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02 03:29:0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職生自我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中職機電 教學 改革措施
為了順應社會教育事業的發展趨勢,滿足當前國家對職業教育的根本要求,中職學校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針對目前存在的教學問題深化改革。當今社會需要那些動手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綜合性人才,然而實踐證明,以往按部就班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經濟、文化、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因此中職機電專業的教育者必須就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做出改革。
一、改革現有實踐教學內容
中職學校應該更加注重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同時為了滿足當今教育對學校教學的根本要求,教學內容必須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理解所學的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社會競爭力。為了增加機電專業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可以對實踐教學內容進行改革。
(一)增加實驗的比例
正確、合理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眾所周知,專業教學的核心是實踐,沒有實踐的理論都是一紙空談,尤其是對于機電專業的學生來說,沒有切身融入到實踐當中、從實踐中總結經驗和教訓無異于紙上談兵,增強社會競爭力更是無從談起。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該針對教學內容適當增加學生實驗的比例,結合多年教學經驗不斷總結與創新,探索出科學高效的教學方法。此外,教育者要穩住陣腳,切忌在改革浪潮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須在需要舍棄的時候毫不猶豫,減少以往理論講解所占實踐教學的比例,同時增加演示、驗證實驗的比例,由此不僅能夠鼓勵學生大膽實踐、勇于探索而且還能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為以后上崗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應時刻謹記教師的職責與使命,多與學生交流溝通,發現學生的潛在能力和獨特性,從而針對學生自身發展特點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二)引入生產環節
機電專業學生對實踐教學的學習不應架空在抽象的理論之上,實踐內容也應與生產過程緊密聯系起來。所以,教師要把講述的基本理論知識放入到生產過程當中,授課時可以把生產工件帶入課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組織學生參觀生產車間,觀察實物運行過程,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和了解。為了增加課堂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很多課程需要教師邊講解、邊示范,這就要求教師既要有簡單明了的解釋語言,又要有熟練的操作能力。
(三)完善考核體系
事實證明,中職教育為了永葆青春與活力,就必須適應當今社會發展潮流、謹記人才培養目標,然而現今考核體系還存在很多問題,考核結構不合理、考核內容不全面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實踐考核體系的完整性。為了完善實踐考核體系,首先實踐課程的考核理念須以培養目標為導向,只有擁有正確的向導和核心目標,才不會在成長發展的道路上迷失方向。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的要求始終一致,在建立科學的考核體系的基礎上堅持以人為本,增強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其次,考核方式應該多樣化,教師可以結合實踐特點以及學生的掌握程度采用多種形式的考核方法,從而評估實踐效果和教學質量。此外,對于不同類型的考核要進行分類,以分類教學為發展方向,弘揚獨特的辦學特色和教學理念,落實對技術型人才培養的目標。
二、組建高水平的教師團隊
深化中職教學改革的基礎是組建良好的教師團隊,教學即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互動過程,這兩個主體缺少任何一方的配合都無法完成教學任務。所以,組建一支具有良好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的教師團隊是關鍵所在。優秀的教師團隊可以加速學校的發展,以其優秀的教學業績、扎實的教學作風、過硬的教學素質、豐富的教學經驗來感染每位學子,能夠與學生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實現共生、共創、共享的效果。優秀的教師懂得如何處理與學生間關系并且授之所學,優秀的教師團隊給教師間相互溝通交流教學經驗提供了方便,有利于教師本身的發展與進步。
三、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
中職機電專業教育目標突出了職業崗位的重要性,旨在滿足學生就業需要和提高學生的職業行為能力。考慮到學生擇業和轉崗能力,機電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一般的職業能力,還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職業素養,為日后更好的工作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了實現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這一目標,首先要做的就是重組專業課程體系。目前我國中職機電專業的課程安排仍未形成最適合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安排課程之前必須經過大量橫向縱向的比較,課程前后要有緊密的聯系并且循序漸進或接近企業工作實際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改為以“能力”為基礎設計課程,從而實現教育與工作的完美結合。其次,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就要改革現有教學方法,不能一味追求專業知識而忽視對能力的培養。教師應合理編排教學內容,將傳統教學模式改為以完成工作任務為主要學習方式的課程模式。此外,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不應只停留在表面,更重要的是如何貫徹落實這一方針。教師應把課堂中心由老師轉變為學生,從而增強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生接受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主導過程的同時更有利于學生了解自己不足之處從而進行自我反思與自我批評,培養學生認真負責、團結協作的精神。學生需要一個自我發展的空間,抓住機會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和教訓,這種自我發現和自我總結的機會總是十分寶貴的。
四、總結
綜上所述,中職機電專業教學改革既要有良好的硬件條件,即要組建優秀的教師團隊,又要把實踐教學置于核心位置,把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放在首位。摒棄傳統“填鴨式”教育,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注重實踐操作能力的提升,從而迎合中國現階段教育發展趨勢,培養出一批良好專業技能與高尚職業道德兼備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許紅平.淺析機電專業教學改革――技能大賽引導中職機電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J].科學咨詢,2014,(9):65-66.DOI:10.3969/j.issn.1671-4822.2014.09.047.
[2]陶存和.基于技能大賽的中職機電專業教學改革的實踐和思考[J].新課程:教師,2012,(11):100-100.
關鍵詞:中職;汽車專業英語;形成性評價;英語課堂
一、中職英語課堂使用形成性評價的背景
首先,中職生的英語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尤其是理工科類學校的學生難以擺脫英語成績差的命運,這種心理體驗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導致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極低,有部分人甚至產生放棄學習英語的念頭。因此,僅以成績為標準的、單一的終結性評價往往難以完整體現中職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努力的程度。
其次,中職英語教學的宗旨為“實用為主、夠用為度”。其目標是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盡量將英語教學和專業學習結合在一起,使英語學習有利于學生專業綜合能力的發展和就業能力的提高。中職英語教學目標與普通高中不同,而且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較大,適合探尋更為靈活的教學評價方式。
第三,中職英語教學評價應遵循“以人為本” “以過程為本”,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以促進學生的發展和教師的教學為目的。在此理念的指導下,近年中職英語教育工作者對評價形式作了不少有益的改革和嘗試,由以終結性評價為主的單一形式向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綜合形式轉變。
二、中職英語課堂使用形成性評價的理論依據
(一)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教育學家皮亞杰。他認為學習者的知識體系是新知識在原有知識經驗基礎上的自我建構。建構主義教學評價觀認為應重視評價學生知識建構過程,包括如何尋找知識、使用認知策略與自我監控,如何在知識建構中提高探究與創新能力。建構主義的評價觀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和個性特點,允許學生依照自己的興趣和特長作出不同形式或內容的解答,鼓勵學生之間的合作,允許學生通過分工協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務。
(二)多元智能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最先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突破傳統一元智力理論的局限,認為人同時擁有九種智力,每個人有著自己獨特的智能結構,如某一項或幾項智能表現突出,而其他幾項相對遜色。多元智能理論對評價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兩點:①評價的目的在于發展學生的智能,而非判斷學生的優劣;②評價的形式是多元化的,評價的內容是多方面的,評價的角度是多維度的。
(三)形成性評價理論。
形成性評價最早由美國評價專家斯克里芬提出。之后,美國教育學家布魯姆將這一評價方式引入課堂教學。他認為:“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為了獲得有關教學的反饋信息、改進教學,使學生知識達到掌握程度所進行的協調性評價,即為了促進學生掌握尚未掌握的內容進行的評價。”形成性評價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估,強調通過多渠道收集和分析學生的各種學習信息,側重學生學習進步的縱向發展,注重學生學習潛力的挖掘。
三、形成性評價在中職汽車專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課堂教學是教學活動的主體部分,是實施形成性評價的主要場地。筆者根據學生英語學習的實際情況,在我校08級、09級、10級三屆汽修專業學生的《汽車專業英語》課堂中嘗試運用形成性評價方式,取得了有效的教學效果。形成性評價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
(一)測試性評價。
(1)前測:包含該課程重點知識點的前測題在第一次上課時進行測試。通過閱卷,教師可掌握學生對汽車專業英語認知程度的第一手資料,有助安排教學進程和使用相應的教學策略。
(2)單元小測試:三個單元進行一次單元小測試,用以反饋學生階段性的學習狀況。
(3)后測:課程結束時進行后測,與前測結果進行對比,了解學生對重難點的掌握程度,分析哪些知識點是學生掌握得不好的,嘗試找出原因和解決方法,以便改進教學。
將每次的測驗、測試或考試結果進行記錄,及時反饋給學生,同時明確告訴學生這些測試的目的不是分辨好壞或賽出優劣,而是對自己學習的階段性反思,以促進下一階段的進步和發展。
(二)非測試性評價。
(1)問卷調查表:課程開始時對學生進行英語詞匯學習現狀的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情緒、方法和策略、學習過程中的心理表現以及元認知調控的情況。
(2)觀察記錄:對學生每節課的考勤情況、課堂表現和學習態度進行觀察記錄。考勤情況由班級考勤員負責記錄,學生課堂表現由英語課代表負責記錄,學習態度進步情況由任課教師負責記錄。觀察記錄的評分作為評價方式,但它的評分內容不是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為基礎,而是以其學習態度和表現為基礎,目的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3)小組問答競賽:每一到兩個單元的學習后進行一次小組問答競賽。競賽的方式可以是授課教師根據詞匯學習的重點內容出題,小組回答問題,分數最高一組勝出。也可以小組輪流出題考其他小組。例如:猜詞競賽。每小組派出一個代表用中文說出汽車發動機兩大機構某一部件的位置或作用,其他小組猜測其英語詞匯,回答正確的獲加分。每個成員回答問題的次數限制在兩次,以此鼓勵小組每個成員都參與競賽活動。甚至課堂教學時間寬裕的時候可以兩種方式同時使用,記錄每次競賽的結果,并在全班公布。小組問答競賽既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和小組合作精神,又可對學生階段性的學習做出形成性的評價。
(4)游戲:每一單元結束前都預留游戲時間,教師設計一些新穎好玩的游戲,如找朋友、攻破堡壘、編織詞網、擊鼓傳花等游戲,鞏固單元詞匯的中英文意思、新詞匯的發音和判斷詞匯的分類等。例如:在“找朋友”的游戲中,教師在班上隨機派發印有汽車詞匯的中文或英文的小紙片,然后學生尋找配對的中文和英文單詞,找到之后將其中英文讀出來,發音正確者獲得相應的獎勵。游戲環節讓學生在“玩中學” “做中學”,在不知不覺中復習和鞏固教學的重點內容,又幫助任課教師檢測教學效果,考查教學目標是否實現,是該課程重要的實施形成性評價的方式之一。
(三)多元性評價。
(1)自評式:每月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在學習評價表上對自己進行評價。課程結束時,學生撰寫一份汽車專業英語學結。這是形成性評價中非常重要的一種評價方式。自評和自我總結是一種學習反思,是學生對自身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與學習效果的一種反省、監控和調節,是學生內在學習意識的覺醒,是將學習內容內化的重要過程。只有將學習自評和學習自我總結這個環節做好了,學生的學習才更具自覺性和自主性。
(2)互評式:每月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各方面表現,隨機發放評價表,讓學生對其他同學進行評價。
(3)他評式:每月任課教師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表現和學習情況,對其在學習評價表上進行評價。課程結束時學生對該課程和該任課教師的教學在評價表上進行評價。
(四)描述性評價。
描述性評價可分為口頭描述性評價和筆頭描述性評價。該課程的描述性評價主要是口頭上的,滲透在每一節英語課的課堂當中。教師應時刻提醒自己注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哪怕學生有一丁點進步、改善或自我突破,都要及時進行口頭上的激勵,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呵護學生的自尊心,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英語學習體驗。中職生渴望引起教師的注意,希望得到教師的表揚和肯定,這種情感上的依賴也是他們進一步學習的動力之一。
所有以上各環節的記錄、評價、加減分等都放在學生學習記錄卡中,作為學生的平時成績的主要依據,課程結束時統計分數,占總評成績的70%,期末考試占30%,最后得出該課程的總評成績。
四、教學反思
(一)應正確看待形成性評價,了解其局限性。
任何評估工具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設計評價表和參與評價的主體是人,人帶有主觀性,因此在進行形成性評價時要警惕,盡量做到客觀公正,評價標準要統一,評價前作必要的說明,以提高評價的信度和效度。如有必要,可與診斷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結合使用,使評價更具科學性和全面性。
(二)應加強教師自身綜合素質,提高工作效率。
在《汽車專業英語》課堂中運用形成性評價手段,想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要做大量的課外工作,例如設計前測題和后測題,設計問卷調查、收集數據、記錄數據以及分析數據、設計競賽題目、設計游戲項目等等,因此,教師必須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加強教學科研理論的研究,不斷總結經驗,形成系統的方法,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中職汽車專業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形成性評價,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激發中職生學習專業英語的興趣,增強他們學習專業英語的自信心,挖掘其學習英語的潛力,調控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態,同時也有助于及時促進教師的教學、改進教學方式和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廣州市交通運輸職業學校)
參考文獻:
[1]洪萍.關于職業高中形成性評價的實踐與思考[J].交流平臺,2010,(5).
[2]劉偉.淺談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形成性評價[J].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5).
[3]夏友紅.形成性評價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英語教師,2010,(10).
[4]王京華.形成性評價對英語學習策略影響的實驗研究[J].河北大學學報,2006,(4).
[5]岳華麗.中職英語教學中實施形成性評價的嘗試[J].職業技術,2009,(7).
作畫常規是學生學好素描的重要條件,也是學習素描之前必須學習掌握的。作畫常規關系到學生科學繪畫方法的接受和繪畫習慣的養成。作畫常規包括兩方面:一是工具方面,二是姿勢方面。1.工具方面。畫好一幅素描作品,工具是先決條件,沒有素描繪畫工具的學生,就像沒有槍彈的士兵。在小學,學生用HB的鉛筆、直尺和普通的畫紙畫畫。而素描對于工具的要求比較嚴格,鉛筆要準備不同型號的,如HB、2B、4B紙張用專業的素描紙,而且紙的規格有8開、4開還有專門用來繪畫的畫板,畫夾、畫架,以及用來夾畫紙的夾子等等,這些都要求學生準備好。2.姿勢方面。只有正確的繪畫姿勢,才能更好地觀察對象,描繪對象。素描繪畫姿勢包括作畫姿勢和握筆姿勢。第一,作畫姿勢主要有坐姿和站姿。有的學生坐著繪畫時趴在桌面,或蹺起二郎腿。站著畫時,離畫板距離太近或太遠,這都是錯誤的姿勢。正確姿勢是:首先,坐和站都要端正。其次,無論坐或站頭都要與畫板相隔一定的距離,便于學生及時檢查出自己作品的缺點;最后,眼與畫板保持在視平線上,這樣畫的物體才不會走形。第二,握筆姿勢,手的握筆姿勢以增加畫筆的靈活性、運動范圍和減少手對視線的遮擋為原則。筆桿應握于掌下,由拇指、食指和中指提筆,筆尖和手指應有一寸左右的距離。只有正確的姿勢,學生才能學會素描,學好繪畫。
二、傳授科學的素描繪畫步驟
世界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只有科學的合理的素描繪畫步驟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繪畫水平。只有科學的素描繪畫步驟,學生才能學得科學。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1.觀察對象。認真地觀察清楚所畫的對象,是畫素描的前提條件,素描基本的觀察方式是整體觀察。首先看對象的全貌,然后看主要部分,再看局部細節,并時刻注意大體。2.構圖。學生觀察清楚對象后,引導學生怎樣選擇橫構圖和豎構圖,使繪畫對象擺在畫面上更加和諧,融洽。構圖的好壞,決定著畫面的整體美這一關鍵因素。3.起稿。確定如何構圖后,開始起稿,用概括的線條勾出對象的大體特征,找準其“點、線、面”的比例和透視關系。對象的比例主要指對象本身的比例、不同對象之間的比例關系。如對象高與寬之比,對象與對象距離之比。除了比例還應注意對象的透視正確與否,透視的正確與否決定了對象的空間感,實際的對象與畫到畫面的對象會產生透視變化,如等大的對象有近大遠小的透視規律,透視有平行透視、成角透視、圓形透視等。4.鋪明暗。鋪明暗是畫好素描的關鍵,也是對所畫對象的具體化,明暗是否正確,決定了素描作業是否生動感人。鋪明暗千萬不能操之過急,從明暗交界線開始,由淺入深,使畫面有黑白灰三個層次。用明暗能夠更形象地表現對象的形體、空間與質感。5.深入刻畫,整理畫面。深入刻畫能夠使畫面生動形象,深入刻畫階段要有耐心,主要刻畫的是受光部和畫面的主要對象。深入刻畫之后,整理畫面是必不可少的。整理主要從整體藝術效果出發,做一些局部的調整和潤筆,如加強對象的某些部分或減弱某些部分等等。從而使畫出的效果更加完美。以上步驟教師通過示范,讓學生了解和吸收老師所講授的內容。在傳授的過程中要提醒學生改正不良的繪畫方法。比如:有的學生畫對象時先畫好一個物體再畫另一個物體,或畫好某一個部分再畫另一部分。教師應及時要求學生改正這些習慣,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繪畫習慣。
三、素描繪畫的內容由淺入深,由簡到繁
中職生剛接觸素描,千萬不能急于求成。素描繪畫對象要從簡單的一個物體到幾個物體。由淺入深,學生學得輕松,繪畫技能也會穩步提高。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繪畫水平,科學地安排好素描繪畫的內容,從臨摹書本的作品到看實物寫生,從基本形體(正方體、球體、柱體、錐體)到組合形體,從靜物到人物等。這樣由簡到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習方式便于學生打好扎實的基礎。
四、教師講評和學生自我總結相結合
關鍵詞:中職新生;學生管理
班主任的生活像一個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對于剛接觸的新班,學生們來自不同的學校,沒有共同的行為規范和目標。首先面臨的問}是集體松散,缺乏核心。而且對于一個年輕的新班主任來說,還要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對于班主任工作缺乏經驗,不容易讓學生信服。總結這五年的班主任工作,感慨良多,我覺得要使一個班級有良好的班風,有強大的凝集力,一直不斷前進,班主任除了做好一些常規工作外,還應有一顆愛心,把自己真正融入學生中間,多理解他們,使他們信服你,愿意把你當作他們的好朋友,愿意與你多方面地交流思想。現以新班的班級管理談淡自己的看法。
一、中職新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組織觀念淡薄,自律性不夠
許多從事中職院校學生管理的教育工作者都有一個體會,中職學生組織觀念淡薄、自律性差是一個突出的問題。部分中職學生個性偏激、不服從管理,做事沖動、思維單一、不愿負責任,沒有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等。他們任性、自以為是。社會適應能力差,以自我為中心。對學校現有體制有諸多不滿,極想擺脫學校的管制,去追尋他們自認為的“自由”,追求他們自認為的“個性”。
(二)理想和現實矛盾,消極心理明顯
中職學生大部分都是初中學習基礎比薄弱的學生,初中就是不被老師重視的學生。加上年齡比較小,沒有考上高中本來就對他們是一個打擊,所以他們對自己缺乏自信,不愛表現自己,消極心理明顯。
(三)人際交往匱乏,適應能力差
現在的中職學校,有一部分學生是農村孩子,有一部分是城市孩子,所以大家以前的生活環境不同。可能會造成大家沒有共同的語言。由于中學的時候就沒有被老師重視,所以在和別人交流的時候就會山現膽小的狀況,適應能力差。
(四)學習目標模糊,學習方法不當
很多到中職學校讀書的學生,學習目標特別的不明確,甚至有些中職的教師也會給他們一些誤導,他們會認為自己進中職來不是學習的,就是為了進學校混兩年,就出去工作,因為他們本來就學習基礎差,他們認為學的很好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根本就沒有信心,也沒有很好的學習方法。
(五)家境條件不理想,生活壓力大
很多來讀中職的學生,家庭條件都不是很好。有些是因父母離異或病殘等原因導致的單親家庭、經濟拈據的貧困家庭;有些是農村學生,家里孩子比較多,家長根本沒空管他們,從這些家庭出身的學生難以找到真正家的感覺,心境變得暗淡,脾性變得怪癖,日常行為容易失控。
二、針對以上幾點,我總結出以下幾點作為中職新生管理的主要對策
(一)以真心全面了解他們
抓好班級管理,班主任應首先從了解學生入手。對每個學生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也便于在以后學生出現一些問題的時候及時的和家長取得聯系。當然班主任剛開始和學生交流的時候一定要真心的對待他們,讓學生愿意和你講實話,講真心話。
(二)以愛心撫慰他們的心靈
作為一個剛接班的年輕的新班主任,帶班的時候如果在班上總是保持一副很嚴肅的樣子,動不動就很嚴厲的批評學生,可能剛開始的時候學生在表面上服你,但是時間久了,他們就會覺得不怕你了,甚至還會和你唱反調。所以平時就應該拿出自己的“愛心”多和他們接觸,談心,談一些健康的、他們愿意和你談的話題。從談話中班主任也可以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給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以誠心贏得他們的信任
班主任不能以“知識權威”、“管理權威”自居,不能越組代庖,要鼓勵學生,誠心誠意的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讓學生在充分的實踐中掌握知識,發展能力。鼓勵學生多參加活動,在活動中,可以培養良好的班風,形成一個團結、積極向上的班級。
(四)以耐心期待他們的轉化
如果學生的不恰當行為較突出,那么就需要班主任有耐心,付出較大的努力去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否則就會欲速不達。班主任要研究青年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選擇學生能夠接受的教育方式對學生實施教育。只有讓學生樂于接受我們的教育,才能增強教育的實效性。
(五)以責任心管理班級
年輕的教師往往沒有老教師帶班有經驗,所以年輕的班主任一定要用心對待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舍得花時間,花經歷,動腦筋去想方設法的管理班級。我覺得用心管理班級主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
1.在學生面前要樹立良好的師表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中職的學生的很多都沒有很好的行為習慣,他們沒有主人翁意識,認為身邊的事情都與自無關,所以教師要嚴格要求與督促,必要時教師要進行示范。學生有意識地反復練習,并在大腦形成“動力定性”。從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教學評價是對教學工作質量所做的測量、分析和評定。它以參與教學活動的教師、學生、教學目標、內容、方法、教學設備、場地和時間等因素的有機結合的過程和結果為評價對象,是對教學活動的整體功能所做的評價。
語文教學評價,又稱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它是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語文教學評價既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運用,又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同時也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
一、中職語文教學評價的意義
(一)現實作用。
當前全國各中等職業學校正處于課程改革之際。課堂教學改革必然引發一場從理念到行為的革命,中職教學的改革很大程度上就是課堂教學的改革。保證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就是評價。而傳統的教學評價已不能滿足現實教學現狀的實際情況。
(二)反饋作用。
通過教學評價,能使教師和學生知道教學過程的結果,及時地提供反饋信息。反饋信息在教學中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只有通過反饋信息來調節行為,才有可能達到一定的目標。學生獲得反饋信息,能加深對自己當前學習狀況的了解,確定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從而調整自己的學習,可以有效地激發并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課堂學習。
(三)激勵作用。
教學評價盡管不一定排名次等級,但其結果的類比性是客觀存在的。通過學生的學習成果評價,學生之間、班級之間、學科之間的橫向比較,從而了解到學生、本班、本學科的優勢和劣勢,看到差距,認識到自己在總體中的相對地位,客觀上能起到激勵的作用。
二、不同評價主體的評價策略
中職生由于各種原因學習基礎普遍較差,加之長時間處于成績的底層,經常受到批評,大多缺乏自信;另外,他們學習生活沒有目標,生活茫然,并且自我約束能力較差,缺乏自律。
依據學生的這些特點,我制定了相應的評價方式。
(一)教師的評價。
1.書面交流評價。
書面交流評價是指老師與學生書面交流的機會,如借助學生的作文、隨筆、課后練習等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學習的信心、努力程度,同學間的人際關系,學習方法、習慣等,從而在評語中對學生作出恰如其分的激勵性評價,提出善意的批評,誠懇的建議,殷切的期望,引導和幫助學生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我曾教過一個聰明但學習不踏實的學生。他的成績始終在中游徘徊。我就在他的作業本上多次寫道:“你是一顆暫時散落在地上的珍珠,總有一天你會抖掉身上的灰塵,發出奪目的光芒。”“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加油!”在我的不懈鼓勵下,他的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最終考上了理想的學校。
2.口頭交流評價。
口頭交流評價是指老師利用和學生在一起的機會,如語文課、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團隊活動、自習課、課余時間,和學生面對面的交流。針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生活習慣、思想品德、各種能力,作出合理的表揚,委婉地批評,美好的祝愿!有一些中職學生進校后不久,就會暴露出各種各樣的毛病和不足:學習基礎薄弱,學習思想淡薄,到職業中學的目的就是混混日子,“弄”張文憑。上課不遵守紀律,下課不參加活動,偶爾還制造點事端。面對這些學生,我就會抓住他們每一次表現良好的機會:比如一次流利的課文背誦,一次對問題的獨到回答,一次精彩的演講,一次傳神的課堂表演……當面進行表揚,讓他們看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重拾信心,逐步規范自己,走向嚴格要求自己的軌道。
(二)學生評價。
1.自我總結式評價。
自我總結式評價是學生對自己在學習過程的評價方式之一。語文學習到一定的階段后,要組織學生對自己的語文學習狀況和學習水平進行診斷。診斷要以階段測試成績、自己的學習計劃和教師的語文學習要求為依據,認真檢查自己的預習、上課、作業、復習、課外學習等各個學習環節。在學生上完成自我診斷之后,再引導學會進行自我比較反思,將自己現在的學習水平和狀況與前一階段進行比較,看一看自己哪些方面有了進步,哪些方面較差,自己應如何改進,從而達到自我提高。
2.同學間的評價。
職高學生正處于青年初期,性格有些叛劣。教師的評價有些時候,他們不是太認可。同時這個時期的學生又非常看重別人的評價,特別是同學之間的評價。于是我時常設計一些愉快的評價方式,創設寬松的評價氛圍,營造自由的評價空間,讓同學互評。
三、語文教學評價的原則
(一)正式教學評價和非正式教學評價相結合的原則。
正式教學評價是教學評價的主要方式,它包括作業、考察、競賽、辯論、考試等正式活動,是教師通過規范的評價體系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非正式教學評價是指教師在與學生的接觸和互動過程中,通過觀察和交流對學生的思想、能力、習慣等做出評價的一種方式。兩種教學評價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衡量學生的學習,可以全面的衡量學生的能力,兩種評價互相補充,互不沖突,但不能互相替代。
(二)客觀性原則。
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評價要客觀公正、科學合理,不能主觀臆造、摻雜個人的情感。否則,就不能讓學生心悅誠服,就會影響教師的尊嚴,影響教師的威信,更嚴重的是會讓學生對語文教學評價產生懷疑,對教師不再信任。
(三)全面發展的原則。
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評價應著重于學生的進步和各種能力的體現。全面發展的原則不僅關注于學生智力的發展,更注重于學生各種能力的提高、良好品德的培養。智力只是人諸多能力中的一種,片面強調學生的智力發展,而忽視了其他能力的提高,只能培養出一個“書呆子”;片面強調學生的智力發展,而忽視了學生美好道德情操的引導,只能培養出一個“野蠻人”。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要運用全面發展的原則對學生進行評價,給學生一個正確的引導。
(三)指導性原則。
中職學生一般文化知識薄弱,學習興趣低,自律性差,缺乏方向。中職語文教學評價應在指出學生的長處與不足的基礎上提出建設性的建議,使被評價的學生能夠揚長避短,不斷前進。缺乏指導性的評價會使學生陷入盲目性的泥潭,或驕傲自滿,或喪失信心,裹足不前。
(四)賞識性原則。
正處于青年初期的職高生,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也發展起來了。他們能依據一定的標準判斷是非,善于獨立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他們對教師講的不再完全相信;他們喜歡懷疑、爭論和評論;與別人討論問題時,希望對方拿出具有說服力的證據。因此,對于學生的一些獨特的看法、觀點要運用賞識性的原則,給予肯定,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探討問題的興趣。
(五)委婉性原則。
職高生具有強烈的自尊心,具有一定的成人感。他們渴望的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同時職高生也正處于“疾風怒濤”的時期,他們的情緒帶有很大的沖動性和爆發性。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批評、指責已是家常便飯,大多不會產生作用。因此,當他們犯錯時不宜“以暴制暴”,而應采取委婉性的原則,對他們進行評價。指出問題,提出建議,給予鼓勵。這樣,更有利于解決問題,也會讓學生心悅誠服的接受。
四、存在問題
當然,在實際操作中,我也發現了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形式化評價。
有時,在進行學生評價的時候,存在著敷衍的現象,使評價流于形式化。比如在改作文時,個別學生不能認真批改,只是象征性的挑幾個錯別字;更有甚者,自己連手都不動,只等別人“幫忙”。
(二)片面性評價。
關鍵詞: 中職排球教學 打球興趣 基本技術 定位球 合作學習
職業教育是以培養有技能的勞動者為目標,以培養綜合職業能力為核心,適應廣泛就業需要。中等職業學校的體育教學中,排球運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還能培養學生必備的體能素質,以適應未來從事職業活動的需要。所以,讓學生掌握一項體育特長為終身體育打好基礎,是中職體育教學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
一、采用比賽對抗的形式,培養學生的打球興趣
排球教學的最終目標就是培養學生能夠進行運動比賽。所以,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采用形式多樣的對抗練習,讓學生體驗到排球比賽帶來的樂趣。在比賽方法中除采取2—6人制變化外,還可以根據練習內容不同在小場地上進行。這樣的好處是,首先更好地檢驗學生球技掌握程度,其次是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例如:在4×116米的半場上,這個比賽對控制球的落點有很高的要求,在7×8米的小場上進行,用傳、墊、吊技術的比賽可強化網前小球處理。通過這樣的訓練方式,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依據實際的情況做出及時的調整和判斷,以迎接對方發球,確保在接球的過程中萬無一失。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實戰”的氛圍,促進他們打球技能水平的不斷提高。教師可根據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出現的上述問題進行必要的糾正,以此提高學生打球的準確性。
二、學會排球基本技術,嘗試排球比賽的樂趣
在學生初步掌握正面扣球技術以后,再講解一些傳、墊技術的動作要領。在練習扣球時,讓學生明白把球自傳或墊給二傳而不是拋給,學生就會發現沒有掌握墊球和傳球技術是無法進行扣球的。這樣就能引導學生學習傳、墊球,使其傳、墊球技術能滿足一傳,就是扣配合的需求。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又會發現接到位的球容易,接不到位的球移動時很困難,這樣又進一步誘導學生學習準備姿勢、并步、滑步、交叉步等基本步法。經過一定時間的實際訓練后,可在教師的指導下嘗試比賽,為降低一點接球的難度,可以不發球,只是把球拋過球網即可。學生就會在對抗中感覺到,雖然有扣球的體驗,如果不能較好地掌握傳球與墊球技術,一傳要么墊過了網,要么就是不到位,即使墊到位的球也可能因為二傳手傳球效果不好,無法組織有效的進攻。這種小對抗雖然并不激烈,但它卻能激發學生對排球運動的興趣。
三、掌握排球發球方法,開展排球定位球教學
教學發現,學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發球技巧后,就想嘗試上網進行發球嘗試。我們應該順應學生的這種求知欲,給他們嘗試的機會,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不妨試著用發定位球法來對學生進行發球練習,如在排球場中線兩側7、8、9米的地方各畫一條線,為了使發球動作正確,讓學生站在7米線處,并且采用下手發球的方法,如果能連續有5個球過網,就退到8處線繼續進行發球練習,以此類推反復進行訓練。我們把這種訓練方式稱之為“三關發球法”。但是,如果在5次中出現一次失誤,就把他向中間移動1米,重新練習。對那些掌握了下手發球法的同學,不妨讓他們到其他場地進行上手發球的練習。發球動作要求準確、規范,在反復練習中不斷強化發球技術,挖掘學習潛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學生強烈的表現欲望和好勝心理,促使學生在短時間里掌握上下手發球的技術,避免為發球過網而造成的動作變形。在進行定位球練習的時候,因為女生的臂力較小,容易產生疼痛感,所以在剛開始練習時,可以把女生的遠度和網的高度降低,也可以用軟式排球來練習,然后慢慢提高要求,直至達到訓練要求。
四、開展合作學習模式,增強排球教學效果
教師圍繞排球技術動作要領,在訓練之前需要進行必要的學術解釋和動作演示,目的有兩個:一是強調各個小組學習的目標,二是落實小組中個體的責任。個體責任是指每個學生都必須承擔一定的排球動作學習任務,這是合作學習形式中的一個基本要求,因為有了個體責任,就能使每個學生都明確自己的學習任務,這也是合作性學習取得進展的關鍵。若要在排球教學中實現每一個學生學有所得,實現教學過程中機會均等化,就必須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學生的差異實施分層教學,要讓每個合作小組根據自身的技能和體能狀況自行選擇本組的排球動作學習目標,并提供適合他們的學習方式或學習的程序,對測評考核提出不同的量表和難度,同時考慮學習過程中情感、行為、價值觀的表現,通過觀察,分析了解各層次目標達成狀況,適時修正和調整,從而實現教的目標和學的目標的雙向效果。為了更好地落實學習責任,還應將評價引入合作學習。合作學習的評價方式有學生自我評價、小組自評和教師評價幾種。組內要開展自我總結、自我反省,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原因,討論成員的學習態度、方法、成效等問題。教師要做好對合作學習評價的總結,收集反饋信息,從而增強合作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栗燕梅.青少年排球運動業余訓練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2,(05).
一、中職數學教學的現狀
1.中職校學生層面數學學習狀況調查與分析。筆者曾對本校2011級200多名中職學生的數學學習的情況做過一份問卷調查:其中5%的同學喜歡數學,39%的同學畏懼數學,56%的同學討厭數學。探其原因,其中30%的同學認為自己基礎差沒有提高的空間,35%的同學對數學沒有興趣,35%的同學認為數學與就業找工作無關,學與不學一個樣。此外,由于中職學生在初中時的數學基礎差底子薄,許多學生對所學新知識難以掌握,上課時有聽不懂的情況,加上中職數學教學速度快、內容廣、課時少,對學生的數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很難適用這一轉變。
2.中職校學校層面數學教學狀況分析。①教學目標不規范,教學評價不完善。數學如何教,學生能力達到何種層次,數學如何配合專業課的學習都是困擾廣大職校數學老師的問題。②課程設置與教材處理存在諸多問題。很多職業學校沒有考慮到專業課程的教學,而是按數學教材的章節順序進行教學,導致了數學課與部分專業課授課內容脫節,嚴重影響了學生技能的提高。對數學教材的處理也存在很多誤區,不少職業學校沒有考慮職校各個專業對數學的要求不同而采用統一的數學教材,沒有根據專業的不同需求補充相應的實踐性的教學內容。
二、對策與措施
1.激發興趣、重塑信心。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積極創設問題情境,引入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教師要從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出發考慮和解決學生在學習數學中的困惑,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真正地融入到學生的學習中去。采用分析引導、啟發式教學、案例等教學手段,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喜歡你的課。讓中職數學課堂煥發興趣活力,成為學生向往的地方。
2.調整大綱,靈活設計。數學作為中職學校的一門基礎學科,是學好專業課的前提所在。而學生專業知識、技能的高低是學生能否在人才市場中立足的關鍵所在,數學基礎課與專業課能否協調發展也是學生能否發展和提高的關鍵。筆者認為應采用與專業課相配套的數學教材,壓縮數學在理論知識上的授課時間,提高數學在專業課和實踐課中的應用效率,是解決基礎課與專業課協調發展的一種有效嘗試。①調整教學大綱。結合各專業特點重新設計教學內容。統編教材提供的是學生就業應具備的最低限度的數學知識、方法及能力。但職業學校專業的多樣性對數學的要求也不盡相同,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根據各專業的特點增加與專業相關、與當前社會生活和生產密切聯系的富于啟發性和應用性的內容,要求編寫適合各專業特點的數學新教材。②開設數學第二課堂。學校可根據自己的實際靈活地開設數學課外選修課。中職校數學授課時間短、任務重,學生能力層次很難在課堂上實現。而職業學校學生的自由支配時間又很充沛,因此數學課外選修課的開設對于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3.分層教學,模塊實施。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提倡老師講課講透,力求面面俱到,教師講的多、學生學的少。陳舊的教學方法不能適應當前職業學校的發展實際,必須進行改革。分層次教學和模塊化教學便是一種較好的選擇:①分層次教學:“大分層”和“小分層”。所謂“大分層”即在職校生入學時,根據入校時的中考考試成績將各專業的學生分層次成A、B、C等多個班級,分層教學;“小分層”即在原有專業班級的基礎上將班內學生按數學學習成績分成優、中、差三層,優等生、中等生坐在教室的兩側,差生坐在教室的中央,這樣易于形成良好的競爭氣氛和消除自卑感。②模塊化教學:采用一自學,二引導,三講解,四練習,五強化,六提高的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貫穿“四位一體”和模塊化的教學思路,即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教師集編、導、演、主持于一身。教師根據專業要求分模塊的為各層學生量體裁衣編制教學內容,在課堂這個舞臺上引導學生,啟發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中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