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0 02:35: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生健康教育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認識到目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就需要對癥下藥,積極分析現狀、總結原因,然后切實的提高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品質,為打造高素質的健康心理人才而奠定基礎。提高學生心理健康,不單單是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家庭教育的需要,更是社會進步的需要。開展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更早的了解小學生心理,引導其樹立健康的心理標準,為推動學生心理健康而努力。
1.1自身發展的需要
開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是小學生第一次正確認識自我的過程,是為其自身發展提供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前提。小學生的心理教育是基石,是其以后踏入社會的基礎。如果能夠在學生時代及時、盡早的了解其心理健康程度,并能夠進行有效、恰當的引導,必然能夠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適時的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也能夠幫助學生盡早的擺脫一些錯誤心理知識的誘導,提高其認知能力,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實現其自身的發展。
1.2家庭教育的需要
開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是學生教育的第一步,是學生進入學校和社會的前提。學生的心理健康課,從某種意義上實現了家庭教育的延展,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進行評估,切實的根據學生自身的實際狀況,如年齡、性格、認知能力和心理接收程度等,制定出符合其自身的教學目標,因材施教。最終,實現學生心理素質的整體性提升。通過開設心理健康課,切實的與父母一道,幫助學生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實現學生心理健康活動的順利施展,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素質的提升。
1.3社會進步的需要
開設小學生心理健康課也是社會進步的要求。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教育深入改革正是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而心理教育作為教育改革的一個關鍵環節,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小學生作為未來時代的主流,其心理健康程度必然影響社會的發展。因此,作為教育環節,一定要從大處著眼,具有大局觀,將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學生教育主體的一部分主抓起來,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不斷的適應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要求,自我改革,引導學生自身心理健康的提升,保證學生心理素質的健全,實現學生心理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推進社會整體心理健康水平。
2.總結
關鍵詞 小學教育;心理教育;新活力;困境;解決辦法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心理健康教育面對的困難
1.小學生健康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是人成長首要經歷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人的價值觀會在老師和家長的影響下初步形成,對以后的人生造成至關重要的影響。而在當今社會,出現了很多的青少年犯罪的現象,對小學階段的孩子有著嚴重的影響,一個人的一生無論擁有多么淵博的知識,都及不上一個健康的心理,否則這個人必定是一個失敗的人,所以全社會必需都要注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把小學生的心理健康視為小學教育的首要任務,學校需要做的是創造一個優良的環境,培養學生們的良好的心理素質,幫助塑造小學生們的個性健康發展,完善小學生的人格缺陷,學校、教師以及家長在塑造小學生健康的心理狀態下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
2.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遇到的困難
(1)小學生的意志力薄弱。小學生在成長之初,人格的發展并不健全,對于社會上出現的很多的事情不能做到正確的分辨其好壞是非,小學生不能正確的處理社會上出現的各種誘惑,容易在誤入歧途,給心理的健康發展帶來很大的影響,極易作出一些不正常的行為,倘若對小學生的這些弱點處理的不恰當,就會產生一些不良的后果,其中包括了產生心理障礙,品德出現問題,甚至是患上多動癥。
(2)小學生的認知不成熟。小學生的社會見識畢竟不成熟,對于一些事情的認識并不全面片面的認知,看待事物的角度倘若不存在正確的引導,就會產生錯誤的片面認知,對小學生的心理產生潛在的隱患,在小學生的未來發展上,會對他們的人生選擇造成重要的影響。
由上文的敘述可以看出,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的發展存在著一些阻礙,倘若想要正確的處理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就要正視社會上存在的一些問題,在舊的教學制度下不能很好的處理小學生的心理問題,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注入新的活力,突破心理教育的時效性問題。
二、如何突破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的困難
面對著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學校應該盡快的想出解決的辦法,克服目前需要面對的障礙,加強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提高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時效性,從而全面的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工作。
1.教育局需要盡快出臺有關小學生健康教育的教材
目前,社會上缺少針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教材,使得學校想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卻無章可循,故此,教育局需要盡快的出臺一些與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關的教材,使得小學生心理教師沒有辦法對小學生進行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倘若有一本全面的有關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方便了小學心理健康教師對小學生心理的輔導,對于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著很大的幫助和意義,正確的心理健康教材給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出了一條明路。
2.學校應該加大師資力量,加強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事業對于我國國民來說是一件新型的事業,我國對于心理事業的重視也是最近幾年才開始的,正是因為這些原因,使得我國從事心理事業的教師并不是很多,為了更好的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局需要加緊的培訓出一批優秀的教師來從事心理行業的教學,培訓處優秀的師資力量,全面的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培養教師加強與小學生的交流,加強培養教師對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度。
3.教師應該確實的走入小學生的心理,積極的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及時的處理問題
在小學生的成長階段,小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處于學校,與教師的接觸時間是最長的,可見教師對于小學生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師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的發展有著重大意義,在與學生的相處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的與小學生進行交流,教師需要用小學生可以了解的語言與小學生交流,了解小學生的內心世界,教師應當將關愛帶入小學生的內心世界,使得小學生可以在充滿正確價值觀的世界中健康的成長。
4.學校應該針對小學生開展心理咨詢活動
學生的心理狀況不能時時刻刻的反應到家長和教師的面前,故此,教師和家長不能及時的處理學生出現的問題,這樣會嚴重的影響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故此為了及時的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學校應該開展心理咨詢活動,使得教師像一個朋友一樣與小學生交流,解決小學生目前出現的狀況,耐心的啟發小學生的人格,消除小學生還尚未成形的人格障礙,幫助小學生能夠在正常的、健康的環境下成長,獲得健全的人格。
三、總結
最近幾年,我國社會目前出現了一些青少年因心理障礙而作出犯罪行為的事件,為了避免這些問題的再次出現,而小學生在人格健全的發展上本就存在著缺陷,容易在人格上出現偏差,導致小學生做出錯誤的選擇,所以我國教育業需要對未成年也就是小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小學生能夠在健康的環境下成長,使得小學生能夠發展健全的人格,獲取知識,將來為國家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關鍵詞: 心理健康 小學教育 教育環境 教育途徑
現代小學心理專家認為:小學階段必須把保護小學生的生命和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不僅要重視小學生身體健康,更要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這兩者是缺一不可、相輔相成的,是同樣重要的。
當代小學生的心理負荷能力相比之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驗和挑戰。據研究統計,在我國約有1/5左右的兒童青少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為問題,如厭學、逃學、偷竊、說謊、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擊、退縮、焦慮、抑郁等種種外顯的和內隱的心理行為問題。這些心理行為問題不但嚴重影響著兒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發展,而且給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巨大的困擾,直接影響學校教育任務的完成與教育目標的實現。因此,我認為在學校開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義的舉措,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并不是說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在小學重新開設這樣一門課,而是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滲透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優化整個教育過程。
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可以從以下途徑入手:
1.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學校教育的全過程,融入學科教學、學校教育活動和班主任工作、少先隊工作等多項工作中。
2.進行心理健康專題講座和開展有關的心理健康文體活動。
3.在合適的機會開展心理咨詢和輔導。
4.建立學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溝通渠道,優化家庭教育環境等。
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和諧的教育環境
和諧的教育環境主要是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它是強化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一種輔助方法。主要方式有以下幾點:
1.心理輔導室。有專職教師負責,專門解答學生提出的多種心理健康問題,負責指導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2.心理信箱。學生書面提出的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均可投入心理信箱,然后由心理輔導老師作出解釋或個別輔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學生書面提出心理健康問題應允許他們不記名,以便保護他們的自尊心。
3.心理健康專題廣播。通過學校廣播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專題講座,提高全校師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水平和心理健康的自我維護能力。還可通過廣播公開解答學生提出的各類心理問題,這種方式影響大,效率高,不失為一種好的宣傳方式。
4.櫥窗宣傳。運用櫥窗的形式,介紹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方法,提供學生提出的各種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方法。解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心理問題,不失為一種簡單實用和富有成效的好辦法。由于櫥窗宣傳具有方便、快捷和普及性強的特點,因此最適宜于各班級運用,這就要求班主任具備心理輔導老師的素質,這樣才能發揮好櫥窗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三、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校的緊密配合
家長是兒童教育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家校達成共識,協調教育方法,育要求是促進小學生心理發展的重要保證。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教師運用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的有關理論,根據小學教育的特點和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通過課堂教育教學、游戲、活動、輔導等各種教育途徑,幫助小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認知,喚起小學生自我認識、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識,并對已經出現心理障礙的學生提供一些簡易有效的心理服務,以促進小學生身心正常發展,提高全體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動。其內涵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全體學生發展的教育活動。心理學專家提出:心理輔導的對象是全體學生,應是發展個性的輔導;心理輔導的方向和根本目的是幫助一個人去發展所有的潛力,有快樂的人生。因此,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對個別學生的心理冶療;也不等同于心理咨詢,而是面向每個學生,并促進每個學生發展的教育活動。
2、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依靠學校普通教師來組織和實施的,必須最大程度地動員廣大教師參與。眾所周知,小學生的心理發展正處于人生發展中的重要時期。一方面,他們的認識、情感和意志等心理上的種種矛盾、困惑和斗爭,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另一方面他們的年齡尚小,生理和心理的發育尚不健全和成熟,需要得到成年人(特別是老師)的指導和幫助。心理學家指出:學校教育應致力于為兒童創造有利于心理發展的環境,促使他們更好地健康地成長。筆者認為,首先廣大教師要有較高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認識;其次是創造條件組織教師學習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等有關理論;其三是學習、掌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技術和方法;其四是敢于不斷實踐,不斷探索,不斷總結,邊學邊干,形成一支由骨干教師和普通教師相結合的心育氛圍濃厚的師資隊伍。
3、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體現小學教育的特點。基礎性和普及性是小學教育的兩個基本特點。因此,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定位應是為兒童的健康發展選擇適合兒童教育方法。使小學生在認知、情感等領域里得到幫助和培養,讓兒童從小學會認識自己、接納他人,保持愉快、樂觀的情緒和積極向上的精神;以科學、主動、積極的態度去學習,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發展;讓兒童從小學養成文明禮貌的言談舉止,成為會理解和尊重他人、誠實和積極進取的小學生。因此教師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必須花精力去關注每一個學生。對一小部分有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的小學生,應及時地進行疏導使小學生心理向著健康的方面發展。
二、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由于現代社會的快節奏和競爭,生活日新月異地發生變化,小學生周圍的一切也急劇地變化,寧靜的小學校園也越來越熱鬧,現在小學生實際上要比他們的父輩承擔多得多的心理壓力。依據我們的觀察,認為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1、物質豐裕導致刺激或變化。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小學生比較容易滿足,考試取得一個好成績,只要有一顆糖的獎勵也會欣喜若狂,也比較重視家長和老師的表揚?,F在小康之家衣食豐裕,還有為數不少的一部分屬于先富起來的家庭,家長過于寵愛孩子,物質的要求有求必應,以至于有的小學生對鼓勵、表揚無所謂,對什么事都滿不在乎。
2、父母推托工作忙,把教養孩子的責任轉移給祖父母輩。小學生的家長恰好是年輕力壯干事業的好時光,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給老人帶,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責任。相對而言,貴州的經濟還不是很發達,特別是畢節地區,就拿筆者任教的黔西縣仁和小學來說,多出現父母外出打工,而子女多由祖輩照顧的情況。祖輩疼愛第三代,往往比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顧,缺少心理上、感情上的交流。由于照顧太多,這些小學生的能力得不到發展,在自主、自立、耐挫能力、人際交往等方面明顯不足。
3、獨生子女缺少玩伴,在班級集體中表現出自私、缺少合作精神。由于居住條件的改善,大多數家庭獨門獨戶,小學生放學后在家里和電視、電腦為伴,沒有交往的小伙伴。由于缺少交往活動,在班級集體中往往幾個能干的學生無法合作做好一件小事,不懂得互相幫助。
4、家長對孩子希望過高?,F代社會高學歷的影響使得一些家長不能正確地對待自己的孩子,期望值越來越高。家長對于分數的敏感甚于孩子,孩子考試得99分回家得不到表揚,家長會問為什么不是100分,就是得100分回家也同樣要接受教訓,關照不要驕傲呀,不要自滿呀,要努力呀,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壓力。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家庭管教過嚴,一進家門就做作業,以至于一出家門仿佛小鳥飛向天空,到了學校就任性發泄放縱。
5、小學生能力普遍較強,個別學生自我表現欲過強。父母文化程度提高和社會教育媒體的影響,當代小學生的一般知識水平和學習新知識的能力比較高,但是個別小學生自我表現欲太強。有的學生覺得自己很聰明,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上課舉手發言很積極,只要老師沒有請他回答問題,他就會認為老師不喜歡他,故意講話、吵鬧,甚至鬧到無法上課,他真正的目的不是要跟老師搗亂,只是希望老師注意他,讓老師看到他的能干。
6、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和教師素質存在問題的負面影響。不可否認,小學教育存在著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問題,最突出的是過分強調了對小學生的成才教育,忽略了小學生作為人的成長的教育。
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1、團體輔導。團體輔導采用專題講座、專題活動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幫助,主要為塑造班級集體良好的氛圍和集體的良好行為,激發群體向上的精神。團體輔導通常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班主任要根據本班的實際和團體輔導計劃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這也是時展對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2、心理輔導室。心理輔導室以學生個體或小組為對象,也接受學生的主動咨詢。心理輔導室的工作更加專業化,教師應培訓上崗。心理輔導室要有專任教師負責和專門的工作計劃,固定的開放時間,固定的場所。小學生心理輔導室建設的環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輔導的要求,還要增加兒童的特點,讓小學生一進門便喜歡它,仿佛進俱樂部活動一樣開心。心理輔導室的名稱可以童趣化。3、個案教育。小學生個案教育是對上述兩種心理輔導的補充和深化。個案的對象應有典型的意義,可以是智優學生、智力臨界學生、模范學生、問題較多的學生,學生作為個案對象,可以讓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主要根據研究的需要而定。個案教育一般要做較長期的跟蹤研究,一個學生在校接觸許多的教師,因此學生個案教育最好采用合作的方式進行,以負責人為主,幾位教師共同觀察和研究同一對象。個案教育一定要作好記錄,盡量詳盡,如觀察筆記、談話記錄等。記錄一定要真實,還可以寫記錄者的感受,要妥善保管學生的個案資料,原則上學生在校期間個案研究不公開。
本學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完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機構和工作機制為保障,以學校的工作計劃、德育計劃為指導,認真貫徹執行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通過多種形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努力創造條件輔助和激勵學生健康成長。
一、指導思想:
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內涵,國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學德育大綱中已明確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中小學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通過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
二、具體目標:
1、注重學生心理輔導,做好學生心理咨詢工作,做好個案輔導、登記工作。
2、重視心理咨詢室的常規建設,努力發揮心理輔導室的作用,進一步在全校做好宣傳、發動、普及、教育等工作。
3、重視學生心理團體輔導工作。
4、不斷豐富教師的教學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5、做好家長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6、充分利用班隊會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每學期最少開設兩節以心理健康為內容的主題班隊會)
三、內容要求:
1、學習心理與智能發展指導。
(1)幫助學生了解自己,認識自己的潛能,激發其學習的信心。
(2)引導學生形成強烈持久的學習動機。
(3)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學習策略的輔導,包括閱讀、記憶、思維、問題解決、自我監控等策略。
(5)特殊時段的學習心理調適。如競賽前夕、升學考試前夕。
2、情緒、情感、情操教育。
(1)認識情緒的豐富多樣性與易變性。學會認識自己與他人的情緒。
(2)掌握控制、表達、發泄情緒的適當方式與合理途徑。
(3)學會保持積極心境的方法。
3、堅強意志與承受挫折的教育。
(1)培養堅持不懈、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
(2)培養學生形成處事果斷的良好習慣。
(3)培養學生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4)引導學生正確應對挫折與困難。
4、自我意識、人際交往及性教育。
(1)學會正確認識自己,悅納自己,尊重自己、相信自己。
(2)學會正常人際交往,與同學、老師、家長良好關系。
(3)正確認識性別差異,接受發育過程中的身體變化,正確認同性別角色,同異性同學保持正確的交往心態。
5、人格養成教育。
(1)引導學生樹立發展健全人格的愿望與動機。
(2)注重學生的自我人格養成教育。
(3)對有人格障礙的學生進行重點輔導。
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1)心理課輔導。每個月的最后一周班主任教師利用班會課根據本班具體情況開展心理活動課。
(2)心理咨詢室。逐步開放“心靈家園”,接受以學生個體或小組為對象的咨詢。逐步做到心理咨詢室有專任教師負責,固定的開放時間,固定的場所。
(3)辦好“心靈信箱”,以便個別學生羞于啟齒,可以利用寫信的方式和學校的心理老師進行溝通、預約咨詢,一般的問題由心理老師轉交班主任回復,特殊的由心理輔導老師進行個別咨詢。
(4)以“點”帶“面”,利用學校宣傳陣地。
“各班板報、紅領巾廣播站”是我校學生熟悉的宣傳陣地,本學期將充分利用現有的陣地宣傳心理知識,在紅領巾廣播站、多媒體教室進行講座,對個別案例進行解析,對一些常識性的問題進行解答,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隨時保持正常的心態。
(5)指導家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僅僅由學校實施是不夠的,在更重要的意義上講,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為家庭才是學生的來源與歸屬,小學生心理健康最后要歸結于此。因此,學校、家長應該合力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利用家長會等多種途徑,堅持不懈地向家長提出各種建議,指導家長開展小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6)指導小學生進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指導小學生學習簡單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A、學會放松。要使小學生知道緊張是正常的心理反應,是可以通過想象、轉移注意力、調整呼吸、體育活動、聽音樂、唱歌、閱讀、睡覺等方法調節放松的。
B、與人談心。要使小學生知道有問題要學會求助,在學??梢哉依蠋煛⑿睦磔o導老師談心;在家里可以找長輩、親友談心;在社會上也可以有談心的對象,如心理等等。無論何事何時都可以與人談話,學會與人談心一輩子受益。
C、學習寫日記或周記。小學生要學習用筆與自己談心,把心靈的軌跡用文字描繪下來,這對心理健康成長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和家長要尊重孩子的隱私,公開日記要得到本人的允許。小學生也不用過分擔心自己的內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學會坦然地對人與對己。
本著“成長比成績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的理念,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全心投入,重視小學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資源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全體學生的健康發展,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是我們為之努力的目標。
五、每月具體工作安排如下:
3月:
1、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明確本學期工作思路。
2、開放心靈家園,心理老師開始正常值班。
3、開放“心靈信箱”。
3、利用“紅領巾廣播站”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專題講座。
4月:
1、組織班主任學習有關心理輔導的知識、方法等。
2、建立學生心理檔案。
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打開心靈的快樂頻道,對學生進行常規心理健康測查。
5月:
1、利用家長會向學生家長宣傳心理健康知識。
2、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專題講座。
6月:
2、心理健康教育學期工作總結。
3、心理健康教育檔案資料匯總整理。
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工作計劃(二)
一、指導思想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要求我們培養的人才必須具備優良的心理品質和完善的人格。自信是一個人成才素質中的重要因素,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在提倡“以人為本”的今天,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如何去關愛學生,讓自信扎根于學生的心靈,尤其顯得十分的重要。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認識自己,提高對學習環境和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
2、 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樂觀自信,友善待人,誠實守信,開拓創新,追求向上,不畏艱難的健全人格。
3、 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善于控制調節自己,排除心理困擾和行為偏差,樹立人生理想,并具備個人發展能力。
三、實施步驟
1、提高小學生對校園生活的適應能力(特別是一、二年級),培養他們開朗、合群、樂學、自助的獨立人格。
2、培養學生善于與老師,同學交往的能力,不斷正確認識自我,悅納自我,增強自我調控、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3、幫助學生克服孤獨、依賴、由學習和環境的不適所帶來的困惑和交往障礙。對這部分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發展自我的能力。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1、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在學科教學各項教育活動、班級工作中,都應該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2、在三至六年級中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同時舉辦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講座,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和方法,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3、開展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通過學校的各種途徑(心理咨詢室定時開放、悄悄話信箱、綠色熱線),對個別存在心理問題或出現心理障礙的學生要進行認真、耐心、科學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解除心理障礙,事后建立好心理檔案。
4、建立學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溝通渠道,優化家庭教育環境,引導和幫助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以良好的行為、正確的方式去影響和教育子女。
五、 對心理輔導教師素質與能力的要求:
1、要有開朗、熱情、善解人意富有愛心的健康人格。
2、要掌握輔導心理學的專業理論和操作技能,如關注、傾聽的溝通技術,同感、尊重、真誠等反應技術,情緒調節、行為矯正等。
3、要以學生為主體,切忌“老師說,學生聽”的知識傳授式的課堂模式,要與學生一同參與輔導活動,建立和諧的氣氛,給予贊許、同感、親切、鼓勵的態度。讓他們把真實的感受、想法表達出來。進而給予點撥、啟發和引導。
4、 尊重學生的個人意愿和隱私,謹慎從事、量力而行。
組織領導:
組長:王xx
副組長:孫xx
組員: 張x
費x
王x
各學年組長
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工作計劃(三)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部的《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重要文件為指導,認真貫徹《z市中小學心理咨詢室建設與管理暫行辦法》、《z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培訓與上崗資格認證方案》、《z市推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學生實際開展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求把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推上新臺階。
二、主要工作目標
1、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及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的實踐性和實效性,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力,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三、工作要點
(一)、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健康教師一個人的事,是所有學校教育工作者的事,所以學校應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師為主,班主任教師為輔,其他教師為基礎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戰線。
(二)、探索多渠道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1、團體輔導。
利用每班的健康課,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幫助,主要為塑造班級集體良好的氛圍和集體的良好行為,激發群體向上的精神。
2、設立“心語信箱”。
開設心理咨詢室,接受以學生個體或小組為對象的咨詢。心理咨詢室有專任教師負責和專門的工作計劃,固定的開放時間,固定的場所。根據心理咨詢室建設要求,布置合理的環境,除了符合心理輔導的要求,還要考慮兒童的審美特點,讓學生一進門便喜歡它。
3、個案教育。
以智優學生、智力臨界學生、模范學生、問題較多的學生作為個案對象,以本人知道或不知道兩種方式研究。采用跟蹤研究,合作的方式進行。
4、指導家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僅僅由學校實施是不夠的,在更重要的意義上講,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為家庭才是學生的來源與歸屬,小學生心理健康最后要歸結于此。因此,學校、家長應該合力重視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我們利用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等多種途徑,堅持不懈向家長提出各種建議,指導家長開展小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5、指導小學生進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心理健康課實效,心理健康老師應重視指導小學生學習簡單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學會放松。要使小學生知道緊張是正常的心理反應,是可以通過想象、轉移注意力、調整呼吸、體育活動、聽音樂、唱歌、閱讀、睡覺等方法調節放松。
(2)與人談心。要使小學生知道有問題要學會求助,在學校可以找老師、心理輔導老師談心;在家里可以找長輩、親友談心;在社會上也可以有談心的對象,如心理等等。無論何事何時都可以與人談話,學會與人談心一輩子受益。
(3)學習寫日記或周記。小學生要學習用筆與自己談心,把心靈的軌跡用文字描繪下來,對心理健康成長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和家長要尊重孩子的隱私,公開日記要得到本人的允許。小學生也不用過分擔心自己的內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學會坦然地對人與對己。
總之,我校將進一步加強小學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資源開展小學生心理健教育,促進全體學生的健康發展。
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工作計劃(四)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省、市、縣關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精神,根據小學教育的特點和小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通過各種途徑繼續認真開展小型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指導,幫助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識,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不斷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改進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學科性和實效性,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營造良好的心理氣氛。
二、具體目標
1.注重學生心理輔導,做好學生心理咨詢工作。
2.重視心理咨詢室的常規建設,努力發揮心理輔導室的作用,進一步在全校做好宣傳、發動、普及、教育等工作。
3.做好班級保健的培訓工作。
4.不斷豐富教師的教學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5.重視心理輔導試點班的實踐研究工作,以點帶面開展研究活動。
6.認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試點班的課程活動。
7.做好家長學校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8.充分利用班隊會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每學期最少開設四節以心理健康為內容的主題班隊會)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自身素質
1.組織教師學習有關心理健康教育資料,進一步提高認識,充實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輔導知識、方法、形式等,并提倡全體教師在自己的工作實踐中運用心理知識及教育方法,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策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2.繼續通過家委會、家長會組織學習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內容,使家長逐步認識到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斷地提高家長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質。
(二)認真做好學生心理輔導及心理咨詢工作。
1.加強心理咨詢室的常規建設,做好學生心理咨詢工作,并能有所側重地進行跟蹤調查,建立心理檔案。
咨詢途徑:
(1)學生自愿前往咨詢
(2)班主任老師推薦
(3)輔導老師訪談
2.開通“心語熱線”,進行電話咨詢輔導。
3.在學校宣傳窗設立“心靈廣播”欄目。
4.對全校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知識講座。
5.在家教指導活動中,舉行專題講座,讓心理健康教育走進千家萬戶,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促進親子溝通,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6.積極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各班班主任要利用二會一課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重視試點研究,增強科研意識
1.試點班老師要善學、勤學,階段性地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并在班主任例會中進行交流,幫助他們不斷提高認識、開拓思路、更新方法。
2.試點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課展示。
3.試點班要重視調查分析、研究,并進行個案分析,不斷地積累資料,逐步在校內進行推廣。
四、具體工作
1.制訂并討論學期心理輔導工作計劃。
2.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和氛圍建設工作。
3.心理咨詢室開始開放(每周三中午12:00-12:30)。
4.開通“心語熱線”。
5.舉辦青春期心理衛生講座(六年級學生)
6.出好心理健康教育專題黑板報。
7.開展心里健康輔導示范課活動
8.利用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家庭心理指導”的有關內容。
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有以下幾點:第一,小學生的心理發育還不完全,心思比較單純,如果不順著他們的想法,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就會使性子、發脾氣。第二,小學生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育,不知道該如何學習,再加上性格活潑好動,極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導致小學生在上課時很難保持注意力集中,學習成績較差。第三,小學生在看到教師表揚其他學生時,會產生嫉妒、自卑等復雜心理,課堂提問時會因為不會題目產生自厭情緒。第四,小學生缺乏考試經驗,在遇到考試時,精神始終處于緊張狀態,導致記憶力變差,將原本熟悉的題目遺忘。第五,小學生的好勝心較強,以自我為中心,不能和其他學生有效合作。小學生之所以會產生心理問題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最主要的是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因素。由于父母的疼愛,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寵溺,小學生養成了極大的依賴性,而且即使做了錯事也沒人指責和糾正,使小學生的心理發生了扭曲,經常為了玩耍而故意搞破壞,做錯事。同時,社會上的不良現象也對小學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沖擊,使其產生了錯誤的思想。學校是教育學生的主要場所,學校的教學目的不僅是培育人才,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所以學校應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正確辨識是非對錯,并樹立積極向上的思想,以實現小學生身體和思想上的茁壯成長。
二、心理健康教育與小學語文的關系
小學語文與心理健康教育看似沒有多大聯系,可是實際上,小學語文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學科。學校設置的每個學科都能夠提高學生的個人素質,培養學生的專項能力,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語文是學習所有學科的基礎,只有學會習文識字,才能正確理解各個學科知識的內涵。而且語文學科中涵蓋了古今中外的優秀文章,每篇文章都寄托了作者深刻的情感,是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學生學習課文,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體會文章內涵,還能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此外,課文中包含了各種性格的人物,通過正、反面人物的對比,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強化學生記憶,使學生向著正確的行為學習,同時厭惡、排斥錯誤的行為,對小學生的行為起到了良好的導向作用。
三、心理健康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融合的具體措施
1、挖掘教材,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內涵
小學語文課文中包含了大量富有哲理的文章,教師應善于利用這些文章,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并且要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思維模式,以約束自身行為,養成良好的習慣,并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例如學習《看電視》時,小學生看到的只是家人都放棄了自己喜歡觀看的節目,選擇了其他人喜愛的節目,他們會對這種行為感到困惑,因為他們不明白為什么會發生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思考和發言,并對學生的答案給予點評和總結:這是因為家人之間存在濃厚的感情,他們都想讓別人開心,所以放棄了自己的喜好。不僅是長輩對晚輩存在疼愛,晚輩對長輩同樣要敬愛,這樣才能組成和諧的一家。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后,會改變以往的自私心理,學會關心他人、幫助他人,成為一個心理積極健康的小學生。
2、營造平等的談話氛圍,塑造學生的良好品格
小學教師擔負著重要的責任,不僅要規范學生的行為,還要讓學生明辨是非,學會為人處事。小學生對教師有極大的依賴性,會模仿教師的言行,將教師當作學習的榜樣,所以教師應嚴格要求自身,給學生留下正直、可靠的印象,使學生樂于向教師傾訴心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從學生的課堂表現了解學生的性格、習慣,并以此為基礎進行談話,深入學生的內心,感知學生的需求。教師要理解、包容學生的缺點,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上的困難,彌補學生的性格缺陷,而且要經常用微笑鼓勵學生,并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肯定,使學生樹立自信,進而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以在學習中不斷的提升自我,塑造良好的品格。
3、探索多種教學方法,寓教于樂,強化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能夠使學生形成樂觀的心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所以教師應靈活運用心理教育方法,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提高心理素質。
(1)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表演中走進人物內心小學生天性好玩,喜歡做游戲,而且對角色扮演情有獨鐘,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角色。例如《小貓釣魚》、《皇帝的新衣》都是極佳的素材,學生可以在表演過程中走入角色的內心,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動,從而將自己代入到角色中,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力。同時,學生在表演過程中還會不斷思考所扮人物的行為是否正確,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辨別能力。
(2)設置問題,在逐步分析中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小學生由于年齡特征,對于一些消極的心理不知道該如何來避免和排解,教師在教學中要能夠結合具體問題讓學生體會到消極心態產生的不良后果,引導他們學會正確排解消極的心態并培育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
四、小結
一、 高度重視
我們只有重視這個問題,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對這些心理上有問題的學生要有足夠的細心、耐心和愛心,持之以恒地、春風化雨地教育和感化他們,多關心,多鼓勵,多表揚,多開導,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他們樹立信心,讓他們慢慢從自卑、任性、孤獨、逆反、焦慮等中走出來。
二、 樹立現代教育觀
科學的教育觀是教師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地學,快樂地學,這就要求我們有科學的教育觀,實現教學由注重知識傳授向學生全面發展的培養轉變,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感受成功的愉悅,讓學生更愛學、更會學。
三、 創設優美的育人環境
教室是小學生主要的活動空間,我們把教室打掃得干干凈凈,桌椅擺得整整齊齊。教室黑板報的內容隨著教育目標、季節變化而變化。整潔優美的環境喚起了小學生對生活的熱愛,陶冶了小學生情操,充實了小學生生活,激發了小學生的求知欲,培養了小學生的探索精神?!敖處煵粌H是一個教師,還是一個心理學家,因為他要指導兒童的生活和心靈?!?/p>
四、 創設和諧的精神環境
學校的精神環境是指一校園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及學校校風、氛圍等,它包括小學生生活、學習和游戲的人文因素和活動空間。教師是精神環境的核心因素。良好的精神環境依賴于教師完美的形象、高尚的品德和對教育事業執著的追求。教師要不斷地加強心理保健,提高心理素質,以自己的言行、健康的人格給小學生以積極的感染。為小學生提供精神環境的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在于引導小學生的心理活動和身心發展。教師不僅是環境的創設者,還要做小學生的觀察者和引路人,小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同伴關系,引導小學生形成奮力向上、積極進取的個性品質,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五、 心理健康教育體現在活動中
游戲是校園的基本活動,是小學生身心發展的搖籃,是開啟心靈的鑰匙。小學生日常活動中蘊藏著許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和內容融入其中,如通過采訪各行各業的名人的教學活動,豐富了小學生的社會經驗,培養小學生樂于與人交往的性格。通過參加校運會的撥河、接力跑,讓小學生懂得團結合作、堅持、勇敢,培養小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學習上的一幫一活動,培養了學生之間的友誼,培養了小學生的責任感,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小學生的交往能力。在我是班里的衛生監督員活動中,不僅培養了小學生的良好的衛生習慣,而且也培養了小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培強了小學生的自信心。
六、 注重心理輔導