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個人小傳

個人小傳精品(七篇)

時間:2022-11-09 14:25:5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個人小傳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篇(1)

我的家就像一座圖書館

我是一個興趣廣泛的人,從小接觸的東西比較多,這是與家庭環境分不開的。爸爸喜歡閱讀和書法,我的讀書習慣也受他的影響。在閑暇時間,爸爸基本上是書不離手,爸爸看書時我也乖乖地坐在一旁,認真地看書。我家有很多圖書,所以我對書的感覺特別親切。爸爸曾把他收藏的一百多期的《讀者》雜志送給了我,他說這是專門為我保留下來的,里面有很多文章陪他度過了年輕時代,他希望把它們交到我的手中,讓這些深含哲理的美文給我帶來啟迪與思考。另外,爸爸還經常給我買書,幾乎每個學期都有新書擺在我的面前,比如《木偶奇遇記》《魯濱孫漂流記》《雙城記》《小布頭奇遇記》《約翰克里斯朵夫》《三國演義》等。我的家簡直就是一座圖書館,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自然科學方面的書。書幫助我認識了自然界的一草一木,認識了河流大川,也懂得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對生命是多么的重要。我認識到每個人都應該做環境的衛士,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護我們的家園。

五年級時,爸爸買了一套《可怕的科學》叢書,作為生日禮物送給我。這是一套非常令人著迷的書,內容涉及歷史、文化、天文、地理、數學、藝術、音樂等,關鍵是作者觀察事物的角度非常獨特,讓我認識到了發散性思維的重要性。平時,我也喜歡觀察事物,用爸爸的話講就是“愛琢磨”。植物、昆蟲、天空、小貓、小狗等,這些都是我的觀察對象。我從中獲得了樂趣與知識,比如螞蟻,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它的身上映射出很多人類的品質。

爸爸博學多才,還能講一口流利的日語,這為我學習英語提供了方便。雖然語種不同,但學習方法差不多,所以,爸爸經常指導我學英語。沒上小學之前,我就會讀上百個英語單詞了。爸爸的思維是開放式的,他不讓我死讀書本,而是注重培養我的學習興趣,要我帶著興趣去學習。比如,他對現代的流行音樂很感興趣,就把“西城男孩”和邁克·杰克遜的歌推薦給我,并邀請我一起聽。最近在他的支持下,我迷上了布魯斯口琴,真沒想到一個只有半個手掌長的小口琴,竟然能演奏出如此美妙的樂曲。

我的興趣很廣泛

從6歲起,我就開始學習跆拳道了,一直堅持到現在。當時,媽媽帶我去她朋友開的跆拳道館做客。在那里,我看到哥哥姐姐們訓練時的颯爽英姿,一下子就喜歡上了,于是有了學跆拳道的想法。

“媽媽,我也想學跆拳道,行嗎?”我怯生生地問。

“當然行啊!”

第二天,媽媽就把我送到那里,跟一位叔叔學習。學跆拳道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每個周末都要練習三個小時,訓練強度不斷加大,漸漸地,我有些吃不消了。比如,高踢腿和下劈腿是兩個比較難的動作,練習時要把腿部的筋抻開。因為我剛剛練習,所以腿部肌肉比較緊,也比較硬,壓起來非常痛,有時壓完了腿,走路都困難。有一天,我實在挺不住了,便對媽媽說:“太辛苦了!我不想練了!”

媽媽一臉嚴肅地看著我,說:“這才幾天呀,怎么說不練就不練?你在媽媽眼里可是男子漢呀,不能輕易放棄的!”

媽媽開導我,語氣中帶著鼓勵。我懂得媽媽的心思,于是不再說話。第二天一覺醒來,我的體力恢復了,又很精神了。我又想起了媽媽的話,覺得她說得對,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廢,我要挑戰身體極限,做真正的男子漢??梢哉f,我是咬著牙堅持下來的。現在想一想,我慶幸自己堅持下來了。跆拳道,不但磨煉了我的意志,還增強了我的心理素質,讓我面對突發事件時更加鎮靜,反應速度也加快了。

如果說跆拳道讓我的身體變得更結實,那么鋼琴讓我的精神變得更富足。小時候,我也像其他孩子一樣有過學琴的經歷,而且學得很投入,成績也很好。談起鋼琴,我還要感謝大姨呢,因為我的琴藝就是從她那里學來的。

大姨是沈陽音樂學院畢業的高材生,從事鋼琴教育工作。她是一個和藹可親的人,但對學生卻很嚴格,我也沒有逃過她的“魔爪”。學鋼琴的第一天,大姨就嚴肅地說:“上課時,我不再是你的大姨,而是你的老師,所以,你別指望我會包庇你、憐憫你。”上她的課,簡直可以用“殘忍”兩個字來形容。尤其是練習基本功,非??菰?,幾個簡單的音階要練上幾個小時,這對六歲的我來說,無疑是一種痛苦的折磨。

“大姨,咱們歇會兒吧?!蔽蚁蛩龖┣?,可絲毫不起作用。一氣之下,脆停下來,去吃西瓜了。見我嬉皮笑臉的樣子,大姨生氣了,嚴厲地批評我,并讓媽媽在一旁監督。那個階段,我是在大姨的“逼迫”下度過的,非常痛苦。直到有一天,我能單獨彈一首完整的曲子了,笑容才爬上臉頰。我體會到彈鋼琴的樂趣和美妙,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時候,媽媽靠在沙發上讓我給她彈鋼琴,我就會獻上一曲《月光》。從五年級起,學習越來越緊張,不過我仍然堅持每天彈兩個小時。彈鋼琴不但沒有成為我的負擔,反而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覺得每天都是一首動聽的曲子。后來,媽媽給我找了一位中國音協的老師。這位老師也很嚴厲,考級前會加大訓練強度,讓我每天練四個小時??杉词惯@樣刻苦練習,考級的路也不會一帆風順,第一次考十級時,我沒有過關?;貋砜偨Y教訓,我發覺是因為自己太輕敵了,這讓我從“自以為是”的心態中走了出來。第二次考級時,我順利通過,并參加了“七彩陽光”全國青少年才藝電視展評活動,獲得了遼寧選區鋼琴組一等獎。鋼琴讓我變得優雅、自信,對周圍環境的感覺更加細膩了。我要感謝這段學鋼琴的經歷。

在學鋼琴的道路上,也離不開爸爸的支持與鼓勵。爸爸喜歡古典音樂,也很注重培養我的樂感。晚飯前,爸爸會把音響打開,莫扎特、肖邦的鋼琴曲便傳遍整個屋子。我們一邊吃飯一邊欣賞音樂,心情無比愜意。爸爸經常對我講,彈鋼琴的技術不是第一位的,技術再好,沒有感情也無濟于事。彈鋼琴的過程就是人和鋼琴交流的過程。用心去彈,音樂才有生命。我牢記爸爸的話,用心彈好每一首曲子,并且涉獵不同的樂器。有一次,爸爸從網上下載了葫蘆絲曲《月光下的鳳尾竹》,我一下子就被那優美的旋律吸引住了,產生了學習的欲望。彈鋼琴之余,我會吹葫蘆絲,調節一下心情,并在第三屆沈陽市少年兒童才藝大賽上獲得銅獎。這也算是一個小小的鼓勵吧。

我的生活很豐富

在學校,我身兼數職,既是班里的體育委員,又是校大隊委員,還是領操員、播音員、主持人。多重身份的我在校園里相當活躍,給人留下較深的印象。

我在四年級的時候就被選為領操員了。當時,我特別興奮,因為站在高高的領操臺上,面對1000多名同學,多么光榮呀!可事情沒那么簡單,我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鏡像動作”。也就是說,我的動作要和臺下同學的動作保持一致。別人伸左手,我伸右手;別人抬左腿,我抬右腿。這種“鏡像動作”把我弄得暈頭轉向。后來,我想了一個辦法,就是對著鏡子練習。不到一個星期,我就通過學校的考察,站在了領操臺上。

盡管做了很多準備,可站在領操臺上,心里還是很緊張。臺下,無數雙眼睛看著我,我腦子里頓時一片空白。音樂響起,沒有時間考慮別的了,我本能地按照練習的動作開始領操。隨著一個個動作連貫地進行,心情也逐漸平靜下來。廣播操做完后,老師向我點了點頭,表示祝賀。我信心大增,以后越領越順,動作越來越標準。現在,我已經把領操的經驗傳授給了新接任的同學,衷心地祝愿他能做得更好。

由于表現出色,老師還把校園廣播站的主持任務交給了我。校園廣播站每天中午播出十分鐘,內容包括校園新聞、音樂節目等。坐在廣播室里,雖然不用面對觀眾,但對聲音和語氣的要求更嚴了。我大聲而清晰地讀著每一個字,把最新的校園新聞傳播出去,把優美動聽的歌聲帶給大家,讓同學們度過一個愉快的中午。去年,我還主持了“慶祝‘六一’兒童節全校文藝演出”,并參加了兩個集體節目、一個個人節目。串場時間很緊,需要不斷轉換角色,這對我提出了新的挑戰。之前,還要背臺詞、彩排、練習節目……在老師的鼓勵下,我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給自己的小學生活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其中,最難的就是背臺詞,不僅要背下來,還要事先設想舞臺的情境,把自己的感情融進去。整個活動的主持時間在20分鐘左右,可臺下的練習超過20個小時。對著鏡子練,對著爸爸媽媽練,真的很辛苦。

不過,我也有微笑的時候,并被學校推選為“微笑天使”,設計了“微笑活動”。其中,“把微笑帶回家”和“校內微笑墻”就是兩個比較典型的方案。

先說第一個方案:每天早晨,老師和值周生共同迎接同學們入校,為每位同學送上一個微笑、一句問候,并在同學們的胸前貼上一個帶有“你微笑,世界就微笑”的笑臉膠貼。放學時,再送給每位同學一個同樣的膠貼,讓他們回到家貼在父母的胸前,送給父母一個擁抱,微笑著對父母道一聲感謝。這個方案旨在讓微笑傳遍校園,把微笑帶到每個家庭,讓人們和諧相處,以禮相待,文明溝通。

再說第二個方案:每位同學提供一張微笑的照片和一句關于微笑的感悟語,在校內板報欄制作一面“微笑墻”,并評選“最甜美的微笑天使”“最陽光的微笑天使”“最自信的微笑天使”“最開心的微笑天使”等,讓“微笑”走進每位同學的心中,成為每位同學的習慣。

我的理想很遠大

除了以上這些,我還到社會上參加活動。去年夏天,我參加了由鐵西區文化館主辦的“紅歌會”。也許有人要問:“參加了這么多的活動,會不會影響學習?”我想告訴大家:“不會!我覺得學習與參加活動并不矛盾,如果安排得當,可以相互促進?!痹趯W習上,我是班里的優等生,無論平時考試還是學習能力,都在全年級名列前茅。老師給我的評語是“聰明、懂事、優雅的才子”。

每年,爸爸媽媽都會帶我出去旅游,主要是沿海城市,因為我喜歡大海。青島、大連、丹東、上海、杭州等城市,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跡。去年暑假,我們去了丹東,在鴨綠江邊釣魚。那是我第一次在野外的環境里釣魚,感覺特別好。當時沒有帶釣魚竿,爸爸就到附近的漁具店去買,旁邊的小朋友還送給我小蝦作為釣餌。開始時,我不知道怎么回事,同樣的魚餌,同樣的位置,旁邊的小朋友一條接一條地釣上來,我的魚鉤卻沒有動靜,真的郁悶啊!還是爸爸有經驗,不過,他沒有直接告訴我怎么做,而是讓我觀察人家是怎么掛誘餌的。原來,旁邊的小朋友把小蝦的頭和尾巴都摘掉,這樣魚在吞餌時就不會被蝦頭和尾巴上的刺扎到,才能把魚餌吞得更深。另外,用蝦的身體把整個魚鉤包住,這樣狡猾的魚兒就不會發現破綻了。掌握了這兩個技巧,我終于釣上了一條魚,那真叫一個爽??!

篇(2)

(一)學位論文內容安排先後次序

1.封面

2.前序部份

(1)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證書...(以羅馬數字小寫

在每頁下置中部位編碼)

(2)授權書………………………(同上)

(3)中文摘要……………………(同上)

(4)英文摘要……………………(同上)

(5)謝志(詞)……………………(同上)

(6)目次………………………(同上)

(7)表次………………………(同上)

(8)圖次………………………(同上)

3.本文部份

(1)第一章緒論...........(以阿拉伯數字小寫在

每頁右上角部位編碼)

(2)第二章相關文獻探討……….(同上)

(3)第三章方法………………(同上)

(4)第四章結果...……………..(同上)

(5)第五章討論與結論.………....(同上)

(6)引用文獻............…………….....(同上)

4.後篇部份

(1)附錄...…………..............(同上)

(2)個人小傳...………..............(同上)

(二)學位論文內容說明與書寫要點

本系學位論文一律以橫寫(由左而右)方式,以中文

撰寫,紙面大小以A4(21cm×29.5cm)為標準.

1.封面(見附錄一)

(1)最上面一行是:國立臺灣師范大學體育學系;

第二行是:碩/博士學位論文;兩行均以中央

定位.

(2)題目在封面之橫中線上方約五公分處開始書

寫,以中央定位,題目字體是在封面上最大的.

(3)研究生姓名先寫,不加「撰字,指導教授姓

名在研究生之下,一律不加博士,教授等稱呼.

(4)完成年月寫在封面下方,均以國字書寫,最下面

一行是「中華民國臺北市.

(5)除題目有特殊需要外,封面一律不使用外文.

2.前序部份

(1)中文摘要:

a.須有題目(在最上面),完成年月(在左上

方),研究生,指導教授姓名(在右上方)等

資訊.

b.內容應簡明的寫出研究的問題,受試者,研

究方法,有意義的結果,和結論,資料的比

較或表達應附上數據.

c.論文摘要的長度以不超過一頁(包括題目,

姓名,年月等資訊)為原則.

d.不得將結果當成結論來寫.

e.摘要底部應有關鍵詞(keywords),以不超過

五個為限.

(2)英文摘要:

書寫要點與中文摘要完全相同,目的是讓不懂中

文的外國學者閱讀的,在寫作時必須用點心思,以

能達意為原則.

(3)謝志(詞):此部份可有可無,由研究生決定,

但以一頁為限.

(4)目次:將每一章,節名稱和其所在之頁碼列出.

(5)表次:將每一表之名稱和其所在之頁碼列出.

(6)圖次:將每一圖之名稱和其所在之頁碼列出.

3.本文部份

25

mm

#(頁碼)

25mm

25mm

25

mm

本文規格(A4紙張)

論文本文之書寫格式,請參照臺灣師大學報之

「撰稿原則(見附錄二),及參閱較詳細的「參考文獻

標注格式(見附錄三).唯一不同之處是學位論文必

須增加「相關文獻探討一章.以下之章節說明是針

對教育和自然科學之論文安排,而文學,藝術和人文

科學之論文可考慮將方法,結果和討論合并成「本文

一章來撰寫.本文中文獻引用的方式以作者(年代)

之方式書寫,例:Lin(1990)曾發現....如作者是

兩位時,此二位作者都得寫出,如果是三位或更多作

者時,可以「等人文字書寫,例:Lin等人(1991).

第一章緒論

本章包括問題背景,研究問題,研究目的,

研究假設,研究范圍,研究限制,名詞操作性定

義和研究的重要性等.

第二章相關文獻探討

從與本研究有密切相關之文獻中,找出未

知,缺失,矛盾,爭議之處,旨在導出研究的

問題和研究的必要性.

第三章方法

本章包括受試者,實驗設計,步驟,材料方

法,資料處理等之描述.本章書寫之重要原則

是:讓同行的讀者在必要時能復制本研究.

第四章結果

以文字,圖,表等展示出「有意義的結

果,避免將無重要意義的圖表放在此章.

第五章討論與結論

將觀察到的結果跟理論架構和文獻作比較,

解析,推論,整合等,而導出有意義的結論,也

就是將結果經過討論後引出結論.結論僅為本章

之一節,如對將來類似之研究有所建議者,亦可在

此列出.

4.引用文獻

原則上以美國心理學會(APA)的格式為準:

(1)中文部份:依作者姓氏筆畫由少到多排列.

每一文獻前不編號碼.

(2)英文部份:依作者姓氏之字母由A至Z排列.

每一文獻前不編號碼.

(3)僅列出在本文中引用過之文獻,本文中沒引用

者,不應列出.

(4)同一文獻之打字是singlespace,而文獻與

文獻間是doublespace.

(5)同一文獻第二行開始之文字應保留兩個中文的

空間.(即第二行開始右凹兩個中文字空間)

(6)期刊雜志名稱都得打出全名,不得用縮寫字體.

(7)書寫方式請參閱附錄三.

5.後篇部份

(1)附錄

附錄可包括少有的文件,文獻和非正式的證

物等,可以附錄一,附錄二的方式排列,例如:

附錄一,受試者須知與同意書,附錄二,問卷原

稿等.

(2)個人小傳

列出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日,出生地,主要

學歷,重要工作經歷和特殊成就等.文字盡量精

簡,以不超過一頁為原則.

附錄一論文封面格式范例

}留3.5cm

國立臺灣師范大學體育學系

碩/博士學位論文

題目

(中線)

研究生:OOO

指導教授:OOO

中華民國九十年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留3.5cm

附錄二,本文書寫格式撰稿原則

一.標點符號

請用新式標點符號.「(引號)用於平常引號,第

三級引號;『(雙引號)用於第二級引號(即引號內之

引號);《》用於書名,如《資治通鑒》;用於論文

及篇名,如;〔〕用於詞牌及曲牌,如〔念奴嬌〕;用於詞名

及曲名,如赤壁懷古.唯在正文中,古籍書名與篇名連用

時,可省略篇名符號,如《淮南子.天文篇》.

二.子目,分段,引文

(一)篇內各節,如子目繁多,請依各級子目次序標明.

(二)每段第一行第一字前空兩格.文中段落號碼標寫方

式為:

一,

(一)

1.

(1)

(三)直引原文時,短文可逕入正文,外加引號.

(四)如所引原文較長,可另行抄錄,每行之第一字均空

三格.

附錄三

參考文獻標注格式

(原則采用APA格式)

一,文中引注格式

本節「引用一詞系指「參考(reference),作者,年代之

後不必加注頁碼(參見下文說明).倘系直接引用(quotation)

則直接引用部份需加引號(40字以內時),或全段縮入兩格

(40字以上時),并在作者,年代之後加注頁碼,如:(艾偉,

民44,頁3),或(Watson,1918,p.44)

(一)中文資料引用方法:

1.引用論文時

(1)根據艾偉(民44)的研究...

(2)根據以往中國學者(艾偉,民44)的研究...

2.引用專書時

(1)艾偉(民36)曾指出...

(2)有的學者認為(艾偉,民36)認為...

3.如同一作者在同有兩本書或兩篇文章出版時,請在年

代後用a,b,c等符號標明,例如:(艾偉,民44),

或(Watson,1918a),文末參考文獻寫法亦同.

(二)英文資料引用方式:

1.引用論文時

(1)根據Watson(1913)的研究....

根據以往學者(Thorndike,1949;Watson,1932)

的研究...

2.引用專書時

(1)Watson(1925)曾指出...

(2)有的學者(Watson,1925)認為...

文末列注格式:

如中英文資料都有,中文在前,英文(或其他外文)在

後.

中文資料之排列以著者姓氏筆劃為序,英文則按姓氏之字母先後為準.

(三)無論中外文資料,必須包括以下各項:

1.著者

2.專題全名(或書名)

3.期刊名稱及卷,期數

4.出版年度

5.頁碼

請在中文書名,中文期刊論文名稱與卷數下面畫一橫實底

線.請參閱(九)實例1.(1),2.(2)和3.(1).

外文書名與論文名稱,其全名之第一字母須大寫外,其馀

皆小寫.請參閱(九)實例1.(2),和2.(2).

請在外文書名下畫一橫底線,或排印成斜體字.請參閱

(九)實例1.(2)和2.(2).

外文期刊須寫全名,重要字母均須大寫,并請在期刊名稱

及卷數下,畫一橫實底線或排印成斜體字.請參閱(九)實

例3.(2)和(3).

關於編輯及翻譯的書籍之列注體例,請參考(九)實例4.5.

6..

(九)實例:

1.書籍的作者僅一人時:

(1)蘇薌雨.(民49).心理學新論.臺北:大中國.

Guilford,J.P.(1967).Thenatureofhuman

intelligence.NewYork:McGraw-Hill.

2.書籍的作者為二人或二人以上時:

楊國樞.(民67).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臺北

市:東華書局.

Mussen,P.H.,Conger,J.J.,&Kagan,J.(1974).

Childdevelopmentandpersonality.NewYork:

Harper&Row.

3.期刊論文:

蘇建文.(民67).親子間態度一致性與青年生活

適應.師大教育心理學報,11期,25-35.

Watson,J.B.(1913).Psychologyasthebehaviorist

viewsit.PsychologicalReview,(20),158-177.

(1)林清江.(民70).比較教育.臺北市:五南圖書.

S.Letheridge,&C.R.Cannon,(Eds.).(1980).

Bilingualeducation:TeachingEnglishasa

secondlanguage.NewYork:Praeger.

黃光雄.(民81).英國國定課程評析.載於國立臺

灣師范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教育研究所集

刊34期,(頁181-201).臺北市:編者.

Kahn,J.V.(1984).Cognitivetrainingandits

relationshiptothelanguageofprofoundly

retartedchildren.InJ.M.Berg(Ed.),

Perspectivesandprogressinmentalretardation

(pp.211-219).Baltimore,MD:UniversityPark.

6.翻譯的書籍:

黃光雄.(民78).教育評鑒的模式(D.L.Stufflebeam

和A.J.Shinkfield原著,1985年出版).臺北

市:師大書苑.

Habermas,J.(1984).Thetheoryofcommunicative

action(T.McCarthy,Trans.).Boston:Beacon

Press.(Originalworkpublishedin1981).

體育學系

篇(3)

n

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中學

√小學

2,學科:美術

3,課時:1

4,學生課前準備:學生準備圖畫紙、彩筆、油畫棒、膠水

一、

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通過給同樣動態的人物添加環境,訓練學生創新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了解繪畫中表現人物與添加環境背景的關系,掌握利用環境襯托人物活動的繪畫方法。

根據相同動態的人物形象添加環境,使人物與環境和諧統一。

1、【想象人物】:根據特定人物姿態,想象人物在做什么?

2、【想象環境】:根據人物活動想象環境。

本課是創新思維訓練的一種方式,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為學生提供人物動態圖片,讓學生根據想象轉動人物動態的方向從而添加出豐富的背景環境。

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繪畫作品中人物與環境的關系,了解人物動態變化的特點。

2、【?能力目標】:訓練學生創新思維和豐富的想象能力,培養學生觀察生活表現生活的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觀察事物的熱情,以及保護環境的高尚情操。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了解并掌握表現人物動態變化的基本特點,通過給同樣動態的人物添加環境,訓練學生創新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

2、【難點】:根據特定的人物姿態,通過改變位置方向想象人物動態的變化,表現活動內容和情節,并添加適當的環境。

四、教學設計:

(一)導入課題:看一看,說一說。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位朋友,我們看看他們在干嗎?

他們這是在干嘛呢?我們一起去瞧瞧。

哪個同學里來說一說,圖片里發生了什么事情呢?

生:、、、、、、

觀察的真仔細,那現在呢?又有什么故事呢?

生:、、、、、、

(通過一組卡通背景頭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師課件展示后小結:同學們,為什么同一組人物你們所編的故事卻不一樣呢?

生:因為所在的地方不同,也是環境不同。

師:同一個人物因為環境改變了所以故事內容也發生了變化。那么人物與環境究竟有什么樣的關系呢?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人物與環境的相關知識。

板書課題:人物與環境。

(二)

講授新課:想一想,說一說

1、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打開書,書中有這樣兩個人物,他們高舉著雙臂可能在做什么呢?

(讓學生站起來擺一擺,結合平日的生活經歷想一想。)

生1:、、、、、、

生2:、、、、、、

生3:、、、、、、

【學生活動】學生發散思維回答各種答案。

(設計意圖:開闊學生思路,引導學生根據人物動作想象適合什么樣的環境。)

老師:你們的思路真開闊,老師也根據他們的動作進行了認真的設想,他們也許是辛苦的石油工人正在工作,也許在操場上放風箏,在小樹林里給小鳥安家、、、、、、)

師:同學們人物的動作改變了么?

生:沒有。

師:人物的動作是相同的,什么改變了?(生:環境)

【老師總結】相同的動作因為環境改變了,可以產生更多的聯想,畫出不同的畫面。

(設計意圖:進一步激發學生改變特定人物環境的興趣。)

【教師活動】課件展示一組剛才動態的學生繪畫作品,老師在一旁解說。熱鬧的跳舞比賽,神秘的海底世界,我給小鳥做個家,沙灘排球、爸爸送我去學校。)

師:這一幅幅精彩的作品他們是怎么聯想出來的呢?

生1:、、、、、、

生2:、、、、、、

師:再來觀察,他們是不是都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呢?(生:是)

我們一起來看,他們表現的這些畫面是不是都來自于我們平時的生活呢?(生:是)所以,只要我們認真觀察,大膽想象,巧妙的把人物與環境結合在一起,就一定能創作出精彩的作品。

2,師:同學們有沒有信心繼續挑戰你的想象力?

生:有。

(課件出示橫著的人物動態)

同學們看看,他像在哪里?在干什么(學生回答:床上打滾,摔了一跤)

那如果是這個方位呢?(出示腳朝上的圖片)

這個動作又像在干什么?(師課件再換一個方位)

課件后小結:人物的方向改變后,聯想到的內容更廣泛,畫面更豐富了。

(課件展示小朋友們的作品)

師: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總結】:在不同的環境里,人物的服裝,畫面的色彩以及添加的內容都要與主題相符合,這樣畫面才能和諧統一,充滿美感。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作品中作者的意圖和表現手法。)

(三)教師示范:你來說,我來畫

師:老師這里也有個人物,她在干嘛呢?(師做冥思苦想狀)哪個同學來幫幫老師?(教師根據同學回答作畫)

呀,一陣大風吹來了,方向變化了,我們快來想個辦法、、、、、、

我們給她加個什么呢?

請學生上來試一試,畫一畫。

(四)學生作畫:想一想,畫一畫

師:學了這么多大家一定迫不及待了吧,那接下來就讓我們自己動手來創作一幅新穎的圖畫吧。首先大家把你面前的人物動態拿起來擺一擺,想一想,如果你是他你在做什么呢?

師:你們想好了么?誰來告訴我你的想法?

生:。。。。。。

你們的想法真棒,那讓我們馬上開始吧。

出示作業要求

:根據老師提供的人物造型,發揮你的想象力,在上面添加適當的背景。

1、構圖飽滿,有創意

2、畫面生動,色彩鮮明

3、人物與環境和諧統一

(五)學生作畫:

【教師巡視指導】輔導要點:將圖片人物調換方向充分發揮想象。添加適當的環境注意與人物的關系。(突出人物活動)

【同伴互助】:把自己的作品給身邊的小伙伴們看看,看看有沒有更好的想法添加到我們的畫面里,并選擇自己喜歡的色彩給我們的畫面涂上顏色。

(六)展示:

看起來同學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剛剛老師看了一下,我發現同學們的作業完成情況非常優秀,現在就請畫好的同學把作業粘到黑板上。沒有畫完的同學請停下手中的畫筆,我們一起來看看黑板上的作品。

師:多么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你最喜歡哪一幅呢?為什么?

(請學生說最喜歡哪幅,理由是什么)

(七)結束語: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人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學會了根據同一個人物動態的不同方向從而添加不同的環境。

那么請問環境對我們人類重要么?

生:重要。

美麗的環境能給我們帶來幸福的生活,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些大自然美麗的風景吧。(課件出示一年四季美麗的圖畫)同學們你們愿意生活在這么美麗的環境里么?那么就讓我們一起去愛護它。讓我們共同呼吁:“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人與環境,和諧共處”。好,今天這節課就能上到這里,下課。

n

篇(4)

【關鍵詞】初中生;讀書;寫作

【中圖分類號】G424

中學生閱讀與寫作按《初中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要求:“要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能多角度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表達力求有創意?!笨蓪嶋H上,大部分初中生的閱讀量、寫作能力與《課標》要求相差甚遠。

作為初中語文老師,我們在日常教學中應幫助學生學會閱讀,并能通過課外閱讀引導學生進行創作,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那么,處理好讀書與寫作的關系,換句話說也就是閱讀要更好的為寫作服務,這應當是我們閱讀教學的一個重點。

要想使閱讀更好的為寫作服務,首先得讓學生多讀書。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提高學生素養的辦法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并且認為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他就越需要多閱讀。歷史上名人大家也都十分注重閱讀的作用,杜甫就曾指出:“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倍拙右椎膭撟魃闹校喿x也是貫穿始終。除了多讀,還要讓學生喜歡讀書。養成讀書的愛好,宋朝詩人黃山谷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比詹蛔x書,自慚形穢,覺得沒臉見人,要有這樣的感覺。

那么,指導學生讀什么書?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100條建議》里指出學生要多讀課外書,他要求學生在閱讀上所花費的時間,大約有1/3是用在閱讀教科書上,而2/3是用在閱讀非必修的書籍上面的。其中,他特別指出科學書籍的重要性:不經常閱讀科學書籍和科普讀物,就談不上對知識的興趣。學生也不越出教科書的框框,那就無從說起他對知識有穩定的興趣。所以我們要讓學生博覽群書,向學生推薦首選古今中外名著,特別是教育部規定的必讀書目,例如《西游記》、《水滸傳》、《朝花夕拾》、《繁星春水》、《駱駝祥子》、《魯濱遜漂流記》、《格列夫游記》、《童年》,它們都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不朽之作;其次科學書籍和科普讀物,、名人傳記,再就精選各類報刊、勵志雜志,例如《青年文摘》、《格言》等,擴寬你知識面的書,例如天文地理,世界文化等內容的書。

還要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讀書的方法有很多種,如不求甚解、粗通大意、精讀細思等,都是讀書的好方法。我認為重要的不是怎么閱讀,而是在讀書過程中的思考。在蘇霍姆林斯基的思想里,讀書和思考是一對孿生兄弟,形影相隨;是兩條軌道,共同鋪就學生成長的道路。他非常重視學生的閱讀,同時又一再強調思考的重要性。閱讀是積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只有思考才能更好的積累,就如同《論語》曰“學而不思則罔”、“溫故而知新”,只閱讀而不動腦筋思考,就會迷惘而無所得;溫習舊知識經過思考能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也就是說一個只讀書學習知識不會思考,沒有思考習慣的學生,他所獲得的知識就不會活起來,只能是“死的行囊”。只是“為了儲備”,而不能進入周轉。就像人的胃能夠處理各種食物,自動地把它們劃分為營養和廢料,再根據人體的需要,分別輸送給不同的器官。讀書需要動腦,吸收書本上的知識,為增長學問所用,這也和胃功能的原理是一樣的。讀書而能消化,書本知識就能與原有的知識融合在一起,產生化學變化,增長新知。所以,只有把讀書與思考緊密結合起來,才能使書本知識真正活起來,為我所有、為我所用。

其次,要讓學生養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俗話說:“最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憶?!蔽覀円囵B學生記讀書筆記的習慣,讀書動筆,能夠幫助學生記憶,掌握書中的難點、要點;有利于儲存資料,積累寫作素材;也有利于擴大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要教給學生讀書筆記的方法,像常用的圈點式、心得式讀書筆記等,指導學生在讀書時及時摘錄對自己有啟發的內容,心得體會,特別是讀書時浮現的感觸、隨想、聯想,哪怕它們似乎與正在讀的書完全無關。里面的名師導讀、批注、知識鏈接、好句積累、趣味思考都在提醒著閱讀者思考并動手,及時記錄下自己瞬間的靈感,因為這些積累會在學生需要的時候轉化成寫作的素材。

第三,要加強常規作文訓練的指導。要做到期期有規劃,月月有專題,周周有目的,系統而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

在本學期第七周作文訓練中,我們的專題是“模仿名家名句,巧創自家經典”。我先給學生講了我在上初中的一個例子:當時老師讓寫個人小傳,其中有一個愛讀書的段落,我改寫了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一首詩“生命誠可貴,自由價更高;若為讀書故,兩者皆可拋?!边@在現在可能不算什么,但在當時,在老師眼中,已經很不錯了,這篇文章讓我在同學中間名聲大增。接下來還有一次作文課,我已記不清題目和內容了,只記得我摘抄了《兒童文學》上的一段話作為結尾,這篇作文也被老師大肆表揚了一番,說我的作文有深度。雖然我當時心跳加速,臉紅耳跳,覺得自己像做賊被當場捉了。因為我們那時候課本以外的書幾乎沒有,我們寫作文都是從來不參考的,就是參考,也是老師積攢的歷年學生的優秀習作,像我的這兩篇。不過,我從這時自信心、成就感大增,開始真愛上了語文。

有了我這個現身說法,學生們興致勃勃,個個摩拳擦掌,就等我一聲令下了。課后批改作文時,我也很有成就感,幾乎每個學生都給我帶來了驚喜。薛會峰同學在《緊張也是一種享受》一文開頭寫道“充滿整個夏天的是一種緊張、熱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爐子上的一鍋水在逐漸泛泡、冒氣而終于沸騰……初三的生活也如爐子上的水,剛開始是平穩不驚,隨著知識越學越多,時間越來越少,緊張感就如同沸騰浩蕩的水攜裹著壓力蒸騰而來。引用了梁衡《夏感》中關于夏天的比喻,進而自然轉入對初三緊張生活的敘述;結尾化用冰心《談生命》中的“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經過不同的兩岸,樹木要經過常變的四時。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鞓饭倘慌d奮,苦痛又何嘗不美麗?”這段話巧妙化用名家名句,又緊扣初三的學習、生活,深化了文章立意,傳達出了一種積極、昂揚、奮進的精神狀態,顯示了作為初三學生、十五六歲的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的自我思考及處理矛盾的能力,又顯示了小作者不同尋常的文學功底,令人耳目一新??梢钥闯鏊ㄟ^讀書,書中的一些知識儲存在了腦海中,再和自己的實際生活相聯系,有感而發。

蠶只有吃進一片片桑葉,才能吐出精美的絲;蜂只有采集百花,才能釀造香甜的蜜。寫作何嘗不是如此,只有經過讀書、思考、消化,寫作時才能吐出精美的絲、釀造香甜的蜜。

【參考文獻】

《給教師的100條建議》蘇霍姆林斯基

《讀書的方法》鐘敬文

篇(5)

關鍵詞:小欄目 思想品德課 教學探索

作者簡介:劉小娟,女,江蘇省江陰市利港中學,中學一級教師。

蘇教版初二《思想品德》教材穿插了大量形式新穎、靈活多樣的“小欄目”,既有知識鏈接、名人名言、閱讀感悟等體悟形式,又有對話、感悟、探究等活動形式。這些欄目是依據新課程標準的教育目標,并以初二學生身心變化特點、生活事件和遇到的問題為基礎而精心設計的,它能促使學生在多重關系的交互和矛盾中去探究、感悟和踐行,從而提升生活經驗,構建道德生活。據統計,上、下冊教材有“名人名言”51處、“品味人生”1處、“對話”30處、“感悟”38處、“閱讀感悟”30處、“探究”50處、“知識鏈接”51處等小欄目。可見,小欄目在教材中占有很大的份量,已成為教材內容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這些小欄目的設置具有思想性、生活性、開放性、實踐性等特點,它們有機地拓展了教材的內容,與正文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啟發,為教師提供了思考問題的方向和活動方案。用好這些小欄目無疑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如何巧妙利用“小欄目”,為學生終身發展提供廣闊的舞臺,是值得我們深思和探究的一個課題。筆者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按“小欄目”的不同形式和功能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首先,激活“小欄目”,培養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與初一教材相比,初二教材漫畫類圖片減少,課堂動手類活動減少,活動的思維容量增加,但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還屬經驗型。為了支持學生直觀、具體的感性經驗,同時也為了培養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筆者激活各種“小欄目”,讓學生盡可能在活動中學習,身心愉快地追求知識。手工制作是思想品德教學豐富的課程資源之一,將手工制作引入思想品德課堂,設計新穎,效果顯著。在手工制作的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意識、競爭意識、成果意識都得到了培養,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發揮。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通過自己動手、動腦的制作,調動多種感官、全方位地參與教學活動,從而充分理解所學知識。如在講第二課“積極的生活態度”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時有一項“探究”,我結合班主任的班會課進行了五個生活技能比賽,有疊衣服比賽、釘紐扣比賽、包餛飩比賽等,提前一個禮拜布置,活動很成功。手工操作,不僅能夠引起學生的積極共鳴,讓學生真正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能夠成為讓學生終身受益的“經驗”。

其次,整合“小欄目”,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小品、名人小傳以及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寓言、成語、笑話、引人人勝的小故事等,都能成為學生的學習對象。初二學生表演欲很強烈,他們希望把自己所了解的知識像竹筒倒豆子一樣全部講出來。教師只要多下點功夫,精心整合課文中的“小欄目”,設法讓學生以講故事的形式來回答這些問題,故事講完時,道理也就明白了。例如,在第三單元第七課“行為與后果”中的“對話”內容是:海因茨的兩難抉擇。筆者首先按照書本把海因茨痛苦抉擇的故事設計成形象直觀表格,學生迅速進入情境填寫表格。通過探究,學生為海因茨提出了很多行為選擇,在分析中學生逐漸明白無論海因茨做出什么樣的選擇,都會產生一定的后果。但學生總覺意猶未盡,為了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也為了處理好教材中的“感悟”和“探究”,筆者依據教學內容的內在邏輯性整合了教學資源,設計了海因茨故事接龍,在接龍中使學生將教材上比較抽象、難以理解的“作為與不作為”知識點輕松地消化、吸收。

又如,在第三單元第八課“有肩就得挑擔子”中的探究為:請參照上述分析方法,就社會領域中的一個職業或一個社會角色進行分析。筆者整合教材正文和小欄目,設計了一個學生比較熟悉的公眾人物——姚明,讓學生探究。

材料:姚明的簡歷。姚明出生于一個籃球世家,父母親都曾是籃球運動員。他18歲成為中國國家籃球隊員。2002年以狀元身份加盟美國休斯敦火箭隊,是NBA歷史上第一位外籍狀元。2009年,姚明收購上海男籃,成為上海大鯊魚籃球俱樂部老板。2011年進入上海交大學習本科課程。

探究:從姚明的成長經歷中,可以看出哪些社會身份,分別承擔什么責任?并就其中他所承擔的隊員或俱樂部老板的社會角色說說他承擔責任的來源(法律依據、職業道德要求和社會希冀)?

活動交流:

通過探究,學生明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社會角色,不同的社會角色都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不同責任具有不同來源,責任是復雜和多樣的。正是在對這些責任的履行中,我們作為一個人的完整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部分內容的處理既能自然過渡到本框內容的學習又能拓展學生的知識,也為后面知識的學習做了良好的鋪墊。

再次,完善“小欄目”,開展內容鮮活的道德實踐活動,實現知行統一。由于編寫時間等原因,教材中個別“小欄目”內容滯后、一些探究活動缺乏可操作性。比如,在第一單元“自立自強”第二課“積極的生活態度”中的“探究”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遙遠。他們社會閱歷淺,無法想象或者根本沒想過自己5年后、10年后、15年后、20年后乃至更長遠的目標。如果就此問題探究,很可能事倍功半。筆者把這里的“探究”改成“本學期我最想達到的目標是什么?”讓初二學生開展一次校內的社會調查。實施社會調查是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對于初二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具備較好的思維和寫作能力,此活動能展示他們的風采和獨特性。教師可以幫助他們確定調查的主題、調查的內容、調查的時間和地點,設計好調查表格,調查完畢之后,完成相應的調查表格。此次調查對象為本校初中學生,調查的主題是“本學期我最想達到的目標是什么?”通過調查活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明白作為中學生確定人生目標時要注意:首先要切實可行;其次應相對穩定。同時,使他們懂得實現目標要依靠行動及相應的配套措施(調查表設計如下)。

最后,升華“小欄目”,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的道德踐行。思想品德課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的過程,而情感教育又是以感受、體驗為基礎的。教師要創設真實而感人的教育情景,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走進情感世界,打開心扉,達到情感共鳴。如筆者在講第二單元“親近師長”第四課“人不能選擇父母”時,先出示幾組照片:第一組照片是江蘇省海瀾集團董事長周建平和著名教育家葉圣陶;第二組照片是學生和父母的家庭生活照;第三組照片是班級家長會照片;第四組照片是陳斌強老師和他母親的照片。

第一問:你覺得哪幾組照片最具親切感?說說你的理由。學生大都回答第二組,因為有家庭的溫馨感,有血濃于水的親情,還有小時候的自己。第二問:同學們希望不希望你的父母或你自己將來能成為第一組照片中的成功人士?許多學生答愿意。第三問:如果讓你離開你的父母去做第一組照片中的名人的子女,你愿意嗎?為什么?學生答不愿意,因為沒有感情。

通過以上三個問題的回答,可以讓學生了解課本中知識鏈接里的“血緣”、“血型”內容;接下來讓學生明白人不可能選擇父母,也不應該挑剔父母,我們和父母之間的血緣關系是永遠無法改變的。

單獨播放2012“感動中國”人物——陳斌強。第四問:如果你是在座的評委,請問你怎樣評價陳老師。學生評價陳老師是好兒子,孝順、愛母親、負責任等等。接著筆者又追問:“我們現在能為親人做點什么呢?”意在使學生深刻理解父母的外貌、性格、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是我們無法選擇的,但我們可以體諒父母的辛苦,為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兒女成長的快樂。

篇(6)

    體驗式學習理論是美國人大衛·庫伯(David Kolb)于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的。他認為,學習是通過轉化體驗來創造知識的過程,可以描繪成一個四階段的循環周期,包含有:具體經歷、思維觀察、抽象概念和主動實踐。

    體驗式英語教學是在目前外語教學理論的發展基礎上,借助體驗式學習的優勢而提出的,主張英語教學增加課堂活動的內容,在課堂中組織學生參與各種類型的語言交際活動,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英語教學。

    體驗式英語教學的理論基礎是建構主義,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為認知的主體,教師只對學生的學習建構起幫助和促進作用。建構主義的教學方法多種多樣, 關鍵在于對語言學習情境的設計。

    與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相比較,體驗式教學理念強調的是學習者在真實的情境之下對語言的實踐運用。這一教學理念也正是目前西方教育學較為流行的建構主義的教學原理的具體體現。他們認為,學習者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收者,而是知識的主動構建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過學習者的主動構建才能變成自身的知識。教學不是知識的傳遞(transmission),而是知識的處理(transaction)和轉換(transformation)。教師不是單向的知識傳遞者,其作用在于為學習者提供豐富的學習情境,幫助和指導學習者建構自己的經驗,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創造。

    二、體驗式教學的特點

    體驗式英語教學模式一般分為三個環節: (1)設置體驗情景。教師在每一節課前都要事先做好這一環節的工作,主要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及其班級學生特點,為其設置合理的情景體驗,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多媒體手段,輔助完成這一環節。有必要時可以讓學生也共同參與。 (2)課堂體驗情景設置。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根據前一環節的準備,讓學生來共同參與,共同觀看影音材料、圖片和相關問題,并指導學生在這一環節中所要注意的一節語言知識點,為下一環節的展開做好準備。 (3)通過語言綜合能力運用檢驗體驗。在這一環節中,主要是由學生來完成的,教師只起到主持人和導演的作用。教師可以通過情景表演、小組競賽、對話、練習、游戲等環節,讓學生充分參與,并要明確每一個學生的任務,讓學生敢參與、想參與和能參與。 這三個環節體現了“學生為主體,任務為基礎,教師為指導”的理念。

    三、體驗式教學在民辦高校實施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學生自身的英語水平差異

    據筆者調查,在民辦高校里,許多學生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究其原因,基礎差,聽不懂,這給英語教師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英語課幾乎成為了教師一個人的表演。但經過觀察,學生并不都是這樣麻木,他們也有充滿激情的時候,每逢運動會、圣誕晚會等活動中,他們都能夠積極參與而且成績不錯。因此,筆者認為,如何在英語課堂中融入他們的這些元素,讓英語課堂成為他們的另一個舞臺,而體驗式英語教學模式恰恰為他們打開了這一扇門。

    (二)教師的傳統授課方式

    由于授課任務重,教師備課時不能依據學生學生實際情況。本著“重輸入,輕輸出”的思想,教師們為了按時完成課本上的教學任務,喜歡以自己講解為主,只是督促學生作好筆記和課后作業,而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上是否主動去接受知識點,能否在真實環境中運用語言的能力。教師的重點集中在語言知識點上,最終形成“滿堂灌”的現象,有些學生似乎聽得很入迷,筆記做得很認真,但是,學習效率不高。另一些人則是忙于其他的功課甚至睡覺。

    (三)教學配套設施

    民辦高校由于辦學資金等問題,在教學配套設施上缺乏足夠的重視。語音室的建設不夠完善,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聽說需求;英語自主學習中心的資料更新不及時,學生興趣不大。

    (四)課堂時間有限

    一般課堂的90分鐘,加上大班教學,每班學生人數比較多,使每個學生得到語言實踐運用的機會很少。并且,課堂內容多與課本內容有關,不能充分設計語言訓練情境。

    四、改進體驗式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選擇優秀的教材和教學軟件

    經過比較,《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就是一套體驗式,立體化的教材,每個單元一個話題,配有豐富的聽力材料,以及極具時尚的口語,還可以看視頻。教師課上選擇一些材料精聽,留下口頭或泛聽作業由學生課后自己完成。因為材料一般是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比如校園愛情,志愿者活動等,學生很愿意查閱相關資料來完成,這無形中讓學生加大了英語閱讀量。有條件的話,教師還可以購買一些教學軟件。比如《走遍美國》,它具有鮮活的生活場景,讓學生融入到真正的語言情境中。

    (二)自主學習中心的建設

    自主學習中心創設了一種開放的、和諧的、積極互動的學習環境,學校應該在人力物力上給予足夠的支持。學生可以共享優秀學習資源,自主選擇感興趣的英語資源進行學習,也能夠通過BBS分享英語學習心得和經驗,從而提升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還可以購買教師與學生在線輔導軟件,讓學生在線做模擬試卷,提交即可以得到分數。

    (三)課堂上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

    在詞匯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及其自主學習能力.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在詞匯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播放單詞錄音,讓學生感知材料,后模仿其發音.其次,通過圖片展示、游戲,編故事、競賽等環節,讓學生鞏固單詞的記憶。

    在閱讀課上,必須打破傳統的以課文為中心,應貫徹把閱讀能力的培養放在中心地位的理念,以最能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交際活動”為切入點,逐步擴展深化,使多種語言技能在同一主題下、多種交際環境中循環、深化、鞏固、加強,充分體現學、練、會、用的完整的學習過程,也可以通過圖片、影片等直觀性材料進行導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提問和任務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最后以討論,表演等方式,為學生提供體驗。例如在《新世紀大學英語》第一冊里,有一個單元是關于圣誕節的,可以通過觀看影片,讓學生了解圣誕節的文化知識,為活動的展開做準備。其次,通過播放歌曲Jingle Bell,一下子把學生帶到了歡樂的節日氣氛中,整個課堂都活躍了,有些學生甚至也唱起來了。

    通過這一環節的設置既可以自然導入Christmas這一話題,也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接下來,通過free talk ,分享如何慶祝這一節日,環環相扣將學生引入課本內容。再通過問題設置和任務安排,讓學生感知、熟悉教材內容,最后設置討論,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思維能力。

    (四)課堂外豐富多彩的語言實踐

    英語課外活動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手段,是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和英語教學的基本形式——課堂教學緊密相連,是使學生掌握外語所不可缺少的輔助形式。課內外結合,學生課上學了英語就要用,課上用,課下也用,這樣才能養成運用英語的習慣。教師要在課外創造英語環境,多給學生提供使用英語的機會。

    課外活動不是課堂教學的簡單重復,它在方法和形式上都有自己的特點。英語教師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知識水平,選用適當的形式和方法,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課外活動,這樣,不但不會加重學生的負擔,而且會提高英語教學質量,達到預期的目的。有以下幾種形式可以選擇使用:比如指導學生課外閱讀,舉行小型的英語競賽活動。包括英語寫作比賽、聽力比賽、詞匯比賽及演講比賽等四項比賽。根據比賽結果反映的情況有的放矢地改進英語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還可以切合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定期出英語天地欄目和黑板報、板報。讓學生自辦英文板報,可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進行創造性勞動的鍛煉,又可培養他們的創造思維。辦手抄報,亦可出黑板報。所選材料,應是廣大同學熟悉的,這樣,學生看懂了,才有效果。每一學期力爭出幾期,不管手抄報還是黑板報,主題一定要突出,或配合教學,或迎接重大節日等,內容可含故事、諺語、謎語、名人小傳、英文新聞、英語國家的風俗人情等。

    五、結語

    體驗式教學方法的運用時間不長,但其對大學英語教學的積極影響已經有所體現。如何最大的發揮這種教學模式的優勢,值得所有英語教師研究和實踐。

    參考文獻:

    [1] 孔慶炎, 胡壯麟, 桂詩春, 賈國棟. 關注《大學體驗英語》[J]. 中國大學教育, 2003(8).

主站蜘蛛池模板: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熟妇色xxxxx欧美老妇| 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动态| 日韩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日本三级在线观看免费|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 日韩 激情 无码 中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剧情|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国产午夜免费高清久久影院|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免费看| 最近免费mv在线观看动漫| 国产精品爽爽v在线观看无码| 被伴郎的内捧猛烈进出h视频| 在线高清理伦片a| 国产成人av无码专区亚洲av| 蜜臀av片| 老熟女高潮喷水了| 亚洲aaaaa特级| 香港台湾经典三级a视频|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按摩|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乱子轮熟睡1区| 性激烈的欧美三级视频| 激情综合婷婷色五月蜜桃 |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乱女另类|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 在厨房被c到高潮a毛片奶水| 熟女少妇色综合图区| 丝袜足控一区二区三区| 高潮又爽又无遮挡又免费| 又色又爽又黄18禁美女裸身无遮挡| 台湾成人娱乐网| 欧美性性性性性色大片免费的 | 老熟妇仑乱一区二区视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