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02 13:37: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傳染病登記報告制度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20xx年艾滋病傳染病管理制度一、傳染病預檢分診制度
1、設立傳染病預檢分診點,具備消毒隔離條件和必要的防護用品,嚴格按照規范進行消毒和處理醫療廢物。
2、從事預檢、分診的醫務人員應當嚴格遵守衛生管理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認真執行臨床技術操作規范、常規以及有關工作制度。
3、 各科室的醫護人員在接診過程中,應當按要求對病人進行傳染病的預檢。預檢為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的,應當將病人分診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診點就診,同時對接診處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4、 根據傳染病的流行季節、周期、流行趨勢和上級部門的要求,做好特定傳染病的預檢、分診工作。初步排除特定傳染病后,再到相應的普通科室就診。
5、 對呼吸道等特殊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應當依法采取隔離或者控制傳播措施,并按照規定對病人的陪同人員和其他密切接觸人員采取醫學觀察及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
二、傳染病診斷及轉診制度
1、醫院實行傳染病預檢、分診制度;
2、對疑似傳染病病人,應當引導至相對隔離的分診點進行初診;
3、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傳染病診斷標準和治療要求,采取相應措施;對不能確診的疑似傳染病病人應組織醫院專家組會診確認,同時上報縣疾控中心,按照規定報告傳染病疫情。
4、按照規定對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提供醫療救護、現場救援、接診,對不具備傳染病診療條件的科室,在發現傳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時,要認真、詳細地做好登記,按照傳染病管理相關規定進行報告,非危重病人轉到傳染科(內科)歸口治療,危重病人先就地搶救,待病情穩定后再轉診到傳染科進一步治療。
5、對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書寫病歷記錄以及其他有關資料,并妥善保管。
6、不外泄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密切接觸者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
7、對肺結核病人應按相關規定進行歸口治療,同時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和結核病人轉診三聯卡。
備注: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指根據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傳染病診斷標準》,符合傳染病病人和疑似傳染病病人診斷標準的人。
三、傳染病登記報告管理制度
1、疫情管理、直報人員必須認真學習《傳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規范性技術指導文件,嚴格按要求進行本院的疫情報告管理工作。
2、報告的方式:本單位的傳染病疫情信息實行網絡直報,并按要求進行電話報告。
3、報告的程序為:傳染病病例的報告由首診醫生或其它執行職務的人員負責填寫報告卡(按要求電話報告)疫情管理人員收卡、登記網絡直報(需電話報告縣CDC的按要求報告)。
4、報告病種和報告時限:
(1)責任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的病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攜帶者時,應于2小時內以最快方式向屬地疾控中心報告。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也應及時報告。同時,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
(2)對其它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傷寒副傷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瘧疾等的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后24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
(3)對其它符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標準的傳染病暴發疫情,按規定要求進行報告。
5、個別病種的確認須由相關單位認可后方能上報:
(1)脊髓灰質炎,要由國家確認實驗室進行審核確認;
(2)甲類傳染病及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如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須由省級有確認權限的單位或實驗室進行審核確認;
(3)艾滋病,應由省級有確認權限的單位或實驗室進行審核確認。
6、每月29日前檢查追蹤上月和本月已報告病例卡片的診斷變化和轉歸情況,如疑似病例改為確診病例或排除、未分型改為已分型、死亡等,要對原報告卡進行訂正報告。
7、在傳染病漏報自查、檢查和暴發調查中發現的未報告病例,要及時補充錄入。
四、傳染病網絡直報制度
1、計算機網絡管理維護及人員配置
(1)配備專用計算機1臺進行疫情網絡直報工作;
(2)配備2名工作人員負責傳染病疫情報告卡的收集、錄入、初審及相關傳染病管理工作(1名為專職);
(3)有人負責本單位網絡直報系統硬件與網絡維護,以保障其正常運行;
2、責任報告人填卡要求
責任報告人在首次診斷傳染病病人后,應立即填寫完整的合格的傳染病紙質報告卡。包括初次報告、訂正報告(含死亡訂正)。醫生填卡時,盡力詢問病人的詳細現住地址,得到病人的準確可靠地址,具體到鄉鎮、街名和門牌號。
3、直報人員職責及網絡填報要求
(1)直報人員之一必須為疫情管理人員。負責傳染病疫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及性病、慢病、居民病死亡原因、癥狀監測等項工作的網絡直報及電話報告工作;
(2)直報人員負責每日的收卡、錄入、初審工作。常規收卡上、下午各一次;常規錄卡應在17點30分前完成;特殊情況立即錄入,不得延誤;
(3)將現住址國標下拉框逐級選至鄉鎮級,以避免紅卡的出現;如遇到現住地址不詳的卡片,即作為市內、省內和省際流動人口處理:錄卡操作時,在現住址國標欄逐級選中不詳,并在現住詳細地址欄填寫不詳或已獲得的內容。系統會自動將此類卡片統計在本地流動人口發病數內;
(4)若病人為學生,必須在患者單位欄內填寫學校正式全稱及班級名稱,勿用簡稱;
(5)艾滋病、HIV要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副卡;
(6)妥善保管好用戶編碼及密碼,確保直報系統處于正常、安 全的運行狀態;
(7)紙質卡片是電子疫情資料形成的重要原始依據,要保留三年備查。
五、門診日志、住院病人登記管理制度
1、門診日志
(1)門診日志包括就診日期、姓名、性別、年齡、住址、初診和復診、處理、報卡九項基本內容,必須逐項填寫完整,不能用癥狀代替診斷;
(2)門診日志由臨床醫生填寫,于次月5號前匯總交院辦公室;
(3)掛號與日志登記符合率不低于90%。
2、住院病人登記:住院登記包括姓名、性別、年齡、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診斷、出院日期、出院診斷、轉歸情況,須逐項填寫,由各病區妥善保存。
六、檢驗科、放射科傳染病登記管理制度
1、檢驗科登記及反饋:登記項目包括送檢科室或醫生、送檢日期、姓名、性別、送檢樣品、化驗項目、化驗結果、檢驗人員和報告日期,異常結果必須反饋送檢醫生處,并有記錄。
2、放射科登記及反饋:登記項目包括開單科室、檢查日期、病人姓名、性別、檢查結果、初步診斷和報告日期,異常結果必須反饋送檢醫生處并有記錄。
七、傳染病報告培訓制度
1、培訓對象為所有醫務人員、總值班人員。
2、培訓計劃:每年對所有醫務人員至少培訓一次,新來人員在崗前培訓時必須進行《傳染病防治法》及傳染病報告相關內容培訓。
3、培訓時間:每年上半年、下半年各培訓一次,新進人員8月培訓。
4、培訓內容:根據需要選擇性的培訓《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醫療機構預檢分診管理辦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食物中毒事故處理辦法》、《傳染病信息報告與管理(修訂版)》、部分《傳染病診斷標準》等。
5、考核:根據培訓內容對參訓人員進行考核(答卷),不合格者需補考至合格為止。
八、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工作職責
1、搞好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有分管領導、科室、人員。每月召開疫情例會一次,研究疫情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各種疫情管理制度,并認真實施。
3、加強培訓工作,提高醫務人員的疫情報告意識。
4、健全門診日志、住院登記本、傳染病登記本、檢驗、檢查傳染病登記本等,備足報告卡,以保證疫情報告工作的正常開展。
5、每月對全院進行一次疫情漏報檢查。檢查門診日志、傳染病登記本、住院病人登記本及傳染病登記本、檢驗科的傳染病檢驗登記本、放射科的傳染病檢查登記本。把疫情檢查情況納入醫院全年目標考核體系中,并將每月疫情檢查結果進行公布,按制度進行獎懲。
6、負責對全院傳染病報告卡的收集、核對、網絡直報、登記、卡片保存等工作。
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工作是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立足講政治的高度,報告管理的質量直接關系到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成效。各鄉鎮衛生院、縣直醫療衛生單位特別是負責人要充分認識傳染病疫情信息報告工作的重要性、復雜性和持續性。嚴格按照衛生部《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要求和疾控中心的指導意見,加強傳染病信息報告科室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報告管理制度,細化工作措施,明確責任,追究到人,切實提高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質量。
二、規范程序。及時報告
全縣各醫療衛生單位要進行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相關知識培訓。提高報告質量。傳染病病例的發現、登記、填卡、報告要實行首診醫生負責制,增強臨床醫生的報告意識、能力和水平。首診醫生發現法定傳染病病例后,要進行登記、規范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并及時報告給院內傳染病疫情信息管理人員。傳染病疫情信息管理人員要及時收集傳染病信息,并及時、準確報告。要杜絕因臨床醫生和疫情信息管理人員之間信息溝通不暢、協調配合不力等原因造成傳染病病例緩報、漏報、亂報、瞞報等現象的發生。
三、嚴密監控。堅持自查
各醫療衛生單位疫情信息報告管理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嚴密監控轄區內傳染病病例、聚集性病例。如手足口病以及暴發的不明原因疾病等,重大傳染病疫情。準確掌握轄區內的傳染病信息。院內要堅持傳染病報告每月自查、整改及疫情分析機制,要注重傳染病防制業務知識的全員和村醫的培訓工作,做好節假日期間傳染病病例的搜索、報告和管理,嚴禁因報告、搜索不及時,導致緩報、漏報、瞞報等現象的發生。
【關鍵詞】 法定傳染病;漏報調查
(聲明:本站文章僅給需要的醫務工作者提供交流學習參考。翰林醫學免費 提供。部分資源由工作人員網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發現有哪部分資料侵害了您 的版權,請速與我們后臺工作人員聯系,我們將即時刪除。客服qq:88970242.后臺 工作qq:928333977)
關于醫療機構法定傳染病漏報調查已有許多文獻報道,為了進一步提高和規范縣、鄉醫療機構疫情報告管理水平,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的有關要求,凌云縣每年都組織開展縣、鄉醫療機構法定傳染病漏報調查,現將2007~2008年凌云縣縣、鄉醫療機構法定傳染病漏報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材料與方法
1.調查對象
凌云縣共調查十個醫療衛生機構。縣直醫療衛生機構2個,鄉(鎮)衛生院8個。
2.調查內容
縣、鄉各醫療機構法定傳染病報告管理情況和疫情資料管理、疫情的報告登記制度及執行情況。
3.調查方法
按照《全國法定傳染病漏報調查方案》的要求,對縣、鄉各醫療單位2007~2008年1~9月份登記的全部門診日志(內、兒、急診、呼吸、皮膚性病等科)、全部出入院登記(內、兒、傳染科)和化驗室登記薄進行全面檢查,將被查出的傳染病病例(包括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和化驗室傳染病確診陽性結果的病例(病種包括病毒性肝炎、甲肝、乙肝、痢疾、淋病、梅毒)與該院傳染病登記本核對,同時登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查對,凡沒有排除的或網上沒有報告的病例均屬于漏報病例。
4.統計學處理
數據統計分析采用卡方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1.疫情報告管理情況
各醫療機構均設有疫情管理領導班子和保健科,有專人負責疫情登記、報告、統計和自查等工作,制訂有較完善的疫情管理制度及保健科工作規范等。
2.漏報情況
2007~2008年共查出傳染病447例,漏報180例,漏報率為40.27%,其中2007年和2008年的漏報率分別為43.55%和36.18%,年度漏報情況比較無顯著性差異(χ2=2.49,p>0.05),漏報率相當。見表1。表1 2007~2008年凌云縣醫療機構法定傳染病漏報情況(略)
3.各種傳染病漏報情況
本次調查中沒有發現甲類傳染病,查出乙類傳染病9種,漏報率為29.41%,丙類傳染病4種,漏報率為49.38%。各類傳染病中,漏報率居前5位的分別是:第1位是梅毒(100.00%),第2位為感染性腹瀉(63.24%),第3位為出血性結膜炎(51.46%),第4位為風疹(43.75%),第5位為病毒性肝炎(40.00%)。見表2。表2 2007~2008年凌云縣醫療機構法定傳染病漏報情況(略)
4.不同級別醫療機構漏報情況
統計結果顯示縣級醫療機構漏報率為49.22%,鄉級漏報率為36.68%,兩者比較有顯著性差異(χ2=5.97,p<0.05),縣級漏報率較鄉級高;報告及時率縣級為100%,鄉級為70.29%,兩者比較有非常顯著性差異(χ2=23.23,p<0.01),縣級報告較鄉級及時。見表3。表3 2007~2008年凌云縣醫療機構法定傳染病漏報情況(略)
討 論
調查結果表明,凌云縣醫療機構法定傳染病兩年共查出447例,漏報率為40.27%,高于廣西醫療機構法定傳染病漏報率的13.20%[1],也高于2005年全國250家醫療機構平均漏報率的23.14%[2]。從漏報的病種看,主要是乙類傳染病梅毒、病毒性肝炎及丙類傳染病的感染性腹瀉、出血性結膜炎和流行性腮腺炎,與劉麗華等報告[3]柳州市法定傳染病漏報的病種相一致。漏報比較嚴重的是梅毒、病毒性肝炎,前者為檢驗室檢驗發現,檢驗室檢驗員根本不知道需要報告疫情,而檢驗室檢驗員與臨床醫生又溝通不夠而造成漏報。后者是鄉(鎮)衛生院臨床醫生法制觀念淡薄所致。感染性腹瀉、出血性結膜炎、風疹、流行性腮腺炎、細菌性痢疾、肺結核、乙型肝炎、甲型肝炎等,漏報的主要有3個方面原因:①感染性腹瀉、出血性結膜炎、風疹、流行性腮腺炎是按照丙類管理的傳染病,臨床比較常見,醫生意識淡薄,認為不足為奇而不報。②病毒性肝炎、肺結核為慢性傳染病,存在同一病人反復就診的現象,加上門診病人較多,病人流動量大,易被臨床醫生所忽視。③乙型肝炎、甲型肝炎、細菌性痢疾主要是檢驗室與門診醫生相互之間沒有銜接好,門診醫生給患者開具檢驗單后,患者從檢驗室直接將檢驗陽性結果帶走,而檢驗室也未將陽性結果及時反饋給門診醫生造成漏報。
從縣、鄉醫療機構漏報情況看, 鄉(鎮)衛生院傳染病漏報情況反而少于個別縣直醫療衛生單位,主要是這些單位的領導比較重視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工作,有健全的傳染病管理制度,并落實到位,有熟悉業務的專業人員負責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漏報率較高的縣直醫療衛生單位由于傳染病管理報告制度不夠完善,落實不到位,臨床醫生對傳染病報告管理不重視,領導督促檢查不到位,加上傳染病管理人員身兼數職,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抓傳染病報告和開展傳染病相關知識的學習。為此,今后必須加強醫務人員傳染病防治相關知識的學習和傳染病防治法的普及,提高其對法定傳染病的報告意識。
通過傳染病漏報的調查分析,我們認為,為搞好縣一級法定傳染病的疫情報告工作,各醫療衛生單位應建立健全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和檢驗室登記的管理制度,統一制訂各種表格,并認真做好各項登記工作,同時應建立檢驗室與門診溝通制度,使檢驗室傳染病陽性結果能及時反饋到門診臨床醫生。衛生行政部門應定期組織衛生監督機構和疾控機構聯合起來對本轄區醫療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工作的監督檢查,加大執法力度,對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行為(遲報、漏報、不報)進行處罰和責任追究,確保《傳染病防治法》的貫徹執行。
【參考文獻】
[1]黃麗華,林桂新,卓家同,等.廣西醫療機構法定傳染病管理及報告質量情況調查分析[j].疾病控制雜志,2008,12(2):177-179.
[2]施小明,馬家奇,王麗萍,等.2005年全國醫療機構法定傳染病漏報情況調查分析[j].疾病監測,2006,21(9):493-494.
(XXX年XXX月份)
據我院《傳染病報告管理自查制度》及《傳染病報告管理檢查獎懲制度》的規定,本院傳染病漏報自查小組于 XXX年XXX月XXX日開展對全院XXX年XXX月份傳染病漏報自查,自查結果通報如下:
一、被檢查科室:病房、婦產科、門診、放射科、檢驗科共3個臨床科室,2個輔助科室。
二、檢查小組成員:XXX(院長)、XXX(副院長)、XXX(副院長、XXX門診及病房負責人)、防保組人員)
三、檢查內容: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本、各科傳染病登記本、輔助科室陽性結反饋登記本、傳染報告卡,各種表格填寫質量。
四、檢查結果:檢查病例數 570例,查出傳染染病3例,報告傳染病 3例,無傳染病漏報、遲報現象,及時報告傳染病 3例,及時率100%,傳染報告準確數3例,傳染病報告準率 100%,傳染病報告卡完整數3例,傳染病報告卡完整率100%。
五、存在問題:申銀仙醫生主管的6個病人在出入院登記本上都沒寫出院日期、出院診斷、住院天數;梁致宗主管的病人有3個;廖榮獲醫生有一個;門診廖榮獲醫生沒寫門診日志;病人龍麗、黃美鳳、梁日明這三位病人沒寫明主管醫生是誰。
六、整改措施:建議各科室醫務人員加大力度認真、細心學習,科室加強自查規范門診日志的填寫,病房醫生要督促護士把出入院登記本填寫完整,希望8月份存在的問題9月份不再出現。
1 調查內容和方法
1.1 調查時間:查閱2010年1月1日-10月30日的傳染病報告的性病病例。
1.2 調查對象:按照《性病疫情漏報調查實施方案》的要求,抽取鄂爾多斯中心醫院、鄂爾多斯第二人民醫院、東勝區人民醫院、鄂爾多斯市婦幼保健院、鄂爾多斯市廣廈醫院為調查對象。
1.3 調查方法
1.3.1 按照醫療機構性病疫情漏報調查記錄表,對被調查單位的皮膚性病科、泌尿科、化驗室、婦產科、門診日志、傳染病登記本進行一一檢查,將查出的性病病例與該院防保科和東勝區疾控中心疫情網絡報告進行核對,凡無報告者視為漏報病例。
1.3.2 凡無門診日志的醫療單位,采用核對相關科室的化驗記錄進行登記。
2 調查結果
2.1 性病疫情管理調查
被調查的5家醫療單位均有傳染病、性病管理制度、疫情報告懲罰制度;各科室有傳染病疫情登記本、門診日志、傳染病報告卡、實驗室登記本。
2.2 性病漏報調查
共調查5家醫療單位,除鄂爾多斯市婦幼保健院無性病病例外,其它4家醫療單位共查出性病病人202例,其中梅毒158例、淋病34例、尖銳濕疣4例、HIV感染者6例。以上性病病例經與東勝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網絡報告核對無漏報病例。從調查結果看梅毒占調查病例的78.22%,淋病占調查病例的16.83%、尖銳濕疣占調查病例的1.98%、HIV感染者占調查病例的2.97%。
3 分析
全市各類法定傳染病經過幾年的努力,傳染病漏報率逐步下降,經5家醫療單位2010年1至10月份性病報告調查無漏報病例。各醫療單位有門診日志,有疫情登記本,有傳染病報告卡,有各類傳染病疫情管理制度。
所調查性病病例均在規定的時限內報告,報告及時性率為100%。在202例性病病例調查中197例較準確(不準確的病例主要是梅毒),準確率為97.52 %。卡片的填寫、登記較完整,個別病例住址填寫不祥,在202病例調查中有196張卡填寫完整,完整率為97.03%。
1 材料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共調查了蘇州市轄區內各級醫療機構40家,其中2007年調查了21家,2008年調查了19家。
1.2調查內容
調查內容為各醫療機構傳染病漏報情況與報告及時性、醫生填寫傳染病報告卡的完整性與準確性、醫生填寫傳染病報告卡與網上錄入報告卡內容的一致性。
1.3調查方法
查看醫院的門診日志、化驗室陽性記錄、病案室記錄,把抽查到的法定傳染病病例與網絡直報系統進行核對。網絡未報的,視為漏報;晚于規定時間報告的,視為遲報。從醫療機構本年度不同月份的紙質報告卡中隨機抽取部分紙質報告卡與對應的網絡報告卡進行核對,紙質報告卡必填項目未填的,視為不完整;有明顯邏輯錯誤的,視為不準確;網絡報告原始卡與紙質報告卡不吻合的,視為不一致。
2 結果
2.1漏報情況
2007--2008年共查出傳染病613例,漏報8例,漏報率為1.31%,其中2007年和2008年的漏報率分別為1.39%(5/359)和1.18%(3/254)。
2.2各種傳染病漏報情況
本次調查沒有發現甲類傳染病。查出乙類傳染病13種,漏報率為0.81%;丙類傳染病4種,漏報率為3.30%。發生漏報的傳染病按漏報率高低分別為:風疹、其他感染性腹瀉病、流行性腮腺炎、細菌性痢疾和麻疹(表1)。
2.3不同級別醫療機構漏報情況
縣區級醫療機構的漏報率最高,為1.48%(5/338),鄉級次之,為1.34%(2/149),市級最低,為0.79%(1/126)。
2.4傳染病卡報告質量
應報的613例傳染病中按時報告的有603例,報告及時率為98.37%;抽查傳染病紙質報告卡568張,填寫完整的卡片520張,填寫完整率為91.55%;填寫準確的卡片528張,填寫準確率為92.96%;網絡錄入報告卡與紙質報告卡填寫內容一致的卡片464張,填卡內容一致率為81.69%(表2)。
3 討論
本次調查表明,蘇州市2007--2008年醫療機構法定傳染病漏報率為1.31%,傳染病報告率、報告及時率、卡片填寫完整率、準確率、填卡內容一致率均明顯高于2005年全國平均水平。
從漏報病種看,漏報比較嚴重的是丙類傳染病,這與臨床醫生對丙類傳染病不重視,報告意識淡薄有關。部分臨床醫生對丙類傳染病病種不熟悉,說明醫療機構疫情報告相關培訓還有待加強。菌痢漏報的原因主要是化驗室和門診醫生相互之間沒有銜接好,門診醫生開具化驗單后,患者從化驗室直接將化驗陽性報告取走,而化驗室也未將陽性結果及時反饋給門診醫生,造成漏報。
一、存在的問題
(1)醫療單位領導重視不夠,存在重治輕防的觀念,使傳染病管理工作滯后于臨床工作。由于經濟利益的驅動,少數醫療單位存在重治輕防的觀念,對防保的關心和投人不夠,對防保工作的管理只抓表面,不注重實效,防保人員多由業務素質較差、工作責任心不強的人員擔任.工作不能得到很好地落實,對上級業務部門的部署不能領會或敷衍了事,表面上看做得還可以,實際上則錯誤百出,矛盾重重。檢查中反饋的問題僅僅一時記住,過后則拋到腦后,失去了檢查的作用。就整個鄉鎮的衛生工作來講,衛生院的工作做得較好,村衛生室的工作抓得不實。
(2)疫情管理松懈。傳染病的漏登、漏報現場較為突出。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部分鄉鎮防保站的傳染病登記,報告僅僅來源于本院的業務科室,科室有登記。防保站就有記錄,科室沒有登記(如漏登的或未來就診的),防保站就沒有登記,因此也就投有報告。這樣一來,傳染病的發現率就很低,報告率很低,漏報率就很高。二是外地來就診的傳染病人,個別單位既不登記、不轉卡,也不隔離,更談不上疫點處理。三是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一些人得了輕型的傳染病,一般不去就診,因此,就不能發現。四是作為監測管理的丙類傳染病,除監測點外,很多地方則基本上放棄管理,任其發展,往往在發生得較多,存在暴發的傾向時,有些鄉鎮才意識到應急處理,避免疫情播散。
(3)傳染病管理醫生業務素質較差,對傳染病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處理措施知之甚少,因此,對傳染病工作就無從下手。很多基層單位的醫生對各種傳染病的基本知識不太了解,對最基本的診斷標準、報病標準掌握不清,個別人甚至對法定傳染病的種類、數量、如何管理、當地的主要疫情概況都搞不清楚,因此,就不能對其作出診斷,也不知道如何調查處理。因此,就無法了解疫情,無法處理疫情,無法預防疫情的發生,無法防患于未然。
(4)傳染性管理資料不夠完善,防保站與院內各科室的工作不夠協調,耐疫點(疫區)的調查處理不夠嚴密。通過調查我們發現部分防保站的傳染病資料不夠完善,存在登記、統計、上報三個數字不一致的現象。如防保站掌握的傳染病數字與縣防疫站掌握的數字不一致,轄區醫療機構登記的傳染病數字總和不等于防保站的數字;傳染病登記簿填寫項目不全,有錯誤、涂改現象;各種漏報調查材料不齊全,各種傳染病管理的文書書寫不規范,不能按時按要求進行整理歸檔。
(5)腸道門診形同虛設,沒有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功能。腸道門診是發現腸道傳染病的重要窗口,對加強腸道傳染病的管理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實際上我們有些門診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門診內部設施不全,消殺藥品使用不規范,腹瀉病人的吐瀉物未進行處理,腹瀉病人的登記、采樣不合乎要求,腸道門診醫生對有關規定掌握不清,腹胃病人有分流現象。因此,很難完成上級業務部門的登記、檢索任務。
(6)村衛生室醫生業務水平較低,無相應的醫療檢驗設備,對有些傳染病無診斷能力,只憑臨床癥狀和已往的經驗下結論,往往出現誤診、漏診現象。這在整個漏報的傳染病中占有很大比倒,這種漏報的形式也非常普遍。
二、加強傳染病質量管理的對策
(1)針對傳染病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必須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內容涉及傳染病的登記、報告、診斷、資料管理及人員職責等方面,明確任務,分工負責,充分發揮三級醫療保健網絡的作用,按照制度,定期進行檢查,落實有關措施。同時,對轄區內的所有醫務人員定期進行《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辦法的培枷,組織學習傳染病的有關防治知識,以各種形式向廣大群眾宣傳通俗易懂的、簡便易學的傳染病防治知識,使之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井自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2)資料管理,定期分類分析歸檔,使資料系統化,完整化。傳染病管理的重點是現場,但資料很重要。它能反應工作水平,反應傳染病的發病規律。根據資料分析,能提前做好疾病的預防工作。因此,要特別注意資料的完整性和系 統性,把握它們之間的關系,定期進行分析總結。如疫情的旬報、月報、年報和疫情登記之間數字應該是相符的,縣、鄉數字應該是一致的,門診部門和防保站之間應該是一致的,彼此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一方出現問題,則另一方也會出現問題。由縣站統一制定了衛生防疫資料立卷歸檔目錄,要求各鄉鎮按標準進行歸檔,以備以后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