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2 21:30: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師德修養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我們必須要忠于黨的教育事業。
陶行知先生的一生是熱愛教育事業的教師,他懷著“文化為公”“愛滿天下”的胸襟甘當駱駝的精神,努力發展人民的教育事業。他拒絕高度,放棄高薪,為普及大眾教育過著簡樸,甚至困苦的生活,真正做到了“捧著一棵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為人民教育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在今天,熱愛教育、獻身教育事業不僅是教師的傳統美德,也是黨和國家規定的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家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熱愛教育、獻身教育是我們教師職業道德的首位要求。
二、我們應關愛自己的所有學生。
陶行知先生認為,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滿天下”是他奉行的格言,他以博大的愛傾注在學生的教育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新人。現代教育強調以學生為本,教師要以陶行知先生為榜樣,關心每一個學生,對學生全面關心,做到既遵重、信任、愛護學生,又堅持嚴格要求學生。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直接關系到學生性格的形成,,而教師對待遇學生態度的好壞取決于教師道德素質高底。
師愛是師德的靈魂。一個師德高尚的教師心中考慮的只是“愛生”,強調學生的獨立人格,始終把學生人格遵嚴放在第一位。眼中沒有“好生”“差生”,課堂提問、批改作業、工作安排等都一視同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使所有學生避免有害健康和不安全的情況。深入了解學生,潛心研究教育的自身規律,選擇公正合理的態度、方法教育學生。愿意聽取學生及其家長或監護人關于教師教學、管理、行使職權的意見。在學生有意或無意地沖撞、傷害自己,能理智的對待,冷靜地分析,正確地解決。
三、我們需誠待家長和同事。
家長與教師都是學生的教育者,共同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家長在教育學生的問題上與教師有著平等的關系。一個師德高尚的教師應懂得家長如果能積極參與孩子的教育,學生在校表現可能會更出色。把家長視為自己的伙伴和合作對象。與家長溝通學生的情況,聽取家長對教師和學校工作的意見。經常把學生在校的情況(包括學科的學習成績、技術和能力的發展、學習態度、品行、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等)定期向家長傳達。此外,還通過許多其它方式與家長溝通并爭取他們的合作。
一個師德高尚的教師還能心誠地對待領導和同事,力圖避免侵犯同事的尊嚴、影響合作的種種行為。努力客觀地對待同行的評價,與同事和睦相處,相互分享快樂、分擔憂愁。師德高尚的教師能組成一個緊密的教師團體,才能產生高效益的教學效果,創造良好校園氛圍,形成良好的校風。
四、多研。我們還應勤學。
陶行知先生指出:“:一位進步的教師,一定是越教越要學”,知識社會的顯著特征就是知識像滾雪球一樣急劇膨脹并快速陳舊。面對“生有涯,而知無涯”的現實,教師必須不斷地學習方能勝任教師工作。21世紀的教師應該是終身學習的示范者,是學生終身學習的楷模。要奉獻全部精力來精通自己所授的專業知識。
河北衡水中學在多年辦學實踐中總結出一個樸素的道理:教師的師德狀況、人格水平是其教育教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用一個數學函數式來表達教師的師德與教學能力、教學觀念以及二者與教師的“教育力”之間的關系:y=kx,因變量y表示教師的教育力,系數k表示教師的師德,自變量x表示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育觀念。時任衡水中學校長的李金池認為,在這個函數中,一般說來,教師的能力永遠處在一種正值的狀態,之所以出現學生因為不喜歡老師而不聽他的課,造成這門課成績下降甚至交白卷,就是因為此時的k值已經為零或者為負數,造成教師的教育力永遠是零或者負數,其教學成績必然下降。《學記》中的一句話“親其師,信其道”,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如何把y=kx中的k(師德)調整為正的最大值,是校長的首要任務,也是一所學校師德建設的核心內容和價值取向。
在傳統師德建設中,師德建設概念界定模糊,不易量化,造成師德建設無的放矢、力不從心,師德建設活動化、表面化、形式化,難以獲得實質性的進展。同時,傳統的師德建設往往以群眾考評代替師德建設,以開展具體的師德“活動”代替師德“建設”,導致師德建設不能系統、有效地開展,教師的職業道德與教師的職業行為脫節,背離了師德建設的實質意義和初衷。無效的師德“活動”,令教師無奈、反感,談“德”色變,甚至產生抵觸情緒。尋找一條師德建設的有效運行模式,具有普遍的現實意義。
要增強師德建設的有效性,首先要正確認識師德,正確認識師德之于教育的價值,增強教師關注自身師德修養的積極性。從教師的勞動特點和教師專業發展的角度來分析,師德建設可以從五個特征來認識:一是職業性,即教師道德在職場中建設實現。二是實踐性,即教師職業道德必須在教師職業實踐中實現,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提升與養成。三是引領性,即師德建設目標要對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具有引領作用,師德建設目標的選擇和確定體現教育教學管理者的智慧、責任、價值取向。四是過程的有序性,即師德建設過程管理按照職業道德規范和專業標準,以有序發展式的師德建設標準和目標引領、評價激勵、適時督導給力的過程的有序性管理,實現師德建設的發展性、文化性。五是文化性,師德建設是規范教師的職業行為,提升教師的職業行為質量,培養教師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直至形成教師職業行為文化。在教師職業行為文化產生之時,即學校品牌、特色、文化的形成之時。
教師專業水平和師德修養之間存在相輔相成的關系,教師專業水平是師德修養的基礎,師德修養是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的內在動力,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又是師德建設成效的具體體現。師德建設的起點是教師從事教育勞動的“良心”,師德建設的過程是教師通過教育教學實踐成就師德的過程,師德建設的終點是教師彰顯高尚師德的教育教學業績。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二者缺一不可,而師德修養更具基礎性。
從師德建設的目標角度來說,為教師職業道德成長和教師專業質量提高服務,謀教師成長,求教育發展,追求教師職業文化,豐富教育文化,是師德建設的終極目的。在師德建設的實踐中,應強調教師職業發展與師德建設之間的相關性,加深教師對師德建設的理解,增強教師提升自身道德修養的積極性。
其次,師德載體是師德建設的切入點、總抓手。直接影響師德建設的成效。而“師德”建設,必須充分考慮教師的專業特點。師德建設載體的運行過程就是教師專業化水平、教育教學質量螺旋式提升的過程,師德建設要與教育教學緊密關聯,師德載體的選擇要有方向、效益意識,要圍繞當前影響教師成長、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因素來研究確定。因此,師德載體的選擇應與教師職業中的關鍵點、難點、熱點、創新點密切相關,可采用教師成長積分制、規劃書、愿景書等選擇,并制定運行科學的體制、機制,明確階段標準和發展目標。
再次。師德建設體制、機制、過程管理是師德建設健康、高效運行的保障。師德建設的體制、機制的構建,關鍵在于:(一)學校成立師德建設領導小組,組織工作團隊,設置工作室,制定相關制度,明確職責。(二)確定師德建設載體并制訂運行方案,確定目標、標準及運行方式。(三)構建載體運行過程展示平臺,設計與載體相適應的展示、競賽、階段性總結等活動。(四)實施教師團隊和個人成長積分管理辦法,采用激勵性評價。實踐證明,積分管理是師德建設過程管理的有效形式。(五)適時舉辦論壇,及時反思、總結,提煉規律、品牌、特色并形成教師職業文化。(六)宣傳、推廣典型,放大效應,形成大文化。
近年來,山東省德州市提出“向師德要質量”,為把師德建設與學校管理、教師專業化成長、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有機結合起來,保證師德建設在促進教育科學發展上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德州市教育局在開展師德建設的探索和實踐中,總結出了師德建設的“六步工作法”:一是結合學校發展實際,選擇當前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確定載體。二是確立階段目標、標準。三是明確方式方法、體制機制和工作室建設。四是采取教師團隊及個人成長積分管理辦法。在管理實踐中,學校將教師自主成長單元量化、標準化。教師完成一個單元,達到一定標準,對應累積一定的分值。五是構建展示平臺,設計與載體相適應的展示、競賽、階段性總結等活動。六是及時總結成果。
通過上述措施,各級教育教學管理者就明確了師德建設的目標、方向、載體、考核辦法。學校根據教師的心理需求和愿望,將學校發展總目標轉化為教師的發展目標,并進一步把教師認可的目標轉化為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目標,層層分解,引領教師付諸行動,在教育教學細節中踐行職業道德,向職業行為要師德,向師德要教育質量,初步實現了虛功實做、軟件做硬。
德州市教育局還積極倡導“發現典型、培養典型、推廣典型,以點帶面,有序推進”,定期組織各縣市區、鄉鎮學校開展多種師德實踐活動,鼓勵各地、各學校創設符合自身發展實際需求的師德建設載體,讓所有教師都參與進來,使師德建設活動逐步走向深入,不斷取得實效。陵縣鄭家寨中學確定了“讓師德在教學細節中閃光”的師德建設工作主題,以“自主、合作、當堂達標”六環節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四個精品”為載體,即精品課堂、精品教案、精品導學案、精品作業,建立了由學科考評組層層把關,全體教師進行監督的師德建設積分管理體系,出臺了師德建設積分辦法、教研組工作積分管理辦法、精品課堂管理積分標準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和考核辦法,整個考核體系公開、公平、公正,使校領導和全體教師人人心中有目標、有動力;德州市新湖南路小學選擇“精品教案、高效課堂、溫馨批語”為載體,狠抓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黎明小學以“創新和亮點工作計劃書”為載體,把創新點融入到教育教學的細節中,為學校發展不斷增添新活力;解放北路小學以實施教師發展積分制管理辦法為載體,促進教師自我剖析,自我修正、自我發展,學校管理科學、有序、輕松。這些師德建設實踐,以細化教學常規為載體,以提升質量為目標,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師德建設新模式。
初中老師師德培訓總結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自己費了好大功夫精心準備了一節精品課,然而,當我們興沖沖地走進教室時,卻被一片打鬧不止的混亂景象攪得興致全無。這時您是怒氣灌頂高聲訓斥,還是巧作歡顏溫文爾雅? 我認為,如果高聲訓斥,至少有以下幾點害處:一是人在氣頭上往往容易出言不當,不但會破壞教師自身的形象,也會破壞師生感情,有時甚至還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情感隔閡。二是破壞教師自己的情緒,影響正常授課。如果教師一進教室就生氣發火,上課時情緒就會一落千丈,無法投入熱情,學生也會受到影響而產生壓抑情緒。因此,這時教師情緒的自我控制和調節就顯得非常重要,這也是衡量優秀教師的一項重要指標。
一、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
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喜、怒、哀、樂、憂、懼等情緒,以及由這些情緒造成的心理氛圍,必然會對教育教學的效果以及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同時也影響著自身的心理健康。與開朗活潑的教師朝夕相處,學生必然會受到積極情緒的影響,也會保持愉快向上的情緒狀態。反之,如果老師經常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或經常發脾氣,學生必然會感受到壓抑與沉悶。積極的心境來源于良好的品德和個性,如果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胸懷開闊,興趣廣泛,為人友善,心態自然就會平和。
二、以寬容之心對待學生的過錯。
所謂寬容就是寬大,有氣量,不計較,能容納。教師的教育在心理上從來不是單向流動的,在這個流動過程中,教師的教育態度一經轉化為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對待教師的態度就會產生相應的改變。一旦作為教育者的教師與受教育者的學生之間有了情感的溝通,學生就會信任教師,這就為接受教育打下了基礎。而寬容能夠在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架起情感溝通的橋梁。法國文學大師維克多 雨果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只要我們多一點寬容,我想我們收獲的也許比想象的要多得多。
三、及時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
如果我自己怒從心頭起時,最好先不要說話,可以做幾次深呼吸,或者暫時離開現場,讓自己有時間冷靜下來。當然,教師要能及時控制自己的情緒,也不是輕而易舉的,它需要教師不斷提高個人修養,同時真正把學生看作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用愛心、誠心和耐心對待每一個學生。
一個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學生充滿執著的愛,才能激發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獲得豐碩的育人之果。
初中老師師德培訓總結
師德培訓是教師教育中永恒的主題,是教師隊伍建設中的靈魂與核心,堅持不懈、行之有效地開展師德專題培訓,其意義重大而深遠。根據市教育局集中教育活動要求,我校結合本校實際,在暑期開展了為期三天的集中統一學習。現將學習情況總結如下。
一、結合學校實際,制訂學習計劃
為圓滿完成政治學習的任務,學校教導處精心組織,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做到內容落實、時間落實、場地落實、組織工作落實。我們采用了宣講與討論相結合,自學與交流相結合,學習與業務提高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安排了四大板塊學習內容:時事政治、職業道德理論培訓,觀看師德講座光盤,學習教育法律法規、教師職業素養,通過對違反師德行為典型案例的剖析,開展針對性的教育培訓。豐富的教育內容制訂,提高了全體教師的學習實效性。
二、召開動員大會,鼓勵大家積極學習
為確保在規定的時間里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馬校長從什么叫學習?為什么要學習?怎樣學習?學什么?四個問題的展開中,讓每一位教師體會到要做一個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良好道德修養的人的重要性。我們馬校長從學校發展的狀況、存在的問題和將要面對的形勢方面進行了闡述,并著重闡述了學校師德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三、培訓內容豐富。
為搞好本次暑期師德專題培訓活動,學校始終以“愛”為主題,精選培訓內容。我們先是主要重溫,馬校長針對學校教師的實際作了詳細的解說。
馬校長還作了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精彩講座,同時結合師德內涵本質,圍繞如何成為一名“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的教師,開展專題大討論,進一步增強廣大教師職業的光榮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弘揚高尚師德,爭做人民滿意教師。
馬校長組織學習教育法律法規、教師職業素養,通過對違反師德行為典型案例的剖析,開展針對性的教育培訓。同時針對當前教師隊伍中存在的以教謀私、有償家教、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等不良師德現象,積極開展專項整治,通過自查自糾、組織檢查等形式,杜絕違規行為,提高師德修養,增強為學生服務意識,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
教育局下發的光盤中,六位名師精彩的論述,讓教師從理論和實踐中經受了一次觀念上的洗禮。
孔上勤老師組織我們學習了王局長的講話,要求我們,教師應該時刻要求自己,關愛學生,真心付出。的學習,則讓教師對自己的職業道德標準有了一個衡量的標準,從而更好地朝著這個標準努力。
馮光鋒老師為教師宣讀了的通知,讓教師認清絕對不能做拜金主義者的必要性。則讓教師提高了對實施素質教育重要意義的認識,明確了培養目標、積極推進新課程改革,提高了教師的職業素養。
四、落實相關措施,以保證學習質量
1、中心明確,過程落實。本次師德培訓,我們始終圍繞“師德建設”這個中心,主題明確、重點突出、務求實效、不走過場。整個培訓過程我們采取了集中學習、教師寫材料等形式進行。
2、嚴格考勤,強調會風。這一次為配合市教師進修學校的學分認定,由我們學校負責教師培訓工作的教科室主任負責相關工作,每次集會嚴格考勤,因公因私均需提前請假,出勤率為100%。幾天的培訓,老師們都能準時參加并認真聽講,做好筆記。整個培訓過程中,會風、學風等方面都保持了良好的師德師風狀態。
3、注重評價,落實行動。本次培訓列入教師的繼續教育和年度考核之中教導處對每位教師上交的材料進行考評,結合整個培訓過程的表現形成本次師德培訓考核結果,存入教師檔案。
五、撰寫心得體會,增強時代責任感
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高教師師德素質是關鍵。可以說師德師風的好壞,決定著學校的校風,決定著學生的發展,也決定著學校的美譽度。因而,我們要充分認識師德學習的重要意義。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所承擔的教育使命也決定著我們必須從講政治的高度來認識加強自身師德修養的重大意義,要積極進行以身作職,勤于進取,精于業務,熱愛學生,教書育人,團結協作,互相幫助、無私奉獻為主要內容的教師職業道德,使我們的老師真正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通過這次師德專題培訓,一定能使我校教師對師德師風的建設有更深刻的認識。師德建設是一個永恒的主題,而且每年又會有其新的內涵與意義,教育創建高品質教育之際,作為教師更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的職業道德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學管理的能力與水平,為學校的快速發展,為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初中老師師德培訓總結
20XX年8月29日,學校組織了全校教師進行關于《沒有愛就沒有教師》的影視教育和請到了順德職業技術學院聶沉香教授來為我們進行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講座。通過此次教育,對初入教壇的我來說起到了啟明的作用。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和總結。
首先德育處播放了全國特級教師,被譽為國寶級的教師——霍懋征。霍懋征從教六十年,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精湛的教學藝術,無論在哪一個學校、教哪一個班的學生都能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她的數學教學深入淺出,形象直觀,探究規律舉一反三,學生學習積極性極高,掌握知識靈活,一道應用題能用多種方法解答,學生的作業經常做到一周無錯誤,每次測驗幾乎全班同學都能得到滿分。霍老師其中有一條至理名言:“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句話與中國教育家陳鶴琴的教育思想有著密切的一致性。他們的思想都讓我這位來到初級中學的新老師深受啟發。我認為這是我應盡的責任,把每一位學生教育好。從五十年代起,霍懋征在語文、數學教學中創立了有自己獨特風格的“講讀法”,以“講”為主,以“讀”為輔,善于抓住教學規律的重點、難點部分,從學生實際、教材實際出發逐步進行引導,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凡是聽過霍懋征講課的領導和同志武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有的教育界的老前輩在稱譽霍老師的教學時說:“懋征的教學真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視頻中,霍老師,以一些例子講到了小學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艱巨性。她主張課堂教育應該精講多練,應該充分激勵學生,學會賞識學生的才能,同時期待學生的成長。霍老師說:“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已經離我們遠去,我們不能懊悔,應該珍惜今天,努力學習,努力做好今天的事情,為了更美好的明天。”這段話使每一位學生和老師都讀懂了人生的真理,學會了抓緊時間的重要性,使我受益匪淺。
一、自我認識
工作十多年來,我的教學經驗增長了不少,但在教學研究上缺少系統的理論知識,教育學、心理學的一些專業知識方面缺失,師德個人工作計劃。平時思想上有惰性,讀書不夠多,對教育名家及名著的了解少,不能很好借鑒、運用一些名家的教法及觀點解釋教育現象。寫作水平也有落后趨勢,因為很少能抓住教學靈感等寫出高質量的教育隨筆。
二、成長目標
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抓住平時的點滴時間讀書,進行長期的有效的學習,增強理論底蘊,做個學習型教師,工作計劃《師德個人工作計劃》。用心思考,凡事多思多想,反思出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總結得失,找出成長的方向,做個反思型教師。專心寫作,不斷提升教科研水平,在實踐中總結,在總結中實踐,做個科研型教師。全心教育,關注學生的課堂生命,在創新中構建良好的教學策略,在發展中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
三、具體要求
(1)教學方面
認真學習和實踐新課標理念,汲取名家教學特長,認真備好每一課,備好每一個學生,上好每一節課,善于請教,及時總結。
(2)學習方面
定期閱讀教育專著等刊物,做好讀書筆記,寫好學習心得。
(3)師德方面
學習先進的班級管理理念,緊跟時代步伐,緊握教育脈搏。注重自身的修養,發揮榜樣的潛移默化作用。構建科學的管理模式,學會用心愛護學生,用民主和智慧贏得學生的愛戴、家長的信賴和領導的肯定。
四、實施措施
1、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終身學習的信念。每天分時段讀書,必須完成一定的閱讀量;擴大讀的范圍,在追求量的同時發生質的變化,不斷豐富、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蘊和教育理論水平。
2、立足課堂實踐,形成有特色的教學風格,敢于實踐,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提升。
3、學會反思,形成創新的工作局面。堅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找出不足,積極客觀地面對,辨證看待問題,創新工作,把反思的成果落實在具體的事件中,并形成書面筆記。
關鍵字: 師德師風 高校教師 藝術修養
一、高校教師的藝術修養在師德師風建設中的重要意義
師德是職業道德的一種,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觀念、道德情操、道德行為和道德意志,是教師履行教育教學職責時所應遵循的道德原則和行為規范[1],也是為人師表的行為準則。師風是教師在職業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種長期的、穩定的、具有鮮明指向的思想與行為習慣[2]。加強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就是要幫助廣大教師在事關國家大局、教育事業、學術活動、為人師表等問題上樹立正確的思想與行為規范,并使之保持穩定性、覆蓋面和影響力,從而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高校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在推進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教學綜合能力的過程中,加強藝術修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1.加強高校教師的藝術修養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
所謂藝術修養,就是指一個人的藝術知識和技能的狀況和水平。在當代,藝術已經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藝術性已越來越多地注入現代物質生產流程,藝術自身也逐漸由沙龍藝術、象牙塔藝術轉向大眾藝術,轉向工藝設計和實用工藝。與此同時,藝術也隨著各類高科技電器產品走進了每一個家庭,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因此,在現代社會,社會成員的藝術修養一方面影響著社會發展的進程,另一方面也決定著與政治的關系,較高的藝術修養顯然是每個現代人不可缺少的素質之一。因此,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高校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藝術修養才能擔負起社會賦予的重任。
2.加強高校教師的藝術修養是優化教師師德師風的內在需求。
一個人的藝術修養是其人文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能力的缺失會嚴重影響到人的文化品位、人文素養,限制其人生境界的提升,不利于健全和完善人格的塑造及個人價值觀的培養。教師藝術修養的缺乏對教師整體的師德師風建設有著十分不利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對學生的教育。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學高為師,德高為范。”高職院校的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高尚的道德,更要具備較高的藝術修養。調查發現,最受學生歡迎的高校教師所具備的條件之一是“較高的藝術修養”。黃濟先生在《美育二三事》(載《中國音樂教育》1998年第一期)一文中指出:一般教師也要有一種藝術愛好和專長,要有組織學生文娛活動的能力,做學生文娛活動的帶頭人,而這些工作都是素質教育的有機組合部分,很顯然,沒有良好藝術修養的人,是無法勝任這些工作的。
馬克思曾說:“如果你想欣賞藝術,你必須成為一個在藝術上有修養的人。”[3]人們在欣賞藝術作品時,首先要對美的現象產生感受,在此基礎上才能上升到對美好事物本質的理解和評判。在這個過程中,鑒賞力高的人,在欣賞時會表現出高雅、純正的趣味,而鑒賞力低的人,則會表現出低級、庸俗的趣味。作為有較高知識水準的高校教師,雖然不能人人成為藝術家,但是具備一定的藝術素養,學會欣賞音樂作品、美術作品及舞蹈、戲劇、電影等,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完全必要的。因為只有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掌握正確的審美標準,深刻、全面地感受美,自覺學會把握現實生活中和藝術作品中的美與丑、真與假、善與惡,使自己成為懂得美、能夠欣賞美的人,才能用美的尺度去規范自我以促進師德師風的建設。
3.加強高校教師的藝術修養是優化師德師風的重要途徑。
心理學家認為,“藝術是心靈的體操”。在現代社會中,人們面臨著激烈的競爭,越來越感到生活的壓抑,生活中很容易因小事而使得矛盾激化,導致身心疲憊,甚至受到傷害。因此,健全的心理品質、健康的心智對教師尤其重要。提高藝術修養可以改變和調節自身的精神狀態。通過欣賞不同作曲家、畫家、作家不同風格的作品,不僅可以在藝術欣賞中陶冶性情、凈化心靈、化解矛盾,而且可以娛樂身心、消除疲勞、煥發精神、增進健康。
一個具有較高藝術修養的人,能夠較好地認識生命的價值和生存的意義,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和健康的生活習慣。因此,加強高校教師的藝術修養是師德師風建設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它對教師思想道德素質、智能的提高,有著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促進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全面提高的關鍵。
二、現階段高校教師在藝術修養方面存在的問題
教師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教書育人的主力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教師的藝術修養、人格品質和知識水平,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現階段的大多數高校教師在藝術修養方面存在著以下幾點問題:
1.自身的藝術修養不高。
普通教師的藝術素質存在很大問題。經調查發現,我國的高校教師接受藝術教育的機會和普通民眾一樣主要在中小學,而中小學的藝術教育已經成為應試教育的“犧牲品”,因而多數教師的藝術素質普遍不高。從而更進一步地影響了學生藝術素質和人格的培養。
2.沒有樹立正確的藝術修養理念。
現階段高校教師對藝術修養的認識存在很大問題,這主要是教育管理者和眾多高校教師藝術能力的缺失和整體審美觀念的相對滯后造成的。教育管理機構和學校管理者對藝術教育的認識存在嚴重問題。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大力提倡的素質教育,不但沒有提高學校教育的水平,反而使應試教育泛濫到嚴重的地步,究其原因,除了各種急功近利的行為和思想、校際間的盲目競爭,還有就是學校管理者和教師沒有樹立正確的藝術修養理念。
3.教育體制改革與社會經濟發展速度比較,還有一定差距。
改革開放使我國社會各方面都快速發展,高等教育規模雖然大幅度擴大,但教育體制和社會發展比較還相對滯后,高校教師的生活待遇和實際付出還不成比例,付出得多,回報得少,導致很多教師產生不平衡心理。再加上管理水平沒有跟上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也導致了教師缺乏提高自身藝術修養的內在動力和客觀條件,導致師德師風建設相對滯后。
三、提高高校教師藝術修養的方法與措施
針對高校教師藝術修養缺失的現狀,為了切實加強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的藝術修養,我提出幾點建議。
1.加強現有高校教師的藝術培訓,提高高校教師的人文素質。
校長和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應以身作則,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對待教育改革,大力弘揚包括藝術教育在內的素質教育和人文教育,切實提高高校教師的審美情趣。提倡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經常開展各種各樣的文藝活動,師生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帶動,在學校營造一種很好的藝術氛圍。加強和提高自身人文、科學素質,提高文化品位鼓勵教師,促進人生境界的提升,健全和完善人格的塑造及價值觀的培養。
2.樹立正確的藝術修養理念,提高領導及其教師的思想認識水平。
高校管理干部和教師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提高教師藝術修養是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內容,應放在突出位置,堅持不懈地抓好。各基層單位要結合本單位實際,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黨政負責人要共同承擔起提高教師藝術修養,促進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領導責任。教師應根據自己所授學科,不斷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藝術修養,切實履行各自在師德師風建設方面的職責。另外,各級領導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了解新情況,分析新問題,及時發現、總結和推廣教師在提升藝術修養方面的新經驗,探索師德師風建設規律,將提高教師藝術修養和師德師風建設有機結合起來。
3.改善條件是基礎。
要加強校園硬軟件建設,提高教師生活條件,提高教學和實驗、實習、實訓條件,提高教師、干部、職工素質,使三支隊伍共同發揮特長,呈現整體優勢。加快發展是根本。發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務,學校發展了,層次提高了,效益上去了,教師的后顧之憂解決了,他們才能集中更多的精力發展自我和提高自身藝術修養。發展也是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形成良好師德師風的最有效途徑。
總而言之,如果將提高教師藝術修養作為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內容,則不僅有利于良好師德師風的形成及和諧校園的構建,而且將有助于完成素質教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唐秋燁.加強高校教師思想道德建設[N].廣西日報,2007,1,4:(8).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現狀的原因分析
近幾年來,青年教師在教師群體中的比例逐漸擴大,承擔了大量的教學科研任務,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由于當前社會環境、高校體制、成長環境等因素,部分青年教師的師德修養不夠,奉獻意識不濃,業務素質不高,不能適應教育教學的要求。分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社會轉型期大環境的沖擊。近二十年是我國社會經濟大發展的時期,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但也正是社會轉型加快引發的矛盾沖突,為高校教師的理想信念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沖擊。今年來出現了多起急功近利、弄虛作假等教育和學術腐敗。傳統意義上的教師知識分子因發現真理、傳授真理而受到人們的尊敬,同時也基于這種尊敬而獲得雄厚的心理支持。作為世俗化的商業主義、功利主義、實用主義、金錢主義等人生觀對中國社會影響日漸突出,教師職業道德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
2.學校管理體制的影響。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各高校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管理中引入了一系列競爭機制,這對激勵教師的積極性、創造性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有的高校在考核中,過分強調了科研經費、研究項目、獲獎成果、的數量,將這些量化為硬指標,而將個體的道德品質、敬業精神、團隊意識、育人狀況視作軟任務,沒有衡量和考核的可操作性標準,因而在具體執行的過程中常常被忽略。這樣的政策杠桿讓一些教師只注重硬指標的實現,教師關注較多的是職稱晉升、學歷提高,不可避免地影響了他們對事業的追求和對工作的投入。而將師德修養視作可有可無,將不計量的工作或公益活動視作額外負擔而不愿意承擔。
3.教師自身因素。部分教師對加強自身職業道德修養的自覺性不足,不能從自己所擔負的特殊歷史責任的角度認識加強職業道德修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沒有體會到教師職業的神圣感、光榮感和責任感,不能嚴格要求自己。當前的教師主體大都是在改革開放時期成長起來的,多數人沒有經歷過艱苦歲月的磨煉,優越的成長環境使相當一部分教師缺少艱苦奮斗的精神,缺少吃苦耐勞的品格,意志力薄弱。
提升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方法和途徑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是高校教師按照社會道德的普遍原則與教師職業規范進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鍛煉、自我陶冶的道德活動,同時也是一個接受他律并經過內在良心調整達到自律的過程。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是帶有教育工作職業特點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規范的總和,有其漸進性和相對穩定性。教育工作實踐是教師職業道德形成的基礎,高尚的教師職業道德是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錘煉而成的。因此,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要從高校整體建設的特殊性出發對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提出要求,從履行教書育人的角度研究高校教師品德形成的方法和途徑。
1.努力學習道德理論,樹立高校教師道德的理想人格。道德發展階段論認為,道德認知判斷水平的高低對道德行為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制約作用。這就啟示我們,要提高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品質必須加強道德認知教育,努力學習教師職業道德理論,讓他們接受現代社會教師的職業道德標準并使之與自己的觀點、信念融合,從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思想、意識、情感,然后外化為個體的行為以作用于社會。教師學習職業道德理論,主要是個人自學與教育部門組織學習相結合。個人自學不受時間、地點限制,有一定的靈活性和機動性,但由于受個人理論水平、理想覺悟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影響,有時達不到預期的目的。教育部門組織學習,是一種有計劃、有組織的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它克服了自學中的不利因素。樹立教師職業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確立教師的道德理想。一個人只有在道德修養中以教師道德的先進典型作為自己思想行為的楷模,鼓勵自己,在思想道德中凝聚著教師職業道德的原則和規范,常以祟高的道德品質作為自己的目標,正確處理好理想信念與行為選擇的關系,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有較高道德修養的高校教師。
2.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學校規章制度是學校以條文的形式,對學校成員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必須遵守的共同行為準則做出的規定。學校規章制度的建立,是學校管理規范化、科學化、民主化水平的重要標志;是學校辦學宗旨、辦學理念、學校精神、學校價值觀的體現;是學校開展各項工作的依據;也是廣大師生員工進行自我規范的依據;是學校持續發展和創辦一流學校的制度保障。學校規章制度對形成個人的自律習慣,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提高學校管理效率有著重要的作用。“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校若沒有規章制度,學校管理就無從談起。然而,規章制度不是擺設,要重在實施和落實。高校職能部門制定的規章制度及工作紀律應該具有可操作性,如明確無故遲到、早退、缺曠如何處罰;挖苦辱罵學生,體罰學生,以不適當的方法處理學生而影響上課如何處罰等等。而后組織全校教師學習,讓他們都清楚哪些行為是符合教師職業道德的,哪些是與之相悖的,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
3.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營造高校教師的工作環境。一個時期以來,教師隊伍中的少數人之所以職業道德水平下滑,行為失范,除了商品經濟大潮的沖擊,個人放松了對自己的修養和要求以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高校內部承襲多年的人事、分配、考核評價制度,缺乏對高校教師職業行為的激勵和約束,客觀上提供了不良現象繼續存在的土壤。因此,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應當選在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健全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當代中國高校教育實際的人事、分配、考核、獎懲制度上,真正做到在用人制度上廢除教師職業終身制,實現優秀分子進得來、留得住,不適合從教或者師德缺乏者出得去;在分配制度上改變干與不干、干多與干少、干好與干壞都一個樣的做法,實現多勞多得,優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在考核評價制度上,通過務實、公正、公開的考核評價,營造“恪守師德光榮,不講師德可恥”的輿論氛圍,從而形成對教師行為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這是目前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乃至整個中國高等教育走向現代化的關鍵所在。
4.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合理完善的教師道德評價制度有助于提高教學的質量、有助于確定教師是否需要及需要接受怎樣的培訓、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師生和教師間的交流關系等等,它既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力措施,又是糾正缺點、發揚優勢的有效途徑,更是促進師德修養的重要保證。而最直接的道德評價標準就是道德規范,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也應當成為最直接的道德評價標準。其次,學校的職能部門制定的各種嚴格的規章制度也應成為評價依據。通過評價的反饋作用,及時獲得教師師德修養的有關信息,可以使我們客觀、準確地把握教師工作的狀況,也可以使我們清楚地看到教師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這樣便于教師經常調整工作的目標與進程,及時調節、及時強化、及時矯正,使教師的道德修養不斷得到完善、得到改進,從而達到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的目的。對教師師德修養的評價可以分成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教師自我評價。自我評價是個體對自己的思想、愿望、行動和個性特點的判斷和評價,它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教師評價制度。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是進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徑。然而,許多高校現有的自我評價僅限于一年一度年終考核時的工作總結,且多側重于教學總結。在這類評價中,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自我評價都是偏高的,甚至少數人的自我評價有虛高的傾向。要想教師的自我評價盡可能客觀、真實,可以采用一些手段,如制定比較客觀、詳細的自我評價表。只有正確地評價自己,才能為自己準確地定位,揚己之長,避己之短,從而獲得成功。(2)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對于學生評價教師,教師們有許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學生不能勝任對師德的評定。但學生作為教育的對象,是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直接參與者,他們對教師的師德修養有著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斷。學校管理者或教師本人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學生評價教師的座談會,或者在校內設立學生評價教師專題信箱,還可以設計師德修養調查問卷,讓學生通過答卷的形式,完成對教師職業道德的評價。(3)教師對教師的評價。教師與教師間彼此都比較了解,因此,教師對教師的評價是學校管理者對教師評價總結的最重要的參考內容之一。所以,在教師評價中,對每一位教師都應是全面的、細化的和量化的,要實事求是、公正、客觀地進行評價。依據這一特點,每學期進行教師對教師的評價,評價的方式可以是在一張評定表上記分或作書面的描述等等。(4)學校管理者對教師的評價。學校管理者在操作評價中,首先要參與教師對教師的評價,與教師個人單獨進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學校管理者要肯定教師的優勢,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提高發展的建議。其次,學校管理者的重要任務是組織、協調、平衡和總結各個評價主體的評價活動。再次,學校管理者要把平時的定性評價、定量評價、分解性評價、穩定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和靈活性評價等,在一個學期中,進行積累整合,形成一個比較客觀的、實在的總結性評價的成果。領導、教師、學生與自我評價相結合,能有效提高學校和評價者的道德水平和評價水平,保證評價結果的系統性、可靠性和公正性。
師德中的文化內涵
要確立師德在學生文化教育中的地位,我們首先應該搞清師德中的文化內涵。師德是教師這個職業自身所包含的文化意義與人的品德文化構成的結合。由于教師這個職業教書育人的性質對于從事教育工作者的品行的規范和要求,教師便與從事一般職業的從業者在品德行為方面有了更高的職業標準,其文化意義也因此獲得了職業化的集中和提升。所以,師德中的文化包含著兩個層面:一是作為具有普遍意義的德行文化,這種文化是泛泛的適應于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品性都具有規范意義的文化,這種文化傳承于中國文化傳統中對于人的行為舉止和思想修養的倡導和規定。如,對于傳統禮法的遵循,對于愛心的倡導,對于樂善好施的推舉以及對于人的品性中溫柔敦厚的要求,同時還有對于偽善的批判,對于投機取巧行為的不恥,對于自私自利的嘲弄等等。這種道德文化的普遍意義不僅來自于歷史,而且弘揚于現在,因為它集中代表了人性中的善良和美好的要求,它符合各種社會制度下普遍的道德準則,是道德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內容;二是作為教師職業的品德行為文化,這種文化在人性中的善良和美好的道德文化要求基礎上,進一步把這種文化提升到一種具體的職業規范中,它著眼于教育工作者的特定職業,因此,其文化內涵也便有了更加深刻之處。由于教師是以教書育人為本職的,它有更為直接的對于德行文化進行傳承的責任與義務,因此,在要求中比其他行業的職業道德也就更富有文化意義,一方面,這個職業要求從業者必須具備能夠完全這個職業所必需的文化修養,單純的知識積累是不夠的,知識如果不能文化化,對于這個職業來說是不符合要求的。另一方面,有了知識還必須把這些知識提升為文化,而單純地把知識提升為文化依然不能成為教育職業的合格從業者,最為關鍵的是要把這文化變成為自己的現實行為,成為德行文化的一部分,由單純的說教式的“教書育人”擴展成為“教書育人”與教師德行規范下具體行為的現實影響互相統一。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師德的文化內涵才會真正地體現出來,師德文化的內涵是豐富的。師德文化的形成需要教師的充分積淀,對師德的判斷也要進行對其具體工作效果的考查,積淀的狀況和考查的結論一般表現為兩種結果,一種是積極向上,反映教師職業客觀要求的文化傾向,一種是消極被動,代表著落后勢力的文化傾向,這兩種傾向構成了師德文化中的總體內容,這兩種內容無論于現實的教育工作有什么樣影響,它們共同代表了師德中的文化內容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師德對學生道德觀念
形成的潛移默化影響
師德具有明確的文化內涵,學校工作又是以培養學生道德情操為第一要義,開展學生文化教育是實現這一要義的重要途徑,因此,與學生道德觀念形成相對應的師德,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就成為學生文化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師德與學生道德觀念是相對應的,步入中學的學生其道德觀念處于由逐漸形成到最終確定的關鍵時期,教師的德行舉止往往成為他們直接的模仿對象,對其道德觀念的確定產生深刻的影響,這是勝過一切言傳的身教,它是學生文化教育中一種意義最為重大,方式最為曲折的文化教育形式,如果怠慢甚至漠視這種形式,一切文化建設的內容和形式都會消解其意義和價值。尤其在文化教育缺乏的狀況下,師德對于學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為一種隱性的文化形式,成為了文化教育的全部內容。我們現在對其進行總結對我們今后更好地開展學校文化教育是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的,師德對學生道德觀念形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因此是不以學校文化教育倡導者的意愿和目標為轉移的,每位教師都會對其所面對的學生在道德觀上產生影響,其影響的內容分為兩個方面,那些具有高尚師德情操的教師對學生產生正面影響,那些師德情操欠缺的教師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就一般情況上看,教師在學識方面的能力是最能引發學生在師德方面效仿的因素,那些知識底蘊豐厚的教師也往往是德行文化修養高的教師,相反,那些知識底蘊差的教師也是往往是德行修養不足的教師。因此,學生傾向于對知識豐富的教師進行效仿的自然選擇,往往對他們道德觀念的形成產生進步的積極作用。當然,這只是一般情況,作為學校文化教育最重要目標的培養學生道德情操工作,要關注到每一部分教師和學生,甚至要關注到每一個教師和學生,因此,我們絕不可抓了一般而放棄個案,尤其對于教師來說,從整個教師隊伍來看某些教師德行修養上的不足是個案,甚至是具體的一個人,但他卻面對成批成批的學生,尤其是那種有知識,沒有文化的,在師德上有欠缺教師,青年學生更善于和樂于以直觀的方式進行判斷和選擇,很容易造成因仰慕其知識的豐富而效仿其不完善的品性,這就造成了一種極為嚴重的后果,成為與學生文化教育總體目標背道而馳的個案,尤其將這類有知識沒文化的教師放到一些管理崗位危害就更為嚴重。由文化積淀形成的師德,其對于學生文化判斷和積累并形成德行觀念具有直接的重要意義。因此,要充分完成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塑造――這一校園文化的目標,強化教師德修養顯得十分重要。
強化師德是有效地進行
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
師德作為學生文化素質培養的基礎,是在開展學校文化教育時必須搞好的,同樣,隨著學校文化教育的深入,隨著學校文化教育在層次需求方面的提高,師德建設也必須相應地加強,在這種情況下,強化師德教育成為有效地進行學校文化教育的途徑。在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中,師德建設的狀況始終規定著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的程度和格調。教師隊伍有什么樣的師德水平,對學生道德品質的規范就有相應的標準,教師隊伍較差的道德水平,決不會造就出具有優秀品質的學生來。同樣,每個教師都有敬業愛崗、肯于奉獻的職業道德,那么學生們也絕不會出現自私自利的道德傾向。師德中的文化內涵直接影響著學生文化觀念的道德觀的形成。因此,一方面在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中,必須以現有的師德狀況為設立目標的依據,只有這樣才能將目標與實際操作緊密地結合起來,設定的目標才具有真正的實施的價值,另一方面,隨著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的深入,當建設進程已遠遠超出現有的師德水平時,必須以師德建設為先導進行拓展,只有隨著師德水平的提高,進一步為學生進行文化教育開拓出了空間,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才有可能繼續進行。因此,師德狀況始終伴隨著對學生文化素養培養,強化師德是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手段。那么如何強化師德教育呢?其一,開展深入而廣泛的職業道德教育,通過學生對教師日常生活舉止、教書育人以及知識文化修養等方面的評價,修正師德上的不足,提高事業心和責任感;其二,開展換位思考活動即把教師換位于學生,對自己課堂行為、日常作法做出判斷進行反思,同時也把自己換位于學生家長,以家長的視點對照自己的不足,通過這樣一系列的反思活動來認定自己在師德方面的狀況,同時綜合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進行實際操作中的改進和提升;其三,每位教師都以在師德方面有突出表現的教師作為一面鏡子和樣板,時時比對自己的行為修養,不斷地修整自己的不足和欠缺。通過上述方式,達到教師在師德方面的提高,從而促進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的開展。強化師德本身也是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形式多樣中的一種,而且由于它對以后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的開展具有指導意義而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