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9 09:22: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金融類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文獻綜述
根據對CNKI數據庫中期刊論文以及學位論文的搜索,國內公允價值計量與高管薪酬相關性研究始見于2008年趙婧的《公允價值計量與高管薪酬的關系研究》。截至2014年,該領域的研究論文共44篇。研究方法以實證研究為主,主要圍繞公允價值變動收益與損失對高管薪酬的影響展開。趙婧(2008)認為高管薪酬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但這一正相關關系并不顯著,我國上市公司中股權激勵存在,但效用不大,容易造成管理層短視行為,影響公司長遠發展。高管薪酬在業績上升時的邊際增量大于業績下降時的邊際減少量,即為薪酬粘性。郭凱(2009)認為公允價值收益會增加利潤而掩飾主營業務的不足,有利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增加,使得個別持有公允價值收益比例較大的公司出現高管薪酬與實際業績相背離的情況;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會拖累企業業績,但未因此影響到高管薪酬的增長。劉浩、楊爾稼等(2010)發現公允價值計量在增量意義上提高了會計業績與高管薪酬契約的相關性,正的公允價值變動會帶來更多的薪酬,而負的公允價值變動將不會帶來薪酬的顯著下降。徐經長、曾雪云(2010),韓金紅(2011)經實證檢驗分析也得出了類似結論,公允價值收益對高管薪酬影響顯著為正,而損失對高管薪酬沒有顯著影響。周輝與楊靜(2012)也發現公允價值變動收益與高管薪酬正相關,而公允價值變動損失與高管薪酬不相關。周林潔(2014)研究結果表明,公允價值變動與高管薪酬之間具有明顯的薪酬粘性,公允價值變動收益與高管薪酬正相關,公允價值變動為負時與高管薪酬沒有顯著相關性,上市公司高管可能通過操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來提高自身的收益。除此之外,其余研究也普遍認為公允價值變動收益與高管薪酬正相關,而公允價值變動損失與高管薪酬沒有顯著相關性,高管薪酬粘性仍然存在。鄭開焰、劉建偉(2013)以我國上市銀行為樣本進行研究發現,高管薪酬與銀行利潤表中的業績沒有顯著相關關系,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對薪酬———業績敏感度不存在增量效應,銀行業沒有像非金融行業那樣表現出公允價值損益對薪酬契約的不對稱性,也沒有顯示出以往研究中發現的薪酬粘性。除開展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及損失對高管薪酬的影響研究外,學術界還開展了基于企業產權性質、高管不同職位等方面的研究?;诋a權性質的研究,發現不同產權性質企業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對高管薪酬存在差異影響;而基于不同職位的高管薪酬研究則從管理層內部不同職位出發來探討公允價值的薪酬契約有用性,發現不同職位的管理人員,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對其薪酬的影響也是不同的。除鄭開焰、劉建偉(2013)專門選擇上市銀行為研究對象外,已有公允價值計量與高管薪酬相關性研究的樣本選擇基本都剔除了金融行業。金融行業(包括銀行、保險、券商與信托)與其他行業在涉及使用公允價值計量的具體業務內容、相關公司治理機制以及國家對高管薪酬約束機制等方面都存在明顯差異,因此,公允價值計量對金融行業高管薪酬的影響不同于其他行業。剔除金融行業這一特殊值,能體現其他行業的平均情況以及大體趨勢,為衡量與評價其他行業高管薪酬整體情況提供了相對客觀的依據與標準。但是,由于金融行業的重要地位和金融行業業務的特殊性,導致公允價值計量對其業績影響更為重大,若不將其作為研究對象,也不能全面反映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對高管薪酬的影響。為解決這一問題,本文針對金融類上市公司深入開展兩者關系的實證研究,以彌補現有研究的不足。
二、研究假設與模型設計
(一)研究假設
現代公司治理機制中,為了有效對企業管理人員進行激勵,高管薪酬一般與企業經營業績掛鉤。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是企業經營業績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研究企業經營業績對高管薪酬的影響時勢必要涉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與構成企業經營利潤的其他盈余項目相比,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更容易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風險較大。當企業經營業績上升時,更容易將其歸功于管理層的努力,因而人們會認為提高管理層薪酬是合理的。由于高管薪酬除了與相關激勵相結合外,還應該受到一定的約束,并且出于保證穩健性、規避風險的需要,對管理層行為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同時根據相關政策指引,薪酬也應隨經營業績的下降而下降,才能體現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因此,提出以下兩個假設:假設1:公允價值變動收益與高管薪酬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假設2:公允價值變動損失與高管薪酬存在顯著負相關關系。
(二)模型設計
現有研究認為,高管薪酬的影響因素包括企業規模、股權結構以及行業差異等。因此,為檢驗金融類上市公司中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與高管薪酬之間的相關性關系,本文借鑒已有研究采用的研究變量(如表1)以及研究模型,用如下模型進行檢驗:
三、描述統計與回歸分析
我國財政部于2006年頒布、2007年正式施行的《企業會計準則》中對于公允價值計量屬性適度引入,而2008年金融危機中金融類企業高管薪酬沒有隨著公司經營業績的下降而下降,反而升高,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時由于數據庫中2009年金融類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數據不全,故本文選取2010—2013年共4年間持有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A股金融類上市公司(包括上市銀行、上市保險、上市券商與信托)作為研究樣本,數據均取自CSMAR(國泰安經濟金融研究數據庫),剔除下列異常值:高管薪酬數據缺失的公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缺失或為零的公司、停牌的公司,共得到145個樣本數據組成全樣本。同時將其中63個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正、82個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負的樣本分別組成兩個子樣本進行研究分析。表2是對樣本數據進行描述統計的結果。對全樣本進行分析得出如下結論:高管薪酬LN(COM)的均值為15.5997、標準差為0.743,表明金融類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差距并不大。其他盈余均值為0.1809,最大值為0.85,最小值為-0.02。公允價值變動損益CFV的平均值為-0.0019,最大值為0.05,最小值為-0.05,與同樣影響利潤總額的其他盈余相比,則金額相對較小,說明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在利潤中所占的比重小于其他盈余,對利潤的貢獻也較小。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Frist的最小值為22.44,最大值為97.51,均值為65.8357,標準差為18.7761,說明金融類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差異較大,股權集中度差異明顯。公司規模SIZE最大值、最小值分別為30.57和20.35,標準差29.0599,說明金融類上市公司公司規模之間也有較大的差異。資產負債率LEV平均值為0.7073,標準差為0.25682,說明金融類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普遍較高,但差異不大。獨立董事所占比重Dir均值為0.35,說明公司獨立董事的數量平均約占到三分之一。董事會規模Board最大值、最小值分別為22和5,但標準差為3.67,說明在董事會規模上,金融類公司之間差異較大。表3顯示的是各變量間的相關關系。從表3看,對全樣本分析,不區分CFV正負以及不考慮其他相關控制變量時,公允價值變動損益(CFV)與高管薪酬為負相關關系。其他盈余REA與高管薪酬正相關關系不顯著,說明金融類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受利潤影響的程度較低。資產負債率LEV與高管薪酬LN(COM)呈顯著正相關關系,資產負債率保持在安全的范圍內,企業有足夠的償債能力時,資產負債率越高,高管薪酬就越高。獨立董事所占的比例Dir、董事會規模Board均與LN(COM)呈顯著正相關,表明企業董事會規模越大,獨立董事比例越高,獨立性越強的金融類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越高。CFV與REA之間呈負相關但并不顯著,并且CFV與其他控制變量之間的關系也不顯著。REA與公司規模SIZE、資產負債率LEV、董事會規模Board顯著正相關。此外,其他控制變量之間的關系并不存在較高的相關性。表4是對樣本進行回歸分析的結果,結論如下:(1)就全樣本分析來看,公允價值變動損益CFV的估計系數為負且在統計上顯著,說明在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負時,其對高管薪酬LN(COM)的影響較為顯著。D的估計系數顯著為正,說明公允價值損益CFV為正或為負對高管薪酬有顯著影響。(2)對CFV<0與CFV>0這兩個子樣本進行分析,可以看出:當CFV<0時,公允價值變動損失的回歸系數為-21.485且在統計上顯著,說明公允價值變動損失與高管薪酬是顯著負相關的,當公允價值變動損失越大,相應的高管薪酬就越低;而當CFV>0時,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的估計系數為0.092,但在統計上不顯著。縱觀全樣本與兩個子樣本,其他盈余對高管薪酬的影響在統計上都是不顯著的。從這一角度而言,與已往剔除掉金融行業之后得出的研究結果不同,金融類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不存在薪酬粘性。(3)從全樣本的回歸結果來看,控制變量對高管薪酬也有一定的影響。資產負債率與高管薪酬成顯著正相關,同時,在CFV<0的情況下,LEV與高管薪酬呈顯著正相關,即在安全范圍內,在保證企業償債能力的情況下,企業擁有越高的資產負債率,高管薪酬越高。作為公司治理變量的前十大股東的持股比例First的估計相關系數為-0.003,且在統計上具有顯著性,說明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越高,則對高管薪酬約束效果越明顯,高管薪酬越低。用董事會規模Board作為公司治理變量,其估計回歸系數為0.063,在統計上具有顯著性,說明董事會規模越大,公司治理機制越完善,則高管薪酬越高。通過表4的回歸結果,證明假設1并不成立,而假設2是成立的。說明公允價值變動損失與高管薪酬呈顯著負相關關系,公允價值變動損失越高,高管薪酬越低,而公允價值收益越高則并不意味著高管薪酬越高。金融類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并不是完全依據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以及其他盈余制定,但高管薪酬隨著公允價值變動損失的發生而減少。表明現有金融類上市公司薪酬制定機制中,公司業績對高管薪酬有一定的約束作用。金融類上市公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主要來自于對交易性金融資產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金融資產的交易,出于合理薪酬制定機制的考慮,交易性金融資產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一般來源于其市場價格的變化,而并非真實產生的損益,因此,依據該項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上升而增加高管薪酬顯然是不合適的。同時,金融類上市公司受政府控制程度越高,其薪酬受會計指標的影響就越小,因此,高管薪酬不會出現隨著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的增加而增加。但由于薪酬約束機制,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表明管理層經營業績的下滑會使高管薪酬數額減少。
四、研究結論與建議
[關鍵詞] 新升本金融類院校;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方法;人才培養
[基金項目] 黑龍江省職業教育學會“十二五”規劃課題,課題編號:GG0666。
【中圖分類號】 O1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3)09-057-2
高等數學作為高等院校非數學專業學生的一門重要基礎課,它對后續相關專業課程的學習以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數學素養的培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國的一部分專科院校升為普通本科院校。這些新升本院校尤其是新升本金融類院校學生的數學基礎大部分較薄弱、水平差異也較大,再加上傳統的授課方式與授課手段,導致目前新升本金融類院校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效果不容樂觀。結合新升本院校學生特點,找到適合的教學方法,提高高等數學教學質量是目前新升本院校的數學教育工作者十分關注的問題。
一、 新升本金融類院校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現狀
(一)學生的數學基礎相對較差,個體差異明顯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逐年擴招,應屆高中畢業生的升學率逐年遞增。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績好、綜合素質高的學生大多進入了“985”院校、 “211”院?;蚓C合實力較強、辦學條件好的普通本科院校,而新升本金融類院校所招收學生的平均綜合素質明顯比擴招前普通本科院校的學生要差些,特別是數學、英語這兩門課程的基礎普遍薄弱。但就這些學生的數學基礎而言,一方面落后重本院校學生較多,另一方面個體之間差異也比重本院校學生明顯,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在新升本金融類本科院校生源中,個別優秀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并不一本院校的學生的弱,有一部分學生偏科現象較為嚴重,還有一部分學生是靠死記硬背或臨場超水平發揮考上的,這些都是導致新升本金融類院校學生數學基礎個體差異較大的主要因素.新升本金融類院校學生的數學基礎普遍較差,個體差異還比較明顯,這些都給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帶來了較大的困難。
(二)部分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
新升本金融類本科院校學生學習目的不夠明確,學習動力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一小部分學生是由于高考失利而帶著抵觸情緒升入高校的,或者是對學校名氣不滿意,或者所學專業不理想,所以積極性不高;2.一小部分學生在遠離家長有了自由后將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學習以外的事情上,覺得大學四年能混個畢業證就可;3.部分學生還習慣高中教師的授課方式、授課節奏,希望同一問題能反復演練,對高校課堂教學的節奏、方式很不適應,覺得高等數學太難學了,從而失去了信心和繼續學習的動力;4.部分文科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較差,在對這門課程久學不懂、不通的情況下失去了繼續學習的勇氣。
(三)教學模式傳統化,教與學的矛盾突出
新升本院校辦學主要目標是培養具有一定理論素養的應用型人才,同時也要兼顧能夠進行深入理論研究和高新技術開發的研究型人才的培養,而這兩類人才對數學技術開發的研究型人才的培養,而這兩類人才對數學知識的需求是明顯不同的.新升本金融類院校高等數學的教學的授課內容和教學要求都是統一的,這就造成基礎較差的學生覺得授課內容多、程度較深而“消化不了”,容易失去學習信心和動力;而基礎較好的學生卻覺得內容簡單、課堂內容不夠飽滿而“吃不飽”,容易出現抱怨的情緒。同時,高等數學教材大多重視定理、結論的推導證明、輕實踐應用,使得教與學的矛盾更加突出。高等數學課程在的授課內容多,課時有限的情況下,教師的課堂教學基本是教師的“一言堂”,基本是為了完成授課任務而按照自己的節奏來授課,很難顧及學生的學習情況,長期積累下來導致高等數學課程課堂效果很不理想。
(四)學生自學能力較差
由于大部分學生從小就上各種類型的輔導班,已經習慣了有問題等著教師講解這種學習方式,懶于思考,久而久之學生的自學能力普遍較差。進入大學后,缺乏了輔導班的學習環境,又缺乏自學能力,逐漸對學習失去了熱情。
(五)現有本科教材內容多、難度大
目前,本科高校使用的教材一般從“十一五”規劃教材、21 世紀精品教材、國家級獲獎教材和教育部推薦的教材中選取??梢赃x擇的教材很多,但多數教材都接近本科數學專業的教材,教材內容過大,抽象性、理論性比較強。教材特點是重視定理的推導證明,輕實踐應用。這些教材適合“研究型院?!钡膶W生,而對新升本的“教學型院?!睂W生來說,內容多、難度大,與后繼專業課程脫節嚴重,容易造成學生“學不會,用不了”的尷尬局面。
二、提高新升本金融類院校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
傳統的實踐教學內容雖然形式多樣,但每個實踐環節的內容單調,相互無連貫性,且實際應用方面的內容嚴重缺乏。比如目前在我國金融工程專業教材大部分都出自工科類院校,內容過分偏重于純數學推理,過于抽象,只注重原則和戰略,對戰術和方法不夠重視,缺乏可操作性。綜上可以看出,現有的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金融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已適應不了社會對金融類人才的需求。因此,我們必須改革和創新當前的教育方法與手段,結合金融工程專業的特點,加強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不斷建設和更新實踐教學體系。
2實驗教學體系構建的基本思路
構建金融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基礎是夯實學生的基本實踐能力,加強對學生的基本動手操作能力的訓練;其次,在打好基本實踐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特別是針對自身專業特點所設置的實踐課程,這些知識與技能應當突出應用型的培養特色;最后,為符合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實踐教學體系應強調交叉學科的思維培養,加強多學科,跨專業的綜合性實踐課程的訓練。
2.1基本實踐能力
金融工程專業學生應能夠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受到比較嚴格的科學思維訓練。掌握現代金融分析方法。掌握金融工程的基本理論與分析方法,熟悉其在經濟學和金融學中的應用;了解相關的金融方針政策、了解金融工程理論與方法的發展動態及其前景。通過金融工程基本技能模塊的訓練,整合學科知識,綜合運用各種實驗方法,培養綜合實驗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主要培養金融工程專業所需的基本操作能力和金融行業崗位入門的實踐能力。要求熟練掌握金融工程的基本理論框架,熟悉公司財務、資本市場和金融機構學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具有相應的基本運作技能。在專業核心理論課程學習后,針對基本技能訓練可以集中分階段安排;主要為學生籌建模擬銀行、模擬證券交易中心等實驗操作平臺,通過基本技能模塊可以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操作技術。
2.2專業實踐能力
金融工程專業學生應具有較好的金融分析能力,能夠基本掌握適當的數學建模技巧;具有較好的統計計算能力;有一定的計算機編程能力,和適當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以及廣泛的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具有綜合運用數學、經濟學、統計學、計算機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金融問題的能力。由學生自主設計或結合科研立項自主實驗,鍛煉學生綜合分析與創新能力。要求本專業學生在實習中聯系實際開展專業調查研究,可以根據實習周期,將一些業務單一,容易上手的崗位提供給學生,并從中發現值得研究的問題作為學年論文、畢業論文的選題。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到為各大金融機構提供咨詢服務項目的研發過程中。采取團隊合作的方式,由專業教師指導,將學生分成若干研發小組,學生們之間相互協作,共同完成項目,從中掌握實踐技能,學會解決實際問題,并使專業技術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提升。通過專業實踐能力的訓練,熟悉專業就業需要具備的金融素質,增強學生對社會專業崗位的認知。培養學生應掌握實驗的基本操作方法及技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特別是針對自身專業特點所設置的實踐課程,指導學生正確使用相關專業的實驗軟件,掌握基本數據處理方法。鼓勵學生參加相關專業的技能鑒定、資格認證考試。在教學計劃中適當開設與專業證書相對應的部分課程,大力鼓勵和指導學生通過學習獲得期貨從業人員資格證書、金融英語初級證書和證券從業人員資格證書等相關證書。另外,還可以結合專業特點適當多開一些與金融有關的公共課和專家講座,拓寬學生知識面,以創造培養基本工程素質的氛圍。
2.3實踐發展能力
金融工程專業學生除了應當應具備良好的政治素養之外,還應具有良好的數學素養,具備基本的經濟分析能力,具備基本的金融模型分析能力;能從事經濟學、金融學及相關領域的銀行、證券、保險等工作;同時,由于當前社會的需要,金融工程專業培養的人才還應具備適當的會計、法律、管理等相關的專業知識;在個人能力方面要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同時也要具有科技開發及團隊協作精神。為符合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實踐教學體系應強調交叉學科的思維培養,加強多學科跨專業的綜合性實踐課程的訓練。為此,學校要整合金融類、經濟管理類、統計類、數學類及計算機應用技術類相關資源,大力開展具有綜合性的實踐教學。同時,在這個信息更新速度迅猛的時代,金融類機構在不斷創新自身的產品,這就要求我們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及時更新與創新實踐教學手段,培養出具有創新素質的人才。
3總結
內容摘要:漢語詞語引進的現象古已有之,外來詞作為漢語詞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并發揮著重要的交際功用。其中,經濟領域中的外來詞占有相當重要的比重,這些詞語不僅豐富了漢語的表達方式,也為社會經濟信息的傳達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手段。本文分析了外來詞的構成方式,以及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背景下新外來詞的一些特點,并對經濟領域外來詞未來的發展進行了預測。
關鍵詞:外來詞 經濟領域 發展
外來詞的產生是語言交流的結果,漢語外來詞古已有之。外來詞完善了漢語的詞匯系統,豐富了我們的表達方式。漢語外來詞來源廣泛,在現代漢語外來詞中,經濟領域內的行業術語占了不小的比重,對這部分外來詞進行研究分析,不僅是漢語詞匯研究的重要內容,對于了解經濟生活的發展變化也具有重要意義。
外來詞的構成
漢語外來詞是指漢語中受其他語言影響而產生的新詞,對外來詞的名稱和詞語范圍的認定,學術界尚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使用外來詞這一名稱,認為漢語外來詞應當包括以下幾種基本類型:
(一)音譯詞
音譯詞指音與義都借自外語的詞,它們的書寫形式和讀音采用漢語的形式,是構成漢語外來詞最主要的一種形式。在我國經濟發展相對不發達的時期,對應概念的缺乏造成了對應詞語詞位上的空缺,為這一領域外來詞的引入提供了直接條件。許多新詞新語剛引入時,往往采用音譯的手法,有些譯法過于直接,許多譯詞不能反映出外來詞的概念或內涵,有的詞語冗長拗口,表義模糊,易產生歧義,存在明顯缺陷,如penicillin―盤尼西林、telephone―德律風、violin―梵婀玲等。另外,由于音譯外來詞具有濃郁的外來文化色彩,所以就具有了一些特殊的功用―體現異域情調,迎合時代潮流,從而在經濟尤其是商業銷售領域大顯身手,成為招徠顧客的重要手段。如今音譯外來詞隨處可見,如“波斯登”、“海爾”、“耐克”、“阿迪達斯”、“因特爾”、“麥當勞”、“肯德基”、“諾基亞”等。
(二)仿譯詞
這類詞是用本族語言的材料逐一翻譯原詞的語素,不但把它的意義,而且把它的內部構造規則也移植進來。隨著時代的進步,思想、文化的相互滲透,尤其是經濟的發展,許多新詞新語能在漢語中找到對等物或基本對應的詞語,如:籃球(basketball)、黑板(blackboard)、軟件(software)、試管嬰兒(test-tube baby)。
(三)音譯兼意譯詞
這類外來詞一半是音譯,一半是意譯,音譯兼意譯詞既傳遞出外語原詞的韻味,又體現了漢語直譯的特點,是一種集音譯、意譯于一身的外來詞,如:冰淇淋(ice-cream)―冰(ice)+cream、因特網(internet)―inter+網(net)。
(四)音譯加注詞
這類外來詞是把整個原詞音譯后,在音譯部分后加上表示義類的漢語語素,構成一個偏正結構的合成詞,如:啤酒―啤(beer)+酒、卡車―卡(car)+車。
(五)借形詞
這類詞是指漢語中借用原詞的書寫形式而構成的詞,包括日語借形詞和字母詞。日語借形詞如“人氣”、“經濟”等;字母詞是直接用外文字母或字母結合漢字組合而成的詞,其中直接使用外文字母的如“UFO”、“EQ”等,字母與漢字組合的如“X光”、“AA制”等。
經濟領域中傳統外來詞的特點
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特定的語言和特定的經濟、文化、社會環境密切相關。而不同時期對語言的運用不同,反過來也體現出社會經濟的發展程度。經濟交流是國際交往的主要內容,經濟領域內的外來詞具有數量多、使用頻繁的特點。
(一)商業類外來詞
《漢語外來詞詞典》收錄了商業類外來詞303個,內容涉及交易、貿易、信用狀、保險、稅捐、度量衡、市場、價格及相關術語。這些商業詞語中,有占總數的86.8%的詞為度量衡名稱,包括長度單位、重量單位及其他計量單位。
(二)金融類外來詞
《漢語外來詞詞典》收錄了金融類外來詞240個,內容包括各國貨幣名稱、貨幣單位名稱、借貸用語、資本、證券等方面。從來源上看,漢語金融類外來詞大多數來自英語,從內容上看,金融類外來詞大多數為各國貨幣名稱和貨幣單位名稱。
(三)經濟學類外來詞
《漢語外來詞詞典》收錄了經濟學類外來詞21個,主要為經濟學名詞術語和少量經濟組織名稱,如果算上產品名稱,經濟領域外來詞所占的比例會更高。
需要補充的是,由于歷史和文化的原因,經濟領域外來詞中的一大部分是來自日語的借形詞。其中商業類的有“市場”、“投機”、“國稅”、“專賣”、“投資”、“業務”、“制裁”、“商業”、“企業”、“公營”、“展覽會”、“千米”、“臺”、“坪”等等;金融類的有“債權”、“金融”、“現金”、“借方”、“公債”、“信托”、“證券”、“高利貸”等;經濟類的有“景氣”、“生產力”、“剩余價值”、“生產關系”、“國庫”、“株式會社”、“消費”、“經濟恐慌”、“勞動組合”、“通貨膨脹”、“通貨收縮”等。這些詞語多為專業術語,使用范圍很廣,而且由于日源詞和漢語詞具有的特殊親緣關系,使我們往往感覺不到它們的“外來”特征。
新經濟時期外來詞的發展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漢語外來詞大量出現,且呈現出鮮明的自身特點。
音譯外來詞大量增加。改革開放以來,音譯詞成為外來詞“漢化”的主流,經濟領域內新出現的外來詞也多采用這種形式,如:家樂福、麥當勞、雪碧、諾基亞、飛利浦、耐克。
字母詞呈遞增趨勢。隨著國際經濟、科技和文化交流的發展,外源字母詞明顯遞增。據統計,字母詞在新引進的外來詞中所占的比重已超過20%,這些字母詞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外文縮略詞,如: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APEC(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字母與數字混合詞,如:mp3(mp:music player)、ISO9000(ISO: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外文原形詞,這里指的是非縮略的原形詞,多在書面語當中使用,口語中多使用音譯形式,如:visa(一種信用卡,口語讀作“維薩”)、DELL(一種電腦品牌,口語讀作“戴爾”)。字母與漢字混合詞,如:T型臺、IT產業。
總體上看,新時期漢語科技領域中的外來詞比重要大于經濟領域,這是由兩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科技交流在國際交往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既是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又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內容,這成為科技領域中外來詞大量出現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經濟領域內已有的外來詞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各種專名術語基本上都已經在漢語中找到了對應的表述形式,而且經濟領域內行業用語的更新速度也不及科技領域。兩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經濟領域內新外來詞所占比例有所下降的狀況。
可以預見,在世界經濟貿易全球化的背景下,語言之間的交流、借鑒會更加頻繁,漢語新外來詞也會不斷涌現,這種現象正是社會經濟發展在語言中的體現。同時,外來詞的大量存在和使用,方便了我們的信息交流,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一種動力。
參考文獻:
1.桂詩春.應用語言學[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2.祝畹瑾.社會語言學概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3.史有為.異文化的使者―外來詞[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4.鐘吉婭.漢語外源詞[D].華東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03
從以上的狀況描述可以發現,當前國的金融學實踐教學存在一些問題。第一,缺乏課程體系、實踐教學體系的無縫對接。雖然專業方案在這方面都是做得很好的,但金融學專業如果沒有長效的、穩定的實踐硬件環境的支持,方案的執行總是會出問題,如果一門課、一個實踐活動無法實現,其整個的專業教學內容、實踐教學內容都會變得零散不堪。第二,當前體現民族特征的方法與手段無法完全支持民族院校金融學專業的教學目標。通過上面的總結,可以看出無論是案例、討論,還是實習和活動、報告,都不是可以長期實行的實踐方案。第三,金融理論、實務、民族特征未能形成一個統一體。金融理論是西方發達國家流傳下來的理論,是與國際接軌的理論;金融實務是能夠使金融企業、金融從業人員賺錢的實務;而民族特征是體現地區文化、民族文化的特征。這三者的有機結合不是僅靠一些小的案例分析或是活動與報告能夠緊密融合的,必須由理論研究這個橋梁作支撐才能有結合的可能。
二、新體系的構建
(一)新體系概述
新體系可以歸結為三個平臺,即實驗室平臺、學術實踐平臺、專業實踐平臺。實驗室平臺用于支持各類課內外實驗活動。
課內實驗方面,首先將金融專業所有課程按實務性質分為理論課和實務課,分別對理論可與實務課開設實踐環節。理論課的實踐目的在于強化理論,為理論聯系實際打下基礎。為了滿足學生考研、考證、就業等多種需求。理論課可進一步細分,打通課(如國際金融、貨幣銀行、西方經濟學)要進一步強化考教分離,并且考試內容要與研究生考試、證書考試等專業考試的內容相掛鉤,學生將來無論選擇就業還是考研,都具有扎實的基礎。剩下的非打通課中,專業基礎課一部分可以劃分為偏理論的,一部分可以分為偏實務的。所有的專業課程的內容從低年級到高年級都是由淺入深,有宏觀到微觀的,因此,偏宏觀的課程盡可能劃為理論課部分,偏微觀的課程盡可能劃為實務課程,這樣可以避免實踐環節的重復。課外實驗方面,用于支持學生開展課外實驗項目,以及使用一些輔導學生考證的軟件來幫助學生考取金融類的就業證書。學術實踐平臺主要是將教師科研、研究生科研與本科生科研聯系起來,為三者提供一個合作學習的平臺。在此平臺上,本科生可以了解到教師與研究生從事的科研項目,可以參與其中并獲得一些科研經驗。對于有考研需求的學生來說,學術實踐平臺可以為攻讀碩士提供一定的條件。
專業實踐平臺主要是針對一些無法在實驗室又無法實習的內容提供的平臺。由于金融企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實習環節是很多高校金融學專業人才培養中的薄弱環節。專業實踐平臺就是解決這種矛盾的途徑。在這個平臺中,可以考慮與金融企業合作開展一些活動和講座,定期邀請金融企業中不同部門的人員專門對學生學習中可能面臨到的一些實務問題進行解答。在畢業論文的環節上還可以進一步創新,可以邀請實習合作單位與本院教師共同指導學生完成畢業論文,甚至可以嘗試將畢業論成畢業設計,使學生通過一定的模擬操作總結經驗,進而形成畢業設計成果。
(二)西北民族大學的經驗
以西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專業為例。金融學專業已經擁有了設備比較先進的金融綜合實驗室。理論課與實務課同時依托于實驗室平臺開展實踐教學。理論課主要使用實驗室的各種數據庫進行小課題的研究。小課題的研究可以依托經濟學院的少數民族經濟碩士點的教學,其研究范圍應定位為服務于民族地區的金融事業發展、經濟發展。
教師在這個環節可以幫助學生培養研究能力,為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小課題的研究要建立有效的合作機制,可以實行多年級、多專業合作,鼓勵學生同社會學、民族學專業的學生合作;教師與學生的合作;本科生與研究生的合作,多門課程的教學協作,例如《SPSS實用技術》、《統計學》、《計量經濟學》等課程可為課題的研究提供方法指導。鼓勵學生在四年中對一個問題,通過不同階段的學習作深入研究,直到最后作成自己的畢業論文。在對一個問題作深入研究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成果可以轉化為課程論文、畢業論文、甚至是各種比賽所需的論文。通過做初步的學術研究還可以為實務課程的實踐鋪平道路。實務課的實踐環節從目前的條件來看,只能依托于實驗室的各種模擬操作軟件。除了課內作實務模擬之外,還可以依托實驗室平臺,進一步開展各種活動。目前西北民族大學的金融學專業已經開展了較多的專業活動,但還沒有與實驗室接軌,也沒有形成理論教學實踐成果的轉化。如果將來學院的金融學專業可以建立長久的證券、銀行、保險實習基地,實驗室的模擬操作可以作為前期的基礎訓練和業務補充。
三、總結
[關鍵詞]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優化
金融學的專業性質和內容特點決定了它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金融學專業的教學必須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隨著信息化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社會對金融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不僅要有較深厚的社會經濟科技理論功底和金融專業知識,還要有較熟練的操作能力,以及掌握金融信息并進行分析的能力。實踐教學是大學生素質養成、能力培養的重要環節,但這一環節長期以來未受到重視,也是目前國內高校擴招后教學中最薄弱的環節之一。如何通過實踐環節的教學,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是值得探討的問題。金融學專業發展之快,招生規模之大,如何制定合理的培養方案,如何開設適應市場需要的有利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實踐性課程,是各學校急需解決的問題。安徽理工大學是一所中央與地方共建、歷史悠久、特色鮮明的高校,在長期辦學實踐中,已形成了“厚基礎、重實踐、求創新、高素質”的育人特色。目前學校理工專業優勢明顯,而經管、社科專業相對較弱。以金融學專業為例,其人才培養需與其他優勢工科專業相結合,面向社會對金融人才的變化需求,建立適合行業特點的實踐教學體系。研究金融學在礦業、環境、土木等優勢領域中的實踐與應用,與其他金融類院校進行錯位培養,突出我校特色,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
一、凝練實踐教學方向
針對學校在煤炭行業具有較強優勢的特點,我們在反復比較、分析其他高校金融專業實踐教學計劃的基礎上,結合社會發展需求,根據我校實際,揚長避短,確立了實踐教學體系必須符合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我校在金融學專業下設置了銀行、證券和保險三個專業方向,其中銀行方向主要面向商業銀行,當地煤礦企業較多的特點,培養學生成為適應煤礦企業信貸崗位需求的專業人才;證券方向主要面向證券企業及工礦上市企業的需求;保險方向主要面向商業保險領域,同時結合煤礦、土木工程、地質環境、化工爆破等方面的行業需求,培養有一定行業知識的保險業人才。結合工礦企業對金融學人才的需求,設置了具有特色的實踐課程體系,所培養的學生得到社會的認可。
二、優化實踐課程教學體系
針對互聯網金融、微金融等金融新業態的快速發展,我們對金融學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進行了優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加大課程實驗的比例。如證券投資學課程實驗由原來的8學時增加到12學時;保險學課程實驗由原來的8學時增加到12學時;會計學課程實驗由原來的12學時增加到16學時;互聯網金融課程實驗由0學時增加到8學時。通過調整與優化,課程實驗總學時增加了20%。二是優化課程設計的教學內容。以前的課程設計主要是讓學生做個小論文的形式來完成,由于時間短,學生普遍是找找資料,總結下就完成了,很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現在針對不同的課程設計,由教研室教師統一研討需完成的內容,與具體的任務結合,如保險學就直接讓學生完成某一具體的保險理賠任務。另外,還調整了課程設計的時間安排,原來課程設計和相關課程在同一學期進行,經常會出現課程未結束或剛結束就要開展課程設計,學生還沒消化理論內容,立即開展課程設計效果較差,現在把課程設計放在課程結束后的下一學期開展,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消化吸收理論知識,然后帶著問題去進行,學生反映效果好。通過改革,學生在指導的帶領下完成了真實的任務,學生能夠理論聯系實際,提高了實踐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習興趣。三是畢業實習走到企業中,延長了畢業實習時間。根據不同專業方向,分別聯系多家單位組織學生實習,部分學生進行暑期一個月實習,實習后要進行實習答辯,避免以往的走過場。四是畢業設計實行真題真做,題目大部分來自企業或導師項目。部分學生的畢業設計與畢業實習緊密結合,實行雙導師制,企業導師負責任務完成,校內導師負責論文的撰寫及理論分析等。這四部分內容構成了實踐教學的核心,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效果顯著。
三、探索實踐和創新學分改革
在實踐教學體系中,對金融學專業的學生參與第二課堂的實踐和創新活動給予學分,要求學生在校期間需完成4個實踐和創新學分,主要獲得方式包括:參加學科競賽;發表學術論文;申請國家專利或其它知識產權;參與暑期企業集中實訓;參與導師科研項目;開展創業實踐;主持創新創業項目等。通過實踐和創新學分改革,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各類實踐和創新活動,學生從活動中學到了課堂無法學習的內容和知識,提高了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學校出臺政策鼓勵學生從事實踐和創新活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各類獎學金評選上,把實踐和創新學分體現在評審方案中,通過加分等政策引導學生各級參與實踐和創新。二是對實踐和創新能力突出的學生實行研究生保送鼓勵政策。出臺相關的研究生保送評審細則,把實踐和創新能力作為考核的標準之一,這為那些課程成績排在中等偏上,但實踐和創新能力突出的學生提供了好機會,這也引導學生不能只管理論學習,而忽視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如果只搞理論學習,可能也不會獲得獎學金或保送研究的機會。
四、構建實踐育人平臺
為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校針對金融學專業學生建立了系列實踐育人平臺,包括校內平臺和校外平臺兩部分。校內平臺主要有證券投資實驗室、銀行業務實驗室、電子商務實驗室、保險業務實驗室、經管綜合實驗室、金融創新實驗室,承擔學生各類學科競賽任務,電子商務創客實驗室主要承擔學生進行創業實踐,進行創業前期培育等。校外平臺主要是各類校外實踐實訓平臺,包括在銀行、證券、保險等公司設置的實習基地,在金融實訓機構設置的學生實訓平臺,在電子商務公司設置的微金融或微商平臺等。實踐育人平臺分類明確,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通過幾年的建設實踐,目前學校已基本建成了一套系統的實踐教學方案,構建了較好的實踐育人平臺,在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參考文獻:
[1]何宏慶.金融學專業實驗教學改革探索———基于應用能力的培養[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4):83-84.
[2]裴東慧.淺談新形勢下金融學專業教學面臨的挑戰與改革[J].企業導報,2016(16):130-131.
高校開展大學生領導力教育的分析和思考
基于熵的高校大學生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的模糊綜合評價法
基于CDIO理論的工程教育模式探討——以車輛工程專業為例
基于產業發展的高校學科結構優化設計
高校雙語教學評價體系的建構探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視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
技術站能力查定數據處理與計算的實驗教學平臺的構建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課程教學方法探討
本科生班導師工作探索與實踐
道路運輸組織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高校教學評價的內容構成與評價方法探討
無機化學教學改革初探
基于自制遠程測控實驗系統的“智能儀器”課程實驗教學探索
如何有效發揮漢語言文學在理工類大學人文通識課程教學中的作用
現代測試技術及應用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大學二年級建筑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探討——以建筑系館設計課程為例
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課的教學改革探討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應體現區域特色
競技啦啦隊教學與訓練中的運動損傷調查及預防研究
教育經濟學研究的理論拓展及其進一步發展
屬性識別理論在高校貧困生困難等級評價認定中的應用
國際科技學術論文與國內碩博論文英文摘要主位結構的對比研究
淺談虛擬學習環境及其在當代教育中的應用
分享資源共贏發展——麻省理工學院“公開課程材料”計劃對我國英語教育資源共享的啟示
大學生就業能力解析及就業能力提升策略——基于SWOT理論的視角
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制度的實證調查與法律分析
中介組織參與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的必要性及相關問題探討
對高校輔導員兼職承擔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的思考
本科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中美法學教育教學方法比較
提高經管類本科專業經濟法課程教學質量的幾點建議
應用化學專業化工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
關于強化高校金融類課程實踐教學的思考——基于西華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外匯交易模擬實習”課程教學經驗
基于日語新聞廣播語體特點談日語新聞聽力教學策略
關于在機械類專業課程中實施有效教學的若干探討
比較教學法在“給水工程”教學中的應用
從Sturm-Liouville問題談分離變量法的教學改進
法理學本科教學的困境與出路
工程管理專業工程施工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
加強課程建設提高教學質量
四川民辦高等教育的回顧與展望
論四川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歷史成就及主要問題
民辦高校產權歸屬的國際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
美國聯邦政府大學生資助理念探究
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文化解讀
高校校園網應成為校風學風建設的前沿陣地
大學生和諧人格建構的德育機制分析
財經類專業型高層次人才應用能力培養的探索
“3+1”:一種先進的人才培養模式
地方高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高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與監控保障機制優化
本科論文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我校與東汽合作的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中國近代文化史公選課教學改革的思考
市場調研課程教學改革初探:面向實踐導向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財務管理教學改革的探討
基于MATLAB的數字圖像處理課程的教學實驗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