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6 23:21: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老人與海教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在名著閱讀中獲得真體驗
(1)寓教于樂,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課外名著閱讀,興趣因素相當重要。閱讀既有認識和教化作用,也有娛樂作用。就一般人的閱讀經歷來看,多數是從興趣人門,才逐漸迷上讀書的。一上來就對學生大談作品的社會意義、藝術成就,很容易把學生嚇退。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要重視開局的讀物推薦。不但要根據大綱或我們向學生推薦的書目,更要針對學生的知識儲備、理解能力,幫助他們選擇那些思想性藝術性強,更要選趣味性強,與他們的理解能力和閱讀情趣相適應的讀物。因此,讓學生先讀《三國演義》、《巴黎圣母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濱遜漂流記》等。這些作品情節曲折,可讀性強,很容易吸引學生。當他們的閱讀積累了一定的量,理解能力欣賞水平也有了相應的提高之后,再指導他們讀《紅樓夢》、《吶喊》、《復活》、《老人與海》等寓意深刻的作品,就比較容易接受。
(2)可喜的閱讀成果。以一個課題實驗班為例,到高二上學期末,人均課外閱讀文學名著8.27部。學生的視野非常開闊。有10人讀過古典四大名著;42人讀過《三國演義》,36人讀過《水滸傳》,36人讀過《西游記》,27人讀過《紅樓夢》,26人讀過《簡愛》,24人讀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圍城》、《呼嘯山莊》、《魯濱遜漂流記》、《傲慢與偏見》、《吶喊》、《家》、《儒林外史》、《子夜》、《老人與海》、《漂亮朋友》等也都是閱讀人數比較多的。最受青睞的作家依次是魯迅、莫泊桑、雨果、海明威、托爾斯泰、莎士比亞、狄更斯、巴爾扎克、契訶夫、馬克·吐溫等。最受歡迎的都是思想內容積極向上,健康高尚,充滿人文主義精神的文學作品。很多學生不但熟知這些作品的故事情節,熟知書中的典型形象,而且在思想上受到良好的影響熏陶。了解作品,熟悉文學掌故,崇尚正直、善良的性格,追求獨立自由的思想境界。表現出良好的文學素養和美好的精神風貌。
二、在古典詩歌閱讀中獲得真感受
中國是詩的國度,唐詩宋詞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璀璨瑰麗的珍寶。缺少有意設計的零星的詩歌學習對學生的影響非常有限,而自覺地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多層面的詩歌教育,才更有意義。對學生進行詩歌教育,既強調分階段相對集中,更注意保持連續性,防止隨意的散亂的偶然行為。我們設計在高一品讀唐詩百首左右,高二品讀唐宋詞百首左右。品讀的詩作都經過精心選擇。盡量選擇那些思想性藝術性都達到較高水平的經典詩歌作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形成由點連結成線,由線連結成網絡的文學史的觀念。注意量與度的把握。適量擴展,學生能夠接受消化,防止過多過濫,影響課本的正常學習。所選作品力求能實現思想性與藝術性兼顧的較高標準;同時還考慮到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閱讀欣賞偏好。對作品中一些不夠健康的情調,及時正面引導。
對學生進行詩歌教育,有明確的目的,具體的內容和多樣的方法。
(1)正確積極的思想影響。我國古典詩歌的主流是健康的向上的,在各個方面都放射著人文精神的光輝。
在指導學生品讀這些詩作時,引導學生去發現這些美好的精神,汲取豐富的思想營養。引導學生從李白的《丁都護歌》,杜甫的“三吏”、“三別”等作品中感受詩人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懷,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從楊炯的《古從軍行》,高適的《燕歌行》等作品中感受詩人熱烈澎湃的愛國激情,渴望報效祖國,建功立業的宏偉抱負。從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陳陶的《隴西行》,陸龜蒙的《新沙》等作品中體會詩人對統治者榨取萬民膏血,不惜敲骨吸髓,以供自己窮奢極欲醉生夢死,為炫耀武功而窮兵默武的強烈批判,對民生疾苦的深切關注,培養他們的平民意識和批判精神。從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韓愈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李賀的《馬詩》中感受詩人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深刻苦悶與強烈不平,感受詩人強烈而又獨特的個性追求。從雍陶的《題情盡橋》,陳玉蘭的《寄夫》等作品中感受詩人筆下深厚的親情,純潔的友情。從王維的《漢江臨眺》,孟浩然的《臨洞庭上張A相》等詩作中深人體會詩人所描繪的遼闊的山川風物,神奇的自然風光,感悟他們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自然的博襟。從白居易的《問劉十九》,王駕的《社日》等五七言小詩中感受詩人熱愛生活,悉心觀察細小生活場景的獨特情趣。
她的美不在面貌上,而是在風姿上,因此經久不衰,現在仍保有當初少女的風采。她的態度親切嫵媚,目光十分溫柔,嫣然一笑好像一個天使,她的嘴和我的嘴一般大小,美麗的灰發也是很少見的,她漫不經心地隨便一梳,就增添了不少風韻。
(節選自盧梭《懺悔錄》)
她穿著極講究的晚禮服,顏色淡雅,多褶的裙裾拖在地面如一片云彩。她發際插一朵紅花,烏黑的鬈髻,垂在耳際。她的眼睛明媚動人,一種嘲諷的笑總掛在嘴角上。她時常露出一種倦怠的神情。
(節選自《日出》)
她的眼最好看。很深的雙眼皮,一對很亮很黑的眼珠,眼珠轉到眶中的任何部分都顯得靈動俏媚。假若沒有這一對眼睛,她雖長得很勻稱秀氣,可就顯不出她有什么特別引人注意的地方了。她的眼把她所有的缺點都遮飾過去,她的眼能替她的口說出最難以表達的心意與情感,她的眼能替她的心與腦開出可愛的花來。盡管她沒有高深的知識,沒有什么使人佩服的人格與行動,可是她的眼會使她征服一切;看見她的眼,人們便忘了考慮別的,而只覺得她可愛。她的眼中的光會走到人們的心里,使人立刻發狂。
(節選自老舍《四世同堂》)
老人消瘦而憔悴,脖頸上有些很深的皺紋。腮幫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陽在熱帶海面上反射的光線所引起的良性皮膚癌變。褐斑從他臉的兩側一直蔓延下去。他的雙手常用繩索拉大魚,留下了刻得很深的傷疤。但是這些傷疤中沒有一塊是新的。它們像無魚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蝕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顯得古老,除了那雙眼睛,它們像海水一般藍,是愉快而不肯認輸的。
(節選自海明威《老人與海》)
【借鑒點】
生活中,我們很容易記住兩類人的外貌。一類人長得“閉月羞花”,讓人一見鐘情,忍不住多看幾眼;一類人長得“個性鮮明”,不由讓你生出幾分憐憫。如何才能將這些人物栩栩如生地描繪出來呢?上面這幾個片斷里的幾種技巧,值得借鑒。
一是細細觀察,發現特點。如果我問你,老師的外貌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也許你會說是她的笑容,在你的印象中,她總是笑得那么燦爛;也許你會說是他的眉毛,在你的印象中,他的眉毛仿佛會說話一般。是啊,其實每一個人的外貌總有他獨特的地方,抓住那個“點”刻畫,人物才會與眾不同。老舍《四世同堂》里的這個片斷雖然只描寫了人物的眼睛,《日出》里的這個片斷雖然只是描寫了人物的衣著,然而由于這些內容正是人物外貌最為奪目的地方,于是人物形象也就令人過目難忘了。
二是筆墨靈動,繪出亮點。寫人的文章,不一定需要非得描寫外貌;但如果描寫人物外貌,就得繪出人物的神韻。如何才能繪出人物的神韻呢?你可以雕琢細節,可以運用比喻、夸張等修辭,可以巧作對比,甚至可以引用詩詞。《懺悔錄》里的片斷,通過一“笑”一“梳”,兩個動作便讓人物呼之欲出;《日出》片斷里描寫人物衣著時,“裙裾拖在地面如一片云彩”這一比喻句,將人物光彩奪目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由此看來,外貌描寫不僅能夠繪出人物神韻,還能巧妙地展示非凡的才情。
三是結合生活,展示性情。像寫景的文章一樣,決不是字不夠景來湊。寫人的文章,還要學會透過外貌,巧妙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點。正如盧梭筆下描寫的那位美女,當我們看到“嫣然一笑”“漫不經心”等詞語時,便可以看出人物“溫柔可愛”的特點;而海明威筆下的那位老人,就是另一種情形了:面容的消瘦與憔悴,脖頸上深深的皺紋,以及雙手上留下的傷疤,形象地展示了老人“歷盡滄桑”的人生命運。
外貌出彩,人物才會如此豐滿。
【仿寫示例】
她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張臉:兩頰腫脹得像剛出爐的面包,眼睛被擠得很小,鼻子兩旁長滿了雀斑,要說多難看,就有多難看。但奇怪的是,我卻覺得和她很親近,仿佛早已經是好朋友了一樣。
(何菲《我們一起走過》)
看樣子,那小姑娘至多不過十五六歲,有著少女的健美:蓬松松的劉海上綴滿著霧星兒,一顫一顫的;大而亮的眼睛里,像滴進了露水,含滿了,要溢出來;被海風吹紅的凸圓圓的腮上,也是濕潤潤的一層。她像是一朵晨光中的花骨朵。
(張曉剛《海邊故事》)
劉老師的面龐緋紅起來,猶如我們受到老師表揚后的興奮狀,“人面桃花”的詞語正好有了它恰當的位置。“謝謝同學們的鼓勵,那咱們就奇文共欣賞吧!”哈――在同學們爽朗的笑聲中,劉老師從教案中抽出一張稿箋,抑揚頓挫地朗讀起來。霎時間,教室中猶如流淌著一泓清澈的山泉。
(李倩《數學老師的人文課》)
男生爬繩子蕩秋千,她也要試試;男生踢球,她也要插上一腳。瞧,她還真成了足球隊的一員猛將。每當在綠茵場上馳騁后,坐在我身旁呼哧呼哧地喘著粗氣時,同桌那圓臉蛋上便會浮起一片如同云霞般艷麗的紅暈,兩道粗眉倔強地橫挺著,隨著呼吸聲一上一下地躍動。我常被她這種健壯的美驚倒,情不自禁地贊嘆“芳鄰”美不勝收。
(田文菁《我的芳鄰》)
我的舞伴個頭不高,比我所欣賞的個頭高度(185厘米)矮了10厘米,一張稚氣未脫的臉,一身運動衫,一雙鞋子灰不溜秋,不知什么牌子,想想我周圍的男孩總是一身Nike、Reebok、Adidas,眼前這個男孩真是有點土。我笑說我不會跳的,你要帶帶我,他只淺淺一笑,點頭卻沒有說話。
(王瑩《那個男孩有點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