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5 00:14:5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基坑施工技術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護技術在施工中的應用,對工程基坑支護施工,監測等技術作出了相關分析,并根據現場實踐經驗,談了幾點自己 的經驗總結,請同行指正。
關鍵詞:深基坑、噴錨支護、施工監測
一、 工程概況
(一) 工程概況
明鑫辦公綜合樓為高層建筑,總建筑面積為43055.36,
其中地上32595.06,地下10460.3。由5層裙樓及17層
塔樓組成。本工程地下2層,地上22層。結構形式為現澆框
架剪力墻結構。墊層底標高為10.10m,基礎埋深在自然地面
下9.5m~7.0m左右。基礎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樁。
(二) 工程設計概況
1、 基坑采用噴錨支護體系。
2、 基坑側壁安全等級為二級,重要性系數r0=1.0;支護采
用噴射砼面80,配置Ф6.5@250×250雙向鋼筋網,加強筋Ф16間距同錨桿間距,基坑頂面水平寬50;素面砼面層厚40,僅用于3-3剖面頂部2.5 m范圍。基坑各剖面分述如下:
11剖面:(坡率1:0.1)
三)工程地質條件
1、巖土層:
自上而下對基坑開挖有影響的土層分布如下:
(1) 雜填土①:局部地段分布,系人工回填土,厚度變化
較大,為0.30~5.80m。呈褐黃、褐灰等色,主要成分以山地開挖的坡殘積砂質粘性土為主。松散~稍密,濕~飽和,密實度及均勻性較差,力學強度低。
(2) 粉質粘土②:局部地段分部,厚度大部分為0.60~
3.30m,呈褐黃、灰黃等色,飽和,可塑,主要成分粉粘粒為主,含氧化鐵、高嶺土及少量石英砂等,屬坡積成因。干強度較高,稍有光澤、韌性較高,無搖震反映。
(3) 殘積砂質粘土③:全場分布,該層厚度變化大,一般
為2.40~21.20m,呈灰、灰黃等色,很濕~飽和;可塑~硬塑狀,原巖結構可辨,為中粗料花崗巖風化殘積而成;成分以粉、粘粒為主,含高嶺土、氧化鐵及石英砂,無光澤反應、無搖震反應、干強度及韌性低。
(4) 全風化花崗巖④:全場均有分布,厚度為1.10~
8.90m,呈灰黃、灰白色,很濕~飽和,堅硬,巖芯為土狀,結構模糊,除石英外,長石和云母已高嶺土化,按巖石堅硬程度分類屬極軟巖,按巖體完整程度分類屬極破碎,按巖體基本質量等級分類屬V類,孔子20#夾有中風化核。
(5) 強風化花崗巖⑤:場地內全部分布,厚度為3.20~
29.10m,呈褐黃色,很濕,極硬,除石英外,長石和云母已分化成次生礦物,長石可捻成粉狀。屬極破碎、軟巖,綜合評定其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V類。下部近中等風化巖,鉆探過程中未發現洞穴、軟弱夾層或臨空面。孔B7#夾有中分化核。
2、地下水:
場地內地下水受大氣降水補給和同一巖層間側向補給,主要為孔隙型潛水。以大氣蒸發排泄。地下水穩定水位埋深為3.80m~6.20m,年變化幅度3.0m左右。施工降水引起的水位變化幅度不大,不會引起工程危害。
二、 主要施工方法
(一) 施工測量
1、 測量前對業主方提供的建筑物角點或紅線點進行復核,
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根據甲方提供的控制點,采用全站儀、經緯儀和鋼卷尺相結合,將軸線延長投測在附近固定的構筑物上,用紅漆做三角形標志,并注明編號;或在建筑物外距建筑物大于6.0m處測設控制點,用砼進行保護并做明顯的標志,防止控制點被破壞。
2、 根據基坑支護設計圖紙和控制軸線測量出土方開挖下口
線,經報驗復核無誤后組織邊坡支護工作面的土方開挖。開挖后邊坡坡率需跟蹤復測檢查是否符合設計規范要求。
3、 對已完成邊坡修坡工作的操作面進行錨桿(鎖)孔位放
樣。孔位要符合設計要求,達到橫平豎直。
4、 工程測量儀器、工具必須經技術監督局或授權的具有儀
器、工具檢定資質的單位檢定合格,施測程序和成果必須滿足《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的要求。
(二) 坡面噴射混凝土
基坑坡面噴射砼施工,在邊坡每挖完一層(高1.80m)土方后進行噴射混凝土施工,在該層土方開挖時應注意按設計要求控制放坡坡度。
(1) 工藝流程:人工修坡鋪設鋼絲網插筋安裝泄水孔
噴射砼面層砼養護
(2) 人工修坡:根據設計要求基坑邊坡開挖到位后,由人工
對邊坡進行修理整平并拍實。
(3) 鋪設鋼筋網:根據施工作業面按設計要求分段鋪設Ф6.5
@250×250鋼筋網。鋼筋網之間的搭接長度≥300,并與插筋綁扎。
(4) 安裝泄水孔:坡面設置Ф60PVC泄水管,長1.0m,其上
打6花孔@30,管外包40目尼龍紗網二層,泄水管與孔之間填充150厚細石反濾層水平、豎向間距均為2.0m。呈梅花形布置。
(5) 噴射砼面層:砼噴射采用HPZ6T型砼噴射機,砼按設計
配合比(1∶2∶2)嚴格配制,且隨拌隨用。作業開始時,先送風后開機,再給料。結束時,待砼料噴完后,再關風。噴射時,噴頭處應與受噴面保持垂直,且距受噴面0.6m~1.0m。噴射應自下而上進行,噴頭一般按螺旋式軌跡壓半圈均勻緩慢地移動。保持砼表面平整,無干斑或滑移流淌現象,回彈率不大于15%。一般情況下控制挖出的工作面經人工修整后,應先進行初噴砼,以穩定坡面,防止松散土塌落;若地質情況較好,每皮的開挖深度不引起坡面塌落時,可不進行初噴砼;噴射坡面細石砼(C20)應達到設計厚度80(噴前做好標記)。素噴面厚40。采用鉆孔檢測面層厚度,每100一組,每組不少于3點。
(6) 砼養護:坡面砼噴射2h后進行灑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
于7d。
(三) 錨索施工
本工程錨索支撐用于支護樁樁頂和梁腰部位,入射角15°,錨桿鉆孔孔徑為130,施工中遇到拋石層時采用跟管鉆進施工工藝。成孔后內置2×ФS15.2的預應力鋼絞線,錨索長度為19.0m不等(詳見設計圖)。錨索注漿分二次進行,一次常壓注漿采用水灰比為0.5的水泥漿;二次高壓注漿水灰比為0.5。注漿壓力控制在2.5~5.0MPa,注漿體強度不小于20 MPa。第一次為常壓注漿;第二次為高壓注漿,注漿時間為一次注漿錨固體強度達到5 MPa后進行,當注漿壓力達不到設計要求時,建議確保每延米一、二次注漿的總水泥用量不少于40kg。注漿體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80%后,方可進行張拉鎖定。
另外,在錨索施工前先進行基本試驗,基本試驗錨桿數
量不少于總數的5%且不少于3根,最大試驗荷載不宜超過錨桿體承載力標準值的0.9倍。其試驗錨索的施工工藝與本工地施工錨桿相同。
1、 錨索施工工藝流程:
鉆孔錨索制作錨索安裝一次注漿二次高壓注漿養護安裝錨頭張拉鎖定
2、 鉆孔
(1) 按照設計要求,定出孔位,作出標記,成孔直徑
130,鉆孔位水平間距允許偏差為±50,垂直間距誤差不宜大于100,鉆孔底的偏斜尺寸不應大于錨桿長度的3%;錨索鉆孔入射角為15°,偏斜度≤1%。鉆進中遇到拋石層采用套管施工工藝,孔深應超過錨桿設計長度500~1000。
(2) 如遇易塌孔土層,可使用套管護壁鉆進,但不宜用泥
漿護壁。終孔后孔內殘渣應清除干凈。
3、 錨索制作與安裝
(1) 錨索下料長度應為自由段、錨固段及外露長度之和,
外露長度須滿足臺座、鎖口梁尺寸及張拉作業要求。
(2) 錨索材料為預應力鋼絞線,規格為2Ф15.2,強度等
級≥1860MPa,錨具為OVM系列。
(3) 錨索要求順直,使用前應除銹和清除油污,錨索自由
段采用瀝青玻纖布纏裹三層進行防腐。錨固段的油污要仔細加以清理,避免影響與錨固體的粘結。
(4) 錨索體上應設置定位支架,間距為2.0m。定位支架
的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錨索桿體的保護層厚度不得少于20;二次注漿管應與錨索綁扎在一起,二次注漿管在錨固段設置出漿孔,出漿孔和端頭應進行可灌性封堵,從管端起向上沿錨固段全長每隔0.8m應對稱按“十”型打4個Ф6~8的出漿孔,出漿孔用黑膠布封口。端部應扎緊,以防止一次注漿液進入二次注漿管內。
(5) 一次、二次注漿管連同錨索一起放入孔內,注漿管內
端距孔底宜為100~200;二次高壓注漿管的出漿口和端頭應密封,保證一次注漿時漿液不進入二次高壓注漿管內。
4、 注漿
(1) 漿液材料、配合比注漿:水泥采用強度等級
P.0.42.5R 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注漿的漿液為水泥凈漿,一次注漿水灰比為0.50;二次高壓注漿水灰比為0.5;注漿體28d的無側限抗壓強度≥20Mpa。
(2) 預應力錨索采用二次注漿:第一次為常壓注漿,第
二次高壓注漿時間在第一次注漿形成的錨固體強度達到5Mpa后進行,注漿壓力為2.5~5.0Mpa,當壓力上不去時,建議一、二次注漿累計水泥用量不小于40kg/m控制。
5、 安裝錨具:
注漿完成后,應根據設計要求選擇OVM系列錨具,使用
千斤頂進行錨具安裝作業。
6、 張拉鎖定:
(1) 注漿養護約20d后,當注漿體強度達到16 Mpa后方
可進行張拉。其具體做法為:
a. 張拉宜采用隔二拉一;
b. 錨桿正式張拉前,應取設計拉力值30~80KN進行預張拉1~2次;
c. 錨桿正式張拉宜分級加載,每級加載后應持荷5min并記錄伸長值;
d. 分兩級加載直至設計鎖定荷載200KN的1.2倍時,持荷15min后卸荷至鎖定荷載進行鎖定;
(2) 鎖定后如發現明顯預應力損失應進行補償張拉。
7、 注漿體養護
錨桿孔注漿后應進行自然養護,錨桿頭部可澆水養護,養
護期≥7d。
(四) 腰梁施工
本工程在每道錨索標高處設置一條16B# 槽鋼腰梁。其施
工在錨索注漿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錨索張拉、錨具鎖定之前進行。
1、 首先按設計標高在砼護壁面上側放出腰梁位置,彈出腰梁
的上下邊線,之后再此兩條線之間對砼面進行找平處理。并在兩錨索之間插上3Ф14~20長外露10短鋼筋固定槽鋼就位。
2、 在16B#槽鋼上錨索的位置開孔。采用6m長槽鋼,接頭
留設在錨索位置處。接頭連接時加焊一塊50長加勁板δ=10,寬同槽鋼凈高。加勁板在錨索處同樣開一孔用以錨索穿過。
3、 槽鋼接長時焊接應滿足規范要求。
(五) 錨桿施工
錨桿施工應進行抗拉拔承載力試驗檢測,基本試驗錨桿數量不少于總數的1%且不少于3根。
1、 錨桿施工工藝流程:
鉆孔錨桿制作錨桿安裝注漿養護安裝錨頭
2、 鉆孔
(1) 按照設計要求,定出孔位,做出標記,成孔直徑
130,鉆孔孔位水平間距允許偏差為±50,垂直間距誤差不宜大于100,鉆孔底的偏斜尺寸不應大于錨桿長度的3%;錨桿鉆孔入射角為15°,偏斜度≤1%。鉆進中遇到拋石層采用套管施工工藝,孔深應超過錨桿設計長度500~1000。
(2) 如遇易塌孔土層,可使用套管護壁鉆進,但不宜
用泥漿護壁。終孔后孔內殘渣應清除干凈。
3、 錨桿制作與安裝
(1) 錨桿下料長度應為設計長度加外露長度之和,外露長度
須滿足臺座、鎖定尺寸等要求。
(2) 錨桿材料為Ф25、Ф22三級鋼,具體祥設計圖紙。
(3) 錨桿要求順直,使用前應除銹和清除油污,避免影響與
錨固體的粘結。
(4) 錨桿體上應設置定位支架,間距為2.0m。定位支架的規
格應符合設計要求。錨桿桿體的保護層厚度不得少于20。
(5) 注漿管連同錨桿一起放入孔內,注漿管內端距孔底宜為
200~500。
4、 注漿
(1)漿液材料、配合比注漿:水泥采用強度等級R0.325R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注漿的漿液為水泥凈漿,水灰比為0.50;注漿體28d的無側限抗壓強度≥20Mpa。
(2)注漿壓力為0.5~0.8Mpa,采用底壓注漿工藝。
5、 安裝錨頭:
注漿完成后,應根據設計要求選擇Ф22長100鎖定筋,
鎖定筋分別焊接在錨桿與縱橫加強筋接觸的兩個面,使鋼筋網片借助于縱橫加強筋與錨桿外端的鎖定筋焊接成一個整體。
6、 注漿體養護:
錨桿體注漿后應進行自然養護,錨桿頭部可澆水養護,
養護期≥7d。
(六) 基坑監測
1、 監測主要內容為:坑頂地面水平位移和垂直沉降、周圍
建筑、地下管線、道路沉降,錨桿(鎖)內力,地下水位等。
2、 基坑周邊30范圍內的道路、管線、建筑物應設置沉降
觀測點,每各項目不少于5點。
3、 本基坑監測預警值如下:
a、 支護結構最大水平位移大于開挖深度的1/200,地面
沉降達20;相鄰多層建筑物傾斜速率連續三天大于0.0001
H/d。
b、 鋼筋、錨索內力各達到材料強度設計值的90%。
c、 支護結構最大水平位移連續3天均大于2.0,且不收
斂。
d、 支護結構中支撐體系中有個別構件出現應力驟增現、
壓屈、斷裂松弛或拔出的現象。
e、 基坑底部或周圍土體出現隆起、流砂、涌泥、陷落或
可能導致剪切破壞的現象。
f、 場地周圍地面出現寬度大于10的裂縫,且裂縫尚
可能發展。
4、 土方開挖及地下室施工時應注意觀測點的保護,監測結
果應及時向業主、監理方反饋,以便調整設計及施工方案,確保基坑及周邊環境的安全。
5、 監測時間從基坑土方開挖開始至地下室施工、回填完成。
6、 在圍護結構施工過程中,應按要求埋設支護結構監測點,
并采取可靠的監測點保護措施。開挖前各個監測項目的測點均應埋設到位,并取得開挖前的初值。
7、 開挖過程中一般1~3d測一次,測試數據變化大或開挖后
期應加密監測;封底及底板完成后,可加大監測時間間距,如遇到異常情況,應立即發出警報。
三、 結束語
通過本次深基坑支護過程能較好完成的實踐經驗,筆者總結了以下幾點經驗體會:
1、 根據各分項過程的施工特點,按“專業對口、分工明確”
的原則,合理使用人才。在本工程施工期間,組建噴射混凝土面施工、錨(桿)索施工、土方工程等專業施工隊伍,由隊長全面負責,接受項目經理部的直接管理,接受公司相關職能部門的指導、管理、檢查。
2、 在深基坑支護施工中,要做好技術復核工作。技術復核
工作應由工長組織,質檢員、班組長參加,結合砼噴面、錨索工程質量評定工作進行。重要部位技術復核應由項目技術負責人主持。在技術復核時,也應認真填寫交接班記錄。交接班負責人及班組長應認真填寫該工程的實際施工質量。
3、 已完工的錨索,錨桿要分別進行拉拔力檢測,應及時進
行基坑監測。監測數據要及時反饋設計、施工單位,若達到預警值,應及時采取應急措施,同時提交設計單位處理。
4、 坡頂應避免設置水池等易于滲漏的設施,避免生活用
【關鍵詞】: 建筑工程; 深基坑; 支護技術;
[引言]:
人類在土木工程活動中慢慢的改進了基坑工程。1990年至今,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全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工程建設方面也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筑科學技術的提高、施工技術、施工機械和建筑材料的日新月異為高層建筑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1]。但是,基坑工程有超的實用性,它需要設計及施工人員有豐富的經驗,能夠隨著工程實踐不斷的累積而提高。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通常被應用在深基坑工程中,所謂的深基坑工程就是在大型建筑物的地下室工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生產水平顯著提高,在這一時代背景的促使下,建筑行業的發展速度也隨之加快。在現代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涌現出了大批先進的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藝,從而為現代的建筑工程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
1、深基坑支護工程概況
1.1深基坑支護的發展趨勢
經歸納總結,基坑工程發展趨勢有如下:
1.1.1從強度控制設計到變形控制的設計:過去基坑工程設計只要求滿足強度要求即符合要求,卻在軟土地區的工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隨后形成嚴重后果,但支護結構并沒有破壞的征兆。因此,支護結構要同時滿足強度要求和變形要求。
1.1.2基坑工程設計與施工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過去的許多基坑工程中設計人員與施工人員聯系比較少,處于一個脫節的狀態,承包的施工隊與設計的設計人員缺乏更多的溝通和交流。這里必要強調下,我國采用的時空效應施工方法,取得了非常優越的效果。
1.1.3考慮主動區土壓力的變化:我們可以通過三軸試驗可以用來研究土壓力的變化規律,我國現行基坑規范中假設某一施工情況下土壓力是不變的,主動區土壓力的變化不僅與強度有關還與路徑有關。但是,我國規范假定土壓力不變這完全不符合實際工程,因此需要設計人員設計時做好相應的處理。
1.2施工特點
(1)建筑趨向高層化,基坑向大深度方向發展;(2)基坑開挖面積大,長度與寬度有的達數百米,給支撐系統帶來較大的難度;(3)在軟弱的土層中基坑開挖會產生較大的位移和沉降,對周圍建筑物、市政設施和地下管線產生嚴重威脅;(4)深基坑施工工期長、場地狹窄降雨、重物堆放等對基坑穩定性不利;(5)在相鄰場地的施工中打樁、降水、挖土及基礎澆注混凝土等工序相互制約影響,增加協調工作的難度;(6)支護型式的多樣性。迄今為止,支護型式已經發展到數十種。
2、深基坑支護結構設計、 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在深基坑支護結構設計中很難選擇一個適宜的土體物理力參數深基坑支護結構的安全性能的好壞很大程度是受所能承受的土體壓力大小影響的,但是在實際工程中由于地質情況變化無窮,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這使得要選擇一個適宜的土體物理力參數來精確計算實際土體壓力,以目前的技術來看還是一個大難題,尤其內摩擦角、含水率和粘聚力這三個重要參數在深基坑開挖后更是一個可變值,這樣就提高了準確計算支護結構實際受力的難度。除此之外,土體物理力學參數的選擇還受支護結構形式及施工工藝等因素的影響[2-3]。(2)不能做到對基坑土體取樣完全設計前對地基土層進行取樣分析是深基坑支護結構設計的必要步驟。由于地質情況變化無窮,隨機取得的土層樣本不可能準確地反映土層的真實情況。故支護結構的設計并不能完全符合基坑的實際地質情況。(3)不能全面地考慮基坑開挖后的空間效應大量的深基坑開挖實例表明:基坑的四周朝內側發生水平位移,且常常是中間比兩邊大,這種情況使得深基坑邊坡失穩,故深基坑開挖還存在一個空間的問題。
3 、高層建筑深基坑支護安全施工技術
為了能夠保證高層建筑工程在深基坑支護施工方面的安全,就要大力研究高層建筑的深基坑防護技術,只有合理的進行結構設計的同時與各方面進行協調配合,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就可以有效的保障施工安全[4]。應主要注意以下內容:(1)施工前,必須完成降水排水工程,檢查其滿足達到預期要求后,方可進行深基坑的土方開挖工作。(2)基坑開挖前,通過降水提高坑內土體的水平抗力,減少基坑的變形量。施工降水不宜過快,降水過程中應加強周邊建筑物、地下管線和地表沉降的監測,同時在坑外地面設回灌井,必要時應采取回灌措施,確保周邊建筑物安全。
4、結語
深基坑支護形式的選擇與使用,直接關系到施工的安全及整個工程的造價甚至工程的成敗。因此,合理的選擇深基坑的支護形式并使用恰當的計算理論去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就現階段的狀況,深基坑支護理論和實踐的完善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主要表現在:
5.1目前基坑支護形式有很多種,在擁有各自優點的同時也存在局限性,這就要求我們應該利用日益先進的施工設備努力去完善創新更先進的支護形式,從而使得施工便捷、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
5.2基坑工程是一門極其復雜的系統性、綜合性學科,目前的計算理論和方法常常是建立在假設的基礎上,但由于基坑工程的復雜性,以及受眾多施工因素的影響,這些假設往往會使計算結果與實際存在較大的差別,更準確的理論計算可以讓深基坑工程的設計更加準確可靠;
[參考文獻]:
[1] 張茜.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分析[J].江西建材.2017(13)
[2] 劉治.大型建筑深基坑支護及土方開挖施工分析[J].技術與市場.2017(04)
[3] 劉剛.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07)
關鍵詞:軟土,深基坑,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一、前言
1、南京河西軟土地區工程性質
南京河西地區屬于軟土地區,該地區上部土層松軟,特別是淤泥質粉質粘土、淤泥質粘土,中高壓縮性,承載力特征值一般小于80KPa。該軟土地區地質條件較差,屬于對地基基礎工程的設計、施工非常不利的地區。
2、南京河西軟土地區深基坑施工存在的風險
在該軟土地區進行基坑尤其是深基坑的支護設計、施工難度很大,風險相應較大,在開挖過程中會出現位移較大引起支護、支撐體系失穩,造成質量甚至安全事故。深基坑支護工程施工中對施工技術、質量的控制非常重要,尤其是現在很多業主認為認為基坑工程是臨時性工程,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片面要求省錢,因此片面要求基坑支護設計單位將安全系數降到最低從而降低工程成本,沒有考慮施工質量的偏差會產生的不利因素,如將鉆孔灌注樁樁徑改小、配筋率降低,這樣的后果造成基坑支護工程的風險很大,而鉆孔灌注樁等屬質量不易控制的施工項目,質量偏差較大,影響支護體系的強度、穩定、變形和抗滲能力,所以需要施工過程中加強對施工技術及質量的控制、做到避免風險。
現結合已建的南京鳳凰花園城B區SJ25建筑深基坑支護工程的施工情況來闡述對河西軟土地區深基坑支護工程的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措施。
二、工程概況
㈠、工程簡介
南京鳳凰花園城B區SJ25建筑深基坑支護工程基坑深度5.9m,6.4m,7.9m,屬于二級深基坑,長約73.5m,寬約49m,深基坑占地面積約3600m2,施工技術要求高。
㈡、主要設計技術要求
1、本工程±0.00相當于絕對標高8.10m,基坑底標高為-6.20m和-8.20m,基坑開挖深度為5.9m,6.4m,7.9m。
2、采用鉆孔灌注樁加單層鋼筋砼支撐作支護結構,基坑東側和南側為防止出現踢腳變形,采用深攪樁加固被動區,鄰樁搭接200,32.5級硅水泥,水泥摻量為15%。
3、深坑部位(cd段)采用雙排水泥深攪樁作止水帷幕,兩排樁錯開搭接,鄰樁搭接200,采用四攪二噴工藝,采用普硅32.5級,水泥摻合量為15%。淺坑部位采用單排深攪樁止水,鄰樁搭接300,采用六攪三噴,水泥摻量為20%。
㈢、巖土工程條件
場地巖土層自上而下描述如下:
①-1雜填土:雜色,松散,主要以混凝土塊、碎磚石等混粘性土堆積,填齡<10年。層厚:0.7~4.5m。
①-2素填土:灰褐色,軟塑,以粉質粘土為主,夾少量磚石碎屑,填齡>10年。層厚:1.3~2.1m,層頂埋深:0.9~1.5m。
②-1粉質粘土:灰褐色,可塑,局部軟塑,中高壓縮性,含少量螺殼及腐植物,稍有光澤,無搖振反應,干強度及韌性低。層厚:0.4~7.2m,層頂埋深:0.7~4.5m。
②-2淤泥質粉質粘土~淤泥質粘土:灰褐色,流塑,局部夾薄層粉土,高壓縮性,切面光滑,無搖振反應,干強度及韌性低。層厚:13.8~23.4m,層頂埋深:1.6~9.2m。
㈣、施工中發生的情況
該深基坑西側原設計φ800mm鉆孔灌注樁,業主片面追求省錢,要求設計單位將φ800mm鉆孔灌注樁改為φ700mm鉆孔灌注樁,經設計驗算安全系數雖滿足設計要求但偏低。在該深基坑支護施工結束后業主在基礎西南側增加一個水池,基坑挖深增加2m,這樣造成深基坑位移增大,超過警戒值,土的主動壓力增大、而抵抗深基坑位移的基坑底下面的土的被動壓力減少,引起西南角鋼筋砼支撐內力值增大后發生斷裂,產生明顯的裂縫。經緊急搶險,采取將產生裂縫的支撐梁兩側用鋼板錨固,另立即在西南角-5.00m處增加第二道鋼管支撐以增加水平抗力以避免深基坑的位移繼續增加,使深基坑保持穩定。
三、軟土地區深基坑施工技術及質量措施
南京河西軟土地區深基坑支護的特點是基坑位移較大,根據多個深基坑工程施工情況總結南京河西軟土地區的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措施。
1、鉆孔灌注支護樁、立柱樁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
⑴、樁徑:軟土地區的巨厚淤泥質粉質粘土~淤泥質粘土層易發生縮徑,樁徑縮徑會造成縮徑處抗彎能力低、應力集中,對排樁擋土極其不利。預防縮徑的關鍵是控制泥漿比重,確保泥漿能保持孔壁平衡。①、根據地層變化配以不同的泥漿,注重泥漿護壁性能,同時采取加大鉆頭直徑(采用設計樁徑)并在巨厚淤泥質粉質粘土~淤泥質粘土層掃孔擴大成孔直徑、確保成樁充盈系數≥1.10;②、成孔施工時重視一次清孔,泥漿比重在1.25g/cm3左右,粘度為22”-26”,一次清孔時要做到清渣而不降低泥漿護壁性能(比重、粘度),預防一次清孔后到澆筑砼的過程中縮徑的產生。
⑵、成樁垂直度:鉆進過程中要勤檢查鉆機頭架滑輪組、轉盤與鉆頭是否在同一垂直線上,做到勤校正,如發現孔斜,要及時糾斜掃孔。
⑶、孔底沉渣:重視二次清孔質量,二次清孔泥漿比重≤1.20g/cm3,粘度18”-22”。鉆孔支護樁二次清孔要確保孔底沉渣厚度在150mm以內,并能保持孔壁穩定性。
⑷、灌注質量:主要是預防斷樁、縮徑、堵管、夾泥、離析。①、確保首灌質量。②、控制導管的埋深,灌注過程中做到導管勤提勤拔。③、灌注過程中適當上下活動導管,把已形成的高壓氣包引出樁身。④、檢查商品砼的和易性及數量,做到每車商品砼檢測一次砼坍落度,不合格的砼嚴禁使用
2、雙軸深攪樁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
⑴、樁身強度和均勻性:嚴格按15%或20%的摻入比控制水泥用量,必須嚴格控制單樁水泥用量,不得少放,以確保水泥土的抗壓強度、防滲性的要求,每桶漿的攪拌時間不少于5分鐘。經篩網過濾后放入儲漿桶中繼續攪拌,水泥漿不得沉淀離析。
⑵、提升速度、噴漿量:在施工前應標定灰漿泵泵壓、輸漿量、灰漿經輸漿管到達噴漿口時間和提升速度等施工參數,并進行成樁試驗。在南京河西軟土地區施工雙軸深層攪拌樁與其他地區的不同在于提升速度,南京河西軟土地區存在巨厚淤泥質粉質粘土~淤泥質粘土層,在該地層如提升速度快會造成噴漿量不足、成樁樁身強度低、止水效果差的情況,因此經現場噴漿量試驗確定在南京河西軟土地區雙軸深層攪拌樁提升速度控制在0.6m/min,基坑開挖后經檢查止水效果較好。
3、圈梁、支撐梁、聯系梁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
⑴、支撐施工中協調好土方開挖與支撐施工,支撐工作要與土方開挖銜接好。根據施工經驗,土方開挖與支撐組織好對縮短施工工期有利、可減少矛盾、減少投入、確保質量。
⑵、支撐應力的及時加設對控制深基坑位移變形影響很大,一定要控制將基坑開挖至支撐梁底就設置支撐梁、加設支撐應力,待支撐加設完畢并能起作用后。再繼續向下挖土,做到“先撐后挖”、切忌以往的“先挖后撐”。
⑶、冬季采用商品砼施工圈梁、支撐梁、聯系梁會產生收縮,這對支撐體系不利,可采用在商品砼中摻膨脹劑的措施來預防。
4、深基坑土方開挖的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
⑴、基坑土方開挖的施工順序原則:①、先深后淺(即基坑最深部位置先行開挖);②、自遠向近,即根據出土口的位置,從遠離出土口的基坑邊角處(一端或二端)開始逐漸向出土口退挖;③、分層、分區(塊)、對稱、平衡。多層支撐的深、大基坑必須按分層、分塊、對稱、平衡的原則的順序進行,且應在深基坑最深部位先被挖開,以便地下室能先開始深部結構的施工;④、優先考慮設計單位的意見,如地下結構設計單位對地下室施工順序的意見,支護結構設計單位對基坑開挖安全上的考慮意見。
⑵、挖深、坡比、對工程樁保護:軟土地區的工程地質條件差,建議每層開挖深度控制在1.5m以內、挖土坡比控制在1:1.5、每層開挖外間隔5天等土應力平衡后再進行下一層開挖。在開挖到工程樁位置時注意挖土機械不能碰撞工程樁外,使開挖退讓的邊坡保證在安全坡度以內,防止土體滑坡造成對工程樁的側向擠壓。
5、深基坑支護深度在設計時一定要確定,在南京河西軟土地區深基坑開挖加深0.5米都會引起支護體系、支撐體系的受力、彎矩發生較大的變化,原設計安全系數滿足設計安全要求的有可能會變成不滿足設計安全要求,深基坑會出現支護體系、支撐體系失穩的重大質量、安全事故。現往往深基坑的坑中坑、電梯、水池在深基坑支護設計時沒有確定,坑中坑、電梯井一般在基坑內部,在基坑開挖時可臨時采用木板或槽鋼擋土+鋼管支撐的方法進行,而水池一般設計在基坑的邊緣,對基坑支護影響很大,在設計時一定要重視。
6、深基坑支護施工前要確定基坑開挖時的出土口位置,在出土口位置要進行加強。
四、結語
南京河西軟土地區地質條件較復雜,總結該地區深基坑的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措施非常重要,今后需不斷提高,加強對施工過程中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做到避免風險。
參考文獻
[1]、趙志縉、應惠清主編 簡明深基坑工程設計施工手冊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
關鍵詞:深基坑;建筑工程;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U1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工程簡介
某高層公寓項目總共由2 幢16 層建筑物以及地下停車場組形成,實際深基坑開發深度約為5.6~6.0m,電梯井挖掘深度為8.0~8.5m,深基坑實際周長約為520m。
2 深基坑施工技術應用
2.1 深基坑施工技術發展
深基坑施工技術既古老又具有現代特點,長期以來被應用在建筑領域內。木樁圍護以及放坡開挖可以追朔到公元前古羅馬時期,為了給建筑物提供更優秀的穩定性,人類一直在摸索深基坑技術,不斷完善埋深嵌固相關工作。現代建筑物正向高層趨勢發展,同時也決定了埋置深度將持續拓展,對基坑工程要求也隨之增高,特別是城市工程項目建設,所需要面臨的困難體現在多個方面,現代深基坑技術解決這些問題,讓高層建筑穩定性以及地下空間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2.2 施工技術方案
根據案例建設項目的實際需求,具體施工技術方案可以參考以下幾種:重力式水泥擋墻技術、拉錨式單排鉆孔灌注技術、鉆孔灌注樁支撐技術、水泥樁土釘墻噴錨網復合技術、門架型沉管灌注技術等。結合目標工程深基坑挖掘深度以及地質條件、周遭環境,充分綜合深基坑技術實踐理論,本文建議采取以下幾種施工技術。拉錨式支護,使用單排鉆孔在基坑周圍進行打樁灌注,在基坑兩側開展門架型沉管,將攪拌水泥灌注其中。也可以在基坑東西兩側設立樁土釘墻,用水泥修筑噴錨網來實現支護。在深基坑內土層淺深交匯處實施大放坡開挖,并且在深基坑里外采取明溝集水坑的給排水方案。
2.3 方案擇選建議
由于本文研究案例公寓帶有地下室,所以在深基坑施工技術選擇上應當充分注意復合支護體系的應用,結合前文給出的建議,深基坑前期支護工作可以選擇土釘墻技術。土釘墻支護技術有以下幾個優勢:①施工分段極其清晰,可以充分發揮出土體自身的穩定性,可以在基坑挖掘過程中實現土體閉封,保證了土體形狀完整且不會出現邊坡位移狀況;②土釘墻支護技術能夠與土體流水挖掘緊密結合,加速了工程進展,為工期提供有效保障;③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土釘墻施工工藝簡單,全過程施工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土釘制造與打孔工作難度低,靈活性高,可以根據項目需要而做出及時調整。
2.4 施工過程思考
以土釘墻施工設計方案為例,按照不同階段操作要求展開施工。考慮到可能出現地下水滲透現象,需要首先檢測土體是否呈飽和狀態,有無局部塌方情況發生,若基坑各位置完好,地質報告與土體情況相符合,那么便可以正式進入土釘墻施工階段,建設單位與監理單位協作,配合施工方進入現場,進行支護形式的最后確定階段。樁錨支護體系的建立,可以有效降低基坑土體產生位移與沉降的可能性,前提是施工方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操作規范進行作業,充分掌握建設圖紙的技術要求,了解管線布置方式以及存在障礙物的位置,如果發現基坑支護存在問題,應當即使參照設計圖紙給出的指導意見,并與現在監理人員協商,確認無誤后對問題進行排除,如遇棘手的技術難題,建設單位應組織專家進行論證,成立快速反應機制,避免施工受阻對工期產生不利影響。
2.5 應用條件思考
深基坑施工所面臨的應用條件并不是單一的,往往需要面對復雜的情況,絕大多數深基坑工程條件難以完全依靠經驗來判斷。許多外在因素都會對深基坑施工帶來影響,比如天氣因素,由于廣東地區氣候的特殊性,雨季降水量始終保持在高水平,如果深基坑工程沒有結合天氣因素來開展,那么所要面對的很可能是翻江倒海般的坑體滑坡,對于施工設備以及施工人員的安全十分不利。建筑企業不能僅僅依靠工程資料來完成深基坑施工設計,沒有針對性的設計方案很難對施工質量起到保障,甚至造成嚴重的施工技術調整和資源浪費。以深基坑周圍環境來決定不同施工技術的工程案例有許多,比如本文所研究的案例,第一剖面就可以適用雙排樁結構技術,而另一剖面則選擇土釘墻復合支護以及水泥灌樁支護技術。在該項目的縱向空間,深基坑內部土體分布并不均勻,可能會給設計深度帶來一定差值,所以在支護結構安排上更應靈活應對,支護雖然只是階段性施工,但是它決定了深基坑施工技術的整體應用走向,所以有必要結合巖土特性來進行考慮,在深基坑設計階段,充分掌握土體流向動態變化,沿著深基坑縱向來確立支護技術以及施工方法,例如有些深度較大的基坑頂端會選用土釘墻支護技術,而底端則使用混凝土灌樁支撐體系。設計階段可以劃分施工區間,隨深基坑挖掘深度來制定不同施工方案,因為挖掘程度不同,深基坑施工技術的設計也會隨之不同。通常高層建筑的主樓部分便會比裙樓部分的深基坑挖掘程度要深,主樓的深基坑支護以及施工技術設計會比裙樓更加復雜,設計人員需要掌握橫縱兩個方向各自的建設需求,抓住細節特點,將現代深基坑支護及施工設計理念融入其中,靈活運用力學知識來滿足支護體系的合理性,同時考慮深基坑施工技術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以及經濟效益。
3 對深基坑施工中地下水處理的看法
順利開展深基坑施工,需要對地下水處理方法充分掌握,這是整個深基坑工程的關鍵要素,如果地下水沒有得到控制,那么深基坑工程便會陷入僵局。處理地下水的措施有許多,對于本文所研究的住宅公寓深基坑施工,應當選擇最為合適的方式方法,其中排水法最為適宜。排水法可以有效降低水位,在基坑周圍形成屏障,阻斷地下水上漲和滲透,將地下水排向其他位置。
3.1 排水法介紹
排水法可以將地下水排到基坑外面,而排水法又分為幾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井點降水法、灌漿法、深井法和基坑筑墻等。選擇排水法的原因,主要在于它比止水法更能節約建設成本,而且在科學角度上比止水法更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排水施工技術簡單易懂,操作性強,短時內便能收獲效果,使地下水明顯下降,該方法在深基坑工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井點降水法,需要在擬建基坑四周布置可供深水的管線,將抽水設備運到基坑邊緣,這種排水方式又被稱為重力抽水,顧名思義,利用重力將地下水抽出,通過排水設備分流到其他位置。在重力不停干涉下,基坑水位會快速降低,同時形成固定抽取路徑,為了發揮重力作用,需要操作人員將抽水設備運到基坑邊緣,這種排水方式又被稱為重力抽水,顧名思義,利用重力將地下水抽出,通過排水設備分流到其他位置。在重力不停干涉下,基坑水位會快速降低,同時形成固定抽取路徑,為了發揮重力作用,需要操作人員將抽水管與設備總管連接在一起,透明工程管比鋼管更能適應這項作業,因為透明管內設有彈簧裝置,可以提高張力耐性,保持地下水抽取暢通無阻。
3.2 排水法在深基坑施工中的具體應用
排水法是深基坑施工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施過程中,要注意抽水的持續性,盡量避免抽水受阻中斷,讓基坑內部地下水快速降至設計深度。排水法適用于幾何形狀復雜的基坑,它能夠有效固定邊坡以及阻斷流砂。目標項目約在5 月正式開工,干燥天氣會使基坑內土方質量上升,建設單位正是掌握了這一情況,所以選擇有利施工設備運行的季節開工,不但保證了施工質量,還有效降低了施工危險,為工期內完成項目提供了有理保障。
關鍵詞:土建基礎施工;深基坑支護技術;施工安全管理
0 前言
深基坑支護技術是提高土建基礎施工質量的關鍵技術,而且,在近些年的發展中,深基坑支護技術也在不斷的完善,對確保土建基礎施工的持久、安全、質量等都有著一定的作用,對此,作者主要對土建基礎施工中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應用進行分析。
1 深基坑支護技術概述
所謂深基坑支護就是為了保證基坑周邊環境、地下結構施工的安全而采取的施工技術,深基坑支護技術對確保土建工程基礎施工的安全性有著極大的作用。眾所周知,深基坑工程施工中,一旦發生事故就會造成人員傷亡的現象,后果不堪設想,而引起這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施工技術不到位,缺乏對安全的預控[1]。在近些年來深基坑支護技術也得到了一定的完善,尤其是施工技術實施的要求更加嚴格,例如,在確定施工方案之前,必須要充分的考察施工深度以及施工現場的環境;深基坑在進行土方開挖時,必須保證每臺挖土機之間的間距不小于10m,而且挖土方要逐層進行,不能出現局部深挖的現象;在深基坑技術實施的過程中,對危險源要有著一定的預見性,同時要提前做好相關的解決方案等。在近些年來,土建行業的發展極為迅速,而深基坑支護技術也普遍應用到土建基礎施工中,相比于傳統的基礎施工技術來說,深基坑支護技術更能有效的提高土建工程基礎施工質量,對土建行業的發展有著一定的作用。
2 土建基礎施工中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應用
通過以上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概述分析了解到,將深基坑支護技術應用到土建基礎施工中,對提高土建基礎施工質量有著極大的作用,但是,在深基坑支護技術應用的一些土建工程中,卻因為應用缺乏合理性而導致施工質量受到影響,甚至引發安全事故。因此,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應用不能過于盲目,要根據土建基礎施工工程之間的差異性,了解實際的工程情況,合理選用深基坑支護形式,并積極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具體應用如下。
2.1 在設計環節的應用,合理制定深基坑支護施工流程
土建工程基礎施工中,應做好設計工作,尤其是在深基坑支護技術應用的過程中,要合理制定施工流程,這樣才能確保深基坑支護技術應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首先,在設計之前需要由專業技術人員到土建工程施工現場進行實地勘察,掌握土建工程施工的一手資料,如,地質地貌、周邊環境、周邊設施等,以此來制定合理的深基坑支護施工流程。另外,在對土建工程現場勘察過程中應注意的是,現場勘察人員必須熟練掌握深基坑支護技術,這樣才能結合自身的技術來對現場存在的各項因素進行勘察,是否存在對深基坑基礎施工有影響的因素,該采用何種施工操作方式才能提高土建基礎施工質量。
2.2 在施工過程中的應用,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眾所周知,土建深基坑支護技術在施工的過程中會伴有一定的危險性,尤其是在誤操作或是沒有按照規范流程進行施工時,不僅會對土建基礎施工的質量造成影響,甚至會引發人身安全事故,因此,在深基坑支護技術應用的過程中,必須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3]。例如,在施工的過程中,要求施工人員不能在禁止人員停留的位置經過,避免機械施工過程沒能發現人員經過或停留而對人員帶來的損傷;深基坑支護技術實施的過程中可能出現噪音污染、化學污染等現象,對周邊人群的身心健康都將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必須做好相關的防范保護措施,例如,在施工現場建立施工圍欄,對施工后的污水進行處理后再排放,對一些化學材料要做好儲存和使用的管理等,這樣才能切實的做好深基坑支護技術的安全管理工作。
2.3 合理選擇深基坑支護形式
近些年來,土建工程的發展極為迅速,土建工程的數量也越來越多,而由于每項土建工程的基礎施工特征不同,使得深基坑支護技術在應用到不同土建工程中的形式也有著很大的差別,這也是深基坑支護技術應用過程中必須注意的問題[4]。因此,要發揮出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最大應用效果,就必須根據土建基礎施工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深基坑支護的形式,主要考慮到土建工程的周邊環境,如,水位條件、基坑地質等。
3 總結
綜上所述,土建工程基礎施工中,會受到土建基礎施工的環境、水位、施工基礎等方面的影響,因此說,要實現深基坑支護技術應用在土建基礎施工中的作用,就必須做好相關的工作,如,前期的準備工作、安全管理工作、支護形式的選擇等。通過以上對土建基礎施工中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應用分析,作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以及自身對深基坑支護技術的了解,主要從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概述以及土建基礎施工中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應用等兩方面進行分析,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對提高土建基礎施工質量以及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應用效率給予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陳華.上海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東交通廣場南北下沉式車庫支護施工技術[J].建筑施工,2013(03).
[2]胡勛耀.土建基礎施工中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應用探析[J]. 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03).
關鍵詞:土建施工;深基坑支護;技術運用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建筑物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但是建筑工程是離不開基礎建設的,尤其是基礎性施工技術――深基坑支護。土建工程中,由于我國現階段技術的局限性以及相關施工經驗不足,導致深基坑施工中事故發生頻率較高。為了避免施工中出現人員死傷以及經濟損失的情況,在深基坑施工中要著重考慮技術要求,以及施工環境等影響。
一、土建施工環節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分析
深基坑支護指的是,為了保障地下結構施工,以及周邊環境的安全,對深基坑側壁以及周邊環境采用的支檔、加固與保護措施[1]。深基坑支護施工根據地質、人文條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并且施工受周圍人流、交通、建筑物等因素的影響。另外,深基坑支護工程是臨時工程名具有一定的風險性,且施工周期長,會遇到暴雪、暴雨等難以預料的情況。因此,要注重土建施工環節深基坑技支護施工技術運用。
(一)土釘墻支護施工技術
土釘墻支護技術是在土體內安置一定密度的土釘體,使之彌補土體抗剪、抗拉強度低的弱點,提高土體整體結構的強度與穩定性。土釘墻支護施工技術要點包括三點。第一,土釘墻的制作。考慮到土釘墻入土的阻力,土釘墻制作中,焊接對中支架,以兩米為間隔距離。這樣就能夠保證土釘在孔中間的位置。第二,土釘的成孔。一般使用洛陽鏟進行土釘成孔工作。土釘成孔過程中要對孔的直徑以及傾角嚴格控制,孔的直徑要低于100毫米。成孔的位置要根據實際施工要求進行,如果施工中遇到屏障,就要對土釘成孔的傾角以及直徑及時進行調整。第三,土釘墻土體內安置施工。根據實際需求對土釘墻支架進行安裝,同時控制鋼筋保護層的施工質量。土釘墻的入土深度應該大于設計長度的95%,土體內安置結束后,進行泥漿灌注,為了確保泥漿充分深入土體內,注漿壓力控制在0.5MPa,注漿距離控制在250-500毫米之間,持續注漿5分鐘。
土釘墻支護的最后一項工作是混凝土噴射,噴射選用由上至下的方式進行,噴射厚度控制在50毫米。混凝土噴射結束后,進行灑水養護,增強混凝土的強度。
(二)地下連續墻支護施工技術
在土建工程中,對地下連續墻支護施工技術要求較高,為保證工程質量,需要有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指導。施工技術要求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鋼筋混凝土的灌裝。為了保證連續墻的支護作用,需要容蓄部分泥漿,并且成槽施工的液面相對平整。連續墻設計時,要注重導墻深度和厚度的設計。深度設計上,主要是避免地面水滲透,影響支護強度;厚度設計上,是為了避免強大壓力作用下,工程出現倒塌,造成人員死傷。第二,泥漿護壁施工中,注意泥漿的配比以及原材料的選擇。原材料水泥,要選擇合格且質量高的水泥,使得泥漿強度得到保證,達到支護的效果。泥漿配比上,對水泥、外加劑、水等添加劑量按照規范嚴格控制,避免出現槽壁剝落或者是地下水滲漏的現象。第三,成槽施工時,要結合連續墻深度以及施工地質條件進行。成槽機械選擇專業的旋轉切削多頭鉆,沖擊鉆以及導板抓斗等。成槽施工結束后,一般o置5小時左右,同時要確保成槽泥漿的比重不大于1.3。
除了以上主要的三點以外,混凝土灌注技術也有一定要求。混凝土灌注可以使用導管灌注方法。即避免泥漿與混凝土混合,灌注前在導管內部安裝管塞,利用壓力將泥漿排出。另外,對連續墻接頭處理。成槽混凝土灌注之前,插入鎖口管,且在混凝土初凝前拔出,這樣就能夠使墻體接頭連續。能夠提高地下連續墻支護的完整性與穩定性。
(三)錨桿支護施工技術
在土建施工中,錨桿支護是深基坑支護施工中重要的工程。這種支護結構是由堅硬的黏土層、砂土以及密實的粉土構成的邊坡,或者是巖土深基坑等地表工程及隧道、采場等地下硐室施工中采用的一種加固方式[2]。該支護施工是根據圍巖的應力狀態對錨桿進行適當調整,從而達到對土建工程的加固效果。
錨桿支護施工要結合實際施工情況,做好施工前準備以及對施工技術進行規范。施工前的準備工作除了對使用材料以及技術工藝的準備,還有深基坑施工地質及水文地質的勘測,周圍建筑物分布情況的分析等。前期準備工作是為了使錨桿支護施工能夠滿足質量要求。
二、土建施工環節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運用
工程勘察是土建施工的基礎,要對施工地質條件以及水文地質進行勘察。當然對需要支護的部分重點勘察,根據地下水位、底層結構等勘察結果進行分析,并結合工程機構與排水的要求,制定具體深基坑支護施工方案。土建實際施工中,要先進行支護,再進行開挖施工。支護工程開挖中使用分段法進行施工,這樣能夠使得泥土運輸和深基坑挖掘保持同步,避免深基坑施工周圍土方的堆積。
隨著深基坑開挖深度不斷增加,防止出現側向變位,進行嚴密的支護檢測。在深基坑開挖中,不僅要對支護工程整體結構進行監測,還要對周邊環境以及建筑物進行監測。這樣可以對深基坑周圍的土體變化情況很好的掌握,從而掌握支護的穩定性。通過監測還可以了解深基坑的開挖對周邊建筑、地下管線、道路等的影響情況,確保了深基坑施工的安全性。深基坑監測工作需要由專業人員執行,對施工進行監測的同時,將監測資料進行整理,并將相關問題及時反饋到有關部門,為其制定解決方案提供依據。
此外,深基坑支護施工中為了防止滲水、漏水等現象發生,需要在深基坑的周圍邊界設置防水墻和排水溝。在深基坑開挖的過程中,也要采取相應的排水設計,且排水中的設備要符合施工要求;另外,為了保證施工安全,在開挖深基坑1米以內的范圍內不允許放置任何材料或者是施工設備,并且在5米以內不堆放重物,有效的避免了深基坑出現坍塌的情況。
不同建筑物的支護施工,根據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支護技術。支護施工前,首要工作是準確計算出墻體的厚度。然后按照抗傾覆要求,對水泥土、淤泥土、普通砂土等按照比例要求進行置換;水泥土、淤泥土、普通砂土三者的置換率分別不低于0.8、0.7、0.6。
深基坑支護施工中,不僅要注意開挖工程,以及支護施工技術,還要注重對施工安全管理。施工企業要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明確施工細則,最大程度上消除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運用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3]。
三、總結
在我國現代化建設的背景下,建筑企業要想適應時展,在激烈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就要重視深基坑技術的應用,全面完善和發展深基坑施工技術,尤其是在土木工程建設中,對深基坑施工技術的全面認識。不僅能使其得到更廣泛的應用,還能推進城市化進程不斷深入。
參考文獻:
[1]付明偉.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探討分析[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7(1):91-91.
【關鍵詞】巖土工程;深基坑支護;問題;對策
隨著現代建筑水平的不斷提升,各種高層建筑及地下工程逐漸增多,對深基坑支護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深基坑施工中常見的問題,并從轉變設計理念、注重變形觀測及補救、加強全程控制三個方面提出了解決對策,以期為深基坑支護施工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
1.巖土工程深基坑支護中常見的問題
1.1施工實際與設計方案之間存在較大差異
在深基坑支護施工中,要在深層攪拌樁內摻入一定比例的水泥量,但實際施工中水泥的用量很難控制到位,經常出現摻量過少等問題,使得深基坑支護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而且后期極易產生裂縫等質量問題。在深基坑設計階段,一般會對施工程序做出非常詳細的要求,以避免支護中發生意外變形,在施工結束后也會進行圖紙設計交底。然而在實際施工中,施工人員受自身水平及素質所限,對一些復雜的程序要求往往缺乏深入了解,因此并未給予足夠重視,加之趕進度、圖省事等心理作崇,往往只在意施工的局部效益,而對工程整體效益漠不關心,導致工程質量達不到設計規范。深基坑開挖屬于在空間范疇上進行的調整和操作,而傳統的深基坑支護設計往往是基于平面應變問題所展開的,這是在不考慮空間具體處理情況下做出的一種假設設計,而平面應變假設設計要求對支護結構進行適度的改變,以達到滿足開挖后諸多客觀要求的目的。由此可見,平面應變設計同實際的施工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必須對這一問題加以關注。
1.2邊坡修理達不到規范要求
通常情況下,深基坑挖掘是由挖掘機進行大方開挖,再由人工進行簡單修整,最后實施擋土支護、初噴等后道工序,在這一過程中,機械開挖的質量是非常關鍵的。機械開挖規范、到位,將給后道工序的施工帶來很大方便。然而在實際施工中,由于機械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有限,加之施工環境的復雜多變,經常造成欠挖、超挖等問題,同時基坑邊坡的順直度及平整度也經常滿足不了設計要求。在人工修整階段,施工人員只能對機械挖掘的表面做簡單修整,不可能對坡面缺陷進行徹底修補,而驗收環節也沒有進行嚴格把關,便直接進行初噴,造成擋土支護之后又出現欠挖、深挖等施工質量問題。
1.3土層開挖與邊坡支護之間的施工不協調
較之邊坡支護而言,土層開挖的技術成分低,并且施工組織比較簡單。而邊坡支護的技術含量就比較復雜,并且對專業要求比較高,所以邊坡支護施工一般都交由專業的施工隊伍來實施,這就造成不同施工單位之間的管理協調問題。比如土方開挖單位常常發生拖延工期、搶趕進度等問題,挖掘工作無序、混亂,特別是雨天施工時,土方單位經常占據過多的工作面,使得支護單位的作業空間所剩無幾,無法順利開展邊坡支護工作,造成工期的延誤。
2.巖土工程深基坑支護完善措施
2.1轉變深基坑支護設計理念
我國建筑行業在多年的發展之中,已經積累和總結了大量的施工設計經驗,對于巖土變化中支護結構的受力情況也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對支護結構受力情況的探索為支護技術及理論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不斷補充和完善著支護結構理論體系。但巖土深基坑支護是一件非常復雜的工程,我們在此取得的經驗成果尚不足以滿足工程實踐的復雜需要,甚至國家對于深基坑支護設計方面尚未出臺統一的行業規范,依然采用傳統的朗肯、庫倫理論來計算土方壓力情況,以“等值梁法”確定支護樁結構,運用這些過時的理論及方法所計算出來的結果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偏差,不能與深基坑支護結構的實際受力情況相匹配,最終對支護結構的強度及穩定性造成不可逆轉的惡劣影響。目前,動態設計理論作為一種全新的設計體系顯示出了極大的優勢,因此在以后的深基坑支護設計中,要逐漸摒棄基于結構載荷的傳統設計理念,建立起動態設計體系,并充分結合施工監測手段,實現對信息的實時反饋。
2.2注重變形觀測、注意及時補救
變形觀測的具體內容有:周邊建筑觀測、邊坡變形觀測、地下管道觀測。通過觀測獲得的數據,能夠及時對土方挖掘及支護設計情況展開分析,并對發現的偏差進行及早調整。通過變形觀測,可以準確把握土方挖掘造成的土體沉降等情況。若施工中發覺設計方面的偏差,應該對后續施工的設計參數進行適當調整,以達到補救目的,對于已施工部位出現的偏差,要妥善制定補救和控制方案。變形觀測要做到及時、準確,要嚴格依照既定的方案進行觀測,以保證測量數據的準確、有效。若觀測發現大范圍的變形或滑動,要立即展開分析,并制定有效的加固和補救方案,防止再次出現變形或滑動。
2.3對深基坑支護進行全程控制,保證施工質量
提高深基坑支護施工質量的關鍵就是加強過程控制,嚴格依照設計方案施工,全面保障工程質量。首先,施工前要對施工現場的地質情況、周邊環境進行了解,并事先熟悉施工設計圖紙。其次,施工中要確保地基降水系統處于正常狀態,施工中對于坑基支護的平面位置、樁長、位置、鋼筋網間距等參數不能私自進行變動,任何方案上的變動或更改都要通過專家評審后方能實施。此外,土方挖掘單位與支護單位在施工中要彼此配合,最好能夠做到分段分層開挖與分段分層支護。土方挖掘單位要依照設計方案有序的進行挖掘工作,依據開鑿支撐、先撐后挖、均勻開挖、對稱開挖等原則,減少挖掘工作擾動范圍。基層開挖后不能長期暴露在無支護狀態下,開挖時要避開支護結構,同時避開基地原狀土,要嚴防挖掘之后的土體變形及滑坡,如果挖掘中發現反常狀況,要第一時間暫停挖掘工作,及時分析狀況查明原因,并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3.總結
隨著國內建筑施工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支護結構體系,發展出了多種安全、經濟、成熟的深基坑支護技術,能夠針對不同規格及地質條件的基坑進行科學支護。近年來,深基工程的基坑深度有逐漸加深的趨勢,給基坑支護技術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和要求,因此我們必須不斷總結深基坑支護的技術經驗,妥善解決實際施工中存在的問題,以推動深基坑工程理論建設與工程實踐的齊驅并進。 [科]
【參考文獻】
[1]張許永,郭波鋒.淺談巖土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J].技術與市場,2014(4).
[2]劉瑩.巖土工程深基坑支護存在的問題以及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