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07 15:16:5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保護環境地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生態建筑設計原則問題
中圖分類號: TU2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近幾年來,生態建筑設計理念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在建筑設計中。所謂生態建筑設計理念以就是不僅要從資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上考慮,在城市發展和建設過程中,必須優先考慮生態問題,并應將其置于和經濟、社會發展同等重要的位置。當前生態建筑作為一種探索和策略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也逐漸成為新建筑試驗的一個主要方向。
1.在建筑設計中加強生態理念的重要性
在人類文明不斷發展的今天,人類對由于環境的破壞,已經受到了來自自然的報復,為了緩解人類與自然的矛盾,就必須加強對環境的保護。所謂生態理念,是指人們對包括中小城市在內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生態發展、生態環保的觀點的認識,這一理念涉及到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相處。建筑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須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加強對生態理念的體現,這也是人類在保護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上的有效策略之一。
生態建筑是生態理念與建筑設計的完美結合,在生態建筑中十分強調資源與環境的和諧統一,生態建筑在使用期間可降低對能源、資源的消耗以及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它不僅要求建筑設計對建筑本身的合理性加以考慮,還要求設計者對建筑內外環保理念的科學和系統性加以研究,生態建筑讓人們的學習、生活、辦公、游玩等方面都與社會環境、生態環境掛鉤,引導人們降低資源消耗,加強節能意識,堅持低碳生活理念,因此在建筑設計中生態理念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生態建筑設計目標與原則
隨著人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各地區的環境污染事件頻繁發生,同時生態環境惡化已開始全球性的蔓延,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學者對現代文明所帶來的繁榮昌盛和負面作用進行深刻的反思,從而提出了生態建筑的設想,這是一種理想化的建筑,通過對物質和能量的合理、綜合運用,從而降低對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有效的利用可再生資源,從而在最大限度內避免建筑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實現建筑與環境的和諧統一。
2.1生態建筑的設計目標
生態建筑首先要滿足空間和功能的需求,然后在此基礎上實現資源的集約化,達到資源的合理利用,從而實現資源的節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生態建筑注重于強調資源和環境,強調建筑在整個壽命周期內要減少資源能源的消耗和降低環境污染。
2.2生態建筑的設計原則
生態建筑是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條件下利用適當的技術,發展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物質空間。根據不同的地形、地貌和生態環境系統,考慮節能節水、方便美觀、適用等因素,實現人類居住的舒適、高效,使人們所生活的環境即是一個良好的建筑生態系統,并達到和諧、良性循環的目的。
3.我國生態建筑發展存在的問題
3.1缺乏對生態建筑的正確理解
對于生態建筑的概念國內外學術界有許多不同的解釋,但核心的內容是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運用建筑學、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組織建筑與其他相關因素的關系,使建筑物與其周圍環境成為一個有機的結合體,同時具有良好的室內氣候條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調節能力,并具有節地、節水、節能、減少污染、延長建筑壽命、改善生態環境等優點。
3.2缺乏對農村生態建筑的系統研究
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生態建筑的系統研究不平衡,其中城鄉的差別較大。目前各個學科研究的重點大多局限在比較發達的城市,缺乏對農村居住環境的系統研究,特別是東北地區。大部分的研究都從本學科(生態學、環境學、城市規劃學、建筑學、農業建筑學、能源學)的專業角度出發,雖然研究的內容較為豐富,但是各個學科之間沒有很好的結合起來進行深入的研究,特別是如何在特定地區將人居環境與植物環境工程結合起來是函待解決的課題。
3.3缺乏生態建筑的廣泛實踐
目前,我國建筑界發表了許多關于生態建筑的論文,這些論文對于宣傳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推動生態建筑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絕大多數的論文都停留在關于生態建筑設計的理論框架、設計原則及生態學理論對建筑學的指導、國外先進生態建筑的經驗介紹,缺乏實際工程實踐模式、計算機模擬、環境效果的測試分析。
4.生態建筑的設計手法
4.1鄉土的生態建筑
這種建筑類型需要建筑師了解環境地理現狀,學習并繼承傳統建筑中蘊含的生態智慧,不依賴耗能設備,而在建筑形式、空間、布局和構造上采取措施,以改善建筑環境,實現微氣候建構。
4.2“適宜技術”的生態建筑
這種建筑類型以馬來西亞的楊經文先生為代表。他在熱帶高層建筑設計中運用生物氣候學所采用的方法,大體上有下列幾個方面:
(1)合理的運用高層建筑表面和中間的開敞空間中進行綠化設計;(2)在高層建筑的外面設置凹入不同深度的過渡空間;(3)在屋頂上設置固定的遮陽格片;(4)創造良好的通風條件,從而加強室內空氣對流,降低日曬引起的溫度;(5)平面處理上建議把交通核設置在建筑物的一側或兩側;(6)外墻的處理上除了做好隔熱,還建議采用墻面水花系統。楊經文認為通過這些措施,在熱帶地區的高層建筑可有效節省運轉能耗的40%。
4.3生態高技術建筑
生態高技建筑對于建筑微氣候的關注可以具體歸結為以下三方面:一是適宜的室內濕度和溫度,滿足人體舒適及健康的要求;二是盡可能多地獲得自然采光(減少人工照明的能耗);三是最大限度地獲得自然通風(減少空調能耗)。通過最高效的人工技術手段來實現以上目標,或達到各要素之間的平衡就成為生態高技建筑師不懈追求的方向。其具體的設計手法是:
4.3.1引入綠色植物創造宜人的景觀
結合建筑構造技術和先進的電腦控制技術,生態高技建筑能夠將綠色生態體系“移植”到建筑內部,使建筑內部有良好的室內氣候條件和較強的生物氣候調節能力,創造出田園般的舒適環境。
4.3.2盡可能多地獲得自然采光
屋頂是光線進入室內的主要途徑,于是各種光線收集、反射構件被應用于屋頂形式。在生態高技建筑中往往可以看到大量的采光中庭設計,陽光由中庭滲入建筑,通過陽光的收集、反射裝置達到內部空間。跟這個開敞空間相連的房間不僅可以減少一半的熱量流失,同時還可以大大減少制冷需求的消耗。
4.3.3最大限度獲得自然通風
生態高技建筑師們利用風壓、熱壓以及機械輔助的手段盡可能地獲得自然通風。針對不同的風速和風向,可以通過百葉窗開合的調節和不同方向上百葉的配全來控制室內的氣流。此外,做為生態高技建筑師還應該充分利用,低輻射中空玻璃等新型玻璃以及太陽能光電材料等,將這些新材料、新能源合理的應用在生態建筑服務上,會大大降低能源的消耗。
5.結束語
總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建筑的發展歷史將不斷被續寫,但是無論如何,生態建筑理念是建筑設計需要一直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生態建筑體現的是可持續發展的先進思想,只有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進行建筑設計,才能保證建筑能夠不斷適應社會和自然的需求,才能促進自然和社會的和諧相處。
參考文獻:
[1]李百浩,劉煒.當代高技術建筑的地域性特征[J].華中建筑,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