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5 00:36: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班家長開放日活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工作指針,嚴格遵循、貫徹《綱要》所提出的:“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精神,進一步樹立“服務第一、質量至上”的觀念,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共同為幼兒營造健康、愉悅的成長環境。
二、工作目標:
1、努力營造家園合力的教育環境,提高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家園關系的親密度和融洽度。
2、結合本園家長的實際,找準切入點,提高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參與度,豐富活動內容與參與方式,切實提高家長工作的實效性。
3、增強對家庭、社會的服務功能:明確服務意識、擴大服務范圍、提高服務水平。
三、具體措施:
(一)加強學習,轉變教師的家長工作觀念。
組織教師深入學習《綱要》,用《綱要》的新理念引領教師反思過去的家長工作,盡快完成角色轉換。
1、真正把家長工作作為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度重視,堅決抓好落實。
2、要把家長和教師作為共同促進幼兒發展的主體來看待。雙方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合作,真誠溝通。
3、在家園溝通問題上,教師要切實樹立為家長服務的思想,把家長作為平等的合作伙伴,真心實意做家長的朋友,耐心傾聽他們的意見,切實幫助家長解決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二) 開展多種形式的家長活動,
1、家長學校
本學期,我園將繼續邀請教育專家,為家長作家教專題講座。各年齡班有針對性地開展家長授課活動。內容為新生入園準備,幼兒自信心培養,寒假生活指導、家庭早期閱讀指導等。
2、家長開放日活動
本學期全園向家長開放半日活動1-2次,各班級根據本班家長、幼兒的特點,以親子活動的形式組織家長開放活動。
3、家長園地
班級家長園地的創設,要拓展原有家長園地版面,根據班級、家長以及教學的需要設計新穎的家長園地,突出新意,增加互動內容,辦出特色和品位。其中“互動內容”主要是根據班級幼兒實際情況提出各種家庭教育熱點問題,有針對性地吸引家長積極參與討論。
4、家長書信(問卷)
本學期結合節日、季節、幼兒園的活動等向家長發放主題書信,學期結束前發放家長問卷。以書信的方式向家長傳遞幼兒園的關懷、問候。征求家長對幼兒園管理的意見和建議。
5、家長委員會
召集會員家長參與幼兒園的保育、教育、伙食、保健以及幼兒園發展的話題沙龍。
幼兒園家長工作計劃,標簽:幼兒園工作計劃,幼兒園工作總結,
四、具體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本學期家長工作計劃。
3、下發小班新生問卷調查表。
4、新生家訪活動,了解班內幼兒基本情況。
5、檢查各班家長園地布置情況。
6、增補小班家委會成員。
十月份:
1、慶祝國慶告家長書
2、舉行小、中、大班家長開放日
活動,家長填寫半日活動情況表。
3、召開園部家委會會議。
十一月份:
1、 家長學校活動:小班主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中班主題:幼兒自信心的培養。
大班主題:學習習慣的培養。
2、家教知識競賽。
3、檢查班級家長園地使用情況。
十二月、
1、 大手牽小手讀書活動。
2、 家長半日活動(幼兒游戲)開放。
3、 冬季幼兒保健主題告家長書。
4、 向家長發優秀幼兒教育雜志及幼兒讀物推薦目錄。
一月份:
1、舉行慶祝元旦迎新系列活動。
2、下發家長問卷并進行情況匯總。
一、讓理論學習更具實效
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只有樹立好正確的教育理念,才能有效開展各項活動。本學期,二期課改進入關鍵時期,新課程全面試行,拿著幾本嶄新的書,我們一時還很迷惘,不知從何做起。,課程改革是教育理想轉化為教育實踐的過程。二期課改是一場新的“思想革命”。同時也是一場“技術革命”, 它強調要關注每一個兒童的發展,尊重幼兒內在發展規律、尊重幼兒發展的自主權、尊重幼兒個別差異,強調要創設發展空間。為了適應新課程的需要,真正把二期課改的精神轉化為自己的教學策略和教育行為,我組織老師們在教研活動中專門對《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進行了詳盡的學習和研究,大家通過認真學習,對新課程有了較具體深入地認識和了解。在此基礎上,我還改變了以往的活動模式,在教研活動中采用了“多問、多議、多講”的形式,經常開展專題討論,如:“我看二期課改中的亮點”、“小班探索型主題活動如何開展”、“如何掌握好生成課程和預設課程的比例”等等,讓老師們提出自己對新課程的困惑、質疑,以及在實踐中比較突出的問題和難點,大家一起討論問題,交流情況,總結經驗。使教研活動真正體現出學習和研究的濃厚氛圍,成為教學研究的小陣地。
二、讓實踐活動更為生動
學習是為了更好地實踐。在我們轉變觀念的同時,我們也通過日常活動每個環節的,體現二期課改的精神。具體表現為:
其一,為幼兒創設更合理的活動環境。從一開學,我們就多次研究如何合理利用教室環境,創設半開放半封閉的區角環境,讓幼兒即可以互相交往,又避免過多地干擾因素。
其二,采用開放的活動形式。二期課改淡化了學科概念,凸現課程的整合性,系統性。本學期我們老師繼續打破學科的束縛,在活動中注重各類教育因素的融合,使孩子的活動態度更積極,學習更主動。
其三,關注孩子的興趣點開展探索型主題活動。小班幼兒雖然年齡還小,但是他們也有著探索的愿望。我們在生成探索型主題時就是關注了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以孩子的視角來確立探索主題,如“有趣的餅干”“好吃的糖果”“蘋果”“鞋子”等等,這些主題都是適合小班年齡階段的孩子特點的,孩子生活中比較常見和喜歡的事物。
開展主題時我們也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信息資料,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讓孩子初步地獲得相關的知識,激發了他們對探索世界的興趣,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讓家長工作更顯人性
新的教育更強調家長的作用。在以往的觀念中家長是幼兒教育的支持者,配合者,而現在我們提倡讓家長成為學前教育的親密合作伙伴。小班幼兒剛從各自的家庭來到幼兒園這個大集體中,一定會發生很多的磨合和矛盾。為了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生活,本學期初我們進行了家長會,詳細介紹了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期末對家長開放半日活動,讓家長觀摩了解自己孩子在園表現等。平時我們靈活運用各種形式對家長進行家教指導,充分發揮家園之窗的作用,結合家訪、電話、隨訪等形式進行家園之間的溝通交流。對不同性格特點的幼兒,建議家長采用不用的教育方法,共同為幼兒的身心和諧發展而努力。本學期我們的家長也十分配合工作,積極收集主題開展所需要的資料、收集制作戶外體育玩具所需的物品、豐富自然角的內容、參與英語兒歌的創作評比等等。
四、讓個人能力更快發展
本學期家長工作緊緊圍繞園務工作計劃,認真實施期初制定的家長工作計劃。重視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切實開展多種形式的家長活動,有效地豐富了家長的家教理論,提高了家長關注幼兒園生活的主動性,引發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的積極性。有效地促進了幼兒園與家庭在教育上的同步同向進行。現結合整學期所開展的家長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切實做好常規工作,營造家園新氛圍。
為了使家長了解我們的工作,爭取家長的理解與信任,我們積極利用家長會、家長開放日、家長學校、等活動向家長進行正確的教育知識宣傳,盡可能地答復家長多方面的問題,讓家長更多的了解孩子的發展情況,積極爭取家園協調一致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1. 早教:本學年開展了兩次早教進社區宣傳活動以及快樂早教體驗課,提高了社區家長的教育觀念。
2.宣傳:做好每個月班級家長宣傳欄等常規工作,提高了家長的教育觀念。
3.家訪:小班各班主任和老師在上學期初完成本班幼兒的上門家訪工作,并及時做好家訪記錄和家長簽名,回園后班主任對家訪進行統計分析并公布給各位家長,班主任還根據家訪統計情況進行合理的規劃班級新學期的工作。中大班也對新生進行了線上家訪,了解幼兒的同時也與幼兒家長增加了親密度。
4.家長學校:我們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及學期主要教育教學目標制定家長學校講座內容,本學年小班家長是由蔡里娜園長做了有關“新生入園前準備”專題講座。中班家長是由福州眼科醫院專科負責人程金輝醫生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專題講座,呼吁大家一同保護眼睛,預防近視。我們針對大班家長的需求,特邀請福州市麥頂小學骨干教師薛萍梅為大班家長開展有關好幼小銜接《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是這五個習慣》專題講座,為不同幼兒年齡特點的家長得到不同的提升。
5.特殊幼兒指導:每位教師對班中的個別特殊幼兒實施跟蹤式家教指導,制定并實施相關的指導計劃,記錄指導情況并及時與家長溝通交流。
6.家長開放活動:因疫情防控,本學年每個年段都對家長開展了兩次線上家長開放活動,如:小班年段半日開放、領域活動開放;中班年段三大游戲活動、領域活動開放;大班年段領域活動、游戲活動開放。家長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各方面的表現與進步,同時也看到了別的孩子的優點,有助于家長幫助孩子找出差距與不足,找到繼續教育引導的方向。
7. 家長問卷:
為了提高幼兒園的辦園質量,營造一支工作責任心強、服務質量好、組織教學質量強,充滿愛心、細心、耐心、熱心的保教隊伍,2020年11月30日,我園對本園327名家長分發了網絡問卷星——家長問卷調查表,開展無記名問卷調查,一共分發327份問卷,收回316份,11位家長未填寫。
1.97.78%的家長對對幼兒園的總評價表示滿意,2.2%家長認為一般。
2.97.15%的家長對幼兒園的保健工作表示滿意,2.2%家長認為一般。
3.98.41%的家長對幼兒園的衛生工作滿意,1.5%家長認為一般。
4.98.1%的家長對幼兒園的安全工作滿意,1.9%家長認為一般。
5.89.87%的家長對幼兒園安排的幼兒膳食滿意,10.1%的家長認為一般。
6.95.25%的家長對幼兒園的教育教育質量滿意,4.7%家長認為一般。
7.94.93%的家長對幼兒園的家長工作滿意,5%家長認為一般。
8.家長本學年參加的家長開放活動占比率:
92%參加過家長會,36%參加過家長學校,58%參加過家長開放日活動,24%參加過家長助教,9%參加過家教沙龍,6%參加其他家長活動。
9.幼兒園每學年為您提供參與以下家園活動的次數:
51%的家長參加過5次以上,12%的家長參加過5次,35%的家長參加過4次以上。
10.家長對幼兒園家委會的認識:
93%的家長覺得家委會成立并發揮作用,4%的家長覺得家委會成立但未發生作用,1%的家長覺得家委會未成立。
在教育幼兒方面,您得到幼兒園哪種方式的幫助:
49%家教專欄,59%家訪,42%家長學校,74%家長開放日,31%家長助教,37%幼兒園家教資料(雜志),6%其他。
12. 98.78%對幼兒園的師德師風滿意,1.2%家長認為一般。
13.99.36%的家長認為當孩子做錯事時,教師采取正面教育的方法教育幼兒,0.3%家長認為教師放任幼兒,0.3%家長認為教師變相體罰。
14.83.86%的家長認為教師對孩子學習與發展的狀況了解,15.82%較了解,0.3%不了解。
15.80.37%的家長認為教師和保育員在生活中對孩子的照顧細致,18.98%認為較細致,0.6%認為較粗心。
16.85.44%的家長對教師與孩子學習發展的個別指導表示滿意,13.92%較滿意,0.6%不滿意。
17.70.56%的家長認為教師經常反饋孩子在園的情況,25.94%認為偶爾,3.5%認為沒有。
18.96.2%的家長覺得教師能及時滿足家長提出的合理建議和需求,3.8%覺得偶爾滿足。
19.89.55%的家長認為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與發展好,10%認為一般,0.3%認為較差。
20.89.55%的家長認為孩子喜歡上幼兒園,9%認為一般,0.6%認為不喜歡。
21.96.2%的家長認為孩子對老師的態度喜歡,3%認為一般,0.3%認為不喜歡。
22.9.4%的家長認為孩子在幼兒園有因安全隱患而發生意外傷害事故,90.6%的家長認為無。
23.95%的家長認為幼兒園服務家長、幼兒好,5%的家長認為一般。
總體上,大部分家長們對我園的各項工作都表示滿意。
8. 教師滿意度調查:
為了更好地了解家長、孩子的需求,促進我園保教質量和師德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們對小中大各班家長開展了教師滿意度調查,大部分家長對幼兒園的老師、保育員都表示滿意,部分家長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如下:
1. 希望老師能多與家長溝通,家園配合共同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2. 希望老師嚴格管理自己的孩子,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3. 建議讓小朋友多參與益智類活動;
其余家長對教師無工作無意見與建議。
9.家長會:本學年各班召開四次家長會,第一學期多以體驗式家長會的形式為主,讓家長在游戲、視頻學習、話題討論中了解家教理論。并解決家長們在日常教育幼兒過程中的問題。讓他們了解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讓家長做到心中有目標,懂得如何有效地配合教育,更好的發揮家長教育資源。在疫情停課期間各班老師針對幼兒園開展防疫防控工作及復學前準備工作召開線上家長會,切實的讓家長們了解我園開展的各項有關防疫防控及復學前準備工作。
(二)開展豐富家園活動,促進家長協作。
家園互動親子活動,是由教師、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的一種特殊的親子活動。本學年我們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家園互動活動,多次舉行了年段親子活動等。
大班:能基于幼兒年齡發展特點和需要,開展相應的年段活動(如:“大帶小系列活動”“參觀消防隊”)。結合文明校創建,讓幼兒了解了各個傳統節日的意義的同時感受到了各個節日的快樂氣氛(如:“我愛您,祖國”、“九九最重陽”“迎新樂開花”);
同時開展了“我是跳繩小達人”“參觀小學”“我要上小學啦”的活動以及一系列的“幼小銜接”活動,實現家園配合,家園互動。
(一)幼兒人數
本班幼兒現有11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7人。
(二)存在的情況
1、幼兒存在分離焦慮。
2、幼兒各項生活自理能力差,沒有集體生活經驗,依耐性強,飲食習慣不好,并存在著膽小、怕生、嬌氣、任性,不懂禮貌等現象。
3、幼兒生活規律、方式的變化。在家里幼兒生活缺乏一定的規律,隨意性很大。想喝就喝、想睡就睡。幼兒園有規律的生活使幼兒感到很不習慣
4、家長焦慮情緒對幼兒的影響。幼兒剛入托時情緒壓抑緊張,哭鬧、念叨回家等表現,常常會牽動家長惻隱之心。有的家長難以控制情緒,會和幼兒一起流淚,不忍離去。有的家長在門口,或在窗外窺看。家長自身情緒對幼兒有很大影響。
(三)優勢
我們教師在帶好年齡較小的幼兒都有著豐富的經驗,每個教師合作意識強,溝通、協調好。
二、主要措施
幼兒園小小班是幼兒離開家庭走向幼兒集體生活的關鍵階段,也是幼兒適應集體生活的重要時期,該時期的因此“以養為主,教養融合”是我們開展小小班教養活動必須要遵循的一條重要準則,注重“保中有教,教中有保,自然滲透,教養合一”的觀點。結合規程與實踐工作中發現的具體問題,以培養幼兒喜歡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激發幼兒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愉快地參加各項活動,讓他們在快樂的游戲和生活中健康成長。
(一)保教工作
1、創設良好的生活環境,如:通過創設我在幼兒園生活“愉快的一天”的照片、家長與幼兒在家里的生活照等消除膽小、怕生及分離焦慮的情緒,使幼兒喜歡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布置適合小小班幼兒活動的各個區角,增設多種的玩具,引導幼兒適應幼兒園環境,同伴為主,讓幼兒愉快地參加各項活動。
2、注重幼兒保育工作,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本班教師與保育員要注意教育一致,互相配合對幼兒進行各個環節的培養教育,注意引導幼兒的正確盥洗、進餐、入廁的習慣培養。如在固定點穿脫鞋襪,自己擦好嘴后毛巾放到哪里,讓后在那個位置進行餐后活動。
3、建立良好的班級一日常規。教師要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托班幼兒一日生活常規,重點教育幼兒初步懂得遵守集體生活中的各種行為規則,在老師的共同配合教育下,懂得輕拿輕放玩具,不爭搶玩具,玩具玩后能在老師的帶領下收拾放好。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游戲活動,懂得用簡短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愿,并與同伴一起玩的習慣,注意幼兒的禮貌習慣的培養,班上老師應引導幼兒自覺地向老師問好,離園向同伴、老師再見。
(二)安全工作
小小班幼兒年齡,安全工作體現的更為的重要,我們教師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教師學習安全知識手冊,知道緊急情況的緊急措施。
2、每周檢查班內有無安全隱患,如有及時采取措施。
3、嚴格執行一日生活衛生消毒制度。
4、各個教師提高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觀察力度,嚴防幼兒走丟等現象的發生。
(三)家長工作
1、新生入園做好入園前的家訪工作,熟悉班級教師,了解幼兒的性格、生活習慣、飲食情況等。并在《育兒沙龍》、《親子屋》欄中做好家長工作——專題《新生入園專欄》,讓孩子盡快地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
2、召開家長會,向家長介紹一學年班級工作計劃及需要家長配合的內容。
3、建立幼兒個人成長檔案,根據檔案建立的需要希望家長及時給予配合。如:做一些家庭記錄,收集相應的資料(照片)等,進一步豐富、完善孩子的成長檔案。
4、向家長宣傳,引導家長積極參加
家長學校的講座,鼓勵家長積極參加園務活動如:親子活動、征文、開放日等活動。
(四)月份安排
九月份:
1、創設良好的班級環境,進行家訪,接待新生入園,穩定幼兒情緒。
2、根據本班幼兒情況制定班級
計劃,建立幼兒個人成長檔案。
3、家長工作:(1)召開家長會(2)家長學校講座(3)選家委會會員2名。
4、進一步完善班級周工作表內容,使之更加規范。
十月份:
1、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游戲活動。
2、開展各種活動培養幼兒懂禮貌,會說簡單的禮貌用語。
3、對幼兒進行正確盥洗、進餐、入廁的習慣培養。
4、家長工作:配合班級活動,引導孩子認識家中各種玩具的名稱、用途。
十一月份:
1、參加全園性秋游活動。
2、培養幼兒懂得用簡短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愿,并與同伴一起玩的習慣。
3、家長工作。(1)家長學校講座(2)配合班級活動。讓孩子知道家里的玩具怎么玩。(3、)配合園部開展“我和孩子共成長”家教征文活動。
十二月份:
1、與家長合作創設環境,開展“迎新”活動。
2、教育幼兒在活動中愛護玩具。
3、家長工作
(1) 家長開放日活動。
(2) 新年親子登山活動。
(3)進行家園協調對孩子進行愛護玩具的教育(配合幼兒成長檔案進行)
一月份:
1、配合園部開展“親子樂園”新年游園活動。
2、攥寫班級總結。
關鍵詞:生活活動;指導;小班;有效
幼兒園生活活動是一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始終。由于小班幼兒獨立生活能力處于較低水平,教師恰當而有效地指導幼兒的生活活動不僅能幫助他們緩解入園焦慮問題、愉快地參與幼兒園集體生活,而且也有利于培養其生活常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策略一:優化環境,建立生活常規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小班幼兒從熟悉、自由的家庭環境進入到陌生、有紀律的幼兒園環境中,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規有助于他們盡快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也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和諧地發展。
1.利用圖示標記建立常規
通過生動、有趣、色彩鮮艷的圖文標記幫助小班幼兒建立良好的常規。譬如,將洗手、排隊、疊衣服等生活環節畫成形象有趣的分步圖,將常規要求到具體的圖示中,讓幼兒輕松看圖,有序學做自己的事情。如,為了讓小班幼兒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在盥洗室墻上繪制一套圖文并茂的洗手流程圖:“挽起小袖子――打開水龍頭――清水沖一沖――擦擦小肥皂――搓搓小小手(手心搓一搓,手背搓一搓,雙手交叉搓指縫,指尖搓一搓、手腕搓一搓)――清清水里沖干凈――小手甩一甩――干凈毛巾擦干手”,教師只需時刻提醒孩子該怎樣洗手,遇到不符合要求的只需對照圖示講解,孩子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了。可以在墻面、地面、櫥柜、活動區域等不同的地方貼上不同圖案和形狀的標記。如,在通向衛生間的地面貼上進出箭頭標記和中間分界線,茶桶前、洗手池前、廁所門口等待的小腳印以及午睡室每張床邊、上下樓梯的小腳印,玩具櫥柜和杯架的小格子里貼上孩子喜歡的小標記,小班幼兒在標記的指引下在排隊、有序取放玩具或杯具方面做出相應的行為,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規。
2.運用兒歌滲透常規
兒歌具有內容淺顯、篇幅精巧、語言活潑、結構明快等特點,容易被小班幼兒所理解和接受。如,在兒歌“抓領子,蓋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扭吱扭上房子”中,孩子邊做動作邊念兒歌,逐步學會了穿衣服的本領。幼兒洗手時,可以邊念兒歌邊洗手:“小朋友,來洗手,洗手先要挽袖口,洗手心,洗手背,看誰洗得最干凈。”在兒歌的引導下,幼兒不知不覺完成了洗手的任務,還掌握了正確的洗手方法。
策略二:融入游戲,培養生活習慣
游戲是幼兒基于內在動機的選擇,也是其情緒情感和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方式。
1.通過角色游戲培養生活習慣
游戲是孩子的生命,而角色游戲更是小班幼兒的最愛。教師可根據班內實際情況設計、組織游戲活動,以強化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例如,在玩“娃娃家”游戲過程中,要求幼兒見到客人要說:“請進,請坐,請喝飲料”等禮貌用語,幫助幼兒使用正確的禮貌用語。引導孩子將爸爸媽媽平時對自己關心和照顧的內容遷移到角色游戲中,幼兒通過角色扮演模仿父母的行為舉止,有助于其自覺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創設游戲情景,培養生活習慣
針對多數小班幼兒不會用勺子吃飯的現象,教師可以采用“小小挖土機”的游戲幫助孩子們學習怎樣使用勺子自己吃飯:“小勺小勺變變變,變成一臺挖土機,用力挖,舀起來,送到嘴巴里。”又如,引導孩子學習整理玩具,教師可以運用故事、兒歌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玩具玩好要送回家,否則玩具會哭的”。孩子每次收玩具的時候,教師盡量運用兒童化的語言激勵他們主動把玩具送回家:“玩具寶寶累了,要休息了,快點把它們送回家”“用寶寶的亮眼睛找一找,還有玩具寶寶沒有回家嗎”“我發現那里有個玩具寶寶在哭,誰愿意把它送回家”等等游戲情景,幫助孩子逐步形成“送玩具回家的寶寶本領大”的意識,要求幼兒“送玩具寶寶回家”,讓他們養成把玩具分類并放在指定地方的習慣。針對小班幼兒愛玩水,尤其在洗手時邊洗邊玩的情況,教師可以組織他們玩“聞香香”游戲,每一個走出盥洗室的孩子,老師都要上前聞聞他香香的小手。這樣融入游戲情景的練習,不僅能促使孩子洗手時不玩水,還能讓老師通過“聞”及時知道他們是否將手洗干凈了。
策略三:家園合作,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指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務性的勞動能力。可以說,自理能力是小班幼兒獨立發展的第一步。
1.家園合作,鞏固和監督幼兒生活自理行為
一方面,幼兒園結合小班幼兒自身實際和季節情況制定幼兒生活自理訓練內容,教師循序漸進地將內容滲透到一日活動中,并在幼兒園班級定期開展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評比活動。如,在“看我最棒”的活動中,通過比賽穿衣服、扣紐扣、穿鞋襪、取放杯子、吃點心、洗手等內容,對有明顯進步的幼兒進行表揚和獎勵,幫助其養成良好的生活自理習慣。另一方面,家長也要主動配合教師對幼兒生活自理行為的要求,在家中嚴格監督幼兒執行家園聯系表規定的譬如早睡早起、獨立飲食、早晚刷牙、整理自己的物品等內容,詳細認真記錄孩子在家的生活自理表現情況。
2.家園合作,優化幼兒家庭生活的教育環境
在家中洗手間、幼兒房間的位置張貼一些諸如小動物刷牙和洗臉、小朋友穿衣服和收拾玩具的圖片,經常播放關于幼兒生活自理的兒歌、歌曲、動畫片等,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其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另外,家庭中每位成員保持教育的一致,讓幼兒嘗試和體驗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務活動,為其創造生活自理鍛煉的機會。
3.家園合作,積極開展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實踐活動
幼兒園通過邀請學前教育專家來園講座和定期召開家長會或座談會的方式,向家長介紹專業的育兒建議,轉變和優化廣大家長們的育兒知識結構。另外,每周固定一天為家長開放日,邀請家長來園參觀并了解幼兒在園一日生活的表現,在家中用科學的方式延續幼兒園教育。也可利用特定的節日(如,植樹節)邀請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通過親子互動,一起感受和體驗種植的樂趣,激發家長支持和參與幼兒園教育的積極性。
幼兒園生活活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生活常規、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的養成需要教師、幼兒和家長的共同努力。小班幼兒生活活動的指導不僅要強調幼兒生活經驗的獲取,還要關注幼兒的生活態度和情感,關注幼兒園生活教育和家庭生活對幼兒的影響,這需要幼兒園、家庭、社會的諸多努力。
參考文獻:
[1]林少玲.優化環境,提升幼兒生活活動質量[J].當代學前教育,2010(10).
[2]李奕.幼兒園生活活動的實踐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1(9).
[3]張雪鴻.寄宿幼兒生活自我服務能力培養的實踐與探索[J].現代教育科學,2013(2).
一、指導思想:
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工作方針,實施家園合作。重視與家長的合作教育,雙方積極主動地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教師應本著“熱情對家長,親切待寶寶”的宗旨,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努力提高辦園聲譽,辦好家長滿意的幼兒教育。
二、工作目標:
1、努力營造家園合作的教育環境,提高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家園關系的親密度和融洽度。
2、結合本園家長的實際,找準切入點,提高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參與度,豐富活動內容與參與方式,辦好家長學校。
3、增強對家庭、社會的服務功能,明確服務意識,擴大服務范圍,提高服務水平。
三、開辟家園合作的有效途徑
1、辦好家長學校
幼兒園的家長學校是系統地開展幼兒家庭教育指導,提高家長家教能力和家教質量、樹立正確成才觀的有效途徑。辦好家長學校,首先要做好家長的工作,只有在全面調查了解,掌握家長的“所想、所需”的基礎上方能有效地辦好家長學校,在辦學過程中,遵循尊重家長、區別對待、雙向反饋的原則。本學期,我園將根據家庭與孩子的不同類型,根據家長的需要,以年級組為單位有針對性地開展家長授課活動。大、中、小班授課內容分別為:幼小銜接工作、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衛生保健知識。
2、家長開放日活動
家長開放日活動是我園的老傳統。家長通過觀摩可以從中具體了解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內容、方法;可親眼看到自己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現,得知孩子的發展水平及與伙伴交往的狀況,特別是可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與同齡幼兒相比較中顯示出的優勢與不足,從而有助于家長深入了解孩子,與教師合作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同時,家長在觀摩與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還可以觀察到教師教養態度、教養方法、技能。但是,對家長的參與活動,教師要作必要的引導,告訴家長活動看什么,怎么看。比如要著重看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看孩子怎樣與同伴相處,看孩子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不要總是把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孩子作橫向的攀比,以免產生消極的后果。
3、家長園地
本學期,我們將重視各種宣傳工作,拓展原有家長園地版面,鼓勵教師根據班級、家長以及教學的需要設計新穎的家長園地,形式多樣,突出新意,增加互動內容,辦出特色和品位。其中“互動內容”主要是根據班級幼兒實際情況提出各種家庭教育熱點問題,再有針對性地吸引家長積極參與討論,并將好的文章張貼在聯系欄中,實現家長教育家長的目的。
4、電子信箱、家園路路通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電腦已走過千家萬戶,上網具有信息量大,獲取知識便捷、效率高、速度快的特點,因此網上學習、交流、溝通已成為人們獲取知識、提高素質的有效手段。我園將鼓勵教師和家長共同設立個人電子郵件信箱,通過QQ、微信讓更多的人了解幼兒園,同時家長通過在網上查閱關于幼兒園的信息或在網上與教師進行交流。
四、發揮家委會的橋梁作用
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作用,使其真正成為幼兒園與家長間的紐帶,增強教育合力。家委會成員應積極參與幼兒園管理,了解幼兒園教育計劃和要求,同時反映家長對幼兒園的意見和要求,溝通協調家園關系,配合園方做好期末家長評議工作,召集家長對幼兒園的保育、教育、伙食、保健以及教師的教態與水平等方面進行全面評價,并將評議情況轉達給幼兒園,以便改進工作,提高教育質量。
月份安排
二月份:
1、檢查各班家長園地使用情況。
2、各教師做好家園聯系冊的填寫工作。
3、召開期初家長會。
4、各班制訂家長工作計劃。
三月份:
1、檢查各班家長園地情況。
2、檢查《家園聯系冊》的使用情況。
3、舉行大班家長開放日活動。
四月份:
1、舉行中班家長開放日活動,家長填寫半日活動情況表。
2、家長學校活動:大班家長會(年級組組織;重點:幼小銜接工作)。
3、家長學校活動:中班家長會(年級組組織;重點: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
4、家長學校活動:小班家長會(年級組組織;重點:衛生保健知識)。
5、召開家委會成員會議。
五月份、六月份:
1、舉行慶“六一”活動。
2、評選“好家長”。
很多教育家都強調自幼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接觸的思想家培根說:“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當努力求得好習慣。”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人類的動作十分之八九是習慣,而這種習慣又大部分是在幼年養成的。所以幼年時代應當特別注意習慣的養成,但是習慣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壞,習慣養得好,終身受益,習慣養得不好則終身受其累。”
現在幼兒園的孩子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對孩子溺愛有余,智力投資較多,很少注意幼兒生活能力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家長對孩子過分的寵愛、過度的保護、過多的照顧、生活上包辦代替,剝奪了孩子動手實踐的機會,嚴重影響了幼兒生活能力和良好行為習慣的發展,使其成為當今獨生子女最嚴重的問題。
1 入園前調查了解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及其行為習慣
在新生入園前一周召開家長會,向全班幼兒家長進行調查,目的在于了解幼兒入園前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行為習慣的發展情況。
新生入園后第一周,教師認真觀察每位幼兒生活能力和良好行為習慣的情況,做詳細觀察記錄。
通過分析,可清楚地發現兩者的不同,原因是多方面的,一種家長不愿意真實填寫反映孩子的實際水平,擔心教師歧視,使孩子得不到特殊關照;另一種家長是憑自己的直覺填寫,他們并未認真觀察自己的孩子,不十分了解孩子的實際水平;再有是小班幼兒小肌肉發展水平低,手指精細動作水平不高,家長包辦代替過多,孩子失去實踐鍛煉的機會。
2 制定計劃,實施教育
(1)幫助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小班幼兒,剛剛從最親近的人身邊,走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不適應是很正常和自然的現象,有的幼兒整天哭著喊著要找爸爸、媽媽;有的則是不言不語、靜坐示威,不是留露出空曠、敵視的眼神,甚至不理會教師,不吃不喝不睡覺等等,面對許多難以想象的問題,如何解決呢?十多年的工作經驗總結出一條經驗,真誠的關心和是教育的關鍵。
(2)初步培養幼兒獨立生活能力。意大利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曾說:“教育首先要引導兒童沿著獨立的道路前進。”小班期幼兒從完全依靠父母開始自立過渡的階段,是培養和訓練孩子獨立性的重要時期。因此,根據教育目標培養幼兒獨立生活能力尤為重要。
生活中穿衣系鈕扣、系鞋帶,這些事情對于成人來講是極簡單的小事,但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卻是生活中的一大難題。根據教育目標和小班幼兒具體情況,教師在活動室布置了色彩鮮艷、生動有趣,易于幼兒理解操作的玩具材料,通過教師有組織的教育活動,幼兒自選活動得到練習外,還利用半日活動的開放,請家長來園帶著孩子一起玩,從中看到教師用什么教具,用什么方法教孩子,使家長體會到怎樣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也增進了師生之間、親子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感情,達到家園同步的教育效果,使幼兒順利度過難關。
生活中穿鞋對小班孩子來說也是一個大問題,不少幼兒分不清左右,于是教師設計了活動,一次午睡起床后,老師請小朋友站一排,互相觀察鞋子,老師指導給小朋友看:“小朋友,你們看,這兩只鞋都歪了頭,誰也不理誰,像不像吵架生氣了。”幼兒馬上根據這一特點,檢查自己的鞋子,老師又說:“一雙鞋子是一對好朋友,見面應該互相點點頭,你們說對嗎?”接下來讓幼兒自己檢查、糾正,之后,幼兒都知道了穿鞋是要讓鞋子“頭點頭”在沒有出現錯誤。
(3)堅持不懈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習慣是在不斷重復中逐漸養成的一種比較穩定的行為傾向。因此,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要求老師做到愛心、耐心、細心相結合。即使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對于小班幼兒也需要教師耐心的指導,利用直觀的教具,形象的語言和易于幼兒接受的小動物等形式來激發幼兒學習興趣,讓幼兒知道怎樣做是對的,并愿意這樣做。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人的幼年是在玩耍中渡過的,孩子的身心是在玩耍中獲得全面和諧健康發展的,但孩子很少空著手玩,必須有許多玩的東西來幫助,才能玩起來,才能滿足他們的欲望。可見環境對幼兒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提供豐富的物質材料,讓墻壁說話,創造自然和諧的精神氛圍尤為重要。只有這樣,幼兒置身于其中才會感到輕松、愉快。
2.4家園合作,鞏固以形成的能力與習慣
幼兒教育是多層面,多元化的綜合系統工程,是家庭、幼兒園、社會密切配合的綜合整體。其中,家庭因素十分重要,這早以成為共識。針對家長“望子成龍”的普遍心態,教師開展了家長講座,向家長宣傳非智力因素對幼兒發展影響的重要性,宣傳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科學的教育方法,幫助家長建立全新的教育觀念,以家長會、開放半日活動、家長體驗一日生活、充分利用家園聯系欄,使教育目標在家同樣得到鞏固聯系;通過“家園聯系欄”,是家長從中得知孩子的進步、問題及幼兒家庭配合教育方面的具體要求,家長也將情況及時反饋給老師,是教師從中了解幼兒在家的表現、家長意見和要求,為共同促進幼兒的發展而攜手努力。
3 結果分析與實踐體會
經過長時間的家園配合,教師對幼兒的生活能力和良好行為習慣進行了評估。
(1)個別家長配合不夠,認為孩子做又做不好,又耽誤時間,不如自己做,剝奪了孩子鍛煉的機會。
(2)在面向全體的前提下,更應注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努力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使每位幼兒在原有的水平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