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0 04:19:3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社會政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各類標題(包括“參考文獻”標題)用粗宋體;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姓名、摘要、關鍵詞、圖表名、參考文獻內容用楷體;正文、圖表、頁眉、頁腳中的文字用宋體;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體。5、論文格式的字號:論文題目用三號字體,居中;一級標題用四號字體;二級標題、三級標題用小四號字體;頁眉、頁腳用小五號字體;其它用五號字體;圖、表名居中。6、格式正文打印頁碼,下面居中。7、論文打印紙張規格:A毫米。8、在文件選項下的頁面設置選項中,“字符數/行數”選使用默認字符數;頁邊距設為上:3厘米;下:2.5厘米;左:2.8厘.論文的格式是怎樣的能告訴我一般論文的格式是怎樣嗎?請問研究型論文的格式是怎樣的呀寫畢業論文的格式是怎樣的,具體點,最好有范文。在期刊發表科技論文的格式是怎樣的
求畢業論文格式
該研究工作在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等某方面的實用價值與理論意義。正文是學位論文的主體: 4 要求采用宋體5號字b5排版。每頁36行,每行32個字。頁碼打印在頁面下方中間位置,論文裝訂后尺寸為標準b5復印紙的尺寸。頁眉部分奇數頁使用“東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系學士學位論文”,偶數頁使用論文題目的名稱。4 論文中圖表、附注、參考文獻、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或分章)編號。圖序及圖名置于圖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論文中的公式編號,用括弧括起寫在右邊行末,其間不加虛線。4 學位論文一律在左側裝訂,要求裝訂、剪切.數控進給平臺的液壓比例系統設計(畢業論文格式)畢業論文格式總改不對老師不讓過怎么辦?內蒙古財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畢業論文格式的具體要求本科畢業論文格式誰有?求畢業論文格式,平面設計專業行政管理
論文格式
選擇文檔中要設置“注釋引用標記編號”的插入點,然后執行“插入”菜單下的“腳注和尾注”項,出現“腳注和尾注”對話框后,選擇 “尾注”,并在編號格式下拉框中選擇”①,②,③”格式,然后按“確定”。此時插入點處即會出現腳注或尾注的提示編號,隨之光標會移到頁末或文末處.Roman字體。 5、論文格式的字號:論文題目用三號字體,居中;一級標題用四號字體;二級標題、三級標題用小四號字體;頁眉、頁腳用小五號字體;其它用五號字體;圖、表名居中。 6、格式正文打印頁碼,下面居中。 7、論文打印紙張規格:A4 毫米。 8、在文件選項下的.論文格式范文求英語專業畢業論文格式模版word版的形勢與政策論文格式誰能幫我設計個格式模板?科技創新大賽論文格式我不會用WORD誰可以幫我定搞下呀格式我會發給你們
【關鍵詞】突發火情;消防;滅火;管理;創新;人民;機制
一、引言
“消防”即消除防患(即預防和解決人們在生活、工作、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人為與自然、偶然災害的總稱),當然狹義的意思在人們認識初期是:(撲滅)火災的意思。 Fire control;Fire fighting;Fire protection滅火與防火。亦指滅火、防火人員。郭孝成《浙江光復記》:“衛隊及巡警消防,見勢已烈,均袖綴白布,以表輸誠。”如:必須抓好消防工作。例如:消防車、消防技術。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消防歷史,“消防”一詞是二十世紀從日本引進的,是一個外來語。但“消防”的根在中國。日本的文字是從中國的漢字演變而來,漢字早在西晉太康五年(284年)就開始傳入日本。“消防”一詞不僅字形與漢字完全相同,字義也無差別。現代意義的消防可以更深層的理解為消除危險和防止災難。消防工作是一項社會性很強的工作,只有依靠全社會的力量,在全社會成員的關心、重視、支持、參與下才能搞好。消防工作具的社會性;消防管理應滲透到人類生豐收的一切領域之中,從而決定了消防工作的社會性;消防安全管理涉及到各行各業,乃至千家萬戶,在生產的工作和生活過程中,人們對消防安全管理稍有疏漏,對生產一時失神、失控、失誤,就有可能釀成火災,這就決定了消防工作的經常性;縱觀多年來火災事故教訓,盡管致災原因復雜,但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火災乃源于一人一事一時之誤,這使我們進一步明確了一條真理,只有廣在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才能控制、消除火災事故的發生,這又決定了消防工作的群眾性。
二、強化消防意識,杜絕火災隱患
消防意識必須要貫穿于整個社會和人民的意識之中,加大宣傳和普及力度,讓人民群眾自我的杜絕生活中不安全的用電習慣、用煤習慣等等,提高自身對于火災的防范意識和思想。在企業中,消防部門要加大對企業生產的重點摸排,對于消防設施不到位的企業或個人,要給與停止生產、盡快整改的措施和意見,督促企業或個人加強安全生產意識。
三、摸排重點地區,設立特勤消防站
消防管理部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對于轄區內的重點防火單位進行摸排,對于人口密集、生產過度集中的地區,可以申請設立特勤消防站,可以保障在火災發生的第一時間就可以進行有效的滅火和管理。
四、加強聯動體制,聯合滅火、提高滅火效率
聯合滅火時現代消防管理體制中的重要部分。現代的滅火“戰爭”離不開人民的支持和幫助,聯合國家相關職能部門聯動和協調機制,可以讓消防滅火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火災現場,挽救更多的生命和財產,如某地交警駕警車巡邏至金馬路看到,正昌水果市場內冒出陣陣濃煙,李鐘勇立刻朝冒煙處趕去。察看得知,濃煙出自市場內一香蕉儲存冷庫,其間夾雜著躥起的火苗,李鐘勇迅速聯系消防部門通報險情,附近值守的交警也聞訊趕到,立即對現場進行布控,劃定警戒范圍,疏導交通,為消防車開辟救援通道。約10分鐘,消防車趕到,在交警及消防人員共同努力下,控制了火勢,撲滅了明火。經查,火情因電源線路年久失修、下雨受潮短路所致。加強企業消防人員的聯動和演練機制可以有效的幫助消防人員掌握企業消防設施、重點營救人群的位置等,爭取一分一秒去挽救更多的人。如某地,隨著火場總指揮“演練開始”一聲令下,滅火演練在中醫院門前正式開始。根據預案設定,當日下午,醫院4層住院部發現火情,冒出滾滾濃煙,火勢迅速蔓延。醫院工作人員發現火后立即發出信號,并撥打火警電話報警。轄區客車廠中隊官兵及時趕到“火災”現場,經過火情偵察,按照準備展開、預先展開和全面展開的步驟,利用單干線出3支水槍,設置3個水槍陣地,利用水槍和水炮進行撲救。經過參戰官兵的奮力撲救,火災被及時的撲滅。消防官兵清理火場、清點器材,講評歸隊,演練結束。整個演練過程中,全體參與人員分工協作、密切配合,撲救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演練取得了圓滿成功,檢驗了預案的可操作性,提高了部隊的戰斗能力。
結語
實踐證明,加強各單位的聯動管理和協調機制,有利于在火災發生的第一時間相關職能單位介入管理,在消防隊趕到之前進行前期的滅火準備與人員疏散,保障交通暢通等一些列的措施,之后由消防人員進行統一而又專業的消防滅火與救援工作。作為消防管理單位,要積極的協調各方面的關系,加強企業的安全隱患排查任務,提高專職人員的防火與安全意識,進一步提升整個社會人民與企業的安居和安全生產意識。
參考文獻:
[1] 謝菊,伏虎,熊亞楠.農村消防安全管理的影響因素及其防范策略――基于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方法[A].2015中國消防協會科學技術年會論文集[C].2015
[2] 徐耀州.淺談消防與保險的良性互動機制[A].消防科技與經濟發展――2014年浙江省消防學術論文優秀獎論文集[C].2015
[3] 謝菊,伏虎,熊亞楠.農村消防安全管理的影響因素及其防范策略――基于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方法[A].2015中國消防協會科學技術年會論文集[C].2015
[4] 謝菊.西部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初探――基于重慶市某社區為個案的分析[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 2010
摘 要:針對碩士生普遍提前工作的現象,提出就業壓力動因,運用博弈論中的上策均衡進行了分析。通過對碩士生知識積累的探討,給出了碩士生是否應提前工作的建議,并指出高校和用人單位應有所作為。作為一個探索性研究,提供了有助于管理工作的參考性意見,值得進一步深入,為教育管理方法和決策的理論與應用提供有益的補充。
關鍵詞:碩士生;就業;博弈論;上策均衡;知識積累
1 提前工作的動因
高校畢業生包括本專科畢業生、應屆碩士畢業生和應屆博士畢業生。自本科擴招以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便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2008年金融危機開始后更是成為熱點問題。新聞報道2008年中國應屆本專科畢業生的就業率不足70%,部分地區甚至傳出應屆碩士畢業生的就業率首次低于應屆大學生就業率的信息,社會驚呼“皇帝的女兒也愁嫁”。而2009年,正如前一年年底主席在遼寧考察時對大學生求職者表示的那樣,“就業形勢將更加嚴峻”,將有超過700萬應往屆高校畢業生需要解決就業問題。事實上,伴隨著全球性金融風暴愈演愈烈,國內外的經濟環境日益惡化,國內人才市場的需求減少與高校擴招政策綜合作用,形成了一個非良性的流程。
如圖1所示:大學生就業困難,于是轉向升學,升學需求的增加迫使碩士擴招。碩士畢業生的增加使人才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在擠占大學生就業崗位的同時也造成自身就業水平的下降,因而出現了所謂“1500應屆碩士競聘賣豬肉”、“十萬年薪聘請大學生掏糞”的新聞現象。并且,由于預計2010年博士學位的年授予人數將達到突破歷史性的5萬,已經開始有學者開始擔心博士培養質量的下降,質量下降的博士畢業生以后還要去培養碩士生和本專科學生,勢必進一步造成碩士畢業生和本專科畢業生質量的下降,從而更加劇了他們的就業壓力,令他們傾向于盡早適應市場,做出提前工作地選擇。
本研究僅以碩士生為對象進行探討。碩士生是高級科研人才的后備軍,而高級科研人才的培養對國家的科技發展和創新能力而言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為此,對碩士生的培養需要投入充足的時間和資源,若碩士生提前工作則有可能令實際培養時間不足,培養質量不能得到保證,對其今后的就業也將產生影響。所以,于國于己,碩士生的選擇都值得商榷了。
2 博弈理論概述
博弈論也叫對策論,是20世紀50年代由馮諾依曼和奧?摩根斯坦首先提出的,是一種“研究具有斗爭或競爭性質現象的數學理論和方法”。博弈論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在經濟學、政治科學、軍事戰略問題、進化生物學以及當代的計算機科學等領域都已成為重要的研究和分析工具。此外,它還與會計學、統計學、數學基礎、社會心理學以及諸如認識論與倫理學等哲學分支有重要聯系。
一個博弈論模型包括三個基本要素:局中人,方案集和局勢。局中人是指在一個博弈中有權決定自己行動策略的參加者,一般要求一個博弈中至少要有兩個局中人。策略集是指可供局中人選擇的,實際可行的,完整的行動策略的集合,每個局中人的策略集中至少應包括兩個策略。局勢是指一個博弈中各局中人所選定的策略形成的策略組。當局勢出現后,博弈的結果也就確定了。
本研究采用博弈論中的上策均衡理論。上策是指這樣一種策略,不管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這種策略都是最優的。博弈論中的均衡是指一種穩定的結果,當這種結果出現的時候,所有的局中人都不想再改變他們所選擇的策略。因此,所謂上策均衡即指一種局中人選擇的都是上策時的博弈均衡狀態。
3 高校、用人單位和碩士生的博弈
3.1 博弈模型的建立
3.1.1 三要素設定
出于能夠更明確地表現分析結果的原因,本研究使用兩兩博弈的方式。局中人包括高校、用人單位和碩士生,其中碩士生按照意愿傾向還可分為兩類,因此實際的博弈模型一共有五個,以報酬矩陣形式表現。
每個局中人的策略集都包括兩個策略。高校可以選擇允許或者不允許碩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單位可以選擇接收還是不接收在讀碩士生,兩類持不同意愿傾向的碩士生都可以選擇提前工作或者畢業后工作。
每個局勢包括模型中各局中人可選擇的一個策略,每個模型產生四個局勢,通過分析可得出其中滿足上策均衡的局勢。
3.1.2 度量方式設定
本研究的重點在于分析每個局中人對各種選擇所產生結果,假設這種結果可以用滿意或不滿意兩個屬性值來度量。
一般來說,高校希望碩士生能夠靜下心來搞科學研究,一方面能夠對導師的研究方向進行進一步的實踐,另一方面高校培養碩士生的目標就是使碩士生具有獨立開展科學研究的能力,如果沒有科研和論文的培養則有失這個目標的要求,如果碩士生提前進入找工作階段則科研的最佳時期——研二和研三——就沒有發揮作用。從上述角度來看,可以說高校不允許碩士生提前找工作才能保證滿意的結果;若做出允許的選擇則總會有一部分碩士生提前工作,高校的培養結果達不到效用最大化,可以認
為是不滿意的。
而作為用人單位,也有出自短期利益的考慮,他們要求自己員工的綜合素質越高越好,獨立行為能力越強越好,因此碩士生能否提前來單位實習決定了要不要在碩士生畢業正式上崗后付出一筆培養成本——工作上手前支付的工資和其它費用。可以認為,用人單位選擇接收在讀碩士生的結果是令自己滿意的,而選擇不接收的結果則是不滿意的。
最后,按照碩士生的意愿傾向可以把碩士生分為傾向提前工作,傾向畢業后工作兩類。對于第一類,假設選擇提前工作將得到滿意的結果,選擇畢業后工作將得到不滿意的結果;對于第二類,假設選擇提前工作將得到不滿意的結果——提前工作影響學業完成的質量,選擇畢業后工作將得到滿意的結果。
為了便于分析,設滿意的值為1,不滿意的值為-1,以此量化不同選擇帶來的結果。
3.2 高校與用人單位的博弈
根據上文對高校和用人單位選擇結果的假設,本研究可以構建如表1所示的報酬矩陣,矩陣的每一個局勢設為(E,S)。
當高校允許碩士生提前找工作時,若用人單位選擇接收在讀碩士生則能得到滿意的結果,而高校則因此不滿意(1,-1);若用人單位選擇不接收在讀碩士生則必定不滿意,而因為在讀碩士生即便找工作也沒有接收單位,所以高校最終得到滿意的局勢(-1,1)。當高校不允許碩士生提前找工作時,碩士生受到紀律限制,則高校不管怎樣都將得到滿意的結果,而用人單位無論做何種選擇都接收不到在讀碩士生,結果必定是不滿意(-1,1)。
由此可以分析得出,高校與用人單位的博弈達到一個上策均衡,即高校不允許碩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單位卻接收在讀碩士生。兩方的最優決策是相沖突的,而這恰恰解釋了現狀,即本研究前面說的高校要實現培養目標,而用人單位要追求用人成本的最低化。后面的分析中,高校與用人單位的這種沖突將不斷得到體現。
3.3 兩類意愿傾向的碩士生與高校和用人單位的博弈
3.3.1 傾向提前工作
如表2和表3所示,本研究把碩士生與高校的報酬矩陣內的每個局勢設為(M1,S),把碩士生與用人單位的報酬矩陣內的每個局勢設為(M1,E)。
先來分析碩士生與高校的博弈,現實中總存在接收在讀碩士生的用人單位。當碩士生選擇提前工作時,若高校也允許提前找工作,則前者與后者形成的一個局勢是(1,-1),若高校不允許提前找工作,則前者受到紀律約束的局勢為(-1,1)。當碩士生選擇畢業后工作時,則高校的選擇不再重要并總會獲得滿意的局勢(-1,1)。由此本研究又得到了一個上策均衡,即碩士生選擇提前工作而高校不允許提前找工作。
再來分析碩士生與用人單位的博弈。當選擇提前工作的碩士生面對接收在讀碩士生的用人單位時,結果自然是“雙贏”(1,1),若用人單位選擇不接收在讀碩士生時,則結果自然是“雙輸”(-1,-1)。當碩士生選擇畢業后工作時,用人單位的選擇也不再重要,結果總是雙方都不滿意(-1,-1)。這里的上策均衡是“雙贏”。
在這兩個博弈中,碩士生面對的最優決策總是選擇提前工作,而高校和用人單位的最優決策與由它們之間的博弈得出的上策均衡相同,互相沖突,這就解釋了傾向提前工作的碩士生們為何會采取各種手段“欺騙”高校,出去尋找工作。
3.3.2 傾向畢業后工作
如表4和表5所示,本研究把碩士生與高校的報酬矩陣內的每個局勢設為(M2,S),把碩士生與用人單位的報酬矩陣內的每個局勢設為(M2,E)。
迫于經濟壓力以及別的原因不得不提前找工作的碩士生只要高校允許,就會達成(-1,-1)的局勢,若高校不允許碩士生提前找工作并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補助,則碩士生和高校仍能達到“雙贏”的結果。當碩士生不存在經濟困難或自己另想辦法克服了困難時,必然會堅持好好完成學業,畢業后工作的選擇,這種情況中高校與碩士生總是“雙贏”。所以高校不允許碩士生提前找工作和碩士生選擇畢業后工作是這一博弈中的雙方最優決策。
用人單位選擇不接收在讀碩士生的結果必定與碩士生的意愿“合拍”,局勢總是(1,-1)。當用人單位接收在讀碩士生時,只有選擇了提前工作的碩士生會讓其實現滿意的局勢(-1,1)。這里的上策均衡卻是碩士生選擇畢業后工作而用人單位選擇接收在讀碩士生。
高校最喜歡的自然是愿意畢業后工作的碩士生,就如同用人單位最喜歡選擇提前工作的碩士生。然而這并不是說無論持何種意愿傾向,只要選擇了提前工作,用人單位都無差別的一視同仁。本研究在前面就已經探討過,用人單位希望聘用的員工綜合素質越高越好,而碩士生的科研水平無疑是衡量其素質的一個重要因素,可以認為只有愿意畢業后工作的碩士生才最有可能主動靜下心來學習和從事科學研究,從而達到令高校和用人單位都滿意的科研水平,很遺憾用人單位選擇接收在讀碩士生的結果恰恰不可能接收到其最滿意的對象。也就是說,用人單位的最優決策與其最滿意的碩士生的最優決策相沖突,再換句話說,用人單位的成本最低化目標與對員工素質的期望相悖。
本研究的博弈分析就進行到這里,此時的問題是,碩士生是否應該提前工作以及高校、用人單位是否應該有所作為。本研究在最后就此進行一個探索性地討論。
4 關于碩士生是否應提前工作的討論
4.1 碩士生是否應該選擇提前工作
讓碩士生們產生不同意愿傾向的重要原因可能是對未來預期收益的不確定,對此本研究認為可以從知識的可積累性給出探討。
知識作為一種新的生產要素與勞動力、土地和資本不同,“知識溢出足以抵消固定生產要素存在引起的知識資本邊際產品遞減的趨勢。因此知識積累過程不會中斷。”社會知識就在人類社會的實踐過程中不斷積累,并得以延續和更新,而個人知識積累得益于社會知識的積累沉淀,同樣不斷增長。這種知識積累是質和量雙方面的,在當今的經濟形態下,已成為整個經濟的基礎。在校學習可看做知識積累的最穩定途徑之一,因此碩士生花在在校學習與科研方面的時間越長,作為生產要素的知識積累得越多,其創造價值的潛力越大,可以預期較大的未來收益。若提前工作,放棄的學習時間不談,在工作中能獲得知識多少也是不確定的。
事實上人們選擇讀碩士的目的不外乎希望在科研方面有所建樹和找到比之前更好的工作兩個,這兩個目的的實現都要求知識積累到一定水平,因為前面已經分析過用人單位也希望能招聘到科研水平最高的碩士生。如果碩士生都能明白這一點的話,就不會受到經濟環境和就業環境的影響,認真完成學業,在畢業后憑借優異的知識積累接受社會的選拔應該成為他們的最佳選擇。
這里不能不提到的是,整個社會,包括所有的高校和用人單位,都應該為促成碩士生做出這種選擇而有所作為。
4.2 對高校和用人單位提出的建議
(1) 高校安排好碩士生的日常生活。在推廣自費制的同時,設置更多的獎學金和生活補助項目,提高物質激勵的比重以降低碩士生的總成本,解決高校與持提前工作意愿的碩士生的沖突,并保障完成對碩士生的培養目標。
(2) 用人單位要把目光放長遠,對接收在讀碩士生工作的決策應當有所限制。應當看到一個科研功底扎實的碩士在未來三年,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里為單位創造的價值將遠遠大于一個水平一般,僅僅多半年或一年工作經驗的碩士,足以彌補用人單位短期的成本損失。
(3) 高校與用人單位之間沖突的化解之法,除了提高各自的認識外,最好能夠更多地進行“產學研”合作。用人單位歡迎高校前來調研和利用知識儲備解決問題,高校根據用人單位的實際情況確立科研項目,設置碩士生的培養計劃。如此,一方面碩士生通過“干中學”和“學中干”把科研和實踐聯合起來,必能提高其知識掌握水平,另一方面用人單位為高校協助解決的問題支付的費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碩 士生的經濟狀況。
(4) 整個社會應當保證輿論的正確導向,不要宣傳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并為創造良好的就業條件努力發展經濟。
5 結論
但是,面臨經濟、社會的迅速變遷,人們的理解能力仿佛失去了方向,正日益受到挑戰。多年來,無論是從事世界經濟,還是國際政治的研究與教學,我們經常會遇到一個十分簡單卻足以令人困惑的問題:為什么這個世界上的國家、組織、人群對同一問題的看法或觀點會如此尖銳對立?推而廣之,我們會發現實際上在整個社會科學領域,無論你怎樣為自己的學科辯護,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判斷、任何一個簡單的規律可以不證自明,每一個判斷和每一條規律大都會引起同樣合理的反對聲音。
在世界經濟領域,一些常識和基本概念常常不能令人滿意,原因之一是它包含了太多互相矛盾的觀點和準則。具體到政策實踐上,例如發達國家對新興市場經濟危機應做出何種反應,人們提出的諸多建議都包含著某種道理,但由于存在著矛盾對立,足令危機國家無所適從。關鍵在于要理解在什么情況下一個常識、一個原則可以成立,而在什么情況下另一個常識、另一個原則能夠成立。
理解的困境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亞里士多德認識到這點,并有一種“亞里士多德方法”。簡單地講,就是他一直試圖將形而上學、邏輯學、物理學、心理學、道德倫理、政治學和詩歌等知識集合在一起,視它們為一個共同學術探索的各部分,以建立一種基于原因、形式和目的研究的總體分析框架。后來,無論是馬克思,還是韋伯,終生追求的都是試圖為整個現代社會找到一個基本的分析、解釋和批判的框架。
在上期專欄,筆者曾談到過世界經濟教學的體會,具體到如何理解世界經濟、如何提高世界經濟的研究素質上,補充以下幾點:
將世界經濟學科看作是觀察當代國際社會聯系、理解變化、探知趨勢所必不可少的一種認識工具。它包含著對市場、效率、資源、均衡、競爭、發展等問題做出論斷,更包含著對各國政治、社會、環境、歷史、政策取向等的價值判斷。
實事求是,敢于打破壟斷。理論嚴重脫離實際依然是這個時代的一個特點。90多歲的“大牌”經濟學家約翰?加爾布雷思前幾年在演講里說過,“只是在印度幾年之后,我才意識到自己原來的知識中有一半是錯的,另外一半在印度也是不適用”。從社會科學的措辭上看,“世界經濟”是由一套論述所設定出來的分析對象,而正是這些論述提供了各種世界經濟概念、分析方法、統計估算及各種政策論辯與實施,凡此種種構成對各國經濟及彼此聯系的不同理解。這些論述事實上只是反映了論述的權力,表現在它有許多限制如什么可以說、誰可以說和在什么時候可以說等等。研究世界經濟必須要從世情、國情出發,從實際問題出發,打破這種限制。
避免日常專業術語的侵害。每個學科都會產生一套專門術語,這套術語對一般人甚至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大眾來說是陌生的。世界經濟學科也是如此。對此,我們要把其他人的主張看成是觀點而不是發現。避免日常所謂專家、學者的語言侵害。因為在他們看來,只有合格的讀者才能看懂文章,合格的聽者才能聽懂他們說什么。實際上,合格讀者、聽眾的標準是要看懂、聽懂他們背后的動機。
要認識到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之間的遙遠差別。世界經濟領域提出的問題比回答的問題要多得多。事實上,這一領域出現的諸多問題只有極少數得到了真正解決。相反,問題的數量還在不斷倍增。有趣的是,這一領域層出不窮的專著正將這些問題轉化成無限瑣碎的理論,導致本來已是包容甚廣的教科書變得更是前所未有地復雜,而其作者或研究者則聲稱這種復雜性才是真正發現。
要認識到追求數學化的合理性是有限的。在社會科學領域中,經濟學科是借重數學最多的一門學科。但這種傾向正在走極端,本來是要借用,后來演變成拿經濟學冒充數學。本來一個僅僅需要用“Yes”或“No”來回答的問題,最后被塑造成相當復雜的、無法讓多數人理解的數學模型。國內某經貿大學一個學院的院長明確要求本院所有老師的論文必須要有數學模型。實際上,連國際關系專業也被逼到非得用模型來說事的境地。
[關鍵詞]西部地區產業結構偏離度對策
西部地區地域遼闊,自然資源豐富,具有發展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的有利條件。但如何抓住國家加大調整產業結構力度的契機,充分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進一步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是值得認真探討的問題。
一、我國西部地區產業結構偏離存在的問題
1.第一產業就業比重過大,城鎮化相對滯后
西部地區產業結構偏離度大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產業結構偏離度過大,說明西部地區第一產業特別是農業的生產效益比較低。西部地區有幾個省是農業大省,但不是農業強省,農業能否實現現代化直接影響西部現代化的進程,但農業結構性矛盾突出,以粗放式經營為主,產品單一、流通不暢仍然是西部地區農業發展的突出問題。
2.第二產業經濟總量不大,企業競爭力較弱
第二產業結構偏離度比第一產業低,說明西部地區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第二產業已初具規模,經濟整體素質明顯增強。表現在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猛,自主增長機制逐步形成;各省工業經濟全面發展,重點城市支撐作用明顯;主要行業經濟全面增長,一批優勢產品迅速崛起;工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重要骨干企業快速發展。但是,從整體來看,西部地區工業經濟總量仍然偏小,工業企業規模仍以小型化和分散化為特點,行業集中度低,工業企業只有達到一定規模才能降低單位成本,產生規模效益,但西部地區企業點少分散,難以形成集聚效應。
3.第三產業發展迅速,但仍需支持
從產業結構偏離度來看,第三產業的偏離度是最小的,說明第三產業的產業結構效益是最好的。隨著改革后市場開放度的加大,西部地區第三產業發展速度很快,吸納了很多剩余勞動力,為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但是在第三產業中,傳統服務業居于主導地位,而一些新型的產業如金融保險業、物流業、倉儲業、教育科研業等發展緩慢。要素稟賦差別新經濟增長理論告訴我們,不僅傳統的土地、勞動力要素關系到經濟的增長,資本、知識、技術、企業家才能等都是決定經濟增長的內在因素,而且后者的貢獻更為突出。西部地區雖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但是資金、技術、人力資本等重要資源嚴重不足。
二、西部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的對策論文
1.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西部地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思路應是: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為依托,以科技為動力,緊緊圍繞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益,發展特色農業。一是發揮比較優勢,優化區域結構。各地應因地制宜,立足現有的主導產業、區位優勢和資源特點,加大骨干品種的開發力度,向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廉的方向發展,篩選出特色產品著力培育,真正形成地方特色;二是提高特色品位,改善品質結構。不要只在產量上做文章,要重質量重效益,加速推進由特色到綠色、由食品向保健品的升級,開發真正無污染、純天然、高品位、高質量的AA級食品,使特色食品優質化;三是樹立品牌意識,調整市場結構。打出一批國內外市場叫得響、喊得亮的優質名牌,讓名牌特色把西部農業帶進市場,帶向現代化。
2.調整工業結構,實現增長方式的轉變
西部地區資源豐富,現階段工業的發展應從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從而實現地區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如原材料礦藏部分以貴州的鋁磷、云南的鋅鉛銅磷礦、的銅礦及鹽湖、甘肅的鎳鉛鋅鋁鐵、青海的鋁礦及鹽湖、新疆的銅、金等最具代表,這些省區應該據此制定相應的發展規劃,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加工業。中藥材為中國獨樹一格的經濟作物,生產加工罕有獨特的藥材,也是特色經濟之一。我們在調整工業結構時,必須牢牢把握其優勢所在,從保持和維護地區經濟特色的基點出發,強化優勢產品、優勢產業的發展,保證工業發展的連續性,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市場的調節作用,優化資源配置,構建新的工業結構的基本框架。
3.重視信息網絡的發展,加快信息網絡規劃與建設的速度
提高信息化意識,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是西部經濟發展地重要一步。信息的交流和利用,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要打破電信網絡和有線電視的行業壟斷,調整行業政策,提高網絡利用率和投資效益;加強農村與貧困地區的信息基礎建設,提高廣播電視覆蓋率,發展有線廣播、有線電視和衛星廣播電視系統;吸引多元化的資金入股,以提高建設的速度及效率。信息化建設既是基礎設施建設也是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措施,是實現西部地區跨越式發展的重要途徑。
4.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建立綜合通運輸網絡體系,降低運輸成本,提高現有交通設施的效率,著重于交通干線的建設,提高運輸系統通車率,建立西部地區立體交通運輸網絡。其中要以公路建設為重點,全面加強鐵路、機場、天然氣運輸管道建設,貫通西部與中部、東部的運輸管道,形成全國性的綜合運輸體系。推動商業化經營,提高西部地區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經營績效,依照具體建設項目的不同屬性分別采取不同的投資方式。屬于全國性或地區性公共財產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應該由國家投資或國家參與的法人投資。
5.發展新興產業,實行跨越式發展策略
在重點地區投入發展高科技產業,并建設大型高科技研究發展中心。在重點地區培育競爭優勢產業,例如在甘肅和四川建立新的航空器研究制造中心,以配合酒泉、西昌兩個衛星發射中心的需要;在云南重點發展生物制藥和基因工程產業等。此外,為配合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必須要有更具彈性的金融政策來支持,引導資金投入西部高新技術產業,擴大西部高新技術企業直接融資的渠道,加快制定西部地區鼓勵技術企業并購、置換上市虧損企業的產權交易政策和制度。如何使西部地區發揮出良好的經濟效應,實現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是國家和人民所共同關注的問題。
總之,調整西部區域產業結構,必須重視總體效益,要使區域經濟總量處在長期持續的較快發展之中,讓西部人民在西部大開發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利益和實惠。
參考文獻:
[1]朱玉福:西部大開發的成就、存在的問題和大規模開發芻議[J].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5
在公共管理研究前沿陣地美國,從1984年始就有學者評估公共行政學的研究質量①,繼之不斷有學者加入到這個隊伍,他們以博士學位論文和期刊雜志為分析基點,聚焦于公共行政文獻中研究方法的質量問題[1]62。國內張成福于1996年發文[2]拉開我國行政學研究的“反思之幕”②。2005年,繼中譯本《公共行政研究:對理論與實踐的反思》[1]出版后,國內學界紛紛借鑒其中的評估框架來檢視我國行政學研究存在的方法問題,從初始的描述性分析轉向量化評估。筆者認為,研究方法固然重要,亦是我國公共管理研究的“阿喀琉斯之踵”,但內容決定形式,研究主題是評估研究質量的一個更基本的因素,對學科知識的累積和內容體系的建構有著更根本的貢獻。而在具有代表性的反思文獻中,運用文獻計量方法來比較全面檢視我國公共行政學教材的論文僅有兩篇③:曾峻[3]通過檢視在國內9本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公共管理教材,提出我國公共管理學教科書編著存在的問題,但由于該文發表較早,所選書目偏舊,樣本偏少,所得結論局限于公共管理學(不包括公共行政學和行政管理學)教材;另一文[4]通過210本行政學教科書內容的研究,對行政學的范式轉換進行經驗檢驗,但是評估指標單一,未能充分挖掘教材所提供的信息,雖然210本教科書突破前述研究樣本量的局限,但是國內教材的質量參差不齊,無所限制的擴大樣本會影響研究結論的質量。基于以上考慮,本研究以典型樣本為主,并把范圍擴大到公共管理學類(包括行政管理學和公共行政學)的中外經典教材。
二、研究設計
一個學科的理論體系是否成熟,教材是其集中反映,而教材的章節正是這一學科研究內容的典型概括。因此,以經典教材為樣本進行分析,可以窺探這一學科的研究主題概貌。本研究選取中西經典教材為樣本,并佐以中西比較。西方經典教材主要從“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經典譯叢”(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經典教材系列中挑選,輔之“公共管理學科系列教材”(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和“公共管理譯叢”(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等譯介國外學術成果的窗口,結合北大、清華、復旦、中大、廈大等高校的博士參考書目,最終篩選出10本出現頻率較高的教材。樣本分布為其中5本來自美國,余下5本分別來自英、法、澳、和日本④。國內教材的來源有三:一是在公共管理學界具有相當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學科帶頭人、或其著述入選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的國內學人文庫的學者所編著的最新教材,力求每個獲得公共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的985高校各挑一到兩本教材,以反映這些高校的公共管理研究傳統和狀況;二是黃達強、夏書章等前輩早年編著的教材;三是臺灣學者的5本教材。這三類教材(共24本⑤)的選取有利于作縱向和橫向比較。基于評估需要,筆者從教材中提取以下指標制成統計量表,編碼錄入,以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1)出版年度。是指教材是哪一年出版的,若是國外的教材,則以版權頁的時間為主。設計這一指標可以了解教材的新舊程度。(2)版本。是指教材出版到第幾版,據此可以判斷教材的受歡迎程度。版本越高,說明該教材越是被廣泛使用。(3)國家。指教材在哪個國家出版,只要用于衡量國外教材選取的代表性。(4)寫作情況。指該教材是專著、合著、編著還是主編,共四類。(5)章數。指該教材共有幾章,把導論計算在內。(6)邏輯體系。指該教材的內容章節編排是否成邏輯體系,分別賦值1為是,0為否。可從教材的目錄判斷,或者作者的序言、譯者序中尋找,次之則根據教材的內容來判定。(7)特色。指該教材的與眾不同之處,例如《公共行政學:概念與案例》一書是經典理論和案例的匯編,通過案例闡釋概念理論;再如《行政科學》一書的行政法和比較行政的色彩濃厚等。(8)研究主題及其頻數。研究主題大體與教材的章節名重合,有些章節名出于統計的需要筆者做些改動,以便歸類。在所有樣本中加總各類研究主題的出現頻率和在教材中的重要程度。(9)頁數。指該章節在教材中所占的頁數,為了消減誤差,由下一章的起始頁減去本章的起始頁得出。頁數越多,表明該章節在教材中的分量越重。(10)重要程度。指該研究主題在教材中的重要程度,分為三個等級(1為不重要、2為一般重要、3為比較重要)。通過計算該教材中所有研究主題的頁數的平均值、中位數、標準差、最大值和最小值,據此來判斷。(11)變動情況。指該研究主題是否是新版教材中的新增加章節,或者是指該研究主題在修訂版教材中大幅度改動,分別賦值1為是,0為否。我們可以通過新舊版教材的對比,或者作者的再版序言中得知。
三、結果分析與比較
(一)教材命名與范式轉變所選樣本中從書名來看,國外沒有一本教材命名為“公共管理學”的⑥,與國內的教材形成鮮明對比,正如另外一項研究[5]所發現的,國外仍以傳統公共行政為主流,其他新興范式亦有反映。除老教材和該領域的前輩夏書章、黃達強、竺乾威等人,臺灣學者也偏好取名為“行政(管理)學”或者“公共行政學”外,國內的新版教材都命名為“公共管理學”。這一教材取名的不同,是否反映西方和國內學者關于公共行政學范式變遷的不同看法?有學者為此通過210本行政學教科書的內容研究,發現從傳統行政學到公共管理學,雖然在內容安排上有差異,但只是在相同的“管理主義”價值觀取向下進行的不同的制度安排和技術設計,行政學范式沒有發生轉換[4]。國外學者似乎對在公共管理中應用“范式變遷”不太感興趣,只有歐文•休斯主張新公共管理不同于傳統的公共行政,但他同時指出范式變遷是一個漸進過程,“管理主義改革仍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6]筆者也試圖在國內教材中尋找編著者命名的初衷,發現公共管理學作為當代政府管理的研究新潮遇到了諸多的難題和大量批評,它并未形成統一的成熟的理論框架及范式;“公共管理”話語的生成與流行大概與199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正式確立公共管理學為管理學門類一級學科有關,只能以此來解釋教材易名的原委。
(二)版本、編著與經典國外教材版本的均值為3.7,其中《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已是第八版,其次《公共行政學:概念與案例》是第七版,均是經典之作。相反,國內的教材82.6%都是第一版,雖教材名目眾多,且是新近出版,然多是相互抄襲,鮮有新意。只有夏老主編的《行政管理學》已出版四次,其它影響較大的教材如陳振明主編的《公共管理學———種不同于傳統行政學的研究途徑》,竺乾威主編的《公共行政學》(已出版三次),張國慶主編的《公共行政學》(已出版三次),陳德禹編著的《行政管理》(修訂2版)等。版本越高,表明該教材越是受到讀者歡迎;出版越早,多被譽為經典。究其原因,國內的行政管理專業學科建設八十年代才起步,雖處于快速發展中,但知識體系的積累緩慢,學科理論體系的構建更是任重道遠;與美國將近一百年的公共行政學科發展史相比,仍屬年輕后輩的學習階段。經典教材是多方面的因素鑄就,更需學科歷史文化的積淀與傳承,“新”是建立在“舊”的基礎上。教材的編著情況也印證這一點,所選樣本中國外的教材60%是專著,30%是合著,只有一本《公共行政學:概念與案例》是主編。而國內的71%為主編,2本為編著,只有5本為著⑦,而這5本中只有一本是大陸的,另外4本是臺灣的。一般來說,主編的教材很難保證教材整體的質量,因編寫者的素質而良莠不齊,很難引為經典之作(除非是學科的開山之作,譬如夏書章、黃達強主編的教材,即使這樣,也只能堪稱國內經典)。這種“知識生產方式”即幾個人、十幾個人寫一本教材,東拼西湊,“洋為中用”,內容充斥著相互“借鑒”、相互克隆的東西,結果只能停留于低水平重復的狀態。這也可解釋為什么國內教材短短幾年間雨后春筍般的涌現而經典甚少,主編的教材往往寫作周期較短,有如飲食中的快餐,而經典教材則如燉品,需文火慢慢烹制。
(三)章數、頁數與邏輯體系國外教材的章數均值為14,眾數為13和14,最大值20(西尾勝的《行政學》)和最小值8(德巴什的《行政科學》);國內教材的章數均值為13.47,眾數為13,最小值8(張國慶主編的《公共行政學》),最大值24(江明修著的《公共行政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從以上統計值來看,結論比較一致,教材一般13到14章為宜(包括導論),而每章的篇幅多大呢?以國外教材為例,總頁數均值為480.4,如按14章來算,則每章占34.31頁,和每本教材章節的頁數均值36.92大體相當。而教材的章節編排是否成邏輯體系?分析結果表明,國外教材70%有著內在的邏輯體系,而國內教材章節的前后邏輯關系不明顯,對行政環境、行政職能、行政組織、行政領導、人事行政、財務行政、行政決策、行政執行、行政監督、行政改革與發展以及機關內部事務管理等傳統模塊內容進行任意取舍編排,似乎誰先誰后無關大礙,走近了所謂的“教材叢林”。恰如某學者所言,“教材篇章安排依舊延續了過去模式的做法,至于這些模塊之間的有機聯系是什么,語焉不詳,結果給人一種零亂的感覺,現有研究更沒有自覺去尋找整個知識體系的邏輯起點,缺乏一條紅線,一個核心把來自各方面的知識串聯起來”。[3]雖然國內教材章節的邏輯體系不明晰,但其編排套路仍可歸為三種:其一,多數教科書(54.17%)因循以往行政學模塊式做法,在教材編寫體系上主要是以政府管理過程為主線,篇章安排沿襲懷特《行政學概論》(1930年)的基本套路,杰出代表者為夏書章、王樂夫編著的《行政管理學》,竺乾威主編的《公共行政學》。其二,受休斯的《公共管理導論》影響,按照當前流行的西方公共管理范式進行編著,注重將工商管理的技術、方法與工具如績效評估、人力資源管理、戰略管理等引入到公共部門管理中來。這類教材(占到33.33%)近年陸續出版,典型代表為陳振明主編的《公共管理學———一種不同于傳統行政學的研究途徑》。其三,將傳統公共行政學與公共管理模式相結合進行編著,試圖在公共行政管理的過程中融入公共管理的相關內容。這類教材居少數,只有12.5%,以張國慶主編的《公共行政學》為代表。
(四)特色從編寫方法、行文風格、取材構思、理論視角等方面來評價國內外的經典教材,筆者發現國外10本教材各有特色,異彩紛呈,生動活潑,可讀性強。除了前述兩本外⑧,比如羅森布魯姆的《公共行政學》從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徑描述、闡述和分析公共行政。又如《行政過程的政治:公共行政學新論》用大量現實資料及案例對公共行政學的原理進行深刻的闡述和剖析,突出新公共行政學的政治視角。再如西尾勝的《行政學》以制度論、管理論和政策論構建全書的體系,以一般的理論為前提演繹分析日本的行政,日本的本土化色彩濃厚。還有《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梳理了美國公共行政的百年發展與困境。如此種種,不勝枚舉。相比之下,國內的教材則體裁單調,內容趨同,結構呈板塊式或要素排列式,許多版本沒有明顯的特色。正如薄貴利所言,“行政學的一些著作和教科書,相互模仿和抄襲的比較多,在理論體系上和邏輯結構上鮮有突破和創新。讀了這本書,再讀另一本書,許多人都有一種似曾相識之感”。[7]從教材的編著取向看,臺灣的教材則反映公共行政作為一種公共部門管理方式、方法和工具的特性,呈現出濃厚的管理主義取向,樣本中陳德禹的《行政管理》最為明顯,內含了管理學中的組織、計劃、決策、授權與分權、領導、人事等主題。大陸早期如黃達強、夏書章等編著的教材,也是一種以提高行政效率為核心的管理主義取向。從內容寫作看,多數教科書停留于泛泛而談的水平,對于中國行政管理原則、特點的概括分析大多局限于學理和法律文本,沒有直面現實的問題和差距,公共管理學的實踐性與操作性沒有充分體現。具體說來,教材每一“板塊”或“要素”的內容,大致都是含義、特征、分類、地位、作用等幾個方面,各篇章基本如此,無大差別。這種“標準化”現象緣于多數教材編寫者缺少從事公共管理的經驗和感性認識,所以簡單歸納概括、理論演繹的情形比較多,無法為公共管理實務者提供切實的指導。從敘述論證看,過于宏大敘述,缺乏事實資料支撐。翻閱國內樣本教材,幾乎很少看到來自行政管理實踐的調查、統計、案例、數據。比如關于中央與地方關系的內容,大多停留于理論演繹,大多闡述西方政府間關系的歷史與現實和我國政府間關系的現狀與改革,而中央、省、市、縣、鄉鎮等各級政府到底在干什么?職權到底是怎樣劃分的?這些問題卻得不到解答。再如行政決策,現行教材中所介紹的決策程序都是四個步驟或三個步驟,內容比較空洞,反映不了黨委領導下的民主集中制。
(五)研究主題通過對各研究主題的頻數統計,國外教材排名靠前的研究主題如表1所示。再根據該研究主題的頁數的平均值、中位數、標準差、最大值和最小值,據此來識別該主題在教材中的重要程度。這十大主題,我們不能只看其頻數的高低,更要結合其重要程度,比如“導論”這一節,雖然是90%出現率,在教材中卻屬于一般重要的位置;而“公共組織理論”雖然頻次略低,從所占篇幅來看在教材中卻屬于百分之百重要的位置,這也反映了公共組織理論作為公共行政學的理論基石得到學界的一致認同。“績效管理”作為新興的政府管理工具受到熱捧,出現頻率高于其他的政府工具,這反映了西方教材的與時俱進、貼近政府改革實踐。國內教材的研究主題按其頻率的高低依次排列如下:公共政策、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公共組織、行政領導、法制行政、政府職能、績效管理、政府改革與治理、政府倫理與責任、公共財政等等。兩相比較,國內外教材的研究主題大體相近,如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組織理論、責任與倫理、績效管理、政府改革與治理等主題受到學者的共同關注。此外,國內教材保留了一些傳統的行政學研究主題,如行政領導、機關管理、行政溝通與協調、行政權力等,還根據政府管理的變革突出一些新主題,如政府職能轉變、危機管理。但是“公共預算與財政管理”這門“顯學”還處于相對邊緣的地位;同樣地,對于政府間關系、戰略管理等公共管理的重要主題仍顯研究不足。
筆者認為,好的教材要能指導學者的研究和研究生學位的教育,因此筆者通過以下的兩個比較分析來檢驗現有的經典教材是否能很好的指導學術研究和學位教育。一是與中美兩國的公共行政學博士學位論文的研究領域比較。因為博士論文是研究生教育的質量和成果的集中反映,亦是其所在學科研究的現狀與水平的直接體現。據學者的研究成果[8],中美博士論文的核心議題如下(其排列次序隨著國別、年度浮動):行政理論、比較公共行政、雇員行為及發展、財政及預算、政府間關系、管理科學、組織理論及行為、人事管理、政策分析和其他。兩相比較發現,國內的博士論文聚集于行政理論、管理科學和政策分析,較大部分論文集中在對策性的管理方法研究,較少涉及理論探索、檢驗和論證等基礎性研究,而對美國90年代博士論文新近出現的雇員行為及發展、財政及預算、組織理論及行為等核心議題關注不夠,研究不足。這印證了以上教材分析的結論,國內的教材不能很好的指導研究生學位的教育,教材的編寫和博士論文的寫作脫節為“兩張皮”。而組織行為的研究,筆者認為將是公共行政學邁向科學研究的突破口,助推我國博士論文從類似工作報告的對策研究走向強調理論驗證或推導,更為強調定量技術的科學研究。二是與學術界的研究主題比較。
學術研究成果主要呈現形式是期刊論文,通過統計分析中國公共行政代表性期刊近10年的論文,大體可以獲知學者們關注的研究領域。何艷玲[9]的一項研究表明,我國行政科學的研究主題依次如下:行政改革(28.5%)、行政哲學(包括行政倫理、行政文化)(13.2%)、公共財政(9.8%)、行政組織職能(8.8%)、公共政策(8.6%),其余有行政決策、公務員制度與人力資源、績效評估(行政效率)、政府間關系等領域。兩相對照發現,學界的研究主題大體與國內教材的重合,但期刊論文更注重實效性,緊跟“行政改革”,探討“政府間關系”,研究NGO回應社會問題,同時兼顧傳統的研究領域如政府倫理與責任、行政文化等。統計分析也有力所不逮的軟肋。數據資料的定量分析只能說明過去,解釋現在,或能一定程度上預測未來,卻難以前瞻性的規劃未來。正如登哈特所言,“從某種意義上說,社會科學家們之所以無法產生恰當、適用的知識,是因為他們對實證主義的信奉,是他們把自己的學術活動局限在資料收集和統計處理上,從而只能得出經驗主義取向的理論”。[10]119基于研究主題頻數統計分析的結論也只是說明了學界過去和現在在做哪些領域的研究,卻不能指出我國行政學者在未來應該做哪些研究。根據轉型期中國公共管理的實踐發展和現實需要,筆者認為公共企業、發展中國家的公共行政、非營利組織與第三部門管理、社會政策與管理、公共信息資源管理、司法行政等這些出現頻率較低的研究主題恰好是我國公共管理研究的薄弱環節,尤其是公共管理視閾下的國有企業研究幾近空白,這是未來應該加以重視的研究主題。
四、公共管理教材的編著途徑
一、教學方式多樣化,增強教學效果
1.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豐富教學手段。單純用語言和板書表達清楚抽象復雜的理論很困難,但多媒體教學可以將這部分內容直觀、形象地表現出來。而且隨著計算機網絡的普及,很多新的內容,最新的案例都可以作為教學的一部分內容。例如有關保健食品、綠色食品、QS認證標志等圖片,中央財經頻道的《食品安全在行動之中國政策論壇》和《每周質量報告》等視頻資料,都可以在課堂上直接展示給學生,這樣既能彌補教材的不足,又能鍛煉學生的利用互聯網檢索信息的能力,讓學生更快速、清楚、系統地了解這些教學內容,對食品法規與標準的相關內容形成整體的認知。
2.采用對比教學方法,加深記憶。在講解國際食品標準組織章節時,讓同學們自己分項,將CAC、FAO、ISO等國際組織的職能、目標、總部所在地和成員權利與義務等放到一起進行對比,比較這些國際組織的不同,而后總結、分析它們的作用和影響,使同學們在記憶時不至于混淆。在講解國外食品法律法規時,和我國的食品法律法規相比較,同學們在了解了國外食品法律法規的同時又回顧我國的食品衛生法規內容,還能掌握未來我國法律法規的制定有哪些趨勢,加深印象。
3.多用案例分析,提高教學內容的實用性與實踐性。《食品安全法》和《產品質量法》是我國法律法規的章節的重點,單純逐條學習這兩部法規是非常枯燥的。在進行這部分內容教學時,我們應該搜集大量的典型食品違法案例,讓同學們分組討論,派代表回答案例是違反了法規的哪條哪款,應該怎樣予以處罰,如有不同意見就可以進行辯論。這樣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讓同學們對兩部法規充分了解。
二、教學內容合理化,注重前沿與實用
1.深入淺出,激發學習興趣。法律法規的學習相對來說是枯燥的,我們從近幾年我國的食品安全事故入手,例如三鹿奶粉、含甲醛啤酒、地溝油非法加工經營、面粉漂白劑、火鍋口水油等,讓同學們對食品安全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然后從以前存在的食品安全多頭分管造成的所謂“十幾個大蓋帽管不住一頭豬”引出《食品安全法》的出臺和《食品衛生法》的廢止,由此導出食品法規與標準的重要性,增強學習法規與標準的興趣。
2.章節內容模塊化,有利于整體把握。在講解食品法規與標準時,對遴選的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和序化:例如將緒論、中國食品法律法規、國外食品法律法規和食品法規與標準文獻檢索歸為法規與標準基礎模塊;將標準的制定、中國食品標準、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部分內容歸為企業資料的編寫設計模塊,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和食品質量認證歸為企業管理體系和產品認證模塊。將相關內容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按工作任務的難易遞進方式構建教學模塊化課程結構,使教與學有機結合。
3.加強課本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在教學時引導同學們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待我們生活中的食品法規與標準。有意讓同學們收集一些普通生活當中的食品外包裝,如純凈水、碗面、牛奶等,看看上面的標簽是否規范,從外包裝如何避免買到假冒偽劣食品,導入食品標簽與標識標注章節的講授和學習,使同學們真正做到活學活用。
三、考核方式多重化,注重學生能力評價
只從期終考試成績來評定學生學習這門課的效果顯然是有失偏頗的。我認為應該增加平時的成績考核比例,如作業、課堂提問和討論、課程論文等方式。通過平時考核,老師可以及時了解講課效果,得到學生掌握了解已學知識的程度的信息反饋;可以多方面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檢索一些有關內容來豐富自己。我認為平時的作業10%、課堂提問和討論20%、期終考試70%的考核比例能夠更好地讓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培養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吳曉彤.食品法律法規與標準[M].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