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7 09:30:0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雙語課程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高等教育國際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國際化辦學特色成為眾多高校的不二選擇,人才培養的國際化作為重要的辦學指標,雖然雙語教學僅僅是微觀層面的教學手段,但是卻是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熟練掌握國際通用語言和相關專業知識的人才的必由之路,教育制度在高校的發展定位與規劃中,悄然發生變化,2001年教育部制訂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其中就要求各高校積極開展雙語教學,并且建議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在2007年教育部了《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712]號)》中,鼓勵高校開展雙語教學工作,提出有條件的高等學校要積極聘請國外學者和專家來華從事專業課程的雙語教學工作,同時支持和鼓勵留學回國人員用英語講授課程,提高大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和能力。雙語教學作為一種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指標,隨著地位的提升,逐步實現了現代教育制度國際化的接軌。
二、雙語教學促進醫學高等院校教育方式的接軌
醫學雙語教學是高等醫學教育教學改革重要內容之一,開展雙語教學有利于提高醫學院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隨著對外交流及國際間往來的增加,醫療行業的國際化進程加快,涉外醫院、外資醫院在我國相繼出現,護理職業的國際化趨勢,影像技術和設備的引進,新的臨床醫術的傳播,醫學模式的轉變也對醫學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既懂得專業知識又具有相當外語水平的復合型醫學人才成為醫學高等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目前的醫學院畢業的本科生,基本英語素質較低,專業英語的詞匯貧乏,口語表達能力較低,與患者或醫生進行英語溝通和交流具有很大的難度,因此,雙語教學成為醫學院教育方式的改革的重要嘗試,許多醫學高等院校的教師針對特定的醫學專業開展了專業英語教學的實踐,對醫學專業雙語教學進行多方位探討,對促進我國高等醫學教育國際化和培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雙語教學推動世界醫學交流合作的接軌
英語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語言,在國際醫學領域,英語逐漸成為第一語言,真正意義上的國際醫學會議,都以英語進行交流,。據統計,全世界有關醫學、生命科學的文獻、專著中使用英文的占86%,權威性的醫學期刊大多使用英文出版,國際醫學會議大多使用英語交流。要促進我國的醫療事業向著國際化邁進,就必須通過雙語教學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的素養,幫助學生掌握查閱最新外文資料,了解國際動態和信息的能力,更直接快捷獲取最新的醫學信息引進新學術思想、了解學科動態和學術方法的能力,而且隨著越來越嚴峻的全球疫病防疫形勢,跨越國界的國際醫療合作將成為醫學領域的重要課題,高等醫學院校培養擁有豐富雙語知識的人才,才能實現與國外的先進技術、先進理念的接軌,更快到達醫學學科前沿,從而提高我國醫學學術水平,縮短與世界先進國家的差距。
四、雙語教學促進中國醫學傳播中的海內外的接軌
有著數千年悠久歷史的中醫文化,逐漸為世人所了解與接受,世界交流的高度融合為中醫的傳播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中醫文化和中國醫學在國際傳播方面還做得遠遠不夠,雙語教學不僅為醫學院的學生接近現代醫學提供契機,從職業生涯來說,也要為以后的傳播中國醫學提供基礎,在將來的國際交往和醫學交流中,要通過學術交流,弘揚和傳播中醫診治手段,加強中西醫交流,豐富臨床診治水平,提升中醫的世界地位,雙語教學在開拓中醫傳播方面既是一個難題,又是一大創舉,它的實踐探索將有效的推進中國醫學海內外的接軌。
關鍵詞:環境專業;語碼轉換;雙語教學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4.011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580(2017)04-0039-03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傳統教學培養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對于國H化專業人才的要求。尤其是環境類的本科生,需要面對全球化的環境問題,環境類企業的技術和標準也需要與國際接軌,這使得環境類專業畢業生的雙語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語碼轉換式”雙語教學在這樣的時代背景和社會需求下應時而生。“語碼轉換式”雙語教學是借鑒國際語碼轉換研究成果,根據2007年教育部1號文件“推動雙語教學課程建設,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語從事科研的能力”的要求提出的創新性教學理念。
一、在環境類專業課中實施“語碼轉換式”雙語教學的意義與必要性
語碼轉換是雙語教學中的重要教學方式,它通過語碼轉換的方式,適時適量地向學生滲透其專業內的專業詞匯、語句、語段或語篇,以此提高學生對專業詞匯量、專業英語的應用能力,具有普適性、高效性、分散性、靈活性、變化性和示范性等特點。_2’在環境類專業課中實施“語碼轉換式”雙語教學時,采用的仍然是中文原版教材,僅在每節課適當地滲透專業內詞匯及語段,降低了學生對于專業英語的學習難度,也降低了專業英語學習對學生英語水平的要求,使學生更加容易掌握和應用專業英語。相比傳統教育模式,語碼轉換的雙語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專業英語的應用能力,學校對此頗為重視,提供了眾多優秀平臺,每年甚至每學期都會進行評獎,激發學生們的積極性和趣味性,例如撰寫課程章節的英語小結、專業實驗的英語報告、環境專題的英語小論文、時政新聞的英語撰寫、中文文獻的英文摘要,參加科技英語文獻的翻譯、前沿熱點英語辯論賽、模擬國際研討會、讀書報告會、翻譯報告會、微型項目,聽取國外專家講座等。
“語碼轉換式”的雙語教學方式更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時代需求。環境類專業課程的講解和學習過程中進行“語碼轉換式”雙語教學,能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保證了本科生在四年期間英語學習的不間斷,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專業英語能力,讓學生可以在專業領域用英語查找專業信息或用英語表達研究成果,有助于增強人才的國際化專業性。當今時代各領域發展迅速,環境領域也不例外。學生的學習內容與學習方式需要與國際接軌,與社會接軌,環境類專業“語碼轉換式”雙語教學對于學生在環境領域新興技術的學習以及培養環境領域國際型專業人才意義重大。
二、在環境類專業課中實施“語碼轉換式”雙語教學的問題與不足
我們國家的語碼轉換雙語教學模式起步較晚,在教材選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就環境類專業來說,“語碼轉換式”雙語教學的教材雖然有穿插出現專業英語名詞,但沒有新興的科學技術的融匯,使學生的學習內容無法與時展相接。此外,教學方法是雙語教學的關鍵,單一的教學方法不能夠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地調動起來,也不能將教學內容與雙語知識有效地結合,雙語教學效果不理想。此外,環境類專業尤其是環境科學專業所涉及的內容大多為理論知識,教學內容繁雜,圖表化表達少,學生掌握起來有困難。各高校的考核方式也比較單一,這對于學生學習雙語知識的積極性影響也很大。
三、“語碼轉換式”雙語教學在環境類本科生學習過程中的實踐與應用
(一)雙語詞匯的適當滲透
專業詞匯的熟練掌握是學習專業英語的第一步。在理論課堂的雙語滲透過程中,結合多媒體的應用,在課件中添加雙語詞匯,在授課過程中不斷重復,教師自然而然地流露專業英語詞匯,努力營造和諧、理解和信賴的氛圍,一改往日的枯燥,使學生很愿意也很自然地熟悉英語,也順其自然地促進了語言交流,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情不自禁地使用語碼轉換,達到潛移默化地學習英語的效果。同時教師緊密結合專業突發事件、社會熱點,利用趣味性去點燃學生探究的激情,這樣就能使學生持續不斷地得到英語培訓,日積月累,學生們自然而然地將英語深深扎根于專業知識當中,感到學有所用,并能學以致用。在每周的學習結尾,我們還會對本周學習的單詞進行總結,幫助學生鞏固專業知識。專業英語的學習不能依賴于突擊,主要還是需要平時一點一滴的學習積累和分類整理,將課堂上學到的專業英語詞匯延伸和擴展到專業英語小論文的書寫、專業英語文獻的翻譯、專業英文實驗報告以及前沿熱點英語辯論賽中去。
(三)科技英語翻譯譯叢
為提高學生學習專業英語的積極性,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學校組織建成了科技英語翻譯協會,并組織每學期進行一次專業外文文獻翻譯的校內比賽。參賽學生在專業老師的輔助下進行外文專業文獻的翻譯,再由專業英語教師進行評判,每個參加文獻翻譯的學生都受益匪淺。就環境類專業來說:首先,在翻譯文獻的過程中,學生進行了大量的專業詞匯的積累,這種主動學習的效果比被動記憶的效果更好;其次,文獻的翻譯更鍛煉了學生對英語語法的應用能力,語法是將詞匯串聯起來的骨架,語法的學習與詞匯的掌握同樣重要。除此之外,文獻翻譯的整個過程不僅是專業英語的一個學習過程,更是相關科學技術發展知識的一個重要拓展,只有將所學知識與當今時代科技發展結合起來才能在所在領域有所建樹。因此,科技英語翻譯是“語碼轉換式”雙語教學的重要實踐方式。
(三)專業英語小論文
專業英語小論文是指學生將自己的專業研究方向與外語結合,自主撰寫和創作英語論文。英語小論文是研究內容與外語的綜合,是學生研究內容的一個升華,是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一個體現,更是學生增強英語應用能力的一個重要方式。對于環境類專業的學生來說,撰寫英語小論文不是易事,需要具備理論聯系實際、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論文的撰寫不僅需要查閱大量國內外文獻,還要對大量專業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并翻譯為外文。學生在創作過程中,除詞匯量和語法外,更學到了同種意思的多種表達方式。英語小論文的創作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也是提高學習技能和英語表達能力的一個難得的機會,有利于學生學習狀態的自我調整。
(四)專業實驗報告的英語撰寫
為提高學生對于“語碼轉換式”雙語教學的重視程度,學校考慮到了學生學習內容可以與英語結合的方方面面。在環境類專業課程的學習中,常常會有各類的環境、化學、生態實驗,因此,將語碼轉換融入實驗報告也是雙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驗課上教師與學生共同鞏固課上所學過的雙語詞匯,一起學習實驗室內所用到的儀器設備的英文詞匯,進行詞匯的再一次積累。實驗課后,學生用英文撰寫實驗報告,不僅英文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而且再一次鞏固了所學的詞匯。進行專業實驗報告的英語撰寫是“語碼轉換式”雙語教學的有效實踐,充分鍛煉了學生用英語進行專業知識的圖表表達,體現了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五)參加高水平的國內外會議
為提高學生英語水平,拓寬環境專業學生的學術視野,活躍學術思想,學院支持學生參加優秀的專業會議,這樣學生平時的所學所得就有了用武之地,同時也促進了學校與其他高校的交流c合作,與國際前沿接軌。2016年4月,環境工程和環境科學專業的六名本科生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第六屆中國水業院士論壇暨水安全科技創新高峰論壇”,真正地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六)英語辯論賽
英語辯論賽是一個很好的鍛煉英語口語的平臺。英語辯論賽綜合了英語聽、說、讀、寫的各個學習方法,鍛煉了學生將中文用英文形式來表述的能力,是學生切磋英語、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在環境專業里,英語辯論賽內容結合了專業相關知識,并就專業內前沿、熱點問題進行了交流與討論,不僅加強了學生對專業內熱點問題的關注度,更將課內與課外知識緊密結合,有利于培養學生實踐、創新的探究精神,這種雙語學習模式對于培養與國際社會接軌的新型人才不可或缺。
(七)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本著“以考促學”的理念,必須進行課程考核方式的探索和改革。考試是對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情況的一個評價和反饋,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在環境專業課程的“語碼轉換式”雙語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素質教育的角度出發,探索多元化、多維度的課程考核方法,旨在讓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英語水平都得到有效提高,例如隨堂小測驗、專業知識翻譯、環境專題綜述、專業英語課件制作、期末筆試等多種課程考核形式,其中,期末筆試中英文考核題目占有一定的分量。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能夠有效完善課程考核方法,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密切結合,充分體現了教育的公平性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專業英語的主動性、靈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習效率得到提高,同時也有利于提高教師“語碼轉換式”雙語教學的質量。
論文關鍵詞:雙語教學,電子商務,浸入式教學方法
郎文語言及應用語言學詞典》中對雙語教學(Bilingualeducation)的解釋為:“theuseofasecondorforeignlanguageinschoolforteachingofcontentsubjects”。加拿大學者M.F麥凱與西班牙學者M.西格恩的觀點為,“雙語教學指的是以兩種語言作為教學媒介的教育系統,其中一種語言常常是但并不一定是學生的第一語言”。
2001年,教育部下發《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專業課教學。隨后在全國重點高校積極推廣雙語教學,普通高校也逐步嘗試進行雙語教學。2004年,教育部在重申2001年文件精神時強調:今后,教育部將把雙語教學的開展情況作為高校的一項評估指標。2007年,《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的出臺,對雙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英語教學也提到了議事日程。某校電子商務專業分為電子商務國際班及國內班,本文重點以電子商務國際班為例進行分析探討雙語教學改革問題。合作辦學的電子商務專業是中澳合作辦學,在國內的三年學習中,包含有外教教學、雙語教學,是全校開設雙語教學比例最高的專業,具有典型分析意義。
1雙語教學現狀
我國的雙語教學是針對長期以來英語教學費時低效的應試教育趨向,采用英語這個媒介來學習專業課程,從而培養能直接用英語參與國際交流的國際化復合型人才而啟動的高校教學改革。學校電子商務專業雙語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國際化的電子商務人才,電子商務國際班對于雙語的要求更高,第四年的學習將會在澳大利亞高校完成。學校對雙語教學非常重視,鼓勵開設雙語教學,對于雙語教學課時津貼雙倍計算。如下表1所示,電子商務國際班開設雙語課程的科目較多,比例達到總開設課程數目的55%,高于本院的其他專業的10%,相比較該校其他專業,從開設課程數量、師資力量、教學效果等方面都占有優勢。經過近十年的教學改革歷程,電子商務專業國際班一方面積累了相關雙語教學經驗,另一方面,雙語教學問題也更為突出。
表1電子商務專業國際班開設部分雙語課程情況
序號
課程名稱
課時
序號
課程名稱
課時
1
統計學
54
9
國際商法
54
2
管理學概論
54
10
電子商務概論
54
3
微觀經濟學
54
11
管理信息系統
54
4
網絡經濟學
54
12
商務溝通
54
5
會計學
54
13
跨文化交流
54
6
財務管理
54
14
電子商務戰略
54
7
市場營銷學
54
15
數據庫技術
90
8
電子商務的商業模式
54
16
關鍵詞:雙語教學;外教授課;中外合作辦學
一、 外教專業課背景介紹
中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世界接軌,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使技術、人才、市場等資源的配置和重新配置變得越來越快,無論是本土企業,抑或跨國公司都在尋找著中外合作的契合點。為適應需要,近年來許多高職院校紛紛嘗試中外合作的教學模式。中國高校通過與國外高校合作,聘請相關專業的外籍教師來華授課,有效利用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幫助學生優選成長環境,培養具有創新意識與國際視野、具有專業英語能力的專業人才。而高職院校的學生對于外教課的接受程度如何?如何有效利用國外的先進教育資源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根據英國朗文應用語言詞典上的解釋,翻譯成漢語,所謂“雙語教學”,是指“在學校使用第二語言或外語進行學科教學。”(朗曼應用語言學詞典,1985)。雙語教學課程可以分為以下幾種不同種類:“1、沉浸型雙語教學,指完全使用一種非學生母語的第二語言進行教學; 2、保持型雙語教學,指學生剛進入學校時使用母語教學,然后逐漸使用第二語言進行部分學科的教學,有的學科仍使用母語教學;3、過渡型雙語教學,指學生進入學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語,然后逐步轉變為使用第二語言進行教學” (Baker,1993)。目前雙語教學模式的開展在我國高校仍處于起步階段,且多使用保持型或過渡型的雙語教學模式。教學的目標主要包括以下三種:學術目標、語言目標,以及文化目標(彭凌,彭慧,2009)。可歸納為:使學生在掌握某項學科的專業知識的同時,鍛煉提高其英語應用能力,并幫助學生了解吸收他國文化。研究高職院校外教授課的方法以及取得的效果對于我國改進專業人才的培養方式、有效利用外國先進教育資源有著積極意義。下面就以我院城市園林(中美合作)專業為例,對高職外教專業課雙語教學的利弊進行分析。
二、 案例綜述:上海城市管理職業技術學院中美合作城市園林專業
上海城市管理職業技術學院中外合作辦學始于2004年9月,先后與德國、加拿大和美國等國院校開展合作。2010年經上海市教委批準,學院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科布爾斯基農業與技術學院(SUNY Cobleskill)合辦城市園林專業。學院的教學計劃由中外雙方學院共同制定、共同實施教學,與國外合作學院同類專業的教學內容和課程相同,并實行循序漸進的雙語教學。教學計劃中的雙語課程設置及授課方式如下表所示:
表1 2010級城市園林(中美合作)專業雙語教學課程表
由于城市園林專業操作性很強,外教的教學方法也多種多樣,靈活生動,體現了美國教育學家杜威“從做中學”的教學思想。例如景觀設計科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實際動手畫些草圖、為景觀設計搭配顏色,甚至走出教室到校園中尋找特定質地的植物。這些實踐使得學生可以在活動中親手接觸各種事實,并從中獲得經驗。
有的外教采用小組教學法在課堂上把學生分成四到六人一組,小組討論貫穿整個授課過程。這樣可以改進課堂只有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而學生之間則缺乏互相交流討論的局面,分小組討論使得每位同學,不論學習成績、基礎的好壞都可以參與課堂教學。甚至在每節課開始進行的隨堂測驗中,也先要求學生獨立答題,交卷,然后小組經過討論后,再公布答案。通過同伴學習,實現互幫互助,資源共享。
有的外教采用案例教學法,教師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和要求精心設計案例。所設案例要給學生一個多向思維的空間,并能不斷地提出新的課題和疑問,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思考。通過兩年的外教專業課教學跟蹤評估,下面分析一下其中的利與弊。
三、 外教專業課的利弊分析
為了全面地了解外教授課的具體方法以及學生接受程度的反饋情況,本文采取三種方法進行研究:案例分析、問卷調查,以及采訪。首先對外教課堂進行觀察、記錄,分析外教她的具體教學方法。其次,用問卷的形式對參加課程的學生做調查,了解他們對于外教授課的具體喜好以及可能存在的問題。然后,根據所收集的數據進行具體分析。最后對外籍教師進行采訪,了解他們對所教授課程的預期以最終評價。
如下圖表調查數據顯示,在接受調查的108名學生中,55%的學生表示“喜歡”上外教專業課,選擇“非常喜歡”的占到了33%。由此可見,將近9成學生對于外籍教師授課是喜聞樂見的。在座談會上,8成的學生要求增加外交專業課的課時。然而,也有78%的學生指出,語言仍然是難以逾越的障礙,希望減少授課密度,留出更多的時間消化和吸收。雖然部分雙語課程有中教輔助,。但是對于英語聽說能力相對薄弱的同學,過分依賴翻譯聽外教課則很難通過聽課提升專業英語能力,這也使外教得優勢大打折扣。
表2你是否喜歡上外教專業課?
表3你覺得外教專業課在哪些方面吸引你?(多選)
表4你不喜歡上外教課的原因是?(多選)
表2你是否喜歡上外教專業課?
表3你覺得外教專業課在哪些方面吸引你?(多選)表4你不喜歡上外教課的原因是?(多選)
綜合上圖,可見外教課吸引學生的因素主要分布在這些方面:能鍛煉英語聽力及表達能力(占28%),能學到國外在該專業方面的學術知識(占27%),課堂游戲多,有趣,外教風趣幽默,能結交外國朋友,了解外國文化。
而學生不喜歡外教課的原因主要是:英語授課聽不懂(依賴翻譯),對于老師的提問不會用英語回答,文化上存在差異,與外教溝通有文化障礙,外教與中教授課方式不同,不適應,外教很嚴格。
綜上所述,外教專業課雙語教學的優勢在于:
1、學術專業:外教課中原版或雙語教材的使用,國外案例的分析使學生接觸到國外先進的教育資源,拓展了專業知識;外教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受到學生的歡迎。授課外教也表示,外教課最大的優勢在于讓學生了解到所學領域國外學者的不同觀點。
2、語言因素:英語語言能力強的學生受益較多,因為外教來自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以地道純正的英語授課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會話水平,也有助于學生了解西方文化知識。但是對于語言能力相對弱的學生來說,授課語言是他們的聽課障礙,而且他們往往沒有很好的提高途徑;然而分小組教學法使這些語言相對弱的同學能更多地融入課堂。
3、授課方式:值得注意的是,有17%的學生指出,外教與中教授課方式不同也是對學生聽課效果形成障礙的因素。傳統中教偏向于老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許多學生習慣了上課把老師講的記下來,課后復習。而外教則普遍偏向課堂實踐,通過讓學生互相討論、交流,在課堂活動中習得知識。外教更注重平時作業以及課堂表現,而中國學生以前的學習則多以應付考試為導向,課堂參與度往往不夠。另外,也有學生提出由于外教課集中與學期末的2個月,剛剛適應外教的上課形式,外教課就結束了。大部分學生反饋道:“上外教的專業課能鍛煉自己的交流能力,因為外教授課方式幽默,比較熱情,健談,所以通過課外的交流等等,可以學到一些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老師注重實踐,有更多的動手機會。再者,多和外教交流,也能多了解外國文化,為以后的出國深造或就業做準備。”
4、文化因素:在外教的專業課中,學生不僅能鍛煉英語聽力,還可以了解國外的文化與風土人情,結交外國朋友,增長見識,開闊眼界。
同時在中外合作的教學中,中方教師無論從語言還是從專業知識、教學方法上也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但外教專業課雙語教學也存在著許多不足:
1、 語言障礙:高職學生英語基礎比較薄弱,能力水平參差不齊,大部分學生無法進行全英文的浸入式雙語教學。調查顯示,外教專業課的語言問題困擾著54%的學生,而面對這些困難,學生自己并沒有找到有效的應對方法。正是由于語言的障礙,是很多學生反映上外教的理論課比較乏味。
表5對于聽外教的專業課,如果沒有翻譯,
你覺得自己有語言困難嗎?
表6對于語言困難,你有沒有試圖通過某些方式去提高或解決?
表5對于語言困難,你有沒有試圖通過某些方式去提高或解決?
表6你希望學校以怎樣的方式開展專業課雙語教學?
2、 課程的深度與銜接:同樣是由于語言的原因,外交專業課的深度一般低于中教專業課程的深度,這樣就使教學計劃中前導課程和后續課程的銜接出現裂縫。
3、 文化習慣與制度差異:由于中外文化的差異,部分學生不習慣外教的授課方式和人際交往方式,感到困惑和壓力。比如48%的學生認為中西文化上存在差異,與外教溝通有文化障礙。對于外教不設置補考,需要重修也無法理解。
4、 教學成本高:外教的授課成本與在中國的生活成本使中外合作項目的預算居高不下。
四、 利弊互補、良性循環的模式探討
以上分析表明,想要提高外教專業課的教學質量,光靠課堂內老師“教”,學生“學”是遠遠不夠的。通過反復討論與研究,我校探索出一個利弊互補、良性循環的試用模式。
1、 雙語專業前導課程與專業外語先行講授
由于專業課的教學內容往往涉及到大量英語的專有名詞,如果學生提前不熟悉這些詞匯,會大大影響對于課堂內容的理解。因此可以對外教專業課的前導課程采用保持型和過渡型雙語教學,同時配合專業外語的教學使學生在上外教課之前就已經掌握的大部分的專有詞語與特殊用法。例如外教景觀設計課的前導課程是園林制圖與手繪表現技法,這兩門課可以使當地采用雙語教學,這樣景觀設計中的術語大部分就已經進行了學習。有了這些關鍵詞語,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外教課程。學生也認為最好先由中教講授雙語基礎課再開全英文外教課。
而外教則建議學校可以在學生參加雙語課學習之前設置相應的語言考試,使學生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提高英語聽力、閱讀以及寫作能力,而只有通過考試的學生才繼續參加之后的外教課程。這樣可使教學效果得到保障。
表7你希望學校以怎樣的方式開展專業課雙語教學?
表7你希望學校以怎樣的方式開展專業課雙語教學?
2、 中方專業教師配合授課
從表6中可以看出,中外教師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是目前來看比較適合高職院校專業課雙語教學的模式。中方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與課程的難易程度進行適當的翻譯,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提前預習講義或幻燈片內容,搞懂專業詞匯的意思,列出自己不懂的問題進行課堂提問來提高聽課效率。除了翻譯課堂內容,中教還應該多方面與外教合作,比如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雙語教材、與外教共同制定安排教學內容,補充講解專業知識等等。
3、 班主任的引導作用
外教比較注重課堂實踐。對于適應了傳統中教灌輸式教學的學生來說需要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小組作業等,以適應外教的授課方式。班主任還可以采用班會或談心的方式讓學生放下心理包袱與緊張情緒,大膽主動地在外教課堂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比起比重不大的期末考試,外教更注重平時成績、作業、小測驗和上課出勤率,班主任要細心引導,幫助學生改掉考前臨時抱佛腳的壞習慣。
4、 加強中外交流
無論是外教與中教之間,還是外交與學生之間都應該加強溝通與了解,沖淡文化差異與學習習慣的不同。這樣課堂氣氛會更加和諧與融洽。
路漫漫而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隨著外教專業課的進一步展開和我校對雙語課程的改革,筆者還將繼續對這一課題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
[參考文獻]
[1]吳平. 五年來的雙語教學研究綜述【期刊論文】中國大學教學2007(1).
[2]張勁柏. 高職中外合作辦學背景下專業課中外結合雙語教學模式探討【期刊論文】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3).
[3]安小風,謝淑英,李金. 國際化辦學中開設外教專業課存在的問題【期刊論文】銅仁學院學報2010(8).
[4]蘇玉成. 英漢雙語教材模式的探討【期刊論文】中央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
[5]林景良. 漸進式高職雙語教學實踐研究【期刊論文】職業時空2010(8).
[6]孫慧. 高職雙語教學初探【期刊論文】職教論壇2003(10).
[關鍵詞] 信息化;專業外語;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42.0[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4634(2015)04-0076-04
0 引言
專業外語不同于大學英語,它是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作用是學習與本專業相關的大量外文詞匯、習慣表達和語法特點等,培養學生利用網絡和外文專業刊物等信息渠道獲取國外相關專業知識發展及對外技術交流的能力,為學生今后進行國際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礎。
目前,高校工科專業外語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如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仍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對專業外語重要性的重視度不夠[1];教師外語水平差別大,教學方法單一,教材匱乏,考核標準不清晰;專業外語的課時數少,授課效果不明顯等。尤其是,專業外語的教學沒有充分利用并順應互聯網時代的要求,教學方法及模式仍沒有獲得突破性的創新,高校目前的專業外語教學對象、內容、深度和教學方式都很難適應當代國際經濟與科技競爭的需要,幾乎不可能擔負起全面提升我國科技和經濟競爭力的歷史使命[2]。
信息化時代為專業外語教學模式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機。本文旨在探討信息化環境下創新專業外語的教學模式,使其達到學以致用的最高境界。
1 信息化時代學習特征
信息化背景下的學習環境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具體如下。
第一,可獲取的信息量大,學習資源豐富。由于全球一體化的趨勢正逐漸加大,日均信息量正以幾何級數量級迅速增長,過去單一教材所能提供的信息已不足以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望。
第二,信息的時效性強,更新快。各種媒體,如互聯網、電視廣播、移動通訊以及各種傳統報紙、雜志都能及時提供科技、社會等各種最新信息。
第三,學習途徑多樣,載體多樣化且十分便利。學生不僅可以在課堂上學習,也可以通過互聯網、電視廣播、移動通訊設備學習。
第四,技術更新快。層出不窮的新技術對學習方式、途徑、手段產生的很多影響。
2 專業外語的特征
2.1 專業外語的目標
專業外語教學強調表達的專業性、客觀性及準確性;語言要規范簡練、邏輯性強[3],使學生掌握專業的外語表達特點,培養學生用外語表達和交流專業知識的能力,以及利用網絡和外文專業刊物等信息渠道獲取國外本專業知識發展的能力。“專業英語”也是一種上升到專業層次的系統英語教育,它不僅要求學生能閱讀專業的外文期刊,而且還能用專業外語撰寫科學論文在國際權威和核心刊物上發表研究成果,即便在科研軟硬件都高度發達且母語是英語的美國,科研人員也要經過專門的專業英語訓練[2]。
2.2 開課方式
目前,國內高校專業外語教學的開課方式通常有兩種:獨立設課的專業外語和非獨立設課的雙語教學。
獨立設課的專業外語課時通常不多,一般在24/32學時左右,有的因專業要求高,課時比較多。定位于以專業為載體,主要側重外語詞匯、專業術語的學習以及外語科技報告或論文的寫作等。教學內容偏重于英語,本質上是大學英語在專業上的延伸。
主要問題:因課時不多,易形成外語與專業兩張皮,教學效果不明顯的現象。
雙語教學因非獨立設課,采用母語和外語兩種語言混合思維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把語言作為載體[4],以專業技術為主要內容,目的是讓學生在英語和漢語這兩種語言環境下學習專業知識。主要側重在特定的專業技術背景下,以語言為載體,學習專業技術知識。其主要優勢,在學習專業技術的同時,也能學會用外語閱讀、交流及寫作等的習慣表達。
主要問題:雙語教學的初期投入的精力大。若訓練手段跟不上,易出現流于形式的現象。
由于語言環境因素影響,當前多數高校的專業外語教學采用獨立設課的方式授課。我國的中英文雙語教學僅限于課堂,語言環境相對薄弱,只有少數院校能采用真正意義上的雙語教學。而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移民國家,則具備良好的雙語教學條件。在歐洲,各國之間頻繁的文化、經濟交流給各國人民提供了使用雙語的動力和舞臺,具備雙語語言環境[5]。
2.3 訓練手段
課程訓練手段仍主要采用板書、幻燈片、視頻短片、中英文翻譯、查閱外文文獻、模擬國際學術大會、論文寫作等相結合方式。
總而言之,傳統教學的側重點仍以課堂為主。沒有充分利用信息化環境下便利的網絡及各種通訊工具,沒有真正調動學生課外及其自主積極性。
3 解決方案
改革專業外語傳統的教學思維模式,必須創新專業外語教學的思路,充分利用信息化背景下互聯網及各種便利設施。信息化背景下創新工科專業外語教學,必須堅持四個原則:獨立設課與非獨立設課相結合;兼顧課堂內集中與課堂外自主學習;集中教學與分散教學;傳統教學方式與現代信息化手段相結合。
根據筆者多年從事《高級數據庫應用》、《Linux系統與編程》和《計算機科學導論》課程的雙語教學及《計算機專業外語》等課程的教學實踐經驗,在信息化背景下提高學生專業外語水平和能力,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3.1 既要堅持集中設課的專業外語教學,也要實施非獨立設課的雙語教學。
專業外語是在我國單純以漢語作為單一官方語言背景下,為彌補學生在本專業領域使用外語的缺陷而產生的,傳統的專業外語教學方法是在過去通訊及媒體還不發達的環境下形成的。專業外語教學一般從如下幾方面入手。
1)選擇合適的教材。專業外語教材涵蓋的面非常廣,一般應涵蓋該專業密切相關的幾個專業方向的內容,難度適中,能與專業課程理論緊密結合,系統性強。教材與參考資料不僅要內容經典、翔實,而且還要反映本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從而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外語能力和應用水平,好的教材還能豐富專業內容,因此合適的教材尤為重要。
對于非獨立設課的雙語教學,其采用的教材也可不具體限定于一本書,而是為學生指定若干數量且內容十分豐富的英文原版專業書籍。大連工業大學在《高級數據庫應用》及《計算機科學導論》課程的雙語教學中就采用這種做法,效果很好。這些書籍的內容應能夠反映課程的最新技術水平,使技術內容與國際始終保持同步。不限定學生使用哪個具體書目,使得學生的閱讀更靈活、更具廣泛性。
2)教學文件英語化。與課程有關的課件、教學大綱、教學日歷、參考文獻、練習題以及課程要求與成績評定辦法等都應該采用英文。
3)面向學生,注重教學的過程化,訓練方式的多樣化。多樣化的訓練方式與注重過程化教學,總會使學生獲益良多。在《高級數據庫應用》雙語教學課程中,將訓練及考核方式分布于各個環節:考試及小測驗、出勤及課堂討論、作業、項目報告或學期論文、期末考試等;每個環節所占比例各不相同。特別是學期論文對于提高學生快速并大量閱讀文獻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在《計算機專業外語》的教學中,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從網絡獲取一些最新的SCI、EI文章讓學生略讀和精讀并點評,這既能使學生掌握或了解論文題目、摘要和全文的翻譯過程,學習寫作技巧;又能使學生通過對英文文章的點評,更深層次的理解專業英語的寫作特點和手法;豐富專業知識,開闊視野。
此外,還在《高級數據庫應用》雙語教學課程中,讓學生完成一個技術專題,并進行510分鐘的脫稿英文陳述演示及答辯;教學實踐表明:這些實踐性較強的訓練內容可大大提高學生的專業外語運用能力。
4)建立完善的專業雙語教學體系。改革專業培養計劃,在保證專業培養計劃的完整性前提下,既要注重專業外語的教學,也要加強專業的雙語教學,將過去集中在24或32學時內學習的專業英語貫穿于整個專業教學的始終,確定若干個專業課及專業基礎課的主線,在其中實施雙語教學。雙語教學也是對專業外語的有效補充。
雙語教學模式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可持續式的創新型國際化人才,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是國際化與信息化。筆者認為,雙語教學模式是適合當前高校信息科學類型學科專業狀況的一種適應性較強、比較有效的教學模式之一。
當前,高等教育的信息化與國際化是一對孿生兄弟,是當今社會、經濟、教育等各個領域的共同發展趨勢。在教學培養計劃的制訂上,要首先考慮培養層次和目標以及課程體系的適用性,使得課程的設置既適用于本土學生也適用于國外不同地區和國家的學生;更要適合學生今后在專業領域進行跨國交流。專業技術無國界。注重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語言文字的表述能力以及專業技術的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力求充分體現課程跨學科的綜合性、選擇性、基礎性以及靈活性。
雙語教學有助于學生加深對專業技術理論的理解,提高專業學習的質量和水平。當前,許多先進技術理論知識的獲得、國際學術交流和高水平研究論文的撰寫,仍都是以英文為主。所以,雙語教學能使學生真正領會與世界同步的現代科學知識;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學習英語、使用英語的環境,為學生畢業后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對學生而言,開展雙語教學是通過外語學習專業知識;對教師而言,卻是通過外語教授專業知識。如果把教學課堂看成一臺戲,那么,教師就是戲殊的演員兼導演。教師既要把戲演好,還要把學生導進戲中,使之參與,積極互動,達到良好的互動效果。
應清醒地認識到,不是所有的課程都必須用雙語上課。因此,必須在制訂專業培養計劃時,長遠規劃,從課程的內容和教學方式上確定實施雙語教學的基本原則。根據筆者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施的雙語教學經驗來看,一般理論性較強的專業課或專業基礎課不宜采用雙語上課,否則會影響實際教學效果;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強的專業課程以及專業入門性的基礎性課程則適宜采用雙語教學。同時,應在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對所有實施雙語教學的課程,建立完整的雙語教學體系結構,使之獨立又前后呼應、互為關聯,自然地融入教學計劃之中。這一點非常重要,否則,單獨實施幾門課的雙語教學,沒有相互聯系的鋪墊,很難達到雙語教學的預期效果。實施雙語教學必須具有一支素質高、教學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團隊。這是保證成功實施雙語教學的基礎。
教學實踐證明,筆者認為實施雙語教學同樣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專業外語在專業技術理論中的有效應用,必須在課程培養計劃中,總體設計,系統安排。
第一,必須將雙語教學始終貫穿整個教學的始終。雙語教學不是開設幾門課就能解決并提供學生的雙語運用能力的。
第二,必須在授課方式、授課手段以及學生課后學習平臺等多方面為雙語教學提供支持。
第三,目前的《大學英語》課程不能代替雙語教學。大學英語是以考試作為衡量外語能力的標準;雙語教學則以應用為準。單純的《大學英語》教學不能提高學生的雙語能力,必須為學生提供雙語教學的環境,讓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的同時,提高雙語運用及閱讀交流的能力。
第四,實施雙語教學,必須從學生入學開始。每學期至少保持一門雙語課,以保持雙語教學的環境以及連續性。
第五,在專業課、專業基礎課以及一般的選修課中,必須有適當比例的雙語教學課程,并要保持其連貫性。在選取雙語課程時,應選擇那些可操作性強、理論性差的課程作為雙語課程。
3.2 堅持集中教學與分散自主學習相結合
1)大力普及并推廣資源網絡化。充分利用互聯網實現課堂內集中教學與課堂外分散自主學習。為此,教師在校園網上為學生建立專業外語課程及雙語教學課程的網站,并有選擇地為學生提供可利用的網絡資源清單,特別是豐富的輔助參考資料。
網站課程主頁的語言及相關內容均采用英文,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專業外語環境,內容包括課程介紹、課程大綱,授課課件,課件下載、參考文獻、作業通知、每次測驗的成績單、作業及測驗參考答案等欄目。學生在專業學習中不知不覺地習慣于使用外語。學生根據需要可自由閱讀或下載所需的教學材料,并可及時掌握每次測驗的成績,以便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這種教學方式在歐美國家的大學已經成為常規的教學載體。
為保證學生與任課教師雙向交流渠道的暢通,網站課程主頁還為學生提供了任課教師的電話、電子信箱、QQ號等,使得學生有問題能及時在線與老師交流。
實踐證明,這種看起來細微的事情,卻建立了師生暢通交流的渠道,為學生帶來很大的益處。
2)開放學校的網絡。應鼓勵教師建立自己的課程主頁,每個在籍注冊的學生在筆記本或臺式計算機上安裝客戶端,通過必要的身份驗證,便可訪問校園網上教師的課程主頁。目前,多數學校的學生在校外無法訪問校園網內的資源;同時,由于學校沒有為教師開放網絡空間,以至于教師不能在校園網上建立屬于自己的課程主頁,即使建立了網頁,校外也無法訪問,導致許多教育資源無法充分利用。改變教學及管理思維模式,適應網絡信息化時代的要求,鼓勵學生利用便利的通訊工具(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或臺式計算機等)訪問校園網資源是必然趨勢。
3)建立多樣化的網絡學習平臺。應鼓勵并支持教師利用各種資源或商用的軟件工具,建立課程主頁或搭建網絡學習平臺。這是封閉式的、以知識為中心的課件、網絡課程。最簡單的學習平臺是建立課程主頁,可用來創建課程主頁的軟件工具有許多,最簡單常用的工具是MSWord,制作網頁簡單,更新方便。
MOODLE是針對校內教學班課程教學的模塊化面向對象的動態學習環境,是一個課程管理系統。國外高校已普遍應用,國內尚不普及。MOODLE既適合于完全在線的課程,又可以作為傳統課程的補充和輔助。根據需要可進行靈活的課程活動配置――論壇、測驗、資源、投票、問卷調查、作業、聊天和專題討論等。
3.3 教學重心由課堂內轉向課外
當前,慕課風暴正影響著高校,慕課(MOOC)的在線教育為學生提供了新型、多元和高效的網絡學習生態環境。研究表明,慕課具有多重優勢:多媒體及網絡教學的優勢;雙向互動教學及碎片化學習的優勢,學生利用碎片時間進行高效學習,從而進行個性化教育。信息化技術以及慕課必將翻轉當前的課堂,實現教學重心由課堂內轉向課外。學生在探索中學習,特別是在慕課中有大量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的專業及專業基礎課程,在開課之初,讓學生在慕課中自主選擇若干門英文版的專業課程學習,可拓展并強化外語在專業中的使用能力,增強專業英語教學形式的多樣性、內容的廣泛性。與以往網絡教學相比,慕課不單是教育技術的革新,更會帶來教育觀念、教育體制、教學方式及人才培養過程等方面的深刻變化[6]。如何在慕課風暴潮中,使學生受益并提高專業外語的實際水平和能力值得進一步探索。
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在課堂外自主學習、課堂內集中教學并組織討論,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專業英語的各方面能力,特別是專業英語的讀寫能力。充分依靠網絡、通訊設備及正在興起的慕課平臺,可大大提高學生的專業外語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嘉,張景偉.工科專業外語教學探討.中國電力教育[J].2013,13:235-236.
[2]桂國平.我國高校的專業外語教育與國家競爭力[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7,3:335-341.
[3]吳夢徽.不同專業的專業外語教學方法研究[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26):152-154.
[4]張翼翼.關于目前雙語教學和雙語教學的思考[J].中國地質教育,2006,1:123-124.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含參考文獻:
[1]《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高等教育出版社,陳憲等,2004
[2]《國際貿易實務》,對外貿易大學出版社,黎孝先,2007
[3]《進出口貿易實務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吳百福等,2007
[4]《國際貿易實務》,高等教育出版社,冷柏軍主編,2006.8
[5]《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機械工業出版社,邱繼洲主編,2006.8
[6]《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北京大學出版社&中國林業出版社,繆東玲主編,2007.9
[7]《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清華大學出版社,陳巖編著,2007.6
[8]《國際貿易實務》,機械工業出版社,胡丹婷主編,2007.6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含參考文獻:
[1]莫紅梅,鐘蕓香.關于《國際貿易實務》教學改革的探討[J].商業文化,2011.4.
[2]嚴艷榮,劉成群.國際貿易實務教學改革對策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2.20.
[3]張偉鋒,陳春梅.基于“工作過程”的國際貿易實務(英語)課程考核方式改革探析[J].商場現代化,2010.5.
[4]陳燕.國際貿易專業課推行雙語教學的SWOT分析[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5).
[5]畢永竹.大學雙語教學有效性探討[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6,(1).
[6]田俊輝,黃輝.雙語教學模式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的實施[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7,(3).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含參考文獻:
[1]貿易保護制度的經濟分析,金祥榮,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11
[2]國際貿易實務操作教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2.10
[3]出口貿易-國際貿易的法律與實務,施米托夫,對外貿易教育出版社
[4]國際貿易實務,黎孝先,對外貿易教育出版社,2001.7
[5]國際貿易實務與案例,張亞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
[6]外經貿經營與管理考試指南,宋沛,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2.5
[7]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周厚才,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4
[8]貿易實務,張魁峰,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3
[9]進出口貿易實務,立信會計出版社,2003.1
[10]國際貨運與業務,李玉如,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6
[11]交通運輸服務貿易與物流,陳海寬,中國海關出版社,2002.2
1.1需求分析
這部分教師專業英語水平較高,主要為從國外留學歸來的專業教師。他們多具有較強的專業英語閱讀能力,但口頭表述能力仍有待進一步提高。主要問題有:(1)發音不夠標準。主要原因是醫學專業教師非英語專業出身,未接受過發音方面的專門培訓,因此雖口頭表達具有一定的流暢度,但仍缺乏辨識度。此外,很多英文的醫學專業術語較長,發音比較困難,這也是造成發音不標準的另一原因。但是這些術語的發音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可以通過專門的培訓掌握。(2)語調不夠自然。一些教師的英語語調容易受到母語的影響,顯得不夠地道。(3)不熟悉課堂教學用語與套話。這些雙語教師雖都有英文SCI論文撰寫與發表的經驗,具有較高的專業英語書面表達能力,但對課堂常用的口頭用語并不熟悉。(4)對雙語教學法的掌握有待進一步加強。
1.2培訓措施
培訓材料由授課團隊基于需求分析編撰,可包括紙質材料與視頻、音頻材料。紙質材料包括常見英文醫學術語的音標與發音規則,常見課堂教學用語與套話以及雙語教學法的相關理論與實踐材料。音頻材料主要為醫學術語的標準發音;視頻材料為相關醫學專業雙語精品授課材料。培訓內容可包括兩個部分,一是授課團隊的講授部分,二是教學實踐部分。第一個部分涵蓋語音培訓,主要訓練重點音素、話語節奏和語調;口語培訓,主要進行交際功能、語言技能、英語交談、公式化表達法以及課堂用語訓練(其中課堂用語訓練主要培訓雙語教師的英語授課技能,從教材闡釋、課堂討論和師生互動三方面進行)[5];多層次漸進式雙語教學模式的培訓[6],使雙語教師把握教學語言的合理運用。多層次漸進式雙語教學模式是指,由于雙語課程有其獨特性,課堂上英語的使用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課程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水平)采取相應的教學方式,循序漸進地滲透英語。對于第二個部分可采用科爾布[7]的思考圈(ReflectiveCycle)對高級班雙語教師進行教學實踐培訓。根據此反映圈,培訓教師首先利用高級班雙語教師已有的教學經驗,使其能相互學習,分析現成教學手段的長處與弱點,通過觀看精品授課視頻進一步學習,以發現更好的教學手段,達到真正用英語進行雙語教學的目的。
2初級班雙語教師專業英語能力培訓
2.1需求分析
這部分教師具有一定的公共英語水平(其英語水平相當于大學英語四級到六級)。但總體上講,他們的英語水平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對于運用雙語講授專業課,他們比較缺乏信心[8]。在把他們推向講臺以前,首先應進一步加強其專業英語綜合能力(包括聽、說、讀、寫的能力),然后才是培養他們用英語講授專業課的能力。
2.2培訓措施
對專業英語綜合能力的培訓應以“雙語授課”為導向進行。在聽力方面可選擇雙語精品授課的音頻或視頻資料,設計各類題型,如大意判斷、細節理解、詞語意義推斷等題型,訓練聽的能力;在說的方面,給初級班雙語教師擬訂一些與專業相關的小話題,如“ToillustratetheRelationshipbetweenBiochemistryandMolecularBiologytoyourpartners”(請向同伴闡述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關系);在讀的方面,注重英文醫學文獻閱讀能力的培養,鼓勵學員在閱讀的基礎上口述論文主旨,概括論文大意;在寫的方面,進一步提高學員各類英文科技文體的撰寫能力。
3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