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1 01:02:3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灌漿施工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rock foundation grouting,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e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Key words: rock foundation grout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中圖分類號TV543+.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一、巖基灌漿的分類
巖基灌漿有固結灌漿、帷幕灌漿和接觸灌漿三類。固結灌漿的目的是將壩基裂隙巖石膠結起來,提高其整體性、均勻性和承載能力。其涉及的平面范圍大,孔深一般5~10m。帷幕灌漿是在壩基滲漏和降低壩底揚壓力的目的。接觸灌漿是在壩體與巖基的結合面上進行灌漿,目的是加強結合,提高壩體的抗滑穩定性,防止巖面集中滲漏并增加巖基表面的固結強度。
巖基灌漿與混凝土壩體澆筑在時間上應合理安排,做到既少影響混凝土澆筑,又確保灌漿質量。
二、灌漿施工工序
灌漿施工分為鉆孔、沖洗、壓水試驗、灌漿四個工序。
(一)鉆孔
灌漿孔一般用回轉式鉆機鉆成,孔深小于10m的,也可用風鉆或架鉆進行。
鉆孔的質量對灌漿質量有直接影響。總的要求是:確??紫?、孔深符合設計要求,力求鉆徑上下均一,孔壁平整,鉆孔產生的巖粉細屑少,可較少堵塞孔壁裂隙,灌漿質量好。鉆孔方向偏斜,鉆孔深度不足,則灌漿帷幕將出現缺口,留下漏水通道,降低防滲效果。
(二)沖洗
鉆孔后須將殘留在孔底和孔壁的巖粉沖出孔外,并將巖層裂隙和孔洞中的充填物沖洗干凈,以保證灌漿質量。
沖洗順序應是先沖洗鉆孔,再沖洗巖層裂縫。沖洗的基本方法是用壓力水沖洗。如用壓力水和壓縮空氣輪流沖洗或混合沖洗,可提高沖洗效率和質量。沖洗壓力不宜大于同孔段灌漿壓力的80%,以免引起裂縫擴張和巖層的松動、變形。
(三)壓力試驗
灌漿前進行壓力試驗,可通過單位吸水率的測定了解巖層的滲透性能(裂隙情況和漏水量大小),為巖基灌漿設計施工提供依據。在灌漿后,通過壓水試驗,可以檢查灌漿的質量和效果。我國用單位吸水率代表巖層的滲透特性,它指的是在每米水柱壓力下,每米試驗孔段長度,每分鐘內的壓入流量,即單位壓力、單位孔長和單位時間內巖層的吸水量,其計算公式為:
W=Q/L?s
式中Q―壓入流量,L/min;
s―試驗壓力,以計算水頭計,m;
L―試驗孔段長度,m;
W―單位吸水率,L/(min?m?m)。
(四)灌漿施工
1、灌漿設備
灌漿用的泵一般為活塞式灌漿泵,按缸體軸線方向不同可分為立式和臥式兩種。立式一般為單缸的,臥式又分為單缸、雙缸兩類。臥式單缸活塞灌漿泵工作方式如下:活塞右移時,自吸漿閥吸入水泥漿;活塞左移時,水泥漿被壓至空氣室(又稱穩壓室),再壓入壓力管路??諝馐沂墙柚喜糠忾]空腔內被壓縮氣體的壓力作用,使閥室間斷脈沖壓出的水泥漿能穩定均勻地壓入管路。為了使出漿均衡,也可采用雙缸灌漿機。為了防止漿液與活塞、活塞滑移段缸壁直接接觸遭致嚴重磨損,現已廣泛使用隔膜泵,隔膜間充滿水,通過水來傳遞壓力和吸力。
2、鉆灌次序
固結灌漿與帷幕灌漿其鉆孔灌漿都是遵循分序加密的原則進行的。
帷幕灌漿孔成排布置,每排內各序孔的距離視巖層完整程度確定,一般第一序孔的孔距多采用8~12m,然后內插加密二、三、四序孔,孔距分別為4~6m、2~3m、1~1.5m。雙排帷幕孔通常先灌下游排,再灌上游排。多排帷幕孔一般是先邊排后中排,但在壩前已壅水或有地下水活動時,則須先上游排、再下游排,后中間排,以免漿液過多流失。究竟布置幾序孔,可在下一序孔位置鉆孔作壓水試驗檢查,如單位吸水率已滿足設計要求,即下再加序。
固結灌漿孔至少布置兩序孔。第一序孔多為正方形布點,以后的各序均按梅花形內插。最后一序孔的孔距一般為3~6m。
3、灌漿方法
按照灌漿時漿液是否部分返回地面和重復使用,灌漿方法分為純壓式和循環式兩種。純壓式采用單根灌漿管,漿液壓入鉆孔后,只能從縫隙擴散。這種方法,設備簡單,操作方便,但漿液流速小,若是粒狀灌漿材料(如水泥、粘土),容易產生沉淀并堵塞巖隙和管道,影響灌漿質量。純壓式多用于吸漿量大,有大裂隙存在和孔深不超過12~15m的情況。化學漿材都是稀溶液,沒有中途沉淀問題,所以也都采用純壓法。水回漿管返回拌漿筒中攪拌后再用。這種方法既使漿液始終保持循環流動不沉淀,灌漿效果好,又可根據進漿與回漿漿液比重的差值,判斷巖層吸漿情況。
按照灌漿順序,灌漿方法又可分為全孔一次灌漿法、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和綜合灌漿法。
⑴全孔一次灌漿法是將灌漿孔一次鉆至全深,灌漿塞置于孔口,全孔一次灌漿。此法施工簡單,但灌漿效果較差,僅適于孔深不超過10m、巖隙少、透水性不大的情況。
⑵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將孔深分為段長3~5m的若干段,自上而下鉆一段灌一段。待前一段漿液凝固后再鉆至下一段,將灌漿塞移至前一段底,灌下一段。如此反復,直至全深。此法優點是:隨段深的加大,可逐段加大灌漿壓力,提高灌漿質量;上部灌實后形成完整結石,灌下部時,地面不會冒漿,巖層不會被抬動;分段鉆灌,分段進行壓水試驗,成果準確,有利于判斷各段灌漿質量。缺點是:鉆機移動次數較多,鉆孔工作量大,待凝時間長,工效低。當地質條件差、巖層破碎、豎向節理裂隙發育、灌漿質量要求高的情況下,多用此法。
⑶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一次將孔鉆至全深,然后自下而上逐段灌漿。此法鉆孔工作量小,施工簡便、工效高,但當上部巖隙多時,地層易松動,易冒漿,不能提高灌漿壓力,灌漿質量不如自上而下法高,故僅適于巖層較完整,裂隙少或巖層傾角小地面不易冒漿的情況。
⑷綜合灌漿法實際工作中,巖層通常是上部裂隙多而下部較完整。深孔灌漿時,可兼取以上兩法的優點,即上部采用自上而下、下部采用自下而上的鉆灌方法,稱為綜合灌漿法。
4、灌漿壓力
灌漿壓力指灌漿時灌漿段中心處漿液承受的實際壓力。壓力越高,可使漿液更好地壓入細小裂縫,增大漿液的擴散半徑,析出多余的水分,提高灌漿結石的密實度,有利于提高防滲和固結質量。但壓力過高,可能導致裂縫擴大或抬動上部巖層和壩體,同時漿液壓出應灌范圍外,造成浪費。灌漿允許壓力與孔深、巖層情況和有無壓重等因素有關。
一般以不松動地層為原則。
式中P―灌漿段中心處允許的最高灌漿壓力,MPa;
P1―孔口處巖層的允許灌漿壓力,MPa;
m―灌漿段以上巖層每增加1m增加的壓力,MPa;
T―灌漿段以上的巖層厚度,m;
K―系數,可在1~3間選用,當壓重層松散時取低值,反之取高值;
―巖層以上壓重層或建筑物的容量,t/m;
t―巖層以上壓重層或建筑物的厚度,m。
對于帷幕灌漿,除了按上述方法選擇灌漿壓力外,經驗認為灌漿壓力在表層段不應小于1~1.5倍最大工作水頭,在底部宜為最大工作水頭的2~3倍。至于固結灌漿,多為淺孔,在壩體澆筑前灌漿時,其灌漿壓力采用0.2~0.5MPa;在壩體澆筑后灌漿,可采用0.3~0.7MPa;在地質條件較差或軟弱巖層地區,可適當降低灌漿壓力;深孔固結灌漿可參照帷幕灌漿確定。灌漿壓力值大小最終通過灌漿試驗確定。
灌漿壓力須由孔口的壓力表間接量度,當灌漿壓力為p時,表讀數為:
式中p0―壓力表讀數,MPa;
―漿液容重,t/m3;
h―壓力表中心到灌漿段中心之高差,m;
∆p―灌漿段到壓力表之間的管路壓力損失,MPa。
5、漿液濃度控制
灌漿過程中,必須根據吸漿量的變公情況及時調整漿液的濃度。稀漿流動性好,但會擴散到灌漿范圍外,造成浪費,而且凝固時收縮大,水泥結石與巖石縫面脫開,防滲和固結質量降低。稠漿流動性差,擴散范圍小,細小裂縫灌不進去,但凝固時收縮小,與縫面粘結較好,防滲、固結質量相對提高。
壩基灌漿濃度,以水灰比表示,采用8:1、5:1、3:1、1.5:1、1:1、0.8:1、0.6:1、0.5:1(重量比)九個等級。灌漿過程從稀漿開始,使細裂縫首先灌滿,而后逐級變濃,充填較大裂隙。這種由稀到濃的變換方式,灌漿的整體質量最好。
漿液濃度的變換,根據每一級濃度的漿液灌入量進行控制,稱為量法。控制辦法是,當某一級濃度的漿液灌入量已達到限量標準,而灌漿壓力及吸漿量均無改變,或改變不顯著時,就換濃一級漿液灌注。但如果變濃后漿量突然顯著下降或灌漿壓力突然上升,說明裂隙在尚未充填密實情況下被濃漿堵寒,變濃不適當,應迅速恢復原濃度繼續灌注。
6、灌漿結束
關鍵詞:除險加固;小縫隙;灌漿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
工程概況
哈拉溝水庫位于內陸河流域二龍河中游,張家口市尚義縣三工地鎮陳家村西200m處。壩址上游主河道長20.5km,平均縱坡1/100,該庫控制流域面積96 km2,總庫容482萬 m3,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兼顧水產養殖等綜合運用的?。?)型水庫。樞紐工程包括大壩、溢洪道、放水洞等建筑物。經20多年運用,工程老化,損壞嚴重,危及了工程安全。于2011年對水庫進行了除險加固,在除險加固過程中,放水洞壁與洞內鋼管之間縫隙采用了回填灌漿技術施工。筆者擔任該項目技術負責人。
哈拉溝水庫放水洞壁與洞內鋼管之間縫隙回填灌漿施工
2.1施工布置
2.1.1施工用水、用電
回填灌漿作業點的施工用水從水庫由水泵取水,施工用電均從原有的施工供電線路中接入,并引至作業面。
2.1.2施工順序
放水洞回填灌漿應按“先澆后回填”的順序進行。
3、施工工藝流程及主要施工方法
3.1施工工藝流程
放水洞與鋼管之間縫隙之間的回填灌漿在鋼管安裝至放水洞內后進行,灌漿施工應自較低一端開始,向較高的一端推進?;靥罟酀{的主要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3.2主要施工方法
3.2.1埋管
在放水洞回填灌漿前,將放水洞兩頭與鋼管之間的縫隙離洞口1米處用C30細石混凝土澆筑,澆筑時預埋兩根Ф50mm的鋼管,鋼管布置為一高一低。因放水洞進口處有閘門,故灌漿管布置在出口處,外露10~20cm以利于接灌漿機。
3.2.2灌漿區檢查及缺陷處理
必須對灌漿區段施工縫、砼面及灌漿系統等進行全面檢查,對可能漏漿的部位進行處理,灌前必須做到整個灌區封閉良好,防止灌漿過程中漏漿,避免灌漿不密實。
3.2.3灌漿
(1) 灌漿水泥采用不低于42.5不受潮結塊的新鮮普通硅酸鹽水泥,儲漿桶采用YGJ-340型雙層立式攪拌機,高速攪拌機內水泥漿液應篩后放入低速攪拌桶內使用,漿液濃度采用重量比為3:1、2:1、1:1、0.8:1、0.6:1、0.5:1共6個比級,通過計算確定各比級的漿液配合比,施工中為計量準確,同時便于施工,水泥應以整袋加入,不足整袋應以臺秤稱量,用水應符合拌制混凝土用水要求。
(2) 采用純水泥漿填入式灌漿,灌漿開灌水灰比0.5:1,灌漿壓力為0.3MPa。
(3) 在0.3MPa下灌漿孔停止吸漿,延續灌注10min灌漿,即可結束,并封閉孔口閘閥進行閉漿。
(4) 回填灌漿遵循從低往高施灌,高處孔用于排氣、排水,空隙大的部位灌注水泥砂漿,但摻砂量不大于水泥重量的200%。
(5) 灌漿應連續進行,因故中止灌漿的灌漿孔,按照鉆孔的要求掃孔,再進行復灌,在0.3MPa下灌漿孔停止吸漿,延續灌注10min結束。
(6)頂部倒孔灌漿結束后,先關閉孔口閘閥后再停機,孔內無反漿即可拆除孔口閘閥。
(7) 灌漿結束后,排除孔內積水污物后用干硬性水泥砂漿封堵密實并抹平。封孔時將射漿管下入距孔底約0.5m處,用泥漿泵壓入0.5:1的濃水泥漿,將孔內的水和稀漿全部置換出來,待孔口返出濃漿時停止注漿,安裝止漿塞,繼續灌注0.5:1的濃漿,進行壓力灌漿封孔。
4、質量、安全環保措施
4.1質量保證措施
(1)漿液質量控制:灌漿施工前,應對水泥進行檢驗,檢驗結果應滿足規范要求。灌漿施工過程中,還應隨時抽檢,受潮結塊的水泥不能用于灌漿;同時還應抽測漿液的比重,采用經檢驗合格的液體密度計進行檢測,不符合要求的水泥漿不能用于灌漿。
(2)嚴格按照《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范》(DL/T 5148-2001)和灌漿設計技術要求進行施工。
(3)從工藝和工序上把關,從放樣、鉆孔、沖洗,壓水到灌漿封孔,嚴格控制各道工序的質量,做到預防為主,糾正為輔的質量管理體系。
(4)對灌漿機進行及時維修和保養,保證在施工過程中均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避免因突然停機對工程質量的影響。
(5)建立明確的質量管理獎懲制度,對違規操作而造成質量事故的有關人員處以重罰,對施工質量優良的人員予以獎勵。
4.2安全環保措施
(1)建立以施工隊負責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各機組負責人為機組安全員,對本機組的安全生產負責,不在有危險時段或地點進行施工作業。
(2)專人負責、專人操作各機械,操作人員實行持證上崗,禁止無證上崗和違章操作。
(3)各種機械應由專人養護,避免機械出故障時傷人。
(4)施工用電應由專人負責接線和維護,每個工作面安裝一個配電盤,配電盤上安裝觸電保安器。
(5)禁止帶電移動機械設備及帶電安裝或改裝,電器設備的接線均由電工進行操作。
(6)進入施工現場防護用品一律佩帶齊全。
(7)建立安全管理獎懲制度,對不按安全操作規程施工的人員處以處罰,并進行事后教育。
(8)鉆孔、灌漿過程中排放的污水、廢漿集中引到集水坑作沉渣處理后排出。施工中不亂堆材料和設備,每完成一個工作面,做到工完料清、文明施工。
(9)在洞室中施工條件較差。施工前對職工進行環保教育,讓職工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施工中,配備充足的照明,通風設施,搞好施工環境衛生工作。
5、灌漿效果分析
通過對回填灌漿資料綜合分析,其均符合設計規范技術要求的灌漿規律,在放水洞灌漿施工過程中效果非常明顯,各項技術指標均滿足設計規范要求。
6、結語
通過本工程實踐表明放水洞灌漿基礎防滲處理技術,在水利工程放水洞灌漿施工過程中效果非常明顯,適應性強。由于水泥灌漿的效果比較可靠,成本比較低廉,結石強度不高,故多用于砂礫層的防滲灌漿。
參考文獻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范》DL/T 5148-2001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范》SL 62-94
《水利水電工程鉆孔壓水試驗規程》SL 25-92
【關鍵詞】水利工程;地基處理;灌漿施工;方法;類型;方式;質量檢查
在水利工程的建設中,由于天然的巖基和軟基,在水利工程中造成很大的危害,不能滿足建筑物對地基的承載力要求。必須采用灌漿防滲處理,排除影響工程安全的因素,減少滲漏損失,從而保證水利工程的建筑質量。
一、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地基要求和地基處理方法
水工建筑物對地基基礎的基本要求是:具有足夠的強度,能夠承受上部結構不傳遞的應力;具有足夠的整體性和均一性,能夠防止基礎的滑動和不均勻沉陷;具有足夠的抗滲性,能夠避免發生嚴重的滲漏和滲透破壞;具有足夠的耐久性,能夠防止在地下水長期作用下發生侵蝕破壞。
基本方法有開挖、灌漿、防滲漏、樁基礎、錨固、置換法、排水法以及擠實法。最常用的方法是開挖處理,即將不符合設計要求的覆蓋層、風化破碎有缺陷的巖層挖掉。在這里我們來淺談一下灌漿法。灌漿是利用灌漿泵的壓力,通過鉆孔、預埋管路或其他方式,把具有膠凝性質的材料(水泥)和摻和物(如黏土等)與水攪拌混合的漿液或化學溶液灌注到巖石、土層中的裂隙、洞穴或混凝土的裂縫、接縫內,以達到加固、防滲等工程目的的技術措施。
二、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灌漿類型
按灌漿目的分類,主要有以下類型:帷幕灌漿、固結灌漿、接觸灌漿、接縫灌漿、回填灌漿等。(1).帷幕灌漿,是用漿液灌入巖體或土層的裂隙、孔隙,形成防水幕,以減小滲流量或降低揚壓力的灌漿。(2)固結灌漿,用漿液灌入巖體裂隙或破碎帶,以提高巖體的整體性和抗變形能力的灌漿。(3)接觸灌漿,通過漿液灌入混凝土與基巖或混凝土與鋼板之間的縫隙,以增加接觸面結合能力的灌漿。(4)接縫灌漿,通過埋設管路或其他方式將漿液灌入混凝土壩體的接縫,以改善傳力條件增強壩體整體性的灌漿。(5)回填灌漿,用漿液填充混凝土與圍堰或混凝土與鋼板之間的空隙和孔洞,以增強圍堰或結構的密實性灌漿。
三、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灌漿方式和方法
目前用得最多的是傳統雙層立式慢速攪拌機和雙桶平行攪拌機?,F在國外已廣泛使用渦流或旋流式高速攪拌機,其轉速為1500~3000r/min。用高速攪拌機制漿,不僅速度快、效率高,而且制出的漿液分散性和穩定性高,質量好,能更好地注入裂隙。攪拌機的轉速和拌合能力應分別與所及哦啊辦漿液類型和灌漿泵的排漿量相適應,并應能保證均勻、連續地拌制漿液,能夠高效的保證工程項目按期完成。
1、灌漿方式有純壓式和循環式兩種。(1)純壓式灌漿是指漿液注入孔段內和巖體裂隙中,不再返回的灌漿方式。這種方式設備簡單,操作方便;但漿液流動速度較慢,容易沉淀,堵塞巖層縫隙和管路,多用于吸漿量大,并有大裂隙存在和孔深不超過15m的情況。(2)循環式灌漿是指漿液通過射漿管注入孔段內,部分漿液滲入到巖體裂隙中,部分漿液通過回漿管返回,保持孔段內的漿液呈循環流動狀態的灌漿方式。這種方式一方面是漿液保持流動狀態,可防止水泥沉淀,灌漿效果好;另一方面可以根據進漿和回漿液比重的差值,判斷巖層吸收水泥的情況。
2、灌漿方法分為五種。全孔一次灌漿法、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綜合灌漿法和孔口封閉灌漿法等。(1)全孔一次灌漿法是將孔一次鉆完,全孔段一次灌漿。這種方法施工簡便,多用于孔深不深,地質條件比較良好,基巖比較完整的情況。(2)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是從上向下逐段進行鉆孔,逐段安裝灌漿塞進行灌漿,直至孔底的灌漿方法。(3)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是將灌漿孔一次鉆到底,然后從鉆孔的底部往上,逐段安裝灌漿塞進行灌漿,直至孔口的灌漿方法。(4)綜合灌漿法是在鉆孔的某段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另一些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漿的方法。(5)孔口封閉灌漿法是在鉆孔的孔口安裝孔口管,自上而下分段鉆孔和灌漿,各段灌漿時都在孔口安裝孔口封閉器進行灌漿的方法。灌漿孔的基巖段長小于6m時,可采用全孔一次灌漿法;大于6m時,可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綜合灌漿法和孔口封閉灌漿法。
四、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灌漿結束標準和封孔方法
1、灌漿結束標準。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時,在規定的壓力下,當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時,繼續灌注60min,或不大于1L/min時,繼續灌注90min,灌漿可以結束。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時,繼續灌注的時間可相應地減少為30min和60min,灌漿可以結束。
2、封孔方法。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時,灌漿孔封孔應采用“分段壓力灌漿封孔法”;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時,應采用“置換和壓力灌漿封孔法”或“壓力灌漿封孔法”。
五、特殊情況處理
灌漿過程中,發現冒漿漏漿,應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嵌縫、表面封堵、低壓、濃漿、限流、限量、間歇灌漿等方法進行處理。發生串漿時,如串漿孔具備灌漿條件,可以同時進行灌漿。應一泵灌一孔。否則應將串漿孔用塞塞住,待灌漿孔灌漿結束后,再對串漿孔并行掃孔、沖洗,而后繼續鉆進和灌漿。灌漿工作必須連續進行,若因故中斷,應及早恢復灌漿。否則應立即沖洗鉆孔,而后恢復灌漿。若無法沖洗或沖洗無效,則應進行掃孔,而后恢復灌漿?;謴凸酀{時,應使用開灌等級的水泥進行灌注。如注入率與中斷前的相近,即可改用中斷前等級的水泥漿繼續灌注;如注入率較快中斷前減少較多,則漿液應逐級加濃繼續灌注?;謴凸酀{后,如注入率較快中斷前減少很多,且在短時間內停止吸漿,應采取補救措施。
六、水利工程灌漿施工的質量檢查
灌漿質量檢查應以檢查孔壓水試驗成果為主,結合對竣工資料和測試成果的分析,綜合評定。灌漿檢查孔應在下述部位布置:(1)帷幕中心線上。(2)巖石破碎、斷層、大孔隙等地質條件復雜的部位。(3)鉆孔偏斜過大、灌漿情況不正常以及分析資料認為對灌漿質量有影響的部位。灌漿檢查孔的數量宜為灌漿孔總數的10%。一個壩段或一個單元工程內,至少應布置一個檢查孔;檢查孔壓水試驗應在該部位灌漿結束后14d后進行;同時應自上而下分段卡塞進行壓水試驗,試驗采用五點法或單點法。檢查孔壓水試驗結束后,按技術要求進行灌漿和封孔;檢查孔應采取巖芯,計算獲得率并加以描述。
結束語
水利工程作為國家的基礎設施,對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穩定性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同時任何建筑工程的施工都要對地基做處理,地基的處理方式受到不同地質等因素的影響,采用灌漿的方法也不同,為了保證水利工程的質量,在對地基處理的時候需要選擇正確的處理方法。
參考文獻
[1] 李艷麗.芻議灌漿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3).
1 灌漿料定義
灌漿材料中的骨料是高強度材料,其結合劑是水泥,在材料當中還會增加一定數量的高流態、微膨脹和防離析等多種物質配置而成的一種材料,它在工程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加入一定數量的水,在材料均勻度符合要求之后就可以使用,這種材料本身的流動性非常好,無毒無害,同時對周圍的環境也不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其優勢十分的明顯。
2 特點
第一,其早強和高強性非常強,在澆筑之后的1-3天就能超過30MPa,所以對縮短工期而言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第二,這種材料呈自流態的特征。澆筑之后的物體在長期使用的過程中不會產生比較嚴重的收縮現象,同時也十分有效的保證設備和基礎結構能夠得到充分的接觸,砂漿能夠實現自流,同時還能在施工中減少振動現象的發生,在長距離的情況下也能體現出非常好的施工效果。第三,微膨脹。澆筑體在長時間使用的過程中不會出現比較嚴重的收縮現象,同時設備和基礎接觸的緊密度得到了十分顯著的提升,基礎和基礎之間并不會產生非常嚴重的收縮現象,在正常的膨脹壓力之下也能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第四是抗油滲。在機油的環境當中浸泡30天之后,其強度能夠得到十分顯著的提高,抗滲性能非常好,同時能夠體現出非常好的環保性。第五,耐久性強。在經過了200萬次的疲勞試驗和50此的凍融試驗之后,材料的強度均無明顯的變化。
3 施工方法
首先是要在灌漿施工之前將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的各種機械設備、模板和養護物品準備齊全。
其次是在二次灌漿的時候,模板和設備底座周圍的水平一定要控制在100mm左右,同時模板的頂部標高一定要比設備底座的上表面要高出50mm。
再次是混凝土結構在改造加固過程中,模板支護一定要有足夠的灌漿孔和排氣孔,灌漿孔自身的孔徑一定要在50mm之內,其間距應該在1000mm之內。
第四是水泥基灌漿拌和的過程中,一定要按照產品自身的要求去加入適量的水,采用機械的方式拌和處理,在拌和的時候需要先加入的水分攪拌3分鐘,之后再將剩下的水加入,攪拌至均勻的狀態。
第五是遞交螺栓錨固灌漿。在地腳螺栓成孔的時候,螺栓孔壁相對比較粗糙,這個時候要做好清理工作,將雜質和鐵銹等全部清理掉,此外還可以根據工程的要求去選擇螺栓的具置,灌漿的時候一定不能對其進行振搗處理,灌漿施工結束之后不能對螺栓的加以調整。
第六是設備基礎的二次灌漿。在灌漿之前需要將和灌漿材料接觸的設備底板以及混凝土基礎表面進行全面的清理,不能出現任何雜物。在灌漿施工之前的24小時需要將基礎混凝土的表面進行充分的濕潤處理,灌漿前的一小時之內要將所有的積水全部排除。如果在工程施工的過程中,軌道基礎或者是灌漿的距離相對較長的時候,應該按照工程具體的施工情況去選擇施工段,每一段的距離必須要在5m之內,如果設備底板的結構相對比較復雜,我們需要采用的是壓力灌漿的方式。在灌漿的時候不能對其進行振搗施工。在發生了一些特殊情況的時候,我們需要采用的是灌漿助推器對其加以處理,不能從灌漿層的中部和上部進行推動處理。在完成了設備基礎灌漿施工之后,應該在灌漿料初凝之后沿著底板的邊緣向外切45°的斜角,如果在這一過程中沒有辦法對其進行更加全面的切邊處理,我們應該在初凝之后使用抹刀將灌漿層的表面進行充分的壓光處理。
第七是混凝土結構改造和加固灌漿。水泥基灌漿材料接觸的混凝土表面應充分鑿毛。混凝土結構缺陷修補,應剔除酥松的混凝土并使其露出鋼筋,將修補區域邊緣切成垂直形狀。灌漿前應清除所有有碎石、粉塵或其它雜物,并濕潤基層混凝土表面。將拌和均勻的灌漿料灌入模板中并適當敲擊模板。灌漿層厚度大于150mm時,應采取相關措施,防止產生溫度裂縫。
第八是施工養護措施。灌漿時,日平均勻溫度不應低于5℃,灌漿完畢后裸露部分應及時噴灑養護劑或覆蓋塑料薄膜,加蓋濕草袋保持濕潤。采用塑料薄膜覆蓋時,水泥基灌漿材料的裸露表面應覆蓋嚴密,保持塑料薄膜內有凝結水。灌漿料表面不便澆水時,可噴灑養護劑。應保持灌漿材料處于濕潤狀態,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d。當采用快凝快硬型水泥基灌漿材料時,養護措施應根據產品要求的方法執行。冬季施工,工程對強度增長無特殊要求時,灌漿完畢后裸露部分應及時覆蓋塑料薄膜并加蓋保溫材料。起始養護溫度不應低于5℃。在負溫度條件養護時不得澆水。拆模后水泥基灌漿材料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之差大于20℃時,應采用保溫材料覆蓋養護。如環境溫度低于水泥基灌漿材料要求的最低施工溫度或需要加快強度增長時,可采用人工加熱養護方式;養護措施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104的有關規定。
船塢有效尺寸為長180m×寬120m×深12.7(13.0)m,由塢口、塢墻、水泵房、塢底板組成,采用干濕結合法進行施工。塢墻和堵口圍堰為沉箱重力式結構,采用濕法施工,共同形成止水系統后,塢口、水泵房、塢底板等采用干法施工。止水系統包括基巖內的止水、沉箱基床止水和沉箱及上部結構結構縫止水?;鶐r內采用帷幕灌漿工藝進行止水,沉箱基床采用升漿混凝土工藝進行止水。
船塢及堵口圍堰沉箱數量共56個。其中塢墻沉箱底標高為-10.0m,泵房及塢墩沉箱底標高為-12.5m,堵口圍堰沉箱底標高為-9.0m,基床采用8~20cm塊石,基床厚度1~4m不等。船塢沉箱平面布置圖和塢墻標準斷面圖如圖1所示。
圖1船塢沉箱平面布置圖
2、止水帷幕灌漿施工工藝
止水帷幕設計參數:在塢室部位共3排,排距0.6m,孔距0.8 m,孔深要求,達基巖內透水率不大于3Lu層面,同時滿足灌漿長度不小于15m。在圍堰部位共3排,排距1.2m,孔距0.8 m,孔深要求,達基巖內透水率不大于5Lu層面,同時滿足灌漿長度不小于8m。
2.1 施工工藝流程
止水帷幕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進行孔內循環灌漿。
2.2 鉆孔
鉆孔采用SGZ―ⅢA型地質回轉鉆機金鋼石鉆頭鉆進的方法施工。
2.3 鉆孔沖洗
鉆孔沖洗壓力采用每段灌漿壓力的80%。沖洗方法是將灌漿塞下至灌漿部位,用壓力水沖洗,待回漿管回清水10min后為止,沖洗后孔內殘留物厚度不超過20cm,對個別孔段沖洗時如回漿管不回水,升不起壓力,此時采用最大泵壓,增大水流沖刷力等方法,使其能達到預期的沖洗效果。
2.4 壓水試驗
壓水試驗分灌前壓水試驗和灌后壓水試驗,灌前壓水試驗孔不少于總孔數的10%,壓水試驗均采用單點法進行,各次序灌漿孔的各灌漿段在灌漿前宜進行簡易壓水,孔底段必須進行簡易壓水試驗,計算各段透水率q值。如壓水試驗結果大于設計值,則加大帷幕深度,直至壓水試驗結果滿足設計標準為止。
2.5 灌漿
帷幕灌漿采用集中制漿,采用3SNS灌漿泵進行灌漿。
(1) 灌漿材料
水泥采用P.O.42.5R普通硅酸鹽袋裝水泥,灌漿用水應保持清潔無污染。
(2) 灌漿次序
止水帷幕施工分三序進行,遵循逐漸加密的原則。先施工內排孔,再施工外排孔,最后施工中間排孔;排內先施工Ⅰ序孔,再施工Ⅱ序孔,最后施工Ⅲ序孔。灌漿孔位施工順序示意圖3所示。
圖3帷幕灌漿孔位施工順序示意圖
(3) 施工方式及灌漿段長
① 帷幕施工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孔內循環方式灌注。灌漿塞位于距已灌漿段以上0.5m處,以防漏灌,灌漿時,保證一泵一孔段灌漿方式;
② 帷幕灌漿接觸段段長為沉箱底面至巖面以下2.0m,第二段為巖面以下2.0m~巖面以下7.0m,第三段為巖面以下7.0m~巖面以下12.0m,第四段為巖面以下12.0m~巖面以下17.0m;
③ 全孔灌漿結束后,對全孔進行復灌,復灌的壓力采用接觸段灌漿壓力。
(4) 灌漿壓力
灌漿施工應盡快達到設計壓力,但注入率大時應分級升壓;防止止水帷幕灌漿對基床升漿混凝土造成損壞,止水帷幕第一段灌漿時應逐漸加壓,發現異常及時進行處理,使灌漿壓力最終達到設計壓力。各段灌漿壓力為:內、外排Ⅰ、Ⅱ序接觸段(沉箱底至巖下2.0m)0.25 MPa;第2段(巖下2.0m至7.0m)0.35 MPa;第3段(巖下7.0m至12.0m)0.45 MPa;第4段(巖下12.0m至17.0m)0.50MPa;加深段(巖下17.0m至19.0m)0.55 MPa。Ⅲ序在Ⅰ、Ⅱ序每段的基礎上增加0.05 MPa。中間排比內、外排各序孔的壓力增加0.05 MPa。
(5) 漿液濃度變化
灌漿漿液的濃度應由稀到濃逐級變換,其漿液水灰比可采用5:1、3:1、2:1、1:1、0.8:1、0.6:1、0.5:1(重量比)等七個比級,開灌水灰比可采用5:1,基床升漿混凝土中開灌水灰比可采用3:1。
2.6 灌漿結束標準及封孔方法
結束標準:在設計壓力下,當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時,繼續灌注60min;或不大于1 L/min時,繼續灌注90 min,灌漿工作即可結束。
封孔方法:采用“置換和壓力灌漿封孔法”進行封孔。
2.7 帷幕灌漿施工成果分析
(1) 根據CX20帷幕灌漿綜合統計表中的單位注入量分析:內排252 kg/m,
外排12 kg/m,中間排10 kg/m。
根據分析,單位注入量隨內排、外排、中間排逐排減少,符合帷幕灌漿的施工規律。
帷幕灌漿各序單位注漿量:Ⅰ序229 kg/m,Ⅱ序74 kg/m,Ⅲ序65kg/m。
根據分析,隨著孔序的增加,單位注入量隨之減少,符合帷幕灌漿的施工規律。
(2) 根據CX20帷幕灌漿綜合統計表中單位注入量頻率分布:
帷幕灌漿單位注入量頻率分布:單位注入量(kg/m) 1000內排占10%,外排0,中間排0。
根據分析,遵循先施工內排孔,再施工外排孔,最后施工中間排孔的施工順序,數值小的區間內的灌漿段數所占的比例逐漸增大,數值大的區間內的灌漿段數所占的比例逐漸減小,符合帷幕灌漿的施工規律。
【關鍵詞】大壩 除險加固 劈裂灌漿 帷幕灌漿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 TV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工程概況
龍王寺水庫位于河南省信陽市河區東雙河鎮杜河村南約1.5公里處,淮河水系河支流杜河上,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結合水產養殖等綜合利用的?。?)型水庫。于1965年8月動工興建,1966年5月建成投入運行,長期運行后出現壩體、壩基滲漏,壩肩繞滲,為了大壩安全對大壩進行防滲灌漿處理。
2工程地質
龍王寺水庫流域屬于低山區,海拔高程在98.5~128.4之間,坡度角一般在15~300;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大壩位于兩山之間的一條沖溝之上,植被良好,低山丘陵風化剝蝕和人為破壞作用嚴重。表層巖、土疏松, 水土流失嚴重; 枯水期, 水庫補給源很少,溝內僅有少量地下水沿兩側谷底以散狀和小股狀泉水形式補給;豐水期,大量雨水匯集,庫容量猛增。
2.1壩基
壩基為石英片巖強風化帶,裂隙發育,巖石破碎,建庫時未對巖基裂隙做工程處理,深度約2.0~5.0m,大部分鉆孔壓水試驗透水率7
2.2壩體
大壩為粘土心墻砂殼壩,壩體填筑料主要由低液限粘土組成, 稍密, 局部含風化砂顆粒夾層及灰褐色有機質粘土,呈可塑狀, 孔隙發育。填筑質量局部稍差,最大干密度1.68 g/cm3,平均干密度1.58 g/cm3,干密度部分未達設計要求。鉆孔注水試驗檢查,心墻填筑土料滲透系數在5.21×10-4~2.34×10-5cm/s之間。長時間運行后局部含砂或碾壓不密實部位在庫水逐漸滲透下,使局部滲透系數增大,在心墻中形成滲透通道,帶走壩體中顆粒,使壩坡出現空洞造成坍塌以及下游壩坡出現滲水。
3防滲方案選擇
水庫地處山區進場道路狹窄、彎曲,交通不變,不能滿足大型設備進出,稍大型設備不能進行作業,水庫流域面積大,雨季洪水大,汛期安全影響較大。大壩為粘土心墻砂殼壩,壩長210.0m,壩頂高程116.0m,,最大壩高17.2m,壩頂寬3.2m, 心墻頂部高程114.3m,防浪墻高0.8m、寬0.7m。綜合分析后確定在壩體心墻采用劈裂灌漿防滲處理,樁號0+000~0+040基巖滲漏部位采用帷幕灌漿處理。施工順序為先進行劈裂灌漿,再進行壩肩部位的帷幕灌漿。
土壩壩體的應力分布,一般情況,在壩軸線附近土壩的豎向應力 σy略小于土柱的自重壓力,橫剖面的水平應力σx比豎向應力σy小,縱剖面的水平應力σz介于σx和σy之間,土壩壩體壓應力一般符合σy>σz>σx的規律。根據土壩壩體的應力分布情況,利用水力劈裂原理,在壩軸線附近沿小主應力(σx)面布置灌漿孔,并控制泥漿壓力使壩體沿軸線方向劈裂并反復灌注泥漿,灌入的漿液部分充填與劈裂縫相連的裂隙、洞穴、疏松土體,部分沿劈裂裂縫向上充填、擴散,逐步形成防滲泥墻。經過多次反復灌漿,劈裂充填――間歇,壩體相應出現劈裂――回彈后,通過泥漿的劈裂充填作用、漿壩互壓作用、壩體濕陷固結作用等在壩軸線附近形成從下到上縱向連續的防滲泥墻。堵截滲漏,并使防滲泥墻附近的壩體得到充填和壓密,改善壩體的滲透穩定和變形穩定性。
右壩肩樁號0+000~0+040m范圍壩基巖石風化嚴重、裂隙發育,透水率最大106.7Lu,最小53.3Lu,平均透水率74.0Lu。存在明顯繞滲現象,并在下游壩腳存在出水點,在該部位采用壩體鉆孔埋設套管,基巖部位進行“孔口封閉,孔內循環、自上而下、分段灌漿”中壓水泥灌漿,在壩基內形成帷幕有效截斷壩基滲漏通道。
4劈裂灌漿施工
4.1 劈裂灌漿孔布置
大壩劈裂灌漿在全壩段沿大壩軸線兩側雙排交錯梅花形布孔,排距1.5m,單孔孔距3.0m,每排分兩序施工一序孔孔距6.0 m,孔深標準為進入基巖0.5m,孔深范圍2.6~17.8 m。
4.2灌漿方法及灌漿順序
采用孔底注漿全孔灌注法,孔口封閉0~3 m,射漿管為管徑Φ26mm鋼管,下入孔內距孔底0.5 m以內。灌漿設備HB80單缸泵,采用“少灌多復”逐序加密法,分兩排施工,每排分兩序施工。先灌上游排后灌下游排,先一序孔再二序孔的順序;兩次灌漿間隔時間不少于5天,每孔灌漿次數不少于5次。每孔單次平均灌漿量以孔深計,每米孔深不超過1m3。
4.3鉆孔
鉆孔孔徑為ф76mm??紫蜚U直,鉆孔采用泥漿沖洗、護壁,XY-2型地質回轉鉆機、硬質合金鉆頭鉆進。 鉆孔孔位偏差不得大于10cm,偏斜率不大于2%。
4.4灌漿材料、漿液
選用與壩體粘土材料性能較接近的庫區附近低液限粘土,棕黃色,可塑狀,粘粒含量26.5~28.7%,含水量20.00%,最大干密度為1.72g/cm3,液限34.1~34.5%,塑限15.2~17.6%,塑性指數16.5~19.3,滲透系數為3.1×10-6~4.2×10-5cm/s,滲透級別為微透水~弱透水。漿液性能滿滿足:密度1.2~1.6 t/m3,粘度20~70 s( 1006型漏斗粘度計),失水量10~30(mL/30min)。
稀漿漿液1.2~1.4g/cm3用于開灌及劈裂,稠漿1.4~1.6g/cm3進行充填擠密。灌漿過程壩坡冒漿進行處理時漿液中摻入適量水泥,摻量為干土質量的10~15%。加速漿液固結和提高漿液固結體強度。
4.5灌漿壓力控制
灌漿壓力參照以下公式確定:
式中: P ---劈裂灌漿控制壓力kPa;
---壩體土的重力密度kN/m3;
H ---劈裂點以上的壩高m;
σt---壩體土的抗拉強度,由試驗確定 kPa;
γ’---灌注漿液的重力密度kN/m3;
h---注漿管高度m。
理論劈裂壓力0.2 MPa,考慮壓力損失后參照理論壓力及試驗孔灌漿壓力確定控制最大灌漿壓力0.3 MPa,壩體裂縫寬度控制不大于3cm,壩體變形控制不大于3 cm。
灌漿過程壩體劈裂壓力一般在0.1~0.2 MPa,壩頂裂縫0~1 cm,壩體變形均小于1 cm。
4.6灌漿結束標準及封孔
灌漿結束標準為壩體劈裂漿液已沿劈裂縫灌注至孔口,且連續復灌3 次不再吸漿,結束灌漿。
灌漿結束后進行封孔,取出灌漿管向孔內注滿稠漿,孔內漿液面下降則繼續灌注稠漿,直至漿液面升至孔口不再下降為止。
4.7特殊情況處理
施工過程中主要存在冒漿現象。有孔口冒漿、劈裂縫冒漿、壩坡冒漿??卓诿皾{主要由于上部2米代替料含有大量塊石存在較大空隙,處理的方法是:在孔口周邊開挖,回填細砂搗實,然后灌注。
壩頂冒漿若是前期冒漿,主要是因一次注漿量過大,一時容納不下所致,處理方法是打開灌漿泵的回漿閥門,減少注漿量;若是后期冒漿,說明壩內已經灌飽,灌漿接近結束,發現反復冒漿即停灌,改灌其它孔。
壩頂劈裂縫大部分在灌漿軸線上,即壩體內部裂縫中的漿液面上升到接近壩頂時產生。在灌漿初期,有時一次灌漿量過大也會產生縱向裂縫。為了保證灌漿質量采取少灌多復的方法,每次灌漿控制裂縫的長度和寬度在規定的范圍內(一般控制在寬度3cm,長度50m),裂縫的寬度和長度達到或超過規定的范圍時,立即停止灌漿等待裂縫自行閉合。
5 帷幕灌漿施工
5.1灌漿方法
根據本工程的實際情況,帷幕灌漿采用鋼套管隔離上部壩體粘土芯墻后進行,基巖部位采用中等壓力“孔口封閉,孔內循環、自上而下、分段灌漿”的施工方法。
灌漿孔沿壩軸線進行雙排梅花形布置,分序灌漿施工。排距0.8m,單孔孔距1.5m,一序孔孔距3.0 m,按照先下游排施工,再上游排,每排灌漿孔分二序進行加密灌漿施工,先施工一序孔,再施工二序孔。灌漿孔全部為鉛直向,帷幕灌漿深度為伸入中等風化石英片巖3.0m。
5.2鉆孔
帷幕灌漿孔開孔孔徑Φ76mm,終孔孔徑不小于Φ56mm,檢查孔孔徑為Φ76mm。灌漿孔孔位偏差不得大于10cm。灌漿孔及灌后檢查孔壩體部分采用泥漿護壁鉆進,在覆蓋層鉆孔完畢后,鑲鑄鋼套管,鋼套管直徑Φ73mm,鋼套管深入基巖0.2~0.5m?;鶐r鉆孔在壩體部分鑲注套管后采用清水沖洗金剛石鉆頭回轉鉆進,鉆機為XY-2型地質回轉鉆機。
5.3裂隙沖洗及壓水試驗
每段基巖灌漿孔鉆孔結束后均采用大水量進行鉆孔沖洗,直至孔口回水澄清。裂隙沖洗壓力為該段灌漿壓力的80%,并不大于1.0MPa。
(1)簡易壓水試驗:壩體下部基巖帷幕灌漿孔在灌前均進行簡易壓水試驗,簡易壓水結合裂隙沖洗進行,壓力為該灌段灌漿壓力的80%,該值大于1.0MPa時,采用1.0MPa。壓水時間20min,每5min測讀一次流量,取最終值作為計算流量,其成果以透水率表示。
(2)單點法壓水試驗:試驗孔及檢查孔均采用單點法壓水試驗。壓水壓力為該灌漿段灌漿壓力的80%,并不大于1.0MPa。壓入流量的穩定標準為:在穩定的壓力下每3~5min測讀一次壓入流量,連續四個讀數中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終值的10%,或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時,本階段試驗即可結束,取最終值作為計算流量。
5.4灌漿材料設備
(1) 水泥:灌漿采用P.O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技術參數滿足GB175-2007水泥規范要求。
(2) 水玻璃:模數2.4~3.0,濃度30~45波美度。
(3)灌漿設備:使用3SNS灌漿泵、高速攪拌制漿機、立式雙桶儲漿攪拌機、灌漿自動記錄系統。
5.5漿液配比和變漿原則
水灰比:水泥漿液采用水灰比為2:1、1:1、0.8:1和0.5:1(重量比)四個比級。
灌漿漿液應由稀至濃逐級變換。漿液變換原則為:
(1) 當灌漿壓力保持不變,注入率持續減少時,或注入率不變而壓力持續升高時,不得改變水灰比。
(2) 當某級漿液注入量已達300L以上,或灌漿時間已達30min,而灌漿壓力和注入率均無改變或改變不顯著時,應改濃一級水灰比。
(3) 當注入率大于30L/min時,可根據具體情況越級變濃。
(4) 出現壩坡冒漿水泥漿不能有效封堵時,使用速凝漿液,在水泥漿液中加入速凝劑水玻璃,加快漿液凝結時間,加量為水泥重量的3~5%。
5.6灌漿壓力灌漿段長
灌漿段長不大于5.0m,灌漿段長劃分及灌漿壓力見下表。灌漿注入率較大或有壩坡冒漿現象時采用低壓力灌漿,注入率較小、沒有冒漿現象時采用較大灌漿壓力。
5.7 灌漿結束條件和封孔
灌漿結束條件為:在灌漿段最大設計壓力下,注入率不大于0.4L/min后,繼續灌注60min,或注入率不大于1.0L/min后,繼續灌注90min,灌漿可以結束。
封孔:采用“全孔灌漿封孔法”。
5.8特殊情況處理
帷幕灌漿過程中,在漏水點部位發生冒漿現象,采用低壓、濃漿、限流、限量、間歇灌漿等方法進行處理,以上措施效果不明顯時采用加入水玻璃的速凝水泥漿液進行堵漏,滲漏點有效封堵后掃孔重新使用開灌比級的水泥漿液重新進行灌注。
6灌漿效果
灌漿防滲處理前大壩下游坡存在塌陷、滲水現象;右壩肩與壩體接觸部位存在明顯繞滲,附近有出水點。在庫水位蓄至110m高程時,大壩下游壩坡及壩基滲漏在108.50m高程平臺共匯集成13個明水滲漏,總滲漏量為45.6L/min。施工過程對滲漏量進行監測,劈裂灌漿灌上游排施工完成后,滲漏量減少至11.3L/min;劈裂灌漿下游排完成后,滲漏量減少至8.4L/min,滲漏點由13個減少到1個;壩肩帷幕灌漿完成后全部滲漏點全部干涸,再無明水滲漏。壩肩帷幕灌漿結束14天后在滲漏最嚴重部位進行了鉆孔壓水試驗檢查,基巖灌后透水率全部小于3Lu。
通過各階段灌漿完成后滲漏量變化情況可以看出,劈裂灌漿上游排施工后基本解決了壩體滲漏問題,雙排施工完成后壩體的滲漏量和滲漏點都得到完全解決,下游坡再無明顯濕滲現象,灌后壩體的滲漏得到了明顯改善,說明通過劈裂灌漿在壩體心墻中的漿脈形成了有效的防滲泥墻。壩肩部位通過帷幕灌漿解決了基巖繞滲,在基巖中形成了有效帷幕,基巖裂隙得到處理。整個大壩的滲漏得到了良好處理。
關鍵詞:水利工程;灌漿;施工技術
0引言
水利工程是促進國計民生發展的重點工程,在生活上, 對居民的用水、發電、灌溉、養殖、生態農業等起著關鍵作用,而如何科學的、穩步的保證水利工程施工進行,是工程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隨著現代水利施工技術的不斷進步,灌漿技術已經成為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技術,并受到各大施工單位的廣泛推崇,文章從水利工程的灌漿施工技術方面展開分析,對現階段主要使用的各種灌漿技術做了簡單闡述,同時詳細說明了灌漿施工技術的各工序及施工工藝,希望為各施工單位提供建設參考。
1灌漿施工技術分類
從水利工程的施工特點來看,它具有建設周期性強,工作任務中、施工難度大的等特點,為了保證水利工程設施能具備具備的度汛條件,同時在汛期前投入工作,水利工程必須在冬季施工,在夏季來臨之前完工,但在冬季施工時,受到影響最大的就是混凝土工程。
在這樣緊迫的情況下,只有采取各種先進技術,保證混凝土施工的質量,而灌漿技術就是其中的一種。下面就對灌漿施工技術進行了分類和技術探討。
1.1混凝土裂縫灌漿技術
這是水利工程灌漿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混凝土裂縫灌漿技術也是現階段被廣泛適用的技術方法。這種方法為修補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縫提供了成功的經驗和新的嘗試,不僅可以在大規模的工程中使用,在各種水利工程中的使用效果也很顯著。這種施工技術應該在今后的實踐中得到不斷的改善,為水利工程建設提供新的技術與發展方向。
1.2誘導灌漿技術
在進行水利工程灌漿設計時,必須按照不同的工程要求,創造條件設計既能擋住泥土側壓力,又能防滲漏的灌漿帳幕工程;同時還要保證控制漿液流動的范圍,有效的加固和穩定工程結構。這就是誘導灌漿技術,廣義的誘導灌漿技術還包括電滲化學灌漿等。
2灌漿施工工序
灌漿施工分為鉆孔、沖洗、壓水試驗灌漿四個工序。
2.1鉆孔
在巖基中鉆孔要分段測量孔斜,這樣才能分析灌漿的質量。巖心鉆機的鉆進方法,從巖基的硬度和成分上分析,主要可選用硬質合金、鋼粒或金鋼石鉆進。鋼粒鉆進時產生的巖粉或鐵屑水堵塞孔壁的縫隙,從而影響灌漿質量。在砂礫石層中鉆孔,必須在優質泥漿固壁上鉆孔。
2.2沖洗
為了提高巖基的鉆孔質量,在施工前要用有壓水流沖洗鉆孔,將孔壁縫隙中的泥漿沖洗出來,或推移到灌漿施工范圍之外。沖洗的方式分為單孔沖洗和群孔沖洗。按沖洗方法分為壓力水連續沖洗脈動沖洗和壓氣抽水沖洗。
2.3壓水試驗
每個灌漿段都要進行壓水試驗,就是一個壓力階段的壓水試驗。主要是為了了解巖層滲透情況,便于與地質資料對照;根據滲透的情況對灌漿段用的材料進行確定,并保證開灌時的漿液濃度達標;查看巖層滲透性與每米灌漿段實際灌入干料重量的大致關系,檢查是否有異樣。
2.3灌漿
各灌漿技術在開灌階段都必須注意兩個問題,即灌漿方式和灌漿順序。灌漿的主要方式有兩種,純壓式灌漿和循環式灌漿。純壓式灌漿就是將漿液灌入鉆孔或者巖石裂縫中,不讓其返回地面循環。這種施工技術比較適合在較大裂縫的巖層中進行,鉆孔不能太深,化學灌漿就常采用這種方式。各類灌漿施工技術都要按照規定的順序進行,主要分為一序孔、二序孔、三序孔等,而序數的不斷增加,灌漿孔也逐漸加密。按照灌漿順序,有一次灌漿法和分段灌漿法。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是灌漿一次成孔,在最下面的階段進行分段灌漿,它適合裂隙細小、巖石較完整的灌漿孔。這兩種灌漿法都能較好的提高灌漿質量,減少施工事故,但是缺點是灌漿的時間較長,耗費較大的人力和物力。
2.4封孔
每個孔結束灌漿后,都要采用壓力灌漿封孔法進行封孔。
3質量檢驗
灌漿是隱蔽工程,保證施工質量是建設的關鍵,竣工后,工程要認真檢查,灌漿結束28d后,必須在灌漿區鉆孔檢查,做壓水試驗,以結果來鑒定質量。通過檢查可以得到多種數據這些數據可以互相檢查,不能只依靠壓水試驗來評定工程質量。評價灌漿質量,只有蓄水后,灌漿效果才能受到考驗,在蓄水前,可以根據以下方法測定灌漿質量。
檢查最初的施工記錄,分析灌漿資料;鉆設檢查孔,帷幕和固結灌漿要鉆取巖芯,觀察膠結情況,所有的孔都要進行壓水試驗,帷幕灌漿檢查孔數,根據要求按灌漿孔總數10%布置。固結灌漿按5%布置,布置的位置應該在可能出現問題的位置,帷幕灌漿檢查孔徑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