玉榮在研究中調查學習者是否對英語文化具有強烈的喜愛、認同的情感,是否愿意遵循目標語的文化規范,對于認同傾向,隨機抽取的8位同學訪談,主要原因是學生對母語文化具有更加強烈的情感。有三位學生談到他們對母語文化充滿自豪感,并覺得需要限制英語作為國際語言的使用范圍。高一虹對英語學習動機與文化認同的研究點燃了博士研究生的研究興趣。郭曉川(2012)的博士論文《文化認同視域下的跨文化認同研究》就是很好的例子。以上研究表明英語學習與文化認同越來越受到重視,這也意味著英語教育的關注點在悄然變化,從以培養學生英語聽說讀寫技能為主的教學轉到突出語言文化在英語教學的重要地位。語言與文化融合,尤其是母語文化學習內容的增加,提高學生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將是未來英語教師在英語教育中面臨的一項新任務。
3 . 英語教研新趨向
英語學習中文化認同研究越來越多,啟發我們在英語教育教學中文化尤其是中國文化的投入度需要加大。
教育部門、外語學院及英語教育教學專家已開始重視落實外語教學中滲透中國文化素養。南京大學教授許鈞在超星名師講壇(2010)講座《翻譯論》時指出翻譯專業碩士,國際漢語專業學位顯示出中國政府特別是教育方面的獨特目光,對中國語言、文化的傳播作用很大。西安外國語學院書記、英語教學研究專家郝瑜2012年9月在接受中國社會科學院采訪以《用世界眼光提升外語人才的國際競爭力》為題中指出,學生外語基本功扎實,但知識結構比較單一,缺少必要的專業知識和人文素養,為此,學校全面修訂了本科培養方案,強調文化素質教育的基礎作用。以外語學科優勢帶動相關學科發展,西安外國語大學在外語教學改革中設置了中華文化與歷史傳承、東西方文明碰撞與交流、自然科學與技術、人文與社會、自我與人生等涉及各大學科門類的五類通識教育課程。郭佳(2011)基于自己學校的英語教學撰文《英語專業教學中的中國文化意識培養》探討高校英語專業以《閱讀中國》為藍本的文化教學改革。提出改善“中國文化失語”的對策為更新觀念、精編教材、教師為本。
早在1982年丁往道指出,大學英語學生“有關中國的知識,主要還是在中學學到的”;同時感慨“我十分難受地看到我們有些學外語的同學逐漸忘掉中國的文化傳統。他們對外國文學知道得比中國文學多些。而我們有多么豐富的文化遺產需要學習啊!在外國人重新發現中國文化的價值的時候,我們自己怎么能把它丟掉呢?”從叢在2000年10月19日《光明日報》發表題為《中國文化失語:我國英語教學的缺陷》一文中提出,中國外語界早已關注到文化教學的重要性,并且外語教學中也加大了文化教學的投入,但僅僅加強了對英語文化內容,對于中國文化教學,基本上仍處于忽視狀態。
4 . 結語
英語教師肩負文化傳遞的重要使命,未來的英語教師即現在的英語師范生或者是英語教育專業學生提升文化,尤其是中國文化任務艱巨,肩負未來英語基礎教育人才的培養,也直接影響未來高校英語學生的文化學習意識和文化素養。英語教學中“1+1>2的生產性”以及雙語學習文化認同取向有益于英語學習者的人文素養培養。高師英語教育專業或者是英語師范生的培養者關注1+1>2的語言文化學習顯得尤為重要,意義深刻。因為他們是未來英語學習者的引領者、協助者,直接關系到未來英語學習的文化認同體驗。英語教育教學與研究中關注學習動機與文化認同有利于師生文化素養的積淀或提升,有助于全球化視閾下的文化融合,語言全息論視閾下英漢文化互動,有利于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也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
參考文獻
Beebe, L. M. & H. Giles. Speech accommodation theories: A discussion in terms of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1984(46).
Byram, M. & Morgan, C. Teaching and Learning Language and Culture[M].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4.
Schumann, J. H. The acculturation model for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A]. R. C. Gingras (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C]. 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1978.
邊永衛、高一虹.大學生自傳性文本中的文化定型轉變[J].教學研究,2006(2).
從叢.“中國文化失語”:我國英語教學的缺陷[N].光明日報,2000-10-19,第C01版.
曹梅、王超.英語學習與文化認同――新疆少數民族英語專業學生調查研究[J].吉昌學院學報,2013.
丁往道.英語專業的中國文化簡史課[J].外語教學與研究,1983(3).
高一虹.大學本科生英語學習動機類型與自我認同變化的關系[J].外語教學,2002(4).
高一虹、程英、趙媛、周燕.英語學習與自我認同變化――對大學本科生的定量考察[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2).
高一虹.外語學習與認同研究在我國情景中的必要性――回應曲衛國教授[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
郭佳.英語專業教學中的中國文化意識培養――一份基于使用《閱讀中國》進行文化教學改革的報告[J].外語學刊,2011(3).
郭曉川.文化認同視域下的跨文化認同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
劉璐、高一虹.英語學習動機與自我認同變化――綜合大學英語專業二年級跟蹤調查[J].教學研究,2008(2).
秦曉晴.動機理論研究及其對外語學習的意義[J].外語研究,2002(4).
饒耀平、王曉青.外語學習動機與英語專業學生英語成績的關系初探[J].中國外語教育,2009(1).
王曉、張文忠.國內外語學習動機研究現狀分析[J].外語界,2005(4).
肖龍福、肖笛、李嵐、宋伊雯.我國高校英語教育中的“中國文化失語”現狀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0(1).
論文摘要: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展,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本文論述了在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中必須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重視就業并不是畢業才面對的問題,而是貫穿整個大學期間的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這是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
在大學教育走向大眾化階段的時候,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一方面大學生普遍缺乏工作經驗,就業期望值過高、知識結構不合理;另一方面,他們職業生涯準備不足、職業定位不科學,致使在擇業中屢屢碰壁,不能順利就業。據國內各大城市舉辦的大型人才交流會統計,多數學生參加人才交流會都有一種“趕集”的感覺,沒目標、沒準備,全憑碰運氣,交流會對接成功率一般在30%。職業生涯準備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市場配置成功率。因此,如何加強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學生發現、培養自我的潛能與創造力,從根本上提升畢業生就業能力,這已經成為每所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所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課題。
1、目前高校就業指導中的問題
高校就業指導的目的是為指導學生獲得一種就業能力、面向社會的生存能力,不僅局限于為畢業生實效就業提供必要的幫助,更要為大學生提可持續發展的終身就業能力,并使他們有能力管好自己的職業生涯,不斷謀求更適合自己的職崗位,而當前就業指導工作中的問題卻影響著業指導工作的目的性。
1.1就業指導的重點是畢業生的工作安置,強調一次性就業率
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主體意識薄弱,具體表現在:一是求職過程中較多依賴學校老師及家長等,求職準備和主動性不夠;二是缺乏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對自身沒有客觀理性的認識,求職目標模糊、應聘思路不夠清晰;三是就業自主能力不足,表現在創業意識欠缺,創業期望值過高,創業能力不足。在對近600名2006屆畢業生進行調查中,有近25%的同學“對未來的目標不清楚”,近15%的同學“暫時未考慮”,有創業意愿的同學不到0.5%,而對近幾屆畢業生創業進行跟蹤調查顯示,發展的速度及質量還非常有限。"
1.3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專業化、科學化程度不高,沒有貫穿整個大學教育
以提供就業信息為平臺,以就業安置為目的,以就業政策與技巧為主要指導內容的現行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模式專業化、科學化程度不高。上課的老師大多是半路出家,沒有受過專業訓練,或是缺乏理論基礎,就事論事;或是上課的老師本身對就業的實際情況并不了解,空談理論;缺少對大學生整個職業發展的規劃。
一個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獲得更高的就業能力和更多的就業機會。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大學生一入校就在學校有關部門和專家的指導下積極主動的進行職業目標的確立。并根據這一目標安排自己的學習和培養相應的素質、技能,進而找到較為理想的職業。如何選擇職業,如何找準自己的職業定位,如何成就一番事業是很多大學生一進大學校門就密切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2職業生涯規劃對拓展大學生就業能力的作用
成功的職業生涯規劃將使大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科學定位,正確認識社會競爭和自身在社會中的價值,能夠比較順利地解決就業問題,施展自己的才華,促進個人進步和社會發展。
2.1職業生涯規劃的含義及內容
職業生涯規劃又叫職業生涯設計,是指一個人對自己未來職業發展歷程的計劃,具體是指個人結合自身情況、面臨的機遇和制約因素,為自己確定職業方向、職業目標,選擇職業道路,確定學習計劃、訓練計劃和發展計劃,為實現職業生涯目標而確定行動方案。
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在通俗意義上就是幫助學生回答“我是誰?”“我要到哪里去?”“我怎樣到達那里?”三個問題。解答這三個問題要涉及學校各職能部門、教學環節,是一項系統的工作。需要開設系統的職業生涯相關課程,配備專職輔導教師。對于大學生而言,正處在對個體職業生涯的探索階段。這一階段職業的選擇對大學生今后職業生涯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2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能力的關系
就業能力即就業力,是指學生獲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包括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專業能力、創新能力、思維能力、應聘能力、心理素質等。就業力不足,直接影響到學生能否把握機會找到理想的工作,找到工作能否盡快進入角色,勝任這一工作。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就業力,有效的職業指導教育和符合個人特點的職業生涯規劃是最關鍵的因素。
俗話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可以幫助他們更早地意識到自己的目標,并根據個人優勢、劣勢、興趣以及環境因素,設計出合理可行的職業生涯發展方向。就業指導工作做得到位與不到位,必將影響學生的就業質量和畢業后職業生涯規劃的成功與否。"
事實上學生良好的就業能力,是不可能在畢業前的就業指導中一蹴而就的。大學生在擇業中表現出的問題在擇業期間是很難得到解決的,它是滲透在職業興趣的培養和職業生涯教育長期的實踐過程中。學生的就業與此前的學業、此后的職業和事業都是一個整體,要進行系統的指導,缺乏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會影響學生一生的職業發展。
2.3職業生涯規劃對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的影響作用
西方國家的就業指導從學生上小學開始,在高中階段就進行了職業啟蒙教育,在大學階段,學校設立了職業生涯規劃咨詢和輔導中心機構,并在各層次的教育管理中把學生的學業和校園生活與職業生涯發展相結合,提供必要的條件幫助學生為實現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作好全面的準備。這一教育管理模式使這些國家的人力資源得到了充分開發,為其科技進步和創新不斷注入新鮮血液,在國家的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M·L·戈德斯密德教授認為:“大學除了有責任向學生傳授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以外,其使命之一便是要為它的畢業生就業提供必要的準備。”大學就是要“成為大學生理論知識學習與走向職業生涯的中間媒介”。決定就業成功與否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大學生的知識、能力與技能,即大學生應具備適應社會發展和職業要求的合理的知識結構,具備適應社會需要的實際應用能力。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能幫助大學生積極把握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動向,把社會需要作為出發點和歸宿,以社會對個人的要求為準繩,注重知識結構與應用能力的結合,培養技能性就業能力。
3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施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要貫穿大學教育的全過程,針對不同年級明確目標,突出重點,分步實施,各有側重,逐步形成比較完善的職業指導體系。
3.1構建系統的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系統,提高就業指導的實用性
大學的就業指導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各個階段的教育活動相互銜接,互為補充,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就業教育系統。學生從走進大學第一天開始,就應接受有關職業規劃的理念,并且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逐漸形成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避免畢業前夕的不知所措。大一主要是職業理想和擇業觀的教育,是畢業擇業的基礎和前提,大二主要是基本就業能力的培養和準備,是職業理想教育的延續,大三和大四是就業實踐教育,這是就業教育過程的中心環節,是學生擇業前素質和能力的集訓階段。"
所以大學階段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則需要首先考慮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知識的積累是成才的基礎和必要條件;其次,培養職業需要的實踐能力,應重點培養滿足社會需要的決策能力、創造能力、社交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自我發展的終身學習能力、心理調適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等;再次,參加有益的職業訓練,多從事一些社會兼職工作,更早更多地了解職業,掌握職業技能,正確地引導自己的職業發展。
2006年,北京大學開始把職業規劃作為大學教育的第一課。復旦更是把職業生涯規劃納入思政教育體系,成為全校必修課。天津、浙江、武漢等一些高校也競相效仿
3.2完善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社會化服務機構
高校職業生涯教育服務機構的核心是學校,其次是社會和企業。這些機構不能只是提供眼花繚亂的就業崗位信息,臨時舉辦一些就業指導講座。高校要與社會結合,探索開放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學生建立校外實習和實踐基地,組織學生到用人單位開展就業實踐活動,這樣大學生既積累了經驗,又客觀準確地為自己定位,縮短了走向社會的適應期。同時,讓學生知道自己的知識能力與社會的差距,及時調整和補充,進而使所學專業知識與社會發展、自身潛力與將來職業發展同頻共振。
建立信息服務機構,提供咨詢測評機構是高校和社會共同的責任。這些信息服務包括就業信息服務,政策咨詢服務,招聘服務,手續服務;咨詢測評機構能夠及時為學生提供包括政策咨詢,心理咨詢,職業方向咨詢,就業途徑咨詢,個案咨詢等方面的服務。
3.3培養一支高素質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教師隊伍
2003年教育部就提出,學校要將學生學費的1%用于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要按照與學生1:500的比例配備專職就業指導人員,但是這一目標許多學校到現在仍然沒有達到。光是組織招聘活動、聯系用人單位等具體的信息服務工作,學校就業指導機構就已經忙不過來,很難有時間和精力去深入開展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沒有建立起職業指導師隊伍,很難對大學生進行職業設計、職業測評、職業輔導等專業性強的工作。
為了找到讀者需要的資料,馬特維?米哈伊洛維奇有時候要翻閱數百冊書刊,在圖書館的長廊里往返數公里。讀者需要他幫忙查找的資料通常都是一些不容易查到的文獻書籍。只有他這個已經在這座館藏浩若煙海的大圖書館里工作了數十年的老管理員才能找到。有所收獲后,他馬上就給讀者打電話:“我是列寧圖書館,您需要的資料找到了。請記錄:《教育通報》雜志,1893年出版,第3卷。”
他在電話里從不告知對方自己的姓名。誰會記得他是誰呢?如果有人還能想起他的話,不過也就是想起了圖書館的一間小辦公室里有一個又瘦又小的小圖書管理員,每天不聲不響地在那兒忙活著。
一場突如其來的不幸幾乎擊倒了他:他的妻子去世了。他那本來就不挺拔的后背看上去更加彎曲了,幾乎俯在了桌子上。但他每天上班時還像從前一樣認真地記錄著讀者們的需求,邁著細碎的步子在一排排高大的書架之間穿梭尋覓,然后再打電話通知讀者所需資料的信息。
有一天下班后,他先坐地鐵,然后又換乘有軌電車去了一個很偏遠的地方。他在那兒給妻子定做了一塊墓碑,是一塊大理石碑。回想起給妻子辦理喪事時的奔波忙碌,他做出了一個在常人看來非常奇怪的決定。
“請您記一下碑文,”他對刻碑的師傅說,“索洛維耶娃?安娜-康斯坦丁諾夫娜,1946年出生,1996年去世。索洛維耶夫,馬特維?米哈伊洛維奇,1942年出生……”
“什么時候去世的?”年輕的刻碑師傅記錄完畢后,久等不見下文,問了一句。
“還活著呢,”他避開刻碑師傅驚詫的目光,低低的聲音回答。
馬特維?米哈伊洛維奇之所以這樣做自有他的道理:等他去世時,誰會有時間、有心情像他安葬妻子那樣安葬他呢?而現在他把墓碑事先準備好了,等他死后,為他辦理后事的人只要補刻上他去世的時間就行了。況且誰還需要記住他呢?誰還會想起他呢?
幾天后,圖書館的借閱處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來信。寫信人是一位著名學者、教授、博士。
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們聚在一起嘀咕了很久,但怎么也不敢把信拿給馬特維?米哈伊洛維奇看。信是這樣寫的:
關鍵詞:大學生;社會支持;自我同一性
中圖分類號:G64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1580(2013)02—0055—04
一、引言
“社會支持”作為科學研究對象是在20世紀70年代被提出來的。然而迄今為止,社會支持的內涵在學術界并沒有達到統一。人們分別從社會互動關系、社會行為性質、社會資源作用等角度來定義社會支持。本文采用肖水源對社會支持所做的定義,即社會支持是指建立在社會網絡上的各種社會關系對個體主觀或客觀上的幫助。它包括三個維度: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和對支持的利用度。主觀支持是指主觀的、體驗到的或情感上的支持,是個體在社會中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體驗和滿意程度,與個體的主觀感受密切相關;客觀支持是指客觀的、可見的或實際的支持,獨立于個體的感受,是客觀存在的現實;對支持的利用度是指使用社會支持的多少。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其心理健康廣受關注,而社會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心理健康。因此,研究大學生社會支持十分必要。
“自我同一性”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一個重要的心理學概念,它是個體在特定環境中的自我整合,是個體尋求內在一致性和連續性的能力,也就是對“我是誰”,“我將來的發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適應社會”等問題的堅定而連貫的意識。自我同一性問題涉及青少年成長的各個方面,它的形成是人格完善的標志,而大學階段是青年學生自我同一性迅速發展并趨于完善的關鍵時期。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在我國現階段,由于經濟的發展、社會的轉型,造成多種價值觀的沖突和多元文化地碰撞,使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的發展更為復雜。自我同一性的形成過程是個體與社會相互作用的過程,反映了個體對社會環境的適應。因此,影響自我同一性發展的因素可以分為個體內在因素與社會環境因素。主觀支持和對支持的利用度與個體內在因素有關,而客觀支持則與社會環境因素有關。因此,大學生社會支持可能影響其自我同一性發展。本文旨在通過研究二者的關系來驗證這一猜想,進而豐富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的理論研究。
二、研究過程
(一)被試選取
采用整群抽樣法從吉林農業大學選取本科大一至大四學生作為被試,共發放問卷409份,收回有效問卷393份,有效率為96.09%。被試的分布情況為:男生140人,女生253人;來自農村的186人,來自城鎮的207人。被試年齡在18~2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0.96歲。
(二)測量工具
1.大學生社會支持量表
大學生社會支持量表由葉悅妹、戴曉陽等人于2008年編制,這一量表以肖水源的社會支持理論模型為基礎,包括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和對支持的利用度3個分量表,共17個項目,每個項目均從“符合”到“不符合”采用5級計分制。主觀支持分量表包括1、4、6、7、9共5個項目,反映被測者主觀感受到自己擁有的社會支持方面的資源。客觀支持分量表包括8、10、11、13、15、16共6個項目,反映被測者認為自己實際得到的社會支持狀況。對支持的利用度分量表包括2、3、5、12、14、17共6個項目,反映被測者主動利用社會支持的情況。所有17個項目之和為量表總分,反映被測者社會支持的總體狀況。經檢驗,本量表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驗證性因素分析:P
2.自我同一性量表
自我同一性量表由日本學者加藤厚1983年編制,張日昇教授1989年修訂。本量表根據“過去的危機”、“現在的自我投入”和“將來自我投入的愿望”三個尺度來編制,共12個項目,每個項目從“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采用6級計分。目前,這一量表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全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數為0.88~0.91。從量表的編制過程來看,測驗項目是通過因素分析構成的,因此,結構效度是有保證的。
(三)施測及數據處理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將大學生社會支持量表與自我同一性量表的所有題目整理排版、印刷并裝訂成冊,然后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團體施測。測量的主試由經過培訓的在校研究生擔任,被試答題時間在15分鐘之內。
使用SPSS16.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三、研究結果
(一)大學生社會支持的性別、城鄉差異
對不同性別大學生的社會支持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見表1),發現不同性別大學生在社會支持總分及其各維度上均差異顯著,女生社會支持總分及其各維度的得分均顯著高于男生。對城、鄉大學生社會支持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見表2),發現來自農村的大學生與來自城鎮的大學生在社會支持總分、客觀支持與對支持的利用度上差異顯著,在主觀支持上差異不顯著,來自城鎮的大學生的社會支持總分、客觀支持得分和對支持的利用度的得分均顯著高于來自農村的大學生。表1 不同性別大學生的社會支持的差異
M ± SD t p 男(n=140) 女(n=253) 主觀支持 18.01±4.40 20.30±3.94 -5.280 0.000*** 客觀支持 23.01±6.78 24.38±4.69 -2.112 0.000*** 對支持的可利用度 19.49±4.91 22.10±5.81 -4.502 0.000*** 社會支持總分 60.52±12.41 66.78±12.81 -4.731 0.000***注:*表示p
M±SD t p 農村(n=186) 城鎮(n=207) 主觀支持 19.36±4.18 19.60±4.30 -0.556 0.579 客觀支持 22.74±4.80 24.92±5.98 -3.983 0.000*** 對支持的可利用度 20.30±5.52 21.96±5.63 -2.957 0.000*** 社會支持總分 62.40±12.38 66.48±13.28 -3.148 0.000***注:*表示p
(二)大學生社會支持與自我同一性的關系
1.大學生社會支持與自我同一性的相關分析
表3 大學生社會支持與自我同一性的相關
過去的危機 現在的自我投入 將來自我投入的愿望 主觀支持 0.146** 0.163** 0.123* 客觀支持 0.060 0.183** 0.080 對支持的利用度 -0.112** 0.097 -0.038 社會支持總分 0.025 0.173** 0.058注:*表示在0.05的水平上相關顯著,**表示在0.01的水平上相關顯著。
對大學生社會支持與其自我同一性進行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由表3 可知:社會支持總分與現在的自我投入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173;主觀支持與過去的危機、現在的自我投入、將來自我投入的愿望均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146、0.163、0.123;客觀支持與現在的自我投入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183;對支持的利用度與過去的危機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112。
2.大學生社會支持與自我同一性的逐步回歸分析
分別以過去的危機、現在的自我投入、將來自我投入的愿望為效標變量,以社會支持的3個維度為預測變量進行逐步回歸分析。結果見表4。表4大學生社會支持與自我同一性的逐步回歸分析摘要表
步驟 效標變量 預測變量 R R2 R2 F F Beta第一步 a 主觀支持 0.146 0.021 0.021 8.529** 8.529** 0.146**第二步 a 主觀支持 0.283 0.080 0.059 16.991*** 24.932*** 0.320*** 對支持的利用度 -0.298***第一步 b 客觀支持 0.183 0.033 0.033 13.477*** 13.477*** 0.183***第一步 c 主觀支持 0.123 0.015 0.015 5.971* 5.971* 0.123*第二步 c 主觀支持 0.182 0.033 0.018 6.708** 7.347** 0.219*** 對支持的利用度 -0.166**注:*表示p
當以過去的危機為效標變量時,進入回歸方程式的顯著變量有主觀支持與對支持的利用度,多元相關系數為0.283,決定系數為0.080,也就是說主觀支持與對支持的利用度能聯合解釋過去的危機8%的變異量,最優標準化回歸方程為:過去的危機=0.320*主觀支持-0.298*對支持的利用度。當以現在的自我投入為效標變量時,進入回歸方程式的顯著變量僅有客觀支持,相關系數為0.183,決定系數為0.033,也就是說客觀支持能解釋現在的自我投入3.3%的變異量,最優標準化回歸方程為:現在的自我投入=0.183*客觀支持。當以將來自我投入的愿望為效標變量時,進入回歸方程式顯著變量有主觀支持與對支持的利用度,多元相關系數為0.182,決定系數為0.033,也就是說主觀支持與對支持的利用度可聯合解釋將來自我投入的愿望3.3%的變異量,最優標準化回歸方程為:將來自我投入的愿望=0.219*主觀支持-0.166*對支持的利用度。
四、討論
(一)大學生社會支持的性別、城鄉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在社會支持總分及各維度上存在性別差異,表現為女生社會支持總分及各維度上的得分均高于男生,即女生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更容易感受到社會支持,并且更善于利用社會支持,這與以往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不同之處在于以往的研究認為,男生與女生的客觀支持無顯著差異。人們通常認為,與男生相比,女生比較柔弱,需要更多精神和物質支持,因此,人們傾向于給女生提供更多的支持。一般而言,女生比男生更加敏感,她們更容易感受到來自他人的幫助。另外,女生更善于利用身邊的支持源,經常向親朋好友傾訴或求助,這與女性更加外露的情感表達有關。研究結果還發現,來自城鎮的大學生的社會支持總分、客觀支持得分和對支持的利用度的得分均顯著高于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即來自城鎮的大學生有更高的社會支持水平,受到更多的社會支持,更善于利用社會支持。我國目前是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城鎮居民的收入遠高于農村居民,因此,來自城鎮的大學生可能比來自農村的大學生獲得更多的物質支持。另外,來自城鎮的大學生可能受到更好的家庭教育,這有助于提高他們利用社會支持的能力,因此,來自城鎮的大學生應該有更高的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
(二)大學生社會支持與自我同一性的關系
研究結果顯示,社會支持總分與現在的自我投入顯著正相關,這說明大學生社會支持水平越高,現在自我自我投入越積極;主觀支持與過去的危機、現在的自我投入、將來自我投入的愿望均顯著正相關,這說明大學生對社會支持的感受越強,其體驗過的危機水平越高,現在的自我投入越積極,將來自我投入的愿望也越強;客觀支持與現在的自我投入顯著正相關,這說明大學生受到的社會支持越多,其現在自我投入越積極;對支持的利用度與過去的危機顯著負相關,這說明大學生對支持的利用度越低,其體驗過的危機水平越高。研究結果還發現,主觀支持與對支持的利用度能聯合解釋過去的危機8%的變異量,客觀支持能解釋現在的自我投入3.3%的變異量,主觀支持與對支持的利用度可聯合解釋將來自我投入的愿望3.3%的變異量,這些都說明社會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自我同一性的發展。因此,無論是家庭、學校,還是社會,都應當給予大學生更高水平的社會支持,以促進其自我同一性的發展,使其人格趨于完善。
五、結論
(一)女大學生社會支持水平及各維度的水平都顯著高于男大學生;來自城鎮的大學生的社會支持水平、客觀支持水平以及對支持的利用度水平均顯著高于來自農村的大學生。
(二)大學生社會支持影響其自我同一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姜海燕.大學生社會支持與心理求助的關系研究[D].碩士論文,2007(03).
[2]馬偉娜,林飛.大學生社會支持、自我效能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03).
[3]程利娜,吳筱玫.貧困大學生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J].西昌學院學報,2005(12).
[4](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著,孫名之譯.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5]戴曉陽.常用心理評估量表手冊[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2.
[6]張日昇.同一性與青年同一性地位的研究——同一性地位的構成及自我測定[J].心理科學,2000(02).
關鍵詞:人文教育 理工科大學 問題 對策
前言
人文教育是培養理工科大學生人文精神的關鍵環節。人文教育以真善美的價值觀為核心,是社會發展的強大精神支柱,是守護民族精神的不朽長城,是人類為爭取自身的生存、發展、自由和自身解放的一種自覺的文化精神[1]。通過加強人文教育,可以將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轉化為相對穩定的內在品質,促進理工科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但同時應看到,我國理工科大學的人文教育水平不盡如人意,這也是困擾廣大理工科大學管理人員的一個重大課題。
1. 理工科大學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質教育在理工科大學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人文素質教育能為自然科學發展提供導向、動力和原創性源泉。美國學者約翰?納斯比特在《高科技高思維――科技與從屬意義的追尋》的序言中指出,科學技術給人類送來了神奇的創新,但同時也帶來了潛在的毀滅性的后果。人文素質教育能拓寬自然科學工作者的思路并為其提供人文導向,培育其社會責任感,促使其反思、懷疑、批判,推動自然科學健康地發展,并使之更深刻、更合理、更永恒。因此,發現并解釋自然現象進而創造是自然科學的使命,人文素質卻能為之帶來所需的直覺、靈感和想象力。
另外,人文素質教育可豐富理工科學生地情感智慧,陶冶其情操。情感智慧主要是指個人對自己情緒的把握和控制、對他人情緒的揣摩和駕馭及自我激勵、承受挫折和人際交往能力。人文教育不僅關注物質的軀殼,更關注生命的本質,關注人生命的情感、價值和意義,引導人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通過人文素質教育,能促使理工科學生情感智慧的提升。
2. 我國理工科大學人文教育面臨的問題
總體上講,我國理工科大學當前開展的人文教育實踐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但不可否認,目前高校所開展的文化素質教育無論其形式還是內容都還存在著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理工科大學人文教育問題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許多理工科大學還停留于一般的宣傳、呼吁,但實際上對人文教育的基本內涵、主要任務、教育方法等卻缺少有深度的、有系統的研究;第二,對人文教育途徑的理解過于片面,沒有把人文素質教育同理工科課程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注意的焦點僅局限于提高人文學科的知識,忽視人文精神的提升及人文精神對科學教育的整合;第三,一些理工科大學的人文教育在相當程度上流于形式,沒有與學校的整體改革融為一體,其整體效益沒有很好地體現出來,沒有把人文教育的思想真正落到實處。
從某種程度上講,這種人文教育的實際效果就等同于人文知識的“灌輸”,根本談不上將人文知識內化為素質,更不要說提升為人文精神,是一種低層次的人文教育。產生這種問題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對人文教育的定位不正確,僅停留在人文學科知識教育的淺層次上,另一方面在于理工科大學人文傳統的“先天不足”。人文精神的形成,一定程度上講,需要看大學是否具有注重人文素質的傳統或說歷史積淀,但這種積淀對于理工科大學的積累是很少的[2]。
3. 我國理工科大學人文教育須正確處理的幾個關系
3.1 正確處理人文教育與德育的關系,把德育放在首位。
德才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德才兼備是古今中外培養、鑒別和選拔人才的標準。當今世界,道德教育已愈來愈成為整個教育的重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從20世紀70年代末提出的“學會生存”到80年代末提出的充滿人文思想的“學會關心”,便是這種教育觀念的轉變。
我國德育思想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某種意義上說,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教育史就是倫理道德的教育的歷史。同志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求知與修養相結合,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優秀文化傳統。沒有好的思想品德,就不可能把學到的知識真正奉獻給祖國和人民,也很難大有作為。青年時期注重思想修養,陶冶情操,努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自己一生的奮斗和成就將會產生長遠而巨大的作用。”
因此,德才兼備,把德育方在首位,仍是理工科大學人文教育的第一位要求,所謂正確處理人文教育與德育的關系,就是要將科技人才的人文教育與高校德育和理論教學聯系起來,統籌考慮。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3.2 正確處理人文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關系,加強二者整合。
對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存在著兩種影響較大的基本模式,一種是以美國為代表的“通才”模式,它比較強調人才的基礎性、綜合性和適用性,從而培養出基礎理論扎實、知識面寬、適應性強的人才;另一種是以前蘇聯為代表的“專才”模式,強調按照國民經濟的具體部門和某些地區的具體要求,“對口培養”精通業務的“現成專家”,專業面相對較窄,但對專門知識和技能方面的要求比較嚴格。近年來,教育理論界傾向于培養“通才”。所謂“通才”與“專才”之爭,其實質就是如何根據本國實際,處理好基礎與專業、知識與能力、人文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關系。“通”是“專”的基礎,沒有“通”,“專”就深入不下去;同時,“專”又對“通”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培養新世紀科技人才既要加強通識教育,又要掌握一定專業的知識和技能,要在“通”的基礎上有所“專”,掌握一定的專門知識而又能融會貫通。當前尤其要加強人文學科教育與科學教育的整合,促進學生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的了解,擴充知識面,開闊文化知識視野,使學生看到不同學科、課程及其知識間的聯系,形成學科知識體系的整體觀念,促進不同學科知識及思維方式的相互遷移。特別是現代新科技革命條件下,世界科技與文化、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已呈高度融會滲透之勢,“綜合優勢”與“博才取勝”正成為各國科技發展的共同取向。
3.3 正確處理人文教育中知識、能力與素質的關系,注重人文素質的提高。
在知識、能力、素質三者的關系上,華中理工科大學教育研究所文輔相教授的看法是:其一,知識是形成能力和素質的基礎,能力和素質又反過來影響知識的掌握、增殖與遷移;其二,知識并不等于能力和素質,知識只有通過內化才能轉化為素質,能力則是素質在一定條件下的外顯;其三,素質不僅外顯為能力,還包括思想、道德、情感、意志等非智力方面的品質。從重知識到重能力,然后到重素質,這是世界教育發展的一個趨向。新世紀理工科大學人文教育也同樣要求將人文知識傳授、人文技能培養和人文素質提高結合起來,這是教育思想的一大轉變,也是教育模式的一大突破。
4. 提升我國理工科大學人文教育水平的途徑
4.1 調整專業課程設置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在創校初期,就擬定了培養實用工程技術人員的目標,將人文社會科學課程作為理工科學生的第二主修課列入必修課,規定總共要修滿不少于8門的人文社會學科課程的學分。盡管我國也開設了一些針對理工科學生的人文社會科學課程,如清華大學規定理工科學生只有拿到文史哲藝專業課13個學分才能取得學位,華中科技大學規定必須通過中國語文達標考試才能拿到學位。但總體而言,能夠深入淺出、全面系統地闡釋中華民族傳統道德、文化的人文社會課程還是太少。因此,高校要開展課程改革和研討,精簡陳舊、重復的專業課程,多安排一些與人文素質教育有關的課程。
4.2 強化專業中的人文素質教育的內容
教學內容不應當僅僅局限于學科范圍本身,還要在課堂上體現出人文主義的教育精神。高校往往把科學作為一套概念體系、一種研究活動的過程、方法、技術和結果來講授,而不是作為一種文化來傳播。科學作為文化,一般包括三方面內容:知識體系、研究活動和社會功能。既然是知識體系,就應有依托于科學知識之上的科學思想和信仰;既然是研究活動,就應有貫穿于科學研究活動的科學精神和科學的審美;既然具有社會功能,就應有與之相關的科學倫理準則,以及制度文明、人類關懷、敬業進取、團隊精神、實事求是等科學素質。因此,要在自然科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寓教于學,貼近專業,貼近實際。
4.3 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古代中國,教育不以培養專家為目的,而是集“傳道”、“授業”和“解惑”于一體,更注重心智訓練和情操陶冶。現在,理工科教師更注重專業知識教育,育人功能被弱化。教育應以“全人教育”為理念,注重通過德、智、體各方面的全面和諧發展,將學生培養成為真正的“人”,并實現人的全面價值。理工科專業教師要重視自身職業情感和學生學習情感,要重視學生教育的動態歷程,注重過程教育和個性培養。還可以提倡教師的“沉醉式”教學實踐,從而達到反向的幸福感和快樂。
4.4 要緊密結合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的首要任務和根本目的是把人教育成“人”,一個有理智、有理念、有理想的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和事業心的人,一個德才兼備、身心健康的人。在教育的過程中,要把“為何而生”的教育與“如何而生”的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并把“為何而生”的教育置于首位,使學生懂得“人是什么”、“我是誰”。人文素質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講的都是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該提倡,什么不該提倡。高校要結合思想品德課程改革,充實和強化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教育;強化以“八榮八恥”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知榮明恥;組織和引導學生從傳統文化、民族精神中汲取精華,陶冶情操,激發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關鍵詞:省屬高校 學風建設 對策
學風體現在高校的辦學理念、教師的教學之風、學生的學習之風、校園文化環境建設等諸方面,它是經過合力打造、學校幾代人為之努力而形成的,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文化氛圍和積淀。學風建設主要指高校為創新學風建設的新機制,改革影響學風的各方面以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與學校辦學定位和自身專業相適應的學習目的、態度、能力和品質等。從實踐來看,伴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學風建設日益成為各高校的重大建設工程。本文將針對目前省屬高校學風現狀加以分析研究提出加強省屬高校學風建設的對策。
省屬高校的生源多數來源于本省,離家較近,在周末尤其是節假日里,多數學生都回家,寧靜的校園空蕩蕩的,缺少生機與活力,讓留在校學生也提不起精神。即使在學習期間,也有部分學生千方百計地創造條件回家,這種風氣不僅在省市內學生之間有很強的傳染性,而且會勾起少數外地學生的思鄉之情,學習心思不足。
省屬高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學生比較注重自身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的鍛煉。為了使自己能夠盡快適應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每個年級會有少數學生在校內外做各種兼職以增加自己將來就業成功的籌碼。加之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使得大量學生思想彷徨,課堂學習精力不集中,很多學生在課堂學習方面表現出較強的功利性,以逃課、曠課來學習那些被認為更有利于就業和發展的知識。比如,低年級有些學生在為將來順利就業考相關證件;高年級有部分學生舍棄上課的時間準備考研、考公務員。這些“本末倒置”的現象是影響大學學風建設的普遍現象。
再者,當今好多高校紛紛搬遷到郊外新校區,相當部分教師的家離學校較遠,平時學生只有上課才能見到老師,課下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不易找到合適的老師溝通。學生的專業學習、課程作業、畢業論文缺乏教師的及時、正確地指導,難以進步,更不會有出色的成果。此外,應用性人才培養目標使得部分老師對自己的要求不高,他們缺乏敬業精神,沒有對所從事的教學內容深入鉆研,不能主動挖掘自身的創造力,更無法引導學生培養創新精神。教師在教學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夠,學術研究意識淡薄,教師課堂對學生缺乏吸引力,學風建設必然會失去強勁的推動力。
近年來省屬高校領導非常重視學風建設,并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了學風建設活動、探索了一系列加強省屬高校學風建設的對策。
一、 做好思想工作,指導學生做好職業規劃
根據學生不同的職業理想的特點,在全面推進學風建設的過程中實行“點面結合,分年級指導”的方針,幫助學生分階段構筑自己在不同階段的生涯規劃目標。從新生入學開始,加強從思想上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要求學生合理安排時間,扎扎實實地掌握好本學科知識和實踐技能。通過教育引導,統一大家對大學學習的認識,使學生明確進入大學的目的及其奮斗目標,比如結合“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想做什么?”、“我會做什么?”、“我的職業與生活規劃是什么?”等問題,由學生自己制定出一個符合自身實際的奮斗目標,對自己的職業做一個正確的規劃。
二 、規范制度,嚴格考核,培養良好的學生日常行為
除了建立切實可行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之外,從事學生工作的輔導員老師應該制定專門的制度來規范學生的行為。比如:制定網上及電話采訪等形式的家校聯系制度,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的在校表現。對學生的到課情況和思想動態進行督察,實行“三查一簽”制度,“三查”即輔導員老師親自查課堂、寢室和審查《班務日志簿》中反映的情況,并對其中記載內容加以指導和評價,“一簽”是指當日值班的班干部每日固定時間來學工辦簽到并與輔導員老師溝通解決當日事項等,確保教師的教學與管理和學生的學習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
學生課堂學習的情況是對教師的教風和學生的學風的綜合反映。在課余時間里,學生主動學習的人數多少和時間長短、組織開展活動過程中學生的精神面貌和能力水平也反映出學生學習風氣的好壞。結合省屬大學學生的特點,圍繞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和良好學風的形成,學校應該結合各學院不同專業學生的實際需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學習交流會及引進高質量的學術講座等,使我們的校園將會充滿生機與活力,避免形成“空城、空室”。總之,有一定量的學生在學校里學習生活,學校的文化氛圍將會濃厚起來。
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師生關系始終貫穿于整個教育教學過程,因而這一關系處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教育教學的效果、關系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發展。其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認為如果師生關系處于一種平等、信任、理解的狀態,那么它所營造的和諧、愉悅的教育氛圍必然會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有助于學風建設。
五、 為學生們創建良好的校園環境
校園后勤設施的建設對學風建設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培養愛的品質。大學新生一進校就要培養他們的母校情結:愛學校、愛師生。校后勤管理部門有必要在學生經常學習生活的室內適當配備冷暖設備,讓在無憂環境下長大的新一代大學生們在特殊環境中能夠感受到母校就是他們溫暖的家。有了溫馨和諧的環境,更多的學生將會變過去被動地“要我學”為主動地“我要學”。
學風建設是一個系統的、長遠的工程,不能立竿見影,一蹴而就。根據當前省屬各高校學生現實情況,我們需要立足現在,率先夯實學風建設基礎,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思路異新天地寬,相信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只要省屬高校師生齊心協力,不斷創新思路、改革辦法,就一定會形成具有省屬大學特色的學風建設模式,為經濟社會的發展培養出更多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