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4 18:00: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技能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在技能教學管理中,中專學校要不斷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技能教學管理制度,只有這樣,在管理中才有方向和依據。但制度的建立,必須要切實可行,可操作性要強。如管理人員的職責、教師的職責、實習室各種規章制度、教學質量多元評價體系、技能競賽實施方案、各種競賽獎勵條例等。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筆者所在學校對現行的技能教學管理制度進行全面修訂、補充和完善,并在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各專業系部積極配合,由實訓處具體負責,在全校師生中廣泛開展學習活動。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各種規章制度的內容和內涵,學生們紛紛表示要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服從管理,明確學習目的,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努力學習,更好地完成學業,成為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
2.積極開展教學方法研究
筆者所在學校積極開展技能教學研究,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工作,各專業技能教學中形成了一系列適合本專業的教學方法,如項目教學法、模塊教學法、生產任務法、流水作業法等等。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結合各專業特點和具體教學目標區別,靈活地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如機械專業可以選擇項目教學法和模塊教學法,而服裝專業可以選擇生產任務法和流水作業法。
3.認真進行教學效果考查
對教師實行期中、期末教學檢查。通過檢查,全面、集中、及時地了解和評價階段性教學工作狀況。同時開展學生評教活動,主要對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的教風師德、教學態度、教學內容及方法、教學改革效果等方面進行評價。評教結果作為教師職稱評聘、年度綜合考核、教學評獎的重要依據記入教師教學檔案。學生評教對教師增強工作責任心,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加強教與學的雙向交流,增加學生課堂學習氛圍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為教學管理部門了解教學情況、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提供依據。
4.建立健全獎懲激勵機制
為了提高學校技能教學水平和學生技能考試的中、高級工合格率,筆者學校特別設立了技能教學獎勵基金,對一學年達到指定技能教學目標的專業組及任課教師進行表彰和獎勵,對成績突出的專業組,年終給予表彰。由于獎懲激勵機制的目標明確,措施到位,極大地調動了各專業教師的工作熱情。
1.生產技術管理能力
近年來,中國在實施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戰略,礦山采用的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備更新較快,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因此,學生不但要會查、會用國家及行業標準、規范,掌握基本的礦產開采理論與技術外,還必須具備礦山機械設備選型、電氣自動化設備基本操作與簡單維護能力和經濟學、管理學知識,以利于更好地從事礦山生產技術管理工作,達到安全、高效的目標。
2.設計能力
因為工程技術人員將來要走上領導崗位,要指導全礦井生產技術管理,礦井不可避免要進行技術改造和一些單體工程設計,這就要求學生具備相應的礦井設計或單體工程設計能力。具備設計能力的管理者,才具有對礦井各個生產系統有較深刻的認識,才能更好地組織生產和管理,提高礦井生產的安全可靠性,減少安全事故,達到安全、高效。因此,采礦工程專業人才應該具有較強的設計能力。
二、井巷工程教學改革途徑
1.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按照培養采掘工程一線工程師的定位,通過對甘肅省和其他省(市)煤炭企業調研,深化以“崗位技術能”為目標人才教養模式改革,隨時收集用人單位的意見,動態構建模塊化的課程體系。針對煤炭企業單位培養煤礦采掘工程技術員的目標,與煤炭企業合作,圍繞以“崗位技術能”為目標的人才教養模式,加強訂單培養力度,突出專業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在加強與煤炭企業訂單培養合作的基礎上,拓寬與煤炭行業訂單培養的合作范圍。
2.理論教學改革
以培養一線井巷掘進工程師的崗位技能能力為目標,構建以井巷工程作為支撐的核心課程,進行校企合作、校校聯合共同進行專業課程的開發與建設。
(1)教學內容的改革。按照煤炭企業生產一線工程師的要求進課程標準的制定,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與優化,把專業能力要求標準融入到課程的教學內容中去,以適應采礦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符合企業人才需求,按掘進工藝過程進行講述:①巖石力學物理力學基本性質。使學生掌握巖石的物理力學性質和強度特性,以使學生掌握巖石力學分級方法,為選擇合理支護形式奠定基礎。②巷道斷面設計。在有巖石力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巷道斷面選型和設計,掌握不同使用功能巷道的斷面選擇和斷面設計方法。③巷道定向。使學生掌握巷道定向的方法,要求學生進行相應的儀器操作,會使用相應的儀器進行巷道中、腰線的布設,進行正解定向。④鉆眼爆破。了解鉆眼方法,會進行鑿巖機的操作和維護,使學生具有實際操作能力;會進行打眼操作后,就是裝藥爆破,要了解煤礦炸藥的爆破性能、爆破原理和炮眼布置考慮的因素,結合煤礦安全規程和各工種操作規程進行講述相關的規定、規范,使學生學會查規程、規范。⑤巷道支護。了解臨時支護和永久支護的特點,以及不同支護方法的特點,引導學生對不同類型巷道進行支護選擇和參考相應資料進行支護參數的計算,使學生有目的地參考相應支護的參考書和資料。⑥裝運、巖。掌握裝、運巖方法特點和進行相應的裝運、巖設備的選擇,提高裝、運巖效率。⑦施工組織。使各工種互相協助,消除各工程之間的不均衡現象,充分利用工時提高工作效率,要求學生進行相應的施工組織方案的編制,使學生具備相應的組織管理能力。⑧巖巷掘進的通風與安全。簡單講述通風、防塵、防水和安全檢查知識,以實驗教學和案例教學進行講述,而非單純的理論講述。
(2)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研究。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把課堂設在實驗室、工礦企業,通過實施模擬教學、案例教學、現場教學等方法,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①授課時采用以項目為導向。以項目為導向進行啟發式教學,讓每一次課解決一個或一個項目中的子問題,讓學生在項目中學習,引導學生解決生產實際問題能力。②教學過程重難點的取舍。對于教材中容易懂的內容,讓學生自學,對重點、難點內容進行加強,同時補充新的內容或課外知識。③教學中合理利用多媒體。利用多媒體教學直觀、生動、形象的特點,把用文字敘述不清的內容采用圖片或視頻演示向學生展示,強化了學生的理解與記憶。④“教、學、做”為一體化。把理論知識融入于實踐教學中,實現“教、學、做”為一體,不再是生硬的理論教學,把課堂設在實驗室、有條件設在煤礦現場,以工程案例化的教學方法教學,最后讓學生按照已有的知識體系和工程資料進行相應的工程設計和規程、措施的編制,突出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實踐課教學改革
根據“以崗位技能”為核心的人才培養目標,進一步加強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①校內實踐教學基地主要利用實驗示范中心平臺,擴大實驗(實訓)室開放力度,提高實驗(實訓)室綜合利用率,將課程的理論教學部分搬到實驗(實訓)室中進行示例模擬實訓教學,如鉆眼操作、鉆眼設備維修與維護、炮眼布置與總裝藥連線等在實驗室中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②與煤礦企業加強合作,建立穩定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學生可以到煤礦企業進行相應崗位進行實習、實訓,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還可與煤礦企業合作辦學,利用煤礦企業的資源和設備,既可節約實習經費,也可增強學生的生產實踐能力。③加強煤礦相關技術文件編制實訓。以巷道斷面設計和掘進作業規程編制來代替課后作業的方式進行延展教學。通過巷道斷面設計的實訓,引導學生掌握巷道斷面的選擇和正確進行斷面設計,將來學生到煤礦企業中就可進行巷道、硐室斷面設計。通過進行掘進作業規程的編制,這樣學生畢業后會進行相應掘進作業規程的編制,既鞏固了巷道施工的基本知識,又可使學生以“一線工程師”的角色查規定、規范、標準,使學生養成使用規定、規范、標準的習慣,更早地將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
4.師資隊伍建設
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最好選取具有雙師素質的教師擔任本課程的教學,這樣不但有豐富理論知識,還具備豐富的現場實踐經驗。如果沒有雙師素質教師,可以采用以下兩條途徑解決:一是本課程專任教師到礦山企業、科研部門進行鍛煉,掌握煤礦生產技術管理;二是聘請礦山企業、科研部門高技能人才到校兼職授課,以彌補專業老師缺少相應的現場生產技術管理經驗。5.創新能力培養。當前,隨著煤礦的開采,開采深度越來越深,礦山開采條件越來越復雜。巷道掘進技術、支護技術和其他科學技術不斷發展,要求學生根據礦井開采技術條件,合理利用科技成果解決實際的工程技術問題。因此,采礦工程專業掘進技術管理人才應該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才能更好地解決實際工程問題。[5]
三、改革成效
1.通過對以崗位技能為目標在井巷工程教學進行改革,形成一套理論與實踐教學相融合的立體化教學模式,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培養具有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煤礦行業生產建設急需的實用型、創造型人才。
2.能夠全面提高學生職業素質,培養學生的誠信品質、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遵紀守法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畢業生社會認可程度進一步提高,還可以為其他工科專業新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
3.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通過以完成相應專業技術文件為支撐,為企業培養具有一定專業知識,過硬專業技能的一線工程技術人員,減少企業對員工的培養周期,使學生能有發展,能更快地為企業作貢獻。
我國高等院校每班學生數標準為30人,但是在實際教學組織中,每班學生數目甚至達到四五十人,班級學生數較多。而服務技能課程又不同于其他理論課程,實踐性較強,如果學生數量過多,就會加大教師上課時對學生實踐操作進行個別指導的工作量,降低教學效果,影響教學進度,以至于完不成教學任務。加之學生之間個體差異,在接受能力和技能水平方面有先有后,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能顧及平均水平,容易忽略兩頭的學生,致使后進學生“吃不了”,優秀學生又“吃不飽”,影響教學效果,甚至造成課堂秩序混亂。通過實行“導生制”教學模式,由“導生”來指導培訓技能操作上落后的學生,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問題,為其排憂解難,教師騰出更多的時間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具體指導,真正能兼顧全體學生,因材施教,以人為本,有效提高服務技能課程的教學效果。
“導生制”在服務技能教學中的實施過程
“導生制”在服務技能課程中的實施可以按照“選拔導生培訓導生劃分課題,布置任務,提出具體要求課堂實施效果反饋總體評價”這六個步驟依次進行。
1選拔導生。選拔導生是導生制實施第一步,是關鍵步驟,原則是力求“寧缺毋濫”。教師要選拔出“上進心強、動手能力強、表達能力強”,并且為人熱情,樂于助人的學生作為導生,選拔的方式可以采用測試或者以競賽的形式,結合學生上課時的綜合表現,以及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最終決定導生人選。
2培訓導生。選拔出導生之后,要對導生進行培訓,才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正式實施導生制。導生的培訓工作要根據教學進度有計劃地進行,要適當超前、深入進行。同時,由于導生本身也是學生,課業任務也比較繁重,教師可以利用課前和課余時間對導生進行培訓。對導生培訓的主要目的是讓導生清楚自己的職責,是做老師的助手,協助老師教學任務,作為導生是很榮耀的一件事情,是對自己的實踐能力的鍛煉。導生培訓的主要內容,是教師把每一堂課的教學內容提前教授給他們,使導生事先掌握操作要領,并明確重點,難點,以便在課堂教學中有效指導本組同學。
3劃分課題,布置任務,提出具體要求。根據服務技能課程的內容,目前各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客房服務技能和餐飲服務技能。以餐飲服務技能課程為例,其內容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基本服務操作規范,包括、托盤、斟酒、餐巾折花、擺臺、上菜、分菜等;一類是情景模擬服務操作,包括迎賓、點菜、傳菜、酒水服務、結賬、席間服務、中餐宴會服務等,每次實習都有具體要求,有明確的內容、目標、重點、難點。
4課堂實施。教師以導生為中心對全班同學進行分組,一般為4-6人一組,同時考慮各組組員中學生技能水平以及男女同學比例,保證各組間水平層次差異不大。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依據服務技能課程教學的目標來實施訓練,對主要教學內容面向全班同學主講或演示,向全體學生明確操作的重點、難點。之后導生作為教師的助手,要對本組同學的情況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夠認真地加以指導,協助教師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而教師要對整個課堂進行宏觀調控,對學生中產生的共性問題或導生解決不了的問題予以解答和示范。同時,對于導生而言,其對服務技能基本操作或教材內容已經很熟悉,所以教師可以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指導他們自主學習更加深入的內容。要加強導生的責任感,要求他們更多學習,提前學習,真正成為教師教學中的助手。導生也可以負起召集人和組織者的作用,選擇課題,在老師的指導下,整合學習內容,參加服務技能比賽。
5效果反饋。每次服務技能課程結束后,導生負責把每組的情況進行總結,把本組同學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特別是導生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匯總,形成文字材料匯報給老師,以便老師能把握全班同學的學習狀況,跟蹤學生學習效果,對下一步的教學內容和策略進行合理優化。
6總結評價。在實施導生制過程中,要定期對導生工作進行檢驗評價,可以每學期進行一次評比,評選出優秀導生和服務操作能手。對導生進行檢驗評價的依據,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1)組員學生評價。組員學生對導生日常工作表現有著直接的了解。可以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向組員發出問卷,主要就導生的工作能力、對組員的關心程度、總體工作素質、在組員中的影響等方面展開調查。對于具體評價內容可以設定相應分值,匯總出每位導生的最終平均得分情況。根據每位導生的平均得分值,評出候選優秀導生。
(2)導生自評。導生每學期要對自身的工作做出總結,并對照導生工作規范和條例,根據自身工作效果,給自己打分。
(3)教師考評。主講教師根據導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對導生進行總體評價,給出具體分數。最終,教師根據以上三個方面的結果進行匯總,評選出學期優秀導生,可適當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以示對導生工作的充分肯定,同時也調動了導生的工作積極性。
“導生制”在實施過程中應注意關鍵問題
1教師要注意角色轉變,切實發揮主導作用。在實施“導生制”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避免“放鴨式”教學的弊端,讓學生的積極性、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同時,教師要注意自身角色的轉變,充分發揮在教學中的導向作用,給導生以正確合理的指導,同時要兼顧全體同學的情緒,成為學生的學習伙伴。
關鍵詞:實驗多媒體 ;非智力因素技能; 創造
中圖分類號:G633.8
國家的發展依靠人才素質的提高,而人才素質的提高依靠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實施素質教育是新世紀提高國民素質,培養有用人才的戰略舉措,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主攻方向。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學科教學,而不同的學科都具有不同的知識體系和特點。素質教育應結合各學科的知識體系和特點進行。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通過實驗和多媒體課件的有機結合,不僅有助于化學知識的掌握,實驗技能的培養,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使學生在全面發展方面得到有益的啟發。
觀察是人們有效地探索世界、認識事物的一種極為重要的心理素質,是人們順利掌握知識完成某種活動的基本能力。觀察既有生動形象的圖片觀察,也有直觀有趣的動手演示觀察。多媒體已經成為當今教學領域的常用手段,它以文字、實物、圖像、聲音等多種途徑向學生傳遞信息,以生動直觀的形象,幫助學生建立起概念與表象之間的聯系,建立起各種感覺器官之間的聯系,使課堂教學更加多樣性,生動性,實效性,先進性,并給課堂教學平添了一股時代氣息,極大地豐富了教師教學的表現手法和形式。
我在一次多媒體教學觀摩課上,屏幕上化學反應被制作成漸變動畫放映直觀呈現的那一刻,教室里頓時靜下來,清楚的微觀分子結構一下子讓同學們折服,多媒體教學成了我必須的教學手段。
為了采取“先進的教學手段”,使學生更加興趣盎然,我從背景、聲音、動畫到技巧,藝術效果等方面出發,制作了《化學——人類進步的關鍵》、《化學平衡》、《有機化學鍵的斷裂重新組合》、《硫酸的工業生產流程》等課件,使得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枯燥的問題趣味化,靜止的問題動態化,繁雜的問題簡單化,課件給我的課堂增添了活力,也給我帶來了榮譽。
隨著過度使用和依賴課件,課堂教學效果卻越來越不明顯,學生們逐漸喪失了興趣。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和探索,我意識到:“多媒體再好,也只是個工具,他無法替代人的情感和智慧。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核心特征是“輔助”,即輔助教師,而不是取代教師。”
“告訴我,我會忘記;做給我看,我會記得;讓我親自做,我才懂得。”實驗是化學的基礎,是學生學習化學最有效途徑。教學目標包括三個維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化學實驗是落實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最有效的方法。“從實驗中學習化學”,是化學實驗教學的立足點,重視每一位學生的親自參與性,在實驗方案設計實施上,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合作性和創新性是我追求的目標。而這些,單純地依靠課件是根本無法實現的。實驗在化學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化學教學本身并不只是傳授給學生一些初步的化學概念和規律,而是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學手段,全面提高學生的智能,使他們能夠掌握和運用一些化學原理和實驗手段,學會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學會辯證而客觀地認識世界,從而在將來能夠獨立地、有創造性地進一步深入學習和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我在講氨的性質做氨的噴泉實驗時,為了探究引發噴泉原理及實驗成功關鍵,事先準備了如下幾組實驗:
(一)燒瓶干燥膠頭滴管預先吸入水;
(二)燒瓶干燥膠頭滴管預先吸入酸溶液;
(三)燒瓶干燥不用滴管燒瓶底部加熱毛巾;
(四)燒瓶不干燥膠頭預先吸入水;
(五)燒瓶不干燥膠頭滴管預先吸入酸溶液。
讓十名學生到前面來依次分別做這五個實驗,然后讓同學們共同討論:在實驗室條件下噴泉實驗基本原理和成功關鍵,選用哪些組實驗較合適?為什么?在經過討論和爭論之后,同學們得出共同的結論:選用前三組適合,實驗基本原理:使容器內外產生較大壓強差;成功關鍵是:盛氣體的燒瓶必須干燥不漏氣且充滿氣體。最后,將制作的化學反應課件再進行重復或慢速播放,從而不僅使學生們牢固地掌握了噴泉實驗,而且也使學生們學會了化學實驗和多媒體有效結合的方法。
運用化學實驗,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夠較好地發展學生的智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揚化學實驗之長而避多媒體之短。在課堂教學中,我以實驗為主,中間只利用課件把反應錄像或局部特寫,做多次重復或慢速播放。這樣長短結合,簡單明了,揮灑自如的教學方式,深受學生的歡迎,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在中學化學教學中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從課堂講授到多媒體和化學實驗等一系列過程,我始終都貫徹穿插對非智力因素動機、情感、興趣、意志、信心等的重視和培養,使之為化學課堂教學服務,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以人為核心,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圍繞教學目標的實現,適時合理地選取,揚長避短才是做好高中教學的關鍵。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以是否有助于實現教學目的為使用實驗、多媒體課件的依據,做到實驗和多媒體等方面的有機結合,掌握課堂教學的主動權,始終做高中化學教學的掌拓者。
教育學生、服務學生,做高中化學教學的主人。是我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所始終堅持不懈的教學理念。
參考文獻:
高中化學教學論文:新課標人教版《化學1必修》有感
高中化學教學論文:新課標下化學教學中學生品質的培養
高中化學教學論文:學者型化學老師的素養
高中化學教學論文:化學實驗素質教育形式
高中化學教學論文:優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質量
高中化學教學論文:運用電教手段強化化學教學
論文關鍵詞:詞匯,閱讀理解,猜詞策略
在英語教學中,閱讀策略被認為是能夠直接有助于英語技能提高的學習策略之一。英語研究者和英語教學專家們至今對它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目前為止,人們普遍接受的概念是:“閱讀策略是閱讀者有目的、有意識用來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問題的過程。”(Prichard,1980:283)
閱讀的速度和效率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正確猜測生詞的詞義。因此,在閱讀中必須掌握一定的猜詞策略、排除語言障礙方能提高閱讀能力。本文以2010年全國高考卷為例,對常見的“猜詞”策略作一概述,以期助大家一臂之力。
一 語境猜詞策略 根據上下文來推測詞義的策略,被稱為語境猜詞策略。每個人都對本族語具有語境語意的能力,我們平時看書、看報時很少使用詞典照樣學到許多新詞中學英語教學論文,就靠這種能力,本族語既然可以根據語境,外語也不應該例外。以下是五種在閱讀中可能會遇到的語境線索。
1 定義 句中常有is, means, is called, refer to等標志詞。
例如:The2012 London Olympics had enough problems to worry about, but one more has justbeen added-a communications blackout caused by solar storms.(上海)
根據causedby solar storms 以及下文可知communications blackout 意為由太陽風暴引起的the collapse of broadcasting systems.
有時候,對于生詞的定義常用標點符號分開。這些常用的標點符號有逗號、破折號、括號、冒號等。
2 舉例 根據句中列舉的例子來猜測生詞的意思。
例如:Shesmiled. It was a nice smile-warm and reassuring-and I
returnedher gift by smiling back.(浙江)
句中沒有直接告訴讀者her gift指什么,但讀者至少可以通過它后面的短語by smiling back推斷出her gift指her smile.
3 根據生詞后的同位語或定語從句來判斷。
例如:Afterdinner we watched a tape on Baccarat, where we will visit tomorrow.(全國)
根據生詞“Baccarat”后跟的非限定性定語從句,我們不難推測出“Baccarat”是一個地方,再結合上下文,可以判斷該詞指town.
4 利用上下文的對比或并列來判斷。
例如:Eventhough science can tell us that some of our traditional beliefs don’t holdwater, there is still a lot of truth in the old wives’ tales.(陜西)
根據eventhough可知兩個分句為對比關系,再由第二分句中的truth可以得知hold water意為to be believable.
5 利用上下文的因果關系猜詞。這些因果關系有時是“顯性”的(有because, so, so that 等因果關系詞),有時是隱性的。
例如:Monkey-poxmay be the wake-up call, researchers believe infected animals may infect theirowners.(全國)
根據“研究人員相信被傳染的動物會傳染它們的主人”不難推測出the wake-up call意為a clear warning.
二 構詞法猜詞策略 構詞法是英語單詞的構成規律,常見的有綴合法、合成法和轉化法。
1 綴合法 由一個詞根加前綴或后綴構成的方法,叫綴合法。由綴合法形成的詞,成為派生詞。大多數前綴不改變詞根的詞性而僅僅對詞根的意義加以修飾或限制,英語的后綴具有較強的語法作用,常使原詞改變詞性。
一般來說,學生可以通過一定的詞綴來確定詞性,如-er, -ion, -ment, -ty, -th 等為名詞性后綴;-able,-al等為形容詞詞性后綴;-ate,-en,-ize等為動詞詞性后綴;-ly為副詞詞性后綴;dis-,il-,im-,non-,un-為否定詞前綴等等。
2 合成法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由詞素構成的詞,成為復合詞。
如class+room=classroom, war +ship=warship
3 轉化法 是指詞類的互相轉化中學英語教學論文,如英語的動詞可以轉化為名詞,名詞轉化為動詞,形容詞或副詞轉化為動詞等,但是詞性不變。
如watern.-water v., clear adj -clear v.
三 視覺猜測詞義
除了閱讀教學外,視聽教學也是一種好選擇,相對而言,視聽教學不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課堂氣氛,還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即學生可以借助視覺感官來猜測詞義。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圖片是培養學生猜詞能力的有效途徑。如牛津高中英語SBIIpage26,通過圖畫,學生可以輕松理解waterproof parka等詞的意思。
四 利用音譯法猜詞意
閱讀短文中出現最多最密集的詞匯是人名、地名、動植物名、建筑名以及山脈、河流、島嶼、海洋等專有名詞。對這類詞,還有漢語中的外來詞,如“logic”(邏輯)、“poker”(撲克)等,常可通過音譯來解決。當然,更多的詞,甚至不需要音譯中學英語教學論文,只要明白是人名、地名,并能理出之間的關系即可。
以上主要談了英語閱讀技能之一,即生詞意思的推斷策略。毋庸置疑,掌握這一技能可以大大提高讀者的閱讀水平,但這并不意味著掌握詞匯不重要。恰恰相反,詞匯量是中國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瓶頸”,生詞過多將進一步影響閱讀理解的效率,尤其是在閱讀的出、中級階段。所以,對英語學習者來說,閱讀技能不容忽視,但還需通過大量閱讀或其他手段盡可能地擴大詞匯量。
參考文獻:
[1]Pritchard,R, The Effects of Cultural Schemata on Reading Processing Strategies. ReadingResearch Quarterly [J].1990.25,273-295.
[2]葉力.新教材環境下的高中英語閱讀策略培訓[J].外語教學.2007(15).
[3]任俊蓮.英語閱讀理解中幾種猜詞法[J].菏澤醫專學報.2000(3).
[4]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5]胡鄭輝.英語學習策略.廈門大學出版社.
[6]李輝.淺析如何在英語閱讀中運用猜詞策略[J].職教與成教.
[7]李群偉.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猜詞能力[J].文科教學探索.
[8]2010年全國高考卷.
Take the 2010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s an example toanalyze the word-guessing strategy
論文關鍵詞:合作學習,本土化,問題,對策
一、引言
合作學習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國的古典教育名著《學記》中“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倡導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要互相切磋,彼此交流學習經驗,以增加學習的效率。自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我國也出現了合作學習的研究與實驗,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合作學習在國外已有著幾十年研究與實踐的歷史,在我國仍停留在理論層面。目前,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新課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已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中小學的課堂上。在多次到基層聽課觀察之后,筆者發現,有些教師雖然經過了相應的培訓教育教學論文,對“合作學習”這一學習方式仍然理解不透徹,研究不深入,使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存在為合作而合作的傾向。那么能否有效地在我國實施合作學習,便成了每一位關注合作學習的教師和研究者要面對的問題。筆者通過分析國內教師運用合作學習的問題,試圖提出合作學習本土化問題的對策。
二、問題
合作學習理論的產生,出于對傳統教學組織形式改革和提高教育質量的需要。我國的合作學習理論主要是對國外相對成熟理論的引進和借鑒,在運用合作學習時常常以課堂教學為主,以知識建構為主,以通過各種測試為主。這便造成了無論是實現學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協調發展,還是促進學生主體性品質的培養,都是通過課堂教學改革以期達到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而忽略了合作學習在課堂外的延展和作用。
對于合作學習目標意義的定位,我國的合作學習研究者非常關注合作學習在發展學生主體性及培養學生社會適應性方面的重要性。對這一問題的論述,主要是以一定的哲學理論為基礎的闡述。雖然這種闡述,也是建立在對課堂實踐長期觀察的基礎上,但就總體而言,少有實證性數據的論證。導致一線教師在采用合作學習模式的過程中出現問題或困惑時,無法找到有力的實效證據來支持自己繼續運用合作學習的決心,半途而廢的情況屢屢發生。
我國的合作學習,雖然也有大量一線教師關于如何開展合作活動的程序性思考,但形成模式化步驟的少之又少。在我國的合作學習研究者看來,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即用“對象性活動”的尺度來審視學生的合作學習活動;將合作學習建立在獨立學習的基礎上,讓學生獨立面對困惑;合作學習過程是學生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過程;主張通過活動和交往,促進學生知識的建構和主體性發展;重視學生主體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交往過程的發生,在合作過程中教育教學論文,通過學生思維的沖突和碰撞,實現主體意義世界的建構[1]。這些策略,只是從理論層面指導著教師合作學習的課堂組織。具體方法策略的缺失,使得國內教師們只能生搬硬套國外的模式,而沒有充分考慮到國內教學背景、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對象的差異。以至于我們常常可以在合作學習的課堂上看到,由于教師對于合作學習的理解有偏差,不能真正領會合作學習的意義,在組織合作學習的時候產生很多問題。
在教學組織形式上,我國強調將集體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和個別輔導相結合,集體教學仍然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在小組建構上,教師們傾向于以學習任務為導向,確定分組原則。對于學科內容的學習,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壓力下不愿花費大量的教學時間,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學習教學內容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能力,相反更強調學生對系統知識的掌握。知識任務,仍然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取向。因此,在我國的合作學習課堂上,教師們更關注的是教學的實效性問題。
我國合作學習的課堂實施,教師主要關注的是如何通過合作學習,實現學生之間的相互影響,以此來促進學生知識的掌握和主體性的發展。雖然認識到培養學生合作技能的重要性,但在課堂教學的具體實施中,由于繁重的教學壓力,教師們很少拿出專門的時間進行合作技能的訓練,更談不上開設專門的合作技能課程。有的教師也試圖對學生進行合作技能的培養,將國外合作技能訓練的方法直接運用于自己的課堂,為小組中每個學生安排固定的角色教育教學論文,卻發現:這種嘗試不僅沒能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反而使自己的課堂合作流于形式。由此可見,在我國的合作學習課堂實施中,對于學生規則意識和合作能力的培養還是比較欠缺的。
三、對策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盲目的套用國外經驗便會產生一系列問題,認識到這些,才能基于我國的背景,建構和完善本土化的合作學習理論與實踐。筆者將從研究者和一線教師的角度提出合作學習本土化中問題的對策。
1.對合作學習本土化研究者
教學理論有著很強的文化制約性,作為教學認識活動主體的教學理論家一開始就處于既定的文化環境之中,在國外合作學習理論中的前提性條件,在我國卻不一定適用;而在我國被認為是順理成章的因素卻又沒有得到相應的關注[2]。因此,我國的合作學習研究也必然要在更大的文化情境中把握住基本方向后,才能在具體的實施情境中有進一步研究的必要。
作為合作學習本土化研究者,應該認識到影響合作學習實施的因素是動態的。例如:學校教學規劃的中斷對于教師而言就很難按計劃組織合作學習,同樣也會影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學習。所以,要在一個整體的背景中去認識并分析合作學習,它在不同的理論背景下,在不同的教學情境中、在不同的教師理念中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同時,影響合作學習的因素是多維的。教師自身的教育理念、做教師前的教育經歷、特定的文化背景以及他們受教育的方式都會影響到他們怎樣教學生;性別、宗教信仰與文化等因素也是影響教師與學生發展的諸多因素[3]。學校的文化氛圍、學校領導的支持、整體的文化背景、學生離開學校后合作品質的延續也是應該被關注的問題。因此,不僅是從理論的角度闡述合作學習的內涵,更應該讓教師在一個動態、多維的情境中了解并理解合作學習。
2.對組織課堂合作學習的一線教師
合作學習理論的倡導者認為,教育教學活動不僅是一種個體活動,更是一種團隊活動,強調師生合作和互動,教學相長,形成學習共同體教育教學論文,相互交流,共同發展[4]。當今的課堂,教師和學生的地位和角色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教師和學生都是教學活動中能動的角色和要素,共同介入對課程知識的探索和體驗之中。
因此,教師首先要有正確的學生觀,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學生,創造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設自主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與人的交往中能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情感體驗,充分發揮能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
在合作學習內容的選擇上要注意結合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教學外在環境的限制。在教學中,并非所有內容都適合運用合作學習,也不是每節課都固定采用合作學習的某一方法,而是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將傳統教學形式與合作學習形式交叉進行,靈活運用,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長,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教學中要逐步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和技巧。學習需要講合作,生活更需要講合作,教師的任務不只是教會學生知識,與此同時,要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和合作的技能。所以有步驟、有計劃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在備課時要考慮到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思想上的變化,有針對性地安排一系列教學活動。有一小部分學生習慣了原有的教學形式,即“教師講授,個人學習”。所以在合作初期,存在種種的誤解和不適是正常的教育教學論文,教師應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多種評價方法相結合。在評價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在不同的階段對自己小組的合作狀況進行評價,這樣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團體意識和人際調節的能力。小組評價時,應方法多樣,要將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最后總結有益的經驗進行小組間交流,同時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找出相關的原因,從而明確發展的目標和方向。這樣做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對自己和小組的行為進行反思,與教師期望的目標進行比較,進而修正自己的行為,從自發向自覺發展。所以這一環節是非常重要,不可忽視的。
合作學習教學對任課教師的要求較高,教師要有很強的組織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在課程設計上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做好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啟發者、引導者和組織者。雖然這無形中增加了教師教學的難度,卻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四、結束語
合作學習理論在中國的發展并適應教學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相信經過廣大教育理論研究者和一線教師的不懈努力,合作學習本土化理論的構建將碩果累累。
[參考文獻]
[1]周林.主體合作學習:教學影響方式的結構性改變[Z]. 全國主體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第八屆年會四川研究成果集,2005.
[2][3]劉玉靜.合作學習的倫理審思[C]. 山東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
[4]石佳.大學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0.
論文關鍵詞:也思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最近這幾年才出現的新名詞,其實在出現之前教師對自己的教學也有過反省,只不過沒有現在這樣有針對性,這樣有目的性罷了。在素質教育全面鋪開的今天,追求完美而高效的課堂是每一個教育工作的歷史使命,而我們的每一堂課幾乎都是不完美的,教學反思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顯得越發重要了。在教學中通過對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課堂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審視可以發現在我們的課堂中確實存在著許多的誤區和不足之處,在課前或課后對這些問題進行反思總結,避免下一次的錯誤。通過這樣的反思,教師能夠對自己的教育觀念進行客觀的、理性的認識、判斷、評價,進行有效的調節,并最終形成教師個人化的、獨特的、帶有新質特點的教育觀念。可究竟怎樣反思,反思什么的呢?
首先教師要對對教學反思有明晰而正確的認識,了解教學反思的作用,才能真正接受反思,從而激發起反思的內在動力,進而產生具體的反思行為。教師只有以自己教學實踐中所出現的問題為前提,反思才有力量和效果。反思意識強的教師會經常發現自己教學中的問題,通過不斷地解決問題,使自己不斷完善。在長期的反思實踐過程中,自己的反思習慣也就會慢慢養成。 其次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和總結。反思總結的形式可以是日志、敘事和教學案例,也可以是札記、體會和教學后記等。可以把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讓自己困惑不解的問題寫出來,也可以針對教學中的某一閃光點或某一失誤進行總結。這些都屬于教學反思。通過反思,提高對自身教學能力的認識,找出自己在某些問題上的缺陷和自己在哪些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識上存在的不足,促使自己不斷加強學習教育教學論文,從而達到促進自己向專業化、學者型教師發展的目的。尤其要注意的是教學反思的時效性,即總結反思要及時。教學實踐剛完成,此時教學感受最深刻、最清晰,成功在哪里、失敗在何處最有體會,此時進行總結和反思為最佳。否則,時間一久,真情實感就淡化了。
下面就如何從課堂的不同角度進行反思談一點個人的體會和感受。
1、教學目的、目標的反思。在教學.過程中,從教學目的著眼的主體看,教學目的是對教師要教什么的說明,著眼于教師的教;是以教師為主體進行描述的,是對教師的活動的一種期望,但其結果是否符合這種愿望,卻難以預料和檢測。教學目標則著眼學生學習的結果,是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描述;是對學生學習行為結果的一種規定,是學生必須達到的要求,它不僅對教師實用,對學生也是必要的、適用的。 所以在教學反思中,首要的是反思“教”與“學”的 雙邊關系是否融洽,是否達到了各自的目的雜志網。
2、教學方法的反思。 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層次的教學對象在課堂上采取的方法都是不一樣的。曾經聽過一個教師的公開課,整個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完全處在被動的學習狀態。課后教師發出了這樣的感嘆:與我以前用的方法一樣啊!為什么區別這么大!在傳統的教學中經驗是教師教學的一大法寶,但是隨著教育體制的發展,對于過去的一些教學方式、方法到現在的學生課堂中使用,會有一些教師發現完全沒有了效果,過去的法寶到現在卻沒有了用處。這使得一部分教師對于教學的技能和教學方法產生不理解,并且無技可施,造成教學效果顯著下降,學生對老師也有著不好的評論與態度,這些都直接影響了我們的教育質量。因此教師的教學技能與教學方法的變通,成為面對不同時期,特別是所處家庭、社會、經濟環境完全不同的新時代學生,如何變通教學方式方法,使學生,也同時使教師不斷的適應運動變化著的社會環境,是教育中值得探討的一個問題。
3、課堂教學管理的反思。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戰場,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用有效而適宜的方法約束學生的行為,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保持課堂良好的教學秩序。教師要高瞻遠矚,對于學生在課堂上的言行舉止要作出及時準確的判斷,并采取快捷有效的方式處置,且采取的方式既不能給學生太大的壓力,又不妨礙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最好更能增加是師生間的交流與溝通,以平等的態度對待一切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課堂是師生共同進行的、充滿溫暖、師生之間彼此熟悉、相互接納、安全輕松的學習場所。因此,教師課堂的管理應是引導、對話與活動,教師對學生的行為首先應該是理解和尊重。 現實中往往會出現因溝通協調不夠,處置方法不恰當,造成教師課堂教學積極性大幅度降低,甚至中途停止的現象,無法完成當堂課的即定目標,直接影響教學的進展和效果教育教學論文,同時也造成師生關系緊張,長期下去教學質量大打折扣。
4、學生學習指導技能的反思。在課余常聽老師們抱怨,“這個班的學生太笨了”“這么簡單的題都做不起,孺子不可教也”,可是我們有沒有認真的去反省:該怎樣指導他們學習?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新的學習方式強調,要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但這并不表示教師在學習過程中無所作為。在處理教學中的“教”與學生的“學”這兩者關系時,新的教學理念固然重要,但“指導”的技能也是致關重要的。比如,在以知識傳遞為主的時候,教師對學生的指導主要是圍繞聽課、記憶、遷移、背誦、演練等接受型活動而新課程則強調了學習的探究性,教師對學生需要進行問題發現的指導、問題解決的指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則需要個別指導、小組指導等。在指導的過程中,教師還要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一個平等、自由、快樂的課堂環境,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提供空間。
在實際教學中每次講完課后,我都認真的從不同的角度反思這堂課的得與失,不僅可以促使我們克服教學工作中的不足,有助于防止某些失誤的再次出現,同時根據課堂上反映出來的問題,采取“對癥下藥”,能迅速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自我反思有助于改造和提升教師的教學技能可課堂藝術。只有經過反思,使原始的經驗不斷地處于被審視、被修正、被強化、被否定的思維加工中,才能去粗存精,去偽存真,這樣經驗才會得到提煉、得到升華,從而有效的發揮反思的作用,使教師的專業技能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