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17 13:00: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財政經濟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參考文獻
[1]張坤民,潘家華,崔大鵬。低碳經濟論[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8.
[2]蔡林海。低碳經濟大格局:綠色革命與全球創新競爭[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
B.期刊中析出的文獻
[1]郭印,王敏潔。國際低碳經濟發展現狀及趨勢[J].生態經濟,2009(11):58-61.
[2]陳志恒。日本構建低碳社會行動及其主要進展[J].現代日本經濟,2009(6):1-5.
[3]王仕軍。低碳經濟研究綜述[J].開放導報,2009(5):44-47.
[4]陳海嵩。日本新能源開發政策及立法探析[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9(4):36-39.
[5]宋德勇,盧忠寶。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政策工具創新[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3):85-91.
[6]張坤民。發展低碳經濟要有緊迫感[J].求是,2009(23):50-52.
[7]金雪梅。日本國民節能意識及借鑒[J].科技和產業,2009,9(1):99-102.
[8]杜飛輪。對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思考[J].中國經貿導刊,2009(10):30-31.
[9]金樂琴,劉瑞。低碳經濟與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轉型[J].經濟問題探索,2009(1):84-87.
[10]莊貴陽。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困難與障礙分析[J].江西社會科學,2009(7):20-26.
[11]肖歆。探尋中國低碳經濟的發展路徑[J].經濟師,2009(9):56-57.
[12]朱四海。低碳經濟發展模式與中國的選擇[J].發展研究,2009(5):10-14.
[13]田慶立。日本建設低碳社會的舉措及對中國的啟示[J].消費導刊,2009(12):23.
[14]郭萬達,鄭宇劼。低碳經濟:未來四十年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開放導報,2009(4):5-9.
[15]莊貴陽。中國低碳經濟發展的途徑和潛力分析[J].國際技術經濟研究,2005,8(3):8-12.
[16]黃海。發達國家發展低碳經濟的政策導向及啟示[J].環境經濟,2009(11):176-179.
[17]任力。國外發展低碳經濟的政策及啟示[J].發展研究,2009(2):23-27.
[18]任奔,凌芳。國際低碳經濟發展經濟與啟示[J].上海節能,2009(4):10-14.
[19]呂耀東。日本主辦八國峰會的戰略意圖[J].了望,2008(27):55.
[20]井志忠,陳立欣。日本的節能措施、成效與啟示[J].日本學論壇,2008(4):15-22.
[21]楊杰,楊書臣。近年來日本節能新進展及其啟示[J].現代日本經濟,2008(2):26-30.
[22]國家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司。值得關注的日本節能減排技術創新目標和技術路線[J].中國經貿導刊,2008(14):30-32.
[23]楊書臣。日本節能減排的特點舉措及存在的問題[J].日本學刊,2008(1):15-25.
[24]付允,馬永歡,劉怡君,牛文元。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研究[J].中國人口,2008,18(3):14-19.
[25]鮑健強,苗陽,陳鋒。低碳經濟:人類經濟發展方式的新變革[J].中國工業經濟,2008(4):153-160.
[26]姚良軍,孫成永。意大利的低碳經濟發展政策[J].中國科技產業,2007(11):58-60.
[27]劉孟修。中日雙邊環境合作之初探[J].亞太研究通訊,2008(3):107-112.
[28]潘家華,陳迎,莊貴陽,吳向陽。英國低碳發展的激勵措施及其借鑒[J].中國經貿導刊,2006(18):51-52.
[29]李俊峰,馬玲娟。低碳經濟是規制世界發展格局的新規則[J].世界環境,2008(2):17-20.
[30]唐丁丁。日本發展低碳經濟的啟示[J].世界環境,2009(5):62-64.
[31]陳柳欽。低碳經濟:國外發展的動向及中國的選擇[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09(6):83-89.
[32]周鵬,B.W.Ang,周德群。基于指數分解分析的宏觀能源效率評價[J].能源技術與管理,2007(5):5-8.
[33]王玲(摘譯)。日本減排二氧化碳的舉措[J].全球科技經濟了望,2002(4):53.
參考文獻
[1]劉思華.生態經濟學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葉耀丹.生態自然觀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D].成都:成都理工大學.2012
[3]陸暢.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政府職能與責任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2
[4]俞可平.科學發展觀與生態文明[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18
[5]樸光誅等.環境法與環境執法[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4:23
[6]羅能生.非正式制度與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19
[7]黨國英.制度、環境與人類文明一關于環境文明的觀察與思考[N].新京報.2005-2-13
[8]張婷婷.生態文明建設的科技需求及政策研究[D].錦州:渤海大學.2012
[9]秦書生.生態文明視野中的綠色技術[J].科技與經濟.2010(3):82-85
[10]陳池波.論生態經濟的持續協調發展[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97-102
[11]張首先.社會主義與生態文明[J].理論與現代化.2010(1):23-26
[12]黃光宇.陳勇.生態城市理論與規劃設計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13]張首先.生態文明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0
[14]馬仁忠.地理環境對種族、民族特征的影響[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2(4):
[15]冒佩華.王寶珠.市場制度與生態邏輯[J].教學與研究.2014(8):37-43.
[16]方世南.王建潤.李安林.以生態文明的理念建設循環社會[J].研究.2009(3):64-68
[17]齊力.梅林海.環境管理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研究[J].生態經濟.2008(12):129-131.
[18]張瑞.生態文明的制度維度探析[D].沈陽:東北大學.2009
[19]吳瑾菁.祝黃河.“五位一體”視域下的生態文明建設[J].與現實.2013(1):157-162.
參考文獻
[1]雷切爾·卡遜.寂靜的春天[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2]顧朝林.中國城市地理[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3]鄒農檢.中國農村城市化研究[M].南寧:廣西出版社.1998
[4]史作民.陳濤.城市化及其對城市生態環境影響研究進展[J].生態學雜志.1996(1):35-41
[5]劉耀彬.陳斐.周杰文.城市化進程中的生態環境響應度模型及其應用[J].干旱區地理.2008(1):122-128
[6]徐中民.張志強.程國棟.甘肅省1998年生態足跡計算與分析[J].地理學報.2000(5):607-616
[7]沈建法.城市化與人口管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8]張志強.徐中民.程國棟.生態足跡的概念及計算模型[J].生態經濟.2000(10):8-10
[9]張恒義.劉衛東.林育欣.等.基于改進生態足跡模型的浙江省域生態足跡分析[J].生態學報.2009(5):2738-2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