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04 10:43: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服務創新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由于客戶對物流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為了滿足客戶的要求,物流企業開始不斷的創新,在企業的相關戰略的指導下,引進和學習了一些新的經營的方法和理念。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物流企業順應著它的發展,改進了一些現有的管理理念,或者是研發一些全新的物流服務產品和方法。
一、物流企業進行服務創新的內涵
服務是物流企業的根本,因此想要讓企業得到有效的可持續性的發展,只有通過提高服務以及做相關創新來實現。在創新的形式上,各物流企業普遍是采用提升服務的有效性和質量來實現企業的服務創新。另外,在提高服務質量的同時,還盡可能的滿足客戶的個性化要求,這樣也有利于提高物流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這樣,不僅提高了物流服務的效率和服務質量,也進一步拓寬了業務的范圍,從而提高了本企業的業績,并形成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二、影響物流企業服務創新的外部因素
1.政策環境和技術
我國物流業在近幾年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這也離不開我國在宏觀層面上的相關政策的支持。例如國務院在2014年頒布了《物流發展和長期計劃(2014-2020年)》的政策,它意味著我國給物流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好的政策環境,物流行業也獲得了相關政策的極大的支持,也極大的促進了物流企業的服務創新。另外,我國在轉變政府的能力和加快構建創新體系的過程中,積極的推進了市場文化的創新,從而使得物流企業處在創新服務的一個的好的大環境,這也進一步推進了物流企業在服務創新上的能力。
2.顧客
根據Larsson和Flint所創建的物流企業的服務創新模式來看,他們指出客戶信息的收集,與客戶之間的聯系的建立,客戶信息的討論和反映是物流企業服務創新的關鍵因素。從物流企業的特點來看,讓客服真正參與到服務過程中,增加客戶的參與服務的能動性有利于進一步保證物流服務的質量,從而更好的加強顧客與企業間的溝通交流。同時通過這樣的雙向溝通方式以及客戶反饋系統的建立,能夠讓物流企業進一步的滿足客戶的需求。另外,R.Magnusson則在2003年指出對像物流企業這樣的服務類企業來說,用戶和客戶是相關企業服務創新的主要來源,而且他們所給出的一意見相對與專家學者來說,更加的權威。在物流企業的服務創新過程中,顧客的需求是企業關注的重點,因為物流服務創新的根本是需要面對面的與客戶進行溝通交流,從而建立起物流企業和客戶之間的互動的學習關系。因此,對于物流企業來說,深入研究客戶的各種需求,并創建出能夠滿足客戶需求的服務是他們發展的目標。
3.競爭者
斯科特•安東尼在2010年時提出的企業服務創新的觀點指出,除消費者本身,競爭對手,合作伙伴,外部的專家和渠道構成了企業在創新思想上的重要的來源。競爭對手作為一種動力,使得個物流企業必須要不斷的思考服務創新,從而進一步提高自己的企業競爭力。同時,物流企業間的競爭是十分激烈的,我國的物流企業不僅來自己國內的其他物流企業,還面臨著國際上的物流巨頭企業的挑戰。在創新戰略上,很多的物流企業選擇采用跟隨競爭者的方式,物流企業服務的方式由于不顯著,因此很容易被模仿。另外,競爭者的服務戰略上的變化很容易被同行察覺并模仿。所以,競爭者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服務創新。
三、影響物流企業服務創新的內部因素
1.企業戰略和管理體系
在最初,企業的服務創新活動是隨機性的,系統性的,然后現在服務創新已經轉變成為了在企業的整體戰略下執行的一些有意識的系統的行為。因此,企業的總體規劃以及相應的實施標準的制定是十分重要的。制定企業的發展戰略可以讓企業更加了解本企業的實力以及優勢,從而做出更加科學的服務創新的決策。也讓物流企業不僅能夠進一步的發揮自身的優勢,還能夠幫助企業實現可持續性的發展。同時,物流企業在制定相關企業戰略的時候需要充分考慮到自身的實際情況,這也有利于實現企業內外部資源的整合,還能夠指導企業的創新活動,從而保證創新活動能夠達到其目標。
2.企業員工
企業員工包括了企業的管理層以及普通員工,他們則是這些服務創新活動的構建者和執行者。物流服務創新的根本是只由行業的從業人員根據市場和企業自身的情況來提高現有的服務質量,或者建立一些的新的服務產品去滿足更多客戶的需求。因此,普通的員工在企業進行服務創新的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一方面,他們是物流服務的直接參與者,是他們在與客服進行直接的交流。因此,他們可以更好的去發現客戶的需求。在與客戶的交流過程中,也能夠激發起員工的一些創新性想法。另一方面,他們還是服務創新活動的執行者,因此這些員工也直接的影響了企業服務創新活動的實現結果。另外,管理者作為企業發展戰略以及相關經營活動的構建者,他們的創新能力和意識也極大的影響了物流企業的服務創新。
四、結束語
除上述影響因素之外,合作伙伴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的發展,很多的物流企業的創新并不能只依靠自己去執行,也需要與其合作伙伴建立其雙方的信任,并實現長期的合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建立起交流平臺,并進一步的提高自己的創新效率。物流企業在進行服務過程中與其物流的設備提供商以及管理咨詢企業等都有著密切的合作,因此當它的合作伙伴產生變化的時候就可能推進物流企業進行相關的服務創新。可以說,加強與其合作伙伴的合作對物流企業的服務創新有著長遠的影響。
作者:崔蕓 單位:開封大學
參考文獻
[1]高莉,陳陽.物流業服務創新特征及影響因素灰色關聯分析[J].物流技術,2013,(5):259-262.
[2]杜娟.淺析物流服務創新的驅動力及影響因素[J].經濟研究導刊,2013(,20):53-55.
1.基礎管理工作不斷夯實。廣大社區統戰工作在上級部門的領導支持下,立足基礎工作,基本上建立健全了社區范圍內統戰成員數據庫,并分門別類、建檔立簿,輸入微機實行動態管理,夯實了統戰基礎管理工作。在此基礎上,社區統戰工作還通過入戶走訪、電話聯系等多種方式,第一時間掌握統戰對象的構成狀況和變動情況,實時動態更新統戰對象資源數據庫,實現了社區統戰資源底數清、情況明、工作實,為更好地服務社區管理創新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2.體制機制不斷健全完善。絕大多數社區都建立了統戰工作協調小組,堅持把社區統戰工作與社區黨建、社區管理、社區宣傳、社區服務、創建和諧社區等工作結合起來,實現了社區統戰工作有效融入社會管理創新。大部分社區著眼于制度建設,建立健全了社區統戰工作情況通報制度、定期學習制度、信息反饋制度、走訪慰問制度等工作機制,形成了領導帶動、社區聯動的社區統戰工作機制,極大地促進了社區統戰工作。有的社區還廣泛開展社區黨員會、居民代表會、統戰成員聯誼組織、信教骨干群眾座談會等多種“同心”活動,暢通聯系渠道,傾聽意見建議,及時改進工作,把社區統戰工作納入了制度化軌道。
3.工作合力不斷增強。各社區在充分整合社區黨政資源、統戰資源、社會資源、區域資源的基礎上,堅持用社會化的理念積極推進社區統戰工作,最大限度地實現統戰工作全面融入社區管理和建設的方方面面。廣大社區還充分利用社區各方面資源,采取結對、幫扶、共建等多種形式,有效利用轄區內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的人才、場地、設施、器械等資源條件,形成共享共創工作合力,促進了統戰工作的有效開展。在此基礎上,大部分社區都積極開展“雙向服務”,通過開展結對幫扶困難群眾、醫療服務、法律咨詢、便民服務等活動,調動社區統戰成員參與社區建設,同時,通過依托社區優勢,把秧歌隊、腰鼓隊等文體活動作為聯系統戰成員的陣地和橋梁,吸引廣大統戰對象參加社區的各種活動,營造了社區統戰成員、居民共建和諧社區的良好氛圍。
二、當前社區統戰工作服務社會管理創新存在的問題
調研發現,社區統戰工作服務社會管理創新在探索中不斷完善,服務社會管理成效顯著,但也存在一些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和不足。
1.社區統戰工作服務社會管理創新組織網絡還需要進一步健全。雖然社區統戰工作組織網絡建設不斷完善,但有的社區統戰組織網絡仍不健全,有的社區統戰工作隊伍力量短缺,大部分社區統戰委員身兼數職,負責多項工作,往往疲于應付,開展服務社會管理工作精力不夠,社區統戰干部更是嚴重不足。
2.社區統戰工作服務社會管理創新工作載體還需要進一步完善。近年來,社區統戰工作活動載體在探索中不斷完善,但隨著新形勢新任務的發展,社區統戰工作載體不同程度地出現明顯的滯后現象,有的社區沒有統戰成員活動場所,甚至有的社區統戰成員彼此之間基本上沒有交流活動。
3.社區統戰工作服務社會管理創新工作機制還需要進一步創新。雖然社區統戰工作服務社會管理創新工作機制不斷增多,但在更好地融入社區管理創新、更好服務社區管理等工作機制上還需要進一步創新方式方法,為社區統戰工作服務社會管理奠定堅實的制度保障。
4.社區統戰工作服務社會管理創新活動平臺還需要進一步拓寬。雖然各社區在創新統戰工作服務社會管理上,探索開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動,但社區統戰活動平臺不夠寬闊,統戰部門組織開展社區活動不多,影響力不大,甚至有的統戰成員常年不參加社會管理活動。
三、關于深化社區統戰工作服務社會管理創新的思考
做好新形勢下的社區統戰工作,必須堅持用創新的思路和辦法,創新組織網絡,工作載體、體制機制、活動平臺,從根本上化解統戰工作最后一公里問題制約瓶頸,更好地發揮社區統戰服務社會管理創新工作。
1.創新組織網絡,努力擴大社區統戰在服務社會管理創新中的影響力。社區統戰工作是一項對象廣泛、社會性強的工作,必須從組織機構和人員隊伍上完善縱橫交織、立體交叉的網絡體系,實現社區統戰工作網絡全覆蓋。探索建立完善社區統戰工作組織體系,社區、樓宇層層健全統戰工作領導小組,抽調充實人員力量,統籌協調統戰進社區、服務社會管理工作。積極開展社區統戰網格化管理,在一個或幾個相鄰樓區形成的網格中,按照有隊伍、有場所、有制度、有牌子、有辦公設施要求,設立網格統戰工作室,配備專兼職統戰干部,廣泛設立統戰沙龍、統戰之家、統戰工作室,組建統戰信息員、統情快遞員,加強網格單元之間的溝通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濃厚的社區統戰氛圍。積極搭建社區統戰成員聯系平臺,通過建立“統戰快遞站”、成立社區統戰工作協調小組、共建社區聯誼小組等形式,實時全面掌握社區統戰成員情況,提高社區統戰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完善統戰成員“建一策”直通車,通過在網站上公布征求意見信箱、編印“獻一策”活動簡報等方式,及時反映統戰成員意見訴求,最大限度地暢通統戰服務社區管理渠道,更好地推動社區建設。
2.創新工作載體,努力增強社區統戰在服務社會管理創新中的凝聚力。完善的工作載體是社區統戰服務社會管理的有效抓手,必須堅持把加強基地建設作為統戰工作融入和服務社會管理的切入點,通過建設統戰成員教育基地、黨外代表人士實踐鍛煉基地、統戰部門聯誼交友基地、統戰理論調研基地等,不斷拓展社區統戰工作陣地,更好地發揮社區統戰服務社會管理的作用。建立健全社區黨委定期聯系黨外代表人士的交友談心制度,搭建社區統戰成員之家、少數民族之家、社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席會等社區統戰工作陣地,緊密聯系各方面統戰代表人士,通報情況,增進交流,把統戰成員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區域經濟、社會建設中來。探索完善統一戰線教育基地、黨外代表人士實踐鍛煉基地、統戰成員創業基地、統戰部門聯誼交友基地、統戰理論調研基地等陣地建設,為社區統戰服務社會管理創造完善的工作載體,更好地發揮統戰成員服務社區管理工作。
3.創新工作機制,努力提升社區統戰在服務社會管理創新中的公信力。制度問題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社區統戰融入和服務社會管理,必須健全完善工作機制,筑牢社區統戰服務社會管理的制度保障。積極建立健全社區統戰委員(干部)職責及工作制度、目標管理制度、民族宗教工作協調機制、黨政有關部門統戰工作協調配合機制、處理突發機制和統戰工作服務中心工作制度,建立完善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相關制度,有效推進社區統一戰線服務社會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探索建立黨外代表人士聯席評價進出機制,采取上級評議、自我評價與社會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從政治素質、能力素質、工作業績等予以評價考核,建立客觀公正、重點突出的評價指標體系,采取違法違紀一票否決和綜合評價末位淘汰的方法,對黨外代表人士實現“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確保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的代表性和純潔性。
關鍵詞:畢業設計;多樣化;思考
畢業設計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它對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科學寫作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教學環節無法替代的作用,中外皆然,毋庸置疑。因此,各高等學校對畢業設計都非常重視,在設備條件上不斷加大投入,在過程上嚴格檢查,在質量上嚴格把關。
一、多樣化畢業設計教學方法的可行途徑
(1)基于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及工程訓練項目的畢業設計教學方法。當前,國家級和學校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和工程訓練項目正在各高等院校廣泛開展,其影響力和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日益體現。從學校領導到普通教師,以及教學管理人員都高度重視并積極參與,參加的學生更是與日俱增,需擇優選拔。全國性大學生創新論壇和工程訓練比賽定期舉行。在這種形勢下,可以將國家級或學校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和工程訓練項目作為大學生的畢業設計任務來執行。用學生的實踐作品作為畢業設計成果,用項目總結形式完成畢業設計論文,其中論文內容和格式也不同于傳統的畢業設計,以作品公開展示和現場匯報的形式完成答辯。
(2)結合各種設計大賽項目的畢業設計教學方法。全省或全國性的挑戰杯設計大賽、機器人設計大賽、電子設計大賽、程序設計大賽、數學建模大賽等,正有規律有秩序地開展。由于就業、求學和興趣的驅動,參賽人員日益增多。將這些大賽內容作為畢業設計任務來完成,在導師的指導下,對參賽項目進行理性思考、深入研究,進而撰寫畢業論文。把論文與參賽作品共同作為畢業設計成果。這樣,由于研究時間加長、投入增多,加之參加競賽的多數學生是出于興趣驅動,因此學生樂于投入精力,易于產生創新性研究成果,使學生從中感受到收獲的喜悅。
(3)通過指導學生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完成畢業設計的教學方法。有的學生理論基礎較好,科研總結和寫作能力較強。經引導和正確選題,他們完全具備發表較高水平論文的能力。學生撰寫論文的動力,一方面來自自身素質和興趣;另一方面是來自繼續求學,尤其是國外求學的需要。為了被所申請的學校錄用并獲得高額獎學金,對計劃出國求學的學生來說,撰寫論文的積極性是很高的。發表高水平論文的學生可以申請用他們的論文作為畢業設計成果。這樣,一舉兩得,學生易于寫出高水平的學術論文。
(4)靈活的畢業設計周期。改變畢業設計僅在最后一個學期進行的固定周期。即使是傳統的畢業設計模式,也可以提前到最后一個學年或更早些。事實上,除考研學生外,其他學生在第7學期的學習壓力相對較輕并具備了一定的理論和實踐基礎,這時便可以開始畢業設計工作。這樣學生可以帶著問題學習后續的專業課程。而第8學期也不必是單純的畢業設計,可以開設一些諸如學科前沿課程或講座課程(選修性質),從而減少由于單純的畢業設計任務所造成的紀律松散和時間浪費的現象。對以創新性實驗項目、工程訓練項目、競賽項目等作為畢業設計任務的學生,其開始時間更是靈活機動。
二、多樣化畢業設計的可操作性
(1)先從外界條件來分析。由于高等學校教育質量工程的推進,各高等學校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格外重視。通過利用教師的科研條件,并借助創新實驗基地建設和工程訓練中心建設,使得更多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可以較早地開展實踐性鍛煉。教務部門使這些實踐環節規范化、制度化,落實在了本科培養方案中。并在政策上加以引導,例如在評定獎學金、保送研究生、優秀畢業生等評比中,越來越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活動。這就從硬件設施、制度建設和政策激勵等外部環境上為學生營造從事實踐活動的和諧氛圍。
以大連理工大學為例。學校建有創新實驗學院,國家級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各學院還建有本院的創新實驗基地。每年都積極參加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和各類競賽項目,并為全國交流提供平臺。2009年承辦了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大賽,2010年承辦了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創新論壇。學校明確要求每位教師都要付出時間并提供條件,親自指導學生從事創新性實踐活動。
(2)再從內部條件分析。學生也非常渴望得到符合自己興趣的實踐能力的鍛煉,以便為就業、升學(尤其是異國求學和保研)奠定重要基礎。學生在自己的推薦信中都希望有對實踐能力的描述,因此學生對這些實踐性活動格外積極。
在具備了足夠的實踐機會,并且得到越來越多學生響應的情況下,畢業設計教學環節也就具備了改革的外在和內在條件,亦即可以開展多樣化畢業設計教學,使得在畢業設計這個重要環節更好地實施因材施教,以便對傳統的畢業設計進行有機補充。教學管理部門向學生公布可能的畢業設計形式,由學生根據自身情況任選其一,也可選擇傳統的畢業設計模式。這樣,學生處于主動,而非被動地接受教師規定的形式和題目。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人才培養理念。
三、多樣化畢業設計的特色
(1)利于個性化畢業設計教學,學生選擇符合自己興趣的畢業設計形式,利于學生潛能的發揮,孕育優秀的科技創新成果。
(2)抑制論文抄襲或網絡拷貝等學術不端現象。因為學生所從事的畢業設計內容符合其興趣,學生處于主動選擇。不像傳統的畢業設計那樣,學生被動地接受著規定的任務和程式化的過程,無奈之中便選擇了抄襲。
(3)更好地實施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及其他實踐性項目,從事這些項目的同學可以一舉多得。
(4)畢業設計成果可以和未來創業項目相結合,迅速服務于國民經濟建設,促進就業。
中國CAE軟件自主研發―引領工程創新論壇在大連召開
推進自主CAE軟件研發,以自主CAE軟件引領創新設計
2011年10月13日,中國 CAE 軟件自主研發―引領工程創新論壇在大連召開.會議由英特工程仿真技術(大連)有限公司總裁張群博士發起,由大連理工大學、大連力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英特工程仿真技術(大連)有限公司共同主辦,旨在推進我國自主CAE軟件研發,以自主CAE軟件引領創新設計.遼寧省和大連市的相關領導,大連金網格科技有限公司、元計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自主CAE軟件公司,北汽汽車工程研究院、大連重工起重集團設計研究院、一汽技術中心、東風汽車技術中心、沈陽華晨汽車、哈爾濱鍋爐廠、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和東北大學等40多家單位,以及《計算機輔助工程》、2085網媒、大連電視臺、《大連日報》和《半島晨報》等多家媒體受邀參會.
大連力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吳志剛董事長首先致歡迎辭.遼寧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軟件服務處呂南處長和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委會郭長明副主任在隨后的致辭中指出:遼寧省和大連市高度重視包括CAE軟件在內的工業應用軟件產業的發展,今后將創造更好的環境,大力支持CAE軟件產業的發展.在為期2天的會議中,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岳中第、北汽汽車工程研究院CAE及整車性能部部長徐仰匯、大連理工大學CAD/CAE中心主任關振群、大連重工起重集團設計研究院李春亭等20多位專家就CAE軟件的自主研發及其在工程中的應用作了報告.會議共評出“最佳自主創新商業CAE軟件獎”“最佳高校CAE研發成果獎”“最佳自主品牌CAE軟件工程實踐案例獎”“最佳產、學、研合作獎”和“最佳CAE技術實踐獎”等5個獎項,分別被英特工程仿真技術(大連)有限公司、大連理工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教授研發團隊、元計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大連力軟科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大連重工起重集團設計研究院李春亭摘取.
岳中第研究員徐仰匯博士在10月13日晚由張群博士主持的圓桌論壇上,大連理工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教授、大連力軟科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唐春安董事長、元計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谷元亭副總經理、東風汽車陳贛副總工程師、北汽汽車工程研究院CAE部徐仰匯部長、東北大學王成恩博士、大連理工大學宗智教授和北京超算科技有限公司錢華山博士等,從市場運作和工程應用的角度研討我國自主研發CAE軟件具體對策.
參會嘉賓討論現場教授(左)和張群博士我國CAE軟件的形成和應用始于20世紀70年代,起步早且有一定規模,效果和市場反應都不錯,但面對近年來國外CAE軟件的沖擊,其發展舉步維艱.在這種十分不利的環境下,大連理工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教授創辦了大連金網格科技有限公司,努力探索自主CAE軟件研發及其市場化的道路.他在圓桌論壇上總結道:在現有的環境下,應該做最擅長事情,打造出性價比有優勢的產品;應采取最合理的商業模式,如OEM,充分利用國際銷售資源和平臺.據悉,金網格公司的沖壓件成形分析軟件KMAS已在國外售出200多個許可,成為我國自主CAE軟件研發企業的榜樣,也為其他自主CAE軟件的商業化模式提供借鑒.
當被問及為何花這么大的精力主辦此次論壇,甚至還邀請自己的競爭對手來參會的原因時,張群博士回答道:“中國自主研發CAE軟件的企業非常弱小,影響力很低,應該團結合作、共享資源,建立一個精誠合作的聯盟,共同促進我國CAE軟件產業的發展,并更好地服務于工業創新;這正是我回國創業的目的,做好中國CAE軟件自主研發不僅僅是我一家企業的事情.”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
一、明確指導思想 加強組織協調
學校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以下簡稱“訓練計劃”)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主動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需要,根據學校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以學生為主體,以“導師引導,項目驅動,興趣使然,自由發展,能力提升”為原則,創新理念、創新機制、立體訓練,樹立“將學習的自交給學生”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觀,充分利用學校科研優勢和與行業密切結合的特色,建立“教學與科研互促、教師與學生互動、課內和課外滲透、自主與引導結合”的創新創業訓練模式,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業意識,培養學生“創新成才、創業報國”的社會責任感,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學校成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領導小組,由主管教學的副校長擔任組長,組員包括本科生院、學生工作處、科學研究部、計劃財務處、校團委等職能部門負責人。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制定有關政策,領導、組織和協調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開展,監督項目經費的使用。
為了更好地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學校于2012年7月將學生創新創業指導中心調整并入本科生院,更名為創新與創業教育辦公室,并賦予本科生創新創業教育和研究生創業教育的規劃、組織與實施,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和教學改革,創新創業教育實踐體系建設,創新創業教育服務體系建設等職能。二級學院設立了創新創業教育專職干部,班級設立了創新創業教育委員,建立了校、院、班三級創新創業教育組織機構。創新與創業教育辦公室具體負責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實施與管理。
學校成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專家工作組,對各級項目進行評審、檢查和驗收,并指導相關工作;二級學院成立了學院工作小組和專家組,對學院創新創業訓練項目進行評審、檢查和指導。
二、在全國率先開展創業教育探索
學校在全國率先開展創業教育的探索與實踐,將大學生創業教育納入學校改革發展規劃、人才培養體系和教學評估指標,推進創業教育全方位、立體化的實施,為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組織與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是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本科生人才培養方案中加入創業學分,將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作為“個性培養”課程模塊納入培養方案。學校出臺了《大學生創新教育行動計劃》、《大學生創業教育及創業素質提升工程》等文件,制定了《中南大學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實施方案》、《中南大學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管理細則》等規范。
二是建立評估和激勵機制。學校把創業教育教學成果寫進了本科教學質量年度報告,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在二級學院目標責任書中增加創業教育內容,在考核中加大對創業教育的關注度;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納入本科教學考核體系,對二級學院組織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創業培訓和創業實踐等情況進行檢查和評估;設立優秀學生創新創業獎,對創新創業優秀個人和團隊進行獎勵。
三是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設。為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的基本素質和知識儲備,學校積極整合優化課程體系。創業教育有效納入專業教育、文化素質教學計劃和學分體系;在全校性選修課中設置創業教育通識、技能和實訓課程86門;創業教育融入專業課程。同時,加強創業教育教材建設,積極編寫創業教育教材。
三、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營造濃厚氛圍
學校積極推進大學生創業教育教學改革,突出實踐教學,營造濃厚氛圍,豐富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的內涵,探索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途徑。
一是強化創新創業實踐教學環節。學校推進科研進入課堂,鼓勵學生早進課題、早進實驗室、早進團隊,全校實驗室24小時向本科生開放。在全國率先設立創業實踐學分;利用校內外資源,建立創業依托、實踐和模擬基地近千個;開設模擬銀行、海關、稅務和工商等創業模擬實訓;鼓勵有能力和條件的學生結合專業創辦科技型公司或工作室。
二是實施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導師制。創新訓練項目和創業訓練項目實施學校導師制,指導學生進行合理選題、實施科學的研究方法、加強科技寫作;創業實踐項目實施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共同指導的雙導師制,指導學生創業團隊建立企業、優化企業運營、分析并排除企業風險等。
三是營造創新創業濃厚氛圍。學校每年舉辦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大會,學校專場創新論壇、創業論壇和實踐論壇,以及全校所有二級教學單位組織的學院專場論壇,并制作展板在教學區長期展示,同時開通網絡項目展示和“網絡人氣獎”投票,編撰《中南大學大學生創新論文集》,集中反映學校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的成果;開展創新教育思想大討論、創業教育論壇和舉辦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成果展;引導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創業大賽等,進行創新創業探索,培育典型,發揮榜樣帶動作用。全校形成了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
四、強化訓練計劃項目過程指導和管理
學校不斷規范工作流程,建立了約談機制,加強項目訓練過程指導,細化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實施管理,扎實推進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工作。
一是做好項目培育,規范項目選拔。學校加強對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培育,已初步形成學生從“直觀感受”到“實踐調研”再到“項目申報”的閉合回路。對新生實施“苗圃行動”,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例如每年10―11月,學校組織新生參觀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每年寒假組織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從點滴做起”實踐調研,已有4萬多名學生參加;常年組織舉辦創新創業沙龍、專家講座、培訓等活動;對實施創新創業項目感興趣的學生提供指導服務。鼓勵有創業教育培訓和實訓經歷的學生參與創業類項目,已實現公司化運作的項目優先。
二是建立定期檢查約談制度,實施全方位項目驗收。學校對每個項目定期進行檢查,對非主觀原因在中期檢查、結題驗收中實施不到位的項目團隊進行約談,了解項目實施的具體困難,請專家為項目進行指導,引導項目順利實施。例如,2012年項目中期檢查時有8個項目建議約談、1個項目不合格終止資助;2013年項目中期檢查時有16個項目建議約談。
學校組織專家對結題報告進行審查,要求項目全體學生參加項目結題答辯。例如,2014年共有35個二級教學單位舉辦了41場學院專場創新創業論壇,學校組織了6場創新創業論壇,有605個項目、超過6500人參與學院專場和學校專場的答辯、展示和交流。
三是嚴格經費管理。我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實行“滾動式”管理方式,制作項目臺賬,規范經費劃撥流程和報賬手續。學校為各二級學院刻制并下發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經費專用印章。
五、創新工作思路 建設多級訓練平臺
近年來,學校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多級創新創業訓練平臺,面向參加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學生免費開放。
一是建設創新實驗訓練平臺,包括校級創新訓練平臺、院級創新訓練平臺、學科創新訓練平臺、校企聯合創新訓練平臺。重點建設了物理、化學、機械、電子信息和生物5個校級創新訓練基地。
二是建設創業模擬訓練平臺,包括加強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大學生創業教育與培訓示范基地”和“模擬公司創業實訓項目”建設;逐步完善創業模擬實訓室――模擬銀行、模擬海關、模擬稅務和模擬工商,為學生創業訓練項目提供商業環境支撐。
三是建設創業實踐訓練平臺。學校加強中國大學生創業網站建設,積極構建網上創業信息化服務平臺,完善網上創業素質測評系統和遠程網絡交流系統。學校加大了大學生創業園建設力度,為大學生創業實踐項目提供孵化平臺,開展項目孵化、企業診斷等服務,促進了科技成果的產業化。目前,學校有72家學生公司入駐創業園。
六、訓練計劃成效顯著
我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已成為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載體之一,覆蓋面大,受益學生多,社會贊譽良好。
一是受益面大,學生積極踴躍參與。近年來,學校學生申報各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數量和參與人數都呈上升趨勢。2012―2014年,共批準國家級立項項目376項(其中創新訓練項目254項,創業訓練項目112項,創業實踐項目10項);湖南省立項項目87項,校級立項項目1754項。學校有超過95%的學生參與各類科技創新創業活動,超過80%的專業教師有指導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經歷。學校專家、指導老師對項目完成情況的滿意度高,
關鍵詞: 高校 共青團組織 科技創新教育 陣地建設
大學生的創新教育是歷史選擇的必然,開展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已經成為學生課外從事學術創新創業實踐的重要依托資源,是“第一課堂”的重要補充和有效延伸,是“第二課堂”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素質拓展舞臺的重要支撐,同時成為高校共青團組織凝聚青年學子、服務青年成長成才的富有潛力和活力的陣地。在新形勢下、新條件下共青團組織在大學生科技創新教育中如何有效科學地進行陣地建設,從而提高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使科技創新活動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腳踏實地”?
1.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大學生科技創新教育陣地的保障功能
健全的制度建設,是組織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保障。規章制度的建設應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著手。從宏觀方面講,主要是學校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而進行的科技創新教育培養的方向性規定,在教育理念、課程改革、創新型人才引進管理等方面如何最大化培養、訓練和激發大學生的創新理想、創新情感、創新興趣和創新意志。從微觀方面講,主要針對有利于科技創新活動而制定的具體辦法和規章制度。如:為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提供必要的經費、設備、場地及建立這些物質有效使用和管理的保障制度;組織人事與科技成果的管理制度;對指導老師和參與科技創新優秀大學生的評價獎勵制度等方面做出明確的具體要求,使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規范、科學、可持續化開展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2.深化團隊建設,延伸大學生科技創新教育陣地的引領功能
科技活動的有效開展,加強團隊建設是其基本條件。團組織應當建立和加強“三位一體”的科技創新團隊[1]:即學生科技創新技術團隊、學生科技創新教師指導團隊、學生科技創新管理團隊。通過有效的激勵機制,充分激發指導教師、管理者、學生的積極性,將三支團隊有效結合,共同培養能夠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高科技實踐型人才。
學生科技創新技術團隊建設,首先以“優秀學生科研人才庫”為平臺,選拔具有一定科研素養、在科創活動中有成果且表達能力強的優秀科研人才到普通大學生中開展科技交流、沙龍講座等,以朋輩模式指導和帶動大學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其次以學生學術科技類社團為補充,團組織在其工作指導、資金劃撥、活動審批等多方面予以支持,鼓勵創新、提升社團的活力、凝聚力和影響力,積極加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普及力度,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促進科技活動的廣泛性與多樣性。
指導教師的水平也直接影響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層次和質量。學生科技創新教師指導團隊建設一方面可深入挖掘校內外資源,聘請在學生科創能力培養方面有熱情、有經驗的知名專家學者入選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導師庫”,擔任項目、競賽指導老師或評委,明確導師職責、落實指導工作量、開展評獎評優等途徑調動導師參與科技宣傳、科技講座、科研指導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通過“導師庫”平臺,牢固樹立導師的創新教育理念,突破“知識傳授型”舊觀念的束縛,樹立“智慧開發型”教育觀念,加深其對高校培養“雙創”――創新與創業型人才的重要性的認識,為大學生科技活動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學生科技創新管理團隊是科技創新活動成功與否的保障性因素。目前在各高校直接負責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組織管理工作的主要是學校各級團干和學生會、團學聯學生干部。因此,要明確管理模式,提高業務管理水平,抓好四個環節“立項申報、過程指導、結題評審、成果展示”的組織管理工作,早日實現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網絡化操作和信息化管理。
3.營造科創氛圍,優化大學生科技創新教育陣地的催化功能
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是一個龐大工程,營造科技氛圍、培養科研興趣,提高學生參與科技的意識是開展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強有力的催化劑。多渠道深度挖掘成功科創團隊和個人,發揮科技創新典范、科技類協會等學生社團組織的引領和示范作用,營造科創氛圍。通過“科技競賽”、“科創嘉年華”、“學術沙龍”、“科研微課堂”等形式,拉近學生與科技活動的距離;利用網站、微信等多媒體平臺的立體化宣傳,讓學生輕松愉悅地主動走入科研、親近科創,將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由“自發型”轉變為“自覺型”,將科技創新活動的參與率從“個別化”轉變為“普及化”,形成人人關注科技、人人感受科技、人人參與科技的良好氛圍。
4.落實點面結合,推進大學生科技創新教育陣地的培育功能
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育是一個長期性、連續性、完整性與系統性的過程。因此在堅持“實踐性原則、學生主體性原則、創新性原則”的前提下,實施點面結合的創新訓練,努力做到普遍性與重點培養相結合,既注意科技創新的群眾性,又重點培育科創精品,提升大學生科技創新的高端化是進行大學生科創教育的重要途徑。
面:即面向大多數學生進行普及性、分層次的創新訓練。鑒于大學生不同年級在個性特征、已有經驗、知識結構和優勢能力等方面表現出的階段性特點,大學生的創新教育應注重個體差異性和科技創新活動的層次性、階段性,幫助年輕大學生確立正確、合理的期望,建立創新教育的常態化、長效化機制。在大學生創新基地的平臺上,綜合全程導師制,整合資源,開展從下往上金字塔式的“卓越科苗計劃”、“學術節”、“創新論壇”的三級培養體制,并予以相應的創新學分認證。“卓越科苗計劃”即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實踐基礎培訓階段,主要加強實踐基本技能的學習和培訓。可組成科苗團隊(一般5人/組),實施導師與科創團隊的雙向選擇,減少學生科研的盲目性,增強實踐過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結合導師的科研方向和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文獻檢索、調查研究、數據處理、總結報告書等初步的科研思維和科研方法。學術節和創新論壇則是在卓越科苗團隊的基礎上,層層遞進,即針對高年級學生的實踐應用階段,使學生從基礎知識的積累到綜合知識的融合,從依賴輔導到獨立創新,從單純模仿到個人創造,并結合專業和個性最終全面提高學生個人綜合能力。
點:即面向已有良好創新素養的優秀人才或有潛力的學生科研項目進行重點的引導培育。以豐富多彩的科技競賽活動和各級各類創新性實驗項目為切入點,對已有良好創新素養的優秀人才重點引導,獨立完成課題的選題、分析、設計、研究、論文撰寫;對有潛力的學生科研項目重點培育,給予場地、設備、經費、專家智囊團等軟硬件支持,鼓勵跨學科合作,對學生科技成果進行技術論證、質量評估、成果評審和推薦等工作,指導發表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同時注重依托“挑戰杯”等有社會影響力的科技賽事和創新性實驗計劃培養大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2],打造科創精品,培育科創精英。
5.拓寬支持渠道,豐富大學生科技創新教育陣地的配套功能
拓寬支持渠道,豐富陣地的配套功能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加強校企合作,建立科技活動區和創新基地。在企業建立科技展區、交流培訓基地等大學生科技創新和實踐能力的綜合實驗平臺,一方面可豐富學生科創所需的儀器、材料、場所等方面的配套設施,另一方面可作為大學生創新人才培養課外基地的延伸。二是加強校際合作,構建國內外交流互訪平臺,讓學生“走出去、請進來”,鼓勵跨學科合作,培育國際視野。三是加強產學研一體,構建成果的轉換和孵化平臺。其中,學生的創新活動要想轉化為實際生產力,團組織必須在資金渠道、生產渠道、研發渠道、人事渠道、營銷渠道及宣傳等方面提供配套支持,使得創新活動順利開展有強有力的組織保障,進而讓科研項目“落地”,加強科技創新的實際意義,將成果運用于實際生產中。
6.重視市場觀念,促進大學生科技創新教育陣地的轉化功能
目前大學生參與科技創新往往只是依靠自己的興趣愛好,缺少前期的市場調查和實際需求的分析,造成項目與社會、市場脫節,產生的成果難以被市場接受;或者只重視過程的刺激性和探索性,而忽視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造成資源浪費。如果將高校的科創成果看成商品,那么這些商品經歷了從市場調查、選題、技術選擇、項目方案、論證評估到最后轉化投產的等一系列空間、時間及價值形態上的變化過程。團組織在大學生科技創新育人中的陣地建設就應當做好上述每個變化過程中的市場觀念引導,指導大學生科技創新前的選題和在科技創新過程中的與市場的充分交流。利用學校大學生創業谷等創新創業平臺,積極引導成熟可行的學生科技成果落戶,并給予各項政策扶持和經費支持。扶持有發展前景的應用型技術成果的市場對接、與企業合作,推進成果轉化和實際運用。
參考文獻:
關鍵詞:和諧理念,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
目前,在全國繼續開展學習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和實踐中,圖書館界也圍繞這理論深入研究。筆者認為,作為高校圖書館,如何以和諧理念構建圖書館服務創新的探討,這對促進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發展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和諧理念對高校圖書館服務產生的新動向
1.1服務中的情感化
情感化服務是在和諧理論指導下,館員與讀者之間的服務行為所形成的是一種和睦相處、和藹可親的氛圍,其表現在兩者的相互關懷和愛護,尊重和諒解。高校圖書館在構建和諧服務環境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新理念,館員把讀者視為親人、朋友。以誠懇的態度,內心的真情打動讀者的同情和理解,滲透著以情助人,以情為人的情感服務。
1.2服務工作規范化
服務是圖書館的生命線,沒有服務,圖書館猶如失去了生命的支柱。而服務是受到一定的職業道德所制約的,它包括工作行為、工作態度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和皆理念下高校圖書館服務注重了規范化管理,尤其在服務用語、服務禮儀、服務公約等形成一種和諧的、人性化服務的新格局。
1.3服務形式多元化
一直以來,衡量圖書館的規模是以館藏量的多少為標準,而忽視了館藏資源的利用價值。這種“以藏為主”的被動服務模式已被歷史潮流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藏用結合”的主動服務新模式。免費論文參考網。目前,高校圖書館從“一切為了讀者,一切方便讀者”的服務理念出發,在服務形式上大膽創新,呈現出開放性、主動性、針對性等多元化服務形式。
1.4讀者需求多樣化
在信息化時代,高校圖書館正面臨著讀者對文獻信息需求的挑戰。讀者對文獻信息的需求不僅是傳統文獻資源,如各種圖書期刊等。而且還需要大量的網絡信息,如多媒體文獻、聲像型文獻等。隨著新的學科不斷出現,讀者對文獻信息的需求不再滿足于現狀,而是追求文獻信息的新穎性、時效性及準確性。免費論文參考網。由此可見,讀者對文獻信息的需求趨向多樣化。
2. 影響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的不和諧因素
2.1思想認識不足。
眾所周知,圖書館是學校三大支柱之一,教學的第二課堂。事實上,如果沒有圖書館,學校的教學、科研就失去了知識信息的支柱。可是,有的校領導對圖書館的認識不深,重視程度不高,認為圖書館是學校的輔助部門,卻忽視了圖書館在服務育人、培養育人中所產生的影響和效果。有的館員由于缺乏自身價值的提升,認為服務工作沒出息,既辛苦又受氣,而對工作產生消極情緒。這樣,不但影響個人的上進,也嚴重影響圖書館的服務質量。
2.2服務觀念淡薄
長期以來,高校圖書館被單一、被動的服務方式所束縛。表現在服務對象單一,信息資源沒有得到廣泛利用和共享;服務項目少,仍處于借還為主體的被動狀態;服務方式仍停留在一般的管理水平上。這樣,根本不能滿足讀者對文獻信息的需求,也不符合新時期高校圖書館的發展。
2.3館員素質較低
在圖書館,館員的素質就是圖書館的素質,沒有一流的圖書館員就沒有一流的圖書館。事實上,圖書館對讀者的影響是與館員質素的高低有直接關系的,館員質素低的主要因素:(1)學校對高層次人才引進重視程度不高,影響人才的合理結構。(2)圖書館對館員的學習不夠重視,館員學習提高的機會沒有保障。(3)館員觀念滯后,缺乏自我增值意識。這些因素嚴重影響了圖書館的有效信息服務,對開展深層次的信息服務也難于保證。
3. 以和諧理念構思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的策略
3.1和諧氛圍是圖書館人性化服務的體現
和諧氛圍主要體現在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輿論氛圍和為大多數人所認同的行為原則。這種氛圍是和諧的、心情舒暢的、健康向上的。免費論文參考網。 為此,圖書館要面向讀者,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完善和改進服務方法,大膽開創具有本館特色的服務項目,讓讀者在這種和諧的文化氛圍中得到受益。
3.1.1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就是要把人放在第一位,以滿足人的需要,實現人的價值,追求人的發展,體現人的關懷。因此,館員對讀者應做到:(1)尊重。就是要耐心傾聽讀者的訴求,尤其對違章或頂撞過自己的讀者,決不能因他們的過錯行為而岐視他們。 (2)方便。就是要以讀者為中心,從方便讀者為出發點,尤其是讀者對圖書館的習慣使用,不能因某種原因而隨意改變,給讀者造成不便。(3)平等。圖書館的大門是為讀者敞開的,每個讀者都享有獲得圖書館服務的權力。因此,館員服務讀者都要做到一事同仁。 (4)誠實。就是要重諾言,守信譽,尤其是向讀者許下的承諾,必須要兌現,否則就會失去自身的人格。
3.1.2創造和諧的服務環境
圖書館是為讀者提供信息服務的活動場所,舒適,優雅的環境可以培養人的好心情,達到雙贏的效果。創造和諧的服務環境,首先,從外部環境的構建,既有中國文化的傳統特色,還要有新時代文化的品味色彩。其次,內部環境的構建,尤其是館藏布局,既要遵循科學性,又要兼顧讀者使用的習慣性。此外,館員在服務中不僅要做到熱情服務、微笑服務,還要做到用心、專心和盡心服務。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圖書館文化內涵和人性化服務的品味。
3.1.3 以和諧理念構建圖書館人性化的管理
圖書館的管理需要的是既有科學性,也要有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如果沒有規范化的管理,全館的工作就不能正常運作。因此,在制定圖書館規章制度時,在條文上應盡量少用帶有命令式或強制性的文字,應做到文明用語、規范用語。在實施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給讀者多一點關愛心,少一點處罰。特別是對違章的讀者,要堅持以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原則,決不能以強制處罰的手段來替代思想教育。
3.2網上信息服務是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的重要途徑
3.2.1利用校園網開展信息服務
近年來,隨著網絡化的興起,各校先后建立了校園網,并連接互聯網。圖書館應充分利用這個網絡環境開展服務創新,為讀者提供更多、更新和更全的信息服務。開展服務如下:(1)將館藏資源信息送上校園網,讓讀者足不出戶便可了解館藏信息,也可在網上辦理預約借書。(2)把館內已建立或購買的數據庫掛在校園網上,方便讀者檢索館藏書目,或通過互聯網進行全文檢索。(3)網上電子公告服務。如公告館藏進展、新書報導、培訓或專題講座等。
3.2.2開展參考咨詢服務
一直以來,圖書館參考咨詢服務常常以傳統式服務為主,而忽視了服務的主動性。現代的服務方式,就是利用網絡環境為讀者開展咨詢服務,其方式:(1)以E-mail為咨詢工具。在圖書館的主頁上設立參考咨詢臺或相應的鏈接,讀者將咨詢的問題用E-mail發給參考館員,參考館員再通過E-mail將答案發回讀者。(2)建立網上留言簿。讀者把咨詢問題寫在留言簿上,參考館員將咨詢結果及時回復讀者。此外,還可以利用網絡電話,網視傳真、網絡視頻等新型、便捷的通訊手段開展咨詢服務。
3.2.3開展定題跟蹤服務
高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為教學科研服務的學術性機構,是學校信息化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圖書館要發揮其作用,必須把館藏有形的資源轉化為無形的信息資源,為教學、科研提供信息服務。在開展服務的專項中,應注意策略性和針對性。即根據不同讀者的需求,定做個性化服務項目。如為特定讀者群開展文獻信息定題檢索、查新、編譯、科研調查等服務;為教師提供科研前查新、科研中追蹤、科研后成果轉化等服務。
3.2.4加強信息技能培訓服務
網絡化時代,隨著電子資源日益巨增和網絡信息資源的引入,激發了廣大讀者對各種專業知識和信息資源的迅速獲取和有效利用。而肩負著服務育人和培養育人的圖書館,應根據不同層次的讀者開展各種專業知識和信息技能的培訓。(1)介紹計算機操作技術、光盤檢索技術和方法。(2)常用數據庫的介紹。如萬方數據資源系統、中國期刊網專題全文數據庫等的使用。(3)搜索引擎的使用。如Yahoo、Baidu、Google等。通過培訓幫助讀者掌握網上檢索查詢、下載復制技術等獲取信息的技巧,提高讀者現代信息意識和信息技能。同時,館員要主動參加在崗培訓、學術交流和學歷教育等形式的學習。通過學習,提高專業水平、外語水平,以及掌握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在開展全方位的服務中真正起到“信息導航員”的作用。
3.3服務創新是高校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
3.3.1構建合理化的館藏資源體系
構建合理化的館藏資源體系,就是構建多樣化、整體化、特色化的信息資源體系。其方法:(1)有計劃地補充館藏。根據學校的專業設置和科研的需要,增加館藏數量和確保質量。(2)加強對網絡資源的開發。安排專業人員運用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有針對性地將網上信息資源整理和綜合處理,把網絡上雜亂無序,良莠不齊的信息資源轉化為分類有序、高速配送的增值信息資源來優化館藏資源。
3.3.2 積極開展館際協作
館際協作是高校圖書館實現網絡化管理的重要標志。其目的是減少浪費,達到互助互惠,資源共享。圖書館要達到這目的,必須利用高校信息資源的優勢,主動參與資源共建共享。通過館際協作,滿足讀者對信息資源的需求。此外,還可通過地域網建立聯機公共書目數據庫,供用戶遠程查詢館藏,為讀者提供方便、快捷的網絡信息服務。
3.3.3 建立特色的數據庫
所謂特色數據庫,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有我特的與眾不同的文獻信息數據庫。高校圖書館建立特色數據庫,就是要根據學校的教學、科研及本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對信息的需求來確定學科范圍。并通過全面地從文獻資料及網絡資源中搜集相關的信息資料,采用現代化的手段進行加工、整理,把各種雜亂、無序的信息進行有效的組織,使其形成具有本館特色的數據庫。如建立圖書館館藏數據庫、特色專題數據庫、學科導航庫、論文庫等等。
總而言之,和諧理念下高校圖書館服務的創新發展,必須堅持“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宗旨,從服務內容、服務形式等方面大膽創新,并以滿足讀者對信息需求為目的, 優質、高效服務為終結,高校圖書館服務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歷史進程中必然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胡群策. 論21世紀高校圖書館服務[J]. 大學圖書情報學刊, 2005,(6)
2 楊錦榮. 論21世紀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J]. 圖書館, 2004,(1)
3 程亞男. 圖書館服務新論[J]. 圖書館,2000,(3)
4 孫麗芳. 和諧理念下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創新[J]. 科技管理研究, 2006,(7)
5 逯愛英. 以人為本 構建和諧圖書館[J]. 圖書館論壇,200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