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幼兒園意識形態工作

幼兒園意識形態工作精品(七篇)

時間:2022-01-31 07:14: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幼兒園意識形態工作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幼兒園意識形態工作

篇(1)

為積極響應縣委對各單位意識形態工作要求,縣教育和體育局秉承以宣傳強規劃、以理論促發展,并緊密圍繞抓教育、抓發展、抓改革、抓黨建的精神,依照《關于報送2020年第二季度意識形態領域態勢分析研判情況的通知》文件要求,現將全局2020年第二季度意識形態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縣教體局堅決落實黨管意識形態,局黨組承擔起抓好系統意識形態工作的主體責任,把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要求局黨組成員和學校支部書記,要充分認識意識形態工作的重大意義,認知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講政治、講紀律、守底線,樹立風清氣正的教育氛圍。并通過強化教育培訓引導,提升教師隊伍思想政治素質,增強教師隊伍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和認同;通過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課堂、進教材等方式加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2020年的肺炎疫情來勢兇猛、波及全國。疫情面前,全局充分認識到輿論引導對于疫情防控總體戰取得成功的重要性,充分認識到疫情防控工作的艱巨性和復雜性,堅守初心使命,勇擔重任、勇于戰斗,牢牢掌握輿論主動權,有力的用正面宣傳更好地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做好疫情防控的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

因受疫情情況影響,全局根據藏族自治州教育和體育局《關于做好全州2019--2020學年度春季學期開學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全力做好全縣2019--2020學年度春季學期開學工作。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在確保師生員工安全的前提下,分級分段、錯時錯峰、分四個批次陸續有序組織開學復課:高三年級(含已報名參加高考的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年級學生)于4月1日報名,4月2日正式行課;初三年級于4月6日報名,4月7日正式行課;小學、初高中其他年級和中職學校于4月9日報名,4月10日正式行課;幼兒園于4月19日報名,4月20日正式行課。

第二季度來,全局在嚴控疫情防控工作的情況下,各項工作逐漸步入正軌,于6月8日至13日圓滿完成了初中畢業生升學試驗和體育考試,現正全力以赴籌備高考、中考和全州統考工作。

總之,全局二季度全面貫徹落實省、州、縣委、政府及州教育和體育局統一部署和要求,嚴格按照縣疫情指揮部的工作安排,以“外防輸入”為重點,充分發揮聯防聯控的積極有效作用,切實做好了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目前,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進,疫情形勢平穩可控。

篇(2)

【關鍵詞】學前兒童 品德教育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2-0232-01

《幼兒園工作規程》指出:"幼兒園的品德教育應以情感教育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并貫穿于幼兒生活及各項活動之中。"由于幼兒年齡小,生活經驗少,辨別能力弱,認知的方式建立在具體形象性思維上,因此幼兒園的德育應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各環節之中,把思想品德教育具體形象化。

一、在幼兒生活活動中滲透品德教育

日常生活中廣泛多樣的道德教育因素,為形成幼兒道德品質和良好習慣養成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和廣泛的途徑。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只要教師多加關注,隨時觀察幼兒行為動態,抓住時機進行隨機教育,就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契機無時不在,無所不在,教師給予的一個滿意的目光,一句贊揚的話,一個微微的點頭,都是對幼兒良好行為的強化,美德的滲透勝于任何說教。

二、在游戲活動中滲透到品德教育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也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在游戲中孩子們獲得生活經驗、促進綜合能力的發展,體驗快樂。雖然幼兒園的游戲活動有很多種,比如創造性游戲、角色游戲、建構游戲、音樂游戲等等。游戲沒有固定模式,但游戲的組織形式只有兩種:一是由教師發起并組織的游戲,二是幼兒自由選擇游戲內容和形式的自主游戲。

在幼兒園的游戲活動中滲透品德教育尤為重要,教師應根據不同游戲的類型特點,以及孩子們的現實需要,選擇側重點,在游戲中采取適宜的教育行為,使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品德影響。

三、在教學活動中滲透品德教育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有多種形式(集體、分組、個別),這里主要指集體教學活動?!队變簣@工作規程》指出:"堅持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

幼兒園的語言活動中蘊含著豐富的品德教育素材。比如故事教學,哪些需要我們在教學中進行強化,哪些應該給予弱化,是值得教師深思的。

品德教育,不是簡單的說教,教師應深入鉆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品德教育因素,使教育活動更有價值。在教學活動中調動孩子的情緒情感,"以情感人,移情育人"從而實現教師期待的品德教育目標。

四、重視環境對幼兒品德教育的影響

所謂環境,是指影響人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對于人來說,環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并能影響人的一切外部條件的綜合,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真正給人的身心發展以巨大影響的是社會環境,它由人生活于其中的各種社會條件、社會關系、社會意識形態以及經過改造的自然等因素構成,決定著人的社會化程度,決定著人身心發展的內容、方向和水平。實踐證明,人的任何活動都與環境的影響密不可分。幼兒園的環境有兩個部分的內容,一是物質環境,主要指幼兒在園的生活環境,其中設施設備安全,衛生是基本要求,在這里不一一贅述。二是精神環境,布局科學合理、安全美觀,充滿溫情的園所環境,和諧、融洽的家園關系、師幼關系和生生關系無一不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影響。

幼兒園的環境不僅有美化、綠化、兒童化的要求,而且有教育性和藝術性要求。比如:在幼兒園戶外的墻壁上,畫一些小動物一起游戲的圖案,在走廊墻壁上張貼"謝謝"、"你好"、"對不起"等文明用語,以及有關于"家鄉"的圖片等,發揮環境對孩子的教育作用,使孩子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通過圖片了解家鄉,萌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真情實感。

幼兒是善于模仿的,因此幼兒教師應加強自身的品德修養,為幼兒做表率,保持良好的語言習慣和行為習慣,親切、和藹、充滿愛心的職業形象,有利于融洽師幼關系,使幼兒更有安全感。

不同的環境可以誘發不同的社會行為,因此建立團結友愛,活潑向上的班級常規也很重要。當幼兒中出現好人好事時,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和宣傳,引導幼兒爭做好孩子。幼兒在正面積極的、和諧的環境中,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品質。

家園共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點工作之一,發揮家庭、社會的影響力不容忽視。比如:節日里,久別重逢的親人相聚,會讓孩子感受到節日的快樂,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濃濃的親情交流中得到傳承。

綜上所述,良好的品德修養決定一個人是否能發展成為社會需要的、受他人尊重和歡迎的人。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和品德的培養是持續發展的過程,需要從小培養,因此學前兒童的品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它需要通過幼兒園、家庭和社會三個方面的協作,從小事入手、從常規入手,從細節管理抓起,采用形式多樣的方式方法,注重教育的實效性,將"德育"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在良好人文環境的影響下,達成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目標。

參考文獻:

篇(3)

一、以幼兒為本——創設充滿童趣的物質文化

物質文化建設是幼兒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環境是育人“土壤”,不但要注重“硬”環境條件的建設,還要更加突出“軟”環境的培植。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們的教育應當使每一堵墻都說話”。幼兒園充分開發園本資源,在凈化、美化、綠化和兒童化的基礎上,努力營造整體化、生活化、人性化、開放化、多樣化、現代化的幼兒園文化氛圍,充滿童趣的幼兒園環境就像是一部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書,它有利于陶冶幼兒的情操、美化幼兒的心靈、激發幼兒的靈感、啟迪幼兒的智慧、提高幼兒的素質。

生活區、活動區的設計相對獨立,體現幼兒園特色,如主題走廊,內容經常調換,開展相關活動,充分發揮幼兒園的隱性教育功能。活動室環境生動活潑,各班自己設計,體現各自的風格與追求,體現不同的集體和個人對園本文化的認識與理解,賦予它豐富的生命力,形成各班獨特的人文氛圍,使每一個區角都成為幼兒學習、探究、實踐的課題和園地,為幼兒的發展提供更為寬闊的空間。培植“軟”環境,最為重要的是在各種活動中確立具有明確文化內涵的指導思想,通過幼兒園有組織的活動把“園本文化內涵”充分體現出來,使幼兒園每一個人都能夠親歷、參與和分享這種文化的教育功能。

二、以幼兒園為本——創設體現園本文化特色的精神

精神文化是幼兒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在建設園本文化時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重領導班子的建設

在一個群體中,領導班子的素質及其影響力是無法估量的,必須以“講政治”“講學習”“講奉獻”為原則建設領導班子。一個團結協作,銳利進取,作風正派,嚴于律己,甘愿奉獻的領導班子的形成,是各項工作順利展開的保證?!捌渖碚?,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提高領導班子的思想道德修養,自覺抵御社會不良文化的腐蝕和影響,以德治園,以理服人,是幼兒園管理的基本宗旨,要求教師做到的領導班子首先做到;要求教師不能做的,領導班子首先不能做。這樣才能贏得工作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園風。

(二)注重教師群體精神

幼兒園基本是由女性組成的特殊群體,具有感情細膩,爭強好勝,又極自尊等共性的特點,因此,必須重視了解每位教師的心理需要,情感需要,引導每位教師要有容人之短的雅量,團結與自己意見相左的教師。經常提醒教師在一日活動中:說自己應該做的,做自己所說的,查自己所做的,記自己做過的,改自己不足的。彼此間相互理解,長相處,不相疑,這樣能使育人環境祥和安寧,形成凝聚力,向心力,活力和創造力,也是優質幼兒園的靈魂,生命的根基。

(三)走“科研興園”之路

加強教科研工作,是提升幼兒園管理水平的引導性工作,向科研要質量,向科研要生源,已成為幼兒園全體教師的共識,幼兒園要以教科研為突破口,讓教師在具體的科研研究情景中提高追求事業的精神和能力,使之自覺研究教學行為規范等,從而拓寬教師專業發展的空間,給教師創造機會,增強機遇,讓其才能得以發展,促使每一個人能夠在自己的層面上不斷完善自己,不斷超越自己,創幼兒園教育教學文化的亮點。

三、務實進取—— 打造教師專業化文化

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的研訓理念,根據教師的不同發展需求,采用多元化的研訓方式,立足于“園本研訓”,致力于“行動研究”,落實于“崗位成才”,充分發揮每位教師的優勢,為其專業化成長搭建平臺,加快青年教師的成長歷程,為幼兒園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有力的保證。

(一)以理論學習為先導,促專業知識素質的提高

我們積極倡導建立學習型的組織,發展學習型的群體,鼓勵大家爭做“善于學習、勤于反思、樂于合作、敢于創新”的老師。通過園領導引領、骨干教師帶頭、全員參與的方式,每學期提供菜單式的繼續教育培訓內容,讓教師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 對于不同層次的人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骨干教師做到五“精”:精心讀書、精心寫論文、精心上示范課、精心帶徒弟、精心搞科研;一般教師做到四“要” :要有自我發展規劃、要有讀書筆記、要參與科研、要有教育文章。形成努力學習、勤于思考、勇于鉆研的良好氛圍,把握教育觀念的制高點,使教師的素質得到最大極限的提高。

(二)以合作研究為載體,促專業實踐智慧的增長

我們深深地體會到要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必須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從關注文本到關注幼兒,加強教育活動組織能力、監控能力、指導能力等教育實踐智慧基本功的訓練。為此,我們結合教育、教學、課題研究的需要,積極倡導以問題解決為目標,定期組織教師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有理論學習、專題討論、課例解析、觀摩活動等多種形式的學習研究活動,真正做到讓教育理念與教育行為同行,加快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歷程。

篇(4)

關鍵詞:幼兒園,幼兒園校園文化,辦園理念,繼承與創新

幼兒園校園文化是校園文化的縱向組成部分,也是由校園文化衍生而來的。最早關注“校園文化”的是W.Waller(1932),他將其定義為“學校中形成的特別文化”。校園文化研究首先是在大學校園興起,國外學者關于大學校園文化在多方面進行了研究,如大學的制度、功能、精神、使命等方面[1]。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漸開始注意到,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幼兒園校園文化在幼兒園可持續發展以及幼兒培育中的重要作用,文化建園、文化興園的理念也應運而生。我們看到幾乎每一所名園都有其文化的積淀,甚至可以說誰擁有了文化的優勢,誰就擁有了發展的優勢。因此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所有幼兒園實現內涵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幼兒園校園文化的內涵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類的精神家園。從廣義上來看,文化是經過長期的物質活動和實踐活動積累起來的、為某類人群共同認同的活動方式及其產生的物質成果和非物質成果,包括民族心理和價值觀念的總體,具有時代性,是動態的、發展的[2]。而校園文化是學校所有成員在學校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學校最高目標、價值觀、校風、傳統習慣、行為規范和規章制度在內的精神總和[3]。

基于此,我們可以把幼兒園校園文化定義為,經過長期發展和歷史積淀而形成的、為全園師生所認同的教育實踐活動方式及其所創造的成果總和,是幼兒園辦園理念、課程理念、培養目標、個性特色、環境氛圍、管理制度、隊伍建設、教育研究等一切外顯與內在、顯性與隱性的文化現象的總和,其核心是屬于精神層面的價值觀念、辦園思想、教育理念、群體的心理意識等。

二、幼兒園校園文化構建的路徑

幼兒園校園文化是社會大文化的一個亞文化系統,社會大文化的類型化理論構成了校園文化類型化分析的理論基礎。將文化按其表現形式而分為顯性文化和隱性文化是文化人類學的一種基本分類。根據文明化人類學的分類標準以及幼兒園的具體情況,一般而言,幼兒園校園文化建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辦園理念的厘定

幼兒園辦園理念厘定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校園文化的最高層次。幼兒園校園文化的建設與發展都應該以一定的理念為先導,同時文化也是理念實踐的結果。作為幼兒園的靈魂所在,幼兒園辦園理念應該是每所幼兒園可持續發展的指路明燈。幼兒園辦園理念是一種精神、習慣和作風,她能成就幼兒園的發展,也能阻礙幼兒園前進,縱觀國內外幼兒園的發展歷史,無一不是有著清晰的辦園理念。一所幼兒園只要存在,就有他的歷史?!笆陿淠?,百年樹人”,這句古語不僅告訴我們培養一代人需要漫長的時間,也告誡我們應該沉下心來辦幼兒教育,辦最樸素、最樸實的幼兒教育。

2.物質文化建設

幼兒園的物質文化指幼兒園的教學設施、生活設施和環境設施,它們都具有很強的教育功能和育人功能。它對幼兒的知、情、意、行等人格要素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直接影響著幼兒的心理變化。如幼兒園的教室、區角、活動室、圖書室、種植區等以物質形態存在于幼兒的學習、生活、活動中,并以獨特的文化影響著幼兒和教師的思想和行動。

3.制度文化建設

幼兒園制度文化是幼兒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教師發展的保障,包括幼兒園內外特有的規章制度、管理條例以及各種社團和組織機構及其職責范圍等,起著激勵、規范、凝聚人心的作用,對保障幼兒園工作科學有序地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幼兒園制度文化的構建同時是在幼兒園師幼中培植幼兒園倡導的價值觀的過程[4]。因此,應賦予制度以靈魂,著力于幼兒園制度文化的形成。

4.精神文化建設

幼兒園精神文化是幼兒園文化中最高層次的文化,主要包括幼兒園的歷史傳統和大多數教職工、幼兒及家長認同的文化觀念及全園師生員工的價值觀念、道德規范、心理素質、行為準則、理想人格、審美情趣等,屬于意識形態的內容,是幼兒園發展的不懈動力,是辦好幼兒園的關鍵,是幼兒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和重點。幼兒園文化本質上是辦園精神的反映,幼兒園的文化管理,不是直接通過制度來約束人的行為,而是通過價值觀念、幼兒園精神、倫理道德和行為等方式,對教職工和幼兒的意識和行為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5]。

三、幼兒園校園文化建設的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幼兒園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在具體的建設過程中,要把校園文化建設納入幼兒園的總體規劃,并引起全體教職工的高度重視;要注意對于幼兒園校園文化的整體設計,整體推進,不要有所偏廢,或者只關注局部;要遵循幼兒教育發展規律,不斷積淀和傳承優秀的歷史文化,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改革和創新。

1.要學習借鑒國內外優質幼兒園校園文化建設的先進經驗

21世紀是個開放的世紀,這種開放性要求幼兒園的校園文化建設也是開放的,不能閉門造車,而是抱著兼收并蓄的態度,主動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優質幼兒園校園文化建設的先進經驗,推動文化建設的新發展。國內外一些幼兒園很注重各種儀式的創立和舉行,注重榮譽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比如說新生入園式或者大班畢業式等等,有的還有自己的園史館。有的幼兒園十分注重幼兒園發展愿景的描述和宣傳,它是幼兒園文化的表征和靈魂,是幼兒園辦園理念的高度概括,潛移默化地規范和指導師幼的行為舉止。還有的幼兒園非常注意榮譽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想更好更高的目標不斷努力,全面發展。

2.要十分注重文化活動的開展和豐富,調動和發揮師幼的積極性和創造潛能

幼兒園校園文化建設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開展健康向上、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比如科技節、讀書節、藝術節、新年聯歡、社會實踐、社區服務等等,來充分調動和發揮大家的積極性和創造潛能,推動幼兒園校園文化建設不斷向前發展。要精心組織和策劃每一項活動,通過活動的扎實有效進行來推動文化建設的穩步推進。各項活動的有效開展可以在園內外有力彰顯幼兒園的觀念文化,讓教職工在活動中認同、感受和踐行幼兒園的文化,增強凝聚力和主人翁責任感,擴大文化建設的輻射范圍,促進幼兒園積極健康的發展。

總之,幼兒園校園文化建設不是由口號、標語堆砌起來的,它應該融人到幼兒園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具體的實踐中,幼兒園應組織全體教職員工全方位地將文化建設落實到工作的各個方面,持之以恒,不懈努力,使之成為一種生機勃勃、催人不斷奮發向上的組織精神。

參考文獻

[1] 楊煥軍.優質幼兒園文化建設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5.

[2] 顧明遠.論學校文化建設[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06,(5).

[3] 楊達.民辦幼兒園之文化管理[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26(9)

[4] 袁小平.幼兒園價值觀領導的意蘊、過程與實現方式[J].學前教育研究,2011,(7)

篇(5)

關鍵詞:創新能力;幼兒;培養

中圖分類號:G61

一、 幼兒創新能力的內涵及其研究意義

(一) 幼兒創新能力的內涵

所謂創新就是推陳出新,即拋開舊事物,創造新事物。就是作為活動主體的人從事的產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動,其根本特征是變革、進步和超越。創新具有新穎性、價值性、先進性、連續性和風險性等主要特性。創新能力就是在前人發現和發明的基礎上通過自身的努力、創造性地提出新的發現、發明或改革新方案的能力。創新是科學追求的目標,是社會進步的源泉,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動力。

(二)幼兒創新能力研究的意義

21世紀是人類更多的依靠知識創新,并使之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世紀,世界也將進入全球化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主要依靠知識創新、知識創造性應用和知識廣泛傳播來發展。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創新體系已經成為國家和民族生存發展和競爭力的基礎,而知識創新的主體是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F在的幼兒,就是祖國明天的棟梁,他們將肩負著建設祖國、繁榮社會的重任。幼兒時期,孩子的意識形態處于萌芽狀態,對一切事物都是陌生的,充滿渴望和憧憬,他們好奇好問,不受傳統習慣勢力束縛,敢想、敢說、敢為,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創新精神,這些都為兒童的創新奠定了心理基礎。兒童期是創新活躍階段的起跑期,因此兒童時期是創新精神的養成,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及創新實踐的磨練的關鍵期。創新推動知識進步,創新創造財富、展現自我。保護孩子的天性,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幼兒個性建構的重要基礎。

二、幼兒創新能力缺失的表現及原因

(一)幼兒創新能力缺失的表現

目前大部分幼兒園大班階段就完成了小學一年級的大部分內容,學生每天要做的就是完成作業,沒有多少自由活動的時間。社會、家庭和學校對教育的功利化磨平了孩子的個性,抹殺了孩子的創新意識。

(二) 幼兒創新能力缺失的原因

功利教育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在看到它對于提高升學率的有效作用時,也必須看到它對于學生身心的雙重損害。對于功利教育的危害,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去認識:從表面上看,功利化教育損害的是學生身體健康和學習興趣,這是功利教育的顯性危害。但事實上,功利化教育的危害遠不止這些,其更深層次的危害在于使孩子的個性被磨平,造成孩子創新意識的缺失,這是功利化教育的潛在危害。

三、幼兒創新能力培養的措施

功利化教育長此以往將導致社會“創新意識的缺失”。在面對這樣嚴重的危機時,教育部門應當確立素質教育的綜合改革目標、家庭教育目標不要建立在父母的虛榮心上,更不要建立在功利心上。學校教育應當改變教育方式,讓教育回歸教育的本義。通過社會、家庭、學校共同努力將學生從功利化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讓每個孩子的個性得以顯現。通過長期的工作實踐,認為幼教必須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改變教育方式,以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

(一) 創設鼓勵創造的環境氛圍。

幼兒富于幻想,創造萌芽剛剛綻露,十分脆弱,教育要提供一個友善和贊賞的環境,從而保證幼兒的創造力得以發展。物質方面,為孩子們提供了時間、空間和材料,提供場所,使兒童在參觀、游覽、玩耍時接觸自然和社會,為他們提供各種材料和玩具,以此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性;在精神方面,要形成一種寬松的、民主的氣氛,給兒童一定的自由度,讓他們自由的思索、想象、選擇、做出決定。

提供豐富的感性刺激發展幼兒的創造能力。

創造性思維活動是憑借感性材料進行的。新的形象、新的設想并非憑空而來。而是由對舊事物表象的選擇、加工和改組構成的。因此,早期教育應通過各種活動,讓兒童與身邊事物積極接觸和交往,以豐富孩子的生活,增長孩子的知識,擴大孩子的眼界,豐富他們的表象儲備,為創造力的發展提供信息資源。

激發想象提高幼兒的創造能力。

想象是創造的先導,產生幻想的想象力是兒童探索活動和創造性活動的基礎,也是成人進行創造型活動所不可缺少的。這些幻想異想天開,看似天方夜譚,實質上是創新意識的萌芽,是發明創造的前身,幻想能促使人追求未來的一切美好事物。要創新就要沖破常人的思維,不求全符合實際,只有大膽地想,才可能大膽地做,幼兒期是想象力表現最活躍的時期,我們可從多種途徑引發幼兒的想象力,美術繪畫、音樂、講故事、游戲、對話、日常生活均可成為引發孩子想象力的有效途徑。

多角度觀察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引導幼兒認識周圍事物、豐富知識時,要引導幼兒從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思考,從多方面尋求多種答案??梢杂心康?、有計劃地帶領他們觀察自然環境、社區環境等,使他們逐步認識周圍世界,在參觀中啟發他們認識事物間的聯系和區別,加強他們對事物形象的辨別,提高觀察能力。

通過活動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

開展游戲活動也是推動幼兒創造力的有效途徑,因為智慧離不開思維,思維離不開動作。幼兒的思維具有直觀形象性的特點,活動恰恰是一種直觀的動作思維,適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同時活動本身使幼兒開動腦筋思考問題,活動中也接收了許多新的信息。

幼兒時期的好奇、好問、好動,萌發著可貴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我們教育工作者應抓住每一次機會,把它轉化成強大的創造力,從平時的小事做起,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祖國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作者:桑敬民,北京教育叢書《功利教育對孩子的傷害》,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年Z2期。

[2]作者:楊順利,《家庭教育功利化成因及其對策》,重慶市北碚區澄江鎮小學,重慶教育周刊,2008年

[3]作者:姜勇,《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作者:徐剛,上海教育叢書,《幼兒園“生存”課程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版。

篇(6)

關鍵詞: 幼兒 素質教育 誤區

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教育對象的基本品質與素養為宗旨的教育,其實質是要促進每個教育對象的真實發展。作為基礎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學前教育,由于缺少或沒有直接的“應試”,使幼兒園在課程設置及教育實施方式等方面具有較大的自由度。幼兒園由此成為實施素質教育態度最為堅決的陣地。但是,由于理論研究的滯后,在幼兒園素質教育的實踐中,還是明顯地存在著一些誤區。

誤區之一:過分強調認知性發展,忽視教育對象的人本意義。

教育是時代的產物,受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及意識形態所制約,但同時教育本身又是一種前瞻性的工作,具有發展的能動性。素質教育的落腳點應服從于教學主體,即拓展、提升、完善幼兒的整體素質,包括知識、能力、習慣以及精神品格,努力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交往、學會共處、學會生存,這是素質教育生存及可持續發展所追求的“生命質量”。幼兒教育是一項基礎性工程,教育不僅應注重學生現在的發展,更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重視學生現在的發展對未來的發展價值和遷移價值。

但是,目前的教育模式往往偏重于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較多地考慮幼兒學會多少知識、掌握多少技能,過分強調“學以致用”,至于與幼兒個性心理品質休戚相關的人文素養,如人性的陶冶、身心的平衡等,卻所提甚少。毋庸置疑,認知性目標應該是教學活動的中心任務,淺者要講清知識,深者要發展能力,但并非是唯一目的。教學活動的目標應該涵蓋一般的科學文化知識在內的全部人生體驗,包括情感、意志、行為習慣、自我意識、交往技能等等。當然,這些目標不可能希冀在一次教學或一組教學中全部完成,但至少應該貫徹始終。

從一定意義上講,教育在人與社會的交互過程中起著平衡與協調的作用。素質化的教育教學目標只有統合具有社會價值的科學素養和具有個性意義的人文素養兩個方面,這樣的教育才是全面的教育。

誤區之二:過分突出教師的干預功能,忽視幼兒作為學習主體的能動性。

素質教育的實施有賴于教法的改革與更新。時至今日,為幼兒創設一個寬松、和諧、具有探索意義的學習氛圍已為廣大幼教工作者所共識,啟發式和“情境”教學的方法也為教學任務完成的效率和幼兒素質培養的質量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但另一方面,不少教師在具體實施時卻缺乏一定的靈活性,為追求形式而“啟發”,單純地創設情境,過分突出了教師的干預功能,忽視了幼兒作為學習主體的能動性。例如角色游戲,有“責任心”的教師往往設計了多個場景,準備了足夠的材料。幼兒在教師精心準備和策劃的“舞臺”上興致勃發,場面則熱鬧非凡。但不能不思考的是,幼兒在這種任何材料均能隨手拈來的游戲環境中究竟能迸發出多少創造的火花?又如教學活動,有些教師盡管準備了充足的材料,但操作活動草草了事,匆匆收場,不給孩子足夠的時間;有些教師習慣于按部就班地讓幼兒一遍一遍地操作(盡管每遍操作的內容及程度不一),幼兒成了教師發送指令的“接受器”,這種程式化的操作無疑背離了素質教育“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的要求。

幼兒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擁有主動活動、自由活動和充分活動的機會和權利。素質教育要真正得到落實,教師就必須將創造還給孩子。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講:要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眼睛,解放兒童的嘴巴,解放兒童的空間,解放兒童的時間。教師過多的“創造”實際上是對幼兒創造潛能的一種剝奪。

誤區之三:過分強調現代技術的教育功能,忽視教學活動的生命意義。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化的教學設備被不斷引入課堂。不少幼兒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往往較多考慮教學手段的先進性,對教學活動本身的生命意義卻日漸忽視。

現代教育技術,特別是多媒體與網絡技術集聲、像、圖、文于一體,內容充實形象,符合學前兒童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其輔助作用在于調動各種感官,以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大的功效。正是其無與倫比的優點,使得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使用頻頻,似乎沒有多媒體輔助教學便不能完成教學任務,沒有多媒體輔助教學便體現不了素質教育的要求。應該承認,現代教育技術的介入對課堂教學的改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不只表現為教學內容數量上的增多,手段上的更新,更體現為一種新的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育模式。但不管教學的手段如何先進,它的宗旨是還是為教學活動服務?,F代教育技術的運用,不能喧賓奪主,更不能忽視幼兒的主體活動,應該是積極而有度的。

篇(7)

關鍵詞: 人類發展生態學 幼兒園 家庭 社區 合作

一、引言

幼兒園處在一個開放的社會系統中,它與家庭、社區有著密切的聯系。近些年來家、園、社區合作共育的問題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家庭、幼兒園和社區是幼兒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有著最直接的影響,家園共育合作有利于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只有充分利用家庭、社區、幼兒園的教育資源,充分發揮它們各自的優勢,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

世界學前教育組織(伽EP)和國際兒童教育協會(AcEI)在1999年召開的“21世紀國際幼兒教育研討會”上,通過了《全球幼兒教育大綱》,指出:兒童的發展是“家庭、教師、保育人員和社區共同的責任”。教師要和家長“就兒童的成長及和兒童家庭有關的問題,經常進行討論、交流”,教師要和心理學工作者、社會工作者、健康衛生人員、工商人員、公共服務機構、學校、宗教組織、休閑娛樂機構及家庭聯合會等建立合作關系。

我國政府非常重視家、園、社區合作共育。2001年,教育部在頒發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學習和生活的空間。幼兒園同時應為社區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務?!?/p>

雖然我國通過制定有關的政策和法規強調幼兒園、家庭、社區之間合作的重要意義。但是,從現實的狀況來看,家庭、社區內部雖然存在較豐富的教育資源,但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與利用。幼兒園、家庭、社區的合作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如合作的單一性、合作地位的不平等性等問題。

布朗芬布倫納的人類發展生態學理論將對人的行為和發展的研究放置于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穩定的生態系統之中,探究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生態環境對人的行為和發展的作用,以及人與各種生態環境的交互作用。這為幼兒園、家庭、社區合作共育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有意識地將生態學的系統觀引入到這個問題的研究上,將會有利于學前教育機構更好地運用整個生態系統的力量,更好地發揮其促進兒童發展的作用。

二、人類發展生態學的主要觀點

人類發展生態學理論的創始人布朗芬布倫納認為:“人類發展生態學研究的是發展著的個體與其直接生長于其中的變化著的環境之間的漸進的、雙向的互動,而這個互動過程又受到個體不同的直接環境之間的相互聯系的影響,并受到這些環境所處的文化背景的制約?!辈祭史也紓惣{認為兒童發展的生態環境由若干相互鑲嵌在一起的系統組成,這一生態系統包括微觀系統、中觀系統、外層系統和宏觀系統。

1.微觀系統

微觀系統是指由兒童及與兒童最密切接觸的其他成員組成的微觀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兒童與他所處的環境產生最直接的相互作用,兒童通過發揮主觀能動性與環境發生作用,這種相互作用是雙向影響的。兒童所處的微觀系統包括兒童學習和生活的場所,如學校、家庭、社區等環境,這些環境是與兒童生活密切相關的,對兒童產生的影響最直接。

2.中間系統

中間系統是由個體發展所在的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微觀系統之間的聯系構成,個體參與到微觀系統相互關系中。中間系統對幼兒的影響很大,幼兒可能沒有直接參與到中間系統相互作用的關系中,但是中間系統中的兩個微系統間的相互作用對幼兒產生間接的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具體地說,也就是幼兒生活的場所(幼兒園、家庭、社區三者間)的相互作用對幼兒的影響是很大的。

3.外層系統

外層系統是指兒童不直接主動參與,但是外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通過兒童所處的微觀系統對兒童產生間接的影響。外層系統包括父母工作場所、家庭生活條件、各種視聽媒體等。

4.宏觀系統

宏觀系統是指由微觀系統、中觀系統、宏觀系統聯合建構所組成的社會文化背景,這種社會文化背景包括兒童所處社會中的某種文化或亞文化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信仰等。宏觀系統不直接對兒童產生影響,而是通過影響外層系統對中觀和微觀系統產生影響,以至影響到兒童本身。如國家的就業政策影響到父母的職業狀況,父母的職業狀況影響到家庭的經濟收入、家庭的生活質量,進而對處在微觀系統中的兒童產生影響。

布朗芬布倫納創建的生態系統理論,各個系統之間是整體聯系的。在這個生態系統中,任何一個系統的變化都會波及另外一個系統,個體從出生就受到家庭生態系統的影響,由于個體的生成發展的需要,個體的發展擴展到幼兒園、社區,這時家庭環境、幼兒園環境、社區環境,以及這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對個體的成長產生重大的影響。

三、人類發展生態系統理論對家、園、社區合作共育的啟示

處于社區環境中的幼兒,可以與家庭、社區具體特定的物理和物質相互作用,可直接面對和接觸人或物,并發生一定的關系,并從中獲得知識和經驗,譬如家長、社區成員、操場、博物館,等等。對于幼兒來說,中觀系統中各微觀系統間的互動質量越高,促進兒童發展的可能性就越大。

哈佛大學的懷特教授曾指出:“研究人類發展時,我們必須把人們周圍的社會實踐活動作為整個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樣的道理,要想改變某個人的活動方式,我們需要理解和對待個人活動所處的各種情形?!币圆祭史也紓惣{人類發展生態學理論作為研究學前教育的視角,我們要看到以下兩個層面的意義:第一,我們要認識到幼兒園作為生態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其他生態系統相互作用,共同對兒童產生作用。第二,我們要關注到幼兒所處的宏觀環境對幼兒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如國家政策、規劃的制定。以下主要探討布朗芬布倫納人類發展生態學理論對家、園、社區合作共育的啟示。

1.充分協調好家、園、社區之間的關系

從人類發展生態學理論視角來看家、園、社區之間的關系,應該把這三者看成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三者之間的關系是密切相關的。充分利用家、園、社區的教育資源,將有助于最優化的教育合力的形成。

瑞吉歐?愛米利亞的兒童早期教育模式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參照樣例。在瑞吉歐,“我,就是我們”,“我”只有在團體――“我們”中才能最大限度地獲得發展。在瑞吉歐眼里,幼兒教育是全社會的事,不僅包括市長在內的政理論府力量介入到幼兒教育的管理中,由教師、教學協同建設人員、研究者、家長等組成的社區咨詢委員,也參與幼兒教育的管理,充分體現了“全社會參與幼兒教育”的獨特風格。

2.家、園、社區資源的開發利用

幼兒園、家庭和社區是幼兒積極參與的環境,它們之間的關系構成幼兒發展的中間系統。中間系統中各個環境的相似性、聯結、交流等是幼兒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

幼兒園處于一個大的社會系統中,與家庭系統、社區系統發生千絲萬縷的關聯,根據生態系統論的觀點,各個子系統只有相互協調、通力合作,才能發揮整體的最佳效果,產生1+1+1>3的增值效應。這一點啟示是幼兒園要充分利用幼兒園資源、家庭資源、社區資源,最大限度地開發中間系統對幼兒的發展潛力。

3.家、園、社區合作類型

EPstein(1995,1996)從學校為家長提供指導與支持的角度提出了六種類型的學校與家庭、社區合作的模式:(1)養育期,指學校對家長進行家教指導,幫助家長為兒童獲得成功的學校生活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2)交流期,指學校和家庭圍繞兒童的發展和學校的教學方案進行有效溝通;(3)志愿者活動,指家長以志愿者的身份參與學校的日常事務與教育活動;(4)家庭學習,指學校為家長提供相關信息和活動建議,幫助家長指導孩子的家庭學習;(5)決策,指家長參與學校的決策管理;(6)與社區合作,指將社區中的資源和服務整合起來,進而促進學校教學與家庭活動的實施和兒童的學習。

4.以社區為基礎的整合性早期教育服務機構

目前很多國家正在推行以社區為基礎的整合性早期教育服務機構,各國政府期望通過這種服務機構的運行,能將家長和社區納入到早期教育中來,期望通過家長和社區的參與及服務機構對家長和社區的影響,為學前兒童的發展提供更加有利的生態環境。因此,這些以社區為基礎的整合性早期服務機構以更加開放、全面、上位的視角審視整合服務機構的價值:不僅指向嬰幼兒的發展,提供嬰幼兒服務內容,而且指向家庭支持、社區支持,為家庭成員、社區成員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服務內容,并將整合性機構作為解決國家所面臨的家庭問題、兒童問題的重要手段。同時,在管理思路上,打破了從學前教育系統自身角度進行專業化管理的思路,政府在加強對服務機構在學前教育、健康等行政部門的專業指導的同時,力求建立和健全以社區為基礎的早期整合服務的社會協調機制,將行業化管理和社會化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共同保證學前教育機構的健康運行。

參考文獻:

[1]李毅譯.全球幼兒教育大綱.幼兒教育,2001.(4):6-7.

[2]轉引自李生蘭著.幼兒園與家庭、社區合作共育的研究.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2.

[3]薛燁,朱家雄.生態學視野下的學前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65).

[3]洪秀敏.兒童社會往的生態學分析.學前教育研究,2003.(4):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欧免费无码aⅴ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少妇高潮惨叫喷水在线观看| 日韩a无v码在线播放| 男女18禁啪啪无遮挡| 丰满熟妇大号bbwbbwbbw| 99re6在线视频精品免费| 久久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 |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a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 欧美人妻在线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边打电话|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处破女av日韩精品| 十八岁污网站在线观看| 天天天欲色欲色www免费| a级国产片在线观看| 老头边吃奶边弄进去呻吟|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麻豆|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蜜芽|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男女高潮又爽又黄又无遮挡| 国产亚洲精品精华液|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人妻内射视频麻豆|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三区| 欧洲av无码放荡人妇网站| 成熟丰满熟妇高潮xxxxx| 中文字幕va一区二区三区| 97成人碰碰久久人人超级碰oo|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一本| 老熟女高潮喷水了|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免费真 | 午夜男女很黄的视频|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羞羞网| 国产亚洲成av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