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技能訓練論文

技能訓練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3-25 14:34: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技能訓練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技能訓練論文

篇(1)

論文摘要:改革英語教師基本技練課程,使其成為促進英語教師專業發展與英語教師教育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勢在必行。文章基于英語新課程標準對英語教師的新挑戰以及教師專業化時代對英語教育師范生教師專業技能發展提出的要求,探討英語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的內容體系、主要途徑和基本方法。

高等師范院校英語教育專業擔負著培養合格中學英語師資的重要任務,英語教師職業技能是高師英語教育專業培養目標的基本構成因素,英語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則成為教學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教育部相繼頒布了英語課程標準義務教育版和高中版等課程改革指導性文件,引發了全國規模的基礎教育英語學科教學改革。高師英語專業如何與中學英語新課程接軌?基礎教育改革對高師畢業生的質量需求越來越高,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是對高師畢業生的學科教學能力的高要求。因此,在高師英語教育專業,必須加強英語教師職業技能訓練。

作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英語教育專業,我們在本專業辦學過程中,積極探索外語專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和教”的能力。對高師英語專業學生而言,必須首先打好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在培養專業能力的基礎上,發展學科教學技能和教育能力。一個合格的英語教師,必須掌握比較過硬的英語教育技能;作為未來英語教師的高師學生,必須加強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的訓練。

一、英語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的內容體系

國內學者吳一安的研究認為,優秀外語教師的專業素質框架由四個維度構成:(1)外語學科教學能力,(2)外語教師職業觀與職業道德,(3)外語教學觀,(4)外語教師學習與發展觀。lJ英語學科教學法課程不應該是純理論課,而應該“把培養學生外語學科教學能力放在首位,”加大實踐教學力度,理論知識的傳授要為培養學科教學能力服務。

英語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的內容是相當豐富的。根據何廣鏗提出的中學英語教師業務素質評估標準,外語教師的教學技能可由三個部分組成,即組織課堂活動技能,使用教學手段技能和運用語言測試的技能。其中組織課堂活動技能又可由三種技能組成:1.備課技能,2.使用適當教學活動技能和3.課堂管理技能。結合新課程背景下英語教師的職業特點,我們將英語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內容劃分為三大板塊:

第一板塊,英語教師基本技能訓練,包括口語技能、書寫技能和讀寫技能三個方面。其中,口語技能包括英語聽說技能、朗讀技能、講演論辯技能、教學13語技能,書寫技能包括規范英語和漢字書寫技能、三筆字書寫技能、美術字書寫和筒筆畫技能,讀寫技能包括閱讀技能和寫作技能。

第二板塊,英語教學基本技能訓練,包括靈活運用教材技能、教案編寫技能、板書設計技能、引入教學恬動技能、講授技能、操練技能、提問技能、演示技能、結束教學技能、聽、說、讀、寫教學技能及語音、語法和詞匯的教學技能、設計和組織課堂活動技能、語言測試技能、課后輔導及作業批改技能、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英語教學的技能和教學研究技能訓練等。

第三板塊,教育管理技能訓練,包括班主任工作技能和課堂管理技能。其中,英語課堂管理技能又包括使用恰當語言和手段組織教學的技能、根據學生學習情況調節教學計劃的技能和、正確對待和處理學生錯誤的技能、英語學習策略指導技能和教學反思能力等。

二、英語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的主要途徑和基本方法

在英語教師職業技能訓練中要狠抓“三熟一練”,即熟悉英語教學法理論和方法;熟悉中學英語課程標準;熟悉中學英語新教材。練,是指實際授課訓練。“練”,是指英語教學技能的訓練,讓學生親自走上講臺,進行教學演試,即試講。每個學生必須進行兩次以上試講才能下到中學進行教育實習。但試講成功與否,關鍵在于平時各項基本功的訓練。因為技能是通過練習獲得的,所以,職業技能訓練的主要途徑便是進行反復的練習。微格教學(Microteaching)是職前教師(師范生)職業技能訓練的一種有效的基本方法。

筆者任教的英語教育專業O2級、03級和04級學生都開展了微格教學活動,經歷了前期準備,設計教案,制作課件,實施教學,錄像到課后分析討論等步驟。前期準備包括教學見習,介紹有關微格教學理論,并與學生一起分析教案設計和教學錄像片斷,分析中學英語新教材等。具體措施:首先讓學生熟悉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和中學英語新教材,教師指定初中或高中英語新教材為微格教學的內容;然后,分小組備課,每組7-8人,每組集體設計并完成一個單元的微格教學內容,如高中英語教材每單元分為warning—up,listening,speaking,pre—reading,reading,post—reading,languagestudy,integratingskills等八個部分的內容,備課時學生既分工又合作。課后要求上交教案、課件、課堂教學錄像和教學評議等材料。教師指導學生分組試教,學生自主錄像,對錄像進行語言使用和教學技巧的分析,在教學后對教學進行反思,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使用各種資源進行教學的能力、使用外語教學理論指導教學的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精神。

通過開展微格教學訓練教師職業技能,其實施程序大致為:

(I)確定訓練目標。首先要把師范生應當掌握的教學行為和技能分為不同的單項技能,每次只集中訓練一兩項技能。

(2)觀摩范例。在正式訓練某項技能之前,被培訓者必須觀摩、見習優秀教師的實際教學,或者觀看優秀教師的教學錄像(如新課程初中和高中英語優質課競賽課例VCD),以便明確自己所要訓練的技能的要求和標準,增強其感性認識,加深對訓練技能的理解。要求師范生在觀看和觀摩時不僅注意課堂的教學方法,而且要注意教師在課堂管理、處理學生反應、融洽師生關系等方面是如何合理安排教學,處理課堂教學中的問題,使活動順利進行的。

(3)設計、編寫教案。被訓練者根據技能培訓目標和教學范例,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編寫教案,詳細設計出教學過程中教師教的活動與學生學的活動將如何展開,使其突顯訓練技能的要素,并闡明行為的合理性和適當性。指導教師要對受訓者設計的教案進行指導和審閱。

(4)角色扮演。由扮演教師角色(被培訓的師范生)、學生角色(被培訓者的同學)、教學評價角色(被培訓者的同學或指導教師)和攝像操作等人員組成微型課堂。在微型課堂上,扮演教師角色的被訓練者練習預先設定的教學技能,所用的時間依據訓練的內容而定。教學的整個過程被攝制、記錄下來,評價人員填寫評價單。角色扮演實質上是師范生模仿優秀教師教學的過程。

(5)反饋、討論和評價。重放錄像,被訓練者與微型課堂的其他人員一起觀看教學錄像,并圍繞者訓練的內容進行討論,提出肯定或有待于改進的意見或建議,教學者根據來自各方的反饋進行自我分析、反思,檢查教學實踐是否達到預定的目標。

(6)重教如果沒有達到訓練的目標,被培訓者根據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他人的建議,精心準備后,進行第二次教學,矯正原有教學的不足,使教學技能趨于合理和熟練。

三、為了保證練習的實際效果,英語教師職業技能訓練應當正確處理好以下六對辯證關系:

其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實踐為主。”開課之初首先明確本課程的總體要求及教學計劃,使學生在上第一節課時就知道除了要學習教學法的理論之外,還要使理論付諸實踐。人人要準備上講臺。指導教師要精講有關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的基本知識、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同時,在此基礎上,重點指導學生進行系統的實踐。強化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其二,“課內與課外相結合,以課外為主。”英語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可以結合英語語音課、英語口語課、英語書法課、英語教學法課、教學見習課以及教育實習等課堂教學內容組織各種專題練習,當堂完成各式各樣的訓練,但是,更多更經常的是課外的練習。學生在寢室里聽教學錄音,甚至節假日到教師家中看教學錄像,在其他可利用的場地訓練模擬教學,把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的訓練從課堂內拓展到課堂外。

其三,“集中與分散相結合,以分散為主。”訓練職業技能固然需要集中進行,更需要分散活動,或三個一伙,五個一群,或組自為戰,人自為戰,充分利用開放實驗室、寢室、教室、食堂、休息室以及戶外空坪隙地開展小型多樣的練習。訓練場景也不僅在校內,還可在校外。學生個人或小組到中學見習。另外,有的學生利用假日家教,自主訓練教師職業技能。

其四,“互練與自練相結合,以自練為主。”訓練職業技能需要高師學主相互合作,默契配合,因此,互練是必要的;然而,更多的還是自練,比如書寫技能、簡筆畫技能、教學設計技能以及教師口語技能中的許多內容等,都需要加強個體的獨立的嚴格的訓練。

其五,訓練與考核相結合,以訓練為主。我們出臺了英語教師職業技能達標考核辦法,建立了各項職業技能的訓練標準,并盡可能使標準形成可供檢測的量化指標,針對具體的訓練項目,在不同的教學階段,采用不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達標考核,考核合格者頒發證書,以此督促學生自覺地進行職業技能訓練,并定期檢測訓練的效果,隨時反饋調控,以確保訓練的成功。因此結果性考核是必要的,但是訓練中的過程性評價更重要。比如,每周布置2-3名學生上講臺作課。課后由講課人自述個人的體會,同學互評,最后教師點評,并有意識地逐步過渡到由學生點評。有比如要求學生通讀中學英語教材,并指定他們對實習時將要使用的幾種教材精讀,要他們熟悉每課書的內容,分析每課書的重點和難點,以及可能使用的教學方法,要求他們記好筆記,交老師批閱。以培養他們分析和處理教材的能力。

篇(2)

實踐經驗證明,技能、技術的形成和提高,大致包括三個主要階段,即粗略地掌握動作階段;改進、提高動作階段;動作趨于鞏固、運用自如階段。這三個階段既反映了人們認識的逐步提高和深化過程,也反映出人們的體質機能能力不斷提高過程。

1.動作技術的粗略掌握階段

這個階段一般是通過講解、示范、嘗試練習,建立動作的概念,體會動作的過程和要領,從而粗略地掌握動作。其特點是大腦皮層的條件聯系處于泛化階段,動作表現緊張、牽強、不連貫,缺乏控制能力,并伴隨著一些多余的動作。因此要善于根據學生特點進行講解和示范,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思維,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動作的能力,并利用各種方法,如徒手或各種教具給予保護、助力、阻力,以及固定和限制動作的方向、路線幅度、速率等,幫助學生迅速掌握動作。

2.動作技術的改進提高階段

主要是通過反復練習,以及深入動作的示范,從而不斷改進和提高動作的質量,逐漸消除動作的緊張、牽強,以及多余的或錯誤的因素。這一階段的特點是條件聯系處于分化階段,動作逐漸變得連貫、準確和輕快起來。教練應善于引導學生在反復練習的過程中不倦地鉆研,掌握動作的內在聯系,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例如:拳擊,不僅要求會出拳,而且要求出拳好;不僅要求懂得出拳的一般技術要領,而且要懂得手臂幅度、速度、出手角度,以及全身的有關部位的動作與提高拳擊成績的內在聯系。在教學與訓練過程中,采用比較對照、分析、綜合的方法對于改進提高動作的質量有積極意義。例如:擺拳動作中,對各種刺拳、直拳、沖拳的技術作對比;技巧運動中對魚躍前滾翻與前滾翻作對比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更精密更準確地掌握動作。在完成技術教學與訓練中,通過動作各個部分、各個要素之間關系的分析能使學生清晰了解動作與動作之間、局部動作與整體動作之間、動作的這一要素與另一要素之間的邏輯聯系,從而在練習過程中更自覺地掌握和完成動作。

3.動作技術趨于鞏固和動作自如階段

通過反復練習不斷改進和提高動作質量,使動作趨于鞏固和運用自如階段。這一個階段的特點是動作定型,已經形成和鞏固。能高度準確熟練和省力地完成動作并能隨機應變、輕快自如地加以運用。動作到了自動化階段,活動技能和運動技術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并沒有完結,而是將不斷趨于更加完善的地步。其提高和完善的程度如何,取決于學生的健康狀況、訓練水平以及教學與訓練的質量等條件。在教學與訓練過程中,對于自動化的動作,仍然是要注意反復練習和經常運用,以便不斷提高動作自動化程度和機體的能力。因為練習長期中斷會使自動化的動作逐漸消退。在運動訓練中創造各種條件(如利用電化及各種科學儀器進行教學)更深入細致地分析和改進技術某些細節問題,以便不斷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創造優異成績。技能、技術的形成和提高的三個階段是有機聯系著的,也是相對而言的。教學與訓練工作,應從實際出發,靈活地運用這個規律,以加速掌握和提高技能、技術。

二、體育教學與訓練的淵源

體育教學與訓練是統一和有機聯系的,但也有區別。教學、訓練的區別在于兩者的具體任務和方法不同。教學的主要任務是使運動員掌握必要的知識、技能、技術、戰術等;而訓練的主要任務是提高技能、技術、戰術等身體訓練水平。由于任務不同,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教學和訓練是在統一的教育過程中進行的,兩者不能截然分開,而只是各有所側重而已。進行教學時雖然是以學習和掌握知識、技能和技術、戰術為主,但其中也包含有訓練的因素;進行訓練時雖然是以提高技能、技術、戰術和身體訓練水平為主,但其中也包含有教學的因素。無論是進行教學或是訓練,都應貫穿一定的思想教育,教練員應經常注意在教學與訓練工作中加強社會主義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使之滲透到知識、技能、技術、戰術教學和身體訓練的各個方面。因此,對體育教學與訓練進行探討顯得尤為必要。

三、小結

體育教學與訓練是一對相互聯系而又有區別的統一體,在實際的教學訓練中要充分的利用二者的優勢互補特點進行教學與訓練,在動作技術形成的三個階段科學合理地處理好教學與訓練各自的任務和重點。只有把二者和諧地統一起來才能達到教學訓練的最佳效果。

【摘要】采用文獻資料和邏輯分析的方法對體育教學與訓練進行了探討,分析了體育教學與訓練中的幾個階段的特點和任務以及教學訓練的重點等,旨在提高對體育教學與訓練的認識,為研究和探討體育教學與訓練提供參考。

【關鍵詞】體育教學;訓練;技術技能

【參考文獻】

[1]王波.我對體育技能教學的感悟[J].科學大眾,2008,(10).

[2]左茜穎.反饋原理在體育教學訓練中的運用[J].許昌學院學報,2008(05).

篇(3)

一高師生物科學專業實踐教學現狀分析

(一)對實踐教學重視程度不夠

多年來,在“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為輔,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的一個環節、一個補充”等思想觀念的指導下,高師一直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課程結構不合理,實踐課時少,并且實踐類課程都為考查課程,教師和學生不重視,時間安排隨意,實踐技能沒有得到有效的培養和訓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學生動手能力不強,缺乏創新意識。

(二)實踐教學內容更新太慢

實踐教學的突出特征就是要求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形成技能、培養創新能力。然而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們沒有完整的實驗教學體系,沒有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用的教材,使用的教材多為統一版本,存在著教學內容相對陳舊,教學形式單一等問題,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很難達到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

(三)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相對滯后

教師的素質是提高實踐教學質量保障的核心。當前我國高校的師資來源主要是高等院校畢業生,他們盡管學歷較高,但缺乏與所教學科相對應的系統的實踐和技術,對工作的流程規范不夠了解,動手能力不強,實踐能力和水平不能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實踐教學專職教師數量不足,有實踐經驗的教師嚴重缺乏,尤其缺乏具備“雙師型”素質的實踐教學師資。

(四)實踐教學考核體系不規范

長期以來,理論教學有嚴格的考核評價體系,而實踐教學沒有建立規范的考核辦法和考核標準,更談不上制定相應的激勵機制,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2]。科學、規范實踐教學考核體系是提高實踐教學效果的重要前提。

(五)實踐基地建設不完善

眾所周知,我國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經費投入不足的問題,使相當數量的實驗室設施落后。同時很多高校沒有建立足夠的、相對穩定的校內外實習基地,即使已經建立的校外實習基地,由于缺乏重視和管理,大多數也是名存實亡,種種原因,制約了實踐教學的發展。

二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一)實踐教學體系框架

高師生物科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是以技能訓練為核心,依托黑龍江省生物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實習基地和網絡教學“三個平臺”,對學生專業技能、職業技能、綜合技能“三種技能”實施項目化訓練,建立相應的技能考核和質量監控“兩個體系”,做到分項訓練、遞進提高,四年不斷線。

(二)實踐教學體系內容構成

1專業技能訓練

依托黑龍江省生物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實驗課堂教學采用“三層次”,第一層次基礎性實驗,以基本技能訓練為主體,如植物種子結構,培養基配制,氨基酸的紙層析等;第二層次綜合性實驗,重點涉及綜合性、實踐應用性較強及知識面較廣的實驗,如植物種子萌發,植物組織培養,酵母RNA的分離純化及含量測定等;第三層次探究性(創新性)實驗,如植物組織培養中激素含量的探究,從中草藥中提取多糖的優化工藝研究等,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和查閱相關文獻自行設計實驗項目;同時,注重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前瞻性,積極引入先進技術和教學方法,拓展實驗內容并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實踐證明,“三層次”的實驗教學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

2職業技能訓練

高師學生的職業技能訓練就是培養教育實踐能力,這種能力是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未來從事教師教育工作必備的職業能力[3],依托實習基地和教學平臺,實行校內實訓“三結合”,校外實踐“三位一體”,強調全面、全程、全員,使學生的教學設計、課堂教學、說課、口語表達等教學技能明顯提高。

(1)校內實訓“三結合”

按照《高等師范學校學生的教師基本技能訓練大綱》要求和崗位需要,將教師基本技能細化為十大類:包括普通話技能、口語表達技能、書寫及書面表達技能、教學設計技能、現代教育技術技能、課堂教學實施技能、組織和指導綜合活動技能、教學研究技能和班主任工作技能。十大類教師基本技能訓練制訂了具體的實施方案,確保每個技能都能得到有效訓練。訓練采用“三結合”的方式進行。

一是教師教育類課程與實踐實訓相結合。在生物教學論授課中,采用“案例分析+實踐演練+精評+反饋提高”的教學模式,對于有些實踐性強的章節內容(如課堂教學技能、說課等),采用“分段式”教學,教師講授占1/3學時,學生模擬課堂教學占1/3學時,自我評價、同學評價及教師評價占1/3學時,通過課程與實踐實訓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從中受益,提高學生的教學技能。

二是學生互訓與教師驗收相結合。利用微格教室對教師基本技能進行項目化訓練,要求以小組為單位,自我訓練、自我管理,相互學習,共同提高。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編制微格教學技能訓練評價表、說課及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及現場評價表等,實行目標管理、分階段考核、對學生各項技能進行逐項驗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目標引領與任務驅動相結合。進一步細化和明確每一技能或訓練項目的標準和具體要求,讓學生充分了解訓練項目的內容,使其成為自己的學習目標,成為自主訓練、自主學習的動力。教師技能訓練的任務細化到每個學期、每個指導教師、每個學生,并加強考核,使每個同學達到標準。

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強調全面、全程、全員貫穿四年的本科學習,而且訓練分年級、有針對性、側重有序地進行,在訓練期間開辟出一些固定的空間,如教學樓的走廊、教室的墻壁等,用小黑板或手抄報等形式展示學生的課業成果。在此基礎上,定期舉辦講演比賽、朗讀比賽、板書比賽、鋼筆字比賽、課件制作等豐富多彩為學生所喜愛的一系列競賽活動,在學生中形成了努力練好自身基本功的良好氛圍,學生的基本技能有了長足的進步。

(2)校外實踐“三位一體”

與大慶所屬的中學建立了105個教育實習基地,依托教育實習基地實現了教育見習、研習、實習“三位一體”。通過三次見習使學生了解中學課堂教學的氛圍,通過1周的研習進一步研究整個教學過程,在26周的集中教育實習中,以學科教學論和班主任工作課程為基礎,開展學科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實習,參加實習學校各項活動,開展個別指導工作等,積累育人工作經驗。結合中學生物課程改革要求,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加強學生感知、體驗、鍛煉、總結、反思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性。

3綜合技能訓練

以畢業論文為核心的科研綜合訓練和教學研究訓練,不僅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升華,也是對綜合能力的全面檢驗。畢業論文(設計)具有本科教學中其他教學環節所不可替代的實踐性、綜合性和創新性,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環節[4]。學生在大三開始選題,進入實驗室進行課題研究。結合學年論文和課程論文,連續舉辦了大慶師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大學生科技論文大賽”,獲獎論文匯編成冊。通過此活動激發了學生參與科學研究的意識,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畢業論文的質量明顯提高。

利用網絡教學平臺,自主學習網絡課程和精品課程,進行師生、生生交流、討論相關的教學內容或前沿知識,網絡教學平臺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學生可以分層次的學習、復習、預習,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庫,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利用網絡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野外實習是生物科學專業的重要實踐環節。根據教學計劃,第二學期安排兩周的動植物野外實習(大連、鏡泊湖)。在野外實習中,同學們學會了分析環境,掌握動、植物識別特征、生活習性、繁殖等,從了解和認識中激發了學習興趣,從興趣中學到了知識,得到了鍛煉。野外實習不僅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充分體現,更重要的是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鍛煉意志品質,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4建立相應的多維度技能考核體系和質量監控體系

技能考核體系圍繞訓練項目進行,不同技能訓練項目,建立不同的考核方式和考核標準。多維度技能考核體系的建立,突破了單一的理論知識考核和傳統的閉卷考試方式,注重綜合能力和素質的考核。考核通過將得到相應的學分,這樣的改革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了很好的導向作用,促進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使學生不僅注重理論學習,更注重實踐能力的鍛煉。同時,建立各項管理制度,構建科學可行、具有導向性的全員參與、全程監控、全息反饋的“三全”質量監控體系,多方面、多層次監控教學活動的進行,保證技能訓練順利實施和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總之,幾年的探索與實踐,我們深刻體會到,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是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內在要求,也是適應經濟社會的客觀需要。能否有效地培養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已成為衡量學校教學質量優劣、人才培養目標是否實現的重要標志。因此,需要我們堅持不懈、腳踏實地不斷研究和探索,使其日臻完善。

參考文獻

[1]陶秋燕.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9):20-23.

[2]楊天博.論我國高校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對策[J].中國市場,2010(15):155.

篇(4)

關鍵詞:CDIO能力 外貿英語專業 實踐教學體系 項目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6-142-02

隨著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的逐漸深入,各類外貿企業迫切需要既有深厚的語言功底,又有扎實的國際貿易方面理論基礎,且能夠熟練操作進出口業務的應用型人才。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外貿專業學生缺乏足夠認識和利用知識的操作平臺,理論知識并沒有轉化為實際技能。多數畢業生工作后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工作,將書本知識實踐化。因此,探索建立符合專業實際和市場需要的外貿英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勢在必行,在“做中學”和在項目實踐中提高CDIO各項能力尤為重要。

一、CDIO模式概述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2001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聯合瑞典的查爾姆斯技術大學、林克平大學以及皇家技術學院等3所高校共同開發的一種全新工程教育理念和實施體系。CDIO是構思、設計、實現和運作四個英文單詞的縮寫。針對畢業生團隊協作能力、判斷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等能力方面的欠缺,CDIO教育模式探討了理論知識的傳授和實踐能力培養結合的最好方式就是通過項目學習,在“做中學”。在CDIO教學模式中,項目是學生能力培養的載體,不單單可以傳授專業技術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能使學生的潛能得以極大地調動和開發。通過模擬真實環境,培養學生對實際問題進行構思、設計、實施、運行等綜合素質,學生的溝通能力、創新思考能力、職業能力和態度、團隊協作等各項產業需求能力也相應得到鍛煉和提高。

二、外貿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近幾年,CDIO號角在中國各高校紛紛吹響。基于CDIO教育模式,黑龍江科技學院確立了“大工程,大德育,大實踐”教育理念。新形勢下,外貿英語專業以教育部1998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為基礎,制定了英語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強化學生的工程意識和實踐能力。

外貿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21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具備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比較廣泛的科學文化領域的基礎知識,具有熟練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和一定的第二外國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并具有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獨自工作等方面的工作能力,能夠勝任英語商務貿易、談判和企業管理等方面工作,符合現代各類經貿活動要求,為外貿企業部門所需,具有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三、構建外貿英語實踐教學體系培養CDIO能力

人才培養目標明確了對學生CDIO重要能力的要求,包括外語溝通能力、外貿領域內的職業能力要求,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產業需求能力的要求。結合黑龍江科技學院定位和專業自身特點,外貿英語專業在CDIO能力培養方面進行了本土化的嘗試。該專業革新了現有的以理論教學為主的模式,確立了“3+1”人才培養方案(學生在校理論課程學習時間為3年,實踐活動累計為1年),強調在“做中學”,構建系統的專業實踐體系。通過實踐獲得知識、習得能力,明確了以學生CDIO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專項語言技能訓練、系統的職業技能實習、基于項目的頂崗實習和畢業論文為核心內容的實踐教學體系,引導他們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進行學習。

1.CDIO外語溝通能力培養與專項語言技能訓練。CDIO能力中,人際交往技能包括團隊協作和交流,外語交流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專業學生經過四年的學習,應能夠熟練運用英語溝通交流,并能使用第二外語(如:日語、俄語、德語等)進行簡單交流。專項語言技能訓練主要設置了英語語音技能訓練和英語翻譯實踐技能訓練兩項內容,通過營造真實的語言環境,使學生多說多練,在“做中學”,切實提高外語溝通能力。(1)開設英語語音技能訓練。英語語音面貌是英語專業學生的門面,字正腔圓,圓潤的發音給學生就業增加了成功的砝碼。專業語音訓練開設在第二學期,是在學生學習了一個學期的語音理論課后開設的,時間為一周。指導教師通過建立學生語音檔案,通過把學生英語發音中語音、語調等具體問題記錄成冊,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和糾正,最終評定成績等方式,幫助學生對比發現自身語音問題,循序漸進取得進步。大量的語音訓練、教師的監督指導和定期開放的語音實驗室保證了語音實踐的效果和質量。通過實踐,學生能夠具備標準的語音、語調和良好的語音面貌。(2)開設英語翻譯實踐訓練。翻譯作為一項復雜的社會活動,涉及到諸多語言和文化因素,是對學生能力的較高要求。通過為期1周的英漢、漢英兩個階段的專項翻譯訓練使學生貫通以往學過的翻譯理論知識。選取小說、科技文章、外貿函電不同文體的翻譯實例操練,幫助專業學生熟練應用常見句式和詞語,掌握翻譯技巧,提高翻譯能力。專項的翻譯實踐既可以考察學生的翻譯動機等情感因素、自我解決問題能力,也鍛煉了學生查閱工具書以及翻譯實踐能力,彌補了課堂教學之不足,使學生們認識到與職業翻譯工作之間的差距,通過翻譯實踐有意識的改進溝通能力。

2.CDIO職業能力與系統的職業技能實習。除了針對提高外語溝通能力設置的語音和翻譯實踐訓練外,專業實踐體系還通過系統的職業技能實習如工程訓練、認識實習、專業實習、職場模擬和實踐等實習活動強化對學生CDIO職業能力、態度等方面的培養。

在應用型理工科院校,外貿英語專業學生應強化工程意識。在“大工程”的教育理念下,學生初期接受工程教育,之后參與工程訓練,基本了解工程對環境、社會、知識和經濟體系的影響,具有全球化的視野和一定的工程思維,彌補了文科專業學生思考能力的缺憾。

基于一定的工程思維能力,學生在外貿英語領域實踐活動中職業能力得以改善和提高。實踐活動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專業導論課明確了英語技能和業務水平的要求。幫助學生初步了解專業知識,為以后的專業理論和實踐學習做好鋪墊。在此基礎上,開設4周的認識實習和7周的專業實習。在認識實習中,將學生分組結對,將實習教室分別模擬為機場、酒店、工廠等工作場景,學生通過四周的外貿業務工作流程的模擬,能夠熟練運用英語進行商務接待和商務談判。以外貿業務流程為導向安排認識實習,有助于整合學生語言實踐技能和外貿業務能力,有效的提高了學生在國際貿易環境下運用英語的能力。專業實習我們采用的是部分集中,部分分散實習的方式。學生在熟知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和流程后,在企業真實演練具體外貿業務(如撰寫外貿函電、價格核算,合同操作、信用證操作等)。在實習過程中,同時也加強對學生的監督和考核。另外,職業生涯規劃和職場模擬補充課程,有針對性的彌補了實踐活動的空白,使指導性更強,有利于學生明確職業態度并具備一定的職業能力。

新培養方案還確立了實踐環節與技能證書的考核掛鉤機制。明確規定外貿方向學生在校學習期間須獲得外銷員證書、報關員證書、報檢員證書、單證員證書、跟單員證書、外貿業務員證書、貨運、物流員、商務英語等證書之一,方準予畢業。這些證書是學生職業能力的表現,獲得證書有利于學生畢業后直接上崗,增加核心競爭力。

3.CDIO產業需求能力培養與畢業論文、頂崗實習、就業一體化。針對畢業實習浮于表面,論文脫離實際、缺乏實踐支撐的現象,實行頂崗實習、畢業論文、就業一體化的實踐方式。在頂崗實習和論文環節,以項目為導向,按照構思、設計、實施、運行4個環節,進行CDIO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與創新能力等產業需求能力培養實踐。根據外貿專業的實際情況,選取其中20人參與CDIO項目,以便今后進一步推廣。具體做法如下:(1)構思,即頂崗實習和畢業論文啟動前的系統規劃。在畢業論文選題前進行必要的設計和規劃。部分教師經過前期的掛職鍛煉已具備一定專業知識技能,比較熟悉企業情況,可以制定符合實際需要的外貿專業實踐題目。同時,邀請外貿企業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加入,根據他們豐富的實踐經驗,對選題進行補充和優化,避免論文選題脫離實際。

在頂崗實習前,公布畢業論文和頂崗實習選題計劃,要求學生畢業論文選題與所從事頂崗實習內容密切相關,同時要求學生自主安排畢業論文和實習計劃。按照課題內容的相關性和興趣分組,將參與者分為4組,每組5人。選出每個項目組的組長,由組長帶領小組成員開展頂崗實習,相互監督。經過前期富有成效的認識實習和專業實習,學生在相關課題老師和實習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視野開闊,具備一定的系統思維能力,逐步形成寫作思路,為之后的畢業論文開題和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2)設計,即研究方案的優化。學生帶著選題去頂崗實習,目的更明確。在實習單位頂崗實習的內容與選題密切相關,學生更有興趣。通過實習單位開具證明的方式,確認學生的畢業論文題目與實習內容的相關性。同時,采取校內與實習單位雙指導老師合作培養的模式,學生可以從多角度、系統地思考問題。通過頂崗實習,學生可以發現自己對問題的理解與實際情況的差距,對論文題目認識逐步清晰,不斷地調整論文的研究方案,保證了論文修改質量的提高。(3)實施,即任務的實現。經過研究方案即畢業論文的充分分析、論證、優化后,論文預期的研究任務已接近完成。這一階段可以鼓勵學生自主創新,給予他們一定自由度。學生遇到問題可以查閱相關文獻,參與小組討論,發揮頭腦風暴的作用,集思廣益。也可以回到實習單位請教實習指導老師或與論文指導老師溝通得到啟發。論文指導老師通過定期的研討、引導與不定期的網上、電話交流等方式,保證了對學生有效監督和指導。選題貼近實際,學生的參與性增強,這樣,學生論文中引用的內容少了,空洞的內容少了,取而代之是更多自己的語言,實際、實用的東西,創新性也充分體現出來。(4)運作,即成果的展示。階段成果除了通過上交頂崗實習報告、論文開題報告、論文一、二、三稿外,學生可以通過職場答辯、實習答辯、開題答辯和畢業論文項目小組答辯充分展示自身的能力水平。借助幻燈片演示文稿,學生可以將自己和團隊的設計方案簡明扼要、重點突出的展示出來,英語表達清楚、規范,論文內容闡述的透徹和論證充分,也具備在外貿實際操作現場做簡明準確的技術講解和指導的能力。

四、結束語

在外貿英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中,導入CDIO能力培養模式,是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專業教學模式的重大變革。通過語言技能訓練、系統的職業技能實習,提高了學生的CDIO外語溝通能力、職業能力。產業需求的能力通過以項目為主線的構思、設計、實施、運行4個環節的訓練,充分鍛煉了學生的專業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構建以培養CDIO能力為主的實踐教學體系凸顯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育特色,有助于實現學生語言實踐技能與外貿業務能力的整合,提升畢業生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Crawley,E.F.;Malmqvist,J;Ostlund,S & Brodeur,D.R. Rethink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the CDIO Approach[M].New York:Springer-Verlag,2007.

2.查建中.論“做中學”戰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

3.丁杰,陳桂琴.英語專業學生應用能力與創新素質的培養[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12)

4.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5.顧佩華,沈民奮,陸小華.重新認識工程教育――國際CDIO培養模式與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王剛.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解讀與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09(5)

篇(5)

我院近年來以專業評估為起點,對各類各級實踐教學環節正確引導、保證實施、促進改革,著力于培養學生的主體創新能力。我院設置有城鄉規劃、土木工程及給排水科學與工程3個工科類專業,做為都市型高等農業院校人才培養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立足當地、服務三農,為承接“城鎮化”、“城鄉一體化”建設任務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務。這也就要求實踐教學要理順課程體系,通過由微觀到宏觀、由局部到整體、由易到難地系統訓練促進學生充分認識自身的社會責任并積極提高自身能力;就是要以主體性教育思想作為指導,促進教育者與教育管理者轉變觀念、優化渠道、改進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分析、解決基本問題的思路和實踐操作模式,使之獲得獨立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從而為持續性的創造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

2結合主體性教育建設調整實踐教學體系

我院曾經對2010屆城市規劃畢業生展開調研,發現32.3%的學生認為自己所學專業認識不深,22.1%的人對就業前景憂慮,甚至16.5%的學生認為專業學習與就業關系不大。大學生的專業學習和就業問題是當前的主要矛盾,而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的好壞,則成為了矛盾的主要的方面。同時調查也發現,學生對有關實踐教學在就業中的地位評價不高。這點和2010年4月中國調查網關于大學生的專業學習與就業選擇相關調查結果相似,只有5%和8.5%的學生認為畢業設計(畢業論文)和教學實踐對就業有重要作用[8]。究其原因,實踐教學體系與就業市場的實際需要發生偏差;實踐教學過程無法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由此,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和突出專業特色,以就業為導向,采用各種手段發揮學生主體性,成為本次改革的主要思路。

2.1合理安排實踐教學環節

現今的學科發展越來越趨于多層次、多視角、多學科交叉的特點,工科人才實踐能力培養不再僅僅是局限于專業技能訓練,更注重實踐內容的縱向深度和橫向聯系,將課程實驗、課程設計、大型綜合性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社會實踐等環節有機地貫穿起來,形成實際操作能力與綜合分析論證并重的實踐教學過程。例如我院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涉及城鄉規劃學、建筑學、風景園林學、社會學等多學科內容,這就要求在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都要綜合考慮、統籌安排。在技能訓練上由簡單到復雜,從微觀入手,如建筑設計、詳細規劃,進而到中觀層面如總體規劃設計,再到較為復雜的城市設計等,使學生逐步掌握一系列的方法和技能。在專業綜合應用能力培養上注意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例如在《公共建筑設計》課程實踐教學中包含較為教學樓、博物館設計等內容,在實驗實習的安排上從簡單的入手,逐步展開,最后完成綜合性課程設計。在實踐教學內容安排上層層遞進,按照課堂實驗、技能訓練、生產實踐、畢業設計4個環節進行,做好每個任務的內容分工和訓練要求,并進行模塊劃分,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教學計劃。教師的實踐計劃中需要從不同層次和方面體現一定的專業基礎能力、專業實踐能力和綜合能力,最終達到就業目標需求。整個過程,學生協同參與,做到對所要掌握的專業技能清晰明了,有助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自主學習。

2.2結合社會發展狀況適時調整教學內容

完善實踐教學體系首先要準確定位,使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從分析學生未來可能工作崗位與社會需求入手,科學界定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整體設計理論教學、實踐課程、專業實習、課外創新活動、畢業實習等各個人才培養環節,加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工程教育應注重研究社會需求及主要矛盾的重大轉變,應根據實際情況主動更新實踐教學內容。我院各個工科類專業實踐教學可分為基礎實驗與技能、專業技能訓練和專業實踐等由低到高3個層次,通過提高自主學習的實踐教學方法和建立統一管理教學平臺和自主管理的交流平臺,建立起更完善的監控體系,使實踐教學在方法、內容、監控管理上相互配合,達到優化體系結構的作用。同時,在各層次實踐訓練項目中積極推進新方法、新技術,并通過國家級、省級和校級創新計劃促使學生較早地參與科研和創新活動,推進學生創造力培養。

2.3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因材施教

實踐教學體系的設計要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循序漸進、分層次、由淺入深地、全面系統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對學生的專業引導,適時地協助學生進行合理的專業與職業規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較為準確找到人生目標,通過興趣與奉獻精神驅動自己的主體能動性,幫助學生成才。

3拓展基于學生主體的實踐教學方法

工程教育實踐教學大多可以分為課程實驗實習(設計),專業技能訓練、生產實踐和畢業設計4個環節,每個環節的具體問題具體安排。

3.1課程實驗滲入學生自主學習

工科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反映出的突出的特點是課程多、學時重,學生作業多,壓力比較大。要緩解這種現狀,必須要逐步整合各專業課程的實踐環節。長遠來看,應該把相近課程的實驗課程分離出來形成專門的一門專題設計課(獨立實驗課),由相近課程的幾位任課教師擔任這門設計課的指導老師,分小組帶學生的設計。在新的城鄉規劃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教師主要負責原理課程的講授和相關案例學習,專題設計課或獨立實驗課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布置參考書目學生自主學習,團體或個人完成作業,相互匯報和講評。重要的綜合性設計課會聘請實踐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共同講評,體現出和市場結合的緊密性。城鄉規劃專業在課程實驗教學方式的轉變,對達到人才培養的目標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從這幾屆的學生反映來看,學生在方法和觀念上有所突破,主要體現在學生開始主動思考、積極探索,這是過去手把手,灌鴨子的教育所沒有的。因此,在此基礎上可以更進一步,大膽放開手腳,鼓勵學生自學,并在成績評定中加大自學內容考核的比重。

3.2專業技能訓練上鼓勵學生參賽

專業技能訓練在提高學生實踐操作技能的同時應能增進其自我認識,沒有橫向比較,學生無法自我定位,容易喪失目標或產生厭學情緒。每年省、市級專業學會或協會大都會定期舉行各種大學生設計競賽,每年的主題都比較新穎并切合當前學科發展潮流,因此,積極組織和鼓勵大學生參加此類的比賽,是最好的一種技能訓練方式。學生所取得較好名次也能為學校爭光,同時提升學校知名度,為就業打開一扇窗口。從多年的實際操作成效來看,由于固定的競賽較多,在1~4年級中,確定開展以競賽代替技能訓練是可行的。

3.3生產實習形式多樣,環環相扣

鼓勵學生通過自評、互評等形式參與在各個實習環節的考核與成績評定,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專業動手能力之外可以鍛煉評判能力和相互溝通能力。另外,在實習過程中,可以聘請校外專家全程指引,增強實踐教學的時效性。除計劃內的實習外,要結合專業特點,給學生布置可選的假期專業社會調查內容,充分帶動學生的能動性,及時發現城鄉發展、規劃中的問題,引導學生尋求解決途徑,培養專業興趣。此外,擬定在假期安排學生和區域內其他高校開展交流,學習吸收區域外其他高校的有益成分。

3.4畢業(論文)設計采用“研究生導師”模式

理想化的畢業論文(設計)選題一般要求源于真實的項目。但在時間、規模、難度等方面,這類項目大多與教學大綱存在差距;同時,現行的教學管理制度使得教師無法深入參與社會實踐,真題來源不廣;工科類專業學生畢業論文(設計)一般持續6~10個月的時間,期間不一定能選擇到適合的項目;以上諸多問題是引發本次教學改革的深入討論。我院借鑒研究生導師的培養模式,從大3初始學生就可以選擇老師作為畢業論文(設計)的“導師”,積極開拓教學思路與通道,適時調整畢業論文(設計)的安排,有助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同時,參照“研究生導師”模式,在長達1.5a的時間里鼓勵學生與導師充分溝通交流,自主選題,按照導師的指引與意見完成畢業論文(設計)。

4建立平臺,完善實踐教學管理體系

以往的實踐教學管理主要依靠學校統一的管理平臺,在實踐教學中,無法結合各個專業特點靈活處理,給教師安排某些實驗(實訓)帶來不便。因此,除了學校統一的教學管理,還需要建立一個教師、學生自主管理的平臺,可以通過該平臺進行交流、評閱、批改、評判并反饋各種信息,達到自我管理的目的。另外,建立研究中心,除了可以穩定實驗實訓計劃,加強校企合作,提高教師能力之外,借助各專業研究中心(設計研究所)建立企業化的管理體制也是一條很好的途徑。學生可以通過參與研究中心的運作,積極從事與未來職業相關的實踐活動。在完成研究中心的各類任務的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有益于早日成才。

5問題與思考

實踐教學改革在經費方面缺口大。在推進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由于缺乏經費支持,無法添置有影響力的國內外專著,學生查閱最新研究成果存在較大困難。學生參與社會調查、各種競賽、外出游學、聘請專家等都需要不少經費進行經營。經費的大量增加對于新院系和新專業來講是一大困難。成立研究中心,積極開展校企產學研合作可能是一條解決之路。在主體性實踐教學改革中要求教師不僅要設置一些開放的綜合性、設計性項目給學生進行開放選擇,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還要有能力整合各個實踐教學環節;同時還必須懂得主體性教育管理方法,積極、適當、正確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那么,只有教師多參加社會實踐,加強校外交流,才有機會深入了解市場發展動態,以更高的業務能力和豐富的知識結構為學生架橋鋪路。主體性實踐教學注重交互式、開放式、彈性的教學方式,鼓勵了學習積極的學生,但對一些散漫的學生顯得辦法不多,由于小組討論、分工內容把關不嚴,有些學生蒙混過關。盡管實習有計劃和管理措施,在外出實習中,教師的教學過程難以監控;實踐過程中很難完全監控到每個學生,有個別抄襲實踐成果、缺席實踐活動的現象。對教師而言,教師的工作準備、實施手段與方法與教學效果量化的手段就不多。對學生而言,它的績效是反映在一個長期的,動態的范疇中,因此研究和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量規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6總結

篇(6)

【關鍵詞】高等師范院校;語文教育;師范生;職業技能

一、相關研究的背景概述

(一)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趨勢

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通過專門訓練和終身學習,逐步習得教育專業的知識與技能并在教育專業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從教素質,從而成為教育專業工作者的專業成長過程。

在當代教育改革實踐中,教師的工作職能出現了深刻的變化,極大地提高了教師勞動的復雜程度和創造性質。不過,與醫生、律師等專業相比,教師的專業性似乎沒有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從而造成與之對應的師范生培養,在專業需求和學科性質方面也有所缺失。師范生是教師專業發展歷程的起點,它決定了新教師質量以及他們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因此,作為教師培養的前沿陣地,師范院校應該承擔起為教師專業化奠定良好基礎的職責,有針對性的探索并開展師范生職業技能培養。

(二)師范生培養和語文課程改革的需要

1992年,原國家教委師范司印發《高等師范學校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基本要求(試行稿)》,1994 年又頒布了《高等師范學校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大綱(試行)》(以下簡稱《大綱》),兩份文件的頒發,對師范生應具備的教師職業技能作了系統而又明確的規定,是對學生進行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的依據。

但是,研究當前師范生職業技能培養現狀,我們發現原有《大綱》中關于師范生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的內容體系,已落后于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的實際需要。基于當前“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我們有必要深入了解語文教育類師范生職業技能訓練內容體系的現狀,根據師范生職業需求和語文教師培養實際存在的問題來調整專業設置、培養模式、實踐教學,參考語文新課標的目標和內容,進行相對應的語文基本功的培養,優化語文教師專業技能的訓練。

(三)教師教育一體化進程的推進

在當前教育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們不得不正視這樣一個問題,師范教育與在職教育相割裂,沒有實現教師教育一體化,導致新入職教師很難適應從學生到教師的轉變。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了解教師專業發展需求,將師范生職業技能培養放到教師教育一體化中加以審視,認識到師范教育是教師的職前準備期,把職前準備和職業發展聯系起來,從根本上提高教師培養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

二、文獻述評

通過查閱有關文獻和資料,結合作者自身理解,對現有研究現狀及觀點作出如下歸納:

(一)關于“師范生職業技能”的內涵界定及體系建構(理論研究)

在CNKI以“師范生職業技能”為主題進行檢索,共有記錄113條,關于師范生職業技能的研究并不十分廣泛。

教師的職業技能具有穩定性和可變性相結合的特點。然而,反觀當前各類師范院校開展的師范生技能培養活動,我們大多把師范生技能局限為“三筆一話”(硬筆、粉筆、毛筆、普通話),這顯然是不夠的。

1994年國家教委師范司頒布《高等師范學校教師技能的教學大綱(試行)》中指出,“高等師范學校學生的教師職業基本技能指普通話和口語表達、書寫‘三筆字’和書面表達、教學工作、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技能訓練。”

玉林師范學院馮海英在其論文《微格教學在師范生語文教學能力培養中的應用》([J].中國成人教育,2008年第18期)中將語文基本教學技能概括為教學語言技能、提問技能、演示技能、板書技能等等。

華中師范大學張莉的碩士論文《“農遠工程”環境下語文教師職業技能發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中歸納出的教師職業技能體系指標包括四個方面,第一是教師基礎技能,包括口語表達技能、非語言表達技能、書寫與寫作技能;第二是教學技能,包括教學設計技能、課程開發技能、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技能、課堂教學技能;第三是教育技能,包括班級管理技能和思想管理技能;第四是教學研究技能,包括課題研究技能、說課聽課評課技能、教學反思技能。

列舉的前兩份資料中,對師范生職業技能的討論僅僅涉及到“基本技能”的層面,雖然具體到班主任工作、提問技能等要素,但是關注面比較狹窄。早期的相關研究中,相同的情況很多,都比較關注“基本技能”的培養,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一般意義上的“三筆一話”,很少關注師范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比如對現代教育技術的掌握程度等能力。后來的相關研究,逐漸注重師范生職業技能的全面性,例如在張莉的相關論述中,除了基本技能,師范生還需要掌握教學研究技能,突出了新時代背景下,教師專業性和科研能力的結合。

可見,隨著時代的發展,師范生職業技能的內涵及體系建構也將在前人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反映出社會對教師素質提出的更高要求,這也是此類研究的出發點。

(二)關于“師范生職業技能”的調查研究(實踐研究)

1.師范生職業技能調查

在CNKI以“師范生職業技能”為主題,并且包含“調查”進行檢索,共有記錄16條;以“師范生職業技能培養”為主題,共有記錄27條;以“師范生職業技能培養”為主題,并且包含“調查”,共有記錄4條。

鹽城師范學院喬暉著《近十年語文教師職業技能研究綜述》([J].遼寧教育研究,2005年第11期)對目前語文教師職業技能的研究進行了分類,主要包括三種類型:一是側重于師范生基本教學技能訓練的分類研究;二是側重于語文教學程序的技能訓練的分類研究;三是側重于語文教學元素的技能培訓的分類研究。

以上提到的三類研究均比較重視語文教師如何教的技能,很少涉及如何指導學生學的技能,對教師的技能要求體現的是以教師為主導的理念,不能適應當前新課標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通過對相關研究的整理,可以發現,目前國內外研究教師職業技能發展現狀的論文專著較少,相關的調查似乎也沒有展開,研究者的重心主要集中在依據大綱對師范生職業技能結構指標體系的擬定上,然后根據指標制定相關培養流程。

例如肇慶學院毋茂盛、王靜在《高等學校師范生技能研究》中,僅是依據其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了師范生應具備的3種基本技能,包括語言表達技能、教學工作技能和信息技術應用技能,并對這些技能的重要性進行了討論。但是,由于研究過程中缺乏實際調查的案例支撐,這些觀點顯得空洞概念化,也比較片面,缺乏學術深度。

對此,筆者認為,研究可以在體系建構基礎上逐步展開的,但是應該以現狀調查的實際結果為依據,參考課程標準的實施,側重師范生視角和新入職教師視角,給師范生培養的探索之路提供一個反向思維的案例支持。

2.師范院校的師范生職業技能調查

同時,在CNKI以“師范生職業技能”為主題,并且包含“師范院校”進行檢索,共有記錄40條;以“師范生職業技能”為主題,并且包含“高等師范院校”進行檢索,共有記錄19條。

廣西師范大學郝向鵬的碩士論文《高等師范生職業準備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08.)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廣西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師范生職業技能培養情況進行了了解。在調查數據的基礎上對其形成原因進行了探析,并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高等師范生的職業準備現狀做出了一些總結。同時闡明了闡明了高等師范生職業準備的相關內容,包括良好的教師職業意識、多層復合的知識結構、出色的教師教學技能、創新的工作能力和對教師職業的關注。

像這樣將師范生職業技能研究架構在具體某個高校中的調查研究還有江南大學教育學院的戴云、胡智丹寫的《綜合性大學師范生職業技能訓練現狀調查報告――以江南大學為例》([J].江南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年第3期);廣東第二師范學院付明敘寫的《早讀在師范生職業能力提升中的作用探析――以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為例》([J].科技創新導報,2013年第4期)等。

可以看出,關于師范生職業技能的研究同時涉及綜合性大學和各級各類師范院校。綜合性大學和師范院校雖然同樣設置了師范專業,但是作為師范生培養的專科性學校,高等師范院校的政策導向、生源特點、就業前景等決定了其不容忽視的特殊性,也使得我們對師范院校師范生職業技能的培養有其不可替代性。要達到相應的教師培養目標,必須使學生在掌握一般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突出高等師范教育的特色,將師范生培養的實踐研究推向教師培養的前沿陣地。

3.師范生職業技能培養調查發現的問題及建議

通過對相關文獻資料和現有研究報告的整理,歸納出師范生職業技能培養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

第一,重視傳統手段和教學經驗的繼承,缺乏創新意識的培養;

第二,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忽略實踐課程的有效開展和訓練;

第三,課程設置繁雜,但是實用性和針對性不強;

第四,職前職后教育脫節。

對此,相關研究給出的建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根據學生需求和職業要求,不斷更新和調整師范生培養目標及方式;

第二,師范生職業技能訓練應做到課內專業知識與課外實踐訓練相結合;

第三,優化師范生技能相關課程設置;

第四,建立職前職后連貫統一的師范生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實現教師教育一體化和教師終身發展。

以上觀點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調查結果和建議不夠系統深入,缺乏實證材料相佐證,通常是籠統概括,很少有著眼于師范生各項具體職業技能專門展開的細化分析和建議,相關研究對師范生培養的評價機制也少有著墨。當然,這些成果對師范生培養研究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也因為其不完備性,使得后續課題有更廣闊的發揮余地和更深遠的學術意義。

(三)語文學科視閾下的師范生職業技能

在CNKI以“師范生職業技能”為主題,并且包含“語文”進行檢索,共有記錄4條;以“語文教師職業技能”為主題進行檢索,共有記錄6條;以“師范生職業技能”為主題,并且包含“漢語言文學”進行檢索,共有記錄0條;以“師范生職業技能”為主題,并且包含“語文教育”進行檢索,共有記錄0條;以“師范生職業技能”為主題,并且包含“中文”進行檢索,共有記錄0條;可見,在師范生職業技能的研究領域,突出學科性質,專門探討語文教育方向師范生培養的研究幾乎是空白的。

周慶元所著《語文教師職業技能訓練概說》([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5(6):35.)中對語文教師職業技能給出的定義是“語文教師在其從事的語文教育工作中,為了適應和滿足工作的需要,通過反復練習而逐漸鞏固乃至自動化了的動作或智力的行為活動方式。”

鹽城師范學院喬暉著《近十年語文教師職業技能研究綜述》([J].遼寧教育研究,2005,(11):76.)中認為:“語文教師職業技能是指教師運用已有的教學理論知識,根據語文學科的教學特點,通過練習而形成的穩固的復雜的教學動作方式和智力活動方式的系統。”

以上兩種觀點,僅僅是對“語文教師職業技能”作出了定義,并沒有反映出其涵蓋的內容,在論文中也沒有構建相應的職業語文教師職業技能體系。

語文教師的職業技能,有學者稱之為“語文教師的基本功”。周海生、周秀娟所作《談語文教師的基本功》([J].吉林教育科學?普教研究,1995,(5):33.)中認為“所謂語文教師基本功是指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所必備的最基本的技能和技巧,主要內容包括‘說、寫、畫、作’四方面。”

揚州大學喬暉的碩士論文《論創新教育與語文教師的職業技能》([D].揚州:揚州大學,2004.)因為側重于創新教育,所以對語文教師職業技能的概括偏向教育研究技能。教育科研能力固然是語文教師職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不能代替語文教師職業技能的全部內涵。

以上的一些觀點,顯然不能完全概括語文教師職業技能的內涵,他們都只是對整個語文教師或者語文師范生職業技能體系的某一方面進行了闡述,并未突出語文的學科性質,相關論文中關于師范生職業技能的培養是所有學科教師都應該具備的基礎技能。語文作為一門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統一的學科,有著區別于其他學科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作為專任教師,需要更加詳實完整的語文相關技能。因此,筆者建議,在此類相關研究中,應該更多地關注師范生職業技能與具體語文學科的結合,構建一個基于語文學科的完整的師范生職業技能體系,它應該包括語文基礎技能、語文教學技能、組織管理技能、語文教學科研技能等四大方面,在研究過程中,結合理論、各項標準、調查結果、前人研究等資源來完善各項技能的內容,形成系統化的概念。

篇(7)

當前,隨著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我國高等教育規模迅速擴大,逐步由“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教育”。教育目標轉變為“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自身素質,保證教育目標的實現,必須分析高等教育的現狀、存在的問題與矛盾,提出改進的方法和措施。

目前高等教育現狀如下:

1.在校學生規模大,師生比高。每位教師所帶的學生人數比以前大大增加,雖然教師的素質和業務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但是,投入到每一位學生的精力和時間比以前減少許多,減少了針對每一位學生學習和能力培養中所需的具體指導和幫助。

2.課時減少,教學內容壓縮。由于學生在校學課時壓縮的同時,又大幅度增加選修課、講座等原因,基礎課課時壓縮較大。其結果勢必減少教學內容,降低教學要求,影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

3.應試教育的影響。高考、基礎課由題庫出題等以及“保證課程通過率”等應試教育的影響,是有效培養學生素質和能力的最大障礙,造成學生不重視能力的提高,死記硬背現象普遍。

我國社會、經濟、科技正在迅速發展,對人才素質和能力的要求在提高,社會要求高等教育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能力和提高學生的素質。本科生中進行專業技能綜合訓練是有效地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社會對人才能力的需要。大多數本科生畢業后直接走上社會,就業工作。社會對工科本科畢業生的實踐能力要求更高,許多崗位需要具備一定實踐能力,而且在工作崗位的選擇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實踐能力也是找工作的一項重要砝碼。這就要求本科生在校期間要進行一定的專業技能訓練。

2.能力素質培養的需要。大學生在校主要任務是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和素質。提高能力和素質的主要途徑是實踐性教學環節,而通常的實習、實驗環節,學生動手時間短、內容單調,通過集中進行專業能力綜合訓練可彌補這些不足。

3.高級人才培養的需要。目前的“大眾教育”中含有對部分學生進行的“精英教育”。部分學生畢業以后繼續深造,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在專業能力綜合訓練中能提高學生們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助于他們今后的研究。

二、本科生科研訓練的內容和方式

在校本科生學習了一些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部分專業課,做過一些基礎實驗、專業基礎實驗,學習掌握了一些基礎知識,有了一些實驗能力。但是,學生對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還很不熟練,針對這種情況,本科生專業能力綜合訓練的內容應該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查找文獻資料。在給出訓練題目后,講解課題背景、研究目標、研究方法等內容,再講解查找資料的一般途徑(網絡、數據庫、圖書館等),要求學生查找相關中文和外文文獻資料,要求學生翻譯外文資料,訓練學生查找文獻資料能力和翻譯能力。

2.閱讀文獻資料。根據訓練題目的需要,指定必要的書籍、資料要學生自學,教師進行答疑輔導。訓練學生自學能力,掌握做訓練項目的基礎知識。

3.確定方案和工藝路線。當學生有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后,指導學生根據訓練題目制定具體實施的方案和工藝路線,并逐步使之優化。使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動手實踐環節。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獨立完成。在實踐中往往遇到預想不到的問題,通過在實際問題中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提升學生能力的最好方法。專業技能訓練可以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實驗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

5.撰寫綜合訓練報告。學生取得了一些實踐結果后,幫助他們分析處理,講解撰寫論文的一般方法,指導他們撰寫綜合訓練報告。訓練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撰寫論文能力,為以后的畢業設計打下基礎。

學生能夠完成研究內容,各方面能力得到訓練,就達到了本科生專業技能訓練的目的。

三、本科生專業技能訓練的注意問題

由于本科生知識不足,分析問題能力欠缺,時間和精力有限,做專業技能訓練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訓練內容不能過多,目標不能過高。教師根據自己的專業領域,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訓練。要量力而行,適可而止。

2.突出重點。一般工科學科包括多種學科知識、多種實驗方法、多種實踐技能,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都掌握,并運用自如是不現實的。教師可以在自己取得的教學成果基礎上,只讓學生進行關鍵部分的設計,或進行重要課程相關知識的運用,使學生深刻體會其中的精髓。

3.正確對待訓練結果。專業技能訓練和教學實驗最大的區別是訓練的過程和結果對學生來說是未知的。在訓練過程中成敗并不重要,即使沒有得到理想的結果,能分析出失敗的原因,也一樣能達到訓練的目的,可能學生學到的更多。

四、本科生專業技能訓練的實踐

在我校材料與化學工程系03級材料化學專業本科學生中已嘗試進行了專業技能綜合訓練,根據學生的專業方向,把學生分成兩個大組:高分子方向和金屬材料方向,每個方向設不同題目。高分子方向共設置8個獨立的綜合實驗項目,每個學生主選一項,具體包括:乙酸乙烯酯的聚合及聚乙烯醇縮丁醛的制備、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制備、木質素的制備、高吸水性樹脂的制備、苯乙烯聚合、油改性醇酸樹脂的制備、尼龍66的制備、丙烯酸酯乳液壓敏膠的制備等。金屬方向由于學生人數較少只設了三個綜合實訓項目,分別為:減速機拆裝及金相組織分析、焊接技能綜合訓練、典型零件熱處理工藝分析。學生可根據個人意愿選擇其中題目,通過查找資料、設計方案到動手實驗完成整個實驗過程,其中金屬方向的選題更注重動手能力的提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少妇高潮太爽了在线观看免费| 午夜视频在线瓜伦| 末发育娇小性色xxxxx| 长腿校花无力呻吟娇喘| 日韩中文人妻无码不卡| 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 男女真人后进式猛烈动态图|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软件| 色翁荡熄又大又硬又粗又视频| 精品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久|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国产无遮挡裸体美女视频 | 成人性爱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第12页| 国产97在线 | 日韩|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男人j放进女人p全黄动态图| 一二三四在线视频社区3| 精品无码中文字幕在线| 琪琪的色原网站| 色情无码www视频无码区澳门|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 日本强好片久久久久久aaa|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а√天堂中文在线资源bt在线 | 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 | 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摸进她的内裤里疯狂揉她动图视频| 少妇系列之白嫩人妻|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下载| 国产强奷伦奷片| 麻豆一区二区三区蜜桃免费|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app| 欧美丰满老熟妇aaaa片| 十八岁污网站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中文人妻av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亚洲人成网站77777|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