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17 19:40: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新教師自我介紹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又到了開學季,很多新教師上崗教學,在第一次面對學生,怎么自我介紹呢?小編為大家帶來高一新教師自我介紹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同學們,你們好。首先,向你們表示祝賀,你們經過三年初中刻苦的學習,進入了夷陵中學,這是宜昌最好的高中,沒有之一,就是最好的。再次向你們表示祝賀。
我姓鄭,大家以后叫我鄭老師.我教生物,以后的日子里,我們將一起體驗生物奇妙而多彩的世界。各種生物大分子,以細胞為基本單位,以碳鏈為骨架,演繹著或簡約、或繁復的生命之歌。
輻射開去,世間萬物,生生不息,發生、發展、以及消亡,都是生物的規律,都是我們學習、研究的對象。我們要在生物的學習中,認識它們,并應用這些規律。生物的學習,很多地方是對生命的感悟和理解,而對待生命而言,我們應該愛護生命、珍惜生命。在有生之年,讓生命閃耀熠熠的光輝。
生物的學習,要有科學的方法: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在這里,你會走進組成人體的最小單元——細胞,從微觀中看生命的真諦;在這里,你也會放眼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生物圈,從宏觀上領略生命的壯麗。學習生物的動力來源于我們自身對生命的探索,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親近。因此,培養自己對生物學習的興趣,對學好生物學科,提高成績有很大的幫助。
二、樹立信心
大家都是夷陵中學的學子,是從中考中一路披荊斬棘沖過來的猛將好漢與巾幗須眉,對于高中課程的學習,都要充滿信心。也許你會發現初中的一些學習方法在現在不再那么有效了,也許你會感覺初中輕松過關,高中卻有些累人,有些吃力了。這個時候,要拿出努力拼搏的干勁兒,相信即使再大的困難,都能夠解決。對待生活中的任何阻礙,都要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有困難?不要緊!我們一起克服它!我希望同學們用你們青春而活躍的心,拿出你們的激情,斗志昂揚的投入到高中的新生活當中!
三、走出兩個誤區:寄希望于背誦和完全拋棄背誦
初中生物知識較為基礎,若知識為了考試背誦一下也許能夠應付過去,但是高中生物的學習方法與初中學習方法大有不同,高中生物更多的是需要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甚至能夠運用。因此,綜合這兩點,讓理解與背誦相輔相成,才是學好生物的關鍵
四、課堂時間永遠是最寶貴的
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希望同學們記住:“課堂事件永遠是最寶貴的”!俗話說,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由此可見,在40分鐘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必定是精心準備了一天甚至是更久的。這么久的精心準備在40分鐘內完全展現,作為學生的你們一定會有所收獲。大家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如果平時學不好,那么無論復習多少遍,效果依然會不理想,相反,如果平時學好了,即使有些知識點遺忘了,只要一復習,很容易就會撿起來了。所以平時應該把新課學扎實,利用好課堂每一分鐘。上課不聽講做別的事情是課堂大忌,要做到課堂上思維活躍,課后深鉆細研,不論老師講的這個知識點你有沒有預習,聽老師講解一定會有收獲,而錯過了課堂事件,損失最大的只能是你自己。
最后,我想談我的幾點要求。在我的生物課堂上,我對大家提出兩點要求:
1、課前要預習。
每次新課前我會布置預習任務。而預習這個環節一定要落實到位。
2、準備一個生物筆記本。
上課一些重要的補充知識我會要求你們記錄到筆記本上。并且我會不定期的抽查大家的筆記。筆記本不僅僅在復習的時候有用,不僅僅在高考的時候有用,多年之后當你看到滿滿的筆記記錄的是高中三年奮斗的歷程,記錄的是你為了夢想而耕耘的過程,會對這個自己充滿了感動!也具有很好的紀念價值
同學們,我相信,我們不僅僅會成為快樂的師生,更會成為快樂的朋友。如果大家在生活和學習上遇到什么困難,隨時可以找我,我一定盡最大的努力幫助大家,讓我們一起笑著擁抱高中生活,祝愿同學們在夷陵中學開始一個精彩的人生!
關鍵詞:高校;新教師;培訓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每年都會引進一批高學歷的研究生加入教師隊伍。這些新教師專業理論基礎扎實、思維活躍,勇于創新,但是他們面臨著由學生向老師的角色轉變問題,在教學理論與實踐等方面也相對薄弱,這也關系著學校的教學質量。因此,如何設計新教師培訓體系,幫助其盡快完成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變 ,成為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
一、新教師培訓需求分析
培訓需求分析是培訓工作的起點,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進行分析:第一,從任務角度出發,確定新教師培訓內容,新教師培訓應該包括學校概況、師風師德、教學理論、教學實踐技能等多方面內容。第二,從學校角度出發,應該以學校的定位,發展規劃、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學科建設規劃、課程設置等為依據,確定培訓的重點。如果學校定位為教學型高校,那么新教師的培訓中,會以教學技能的培養作為培訓重點;如果定位為教學研究型高校,那么既要培養新教師教學技能,也要兼顧科研能力的培養。第三,從教師個人出發,高校的學科、專業的多樣化決定了大部分新教師來源于非師范院校的畢業生或有專長的專業技術人員,他們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師職業技能培訓,在教學理論、教學技能等方面還相對薄弱;而且從學校到學校,閱歷淺,涉世不深,容易受到外界一些消極因素的影響,甚至產生棄教從商、棄教從政的想法,這也要求從師風師德、職業生涯規劃等方面加強培訓。同時,在設計新教師培訓體系的時候,要注意將學校的發展目標與教師的個人職業發展結合起來,實現共同發展。
二、制定培訓計劃
制定新教師培訓計劃,首先要確定培訓目標,做好教師角色轉變,樹立良好師風師德,扎實學好教學理論,不斷提高教學實踐技能等;接著,確定好培訓內容及培訓時間、培訓者、培訓的地點和設施、培訓的方式等。以7月—12月為培訓周期并分階段進行,以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和新教師本人為培訓主體,以學校概況、師風師德、教學理論、教學技能、科研等為培訓內容,采用專題報告、座談會、觀摩課、評比、導師制、自我培訓等多種形式進行培訓。
三、培訓實施
筆者將新教師培訓周期定為7月-12月,按時間及內容分階段進行以下設計:
(一)校本培訓階段(7月上旬到中旬)
1.校園概況介紹
7月初新教師入職時,可邀請學校領導或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學校情況介紹。一方面,要對學校概況進行介紹,包括發展歷史、辦學理念、發展戰略、校園文化等;另一方面,要對學校教學、科研、人事等相關政策進行解讀,增強新教師的主人翁精神,使他們把個人成長與學校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自覺投身到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去。
2. 召開座談會
召開教師座談會,請新老教師同堂交流。會上,安排教師之間自我介紹,老教師的經驗分享,新教師的疑問與解答等環節,提高教師之間的凝聚力。
3. 職業生涯規劃培訓與指導
新教師在進行角色轉變時,可能對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比較模糊,因此學校在新教師入職之間,可通過報告或其他形式,將教師的職業發展路徑提供給新教師參考,如針對教學能力強,教學水平高的教師,可以建議其走“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的發展路徑;針對教學能力偏弱,但科研水平高,且有志于做研究的教師,可以走“實習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的發展路徑;針對教學科研能力強,管理水平較高,各方面綜合水平較高的教師,可以走“教師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校級領導”的發展路徑。學校可以根據不同教師的個性特點及專長,協助做好教師的職業生涯規劃,制訂個性化的職業發展計劃。
4. 實行導師制
以學科帶頭人、教研室主任、或教學經驗的老教師等為導師,對新教師進行“傳、幫、帶”,即導師向新教師“傳”授教學經驗,“幫”助青年教師站穩講臺,“帶”出青年教師的良好教風,逐步提到其教學能力。
5.開展專題講座
學校可以根據不同內容,有針對性地選擇報告專題,邀請行業專家或有經驗的教師做報告。在師風師德培訓方面,可以做“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正師風、塑師德、鑄師魂”等專題報告;在教學理論培訓方面,可以做“高校教學改革現狀與發展趨勢”、“教學組織與設計”、“教學過程監控與評價”等專題報告;在教學技能方面,可以做“教學信息資源庫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如何站穩講臺”等專題報告。
(二)高等學校教師崗前培訓階段(7月中下旬)
根據國家教委《高等學校教師崗前培訓暫行細則》和《高等學校教師崗前培訓教學指導綱要》規定,凡新補充到高等學校工作的教師都要參加崗前培訓。以廣東省為例,新教師一般在7月中下旬到8月初之間參加省師培中心組織的高校教師崗前培訓,完成《高等教育法規》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高等教育學》 、《高等教育心理學》四門課程共110課時的培訓。崗前培訓以集中授課的形式為主,以考試形式進行考核。通過崗前培訓,使廣大新教師初步掌握高校教育教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提高職業修養和依法從教的自覺性。
(三)新教師備課階段(8月份)
通過前兩階段的校本培訓及師資培訓中心的崗前培訓,新教師們對教學理論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此基礎上進行自我培訓,將教學理論與專業知識結合起來進行備課,研讀教材及教學大綱,分析學情、制作課件等等。在備課過程中,新教師也可以多向導師請教,發揮導師的指導作用。
(四)新教師教學實踐階段(9—12月)
9月份開學,新教師正式站上講臺,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教學實踐提高新教師教學技能,站穩講臺。
1.集體備課
集體備課是以教研室為單位,組織教師開展集體研讀大綱和教材、研討分析、制定教學計劃、分解備課任務、修改審定提綱、反饋教學實踐信息等活動,方便教師之間的資源共享和交流,幫助新教師加深對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學思路。
2.教學觀摩
學校開展優秀教學示范課觀摩,組織新教師旁聽,并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好的教學經驗及教學技能。教學觀摩后,要求新 教師寫教學觀摩記錄,總結主講教師的授課內容和特色, 并進行反思與感悟。
3.新教師公開課評比
學校組成專家組,如督導委員會等,對新教師的公開課進行考核評比,評比指標包括:組織教學內容、運用教學方法的能力;駕馭課堂氣氛能力、引導學生學習的能力;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規范的板書能力等。通過公開課評比,學校即要對新教師各項努力及成果進行肯定,又為以后的改進方向提出意見。
4.將課題研究與教學實踐相結合
學校進行教學能力的培訓時也要注重科研能力的培訓,新教師可以依托老教師的課題,或新申報的課題,以課題研究實驗為平臺,將課題研究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提升教學科研的意識和能力。
5.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
學校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來培訓新教師的教學技能,如引進具有先進設備的微格教學實驗室,采用“微格教學”進行培訓。微格教學為新教師提供一個縮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學練習環境,對日常復雜的課堂教學進行精簡,系統培訓教師教學技能,并能使新教師獲得大量的反饋意見。
四、培訓轉化
培訓轉化是指把在培訓中學到的知識、技能和行為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的過程。培訓成果轉化受轉化氛圍、管理者支持、同事支持、運用所學的機會、技術支持及自我管理技能等因素影響。為了鼓勵新教師將所學的內容積極轉化到實際教學工作中去,首先,要加強制度建設,將培訓制度化、規范化,增加激勵措施及經費支持;接著,要提高思想的重視程度,取得領導重視、同事支持;接著,完善指導教師的配備,如學科帶頭人、教學督導委員會、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等等;再者,為教師搭建展示平臺,把培訓與教師參加各類評比、競賽結合起來,積極創造條件為新教師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再者,完善現代教學設備及教學資源,為培訓轉化提供技術支持;最后,新教師個人也要有將所學教育理論及專業知識運用到實際教學中的主觀意愿及迫切感。通過以上多方面的加強,為培訓轉化提供良好的氛圍,鼓勵新教師積極將所學知識轉化。
五、培訓評估
對培訓效果評估,最有代表性的是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層次評估模型,這一模型將培訓評估的標準分為四個層次。通過對新教師培訓進行評估,我們既可以了解新教師的培訓效果,又可以為培訓管理的改進提供參考。針對不同層次新教師培訓效果評估,可以由不同的主體在不同的時間段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評估:
(一)反應層:指教師對培訓的總體反應及滿意程度, 可以由培訓單位在培訓結束時,采用調查問卷,個別訪談的辦法的方法進行評估。
(二)學習層:指教師對培訓內容的掌握程度,即教師接受培訓后對知識、技能、態度等受訓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可以采用模擬練習與演示、考試、心得報告與文章發表等等方式進行評估,評估時間一般在課程進行或結束時由培訓單位進行評估 。
(三)行為層: 指教師接受培訓后在實際工作中行為的變化, 這一層面的評估可采取行為觀察、訪談法、評課法、績效評估、360度評估等方法進行評估。如由學科負責人、教研室主任、督導等觀察及評價新教師在工作中是否運用了培訓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 ,教師自評也評估的重要依據。對行為層的評估一般是三個月或半年以后進行。
(四)結果層:指教師在培訓后在產、學、研三個方向上的業務改善,結合教學成果、科研成果等指標進行評估,一般是在半年或一兩年后進行評估。
總之,新教師培訓工作是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新教師培訓需求分析、培訓計劃、培訓實施、培訓轉化、培訓評估等幾個階段,逐步構建新教師培訓體系,并不斷加強培訓管理,提高培訓效果,協助新教師盡快完成角色轉變,站穩講臺。
參考文獻:
[1]董克用.人力資源管理概論(第三版)〔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2]候艷芳.我國高等教師入職教育的實證研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8)
[3]唐亞厲.中美高校新教師入職培訓比較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08,(4)
“家長之夜”(parents’ evening),這是我借鑒過來的一個名詞,英國的家長會一般都在晚上召開,用在我們這里很合適,之所以選在晚上,老師們的答案只有一個:不能因為家長會而讓家長上班請假。
活動目標
學前教育三年每年都有家長會,如何讓每年的家長會都能夠有聲有色,其根本在于如何定位每一年家長會的目標,家長們在這一年內的期望等等。這些分析好之后,我們老師接下來要做的才是讓家長會有聲有色!
而定好這個活動的目標首先要做的有兩項工作:
一、明確家長會的作用
家長會是家園共育的主要方式之一,開好家長會,對宣傳園所的辦學理念、贏得家長對園所工作的理解與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而什么是需要放到家長會上來解決的呢?其實家長會短短一兩個小時能解決的問題很少,如果用來單純地解決某些個性的問題顯然是得不償失,家長會的作用無外乎讓家園能夠有一個一致的目標,達成一個共識,在這個共識下園所和家長們共同努力!
二、調查,做好“教材”分析
一節課我們需要分析的是教材,是我們的孩子,一次家長會雖然我們的孩子依舊是核心,但是教材分析里面應該加上我們的家長了。為了更好地了解家長在這階段的期望,以調查問卷的形式來搜集信息是很有必要的,而且也可以為家長會做好鋪墊。
問卷反饋上來呈現的結果固然可以給我們老師一個參照,但是更重要的是家長們,尤其是我們的爸爸媽媽們能夠有這樣一個機會來好好的反饋一下自己這階段的孩子了解到怎樣一個程度,同時也能夠為我們家長會進行一個良好的前期心理鋪墊。
活動準備
不打無準備之仗,家長會雖不是一場戰役,但是為了避免臨場手忙腳亂,做好前期工作還是需要的,候場音樂、簽到單、相關課件、多媒體設備、場地布置等等都應該提前準備好。
當然更應該準備好的是我們的班主任,雖然漫無目的地侃侃而言也能顯示出你的水平一流,但是有準備地解決家長會上的一個主題應該能夠讓家長這兩個小時更加有意義!
活動流程
活動流程應從第一個家長還未走進我們的會場之前就應該開始了,從會議的發言順序,到總體時間的把握等多個方面進行明確。而這里的活動流程僅僅是我們會議進行時的活動安排,明確流程,將幫助老師盡量避免疏漏和掌控會議全程。
一、開場白:5分鐘
無論是什么形式的家長會,作為教師的發言,都將是家長會的重要開場白或結束語。它將引領會議的議題和進程。所以,擬定一份家長會上的教師發言稿十分重要。
而且,一段好的開場白不僅僅可以把正在相互討論的家長們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而且能夠很好的活躍現場的氣氛,為下面的活動做好鋪墊舉例如下。
各位家長,大家晚上好。今天我首先要講的是兩個感謝。首先,第一個要感謝的是,歡迎各位家長參加我們班級最關鍵一年的家長會,對各位家長的到來,對家長對我們老師工作的配合表示感謝;其次,第二個要感謝的是,今年帶我們班級的老師依舊是兩位新老師,還要感謝各位家長對我們新老師的支持與鼓勵!
二、新教師自我介紹、新同學家長自我介紹:10分鐘
新教師、新同學、新家長融入一個團體都需要一個階段或者一個契機,而家長會正是一次家長們互相認識的機會。孩子們互相認識需要老師們引導,因為孩子們沒有讓別人記住他們的技巧,而家長不同,每一個新家長的自我介紹都能夠讓家長會的氣氛很活躍,家長們就在這樣活躍的氣氛中相互認識,尤其是我們小班新生家長會的時候,留一段時間給家長們自我介紹,我想所得的效果要比班主任談幾個小時都來得有效。
三、幼小銜接之“習慣的養成”:60分鐘
這一環節是家長會的核心環節,此次家長會議“孩子習慣的養成”的主題主要在這個環節里面解決。
(一)教師家長分享經驗
不管各位家長有沒有想過孩子上小學的問題,不過肯定有這樣那樣的擔憂,其實擔憂的最根本的原因不外乎孩子能不能適應小學的生活,而這些能適應小學生活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老師喜歡的或者老師認可的孩子,那么怎樣的孩子才是老師認可的孩子呢?在家長會前期我邀請了我們班級的幾位同行,讓這幾位同行來說一說他們眼中認可的學生是怎樣的。
班級家長中有大學老師、初中老師、小學老師,前期就已經跟家長們溝通好了,不談自己的孩子,就談她們在教育過程中希望孩子具有的品質。老師們分享下來發現她們關注的最主要的品質有:自理能力、良好的習慣、優秀的社交能力等等,而這三個是最最核心的,是幾個老師都認同的。
(二)家長的做法(交流互動)
這一環節由一位家長上去講講育兒經,然后大家一起互動討論。
主要問題有:
1.我家孩子就是做事情慢,怎么辦?
2.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我們家長也沒有時間,怎么培養呢?
3.***家孩子不錯,你是怎么做的?
……
有互動、有碰撞才會發現自己的不足,才能自我改進,僅僅老師的說教沒有用,有前輩告誡我們:“只有讓你觸動,甚至觸痛,你才會去改正!”而這樣的效果在會議中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三)老師的做法(結合圖片講解)
進入新的學期,新的環境,新的伙伴,新的老師,都讓孩子們覺得好玩和新奇。對于升入大班的孩子們,他們發現自己的變化:長高了、長壯了、學了新本領,知道自己長大了。同時也能發現身邊的變化,并嘗試去認識周圍的新環境、新伙伴,主動交往,適應這樣的新變化。在這樣或靜或動的身姿下,我們能捕捉到孩子成長的活力……
我們開學的第一個主題是《我是大班哥哥姐姐》,由環境變化到自身認識,并轉化為外在的驅動發展,孩子們在展示著自己的個性特點和成長動態。這樣的過程正是他們認識、表現、體會自己作為幼兒園的大哥哥、大姐姐的角色,自然激發“做哥哥姐姐”的愉悅感、自豪感和責任感。5-6歲的幼兒已經形成初步的自我意識,具有一定的自我服務能力。在新學期開始之初,引導每個幼兒作為本班的小主人,主動去熟悉新活動室、新環境、新朋友,提升彼此間的認同感和友誼,體驗升班的快樂;鼓勵他們按自己的需要作出選擇和決定,進行分組、劃分活動區、制定活動區規則等活動,從而幫助幼兒增強自信心,發展獨立性;有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和快樂體驗,通過多種方式關心幼小的伙伴,嘗試與小伙伴進行相處、溝通和合作。《我是大班哥哥姐姐》的主題活動意在以主動的自我認知,自作、自我體驗的方式,逐步激發孩子們的自我管理意識、責任意識和養成良好的人際交往習慣,為孩子順利度過幼小銜接期奠定基礎。
最重要的一點,家長們能發現孩子是能干的,給孩子機會出去闖才是真正的愛,當然出去之前必須讓孩子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這樣他到哪里都能“閃亮”。
四、新學期建議:5分鐘
最后我們希望大家能堅持做到:
(1)及時了解孩子在干什么。
(2)擇校、擇老師不容易,選擇做怎樣的自己相對簡單,幫助孩子成長,不如從改變自己開始,家長才是孩子最好的、終身不換的老師。
(3)做“學會學習、熱愛學習、終身學習”的家長。
五、家長會結束,個別溝通
[關鍵詞]開場課 介紹缺位 英語“結構―情景―交際”模式
一、目前的“開場課”存在的問題
“開場課”上哪些該講,哪些不該講,其邊界又是什么呢?先看看往往缺位什么:
1.“相互介紹”缺位。在我校高一年級的英語“開場課”上,存在“不作自我介紹”、“自我介紹過分簡單”和僅作教學任務的介紹等現象。
(1)不作自我介紹。教師繞過應有的自我、師生之間的介紹,直接步入授課程序。這樣的教學程序設計,可謂是直奔主題。導致“直奔主題”的原因是,新教師認為沒有必要在“開場課”上向學生進行自我介紹,更沒有必要組織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相互認識。他們以為,開學伊始,互相不了解是正常的,慢慢相處之后,彼此之間自然就熟悉。于是就迫不及待、一板一眼地照本宣科,過早地進入教學程序,生怕耽誤一點“寶貴”時間。這種做法看似珍惜教學時間,實則是走了彎路。
中國是個熟人社會,凡是認識的人之間,交流起來就容易,反之不認識、不熟悉的人之間就有障礙,這是屢見不鮮的。語言習得也是這樣。因此,英語也有交流的需要。為了交流的需求,也同樣需要培育交流的良好環境,也需要構建課堂教學中的“情景”。否則,其教學效果會事倍而功半。
開場課的教學設計缺少了自我介紹,不僅違背了語言學習的規律,也是和“結構―情景―交際”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悖的。
(2)過分簡單的自我介紹。開場課上,僅簡單介紹自己的姓名,一句話就敷衍了事也是不恰當的。客觀地說教師在開場課上作了自我介紹,總比壓根不介紹要好,畢竟是進了一小步。但英語課堂上含蓄地、簡單介紹,只能給學生留下一種非常冷淡、不愿意與學生多交流、不太容易親近的印象,給日后師生之間的深入交流、給語言學習設置了人為的障礙。
導致自我介紹過于簡單的根本原因,還是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民主”的深刻含義,沒有認識課堂教學上對同學們尊重不夠;沒有意識到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事。沒有從“結構―情景―交際”的課堂教學模式出發,因而沒有認識到英語課堂教學中語言學習的內在規律。要是這樣的話,就做不到“聽說領先,讀寫跟上”,而只能是會應試的“聾啞”英語。
(3)“僅作教學任務介紹”。有的教師不是向學生介紹自己或組織學生相互介紹,而是生冷地介紹了很多英語課上的進度、要求、紀律、考試、等第、分數等等。這種介紹顯得規矩至上,筆者把它叫做“任務介紹”。
“任務介紹”容易使學生從開場課開始,就感到英語學習是一個沉重的負擔,需要遵守很多紀律、完成很多學習任務,想必沉重而乏味的課程任務會接踵而來。這種開場課一下子就會把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降到了最低點。
導致“任務介紹”的原因還是思想認識。這些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并不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而是以任務為本。沒有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任務的完成,歸根到底要靠學生“學會”;而要過“學會”這條河,就要先解決“橋”或“船”的問題,船或橋就是要“學會”變為“會學”。要“聽說領先、讀寫跟上”,就先要構建“結構―情景―交際”的課堂教學環境,使得學生在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中越來越“會學”,進而樂學,直至志學。
2.開場課缺少自我介紹和相互介紹的弊端。中國傳統政治奠基于商鞅,粗成于秦始皇,大成于漢武帝。獨尊儒術就是獨尊皇權。正因為這種背景,使得百年來中國多次借鑒西方的政治改革都半途而廢。改革在其他領域都能大顯神通,一旦延伸到政治領域,馬上就寸步難行,最后總會爆發事件,使改革者措手不及,全軍潰敗。這種政治影響了社會文化,影響了教育,也傳遞影響了校園文化。使之自覺不自覺地成為社會認同,使社會成員崇尚“官本位”,(學校里的官也代替了學,也相應地剝奪了教師改革的主動權、打擊了他們的積極性)。在培養人方面追求成龍成鳳式的“龍教育”(與市場經濟脫節,不愿作普通的工人、農民)。整個社會、學生、家長的傳統其鼎禮膜拜的是天地親君師,從而使課堂成了滿堂灌、一言堂的地方。這種“政治―社會―教育―校園”的一系列的文化土壤上,生存出開場課“自我介紹和相互介紹”缺位的局面是很自然的事。
美國制度被詡為是“一種由天才們設計,使蠢才們可以運作的體系”。一種壞的制度可以使好人做壞事;一種好的制度也能使壞人做好事。其中,民主恐怕是最要緊的。沒有民主,就沒有持久的崛起。民主思想的傳播不受國界限制,當然也不受歷史限制。高樓萬丈平地起,國家、民族的成功與崛起在教育。民主首先要從教育做起,學校的教育要以民主出發、要從課堂教學做起,課堂教學要從開場課做起,開場課要從介紹做起。
二、英語開場課“介紹”缺位歸因
篇幅所限,本文僅從文化傳統的影響,對影響學生學習興趣認識不足,對英語學習規律的關注不夠等方面作淺顯討論。
1.傳統文化中落后因素的影響。在比較中西方文化時,社會學家得出這樣的結論。以基督教文化為底色的西方文化為海洋文化,開放性是其特點。在愛“人”方面是這樣表現的:海洋文化是商業文化為主體,有公平交易的訴求,追求自由平等博愛,要求公開公平公正,如此產生的自然是公民意識。
先生在1948年就提出,中國的社會結構就像一塊扔進水塘的石頭而形成的波紋,個體自我是中心點,它是其社會世界的中心,而其他人則如同大小不等的波紋圍繞著中心。費先生理解的中國文化,是以儒道佛文化為底色的中原文化,屬黃土文化。封閉性是其特點。黃土文化是農業文化為主體,倡導百善孝為先。對人親疏有別,即使在“仁者愛人”方面也是先親愛者、再父母、依次是兄弟、近親、遠親、同事、好友……這樣一層一層地愛下去,就像石頭投入湖水中,一圈一圈地由內及外,這就是典型的熟人文化。它不是公正公平公開為價值訴求的。社會關系是由不斷形成的私人聯系所構筑的一張網絡。由此產生的不會是公民意識,而只能是缺少公德的臣民意識。換句話說,今天的社會如此不公,也是此文化的必然結果。這種文化背景下,人們不太張揚,比較含蓄,見面不輕易主動自我介紹。它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語言學習,不利于非母語習得。
泱泱大國上下五千年傳統這么深廣,在與人交流方面,在語言習得上,我們不可能不受文化中落后因素的浸染。
當然,古代四大古代文明中除中華文明外,其他三大文明也有不足。以基督教、伊斯蘭教為例,其信仰的排他性就不如中華文明的(和而不同式的)包容性、創新性。這也是為什么包括印度文明、兩河文明和希臘文明在內的古代其他三大文明至今全部斷流、煙飛灰滅,而唯有中華文明得以傳承的原因。
因此,中國傳統文化要傳承發展,就不能在西方宗教面前有半點褊狹和局促的表現。而要繼續包容地學習、吸收、消化藍色海洋文明的精華。在英語課堂教學上,特別是在開場課上更是要引進、吸收、消化這種優良的基因。提出厘清英語開場課邊界的本身,就是要與傳統的落后文化因素決裂。只有提到公民意識高度,只有自覺養成公開公平公正習慣,才能汲取海洋文化的營養,才能在英語開場課上主動地自我介紹、相互介紹。也才有利于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有利于(英語)語言的學習。這是本校倡導文化建設的原因;也是把“民主、進取、開放、創新”作為校風的理由;也是把“結構―情景―交際”作為英語課教學模式的初衷。
2.對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認識不足。師生關系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任課教師人格力量的影響不可低估。實踐證明,如果學生喜歡某一位老師時,就容易喜歡這位教師所教的學科。幾年的教學實踐表明,與以前的教師相比,在開場課上學生并不是在乎新教師的業務水平是否更好,而是對此教師的接受程度有所不同。接受得越好,學生就越喜歡該教師所教的學科,反之亦然。因此華東師范大學的熊川武博士對這一現象做過專門的研究分析,并得出“要想讓學生喜歡你的課,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本人。”的結論。
開場課的效果如何,不僅關系到師生雙方在彼此心中所留下的第一印象,決定學生們今后對這個教師的喜愛程度和在這門學科上的熱情和投入程度,更會給接下來的整個學年甚至將來更長時間的教學帶來極大的影響,這是其一。第二,英語這門注重交流的語言學科尤甚,語言的交流是建立在情感交流的基礎之上的,輕松、融洽和包容性強的課堂氛圍和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活動有效進行所必不可少的條件。那么,怎樣才能從第一堂課就讓教師在學生們心中留下一個好印象,讓他們感受到英語課堂的生動性與包容性,鼓勵他們在今后的英語課上暢所欲言呢?首先教師要有民主意識,其次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最后要強調師生情感及相互關系。
總之,只有注意到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認識到人格力量對學生英語學習的凝聚作用,也才會特別關注開場課上的介紹,也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3.對英語學習規律的關注不夠。學生對于不同學科的學習興趣是不一樣的,而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除了學習者個人興趣和歷史外,英語課堂教學還應以學習者為中心來設計。這樣才能充分調動語言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注重對語言認知能力的培養。據此,南外仙林分校為有利于交流,有利于語言學習,每個大教室旁都有個小教室,凡上外語課都有一半學生到隔壁的小教室上課。這樣一個班只有20人,這就達到了歐洲、美國的小班水平。為此全校外語老師也超過了100人。其次,用“結構―情景―交際”的教學模式運作,上課時大家都處在一種對話、交談、辯論、討論的情景中,不停地操練、對話,可以使學生的聽力處在較高水平。
因此,學生在此情景下,取得的學習成果各項指標都較為理想。由上述實踐得出結論,在語言學習中,學生要認知學習內容,是與其發生的情境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關系的。良好的學習情景往往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求知欲望,引發學生積極思考,明確問題,進而愉快地解決問題進而達到發展能力的目的。該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一個相對完整、真實的情景,使學生更真實地融入到情景中去體驗其過程,使他們產生學習的需求,并達到主動構建知識的目的。
總之,不注意學生學習英語情景,也是沒有劃分好開場課邊界,就是不注意語言學習規律的表現;這也是造成開場課上“介紹、相互介紹缺位”的重要歸因。
三、對英語“開場課”的建議
建議從提高認識,改革不合理的評價機制和注意具體工作方法幾方面入手。
1.明確應有的認識。建議從文化的深層次、教師人格力量和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上提高認識。
(1)社會正由過去的籠而統之的“人民”,進化到“公民”這樣一個新概念上來,“人民”帶有某種抽象性與假設性,是意識形態的政治話語的表現,行政權力者所做的一切,都可以被視之為“為人民服務”,“人民”被動地接受一切權力服務,而自己沒有權力主張與具體訴求。公民卻是一個個具體的納稅人,不同的階層、不同的利益團體都有不同的發展主張,公民社會的領導者需要調研公民意見,調研執政思路,滿足社會需要。學生是未來的公民,現在就有學習的需要,學校應該滿足這些合理的需要。
從文化的深層次提高認識,即既要發揚中華文明優良傳統,也要剔除其不良文化的糟粕。只有從公民意識的高度來認識,才能把師生從上下關系轉為平等關系。只有認識到位,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實現真正的教學民主;才能使“結構―情景―交際”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成為順理成章;也才能厘清邊界,使“自我介紹、相互介紹”成為開場課上的必不可少的事。
一個有遠大理想和抱負的民族,絕不迷信一時的金錢、軍事力量。它可以信賴的,是制度的力量。美國成功的秘密不在于華爾街,也不在于硅谷,真正的秘密在于長盛不衰的法治和法治背后的制度。其中,民主思想的傳播既不受國界限制,也不受歷史限制。更不受(教育這個)領域的限制。民主首先要從學校做起,學校的教育要從課堂教學做起,課堂教學要從開場課做起,開場課要從介紹做起。這就是英語開場課問候介紹必須到位的邏輯。
(2)教師的人格力量是從尊重學生開始的。從理論學習中知道,教師的人格力量是從尊重學生開始的。“要尊重學生”――這就是帕夫雷夫學校的校長和整個教師集體所確立的首要信條。“沒有對受教育者的愛和尊重,就沒有也不可能有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的教育。”搞明白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完成教學任務首要的是解決學生的學,知道學生學會不如會學;弄清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關系;弄清教師人格力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從而真正弄清為什么開場課需要交流與介紹。建議教師在所做的課題研究中,把它列入目錄。把這個小問題當作一個大項目來抓。“要成為孩子的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把心事花在學生身上,就能影響與學生的關系。師生關系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任課教師人格力量的影響不可低估,而它是從尊重學生開始的。
(3)繼續深入對“結構―情景―交際”的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讓同學們進一步掌握英語學習規律,使原有的課堂教學模式有所創新,有所新的突破。為辦對人民、對社會、對學生終身負責任的學校,彰顯南外仙林的辦學特色。從中找出在開場課中有介紹、相互介紹的設計的理論根據和兩者之間的相互關系。
2.改革不合理的評價機制。長期以來,“應試本位的”的教育觀,“知識本位”的課堂觀,“分數本位”的評價觀,使本應著眼于“人”的發展豐富多彩、充滿生命活力與情趣的學習生活、校園生活,被妖魔化為見“分”不見“人”的機械的認知活動。課堂的“灌”,作業的“濫”,考試的“多”,管理的“死”,使學生成了學習的容器、考試的機器。要改變這種現象,使課堂教學回歸到教育的軌道上來,就要從改革不合理的評價機制起始。特別是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在對開場課的具體考評上也要有所作為。否則英語開場課上的自我介紹、相互問候就會腰斬、流產。
3.具體操作的建議。建議給學生創設一個情境。從開場課起始,不僅僅是為了介紹而介紹,而是教學要沿“結構―情景―交際”的課堂教學模式的軌跡展開、深入。給學生創設一個需要進行自我介紹和彼此認識的情境,讓師生、生生之間的自我介紹、相互認識變得自然流暢而有聲有色。這樣,教師的自我介紹可以通過師生間的互動來完成,教師把與自己各方面情況相關的圖片展示給學生,然后提出問題“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I am?”由學生們小組討論,得出這位老師是一位怎樣的人、有著怎樣的愛好等等;而學生的自我介紹也可以先在小組內進行,然后以“I have a friend.”為題,讓學生介紹一位他在剛剛的組內介紹中認識的新朋友,這樣的生生互動,既發揮了學生們說英語的主動性,不會枯燥無味,又可以促進新的班級中學生們的相互認識,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吳景黎.讓“結構―情景―交際法”在英語課堂中絢麗綻放[J].科學教育,2008,(4):38~40.
[2]劉亞洲.西部論[J].鳳凰周刊,2010,(22):41.
[3]徐梓.天地親君師流考[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101~108.
[4].差序格局[A].鄉土中國[M].鳳凰傳媒集團,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4):21~28.
[5]譚軍武.在自我與他者之間[J].讀書,2010,(6):92~95.
[6]錢林森.和而不同――中法文化對話集[M].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151~153.
[7]羅素.中國問題[M].上海學林出版社,1996,(12):63.
[8]熊川武.學校管理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8):289.
時光匆匆,步履悠悠,伴著“長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聲,二零一四年九月我再次踏上了三尺講臺自我介紹,以一名新教師的身份,我說我希望你們能在我班上快樂地學習。
當了十幾年的學生,現如今終于實現了自己的理想。變身為51名孩子的數學老師兼班主任,初上崗我的心情尤其激動,還帶著些許忐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這一神圣的工作,會不會辜負了自己一直想托付終身的職業。可能是因為太想做好了,我有些急不可耐,想要知道在學生面前應該樹立什么樣的形象,以什么樣的姿態和他們相處?我去問老教師,問書本,問百度……然而我卻越來越迷茫了!
有人說:嚴師出高徒,老師一定要兇!現在小孩這么皮,你一個女老師不兇點管不好班級的。有人說:老師應該和學生打成一片,做好朋友,無話不談!有人說:讓學生自由快樂地成長,成績怎么樣沒什么重要的!有人說:孩子絕對要好成績,小學成績就不好那以后怎么辦呢?有的說……那我該選擇哪一種呢?我適合當哪一種呢?就在我每天心情郁悶,腦子各種混沌的時候,坐我旁邊的老師跟我說:“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方式,只要出發點都是為了學生,站在學生立場去為他們設想就夠了。”因為他的話語,我開始思考、開始領悟、開始摸索,真的是有種受益匪淺的感覺。后來在書中翻閱到一句話,更是讓我原先的混沌撥開云霧見到了青天。它是這樣說的“愛學生,是教育的前提;愛學生,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秘訣!”想來,說的真的是極好的!我何必去糾結那些所謂的或嚴肅或童真的形象;或快樂或單一的學習氛圍呢?只要我愛我的職業,我愛我的學生,用愛去教育去感染他們,他們難道不會成為好孩子,好學生嗎?
之后,我開始了我“以愛為名”的教育!我盡量去給他們不僅僅是學習上的關注更多是生活上的關心與愛護。在我點滴愛的教育下,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我也在生活中感受到越來越多學生對我的愛。我們常常說尊重是相互的,我相信愛也一樣,你愛你的學生,你的學生也一樣會愛你。印象特別深的有一個孩子,剛開始的時候我根本沒有注意到他,因為他成績不拔尖倒也不至于讓我擔心,也沒有說天天惹是生非讓我處理。有天中午,我剛吃完飯就聽到班上有學生告訴我說他跟媽媽打架,我嚇了一大跳。趕緊問在哪,讓他們帶我去,到了學校的后門口,我竟然看到他掐著他媽媽的脖子,他媽媽淚眼蒙。我有那么幾秒鐘,我是不知道該怎么辦,心想:“這是個怎樣的孩子,我怎么處理,我讓他放還是不放,這么多人看著我該怎么辦?不管了,先讓他放手!”我站在他面前抓住了他的手說:“××,這是你媽媽,每天為你洗衣做飯的媽媽,不是惡人,不管發生了什么事,先放手,老師幫你處理好嗎?”還好,他放手了,但是轉身往街上走了。我急忙跟他媽媽說:“您別難過,先回家,我幫您處理!”就也轉身去追他了。他一直走,我故意說:“××,你慢點,老師追不上你。”他竟然真的慢下來了,我心想“他還是個好孩子。”我追上他,沒有罵他,沒有質問他,只是朋友似的把手搭在他肩上說,我們先回學校好嗎?我帶他回學校,讓他先去上課,放學再來找我。我想他也許需要冷靜一下,在這期間我打了電話給他媽媽安慰安慰,并且了解一些××的情況。原來他網癮很大,零花錢又不夠,經常在家里明里暗里拿錢去網吧,爸爸在外地打工又管不到他,在家也是很叛逆的。放學后,××來辦公室找我,我才開始問他今天是怎么回事,為什么呢?他也如實說了自己有網癮的情況。我又問他這樣做對不對,他也知道這不對!我又讓他看了一些我事先在網上找好的一些關于“母愛”“網癮”的案例,并分享了一些我小時候不懂事的往事,讓他談談看后聽后的想法。他便也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并且答應我和媽媽道歉。從那天起,我就開始關注他,經常問問他,和他聊聊天,說好帶他一起慢慢把網癮戒掉,一段時間過后,他成績提高了,上網也比以前少很多了,和媽媽的關系也好多了。為此,他媽媽曾親自打電話感謝我,我很開心。他自己也在語文老師布置的“老師,我想對您說”的作業中寫到“程老師,您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每次大家犯錯您總是問清原委,細心教育我們!對我們的生活學習都很關心。我今天的進步都是因為您,是您教會了我做人,是您幫我戒掉了網癮。老師謝謝您!!”說實話,我很慶幸我將一個有可能成為“壞”學生的孩子變成了好孩子。
這件事也堅定了我“愛”的教育走下去的步伐。現在的我會習慣性稱呼我的學生為孩子們,盡管我比他們大不了多少,也做不到長輩那樣的細致成熟,但我想對我的學生像母親對孩子那樣!與他們相處,我更加年輕,保持著童心;我更加細心,因為他們需要細心呵護;我更加穩重,因為他們需要堅實的依靠……這些變化我想都源自“愛”。我愛教師這個職業,他像地球吸引力般吸引著我,讓我離不開亦放不下;我愛我的學生,他們一點一滴的進步都讓我感到萬分驕傲。
作為一位年輕的新教師,我的教育之路還很長,我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我想不管未來路多長,我的變化有多大。我都會以“愛”為出發點,讓我的學生在愛中健康快樂地成長,也讓自己的漫漫人生在愛的環境里充實。
關鍵詞:幽默藝術;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在平時的教研交流中,許多語文老師大發感慨:“現在的語文課越來越難教,學生對語文沒有興趣,課堂死氣沉沉,教學沒有預期效果……”學生對語文課不感興趣,教學達不到效果,究其原因,關鍵還在于我們教師:因為一些老師在課堂活動中過于呆板、生搬硬套,學生覺得乏味,當然不會積極參與。對此,我認為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果適時采用幽默藝術,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下面就以筆者的教學實踐體驗與同仁們分享。
一、幽默藝術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良好的情緒狀態下,思路開闊,思維敏捷,解決問題迅速。教學幽默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能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精神愉悅,使教師的學識、教學技能轉化為學生的智慧。魏書生曾提出:“每堂課都要讓學生有笑聲。”
學習應用文,對初中學生來說,應該算是頭痛的了。那么怎樣讓學生能學會最基本的應用文,甚至喜歡上應用文呢?老師可以選擇應用文中最有意思的廣告入手。課前,并不介紹這節課的內容,而是在黑板上畫一幅漫畫。其內容:左邊是一個飄著香味的牛肉罐頭,右邊是一頭沒了后半截身子、瞇著眼睛在聞牛肉罐頭香味的牛。學生看完漫畫,先是一愣,繼而哄堂大笑。于是老師乘機說:“你們看這頭牛面對著罐頭多么的享受啊,雖然它的后半身被做成了牛肉罐頭,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效應嗎?”學生齊答說:“廣告。”于是通過這幅幽默的漫畫,師生就在活躍的氣氛中進入課堂,當然學生學習應用文的興趣就來了,也能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學習內容。可見,幽默藝術的教學效果比強塞硬逼好得多。
二、幽默藝術可以和諧師生關系,實現師生平等
人類學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幽默藝術在人類社會中可以緩解人與人之間的緊張關系,它可以冰釋誤會、緩解氣氛和淡化矛盾。教學幽默可使師生間形成人格平等、心心相通、共同求索的和諧氣氛,能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目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因此,在與學生的交往過程中,教師就應注重語言表達,盡量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要和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
我曾經中途接手過一個班級――八年級三班。那時作為這個班級的新語文教師,與學生建立一種和諧的關系是以后教學順利進行的關鍵。因此在第一節課時,我并不急于上新課,而是先和學生交流。我在自我介紹時說:“同學們要盯著我,發現有什么問題嗎?”然后故意停頓了一下,見學生沒有反應,就接著說:“其實很簡單,就是老師個兒瘦小,但這恰恰印證了一句話‘濃縮的都是精華’,你們愿意讓我這‘精華’帶領你們暢游語文世界嗎?”這短短的自我介紹就消除了新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隔閡,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在笑聲中接受老師。當然以后的語文教學進行就十分的順利。
三、幽默藝術可以激活課堂思維,增強學生記憶
教學幽默常富有啟發性,從心理學上說,幽默是啟動學生思維的動力之一。啟迪性就是指教學的語言幽默,寓莊于諧,寓教于樂,使學生在笑中得到啟發,獲取教益。如果教師發現學生在課堂上狀態趨于沉睡時能“幽默”一下,就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其注意力相對集中,記憶力也會隨之加強。正如德國著名學者海因?雷曼麥說:“用幽默的方式說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截了當地提出更能為人接受。”
在教學文言文時,對著一大堆的實詞、虛詞學生就叫苦。有一次教學《口技》時,講到“兩股戰戰,幾欲先走”。學生隨口把它翻譯為“(嚇得)屁滾尿流,幾乎全部走了。”我就故作驚訝:“怎么嚇得兩個屁股發抖,還在慢慢地走不成?”學生哄堂大笑,笑過之后他們也覺得不妥,趕緊查字典,才發現原來“股”是“大腿”,“走”是“跑”。經過這么一個小插曲,學生也開始活躍了起來,學習興趣也大增,同時也讓學生養成了勤思考多記憶的習慣。
四、幽默藝術可以順勢利導,消除課堂中尷尬
初中生剛好處在對愛情的朦朧期,也許是受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思想的影響,到目前為止,仍有不少教師在學生面前對“愛情”兩字很難啟齒,即使在課文中出現這樣的主題,也只不過是避重就輕的談談。其實初中生的好奇心特別強,你越躲避他就會越追問,甚至導致教師沒臺階可下。事實上,與其封閉堵塞,還不如通過幽默風趣的語言引導,說不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教學《給女兒的信》一課時,就從少數中學生的早戀現象導入,把課文內容設計成對話的方式進行,整堂課氣氛熱烈。為了使學生更好地了解愛情的真諦,又故意設計了一道課外活動題,即“如果把文中女兒問父親‘爸爸,什么是愛情’這個問題向你們的父母提出,試試看父母會怎么回答?”有少數學生提出不做,有一位學生回答說:“父母的回答很可能是給你一個耳光。”于是全班哄堂大笑。在這時,作為教師不應該生氣,因為學生的回答畢竟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但他的答案卻跟預設的情景不一致,如處理不好就有可能使自己處于不利的境地。面對尷尬,老師不失幽默地說:“這也是回答,但如果你早戀了,這是父母的最好回答。”于是學生又笑。這一幽默,既解除了自己的尷尬,又使學生體會到早戀的后果,可謂是一舉兩得。
五、幽默藝術可以展示人格魅力,陶冶學生情操
幽默是高雅的藝術,是淵博的學識、豐富的創造想象和高尚人格的綜合體現。我國學者所做的多項調查證明:“講課有幽默感”的教師更受學生喜愛。幽默感成為教師魅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樹立新時代教師形象至關重要。幽默是人們高尚情操和完善人格的外顯,是優美、健全的品質。因為一個具有幽默感的人,才能經受得起生活的重壓,才能在沮喪中振作精神轉敗為勝,才能真正有“談笑說盡古今愁”的氣魄。因此,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其豁達開朗的性格,使他們能用笑容去面對學習壓力,乃至生活壓力、工作壓力,讓快節奏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這也是我們語文教師應該關注的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總之,幽默藝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是運用幽默教學并不是說在課堂上隨心所欲,胡言亂語,這樣非但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幽默藝術必須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必須以不侮辱別人為前提,并且要了解班級中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點及家庭背景,要明白怎樣的學生應該采用怎樣的幽默方式。教學幽默更不是一大堆笑料的堆積,它不能脫離教學實際,必須與教學內容和諧一致,根據教學內容的性質和需要,巧妙地創造和使用教學幽默,才能達到更好的課堂效果。
參考文獻:
各位家長:
大家好!
非常歡迎您的孩子進入我園小班生活、學習。首先,我先向大家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小一班的老師,鄒老師,幼師專業大專畢業,實際教齡6年,是小班年級組的教研組長。與我共同搭班的老師叫曹老師,幼師畢業.在我園實習階段,曹老師能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孩子,給予幼兒熱情、周到的照顧。在參加我園的新教師考試中,成績優異,被我園錄取。其次,為了迎接小班孩子入園,我們為他們配備了寬敞明亮的活動室,室內設置可供幼兒游戲的玩具柜,并在墻布置孩子喜愛的畫面。為了深入的了解每個孩子入園前的生活狀況,緩解孩子入園前的焦慮情緒,順利的渡過入園關,進入集體,我們是這樣做的:
第一、問題的提出:
對于多數孩子來說,上幼兒園是他們第一次離開父母進入集體生活,在這一時期,許多的孩子會因主要撫養者的離開而產生緊張不安的情緒,這是他們對新生活暫時的不適應,適度的分離焦慮是正常的。但過度長時間的不適應會干擾幼兒正常的心理功能和生理功能,嚴重影響幼兒的在園生活。為了能讓幼兒更快更好地適應新的環境,我園希望家長能和老師共同配合做到下面幾個方面:
(一)讓幼兒了解新的環境。孩子對即將進入的新環境—幼兒園充滿了新奇、陌生甚至恐懼的感覺,消除這種緊張情緒的方法之一就是在未開學時帶孩先來幼兒園走走、看看,讓他們看看幼兒園的游戲場地和活動室、午睡室、盥洗室,邊看邊介紹,并告訴幼兒他即將來這里,還有許多小朋友將和他一起玩。
(二)幼兒適應性的性別差異:
1、男女幼兒適應差異顯著。女孩的適應性較男孩優越,而且男女幼兒個體間的差異較顯著。經過前人的研究發現,兒童在各種緊張情況中的焦慮、膽小沒有性別差異,只不過女性比男性更易報告她們懦弱、焦慮的感受,更傾向于強烈、深切的表達她們的情緒反應,而男孩的情感交流弱于女孩。還有,女孩對家長、老師的順從程度也高于男孩,也更易接受勸慰。因此,也就縮短了不適心情的持續時間,降低了嚴重程度。
2、可能會面臨到的狀況:一般孩子來園三步曲,喜歡——恐懼——喜歡
①哭鬧②裝生病③說同伴欺侮他④絕食(舉例說明)⑤來接的時候委屈的哭
(三)適應性的年齡差異
適應性差的孩子往往年齡偏小,孩子越小,對家庭護理人的依賴性越強。從生理上說,護理人與孩子大量的身體接觸及無微不至的生活照顧,使孩子不能長時間離開護理者,年齡越小,這種需要就越強烈,許多小年齡孩子適應障礙是由于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而造成的。
(四)幼兒家庭護理人對幼兒適應性的影響
問卷調查發現,適應性差,尤其是有過度分離焦慮行為的孩子,其父母有很大一部分不愿過多地表露出對孩子的關心和愛護.而且只花很少的時間去陪伴孩子.觀察發現,這些孩子都對母親的愛護持有一定的懷疑態度.他們很難接受勸慰,情緒十分不穩定,成天想著"媽媽回來接我的"等.
適應能力低的孩子在參加集體活動是,往往缺乏獨立與同伴交往的能力,盡管想去,但不會主動加入.其實,現在家長都已十分注重對孩子交往能力的培養,但是為什么有的孩子交往能力還是很弱呢?其原因是護理人的概念:"自己的孩子與陌生的孩子交往是不安全的”、他們喜歡代替孩子回答問題,甚至老師的問話回答都包辦了。“主動”解決孩子之間的糾紛。所以孩子在幼兒園中,當護理者一走開,您的孩子會呆坐著,渾身不自在。
孩子來園,首先會遇到大小便、吃飯、睡覺等問題。自理能力差的孩子面臨吃飯要喂、睡覺要陪、衣服不會穿這些問題。緊張不安是不可避免的。再者,孩子雖小,但他們總希望得到同伴、教師的肯定。剛剛入園,生活自理能力強的孩子會常常受到老師的表揚,同伴們也容易接受這些孩子。這樣,往往會淡化思念之情。而反之,能力差的孩子往往會擔心不被同伴接受,不被老師喜歡。可見,家長對孩子獨立生活的培養是多么的重要。
(四)解決的方法
1.讓孩子愉快的度過入園的第一天。孩子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害怕、焦慮是難免的,我園準備在9月1日、9月2日兩天請家長陪讀,以免孩子產生孤獨、焦慮感。
2.讓孩子帶一些熟悉的物品上幼兒園。
3.要隨時了解幼兒在園的情況,即使發現問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