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7 00:20: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綜合素質評價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2001年,教育部頒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標志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式啟動。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非常重視學生評價的改革。《基礎教育發展綱要(試行)》明確提出,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可以說,全面實施綜合素質評價是推進新課程改革并真正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保證,它在課程改革中起著導向的作用,直接關系到這次課程改革的成效。
一、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理論依據
教育思想是教育行動的指南,是人們對人類特有的教育現象的理性解讀,直接影響教育實踐。我們認為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要符合人的全面發展、人的可持續發展及多元智能發展等教育思想和理論。
1.“人的全面發展”理論
由于我國教育目的中十分強調受教育者的全面發展,而評價是達到教育目的手段,因而在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時不可避免地要談到馬克思的“人的全面發展”學說。認為,人的全面發展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發展、人的素質的全面發展和人的本質的全面發展,歸根到底是由人的本質的全面發展所決定的。而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全面發展表現在人與自然的物質交換過程中,指人的勞動能力即“體力和智力獲得充分的自由的發展和運用”。表現在人與社會交往的過程中,是對社會關系總和的全面占有,不僅包括智力和體力的發展,而且包括精神、道德、情感諸方面的全面和諧發展。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人的全面發展,不只是個體的發展,而是“使社會全體成員的才能得到全面的發展”。它的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標。馬克思還指出:“教育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惟一方法。”這就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全面發展的意義,為我們進行綜合素質評價奠定了理論基礎,指明了方向。它啟示我們進行綜合素質評價既要面向全體受教育者,使每個人都能得到適合自身的發展;同時,又能促進受教育者各自特長的發揮和各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為未來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造就高素質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2.“人的可持續發展”理論
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還必須以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指導和依據。可持續發展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它產生的背景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和資源遭到越來越嚴重的破壞,人類已不同程度地嘗到了環境破壞的苦果。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出版的《我們共同的未來》中使用的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換句話說,就是指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它們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
作為人類社會文明的創造者與接受者,人的可持續發展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社會的發展都是為了為人的發展提供條件與手段,都是為了豐富人的需求,提高人的自由度、主體性與素質。事實上,急劇變革的現代社會,已經向人提出了終身教育、終身成長的要求。而“人的可持續發展”就是指以人的發展為價值取向和終極關懷,就是既要考慮學生當前發展的需要,又要考慮其未來發展的需要,把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從學生一生發展的角度去看待。
3.多元智能理論
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的理論依據還有多元智能理論。該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著名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Dr.Gardne)于1983年提出的。他把智能定義為:“人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會中,解決問題或制造產品的能力。”他認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除了言語一語言智能和邏輯一數理智能兩種基本智能以外,還有視覺一空間、音樂一節奏、身體一運動、人際交往、自我內省、自然觀察者智能,每一種智能在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都發揮著重大的作用,而且具有同等重要性。這就批判了認為智力是以語言能力和數理邏輯能力為核心的傳統的智力理論。加德納的理論不僅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多維地看待人的視野和方法,而且對于我們全面地評價學生具有很大的借鑒作用。
它啟示我們:各種智力只有領域的不同,而沒有優劣之分、輕重之別,也沒有好壞之差。因此,每個學生都有可發展的潛力,只是表現的領域不同而已。這就需要教師在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終極關懷的標準參照下,學會從不同的視角、不同的層面去看待每一個學生,而且要促進其優勢智力領域的優秀品質向其他智力領域遷移。教師評價學生再也不能以傳統的學習成績作為唯一的標準與尺度。根據多元智力理論和個人學習方式的不同,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考慮多種因素,采用新的方法與策略來實施。
二、實施綜合素質評價的基本原則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一種全面呈現學生狀態的評價,是促進學生自我認知、自我反省、自我糾正的評價。其實質是改革以分數為唯一價值尺度評價學生的弊端,強調多方面、多角度地考慮,旨在引導學生提高其綜合素質。為達到此目的,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應堅持以下原則。
1.正確導向原則
眾所周知,教育評價具有反饋、鑒定、選拔、激勵等多種功能,但是,它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是導向。因此,在構建素質教育評價體系時,必須堅持正確導向的原則。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樹立正確的現代教育思想觀念、正確的人才觀和教育質量觀,要把握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的精神實質,這樣才能把黨和國家關于素質教育的要求和宗旨貫穿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之中和教學評價工作之中,確保教育評價的正確導向。
2.全面性原則
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要著眼于學生的成長過程和整體表現,實施動態的、綜合的、完整的、全面的評價,既反映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綜合素質,又彰顯學生的個性、特長和發展潛能。它包含了兩層含義:第一,是指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即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也要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潛能的發展,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第二,是指所有學生都能得到發展。評價不是為了選優,而是為了促進每位學生在原有水平上都有所發展,努力達到每位學生都能得到最好的發展的目標。
3.發展性原則
發展性原則是綜合素質評價中最重要的原則,指的是評價不僅要關心學生的現實表現,更要重視學生的未來發展,重視每個學生在自己現有水平上的發展。我們說,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意在激勵、引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態度、高尚的情操和正確的價值取向,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打下基礎。這就要求我們堅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注重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有效發揮評價的激勵、發展功能,突出評價對學生全面發展的促進作用,使評價過程成為學生不斷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過程。
總之,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是一項嶄新的工作內容,要做好這項工作,需要我們明確其理論基礎,掌握其實施原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教育實踐中有章可循,心中有數,從而切實搞好工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試行)[Z].2001.7.
[2]鐘啟泉等.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M].華東師大出版社,2001.
[3]張啟家.信息技術環境下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11-13.
[4]邢勝.新課程改革下學生檔案袋評價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4-5.
無論在什么時候。學生的不斷學習就是收獲知識一點一點進步的過程,而自我評價就是讓自己看清楚自己,有針對的讓自己面對自己的優缺,進步隨之而來。現在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初中別野生綜合素質自我評價的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畢業綜合素質評價自我評價一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真正了解到了我自己。我是個普普通通的女生,這段時間以來,經過了多次的考試,我的成績不算很好,而且我也沒有班級取得什么榮譽,不過以后我會刻苦認真的學習而且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爭取為班級爭光,為學校爭光。我以后還要用實際行動來證實我所說的一切,從現在開始,我要刻苦學習,用認真的成績來報答父母和老師。
告別了小學,進入中學。心里很煩,沒心思聽課,成績下滑。但是以前不愛和同學交流的我,現在和班里同學的關系很好,在進入中學的時期,我還沒做過為班級爭光的事情,現在想起來真的后悔,我總結了自己的經驗教訓決定以后做到:1,認真聽講,努力把學習成績提上去。2.盡我的最大努力為班級做些爭光的事情。3、努力搞好與同學的關系。 上面的過失,我一定會努力補好 的自開學到現在有3.4個月了,我在班里有了小小的立足之地。我跟同學們的關系也算緊密吧。說實話近期的學習不太好,課也上的馬馬虎虎,沒打好基礎。課下沒有好好的復習,自己制定了計劃,可總是沒有毅力去完成,看樣,還是我的不扎實引起。回首昨天成績也不是太突出。在班里也只能占到前15名,成績總是讓薛老師頭疼,班級里,同學之間雖然打好了基礎,但在學習上總是進步不了.對于這段時間的我,我感覺是差勁極了,讓我感覺我都不認識自己了,拿我的成績來說吧!60.70分還不夠丟人的,30.40來分就別說了。紀律上來說,上課說話,違反紀律還不承認。
在這個學期里,我和同學之間相處的還可以,我會努力和同學相處的更好。我有時上課說話,不遵守紀律,影響同學學習,也影響了自己的學習,我要改正。我學習不好,是我上課不認真聽講,做小動作引起 的后果。我應該改正這些不好的習慣。我沒有為班級爭得榮譽,也沒有為自己爭得榮譽。以后我要好好學習,改正缺點,我會努力在這個學期我的表現不是很好。希望老師多多原諒。以前的時候還違反紀律。以前的就過去了,以后我打算改變一下自己。要努力的學習,不違反紀律。這個學期馬上過去了,即將成為歷史,要從新的一天開始,以后我要努力加強我的學習,學習不好什么都不用說 。所以學習是最重要的,以后的文盲是沒有學會怎么樣學習的方法,所以學習沒有方法是不行的。以后我要找一個提高學習方法的速度,不斷的超越自己。
在這個學期我的表現不是很好。希望老師多多原諒。以前的時候還違反紀律。以前的就過去了,以后我打算改變一下自己。要努力的學習,不違反紀律。這個學期馬上過去了,即將成為歷史,要從新的一天開始,以后我要努力加強我的學習,學習不好什么都不用說 。所以學習是最重要的,以后的文盲是沒有學會怎么樣學習的方法,所以學習沒有方法是不行的。以后我要找一個提高學習方法的速度,不斷的超越自己。
通過較長一段時間的學習,我覺得一下子長大了許多。自初中的這一段時間我不再像小學生那么不知道學習了。中學的課程緊張了許多,科目也比以前多了許多,讓我感到有點不適應。學習的緊張性讓我有點跟不上,但是我已經努力了。
我在這段時間里雖然盡自己的努力去學習了,但是我的學習成績依然沒有進展,在學校里,在這個充滿歡樂的家里我一會絕對不會再像以前那樣,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學習上,想方設法讓自己的學習成績提高,為自己的班級爭得榮譽。
這一學期,是我的成績下降的最快的時期,我非常后悔,也許是我又變了一個新的學習環境,不太適應,但是我自己也不太相信這個理由。因為我的英語以前和現在相比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我的體育現在已經很好了,我希望我的體育運動就保持現在的狀態。我下一步打算在學習上加把勁,爭取期中考試考個好成績。我的好朋友很多,并且關系特別好,如姐妹一般。
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我為了一個團結友愛的班集體而感到高興自豪。我為有許多樂于助人的同學而感到欣慰,我愛我的班集體。
過去的半個學期中,我雖然沒有為集體爭得榮譽,但是我會自覺遵守并維護集體紀律,認真完成班集體交給的各項任務,努力為集體添光彩。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十全十美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可是每個人都有優點,也有缺點。既有長處,也有短處。我一定會努力借鑒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在期中考試中的,我的成績并不理想,從現在的這一刻起,我要從零開始,吧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學習上。確立目標。爭取在期末考試中 考一個理想的成績,相信,只要努力了,就一定會有回報。
畢業綜合素質評價自我評價二我在校熱愛祖國,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樂于助人,是老師的好幫手,同學的好朋友。我學習勤奮,積極向上,喜歡和同學討論并解決問題,經常參加班級學校組織的各種課內外活動。我在學習方面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和判斷能力,對事情認真負責,為人坦誠、自信、樂觀、處事冷靜,人際關系良好,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我有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積極參加升旗活動,能尊重國旗、國徽,自覺唱國歌。比較關心時事政事,比較關心家鄉發展,能夠學好的方教課程。能夠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能夠自覺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法規,能很好愛護公共設施不做損人利己的事,能做到不說謊,不抄襲及步作弊,認真對待自己。能做到言行舉止文明,穿戴樸素大方。我熱愛體育,在平時更是注重鍛煉身體,體鍛達標。我的興趣廣泛,經常與他人一起運動。
畢業綜合素質評價自我評價三緊張有序的初中生活即將與我告別。回想三年里有過多少酸甜苦辣,曾經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但也得到了相應的匯報。在老師的啟發教導下,我在德智體方面全面發展,逐漸從幼稚走向成熟。 在政治上,我有堅定正確的立場,熱愛祖國,熱愛黨,認真學習并擁護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積極要求進步,思想覺悟初,愛憎分明,踴躍參加各項社會公益活動,主動投入捐款救災行列,用微薄的力量,表達自己的愛心,做一個文明市民。 在學習上,我有刻苦鉆研的學習精神,學習態度端正,目的明確,專心上課并做好筆記,注重理解和掌握,強化練習,學會分類歸納,不斷總結,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中知難而進,敢于正視自己的弱點并及時糾正,同時我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將書本知識與實踐知識相結合,使自己有適應社會的能力,應變能力有進一步提初。在課余時間里,我喜歡博覽群書,開拓視野,增長知識,不斷充實自己。還利用假期參加電腦培訓,并取得結業證書,初三年被評為校級三好生。 生活上,我擁有嚴謹認真的作風,為人樸實真誠,勤儉節約,生活獨立性較強。熱愛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班級交給的任務都能認真及時完成。 我的興趣廣泛,愛好體育、繪畫等,積極參加各類體育競賽,達到國家規定的體育鍛煉標準。 初中三年生活有使我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如有時學習時間抓不緊,各科學習時間安排不盡合理。因此,我將加倍努力,不斷改正缺點,挖掘潛力,以開拓進取、熱情務實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未來的挑戰。
[關鍵字] 中小學綜合素質 評價方法 改進
一、中小學實行綜合素質評價的意義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改革開放的不斷進行,教育這一決定國民素質的領域也不可避免的要進行改革。在大眾觀念的轉變下,改革考試制度以及人才選拔方式已經成為社會共識。而在中小學實行綜合素質評價正順應了這一需要,實行綜合素質評價有如下幾個意義:
1、推動素質教育的進行,使學生全面發展
以往的教育往往只是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而對于其他能力的培養很欠缺,在實行綜合素質評價后,可以推動素質教育的進行,不僅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培養了學生其他能力如德智體美等,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推動教學改革的進行
在未實行綜合素質評價時,學校往往只注重學生的成績,故走向了應試教育的道路。彼時,學習教育的重點在如何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上,只注重最后的考試成績,以成績論英雄造成了學生發展的不全面。而在實行綜合素質評價后,教師對進行評價的方式變多,于是學校不再只注重學生的成績,不再以成績作為評斷學生的唯一標準,所以在評價的多元化下必然要進行教學改革。
3、變更原有考試制度,完善人才培養制度
以往的考試制度以理論為主,應用為次。在實行綜合素質評價后,相應的考試制度也發生了變化,從原來的注重理論以書本為主轉變為應用、理論不分主次。并且由于評價制度的轉變,原有以成績論英雄的時代已經過去,成績雖然重要但已經不是最主要的評價條件,而是綜合學生的其他能力進行綜合評價。
4、培養誠信意識,優化社會風氣
應試制度下,人們只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所以導致了測試時不誠信事件的時有發生。而實行綜合素質評價,學生的能力和素質都得到了提升,并且使其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在一定程度減少了不誠信事件的發生,間接的優化了社會風氣。
二、綜合評價方法
雖然當期國內學者對于怎樣進行綜合評價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綜合素質是針對之前教育片面的追求升學率以及片面的追求學生成績而提出的。由于傳統的筆試測試不能很好的測試學生的發展部分,如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是否具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學生的合作與溝通能力、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學生的實踐能力,而綜合素質評價則貫穿于學生的整個教育過程,綜合素質評價是一個過程評價。所以綜合素質評價比筆試測試的成績更能反映一個學生的發展狀況。
當前綜合素質的評價方法主要有檔案袋評價以及表現性評價。其中,檔案袋評價是綜合素質評價的基本方法,用以評定其的成長、努力、進步。檔案袋按不同的功能分為n堂型、展示型、文件型、評價型、理想型五種。
第二種評價方法,表現性評價。這種方法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在世界范圍內普及,但是在國內該方法不如檔案袋評價普遍。簡單來說就是“為測量學習者運用先前所獲得的知識解決新異問題或完成特定任務能力的一系列嘗試,具體來說就是運用真實的生活或模擬的評價練習來引發最初的反應,由高水平評價者按照一定標準進行直接地觀察、評判,其形式主要包括建構式反應題、書面報告、作文、演說、操作、實驗、資料收集、作品展示。”當然,在不同的標準下,表現性評價也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如將其普遍的分為限制性表現性評價方式和擴展性表現性評價方式。
雖然綜合素質評價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是以上兩種方法最為普遍。所以,以此分析具有代表性。
三、綜合素質評價方法所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改進
無論任何方法都有不足之處。對于綜合素質評價方法也不例外,其主要不足有以下幾點。(1)線性化操作造成了執行的僵化,造成了新的形式主義。由于評價方法具有很強的理論性,而且我國自二十一世紀初才引入,教師的觀念跟不上這一新體制的實行,并且操作繁瑣,以上原因造成了線性化的操作最終形成新的形式主義。(2)西學中用,水土不服。由于這些理論基本上是由國外向國內進行普及,所以這些理論不可避免的會不適應中國實際情況,而由于不加以改進生搬硬套最后導致了這些理論的應用與實際是脫節的。(3)可信度不高。由于教師時間、精力的問題,大部分評價并不全面,有的甚至是片面的。由于在綜合素質評價中,評價方法越多則結果越全面越可信,所以,這些不全面的評價的可信度是不高的。
對此有以下改進方式。首先,針對執行僵硬的情況,可以適當降低其理論性,或者對教師進行集中培訓以使其了解該如何去執行評價機制,并且加強監管機制避免因為教師的懈怠和應付心理使該評價體系變成新的“形式主義”。其次,對這些方法進行改造以適應我國的實際情況,降低其“水土不服”的情況。最后,增強教師意識、轉變教師觀念,并且引入多元化的評價方法,最后使教師明白只有全面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得到的結果才是可信的,才是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
四、總結
在中小學實行綜合素質評價有助于學生的全面地發展,有助于素質教育的實行,有助于進行教學改革,有助于構建科學的人才培養機制。但是,由于綜合素質評價方法基本由國外首先實行,引入中國的時間較晚。因此在執行中不可避免的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觀念的轉變再加上教育改革的不斷進行,適合我國社會的中小學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一定會得到建立和完善。
五、參考文獻
[1]靳玉樂,孟憲云. 中小學綜合素質評價的方法及其改進[J].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1:142-147.
綜合素質評價是發現和培育學生良好個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制度。如何通過評價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促進學校課程的開發與實施,這是我們正在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細化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
教育部2014年12月頒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其中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分為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五個方面。細化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一是要依據省、市和國家關于綜合素質評價的文件精神或有關方案,基于我校的辦學目標和課程設置,確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具體內容和要求,體現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目的;二是要依據評價理論和具體目標的性質,突出重點,注重考察學生的行為表現,特別是通過學生在有關活動中的具體表現來反映其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考察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做到評價內容可考察、可比較;三是內容的評價標準要多元,應包括內差異標準、相對標準和絕對標準
二、探索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
綜合素質評價要依據評價方案和評價內容,按照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提出的“寫實記錄”“整理遴選”“公示審核”“形成檔案”“材料使用”五個程序來進行探索性實施。
關于形成性評價,學校要創建每個學生的“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檔案袋”,把能反映學生綜合素質發展過程的、有代表性的測量結果 (如考試成績等)和非測量結果 (如學生的創作作品、活動記錄等)以及評價結果(教師和家長評語、等級表示的評價結論)及時記入“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檔案袋”,對于重要的、典型的活動記錄和事實材料(提供高校招生使用),應每學期末在教室、公示欄、校園網等顯著位置公示,班主任及有關教師要對公示后的材料進行審核并簽字。學校要開發專門的電子評價系統以便捷、交互的方式動態呈現形成性評價信息,教師要充分利用寫實記錄及相關事實材料,分析把握學生成長過程,指導學生發揚優點,克服不足,明確努力方向;學生可以在成長事實的記錄中,不斷發現和提升自我,學會選擇與承擔,建立自信,體驗成長的快樂。通過電子評價系統,家長和學校能及時、全面地了解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水平,進而家校協作,共同承擔相應的責任,幫助學生發現自我,規劃人生,實現自我。
終結性評價是對學生高中三年綜合素質的整體描述,反映學生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內容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五個方面。終結性評價結果的獲得,先由評價系統生成“深圳第二外國語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冊”電子版,再由學校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確認并生成紙質的報告冊,學校將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及家長,聽取學生與家長的意見,并經學生、家長簽字確認。終結性評價結果可為學生和家長選擇適宜于學生發展的高等院校提供參考,為高等院校選擇更適合的學生提供參考。
綜合素質評價采用“量化評價”“質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為了使綜合素質評價扎實、有效地實施,學校還要建立或完善評價工作的公示、誠信、監督、申訴等制度,成立專門的領導、組織和實施機構,建立一套專業、負責、有序的管理機制,不斷探索綜合素質評價的有效策略。
一、指導思想
(一)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深化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最重要的目標。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描述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狀況、社會公益活動和日常表現等真實、典型的內容,反映學生的素質發展狀況,為高等學校錄取學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并逐步成為高等學校招生擇優錄取的重要參考之一。同時對基礎教育階段的學校教育教學有重要的引導作用,通過對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目標、內容、方法、制度等方面的探索,穩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二)體現學生綜合素質和個性特長發展狀況。對普通高中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的基本出發點是衡量學生全面發展的狀況,綜合素質評價堅持內容的全面性,體現學生之間的差異,關注學生的特長和潛能,促進學生在打好共同基礎的同時,實現有個性、有特長的發展。通過對評價主體的互動化、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和評價過程的動態化,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
(三)探索科學可行的評定方式方法,加強評價制度建設。根據我省普通高中教育的實際,制定科學可行的評定方式、方法和規范,完善評價的內容、標準、方法和程序,加強公示、監督、申訴等方面的制度建設,確保各項工作的實效和公正。通過探索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辦法,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形成素質教育實施與保障的長效機制。
二、基本原則
(一)導向性原則。實施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引導中學實施素質教育,體現高中新課程改革精神,反映高中新課程方案的要求,通過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結果的使用,給高中教育正確的導向。
(二)操作性原則。方案實施要為普通高中學校、高等學校和社會各界理解并接受,要使普通高中教學組織、考試考查組織、高校錄取等方面的操作簡便、直觀。方案的指標體系制定要合理,有較強的可評性,評價要有多元主體的參與,評價操作要實現信息化。
(三)公平性原則。加強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制度建設,提前公布評價的內容、標準、方法、程序、人員和有關規章制度,并廣泛征求師生和家長的意見。保障評價工作公平、公正、公開地進行,對學生作出全面、客觀、科學的評價。
(四)發展性原則。堅持過程性評價與終結評價相結合的原則,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功能。注重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適當收錄反映學生成長過程和發展水平的描述與實證材料。正確發輝評價的激勵、發展功能,突出評價對學生全面發展的促進作用。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全面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客觀反映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個性特長。
三、組織機構
(一)成立廣東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全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的制定和實施工作的全面指導。
(二)各市成立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本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實施,學校評價工作的監督指導,咨詢、投訴、復議等事宜的處理。各市的評價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報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備案。
(三)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由學校實施,校長是實施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第一責任人。學校成立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制定本校綜合素質工作的實施細則和規章制度,對學校的評價工作進行監督指導,審定評價結果,受理咨詢、投訴和復議申請。
四、評價內容和方法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包括模塊修習記錄、基本素質評價、實驗操作考查和信息技術等級等四個方面。模塊修習記錄反映學生在校期間各科目學分獲得情況和各科目各模塊修習情況。基本素質反映學生的道德素養、文化素養、綜合實踐、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等各方面情況。實驗操作考查反映學生在科學領域的實際操作能力。信息技術等級反映學生在技術領域的信息技術能力和素養。
(一)模塊修習記錄
普通高中課程由學習領域、科目、模塊三個層次構成。根據學分管理的要求,學生修習課程的情況通過三年學分進行管理。學校通過學分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業成績。學生學業狀況通過學分記錄予以量化反映,通過適當的描述反映學生成長發展過程。
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于開展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的通知》粵教基[*]47號文“課程設置及學分分配表”要求,學生畢業的必修學分要求:每年在每個學習領域都必須獲得一定學分,三年內必須獲得必修學分116分(包括綜合實踐活動23學分);學生畢業的選修學分要求:選修學分在28分以上,其中選修二至少獲得6學分。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中要將必修學分、選修學分和各學分對應修習的模塊名稱記入學生電子檔案。
(二)基本素質評價
依據《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中的基礎性發展目標,基本素質評價的內容包括道德素養、文化素養、綜合實踐、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等五個方面。
1.評價內容
具體維度、要素和評價內容見附件一。
2.評價方法
采用學生自評和他評相結合的方式,以寫實性文字描述為主,提供實證材料等對學生的基本素質進行評價。在評價中要根據基本素質的不同內容,采取相應的方法。
(1)道德素養
學生道德素養的評價,根據學生的日常表現、成長記錄、教師和同學的評價等,由學生的自我評價為主,同學互評為輔。
(2)文化素養
學生文化素養的評價,根據學生學分管理檔案,對學生所得學分的總量、學分的分布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真實反映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學習興趣。通過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習成績客觀反映學生的學習能力。
(3)綜合實踐
學生綜合實踐的評價,根據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表現及完成情況,參加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的實證材料等,客觀反映學生在綜合實踐方面的表現。
(4)身心健康
學生身心健康的評價,根據學生在學校體育課程、體育活動中的表現和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表現,客觀反映學生身心健康狀況。
(5)藝術素養
學生藝術素養的評價,根據學生在學校參加藝術活動的表現及作品,客觀反映學生的藝術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
3.評價結果呈現
基本素質評價由學生本人描述性記錄和具體作品名稱等呈現,學校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對學生的描述或記錄予以確認或補充,尤其應突出學生的特點和發展潛能。同時提供能反映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狀況的典型材料。
(三)實驗操作考查
1.考查內容
實驗操作考查內容涉及科學領域和技術領域中通用技術科目的必修學分對應的模塊內容。以各學科《課程標準》為依據,由省制定《普通高中實驗操作考查要求》,著重考查學生在實驗范圍內的觀察能力和操作技能。
2.考查方法
各地級以上市統一命題,由各學校設立實驗考查考場,負責實施考查。
3.考查結果呈現
實驗操作考查成績按以等級呈現,分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將考查結果的等級記入學生電子檔案。
(四)信息技術等級考試
1.考試內容
信息技術等級考試內容涉及信息技術科目的必修和選修內容。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由省制定《普通高中信息技術等級考試大綱》,規定各個等級考試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具體目標要求,公布試卷結構和題型。
2.考試方法
普通高中信息技術等級考試由廣東省考試中心負責提供統一的試題及考試系統,各地級市教育局的考試機構負責組織實施。學校負責將考試成績記入學生檔案。
3.考試成績呈現
信息技術等級考試成績按以等級呈現,分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等五個等級。將考試結果的等級記入學生電子檔案。
五、評價結果的使用
評價的結果是學生綜合素質的具體反映,學校將評價結果通知學生個人及其家長;評價結果作為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的依據之一;評價結果作為高等學校錄取或退檔的依據之一。
六、保障措施
為確保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能公開、公正、公平、科學地進行,發揮評價對學校發展和學生發展的促進作用,要建立和完善評價工作的公示、誠信、監督、申訴等制度。
(一)各市在評價工作開展前,將評價的內容、方法、評價結果的使用等向學校做出明確的說明和解釋,對學校進行評價工作實施的培訓。對學校的評價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對在評價過程中出現的弄虛作假行為進行相應的處理,接受社會及學生家長對具體學校評價工作的投訴及情況核查。
(二)學校在評價工作開展前,將本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實施細則、具體程序、工作小組人員構成進行公示,對以班級為單位的評價小組的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審定、公示評價結果,受理咨詢、投訴、復議申請,對評價過程中行為不當的教師進行相應的處理。
[關鍵詞] 大學生 綜合素質 評價改革
一、大學教育的目的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的目的日趨功利化,為了使學生這一特殊產品更能適應社會需求,大學不斷強調學生的綜合素質,然而在素質評價中依舊過于強調知識應用。因此,重新審視與評價大學教育目的觀,或許可為我國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與發展提供某些啟示。
二、高校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弊端
目前,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為了評價和反饋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狀況,以激勵和引導大學生不斷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質。傳統的素質評價是對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德、智、體三方面的成績和表現進行量化打分,并依據評分排名,基本模式多為“學生學年(學期)綜合素質總分=德育得分+智育得分+體育得分+/-獎勵(懲罰)分”。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該類評價方式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
1.評價主體單一
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主體多為輔導員,評價主體單一。現行評價體系多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對學生的評價結果最后給出一個綜合的量化結果。這種方法對于評定各種榮譽稱號、擇優推薦等工作,不僅在操作上便利,也是可行的。然而,輔導員的雜務太多,很難做到為每一個學生作出切實的評價。因此,如果評價主體不改革,那么評價多為流于形式,評價本身就會淪為一個缺乏個性培養的導向教育或者形式教育。
2.注重橫向評價,忽視縱向評價
部分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注重絕對的評價結果,注重橫向評價,忽視縱向評價。每一名大學生都有著自身的發展軌跡,或許在這條軌跡的很長一段都是較差于其他一般同學,然而,他的軌跡總體是在積極向上發展的。一旦大學生個人的綜合素質發展的縱向比較被忽視,那么橫向比較也就失去了它本有的激勵目的與功效。該類評價缺乏充分考慮評價的導向性,不能客觀、科學、全面、合理地反映了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3.評價指標未能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一章第五條明確規定“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技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難看出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應當成為衡量當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因素。但是,從現行的評價來看,對這兩方面的測評力度不夠甚至毫無涉及。
三、改善高校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應遵守的基本原則
國外學者對檔案袋有豐富的研究,基本定義是通過在檔案袋中系統的選擇收集學生作品,評價學生在知識、技能、情感和態度方面的發展,以展示學生在特定領域內一段時間的進步情況。檔案袋評價屬于質性評價,本文引用檔案袋研究的相關理論作為指導,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不是要收集學生的作品,而是記錄學生的發展歷程,對我國高校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提出一些思考。
1.注重評價主體多元化
大學生不應是被動評價的客體,他們是最有評價發言權的團體,理應讓他們參與評價過程。在不少學生評價實踐中,大學生作為被評價者沒有任何發言權,他們根據評價者發出的指令被動地行動,對評價結果也只能默默接受。這種“被動的沉默”抹殺掉的是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宗旨和意義。評價應當融入人本因素,強調交流溝通,特別是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的對話,促使被評價者樂于加入到評價過程中來,只有當大學生主動地關注評價時,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才真正實踐了其價值。
輔導員作為評價主體的掌舵者,他們可以策劃成立以班(級)為單位“大學生綜合素質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不只是簡單打分的機器,他們應是和同學們對話的窗口,并通過積極收集同學們的真實發展歷程的相關行為,通過評議委員大會討論,作出相對客觀公正的綜合評價。整個評價理應秉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輔導員可以選擇約兩名學生共同組成“大學生綜合素質紀律檢查委員會”,“評議委員會”將評價結果在班內公示。公示期間,被評價個體如有不滿或疑問,有權向“紀律檢查委員會”報告。“紀律檢查委員會”應當在充分了解情況后,監督“評議委員會”的審查,重新評價后,給出更合理的結果或者維持最初的評價結果。公示期結束后的最終評價結果在班內宣布后生效并存檔。
2.注重過程性評價
關注大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結果,更要關注評價過程。我國受“高考指揮棒”一元的價值衡量的影響,不少高校對學生的評價的重視依舊凝固在某一點的結果評價上。然而現代大學生評價,僅僅關注大學生發展結果的評價是不夠的。為了理清這一思路,我們必須清晰的是:我們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目的應當是為了進一步促進每一個大學生更好地發展,而不是為了通過評價找出大學生之間的參差不齊。
讓所謂優生更優秀固然好,但是讓所謂的差生可能走向自我忽視甚至墮落卻可能是傳統大學生評價的一個致命的弊端。20世紀60年代美國學者斯克利文對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作出明確區分以來,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目的逐步理當由原來的“證明”向“改進”轉變。在對過程的評價中,讓大學生真正參與到評價中來,使評價實踐其教育意義,把學生評價過程變成教育和指導的過程,變成不斷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重要手段。
3.與時俱進,加強評價的針對性
一方面,評價指標應當圍繞素質教育的相關內容,并盡可能地反映社會所需要的能力,構建評價指標時應對評價所設計到的內容進行科學賽選,抓住影響和反映素質教育的關鍵性因素。高校教育倡導人的全面發展,需要培養大學生終身發展所必須的各種能力,包括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因此,學生評價需要評價大學生的實踐能力、身心素質和價值觀方面的情況。例如,目前社會強調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指標、心理素質指標也應加入。
另一方面,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應當根據不同類別的被測大學生的具體特點進行設計。大學文化存在差異,每所大學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應該有校本的設計。此外,如果專業間差異較大,也很難用統一指標,或者至少指標權重的設置理當是不同的。
參考文獻:
[1]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1960-1980[M].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lbany, NY), 1991.
一、星級評價的內容
從學生行為習慣養成、品德修養培養、個性特長展示等方面出發設定如下幾顆星,分別是團結星、學習星、守紀律星、禮貌星、勞動星、體育星、衛生星、藝術星。這些星級內容的標準應特別關注學生成長的歷程及校內外的綜合表現。比如守紀星、禮貌星、團結星、勞動星,不光反映學生校內的表現,更要關注學生在家庭、在社會的表現。學習星、體育星、衛生星、藝術星,不光關注學生已經取得的成績,更要關注的是學生努力過程及進步程度。這樣內容的設定學生的天賦不再是決定性因素,更關注的是學生努力的過程與態度,使每一名學生都具有獲得成功的機會,都會體驗到面長的快樂,這樣將學生在家庭與社會的表現也納入評價體系之中,對學生評價結果的反映就更加這客觀。
二、星級評定的元素
實行學生綜合素質的星級評價,評價元素是多元化的,既有傳統的教師評價,又融入了學生之間的互評,同時也有家長的參與。最為突出的是,學生本人自我評價。學生本人的自我評價是實現星級評價的最核心元素(星級評價結果不是目地,通過星級評價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才是根本目的)對學生本人對照星級評價內容與標準,結合自己努力的過程與結果,先擁有一個自我評價結果,教師與空長的評價是幫助、指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評是交流,共同提高。評價元素的多元化,是學生人生歷程中一個成長進步的過程,更是使學生獲得幫助、提高的一個平臺。
三、星級評價的方法
學生所在的班級是學生完成星級評價的基本單位,每個學生的星級評價過程都是在班主任的精心組織下有計劃的完成的,每周利用班會時間,由班主任組織一次評星活動。學生申請評哪顆星,什么時間申請,都由學生自己平決定。當然,班主任老師要引導學生有計劃地申請(這里班主任需要付出辛苦,盡可能地展示個人領導藝術和管理理才能),在學期結束后,每名學生設定的八顆星都有申、評機會和過程。
具體操作方法是:每周,由學生個人按照每顆星的評價標準,針對自己一周來的表現,向班級評星委員會(可由班委會代替)自主提出評星申請;班主任引導評星委員會對學生進行申星指導,提出申星行動的努力方向;班級評星委員會組織學生申請陳述,學生民主評議;評星委員會代表致總評詞,宣布是否批準學生申請。如不能批準應向學生指出今后努方向。對于獲得批準的學生,班內應張榜公示,并利用量化評比專欄,起到督促后進警醒先進的作用。
每月校外:由學校級織由班主任負責,向一個月來所通過申、評的學生家長和同伴發放評價信,接受并反饋家長與同伴的意見和建議。如有相反的意見,班主任應主動與家長和同伴交流,明確學生今后進一步的努方向。校內:及時公示一個月內和班所獲得批準的學生名單,一是表揚,二是監督。這樣就能保證學生的評定更趨于真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