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歷史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2-04-25 19:52: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歷史必修二知識點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chuàng)作。
關鍵詞:新課標高考 備考路徑和方法 把握好幾個關系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c)-0078-01
新課程高考歷史試題新穎、靈活、涉及面廣、難度加大,這就對高中歷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怎樣在高考備考中找到恰當的路徑和方法,打造出高考備考高效性和實效性,是指導新課程高考歷史教師要面對的關鍵問題,以下是我在歷史高考備考中選用的路徑和方法。
1 分析新課程考卷特點,把握授課方向
在新高三上課伊始,就安排原高三歷史科組教師,對考過的新課標高考歷史科試卷進行歸類分析,由專人負責匯總,形成經驗在各年級歷史科組教師之間交流,再反饋到新高三歷史科組,最后結合老高三教師傳授的經驗和新高三學生的特點制定教學計劃,從而把握高三在新學年的歷史科整體授課方向。
2 把握《考試說明》和高中歷史教材的關系
高中歷史教材版本繁多,形成一綱多本,備考中,教材是基本的教學資源外,高中“歷史課標、教學大綱”、《考試說明》也是必備的教學資源?!犊荚囌f明》規(guī)定了高考的目標、能力要求、知識范圍和考查形式,既是高考命題的依據,也是高考復習的依據。在備考復習中,融入《考試說明》規(guī)定的能力要求,系統(tǒng)、規(guī)范、完整把握教材及與教材相關的歷史知識,并研究《考試說明》中的例題,才能把握命題特點及解題思路。雖然高考命題高于教材,但教材仍是備考復習的依托,掌握好教材的基本理論、知識、概念等,才能使備考復習收到實效。如在復習人教版必修三第16課“的形成和發(fā)展”一課時,要求學生對的內容全面理解,先是掌握舊和的內容,然后掌握二者之間的聯系和區(qū)別,再掌握二者的不同作用及影響。對于的民族、民權、民生主義的深刻內涵和外延,教師要給學生分析到位,以此抓住重點、破解難點。
3 把握必修和選修教材之間的關系
人教版歷史教材必修部分內容提綱挈領,在新課標高考中所占比重卻高達85%,需要補充的內容比較多,是教師認真講,學生重點把握的部分。而選修教材內容詳實,是對必修教材的很好補充,但是因為量大,復習時間緊,一般復習有顧不上選修教材的現象,我的做法是在復習必修教材內容時,讓學生事先預習與必修教材相關的選修內容,復習時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回答,老師總結,讓學生同時把握必修和選修的內容,效果比較明顯。
4 把握單元復習和專題復習的關系
新課標,歷史學科對知識點的考查難度增強,注重考查對歷史學科基礎知識相互關系的理解。這種相互關系表現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縱向的聯系,例如因果關系、歷史發(fā)展線索、基本歷史進程等;一種是橫向聯系,如歷史階段特征、中外聯系等。通過縱向和橫向聯系,可以總結出歷史發(fā)展的基本方向和規(guī)律。一輪復習是單元復習,以縱向復習為主,主要是夯實基礎,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實根據歷史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加以處理,簡化成歷史線索,便于理解、記憶,否則疲于應付大量瑣碎的知識點的記憶,就談不上主動性的學習和思考。如在中國古代史復習時,注重基礎知識教學,力爭做到“點透、線通、面全”,形成立體動態(tài)知識網絡結構。然后讓學生在掌握思路和方法的前提下自己去整理知識結構,提煉要點重點、構建立體知識網絡和概括階段特征。二輪復習是橫向復習,以專題復習為主,不應再注重知識結構的先后次序,應該本著問題的提出、分析和解決的思路,去尋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本著解決問題的目的,將知識進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組。一是細化成小專題;二是加強對專題中知識的因果關系的分析,而不只是簡單的把知識歸納在一起;三是加強橫向拓寬,突出空間的延伸。在專題復習時,首先應從討論問題的思維主線入手,引導學生從全新的、應用的角度進行思考,如從有利于政治、地理學科的結合及有利于綜合的思路和途徑,形成不同于一輪基礎復習的思維方式,二者之間的關系是,在一輪復習夯實基礎的前提下,二輪復習才能拓寬、延伸知識空間,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5 把握教材和教輔資料之間的關系
高三年級教輔資料鋪天蓋地,我只給學生選三本:一本是比較全面的復習資料;一本是單選優(yōu)練;一本是歷史單科模擬試卷。教輔資料選好對學生能力提高確實有輔助作用,好的教輔資料在歸納知識點、重點知識講解上確實有獨到之處,在知識點選配習題上也很典型,學生通過解一道題,觸類旁通,把這部分知識更加準確的把握。但教輔資料只是對教材知識把握起輔助作用,絕不能使教輔資料代替教材,本末倒置。
6 把握教師講和學生練之間的關系
備考復習中,教師主要是講存在的問題、疑惑的知識及有針對性的習題;進一步夯實基礎知識,提高學生備考能力和水平。怎樣把握好講和練之間的關系,對備考復習尤為重要。首先,要積極探討課堂教學新模式,強化課堂教學復習的實效性。在一輪縱向復習夯實基礎的前提下,二輪復習重新構建知識體系,橫向歸類知識,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遷移與知識整合能力。就要改變以教師講為主的單一模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復習。改變多講多練、多講少練、亂講亂練,甚至不講只練的片面的做法,提倡精講精練。精講,就是必須要講得要精講,講透徹;精練,就是不會的題反復練,在方法上有所得,能力上有所提高,尤其是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課標高考的要求,在遇到新題、難題時,才能應對自如。其次,要指導學生學會復習,給學生消化理解的時間。復習中要積極引導學生注意研究與探討,讓學生抓住核心知識,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合作探究,主動去練有價值的習題,使老師講和學生練有機結合,使備考復習收到實效性。
7 把握掌握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之間的關系
把握對歷史發(fā)展產生重大影響的主干基礎知識,尤其是政治制度,經濟政策、經濟活動、文化運動等,使學生掌握教材內容的同時,把握深層次的內涵、實質和外延,建立重點知識結構體系,單元知識結構體系,專題知識結構體系等,同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自主整合知識的能力,有目的訓練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邏輯思維具有活躍性、嚴謹性、整體性。增強學生備考復習高效性。
關鍵詞: 情感教育 高中歷史教學 運用方法
一、在備課時對于課本情感的深入發(fā)掘
要想在歷史課上充分融入感情教育,就要進行充分備課。一方面,對學生的情況加以準備,另一方面,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加以了解。針對學生情感識別能力逐漸轉變?yōu)榍榫w認識;由對方法論的認識到世界觀的形成;理性思維和美感等高級情感的逐漸完善等,確定備課重點。
高中階段的歷史大多是以一種綱領性的形式傳授歷史知識的。而情感教育的開展,就必須建立在對這個綱領的全面了解之上,即要有目標指向性地挖掘教材,對教學的進程和手段進行認真的設計并拓展必要的課外知識,創(chuàng)設情境,充分剖析教材的顯性和隱性情感因素。
二、融情入課,精心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
精彩的開頭往往是情感教育的點睛之筆,能引起共鳴的導入是課堂教學開展的基石。
導入,就是對課堂教學的切入,可以有效吸引學生并引發(fā)學生設身處地地思考。
在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中,應當根據本堂課內容的情感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牢牢把握學生的情感,為整堂課提綱挈領。
三、深入展開,設計情景問題
歷史教學的滿堂灌已經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使情感的提升和知識的學習相互脫節(jié)。而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夠鏈接知識的學習和情感的提升,達到相輔相成的境界。
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啟發(fā)性的問題,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升華學生情感思維的能力。
比如,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這一節(jié)課程的講授與學習。文化思想史的講授與學習是比較不容易體現的,尤其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思想流派要內容交錯,教材對知識點的描述不生動,只有對要點的敘述。教師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可以以情景的設置,通過情感教育引導學生進入情景。比如,可以向學生舉例說:春秋時期,有一個人,由于國家政治凋敝,經濟倒退而家徒四壁,最后盜取鄰居的錢財。針對這種現象,各個學派將會有什么樣的主張?有的學生說,法家會主張嚴刑重審,儒家會主張進行道德教育,道家會主張道法自然,讓其自身覺悟。通過問題的提出和研討,會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活躍教學氛圍,所以,通過學生喜歡的方式傳授知識,講授我國春秋時期文化的大發(fā)展和大繁榮,會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但教師在歷史學科的情感教育中應注意對關鍵點的把握,使學生在學習知識點這一主要目標之下,能夠加深對歷史事件的理解,深刻體會蘊含在教材背后的感情。如果對情景設計不當,反而會使學生迷失重點,對歷史事實的尊重性將下降,與歷史情感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
四、升華收尾,總結概括有力
“編筐編簍,全在收口”。在課堂教學的結尾處,饒有余味地畫龍點睛,才能使學生把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和歷史情感真正融入自己的思想中,使學生的情感從臨時性上升到長久性的高度,達到歷史教學的目的。具體操作上,在課堂教學的結尾部分,不但要為本節(jié)教授的知識點進行系統(tǒng)總結,而且要對本節(jié)課程的歷史情感進行再升華,使教學目標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世紀之交的世界格局》這一章節(jié)結束時,我使用這樣一段話收尾:“20世紀,世界各國愛好和平的人民付出了生命財產等的重大代價,形成了今天的較為均衡的世界局勢和較為和平的發(fā)展環(huán)境。但是,世界各地區(qū)總有一些不安分的勢力,試圖通過卑劣的手段來打破平衡,撈取利益。作為21世紀的中學生,我們應該如何反思戰(zhàn)爭,看待戰(zhàn)爭?”此言一出,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雖然這部分在考試中不做要求,但是對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理性歷史觀、和嚴謹歷史情感的形成是大有裨益的。給學生留下深入思考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愛好和平、反對戰(zhàn)爭的思想,這對國家的發(fā)展和人才教育戰(zhàn)略是有利的。
作為一種心理活動,情感的形成是一個由淺及深的過程。美國教育家盧布姆說:“在這個過程中,情感成分從單純覺察開始,經過具有一定動力的階段,最后達到對一個人的行為控制。”實行歷史學科的情感教育,應以多種方法相結合,在適當的啟發(fā)點下,以情景影響學生,全方位地實行情感教育。
參考文獻:
【關鍵詞】教學目標 有效性 課堂教學 知識梳理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2)01(a)――0099――01
1 歷史教學目標有效性的理解
我們按照課標要求,對歷史有效教學的理解就是達成三維目標,即“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做好了前兩點,可以應對考試,獨立思考問題。升華到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可以學會做人。
本人認為,在現實的歷史教學中只能談相對有效,用一個固定的三維目標來衡量是否是有效教學,我認為并不是太合乎實際。因為這里存在著很明顯的差異,如地區(qū)差異、不同類別學校之間的差異、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這就導致對歷史掌握和理解的程度肯定是有差異的。
實現有效教學的關鍵在于過程與方法的突破,這就需要教師本人自主探究符合自己教學實際的過程與方法。這也就需要教師進行教學反思,進行教學方法的調整,結合實際尋找接近課標的過程方法。
2 課堂教學效果和效率的思考
2.1 知識的適當梳理
知識的梳理是課堂教學中最基本的環(huán)節(jié),該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明白歷史的概況和應試的重難點。在此環(huán)節(jié)中首要的是讓學生明白知識的結構,不能只見樹木而不見森林。例如必修一第一單元《中國古代政治制度》,里面具體講述了分封制、宗法制、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以及選官制度等這些知識點,雖然感覺上是彼此孤立的,但實際上這些知識點都是圍繞在古代政治制度這一核心脈絡來展開的。在表述這些知識點時我們不能照書搬點、孤立的講,我們要講清、講透知識。同時需要將知識條理化、結構化,特別是要將其置于歷史發(fā)展的總體過程中去,這才能有利于學生從整體上去把握歷史。
2.2 過程方法的正確把握
過程和方法是有效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其它兩個環(huán)節(jié)的實現都必須借助過程和方法的使用。過程和方法不是一種形式或套路,任何教學手段或方法都應有其目的性,無論使用什么樣的過程和方法,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知識。在課堂上,經常會有學生說,歷史很枯燥,又難學,沒有意義的歷史意義很難記,這種現象就是課堂低效或無效的表現,這樣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失敗的。
新課程下,我們不能再簡單地套用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接受的陳舊課堂教學模式了。那么,在新課程教學目標的指導下,我們應當如何做,才能找到正確的教學方法?其實、上課前我們首要考慮的不在于要使用什么樣的過程,方法,而在于你所面對的是什么樣的學生。教師都清楚因材施教的道理,同樣面對不同的學生,我們肯定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對于基礎較好、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在基本知識傳授的基礎上,我們可以使用各種先進的教學理念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而對于相對基礎薄弱的學生,這樣的理念或方法就不一定適用了,我們更應注重的是學生們對于基本知識的掌握。那么在課堂上的過程方法應該就有所不同,需要有更加適合的過方法來使用。例如,必修二《開辟新航路》這一課,在面對基礎相對較好的學生時,我們在講清開辟新航路的基本史實、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可以把西方開辟新航路和中國明朝鄭和下西洋作一對比,這樣的話,對于學生來說,既掌握了本課的基本內容,同時對中西方的情況也有了一定對比、了解,達到了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同樣,對于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來說,這一課的主要任務就把基本史實,知識結構掌握。因此,在教學過程方法的運用中,我覺得是需要區(qū)別對待的,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升華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升華是建立在基本歷史史實的基礎上的,是歷史的教育功能的體現。趙亞夫老師說過,歷史教育的終極取向是服務人生。那么,當前,很多學生為什么會說出“沒有意義的歷史意義”的話,這值得我們思考。
最簡單的方法便是舉一些現實中與歷史相關的典型事例,要能讓學生融入到歷史中去,讓他們進入歷史的時空,把自己變?yōu)椤肮湃恕?,設身處地,真正地去感受歷史,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才能真實地得到提升。例如以必修二《發(fā)達的古代農業(yè)》這一課為例,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珍惜土地的意識和關注農民的情懷,如果授課的對象來自農村,那么我相信只要稍作點撥就能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因為那些土地就是他們生活依靠,那些農民是他們的親人和父輩。如果授課的對象來自城市,可以從以下問題引導人手:1,你們的長輩(祖輩)從事什么樣的職業(yè)?這樣提問題的理由是他們的長輩(祖輩)應該大部分都有可能是來自農村;2,知不知道你們每天三餐的食物是是怎樣產生的,那里來的?進一步使學生認識到農業(yè)發(fā)展與其生活密切相關;3如果農業(yè)不發(fā)展了或者是發(fā)展受阻了,城市的生活會不會受到影響,會受到怎樣的影響?這樣的提問我相信可以激發(fā)學生思考問題積極性。同時在此基礎上,思考三農問題對國家發(fā)展的影響,進而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最終達到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升華。
4 總結
新課程下歷史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課堂教學是關鍵,而本人認為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過程方法的運用,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注釋
高中歷史老師也是一個競爭壓力很大的崗位。高中歷史對于高中老師而言,現在都要求寫論文評職稱,特別是對于研究成果看的越來越重,關系到老師的收入。對于高中歷史老師而言,歷史課作為高中生的必修學科之一早已擁有了悠久的歷史,如今的高中歷史不僅涵蓋內容廣闊,而且還是一門文理兼容并且與社會熱點結合緊密的課程。
在對話教學討論激烈的現今,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面臨的挑戰(zhàn)也十分巨大,對歷史教學工作者自身的學科基礎知識,社會熱點分析能力,以及教學技能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對話教學中,歷史教師需要激發(fā)學生探究歷史問題的興趣和動機,初步形成正確的全球意識;增強對資源、環(huán)境的保護意識和法制意識,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然而,并不是所有歷史教師都能夠在課堂上輕松地運用對話教學。課業(yè)進程和升學考試等多重壓力使得教師很難兼顧到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同時高中歷史課程又是一門發(fā)散性思維很強的學科,面對不同的學情,對話教學的實施很有可能會遇上各種問題,比如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無法得到控制,教師與學生由于對問題的不同理解使得無謂的話題占用了上課時間,導致課堂教學重點不突出等情況。其次,現在的學生面對一系列社會問題的理解會形成價值觀上的偏差,很重要的一點原因就是教師在學習生活上沒有做到及時正確合理的指導。
為了有效地調查當今歷史課堂對話教學的情況,筆者翻閱了相關文獻,并結合實際的教學,采用訪談分析方法進行整理研究。教師訪談的內容總結為以下四點:(1)采用對話教學時如何展開師生對話?(2)如何調動學生討論問題的積極性?(3)如何引導學生,使討論不偏離主干內容?(4)如何加以正確價值觀的滲透?首先,在如何開展師生對話方面,受訪歷史教師認為需要依情況而定。課堂師生對話以問答為主,而課堂教學中經常會遇到沒有學生主動回答問題的情況。因此在備課時就需要提前設置問題,并且根據學生認知水平的不同,從而預定下問題的難度;在上課過程中,根據現實情況對難度進行適當調整,防止出現無人應答,無人能答。若學生對問題表示費解,則將問題拆分為若干步的小問題,引導學生回答,循循善誘。最后再進行課后的教學反思,找出課堂對話過程中學生產生錯誤的關鍵,也就是對某方面知識理解的偏差,在之后教學中加以調整。其次,在調動學生討論問題的積極性方面,受訪教師均表示,課堂討論得以開展的前提是學生對知識點有一定的認知與熟悉。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由教師提出討論項目,在規(guī)定時間內安排小組討論。故而課前準備工作需要合理設置討論的問題而且要求學生對討論的內容必須熟悉。討論形式一般以小組形式或者同桌之間進行,由代表發(fā)言,采用適當的獎懲制度,提高學生發(fā)言的積極性。再次,對于課堂討論的控制方面,受訪教師認為,在學生討論問題時教師需要深入學生中間,深入小組中間,了解各方面意見,以便當發(fā)現學生討論方向發(fā)生偏差時能夠做到及時的引導與指正。最后,時間一到及時停止討論,聽取各代表發(fā)言,然后做出總結??偨Y包括明確被討論的問題,同時對學生得出的不同結論進行點評,最后歸納,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最后,在如何使得學生樹立正確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較多年長的教師對此主要采取傳統(tǒng)的說教模式,結合實際例子,以情感化,并且集中向成績落后的學生進行課后談話。而年輕教師的方法則是為學生播放有關圖文影片,讓學生通過直接的感觀自己體味。
一、“自主認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自學關鍵是教師必須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自學方法,整個深層次教學的成敗也在此一舉。學生有能力自學,教師就可淡化知識的講授,否則仍不能脫離傳統(tǒng)歷史教學模式的窠臼。在“學”與“導”的關系上,主要靠學生學,但關鍵又在教師“導”。“導”既要指向,即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自學,又要激趣,即激發(fā)學生學習有關課文的興趣。例如,必修一:“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一課,我在學案的【自主認知】部分是這樣設計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1.確立至高無上的皇權(1)皇帝稱號的由來。秦王嬴政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決定從“三皇”中取一個“皇”字,從“五帝”中取一個“帝”字,合成“皇帝”,作為自己的名號,以顯示其權勢和地位。從此,“________”成為我國最高封建統(tǒng)治者的稱謂,歷代沿用。(2)皇帝的權力。全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切大權由皇帝總攬;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員由皇帝任免;軍隊的調動由皇帝控制,調動軍隊的憑據_______由皇帝控制、發(fā)給。(3)特征。秦始皇首創(chuàng)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_______顯示了權力的不可轉移,另一方面以______________顯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這是中國古代專制制度的重要特征。2.建立較為完備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1)職能。秦始皇建立的中央機構中,_______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_______兼理監(jiān)察事物,_____負責全國軍事事務。丞相之下還有______,分別掌管著國家的各項具體事務,是中央政府的職能部門。(2)評價:①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職,在_____、______和權________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牽制,軍政大權操縱在皇帝手中。②然而,對于軍政大事的決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諸卿進行朝議,最后由皇帝裁決。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君主專制下重大事情的決策失誤。這個案例是對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的教學,如果不用學案,只由老師用敘述性、描述性的語言講授,學生只是聽和看,學生的思維、學習情緒得不到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處于較被動的狀態(tài)。而用上面的學案把教學內容設計成階梯式的填空題,通過自己完成這些由淺入深、由事實到結論的漸進式練習,使學生熟悉歷史史實,歸納出結論,從而產生成就感,達到活學、樂學。這樣的課堂教學,學生參與性強,學習處于較為自主的狀態(tài)。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既促進全體發(fā)展,又關注個體提高。
二、“正確點撥”幫助學生自主學習
學法指導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核心因素,是學生知識體系和能力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視學法指導是“教會”學生學習的前提和保證。第多斯惠曾深刻地提出:“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fā)現真理?!币虼耍趯W案設計中,學法指導應該貫穿始終,如學案中的學習目標設計、疑難問題提示、解題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導性內容和因素,構成一條明晰的學法指導線索。為學生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提供和創(chuàng)造必要的條件。例如,必修一古希臘民主制度這一課中,如何認識城邦政體對雅典文明的影響是一個難點。在學生合作探究、總結認識的過程中,得出的觀點大都是不系統(tǒng)的,或者不太理解城邦政體。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這樣引導:什么是城邦?希臘城邦發(fā)展有什么特點?對希臘文明的發(fā)展有什么影響?(小國寡民,有利于實行直接民主;獨立自治,有利于希臘文明的延續(xù)性。)學法指導就是“指點、啟發(fā)”,學案導學要體現“導”字,自主學習不等于完全自學,放任自流,課堂上教師應該講解重難點知識,啟發(fā)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在學生思考的瓶頸時期要注意適當點撥,使學生的認識得以提升。
三、“巧用表格”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這一環(huán)節(jié)特點是“精”。內容、語言要精。主要是向學生傳授教材的知識結構。為了節(jié)省時間,我將知識結構預先寫在幻燈片或小黑板上向學生演示講解。不講具體的知識點而是講教材內容的“框架”。例如,必修二:中國民主資本主義的產生和曲折發(fā)展歷程一課我設計成表格。通過完成表格,既加深學生記憶,又有利于促進、完善,優(yōu)化學生的知識結構。如果只靠老師講,學生印象不會深,還容易混淆,因為講述是傳輸態(tài)的信息,講過了就沒有了,甚至一不留神沒聽到就更是空白。而學案是存貯態(tài)信息,且知識點需要學生填,可以在課前初步整理,課上修正完善,課后復習鞏固,考前還可以拿出來瀏覽。有一個不斷完善、優(yōu)化和鞏固的過程。
四、“巧設練習題”鞏固新知識
練習的目的是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檢查教學效果。一節(jié)課的成敗關鍵是在學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歷史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練習引導學生探索歷史事件發(fā)展的規(guī)律。必須緊扣一節(jié)課的能力培養(yǎng)目標,巧設疑問。例如,必修二:“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一課設問如下:(1)布雷頓森林體系出現的背景;(2)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標志;(3)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構成;(4)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實質;(5)布雷頓森林體系評價;(6)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通過上述問題的分析練習,使學生認識到美國在戰(zhàn)后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確立了以美國為中心的世界金融體系。使學生掌握了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分析評價歷史事件的方法和能力。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強調了美國關稅壁壘對世界各國的直接影響,A項符合史實和題意,B、D兩項于此無關,C項是其間接影響,故答案選A。此題是對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材料選擇題到材料題,從單方面信息入手到材料題多方面信息分析總結,讓學生的能力逐漸的提高,更好的適應高考。
關鍵詞:高校;公共歷史教育;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與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精神生活越來越豐富,很多在外人看來高校里“高、大、上”的專業(yè)知識走出“象牙塔”,走上了向社會“布道”之路,高等教育的專業(yè)知識傳授對象由學生逐步擴散到社會人士。其中,人文社科專業(yè)的歷史課程頗受大眾的歡迎,百家講壇的興起、淘課的流行即是典型,關于歷史題材的影視劇和網絡劇也讓人眼花繚亂,甚至公務員考試以及許多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中都不乏對歷史知識的考查。與全民“歷史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高校公共歷史教育――“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育的尷尬:學生興趣的缺乏以及實效性不強。
之所以把“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列為高校公共歷史教育,筆者認為,雖然2007年開始“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作為一門全新課程被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授課對象為所有本科層次學生。該課程從課程性質上看屬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其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相關通知文件也界定了該門課程的政治理論課屬性。但是,由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內容的弱理論性、偏史實性,其采用的教學方式、方法完全不同于“基本原理”以及“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些理論性較強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同時,為了便于和美國高校本科通識類必修課程美國史教育對應比較,筆者在本文中稱其為高校公共歷史教育(該課程從性質上分析仍屬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范疇)。
一、我國高校公共歷史教育的普遍問題
首先,我國高校公共歷史教育中,學生歷史學習意識缺乏?!爸袊F代史綱要”在大部分學生眼中是一門基礎知識學科,有不少學生認為“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開設沒有必要,他們認為在高中時已經學習過歷史,本科階段不需要重復學習。更多的學生則認為該課程的學習對日后的工作與生活沒有幫助。學生沒有正確的歷史學習意識,對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學習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通過考試拿學分。特別是對理工科學生而言,幾節(jié)專業(yè)課的學習能夠讓他們學會設計出一個小零件、一個程序,而對歷史的學習似乎不能起到這么直接的實際效用,“歷史無用論”觀點在高校學生中普遍存在。龔自珍曾指出:“出乎史,入乎道,欲知道者,必先為史。”歷史承載的知識和技能是非常豐富的,歷史知識與政治、教育、經濟等領域都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歷史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提高學生對于人類社會變化的認識,培養(yǎng)他們對于現代文化的透視力。這些都是學生無法主動意識到的,需要教師引導他們樹立歷史學習意識。
其次,傳統(tǒng)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高校公共歷史教育的要求。我國高校“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方式主要還是以教師講授、學生傾聽為主。雖然教學手段有了很大改善,大部分教師早已運用多媒體教學,但是教學內容還是一樣局限于書本,一些基礎的歷史知識學生在初中、高中時就已經了解熟悉,到了本科階段,變動不大的教學內容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必然會使大部分學生失去學習興趣。
最后,高校公共歷史教育考核的方式比較單一,需要作出改變。目前大部分高?!爸袊F代史綱要”課程的考核還是傳統(tǒng)的考試形式??荚囋囶}類型固化,內容固定,對學生的歷史理解、思考方面的考查較少。學生學習歷史的意義并不在于記住一個時間點或者一個英雄人物,更在于了解這段歷史的意義和對現代的啟示。對學生歷史知識的考查與數學、物理、化學等理工類基礎學科不盡相同,記住公式,套用解題不是歷史學習所需要的結果。
二、美國高校公共歷史教育的啟示
美國的高等教育極其重視公共歷史教育,美國高校一般把美國史設置為通識類基礎課程,要求本科生必修。根據近幾年對美國一千多所四年制本科大學的調查,美國史作為公共歷史教育課程是美國大學本科中必修比例最高的。一般來說規(guī)模大的州立大學,如加州大學體系、馬里蘭大學體系等,統(tǒng)一把美國史設置為本科必修課程。即使在那些不要求美國史必修的全美頂尖的三十所文理學院,本科必修課的選課目錄中依然保有美國史。
事實上,對于這些不必修美國史的全美頂尖學院來說,由于進校學生的素質極高,學生在美國史方面的素養(yǎng)已相當不錯,傳統(tǒng)的公共歷史教育課程――美國史對這些學校和學生來說顯然不適合,因而這類學校一般以其他美國史領域的專門課程作為必修課,這種其他課程,很可能是關于美國歷史文化或經濟、政治方面等更為專門的課程,如清教、天主教、新教等基本的宗教知識以及這些教派對北美殖民地的塑造作用。這些課程需要相當的美國史訓練,許多選擇該類課程的學生高中時在美國史方面的訓練就極其過硬。
美國高校為什么如此重視公共歷史教育?從根本上看是以“通識教育” 為根本理念的教育原則和精神決定的,而歷史教育是“通識教育”重要的基本內容之一。所謂“通識教育”,即不管是文科、理工科抑或其他學科,把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與科學知識以及思維方式作為主旨,使學生對人類的物質、精神文明有系統(tǒng)和深入的認識理解,養(yǎng)成學生科學與人文兼具的思維方式。美國高校一般不將自己視為培養(yǎng)技術專家的地方,專業(yè)技能和技術的教育在美國高校教育中并非首位,美國高校重視的是歷史這類人文社科知識的培養(yǎng)在技能與專業(yè)學習中的基礎地位,本科階段許多技能性和專業(yè)性較強的學科專業(yè)一般不設置,必須要等學生在本科階段打 下較為合理的知識結構的基礎上才能去學習。
另外,由于美國高校強調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非常注重在公共歷史教育中讓學生理論結合實際,比如在課程實踐環(huán)節(jié)安排學生到政府、社區(qū)、企業(yè)等工作單位實習,讓學生在實習過程中了解如何研究材料、編輯報告、收集文獻等,這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研究和應用能力,促使學生在專業(yè)課的學習研究中鍛煉了思維、收獲了方法。
三、我國高校公共歷史教育的改革
第一,明確高校公共歷史教育的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意識。歷史是記錄了過去、現在、未來的整個全人類的生活。通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育教學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了解1840年之后中國一步步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又一步步完成實現國家解放和民族獨立以及在此基礎上一步一個腳印走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歷史事實,其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啟發(fā)學生習得的歷史經驗、激發(fā)學生的歷史意識。所謂歷史意識,意味人類在文明發(fā)展過程中產生出來的對自身歷史的記憶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實的基礎上從中總結經驗、汲取智慧、進而運用于現實生活中的一種觀念和要求?,F階段高校公共歷史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幫助學生樹立歷史意識,讓青年人能夠彰往察來,學會運用歷史經驗,應對現今社會生活。
第二,教學聯系實際,幫助學生實現“學以致用”,提升歷史知識的轉化率。筆者認為,高校公共歷史教育應該注重以下幾點:其一,增強“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與其他學科的整合。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學科的界限已經不像以往那么明顯。高校學生特別是人文社科類的學生,通過接受公共歷史教育可以增強其對專業(yè)學科的理解。文學專業(yè),需要學生了解相關的文學史,理解特定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歷史環(huán)境,以理解該文學作品的核心;旅游專業(yè),更是需要學生了解當地歷史文化,知曉當地古跡的歷史內涵。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各科文化交匯相融的過程,只有弱化歷史學科的專業(yè)意識,才能幫助學生找到公共歷史教育的意義所在。其二,公共歷史教育不應該與社會生活、社會工作割裂。公共歷史教育作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一部分,其主要作用在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幫助學生更好地步入社會、接軌社會,為實現“四個全面”戰(zhàn)略服務。在公共歷史教育中,教師作為引導者,要注重分析歷史事件與現代事件發(fā)生的關系,探討其中的歷史規(guī)律,增強學生對于歷史和現實關系的理解。
第三,改變考核形式,讓學生從心里接受歷史、學懂歷史。高校公共歷史的教學目標,更多的在于教導學生如何理解歷史、運用歷史。所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考核方式應該以考核學生的能力為主,以考核學生的基礎知識為輔。在考核形式中,不僅可以采用試題的方式,還可以采用課題討論、撰寫報告或者論文的方式,多方面考查學生收集資料、整合資料以及撰寫報告的能力??己诉€應結合平時課堂的表現和作業(yè)的完成情況。學生課堂討論是否積極參與,對于教師每次布置的思考作業(yè)是否有獨特、新穎的想法,這些都是最終考核結果的重要參考標準。
除此之外,公共歷史教育的考核內容應該從一些基礎知識點的考查向靈活運用能力的考查上轉變。比如,以往考試試題都會考查的主要內容和意義問題,現在的試題可以轉變成對于中國近代社會發(fā)展變化以及對于我們今天的改革開放有何借鑒意義方面的考查上來。單純的對知識點記憶背誦的考核轉變成了對歷史知識理解與運用的考核,如果學生對此理解透徹并有著獨到的見解,那就真的學“懂”歷史了。
參考文獻:
[1]解學慧.美國歷史教育的特點之一:收集和使用第一手資料[J].歷史教學,2004(7):57-60.
[2]陳靖豐.現代化與國民的歷史教育――戰(zhàn)后美國歷史教育述論[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5):93-97.
[3]李守常.史學要論[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0).
[4]瞿林東.歷史?現實?人生――史學的沉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5]魏久堯.中國傳統(tǒng)大學精神與民族精神――關于中國現代大學教育改革的歷史反思[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
[6]王小麗,肖守軍.美國公共歷史學教育對我國高校歷史教育實踐改革的啟示[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2).
一、必修三的課程地位
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主要是認識自然地理現象、地理原理規(guī)律,從自然環(huán)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闡述了人地關系;必修二(人文地理)的內容則是人們如何從環(huán)境中獲取生產生活所需的資源,因地制宜地改造自然環(huán)境,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主要是從人類活動對環(huán)境的影響闡述了人地關系。此后,課程體系安排了地理必修三(區(qū)域地理),強調“以某區(qū)域為例,分析……”,要求學生用必修一和必修二所學的概念、原理、規(guī)律、觀點、方法等系統(tǒng)地理主干知識,聯系實際,分析區(qū)域特征,比較區(qū)域差異,解決區(qū)域問題。
二、必修三的高考地位
由表1可知,選擇題涉及區(qū)域地理的考點不多,考點動向無明顯規(guī)律,有些知識點沒考到,可能是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命題材料。
由表2可知,必考綜合題兩題,一中一外,給出文字和圖表等材料,讓學生進行成因分析、推斷影響,提出解決地理問題的對策與措施,探討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利與弊。區(qū)域地理是高考命題的重要載體,選擇題和選考題也常常涉及區(qū)域地理。考查的重點是綜合分析思維能力,描述、闡釋、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等,強調地理能力。如描述或推測地形、氣候、河流(水文水系)、植被等自然要素的特征,概括其空間格局,分析影響因素,描述或推測農業(yè)、工業(yè)、城市、人口等人文要素的特征,分析影響因素、區(qū)域主要熱點問題及其產生原因和危害并提出解決措施。
三、必修三的區(qū)域組成
由表3可知,必修三涉及的地理區(qū)域,沒有面面俱到,重點是通過案例學習,培養(yǎng)學生掌握分析相應問題的方法、思路、要點等,學會運用區(qū)域有關圖文資料,探討、分析、解決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有關現實問題,培養(yǎng)其學習方法,提升其學習能力。
四、必修三的教學建議
1.區(qū)域與系統(tǒng)結合
系統(tǒng)地理知識要落實到區(qū)域,區(qū)域要再現系統(tǒng)地理知識。必修一、必修二系統(tǒng)地理核心主干知識+地理區(qū)域(區(qū)域地圖),是高考常用模式。試題基于圖表,基于地理學的兩大特點(區(qū)域性和綜合性),將地理問題落實到不同空間尺度的具體區(qū)域,考查區(qū)域空間定位(位置特征)、區(qū)域自然及人文特征判斷,注重區(qū)域實證、支撐系統(tǒng)地理理論,強調系統(tǒng)地理與地理區(qū)域的有機整合。地理必修三的教學,側重案例教學,必須以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系統(tǒng)地理加以論證支撐,幫助學生分析、解剖案例,有效提取相關的地理原理、規(guī)律,掌握分析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本思維方法。例如,《流域的綜合開發(fā)》一課的教學中,首先,要補充河流水系和水文特征及其成因的相關知識;其次,要分析田納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l件,包括流域的地形、氣候、水系、水文特征以及自然資源等,還有人口、農業(yè)、工業(yè)、交通等社會經濟條件;最后,要分析流域發(fā)展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根據經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社會效益三結合的原則,探尋該流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方向,根據不利條件尋求整改策略。學生只有抽取了流域的綜合開發(fā)利用知識點分析地理原理和規(guī)律,用動態(tài)的觀點去分析區(qū)域間各要素之間的聯系,就能進一步分析黃河、長江、尼羅河、伏爾加河等流域的綜合開發(fā)利用,從而達到課標的要求。
2.歸納與比較結合
高中地理必修三的教學總結,常常要運用表格歸納與表格比較兩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中,要用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的思維幫助學生歸納出帶規(guī)律性的區(qū)域特征的分析方法,例如,《荒漠化的防治》一節(jié)的教學總結如表4所示。
學生懂得了“荒漠化”分析問題的方法,就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去分析同類型的案例。
區(qū)域的比較,不僅要橫向比較,而且要縱向比較,如表5和表6。
3.課堂與實踐結合
課堂教學強調地理空間思維訓練,嘗試讓學生聯系時政新聞熱點,聯系本地實際,做到課堂涉及區(qū)域的舉一反三,討論區(qū)域的保護和治理措施,提升學生空間感知能力和空間分析能力。例如,讓兩位學生分別代表南水北調“調出區(qū)”的居民和“調入區(qū)”的居民,扮演角色,進行對話,交流看法。又如,讓四個學生模擬導游,帶領四組同學赴我國東北地區(qū)、西北地區(qū)、青藏高原,澳大利亞國家四地的旅行,分別描述在不同地區(qū)所能觀察到的主要地理景觀和地理現象,說出到上述地區(qū)旅行應攜帶的主要生活用品。
課外教學強調綜合實踐,例如,①收看《地理?中國》《文明之旅》《探索》等相關電視節(jié)目,關注G20杭州峰會,了解20個成員國和被邀請的嘉賓國的空間分布、地理位置、人口規(guī)模、經濟實力等,引導學生多了解世界文明;②討論冠豸山下某地瓜干廠對地方經濟的帶動作用以及所造成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進而提出改進措施;③結合冠豸山的城區(qū)交通建設實際,討論城市化過程對于區(qū)域發(fā)展的推動作用以及應當注意的問題;④調查冠豸山天池歷史與現狀,開展冠豸山天池終年有水的實踐研究,了解在野外考察中GPS的功能,用電子地圖查詢蓮峰鎮(zhèn)和揭樂鄉(xiāng)城鎮(zhèn)歷史、交通變化、旅游發(fā)展等信息;⑤調查家鄉(xiāng)一片荒廢(或利用不合理)的土地,探討這片土地荒廢(或利用不合理)的原因。如果這片土地讓你來規(guī)劃開發(fā),你將作何打算?為什么?
4.教學與應試結合
高考試題往往是圍繞區(qū)域“在哪里”“怎么樣”“為什么”和“怎么辦”的思路設計開放性的問題。課堂教學可以嘗試“課題研究”的方式,用新情境設計出新問題,將考點融入其中,讓學生去開展區(qū)域問題為中心的探究學習。在分析中提高《考試說明》的四項能力: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guī)律的能力;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
(1)區(qū)域定位:在哪里?包括經緯度位置(半球位置、高中低緯或五帶位置) 、海陸位置、相對位置(從屬位置、相鄰位置)、大氣環(huán)流位置、板塊位置、交通位置等。
(2)區(qū)域特征:怎么樣?包括區(qū)域的氣候、地形、河流(水文水系)、植被、自然資源、農業(yè)、工業(yè)、城市等地理特征,了解該區(qū)域熱點問題(如環(huán)境問題、農業(yè)問題等)。
(3)原理分析:為什么?分析自然要素成因及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學會探討區(qū)域熱點問題產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